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图解

2024-04-18

番茄工作法图解(通用11篇)

篇1:番茄工作法图解

《番茄工作法图解》学习心得

时间管理系统中行动是最重要的部分,而行动,尤其是2分钟 以外的那些行动,往往需要良好的专注力来支撑!Staffan Noteberg这本《番茄工作法图解》,虽然不是系统介绍专注力的,但是它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极其有效的提高自己专注某件事情上的能力,书中的原话说:“番茄工作法让我们把重点放在执行上”,掌握了它,将对提升时间管理系统的效率大有帮助!这个方法特别适合像我这样自控能力差、面对截止日期越来越近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的人。下面谈谈我学习这本书之后的一些心得。

番茄工作法确实是一个非常流行也非常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正像作者说的那样,一个好的方法不应该太过复杂以致难以掌握,而番茄工作法总结下来也就寥寥1000字左右,在实行过程中,你只需要 一个计时器、几张纸和一只笔就行。

该方法对于番茄时间的长短,一些规则的要求看上去有些死板,在实际应用中当然可以更加灵活的对待,但我们更希望的是从一个方法中学习到一些新的理念、培养新的习惯而并非生搬硬套。另外不得不说,作者凭借多年的研究讲学经历,所给出的时间安排和规则设 置已经是最为科学、最为有效的了。

说起心得,我认为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人们对于时间的认知。虽然在哲学上还没有对时间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人们对于时间的 客观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客观时间,即钟表无论如何都在按照一定的速度前进着;(2)主观时间,即个人感觉的时间流逝。做事时,若欢快或者专注会感觉时间流逝很快;若痛苦或者纠结时间则变得粘稠。有时我们也用事件时间来界定,比如说“我们做完手头工作就去吃饭”的说法,没 有具体的时刻,但是在时间轴上形成了先后顺序。

如果两种时间无法达成统一协调,人们就会感觉到效率低下,时间紧张,难以完成任务,更由于时间流逝的客观性,可能会感到无力、沮丧、挫败、直至痛苦。番茄工作法就是希望能将两种时间连接起来,通过25分钟一个阶段的划分,以及相应活动的匹配,让时间这一概念不再抽象,而是变成具体可感的一个个番茄时间了。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带着特定的目标去工作,一方面可以更加专注并提升了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认识到时间的分量以及你的生命里究竟有多少有效的时间可供工作和学习。相比于以往散漫的意识,运用番茄工作法 以后个人对于自己的认识都有了彻底的变化。

另外,番茄工作法也鼓励工作和休息协调进行,除了工作间隙的休息以外,每天还要留出足够的自由时间进行放松,因为后者才是我们创意和动力的来源。而我也认为,所谓的时间管理并不是让你不断的压榨自己,而是要去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充分的享受人 生。

最后谈一谈我们对时间管理方面认识的一些误区:

1、对于时间管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实践,如果没有去做,反而 一直在旁枝末节上面纠结,这是最不靠谱的。很多人都会在犹豫用 什么计时软件好,用多大的记事本合适,这些都不重要,并不是需要 等到完美才可以开始,那样永远也开始不了。最好的记事本就是你眼 前的那个,即使它只是一张纸也可以。我觉得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 是做下决定,然后30秒内立即行动,这个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

2、很多人觉得时间管理就是要把时间排得满满的,这样的想法压力会很大,是误解了时间管理。我觉得时间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活在当下,学习时踏踏实实,这样玩的时候才可以痛痛快快,也有延迟满足方面的道理。总之,它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篇2:番茄工作法图解

原创: 虞大胆

最近读了一本书《番茄工作法图解》,谈一谈收获。时间管理的书我一共读过两本,另外一本就是《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这两本书非常薄,而且图文并茂,非常适合我。个人觉得时间管理的书应该是差不多的,无需看过多的书,把看过的书做到融会贯通才是最重要的。

那什么是时间管理呢?个人觉得就是充分利用规律,合理的利用时间,找出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从而让你的工作、学习更有成效。

背景

建议读者先阅读本书的第二章(背景),可能很多时间管理书一上来就告诉你各种工具,其实我们应该思考下,为什么时间管理如此之难,其背后都是有自身规律的,了解这些规律和背景非常重要,就像我们学习计算机技术一样,学会使用可能很简单,但是其背后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其中有一些背景我觉得非常棒,举几个比较有用的例子。

反射机制,反射就是心理暗示,比如沉稳的坐在书桌前就是提示你该看书了,这时候就会集中专注力,阅读的效果就会很好,所以在做时间管理的时候,一定要训练一些反射机制。打个比方,你在床上看书,效果必然是不好的,因为此时其实在暗示你该睡觉了。

左脑和右脑的观点也很有趣,首先要分辨你是左脑更强大还是右脑更强大,对于计算机工作者可能精于计算、逻辑处理,左脑功能更强大,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应该训练下自己的右脑,比如多利用自己的直觉,天马行空的幻想一下,让左右脑协同工作,可能会让你的学习和工作更有效果。

关于多动的解释,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多动(无法在一项单一活动全神贯注较长时间)产生的原因其实已经无法改变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此做些什么。比如我平时也很容易疲惫,注意力不好,这时候再去学习效果就不会好,要做的就是休息(短时和长时),采取可持续的步伐(个体),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和工作的效果。对于我来说,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学习效果差、注意力差,就会额外花费一些时间去学习,其实这样非常不好,只有找到自身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工作记忆的概念,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名词,工作记忆就是短时记忆,如何有效的将短时记忆保存为长时记忆非常关键,工作记忆的特点就是容量有限,比如不能分心做两件事情,不能频繁切换环境,否则你的工作记忆效果就会很差,这个机制其实很重要,以后你一边学习、一边听歌的时候,想一想这样会降低工作记忆,就有可能杜绝这种行为了,这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

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长期记忆,比如我在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当时觉得完全掌握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全部忘记了,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就是长期记忆没有处理好,需要明白的是长期记忆是以语义形式存储的,语义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明白这个规律后,你在记忆的时候应该多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记忆才会更牢固,作者提到了一种可视化技术,那就是思维导图能够加强知识串联,从而让你的长期记忆表现更棒。

