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2024-04-12

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11篇)

篇1: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室内的一角,两本神奇的书《骨骼》《人体奥秘》深深吸引了中一班的孩子们。(这是北京市早教所的孙璐老师在实验班诞生了第一个关于纸人的学习故事后,为支持孩子们的需要和兴趣特意买来的)我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阅读区里,认真地看起来,然后种种惊喜悄悄出现,一连串的故事相继发生。

长骨头的纸人

月月对涂满黄色的纸人说:“我要让你站起来!”接着,把纸人的双手向后一折,让纸人半坐在桌子上。

然后,月月起立,观察自己站着的样子后,又说:“我有骨头!”接着,从材料箱里翻出吸管和水彩笔组合,做出了一根直直的骨头。

突然,月月开始抠纸人的脚。我奇怪地问:“你抠纸干什么啊?”月月也奇怪地反问:“让骨头长进去啊?”

我知道月月有两个目标:纸人要有骨头才能站起来,骨头要长在肉里。至少要鼓励她实现离她最近的一个目标。于是,我说:“你有厚厚的小肉,骨头是长在身体里面的吧?但是,漂亮的纸人是平平的薄薄的吧?”

月月想了下果断地说:“她太平了,就让骨头长在外面吧!”啪地一声把纸人翻过来,扯开胶条,把骨头粘贴在纸人后背上。

纸人成功站起来了!月月让纸人站在易拉罐里,还冲坐在对面的萌萌说:“你也做一个吧!”

这个有趣的故事让我眼中那个有想法、敢行动、会分享的学习者形象渐渐清晰起来,也发现了自发自主游戏的价值。由此,一场以“纸人站起来”为探究主题的系列活动开始了。多种方法站起来

我投放的人形白纸用完了,可是孩子们的兴趣丝毫未减,纷纷要求自己画个纸人,再让它站起来。让纸人站起来的办法也越来越多。

在白纸上画好自己的小人,粘贴在硬硬的卡纸上,一对折,它站起来了;把手纸筒涂上艳丽的黄色、剪开齿边,把纸人杵在里面,这是给纸人穿长裙。

浩然小朋友创造完“骨头支撑”的纸人后,越发有了勇气,大胆地剪开一个牙膏盒,用剪出来的各种宽窄、长短不同的长方形,拼粘成一个小纸人!接着,他又找来石头和玻璃瓶,说要用这两个东西做一个人!

当小左举着她的纸来给我看时,我惊讶地发现,纸人是两面的`、吸管骨头在里面!

月月的“让骨头长在肉里”的想法影响了其他幼儿,或者说,这个道理本来就存在于孩子们的认识里,实现它只需要材料、工具和做法,还有自信和坚持。

各种各样的站起来的纸人越来越多了,我们把作品展示在墙上,给这里起了名字“多种方法站起来”。由月月和萌萌完成的第一个站起来的纸人打头,展现孩子们的探究之旅。

把纸人分一分

当作品展现出来,孩子们边继续做边讨论着:“这个和这个差不多?”“这几个是一样的?”我仔细倾听他们的议论,其实大家在讨论按制作方法来分类呢!孩子们已经行动起来,把自己的经验进行整合,如果老师还不发力就真是不作为了。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有所发现。

这样,三大类方法梳理出来了。孩子们非常喜欢展示在普通的酸奶盒子里的属于自己的纸人,常常聊着说着。这些作品虽然看上去挺粗糙、挺简单的,但却透出深奥的科学知识。孩子们还说不出“重量"、“支撑”、“平衡”等科学词汇,但已经用自己的语言和作品表现了自己的理解。

让骨头长在肉里

而此,我没有忘记月月的第一个站起来的纸人,她还有一个大目标:让骨头长在肉里!

当各种各样的纸人站起来后,我想激励大家“做真正的有骨头有肉的纸人吧”,却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回应。孩子们对人体、骨骼的认识,运用各种材料、工具的技巧等等,甚至情感、能力都还达不到。于是,我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等待他们再积累一段时间。

孙璐老师提供的《人体奥秘》、《骨骼》这两本书一直在发挥作用。典典对这两本书尤其喜爱,天天抱着看,还能给小朋友、老师讲,俨然一位人体骨骼专家。而这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动手、制作能力也大大提高。

10月底的一天,我请典典给大家“上课”。惟妙惟肖的讲座立刻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共鸣。于是,我再次激励孩子们:“咱们做有骨头有肉的纸人吧!”终于,孩子们响应了!

