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2024-04-17

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精选8篇)

篇1: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读青苹果系列《寻找智慧鸟》有感

今天我看了《寻找智慧鸟》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哲思小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从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要怕苦,不要怕累,如果小时候小事不干,怕苦怕累,将来就会在更多的小事情上操劳,只有先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成功的收获!

这个故事讲的是耶稣和他的门徒彼得的故事,叫做《只要弯一弯腰》。讲的是有一次,耶稣和彼得远行,路上他们发现了一块生锈的马蹄铁。耶稣叫彼得弯腰检起来而彼得懒得弯腰捡。耶稣自己捡了起来,用换来的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当两人前行到了荒野中,彼得口渴得要死,耶稣就将收藏的一颗樱桃扔在地上,彼得捡来解渴。耶稣一共扔了十八次,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去检那十八个樱桃。后来耶稣意味深长地对彼得说:“要是你前面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了一个道理,就是: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我们要重视学习和实践,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成功的收获!

例如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在学英语的时候,老师布置我们今晚回到家要记好这些单词,明天会进行听写小测验,听不好的错词要进行第二轮的听写,过好关的就不用再听写。而我们班里也总会有一些像耶稣门徒彼得一样的人,晚上在家就贪懒,不准备,结果第二天的听写测验就测不好,又要进行第二轮的听写;而晚上在家认真准备的同学在第二天的听写小测验中就轻松地过了关,不用再进行第二轮的听写。一样的道理:一样的单词,先不怕辛苦做好准备的同学,在第一轮中就获得了成功的收获。而一开始怕辛苦不肯付出努力的同学,在后来要花第二次第三次更多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从学习和实践中获取经验和知识。其实,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也像故事里的马蹄铁一样,起初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但只要我们努力地去学习,不虚度我们的青春时光,等到我们长大了,收获知识时,就不会后悔儿时没有竭尽全力去学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让我们从现在在这个重要的时候就多捡些知识的马蹄铁,多弯一弯腰吧,让它在你需要他的时候发光!当你不堪承受学习的辛苦想要放弃的时候.就想想这个故事吧!千万不要让我们在以后的后悔比高兴更多!偷懒人人都会,但这怎么就不是因小失大呢?让我们在现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多弯弯腰,抓住每一个机会吧!成功属于勤奋和好学的人!从现在起做一个勤奋和好学的人吧!

篇2: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说起悦悦,老师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表扬她,因为她人小却很懂事,是一个非常勤奋好学的小朋友。好多次的课间活动,同学们在尽情玩耍的时候,她却在教室里认真地写作业;当同学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她已在预习第二天的新课了;当同学们在预习时,她却在看课外书了,这就是她——-悦悦,总是走在同学们的前头。

此外,遇到不懂的问题,悦悦总是会去问同学、问老师,直到把问题弄懂,才肯罢休。记得有一次,下课了,她有一个数学问题不是很明白,她把数学老师缠住,直到把那道数学题弄懂了,她才肯让老师走。悦悦不但向老师请教,还向成绩没有她好的同学请教,譬如,我没有她成绩好,但她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经常来问我。她就是这样,不耻下问,所以她的成绩特别棒。

篇3: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多年来,王院士在蛋白质折叠、折叠酶和分子伴侣,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及重组等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时,还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

“其实,科学家和科学院院士有责任有义务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并身体力行地努力为社会作贡献,我们是有社会责任的!”钻研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时,王院士不忘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工作。她心系中国的基础教育,曾多次到各地中小学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并参与多次中小学讲座活动。这就是王志珍院士,一个心系社会的科学家。

访谈人:许多青少年都非常崇拜科学家,有的孩子甚至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然而,青少年眼中的科学家们都非常神秘且有距离感,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科研工作、家庭生活都是鲜为人知的。所以,我们想请您从小时候的求学经历开始谈起,让青少年对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对科学家形成一个全新的认识。

王志珍:我们那个年代的求学经历和现在青少年的经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读小学的时候是在解放前后,也就是1949年前后,我上学比较早,刚满5岁就上了一年级。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约束还是比较少的。

访谈人:您曾说过您的哥哥姐姐学习成绩都非常好,家里学习氛围很好,所以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为您后来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您当年有没有什么学习的秘诀呢?

