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7io

2024-05-12

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7io(精选9篇)

篇1: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7io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是每一个理科大学生所必须学的课程,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界最基本形态的科学,他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运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物理学史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理解每一个物理学家的成功之路。

物理学来自于自然现象,规律源自于生活实践,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得出,都是前人用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推理得出的。其中汇集了古人的智慧和力量,饱含着人们发现过程中的艰辛和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人们在探索规律认识规律的过程中留下的实践经验,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也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大兴趣。让学生知道物理家探索物理规律的艰难,明确只有对物理学有执着的追求,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适当学习一些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建立物理观念,较好地在头脑中形成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整体上的概括的物理图景。适当地学习一些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当学生知道了这些史实时,不但明确了发现一种物理规律的艰辛程度,还能更好地明确物理规律的内涵,从而更深层次理解了这一规律。更好地知道物理学是来自于自然生活而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生活,使学生知道身边处处有物理。适当地学习一些物理学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物理学家那些高贵的品质中吸收更多的营养,对历史上一些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个别考察和研究,这些科学家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思想方法、高贵品质等会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熏陶,受到深刻的启示和启迪,得到巨大的动力和精神食粮,受到鼓舞。所以在学习中适当地加入物理学史,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探索问题坚持不懈精神的培养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学习物理学史,对学生学习知识、理解和掌握知识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例如:在讲原子动力时候,原子本身就非常小,用肉眼根本观察不到它的结构,只能是抽象地去想象,如果硬背原子的结构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讲解就非常的乏味,使学生不好理解和掌握,但是如果加上原子物理学史,对知识掌握和理解就容易多了。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再分,还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他就把原子想象成了一个枣糕模型,原子核就是蛋糕,电子就像枣镶嵌在原子核上。过了二十年,整理英国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用氦核散射实验证实了枣糕模型不成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的直径数量级比原子核直径数量级大十万多倍。把原子比作足球场,原子核也就是放在足球场中心的一颗绿豆那么大,电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使学生很形象地知道了原子的结构。后来密立根又测出了电子电量,卢瑟福又发现质子,又认识了原子核还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1939

年,德国的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1942年,费米等人在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人类在原子物理上发展迅速,到1952年第一颗氢弹爆炸,人类在物理上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在给学生讲这些物理学史时学生听得非常认真,物理学史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知识的把握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牢固。

学习物理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高尚品格。郑和下西洋用的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每次讲课讲到磁场说到这段历史时,同学都会感到非常自豪,还有我国宋代沈括发现的磁偏角,证明了我们古人的智慧和力量。再介绍一下我国宋代发明的火箭和现代火箭的原理相同,我们现在的火箭技术更加精湛,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还比如在力学方面,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成正比的线型关系是我国古代的郑玄首先提出的,比胡克早了几百年。中科院学部委王仁等同志认为应该将这一事实写入教科书。春秋战国时我们的古人就知道小孔成像,凹、凸面镜成像的规律,在光学上的研究也是源远流长。两汉时期我们就熟用简单机械,明朝的方以智提出“宙轮于宇,则宇中有宙,宙中有静”阐述了时空与运动的关系,在这时我们对时空观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还得让学生知道,十七世纪后我们的科技发展就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以致于清末时期受西方的入侵、抢掠。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对我国的物理学史上的事例加以介绍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从内心激发一种自豪感、紧迫感,从而形成一种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另外,物理学史的学习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意义重大。物理是事物之间的道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些是与封建迷信中的一些说法格格不入的。比如古人认为下雨时候的雷电是天上的雷公和电母两个神仙发出,其实物理学告诉我们雷电现象是云层摩擦发出的现象。物理学使人们知道了很多自然现象的原因,不再对一些现象产生畏惧的心理。人们对物理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多,人类的文明才会越加光辉灿烂。

总之,物理学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几次大的工业革命都与物理息息相关,物理学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史,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物理的学习,培养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都有非常好的作用。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弘扬前人认真、严谨、求实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前人的高贵品质,弘扬前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学习中踏实肯干,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

篇2:浅析高中物理学习的体会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练习,实验

一、学好物理的四个关键步骤

高中物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困难学科。但是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好物理也不是一件难事。我认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包括四个主要环节: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练习。