典典的讲解吸引了大家,大家边听讲边在自己身体上摸着、拍着,体验书里说的骨头都是身上的哪块。随后,老师提出挑战:“这回我们都认识自己身体上的骨头了,也会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和工具,我们能做有骨头有肉的纸人了吧?”很多孩子高高举起手,要求来做,但也有些小朋友没有举手。于是,我邀请他们给敢做的小朋友当助手,大家一对一结伴,开展大规模的制作、创造。

“有骨头有肉”的纸人纷纷站立在展示台上了,配合学习、制作的过程,老师把照片加上简单的文字,钉成小册子,和作品展放在一起……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故事出现了。孩子们可以看着自己的故事感动满足,欣赏别人的作品发现不同,想想还可以怎么做,敢不敢继续做,关于人体骨骼还知道哪些等等。再往后,一系列的探究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纸人站起来”的系列活动持续了一个月,我们逐渐懂得,孩子一直持续的兴趣与足够成熟的经验组合起来就是有生命力的、自然而然的学习。

篇2: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班活动区有一个休闲吧,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也制作一些棋谱,如礼仪棋、福娃棋、小树棋等等。下棋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游戏,但我发现孩子们都不太喜欢玩,为此我想了一个方法。

在这次的活动区游戏时,我主动邀请了周云峰:“我们一起玩福娃棋,好吗?”峰峰起初并不感兴趣,告诉我他不会玩。我就鼓励他说:“没关系,其实玩下棋并不太难,我可以教你,我们一起学吧。”峰峰的脸上少了些焦虑,有点感兴趣了:“那你告诉我怎么玩吧。”我们边说边玩了起来。很快他就学会了福娃棋的玩法。我们的活动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关注,不知不觉中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幼儿,他们都很专注地看着我们游戏,有的幼儿还跃跃欲试地说:“周老师,一会儿我也想玩玩。”待棋局结束,我站起来说:“既然你们都学会了一点儿,我就去看看别的区的,你们继续玩,不会的可以问问周云峰。”后来,我又悄悄地观看了他们一下,休闲吧棋类区的“战斗”正激烈地进行着,周云峰也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样子。在以后的几天里,幼儿对下棋一直充满着兴趣,我也不时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幼儿还逐渐学会了其它棋的下棋方法,棋类区不再冷冷清清了。

篇3: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问题过于简单、老套,缺乏思维的价值

如“是不是?”“对不对?”不需要思索,只是机械地回答“是”或“不是”,造成孩子思维局限性和片面性,导致活动枯燥、乏味。教师受长期的传统影响,仍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被动思考。

2.提问宽泛笼统,幼儿无从回答

教师急于让幼儿马上能领会作品,于是,在幼儿刚接触了作品后就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幼儿的概括能力较弱,如果没有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根本不能说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对上面的问题便会无所适从,不知从何说起。

3.问题本身存在问题,没有围绕作品的重、难点展开,缺乏目的性,偏离了作品中心

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对作品做深刻剖析,不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自己都不清楚这些提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使问题无关紧要,不能为幼儿很好地理解作品而服务。

二、有效提问的作用

教师设计提问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巧妙发问,首先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进而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满足幼儿的不同心理需求。

1.阅读贵在“悦”读

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思考问题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内涵。教师如能从幼儿年龄、兴趣和已有经验着手,和幼儿边读边提问,将幼儿的直接经验与文学作品所展示的间接经验融为一体,寻找故事线索,逐步看懂图片的意思,理解文学作品寓意,从原有经验出发,幼儿能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产生“悦”读的良性循环。

2.开启智慧之门

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好的提问,能激活幼儿的思维,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故事开头要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便自然而然地讲述开了。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不可能替代但却能对其施加强有力的影响。当一个问题提出后,教师应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回答问题,并对答案进行肯定。

3.画龙点睛之笔

作为幼儿的语言活动,教师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有效提问都应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作品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有启发、有递进地提出问题。在一个自由、宽松的听说环境和氛围中,幼儿仔细倾听,同时积极地从大脑中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愿望,使他们“想说、敢说、爱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还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善教者必善问,引导之法,贵在善问”。针对目前教师提问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方法:

1.提问遵循三大特点

教师拿到文学作品后应反复阅读作品,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剖析作品的重难点,并且选择提出问题的恰当时机。

(1)提问的适宜性和明确性

教师对提问的目的应该明确,突出重点,层次清晰。提问应紧扣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抓住作品的线索,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展开,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

(2)提问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幼儿理解重点,化解难点,因此选择的提问要准确到位,有助于针对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在语言活动中,要减少不必要的问题。有启发性的问题能让幼儿观察图片后抓住主题线索,展开积极的思维。

(3)提问对象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针对文学作品的重、难点设计问题,更要考虑普遍性,能让多数幼儿通过这些问题理解和掌握作品,让多数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来答题。

2.提问方式多元化

提问方式是引起幼儿兴趣的关键。重复单一的提问,只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想说的愿望。提问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探究性提问

即为了寻求事件的原因而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呢?”摒弃在文学作品教育活动中套式化的提问,剖析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时多问为什么。启发幼儿通过想象、猜测,大胆地说出自己对事件原因的看法。

(2)假设性提问

即反其道而行之,从相反的方面作出假设性问题,“如果……会……”引导幼儿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使幼儿在广阔的天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幼儿做深入推想并讨论,按照幼儿的意愿假想某种情景和结果,大大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开放式提问

这类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要幼儿积极地进行思考,符合情理的回答都可以。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的拓展思维都得到提高。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提高提问技巧,通过提问让幼儿主动学习,以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将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要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地反思,考虑提问的有效性,从而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调整教育行为,更好地把问题引入语言活动中,优化提问行为,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

摘要:提问是语言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一个精准的提问能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更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从而影响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从以上现状着手,提出一些提高语言活动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意图优化提问质量,体现幼儿主动学习,有效地把握主体性教育。

篇4: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子,但更多是靠后天的培养,靠机缘巧合,关注孩子的优点,暗示并放大孩子的优点,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人无完人,但总有优点,特别是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关注孩子点点滴滴可爱之处,只要你的孩子五官端正,面貌可亲,你就要肯定你的孩子是帅哥、美女。只要你的孩子不傻,你就要告诉孩子你很聪明,很灵活。只要你的孩子会穿衣吃饭,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双灵活勤劳的手,长大了什么都能做。只要你的孩子肯喊人,你就要告诉孩子你真有礼貌,大家都喜欢你。只要你的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颗美好的善良心,你一辈了都会快乐无穷。只要你的孩子喜欢唱歌,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付好嗓音,象百灵鸟一样动听。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学会关注自己的优点!当从事各种活动时,让他们想想这些优点,这样有助于孩子提升从事这些活动的自信,这叫做“自信的蔓延效应”。于是,你的孩子便成了美丽的孩子、聪明的孩子、健美的孩子、勤劳的孩子、善良的孩子。

但是,点赞也不能过于直白虚假,要做到有根有据,就是你的赞美是有理由的,和孩子相处时,要学会寻找孩子值得赞许的具体理由,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扬孩子。可以说:“孩子今天的作业全做对了,有进步嘛。”不要说:“孩子你真聪明,妈妈好喜欢你。”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当孩子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让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在柜子上为孩子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奖状、小制作。这些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篇5: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探索发现蛋宝宝站起来的多种方法。

2、理解物体站和支撑的概念。

3、初步形成互相协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活动准备:

熟鸡蛋、沙包、线圈、毛巾、瓶子、积木、纸、装有米、绿豆的碗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探索蛋宝宝能站在桌子上吗?

想一想:蛋宝宝能不能在桌子上站起来?

蛋宝宝想和小朋友一起学做解放军的游戏,请小朋友起立做一个立正的动作。

蛋宝宝看到小朋友站的真有精神,它们也想学做解放军。你们想一想:蛋宝宝能在桌子上立正站好吗?

试一试:怎样让蛋宝宝在桌子上站起来?

