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2024-04-29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精选11篇)

篇1: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爱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以伊斯兰文化为背景,写了一个穆斯林家族,经历的六十年沧桑巨变,三代人命运的起伏,他们创造了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作者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产生的爱情故事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中的心路历程,同时映射出在那个特别的时代,中国穆斯里们的心酸与苦难。

“穆斯林的葬礼”不仅仅是为生命的终结而举行的葬礼,同时也是代表了他们的爱情也走进了坟墓。书中不仅写了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三个人的三角恋,还有韩新月与楚雁潮的师生恋,他们都爱的深沉,爱的炙烈。但在那个封建思想还在盛行的时代,在那种宗教文化的压迫下,这两种爱情都是不允许其存在的,他们的爱情之路注定很多坎坷和波折。

梁君璧,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一个传统的中国妇女,当初她的一句“奇哥哥,你娶了我吧”是她和韩子奇在没有爱情为基础的情况下组建了一个家庭。起初韩子奇在外创业,梁君璧在内持家,他们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也没有爱情,仅仅是双方各自需要对方的帮助和支持,就像中国的大部分夫妻一样“米面的夫妻,饽饽的儿女,就是合伙过日子,往前奔吧,什么也不用想。”直到韩子奇为了保护他一生的信仰——玉,和梁冰玉逃到国外。在他精神几乎崩溃的时候他获得了令人心驰神往的爱情,找到了可以进行心灵沟通的人——玉儿。当他们两个以夫妻的身份满载着对亲人的思念再次回到故土时,他们遭到了亲人的斥责。璧儿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决不允许这样的不伦之恋发生在自己的亲妹妹和丈夫身上,她赶走了玉儿,韩子奇为了他的责任,他的玉,他选择屈辱的留下来。从此,玉儿漂泊海外,寻找迷失的自己,她与韩子奇的爱情就到此为止了。璧儿得到的仅仅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他与韩子奇的爱情也终止了。韩子奇放弃了他和玉儿的爱情,对于他的爱情来说,他无疑是懦弱的,但正是他的懦弱才更加体现了他对于的热爱与责任的担当还有他的无奈。梁冰玉无疑是勇敢的,作为一个女子,她勇敢地承认爱情并敢于承担爱情所带来的不幸后果。梁君璧赶走了自己的妹妹,并且在后来还破坏了天星与容桂芳的情感,阻挡了新月与楚老师的爱情,虽然这些与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不能全怪她,这是愚昧的封建礼教造成的,是整个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弊端。

韩新月与楚雁潮两个人演绎了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楚雁潮作为新月的老师传授她知识、带着她遨游知识的海洋,坚定她对梦想的追求。但新月那充满梦想的人生在即将开始的时候来了个急刹车,心脏病差点让她丧失生的欲望。是楚老师给予她人生最美好的情感——爱情,他们两个之间的爱情成了新月的精神寄托挽救她脆弱的心脏。但是由于师生的身份,还有汗、回两族不能通婚的规矩和宗教的束缚,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新月母亲的阻拦。本以为他们两个经过艰苦的挣扎可以冲破宗教和封建思想的束缚,可是最后,这对无缘的恋人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接受这残酷的生死离别。韩新月,一个天真善良的女孩子、一个花季少女,一个苦苦追寻梦想的人就这样带着遗憾带着爱离开人世。她的逝世为她和楚雁潮的爱情举行了一场最让人痛心的爱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不仅仅是为逝者举行的葬礼,也是一场悲壮的爱的葬礼,它埋葬了无数人的爱。作者以爱情为主线,写出宗教习俗、封建礼教而造成的社会悲剧。当面对社会悲剧时,在悲痛的眼泪,在虔诚的忏悔都无济于事。悲剧,作为一种力量,让我们对人性对人生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启示后来的人,后来的事,少一些遗憾,少一些悲伤。

篇2: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1450517 国钰

在陌生人中孤独的旅行,不是为了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寻找爱,而是去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份事业,一生的羁绊。在各个文化都在融合的现今,宗教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人性与价值剧烈碰撞。时代变迁,命运沉浮。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与最痛苦的命运。两根故事线,一大家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的笔下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充满悲剧的美感。

第一代的梁亦清对玉的痴迷,以至于殚精竭虑的完成郑和下西洋的创作,最后累倒,永远的见不到自己平生本应最宏伟创作,他的命运是悲惨的。

第二代的韩子奇虽然重震奇珍斋的威风,但晚年的他又失去了一切,纠缠于君璧,冰玉姐妹二人之间。在他的骨子里,除了知恩图报,勇敢,忍耐还有懦弱,面对妻子的迂腐和蛮横,只能半睁半闭,面对冰月的离去,只能任其伤心离开,面对新月的孤独,只能默默地忍受。原以为的璧儿知书达理,结果这个饱经沧桑的女人,亲手葬送了丈夫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家业,亲手迫害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侯一家,亲手赶走了自己的胞妹,亲手葬送了天星的爱情,亲手扼杀了新月心中对母爱的渴望,亲自拆散新月和楚雁潮,亲手卖了丈夫心头的玉,她爱财,她不知恩图报,她专制,可是又不得不可怜这个饱经风霜,危难时刻独自一人抵挡的妇人,可怜这个丈夫背叛自己,妹妹也背叛自己的妇人。梁冰玉,一个不幸却又幸运的人,幸运的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她能够进入燕园,进入牛津,但她又是不幸的,父母早逝,第一次情感的失败给她留下的阴影让她拒绝了深爱她的奥利弗,她最终找到的喜欢的人却是她的姐夫,她敢爱敢恨没有错,可是那是她姐姐的丈夫呀,她如此执拗,最终使她抛弃女儿远离家乡。