在每节课上课的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来把第二天需要学习的内容好好看一遍,然后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做好标记,这样第二天的课堂就会变得高效,听讲就会更加注意力集中,有问题就能够第一时间解决。

下面一个环节就是课上听讲。课堂上的每分钟都是十分珍贵的。在高中,老师的一句点拨可能要比学生自己课下悟省力省时间的多。一堂精彩的物理课会是一种享受,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知识,也会给我们的学习增添很多的乐趣。在课堂上如果能一直和老师的思维保持一致,保持统一的速度,那会大大锻炼我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方面真的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课堂上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做好笔记。在记笔记的时候,我们听得会更加认真,而且记一遍笔记也是我们捋顺自己思路的一个过程。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我们自己做一些记号,在以后复习时就会更加有针对性。我们当时听懂了,不代表永远没有问题。以后如果在这些知识点上忘了或者哪个地方拿不准了,那我们就可以翻看笔记。

我们上完物理课后,每天必须及时巩固复习。物理科目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定理和基础的定律都要求记得准确无误。俗话说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点是每一个高中理科老师都非常重视和强调的。有些学生脑子很聪明,思路很开阔,解题时思路很对,但是因为课下用的功夫不够,在做题时基本的公式用不准,题目一样做不对,很是可惜。而一些踏实的学生,表面看上去脑子反应不是很快,但他们在基础知识上稳扎稳打,环环相扣,慢慢也学得很通透了。

把课本上的知识复习一遍以后,下面我们就要进行实战演习了。这既是对于我们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是考查我们知识掌握的是否扎实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足够量的练习是掌握好知识的必须的环节。理科缺少了做题这一环节要想提高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做题中才会开阔思路,运用所学知识,把知识融会贯通。物理不同于政治历史,光靠记忆知识是不够的。要选高质量有讲解的练习册,多做好题,而且在做题时要打开思维,一题多解,反复消化,反复推敲,真正把知识搞懂搞通,这样就可以有效率地提高成绩了。

二、考后反思

除了以上提到的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会对这一段知识进行考察。每次考试后的反思和归纳整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督促,又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个检测。考后反思这个环节能够让我们找出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比如在一次期中考试失利后,看完试卷,我做了如下的反思

经过这样对试卷的认真反思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知识上的欠缺和思维上的误区,在以后的学习和练习中加大力度,查漏补缺,开展错题再练甚至三练,从而解决自己的问题。进而使自己的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数学以及实验在物理学科中的作用

很多物理老师都知道物理和数学有着很深的联系。很多物理成绩好的学生数学也是很不错的。在数学上有些东西可以运用到物理的解题上来。比如函数,不等式等等。数学上较强的运算能力也是做好物理题的有力保证。

物理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物理又不同于数学,因为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平时我们学习理论,用理论来做题,但是物理中又有很大一部分知识来自实验。在做实验时,我们能够获得眼见为实的感受,这第一手材料更有助于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在做物理实验时,要养成细心的习惯。“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我们只有认真看书,在实验中努力观察,做完实验后认真写实验报告,真正动脑筋,考虑实验当中所学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的作用。

物理学科和数学还有一个相通之处就是有些时候需要对题目的空间想象力。就像数学当中的立体几何以及其他一些内容一样,脑子里需要呈现图像,在画图的帮助下来解题。如果脑子里能够出现正确的图,那么解题就会容易的多。所以在学习物理时对图像的研究也要提起高度重视。

篇3:学习物理力学的心得

关键词:物理力学;心得;措施

G633.7

力学向来是高考物理的重头戏,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很大.由于力学知识较为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实际上,物理力学有很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要方法和技巧得当,就能快速形成物理解题思维和能力,提高物理力学的学习效率.

