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实训教案

2024-05-14

机械制图实训教案(通用7篇)

篇1:机械制图实训教案

板图实训一

实训内容:平面图形的绘制 实训时间:7课时

实训目标:

1、理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

2、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实训重点:

1、图形的布局;

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3、圆弧的连接、圆与直线的连接技巧。实训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

实训工具:丁字尺、挂图、A3图板、A3绘图纸、三角板、HB铅笔、H铅笔、2H铅笔、橡皮擦。实训方法:讲授、练习实训过程:

一、引入课题

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

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视。

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

二、训练内容

1、按照3:1的比例绘制如下平面图形

要求:

1、图形的总体尺寸要恰当

2、图形在图纸上的布置恰当

3、图形中各个几何元素间的连接正确

4、尺寸标注正确规范

5、标题栏的画法要根据GB中规定的画法

评分标准:(1)、图形的总体尺寸要恰当程度(10分)

(2)、图形在图纸上的布置恰当程度(20分)

(3)、图形中各个几何元素间的连接正确、绘制比例正确与否(40分错一处扣5分)

(4)、尺寸标注正确规范程度(10分)

(5)、标题栏的画法要根据GB中规定的画法程度(10分)

2、实训结束,给学生打分及总结。

业:实训结束后找一个日常用的简单物体测量后画出其三个投影图。教学反思:单单平面图形的绘制较为简单,但特别重要。在今后的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和二维中能灵活转换。多引导学生对本门课程兴趣的产生。

板图实训二

实训内容:斜二等轴测图的绘制 实训课时:7课时

实训目标:

1、通过实训学会斜二等轴测图的绘制;

2、能熟练掌握几种基本轴测图作图方法;

3、能熟练掌握长方体、棱锥台、带曲线轮廓的支承块、圆柱、回转体、圆锥台等的绘制;

4、学会通过对基本体的绘制画出组合体的斜二等轴测图。实训重点:

1、几种基本空间体的绘制;

2、让学生掌握几种正等轴测图的方法 实训难点:通过对基本空间体的绘制作出组合体

实训教具:丁字尺、挂图、A3图板、A3绘图纸、三角板、HB铅笔、H铅笔、2H铅笔、橡皮擦。

实训方法:讲授、练习实训过程:

一、组织实训

检查学生绘图工具的准备情况,二、引入新课

轴测图的直观性较好,有一定的立体感和一定的可直接度量性,但绘制较繁。这种图很容易看懂,但所绘制的大多数表面在图中不反映实形,所以轴测图常作为辅助手段和对多面正投影的补充来使用,即它是用来宏观、概括的表达设计思想、说明问题,而不作为生产制造的主要依据。

若对轴测图加画阴影,并用黑白或色彩进行润饰,即可使其更增加立体感和真实感,加强表现性和艺术性。这种图在某些技术领域被称为效果图或表现图。

我们平时所见的机械零件是千差万别的,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基本的几何形态通过组合而成的。比如有长方体、棱锥台、带曲线轮廓的支承块、圆柱、回转体、圆锥台等。所以,我们要学会组合体绘制,首先就要掌握几种基本体的绘制。

三、讲授新课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3)正(或斜)三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三测图;

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1)物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互相平行;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且同一轴向所有线段的轴向伸缩系数相同。

(2)物体上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可以用坐标法确定其两个端点然后连线画出。

(3)物体上不平行于轴测投影面的平面图形,在轴测图中变成原形的类似形。如长方形的轴测投影为平行四边形,圆形的轴测投影为椭圆等。

4、斜二等轴测图的特性

p=q=r或p=r=q或q=r=p分别为三投影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补充:对与位于或平行面的圆的投影特性:其投影为椭圆。椭圆长轴垂直于不属于该圆所位于或所平行的坐标面的坐标轴的轴测投影,短轴与该坐标轴的轴测投影平行;