第三代的天星和新月的命运也是如此坎坷,一个憨厚老实,一个清纯善良,却因长辈的错误而遭遇悲惨,天星因此未能与他最在意的容桂芳在一起,为了不伤害淑彦,为了不刺激妹妹,为了不使这个家破碎,他只能默默忍受。而新月与志同道合心灵相契的 楚雁潮也因韩太太的阻止而身心疲惫。他们之间的爱是矢志不渝的,是纯洁的,是高尚的。当他们共同抵抗病魔,当他们共同写译文追求自己的梦想,当楚雁潮亲身跳下墓穴的时候,一股潮流涌过我的眼眶,这就是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吗? 通过一个玉器世家的几代兴衰,唱出一曲人生的咏叹。全书前面部分还在请缜意密,精心刻画,到后半部分已如大潮汹涌,不可遏止。这是玉的长河,不,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到新月之死,我实在是无法抑制,不能不涕泗横流。如果不是把人生的真谛写得如此深邃,如此动情,能有如此摧肝裂胆的艺术魅力吗?

霍达在后记中提到,她追求一种美,一种人生之美,一种艺术之美。她相信人们本能地而非理智地向往纯美纯情的意境,美不必强迫人接受。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提到:德国美学家们一般把艺术分为“空间性的”和“时间性的”,空间艺术的主要功能是状物,时间艺术主要功能是叙事抒情。而霍达却做到了两种美并驱齐驾,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又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为人的自然本性。“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因为人虽是一种动物,却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心和精神生活,人道主义可以说是人的本位主义。”、“人情味就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东西。”这一观点,在这本书中也处处可见:“你不是一只小鸟、一颗小草,你是一个人,人是大自然最光辉的杰作,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一次的宝贵生命。我们都有生活的权利,爱的权利。”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语言中文字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霍达却能用一个个符号,将“人”的观念和意义表现出来,塑造出一系列文学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血肉丰满,栩栩如生。这也正符合了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所提出来的观念。

“人生是一场梦吗?不,梦醒之后还可以忘却,人生可以忘却吗?人生是一部书吗?不,书成之后还可以删改,人生可以删改吗?人生从来没有蓝图,度过了人生,才算完成了人生。历史从来都是即兴之作。而当它成为历史,才被千秋万代喋喋不休的评论。”没错,葬礼举行之前的每一个瞬间,才是生命本来的样子。读罢之余,我在日记里写下了一段话:亲爱的自己,如果哪天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就可以看一看《穆斯林的葬礼》,它唯一可以教会你的,就是那一份纯真的感动。

篇3:《穆斯林的葬礼》的女性形象解读

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 塑造出了姿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典型的虔诚穆斯林教徒梁君璧、知识女性梁冰玉, 新生一代韩新月等, 给人启迪又让人反思, 在女性文学中独树一帜。《穆斯林的葬礼》经历了前后60年, 描写了三代人的风云变幻, 本文从女性书写这点切入, 简单的为女性形象归几个类。

1. 传统的穆斯林女性形象

梁君璧和梁冰玉的母亲白氏和姑妈都是传统的穆斯林妇女形象。她们虽然不是同一时代之人, 但是却有着很多共同之处, 因此可以归为一类。她们都没有受过教育, 所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是靠母亲言传身教的。 (文中没有提起, 但是笔者觉得白氏的母亲和姑妈的母亲肯定也都是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传统女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女性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中国古代的典籍《易经》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矛盾方面组成, 天地阴阳之气聚合而成。万物如此, 男女也是这样。”

而作为“回回”的白氏和姑妈不仅受到传统思想道德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她们信奉《古兰经》, 信奉真主安拉, 她们都是受这种潜意识的文化底蕴影响的, 她们勤劳能干, 不争不闹, 贤良淑德, 只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家务, 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在《穆斯林葬礼》一文中, 描写白氏的笔墨不多, 但是她的每次出场都是贤淑温和的, 对丈夫的主张不提一点异议, 不离不弃、毫不抱怨的跟着梁亦清过着穷苦的手艺人的日子。包括姑妈, 得知自己的丈夫被日本兵抓走以后, 就觉得自己是个没家的“孤魂野鬼”了, 就随了自己跟着韩子奇一家, 做仆人。并且在韩子奇家生活的过程中也一直是勤劳能干、善良忠厚的。虽说后来她也在新时期生活着, 但是她无欲无求, 仍然是忠实地做着自己作为仆人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姑妈也算得上是传统的穆斯林女性。这类传统的女性, 她们没有主见, 凡事听别人的, 白氏和姑妈可以说是传统的穆斯林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

2. 新旧交替时期变化中的梁君璧

梁君璧在本书中贯穿着三代人, 她是处于不停地变化之中的, 她非常典型地表现出了有着各种冲突的中国传统穆斯林。穆斯林特有的坚强、坚忍、果敢的特性, 她都拥有, 溶在她血液里的穆斯林信仰和几百年“回回”的心理积淀也一直支配着她, 使她既能勇敢面对各种艰难困苦, 也在各种文化冲突, 亲情爱情各种情感交织时做出了不近人情的决定, 给亲人带来了各种伤害。