生产力低效的原因来源于焦虑,焦虑在于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不知道下一步要干嘛,不知道下一步会遇到什么问题),不确定性是因为没有计划性,所以你应该每天做个计划,各个击破,让你的脑袋放空,自然而然生产力就会上去了。

在具体工作的时候,最好的状态就是进入心流状态,那时候整个人非常专注,觉得浑身是劲,行为与认知合一,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而为了做到心流,第一步就是好整以暇,正襟危坐,全神贯注(这几个词震惊了我,你想做好,首先应该有个态度),但心流也是有缺陷的,心流状态缺乏全局管理,创造力和统筹力无法并存,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自嗨,应该有一段时间去审视自己,审视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自己的长期目标,万不可跑偏道。

什么是激励,激励应该是过程的循环,从学习困难到找到规律、找到脉络,这个过程很享受,人整天满脑子想的可能就是这件事(这些我也曾经遇到过),最后就是枯燥的扫尾工作,切记扫尾虽然枯燥但很重要。完成这个事情,然后再寻找一个活动,重复上述的过程,这就是奖励。

拖延,拖延和专注力是时间管理最核心的两个概念,做好了这两点,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时间管理了,那到底为什么会拖延,其实就是心理在作怪,比如对于我,害怕未来的学习有困难、会犯错误(害怕花了时间,但没学好);给自己压力,想要完美的表现。拖延其实是给自己的奖励,会暂时缓解你的压力(也可能会让你很难受,因为你一整天都会想着它),解决拖延非常简单,就是快速开始,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一直忙于寻找各类时间管理工具,解决来自内心的拖延,治病先治心。

少做一些无谓的调整,有的时候我们学习到一些时间管理方法,然后去实践,在实践的时候觉得不合适,又去调整,时间浪费不说,效果也很差,整个人无法进入心流,时间全部花费在学习方法上了,这一点务必注意。

还有其他的一些背景,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些。总结起来就是面对不确定性,首先要做好计划性,要有整个步调,少一些干扰,少一些选择,在具体做事情的时候要更专注,养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规律出来,也就是形成反射。

为什么要用番茄工作法

接下去应该阅读本书的第一章,首先简单告诉你什么是番茄工作法,说起来要想做到也很简单,就是按下一个25分钟的番茄钟,然后专注工作,番茄钟响起后就休息一会,然后再开启下一个番茄钟(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要求)。

番茄工作法本质上就是让你保持专注力(另外就是计划性和回顾,后面会说到),非常容易学,读者可能会喜欢它,因为看上去很简单,其他的一些书籍介绍的工具和方法,光要学会就很费劲(是不是很反人类),番茄工作法入门很简单,在无障碍的使用过程让你体会更多,从而让你找到规律并喜欢上它。

当然每一个番茄钟要干什么,取决于你想要达到什么结果,这也是番茄工作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后面要说到的“今日待办”)。

在本章中,核心列举了人经常遇到的问题,然后为啥番茄工作法能解决。对于我来说,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各个击中,下面列举几个。

面对复杂,望而却步,其实就是拖延,拖延让你感觉有短暂的苟且偷安,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而使用番茄工作法,无需考虑太多复杂的事情,就是快速开启一个番茄钟,开干吧,让你保持专注。(当然这25分钟具体效果如何,并不属于本书的范围,因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高效学习方法还是不同的,番茄工作法只是让你在这25分钟屏蔽干扰、提升注意力)。

小事忙活一天,大事一件没办,这个大家都是有体会的?由两部分原因造成,第一可能就是拖延,不愿意做困难的事情;第二就是计划性没做好,不知道那些事情是最重要的。那番茄工作法如何解决?番茄工作法在每天清晨要先做一个计划,让你主动、全局的选择今天要干的事情,这样你的目标性就更强,有了目标性,接下来就是循环完成一个个番茄钟。

一错再错,不长记性,这个我是经常犯错误的,总结起来就是缺少回顾和总结,这也是番茄工作法的另外一部分(计划,开干,记录总结是番茄工作法的三大部分),番茄工作法在一天结束前必须做三件事:记录、处理、可视化。通过这三个步骤,了解自己的工作习惯,从而为明天做针对性的调整。

头脑被各种想法占据,这也是经常遇到的,在这篇博文第一部分(背景)也讲到过,工作记忆是有限的,为了在具体进行番茄钟的时候避免受到干扰,番茄工作法建议将这些冒出来的想法先记录下来,然后继续目前的工作,排除干扰。

时间都用来学习适应复杂的工作方法了,这一点很痛击我,牛逼的人一直在进步,不牛逼的人一直在学习方法,如果一直在寻找方法论,那是得不到成长的。而番茄工作法很简单,就是开干,少一点胡思乱想也很好。

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只顾低头干活、忘了抬头看路(加强全局观);把预估当承诺(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流程管理,纸上谈兵(应该加强跟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自我选择);完美主义,碍手碍脚(杜绝拖延);前怕狼,后怕虎,害怕失败和批评(有方法可以、享受过程);没想到一件事情要这么久(定量预估);没想到一件事情越做越复杂(定性预估,比如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时候,会涉及到另外一个未知的知识,如果这个知识不影响本次学习,那么暂时可以放一放,专注于本次工作)。读者可以自己看一下。

这一章其实是一个总结,初看这本书的人可能会有点晕乎,它揭示了为什么番茄工作法能解决各类问题,也就是说番茄工作法是基于背景知识(本书第二章),分析了人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创造了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个工具本质上就是提升专注力。

建议读者看完这本书后,再来回顾下第一章,会更加深刻认识到番茄工作法的妙处,也会了解时间管理的精髓。

方法

本书的第三部分就是方法,告诉你完整的番茄工作法的流程,这是本书的核心,其中也进行了一些心理分析,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干”.番茄工作法分为五个阶段:计划、跟踪、记录、处理、可视化。番茄工作法的核心和戴明循环(PDCA循环)非常类似,PDCA 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周期流程(计划、执行、评估、应用),可用于对其他流程的改进。完整的流程就是每天早晨想好要干什么,然后开干,全天进行跟踪,在表格画叉号(完成)、撇号(内部中断)、减号(外部中断)等(没有废弃的标记)。在每天结束时,将当天的跟踪数据,与最近几天的数据以及事先的期望值进行比较。问问自己,有没有努力完成早晨在“今日待办”表格上承诺的活动?然后想想如何改善明天的流程。每天重复这个循环,对流程如果进行改进。

