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资料故事

2024-05-13

抗日战争的资料故事(精选7篇)

篇1:抗日战争的资料故事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兴起阶段(1931年9月至1932年12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

局部抗战发展阶段(1933年1月至1937年7月)

1933年1月1日,日军开始进犯山海关,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6年6月至9月,中国国民政府和中国国民党内部的地方实力派爆发两广事变,事件几乎触发了一场内战,但是最终以双方达成政治妥协而和平结束。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宋庆龄等人联名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全会基本确定了停止内战,实行国共合作的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全面抗战

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7月16日、17日,中华民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发表《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号召全民族抗战;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1937年9月中旬,太原会战爆发,在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领导下,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等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淞沪会战失利后,日本华中方面军开始进攻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南京保卫战打响。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侵占南京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作为摧残中国民众士气的手段,约三十万无辜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残暴地杀害(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为26万)。下令进行屠杀的司令官是松井石根,杀戮最严重的师团长是谷寿夫。

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失守以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鉴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被迫调整侵华政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宣言》,中国进入了与美英苏共同领衔签字的四大国之列,这标志着中国在那时就是公认的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1月3日,盟军为更有效地协调作战,成立了中国战区,蒋介石任中国战区(包括泰越)盟军最高统帅。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中国对日战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两个阶段。从1943年7月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战争评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指出:“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篇2:杨靖宇献身抗日的故事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请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篇3:抗日战争的资料故事

大转移时档案的接收和征集

1946年10月,气势汹汹的蒋介石反动派集重兵于陕北,进而觊觎延安。为保证党的文献档案的绝对安全,党中央决定转移中央档案。此后,经过三次大转移,这批中央档案进入北平。这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在转移过程中途经三省20余县市,行程3000余里,能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确属不易。这中间,凝结了老一辈革命家和档案工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历时两年多的转战过程中,档案工作者不仅完好地保存了档案资料,而且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接收和征集了党政军群各机关在这里形成的大量的文件和电报,收藏内容十分丰富。战时上级传达指示,军队的作战部署,以及党政军务系统下属机关向上级的请示报告本来就很多,因此各地方、各机关和各部队形成了大量的文件材料,中办秘书处平均每年接收档案资料约2万余件,机要处仅1946年一年就收到电报1.8万件之多。在军情危机的情况下,为了档案资料的安全,根据党中央《关于秘密文件检查管理办法》,各级党政军群机关立即“清查”文件,并将清查的文件资料“典交”给党委秘书部门统一保管。这种“典交”与档案部门实行的“归档”是一致的,即由党委秘书处档案室负责将本地区同级机关办完的文件资料及时收集起来。例如,在1946年10月间,中共中央秘书处材料科就收集和接收了中央宣传部、中央政策研究室等许多机关的零散文件资料16000余件。在撤离延安之前,有些部门行事比较仓促,结果将一些不应销毁的文件也销毁了,这些情况报到毛泽东那里,引起了一贯重视档案保护、留藏的毛泽东的注意。毛泽东立刻发出指示:“疏散档案,不要惊慌失措。确实不需要的文电可以销毁,重要文电一定要保护好,片纸只字也不要落入敌人之手。但该保存的要好好保存,不能任意滥烧。”鉴于延安转移前处理文件不当的经验教训,1946年11月党中央曾发出保护秘密文件的指示,要求各地方、各机关和各部队在机关转移时应将所有文件资料分成“重要”与“不重要”两部分,重要的应集中收集起来“妥善保存”;不重要的可择地埋藏,不得已时再烧掉。中共中央指示中还指定各级秘书部门派人下去检查,如果发现违背中央指示精神的,应予纠正。中央指示下发后,各地方、各机关和各部队秘书部门对各单位处理文件资料工作进行了检查、督促,并借机开展了收集工作。

在解放战争初期,一些解放区为了收集保存党政军机关的文件资料,有的以党委秘书处档案科为主成立“游击档案室”,有的将党政军各机关文件资料收集集中起来由“后方留守处”保存。而有一些较小的、人数较少的机关,在战争环境中无力保护文件资料的安全,就将本机关形成的所有文件资料委托有档案部门的机关或上级机关档案部门代为保存,待机关转移后或到安全地带再接收回去。这是战争年代各解放区党政军机关档案部门实行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也可称之为“代管”。在延安,特别是在准备撤离延安时,为了确保档案材料的安全转移,遵照中央秘书长任弼时、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的指示,1947年3月上旬,由中办秘书处材料科、机要处文电科、中组部材料科、总政治部秘书处资料室等单位组成材料保管委员会,统一负责收集、保存和转移中央各机关档案资料的工作。当时,它为中央各有关机关“代管”的重要档案资料就有96箱之多。

根据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秘密文件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军情紧急时,各党政军机关首长个人一般不要保存机密文件资料。因此,在中央机关于1947年3月撤离延安前后,许多机关的领导干部、老作家、名记者、历史学家和新闻工作者纷纷把自己保存的文件资料交给了机关档案部门。据1947年6月编制的《中央材料委员会材料目录》记载: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在撤离延安前,即带头移交在自己身边保存的大批重要文件资料,比如毛泽东处交文件3箱,周恩来处交文件2箱又33包,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把个人保存的文件资料交给了中央秘书处或材料保管委员会。