作为女儿时, 梁君壁懂事勤快, 是父亲事业上的有力帮手。她坚强勇敢, 在父亲去世后, 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刚刚与丈夫结婚之时, 不用说, 她肯定是个贤妻良母。但是随着生活的各种变故, 少女时期的刚强与果断却逐渐走向了冷酷无情和专横独断。在穆斯林梁君壁的眼中, 首先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结合没有“古瓦西”, 没有宗教仪式, 这是为教规所不容的。而且, 《古兰经》严禁一人同时娶两姐妹, 这都是作为虔诚的穆斯林所不能接受的。另一方面, 作为韩子奇的太太, 强势的她是不允许丈夫与别的女人有染的。赶走冰玉, 保住自己的地位, 是她刚强作风的必然体现。这是传统与现代, 宗教与现实冲突的结果, 同时也是梁君璧这个在传统穆斯林文化中成长的女性在与以梁冰玉为代表的新文化的碰撞。

丈夫外遇使她在以后的岁月里变成了一个绝情冷眼的女人!身为妈妈, 她费尽心机地拆散了儿子单纯的初恋。而当面对新月——她名义上的女儿 (实际上却是丈夫与妹妹的孩子) 的时候, 梁君璧的心理更是非常复杂。当新月说出自己爱的誓言时, 她说出了“我宁可你死了, 也不要你留在世上丢人现眼”的激烈言辞。看似无情, 但是她的那句“也不知从那里传下来的贱根儿”暴露了她一生中无法解开的心结:面对新月, 她想起的是那个抢走自己丈夫的人。

从其心理层面上说, 梁君璧不仅是中国传统穆斯林的“一个”, 更是“一类”, 梁君璧的人物形象, 是个更富典型意义, 更是新旧时期中国传统穆斯林的女性定位的反思!

3. 新时代的女性梁冰玉

梁冰玉也出生在传统的穆斯林家庭, 与姐姐不同的是, 冰玉从小就深受着现代文化的熏陶, 她是一个现代性多于传统性的女性, 也是书中第一个开始有“人”的意识的女性。

从小就接受现代教育, 梁冰玉明白人都是平等的, 所以她一直都勇于追求真实的自己。冰玉与韩子奇在战乱的伦敦地下室里相爱, 她“我是一个活着的人, 我有权利生活, 有权利爱”的宣言, 既是她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 也是人性战胜礼教的断然声明。及至辗转万里返回心中的故乡, 却发现自己的亲人、祖国的礼教都不能接受她, 所爱的男人成为了为社会舆论所累、无暇顾及自己的懦夫, 曾经的爱都被所谓的社会责任所淹没, 她失望却也无可奈何。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认命, 而是离开去重新追寻自己的价值。只是因为她已经明白了:“在中国, 只能做这样的女人, 愚昧、麻木、自贱、自辱, 持家的奴仆, 生育的工具”。看清这点, 她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爱人的退缩, 坦然的鄙视那些为社会舆论压迫不敢做真正自己的胆小者。并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新“人”立场:“我是一个人, 独立的人, 既不是你的, 更不是梁君璧的附属品。我不能为了让你在这个家庭、社会像‘人’, 而不把我自己当人。”这是几千年来处于附属地位的性别群体的觉醒。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 离开故土, 离开这个有着各种爱的地方, 她并不是不害怕, 只是为了找寻自己, 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必须出走, 纵使孤独也无悔。

在梁冰玉的文化心理结构中, 人的意识、女性的独立意识中与觉醒并支配了她, 超越了特定民族的心理意识, 这是进步的体现。

4. 当代女性形象韩新月等

《穆斯林葬礼》一文都在围绕着“玉”和“月”展开, 因此新月在作品中也是占据着重要角色的。韩新月是作为作品中的第三代人物出现的, 她与郑晓京, 谢秋思、罗秀竹等属于当代年轻女性范畴。与其母亲梁冰玉相比, 韩新月更少了传统的负累, 更多的是现代文化人格。新月的爱情、学业和思想都是现代的, 是比较典型的现代文化人格形象。她争强好胜, 如愿以偿考上北京大学, 满怀信心地要凭自己的真才实学与同学们争个高低。在爱情上, 她认同“平等、真诚的爱情”。

这些思想见解, 跟我们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了。在她们那一年代, 个人意识的觉醒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了。韩新月和她们同学都在当时最好的大学读书, 她们来自祖国各地, 是不同的民族。但是她们共同享受着新中国的高等教育, 接受着最新潮的观点, 有人满腔热血想投入一项事业, 譬如, 韩新月一心想从事翻译事业, 并与志趣相投的楚雁潮老师产生了爱情。郑晓京, 则是典型的大学生干部形象, 她出身干部家庭, 自己也热衷于政治, 她严肃而犀利, 甚至会把老师逼问的说不出话来, 她也是当代女学生的一种典型代表。谢秋思, 一个来自上海的女孩子, 在作品中, 一直都是有点小资产阶级倾向的, 她美丽优秀, 争强好胜, 又善嫉妒, 也属于当代大学女生的一个类型, 还有湖北女孩罗秀竹, 她胆小自卑, 却又心地善良, 没有心机。都是现代生活中性格各异的人物代表。韩新月她们就属于与当代联系最紧密, 也是相关性最大的一类女性形象了, 跟后世的联系也很密切。从这方面看来, 也是有着一定的文学价值的。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一书塑造了一批鲜明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受不同环境熏陶, 有着各不相同的性格与命运。霍达对这些女性的塑造, 可以称得上对一个时代的女性群体的经典归纳, 是当代文坛的一大创新。本文将结合纵横时空来重新审视《穆斯林的葬礼》对女性形象的书写。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女性,新时代,觉醒

参考文献

[1]、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1.

