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传统村落发展之路

2024-05-25

探寻传统村落发展之路(通用6篇)

篇1:探寻传统村落发展之路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读书笔记

一: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作者:周建明

传统村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形成的村落,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人类的第二大创造,成为其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体记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甚至连文物古迹,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成了社会发展建设的绊脚石。在房地产开发时,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村落,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打造,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变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都市空间。今天的部分地区正面临着环境危机,特色危机、文化危机。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士已经认识到:历史环境保护、文化资产活用、地方特色维护等课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大量的文物古迹、近代建筑、历史街区、文化名城遭遇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假古董泛滥成灾、欧陆风盛行不衰,人造景观蔓延各地;大广场,大草坪,形象工程、献礼工程成为少数领导者与新闻媒体的关注重点;等等。这一切都告诉人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设计手法,城市管理目标,传统村落保护政策。

本书的写作即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在对中国传统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试图全面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并以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我认为全书可以是分为四部分来阐述的。分别是 ①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② 传统村落的保护 ③ 传统村落的发展

对全书进行概述和总结如下:

二: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村落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程,尤其是农耕文明历程的最佳见证。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产生地和传承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创造性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些民居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文化以及周边环境的独特优势,并围绕其独特的功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同时,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选址、布局业务不显示出高超的技术和智慧。传统村落正是我国传统营造文化最重要得载体。

1.传统村落基本概念 2013年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评选时,专家们发现评选材料存在以下问题:①基本概念不是很清楚。②有较多存疑的村落。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概念模糊。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所谓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好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较大变动,保存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人们仍聚族而居的村落。作为完整的生活单元,他们由于历史发展中偶然兴衰因素的影响,至今空间结构保持完整,留有众多传统建筑遗迹,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生活方式,成为新型的活文物。所以,传统村落是历史遗存,却不是遗址,是农村乡土文化的活文物。2.传统村落基本特征

2.1传统理念

梁漱溟认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承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伦理观念关系到人与人、人 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传统文化在传统村落中表达的淋漓尽致。2.2空间逻辑

传统村落的布局讲究伦理关系,注重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崇尚“中”的空间意识。祠堂宗庙作为宗族权威的载体,大多占据村落的中 心位置。建筑的群体组合往往强调一种源于伦理关系的结构秩序。2.3社会形态

与现代社会“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不同,在村落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它主要体现在同宗同源的血浓于水,和谐互助的友邻关系,人与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突、患难相恤”的传统道德准则。2.4特殊需求与风水民俗

由于聚落形成的历史背景,有些传统村落需要满足居民的一些特殊需求,例如防御需求。例如村落选址在周围起伏变化得丘陵地形,有效地阻碍着入侵者的长驱直入。与水为邻,天然屏障明显,防御性大大增强。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也深受风水学说的影响,从村落的选址、村落的形态结构、建筑朝向以及理水的走势都深深地打上了风水的烙印。其布局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得水为上”而非常重视水的营造。与风水相关而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是民俗信仰。如同氏族聚落的祠堂宗庙一样,民俗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往往在村落整体布局上占据中心地位,如侗族的鼓楼、回族的清真寺,它们往往在空间上起着统领全村的作用。3.传统村落价值评析

传统村落的价值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定:①情感价值②景观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艺术价值⑤科学价值⑥社会价值⑦经济价值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然而,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

1.传统村落的生存保护现状及问题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2000年时拥有363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时只剩271万个自然村。2012年缩减为230万个,村落消亡迅猛势头不可阻挡。

1.1传统村落的“自然性损毁”

长期以来,对传统村落稀缺性认识不足、保护乏力,造成了乡土建筑“自然性损毁”。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散落在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地区,破败严重。有的地方对传统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许多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传统村落建筑的土木结构,抗风雨侵蚀及灾害能力差。由于受到风雨侵蚀和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等自然力的破坏,众多已无人居住的民宅、祠堂面临着倒塌的威胁。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1.2传统村落处于“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颓废状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传统村落的老龄化、空巢化,使得传统村落缺乏维持自身发展的动力,传统村落发难以为继。很多村落的现状是:交通闭塞,许多田地长满了杂草,村里只有几栋被遗弃多年的破旧农舍,残垣断壁横亘在高高低低的草丛里,很多民居已经人去屋空,村落偶尔可看到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大都搬到附近的镇上去住。许多村庄由于无人居住面临着消失的困境。

1.3大量并村导致传统村落迁移消失

村落规划无序性使传统村落频遭撤并扩张性破坏,失去了可印象性。异地脱贫、下山移民、海岛和库区整村搬迁,使不少传统村落迁移消失;城镇化扩张性发展使许多村落被圈进城中村;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误区及其对传统村落实行萎缩管理,使不少传统村落逐渐消失和衰败。

2.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框架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原则。3.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