征集中共谈判代表机关的档案

自从蒋介石撕毁了和平协定,便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此时,中共驻国民党区域的谈判代表团、八路军和新四军驻国民党统治区的办事处,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武力逼迫下,也先后逐步撤回延安或其他解放区。在撤退前或撤退中,各代表机关对文件资料进行了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转移。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在撤离重庆的时候,曾将中共中央代表团的文件、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文件、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重要文件秘密收集起来,运回延安。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抵达南京后,他立即派身边工作人员刘少文去上海接收中共中央上海地下档案库的档案资料。中共中央上海地下档案库是1931年初周恩来亲自创建的,秘密收藏着1922年至1934年中共中央及各地方、各机关和红军各部队历史文件资料20000余件。刘少文到上海后,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帮助下,从中共中央上海地下档案库中取出5000余份文件资料,装在两个航空皮箱内,乘飞机由上海转南京再到西安,然后运回延安。一路之上,虽遇国民党方面盘查,均被刘少文利用“合法”身份和巧妙办法搪塞过去。只运了这一次,以后因内战爆发,中共代表团撤退,遂终止了接收中共中央上海地下档案库档案资料的工作。

此外,还收集了中共黄河问题谈判代表团文件。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抵达南京后,与国民党方面就黄河治理问题进行谈判。我方谈判代表团由周恩来、董必武主持,从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山东分局等处抽调一批干部,组成黄河治理谈判委员会,委员会下设若干小组。双方半年多,形成了大量文件资料。中共代表团非常重视这些文件、资料,并进行了有计划的收集和转移工作。每次委员会谈判或小组与国民党方面进行谈判,中共方面代表均作详细的会议记录。黄河花园口筑堤节流问题谈判记录、谈话要点备忘录等等,我方代表随时记录,随时移交给谈判代表团秘书组保存。如果谈判代表团未交记录,秘书组就主动去收集,确保收集一全套会议记录。对于谈判双方在报刊上发表的材料,中共代表团也不放过,无论是双方共同发表的,还是我方单独发表的新闻报道,一律收集。例如,1946年5月《解放区人民团体及我方代表对国民党不顾民命破坏协议和花园堵口问题向国内外的呼吁书》等,就是从报刊上裁剪下来并收入代表团档案中的。中共代表团还集中保存我方党政机关对谈判代表指导性文件。开封花园口黄河大决堤,殃及河南、山东及其他解放区,因此,我有关地区党政机关对黄河问题谈判十分关注,上呈下达过许多报告和指令性文件。如,1946年2月晋冀鲁豫中央局《关于黄河谈判问题的指示及区党委报告》,1946年8月山东省河务局《渤海区治黄工程计划修正草案》等等,均由我方黄河谈判代表收集起来。在双方谈判文件资料中,双方领导人信件是极其重要的。中共谈判代表团领导人与国民党谈判代表团领导人的书信也是收集的重点之一。在我方黄河谈判代表团收集的1000余份重要的文件资料中,有10余封周恩来、董必武的亲笔信,其中有周恩来给蒋廷蔽的信及蒋廷蔽的复信、董必武给国民党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信等等。这些信件对双方谈判问题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1946年1月在北平组成的“军调处”,本来是为了实施《停战协定》而设立的,军调处由美国方面的代表、国民党方面的代表和中共方面的代表组成。但是,美国和国民党方面的代表没有和谈诚意。特别是1946年6月以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大打内战,军调处已无办法继续下去。为了在军调处撤销后中共方面文件资料得以安全保存不致散失,1947年1月30日,周恩来代中共中央起草并发出了《关于北平军调处文件的处理给叶剑英等同志指示》电,电报说,“关于军调处一年文件,前已函告处置办法,现执行部撤销在即,请叶指定专人,埋头整理两星期,将所有文件分类编成目录,连同全体,赶于丑文班机着董越千先送回延”。“丑文”是代月代日,即1947年2月2日由董越千将全部文件和目录乘飞机由北京抵西安再转延安。至此,军调处我方执行部全部文件资料也被及时安全地收集起来了。

接收一切旧政权档案资料

一切旧政权的档案资料,都是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历史的文字记录。在敌伪政权被消灭、国民党军政当局溃败时,这些档案有的被带走了,有的被焚烧了,有的被遗弃了,有的在旧政权供职者手中,散失极其严重。特别是抛弃在战场上、社会上的文件资料,如不及时收集起来就有完全被毁掉的可能。因此,尽管解放战争仍在紧张剧烈地进行,中共中央却三令五申,采取一切有效办法,对旧政权档案资料进行了及时地收集和接收工作。

