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把幼儿当朋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2024-05-03

教师应把幼儿当朋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通用14篇)

篇1:教师应把幼儿当朋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全园闻名”的顽皮欣欣,她就是我们中二班的一员,常常会惹出一些麻烦,自己做错了还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推卸责任。这几天因为我们班有了几例手足口病,再加上天气冷热不定,生病的小朋友比较多,所以出勤率不是很高,一下子近七八个小朋友不来幼儿园。我们第二节是健康课《爸爸的大鞋子》,由于天气不好,所以不能开展活动,于是我便组织了幼儿在活动家玩《许多小鱼游来了》的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但是最后排队的时候,队伍开始乱起来。争先恐后的很多,有的幼儿速度就加快了,就在这时欣欣就撞上了迎面而来的烊烊,顿时哭声响起来了,等我回头看,才知道她又闯祸了,我一股火气就上来了,让他站着,不准乱走,她真的很机灵,一下子听出我的怒气,也开始求饶起来,看到她求饶,我才想到自己语气过重了,其实顽皮是幼儿的天性,孩子有时也是在玩中学习的。而且孩子不是故意要去伤害别人的,只是本于一颗贪玩的心。我走过去摸摸她的头说,“你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了吗?”她哽咽着说,“我不该速度太快,把别的小朋友撞疼了。”“那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做呢?”听到我的话后,她明白似的点点头,走到受伤的小朋友那里说“对不起,我下次不会那么快了。”

到这里,我发现幼儿的自尊心较强,引用这些话“对成人的话也能基本了解,有时教师严厉的态度反倒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把他们当朋友,同辈一样来交流”,他们明白得会更快,也会拉近教师的距离。

篇2:教师应把幼儿当朋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教师应把幼儿当朋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全园闻名”的顽皮欣欣,她就是我们中二班的一员,常常会惹出一些麻烦,自己做错了还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推卸责任。这几天因为我们班有了几例手足口病,再加上天气冷热不定,生病的小朋友比较多,所以出勤率不是很高,一下子近七八个小朋友不来幼儿园。我们第二节是健康课《爸爸的大鞋子》,由于天气不好,所以不能开展活动,于是我便组织了幼儿在活动家玩《许多小鱼游来了》的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但是最后排队的时候,队伍开始乱起来。争先恐后的很多,有的幼儿速度就加快了,就在这时欣欣就撞上了迎面而来的烊烊,顿时哭声响起来了,等我回头看,才知道她又闯祸了,我一股火气就上来了,让他站着,不准乱走,她真的很机灵,一下子听出我的怒气,也开始求饶起来,看到她求饶,我才想到自己语气过重了,其实顽皮是幼儿的天性,孩子有时也是在玩中学习的。而且孩子不是故意要去伤害别人的,只是本于一颗贪玩的.心。我走过去摸摸她的头说,“你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了吗?”她哽咽着说,“我不该速度太快,把别的小朋友撞疼了。”“那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做呢?”听到我的话后,她明白似的点点头,走到受伤的小朋友那里说“对不起,我下次不会那么快了。”

到这里,我发现幼儿的自尊心较强,引用这些话“对成人的话也能基本了解,有时教师严厉的态度反倒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把他们当朋友,同辈一样来交流”,他们明白得会更快,也会拉近教师的距离。

篇3:教师应把幼儿当朋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一、与学生交“朋友”

一个人的正常心理是:喜欢聪明、漂亮、听话、优秀的人。教师也不例外。不少教师视尖子生为“宝”, 把“双差生” (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也不好) 看着是“草”, 当成包袱。对待学生不是一视同仁, 在座位编排上、学习辅导上、作业批改上、思想进步上、生活关心上等方面“看人下菜”, 分成三六九等。尖子生即使有错, 也有意包庇、偏袒;对于“双差生”, 往往是冷讽热嘲。可是叶老则完全不同, 他说:“我如果当小学教师, 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 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 仅仅浮在嘴唇边, 油腔滑调地喊一声, 而是出于忠诚, 真心认他们作朋友, 真心愿意作他们的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长成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 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 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 本该如此;不然, 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 我只好辞职。”叶老当过十年小学教师, 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与学生交“朋友”, 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的, 是亲密无间的。俗话说:“士为知己而死”。教师爱学生, 学生尊敬教师, 在这么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 哪有教不好、学不好的道理呢?

二、从小就注重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有好坏之分, 叶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他有句名言: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认为好习惯应从小事做起,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

(一) 好习惯从小事做起

叶老在文中写道:“我将特别注意, 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 往精深的方面说, 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 往粗浅的方面说, ‘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还写道:“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 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 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 我要教他们轻轻的, ……又如菜蔬的种植, 我要教他们当心着意的, ……这种好习惯, 不仅对于某事物本身是好习惯, 更可以推到其他事物方面去。对于开关门窗那样细微的事, 尚且不愿意扰动人家的心思, 还肯作奸犯科, 干那扰动社会安宁的事吗?对于种植菜蔬那样切近的事, 既因工夫到家, 收到成效, 对于其他切近生活的事, 抽象的如自然原理的认识, 具体的如社会现象的剖析, 还肯节省工夫, 贪图省事, 让那马虎过去吗?”叶老是这样写的, 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孙女叶小沫回忆他时说道, 爷爷就是从门窗的关闭、桌椅的轻放这样的小事着手培养我们良好的习惯的。正如一位印度诗人在《播种》中所写的一样:“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一个好的习惯, 一个好的性格常常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不少人大事做不来, 小事不愿做, 倒头来虚度年华, 一事无成, 那是多么可悲的人生啊!

(二)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

叶老在文中指出:“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 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为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叶老这里的“语言”是“思维”的意思。“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意思为“养成小朋友思维 的好习惯”。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正是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实践中, 叶老告诫人们:“一个词儿, 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念, 怎么写, 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含义和限度, 该怎样使用它才得当。一句句子, 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说, 怎么讲, 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语气和情调, 该用在什么场合才合适。一篇故事, 不但使他们明白说的什么, 更要借此发展他们的意识。一首诗歌, 不但使他们明白咏的什么, 更要借此培养他们的情绪。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 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 才是终极的目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按照叶老的告诫去做了吗?

三、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 从当今社会“留守孩”的教育问题可见端倪。农村大量的“留守孩”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教育, 不少“留守孩”沉沦为学校的“双差生”, “留守孩”的教育问题也成为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所以说, 脱离了家庭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在这方面, 叶老高瞻远瞩, 提出:“我还要作小朋友的家属的朋友, 对他们的亲切与忠诚, 和对小朋友一般无二。”好一个“一般无二”!与学生是“小朋友”, 和家长是“大朋友”。朋友之间亲密无间, 常来常往,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孩子的成长, 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不过, 有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做法欠妥, 与家长沟通变成告学生的“黑状”, 这是很不利学生教育的, 往往会适得其反。

四、结束语

叶老这篇随笔———《如果我当教师》虽然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九四一年, 时隔已经七十多年, 但是, 文中的观点一点都未过时, 教育理念仍令人耳目一新, 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我们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要很好地向老一辈教育家学习, 做一名合格的、群众满意的人民教师。

摘要:每当我读完叶圣陶的《如果我当教师》, 都有新的感悟, 获益良多。一是像叶老那样, 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二是注重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三是真诚地与学生家长交“朋友”。

关键词:朋友,习惯,家教,有感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小学、初中语文衔接教学研讨会资料汇编》2010.11.

篇4:教师应把幼儿当朋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但是,要学好钢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甚至十分枯燥而乏味,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强且缺乏耐力,那么,怎样使儿童愿意弹钢琴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一、要引导孩子热爱音乐

钢琴曲的卓越感染力能够提升孩子的修养。不论是西方重纵向的和声复调的音乐,还是中国重横向的旋律线条的音乐,无非都表达着人类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可以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被音乐陶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听不同题材、情绪的简单歌曲,使他们感受到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还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人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合着音乐的节拍做游戏,从而拉近他们同音乐的距离,比如《丢手绢》《小兔子乖乖》《找朋友》等,这对于启发他们表达内心情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好钢琴,一定要找最合适的老师

钢琴人门就要注重选择老师。现在的钢琴教学市场比较混乱,良莠不齐,慎重选择老师是对孩子负责。笔者也是一名钢琴老师,和很多的家长沟通过,很多家长表示不求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成名成家,只希望钢琴能成为孩子以后生活的一个业余爱好,或修身养性,或增强自身素养。我认为一名合格的钢琴老师,应该不仅在音乐素养方面水平较高,更要懂得孩子的心理,有耐心,能够因材施教,找到最适合这个孩子的教学方法。