3.1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保护

传统村落的选址一般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地方景观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村落布局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包括沿江、抱湖、靠山等几种选址类型,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居住文化和地域背景,并与维系村民生产生活的方式密切相关。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的保护,首先要对传统村落的选址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村落的选址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山体、河流、植被等要素,通过图解分析村落的选址与布局特点、轴线对位、视觉廊道等;其次应该对村落的自然景观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村落有直接的视觉关联的山形水系、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农作物等的形态和种类特征进行考察与分析,对主要景观特征及其内容构成、形态特征、人文内涵等进行分析。

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进行保护分析应该至少得出如下成果: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分析图、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影响因素分析图。通过对环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识别,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2传统建筑保护

在传统村落中,传统的乡土建筑往往是最能体现传统村村落特征的关键要素。这些传统乡土建筑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结,是美丽中国的核心景区和 景观基因,具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

在传统建筑中,民居是最主要也是特色最鲜明的建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因此传统民族在不同地域间有巨大的差异。基本上按照地域可以分为:华北民居、东北民族、西北民居、西北窑洞、江南民居、西南民居、闽粤民居。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如维吾尔族阿以旺、藏族土库房和碉房、彝族土掌房等民居。

对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制定保护措施的时候,需要对建筑的以下特征进行分析:①类型分析:对传统建筑的时代功能形制构造类型等进行分类归纳。②布局与形制特征:对传统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间的相互关系、建筑的空间组合关系、建筑尺度、屋顶形式等进行分析。③构造特征:对传统建筑的台基、地面、墙体、构架等特征进行分析。④材料与工艺特征:对传统建筑的主要建造材料及建造工艺特点进行分析。⑤装饰装修特征:对传统的装饰装修细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⑥相关民俗特征⑦建筑综合特征:通过对前面的布局形制、构造、材料、装饰等特征的梳理,总结出建筑最鲜明的特征。

传统建筑特征分析成果包括:传统建筑形制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构造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材料及工艺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装饰装修细节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营建风俗特征分析图档。3.3村落形态保护

村落格局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营造文化,同时能够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村落整体格局保持完整的乡土特征。对传统村落形态的分析包括:①村落传统格局演变分析②格局特色分析爱③街巷河道分析④公共空间分析⑤整体风貌特征分析⑥影响因素分析。

3.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内容包括:村落中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风民俗等内容,以及其他所依托的场所和建筑、用具实物的保护;了解相关知识的特殊村民;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器具的做法工艺等。

四:传统村落的发展

“村落的发展是永恒的,他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或急或缓,但新与旧、传统与更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于传统村落之中(吴良镛,1994)

1.传统村落发展的内涵

中共十八大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对传统村落的发展尤其重要。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村居空间,他们一般都依山傍水,其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空间布局非常完美,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内涵。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保障传统村落健康发展的基础。2.传统村落发展的特殊性

2.1历史原真性与外来文明的矛盾 历史原真性是国际评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之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护其真实而原生态的风貌。但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着现代文明和外来人员的冲击与碰撞,外来文化入侵逐步破坏传统村落原生态平衡机制,进而破坏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2.2传统物质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

如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给传统村落原生道路产生较大的破坏,村落居民改造房屋多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割断了建筑风貌的延续,新住宅的建造多采用现代风格,影响整体景观风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2.3原生态与商业化的矛盾

在商业化过程中,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各相关利益方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回报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导致只注重开发而不顾保护的局面,造成传统村落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

3.传统村落发展原则 3.1原真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首先必须体现历史环境原真性保护的原则。封尘的历史遗存携带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信息,是古村历史文化价值的主要载体。如果失去了这些真实的载体,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3.2整体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要遵循保护历史风貌完整性的原则。风貌保护的对象是有特性的组群景观,其中不一定有特别重要的文物或古迹,但作为一个整体,这种景观的载体、形象已成为某个地点、区域,或某种文化的标志。风貌保护的目标则是基于对文献和遗存实物的研究来反映历史场景,以获得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整体性原则正是要求注重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功能的完整,建筑环境的完整,新与旧在整体上的平衡以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向平衡。

3.3因地制宜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地方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的调配合理利用资源,对传统村落的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管理。

3.4持续发展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以服务民生、提升效益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核心,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的保护”的良性循环,其宗旨是技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参考文献:

[1] 周建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 张泉,王晖,陈浩东等.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现代建筑 [C].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篇2:探寻传统村落发展之路

潜藏待机阶段

这个阶段是刚刚毕业,对很多情况并不了解和熟悉,所以需要潜水深入,好好学习和积淀能力与知识,等待时机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个阶段切忌浮躁,不能沉下去,就不能浮起来。诸葛亮当年被比作卧龙也是处于这个阶段。所以对于分配给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千万不能拈轻怕重,一定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崭露头角阶段