篇4: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关键词:穆斯林;梁冰玉韩子奇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09-01

人生的舞台上,喜剧,悲剧,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

——题记

记不得是多久前,当友人向我推荐这本书时,只是觉得它像摆在图书馆书架上等待我触摸的,毫无特殊喜爱的书籍中的一本。今天偶然在室友书架上翻出此书,读后欲罢不能,不能说每个字都仔细阅读,但总算对得起娟丽文字,几番情绪,深切愁思。

《穆斯林的葬礼》讲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作者霍达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法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梁亦清、韩子奇、梁冰玉、新月、楚雁潮、、、、、、曲终掩卷,荡气回肠,百感交集。

本书分别采用“月”、“玉”两个意象为两条主线索,将情节交错展现在读者眼前。以“月”为代表的人物主要是韩新月、楚雁潮。以“玉”为代表的人物主要是韩子奇、梁冰玉、梁君壁。所有的悲欢离合,伤感忧思都发生在一个叫“博雅”的宅子里。

文章开篇就以倒叙的手法把书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梁冰玉引出来。“清晨,她走来了,走在这里,她仿佛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面对着这个苦苦寻找的世界,是那么熟悉,仿佛岁月倒流了,那不堪回首的一切都不曾发生。不,岁月永远不会倒流。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隔绝的太久了,大门里贮藏着她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一切。她是韩太太的妹妹,和韩子奇从小一块长大,她充满热情、叛逆,单纯、活泼,对爱情执着,是新女性的代表,为了爱情,她可以抛却一切世俗观念,毅然和自己的姐夫走在了一起。她理智、勇敢,当不得不面临选择时,她选择了退后。正如她在给女儿新月的信中所写“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地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去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看完本书莫名其妙的钦佩梁冰玉,她是活的最洒脱的,不过她也是活的最寂寞的。她像极了《雷雨》中的繁漪,在命运面前他们从不低头,他们渴望真正的爱情,蔑视封建世俗伦理反人欲。在一个人的舞台也要开出最美的花来。

新月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她善良,可爱,聪明,美丽。她如一轮皎洁的明月倾泻在最黑暗的角落,抚慰每一颗需要爱的灵魂。她年轻好学,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在燕园里放飞自己纯洁的梦想,她遇到了对自己一见钟情,默默守护她的老师楚雁潮,她在未名湖畔和自己的老师谈论理想,海阔天空。但是她也是小说最悲剧的人物。刚满十八岁她就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博雅宅”内隐藏了她最想知道的身世之谜。故事的最后,当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精神和身体一起崩塌,这个单纯的女孩怀着最后的爱离开了她的爱人,她的亲人。她与楚雁潮的爱没有惊涛骇浪,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却如同娟娟溪流流淌在读者心里。特殊的爱,自有它的表达方式。此后,一个孤独的幽灵,一只无伴无依的孤雁,雁归有时,潮来有讯,唯独明月不在升起。她很像曹禺先生《雷雨》中的四凤,单纯善良,在人生的路上从没做过亏心事,却都在青春年华时被残酷的命运带走,留给读者一片叹息和哗然。

韩子奇,小说的主人公,经名易卜拉欣。跟随吐罗耶定通往穆斯林的圣地麦加,却在冥冥之中成为一代“玉魔”。在玉的长河中无法自拔,他因玉而重生,也因玉毁了一生。梁亦清收他做徒弟后,“奇珍斋”在他手上起死回生,他把师父留下来的祖业越做越大,成为震惊中外的“玉王”。抗战爆发,他为了不让自己一生挚爱的玉器落入他人之手,选择了抛家弃子,逃亡英国。而这一切正是整部小说的悲剧之源。她的小师妹梁冰玉正承受着爱情的苦,瞒着所有人踏上了与韩子奇同样的路。在英国,他们寄住在亨特家,二战爆发,希特勒横扫欧洲,英国也难逃其难。两人在战乱中暗生情愫,不,或许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相互爱慕。梁冰玉是韩子奇心中永远单纯,活泼的师妹;韩子奇同样是梁冰玉如同父亲般抚养自己的奇哥哥。而这一切却诞生了一颗苦涩的果实韩新月。小说最后,韩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因玉被打倒,又因玉成为文物保护区。可以说韩子奇的一生一直在信仰之中挣扎,他本该是穆斯林的忠实教徒,却被虚幻的凡世蒙蔽了双眼,在奇石美玉中度过了一生。小说中的韩子奇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同样是迷恋尘世,被玉纠缠的一生。

楚雁潮,他是北大的高材生,畢业后应导师恳求留校成为一名教师。他年轻有为,生命勃发,朝气十足。他对自己的学生一见钟情,勇于表达内心的情感。当导师弥留之际,他背诵着那首《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时,楚雁潮永远是那个才华横溢,令导师自豪的学生。当韩新月因为自己残缺的身体,认为自己的灵魂不配和他在一起时,他鼓励新月“你是一个人,人是大自然最光辉的杰作,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依稀的宝贵生命!如果看不到明天,今天也就毫不意义;牢牢地抓住今天,明天才能属于你!”他不仅是她的老师,知己,心中最温暖的地方,更是新月一生中最可靠的依赖。在未名湖畔,他们如知己般的谈论自己的理想,清风明月为伴,草树虫鸣为音,在书房,他们一起谈论鲁迅的《故事新编》。这样的日子是如此美好短暂,最后留给我们的场景却是,一个孤独的身影,一座无名的墓碑,再加一首哀怨忧伤的《梁祝》。生活确如幻影,需化蝶重生共守。

我爱这本小说,爱里面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

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先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着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做实验!

