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2024-05-24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总结与反思(共8篇)

篇1: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瞩目新课改,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实用为主”,强调终极关怀。首要任务是改变知识传授过重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了解一定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并且在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它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注重张扬个性,体现人文关怀。这既是对祖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缺失的一种深沉思考和内省,又是对现实世界科学精神的呼唤。

两年来,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校教师顺应时代潮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结合本校地处山区,学生层次差别很大的特点,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拟就关于我校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尝试、成绩、问题、原因探究与改进意见作一个总结。

一、四点尝试

1、变革学案设计的内容,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将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2、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A、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付之以行动,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获得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

B、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呢?老师们尝试六人组合,好中差搭配,且教会学生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如记录员、主持人等。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3、尽量兼顾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由于我校地处山区,生源较差,加之学生层次差别很大,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教师们仍然想尽千方百计尽量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有选择地完成,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也留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

4、设法学以致用,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我校教师尽量利用各种机会,尽可能地开发课程资源。以搜集资料为例,为了解决搜集难的问题,发动学生从教科书、挂图、宣传画、电视、报纸以及网上寻找。教师们想尽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从而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取得的成绩

1、教师们普遍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育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2、设计教案时教师们能按三维目标来设计,教案可操作性强,人性化色彩浓厚。

3、各学科全部实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过去的满堂灌变成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5、建立了较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大改变了教师高高在上的局面,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6、学生的思维较活跃,与人合作的能力大大增强,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7、教学反思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出现的问题

表现之一:课堂“含金量”下降,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的知识总量减少了,直接后果是学生考试成绩大不如前;表现之二:课堂纪律较难保证,教学时间较难监控,学生讨论有时会“走调”“离谱”,尤其是

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突发性事件较多,课堂显得乱,时间分配不是恰如其分,效果往往达不到期望值,易给教师造成受挫心理,直接后果是上一次不想上第二次(因为课堂容量大,课前要做很多指导工作,开展活动时引导后进生、监控纪律又是关键,常常累得筋疲力尽);表现之三:优生更优,后进生更落后,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常常有层次不同的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致使一部分后进生认为新课程学习费时费力,收效甚微,渐失兴趣;表现之四:理论上学生虽然知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个理念,但面对庞大复杂的生活,却不知如何获取信息,获取什么信息,怎样处理信息。

以上问题是伴随新课程的实施产生的,有一个循序渐进并日益凸显的过程,所以我们不少老师大发感慨,新课程越来越难教了。因而有些人干脆又回到原来的教学状态,驾轻就熟用原来那套教学方式。这当然不可取。那么我们的教学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出路何在?

四、原因探究

(二)教师教学方式不完全合理

由于教师队伍,对新课程理念了解不深入不细致,对民主、创新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民主理解为热热闹闹,理解为答案多样,由此便设计出以下一些课型。如讨论课型常设计很多问题,甚至一问到底,有些问题是简单填空题,只需回答“是”或“不是”有些是不需回答的假问题;有些问题抛出来却不处理,要么就不置可否,要么全部赞赏。诸如此类的课不胜枚举,尤其是有些公开课表演性质极浓,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无所得,是虚空的精致,没有触及人的心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除了对学生没有多大价值,还对前来虔诚学习的教师造成误导,以为新课程教学就应该那样“十八般武艺”俱全,越热闹越好,答案越多创新思维越多,越容易引起人的共鸣,于是便纷纷效仿。因而一部分尖子生“跑龙套”,代替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讲地位,出尽风头,大部分学生成了看客,没有真正享受到思考的乐趣,也就没有刻骨铭心的回忆。课堂由依赖教师转变为依赖优秀学生。

(三)学生学习方式落后

学生因为没有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学法指导,依然满足于依靠识记和重现来掌握新知识,而不是靠自己的独特体验去领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把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缺乏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面对教材提供的极其丰富的信息,不知如何利用,要么囫囵吞枣,要么蜻蜓点水,入宝山而空手回。

(四)教研还不够真、新、实,还不够本色,具体过程缺乏指导,无效劳动多,实用性不强,耗时费力,脱离教学实际,让人头痛,浪费了教师极其有限的时间、精力,也浪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

(六)评价机制滞后,对教师始终还是单向评价,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五、应对策略

作为一所山区中学,就内部进行改进,意见如下:

1、在教研内容上狠下功夫,将教改落到实处,使教研成为一种本色研究,杜绝假、大、空,少形式,多实效,绝不浪费教师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2倡导写教学日记。教师应善于反思,及时总结,勤于动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教学当成一项艺术来精雕细刻,在失败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索,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成熟。

3、多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争取利用有限的经费将教师“送出去,引进来”,多学学别人的成功经验,多听点一线教师的优质课,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会。

4、尽量改进评价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5、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情感激励教师献身教育,倡导教师具有精进不息、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6、开展教案评比,推进学校课程改革。

篇2: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下发了课程改革条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学校都迅速遵照执行。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课堂调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速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每个学期语数老师都参加了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选拔了语文教研组长,数学教研组长。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举行了教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学期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2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五、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大部分教师年龄偏老,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上,他们速度较慢,感觉很吃力,跟不上步伐。

2、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还有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隔代监管不得力。

3、有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困难,家长要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对学生监管。还有少部分家长自己都不懂,不可能指导学生。

以上情况给我校课程改革带来了很大阻力,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大对老师的课改培训力度;二是要求老师在校多利用早、午自习时间给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培养;三是要求学生在校或在家要有一个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篇3: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 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正是为了贯彻这种基本理念才产生了导学案, 导学案最根本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导学案不能简单地视为教师的教案, 更不能视为课堂练习。要真正认识导学案的作用, 还要从教学方式的转变说起, 这才是新课改需要教师改变的地方。