5、基本作图方法

坐标法:根据物体上一些关键点(如平面立体的角点、曲线上的控制点)的坐标值作出这些点的轴测投影,再连接成图的方法。叠加法:用形体分析法将形状较为复杂的物体看成由几个形状简单的基本体叠加而成,把这些基本体的轴测图按照相对位置关系叠加可得到整个物体的轴测图。

切割法:用形体分析法将形状较为复杂的物体看成由一个形状简单的基本体逐步切割而成,先画出该简单形状的轴测图,再在其上逐步“切割”,即可得到该形状较为复杂物体的轴测图。

6、部分简单基本体的斜二等轴测图绘制

(1)斜二轴测图三坐标轴的关系

(2)、斜二轴测图圆的画法

(3)斜二轴测图圆弧的画法

四、练习:根据支架的三视图画出其斜二轴测图

五、小结

虽然轴测图在工程中不常用,但是其表现性很强。在用来宏观、概括的表达设计思想、说明问题时其适用性很强。通过对轴测图的绘制也可以加强我们对空间物体的想象和熟悉在三维和二维中的转换。对今后遇到的较为复杂的零件或机械的三视图的识读和绘制大有帮助。

板图实训三

实训内容: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实训课时:7课时

实训目标:

1、通过实训学会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2、能熟练掌握几种基本轴测图作图方法;

3、能熟练掌握长方体、棱锥台、带曲线轮廓的支承块、圆柱、回转体、圆锥台等的绘制;

4、学会通过对基本体的绘制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实训重点:

1、几种基本空间体的绘制;

2、让学生掌握几种正等轴测图的方法 实训难点:通过对基本空间体的绘制作出组合体

实训教具:丁字尺、挂图、A3图板、A3绘图纸、三角板、HB铅笔、H铅笔、2H铅笔、橡皮擦。

实训方法:讲授、练习实训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解实训要求、目标、重难点等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正等测图

1、正等测图的形成及参数(1)形成方法

如图所示,如果使三条坐标轴OX、OY、OZ对轴测投影面处于倾角都相

等的位置,把物体向轴测投影面投影,这样所得到的轴测投影就是正等测轴测图,简称正等测图。

(a)

(2)参数

(b)

图中表示了正等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等参数及画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正等测图的轴间角均为120°,且三个轴向伸缩系数相等。经推证并计算可知p1=q1=r1=0.82。为作图简便,实际画正等测图时采用p1=q1=r1=1的简化伸缩系数画图,即沿各轴向的所有尺寸都按物体的实际长度画图。但按简化伸缩系数画出的图形比实际物体放大了1/0.82≈1.22倍。

2、平面立体正轴测图的画法

用例题讲解正等测图的画法。(1)长方体的正等测图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点,选择其中一个角顶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并以过该角顶点的三条棱线为坐标轴。先画出轴测轴,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长方体的八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长方体的正等测图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2)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

分析:由于正六棱柱前后、左右对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作图线,从顶面开始作图比较方便。故选择顶面的中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棱柱的轴线作为OZ轴,顶面的两条对称线作为OX、OY轴。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正六棱柱的各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

(3)三棱锥的正等测图

分析:由于三棱锥由各种位置的平面组成,作图时可以先锥顶和底面的轴测投影,然后连接各棱线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4)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总结:

从上述三例的作图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1)画平面立体的轴测图时,首先应选好坐标轴并画出轴测轴;然后根据坐标确定各顶点的位置;最后依次连线,完成整体的轴测图。具体画图时,应分析平面立体的形体特征,一般总是先画出物体上一个主要表面的轴测图。通常是先画顶面,再画底面;有时需要先画前面,再画后面,或者先画左面,再画右面。

2)为使图形清晰,轴测图中一般只画可见的轮廓线,避免用虚线表达。(5)、练习:抄画下图所示的正等轴测图

四、小结

1、复习轴测图的种类,轴测图的基本性质,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总结例题,归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篇2:机械制图实训教案

根据尺寸抄画视图,要求绘制A3图纸(420X297),比例2:1

根据尺寸抄画视图,要求绘制A4图纸(297X210),比例1:1

评分标准:

(1)图框、线型符合国家标准,粗细分明,间隔合理;(10分)(2)标题栏及文字书写符合国家标准,内容准确;(10分)(3)布图均匀合理,比例选取恰当,符合国家标准,图面整洁;(20分)

(4)图形正确、完整;(30分)

(5)尺寸标注正确、完整,箭头符合国家标准。(30分)

(6)成绩相同的情况下,用时少的优先。

篇3:机械制图实训教案

一做好课前准备

依据轴测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除了备好教案和课件之外, 重要的是还要准备好教具。包括一些长方体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是教学用的长方体, 也可以是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 如饼干盒、巧克力盒等。此外教师和学生们都要准备好每次课必备的圆规和三角板及作图草稿本等。

二开展同学们能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能启发思维, 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 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据此, 整个课堂教师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情境提问, 使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

1. 复习旧知

教师展示长方体的模型并提问:“同学们看, 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一类基本体呢?有哪位同学能够把这个基本体的三视图画出来呢?”由于问题简单且直观, 全班同学都会积极参与回答并踊跃上台绘制长方体的三视图。此时, 教师可以选择两位平时学习较差的同学上讲台绘制长方体的三视图, 之后和全班同学做适当的点评, 以鼓励为主, 为讲解新课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然后请每个同学在作图草稿本上绘制出长方体的三视图。

2. 引入新课

教师继续引入:“三视图是平面图, 我们可不可以根据三视图把长方体的立体图画出来呢?这样, 如果以后遇到想象不出的三视图, 我们根据它的三视图把它的立体图画出, 就可以帮助我们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画这样的图——轴测图。”

3. 讲解新知

教师和同学们约定好,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 则同学们必须在作图本上画出相应的线条, 不能掉队。假如哪位同学跟不上要及时提出, 我们会停下等待。现在有很多学校已经普及电子白板, 教师也可以应用电子白板中的学科工具中的数学学科工具导入圆规和三角板进行教学示范。首先介绍坐标轴的建立。教师可从三个坐标轴平分圆周说起,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平分圆周。很多同学自然想到要使用量角器。我就提示同学们今天这次课没让大家准备量角器, 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样同学们兴趣来了, 会有部分同学提出用三角板90°和30°的叠加得到。

之后, 同学们就和教师一起动手绘制轴测图的坐标轴了。在确定全班同学都完成坐标轴的绘制之后, 接着在刚才绘制好的长方体三视图中选择一组标注坐标轴。同学们则在自己绘制的长方体三视图标注坐标轴。

然后, 教师引入轴测图的定义进行讲解:根据字面解释, 即轴向测量。接着强调轴测图的对应测量原则以及平行的线条继续平行的性质。依据相应的原则及性质, 教师和同学们继续进行同步绘制长方体的轴测图。把相关的特殊点标记好后, 连线、检查、描深。这样, 每位和教师一起同步作图的同学都有了一幅作品。同学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此时, 教师请同学们把各自的作品与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换来看看, 评评谁绘制得更好些。教师则巡视整个教室适当指点。会有部分同学的作品存在错误:主要是作为初学者还不习惯坐标轴是倾斜的, 在轴测图上, 连线时, 长方体相邻两条边的夹角依然画90°。知识的记忆需要反复, 为了检验和加深同学们对轴测图绘制基本方法的认识, 这时, 教师要请一位同学到讲台, 在黑板上把另一个同学的长方体的三视图绘制为轴测图。 (开始请两位同学绘制长方体的三视图的用意在此。) 这时, 其他同学仔细看, 为即将到来的学生互评做准备。此外, 在学生绘制的过程中, 全班同学也在充当他的场外指导。当讲台上的同学完成画图后, 请他再为全班同学讲述整个作图过程及思路, 进行自评。然后, 请其他同学进行互评。接着是教师点评。点评主要是针对同学们的作品中, 哪些是绘制得好的部分, 哪些地方有待改进。最后是教师对整节课的总结和学生看课本整理相关笔记。