三,坚持给学生进行“示范”演奏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大都是感性的,老师“示范”弹奏时,旋律、乐句、音色变化、节奏以及弹奏姿势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感染着孩子们,他们会从老师的演奏中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美。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系教授凌远认为:“一个好的演奏家不一定是一个好教师,因为他还必须具备热爱钢琴事业、关心学生、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素养。但真正的好教师必须是一个好的演奏家。”所以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每一次“示范”演奏。

四、巧留作业,引导孩子科学练琴

笔者有幸听过著名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的课,他说:“学生每周应有明确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分量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程度来定,要恰如其分。要让学生通过正常的努力(每天专心地练1至2小时)在一周内能够比较好地完成。”老师给学生留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那些用功练却进步慢的学生。如果老师布置得太多,孩子老是练不完、练不好,就会觉得学琴很难,这会挫伤他的积极性。但是对于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老师要使他有一点压力感,告诉他曲子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训练内容放进曲调优美的乐曲里,或把它们编成儿童熟悉的旋律并配上简单的伴奏,在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孩子的手指也得到了应有的训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5:当陌生人来园时的幼儿教师随笔

班上的消毒柜坏了。我与修理师傅商量,试试孩子们面对陌生人的反应。

于是,修理师傅变换身份上场了:“小朋友,我是环翠楼的工作人员,听说你们小一班的小朋友很可爱,公司派我来领你们到环翠楼公园去游玩,中午去吃肯德基,谁愿意就穿好外套跟我走。”

“谁愿意?”我又说了一次,然后紧紧地盯着孩子们,屏住呼吸观察他们的反应。1O分钟前,我刚刚组织活动“大胆呼救”,还和孩子们讨论了相关话题:“商场里你走丢了怎么办?”“陌生人说爸爸妈妈生病了,领你去找爸爸妈妈时你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让我满意,他们能说出保护自己的很多办法。我期待着孩子们告诉我“不跟陌生人走”,可是,在我眼前,7只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你们愿意跟着这个叔叔走?愿意跟老师、小伙伴再见吗?”我又重复了一次。但孩子们的`回答很坚定,并高高兴兴地跑向了衣柜,开始穿衣服,然后跟着陌生的叔叔向教室外走去……

社区派出所的警察配合我在门口拦住了孩子们,将他们送回教室,又向大家进行了一次“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教育。看到小伙伴回来了,大家高兴地围拢上来,那7个孩子,也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听陌生人的话,不离开老师和小朋友了”。还有的孩子说:“走到门口时,我有点害怕。”跑得最快的丛宇说:“幸亏有警察叔叔救我们了。”

篇6:你是我的朋友吗幼儿教师随笔

《比比和朋友》第三单元主要是关于“朋友”和“友谊”方面的内容。在这一单元前,我想,应该首先了解一下孩子对于“朋友”和“友谊”已有的认识,以便于单元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在这个时候,两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事情引起了我的关注。

事件一好朋友必须一直挨着

餐前活动时,我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忽然,有小朋友说:“老师,辰辰哭了!”我循着声音看过去,果然,辰辰在那里抹眼泪呢。“怎么了,辰辰?”我走过去轻轻地问。“嘉轩不跟我做好朋友了……”辰辰一边哭一边指着隔着两个小朋友坐在长条凳另一头的嘉轩。“我没有啊!我没说过!”嘉轩很无辜地说。“他都没有挨着我坐!他就是不想当我的朋友了!”辰辰肯定地说。“可是,你那儿没地儿了呀!”嘉轩解释道。“你觉得好朋友必须挨着吗?”我问辰辰。“是。”辰辰很肯定地说。“那一个人能有几个朋友呢?”我问辰辰。 “两个,一边坐一个……”他一边擦眼泪一边说。

事件二好朋友就是他怎么做我也跟着学

晚间活动的看电视时间,住宿的小朋友都在看动画片。忽然,嘉轩大声地嚷嚷了起来。我正想阻止他,就在这时,辰辰也大声嚷嚷起来。于是,我就把他们两个都叫了过来。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大声说话呢?”“爸爸说今天接我,又骗我!”嘉轩气呼呼地说,“我心情不好才大声说话的。”“哦!原来是这样啊!可是,你大声说话会打扰到其他的小朋友啊。下次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可以找好朋友说说,还可以用比比课上学来的方法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好吗?”“嗯!”嘉轩点点头。“那你呢?”我问辰辰。“我看见嘉轩大声嚷嚷我也就嚷嚷了。”辰辰低着头说。“你觉得他这种做法好吗?”我又问。“不好……可是,我怕我不跟着他嚷嚷,他就不当我的好朋友了。”辰辰解释道。

通过这两个事件,我了解到,一部分孩子对于“朋友”的认识和“如何维系友谊”方面确实存在着问题。于是,在第三单元开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关于“朋友”的讨论活动。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呢?孩子们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妙霏说:“朋友就是和你一起做事情的人!”然然说:“朋友就是能够帮助你的人!”忆鲁说:“朋友就是和你一起玩的人!”辰辰说:“朋友就是总是挨着你的人!”……“朋友必须一直挨着吗?”我把辰辰的问题又抛给了孩子们。“对呀,因为两个人好就得老在一块啊!”艺博同意辰辰的观点。“是啊!不挨着怎么能是朋友呢?”艾力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是的!那晚上回家怎么办?也不能老是挨着呀!”伊诺提出了异议。“我以前有个邻居和我可好了,可是现在搬家了,我们还总是约着一起去玩呢!”宏仁举例说。“辰辰,你觉得晚上回家后,你和嘉轩还是朋友吗?”我回过头来又问辰辰。“嗯……是吧……”他犹豫地回答。“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她住在离咱们北京很远的地方,我们有四年没有见面了。但是,我们会打电话、写信,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也会一起解决遇到的困难……你们觉得我们两个还是朋友吗?”我问孩子们。“是!”孩子们肯定地回答。“为什么呢?”我又问道。“因为你们打电话、写信了!”辰辰第一个举手说。“可是我们很久都没有见面了呀?”我追问。“不见面也没关系啊!因为你们两个还是很好的!”伊诺说。“哦!伊诺说的是我和朋友的感情很好,是吗?”“嗯!”伊诺点点头。这时,我看见辰辰也在一边点头,于是赶紧问他:“那朋友必须是挨着的吗?”“不是的……”他一边说着一边自己笑了起来。“那一个人能有几个朋友呢?是两个吗?”我问辰辰。“不是!”辰辰这回很肯定地回答。“能有很多个呢!我就有很多朋友!”笑语连忙说。“我也是!我也是!”很多孩子都肯定自己有很多个朋友。

通过这次谈话活动,孩子们对于“什么是朋友”这一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可就在这时,又有新的事情发生了。

事件三好朋友不小心伤害了我

周一早上吃完早餐,鑫宇就开始做值日了。今天,他的任务是擦镜子。他很认真地擦着,擦了几下,他打开毛巾,抓住一个角开始抖落毛巾上的脏东西。这时候,航航进了厕所。鑫宇看见他的好朋友来了,就开始逗航航,他来回在航航面前甩着毛巾,一不小心甩到了航航的脸上。航航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说:“我不跟你做朋友了……”“我跟你逗着玩的……”鑫宇看见我走过去赶紧对航航说。我看了看航航的`脸,有一点点红。我说:“鑫宇,你跟航航逗着玩也得注意呀!你看你都伤害到他了!”“对不起!”鑫宇抱歉地说。“我不跟你做好朋友了!”航航并没有原谅他,扭头走了。只留下鑫宇一个人站在那里。

说来也巧,今天正好是上比比课的日子。于是,我就暂且搁下了这件事,等到课堂上再来解决吧。

篇7:我想当一名幼儿教师

作者:大通职业技术学校 11秋学前教育李娜

指导教师:贺成元

一个人有了梦想就好像是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就像迷途的扁舟发现了灯塔一样,便会为之而努力奋斗。我也一样,有了梦想,才能促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才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职校生,我感到荣幸。因为我的母校——大通职业技术学校,又给了我一次上学的机会。使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回了梦想,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以后要当一名幼儿教师!”这就是我的梦想!我的中国梦!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梦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在“千手观音”邰丽华的眼里,梦想是聋人可以“听”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残朋友可以“行走”,梦想是从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在我一名学前教育的普通幼师生的眼里,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能在一片和煦的阳光下,带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自由地游戏,自由地欢唱。

今年就要毕业了,在毕业前夕,我到学校幼儿园实习,“老师好!”刚走进幼儿园,就听到一位小朋友们奶声奶气地和姐姐打着招呼,紧接着一群孩子便都围了过来,众星捧月般的把我和姐姐团团围住。看着小朋友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听着他们热情洋溢的招呼,我分明感受到了做一名老师的无上光荣,“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幼儿教师”,一个念头在我的心头潜滋暗长。

用完课间餐,小朋友们坐在教室内休息,我便临时充当起“老师”。不一会儿,我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他们的小嘴仿佛抹了蜜一般,甜甜的管我叫姐姐,有的围坐在我身边,缠着我给他们讲故事,有个小朋友甚至天真的叫我老师,惹得姐姐和阿姨们哈哈大笑,他却一脸无辜的看着我们,那滑稽的样子真令人忍俊不禁。不经意间,我着实过了吧“老师瘾”,感觉真爽!