以往的教学, 所谓的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但实际上往往是教师自己在讲, 尤其是数学, 因为内容抽象, 教师讲的就会居多。暑假在石河子大学参加了新课程培训, 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师大附中的陶维林老师的讲座, 因为他举了个非常真实的例子。他说, 我们很多数学老师还不如体育老师。当时在座的很多老师都露出异样的眼光, 这怎么有可比性, 根本不是一个学科。但是他接着说, 一样都是教给学生知识。比如这节课要学5000米跑, 体育老师一定会告诉学生基本的动作要领, 弯道的动作要领等, 然后会让学生去跑, 而自己不跑。而我们有的老师数学课却是这样, 这节课我们学习函数的单调性, 单调性的定义讲完, 接着就会举例讲单调性的应用等, 其中还夹杂各种高明的技巧, 以体现教师功底的深厚。很快, 一节课下课了, 学生听了一节课。让他做题, 还是不会。原因很简单, 这节课对比那节体育课就相当于“同学们, 这节课学习5000米跑, 5000米跑的基本要领是这样的……接下来同学们请看我示范跑……”结果老师跑了5000米, 学生没有得到锻炼。当时陶老师讲完这个例子, 满堂哄笑。但仔细回味, 好像自己的教学就像是自己在“跑”给学生看。

使用导学案教学则不同。我对导学案的认识, 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 确定好一节课的目标, 导学案就是引导学生到达目标的“路标”, 指引学生“在哪拐弯”, “在哪直行”的标志。导学案是让学生“跑”, 教师从旁指点, 不再是教师“跑”, 学生看。

二、课改以来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与习题的搭配有不合理之处

课程标准认为:“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 是整个数学课程的核心和基础”。高中数学新教材中, 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了充实、调整、更新和重组, 注重基础性、层次性和发展性, 课后习题的难度作了适当的控制, 以保证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教材中还存在着内容与习题搭配不合理的地方。

2.应用问题的设置过难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 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 设立一些反映数学应用的专题课程, 即把数学应用教学当作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数学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平常的教学中。高中数学的教材中正是体现了这一课程理念的, 在教材中配置了大量的应用问题, 涉及到生活实际的方方面面。其中的有些问题设置过难, 学生对某些内容的实际背景非常陌生, 再加上原有认知水平的局限, 很难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 应用问题自然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题。

3.课时不足问题

教师普遍认为, 教材越编越厚, 习题越配越难, 内容越上越多, 感到教学如同追赶, 课时严重不足。认真分析造成课时不足的原因还有:虽然教材的可读性很强, 但由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没有改变, 学生没有做到很好的预习, 甚至不预习, 教师的教学仍停留在以讲为主的层面上;有些教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大搞题海战术, 就教材教教材, 不放过教材中的任何一道题, 忙于处理习题, 影响了双基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很难做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教材提倡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探索数学结论, 鼓励学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处理繁杂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但对于一个不具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学校, 是很难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如我校来自南部山区的许多学生没有见过计算机, 再加上信息技术课与数学课的不同步。所以课本中设置的借助信息技术描绘函数的图像, 探究函数的性质, 就成为虚设。

5.学生过于依赖于教师的讲授, 学习被动

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但由于学生很难改变长期形成的依赖于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 习惯于被动接受, 似乎没有老师的讲就无法学习, 缺乏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 更谈不上探究性学习。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归纳结论, 但学生往往不会找, 归纳不出来, 就等着老师说出结果, 造成了老师的教与学生学的脱节现象, 严重制约着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6.阅读材料与实习作业难以完成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与数学文化和数学史有关, 老师课堂上几乎不讲, 这与新课程精神是不符的, 而实习作业更是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完成。

三、思考

1.课标的定位

从学科能力方面来说, 课标是最低标准, 考纲是最高标准。

2.教材的定位

教材是素材, 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

3.三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者的辩证关系, 是以自主学习为主, 以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为辅。

4.三维课程目标的关系

三维目标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 其他两维目标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达到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5.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

终结性评价不可缺少, 因此练习要做, 测验考试要搞。

6.教学常规的定位

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7.校本教研的立足点

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8.课改后的课堂

有人总结了课改后教学的六大转变: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合作”;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变“单纯传授知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变“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主动学”;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课堂上, 我们追求两点:教师提出问题后, 学生的头不再是抬着的;学生回答问题时, 说的不仅仅是结果, 而是得到结果的思维过程。中国的数学双基教育, 有些人很看不起, 往往将它和“死记硬背”、“重复演练”联系在一起。可是一旦丢掉了这些优良传统, 中国的数学教育也就失去原来的价值了。

篇4: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的总结与反思

一、目前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的基本现状

目前,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新教材在高一年级使用已近一年,通过听课和教师座谈,以及对部分学生问卷调查,我们认为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高一年级教师的整体素质好,能胜任学科教学改革的实验任务

这些教师总体上看比较年轻,可以说,年轻有活力,思想新,有干劲,他们都是教完高三回到高一的。从学科知识来说,学科知识丰富,成系统,对传统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非常熟悉。具有学科教学的经验和能力,又经过暑期的通识培训,对新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定地认识,完全能胜任学科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

2、教师对新教材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教材的解读和处理上做出努力

地理新教材的使用,给教师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绝大多数教师对此有一定地认识,大家充分肯定新教材的优点,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大家认为,新教材同旧教材相比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具体体现在理念新、版面的呈现方式新。

3、能确定三维的教学目标,并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和落实

能否确立准确的三维学习目标,是目前评价一节课的首要标准,他们都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来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全面、科学、具体,既注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又关注学生情感、意志、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养成。

4、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在教学行为的改变上进行探索

通过暑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适于新教材和新高一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注意了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5、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

二、实施新课程取得的成绩

1、新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

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和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在绝大多数教师内心中树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关注的重点由课本转向了学生,教师不再单纯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而且关注对象也由少数学习好的学生转向全体学生。

2、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无论是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还是日常的听评课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转变,课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随处可见。

3、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角色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超越教师。有的老师感叹:“学生的潜力太大了,学生知道的太多了。”