请小朋友拿起蛋宝宝试一试。

二、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探索能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多种方法。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1)幼儿把蛋宝宝放在瓶口、盖子上,蛋宝宝站在了它们上面。

(2)把沙包压出一个坑,或在大米、小米、沙子的表面压出一个坑,或把线围成一个圈,用布围在一起支撑住鸡蛋,都能使蛋宝宝站起来。

2、探索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讲述自己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探讨蛋宝宝站起来的原因,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

(1)杯口、瓶口、支撑住蛋宝宝,蛋宝宝便站了起来。

(2)没有明显的类似瓶口的支撑,可以在沙子面上压个坑,或把线圈围起来,蛋宝宝也能站起来。

三、提问:蛋宝宝能站在纸上吗?

启发幼儿猜测讨论:把纸揉成纸团儿,蛋宝宝便站在了纸上。

引导幼儿用其他小朋友的办法,让蛋宝宝站起来。并讲给教师和小朋友听。

延伸活动:

让幼儿寻找生活中放鸡蛋的方法:如冰箱中的鸡蛋、卖鸡蛋箱中的纸垫等。

把蛋宝宝送回家。

活动提要:

1、想一想,蛋宝宝能不能站在桌子上。

2、试一试,做一做,用什么方法让蛋宝宝站在桌子上。

活动重点:

篇6: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活动目标:

在游戏中,使幼儿探索让蛋站立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熟蛋80个、沙盘、瓶盖、玻璃2瓶、积木、沙包、铲子、旧手帕、碎布。

活动过程:

1、以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参加实验的兴趣。

(1)师弹奏乐曲,幼儿做律动《学做解放军》进活动室。

(2)出示蛋宝宝。

师引导语:“蛋宝宝看小朋友做解放军真神气,它们也想学解放军做立正的动作。你们想想看,蛋宝宝能行吗?”

老师启发幼儿想一想。

2、让幼儿探索,寻找在平面上让鸡蛋站立的方法。

(1)给每人提供一个蛋,让幼儿操作,寻找使蛋站立的方法。

(2)幼儿操作,师观察并及时鼓励。

(3)小结。

① 幼儿汇报操作结果。

② 师小结:只有将蛋宝宝磕破,才能站立。

③ 提出新问题:有没有不将蛋弄破就能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办法呢?

3、提供不同材料,让幼儿再次探索使蛋站立起来的多种方法。

(1)引导语:“老师请材料王国的朋友们来帮助蛋宝宝,让蛋宝宝站起来。”介绍材料名称:沙、积木、瓶盖、玻璃瓶、碎布、旧手帕。

www.hoing.net

(2)让幼儿动手操作,借助各种材料使蛋站起来。

交待规则:

①拿材料时要声音轻,动作轻;②注意安全,不将沙子弄到衣服上及眼睛里。

幼儿自由探索使蛋站立的方法。

(3)在观

察中,都是重点让幼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鸡蛋站立。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用多种方法使蛋站立,帮助其树立信心,体验成功乐趣。

(4)师生共同总结“蛋宝宝站立的各种方法”。

请幼儿相互参观作品,看谁用的方法最多。

请幼儿讲述用几种方法使蛋宝宝站立,并操作演示。

师小结:①蛋方在瓶盖里;②蛋放在沙包上;③将碎布、手帕揉作一团,放上蛋;④瓶子装入沙子,放入蛋;⑤积木交叉搭,放上蛋。

4、以“蛋宝宝送礼物”分小礼物,活动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让幼儿进一步探索事物间的联系。

1、交待问题:①为什么蛋宝宝要在材料王国的帮助下才能站立?②蛋宝宝想去旅游,怎样才能不破呢?

篇7:站起来,你就是风景

“大家都平静吧。”本班平时腼腆不爱说话的小贾同学在班级群里竟然发话了,然后就见各种抓狂的QQ表情乱闪不停。12点9分21秒:“可以进去啦……”这行字一出现在对话框里,原本闹翻了的QQ群突然一片沉默。

呜呜,我胆子小,不敢进……我一边在心里念叨着一边打开网页,吸了一大口气,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全部输了进去,一个矩形的条形框弹出:“语文112,英语106……”桌面右下角弹出本省今年的高考分数线,扫了一眼,差8分!我一下歇斯底里地哭了。

拿着手机飞快地跑下楼下,打开通讯录,却不知要打给谁。士庚和我关系最铁了,最后我还是打给了他。那天,记得我喝了一瓶叫做“9度”的啤酒,在一个大男生面前又歇斯底里地哭了一场。当然,他也哭了。