——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辞

篇5: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初二八班廖德尊

如冰心所言: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的是美。新月一弯,玉之长河,融于人物的情感,溢出难言的爱,而这爱却又是那般凄美伤愁,又让人断肠泣泪。

玉,韩子奇。一次偶遇,他触碰到了他的生命真正所在。绵绵玉之长河,引他渐行渐远。数十年沧桑,从当年的街边流浪,渐醉玉梦的易卜拉欣,到重振家业,唯玉方生的“玉王”韩子奇,最终为玉而亡,饮悲至死。就这样携着对玉的执着,他跌跌撞撞走过了一生。难知,是喜是悲。

月,韩新月。幼时,随父母远洋复乡。父亲百般呵护,逐年渐长。但好景难长久,床前一片灰白将她禁锢,春风难越,白床上只剩下滴滴答答。只手轻拂尘往照片,她知晓了自己苦命身世,母亲原来并非母亲,生母拖着一颗被揉碎的心,别离新月,远走他乡。她没能等到母亲遥归故里,在身上投下柔情目光,没能一睹母亲垂下的满头秀发,没能抱怀诉说以往的袭人苦痛。

这本书让我看到的是的爱。漫飞的碎片,震耳的轰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韩子奇爱上了梁冰玉。单调的惨白,寂静的滴答,在远走天堂的前时,楚雁潮爱上了韩新月。这个爱上自己妻子妹妹的韩子奇,这个爱上自己学生的楚雁潮。是错吗?不,我想他们身上是纯,是爱。那是: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最终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

阴暗的地下室,周围笼着死亡的气氛。带着恐惧,又存着希冀。怀着莫名的心绪,他俩苟且活着。不停走着。渐渐地,累了。想停住了。无力再走下去了。这时,蓦地涌出了一股爱泉,溢满了两人心扉,它点燃了生的希望。他们,相爱了。战事已绝。携女重归故里。是憧憬还是恐惧?他们自己也不知晓了。可一颗回家的心,已是不能安抚。得到的不是姐姐妻子的祝福,不是多年再重逢的欢喜垂泪。是让人肝胆俱裂的咆哮,是欲死难生的哭诉!后悔了。他们或许不该回来。已无他法,妹妹别离相公女儿,孤影远走,不在相见。走了,伤了,痛了。热泪在脸颊上垂下一条小溪,无言,游走天涯,只留下孤帆与远影。

篇6: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去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她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作试验。——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辞

第一次听说《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是听至交好友介绍的。说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也很感人,曾感动了一辈人,当然也感动了我的这位好友。鉴于他的强烈推荐,我不禁有种马上要看的冲动,但更有几许怀疑,这书真有他们传的那么好么?说她好,她到底好在哪呢?书拿到了,粗粗一看封面,很平常,简单的文字和几笔图画,一弯月牙一行回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感觉是很普通的一本书,洋洋数十万字,也没有感到什么奇特地方。匆匆粗略看完这本书,才在脑海形成一个大概格局,但我再次欣赏此书时,却得到了更多的感触,惊叹于回族女作家霍达的笔触,可以让人陶醉在那样的意境里,让我真实地感觉到和主人公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为他们欢乐,为他们痛哭,当一个个的送他们离开人间的时候,也为他们生死离别折磨的痛彻心肺,甚至于担心自己葬礼先于书中葬礼而举行。默默地,我流着泪,以特有的方式向已逝去的人表示我最沉痛的哀悼!

这本书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读来着实让人心动!韩子奇是梁君璧、梁冰玉的父亲梁亦清收留的孤儿。为了师傅临终的遗憾,也为了他自己爱玉如命的嗜好,他和梁家的大女儿梁君璧结成了连理,并成了梁家的主人。随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了和他师傅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也成就了他在这一行业的顶尖地位。然而,抗日战争爆发了。为了他心爱的玉,他背井离乡,携带了他的全部玉器来到了英国。而战争的硝烟同样弥漫到了英国。在痛苦与绝望中,韩子奇与相依为命的梁冰玉相爱了,他们在绝望中努力找到了希望。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新月。在国外飘泊了数年后,还是为了玉,韩子奇回到了妻子的身边,带着女儿,守住了他的玉,继续做着玉的奴隶。

六十年代初,韩新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大的西语系,也就是她亲生母亲梁冰玉曾经就读过的燕京大学的前身。在北大,新月和他的年轻英文老师楚雁潮深深地相爱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命运偏偏就是如此的残酷,新月,一个十七岁的姑娘却在他风华正茂的岁月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那是一种不治之症。在楚雁潮的支持、鼓励下,新月勇敢地与病魔作着斗争,即使病魔缠身,她还是积极、乐观地生活着。想着等到病愈那一天重新回到校园。而另一方面,对于新月来说,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母爱,从他记事起就似乎没怎么受到过母爱,一位母亲该担心的,该操心的事,全是由疼爱自己的姑妈所取代,似乎姑妈更像妈妈。每当新月看到写字台上那张六寸大小与母亲的合影时,才会感受到隐约的母爱。她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当新月了解到了事实的真相后,她微弱的心脏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和楚雁潮的真挚爱情也最终没能留住她的生命。新月带着无尽的遗憾闭上了眼睛……

几年后,当新月的亲生母亲梁冰玉到女儿坟前看望女儿时,发现了一位中年男子,矗立在亲人坟前,用小提琴深情地拉着《梁祝》……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看到穆斯林我们想到最多的还是伊斯兰教、清真寺;关于回族,我知道的也很少,只知道回族人都很爱干净,不吃猪肉,男人们头上都戴一顶小白帽;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礼》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这部长达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里,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示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及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清新流畅,质朴无华;以细腻的笔触探测人的心灵,读后荡气回肠,留下深沉的思索,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有关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和新月的坎坷命运相比较,想想其实我们还是应该感到十分幸运和满足的。生活在现在这个和平社会,有父母的疼爱,更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当看到当新月在病榻上还念念不忘学习她所钟爱的英文时,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现代人所要学习的地方吗?人啊,是应该学会满足,正所谓知足长常乐,当经历了生离死别,当看透了悲欢离合,我们最应该学会的是放弃看似重要东西。因为放弃更是一种美,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进取、知足常乐的过程。

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每当人们在看完一部小说后,而置身于故事人物其中,情绪也久久受故事人物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作者在用自己的心,或自己的生命去写的缘故吧。他们并不是为了赚别人的眼泪,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情不自禁。一个好的作家在写作时,并不急于下笔,而是经过想当长地一段“孕育”之后,他们面对文学,有着宗教般的虔诚,写作在他心中应该是神圣的,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做势,也容不得肮脏和居心不良。因为一颗丑恶的心是写不出真善美的好文章的,也不会让人泪流满面的。难道你不是这样认为的吗?