一、端正学习心态,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学习电学和力学时,老师强调了这两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难攻性,导致很多同学都产生了不好的学习心态,如畏难厌烦心理、消极心理以及急于求成心理。物理固然是难学的,但只要端正学习心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能一步步的学好它。如在学习力的图示时,我们班同学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四定即定作用点、定方向、定标度、定长度,两标即标箭头、标数值和单位。”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朗朗上口,好听易记,而且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清晰透彻。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上课时应该集中精力,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主动与老师互动,善于思考,提出疑难问题,勤于请教;收集阅读课外报刊读物,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

二、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物理思维是在日常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首先,正确使用物理符号,养成规范、严谨的书写习惯,尤其要注意区分大小写及下标等.其次,对于方程式及关键演算步骤要做到书写规范,力求用精简的物理语言将解题思路准确清晰地呈现出来.再次,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也要有拿分意识,尤其是一些压轴题往往计算难度很大,短时间内很难理出头绪,但可以按照题意向下推测,将可能用到的定理、公式书写下来,并适当加以计算及推导,这样不仅能够拿到一定的分数,也有助于理清思路,激发解题灵感。

三、明确被研究的对象

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解决物理问题时,首先要确定题中被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并把研究对象从特定环境中隔离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开展后面的解题过程.被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等.根据解题需要,灵活选择恰当的研究对象,这是解决物理力学题的基础之一,一般可以采取“隔离法”或“整体法”.整体法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力学中的应用,思维形式遵循从局部到全局的过程,当分析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需要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时,选用整体法.隔离法是指把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隔离法时,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四、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物理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很多题目都有系统的解题方法,力学更是如此,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当然不是所有题目的解题方法都是一样的,但是物理原理就那么几个,什么样的题目要用什么物理原理,我们要进行总结,不要到了考试中才冥思苦想如何解题,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解题过程中,针对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要千篇一律地套公式,也就是要将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灵活运用。比如:解物理力学题的一般过程是首先对题意进行准确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再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注意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根据具体情况对力进行处理,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者正交分解;对于平衡问题,列出平衡方程式,对于平衡态变化问题,列出加速度方程式;最后求得题目中要求的物理量。

五、加强归纳与梳理

高中力学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牛顿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其中牛顿定律为承接点,既深入了精力与动力学知识,也引出了机械与动量知识,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机械能与动量也引出了功、能等知识点。可以看出物理力学学习可谓环环相扣,并且物理力学考试题型通常不是只拿出一个定理公式来考核,而是将几个定理综合起来考查对知识系统的掌握情况,因而学习中需梳理力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转换,建立起自身学习网络,全面掌握力学体系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脚踏实地掌握好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灵活应用。

六、掌握力学的解题策略及技巧

.对于静力学问题,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将其从整体中隔离出来,个别情况下可以转换研究对象,具体方法主要有两种:要么将研究对象转换为另一物体,要么就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再分析其所受的外力.一般情况下,对于“原始力”的分析可用受力图来表示,结合具体情况可分别选取平行四边形定则、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则等不同的分析方法,然后对其中的力进行合成或分解.对于受力平衡问题,要运用平衡条件“∑F=0与∑M=0”,列方程式来计算和分析;对于动态平衡问题,要结合各种力的具体变化来采取相应的解析法或图解法,然后加以分析.静力学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合成及分解方法的掌握,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明确物体受力的形式、方向及数量,然后套用相应的解题策略。比如,当研究对象是叠加体时,一般采用隔离法;物体受三个力同时作用时,可以采取合成法,受四个以上的力同时作用时,宜采取正交分解法;若受力物体为杆或弹簧,则既可以受压力也可以受拉力,若受力物体为橡皮筋或绳子,则只能受拉力,且当三条以上的绳子有共同的交汇点时,每条绳子所受拉力一般不同。

动力学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已知物理受力,分析物体的运动状况;二是已知物体的运动状况,分析物理受力.这两种问题也可以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其研究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解题时要根据题目描述的情况,选择最佳解题策略,具体可以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七、结语

总之,学习物理主要靠理解,不是听老师讲解就会懂的,只有反复思考、探索问题的实质,不断地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懂得,才会求解各种各样的物理习题。

参考文献

[1]罗贤平.个人知识管理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篇4:物理新课程培训之学习体会