王志珍:其实我们家并不是知识分子家庭,也不是书香门第,更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我的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坚持供我们兄妹3人读书。哥哥姐姐学习都非常认真,在他们的影响下,我读书也比较用心。另一方面,我从小到大就读的学校的学习气氛和环境都非常好,这也为我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本身很喜欢读书,对数学、物理、化学都很感兴趣,所以从小成绩就一直挺好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对我们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我们兄妹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也从来没有上过什么补习班。

我觉得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孩子学习十分重要,我家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个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老百姓家庭,但是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后来才能考上好的学校,进而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访谈人: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通俗地讲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您父母把你们兄妹都培养得那么优秀,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有很独到的经验吧?这对您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王志珍: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家长都是非常注重孩子教育问题的,即使在农村也一样。我父亲是一个医生,他在当地非常有威望,不仅是因为他有精湛的医术,更因为他有高尚的医德。父亲的诊所收入不多,还要养活一大家子的人,但是穷人来看病,他是从来不收费的。父亲希望在自己经济上有能力的情况下支持我们去念书,对此,我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我记得姐姐上中学的时候得到了奖学金,当时父亲就很着急地跟她说,不需要这么用功去拿奖学金,他还付得起她的学费。他从来不会逼迫我们学习,没有在学习上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只是要求我们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父亲常说:“学习很重要,但是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更重要,一个品行不好的人绝不会取得很大的成绩,不会对社会作出很大贡献。”父亲的谆谆教导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访谈人:您在中学时代除了学习以外,有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呢?

王志珍:当然有,我上高中以后就成为校运动队队员了,我加入的是校篮球队。我11岁进了上海中学就开始住校,生活一切自理。每天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早上打铃之后必须立马起床,早饭之前和下午下课之后必须要锻炼身体。同时,一整天的课程也非常多,需要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的事情。我现在之所以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迅速,可能就是那个时候锻练出来的。

上中学时,我有很多时间是花在操场上和业余生活中的。当时,我们学校的配套设施非常好,有体育馆、400米跑道。因为有很多同学参加动物和植物兴趣小组,所以校园里还有种番茄和养兔子的地方。我们每个同学都会去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如演话剧、演歌舞剧、参加运动会等等,我参加的主要是歌咏、舞蹈、篮球队和体操队。我现在体质很好,做实验时精力充沛,可能和当年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关系。

访谈人:您当时学习任务应该是挺重的吧,为什么还会选择参加那么多的课外活动呢?

王志珍:我们并非一天到晚死读书的,每年学校都会举办文艺汇演,每个班都要出节目,所以活动多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参加。我们那个时候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毛主席曾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只是功课好是没有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最好的学生。

访谈人:我记得您曾在某个采访中提到,“兴趣对成功者是最重要的”,那您认为兴趣爱好的培养对您日后从事科研工作有什么影响?

王志珍:如果你对科研没有兴趣的话,做起来就会感觉枯燥得要命,根本没法开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智商和情商。但是,人们常说性格决定成功,不必苛求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让自己自由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有的小孩生来就喜欢唱歌、跳舞、演戏,有的人天生对数字就很敏感,每个小孩都是不一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可能有遗传和家庭背景的因素,比如家里有演员的,小孩子当演员的机会可能会多些。但我们很多科学家的孩子也未必成为科学家,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科学家也不一定就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有时候他只是需要一个接触某一领域的机会,在接受过良好教育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生改变。以前,我们班上有一两个同学家里面特别穷苦,他们的家庭并不能给他们提供太多的帮助,因为父母都没有文化,所以基本上都是靠学校教育。但是,由于他们非常聪明,而且很勤奋,最后都取得了成功。我们现在经常讲到的老科学家里面也有一批出身非常贫困的,就是因为他们得到读书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访谈人:机遇、天资、情商对于一个人成才固然重要,但是要想成功,还需要后天不断的努力。关于机遇、天资、情商与努力的论断也不少,比如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还有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因此,努力也非常重要,再好的环境给那些不努力进取的人,他也终究成功不了。

王志珍:当然,个人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外界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一些没有就读过像清华、北大这类公众认可度高的学府的人现在也很有作为,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就是从一所比较普通、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本科院校毕业的。所以说,很多事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个人最终取得的成就还是得靠个人自身的不断努力。郎朗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也是经历过很多磨砺,最后才能够在钢琴方面有所建树,并且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他曾经被美国《人物》评选为“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之一,被《芝加哥论坛报》誉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年轻音乐家。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郎朗”。

访谈人:作为科学家,您对当代青少年寄予着什么样的希望呢?