初二那年,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我从一个小县城来到城市生活。我是一个敏感的双鱼座女生,后来性格变得孤僻,多愁善感,就算自己多么努力,成绩也是中等水平。中考离重点高中差了7分。老爸带我走了全市近十家高中,最后选择了离家近的一所学校。

上了高一,自然我的成绩排在前面,进了所谓的“重点班”,之后,整个高中,就在上课、看小说、被老师批、坚持、崩溃、从头再来的反反复复中过来。被骂得最惨的那次,回到家,我拿出一把小刀在自己的左胳膊上滑了一下,不是自虐,是想让自己清醒一些,自然血流了不少。那时候我每天坚持在日记本上写下“我要上大学”。

高三说来就来了。因为我是借读生,高考规定得回户口所在地高考,三月高考报名、体检、领准考证,每次我都要回到六十多公里外的老家去办理。坐车、晕车、倒车,加上紧张的复习,我心里很难受,充满了彷徨。一次又一次的模考、会考、小考,成绩总是不前不进,虽然名次在前面,但我知道离理想大学还差得远。

高考成绩,悲剧地成为了现实。

高考过后,我的手机大多关机。有一天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她离分数线差28分。她的家庭很特殊,母亲走失好多年,父亲在外面做零工还经常生病,爷爷做地里的庄稼活,一个姐姐在郑州上大专。记得高三的冬天,她带了一顶粉色的帽子,让我摸她的头——她把头发全剃光了!我的天,她可是女生!她告诉我她想“从头再来”,不再胡思乱想,不再抱怨社会不公。高考后的第二天,她就去一家烧烤城当服务员了,我不知道她那瘦小的胳膊能否承担起如此重的负荷。

查到高考成绩后的第二天,我们去学校领招生报纸,我看见她在阳台上偷偷抹眼泪,这是她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掉眼泪。她说她想找一个便宜一点的大专,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尽早地工作。我沉默不语,好一阵才劝她:“还是复习吧。大学文凭是我们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多一年又如何。”在我的说服下,她终于决定拿起高三的课本,再来一年“高四”。当7月的阳光洒满全城,她应该已开始每天早晨手持一本英语词汇书背单词了吧。

还记得日本导演北野武的电影《坏孩子的天空》中的台词:“我们完了吗?”“混蛋,我们还没开始呢!”青春也许太残酷,但是也不该轻易就缴械投降!出于这样的认识,我选择重拾高复资料,开始高四生活。

对于我们这些无数普通的孩子来说,没有背景和爹可以拼,虽然高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大学对我们而言,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起点,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在一个高一级的台阶上,去开始竞争。

哪怕来年没有金榜题名,我想这段高四生活,也会是一段有关青春的奋斗记忆,虽然会寂寞、迷惘、无助,这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心中还有梦想,我们正在路上!“站起来,你就是风景!”把这句话送给所有的高复生,但愿明年我们都会有一个好结果。

复读理由:对于我们这些无数普通的孩子来复读理由:说,没有背景和爹可以拼,虽然高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大学对我们而言,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起点,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在一个高一级的台阶上,去开始竞争。

篇8: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它站起来了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竖立现象,在操作尝试过程中寻找物体站立起来的方法。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操作的结果,并大胆地用语言交流表达。

活动准备:

积木、鸡蛋、纸、本子、手套、剪刀、鸡毛、橡皮泥、铅笔、小衣服、吹气玩具等等。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些什么?带幼儿一边看一边说说有些什么?。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东西它们都怎样?,他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让它们站起来。幼儿尝试操作。

2、小朋友发现有许多东西都站起来了,有的还站不起来,请小朋友再来帮帮忙,让那些站起来的东西神气的站到桌子上,不能留在地上。

幼儿再次操作 师:看看有没有漏掉。

3、这些东西真有趣,有的能站起来,有的不能站起来,谁知道为什么?。

地上这些不能站起来的东西真的也好想站起来,请小朋友找一样东西帮帮它,让它也神气地站到桌子上去。幼儿再次探索操作。

提问:你帮来谁?是怎样让它站起来的?。请幼儿相互讲讲,还可以去讲给客人老师听。再请个别幼儿讲述。

4、刚才,我们让许多许多东西站起来了,现在有一样东西也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看是什

www.hoing.net

么?