1945年9月2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新解放城市工作方针的指示》中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已经无条件投降,有些大中城市将被解放。各省区党委、边区民主政府和军区机关可抽调得力干部成立接收委员会,以便对敌伪财产和大汉奸的企业等进行接管,还要求接收委员会内设立文献管理处,接收旧政权档案。如,1945年9月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抽人成立了“张垣敌伪物资清理接收委员会”。该委员会所属“敌伪文献接收处”在敌伪仓库中、办公处所、垃圾堆中、社会上或个人手中购买来旧政权文献一万余卷,图书资料九万余册,从造纸厂购来上述类似材料五千余斤。

国民党及其政权机关或军事单位,还是比较重视积累档案资料的。特别是1923年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以后,建立了一系列档案收集管理制度,保存了大量档案资料。但是,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军事上的失败和反动政权垮台,其档案资料损失是严重的。尤其是当蒋介石败局已定,国民党方面在溃逃时,出现了乱丢档案、乱扔档案、乱烧档案、乱拿档案的现象。为了保护国民党方面档案资料的安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多次下指示、发布告,号召及时收集和保护国民党政军一切文件资料,而且制定了有功者奖、有过者罚的政策。1947年2月8日在《中共中央关于收集敌政权档案文献给刘邓贺李电》中指示:请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李井泉等通知前线各部队“在打开一、两个城市时,收集顽方政权一切档案、文献、法令,转送后方,得便送延安”。1949年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规定:所有在国民党党政军中供职的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等,在人民政府接管前均须照旧供职,“并负责保护资料、机器、图表、帐册、档案等,听候清查及接管。保护有功者奖,怠工破坏者罚”。由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重视和及时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各级接收委员会接收和保护了数以百计的大量国民党方面的档案资料。对于接收的国民党方面的文件资料,还采取了分级接收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即国民党中央一级党政军机关的档案资料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接收委员会档案组接收。这个档案组在南京解放以后,不到一年时间内就从南京、重庆等许多城市收集到国民党中央一级党政机关文件资料130余万卷(件)。于此同时,各级人民政府也组织人力对本地方国民党党政机关的文件资料进行了及时接收和收集,成绩也很突出。

解放战争时期收集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从敌统一领导和国民党档案资料中寻找革命历史文件资料。在敌统一领导档案资料中所以有中国共产党的文件资料,或者人民政权、人民军队的文件资料,那是在地下斗争或者战争中被敌人掠去的。这其中就发生过中共中央东北局从敌伪档案资料中拣出12麻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材料的罕见事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48年5月13日,中共旅大地委调研室负责人廖华给刘少奇写了一封信,报告他从大连一些单位调查研究工作时,收集到数以万计的旧政权文件资料,从中拣出12麻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件资料,请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处理办法。因为战争环境,此信在路上“传递”了三个月后才邮寄到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当时中共中央就住在这里。刘少奇接信后立即交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宣传部会办。1948年8月11日,中共中央给东北局和廖华发去“未真”复电。复电由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圈阅,周恩来修改批发。中央“未真”复电指示:

⑴廖华收集的这批历史资料,都“是国家的极宝贵的财产,责成廖华同志以全心全力管理此项财产,向中央直接负责。旅大地委及东北局应对此项工作尽一切可能帮助之。”

⑵廖华收集的档案资料中有12麻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材料,先交东北局。中央责成东北局对该项材料组成“党材料管理机关,妥善保管,绝对不准遗失、损坏、拖散和外借,并继续进行搜集。”

⑶除12麻袋党史材料外,其他材料仍“由廖华负责收集保存,所需人员、经费由地委切实帮助,作为中央托管的财产。”

篇4:小英雄姜墨林的抗日故事

姜墨林, 192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红土墙子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双亡后, 姜墨林与哥哥相依为命, 为了生活, 年幼的他就已干上了繁重的农活, 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和肆意掠夺, 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整个东北陷入一片水深火热的境地。姜墨林保家卫国的抗日热情被点燃了, 幼小的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儿童团里露头角

1932年, 刚满11岁的姜墨林参加了党领导下的地下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聪明伶俐、机智勇敢、积极上进的他很快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儿童团员。虽然他个子不高、身体瘦弱, 但论起本领来却是超群出众的, 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非常喜欢他。因此, 地下党组织常常派他到日军占领区做侦察工作。无论情况多么危险、任务如何艰巨, 姜墨林总是积极热情地接受组织交给的任务, 并能出色地完成。每当侦察途中遇到敌人的追问盘查, 他总能运用机智巧妙的办法, 摆脱敌人的纠缠, 闯过一道道险关。他还以唱歌、跳舞的方式, 向当地群众宣传抗日救国, 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游击队中立战功

姜墨林的抗日活动, 很快就引起了宁安县境内日军和汉奸特务的注意。为了保护和培养姜墨林, 地下党组织决定把他调入游击队。1934年初, 13岁的姜墨林参加了党直接领导的绥宁反日同盟军, 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看到这么小的战友, 战士们私下议论:“他能拿动枪吗?枪一响他不得吓哭呀?”看到战士们担心的目光, 姜墨林在心里暗下决心, 不练出过硬的杀敌本领誓不罢休。经过一番勤学苦练, 他射击的准确度有了显著提高, 还学会了写便条和一般书信。有一次, 在镜泊湖北面的杨胖子沟一带, 姜墨林所在的同盟军与日军交火了。战斗一打响, 他迅速找到一块大石头作掩体, 瞄准敌人, 稳扣扳机, 一枪就打死了一个日本兵。面对远处冲过来的日本军官, 手疾眼快的姜墨林投出了一枚手榴弹, 炸得敌军官血肉横飞。战斗结束后, 战士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对他刮目相看。