王志珍:社会是多元的,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需要不同的人才,但是科学和技术还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我们国家。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存在的问题非常多,环境问题、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我们只能靠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谈何继续发展?我们的后代如何继续生活?不正视、不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整个人类都会面临毁灭。研究科学技术的人应当具有深厚的数理化功底,而且需要从小就培养,就像要想成为钢琴家的话,18岁以后再学就晚了。有的孩子天生就很喜欢理工科知识,有的孩子对这方面不感兴趣,没有兴趣的话,勉强他学下去他就会特别痛苦,我建议家长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们国家的孩子们所受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填鸭式”,而不是启发式。一直到今天,这都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弊端,很难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在欧美国家,学生常常会质疑老师,在学术问题上,老师和学生彼此可以争得面红耳赤,这很正常。在那样活跃、自由的氛围里,往往更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回想以前,我的老师邹承鲁教授就常常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他还组织过一次讨论会,专门要求学生发现和分析本实验室已经发表论文中的缺点和不足,借以提高和训练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和严谨的学术作风。这件事情给我极大的启示:科研工作者要有较宽广的胸怀,正确地认识自己,一丝不苟地做学问,才能进步。

现在我们国家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中都是十分普遍的,因为我们国家的学生,从小在自主、创新这方面受到的培养比较欠缺。

篇4:做一个诚实勤奋、开动脑子的人

多年来,王院士在蛋白质折叠、折叠酶和分子伴侣,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及重组等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时,还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

“其实,科学家和科学院院士有责任有义务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并身体力行地努力为社会作贡献,我们是有社会责任的!”钻研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时,王院士不忘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工作。她心系中国的基础教育,曾多次到各地中小学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并参与多次中小学讲座活动。这就是王志珍院士,一个心系社会的科学家。

访谈人:许多青少年都非常崇拜科学家,有的孩子甚至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然而,青少年眼中的科学家们都非常神秘且有距离感,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科研工作、家庭生活都是鲜为人知的。所以,我们想请您从小时候的求学经历开始谈起,让青少年对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对科学家形成一个全新的认识。

王志珍:我们那个年代的求学经历和现在青少年的经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读小学的时候是在解放前后,也就是1949年前后,我上学比较早,刚满5岁就上了一年级。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约束还是比较少的。

访谈人:您曾说过您的哥哥姐姐学习成绩都非常好,家里学习氛围很好,所以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为您后来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您当年有没有什么学习的秘诀呢?

王志珍:其实我们家并不是知识分子家庭,也不是书香门第,更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我的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坚持供我们兄妹3人读书。哥哥姐姐学习都非常认真,在他们的影响下,我读书也比较用心。另一方面,我从小到大就读的学校的学习气氛和环境都非常好,这也为我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本身很喜欢读书,对数学、物理、化学都很感兴趣,所以从小成绩就一直挺好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对我们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我们兄妹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也从来没有上过什么补习班。

我觉得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孩子学习十分重要,我家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个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老百姓家庭,但是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后来才能考上好的学校,进而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访谈人: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通俗地讲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您父母把你们兄妹都培养得那么优秀,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有很独到的经验吧?这对您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王志珍: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家长都是非常注重孩子教育问题的,即使在农村也一样。我父亲是一个医生,他在当地非常有威望,不仅是因为他有精湛的医术,更因为他有高尚的医德。父亲的诊所收入不多,还要养活一大家子的人,但是穷人来看病,他是从来不收费的。父亲希望在自己经济上有能力的情况下支持我们去念书,对此,我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我记得姐姐上中学的时候得到了奖学金,当时父亲就很着急地跟她说,不需要这么用功去拿奖学金,他还付得起她的学费。他从来不会逼迫我们学习,没有在学习上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只是要求我们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父亲常说:“学习很重要,但是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更重要,一个品行不好的人绝不会取得很大的成绩,不会对社会作出很大贡献。”父亲的谆谆教导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访谈人:您在中学时代除了学习以外,有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呢?