三采取互动式教学的效果及课后反思

经过一堂师生都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 使学生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们的听课效率高、参与面广、教学效果好。对比过去, 在教学时, 有几届学生我直接用非常慢的速度讲解整个绘图过程, 虽然总是确认学生听明白后, 才进入下一步教学。可是当教师布置练习请同学们练习时, 很多同学连坐标轴怎么绘制都不确定了。现在, 让同学们和老师同步, 每一步骤他们都亲自动手绘制了一遍, 手脑并用, 记忆深刻, 并且很容易暴露薄弱环节, 这样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当然,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一般不可能做到全班同学都能配合教师进行互动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但是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采取上述教学方法后, 班级学生们的听课率达90%以上, 知识点的掌握率也达到了90%以上, 令人满意。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和成就感。一节课下来, 自己已经可以绘制长方体的立体图了。很多同学会主动说下次课要学习绘制圆柱体。这样, 同学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四机械制图其他知识点的教学方法简述

“直线的投影特性”是机械制图整个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也是教材的重点之一, 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感到要真正理解透彻很困难。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首先让学生准备两支铅笔一张白纸和一副三角板。我们把铅笔看做是一条直线。学生把铅笔任意倾斜地放在白纸的上方 (不能垂直) , 根据点的投影知识, 逐一做出铅笔上各个点的投影, 并得出“直线的投影是一条直线”的结论, 进而明白求直线的投影就是把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投影连接即可。之后分别作“直线”平行于投影面、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 量得其长度, 分别与“直线” (铅笔) 的实际长度相比较, 得出平行于投影面的投影与实际长度相等、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积聚为一点、倾斜于投影面的投影比实际直线的长度短的结论。进而认识到直线的投影特性: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直线的投影有很直观的认识, 又能对直线投影特性有较深刻的理解。同学们理解起来也就轻而易举了。

篇4:机械制图实训教案

【关键词】机械制图实训;科研;创新能力

《机械制图》是高职机电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研究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规律与方法的学科,是人们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的工具,是现代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文件,被称为“工程界语言”。 机械制图中包括了材料、加工、表达方法、尺寸标注、基准选用、技术要求、标准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大学学习期间接触机械知识、接受工程训练的第一门实训课程。将机械制图实训过程与科研相结合,探索科研训练引入教学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提高制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促教学,两者相结合,使教学得以成功和完整的实现。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职能的一种永恒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科研所獲得新知识的剧增,推动了教学加速改革,教学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带动推进了教学的改革。科研是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学的一个源头。如何以科研来促进教学,充分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优化选择制图教材和参考书

本课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的工作任务、生产产品为载体,以应用为目的,本课程不仅具有识图、绘图训练的系统性,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技能训练来分析零件的构造,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熟练使用测量工具,采取合适的测量方法量取所需数据,分解任务,有计划步骤地完成测绘全过程;进行正确的尺寸基准选择,尺寸、形位公差和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的标注;具有对数据的处理和查阅国家标准、机械手册等能力,能用手工绘制草图和用计算机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等。另外零部件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改进更新,所以,总使用以往的课程教材,一些知识就得不到更新,以往的产品也许就有可能淘汰,只有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选用企业的真实产品,成为最新学习技能和工作技能相适应的途径。

二、将科研引入教学,精心设计实训环节

在制图实训环节上,做到精心教学设计,做到师生互动。对专业课教学,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对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合理化改革和精要化的设计,进行同类合并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内容,增加当前制图发展最新技术等内容,同时让学生了解本校在制图实训方向的最新动态,逐步将学生引导至学科发展的前沿和重大攻关课题;让学生带着需求、带着欲望去学习。并且在教学中将科研、生产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新成果、科研论的主要论点充实到课程中,以实例进行讲解,并通过教学使其转化和升级,启发他们进行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同时将科研中的难题也引入教学,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在实训教学中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除了正常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仪器绘图、零件测绘、草图训练和计算机绘图、形体构思训练、三维实体造型、创新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还可以根据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开展计算机绘图竞赛、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设计部门和机电企业的车间参观等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在制图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教育情景,培养现代化所急需的综合素质较强的高技能人才。