4、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程改革,不断关注,教师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新课程也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很多教师积极地从网上、书上、生活中搜集一些有用的素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变得生动而富有色彩。

5、新课程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提供了更多的教师学习的空间,也带给了他们更多的思考,教师变得更加理性。在教学中他们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在不断的探讨中提升了自己。

三、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理念与行为还存在脱节现象

比如,有的教师在谈新课程理念的时候,我们感觉他掌握得很好,而在实际上课中却没有很好的运用。还有的教师在优秀课评选活动中能以新的理念去指导,而在日常的上课中做的却不够好。

2、创设的宽松氛围与学生自律有机结合程度不好

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但这里的“宽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不是无组织无纪律,不是学生没有自律。正是因为担心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一些教师放不开手脚。

3、一些现象反映出新课程的实施有时还停留在表面上

比如,目前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做得很好,但科学性的评价、思想性的评价做得不够。再比如在探究性学习方面,一些教师没有从本质上去研究本节课哪些问题应是探究活动的重点,哪些问题没有探究的必要。如果把问题的探究停留在表面问题上,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探究兴趣。

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受到一些阻力

(1)应试教育思想的阻力。很多教师因为担心教学成绩低,因而仍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掌握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2)客观条件的阻力。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倡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调查活动,然而由于受到经费、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活动往往不能很好地开展。

(3)评价机制的阻力。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教师的评价,重点仍放在教师的教学成绩上,而教师对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却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因而也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这一点上来说也会刺伤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

四、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的理念

理念问题,是目前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准。许多教师已经注意到了理念的更新和改变,如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生生的互动,注意自主、合作、探究三个学习方法的运用,注意联系现实和学生实际等,但是,都做的不是很到位,有些教师的教学甚至与过去没有太大的差别,究其原因,还是观念更新的不到位。所以,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解决教材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解决高考不明确的矛盾、解决教与学的方式问题等等,都必须先更新观念,这是关键。更新观念首先要放开思想,首先关于教材使用的观念必须更新。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观念问题。在教材的使用和处理上必须大胆,敢于取舍,正确取舍,正确整合。其次,在对待学生上,解放手脚,放手发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相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再次,高考越来越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能力立意更加明确,考查能力越来越多。

2、真正转变教与学的学方式

要解决课堂容量大和课时少的矛盾,还有一个重要的对策就是,应该紧紧围绕地理课程目标,并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主要做到两点:加强探教学,强化学法指导。

3、科学地解读教材,加强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的整合

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变化,如跨度大、跳跃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等。科学解读和处理教材,加强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在有效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4、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教学的关键,如果没有问题,教师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铺直叙出来,教师讲得很累,学生还记不住什么东西,教学效果非常不好,或者教师在一节课上问些简单的问题,书上有的问题,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上,就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更不能从内容中提炼出一些有所感触、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意义和借鉴的问题。因此,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有价值的、关键性问题是一节课教学的关键。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

5、注重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研究

篇5:小学英语实施新课程的总结与反思

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使英语基础教育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于2001年秋季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作为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的启动、使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的实施,像一股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各个小学校园。

与以前的教学大纲比较起来,新课标更加尊重外语教学的规律,在重视 “双基”的同时,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思想引入到课程标准之中,更全面地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作为新旧两种教材的见证者的我们,面对新教材下英语课本大篇幅的卡通、词汇量多的人教版,我们茫然过、怨过教材的难、叹过学生怕记单词。我们努力地研究教材、认真地学习教材,整个思想是教改,我们在茫然中摸索,我们认真学习理论和大胆实践,终于有了可喜的变化: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参与新课程理论的学习,钻研新教材的教法学法的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更是增添了新的活力;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化,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下是我们课改工作情况的一点总结,与大家共勉:

一、积极开展和参加一系列活动,抓紧抓实新课程的推进工作。

1、参加新课程培训活动。凡任教起始年级科目的老师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学习,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新课标及课程标准解读。开展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在研讨中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提高。

2、课改调研活动。为了能及时地发现有价值的课改实践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地对课改年级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寻找了有效实施新课程的途径与方法并通过课改研讨会等活动及时地进行推广,从而促使课改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

3、案例评比和优秀课评比活动。为了调动广大课改实验教师的积极性,我们组织了小学英语新课程案例评比活动,并从中评选出一些优秀案例获奖者参加了镇优秀课评比活动。通过此两项活动,我们中一部分老师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在多次苦累中初尝甘果。

二、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强调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实施。

如何充分发挥小学英语在实现教育目标中的功能,从而体现小学英语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我们所重视的问题。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的成功与否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的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丰富社会生活经历、开拓视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积极实践和探索,在教学目标、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层层推进。在课改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

1、在教学总体目标上,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养。教师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会渴望学习英语。在课程实施上,重环境、重频率、重效率。教学中特别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充分利用和开发电视、录音、录像、光碟等多种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尽量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的情境,克服课时少的困难,并且按排早读课及时复习,保证学生高频率地接触英语,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效率。在语言教学目标上,重语感、重语音语调基础、重交流能力。强调要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就要创设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交流发展交流的能力。

2、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要求教学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 教学的语言材料要真

实、实用。学生在课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功能、结构、话题、任务做到有机结合; 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为目标安排各单元或各课的教学; 通过视、听、说、玩、唱、画、游、读、写、译等饶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习得”与“学得”结合,使学生逐步培养起初步的语感; 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特别是声像材料的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拼读的习惯。设计任务型活动,开放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进行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教学方法要多样,且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实践中,我们发现每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意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同时要求布置的练习形式要多种多样,做到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相结合,基本操练与自由练习相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

三、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扩展英语教学的时空。

1、灵活安排教学组织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课堂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合作的团队精神。

2、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优化教学过程。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CD、VCD、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即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对象等,而且还有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