王志珍:当然有,我上高中以后就成为校运动队队员了,我加入的是校篮球队。我11岁进了上海中学就开始住校,生活一切自理。每天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早上打铃之后必须立马起床,早饭之前和下午下课之后必须要锻炼身体。同时,一整天的课程也非常多,需要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的事情。我现在之所以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迅速,可能就是那个时候锻练出来的。

上中学时,我有很多时间是花在操场上和业余生活中的。当时,我们学校的配套设施非常好,有体育馆、400米跑道。因为有很多同学参加动物和植物兴趣小组,所以校园里还有种番茄和养兔子的地方。我们每个同学都会去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如演话剧、演歌舞剧、参加运动会等等,我参加的主要是歌咏、舞蹈、篮球队和体操队。我现在体质很好,做实验时精力充沛,可能和当年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关系。

访谈人:您当时学习任务应该是挺重的吧,为什么还会选择参加那么多的课外活动呢?

王志珍:我们并非一天到晚死读书的,每年学校都会举办文艺汇演,每个班都要出节目,所以活动多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参加。我们那个时候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毛主席曾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只是功课好是没有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最好的学生。

访谈人:我记得您曾在某个采访中提到,“兴趣对成功者是最重要的”,那您认为兴趣爱好的培养对您日后从事科研工作有什么影响?

王志珍:如果你对科研没有兴趣的话,做起来就会感觉枯燥得要命,根本没法开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智商和情商。但是,人们常说性格决定成功,不必苛求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让自己自由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有的小孩生来就喜欢唱歌、跳舞、演戏,有的人天生对数字就很敏感,每个小孩都是不一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可能有遗传和家庭背景的因素,比如家里有演员的,小孩子当演员的机会可能会多些。但我们很多科学家的孩子也未必成为科学家,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科学家也不一定就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有时候他只是需要一个接触某一领域的机会,在接受过良好教育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生改变。以前,我们班上有一两个同学家里面特别穷苦,他们的家庭并不能给他们提供太多的帮助,因为父母都没有文化,所以基本上都是靠学校教育。但是,由于他们非常聪明,而且很勤奋,最后都取得了成功。我们现在经常讲到的老科学家里面也有一批出身非常贫困的,就是因为他们得到读书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访谈人:机遇、天资、情商对于一个人成才固然重要,但是要想成功,还需要后天不断的努力。关于机遇、天资、情商与努力的论断也不少,比如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还有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因此,努力也非常重要,再好的环境给那些不努力进取的人,他也终究成功不了。

王志珍:当然,个人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外界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一些没有就读过像清华、北大这类公众认可度高的学府的人现在也很有作为,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就是从一所比较普通、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本科院校毕业的。所以说,很多事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个人最终取得的成就还是得靠个人自身的不断努力。郎朗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也是经历过很多磨砺,最后才能够在钢琴方面有所建树,并且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他曾经被美国《人物》评选为“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之一,被《芝加哥论坛报》誉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年轻音乐家。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郎朗”。

访谈人:作为科学家,您对当代青少年寄予着什么样的希望呢?

王志珍:社会是多元的,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需要不同的人才,但是科学和技术还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我们国家。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存在的问题非常多,环境问题、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我们只能靠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谈何继续发展?我们的后代如何继续生活?不正视、不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整个人类都会面临毁灭。研究科学技术的人应当具有深厚的数理化功底,而且需要从小就培养,就像要想成为钢琴家的话,18岁以后再学就晚了。有的孩子天生就很喜欢理工科知识,有的孩子对这方面不感兴趣,没有兴趣的话,勉强他学下去他就会特别痛苦,我建议家长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们国家的孩子们所受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填鸭式”,而不是启发式。一直到今天,这都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弊端,很难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在欧美国家,学生常常会质疑老师,在学术问题上,老师和学生彼此可以争得面红耳赤,这很正常。在那样活跃、自由的氛围里,往往更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回想以前,我的老师邹承鲁教授就常常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他还组织过一次讨论会,专门要求学生发现和分析本实验室已经发表论文中的缺点和不足,借以提高和训练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和严谨的学术作风。这件事情给我极大的启示:科研工作者要有较宽广的胸怀,正确地认识自己,一丝不苟地做学问,才能进步。