一旦得到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就要好好把握,但是不是所有的机会都要展示,那样只能让周围的人觉得肤浅。因此,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好机会要有足够的实力去展现自己。切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没有太多能力硬是要充数,那样不但不能得到锻炼自己的机会,反而会显露新人的虚浮。

初见成果阶段

这个阶段是职场新人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阶段,已经进入一家公司发展,对公司业务和人员很熟悉,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展示,才华得到了认可, 而这时是最需要慎行防凶的。这个阶段需要注意不要锋芒太露,需要韬光养晦,学会更加谦虚的对待周围的人和荣誉,

这个阶段的群众基础一定要打好,只有大家说你好,你才是真的好。

上升晋级阶段

这个阶段通常已经到达公司的中层管理阶段,需要审时度势,既不能得罪上面的副总、总监,也不能得罪下属。这也是一个人在职场之中压力最大,做事最艰苦的阶段。这个阶段不能追求有大的功劳,但要追求没有大的过失。做好中层管理者贵在沟通和协调,沟通是个大学问,既要领会上层领导的意图,也要传达给下属正确的指令,同时不能让人感觉你有官架子,脱离群众的领导是不会受到上级赏识的。这个阶段也容易产生职场倦怠和职场价值通胀,是相当的危险的历程。

功成名就阶段

这是一个跳跃的阶段,把握好机会,可能一跃龙门,也可能一跃深渊。这个阶段是到了高层管理阶段,最重要的是这个阶段已经可以和高层老板直接对话了,也基本远离了群众。所以很多信息是宏观的,更要注重细节。如果是副总或者总监,把握老板的心理脉搏就是相当重要的。需要审时度势,灵活应变, 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对于打工的高层管理者来说,这点非常重要,老板的方向把握住了,你可以一跃龙门,成为他的接班人;如果没有把握好,触犯了他的规则,你就可能什么都不是。

盛极必反阶段

篇3:浅谈传统村落的发展之路

城镇化飞速发展下, 物质条件好了, 人们所关注的点就不止于温饱问题, 近些年来城市人口与面积飞速扩张, 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 农村人口大多为老人和留守儿童, 受城镇化扩张影响, 一些传统古村落的去留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局面。文化的缺失已经慢慢成为社会的普遍认知。古村落的遗留问题该如何与现代城市如何接轨是高度值得我们关注的。传统村落有其自身的价值, 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 它具有生活、生态与文化价值, 我们是否可以使其利用自身优势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乡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环境, 培育新兴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起初应该对村落进行修缮保护, 恢复保护, 集中保护, 传承保护以及创新保护。对村落年代久远的民居、巷道、传统加工设施、桥梁、水井遗址进行修缮保护。尽量恢复传统公共建筑。查询相关资料, 恢复对传统公共建筑的记忆, 并通过设计, 恢复部分公共建筑。搜集村落的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工艺美术作品, 搜集有关文化遗产、实物、图片等, 在民族文化活动中心设置文化陈列室, 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搜集、整理, 发现村落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承人, 通过地方政府、学者等共同认定, 确定村落相关项目的传承人, 规定其责权利, 让其成为村落文化的传承人, 在村落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移植到村落, 有意识地培养传承人;在保护好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前提下, 通过挖掘当地的文化元素, 创作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歌舞、旅游工艺品等文化产品。还可以开发竹编、绿色食品等旅游产品。关于村落修缮整治应坚持如下原则:整体性原则、自然协调的原则、生态环保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村落的自然山水、一草一木、聚落建筑, 以及生活在此的村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 使自然、聚落和人和谐相处, 自然融洽。村落建筑的规模、样式、色彩, 公路、步行道、桥梁、水管、电线杆、栅栏的材料、色彩、高度等要自然融入当地的环境, 协调自然, 不能影响村落的自然美。要对整个村落的环境进行统一整治和美化;对垃圾、潕水进行统一处理。

3 传统村落的产业创新

要考虑到村落特色产业发展, 乡村旅游业是将来乡村发展的主导产业, 生态农业是旅游业的配套产业。要优先发展乡村旅游业, 丰富旅吸引物。发掘、复建、移植、创新民族民间文化, 丰富旅游内涵和品种, 增强大寨旅游吸引能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按照旅游功能发展的需要, 完善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的旅游设施。发展生态农业, 采用传统方式, 发展种植、养殖业, 发展绿色环保加工业。

3.1 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及形象进行策划

给村落形象进行定位, 是传统聚落展示、农耕文化体验, 还是民俗风情探秘、乡村旅游休闲。设定游客接待区: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购票、导游、停车、餐饮、住宿等服务。民族文化集中展示区:集中展示和表演民族文化。传统聚落展示体验区:充分展示大寨传统聚落及其负载的民族文化、民俗风习, 是游客感受和体验大寨民俗文化的主要场所。农耕文化体验区:通过参观、参与当地村民的传统农业生产活动, 体验山地农耕生活, 感受山区农耕劳作的过程与乐趣。