3、把英语学习从有限的课内时空扩展到无限的课外时空,成立小小英语角、学校布置英语走廊、让学生制作英语画刊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无处不在、无时不学。

篇6: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反思与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与过去的课堂教学有了质的变化,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尤其是在减少课时量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贯彻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以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值得认真反思与总结。以下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简要反思总结如下:

转变教学思想,重在转变“教学观”、“学生观”、“智能观”、“质量观”[1]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思想,树立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正确的教育和教学思想。

1.1 在转变教学观上,笔者认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读、做(做实验)、练、议、讲(老师精讲)、知相结合的灵活变通的教学模式。从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引导、检查、督促、辅导、精讲和诱思上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能动学习,对问题积极发表意见、自主探究实验、互动交流和听老师的精讲,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从过去备课时一味地讲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转变到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做到寓能力培养于知识学习中,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科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重要地位。在教学设计时应分析每一课时有哪些内容能体现三维目标,并研究在教学中怎样有层次地加以实施。这样,通过自行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使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因此,转变教学观念以后,教师在备课时花费的时间、精力是相当大的。

1.2 在转变学生观中,始终坚持:应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通过阅读教材和提供的素材,自己能理解、能学会。而不能对学生的能力放心不下,对稍微难一点的内容就要采取讲授法,这样会使学生形成依赖教师讲授的心理倾向。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与检测(设计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并辅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1.3 在转变智能观中,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知识与能力并重,重视了学习策略的教学,用能力主线指导化学课堂教学。备课中贯穿学科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与学生学习心理顺序相符合。教学过程中的读、做、讲、议、练、知、能激发学习的内部诱因;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既能挖掘知识的智力价值,又能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学会”学习。

1.4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应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因为仅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同时也用此来评判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是不全面的。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种靠外部动力即外驱力维持学习的方法是不持久的,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各学校应制订出符合实际的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并时时检验自己的教学,以改进完善教学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智能结构,掌握“双基”;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科学把握教学深广度

2.1 必须细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从整体上把握好概念原理知识螺旋上升的脉络。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师的教学实践、考试评价等来确定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深广度。

2.2 关注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个概念原理的描述,以确定共性及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2.3 对知识不可拓宽太深,可通过其简单应用来掌握之。

2.4 在复习阶段,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及近几年的考试命题情况,综合复习备考,但力戒拓宽太深,以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

3 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精心策划教学,实现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建构核心知识的学科素养、学科本质与价值

3.1 新课程下课时少,任务重,若要在短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教学内容,只有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经验,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3.2 要回归知识本色,灵活设计学案,让学生能尽可能地自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愉快、兴奋和深思中获得深刻的认识。注重体现科学探究思想,积极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2]。

3.3 新课程更应注重落实最基本最核心的学科知识,如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与表达、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的熟练把握、重要物质的制备、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等。因为这些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若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高层次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对所学知识具有的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提升学习化学的品质。

3.4 在教学设计上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3.4.1 通过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教材栏目及功能,用生产、生活中熟悉的实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3.4.2 新授课上,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问题为主线,精心设计出与主干知识认识发展脉络一致的探究性或开放性的化学问题,把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水平上,注意问题的梯度与层次性,以分散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能动地掌握知识,从中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培育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并通过反思、归纳与练习加以巩固提升。

3.4.3习题课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解题方法与规律的自主建构。通过对典型例题与习题的共同评析,让学生自我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相关的规律,并通过变式训练与学生的自我纠错与归纳及教师的批阅与点评,实现对易错易混点的彻底把握,从而较好的自主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3.4.4 复习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能动实现对主干知识的系统掌握。在重点内容的复习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组织复习课,引导学生从另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纵横联系与归纳比较,在针对性训练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 精选习题巩固提升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如何高效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掌握必要的学科学习策略,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科素养和学习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如指导阅读策略、探究发现策略、“接受——内省——复现”策略[3]、“类比迁移”策略、化学习题的解题优化策略(如守恒思想、联立方程组法、极限法、平均值法、不定方程式法、讨论法、特殊值法、十字交叉法和数形结合法等等。)、“求同、求异”策略、“归纳与演绎”策略、“分步学习”策略等等。

实践证实: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能优化学生的化学学习品质,效果明显。作业布置上,要在层次性、针对性上下功夫,作业量上把握适中原则

新课程理念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作业布置上也应体现出来。首先,布置的作业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量体裁衣,布置不同水平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留出一些选做题让其提升,还可以鼓励他们搞一些小论文,小科研等活动。其次,要有针对性,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精选习题以实现对主干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最后,在作业量上要把握适中的原则,改变过去的题海战术,重质而不重量。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多元化的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重在 正面激励与引导

新课程评价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加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上的功能。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通过试卷、以分数的方式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的传统观念。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标准,形成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实施了活动性评价、纸笔测验评价和档案袋评价[4]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学案的形式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在学生的实验探究中,记录下学生的活动表现,并通过批阅探究学案,真实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活动感受。档案袋评价实施中,主要是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理解笔记、纠错与自我归纳笔记,通过教师的及时批阅与点评,能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感想。结合纸笔测验,则能较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甄别与选拔学生,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找出并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特别强调对学生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对他们显性结论的评价,更要重视对他们体验过程的评价,以充分发挥出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功能。

参考文献:

篇7:新课程视角下化学教学反思与总结

1转变教学思想,重在转变“教学观”、“学生观”、“智能观”、“质量观”[1]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思想,树立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正确的教育和教学思想。

1.1在转变教学观上,我认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读、做(做实验)、练、议、讲(老师精讲)、知相结合的灵活变通的教学模式。从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引导、检查、督促、辅导、精讲和诱思上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能动学习,对问题积极发表意见、自主探究实验、互动交流和听老师的精讲,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从过去备课时一味地讲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转变到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做到寓能力培养于知识学习中,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科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重要地位。在教学设计时应分析每一课时有哪些内容能体现三维目标,并研究在教学中怎样有层次地加以实施。这样,通过自行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使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因此,转变教学观念以后,教师在备课时花费的时间、精力是相当大的。