突袭双河镇显身手

1935年12月下旬, 日军集结了大批兵力, 向我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讨伐”。经部队党组织研究决定, 姜墨林所在的教导大队参加突袭双河镇的战斗, 以转移日军的目标。双河镇上住有四五百户人家, 驻守着日伪军400百余人。东关据点作为双河镇核心据点, 地势险要, 戒备森严。姜墨林等十几名队员被选拔参加摧毁东关据点的突击队。当时正值隆冬时节, 原野、山岗上白雪皑皑, 森林中的积雪一丈多深, 气温降到零下三四十度, 寒风刺骨。姜墨林率领突击队, 在风雪交加中急速行军了两天两夜, 到达双河镇后, 顾不上行军劳累, 立即编组, 准备战斗。他们抓住拂晓前的有利时机, 个个像“小老虎”, 飞越一丈多宽的壕沟, 靠近了敌人的铁丝网。就在他们正要动手割断铁丝网时, 被敌人发现了。霎那间, 敌人机枪、步枪的子弹像雨点似地射向他们, 处境十分危险。只见姜墨林沉着果断, 指挥战士们立即原地潜伏在雪坑里。然后, 他把突击队分成4个小分队, 命令从不同方向挖雪挑沟, 匍匐前进, 直奔敌人碉堡。二十米、十米、五米……当突击队接近碉堡时, 姜墨林首当其冲, 提着一捆手榴弹向敌人的机枪口里推。刹时, 只听“轰”的一声, 敌人的碉堡飞上了天。敌人的机枪哑吧了, 日伪军鬼哭狼嚎。姜墨林向敌人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要枪不要命, 投降吧!”果然, 有的伪军扔下枪逃跑了, 有的举手投降。后继部队上来后, 迅速占领了敌人的这个核心据点———双河镇。

雪岭歼敌展英勇

突袭双河镇的战斗, 歼灭了日伪军100多名, 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其他战利品。为避免敌人增兵报复, 我部队决定立即撤出双河镇, 向深山密林中火速行军。由于连夜的雪山密林行军, 队伍早已人困马乏, 于是在一座山岭中休整。炊事班战士立即生起篝火, 化雪水做饭, 警卫班战士负责警戒;姜墨林和其他战士抱着枪支, 坐在雪地上, 靠着大树酣睡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工夫, 黑夜中忽然传来一阵激烈的枪炮声, 随后听到有人高喊:“掩护部队占领阵地!”姜墨林猛地从熟睡中惊醒, 意识到敌人已经追上来了, 他揉了揉眼睛, 急忙拿起枪飞奔到山岗上一堆石砬子后面隐蔽起来, 瞄准追过来的敌人狠狠地射去。战斗越来越激烈, 姜墨林和战士们也越战越英勇。面对疯狂扑来的一群敌人, 姜墨林从腰间抽出一枚手榴弹, 高声喊道:“同志们, 胜利不能让敌人夺回去!狠狠地打呀!”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 敌人纷纷倒下。这一场战斗, 姜墨林率领的“小老虎”队共打死日军七八十名、敌人战马一百多匹。

后勤保障显机智

1936年2月以后, 在党中央“八一宣言”精神鼓舞下, 东北抗日斗争不断高涨。主力部队向北转移到牡丹江、松花江下游一带活动。姜墨林所在的原五军教导大队, 已改编为二路军指挥部直属教导团, 他也经常受省委和总指挥部的派遣, 到敌人严密控制的牡丹江、林口等地活动, 有时要传达紧急指示, 有时要购买军需物资。有一次, 组织上派姜墨林去牡丹江下游四道河子沟里抗联办事处送信。他一路上乔装独行, 机智行事, 把信件顺利交到负责人冯丕让处长的手里。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 姜墨林有时穿上一身破烂衣服, 装成一副流浪儿的样子;有时又装作与同伴打架, 哭哭啼啼地躲过警察, 每次都想尽办法, 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出色地完成。

1937年冬, 大雪封山, 气温骤降。由于日军的疯狂“讨伐”, 部队人员越冬急需的粮食和棉衣成了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粮食和冬季服装紧缺问题, 总指挥部决定派姜墨林率领一小部队, 突破敌人封锁线, 找地下党组织和抗日救国会帮助补充所需的军用物质, 如地方解决不了, 就自己想办法购买。姜墨林受命后, 仔细谋划、谨慎行事, 采取灵活、分散的办法, 把钱分发下去, 发动老大爷、老奶奶、儿童买棉花、布匹等物品, 再把这些物品零零散散地带出城外, 送到指定地点集中。不到一星期的时间, 就集中起来上千斤棉花、一百多匹棉布, 还有一些棉鞋和其他物品。聪明机智的姜墨林, 把组织上交给他的艰巨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 难怪总指挥部的领导感叹地说:“这真是一个奇迹!”