这其实就是番茄工作法的全部,番茄工作法非常简单,只有一支笔和三张表格(“活动清单”,“今日待办”,“记录”)就可以了。接下去对这五个步骤单独进行理解。

万事开头难,对于番茄工作法来说,寻找起点非常重要,比如我,以前经常不知道当天要干嘛,感觉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又不知道要干什么,时间全流逝了。番茄工作法的核心就是“现在就做”,做出你的选择,每天早晨选择你要做的事(“今日待办”),选择具备自主性,代表你的一个承诺,代表正在做正确的事情,选择的时候是站在全局角度的。

那么“今日待办”应该先做那些事情呢?首先应该选择最困难的事情,这样会更脚踏实地,让你有安全感,给你一种强烈的暗示“最困难的事情都解决了,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倒我?”

接下来就是开启番茄钟,番茄钟的时间间隔很小,从我的角度看,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让人更专注,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切换去干另外一件事情,努力进入心流状态,至少在一个番茄钟时间内保持节奏。

番茄钟之间要保持一个简短和阶段性的休息时间?为什么要暂停,这就要思考人的规律了,长时间的工作容易让人压力更大,注意力和专注力也会下降,而休息可以让你保持洞察力,想到上一个番茄钟完成了,内心会觉得更有动力。需要注意的是,休息的时候什么也别干,不要思考上一个番茄钟收获,也不要思考上一个番茄钟哪儿没做好,也不要考虑是不是要调整下方法,让大脑放空,阶段性的总结是在晚上去做的,在进行番茄钟的时候不要去想。

每一个番茄钟结束后,要立刻跟踪,比如是否完成了番茄钟,是否遇到了中断,在晚上的时候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收集的结果就是分析、比较,思考得与失,持续改善自己的方法,将新的、改进后的工作方法标准化,第二天就可以使用最新的方法了。

番茄工作法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可以自我完善的,它没有条条框框约束你,你要做的就是持续改善自己的方法。

中断

是不是学习了方法以后就万事大吉了呢?没有那么顺利,更大的两大问题就是中断和预估,本书的第四部分介绍了中断。

中断就是各种因素阻止你完成一个番茄钟,而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坚持,你坚持了就是胜利。

注意缺乏特征(ADT)现在非常严重,比如对于我来说,无数多的信息,动不动就看一下微信信息或者邮件,并行处理(一次应该只干一件事)和应对干扰的能力都面临同样的瓶颈,那就是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一旦番茄钟被中断了,你再想回到原有状态就非常困难了,所以番茄工作法最关键的就是坚持完成番茄钟。

对于我们来说,一旦有新的活动过来,你不应该就去完成新的活动,因为不断地被迫花精力接收和评估新的信息,会刺激过度增加压力。

既然干扰(中断)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要面对它,策略就是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需要知道一个定律,全局观、控制力是与心流和创意相对立的,比如我们没法在心流状态保持全局观,我们需要休息保持能量,尽量减少“安排优先次序”的活动,让我们更专注。其实这对应了番茄工作法中的三种状态(今日待办、番茄钟进行时、休息)。

本书举的一个例子非常形象。我戴着休闲帽来上班;之后换上战略帽(决定优先次序以及在下一个工作周期做什么,让我感觉像一位国王),选择将要专注进行的活动;然后换上工作帽(变成一头狮子,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狩猎羚羊),扭启番茄钟,全力以赴;25分钟后番茄钟响铃,提醒我换上休闲帽;经过短暂休息后,我再次戴上战略帽。依此类推。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中断分为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对于我来说其实内部中断更多一点,比如干活的时候经常看微信、看邮件,解决方法就是坚持,一旦有了这些念头,就立马提醒自己,形成反射,我自己实行了一段时间,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因为没有许多重要内部中断存在。

有些中断可能确实无法从脑子里去除,会一直让你想着(影响现在做的事情),比如突然想起老婆要让买的东西,为了让你的大脑更专注,这时候应该记录下这个中断,将买东西这个事情加入到“今日待办”表格中,这样你就放心了。也就是说我的本能和突发奇想,要依赖于我的日程表而定,这样就“扭转”了依赖。

番茄钟具有原子性,不可分割,一旦某个番茄钟放下来,就要重新开始,真实地记录下这个中断,然后晚上好好总结,改进第二天的任务,也不要受到中断的诱惑(比如不要将几小段算完成一个番茄钟,没人考核你的番茄钟完成数,要实事求是)。

对于中断的分析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优化和改进,比如不要长期出现定量预估的错误(每天预估和完成的番茄钟差距很大)和定性预估的错误(把事情想复杂了),这些都是需要去改变的,这样才能让你保持良好的节奏。

预估

预估就是“今日待办”,一定要具有可行性,它是你每天的承诺,如果每天预估的都完不成,或者当天干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预估的,番茄工作法的效果就会差很多。

但是我们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会面临的事情,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训练和监控,积累做预估的经验和技巧。

本书并没有教太多的方法和工具去进行预估,强调三点。

第一就是你所有的预估都源于昨天的记录和分析,是对昨天总结的改进,只有知道了问题,才能更好的预估,而且每天之间都是有连续性的,这时你的预估更精准,本书举了一个心理学的例子(昨日的天气),一个人每次猜测明天的天气总是说“明天的天气和今天差不多”,他的结果和超级计算机预测的一样精准。同样证明了预估来源于。对未来成果的预估,基本上属于猜测。所以为应该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假设它会重演呢)如果每天的成果可以进行量化,它就大致相当于未来的处理能力。

第二个方法就是如果一项活动预估需要很多个番茄钟,可以拆分为小活动(降低复杂度,活动越复杂,预估越不准)。

第三个方法,如果你不知道那个活动更重要(“今日待办”优先要做的),那么就对多个活动采取两两比较法,最后得到的活动就是最重要的活动,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就是人脑工作记忆容量有限。