高中新课改给物理教师胜任物理教学提出了很多挑战。其一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其二是教学内容的更新;其三是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更新;其四是评价方式的更新。面对这些挑战, 我们一是要加强学习,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二是加强交流, 相互学习借鉴, 借助已有课改经验, 实施当地的课改;三是勇于实践, 不仅进行课堂上的教学实践, 而且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 引向实验室, 引向科学探究;四是不断探索评价模式, 把过去单纯的分数评价逐步转化为对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为载体, 把过程和方法作为手段, 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体验作为结果进行评价, 同时还要考查学生、家长、社会等的评价意见。总之, 把评价的方法、范围和手段尽可能地综合化。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模块教学、探究性学习是物理课程改革的亮点, 教师们在讨论中对模块教学、探究性学习讨论的非常热烈。他们认为新课程的模块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实施模块教学有利于具有不同爱好的学生学习和发展;探究性学习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但同时也有些老师提出了疑问:新课程改革增强了探索性学习, 这样势必要求学生自己动手, 更多的是通过实验自己来总结得到结论, 那么这样肯定会导致教学过程中有些基本的内容无法按计划完成;还有老师担心把学生全放开了, 学生会不会放任自流, 教师在课堂中又该做些什么等等。是的, 新课程实施模块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 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同时, 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那么,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怎么样的?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呢?我通过这次新课程培训, 收获很大。我认为, 新课改标志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型学习转变。新课程、新教材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创新意, 要求教师角色发生以下三个转变。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 对教师提出: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由学习的“促进者”, 而非传统的只“教”的教师。这个“促进者”的角色特别适用于新课程中的教师。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是知识的唯一灌输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 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 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 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 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因此, 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 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 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1.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 人们必须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 教育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分析、判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 使学生少走弯路, 提高学习效率。

2. 做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

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新课程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激疑善问, 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批判。

3. 做解决问题的参与人。

新课程强调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相互激励的过程。学生可以打断教师提问, 也可以立刻进行课堂讨论, 教师不要怕学生问倒, 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懂和不够, 在实践中, 真正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 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从而解决问题。

三、由居高临下的“知识垄断权威”转变为“平等参与学生研究”

新课程特别强调, 教师在“课改”中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角色的变化。为此, 广大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 认真学习, 对过去那种“居高临下, 惟我独尊”的旧观念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教师的授课不再是权威的理论, 教师更不是理论的权威, 而要放下架子, 同学生交朋友, 心平气和地坐下来, 同他们一道研究, 一起探索。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坚决改掉我“讲”你“听”, 我“写”你“记”的那种陈规陋习, 创设生动活泼、争议探索的教学氛围, 重能力、轻知识, 重过程、轻结果, 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到培养。

而针对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模式来说, 物理课程的教学更是发生了很多的转变。

一、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 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教师需要从这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提高科学探究质量, 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 也是《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通过自己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 联系社会实际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短片、事例说明等向学生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体,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调动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四、突出物理学科特点, 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科学作风, 特别是学生获得的亲身体验和实践经验, 是十分宝贵和不可替代的。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是目前物理教学十分需要的。

篇5:高中物理电学学习心得总结与分享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学习心得

一、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培养对物理的兴趣

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我发现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有着很大的差别,高中物理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较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物理现象也比较复杂。从高中物理的第一堂课开始,老师就强调物理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电学和力学,是整个高中的物理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听老师这么说,很多同学在心理上都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但我觉得再难的知识也是由无数的基础知识堆积起来形成了,只要我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肯定能将物理学好。所以,我觉得学好物理首要条件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态,培养对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物理重要的感性因素,也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走,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提问互动中。我在学习物理上有一个习惯,就是随时放一个笔记本,用以记录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每堂课只有45分钟,在这45分钟内,老师讲的知识点自己未必当场全部都听明白,所以每当老师讲的知识我没听明白时,就简单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下,下课时及时提问,直到搞明白为止,以免课后不记得自己哪里没听懂,导致后面遇到需要该知识点解决问题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日积月累,对物理的恐惧心理就会越来越重,从而在心理上疏远物理。当然,物理的学习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培养高效的学习习惯。善于发现物理的魅力,学会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电学,电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电用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图都和物理电学息息相关,我通过对高中物理电学的学习,发生生活中的一些电力问题都能够专业的解释出来,从而对物理的兴趣和敬仰与日俱增。