危急关头勇献身

1940年深秋, 由于斗争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 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姜墨林率领小部队, 转移到绥芬河大青山一带活动。一天, 他们小部队来到战略要地乜河镇。镇上驻守着万余名日伪军, 镇南有一个驻守二十余名日军的敌人据点。黑夜中, 姜墨林率领小部队趁敌人毫无防御准备之际, 发起奇袭,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就将驻守的二十多名日军全部消灭。得知据点被摧毁的消息, 敌人立即纠集几百名骑兵、步兵, 向姜墨林小部队追击而来。姜墨林果断改变转移方向, 直奔东宁县南部山区。但当部队到达二十八道河子时, 已被敌人层层包围在河谷里。姜墨林深感情势危急, 与几名党员商量后, 立即烧毁了文件, 砸碎了电台, 并顽强进行反击, 但终因寡不敌众, 在敌人疯狂的火力攻击下, 姜墨林所率小队战士接连倒了下去。当阵地上只剩下姜墨林等4名战士时, 他一边狠狠地向敌人射击, 一边命令其余3名战士:“你们赶快突围, 回去报告总指挥!这里由我顶着。”突然, 敌人的一颗子弹打在姜墨林的腿上, 他忍着疼痛, 又对敌人猛烈地开枪射击。正在紧急关头, 机枪突然哑了, 他迅速掏出盒子枪, 瞄准蜂拥而上的敌人, 一枪打倒一个, 一连消灭十几个敌人。最后, 姜墨林停止了射击, 愤怒地凝视着围上来的敌人, 毫无惧色。当敌人逼近时, 姜墨林用最后一颗子弹, 从容不迫地射进了自己的胸膛。就这样, 这位年仅19岁的小英雄姜墨林, 壮烈地牺牲在抗日救国的英雄阵地上。

姜墨林牺牲后, 敌人在他的衣兜里只找到一张纸条:“中国必兴, 日寇必亡!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日救国胜利万岁!”日本军官看后, 气急败坏地举起姜墨林的遗体, 抛入湍急的二十八道河。

篇5:战争留下的故事

在《韩非子·说林上》中记了一个老马识途的故事: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春去冬归,迷了道路。管仲说:“老马识途啊,我们可以利用它的智慧。”于是让老马带路,并跟着它前进,终于找到了路。

后来,人马在山里经过,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如果蟻窝高达一寸,它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派人找到蚁窝,挖下去七八尺,终于找到了水。

动物为了适应环境,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常有许多人所不及的特殊功能。在这个故事中,管仲和隰朋通过利用马和蚁的功能,帮助齐桓公的军队克服了迷路和缺水的困难。

在战争中,借助动物的特殊功能的事例,可举出很多。据说1794年深秋,拿破仑的一支军队进攻荷兰。为了阻挡强敌,荷兰人打开运河的闸门,想用滚滚洪水挡住法军。这一招果然奏效,法军面对河水无可奈何,只得下令撤退。

刚开始撤退,法军统帅夏尔·皮舍格柳(拿破仑的老师)突然发布命令,停止撤军。原因是他发现蜘蛛在大量吐丝结网。在深秋,只有强冷天气将来的时候,蜘蛛才会吐丝结网。一旦强寒潮来临,河水就会结上厚冰,军队就可以踏冰过河。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寒潮来临,河面上结了很厚的冰层。法军顺利地踏冰越过了瓦尔河,一举攻克了荷兰要塞乌得勒支城。

人为万物之灵,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就可以无视动物的能力,其实,动物的许多特殊功能是人所不及的:老鹰有千里眼,兔子有顺风耳,狗有灵敏的鼻子……

留意动物的特殊能力,向动物学习,也是提高人的能力的一条途径。

篇6:抗日战争的资料故事

在教学《历史与社会》 (7年级下册) 的《不同历史资料的利用》时, 笔者发现学生学得很无味。参考了他人的教学设计之后, 笔者决定用故事、核心问题和文献资料为纽带进行教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第一, 通过一个故事性、探索性较强的案例来体现新课程理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第二, 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 让学生初步感受“论从史出”, 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用史料来证明观点的正确;第三,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与习惯的养成, 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基于这样的设计意图与选题思路, 笔者决定通过《解读阿房宫之谜》这一故事来进行教学。阿房宫、秦始皇、项羽, 对于7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熟悉, 但受影视和文艺作品的影响, 他们的认识不完全正确。《阿房宫之谜》在央视教育频道播放过, 具有较浓厚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依据课标, 笔者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到学习历史要学会从不同的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 认识到不同历史资料的不同作用与价值; (2) 学会合作探究, 能认识到合作是现在社会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学会质疑, 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初步养成不唯书、不唯上, 实事求是, 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出主题

师关注社会, 探索历史。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如图1, 编者注, 下同) , 猜一猜他是谁?