应变

这是本书的第六部分,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也不能死用番茄工作法,也就是说可以灵活对待番茄工作法,做一些调整。

但是作者建议,不要轻易调整,至少按照书的建议原封不动的先实行2个礼拜,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调整(比如留有专门的非25分钟时间去回复邮件;如果中断过多,调整一个番茄钟的时间;如果今天工具很疲劳,调整休息的时间;如果一个活动要持续很多番茄钟,可以采用“进度表格”代替“活动清单”,这样更好的了解进度)。

守则和应变,这是本书的精华,强调了番茄工作法的本质(优点和缺点),番茄工作法就是守则(它也没有什么新的点子,但就是有效),它的重点就是执行(让你更专注),并且容易实践,这是它成功的原因。

但是整本书它不会教你如何有效的做总结,如何在一个番茄钟更好的学习(因为不同领域学习方法论也是不一样的),如何更好的做预估,如何进行联想,所以本书提议,类似敏捷开发、GTD之类的流程纳入番茄工作法好处多多(比如思维导图的核心就是回顾,改善你的记忆)。

有个疑问,有些人一旦干活,就会持续很长时间(专注力非常好),而番茄工作法的拆分工作方式会不会打乱他的节奏?我觉得这个需要因人而异了,首先全力以赴不等于高产,()利用番茄钟会更珍惜单位时间,同时人需要根据自身规律修改,同时也要让我们具备全局观,避免走错了道。

篇3:番茄工作法图解

一、图书简介《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瑞典)诺特伯格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作者根据亲身运用番茄工作法的经历,以生动的语言、传神的图画,将番茄工作法的理论和实践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适合所有志在提高工作效率的人员。阅读书籍《番茄工作法》,花了10多分钟看完一遍,里面介绍一个新的GTD系统,以25分钟内专门一件事,然后休息5分钟,半个小时正是一个行动周期,非常的实用,而且能很有效的集中注意力。

二、番茄钟厨房定时器,用来衡量25分钟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内专注于一项工作。番茄工作法的名称来自于发明人最初使用的番茄形状计时器(意大利语Pomodoro)。也可以用电脑、手机软件计时器代替。

三、方法在“今日待办”表格选择一项要完成的任务启动番茄钟,时间设定为25分钟开始工作,直到番茄钟响铃在“今日待办”表格上标一个×休息片刻(3~5分钟)开始下一个番茄钟,继续该任务,如此循环直到完成,在“今日待办”表格上划掉它每四个番茄钟后,多休息一会儿(15~30分钟)

篇4: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规则是:

一个番茄是30分钟,其中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

3-4个番茄为一轮,一轮后可以休息较长的时间,如15-30分钟。

在一个番茄的时间段内,避免内部打断和外部打断。内部是自己的打断,如果想起什么事情,可以记录下来,但不要停止当且番茄的工作,通过训练,可以逐步减少被打断的次数。外部打断是别人的打断,如邮件、微信类的可以自己控制当且番茄过后处理,如果是别人的非紧急事件可以商量过一会处理。

可以估计一个任务所需要的番茄数量。如果一个任务的估测值大于5-7个番茄,就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如果多个任务的估测值小于一个番茄,则合并为一个大任务。

番茄工作法可以平日坚持,在工作的时间用,帮助自己提高效率,提升任务估计的准确度。在休息时间可以不用番茄工作法。

篇5: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近期速读《番茄工作法图解》一书,全书图文并茂,篇幅不长。总体感觉此书与不久前所读的《敏捷性思维》有些类似,但此书实用性更强。只是一直以来读翻译的外文书籍总会感觉翻译过后书中言不达意,为此对于书中一些逻辑及表达总觉得不甚连贯,不过并不妨碍对书中方法技巧的学习。

书中第一章阐述为何要用番茄工作法时即罗列了种种通病,为此自己也对照了一番。其中“只顾低头干活,忘了抬头看路。”这一问题甚是突出。虽然会提醒自己不能低头干活迷失在日常琐事中,还要适时抬头看看路。实际上自己经常会被事务性工作填满,抽不出时间来思考、总结与优化,这样出现问题就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者充当救火员的角色,整天疲于奔波却找不到问题根源。还会把本该是下属的工作抢了,令下属无事可做没有进步成长。参照公司管理梯队要求以及不久前所读的《领导梯队》一书中所述,一线主管在时间管理方面需要花相当时间在管理工作而非事务性工作当中,同时也要花时间进行工作计划与总结思考,通过合理的工作计划与任务分配、授权认知等领导技能令团队成员完成任务。

而提升时间管理的方法技巧番茄工作法这一书可以有许多借鉴之处。一次只做一件事

书中在工作记忆当中提到如何记住7个以上数字的序列,再结合近期在读的另一本书《定位》也提到在人的大脑中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不能同时处理7个以上的单位。而实际上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当我想要做一件事情时脑海中却又涌现出多件其他事情,不仅会动摇要开始的决心,即使开始了心绪也会受影响;有时甚至会因此转向其他事物当中令原计划一拖再拖。另外,因为处理一项任务时因为分心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时,就得多花时间让自己回到轨道上来,如此频繁变化将降低个人生产力。而番茄工作法通过“今日待办”和每个25分钟番茄钟设定,每个番茄钟内只完成计划的任务,一次只做一件事,“一个番茄钟,一个活动一个目标”,不用“想太多”。另一方面,魔术“7”的定律同时适用于运用在日常工作当中。比如在宣传文案的排版设置、重点内容、色彩安排等,通过简化受众的记忆容量,可以让宣传更易于进入受众记忆内。并且按照“如果一个事物被提及7次,基本上也就在你的脑海中长期记下来了”规律,日常我们所提及的工作即使很重要特别是宣传和推广工作,大家也会觉得提过一次即可,根据此研究内容,其实我们做得远远不够。中断策略

在番茄钟内受到中断分为两种,分别是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内部中断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分心,开始专注于一项活动时总是想到其他的很多事情,这些来自内部的本能,其实就是打算拖延。书中的做法是,先是需要接受、记录并继续。首先得实事求是,每天遇到多少次中断,哪种类型的中断等。对于“今日待办”清单外标出“计划外紧急事务”并同时在待办事项中标记中断符号,然后再继续先前的活动。如此一来,到下一个番茄钟时可以再行安排是否纳入计划或删除。回想起之前的经历,也是如此的。另外一个是外部中断,即你在试图专心完成一个任务期间,被外部的话题、邮件、别人的询问等打断。对于同事的询问、电话等具有互动性的外部中断,我们是无法拒绝的,为此书中提及的做法还是值得借鉴。遇到邮件或电话时可以暂时关闭,如果同事的问询如果不是即时需要答案的,都可以尽量协商在下一个番茄钟内进行。外部中断策略步骤为:

1、告知-“我手头有事,正忙”

2、协商-“周五再帮你做,行吗?”