老师出示吸管,请幼儿来帮帮忙也让它站起来并把它记录下来有几种方法记几种方法,方法越多越好。幼儿操作。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篇9: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探索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想像力与动手能力。

3.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沙子、瓶盖、玻璃瓶、积木、碎布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鸡蛋宝宝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师:瞧!它是谁呀?蛋宝宝遇到一个难题,它也想跟小朋友一样站起来做游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二)自由探索,寻找蛋站立的方法。

1.请幼儿讨论思考。

2.每位幼儿一个蛋,幼儿探索,寻找在桌面上让蛋站立的方法。教师观察、鼓励。

3.幼儿交流操作方法。

4.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交流情况作简单小结。

5.提出问题:有没有不把蛋磕破就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环节简析: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小班的幼儿特点是游戏贯穿一日生活,也就是说小班幼儿的活动开展离不开游戏,所以组织科学活动也同样要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师的语言也要以游戏口吻去组织,让幼儿在玩中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发现,去了解。)

(三)提供不同材料,请幼儿再次寻找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1.出示并介绍为幼儿准备的各种材料。提醒幼儿注意事项:轻拿轻放、不将沙子乱撒。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试验。

3.教师观察指导,给幼儿提供帮助。引导幼儿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站立。鼓励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

4.幼儿相互参观,交流方法。

5.师幼共同总结让蛋站立的各种方法。

(环节简析: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地选择,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我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孩子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决问题,去发明,还有助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有新发明,能支配材料的,能解决问题的人,并使得幼儿有成功感。)

活动延伸:

蛋宝宝送礼物。

教后小记:

《纲要》中关于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中,多次提到了诸如利用“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等要求,这是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要求的具体体现。

一、生活隐射科学,激发探索的兴趣《纲要》还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的确,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我们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兴趣,制定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小班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活动内容及形式能吸引幼儿,让幼儿主动去学,并乐于接受。蛋是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几乎每天都在实用的食物,所以蛋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然而蛋宝宝怎样可以站起来这个问题确是孩子们没有涉及过的,对于这样熟悉又有神秘感的内容孩子是最喜欢的,这种喜欢也激发了幼儿主动的去探索、发现藏在蛋里的秘密,也是支持我们活动成功展开的关键。

二、分层提供材料,体验成功的喜悦材料单一,会限制幼儿的发展及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剥夺了幼儿科学探究的机会与条件;而材料丰富多样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地选择,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我使用了层次分明的多种辅助材料,如沙子、橡皮泥、瓶盖、瓶子、积木、报纸等。在诸多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把材料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可以完成任务的材料,如:沙子、瓶盖瓶子、橡皮泥等。还有一种是要通过操作的间接材料,如:积木、报纸等。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使用直接材料孩子只要把蛋放上去就可完成,很快就达成了任务。尝试间接材料的孩子一开始并没有成功,我提示孩子可以想个办法把材料变一变,很多孩子听到提示以后把报纸揉一揉、积木搭一搭,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决问题,去发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有新发明,能支配材料的,能解决问题的人,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游戏情境,感受操作的乐趣小班的幼儿特点是游戏贯穿一日生活,也就是说小班幼儿的活动开展离不开游戏,所以组织科学活动也同样要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师的语言也要以游戏口吻去组织,让幼儿在玩中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发现,去了解。活动以鸡蛋宝宝想站立开始,让孩子帮助鸡蛋宝宝解决难题,孩子们都非常热心,急切的想要帮助鸡蛋宝宝。在自由探索和提供材料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帮助鸡蛋宝宝解决了难题,孩子们畅游在鸡蛋宝宝的世界里,体验着操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篇10: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课历史性较强,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学生比较容易在感情的体验上出现断层,难以达到深刻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理想境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注重激活历史,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从而让学生展开与历史的对话。

一、预留空间——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新课程教材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强调自得、自悟。教师要从重教转向重学,把学生的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支撑点,努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可以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不是一味听教师讲,让学生自己也有话可说。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关于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他们了解甚少,为此我们先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调查研究,通过上网、去图书馆、询问家长邻居、自己找课外书等多种方式,来寻找中国革命的足迹。为了避免出现搜集资料的杂乱、零散、重复、遗漏等现象,根据教学目标,我在上课前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搜集的内容。

(一)搜集鸦片战争、圆明园的毁灭等资料。

军阀的长年混战给我们祖国带来了哪些深重的灾难?