【设计意图】讲阿房宫要从学生熟悉的秦始皇入手。但仅仅出示秦始皇的图像让学生去猜, 并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 添加杜牧《阿房宫赋》的文字资料:“六王毕, 四海一。”让学生依据此文字资料来推测。

生1他是秦始皇。

师 (微笑) 这位同学知识面较广, 反应快, 回答正确。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知道他是秦始皇的?

生2看上面的文字, “六王毕”就是诸侯六国完了, “四海一”就是全国都统一了, 我想这就是秦始皇。

(教师解释“六王毕, 四海一”的含义)

【课后反思】上课前曾担心学生对杜牧的古文不是很清楚, 但试教几次之后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由此可知, 经过一年的文言文学习,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学生潜能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激活。

师秦王嬴政成为皇帝之后, 史称秦始皇, 做了许多事, 其中一件事就是修建了阿房宫。请看大屏幕 (如图2) , 两千多年过去, 当时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仅剩下这方圆数千米的大土堆。这就是阿房宫遗址, 这里曾经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学生看大屏幕, 发出一片惊叹声)

师各位同学, 面对这方圆数千米的大土堆, 你们有何想法?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举手, 纷纷发表看法)

生3老师, 这是就阿房宫遗址。我有点不相信, 宫殿呢?

生4我看这就是阿房宫遗址, 经过2000多年的沧桑, 宫殿早就沉在地下了。

生5我也认为这是阿房宫遗址, 像秦始皇陵一样, 也是一个大土堆。

生6我无法判断这个大土堆是否是阿房宫遗址, 因为判断需要证据, 我们手中无证据。

(该生的回答, 得到许多同学的赞同)

生7我到西安旅游过, 看过那里有个村子叫阿房村, 还有一个现代仿造的阿房宫, 据说是根据古书——好像是《史记》重建的。

生8我也去过西安, 听说过阿房宫是被大火烧掉的。

【设计意图】面对阿房宫遗址, 你们有何感想?是一个发散性问题, 旨在激起学生好奇心和兴趣, 为此后探寻阿房宫之谜设下伏笔。

师好, 看来大家对阿房宫很感兴趣, 刚才有位同学说我们需要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里的证据, 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资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解读阿房宫之谜》来学习不同历史资料的作用。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第110~112页进行自主学习, 3分钟后交流学习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交流成果略)

【课后反思】在这里, 笔者利用生成的资源导入主题:不同历史资料的作用;观点需要史料来佐证。此处如果没有生成性资源, 那么教师也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但是观点需要证据来证明……

(二) 重温历史, 展开想象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 阅读教材, 我们知道历史资料可以分为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刚才我们看到这大土堆经过科学考证就是实物资料, 而同学说的有关阿房宫的传说就是口述资料, 而有关阿房宫历史记载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文献资料。

师现在我们看到这大土堆就是阿房宫遗址。那么, 同学们猜测一下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阿房宫?

生9为了贪图享乐, 存放金银珠宝。

生10为了显示秦朝的强大和秦始皇的威严。

生11秦始皇是为了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高贵地位。

师同学们富有推测能力, 我们一起来考证一下文献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经》是如何说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原因的 (出示课件, 如图3) 。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猜测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阿房宫”为开放性问题, 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但是学生回答的面并不广。所以又回归到史料, 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与《史记》的描述相比较, 看看自己的推测是否准确。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生12《史记》中说秦始皇是因为咸阳城中先王宫殿小, 而咸阳城中人太多了, 才修建的。

生13我认为秦始皇很迷信, 他想在风镐建宫殿, 以取得风水宝地、帝王之都的好兆头。

师同学们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强, 很快就从中提取秦始皇建阿房宫的原因。那么, 大家依据这则文献资料, 展开想象的翅膀, 以同桌合作的形式, 想象一下阿房宫的宏伟景象。

(学生思考, 讨论, 展开想象并描述。有的说秦阿房宫可能有一所中学那么大;有的说应该有半个县城那么大, 里面有亭台楼阁, 富丽堂皇的宫殿;有的说阿房宫中有许多太监和宫女, 有许多守卫的亲兵卫队;有的说阿房宫摆放着许多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等等)

【课后反思】学生思维活跃, 达到了最初设计的目的。同时也为下文设下伏笔, 制造悬念。

师老师赞叹大家的想象力。刚才我们这一群21世纪的少年是这样描述阿房宫的, 那么在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杜牧笔下的阿房宫是怎样的呢?请看杜牧《阿房宫赋》片段 (如图4) 。

(学生齐读《阿房宫赋》片段)

师读了杜牧的《阿房宫赋》, 各位同学有何感受?

生14不愧是文学家, 想象丰富, 特别是“一日之内, 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 让人无法想象。

生15我真不敢想象, 阿房宫竟然有这么大, 两条河流竟然流入宫中。

生16不会吧, 这是阿房宫?