1.2在转变学生观中,始终坚持:应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通过阅读教材和提供的素材,自己能理解、能学会。而不能对学生的能力放心不下,对稍微难一点的内容就要采取讲授法,这样会使学生形成依赖教师讲授的心理倾向。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与检测(设计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并辅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1.3在转变智能观中,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知识与能力并重,重视了学习策略的教学,用能力主线指导化学课堂教学。备课中贯穿学科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与学生学习心理顺序相符合。教学过程中的读、做、讲、议、练、知能激发学习的内部诱因;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既能挖掘知识的智力价值,又能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学会”学习。

1.4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应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因为仅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同时也用此来评判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是不全面的。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种靠外部动力即外驱力维持学习的方法是不持久的,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各学校应制订出符合实际的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并时时检验自己的教学,以改进完善教学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智能结构,掌握“双基”;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2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科学把握教学深广度

2.1必须细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从整体上把握好概念原理知识螺旋上升的脉络。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师的教学实践、考试评价等来确定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深广度。

2.2关注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个概念原理的描述,以确定共性及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2.3对知识不可拓宽太深,可通过其简单应用来掌握之。

2.4在复习阶段,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及近几年的考试命题情况,综合复习备考,但力戒拓宽太深,以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

3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精心策划教学,实现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建构核心知识的学科素养、学科本质与价值

3.1新课程下课时少,任务重,若要在短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教学内容,只有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经验,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3.2要回归知识本色,灵活设计学案,对重点内容应让学生能尽可能地自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愉快、兴奋和深思中获得深刻的认识。注重体现科学探究思想,积极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3.3新课程更应注重落实最基本最核心的学科知识,如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与表达、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的熟练把握、重要物质的制备、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等。因为这些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若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高层次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对所学知识具有的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提升学习化学的品质。

3.4在教学设计上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3.4.1通过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教材栏目及功能,用生产、生活中熟悉的实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3.4.2新授课上,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问题为主线,精心设计出与主干知识认识发展脉络一致的探究性或开放性的化学问题,把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水平上,注意问题的梯度与层次性,以分散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能动地掌握知识,从中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培育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并通过反思、归纳与练习加以巩固提升。

3.4.3习题课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解题方法与规律的自主建构。通过对典型例题与习题的共同评析,让学生自我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相关的规律,并通过变式训练与学生的自我纠错与归纳及教师的批阅与点评,实现对易错易混点的彻底把握,从而较好的自主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3.4.4复习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能动实现对主干知识的系 统掌握。在重点内容的复习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组织复习课,引导学生从另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纵横联系与归纳比较,在针对性训练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2]

4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精选习题巩固提升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如何高效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掌握必要的学科学习策略,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科素养和学习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

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如指导阅读策略、探究发现策略、“接受——内省——复现”策略、“类比迁移”策略、化学习题的解题优化策略(如守恒思想、联立方程组法、极限法、平均值法、不定方程式法、讨论法、特殊值法、十字交叉法和数形结合法等等。)、“求同、求异”策略、“归纳与演绎”策略、“分步学习”策略等等。

实践证实: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能优化学生的化学学习品质,效果明显。[3]

5作业布置上,要在层次性、针对性上下功夫,作业量上把握适中原则

新课程理念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作业布置上也应体现出来。首先,布置的作业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量体裁衣,布置不同水平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留出一些选做题让其提升,还可以鼓励他们搞一些小论文,小科研等活动。其次,要有针对性,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精选习题以实现对主干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最后,在作业量上要把握适中的原则,改变过去的题海战术,重质而不重量。

6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多元化的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重在正面激励与引导

新课程评价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加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上的功能。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通过试卷、以分数的方式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的传统观念。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标准,形成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实施了活动性评价、纸笔测验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学案的形式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在学生的实验探究中,记录下学生的活动表现,并通过批阅探究学案,真实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活动感受。档案袋评价实施中,主要是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理解笔记、纠错与自我归纳笔记,通过教师的及时批阅与点评,能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感想。结合纸笔测验,则能较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8: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中国,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

一、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分析

(一)改革必要性的制度经济学诠释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中国市场化道路的性质是什么?对于上述问题,中国经济学家首先假定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然后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性质及决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不过首先假定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对过渡过程的研究还是不够的,就研究的逻辑起点而言,首先应该回答的是,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不行了?一些经济学家立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视阈对传统体制下国有产权安排的高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总体上,这些理论上均认为中国传统集权体制是一种交易成本很高的制度安排,而造成这些高交易成本的原因却在于:领导人与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权利与责任义务的不对等;个人损益与社会损益的不一致等。旧体制的低效率,一方面是由于事实上产权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契约执行的困难(这主要体现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过高代理成本)。产权的模糊性并不仅指每个社会成员切实感受到的权利的模糊,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在公有制下,社会成员没有退出权,结果当事人无法惩罚违规者,以致违规行为蔓延,这是公有制低效率的关键原因。一些经济学家还通过对人民公社和合作社经济绩效的比较分析来支持上述结论,发现合作社由于社员被赋予了退社的权利而获得了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从契约执行的角度看,如果把计划经济体制看做是一个多层委托代理关系,那么每一层都会导致代理成本,委托代理层次越多,体制的总代理成本就越大,换而言之,计划经济体制中初始委托人(老百姓)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每一级工作人员)的工作努力水平会随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和公有经济规模的扩大而递减。事实上,此类分析模型就是对产权观点的一个正式证明。此外,模型本身又进一步揭示出了产权理论应用的一些条件:当事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危害程度与公有经济的规模直接相关。这也预示着公有制规模的缩减有可能弱化其低效率程度。