3.2 社区管理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规划

3.2.1 完善村民自治。

村落党组织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国家相关法律、旅游规范, 做好当地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发挥党员在村落保护、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村落保护、建设和管理中, 要充分发挥全体村民的作用, 尊重他们的意见, 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健全村落各种管理制度和规章, 严格按制度办事;明确村委会、民间组织、村民的责、权、利, 按规章进行管理和奖惩。

3.2.2 组建村民自治团体。

逐步建立旅游管理协会、演艺队、环境卫生资源组织、专业合作社等组织。

3.2.3 村落建设措施。

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和利益协调机制。引导村民配合政府行为。培养村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建立健全适应村落保护、建设和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加强村民的培训, 全方位提高村民的旅游素质, 包括提高他们卫生习惯、文化水平、现代旅游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等。

3.2.4 营造具有较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通过村落建设和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 达到民风古朴、文化厚重、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村落。

3.3 对村落村民培训规划

通过村民培训与社区教育, 让村民主动学习与接受专业培训, 提高村民素质, 使之能较好地适应旅游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需要。

第一, 村民培训的形式。村民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是专业培训。选出有较高文化知识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到大专院校学习, 全面系统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管理知识;二是临时培训。由有关部门或乡村组织, 聘请老师到本地授课;三是挂职培训。选派人员到相关部门或企业挂职学习;四是专家讲座。邀请有关专家授课。

第二, 村民培训的内容。根据大寨村民的现实状况,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地方历史文化知识;二是接人待物的现代礼仪;三是环境保护知识;四是卫生知识;五是科技知识;六是防火安全知识;七是烹调知识。

4 结语

传统的村落该如何很好的规划建设需要我们大家集体的智慧, 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 给传统村落带来新的活力, 创新发展才能够带来更长远的发展。

在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推动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加强支持和指导, 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媒体等媒介, 来展示传统村落的魅力, 提高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增强全民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画报等多种形式, 向广大群众宣传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知识。举办传统村落保护的专业培训, 加强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开发特色创新产业的发展, 完善体制机制, 让传统村落的发展之路更持久。

参考文献

[1]施静.古村落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苏州杨湾古村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 2015.

[2]詹焕生.尤溪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城乡建设, 2015 (9) .

[3]祁嘉华, 孙晶.古村落的价值认定与可持续发展——从新农村建设谈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4]张白茹.论城市社区建设机制创新[J].江淮论坛, 2005 (4) .

篇4:中国传统村落河南探寻之张良故里

走进被誉为“张良故里”的郏县李口镇张店村,记者惊讶地发现,这里不但出了张良,亦有不少古代高官,被称之为进士庄,仅明清两代五品以上的官员就12人,受皇封者共60多人。这些人在张店村修建的宅院被称为官宅,而张店村至今尚保存296间明清官宅,其精致的雕饰、威严的门庭,鳞次栉比的宅院,颇似一座“明清官宅博物馆”。

普通小村出了个帝师张良

车还没到郏县李口镇张店村,一座横跨道路的牌坊出现在记者眼前,“西汉留侯张良故里”,指着这行醒目的大字,这是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特意给张店村题写的。

张良是和诸葛亮齐名、妇孺皆知的人物。作为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其辅佐刘邦成就霸业,被誉为一代帝师。罗哲文等专家考证认为,被汉高祖刘邦称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并封为留侯,被后世尊为“谋圣”的张良,就出生在张店村。

张店村以前有不少张良的遗迹,如留侯祠等,其内有张良塑像。可惜原建筑解放后被毁,仅存遗址。张店村有3000多口人,大部分姓张,自称张良的后裔。

说起张良,张店村的村民乃至不少郏县人都颇以此为荣,当地至今还有不少关于张良的传说。据村民讲,农历四月初十是古时传下来的留侯祠庙会。农历又称为小麦会。这天家家户户吃面条,说是为祝贺张良的生日而吃的。古庙会传到今天,内容变了,人们会在前一天忙起来准备酒菜,有的还买鞭炮要庆贺一番,吃面条成了一种象征。也有的给张良爷燃烧香烟,虔诚地许愿。过去村里还要演几场戏,剧目大多与张良有关,如《鸿门宴》、《霸王别姬》等。唱词多是“一步高一步低,好似霸王别虞姬,一步低一步高,好似张良品玉箫”“八洞神仙数张良”等。

在张店,关于张良的传说早已植根于村民的生活。据村民讲,“摆山”是当地村民最乐玩的一项棋艺类娱乐活动,据传是张良的布阵图。特别是村中年长者,不论是田间地头,门前街口,只要两人说好,就在地上划三个相套着的方框,四角四边连起来就是棋盘,用不同的石块,或小棍、树叶作为各自的棋子开始下棋。主动方会说:“叫你三盘不能赢”,对方就会说:“来吧,张良的布阵法你还没有学会。”