老师也还真不好当,这不,中午吃饭时,喊我老师的那位非得缠着让我喂它,真拿他没辙,喂就喂呗。小家伙还真听话,把碗里的饭菜吃得个精光,看着他心满意足的样子,一种成就感在心头油然而生。听姐姐说,全园就数他难伺候了,挑食、不好好吃饭,每天都得让老师们费劲了心思,看来我还真有点老师缘。

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放学的时候,好多小朋友都拉着我的手,依依不舍。“老师,你还来吗?”“来!”我爽快的答应道,心里也默默地下定了决心,以后我要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梦是什么? 我会说,我的梦是 要当一名幼儿教师!

篇8:幼儿教师小班教师随笔

教师真诚相待,同唱歌、齐跳舞、共同游戏,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教中学,学中教,双方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虽然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可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却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冬天,因弹琴冻红了手,他们抢着“暖”我;夏天汗流满面,他们轮着“擦”我;感冒了,他们心疼地“送水喂药”;疲劳了他们像模像样地“按摩”;……一个个激动的神情,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一颗颗真诚的.心,使我自豪,永远幸福。

有人说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吃喝拉撒都要管,充其量是世界上最没地位的老师;有人为了弥补财政的透支首先想到了“卖”幼儿园。也许,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中健康成长,只要精心“播种、栽培”我们就能收获人才。走路不稳、吐字不清、一问三不知、为了不上幼儿园能哭上个把月的小不点,三年后为知识丰富,有一定解决问题能力的神气的小学生,特别是那目光呆滞、歪着肚子,流着口水的智障儿童,在幼儿我们的关怀下,终于破土成长,淀出希望的花朵,我们能不感到喜悦、幸福呢?

也许,幼儿教师物质收入不算丰厚,但人们满足了感情和谐、融洽的需要。把一片真情捧给孩子,孩子们一腔热血报忠心,这才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父母离异的孩子得到教师的悉心照顾,悄悄地说:老师,我可以叫你一声妈妈吗?快上中学的小学生常回园看望老师,调皮地道一声:老师好;参工多年,小有成就的青年巧遇老师,激动地喊:老师,你还认识我吗?我是……;毕业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同学回园聚会,由衷地说:谢谢您,老师!幼儿园可能换貌,学习过程也许消淡忘,可师生之情却越来越深。

也许,幼儿教师不能享受荣华富贵,但我们只要热爱生命,热爱事业,热爱孩子,在护理和教育的过程中,在同孩子们尽情游戏时,会从孩子身上唤起已经泯灭的童心,忘却自身的年龄,变得年轻和质朴,自己未曾记忆的无忧无虑的天真快乐的童年,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复演”。我常常忘记自己的年龄,甚至很少穿正统服装,经常有人羡慕地说:幼儿教师永远年轻。是的,我们永具童心。

篇9: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天天是我们班的一个男孩子,平时由奶奶接送比较多。一天,奶奶来向老师诉起了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两个奶奶产生带孙子的矛盾了!

天天的奶奶离园来接孩子的时候和老师交流了起来:“老师,你不知道,最近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听话。”老师问奶奶什么原因?奶奶气呼呼地说:“就是孩子的另一个奶奶,这几天是他那个奶奶来接他的。然后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天天一样玩具,还总带孩子去吃肯德鸡。现在这个孩子都不要我领他了。我么不乱宠他的,我不给他乱买东西的,领他回去么好了。我想想小孩子么只要饭吃吃饱么好了,吃什么肯德鸡啊。我是连肯德鸡是什么也不知道。以前他爸爸没什么玩具的,也不出去的,不照样长得高高大大的。他那个奶奶一空么就带他出去。现在这个孩子一天到晚就想到要往外面去。我么住在乡下的,要带孩子出去玩也不方便,所以不出去的。现在这个孩子和我都不像以前那样亲了。总是要他那边的奶奶领他。我现在看到他那个奶奶来就生气,讲么又不好当面讲。老师你说,小孩子怎么能这么宠呢?要什么给他什么!这样怎么行呢?小孩子要宠坏的。”

听了奶奶这些满腹抱怨的话,让我不禁思索开来:其实,仔细分析下来,天天的两个奶奶是两个比较典型的祖辈家长的代表。一个是极度宠爱,孩子无论什么要求都会答应。另一个则是每天只是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不带孩子出去有任何的交往。

那么,在这个中间,年轻的`父母该做什么?作为父母不是光挣好一份工,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而是要协调两方老人,慢慢改正老人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或者是一味地管住孩子,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必然出现两面性。在这里是一种表现,在那里则又是一种表现。

篇10: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一天游戏的时候,有人向我汇报,叶佳睿在拆地毯,我回头一看,地毯上的好多字母都已经被抠出来了,而且扔得到处都是。我正想制止他继续“破坏”地毯,与我搭班的老师却阻止了我,说:“等一等,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只见叶佳睿手里拿了一个字母“j”一会和“l”比一比,一会又和另一个“j”比比,最后把手中的“j”放在了地毯上另一个“j”的旁边。再看地毯上被抠出来的其他字母,它们也都是成双成对放在一起。呀!原来他在动脑筋,把一样的字母配对呢,我真是错怪他了。我走到叶佳睿的身边,他一看到我马上兴奋地指着字母告诉我:“老师,这个和这个是一样的!”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你真聪明,我们再来找找,还有什么是一样的。”很多小朋友也跟着我们一起找了起来,我没有给他们任何提示或要求,不一会儿小朋友们就把地毯上的字母和色块按颜色、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了分类或配对,有的小朋友还能简单地说出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分呢!

这次偶发的事件,让我学会了“等一等”。在这以后。当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和冲突时。我没有马上成为调解员,而是先“等一等”,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去解决矛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不是立刻成为救援者。而是先“等一等”,让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当孩子们提出疑问时,我不着急成为授业、解惑者。而是先“等一等”,让孩子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去发现。“等一等”让我学会了观察孩子,对他们的思维过程和个性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给孩子们有了更多思考与尝试的机会,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相应提高。

篇11: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一位美国幼儿教育学家说,美国幼稚园只训练孩子合群、适应环境,不教任何字。最主要的训练是手的动作,例如使用剪刀和笔等。日本学校至今仍沿用传统的算盘来进行计算教学,因为计算机无法使学生理解,得出与答案有关的基本运算过程,也就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算盘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它充分锻炼了手指。

手指的锻炼直接刺激大脑中央的手指运动区,间接引起其它运动区的兴奋和活跃。当手指锻炼得愈来愈灵巧时,头脑的思维也就会相应的更敏捷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智慧的工具和镜子,所以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恰恰是珠心算教学中的算盘能让儿童双手通过指尖训练,达到开发儿童的智力和潜能。

篇12: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一:孩子是我们的监督者

记得我第一次下幼儿园见习时……

早上,我起了个大早来到幼儿园,跟主班老师打过招呼后,便来到洗手间洗手,这时第一位到园的孩子也来到洗手间洗手,小女孩望着我叫“老师”。“哎”我心里高兴的应着。不一会儿小女孩突然瞪着我说:“邓老师昨天才说要节约水资源,洗手时不能开那么大的水,你还开那么大,哼!”我听完她的话后又惊又羞地冒一身冷汗。愣了一下后,我连忙整理一下脸部尴尬的表情。蹲下来对孩子说:“不好意思,我昨天没来听课,不过谢谢你告诉我,我以后一定注意的。你真聪明,老师说过的`话都记着呢!”这时小女孩高兴的对我说:“不用谢。”然后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真是深受教育啊……在幼儿园里你的一行一举都有这么多的孩子在监督着,可不容得有一丝的错误和马虎啊!