(二)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渐进式改革

一般而言,学术界关于中国改革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中国实行的是一种渐进改革的模式。从时间上看,渐进性表现为改革方案的逐步推广和到位的过程。从空间上看,渐进性表现为一种增量改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实行“体制外”改革,即旧体制不变,在旧体制以外成长出一块新体制。第二,在旧体制内,通过改变原有契约方式来打破现状,改变分配契约,允许农民和企业在完成计划任务以外可以保留一定的剩余,或者改变雇佣契约,允许“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第三,试点改革,即政府允许某些地方、部门或企业试验一些新制度,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形成一个可以普遍推行的改革方案。第四,计划权利的赎买。新制度的资源需求和旧体制的资源控制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计划特权的定价机制,利用特权寻租必然要浪费稀缺的资源,为避免这种浪费,一种办法是承认现有的权利格局是合法的,然后允许拥有权利的人自愿交易权利,此即所谓“计划权利交易”或“买入型交易”,实际上就是对官僚阶层手中的权利的赎买过程。另一种办法是当旧体制下计划权利和计划义务分离时,有权利方向义务方支付以换取义务方的同意,此即“买入型交易”。

(三)中国实行“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原因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改革的初始条件将是决定改革路径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要寻求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就离不开对中国改革之初约束条件的分析。

第一,过宽的“制度鸿沟”。主张“激进式变迁”的人常说:“你不可能分两次跨过一个鸿沟”此话似乎有道理,然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个鸿沟有多宽?一个国家在选择制度变迁方式之前,完全有必要来度量一下新、旧制度之间“鸿沟”的宽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当然应该鼓足勇气,一跃而过。如果这条鸿沟远远超出了一个人能够跳过的极限,那么仍坚持一步跳跃,便有“落沟”而丧生的危险。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面临着一条过宽的“制度鸿沟”,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在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动力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更为重要的是,两种体制下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习惯都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速度越快,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就越强,如果这种冲击的强度超过了社会承受的极限,那么社会的稳定性将受到威胁,为此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换句话说,为了取得改革的成功一个社会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而这种成本的数量取决于现行经济制度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即“制度鸿沟”)以及制度变迁的速度,如果“制度鸿沟”越宽,变迁速度越快,对社会造成的冲击越大,则变迁的成本也就越高。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制度变迁方式选择的第一个标准,即制度变迁方式的可行性与“制度鸿沟”的宽度密切相关。如果“制度鸿沟”较窄,那么变迁引起的冲击和成本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长痛不如短痛”的“激进式变迁”方式是可取的。反之,如果“制度鸿沟”过宽,那么经济制度的剧变将在短期内给社会造成强烈冲击和巨大的成本,使政府和老百姓都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渐进式变迁”方式是可取的。这也是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高度专用性的“人力资产”。制度选择总是在一定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无论什么制度都是由所有参加人创造出来的。因此,在原有制度下的所有资产中,人力资产(这里的“人力资产”是指企业家、政府官员以及劳动力的能力、素质、技能以及他们的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等。)将在制度变迁时代中处于所有资产转换的中心,人的素质最大程度地决定了制度变迁的环境和制度变迁的过程,人不仅是启动制度变迁和决定制度变迁的可变因素,而且也是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一方面,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对物质资产的处理和重新分配(尤其是在新制度下更有效地利用它),要靠人力资产去完成,原有制度契约关系的瓦解,新关系的确立,以及制度机构的重组都取决于参与的个人和团体的决策。而另一方面,在不同制度下,人力资产的特性是不同的,在指令性计划体制中,人力资产主要是由计划经济所决定,具有塑造、分配、单一、指定、管制、服从等特征。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人力资产具有个人适应、选择、多样、调整、自由、竞争等特征。因此,制度变迁首先要求人力资产随之转化,制度创新究竟有多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的制度组合与人的因素是否相匹配。就此而言,可以说没有什么因素比人力资产更能确定制度变迁的前进方式了。几十年的中央计划经济产生并给中国留下了奇怪的“制度遗产”:从对资源、技术和信息的指令性分配,到适合中央计划经济需要的高度专门化的人力资产。在所有的这些资产中,人力资产的分配和使用是最不合理的、最不恰当的,不对人力资产进行深刻的改造,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健康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我们可以取代物质资产,可以复制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但没有人(新人),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转。然而,对人力资产的综合而又深刻的改造,只能渐进地完成,虽然有可能一下子完全出现新的物质资产,可是一夜之间替换人力资产则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把计划经济中高度专门化的人力资产转化为适用于市场经济,和提高它们的潜在价值,是一个不断需要摸索和花费更多时间的过程。

第三,“制度记忆”的“缺失”。通常,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保留着对某种制度和行为的记忆:即他们今天的利益与他们过去经历的某种制度和行为相关。一般而言,制度记忆具有私人属性,不能转让。对于制度变迁而言,“制度记忆”的重要性在于,这种已经融入人力资产的制度记忆能为推进制度创新提供制度和行为上的线索。当制度变迁具有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或制度记忆时,制度变迁的进程要顺利的多,因为“制度记忆”有助于减少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因素,提供有关制度演进的关键性因素。相反,当制度变迁缺乏这类可利用的“制度记忆”时,制度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重新探索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制度安排在决定和实施时往往会遇到怀疑和犹豫,继而迷失方向。对于中国这个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建立市场制度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过程,在中国人的大脑中几乎没有关于市场制度的“记忆”,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必然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这也是决定我国经济改革“渐进式”模式的客观原因之一。

(四)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中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主义而非激进的大爆炸或休克疗法的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留了双轨制;中国的改革是分步进行的,集中于制度革新,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产权进行改革,通过保留剩余的方式激励农民;中国的改革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试验的形式,允许部分地区或部门率先改革,成功之后再向全国或全行业扩展,例如经济特区的建立;初始条件对于改革方式的选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采取了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避免出现大的冲击,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概而言之,中国渐进主义模式的特点是最小化政策贯彻执行的成本,而不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最小化市场经济改革的政治阻力,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以试点方式逐步推动改革。