现在我们国家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中都是十分普遍的,因为我们国家的学生,从小在自主、创新这方面受到的培养比较欠缺。

篇5: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小学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有各种各样的性格。

我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她在我们班上,可算是一个大美人。一双柳叶似的眉毛,一双水灵灵的大眼,一张樱桃般的小嘴,貌若天仙。

她不光美如天仙,学习还很好。在上课时,她坐姿端正,认真听讲,勤做笔记,任何人都打扰不了她。就拿上次来说吧:一次数学课,一位调皮的同学找她说话,她一动不动,依旧认真听讲。下课后,同学问她,她认真地回想了一下:“咦?有吗?我怎么没有听见啊?”

下课时,同学们都跑出去玩了,只有她,把上课不懂的地方问清楚,再收拾好学习用品,这才出去玩。我常常问他:“你怎么不跟大家一起出去玩啊?我可是经常看见你在教师奋斗呢!”只要我问这个问题,她总是语重心长地说:“人家常说,付出才有回报。还有,你不会的问题当然要及时问呀,等到考试时才想起来问,就晚了!”

我这个朋友啊,在所有学科中,就数数学最好了(当然,其他的也很好),每次考试,不是100分就是99分,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由此,每次考试前我都非常大胆,非常肯定的语言:她考试分数在前两名。这不,不出我所料,她考了满分,这都是她努力的结果。

她总是提前预习功课,所以在上课时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都能回答得很全面,很正确。

她的名字经常出现在老师的话语里,都是被表扬,当做榜样的。对于这一点,我常常自叹不如。我没有她的那份认真,没有她那样勤奋,没有她那份执着。

在考试时,我把她当做竞争的对手,在课上,我把她当做学习的榜样。

篇6: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姓名:

黄琼芬 年龄:

11岁

学校:

师宗县五龙中心完小98班

在我的生活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我的哥哥了。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

我的哥哥从小就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他在他们班成绩很好,他从小学就是他们班的班长,现在中学要毕业了这个班长的职位还在。

我的哥哥读书一直很刻苦,特别是这个学期。只要一有时间,他的手就捧着一本书,吃饭的时候都舍不得把书本放下。我说:“哥,你可以把书放下,好好的吃饭吗?”他说:“可以”。就把书放下了。他吃饭的速度可快了,三两下就把碗里的饭吃完了,就又去看书了,看他这样子,我没有再对他说什么了。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去看电视,他却在房间里看书。过了一会儿,我本来是要去叫我哥跟我一起看电视的,可是我走进房间,看见他看书看得太专心了,竟然没有发现我进去。我看他这么专心就没有打扰他,自己又去看电视了。又过了很久,我看看时间已有十点多,我关了电视,准备去睡了。可是,哥哥还在看书。我忍不住说:“哥,你还不睡觉吗?我要睡了。”他说:“我再看一会书,你先去睡吧!”我说:“嗯!那你要早点休息。”他说:“知道了。”

我正在梦中的时候,我迷迷糊糊的听到什么响声,把我吵醒了,我以为是下雨了,就起床去关一下窗子。可起床一看,哥哥还在学习呢。我说:“哥,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睡呢?”我哥说:“嗯!我正想去睡了,你怎么还不睡?”我说:“我都睡醒一觉了。我发现你这个学期也太刻苦了吧!”他说:“马上就要中考了,肯定要努点力嘛!”我说:“以你的成绩都考不上,那有多少人都考不上了。”他又说:“我是汉族不加分,他们少数民族可以加分的嘛!”不聊了,不聊了,去睡觉。

“哥!你真是个刻苦学习的人,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高中,加油!