见习生活中,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

教育随笔二:不要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只可惜太多的家长却因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在有意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许多成长的机会,

比如,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孩子吃的橘子、鸡蛋、苹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为的是孩子吃起来容易,更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可是不知道这些父母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为孩子提供这些方便的同时,不仅剥夺了孩子亲手实践的机会,而且剥夺了孩子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甚至会因此养成孩子害怕挫折、不思进取的不良品性,从而耽误孩子的一生。

教育随笔三:多给孩子讲故事

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多3-6岁,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孩子多听故事,多说儿歌,多朗诵散文,将对孩子以后的口语表达、说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龄不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听故事。

早上,孩子们到园的时间等等不一,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不让早到的孩子感到无事可干。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带或音乐磁带。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针对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将听故事这一环节穿插在午饭、睡觉前后和放学前,个多月下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孩子们在午饭期间边听故事,边做饭前的准备工作,一举多得。

孩子们从听的故事中学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规,自觉性提高了。

孩子们敢大胆举手讲话,并且口语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

篇1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然后用大人的方式来处理,甚至于在孩子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都让我们放大后处理了。人们都说,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纯洁无暇的,世上的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用孩子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那么世界真是美好的!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思思和阳阳小朋友在追逐皮球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矛盾,结果碰在了一起,阳阳的鼻子被地擦破了一点皮。当时我的心里是又生气又紧张,分别将他们两个人训了一顿,并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玩,还打架?取消游戏资格,站在一边。

阳阳委屈地说:“我是和思思好好玩的,我们一起滚皮球,想看看谁跑得快,先抢到皮球。我们刚才都很快,同时抢到皮球的,因为皮球圆圆的,没抱住就摔倒了。”思思说:“对,都是那个地不好,硬硬的,把阳阳的鼻子都弄破了。”听到这里,我又觉得好笑了,是啊,孩子们并没因为鼻子的问题而不高兴,他们还沉浸在共同游戏的乐趣中,一起游戏所带来的乐趣远远大于鼻子被碰破这点儿小事;更何况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诸如此类的挫折的,俗语说;吃一鉴长一智。孩子们都这样想了,我干吗还要训他们呢?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诫他们,以后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怎样玩得更好,更快乐!

篇14: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

发脾气是每个孩子外在行为的表现方式,受到挫折、不满足、冷落、等等后哭叫吵闹的现象,常常令家长们束手无策。

幼儿发脾气的成因有许多,该行为的发生与儿童自身的成长、生活环境、缺乏有效的指导及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关。

一、幼儿自身原因:

1、孩子为了吸引家人对自己的关注与注意,当感到自己受到冷落,会借故哭闹发脾气引起妈妈的关注。比如上幼儿园粘妈妈,将安全感移交在妈妈身上,注意力也不能集中自我发展上,拒绝参加活动,封闭自己的行为。

2、用发脾气的方式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对抗,对自己看到的不文明现象、不平等现象还没有能力纠正,内心渴望平等与规则,就用自己的内心作斗争,用发脾气表现出来。

3、、当孩子得不到正确的方法或指导时,就会胡闹、破坏,一些让成人困惑的行为就产生了。如案例所说妈妈将孩子关起来,当成人不能以最好的习惯、举止、语言面对孩子时,他也会反过来关小朋友。孩子在不明辨好坏时,会吸收模仿成人。当孩子混乱时、做错事情时,不能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孩子就会以发脾气的方式待人待事。

4、为了一些小事情逃避责任,怕受到家长的责罚,就以哭闹来转移注意力。孩子很多时候不能面对自己做的事情并将责任推向家长,如果家长追究,就会发脾气逃避责任。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原因:

1、家长缺乏耐心,善用发脾气的方式解决问题,以至于发脾气行为影响孩子。不难看出,孩子有暴力倾向与家长的行为方式有关,通过调查了解到,家长遇事着急通常会大喊大叫并说些粗野的话,孩子也会如此。孩子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里,成人对他的态度忽好忽坏,所以孩子会遇事时发脾气,使用诅咒的语言,暴力的行为,在成人不断地训斥中,孩子反复使用这样的语言、行为,让周围人感受到威慑力。

2、由于不被理解而发脾气。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有些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当孩子兴奋地向家长讲述时,家长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回应,孩子会十分恼火的。

3、有的家庭过度溺爱孩子,做事的态度不够坚定,溺爱造成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对某些物品占有欲,他们用哭闹威胁家长以达到目的。

4、家庭成员教育态度不一致,一方管教,一方坦护,使孩子觉得有了“靠山”,就会出现无所顾忌、动辄哭闹的现象来满足自己无理要求,并威胁成人。

三、“规则”帮助孩子

遵守规则的生活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给孩子的基本规则,必须符合人性、符合社会文明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文化中都要遵守。(范文网 )在孩子有能力做到的情况下,逐步实施。

1、需要让孩子们知道并遵守以下规则:

a、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孩子们自己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与和谐的氛围。

b、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坚定地告诉孩子并执行。

c、争抢时告诉幼儿规则:谁先看到的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

d、面对幼儿发脾气是的暴力行为,告诉他:粗野的事情不可以做,用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

e、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f、不可以打扰别人。

2、在基本规则的问题上是不能商量的,要非常清晰而坚定地传达给孩子,这样他就会非常懂得在什么时候应该适可而止。哭是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这就是哭的意义。所以,不要害怕孩子哭,也不要被孩子的哭所控制.一段时期过去就会好的。

3、规则是具有弹性的。比如看电视这件事,成人很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引起孩子发脾气。和自己孩子商量好一个小时或固定的时间,成为相互之间的一个约定,它就是一个规则,在这个时间里看电视的自由由孩子自己把握,家人不可以打扰与破坏,一个小时之后孩子并没有离开电视,因为孩子没有看到结尾,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掌握弹性的规则,让孩子看完结尾,保持孩子对一个故事的完整性。

假如规定的时间到了到了,故事也结束了,孩子没有遵守规则,家长要提醒孩子,坚定而亲切的语气告诉孩子,孩子也许会大哭大闹,没关系,这是他调整的一个机会,让孩子哭一会,给他空间,让他慢慢调整,因为我们制定规则的目的是让孩子接纳,这是和他的约定好的,他需要从现在开始遵守自己的约定。

4、购物、买物品、去超市,和孩子商量一个规则:只能挑三样东西,满足孩子的愿望同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年龄小一些的孩子这样做,对大一点的孩子,给孩子5元钱,让孩子选择适合的商品,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满足孩子内心需要,满足孩子愿望。

5、在交往中让孩子们先制定游戏规则,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在游戏中教师要作为一个观察者,培养幼儿逐渐自己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能力。

6、成人更应该遵守规则。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长的言行是孩子行为的一面镜子。孩子情绪控制能力有限,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总之,孩子的发脾气原因多种多样,从中让我们看到孩子发脾气的背后一定的缘由,利用发脾气的契机,真正要了解他们,走近他们,指导家长正确处理孩子发脾气,,从中让孩子感受到成人的爱。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2

互动是本

区域游戏自制材料的制作无关材质的牢固,只要能激发幼儿产生游戏“动机”,不断与材料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即可。而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老师在游戏中尽量把一些物品~样一样用贴膜扎好,一件件分别在盒子里装好……孩子们使用时就是一盆盆、一盒盒地“买”,有的甚至都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我们还会看到点心店的客人端着包装结实的盆子在假装吃饺子、馄饨,还有鱼等。孩子们真正接触的只是一个包装盒,根本就没有和里面的一个个饺子、馄饨、鱼等进行过亲密接触。原因是老师们生怕孩子们会在游戏的过程中损坏了这些辛苦制作而成的游戏材料。

其实,每当增设新游戏、增添新材料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增设与之相关联的一些小游戏区。这个小游戏区的持续时间也可以随着幼儿的游戏需要灵活机动地安排:一个月、一个星期亦或是一天、两天都行。

针对话题中的情况,我们可以在超市旁边增设一个鞋子修理店或者是移动小摊位,增设“修鞋匠”这个角色。孩子们可以把穿坏的拖鞋拿去进行修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游戏情节,还可以让孩子们在修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动手制作能力,萌发爱惜物品的环保意识。因为“修理”渗透在游戏情节中,也有角色作为动力,孩子们与材料得到了更多的互动,游戏热情会更加高涨。

再如,在图书馆游戏中,可以增设一个图书修理日,临时招聘修理图书的工作人员,把坏了的图书整理出来并修好;在点心店、菜市场等游戏中,若是碰到有材料弄坏或破损,我们也可以增设~个食品加工厂,把那些坏的包装进行回收再包装或再制作……

无需老师们独自来修补,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要让孩子们和材料互动起来,这才是根本。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3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千年古训蕴含着丰富的教师的职业内涵。它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解惑的艺术手段。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一种有控制的信息传递。但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孩子一日活动皆教学。我们不能比较孰重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适时的把握住机会,及时的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

早上孩子们入园的时候,我们老师要热情的跟孩子们打招呼,教会孩子们主动和别人问好。文明礼仪教育对孩子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从小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对以后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都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们的一些常规教育更是不可忽视,平日里教会孩子们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孩子们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看书写字的时候保持安静,保持正确的坐姿;和同伴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不争抢,懂得合作与分享;组织活动课的时候,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懂得和同伴讨论的重要性。如果平日里我们将幼儿的常规工作做好,对于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孩子们的发展参差不齐,孩子们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我们老师也要根据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教育要求,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具体孩子的情况采取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教育无处不在,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孩子们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只要我们保持住对孩子们的热情,对教育工作的激情,我们一定会在工作上取得很大的成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4

并不是说,当上了幼师,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幼师!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慢慢学习,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作为一名新老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在教育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在老教师中学到了一些知识和道理,发现了一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常常想,我们作为一位老师,怎么才能更加好的服务于幼儿,真正做一位称职的老师呢?