篇7: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从上星期起看到一本书叫做《穆斯林的葬礼》。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这让我十分的迷惑,不只是书名的神圣,又是一个让你回味的书名,那是穆斯林的葬礼。啊!那必将是一个凄凉的故事。读下去。

从序言中我知道,冰心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这是一本奇书。是的,这就是一本奇书。一本穆斯林的著作。它代表回回民族的骄傲。它给我们述说了回回民族的生活习惯——忌酒,不放烟花,不吃走,不吃肉。同时又给我们讲述了穆斯林的礼拜和祷告。特别是穆斯林的祷辞:

啊,安拉!宽恕我们的这些人;活着的和死去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年,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

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众人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不要

在他之后,把我们来做实验。

——穆斯林葬礼的祷辞

言归正传,回到正书上。《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从玉匠梁亦清和梁冰玉,梁君壁,韩子奇的民国时期与玉的不解渊源以及解放时期韩子奇的女儿韩新月与北大老师楚雁潮的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全文共十五章节和序言,结尾。篇章为月梦,玉魔,月冷,月殇,月清,玉缘,月明,玉王,月晦,玉游,月情,玉劫,月恋,玉归,月落,玉别,尾声月魂。月代表韩新月的生死恋和玉代表韩子奇的玉缘,全书一月魂结尾。

从梁亦清玉玉魔的“博雅”居起始终牵挂着韩子奇的心。幼年他跟随吐罗耶定四海为家。而吐罗耶定带着他(易卜拉欣)流浪。而他们(穆斯林)的崇高的理想就是去圣地麦加朝拜而易卜拉欣又是吐罗耶定漫长旅途的唯一伴儿。也是他到达麦加的唯一的希望。而这一切从他(吐罗耶定)遇见玉匠梁亦清起一切都改变了。易卜拉欣迷上了玉,在他的脑海里只有长长的玉河,这玉缘将伴随他的一生。易卜拉欣辞别了吐罗耶定,他的巴巴,跟随他的师傅梁亦清学艺。他改了名

字成为了韩子奇,其实他一直记住他自己的名字——他姓韩。从了梁亦清也成了梁亦清的梦想——将一手精湛的手艺传递下去。

到我已经看到的为止我认为玉殇就是中篇高潮。

玉殇——这中篇的精湛之笔。

梁亦清的死。三年即将完成的玉宝船而那美好的景象呈现在他的面前,然而天不随人意,宝船毁了,“师傅,师傅”韩子奇像在梦里看见天塌地陷,灵魂都惊飞了!他呼喊着扑倒在地的师傅……..。

梁亦清面对宝船被毁“啊!”。梁亦清发出一声撕裂肺腑的惨叫,一口鲜血飞溅出来,染红了宝船!生命在迅雷不及掩耳的一刻结束了,他倒在那残破的宝船上,滚热的鲜血吧玉匠和碎玉连成一体。

而真正的高潮还在后头,特别是玉别,月魂。但让感叹十分。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更是清纯至真。面对病魔缠身的韩新月,这让我们读者感慨命运对他的不公平。一个柔弱的少女风华正茂却,。

篇8: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北京晨报》 报道 , 由国务院参事室、 中央文史 研究馆主办,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和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共同承办的新闻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会议宣布: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霍达创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 《穆斯林的葬礼》,销量已突破300万册。该书作为严肃文学长期畅销市场创造佳绩。出版方介绍, 《穆斯林的葬礼》 创作完成并发表于1987年,1988年出书,甫一问世便获得好评,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在当今快餐文化流行的泛阅读时代,一部28年前的作品凭借什么能够形成长期畅销佳绩?出版方表示,关键所在是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作者霍达表示,感谢300多万未曾谋面的读者, 正是他们给 《穆斯林的葬礼》 注入了活力,让其在28年后仍然青春焕发 。 这也证明了一个真理:文学的生命,在于读者之中。

篇9: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展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兴衰的历史,叙述了两代人对婚姻爱情的追求与抉择,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舞台上的悲与喜,揭示了他们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间接地回顾了近代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坎坷的历史足迹。

这部小说在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的同时,对穆斯林信徒的日常生活习惯、婚丧嫁娶等作了详尽、细致、真实的描绘,对玉器雕刻等文物行业的行规、工艺流程作了详尽的介绍,在给读者增加了许多知识的同时,帮助读者对小说中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也使得这部作品少数民族生活气息与民族特色更加浓郁。

【片段欣赏】

韩子奇默默地看看师傅的眼睛。那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之中,上下眼睑重叠着刀刻一般的三四层纹路,眉毛和睫毛上被玉粉沾染,像冰雪中的树挂,像年代久远的古迹上的霉斑,几十年的琢玉生涯,师傅把自己琢成了一个苍老瘦硬的玉人!那一双眸子,从原来的清亮、乌黑而变得像雾霭山岚一样黯淡;托着瞳仁的眼白,已经布满了鲜红的血丝,像两颗玛瑙!韩子奇为师傅感到痛惜,为自己感到惭愧:师徒如父子,自己为师傅分了多少忧愁和辛苦呢?