评:(小作者抓住了典型事例来进行具体叙述,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把对哥哥勤奋好学的敬佩之情表达了出来。)

(指导教师:尹中青

篇7: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2)班的刘楠同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同学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就要学法、懂法、守法,只有遵纪守法了,才能保护好自己。

这里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事例,题目是走路也要有“规矩”。听到这个题目,有的同学一定会感到可笑,“别逗了,走路谁不会呀!”这里讲的“走路”是讲过交通路口时应该何时走,如何走。有的同学在马路上玩耍、游戏,甚至在马路上相互追逐打闹,这正说明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性。南京某小学二年级学生王诚就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意识,失去了一条腿,留下惨痛的教训。一天傍晚,王诚瞒着爸爸妈妈溜出家门找同学一起玩捉迷藏。一个同学在前逃,王诚在后追,不知不觉中跑到了一个交叉路口。被追的小朋友怕被捉住当“俘虏”,就飞快奔到了马路对面。王诚一心想追上他,也急急地冲上马路。就在这时,一辆货车驶来,司机发现了他们,虽然马上猛踩刹车,但由于距离太近,货车右后轮仍然碰到了王诚的双腿,他倒下了,鲜血流了一地。后来王诚虽被及时送到了医院,但由于伤势太重,当天夜里,医生们作出了截除他右腿的决定,如不这样做,一旦伤口恶化,性命也难保。王诚虽然活了下来,但右腿却失去了,从此,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一块蹦蹦跳跳地玩啦!可见,遵守交通法规是多么重要啊!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网吧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

篇8: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尚扬:对, 他是高我两届的学长, 老同学, 1957年就认识了, 我考到湖北艺术学院美术附中, 那时候他是附中高两届的学生。后来因为学校当时有几种学制, 他好像是连续读了几年, 是在63年还是?反正是在我没毕业的时候, 因为他高我, 他就毕业了。那时候学校人不是特别多, 大家都住在一块儿, 所以虽然不是联系那么多, 但是还是认识, 是比较熟的。到后来毕业以后, 他大学毕业之后, 联系得就多一些。他是一个在艺术上面特别勤奋的一个人, 而且当时在学校里头, 他是很优秀的。他的色彩, 油画还是很好。所以在学校里头, 因为他成绩在他班上也是比较突出的, 这样的话我对他也是有些了解。毕业以后, 他分到一个学校里边, 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武汉市也是比较有名气的一个油画家了。后来在1967年的冬天, 他被抽调到武昌革命讲习所来参加一批画的创作, 我也被抽调去, 这样的话就很接近, 而且在一起关系特别好。那段时间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时候。

记者:从1967年你们两个人开始共事了?

尚扬:不是共事, 是一个短时间的抽调出来进行历史画创作, 这个期间就住在一块儿, 大家生活在一块儿, 不是一个工作单位, 是一个创作小集体, 临时组成的集体。就是由武汉警备司令部组织修复毛泽东1927年在武汉创办的讲习所, 把这个地方作为一个革命教育基地, 这里边就要集中一些人创作几组画, 这批人基本都是我们学校的, 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的。

记者:湖北艺术学院是湖北美院的前身?

尚扬:就是湖北美院前身, 它是湖北历史比较悠久的艺术学校, 他的前身是1920年创办的武汉艺专, 在建国以后, 58年以后叫湖北艺术学院。在八十年代就改为湖北美术学院, 这些同学, 集中在讲习所的这批人都是我们学校的同学。这样的话大家关系都非常好, 住在一起, 每天一起搞创作, 大概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时间, 我觉得谢源璜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 而且他在油画上面他的色彩特别突出, 在历史画创作方面也显现出他的热情和才华。当中有段时间我们一起去到江西, 往九华山方向去, 这个过程当中彼此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到后来, 到“文革”的后期, “文革”结束以后恢复高考, 谢源璜他是我们国家第一批被录取的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 在1978年他被西安美院录取, 成为西安美院的第一届的油画研究生。当时中国油画研究生很少, 只有中央美院78届有一些, 中国美院就是当时浙江美术学院有一批, 再就西安美院。