虽然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棋盘,但村民们玩得不亦乐乎。胜者说张良的阵法奥妙无穷,你还得再学三十年,拜师吧。对方说,我让着你……据村民说,这是当地特有的玩法,别的地方很少见。传说这是张良的布阵图。

诸葛亮拜留侯留下墨宝

“在古代,凡是到郏县为官的,都会到我们村拜拜张良,连诸葛亮都来过呢。”村里人说,空说无凭,他们村的确有这方面的物证,就是一块在张店村出土的汉代石刻。

郏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2月,村民张振洋在原张店村的一处废墟中,偶然发现一块红石石刻。其长106厘米,宽40厘米,厚19厘米,在没有打磨的天然石面上,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是建安6年诸葛亮携元直在拜留侯祖庙,瞻仰张良像后所写的一篇短文。石刻共六行五十七个字,字体为汉隶,铭载:“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书法专家在鉴赏过该石刻的拓片后认为:“此石隶书结体方正,清隽而疏朗。因非庙堂之用,故又具洒脱飘逸之气。文字线条瘦劲而爽健,尽管已到汉末,线的起收与转折处已出现圭角,这是汉以后所有隶书最明显的特征,但此石气息上仍然弥漫着只有汉人才有的淳厚、高古、苍茫之气。年轻的诸葛亮并非以书名世,而此偶尔乘兴所书的数十字,却使我们感受到了其文之畅、其书之精、其情之诚。余曾云:‘汉人书无一不佳者’,此可证之。”

诸葛亮生活在大量使用竹简记事的东汉末期,真迹留世甚少。特别是青年时期的诸葛亮,真迹更为稀缺。石刻再现了1800年前诸葛亮在青年时期的书法艺术,实为珍贵。目前,张店汉石碑拓片已被收录至《中原文化大典·书法典》。研究者认为,该石刻是诸葛亮于建安六年春来此拜祭张良后写下的一则游记,结合当地“诸葛亮曾到张店来过”的民间传闻,该石刻是诸葛亮与张良故里张店村有渊源的力证。

近300间官宅见证昔日辉煌

称张店村人杰地灵,并非妄言:这个村不但出了大名鼎鼎的张良,在明清两代还出了很多进士,被称为进士庄。据郏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提供的资料显示:“明代隆庆年间,张店村人张乐舜(字见衡)官拜九门提督,张崇为刑部主事,仅五品以上的官员就十二人。据张姓家谱记录,明清受皇封者共六十多人。”

明清这些张店籍的官员,大都在张店修建有自己的宅院,被当地人称为官宅。这样的官宅至今在张店村依然随处可见,现存比较完好的官宅296间,建筑面积7091平方米,保存较好的东官宅、西酉盛、北义和等多处造型各异、精致庄重的官宅,其砖雕、木雕至精美,房舍至庄重大气,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的明代九门提督张乐舜的官宅,位于张店村东西大街中段,其原来的五进院,现仅存两院,后院已破败不堪。前院主体建筑为穿堂式大客厅,共五间,建于一米高的台基之上,房体通高8.33米,看起来非常有气魄。

该宅院为张乐舜于明代隆庆年间修建。据张店《张氏家谱》记述:张乐舜,明隆庆举人,曾任保定府通判。性忤权贵,挂冠而归,后驻易州奉敕提督紫荆关。张乐舜的次子张化鹏,先后任过新野县教谕、陈州学正等职。张乐舜父子位居高官,给其府第家宅取堂号为“裕恒堂”,寓富裕恒久之意。其宅第也被敬称为“提督府”,以示张姓宗亲族人张乐舜曾任提督而满族荣耀。

大客厅由60多岁的村民居住,“我这房子是土改时分的。”村民指着由红石作基,青砖砌墙,灰瓦覆顶,雕砖起脊的房子说,这房子结实得很,住到现在都没啥事。大客厅前檐下有四根明柱,柱下均有高0.8米的浮雕吉祥图案。檐廊下主次间皆装饰棂子门扇,门扇上雕刻吉祥图案和篆书寿字。值得称道的是,提督府木石雕刻,有盘龙、滚狮等图案,尽显明清古建雅韵。厅内正间距后墙过厅门1.7米处设有高大的木质屏风。屏风上部悬挂有刻着“裕恒堂”三个大字的匾额,“以前客厅里挂了很多匾,解放后人们烤火时把它烧了。”指着木柱上依然留存的铁质石榴状挂钩,“那是悬挂匾用的。”屏风后面有通往后院的便门,已被现居的房主为居住方便堵死。