(二)查找有关红军长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请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摘抄下来。用简短的一两句话写出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令你最感动的地方(这句话应包括地点、遇到的困难,具体做的事情,让你感动的原因),要能反映出红军战士长征过程中不怕艰难险阻、英勇顽强、一心为民的精神。

(三)面对着这重重的困难,甚至随时都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些红军战士依然要坚持长征呢?

有了明确的课前调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来进行学习,使学生对这段历史建立初步感性的认识,也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体验了情感,更为孩子进入课堂、充分参与课堂提供了话题,而不是被我牵着鼻子走。

二、创设情境——把教育痕迹悄然淡化

情境所显示的鲜明形象,对于正处在表象思维阶段的儿童来说,可以引起无意识心理倾向,忘我地进入情境,引起他们的认同感,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为此,上课一开始,我先从人民的苦难生活入手,在一曲悲凉的《江河水》音乐声中,以精选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生活的图片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引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那个苦难的岁月,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产生悲痛、愤恨之情。此时我再出示帝国主义瓜分示意图并激情解说:是啊,在帝国主义隆隆的炮声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无力反抗,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泱泱中华,内忧外患,山河破碎!让学生直面历史,并定下沉重的基调,学生们的悲愤、屈辱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我再让学生来讨论:此时,如果继续下去,你觉得等待中国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学生们边回顾着前面学习的屈辱史,边观看着图片,激起了内心对当时中国的命运的深深担忧,更深刻地意识到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已经到了必须改变命运的时刻,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创设了典型的历史情境,通过想象、创造等方式使教材中物化为文字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力求渲染气氛,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一环节也对后来了解为使人民站起来中国人民作出不屈不挠的抗争做好了情绪上的准备,达到了以史动人、以史育人之功效。

三、巧妙设疑——把自主探究引向深入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求教师以教材为参照,精心设计对话内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师生对话的平台,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世界出发去感悟和体验,最终再落实到自己的品德发展和行为塑造上。

(一)巧设疑知艰难

看着学生们满脸的悲愤、担忧之情溢于言表,我顺势引导: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孙中山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士奋起抗争,发动了辛亥革命。(请生读辛亥革命内容)但遗憾的是,老百姓依然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又将走向何处?从而很巧妙地引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通过激情地导入后,我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自学课本中党诞生的内容,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与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

经过小组的充分自学和激烈的讨论后,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以及生生之间的对话,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一个初步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火花总是围绕着问题发生的。围绕一个话题,我们需要的是深入地展开讨论,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泛泛而谈。在这课教学中,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其历史意义是本课重要的认知目标。这时候展开对话的关键是提问,教师要提出能够激起思考的问题。我将《会场风波》《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作为补充学习资料发给学生,问:“为什么要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的游船上呢?”通过各种材料的学习,同学们充分地展示、交流小组探究的结果,体会到共产党成立很不容易。“明知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要坚持成立中国共产党?”提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方向、线索,引导孩子深入探讨,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困难,更引导学生了解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以及对中国革命的现实意义。

(二)重生成悟卓绝

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和筛选,挖掘能够深入人心、发人深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军队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一环节中我就力求体现这一点。在出示了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的录音片段后,我先让学生交流“从了解到的资料中,红军长征遇到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他们是怎样克服的”,再请学生看看红军长征途中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一串串震撼人心的数据(见下表),使得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在学生眼中一点点清晰起来。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同时呈现了从一系列的教学资源中精选的两个最典型的历史片段——《飞夺泸定桥》《爬雪山》。孩子们看了视频后,红军战士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更加高大了,他们也强烈地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学到这里,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的质疑:“既然长征要历经这么多千难万险,为什么要坚持呢?”这个问题和我课前预设的“面对这么多的艰难险阻,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红军战士?”有相似之处,但更贴近学生。为此我趁热打铁,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让学生思考:“红军为什么能坚持长征呢?”把自主探究引向深入,再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了解放全中国,这支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军队,虽然衣衫单薄、空腹赤脚,却依然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激发起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对话的双方总是在互相启发下展开,犹如“三级跳”甚至“多级跳”。通过这样逐步深入的学习,它促使学生充分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懂得他们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从而突破了重点难点,自然而然地打开孩子们的情感之门,实现了学生情感层层深入,达到从感受、理解直至赞美的高度。