师在杜牧的笔下阿房宫就是这么气势宏伟, 规模宏大 (出示后人根据杜牧《阿房宫赋》绘制的阿房宫图) 。

(学生欣赏阿房宫想象图, 不由地发出一片惊叹声)

【课后反思】课件出示了杜牧的《阿房宫赋》, 但学生对其中的文字还是一知半解。一字一句地解释不是本课的目的。因此, 最好在此处添加一张幻灯片来标明骊山、阿房宫、咸阳城的位置, 使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师可是这宏伟阿房宫在杜牧《阿房宫赋》中却是这样消失的 (出示课件:“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

师请问各位同学, 在杜牧笔下, 阿房宫是如何消失的?

生17被楚人, 就是项羽烧掉的。

师多少年来, 在陕西西安也流传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民间传说。千百年来这一观点也渐渐被大多数人们所接受。

(三) 呈现矛盾, 展示谜团

师2002年秋, 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来到了阿房宫遗址进行了为期2年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人员进行十分细致缜密的考古, 希望能出现一个类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世界奇迹。但2年过去了, 人们只能看到了这些情景, 请看大屏幕 (如图5) 。

(学生屏息仔细阅读文字, 发生一片震惊声:奇怪, 太不可思议了?!)

师太让人费解了, 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阿房宫到哪去了, 大火焚烧的迹象到哪去了?下面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推测, 猜想为什么会这样?

【课后反思】相当一部分学生已对“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深信不疑。但是, 考古却没有发现火烧阿房宫的迹象。这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 学生投入到问题探究之中, 提出许多推测, 其中不乏奇思妙想, 又不时有人反驳。

(四) 考证资料, 解开谜团

师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测, 但是我们知道猜测要以事实为依据的, 可是阿房宫是2000多年前的事, 哪有事实呢?怎么办?

生18可以查文献资料, 如《史记》等, 还可以从民间传说、文物中寻找答案。

师对。我们研究历史要利用好不同的历史资料, 在不同的历史资料中寻找证据。刚才我们了解到三种不同的历史资料:实物资料阿房宫遗址;文献资料, 如《史记》《阿房宫斌》等;口述资料, 有关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传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大屏幕的材料 (《史记》和《阿房宫斌》中的相关语句) , 认真思考, 并以4人小组为单位, 一起来破解阿房宫之谜。

【课后反思】给学生历史资料, 引导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来验证自己的观点。然而提供的文献资料仅为《史记》和《阿房宫赋》, 明显单薄, 应添加《汉书》《水经注》中有关阿房宫的内容。但是, 这又给7年级学生增加了探究的难度。同时, 《水经注》中的文字又过于艰涩难懂。这真是两难的选择。另外, 阿房宫遗址虽仅剩夯土堆和少量秦瓦, 但是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 对此应点明。

(学生阅读、思考, 并结合资料发表看法)

生19我们认为阿房宫并未建成。既然未建成, 项羽就不可能跑到咸阳城外去烧那些夯土堆和屋瓦。

生20我们认为项羽火烧秦宫是咸阳城内的秦王宫。如果真是火烧阿房宫, 司马迁《史记》中肯定会记载的。

生21民间传说和杜牧《阿房宫赋》都认为项羽火烧阿房宫, 这些总不是空穴来风, 总有原因吧。

生22民间传说不可全信, 如孟姜女哭倒了长城, 只是侧面反映了秦朝的残暴和秦朝时修建长城。杜牧的《阿房宫赋》是文学作品, 可以虚构。他这样写, 可能有他的目的。

师同学们很富有探索精神, 不断地从不同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 进行分析甄别。通过刚才的讨论, 我们基本上明确了阿房宫并未建成, 项羽火烧秦宫而非阿房宫。老师十分欣赏同学不断探索求真的精神, 大家讨论的结论与中国社科院考古学家的推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

(五) 小结课堂, 升华主题

师通过刚才我们对阿房宫之谜的解读, 知道了不同历史资料的分类与作用 (出示课件:阿房宫遗址和发掘的秦旧宫砖瓦;《史记》与《阿房宫赋》;有关阿房宫的传说) 。

(学生回答三种不同历史资料及作用)

师通过本课学习, 我们有何收获, 把握哪些方法?

生23知道实物资料、文献资料和口述资料的分类和作用。知道文献资料中史学资料与文学资料的不同。

生24学习历史、探索历史奥秘要注意利用历史资料作为依据进行考证, 观点要以证据为基础, 不能妄下结论。

生25学习历史要有质疑的思想, 不能人云亦云, 凡事要多问为什么。

生26今天我们小组作出了正确判断, 我们学会了从历史资料特别是《史记》中发现奥秘, 从中我们体验到了探索历史的乐趣。

生27今天我发现学习《历史与社会》也可以使人明智, 使人聪明。今天我们就好像福尔摩斯进行侦探, 太有趣了。

生28我发现研究一个问题、破解一个谜团, 要从不同角度, 运用不同历史资料来进行考证。

【课后反思】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根据以上学生的回答, 可以看出本课确定的目标已基本达到。