穿行在村内,记者仿佛进入了一座官宅博物馆。村中除了提督府,还有位于村内东西大街西端的清朝道光进士、刑部主事张崇的宅院。

张崇官宅坐北向南,大门临街,宅院多为两层、三层,为砖木结构楼房。其中的一处宅院主楼为三层,整个楼高7米。一层为当地盛产的红石所砌,高达两三米,一楼以上为大青砖垒砌。让人称奇的是,一楼的窗户竟然为整块石头雕刻而成,二楼则为两个拱形小窗,三楼为一方形窗。

虽然宅院距今久远,但室内的楼梯还能上人。顺着宽厚结实的木梯而上,二楼当年的木质小窗还能打开,抽去木窗背后的木栓,推开窗户远眺,只见洁白的雪花飘落在青砖黛瓦上,错落有致的四合院房顶覆满白雪的瓦楞映入记者眼帘,眼前一片清灵、肃静。

手扶这冰冷的青砖,心中蓦然一动,百年前的此时,是否也是这样一个雪天,是谁在这里凭窗远眺?

篇5:探寻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之路

2013-7-9 17:28:30 来源:京佳教育 [我要评论(0)]

字号:T|T

【背景链接】

6月21日,“大资管时代下的社会养老保障--2013年养老金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该论坛由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人社部、保监会、国资委、全国社保理事会等单位领导、相关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以及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养老金业务负责人共同出席本次高峰论坛。

【问题分析】

1.各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和支付待遇相差大。目前,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包含五个部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五项养老保险制度之间一是缴费标准相差较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缴费采取定额缴费,缴费标准大大低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二是支付待遇相差较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待遇按照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每月发放额和调整数额之和计算,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发放采取定额发放加个人账户每月发放额之和发放,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放的基础养老金相差较大。

2.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行政事业单位长期由政府财政拨付职工退休金,仅在企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就会形成就业和人才流动的体制壁垒,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形成。

3.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人寿保险发展缓慢。我国提倡企业主办企业年金已经多年,但是仅停留在利润高的垄断企业,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对人寿保险经营企业和参与个人也缺乏明确的支持政策。

【建议措施】

1.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的收缴与发放可以由现行的征缴机构和发放机构执行,但资金可以分开管理。在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推行职业年金制度改革,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待遇与改革前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

2.完善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让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可以延续执行这一制度,但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对农民和城市居民定额养老金的额度,同时对农民和城市居民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形成的个人账户部分,也要逐步提高缴费标准和补贴力度,以增加个人账户的积累规模,提高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3.制定切实有效的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行政机关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应从各级政府预算经费中安排,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应允许从事业收费中安排,并给予税收优惠。对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举办老年服务事业的,可以从人员培训、办公用房、文化设施等方面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和奖励政策,对老年服务机构的利润在规定用途的前提下给予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扶植养老服务社会化事业发展。

篇6: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如何通过持续的改革发展,更快地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和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新要求,带着这些问题,银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先后深入到东中西部九个省(区),地方政府、银监局、信用社和农户、农村小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九省调研,得出一个基本认识: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和路子是对的,面貌变化是大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当前农村信用社也确实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产权改革不彻底,管理体制不通畅,机制转换不到位,历史包袱和潜在风险比较大,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改革发展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和不二法宝。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靠的是改革发展;要解决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靠改革发展。下一步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着力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又如何通过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谱写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新篇章,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九省调研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和启发——着力点之一:进一步推进产权改革

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迈出的步子是大的,九省(区)农村信用社已基本完成由合作制向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的改制。但从实际情况看,这项工作仍然不够到位、不够彻底。股份合作制虽然比合作制有进步,但社员分散、股金不稳、所有者缺位等痼疾并没有根本解决。目前,股份制为主导的改革方向已明确,但推进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首先是认识上还不统一。一些地方政府担心股份制改革会使农村信用社偏离支农方向,思想上还有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二是行动上还有阻力。基层社的一些高管担心股份制改革可能损害个人利益,因此态度消极,行动迟缓。三是操作上还有难度。相当数量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还很沉重,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资格股短期内转化为投资股或普通股的压力不小。改到深处是产权。按照市场原则推进改革,回避不了产权问题。不触及产权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没有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就难以巩固,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服务创新也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此,下一步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产权这个核心,继续向改革的纵深大力度推进。

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实际工资中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很好把握:第一个问题是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并不排斥农村合作制金融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权安排,合作制在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实践,事实上,国内各种类型的合作制也正在迅速发展。第二个问题是,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既是市场本身的选择,也是多年来改革探索的结果。实践证明,以行政力量推动的合作没有生命力,长期“官办化”而偏离合作宗旨的农村信用社也不能再回到合作制的轨道上,股份制应该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主导方向。第三个问题是,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可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事实是,一些经过股份制改造的机构,支农力度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支农服务水平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以江苏为例,近两年,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农业贷款都保持了17%以上的增长速度。因此,只要从监管政策上作出安排,在强调农村信用社经营社区性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后信贷资金不外流、支农力度不减弱、服务方向不改变的目的就能够达到。