中国是采取渐进主义模式获得改革成功的典型案例。当然,中国能够采取这种模式的首要前提是国内政治稳定,可以支持改革初期的双轨制;其次,中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允许从事私有经济活动之后,私有部门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有部门。

然而,“渐进式改革”的另一个结果是,由于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致使许多结构性问题被遗留下来,主要包括:私有化、金融和贸易自由化;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这里有国内因素,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问题,产生了宏观经济周期,也有开放带来的不稳定性,中国的汇率制度、债务市场都面临挑战(这些机构性问题的核心集中在国有部门,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国有银行主要将贷款带给了国有企业,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在发展过程中向城市倾斜的策略导致的城乡差距;市场缺少规范的法制环境,法律执行困难。

此外,中国转型过程中的明显特征是投资超过消费,而且市场很不完善,缺乏正式的制度(例如法律体系不完备)。从增长方式来看,中国经济主要还是外延型而非内涵型增长,即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增加劳动力和投资而不是技术推动,技术进步缓慢。

中国渐进主义的转型策略和改革模式下的增长模型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有许多艰巨的问题尚待解决:包括劳动力、利率和原材料等要素价格改革;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所有制改革;政府财政体系和货币政策运用改革;劳动力过剩和缺少流动性问题;城乡分割;缺少包括健康保险、养老保险、住房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体系;不完备的法律体系(特别是执行体制);金融行业中大量的不良贷款问题;环境破坏等等。

中国目前仍然不是市场经济,只是部分市场化。未来经济增长很难继续依赖要素积累,而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所以虽然中国有能力吸引了并将继续吸引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但是中国支持市场的制度基础薄弱,缺乏配套的法律体系,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经济能否快速追赶发达国家尚难判断。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府主导逻辑

(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府主导逻辑

对制度变迁的理论探索中,以诺斯为代表的工具理性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一直以来都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介绍到中国,已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中国经济学者中产生强烈共鸣。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以其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的。在方法论上秉承了新古典主义主流学派的分析精髓,运用了经济人概念、成本—收益分析和均衡分析的静态及比较静态方法,并引入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成果,建构了其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框架,即相对价格发生改变→制度非均衡→初级行为团体出现→次级行为团体提供必要的制度装置→制度均衡再现。

在诺斯的理论中,他的制度创新理论最能凸显其工具理性主义思径取向。在他看来,制度的发明与创新,并非像斯密和哈耶克理解的那样来自市场过程中自发秩序之生成,而是来自当政者或政治家们的理性计算和心智建构。就此而言,在诺斯的工具理性主义思径中,制度变迁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创新。在工具理性主义看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节省征得全体同意的成本,从而提高制度变迁的净收益。不过,现实经验并未对诺斯理论架构所需的政府理性提供充足证据,政府竟然容忍一些非效率的制度安排长期存在。为此,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跳出了新古典的框架,提出了“路径依赖”理论,认为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初始的制度安排或选择有可能将随后的制度变迁,长期锁定在非均衡的封闭路径中,并由此推演出渐进式变迁逻辑。尽管如此,“路径依赖”理论并不表明诺斯放弃了其工具理性的信念,相反,他认为摆脱锁定状态的创新力量和强制力保障仍然来自政府。

诺斯的工具理性主义思路取向中的制度变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创新,但诺斯在对信仰结构、路径依赖和文化重要性的论述时,特别是在涉及社会制度中非正式约束的演变路径时,却采取了一种趋同于斯密和哈耶克在社会制度分析中的演进理性主义的分析思路,并从其中导出了渐进式制度变迁逻辑。这种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正是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决定的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目标。恰恰是这种渐进式改革的现实,又必然要求借助政府强制性介入的制度变迁方式。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体制改革本身意味着对旧利益格局的打破,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重新分配和安排。在渐进式改革的逻辑中,对旧利益格局并非一次性打破,而是分阶段进行的。这就导致每个时段新的利益安排都要面临着与旧的利益格局共存的局面。由于渐进式改革的时间跨度大,进程慢,这种混合的格局会存续很长时间,使新旧两部分利益格局实现“共容”,从而形成一个过渡性利益格局,也造就了一些从这种非均衡体系中获利的既得利益集团。这种既得利益集团将成为制度变迁的严重阻力,将制度变迁拖入长期非均衡的封闭路径中。面对既得利益集团存在的制度格局,新的自发型构的制度安排由于缺乏强制手段,往往会选择“妥协”,从而导致新制度效率降低,或者完全被旧制度“同化”,出现所谓“体制复归”。

因此,在渐进式改革逻辑下,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的推动,是缺乏效率的。政府由于具有合法强制力,当新制度安排与旧制度发生抵触时,它可以进行有效的强制性干预,或者利用完备的官僚体系使新制度强制合法,从而覆盖旧制度,改变“锁定”状态。就中国目前的改革经验来看,一旦中国因其初始条件启动了渐进式制度变迁路径,政府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当自发的市场力量导致利益目标分散时,政府能有效地聚合各种价值取向,平衡利益冲突,进而减少改革成本,使市场化进程顺利推进。这里也可以形象地认为,“双轨制”是新旧利益格局并存的方式,因为“双轨制”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尊重在旧体制下形成的各个利益团体的现状,而“并轨”则是政府权力强制的结果。另外,一个也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是“双轨制”的一个基本逻辑,是允许自发型构的新制度安排在不对旧利益格局构成本质影响的前提下合法地获取制度外的收益。因此,“双轨制”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之作,它较顺利地解决了旧体制对新制度的激烈排斥而可能导致的改革失败问题。但是,在“双轨制”下,新制度并不能完全脱离旧体制独立运行,它必然要与旧体制发生各种交易行为,但旧体制不会对新制度予以支持,从而降低了新制度的运行效率。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国有银行体系的资金,主要投向国有经济,而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得不到国有银行体系的有力支持,在民间融资尚未被有关法律认可的情况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资金非常有限从而降低了其效益。更重要的是,由于“双轨制”的存在,一方面,产生了大量可供相关权力集团(包括个人)追逐的“租金”,从而导致寻租行为、腐败现象泛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公众对新制度不满,使改革阻力增大、社会支持度降低;另一方面,正是这些在“双轨制”下获取大量“租金”的权力集团(包括个人),构成非均衡状态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的存在,对制度变迁的推进构成来自权力层面的巨大阻力。此时,单纯的市场力量已不足以与其对垒,而勇于改革的最高决策集团,甚至可以说个别有远见的政治家,面对“双轨制”运行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利用政治权力的合法强制性手段,以修改或颁布法令的方式实行“并轨”。尽管这样的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阻力,阻力主要来自既得利益集团。但是,政府的利益平衡措施及其权威,很快消除了阻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制度变迁成本。尽管“并轨”带来经济和社会的“阵痛”,但毕竟在“并轨”后一些更“市场”的规则,可更方便地被制定出来,由此可认为,每一次“并轨”都致使市场进一步完善。