处于学习中的幼儿而言,老师的一言一行尤为重要,教师在幼儿的心里有很高的权威,在他们眼里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效仿的偶像,老师的举止言谈如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其作用是其他任何人替代不了的,也是幼儿教师一个有别于其它职业的突出特点,抓住利用儿童这种心理特点用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的言谈举止,端庄的形象仪表,得体的待人接物来影响和改变儿童入园以前不良习惯对幼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教育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素养。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完美自己,时刻谨记“为人师表”,教育好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每位老师,都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对孩子报以最大的热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如果说,你没有一颗对幼儿的爱心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关爱幼儿,幼儿自然也会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感染幼儿,让幼儿感受到上幼儿园的轻松与快乐。关爱幼儿,那就会做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因为你存着一颗宽容、关爱的心,对幼儿、对工作也会存着一颗认真对待的心。

孩子就是一群拥有创造力的天使,每时每刻都在发现问题,“发明创造”,那作为老师,我们也需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向传统挑战,上下团结,合力公关。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具有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我们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幼儿,带动幼儿的创造开发,得到更好的发展。

俗话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我们老师也是如此。作为幼儿期的孩子们,每个都是那么的天真烂漫,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觉得这些孩子令人头疼,这时候我们就要去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闪光点,只要做对了、做好了,就要鼓励他,让他有自信继续保持,让他的闪光点放大,自行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世界是无限的,我们的认知却是有限的。有时孩子的一句话可能就会问倒你,让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自己也不知道,也不敢胡乱说,怕自己说的不对。所以我们老师也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才有能力去指导幼儿、去帮助幼儿感受更广阔的世界。

学习,是每个人的修行,我们幼师自然也需要学习!我认为,终身学习才是我们老师学习的目标,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我们还需要向周边的老师学习,发展自我,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发现不足点,改进并提升自我的修养,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5

走过两年的教学生涯,经历了很多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感动,有忧虑,也有悲伤,多种滋味一起组成了我这段美好的记忆。当初选择这个职业时,我就已经做好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准备,为了我的专业技能能够更好,我五年在校时的周末以及寒暑假都是在练琴、书法、绘画中度过,平时的专业的课程学习也没有落后过,成绩很优异,所以也很荣幸的在20岁时,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些努力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帮助。经过两年时间的锻炼,我少了刚出校门时的青涩,多了份稳重,很多以前不会应付的事情,在这两年中也在不断的练习学会独立,渐渐的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多了,不会再想以前那样想要依靠,很多事情自己能够拿主意了。越是深入了解这份职业,我就发现其实我们的责任很重,祖国的花朵在我们的手中绽放,如何让这个花开的漂亮又鲜艳,那就要看老师是如何的浇水栽培。常常有人说:要给孩子半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杯水。幼儿园老师不仅要教会孩子行为卫生习惯、为人处事道理,更要让孩子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并且在这过程当中,老师也是在不断的充电加油,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专业技能,班级管理等等,这都不是在瞬间就能完成的事,大家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这么走过来的,成功没有秘诀,只在乎你是否在过程中坚持努力!

在做到自我素质提升的同时,也就是在为幼儿园的发展献一份力,只有教师团队能力提升了,幼儿园的发展才能更快。虽然我的力量很小,但是一个集体的成败靠的是团结,凡事能够团结一致,无形之中会有一股冲劲激励着幼儿园奋发向前。可能自己不能做到呼风唤雨,但是在平时中,自己可以有很多可以努力提升幼儿园形象的地方,如:早晨迎接孩子来园时,你对孩子和家长的一个微笑,会让他们倍感温馨;对孩子的一句关爱之话,会让孩子感到温暖;对家长的一个举手之劳,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总会有回报,让我与仓幼一同进步!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6

小班孩子喜欢玩胶泥,我便找来一些胶泥作品图片贴在桌面上。开始,孩子们对图片并不感兴趣,仍沉浸于团汤圆、搓面条,我想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需要慢慢等待的,所以我没有马上介入。几天后,我看到几个孩子围在桌子前看着图片:“这是棒棒糖。”“我喜欢饼干。”“我要用胶泥做棒棒糖和饼干。”“饼干好吃,可是上面的洞洞怎么做出来的呢?”瑞瑞自言自语着。

我继续观察孩子的言行。只见瑞瑞做出“饼干”后,用手指在“饼干”上戳洞,觉得洞洞太大,又改用叉子戳,但发现洞洞不够。见瑞瑞捣鼓来捣鼓去,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我正想介入。这时,圈圈参与到了做饼干的活动中,她用小棍在“饼干”上戳了好多洞洞,瑞瑞发现圈圈戳的洞就是他想要的,于是,学着圈圈拿小棍给“饼干”戳洞洞。“饼干做好了!”瑞瑞快乐地喊了起来。从瑞瑞的眼神中我能感觉到他此刻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随后,“棒棒糖”“蛋糕”等不断在孩子的游戏中产生,“棒棒糖”的花色品种、“蛋糕”上镶嵌的物品等都是孩子们重点探究的内容,在我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仔细观察、动手动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从只会团汤圆和搓面条到做出“棒棒糖”“饼干”“蛋糕”等,始于那几张普通的图片,它们拓展了孩子的视野,给孩子的操作提供了支持,让孩子有了新的发现和探究的兴趣,在快乐的玩耍中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7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的郑同学在我们班实习了整整三个月,这段时间里她像大姐姐一样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游戏和学习,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郑老师。下个星期,实习即将结束,孩子们都显得依依不舍。面对这一情况,一个点子在我头脑中闪现,能不能引导孩子们开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欢送会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活动的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也更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如果能就幼儿对郑老师的喜爱和不舍之情,引导、支持他们自主、自发地举行一场欢送会,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活动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对于提升幼儿自我计划及自我评价的能力无疑是个好机会。

在第二天的展间交流时,我简单向孩子们提出了我的想法,没想到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瞬间“欢送会”成了他们谈论的焦点。活动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孩子们或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一组,或是因为特别要好组成一组,或是以其他各种原因组合在一起,全班分成了五组,每组4~6人。

“欢送会上要做些什么呢?”各小组都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第一次讨论中,我作为旁听者倾听着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第一组的孩子决定做张贺卡,写上祝福语,签上自己的名字送给郑老师:第二组的孩子想每人折一朵花,然后合在一起组成一束花送给郑老师;第三组的孩子也想做花和贺卡,用花、祝福语和自画像给郑老师留念……

我觉得每个幼儿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是否合适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所以,当幼儿准备的内容都集中在手工制作方面时,我觉得应该组织大家交流各组的构想,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大家的想法重复了。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不限制幼儿的自主性,但又能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进而想办法去解决。

面对想法“撞车”,孩子们都会有什么反应呢?没想到每个小组都有一些有趣的表现。

第一组有一个“小领导”,她思维活跃,有许多想法,还有几个忠实的拥护者,他们配合度很高,“小领导”说什么他们都同意。看似完美的组合却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小领导”想法太多,使得他们在1O分钟的讨论时间内没有定下内容。好不容易决定为郑老师制作一张贺卡,但当听到第三组也有相同的打算时,他们又立刻换成了表演讲故事。短短10分钟的讨论,他们换来换去,有点“见风使舵”的味道。

第二组也改变了自己的初哀。不过,他们并不是因为其他小组都做手工,而是小组成员都不知道该怎么折出一朵漂亮的花。可见,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不过他们很快有了新的主意,改成和郑老师一起合影,用照片记录下美好的回忆。这个想法虽然很“偷懒”,但是却让人“眼前一亮”。

第三组在面临大家想法“撞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原来的想法,为郑老师制作花和贺卡。

第四组和第五组则是“中规中矩组”,孩子们根据自己平时看联欢晚会的经验,希望用表演歌舞的形式,把欢送会的气氛搞得热热闹闹,让郑老师高高兴兴地离开。

当每一组的孩子都做好了计划,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完成计划需要做些什么准备?”“由谁来负责准备呢?”……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我提示孩子们用简单易懂的符号记录下每个人的任务,以便于计划的实施。