“师傅,您歇着吧,这活儿,明儿再接着做……”

“明儿?明儿就八月十二了吧?咱不能将米将牙儿地等到十五才交货,我想,早一天是一天……”

“那,我来接着做,您歇会儿,瞅着我就成了。”

梁亦清坚决地摇了摇头:“不成!自古以来,都是徒弟画龙,师傅点睛,不能乱了章程。”

“师傅,我乱不了您的章程,”韩子奇说,“我先替您做一会儿,到肯节儿,还让您做……”

师傅看着这个自信而又逞强的徒弟,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松口:“子奇,不是师傅信不过你,这三年,你的手艺已经学成了,比师傅我差不到哪儿去,这宝船其实就是咱爷儿俩做的,只不过你做得少点儿,我做得多点儿。以往,不当紧的地方,我不也放手让你做了吗?可眼下,这活儿到了画龙点睛的时候了,怕万一有个闪失,还是由我来做完了它吧!我这辈子琢了多少玉,最可心的也就是这个大件儿,这是我的压轴戏,唱完了这出戏,我梁亦清也就称得上一个琢玉高手了!往后,我就光支支哈儿,瞅着你也唱成个名角儿!子奇,再等等……”

人心,毕竟不是靠语言可以完全表达的,师傅还是没有透彻地理解徒弟。说到“闪失”,韩子奇默默地缩回了跃跃欲试的手,他不想再分师傅的心,让师傅安安静静地施展出积几十年经验而炉火纯青的绝技去点睛吧,那是一个艺人赢得创造的快乐和荣誉的关键一搏!

“要记住,”梁亦清歇息了片刻,似乎觉得眼睛从疲倦中得到了恢复,心境也更加平和、安定,“一个艺人,要把活儿当作自个儿的命,自个儿的心,把命和心都放在活儿上,这活儿做出来才是活的。人寿有限,‘无常’到来,万事皆空;可你留下的活儿,它还活在人间。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没有一个能活到今天,可他们琢出的玉器呢,不都一个个还活着吗?”

坨子又转动起来,梁亦清此时完全忘却了自我,把他的命、他的心都和宝船、和郑和融为一体了。那宝船上的风帆鼓涨起来,旌旗漫卷起来,舵工、水手呼喊起来,浑厚深远的号子和汹涌澎湃的风浪声在琢玉坊中震天撼地地响起来,三保太监郑和站在船头,魁伟的身躯随着风浪的颠簸而沉浮,双目炯炯望着前方,隨时监视着前途中的不测风云……

突然,这一切都在刹那间停止了,梁亦清两手一松,身躯无力地倒了下去,压在由于惯性还在转动的坨子上……

“师傅!师傅!”韩子奇像在梦中看见了天塌地陷,灵魂都被惊飞了,他呼喊着扑倒在地,扶起四肢松软的师傅……

梁亦清在徒弟的怀抱中吃力地睁开了双眼。“宝船,宝船!”他气力微弱地呼叫着。在这一瞬,他的眼睛是清亮的,炯炯有神,他在搜索那生命与心血化成的目标!当那双眼睛接触到宝船时,他的一双晶亮的瞳孔立即像燃烧的流星,迸射出爆裂的光焰,随即熄灭了……

宝船!在渡过漫长的航程即将到达彼岸的时刻,宝船遭到了意外的灭顶之灾!三保太监郑和遥指远方的右臂被摔断了!这是《郑和航海图》中至关紧要的一笔,整座玉雕的核心部位,七下西洋的方向所指,一臂断裂,前功尽弃,即使丘处机、陆子冈再世也无可挽救了!

“啊!”梁亦清发出一声撕裂肺腑的惨叫,一口鲜血飞溅出来,染红了那雪白的宝船!生命在迅雷不及掩耳的一瞬中结束了,他倒在那残破的宝船上,滚热的鲜血把琢玉人和碎玉连成一体!

【探究练习】

1.分析文中韩子奇这个人物的作用。

2.文中画线的文字描写宝船,请赏析其表达特色。

3.本文写了一个玉毁人亡的故事,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温丽敏/供稿】

篇10: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人无权改变命运,命运却在改变着人;

把该记住的都记住,把该忘却的都忘却;

人只有怀着希望往前走,哪怕那希望是渺茫的,假如没有希望在前面诱惑着人,人也许就没有前进的勇气了。

爱情是一种信仰,它贮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贮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当两颗心经历了长途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他们的每一声跳动都是在像对方说:我永远也离不开你!那么爱情就已经悄悄的来临,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他们分开了。

——摘自《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小说中的第一代人是梁亦清,经营着一家玉器行,琢玉技艺高超。第二代人是梁亦清的女儿梁君璧、梁冰玉和被梁家收养当学徒,相当于梁家半子的韩子奇,韩子奇对玉非常痴迷。第三代人是梁君碧和韩子奇的儿子韩天星,梁冰玉和韩子奇的女儿韩新月还有新月的大学老师楚雁潮。第三代中还有辅助人物,韩天星喜欢的女孩小荣子和他后来的妻子淑彦。小说以玉和月为线索将故事串了起来。第二代人的故事以玉(韩子奇)为主线,第三代人的故事以月(韩新月)为主线,月的故事是玉的故事的延续,两者用平行的方式叙述了两个交叉的故事。