四、开放制图实训室,加强科研训练

制图实训离不开实训室,学生的基础有所差异,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开放实训室的需求极为迫切,尤其参加国家和省里的竞赛的学生,他们的绘图知识相对其他同学而言比较扎实,绘图技能也比较高。训练内容主要是尺规制图,内容的安排上先进行最简单的组合体及机件的表达方式模型的绘制,其次又进行了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最后又对其计算机绘图能力进行了培训。整个训练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既加深巩固了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通过对组合体及机件的测绘掌握测绘零件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来提高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同时又通过对复杂装配图的绘制,提高了其综合的制图能力,培养了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五、结束语

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运用科研的方式,能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科研促进教师革新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授课质量。同时,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不断从事科研,就可能使讲授的知识体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避免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王乐,屠于梦,李晓艳.科研促教学.

[2]严伟.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机.械制图.

篇5:机械制图实训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简单机械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

2、学习和掌握设计机械传动和简单机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机械cad技术。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性质、内容以及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过程不能与专业课程设计或工厂的产品设计相等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选择由机械设计课程所学过的大部分零部件所组成的机械传动装置或结构较为简单的机械作为设计题目,通常包括以下主要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 (约占总学时的10%)

主要包括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原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确定。

2.各级传动零件的主体设计 (约占总学时的5%)

主要包括传动零件主要参数和尺寸的确定。

3.装配草图的设计绘制 (约占总学时的40%)

包括分析和选定主要机械部件的结构方案;各零件的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零部件结构形状及装配组合关系的表达。

4.装配工作图的绘制和总成 (约占总学时的20%)

主要包括装配工作图的绘制;装配尺寸及配合关系的确定;技术要求及技术特征的确定。

5.零件工作图的设计和绘制 (约占总学时的10%)

主要包括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等级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6.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约占总学时的10%)

7.答辩 (约占总学时的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以下工作:

1.方案简图2~3张;,主要机械部件装配图(a1或a0号图纸)1张;

2.零件工作图若干张;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三:教材参考书目:

[1]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机械设计.第七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2] 王旭,王积森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一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

[3] 唐增宝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 陆玉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三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龚囊逯鞅.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 陈铁鸣主编. 新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7] 徐灏等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 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

四:考核形式:

篇6: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训教案

一、目的

1.熟悉建筑平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2.通过作业掌握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二、内容

按教师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图,抄绘指定的平面图。

三、要求

1.图纸:A3号图幅。图标格式和大小见作业1中的附图一所示。2.图名:二层平面图。3.比例:1:100。4.图线:墨笔线图。

5.字体:汉字用长仿宋字体。平面图下方的图名(二层平面图)用10号字;文字说明用5号字(或略小些);尺寸说明中数字均用3.5号字;轴线编号圆圈中数字用5号字。

6.作图准确,图线粗细分明,尺寸标注无误,字体端正整洁。

四、说明

绘制步骤见借用教材中图5-19及其说明。先用H铅笔(轻、细)绘底稿图线,然后按图线要求加墨线,最后注写标高数值、名称和说明。

实训二:建筑立面图

一、目的

1.熟悉建筑立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2.通过作业掌握绘制建筑立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二、内容

按教师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图,抄绘指定的立面图。

三、要求

1.图纸:A3号图幅。图标格式和大小见作业1中的附图一所示。2.图名:①--⑨立面图。3.比例:1:100。

4.图线:墨笔线图。立面图最外轮廓线宽度=0.6mm,室外地平线宽度=0.9mm,凸出的墙面、雨篷、台阶、花台、阳台等轮廓线宽度=0.3mm,门窗分格线、墙面引出线、水斗及雨水管、定位轴线(点划线)、尺寸线、标高符号、说明引出线等宽度=0.15mm。

5.字体:汉字用长仿宋字体。立面图下方的图名(①--⑨立面图)用10号字;文字说明用5号字(或略小些);尺寸说明中数字均用3.5号字;轴线编号圆圈中数字用5号字。