尚扬:谢源璜就是第一批油画研究生当中的一个, 在录取以后谢源璜他在油画创作方面的影响就更加广泛一些, 不仅仅在武汉市, 在武汉市他算是一个油画方面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画家了。在西安美院学习期间, 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能力更加为油画界所知晓。在他的毕业创作, 就是在80年他的毕业创作就是在新疆他自己采风和创作的一个属于表现新疆民族风情的维吾尔族的一个祭祀, 这张画画的非常好。整个画面总得来讲是受俄罗斯画风的影响, 但是也有他个人的一些油画特点和风格, 有他的色彩的灵感在这些油画里边非常的突出。他的油画图象写生是画得非常好, 我记得当时他去各个地方去写生, 也在武汉写生, 有时候我们在一起看他写生, 他画得那些人物都非常生动, 谢源璜画画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有激情。而且在塑造方面特别有能力, 色彩的塑造非常有能力。

记者:从湖北到陕西再到新疆做创作这个期间, 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是不是也因为地域的迁离而有所改变?

尚扬:是有些改变。

是不是也会影响他, 包括新疆也是?

尚扬:新疆是很多油画家应该去的一个地方, 那个地方因为维吾尔族和其他的民族, 塔吉克, 这个地方他们的风情特别吸引艺术家, 特别是新疆南部, 像喀什地区那些地方去的特别多。他是79年去的那个地方, 当时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很多油画家都去了那个地方, 喜欢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因为不同于内地, 穿的衣服也都是色彩缤纷的, 他们的用具、他们的建筑、他们的环境。

记者:很适合油画表现。

尚扬:这些东西显然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他所采集的东西就带着这种特点, 跟武汉时期一般的写生不一样的。所以我看他新疆的创作既有俄罗斯苏联画风的影响, 同时也有他自己油画塑造的语言。

记者:作为您这样一个油画家来看他的话, 他个人身上油画语言的特质是什么?

尚扬:他的油画塑造能力很强, 色彩表现有创作的激情, 既有俄罗斯的画风特点, 也有他自己个人的特色。

记者:您当时跟谢老师很多人在一起生活创作一年多, 当时也是关系非常好, 他在生活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尚扬:谢源璜是个比较浪漫的人, 他这个人很热情, 是个典型的艺术家的特质。有些孩子气, 有些不修边幅, 但是还是很讨人喜欢, 对人特别热情。为了画画有时候不顾一切, 这个特点在谢源璜身上是很突出的。他的勤奋, 我也算是一个比较用功的艺术家, 但是看见他我说我的勤奋是远不如他的, 他很勤奋。因为在“文革”期间, 他也经历过一些比较艰苦的阶段, 但是他都没有放弃绘画, 我觉得谢源璜对绘画的热爱也能看得出来。因为当时并不顺利, 他在这个单位也并不顺利, 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绘画。

尚扬:谢源璜这个人还是很风趣。

记者:这样会有很多女孩子喜欢。

尚扬:对, 是这样的。

记者:那你们在一起的时候, 有没有让您记忆犹新的一些事情?

尚扬:不修边幅, 这样的事情特别多。

记者:那他现在的创作您怎么看?

尚扬:我后来接触他比较少了

记者:这次展览有不同时期的作品, 你们都是同时代的人, 如果从你们二人来说的话, 创作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创作的形式、油画的形式, 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尚扬:每个人有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和想法, 还有生活经历有些不一样, 这个东西形成了一种生活轨迹。谢源璜能够坚持他自己的创作方法和理念, 我觉得也很好, 因为他生活的地方, 比如他在西安或者在武汉或者到海南, 或者又去国外, 他的生活轨迹有不同的地域转换, 所以他就有不同的感受, 这样再去创作比较好。我基本上比较稳定, 但是我也有些流动的感觉, 我在武汉, 后来到广州, 再到北京, 但是因为我画画的题材相对比较偏重一些意象的东西, 所以画的方向不一样。但是我没有在色彩上面像谢源璜那样有激情的色彩发挥, 这是他的长处, 所以我就比较偏重可能稍微理念一点吧。

尚扬:虽然生活在不同地方, 但是由于青年时代一些共同的生活, 所以还是保持了很好的友谊, 虽没有时间经常见面, 但时常互相关心一下, 挺好的。

谢源璜

1940年生, 湖南长沙人。

196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科。

1980年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毕业, 获硕士学位。

历任西安美术学院讲师、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和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上一篇:×××学校领导班子学习制度下一篇:九天智能建站V5.2小漏洞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