这次调研发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目前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中的资格股问题。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经很低了,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正在尝试全部取消资格股;而东北、西北地区资格股还占绝对比重,如甘肃占比高达92%,辽宁、黑龙江占比也都在80%以上,而且还面临着三年期限届满后的退股压力。为此,要尽快明确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工作分类指导的总体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符合条件的,一步到位改制为股份制机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实行股份合作制,但要以省为单位制定规划,设定过渡期,逐步压缩资格股比例,限期达标;目前确实有难度的,按合作制原则把重点放在规范上。同时,在股改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以下三项配套机制:一是分散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机制,可以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共同持股基金或持股会等形式,按照委托代理原则集合和保护分散股东意志;二是大股东和关联股

东的控制防范机制,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对大股东、关联交易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权利分配实施严格监管,防止大股东利用其地位侵害分散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利益;三是股权流转交易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定价机制,规范股权流转交易,逐步发挥“以脚投票”约束作用。与此相配套,在制度安排上,可以把资格股转化为长期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以增强农村信用社加快股权转化的压力和动力。对历年挂亏较多、盈利分红能力较低的机构,要在切实加强管理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着力点之二:进一步深化省联社改革

省联社的改革问题是近年来各方面关注和争议的一个焦点。调研中了解到,各方面对加快推进省联社改革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在如何推进改革特别是如何界定省联社的职能定位上存在不同看法。政府的同志认为,既然中央要求省政府承担风险责任,作为省级政府管理平台的省联社,其管理权力就不能受到过分限制和削弱;省联社的同志认为,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力来自于政府授权,鉴于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和目前农村信用社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省联社的这种管理不能受到制约,一定意义上还要进一步强化;银监局的同志认为,现阶段对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是必要的,但这种管理应当是一种行业管理,而不是行政化的人财物直接控制,同时应当加强和改进对基层社的服务;基层法人社的同志认为,省联社应更多地注重服务,而不能将履职重点放到管理上,等等。应该看到,目前省联社实际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以及将行业管理实际操作为行政管理的问题,根源在于前期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在目前四部委已经联合下发个人债权收购办法,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的大背景下,对其管理职能进行适时的研究和适当的调整是需要的。当然,由于涉及管理体制机制这样的重大问题,调整过程必然是复杂的,其推进也应该是逐步的、稳妥的。从农村信用社的现状看,我们要更多地依靠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进采取更多措施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推进规范约束省联社的管理权力,推进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进而为全面理顺体制关系创造条件。

省联社的改革之路不管怎样走,都必须牢牢坚持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改革要求上,要坚持稳定县域原则。“稳定县域”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深化省联社改革必须按照中央关于“维护和保持县(市)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的精神稳妥推进,并按市场原则构建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之间的股权连接关系,增强基层社服务县域和“三农”的能力。现在许多省份都有搞全省统一法人的要求,对此,要全面分析,科学把握,正确引导。除服务半径小、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省份可以尝试外,至少在现阶段,大多数省份不宜采取这种模式。当然,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对于城区机构,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可以探索机构的有效整合。二是在改革模式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省联社的改革模式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当地的积极性,鼓励大胆探索创新。只要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功能,有利于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应该说各种模式都要允许试验。三是在改革步骤上,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深化省联社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态度上要积极,措施上要周密,推进上要稳妥。改革的总体进展要与政府职能转化的进程相协调,与辖内机构“四自”能力培育相适应,与市场退出机制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进度相衔接,与“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配套。当前,应以规范完善现有省联社管理体制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在东中西部各选择少量省份先行试点。着力点之三:进一步健全政策扶持体系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各方面对农村信用社前期改革中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及其实施效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但同时也普遍反映,由于过去风险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贷款分类不科学等原因,原有的历史包袱没有得到真实反映,许多农村信用社在政策落实时吃了亏。另外,国家扶持政策的设计,方向是正确的,但力度还显不够,主要是所得税政策持续期限较短,差别准备金政策优惠幅度有限,信贷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缺失。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讲,要靠深化改革,靠自身努力。但从现实情况看,还有相当部分农村信用社仍没有摆脱历史包袱的困扰,还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甚至有走下坡路、回头路的可能,如果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实现更大发展是有

困难的。这种情况在东三省尤为严重,辽宁、吉林、黑龙江监管评级在6级以下的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分别占51%、38%和37%,不良贷款率都在30%左右,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不论是从巩固改革成果的角度,还是从支持“三农”发展的角度,对这些机构再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扶上马再送一程,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扶持政策要做到导向明确、激励有效、约束严格,特别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要以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和调动支农服务积极性为出发点,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切实解决“不想贷”和“不敢贷”的问题,确保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持续发展和支农信贷投入的持续增长,更好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作用。基层普遍反映,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当前最重要的是这样几个方面:

化解历史包袱。可以有两种方案选择:一是延续2003年国发15号文件精神,对按原有资金政策应支持而未支持的部分予以追加支持,主要是对隐性不良和历年挂账亏损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消化;二是集中解决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国定贫困县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问题,加大对这些地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紧紧围绕支农这一核心,切实加大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使支农金融服务成为一种能盈利、可持续的业务领域,促进农村信用社安于支农、乐于支农、主动支农。财政政策上,重点要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如宁夏推行了设施农业贷款补贴,浙江对禽蛋养殖等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给予贷款补贴。从实施下来的情况看,这种贴息投入不大,但效果很好,确实发挥了“小补贴撬动大资金”的杠杆作用。对这些做法要认真总结,积极推进。考虑到财政资金安排贴息涉及利益调整,这一块资金也可以从每年的增量中安排,开始的时候补贴范围可以小一些,补贴比例可以低一些,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这样一种运作机制,之后再逐步完善。货币政策上,重点要将差别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政策用好用足。差别存款准备金要与涉农贷款挂钩,谁的涉农贷款比例高,谁的存款准备金率就低,增加的可用资金要用于“三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支农再贷款的规模要适当增加,期限要适当延长,利率要适当降低,使其真正成为补充支农资金供应便捷有效的政策渠道。税收政策上,重点要将所得税政策长期化、制度化,在中西部全免、东部减半的基础上,对东部地区的产粮大县也可以实施全免政策。营业税政策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额先征后返,用于弥补拨备缺口和增加附属资本。

健全风险转移分担机制。这个方面各地都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浙江开展了农房贷款抵押试点,这个省的长兴县五四村自发组建了具有担保功能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宁夏同心县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探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建立农村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担机制,可以参考借鉴城市领域的相关经验,但关键还是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运行和农民财产结构特点来探索。现阶段,核心是要在农村土地流转抵押上寻求突破,解决其合规性问题,允许设定抵押,撬动农村信贷。同时,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信贷风险的可控化,切实解决农村信用社“不想贷”、“不敢贷”的问题。

着力点之四:进一步激活基层的创新实践

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差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凡是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比较高的地方,都是创新工作搞得比较活跃的地方。近年来,基层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围绕提高贷款的可得性、服务的便利度和成本的最小化,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政府满意、农民高兴、自身效益提升的多赢效果。与此同时,各地的创新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浙江等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创新意愿强,创新力度大,创新实践非常活跃,在抵押担保创新、产品工具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试,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和东北等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虽然也围绕信贷产品开展了一些创新活动,但总体上业务品种还比较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农村金融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创新的空间很大,关键是要依靠基层,引导、调动和激发基层的创新积极性、内动力。要强化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重点是加快建立健全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政策激励为支撑的农村金融创新体制和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农村信用社创新适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金

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作为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强调创新必须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创新激励,营造创新环境,支持和指导创新活动。凡是有利于改进支农服务的产品和方式,都要鼓励探索和试验;凡是有利于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市场的工作,都要积极支持和推动;凡是创新成效显著的机构,都要在业务准入上开绿灯,在扶持政策上多倾斜。要认真总结推广创新成果。树立和宣传创新典型,及时总结基层创新实践的经验和做法,推广那些适应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产品和手段。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外在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建立流动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机构开展试点。

着力点之五:进一步构建多方面参与的监督机制

这些年来,农村信用社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分类监管和纵向进步度考核通报制度的实施,对省联社和基层法人社的触动很大,促进了守法合规意识的增强和经营稳健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分散,点多面广,又各为独立法人,要按照“管法人”理念和“属地监管”原则来实施监管,目前在监管机构设置、监管人员配备和监管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有限的监管资源难以有效覆盖星罗棋布的法人机构。当前,农村信用社陈案众多、新案也不少,这种情况虽然与机构自身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有关,但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工作难以做细做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案件尽管作案手段非常简单,但如不进行认真的现场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而仅靠现有的监管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显然是有难度的。现在来看,做好农村信用社这类机构的监管工作,必须抓住监管重点,优化监管资源,发挥多方合力。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是必须发挥目前体制下省联社的稽核检查功能,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吉林、黑龙江省联社成立了专门的稽核检查大队,定期抽调各农村信用社的专业人员组织开展各种检查,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对监管工作是一个有益补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探索推广。优化监管资源,就是说监管力量和资源的摆布也要“有保有压”,进一步向县域倾斜,向高风险的农村机构倾斜。抓住监管重点,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业务,尤其是“一把手”。在现阶段,要特别注意选配好农信社的“一把手”。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一把手”能把差的农信社治理好,一个差的“一把手”能把好的农信社折腾坏。要严格把好高管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准入关,严格履职监督,严格问责制度,坚决将那些不具备合规意识、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的人员拒之门外、清出场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机构的整体风险管控能力。

上一篇:太阳背面的牛人们--职场“偷懒”也是一门艺术下一篇:关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