图中字号与作业二相同。

6.作图准确,图线粗细分明,尺寸标注无误,字体端正整洁。

四、说明

1.绘制步骤见借用教材中图5-20及其说明。先用H铅笔(轻、细)绘底稿图线,然后按图线要求加墨线,最后注写标高数值、名称和说明。

2.在1:100的建筑立面图中,门窗均按规定图例表示。门窗框的双线间的距离为50mm,切忌画得过宽,以免与实际比例不符。实训三:建筑剖面图与墙身详图

一、目的

1.熟悉建筑剖面图和墙身详图的内容和要求。2.熟悉建筑剖面图和墙身详图的关系。

3.通过作业掌握绘制建筑剖面图和墙身详图的步骤和方法。

二、内容

按教师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图,抄绘指定的剖面图和指定的墙身节点图。

三、要求

1.图纸:A3号图幅。图标格式和大小见作业1中的附图一所示。2.图名:1—1剖面图和墙身节点图。

3.比例:剖面图为1:100,节点详图为1:20或1:30。4.图线:墨笔线图。剖面图中剖到的部分,如散水、墙身、地面、楼梯、圈梁、过梁、雨篷等线宽度=0.6mm,室外地平线宽度=0.9mm,门窗分格线、定位轴线(点划线)、尺寸线、标高符号、说明引出线等宽度=0.15mm。

5.字体:汉字用长仿宋字体。剖面图下方的图名(1—1剖面图)用10号字;文字说明用5号字(或略小些);节点详图1、2、3的图名用详图索引符号命名;尺寸说明中数字均用3.5号字;轴线编号圆圈中数字用5号字。图中字号与作业二相同。

6.作图准确,图线粗细分明,尺寸标注无误,字体端正整洁。

四、说明

1.绘制步骤见借用教材中图5-21及其说明。先用H铅笔(轻、细)绘底稿图线,然后按图线要求加墨线,最后注写标高数值、名称和说明。

2.在1:100的建筑剖面图中,室内地面只画一条粗实线。抹灰层及材料图例的画法与建筑平面图的规定相同。实训四:楼层结构平面图

一、目的

1.熟悉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2.通过作业掌握绘制楼层结构平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二、内容

按借用教材图5-34和图5-35,完成二层结构平面图,或按辅导教师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图,抄绘指定的楼层结构平面图。

三、要求

1.图纸:A3号图幅。图标格式和大小见作业1中的附图一所示。2.图名:二层结构平面图。3.比例: 1:100。

4.图线:墨笔线图。墙体轮廓线线宽度=0.3mm,可见为实线,不可见为虚线,楼板轮廓线、定位轴线(点划线)、尺寸线、标高符号、说明引出线等宽度=0.15mm。

5.字体:汉字用长仿宋字体。楼层结构平面图下方的图名(二层结构平面图)用10号字;文字说明用5号字(或略小些);尺寸说明中数字均用3.5号字;轴线编号圆圈中数字用5号字。

图中字号与作业二相同。

6.作图准确,图线粗细分明,尺寸标注无误,字体端正整洁。

四、说明

1.绘制步骤可参见借用教材中图5-19,先绘制墙体平面布置图,然后画楼板及梁的布置图。先用H铅笔(轻、细)绘底稿图线,然后按图线要求加墨线,最后注写尺寸、名称和说明。

篇7:机械制图教案

[课题名称] 课题一 投影法的概念及三视图的形成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二、能力目标

1、正投影法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掌握正投影法是提高看图和绘图能力的关键。

三、素质目标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能运用正投影法绘制图样。

四、教学要求

掌握正投影的特性和方法,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教学重点]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和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规律。[教学难点]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分析学生]

1、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比较直观,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不会困难;

2、教学要求最终落实到正投影法绘图能力上,经过反复练习,能提高绘图能力。

3、学习内容不复杂,要防止轻视学习,提倡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分配:复习导入(15分钟);第三章§1(30分钟);§2(40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5分钟)

1、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2、平面图形的画法。

二、导入新课

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30分钟)