3、计划-写下活动名称,稍后为它计划未来的番茄钟

4、答复-按照承诺回电或答复

持续改善

对于番茄工作法提出的持续改善是一种工作方法,是以改进为目标,对渐进变化的关注。无论你有没有进行番茄工作法的实操,我认为这都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不能“只顾低头干活,忘了抬头看路”。即使没有严格按照番茄工作法来执行,但每日工作结束时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确实有必要。这有助于我们提醒自己进行工作改进,自我调节,优化时间安排。另一方面,其实也就是对于后续计划的评估和选择有更客观的支撑,不再是随意而为。当出现过多“今日待办”清单时,就会根据有效的评估为自己对任务进行优先级淘汰赛。这跟时间管理的象限分区有些不同。它的做法似乎更为简单:首先不区分重要程度,把所有纸条排成一列。然后将第一列和第二列进行比较。如果今天只能做一件事情我应该做哪件?输的一方放到左边,赢的一方拿在手中。接下来再从原始列中随意抽取下一张与赢家比较。以此类推一直排序。

在此中,提及的一些方法包括戴明循环PDCA、思维导图,都是可以运用在持续改善工作当中的。公司质量理念中要求3M原则即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方位质量管理,书中明确提出番茄工作法其实就是PDCA的延伸,而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为此,无论是任何岗位职级都需要深刻利用一些方法提升管理。

篇6:番茄工作法1.0版12.7

理念:利用整个番茄时间,专注于某一段时间,减少打断,提高时间的感知和掌控。

概念:番茄时间为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时间。可用3-4个番茄时间为一轮后,休息10-15分钟。

流程:计划—>追踪—>记录—>分析—>可视化处理

工具:1.番茄计时器

2.一张TO DO TODAY工作计划表

3.一份ACTIVITY INVENTORY活动清单

4.一份记录本,记录原始数据

实践:

第一阶段:弄清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

1.预计某任务所需时间

2.实行

3.记录,可提高时间预测失误

4.分析

5.改进,可视化处理

第二阶段:减少被打断的次数

1.内部打断

① 使内部打断显化,标记为(-),记在TO DO+AC表格中。

② 下决心完成当前番茄时间,标记好之后立马回手头工作。

2.外部打断

快速记录,推迟事情,并写进日程表,询问打断你的人是否同意。

① 使这些打断显而易见,标记(-)。

② 坚定信心,一定要完成当前番茄时间。

3.让打断变成任务

第三阶段:估测某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一项任务的估测值大于5-7个番茄数,就打散它。

如果一项任务的估测值小于1个番茄数,就把几个任务合成一个大任务。

【书摘】内在机制: 如果时间被内部因素打断,我们就浪费了时间,而这种浪费是源于自身,所以我们会内疚,我为什么不坚持工作而浪费时间呢?内疚又引起了害怕,害怕自己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久而久之任务真的无法完成,我们也陷入痛苦中。

减少来自内部的打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掌握打断的次数和打断的类型,重新审查这些打断,接受它们,或安排它们,或删除它们,都取决于这些打断。

减少来自外部的打断,我们要做的也是掌握打断的次数和打断的类型,与打断你的人商量,并按照事情的紧急程度,把它安排进你的工作日程。

信念:下一个番茄时间会做的更好。

篇7:番茄工作法图解

加工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企业加工的重要原料,也是昌吉州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近年来,加工番茄生产受三大问题困扰:单产低、烂果严重、商品率低、良种没有良法配套。加工番茄产量有下降趋势,亩收入低而影响了农民种植番茄的积极性。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针对昌吉州加工番茄生产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立项,对加工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模式进行试验与示范,现将2007年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7年昌吉州加工番茄生产情况

昌吉州2007年加工番茄总播面积26.04万亩,滴灌栽培面积6.73万亩,总播面积较去年增加8.56万亩。滴灌栽培面积较去年增加2.54万亩。其中昌吉市总播10.16万亩,呼图壁总播5.63万亩,玛纳斯总播4.07万亩,吉木萨尔总播面积4.13万亩,阜康市总播面积1.91万亩,奇台县总播0.14万亩。

2007年全州加工番茄总产量为121595万吨。其中昌吉市平均产量为4900公斤/亩、呼图壁4700公斤/亩、玛纳斯4300公斤/亩、阜康5440公斤/亩、吉木萨尔4350公斤/亩、园区6500公斤/亩。

二、加工番茄各项试验示范情况

2007年,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整合各县市技术人员力量,在番茄种植区昌吉市、吉木萨尔县设立了加工番茄栽培模式试验与示范点。其中在昌吉市安排三种模式试验(膜下滴灌、沟 1 内铺膜起高垄模式、平铺膜后开沟成垄模式),在吉木萨尔县安排完成了穴盘移栽苗和常规移栽苗对比试验,高垄栽培试验示范总结、膜下滴灌、沟灌的对比试验,番茄高产配方施肥示范。

1、不同种植模式试验

安排的加工番茄栽培模式试验主要包括三种模式:膜下滴灌、一膜单管高垄栽培模式;沟内铺膜起垄模式;平铺膜后开沟成垄模式。从产量和病害调查看,膜下滴灌、一膜单管模式:产量较高,亩产达6247.3公斤,居第一位,各类病害(立枯、根腐、早疫、日灼、早熟细菌性斑点病)发病率最低;传统栽培方式平铺直播产量居第二位,亩产5951.3公斤,各类病害发病率相对较轻;沟底铺膜栽培方式产量最低,亩产5790.4公斤,各类病害发生相对较重。膜下滴灌一膜单管模式比平铺直播方式每亩增产296公斤,增产率为5%,比沟底铺膜栽培方式每亩增产456.9公斤,增产率7.9%。其原因主要是高垄栽培病果烂果少,商品率较高,而其它两种方式,尤其是沟底铺膜方式番茄的保苗率低,病烂果较多,商品率不高造成的。