(二)对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反思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路径需要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模式,但在理论和实践中,这种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障碍。

首先,政府的权威性与合法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质疑和削弱。众所周知,政府的权威性构成了其强制性的基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权威其实就是信息相对完备的一方向信息相对缺失的一方提供信息的行为,或信息相对完备的一方凭借其信息优势直接提供方案时的被认可性或服从性。信息的不对称导源于信息搜寻成本和对信息感知能力的差异。就信息搜寻成本而言,不论政府如何高效,政治领袖如何杰出,都不能无成本地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他们必须搜寻到大量非大众化的信息。对于信息的搜寻,政府虽然比其他“社会实体”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需要搜寻的信息范围越大其成本也就相应越高,而且对那些通达渠道存有障碍的信息的获取,政府所付成本不一定更低。就信息的感知能力而言,政府是一个由“有限理性”的具体个体(政府官员)构成的“实体”,而非一个理性而超然的存在。即便从整体上而言,其也无法超越“有限理性”的局限。此外,由于搜寻成本高而导致的信息不完备,也属于“有限理性”范畴。基于上述缘由,社会公众就没有理由完全相信政府提供的方案一定是最优的,从而其权威性就有理由被质疑。这样,由于权威性的削弱,政府主导模式所需的合法强制性也必然会降低。

其次,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将会面临产出最大化与租金最大化两方面权衡和选择的困境,以至无法摆脱“诺斯悖论”。不同制度主体的目标函数或效用函数是有差异的。以初级行为团体的自发行动为特征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以国家、政府的自觉行动为特征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这一点上就明显不同。前者完全是以经济上的成本—收益比较为出发点并以超过制度变迁成本的最大收益为目标函数;而后者既考虑经济收益(产出最大化),又考虑非经济收益(统治的最大稳定、政府垄断租金最大化),基于此,只有当产出最大化与租金最大化的综合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时,制度变迁才会发生。一个存在的经验事实是,当存在高度集权的政体和不完善的政治市场时,制度变迁是以掌握最高决策权的核心领导者的偏好及利益与制度变迁的基本取向两者一致为前提的,而核心领导者的偏好及利益则单一化为巩固其政治威信,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这表明,统治者(政府)的效用最大化并不必然同社会财富最大化相一致,社会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只是被推进到其对统治者实现自身目标的边际贡献等于零时为止。因此,当考虑到政府面临的竞争约束和交易费用约束等成本因素时,那种容忍和漠视低效率制度长期存续的政府不作为,就不难以理解了。所以,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并非必然拥有长期稳定的动力源。

再次,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主要是从外在制度或正式约束方面作出调整,而内在制度或非正式约束是否会对这种调整给予支持,也值得商榷。有学者认为,制度缺乏是引发诸多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因而制度构建就成了迫切的需要。尽管基于制度普适性认知的制度模仿,被认为是可选择的节约成本的方式。但是,不同社会和国度在习俗、意识形态、社会资本构成乃至政治文化底蕴方面是不同的,这也进而构成了不同社会和国度内在制度的差异,这也将会导致具有相似制度的不同国家和社会在其制度运行效率方面的截然不同。一种存在的经验性事实是,外在制度的推行,需要借助内在制度构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氛围,外在制度的可执行能力取决于其对内在制度的兼容性。中国的内在制度特征显然有别于“制度溢出”的国家。当政府将规范的市场制度在国内推行时,如遇到来自非兼容的内在制度抵触,政府要么借助具有暴力特征的国家机器,要么按照渐进式逻辑通过长期“教化”修正内在制度。“双轨制”的运作,为内在制度的修正提供了时间和利益诱导,为以后“并轨”准备了必要的制度环境。不过,暴力的使用并非是一种持续性的手段,而内在制度的修正,又是漫长且无法确知其方向的社会自发过程。所以,强制性的政府制度变迁推进,必然遭遇无法逾越的制度障碍。

最后,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需要借助完备的政府官僚体系和政治机构。因此,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中,为保证政府主导的可行性,在经济体制改革时,保留了原有的政府行政体制。这实际是渐进式“双轨”理路的延续。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已启动了“市场”思维的经济体制,遇到越来越多来自传统“计划”思维的行政体制障碍,从而构建的市场体制效率必然受损,除非政治体制也进行与经济体制一致的制度变迁。但是,这又无法延续政府主导的逻辑,政治体制变迁的实效也无从保证。这恐怕是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为自己设置的一个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王辉.渐进革命——震荡世界的中国改革之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3]王秋石.制度借鉴和学习及制度同型化[J].当代财经,1995,(6).

[4]吴敬琏等: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5]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Leong H.Liew.“Gradualism in China’s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Role for A Strong Central State”,Eco-nomic Issue(JEI),1995,(9),No.3.

上一篇:教师节短信祝福句子下一篇: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连加、连减_人教新课标-2019精选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