教师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自然现象,如:人或者物体在阳光下会留有影子……然后请学生思考影子和物体之间有何联系。据此提出投影和投影法的概念。教师讲授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并交叉进行演示。讲授过程中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几种不同投影法的特点,总结得出绘制机械图样主要采用正投影法。

2、三视图的形成(40分钟)

(1)教师通过课件给出下图说明采用三视图的必要性

(2)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讲授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①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②三视图的形成;

③三投影面的展开。

(3)通过对三视图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得出:

①三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三视图之间的尺寸关系;

③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关系。

4)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题集P.17题3—1,小题1练习。

四、小结(5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

2、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五、作业

1、完成习题集P.17题3—1,小题2。

2、预习点的投影。[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二 点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点的投影特性;

2、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画点的投影的方法;

3、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画点的投影的方法,并具相应的能力。

2、熟悉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三、素质目标

1、能够利用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等已知条件求作点的投影;

2、能利用点的投影、点的坐标判断空间点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要求

1、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和点的三面投影画法。

2、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教学重点] 点的投影规律及点的投影的画法 [难点分析] 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 [分析学生]

1、在上次课的基础上,本次课的知识水平没有深奥难懂的地方;

2、对点的三面投影画法,本次课只要求初步的能力,随着本章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练习会有较大的提高。

3、机械制图课开讲已近一个月了,尚未出现过深过难的内容,教师应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一旦出现个别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要及时辅导,使他(她)跟上班集体,以适应学习后继较难的内容。[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分配:复习旧课(10分钟);点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投影法的概念、分类以及正投影法的特点。

2、试述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教师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必要的总结及补充,借此对上次课 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二、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从集合的角度物体的组成可以看做:点--线--面--体。也就是说点是组成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熟悉点的投影规律及作图是以后学习线、面包括物体投影的基础。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点的投影。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点的投影特性

教师通过直观演示,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点。

得出结论:点的投影永远是点。

2、点的投影标记和点的三面投影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点的投影的形成过程:

①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②把点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得到三面投影; ③把投影面展开,得到点的三面投影图。

演示的过程中注意强调点的投影标记,三面投影之间的关系。

3、点的投影规律

结合点的三面投影图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点的三面投影之间的关系,即点的投影规律:

①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长对正)②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高平齐)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宽相等)利用课件给出例题 师生共同解决

4、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之间的关系

利用课件从点的投影的直观图分析得出:(1)点的坐标的含义:点的x坐标,点到W面的距离;点的y坐标,点到V面的距离;点的z坐标,即点到H面的距离。

(2)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

两根坐标轴围成一个投影面,点的任意一面投影可以用两个坐标值来确定。课件给出例二

5、两点的相对位置

(1)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由它们的坐标来确定:两点的左右位置由x坐标确定;两点的前后位置由y坐标确定;两点的上下位置由z坐标来确定。

(2)重影点 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重影点的概念、重影点的坐标特点、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四、小结(5分钟)

1、点的投影特性、投影标记和三面投影。

2、点的投影规律、画点的投影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五、作业

1、习题集P.18题3—2,小题2;P.19题3—3,小题2;P.21题3—4,小题2(2)(3)(4)。

2、思考:教材P.75思考题3、4。[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三 直线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2、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二、能力目标

能进行直线的投影作图。

三、素质目标

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会画直线的投影。

四、教学要求

1、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2、掌握画直线投影的方法,会画直线的投影。[教学重点]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直线投影的方法。[难点分析] 如何利用直线的投影特性求做直线的投影。[分析学生]

2、画直线的投影,基础在点的投影,在熟练掌握点的投影的基础上,学生有这个能力。

3、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本次课难点,教师应先通过课件或者是实物演示明确各种位置直线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先掌握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点,再放到三投影面体系中间加以分析,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得出各种位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直观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分配:复习导入(10分钟);直线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点的投影规律,2、画点的投影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3、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空间的物体是由面来围成的,而一个平面则是由直线段来围成,所以直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习近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这节课我们在掌握了点的投影的基础上再来研究一下直线段的投影。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直线的三面投影及作图(15分钟)