从试验结果看出,膜下滴灌高垄栽培模式发病轻、产量高,是三种试验模式中较好的栽培模式。但是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刮风后秧子易倒入沟中,爬不住垄;二是易跑水,水浇灌不透,植株易受旱,这种方式宜在地势平缓的地方推广。

沟底铺膜起高垄方式,由于无法中耕,滴灌后田间湿度大,病害容易发生,番茄商品产量也不高,在生产中推广价值小。

传统栽培模式平铺直播膜下滴灌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才有更大的推广应用价值。这些模式的示范与应用,有待于我们进 2 一步试验研究与探讨。

2、加工番茄膜下滴灌与沟灌的对比试验

经试验分析:水费方面:滴灌生育期亩灌溉定额240m。而沟灌生育期亩灌溉定额达480m。由此可见,在用水方面,滴灌比沟灌节水上优势明显,水费支出少。

滴灌与沟灌在同类生产条件下,滴灌平均产量7.85吨/亩,较沟灌增产0.77吨/亩。

机力费方面:滴灌在番茄生育期减少机力中耕和追肥次数,只需在苗期2次中耕,而沟灌在番茄生育期至少有3次中耕和2次根外追肥。

3、番茄高垄栽培试验

高垄栽培试验:处理1垄高15厘米,处理2垄高25厘米,处理3平铺,中耕时开沟深10厘米。

经试验调查看出,垄高15厘米的栽培方式产量最高,每亩7.9吨,烂果率5.5%;垄高在25厘米,亩产7.6吨,烂果率5.3%;平铺,中耕时开沟起垄10厘米,亩产7.3吨,烂果率6.5%。由此可见,起垄15厘米高的栽培模式最佳,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4、完成了加工番茄穴盘移栽苗和常规移栽苗的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条件下,采用穴盘苗比常规苗增产657公斤,增产率为11.2%。同时,穴盘苗病虫害发生较轻,而常规苗病虫害较重。穴盘苗成活率明显高于常规苗,而不用缓苗。

5、其它示范项目情况

3 完成了加工番茄高产配方施肥示范。经调查,加工番茄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亩增产677公斤。配方施肥田增加肥料硫酸钾15公斤,增加投入30元/亩,按番茄0.25元/公斤计算,增收171.75元/亩,增加纯收入141.75元。

三、加工番茄生产存在的问题

1、主栽品种单

一、品种结构不合理。虽然昌吉州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品种有十多个,但主栽品种还是里格尔87-5,单一的品种不仅不能满足企业多种加工工艺的要求,而且由于长期使用,品种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成熟期集中,原料高峰期积压严重、品质明显下降;二是种性老化、退化,单产下降;三是抗病性差,病虫害加重。

2、种植方式落后,良种良法不配套。目前昌吉州加工番茄生产以平铺直播为主栽方式,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缺陷:雨后排水不利,番茄易烂果、易发病;垄背窄,薄膜宽幅不够,枝叶叠压,通透性差,座果少,传统沟灌方式造成加工番茄产量不高,品质不好,效益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民种植番茄的积极性。

3、生产中肥料投入不足,番茄易早衰,产量低。

4、原料供需不稳定。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者之间没有确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产业化关系,加工番茄合同制生产模式中合同关系约束力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原料过剩时企业压级压价,原料短缺时种植者择价选厂,使加工规模与生产规模不配套,制约了我州加工番茄产业的发展。

当前,如何采用新技术、怎样规范栽培模式的问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 4 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加工番茄品种区域适应性、早中晚熟性搭配品种体系及配套栽培技术、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需水需肥规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等,但是,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索。

四、今后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重点

要推动昌吉州加工番茄“红色”产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发展,进一步夯实加工番茄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加工番茄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多方下大力气共同努力。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需要进行加工番茄原料生产技术的研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制定优质高产栽培栽培计划,改进栽培技术,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大优良新品种推广力度。针对我州主栽品种混杂退化、抗病性差、品质低,而新品种种植面积不大的问题,研究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在早期原料供应区选择生育期100天以内的早熟品种如杂交品种立原8号,在晚期原料供应区选择中晚熟品种如新引98-1,搭配石番系列品种,以提高加工番茄生产效益。

2、积极示范推广膜下滴灌栽培技术、高垄栽培技术、宽膜宽垄栽培技术(1.25米宽膜)。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节水高产技术,它具有供水到位、用水少、水肥同步、便于调配、病害轻、烂果少、番茄不易早衰,最终实现番茄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而高垄栽培技术、宽膜宽垄栽培技术是在做好加工番茄不同栽培膜式的试验基础上总结出的表现优秀的栽培模式,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完善,肯定其推广价值。

3、实行测土施肥。番茄测土施肥技术做到了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昌吉地区目前加工番茄每亩平均施肥只有50 公斤左右,且氮肥偏多,钾肥更是缺乏,肥料投入不足,营养不平衡,番茄难以高产。需要强化农民的施肥技术,结合秋翻冬灌,重施基肥,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全面实施测土施肥。

4、进一步推广穴盘育苗技术。穴盘育苗技术是解决酱厂早期供料,减轻中期原料过多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农民提高番茄收入的有效方法。早期番茄价格好,有利于农民提高收入。

5、建立病虫害预测机制。对主要病虫害进行全程控制,综合防治,利用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监控设备,侧重对棉铃虫、玉米螟等钻食性害虫进行监测,充分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触杀预测,及时喷药防治。定期对番茄早疫病、果腐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叶霉病等病害进行监测预报,及时指导农民做好防治工作。

篇8:小班折纸花图解

小班折纸花图解步骤:

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出“米”字痕迹。(看图)