篇11:纸人站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和声课程作为高校音乐院校的理论必修课,有一定的特殊性。想学好和声要有一定的乐理课程知识做铺垫,一般开设在大二学年,它和别的理论课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音乐理论课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像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而和声学则是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课程,它需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两者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和声学课程在高校开设现状,大都是传统和声,偏重理论而轻视实践,内容陈旧,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显得较为单一。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大都停留在给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形式且形式单调,这就导致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和声学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是从表面上学习到四部和声的和弦连接、声部进行等知识技法,没有掌握其精华部分,更没有深入了解和声学的核心。所以,想要改变学习和声学的现状,能够调动学习和声学的积极性,就需要结合其他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习和声学的效率。

和声进行是种立体模式,是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立体的方位进行,这就表明学习和声不能只是从纸面上进行学习,而是要结合感官听觉与键盘演奏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通过立体化的演奏与分析来更好的指导和声课程的进行。学生只有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从深层次上去感知和声学的内涵,它的本质属性。

二、具象演奏力与感官听觉恰接的指导作用

前面提到,和声学课程并不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和弦连接而做的作业,而是要提升到在键盘上的和弦连接练习,想学好和声学不仅要弹奏还需要听和弦色彩,以及不同和声功能连接时听觉艺术所带来的感受,只有多听多弹才能更好的指导和声课程的学习。具象演奏是指把运用理论知识连接起来的和弦在钢琴上具体的弹奏出来。这是需要有一定的钢琴功底才能更好的展现;感官听觉主要指将弹奏出来的和弦连接用记忆的方式去感知音响效果,不同的和弦功能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色彩表现力,这就要求在具体弹奏中去加强听觉感知能力。具象演奏和感官听觉看似对立,实则不然,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把具象演奏力与感官听觉很好的结合起来,必将能使学习和声学的的状态达到质的飞跃。音乐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必需品,怎样把纸面上的和弦连接化作一个个色彩饱满的音符让心灵去感知是个重要的问题。

三、分析能力与和声思维技术性结合

良好的分析能力也是学习和声学的一个重要属性。在和声学上分析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已有的旋律片段进行分析和标记和声功能,这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最佳方式。和声思维主要指运用和弦的纵向音程与横向的和弦连接之间的音响关系去分析写作,培养和声写作思维方式也是学习和声学的重要方面,只有熟练的运用和声思维才能更好的指导分析写作,这是学好和声学的必要条件。分析能力提高了自然会指导和声习题的写作,会在写作和弦连接时考虑的范围更广,和声思维培养到位,会对学习和声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在学习和声的过程不仅局限在课本上做题,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去辅助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利用Finale、Overture和“水果”等软件,通过软件显示乐谱以及把乐谱和音响同步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边写边听,从音响上去把握自己做题时的音效,通过改换和弦或排列法去调整和弦与和弦之间的连接,这样就能提高分析能力与和声思维技术性结合,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

四、演奏及分析能力对和声平面化到立体化的重要影响

演奏和分析能力是学习和声课程的重要辅助手段,它是对和声平面到立体化的实现途径。现阶段高校学习和声课程的效果大多不明显,学生学习完之后不知道学习本课程的作用和意义,这是普遍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大多遵照书本知识学习,没有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这就是平面化的和声连接。要想实现和声立体话就是把谱面的知识在钢琴上演奏出来,做到和弦立体化、音响化,在实践当中去感知和弦的色彩变化。演奏及分析能力是提升和声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加速和声学学习的感知能力和进程;演奏及分析能力也是检验和声课学习的一个方法手段,通过弹奏和分析谱例来更好的促进理解和声课本身。演奏本身就是把和声立体化的过程,分析能力又是从较高思维层面去理解,去感知,所以说演奏及分析能力对和声平面化到立体化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结束和声平面时代,让和声真正“站”起来的根本途径。

上一篇:宣传片制作合同示本下一篇:致所有的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