这部长篇小说感情细腻真挚,故事曲折感人,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文笔流畅。小说展示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在政治和宗教氛围中演绎着人生的困惑和书中人物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细腻的笔触,精致的描写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霍达,女,生于1945年11月,回族,北京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作家,自幼喜爱文学艺术.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1976年之后从事专业文艺创作,迄今已发表、出版小说、报告文学、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300万字。作品沉雄深厚、凝练典雅,兼备阳刚阴柔之差,独具亦史文之风。

贯穿整部小说的内在主线是情和矛盾。小说中的情有爱情、友情、亲情、民族情。小说中的矛盾有爱情和亲情,爱情和民族情,亲情和民族情之间的矛盾。而这些感情和矛盾又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使得这些感情更加错综复杂。书中主要人物除楚雁潮外都是穆斯林。所以,虽然他和新月之间的爱情真挚、感人,但在如梁君碧这些传统的穆斯林看来他们的爱情是错误而不可饶恕的,会触犯神灵。但梁君碧的丈夫,也就是小说第二代人物的主角韩子奇在临死的时候说出了一个秘密,他说自己不是穆斯林。简直是一个讽刺!虔诚的穆斯林梁君碧竟然是嫁给了一个汉人。这个秘密对她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她应对这个打击的办法就是说服自己丈夫是糊涂了,这个想法其实只是自欺欺人。这让我们看到人为设置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是没有必要的,而是会给人们带来创伤。不同的文化是可以共存的。这是爱情和民族情之间的矛盾。还有亲情和爱情之间的矛盾。梁君碧非常爱自己的妹妹梁冰玉,但又无法忍受妹妹对自己的背叛。梁冰玉和韩子奇在英国避难的日子里,患难与共,相爱并生下了一个女儿韩新月。梁君碧无法原谅丈夫和妹妹对自己的背叛。最后她逼妹妹离家出走,在韩子奇的祈求下冰玉把女儿新月留给韩子奇和姐姐梁君碧来抚养。无疑,梁君碧是爱妹妹的。即使在她得知了丈夫和妹妹的事后,她见到妹妹的时候仍然是抱着妹妹哭了。

这部小说除了带给我感动,还带给我思考。

什么是爱情?真正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真正的爱情是新月和楚雁潮之间的那种爱情,纯洁、真挚。可是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短暂。新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假如她活着,他们两个能冲破家人的阻挠走到一起吗?这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有位社会学家说,爱情是最容易被颠覆的。以前人们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现在又有一种说法:爱情是婚姻的坟墓。80后很多人都信奉的是:相爱的人不能结婚,只能用来想念,用来想念的人,不能见面。但是小说的结尾处,楚雁潮在新月墓前的守候又让我感动不已,好像一个玩世不恭的人重新见到信仰的光芒。我又在想,那种渗透到灵魂深处,至死不渝的爱情应该还是存在的吧,只不过太稀缺了,或者不会轻易遇到。或许是现在的人们太没有安全感,不愿去付出真爱,因此也得不到真爱。亦或许如张爱玲所说,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爱情只是一种错觉。思考了那么多,我觉得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爱情是一种信仰。所以:如果爱,请深爱!

篇11: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在这本厚重的书里,可以看到两代人的凄美爱情,看到爱情中的无奈和悲哀。有时候我们确实是爱着的,但也因为爱着,才会感到无奈,做出些伤到别人也伤到自己的事。爱情到底该是一种责任?或者说由责任萌发爱情?还是患难中的惺惺相惜?抑或是生命有了交点后所碰撞出的火花?怎么样的爱情才能不被时间遗忘?

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 新版穆斯林的葬礼封面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一)关于信仰。

在本书中,信仰有两个方面,一是穆斯林名族的宗族信仰,对于这个民族,我一点也不了解,所以这个信仰,我不能弄明白。可是另外一个信仰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很简单的,朴素的,那就是追求自己认为自己喜欢,自己有兴趣,自己擅长的东西,这样可以使自己兴奋,不知疲倦,同时也可以是自己成功,实现自身价值 的一种向导,一种指路标。韩子奇的毕生信仰就是玉,玉改变了他的一生,同时,也因为玉,他的一生才是传奇的。

(二)关于亲情。

故事中的主人公韩子奇与新月这一对父女的亲情,女儿因为父亲的意外,心脏病突发,父亲因为女儿的离去而辞世。这是超越了两个生命的亲情。亲情是难以琢磨 的,新月看那张母亲留下的唯一照片,她不知道生母,但却执着的为这张她认为幸福的照片期待了一生。也许这就是亲情,就是这种不管时空与距离,心有灵犀的感 触与期待。时隔30年后,玉儿选择回来,见到宅子里的人那般的激动,两次错认新月,足以见得,玉儿这30年是怎么生活过来的,哪个母亲不是时刻牵挂着不在 身旁的子女,而当60岁的玉儿听到女儿“没了”又是多么的心如刀绞啊。

(三)关于爱情。1.错爱不可取

奇哥哥和玉儿的爱情是本书中第一个爱情导致的悲剧。在随时面对死亡的地下室里,姐夫小姨子之间的亲情错误的演变成爱情,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理解背井离乡的一对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兄妹,在战争与死亡的威胁下,在感情受挫与对生在战火的北平中那个家庭的无望,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但是这个作孽的行为,为后来的家庭悲剧买下了伏笔。我个人认为,在爱情面前,理智永远是最重要的。一次偷吃禁果换来一生的悲哀,这个是得不尝试的。有一句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格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理智的爱情才可以长久和保鲜。人生很可能因为一时的冲动与不理智,断送一生。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所以人是可以明辨是非的,当发现错误的东西时,应该当机立断的纠正,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不能拿一时赌一世。

2.真爱无处不在

上一篇:关于教师节主题的演讲稿 感恩教师的教师节演讲稿下一篇:7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