短短10多分钟的讨论,给予了幼儿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因为是在小组范围内的讨论,一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幼儿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参与互动。可见,创设宽松、开放的环境,减少对幼儿讲述方式、讲述形式的限制,能使每个幼儿都有平等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结合已有的经验自由、主动地表达,这样的环境无形中提高了幼儿自主表达的愿望。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的行动如此之快,第二天他们就带来了很多物品。尤其是第三组,他们人人都记得自己的任务,带来了制作贺卡的彩纸、彩笔等。看到孩子们带来的丰富材料,我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个材料筐,并编上了组号,让孩子们把准备好的材料连同计划表一起放在里面。这样,孩子们不仅可以及时、清楚地看到计划完成的情况,还可以在需要时方便地取用材料。

又过了两天,各组的材料筐陆陆续续地丰富起来,但是第一组的材料筐中除了第一天小小放进去的一大包指偶,就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这让我有一点担心,他们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呢?于是,我趁小小在材料筐前摆弄自带指偶的机会,打听道:“你们的故事准备得怎么样了?”小小有点委屈地说:“我老早就带来了指偶,可是他们谁都没有带来东西。”“那你去召集他们再来商量商量吧。”在我的启发下,小小找来了自己的组员,我问他们:“小小已经按照你们的计划,准备好了指偶,你们几个准备得怎么样了?”成成急着说:“我的背景图已经画好一半了,星期一就可以带来。”乘乘坐在一边没有出声,小小问:“乘乘,你说你准备故事的,你讲什么故事呀?”乘乘说:“反正我家里有很多故事书,我随便带一本来就可以了。”一旁的玮玮看了看其他小组满满的材料筐,吃惊地说:“啊,你还没选好啊!”乘乘涨红了脸,有点不好意思,倒是小小开始想办法,她倒出所有的指偶,说:“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小鱼,要不,我们编一个关于小鱼的故事吧。”话音刚落,成成又急着说道:“啊?那我画的背景图是森林,不是要重画了吗?”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故事谁来找?到底要不要改背景?一连串的问题纠结在一起。这时,玮玮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同意的办法:“我家里也有故事书,我和乘乘一起准备吧。看谁先带来就用谁的,这样就不会来不及了。”乘乘听了连忙点头:“明天我一定会记着带来的。”

各小组的孩子都积极准备着、排练着:第二组的孩子忙着收集一日活动各环节中与郑老师的合影:第三组的孩子利用“工作”时间凑在一起剪剪贴贴画画:而第四组、第五组的孩子则利用角色游戏时间排练他们的歌舞……孩子们的热情和努力,为欢送会的举行增添了保障。

周五下午,欢送会如期举行,教室里飘出了阵阵悦耳的歌声和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他们三五成群,一组接着一组轮流上台表演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讲故事、唱歌、跳舞、拍照、送贺卡,坐在台下中央位置的郑老师笑得合不拢嘴。当孩子们一起深情地说出“郑老师,我们喜欢你”“郑老师,不要忘记我们哦”时,郑老师被孩子们的真情感动得热泪盈眶。

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幼儿自主的计划,“欢送会”的形式和具体操作过程都是幼儿自发生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自己知道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完成,所以他们能依据目标行事,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意识与调控能力都有了较好的发展,由此促进了个体自主性的发展。

“欢送会”后,我又组织孩子们观看了“欢送会”的视频,并请他们说说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孩子们看着自己的表演,有的开心地笑了,有的不好意思了……元太说:“我很喜欢郑老师,所以我邀请她和我们一起跳舞,我们都跳得很棒!”玮玮捏着自己的头发说:“小小和成成在背景上开了个洞,让我们的故事表演很有趣,我看见郑老师一直在笑。”尘尘说:“我觉得我们第一次这样唱歌,都有些紧张,乐器也忘用了。”贝贝说:“我们送贺卡的时候也紧张了,每个人都说了祝福的话,可是声音很轻,大家都没听清楚。”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局限性,所以我采用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幼儿从旁观者的角度更好地观察、分析自己的表现,从而对自己作出评价。令我欣喜的是,在交流过程中,幼儿一改以往“好”或“不好”的笼统评价,而是具体地解释了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回忆”评价有利于幼儿自我认同的形成,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它不仅是对幼儿从计划到具体实施的一个反馈,还帮助幼儿找到自己还需要改进、提升的.空间,使之成为重新出发的起点,并以此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发展。

幼儿的努力加上教师的协助,使“欢送会”精彩、成功。事实证明,幼儿一旦有了自主的机会,不仅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感觉有意义的事去做、在做中学,而且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通过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追求最佳的活动效果。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8

老师,节省点水吧

那天中午,轮到我做保育,孩子们吃完午饭,我便收拾好餐桌,到洗手间洗刷勺子和餐盘。因为楼下班级也在用水,我把水龙头拧到最大,水流却依然很小,我便把水盆放到水龙头下面接水。一会儿的工夫,水流突然变大了,冲到水盆里哗哗作响,水盆里的水渐渐满上来了,我忙着给饮水机加水,也没理会。

这时,淇淇来到洗手间:“老师,我要洗洗手。”我指了指旁边空着的三个水龙头,说:“你在老师旁边洗吧。”他看了看空着的水龙头,又看了看我这边哗哗直响的水流,一声不吭地走到我旁边,把手伸到水盆上方的水龙头下,洗了起来。

我很纳闷,问他:“淇淇,洗手间这么多空余的水龙头,你为什么偏偏在老师这儿洗手呢?难道你没看到老师正在洗餐盘吗?”他不假思索地说:“原老师,你看,你这边水龙头的水哗哗地直流,都已经满出来了,真可惜。我在你这边洗手,就不用再浪费其他水龙头的水了,这样就能节省一点水了,你说是不是?”我一愣,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多么可爱的孩子!水资源是宝贵的,他把节水的意识落实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面对孩子,我突然感到很惭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9

在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课堂上比较安静,发言声音小,不够自信;游戏中相对活泼,但是一旦发现被老师关注会感到不自然;交往时稍显退缩,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显得不够主动。服从居多;生活中不添麻烦,大部分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从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将之称为“中间区”孩子。让“中间区”孩子重塑自信、阳光的积极品格,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启动信任引擎。建立安全依恋

梓涵——对老师持怀疑态度的选择性缄默

梓涵看上去很文静.平时面对老师经常一言不发,喜欢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和小朋友们自由活动时,却显得很活泼。

梓涵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是很强的,和老师进行交流时的反应是一种选择性缄默,这往往是幼儿因为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沉默不语的现象。像梓涵这样的孩子大多在幼儿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样的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一旦有了信任感,他们就能将爱的感受从父母身上延伸到老师身上。

我开始每天和她保持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多看她几眼,多和她微笑,多说几句鼓励的话,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如此,并表现出真诚。渐渐的,我发现梓涵会有意无意地走到我身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我说说话。信任的引擎开始启动,这正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恋的起点。

二、运用“期待效应”,促成发展质变

心宇——害怕展示自己,又让人充满惊喜

处于“中间区”的幼儿不太会展示自己,可一旦给机会让他们站上舞台,带给你的往往是惊喜。一次科学课提问:“袜子口有弹性有什么用呢?”平时不爱举手的心宇怯怯地举起了小手。他的回答尽管声音很小但非常准确:“这样袜子就不会往下滑了。”我没有提醒他要放大声音而是连忙夸奖并走过去,给了他一个热烈的拥抱。第二天我照例打开班级网站。忽然发现了一篇“感谢褚老师”的新帖子,是心宇的家人写的,字里行间充满感激,说孩子回家兴奋极了,告诉家人褚老师抱他了,而且把他抱起来了,他开心极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给了心宇更多的关注.只要发现他举手了就请他回答问题,而我发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并常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某天午睡起床,他居然将被子折叠得和保育老师不相上下。其实我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个期待效应的实验:孩子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作为教师用充满肯定和期待的影响和暗示给“中间区”孩子带去灿烂的阳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给予持续关注,点燃表现热情

木子——自主自理.却缺乏展现热情

“中间区”的幼儿很多都是自主性强的孩子,不给老师添乱,以至于容易被人忽视。木子就是这样一个不用人操心的孩子。她从进幼儿园开始似乎就不曾麻烦过老师:入厕后会自己将衣裤整理好,午饭从不挑食,午睡时能很快睡着……她几乎从不举手发言,每次又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不在意,你几乎会忽视她的存在。

我觉得木子就像一支美丽的烟火,等待有人将她点燃。但是,对于我表现出的热情,木子似乎不太领情,对我的鼓励和表扬很少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我并不气馁,始终对她保持积极的关注,注意她每天的活动,将她的良好表现记录下来,时常在集体面前展示,并了解她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这种持之以恒的热情关注逐渐拉近了木子与我之间的距离,渐渐地她会主动要求做一些事情了,小手也开始举起来了……这支美丽的烟火终于被点燃了。