四角向里面挤压,变成下图,一角按照中心线向上折叠,折叠部分拆开,按照刚刚折叠的痕迹,向下压,两角按照线,向里面折叠,上面的角,向下面折叠和整个三角平齐,其他三个角,按照同样方法的折叠,就成为图上的形状,现在我们把刚刚折叠的打开,小心不要撕破了,翻转到背面,按照痕迹从新折叠(看图)

篇9:立体老虎折纸图解

1、沿虚线向箭头方向折叠,如图

2、沿虚线向箭头方向折叠,如图

3、沿虚线曲折,如图

4、短虚线部位向内折叠,长虚线向外折,如图

5、沿虚线向箭头方向折叠,如图

6、按图示剪掉虚线阴影部分,如图

篇10:住院关爱慰问图解

(一式两份)

会员住院慰问申报表(2019 版)

编号:

填报日期:

基层工会名称 XXX 大学(附院)工会

慰问对象慰问条件慰问标准开展慰问申报材料 在职工会会员 因病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首次住院治疗 因工伤、职业病或患规定范围内重大疾病首次住院治疗 因工伤死亡

每年首次住院市总工会给予一次性500 元慰问金,市教育工会配比 500元慰问金 每年首次住院市总工会给予一次性2000 元慰问金,市教育工会配比元慰问金市教育工会给予一次性 10000 元慰问金 二级工会开展慰问 《会员住院慰问申报表》 一式两份 诊断证明或住院病例首页复印件 一份 身份证复印件 《会员因工死亡申报表》 一式两份 教职工因工死亡证明 一份 工伤认定书复印件

一份

住 院 职 工 姓

性别

年龄

单位及职务

政治面貌

身份证号

患病名称

患病类型 工伤(职业病)

指定重病 其他疾病 入住医院

入院日期

慰 问 情 况 慰问日期

市总工会慰问金额 500 或 或 2000

教育工会慰问金额 500 或 或 1000

慰问地点 医院

家中

单位

___________

慰问金领取人 本人或家属

联系电话

工会干部 姓

名 单位及职务 联系电话 签 字

需两位干部签字

需两位干部签字

基层工会意见

(盖 章)上一级工会意见

(盖 章)区局集团公司工会意见

(盖 章)工会会员在职证明

兹证明

,(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是我工会的在职会员,目前在我单位

(部门)从事

(岗位)工作。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经办人签字:

****年**月**日

基层工会(盖章):

经办人签字:

篇11:图解光缆施工规范

敷设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1、在孔径90mm 及以上的水泥管道、钢管或塑料管道内,应根据设计规定在两人(手)孔间一次性敷设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子管。

2、子管不得跨人(手)孔敷设,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

3、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一般为200~400mm;本期工程不用的管孔及子管管孔应及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封堵。

4、光缆在各类管材中穿放时,管材的内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 倍。

5、人工敷设光缆不得超过1000m。光缆气流敷设单向一般不超过2000m。

6、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交叉,无明显刮痕和损伤。敷设后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固定。

7、光缆出管孔150mm 以内不得做弯曲处理。

8、光缆占用的子管或硅芯管应用专用堵头封堵管口。

9、光缆接头处两侧光缆布放预留的重叠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续完成后,光缆余长应在人孔内按设计要求盘放并固定整齐。

10、管道光缆根据接入需要按设计要求进行中间人孔预留。直埋光缆敷设

直埋光缆埋深标准

直埋光缆埋深应满足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具体埋设深度应符合上表的要求。光缆在沟底应自然平铺状态,不得有绷紧腾空现象。人工挖掘的沟底宽度宜为400mm。

同时,埋地光缆敷设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直埋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2、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同沟敷设,同沟敷设时应平行排列,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行净距应≥100mm。

直埋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间最小净距表

3、直埋光缆与其他设施平行或交越时,其间距不得小于上表的规定。

4、光缆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如山地、梯田、干沟等处)敷设时,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的要求。

5、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 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形敷设。坡面上的光缆沟有受到水流冲刷的可能时,应采取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在坡度大于30°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用特殊结构光缆(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

6、直埋光缆穿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封堵严密。

7、直埋光缆进入人(手)孔处应设置保护管。光缆铠装保护层应延伸至人孔内距第一个支撑点约100mm 处。

8、应按设计要求装置直埋光缆的各种标志。

9、直埋光缆穿越障碍物时的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先填细土,后填普通土,且不得损伤沟内光缆及其他管线。市区或市郊埋设的光缆在回填300mm细土后,盖红砖保护。每回填土约300mm处应夯实一次,并及时做好余土清理工作。

回土夯实后的光缆沟,在车行路面或地砖人行道上应与路面平齐,回土在路面修复前不得有凹陷现象;土路可高出路面50~100mm,郊区大地可高出150mm左右。需要用到路面微槽光缆时,光缆沟槽应切割平直,开槽宽度应根据敷设光缆的外径确定,一般应小于20mm;槽道内最上层光缆顶部距路面高度宜大于80mm,槽道总深度宜小于路面厚度的2/3;光缆沟槽的沟底应平整、无硬坎(台阶),不应有碎石等杂物;沟槽的转角角度应满足光缆敷设后的曲率半径要求。同时,还需要遵循下列要求:

1、在敷设光缆前,宜在沟槽底部铺10mm厚细砂或铺放一根直径与沟槽宽度相近的泡沫条作缓冲。

2、光缆放入沟槽后,应根据路面恢复材料特性的不同在光缆的上方放置缓冲保护材料。

3、路面的恢复应符合道路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复后的路面结构应满足相应路段服务功能的要求。架空光缆敷设

架空作业一定要注意好高空作业安全保护。

架空光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力、应力,无扭转,无机械损伤。

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光缆的挂钩程式。光缆挂钩的间距应为500mm,允许偏差±30mm。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托板应安装齐全、整齐,如图1所示。

在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500mm,允许偏差±20mm

布放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1~3 根杆上作一处伸缩预留。伸缩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扎带间下垂200mm。伸缩预留安装方式应符合图2的要求。光缆经十字吊线或丁字吊线处亦应安装保护管。

架空光缆在吊线接头处的吊扎方式应符合图3的要求。

引上光缆敷设

引上保护管的材质、规格、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引上保护管在水泥杆、木杆和墙壁的绑扎固定方式应满足图1、2、3 的要求。