教师讲授直线的三面投影,首先取教鞭或者是直线模型进行演示叫学生观察并请学生自行思考说出直线的投影。分析得出作直线投影的方法:作直线投影实质就是求作直线段端点的投影。

教师板图演示作图过程,强调作图注意事项。安排学生进行习,多媒体给出习题。

2、直线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0分钟)

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对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然后讲授直线倾斜于、平行于、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穿插进行三种情况的演示。归纳出三种情况下直线的投影特性。

(1)、真实性(2)积聚性(3)类似性

3、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30分钟)根据直线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把空间直线分为三类:

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一般位置直线。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明确三类直线的定义及对投影面的位置特点。为掌握投影特性做基础。

(1)投影面垂直线

教师请学生以手中的铅笔作为线段分别演示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观察并分析它们的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出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在直线所垂直的投影面上,其投影积聚成一点;另外两个投影分别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2)、投影面平行线

带领学生用铅笔作为线段先直观演示出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教师以其中一种为例分析它的位置特点、投影特性。另外两种学生自行解决。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在直线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长并倾斜于投影轴;其余两个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小于实长。

(3)一般位置直线

对三个投影面均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师生共同演示一般位置直线,并分析得出起投影特性。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三面投影均为缩短的斜线段。

4、例题讲解与练习(20分钟)

多媒体课件打出例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四、小结(5分钟)

1、直线的投影规律;

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集P.26题3—6中3、4小题; P.27题3—6中小题6(2)、(3)。

2、课后预习近平面形的投影。[板书设计] 结合相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四平面的投影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掌握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会画和读平面形的投影。

三、素质目标

1、能在理解平面形投影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投影特性作图;

2、能正确分析物体表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点。

四、教学要求

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会画和读平面的投影。[教学重点]平面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教学难点] 利用平面的投影特性完成平面的投影作图。[分析学生]

1、有了点和直线投影的知识,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如上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只要点线投影掌握好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不会很困难;难点是一般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要多花些力气;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能力通过练习可以达到;

3、在学习中不断会有一些后进生感到困难,通过教师引导、辅导,同学间互相帮助等方法,使这些学生迎头赶上,不掉队。[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直观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安排:复习旧课(10分钟);平面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投影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机械零件都可看成是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几何体中平面立体则由平面组合而成,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为学习习近平面立体的投影打基础。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平面的三面投影及作图(15分钟)

教师讲授平面的三面投影,首先利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如:书本、练习本或者是三角板当做一个平面模型进行直观演示。叫学生观察它们的投影。分析得出作平面投影的方法。平面由直线段围成,而直线段则由点组成,得出作平面形的投影实质是求作平面形各个定点的投影。

教师板图演示作图过程,强调作图注意事项。安排学生进行习,多媒体给出习题。

2、平面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归纳出空间平面对一个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然后讨论平面平行于、垂直于、倾斜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穿插进行三种情况的演示。归纳出三种情况下平面的投影特性。

(a)真实性(b)积聚性(c)类似性

3、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根据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把空间平面分为三类:

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一般位置平面。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明确三类平面的定义及对它们对投影面的位置特点,为掌握投影特性做基础。(1)、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引导学生利用书本或者是三角板摆出不同情况的投影面平行面即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分析平面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进而得出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得出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在平面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形;其余两个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投影面垂直面

教师请学生以手中的书本或者三角板作为平面分别演示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观察并分析它们的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出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在平面所垂直的投影面上,其投影积聚成一倾斜直线;其余两个投影均为缩小的类似形。

(3)一般位置平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请学生用手中的三角板摆出一般位置平面,观察其投影,归纳总结出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三面投影都是比原形小的类似形。

4、例题讲解与练习

多媒体课件打出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

四、小结(5分钟)

1、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集p29题3-6中小题8(2);p30题3-6中小题8(3)、9(1)、(2);p31题3-7中小题2、4。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写一节课的范文下一篇:仓储管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