四、发挥同伴互动,实现个人价值

小鑫一从不主动交朋友.始终处于被动位置

要让一个幼儿觉得他是集体中有价值的成员,就要让他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感到被他人需要。“中间区”幼儿在集体中显得相对较安静.他们在被需要这一点上明显感觉不足。这就有赖于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小鑫很安静。从不主动与人交往,游戏时,他也总是跟随者,从不主动提出要求,他似乎没有在集体中的主动意识。儿童心理学曾揭示:同伴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我决定找一个能带动他的同伴。我观察到他比较喜欢艺木,艺木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于是我安排他们坐在一桌,经常鼓励他们玩同一份材料或参与同一项活动,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互动机会。取得一定进展后,我将两人的活动范围扩展为小组合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小鑫逐渐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有价值的一面,笑容也渐渐地在他脸庞绽放。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0

又到一年春游季,春游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公布春游消息时,我对大家说:“下周我们要去春游了,等会我们一起想想怎样做个出行计划,看看要带些什么东西。”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顺手发给幼儿一张纸:“你们能不能用我们上次说过的气泡图(思维导图)把春游的计划画出来呢?”孩子们都说能。因为之前有相关的经验,孩子们自然就信心十足。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用气泡图的方式画好了春游计划图,大家坐下来一起分享,除了想到带吃的,还想到了带地毯、垃圾袋、小毛巾等。 就在这个时候乐乐说:“老师,我想带着我的小熊去春游,她是我最爱的玩具,就连睡觉也陪着我的!可以吗?”“当然可以呀!”我的认同让孩子们更加开心了。“我要带妈妈给我买的小汽车去春游。”“我想带爸爸给我买的书去!”“我要带变形金刚!”“我要带写生的本子。”……

孩子们兴奋不已。我笑着点头:“你们的春游计划做得很细致,不过你们已经是大班孩子了,能不能给书包里的东西分分类,那样整理起来更方便。”乐乐自言自语道:“对呀,那要怎么分呢?”静静说:“我知道,就是吃的跟吃的放在一起,用的跟用的放在一起。”孩子们都点头表示认同。接着,他们重新修改了原来的计划图。且且说:“我的书包里有吃的、玩的和用的,吃的东西有苹果、面包和饮料;玩的东西是一辆小汽车;用的东西有帽子、雨伞、水杯、塑料袋和地毯。”其他孩子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春游计划”。

过了一会儿,楠楠问道:“老师,春游时我们要去参观消防大队是吗?”“是的。要不要想一想问消防员叔叔一些什么问题?”“要的。那我要再去做一个‘提问’计划!”“好呀,我们一起来做吧!”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不一会儿我就看到了他们的大作。 春游那天早上,一一妈妈来园时说:“昨天一一进步可大了,书包里的东西都是她自己整理的,她按照自己画的计划图一件一件地准备,很有序,每准备好一件物品就在图上相应的物品处打个勾。我问她是怎么想到画这张图的,她说是老师教的。”

春游的主要内容是去参观消防特警大队,孩子们因为对活动的流程安排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无论是参观消防设备,还是观看消防员叔叔表演都非常有序。特别是在向消防员叔叔提问环节,因为事先做了计划,孩子们表现得特别有礼貌、有秩序,提问也非常清晰有效。

春游回来之后,我们还引导孩子做了回顾,不少孩子用流程图画下了整个活动的过程,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回家后他们把整个过程完完整整地讲给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都很惊讶孩子们竟然能讲得那么细致生动。我想这是因为孩子们事先做了计划,理清了思路,抓住了关键。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1

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学到知识,学到能力的,可以说,孩子在幼儿园快乐成长、全面发展,是每个家长最大的愿望。同事说我班婷婷小朋友的妈妈告诉她,婷婷到幼儿园接近两个月了,没有学到东西,就连一首歌也不会唱、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人们常说:评价一个教师就看她所教的孩子。 我很纳闷:婷婷在幼儿园里是个非常活泼的孩子,接受能力很强,为什么回家一首歌也不会唱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想了很多,我觉得,孩子不在家里唱歌,应该是有很多原因的。今天,到幼儿离园的时间了,我送孩子走出幼儿园,远远地看到婷婷小朋友的妈妈站在那里准备接孩子,我决定趁此机会和她面对面地沟通一下。我和婷婷的妈妈很自然地聊起了孩子的事,她又提起婷婷不会唱歌,我把婷婷抱在怀里,说:“婷婷可棒了,把我们刚学的那首歌唱给妈妈听听,好吗?”,我给她起了个头,她很有表情地把我们在幼儿园学的歌唱了一遍,这时,我看到她妈妈惊奇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好像有点儿不相信似的。面对家长的疑惑,我给她分析了婷婷回家不唱歌的原因,因为孩子年龄小,不明白唱歌这个大概念,你如果说出某首歌的具体名字,她就会唱了。婷婷妈妈使劲的点了点头,从我怀里接过孩子亲了亲,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情不自禁地说了声:“谢谢老师!我家婷婷会唱歌了”。

自己的工作终于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我如释重负,孩子们那一张张天使般的笑容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觉得生活在孩子们中间,就仿佛在四季中选择了春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2

教师,神圣而又崇高的职业。不经意间,从教已有三年。三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是的,我热爱这份工作,我愿意在这平凡和朴实中,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

有人说,幼儿教师很幸福,每天只要带着孩子玩儿就可以了;也有人说,幼儿教师很辛苦,眼睛里面每一秒钟都要有孩子,心中每一分钟都要想着孩子的成长。我说,幼儿教师辛苦但也很幸福。

说辛苦,我们就像超人一样,孩子的吃喝拉撒要管,唱歌绘画跳舞要教。记得本学期新生刚入园时,我从家长手中接过哭闹的孩子,他们抗拒着乱舞乱蹬,在我身上踢打,突然,“哗”的一声,一个孩子吐了,正巧,吐在我的衣服上,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班上就有一位幼儿,不愿吃饭,一到吃饭时间就哭,每次哭就会呕吐。我从未大声地呵斥他,而是变着法子哄他、安抚他,然后慢慢喂他,一口、两口······他每吃进一口我都为他高兴。后来他不哭了,在我的鼓励下他可以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有时还会添第二碗呢。还有一位抱着妈妈才能入睡的幼儿,午觉时间不肯入眠,我尝试着午把她抱在怀里温柔的唱歌,从刚开始的抗拒,到后来枕着我就安心,我想她也感受到了妈妈般温暖的怀抱,后来我试着放手让她独立,慢慢鼓励她自己入睡,现在她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进入甜蜜梦乡。在幼儿园中这样的小事遍地都是,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尽力的本着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先导,将爱继续在我的幼教事业中,用我的爱去感应孩子,让他们成长在爱的氛围中,从而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幼师,也很幸福。因为我爱我的“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记得有一次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小朋友们如厕、喝水,楠楠小朋友喝完水走到我身旁,微笑着对我说:“老师,你也喝点水吧,妈妈说多喝水就不咳嗽了。”我一下被这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感动了。是呀,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你如果爱他,他也会用同样的爱来回报你,哪怕是短短的两句话。

弹指一挥,三年过去了,我在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的耕耘,默默的奉献着,本着对事业的衷心,对幼儿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会与幼教事业共风雨、共兼程,共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3

“这是我妈妈新给我买的书,你可别弄坏了。”恬恬一边提醒,一边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书拿给蔡善。“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的。”蔡善一边回应着恬恬,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看了起来。

这是一本童话故事汇编,蔡善打开书看到第一个故事是《三只小猪》,就一边看一遍讲述了起来。

在听了一遍蔡善讲述的故事后,我对他说:“等等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蔡善看看我,不说话,似乎有点害怕自己讲不好,因为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不自信的神情。“你讲的很好地,我刚才听你讲的故事非常棒,一会儿你就像刚才那样讲给大家听,要是讲不下去了,我会提醒你的,你放心吧。”我鼓励起孩子来。蔡善又想了一会儿,终于答应了。

我把孩子们都召集起来,一起来听蔡善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

“从前,有三只小猪,有一天妈妈叫他们自己去盖房子……”蔡善讲起了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声音很轻,眼睛也一直盯着书,只是偶尔会看大家一下,我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一边听故事一边为蔡善翘起大拇指,鼓励他。渐渐地,蔡善讲述故事的声音越来越响,眼睛也不看书本,动作也慢慢丰富起来了。

一个故事讲完,孩子们都为他送上热烈地掌声。“再讲一个,再讲一个”的呼声也同时响起,蔡善备受鼓舞,又为大家讲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其实《三只小猪》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无数遍了,可就是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可以站出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今天我在自由活动中听到蔡善的讲述后,为他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我的鼓励帮孩子树立了自信,也让孩子们知道原来我们中间也有那么棒的小朋友,会把自己知道的故事告诉大家,下次我也要来试试。