篇7:怀集民众奋起抗日的故事

怀集位居粤桂湘三省交汇地,抗日战争时期尚隶属广西管辖,当时广西省会设在桂林。1938年秋,广州沦陷之后,日本侵略者又把攻占的目标指向桂林。据有关史料记述,1938年11月21日,日机又一次大举轰炸桂林,当时的重庆《新华日报》报道这次日本飞机当日的轰炸情况时写道:“敌机二十一架于21日晨来袭桂林,防空部10时发出警报,10时50分首批敌机九架经怀集、钟山、平乐、阳朔窜入桂林上空,在城内盘旋一周,飞南郊投弹60余枚,第二、三批各六架侵入城区投弹3枚,并以机枪向下扫射……”。

由于怀集处于日机飞往桂林的主航线上,仅1938年至1939年间,县城和部分乡村曾有三次遭到敌机较为严重的疯狂滥炸。有一次,一枚炸弹落在怀集中学大礼堂背后的空地上,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已造成全县人心惶惶的紧张气氛,一些官员因“恐日症”过度,竟以怕暴露县城目标为由,将塔山主峰上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高五层、并且于抗战初期就安装有防空警报器的古塔拆毁,不但导致珍贵的文化遗产蒙受损失,而且也使县城唯一的防空设施瘫痪,如今又留下了“塔山无塔”的遗憾局面。

随着战事的恶化,为确保师生安全,1939年9月,怀集中学被迫迁往离县城40公里的边远山区泰来乡躲避,利用当地的泰来寺和石册庙作为教室坚持上课。为让师生适应战争环境和应对突发事件,学校采取边上课边进行军事训练的方法开设课程,并配有班战斗教练和团战斗教练建制。同时,学校还掀起控诉日军暴行、教唱抗日救亡歌曲热潮,激发学生增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动员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军参战。期间,怀集中学先后有三批学生参加了中国远征军,远赴印度、缅甸、滇西与美、英等国家的军队并肩作战。在怀集中学师生的行动感召下,仅1939年就有500多名怀集籍热血青年报名应征入伍,开赴抗日最前线。直至1941年春,怀集中学才从泰来搬回县城。

抗日战争时期,怀集中学可以说是怀集人民奋起抗日的“大本营”。1938年夏,学校率先成立了“怀集县学生抗敌救援会”,中共党员陈权同志以教师身份担当“领导角色”,积极发动进步学生参加抗敌救援会,该校进步学生梁怀兆、邓仲槐分别担任正、副会长。抗敌救援会不但创办了会刊,而且配合学生军做好《怀集日报》的编辑出版工作。抗敌救援会还组建了儿童救亡团,组织200多名少年儿童以话剧、歌咏、漫画、壁报等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9年12月,怀集又成立了“怀集县抗战后方服务团”,总部设在怀集中学,由当时国民政府的县长挂任团长,怀集中学校长邓霭然任副团长,团员由进步师生自愿报名组成,约有50多人。服务团下设有两个宣传队,一个由中共党员甘绍文任队长,一个由进步学生黄金钰、黄凡元分别各带一个小分队开展活动,深入全县各乡村宣传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政策,以及张贴抗日标语。还组织队员走上街头公演抗日话剧、教唱抗日歌曲等,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前线一致抗日。

由于宣传工作广泛深入,怀集群众的抗战热情不断高涨,支援前线、服务前线的意识不断增强。抗战期间,怀集还出现两次民众自发救护盟军飞行员的感人故事。

第一次是1942年10月,一架属于美国第14航空大队的战斗机,在广州上空与日本入侵飞机空战后,途经怀集返回桂林空军基地时,因油料耗尽被迫降落在怀集县城北郊的大校场,飞机受损。县城群众自发组织青年民兵保护现场,担任值勤守夜等工作,怀集中学则派出英语教师与飞行员查理士沟通,并陪伴他在县城住了十多天,待飞机维修好之后才安全飞回桂林基地。

第二次是1944年11月,盟军一架飞机与日机空战后受伤,飞回桂林基地途中不幸坠落于冷坑乡黎屋村的瓮洞岭,飞行员跳伞脱险。当地村民见状马上组织救护,为飞行员送水送饭,并用担架将受伤的飞行员护送到县城,然后由政府官员转交驻贺县八步镇的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部。

1944年9月,有消息称日军104师团第137联队约1000兵力,将从清远经四会、广宁入侵怀集。在这危急关头,与广宁相邻的甘洒乡迅速作好应战准备,先将中心小学转移到罗密峡坑的积富彭公祠躲避,乡公所也在该祠设立临时指挥部,然后组织民团在沿途设置守猎用的火药枪、土地炮及挖掘陷阱等狙击来犯之敌。怀集县城的民众也毫不畏惧,迅速组织一支“抗日民众自卫队”,配有500多人枪,首先将荔怀线进入县城的公路多处挖断炸毁或设置暗沟陷阱,以便阻止日军的战车战马通行,然后在进入县城的关塞要地盘凤村屋背岭挖掘战壕、构筑工事,每天有100多名自卫队员手持土枪火炮埋伏于战壕内,后援队员则进驻县城,随时准备迎头痛击并消灭入侵之敌。

上一篇: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下一篇:防汛安全教育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