光缆在引上保护管上部的安装方式应符合图1 的要求。(下图)

在人(手)孔内的引上光缆的走向应符合图2 的要求。墙壁光缆敷设

墙壁光缆的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不宜在墙壁上敷设铠装或油麻光缆。墙壁光缆离地面高度应不小于3m,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应采用钢绞线吊挂,其缆线最低点距地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墙壁光缆与其它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水平敷设的吊线在墙壁上的终端固定、中间支撑应符合上面两图的要求。墙上支撑的间距应为8~10m,终端固定物与第一只中间支撑的距离应≤5m。

敷设吊线式墙壁光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垂直敷设的吊线在墙壁上,其终端应符合上图 的要求。墙壁架空光缆的卡钩间距要求与杆路架空的卡钩间距要求相同。墙壁架空光缆转弯两侧的卡钩间距应为150~250mm(如上图 所示),两侧距离须相等。楼道光缆敷设

光缆在楼道中敷设一般采取在线槽和暗管敷设两种,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埋线槽和暗管的的规格型号应要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预埋线槽和暗管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等内容并喷上建设方标志。3 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预埋或密封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聚氯乙烯硬质管。布放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芯及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在线槽中敷设光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密封线槽内光缆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光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不宜与电力电缆交越,若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水平、垂直线槽中敷设光缆时,应对光缆进行绑扎。垂直布放时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挤压;水平布放时绑扎间距在5~10m。光缆敷设不允许超过最大的光缆拉伸力和压扁力,光缆外护层不应有明显损伤。

光缆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

蝶形光缆布放要求:

敷设蝶形引入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敷设过程中不应小于30mm;固定后不应小于15mm。

应使用光缆盘携带蝶形引入光缆,并在敷设光缆时使用放缆托架,使光缆盘能自动转动,以防止光缆被缠绕。

蝶形引入光缆其拉伸力一般在80N左右,在暗管中穿放时宜涂抹滑石粉、油膏或者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在镀锌暗管出入口、线槽开口以及其他易造成光缆损伤的拐弯处做保护。

在水平、垂直线槽中敷设光缆时,应对光缆进行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挤压。

蝶形引入光缆在进入用户暗管前必须全程做好保护,不得裸露。

在入户光缆敷设过程中,如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对光缆进行检测,确认光纤是否良好。

如果是旧小区,也可以采用安装PVC管+过路盒的方法。但要在楼层间打洞,施工有一定困难。但对布放皮线光缆比较有利。

由于FTTH建设的环境比较恶劣,蝶形光缆在楼道中敷设时,保护最重要。

在进出竖井的出入口和穿越墙体、楼板及防火分区的孔洞处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楼道光缆与其他机房、管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要求:

1、表楼道缆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净距符合下表的规定。

2、楼道内缆线暗管敷设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见下表的规定。

光缆接续

光缆接续工序流程图

各工序的关键点

1、施工准备:

①接续环境做好防尘、防水、防震,最好选择在接续车内,无条件时应使用接续帐篷,并设置工作台、工作椅;

②安排接续点和测试点人员到位。

2、光缆开剥:

①开剥前检查所接光缆是否有损伤或挤压变形情况;

②理顺光缆,按规定做好预留; ③将光缆的端头3000mm用棉纱擦洗干净,把光缆的端头200-300mm剪掉;

④套上适合光缆外径的热可缩套管;

⑤确认光缆的A、B端;

⑥做屏蔽线;

⑦清理油膏;

⑧用绝缘摇表测试光缆金属构件的对地绝缘;

⑨注意进刀深度。

3、光缆在接头中固定:

①保证光缆不会产生松动,紧固螺丝应使加强芯有弯曲现象为止;

②加强件的固定要注意其长度,应使固定光缆的夹板与固定加强件螺丝之间的距离与所留长度相当。

4、光缆束管开剥:

①确定束管开剥位置,注意理顺;

②切割束管,注意用刀;

③去掉束管,注意匀速;

④擦净油膏,注意干净;

⑤把束管放入收容盘内,两端用尼龙扎带固定,注意扎带不要拉的过紧;

⑥预盘光纤,使接续后的接头点能放在光纤保护管的固定槽内,剪去多余光纤。

5、光缆纤芯熔接:

①保持接续的整个过程工作台和熔接机的清洁;

②光纤接续要按顺序一一对应接续,不得交叉错接。

6、接续指标测试:

①接完2芯后,通知测试点测试,注意测试两个方向、二个窗口;

②测试指标合格后通知接续点将2芯光纤逐一进行热熔保护。

7、光纤保护管加热:将保护管移至光纤接头的中间部位; 待保护管冷却后取出保护管并确认管内无气泡。按照上述方法逐一进行后续光纤的熔接和热熔。

8、光纤收容:

①分步收容,注意每接一管即刻收容;

②光纤保护管的固定,注意安全牢固;

③收容后检查,注意弯曲半径、挤压、受力;

④盖上盘盖后,通知测试点复测。

9、光缆接头盒的封装:

密封的重要性(①防止接头盒进水②直埋接头盒防蚁);

密封操作(①光缆与接头盒,注意打磨 ②接头盒上下盖板的密封,注意密封胶带的均匀放置)。

光缆掏接注意事项

“掏接”也称“开天窗”,即是将一条光缆纵剖,露出裸光纤,将其中几芯断开与分歧缆接续盘留,剩余纤芯不得受损,“掏接”要注意以下几点: “掏接”宜采用室内分支型光缆或中心束管式光缆。光缆的纵剖长度必须有利于纤芯的盘留。从光缆中掏接光纤时不得对直通光纤造成损伤;直通光纤在光缆接续处需预留时,宜与分歧接续的光纤分开盘留。

光缆成端

光缆成端工序流程图(热熔)

各工序的关键点

光缆成端的关键点的要求,部分工序与光缆接续是相同的,以下说明不同之处:

1、全程测试:测试方法分为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光源光功率计两种;

2、标签黏贴:光缆成端标签主要有尾纤头标签、成端端子图,标签需要说明光缆的局向、芯数及端子占用位置等,要求字迹清晰、粘贴稳固、过塑保护。

上一篇:课间体育活动方案下一篇:以建设图书馆文化为题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