在今天的活动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以后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就让大家轮流来讲故事,看看哪个小朋友讲的故事最好,我们一起来评选“讲故事能手”,我们的决定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相信孩子们在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后,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发展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4

加德是班上一个来自法国的女孩,开学初,因为她去法国过了两个月的暑假,所以她对中文有些生疏,那段时间因为语言关系,她更喜欢和外籍教师费丽交流。她们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于是,我把它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项 链

加德带来了一串漂亮的项链,午睡时,兴奋的她一直在玩项链,我就把她的项链暂时取了下来,代为保管。起床后,加德马上就来向我要回了项链,并顺手戴在了脖子上。

接着是洗手吃点心时间了,在走向盥洗室的路上加德遇到了费丽,她非常主动地告诉费丽:“看,这是我的项链。”“噢,漂亮的项链。不过,我没有项链,但是我有耳坠。”费丽一边说,一边摸摸自己的耳坠。加德看着费丽的耳坠,索性取下自己的项链,递给了费丽。费丽轻轻地接过,说:“是给我戴吗?”“嗯。”加德肯定地点点头,同时期待地看着费丽。“哦,圈太小了,戴不进去。不过,可以戴在我的辫子上。”费丽把项链戴到了发髻上。“这项链是可以变长的。”加德边说边比划着。费丽于是就尝试着把项链圈拉大,套入了脖子。加德仰着头,满意地笑了。接着,费丽取下项链,双手递还给加德:“你的项链真漂亮,谢谢你给我戴了。”加德把项链迅速地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满意地去洗手了。

和我们不同的是,费丽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不一定非常强调和孩子的平视,但她一定是和孩子平等的。她会和孩子互相展示自己的饰品,会尊敬地用双手奉还孩子的东西,并诚恳地表示感谢。这种细腻的情感互动是爱的传递,平等、愉快,在不经意的互动中融入彼此心间。

吃完点心的加德从橱里拿出了自己的包,急切地找到了费丽。费丽以有些惊讶的表情接过包,问:“这是你的包吗?”加德点点头。费丽夸赞包的漂亮,接着把包背在了肩上:“是这样背吗?”“不是。”显然,加德说不清楚到底该怎么背,可费丽领会了加德的意思,她马上斜挎包,继续征询加德的意见,加德使劲地点了点头。费丽问:“这个包是妈妈买的?”“嗯。”“在哪里买的?法国?”“不。”“中国?”“是。”“这个包真是蛮漂亮的。看这颜色。”加德顺着费丽的手势,观察着自己的包。“你的东西都放在包里了?”“放了些什么东西呢?”“现在马上要活动了。你的包应该放在哪里比较好呢?”加德在费丽温柔的眼神的关注下把包放回了橱里。

喜欢秀自己喜欢的物品,是孩子的特点。一般而言,我们会对孩子的物品赞美一番,询问一下在哪里买的,就结束话题。但费丽就不一样,她与孩子的讨论是比较深入的,涉及产地、款式、颜色、盛放的物品等多方面,她还会就怎样背这个包比较美观与孩子比划一番,这是我们不曾做到的。而且,费丽嘱咐孩子把包放回去的环节也是那么自然、得体,充分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尊重。

午 睡

准备午睡了,孩子们都在安静地做着各自的准备工作。看着能干的加德很快地脱了鞋子、外套,我想今天她应该能安静地午睡了。于是,我去照顾别的孩子。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加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翻身下床,光着脚丫直冲厕所。我还以为她要上厕所,可瞬间她通过厕所转向了隔壁班的活动室。隔壁活动室的门关着,她透过窗户向里张望。我紧跟在后,一边一把抱起她,一边询问:“你在干什么呀?”加德挣扎着说:“我要找费丽。”“可是,她去吃饭了。”“我要看她。”“她去吃饭了,你还是先睡吧。”我让她先躺下,她显然不乐意。就在我照顾其他孩子时,她再次“出逃”。就在我顾此失彼的时候,费丽回来了,她听了我的简单叙述后,迅速来到加德身边,轻柔地说:“哦,宝贝,你在干吗呀?你没穿鞋和外套,会着凉的。”“可是我想你了。”“哦,谢谢你想我了。我来了,我也想你的。让我抱抱你吧,你冷了。”加德立刻张开手臂,纵身一跃,用她有力的双腿夹住了费丽的胯部。他们一起来到床前:“宝贝,躺下好吗?该休息了。”加德哧溜一下,滑到了床上,拉好被子。费丽俯下身子,轻柔地说:“谢谢你,加德。祝你做个好梦!”费丽又轻轻地帮加德掖了掖被角,加德轻轻地说了声“待会儿见,费丽”,就安静地午睡了。

目睹了这一切,我不禁问费丽:“你对孩子躺下入睡的行为,为什么要说谢谢?”“因为她对我说,她想我了。因为她肯听我的话终于平静地躺下来了。”很简单的理由,却让我沉思良久,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时时都有,处处体现。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5

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我认为,打击乐的重点应该突出节奏的特点、乐器的特点及乐器与音乐之间的关联。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乐曲。

刚开始练习打击乐时最好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因为节奏特点明显的乐曲易敲击出效果。等幼儿有了一定的累积之后再选择一些节奏较复杂的乐曲。小、中班可以2|4、3|4拍乐曲为主,大班幼儿在此基础上可选择4|4拍的乐曲。另外,许多民族风格的乐曲节奏都比较明显,易于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教师可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平时爱唱的歌曲,从中选择适合打击乐的乐曲。因为关注幼儿的兴趣,更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打击乐的积极性。

其次,要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打击乐活动之前要熟悉乐曲并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比如:选择的音乐作品是什么风格特点,是进行曲、抒情曲还是圆舞曲;选取的音乐节奏是几拍子的,因为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2|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3|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4|4拍的节奏是强、弱、次强、弱;在次基础上确定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第三,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合理配器。

打击乐器通常分位数三种:金属乐器、木质乐器、散响乐器。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木质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散响乐器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打击乐器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于它是听觉艺术,以好听为前提,由教师根据音乐本身的性质来确定如何配器。另外,所用乐器的多少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及乐曲的需求来确定,而不是越多越好。同时,不是所有乐器同时敲击同一种节奏,要根据音乐的性质充分发挥出各种乐器的特点才会使打击乐好听。

第四,巧妙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

由于打击乐的特殊性,持乐器的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打击乐的效果。乐器不同,所持的方法也不同。还有,不是敲击的声音越大就越好听。所有,要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持乐器方法,正确的敲击方法来表现。

这里,特别强调以下几种乐器的敲击方法:

双响筒应该是纯五度的关系即1~5由低到高,所以在进行打击乐之前教师最好事先敲一敲,在低音处作上标记,这样,幼儿能后统一先敲低音再敲高音,不然有高有低,效果比较混乱。

沙锤是需要抖动手腕,把双手放在胸部靠下或是在身体两侧,这样抖动出来的声音集中。不能使劲甩,越使劲甩声音反而越小。

三角铁左手提在绳子上,不能用手抓握,这样敲击出来的声音才会有颤音。

铃鼓要用左手拿鼓,右手的手指敲击鼓面,而不是用整个巴掌敲打,这样出来的声音柔和、清脆而且好听。

在组织中,乐器位置的安排也很重要。一般来讲金属乐器在一起,木质乐器在一起,散响乐器在一起。由于同一种乐器在一起敲击的节奏相同,这样声音也会集中,便于指挥。打击乐的队形是金属乐器在左边、木质乐器在右边,散响乐器在中间,锣、打鼓、镲在后边。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要循序渐进,首先让幼儿熟悉乐曲,了解乐曲的特点以及节奏型,然后先用手练习拍节奏,在练习用乐器敲击节奏,接着教师用钢琴伴奏让幼儿敲击节奏(这样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最后听音乐进行打击乐伴奏。最后,还要让幼儿学会看指挥。

第五,要牢牢把握节奏乐的关键经验。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节奏乐的关键经验、核心目标:

1、喜欢参加节奏乐活动,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

2、知道常见的打击乐器(如串铃、响板、撞钟、三角铁、铃锤、沙锤、木鱼、双响筒、锣、鼓、自制打击乐器等)的名称、演奏方法、发现其音色的不同。

3、演奏的声音和谐好听,有初步你的协调配合的能力,能集中注意看指挥,反应敏捷,愿意尝试当指挥。

4、尝试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节奏的特点进行配器,创编节奏型,参与制定演奏方案。

5、培养正确使用乐器、爱护乐器的良好习惯。

音乐领域的教育目标是需要通过这些关键经验落实的、了解这些关键经验并能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掌握这些关键经验,对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和发展是很重要的。

第六,重视延伸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上一篇:真棒作文400字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走脚印》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