二、理清物理概念和公式,加深理解,准确记忆

物理的学习中,有非常多的公式和概念需要记忆,但班上很多同学都忽略了这一点,认为仅仅需要理解就可以了,但我不这么认为,物理中的公式和概念是必须要认真记住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概念是正确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若没有搞清楚物理概念,则很容易和后面所学物理知识混淆。电学部分概念较多,比如静电力、电场力、电量、电功、电压、电流等。这些和电相关的知识概念繁多,要从多种角度去理解记忆,并弄清每条概念,概念中的关键限制性词语要深刻记忆。

按照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的安排,我们进入高中后,最先接触的是力学,从重力、弹力、摩擦力到压力、压强、浮力、机械和机械率。大家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因为初中物理对浮力和压强的研究较多,所以进入高中学习后,仍然容易将浮力作为整个知识的重点,包括我自己最开始也这么认为,直到后面的学习才搞明白,高中物理中,力学和电学才是两大重点,电学部分涉及的公式概念较多,其實我们认真归纳会发现大多数电学公式都是由两个最基本的电学公式推导出来的,一个是欧姆定律,另一个是电功率。所以在学习电学部分的知识时,必须搞明白各知识点的概念和核心内容,否则很容易混淆。

比如在理解电子与电荷的概念时,很多同学都不容易理解透彻,我是这样理解的,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方式。以前人们对电的认识比较薄弱,缺乏对电的本质认识,认为电仅仅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其实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然而电荷比电子的范围要大得多,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而电子只是带负电的粒子,显然这二者在范围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记忆运用的过程。物理学中公式和概念较多,很多同学都反应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容易遗忘,我也曾经为这种情况苦恼。但后来我发现在整理物理学知识时,很多知识点是可以归纳分类的,先将知识点归纳分类整理,然后再对个知识点对应的典型例题进行分析理解,最好是能够将这些经典例题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我一直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自己书写的过程中,其实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些经典例题的题目记录下来后,自己先尝试着解题,看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哪个环节遇到了问题,或者哪一步没有搞清楚,再用红笔对疑难点进行勾画,或者问同学,或者问老师,当心中的疑惑解除后,即再次加深了对应用知识点的理解。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减少遗忘的产生,也是在解题时找出正确思路的基础条件。很多同学都感叹自己的解题能力不足,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同学都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以致于不能灵活应用。电学部分各公式概念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看到题目时,首先要找出研究对象,列出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再在脑海中搜索与此相关的概念公式,理清各条件中的关系,列出等式,最终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对知识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涉及的内容繁多,概念公式多不胜数,但在学习过程中,不要一开就始望而生畏,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充分掌握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用理解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培养出良好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相信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高中物理电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吴敏.例谈如何进行电学实验的电路设计[J].物理教师:高中版,2011,(11):38-38,40.

[2] 曹会.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资源开发与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 吴涛,汤文俊.高中物理学习的心得[J].神州(上旬刊),2013,(8):220-220.

[4] 赖国弘.强化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1):125.

篇6: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7io

现将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是如何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几点体会和做法予以总结汇报: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双“自主”能力的重要保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是促进学生主动学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物理教师, 才能创设合理的问题,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 使物理教学适应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

教师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教学能力影响着素质教育。物理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物理科学素质、物理文化素质、物理技能素质、物理应用素质、物理思维素质。只有扎实的基础, 才能适应物理知识的急剧增长, 掌握物理学科的规律, 更好的了解物理发展方向。还要有较为广博的相关科学知识, 如数学、物理、地理等理科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文科知识和科技知识, 这样的教师才会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才能知道如何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量, 才能注意到学生独特性, 才能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

二、提高学生素质, 使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营造师生互助的氛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产生“我要学习, 而不是老师要我学的意识”, 使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地培养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想法后, 再及时给学生以具体方法指导, 如自学方法、记忆方法, 思维方法等, 使学生掌握类比、对比、推理、归纳、总结、联想、迁移、应用、观察的思维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后, 紧接着是一系列的检查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 及时督促、评价学生, 这样学生就能成为学习主人, 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

三、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 培养学生“双自主”能力的重要环节

物理是一门实验的自然科学,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探究能力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首先, 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 对于容易观察的实验, 教师只操作, 不讲解,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 并说明原因或导出结论。对于容易操作又安全的演示实验可由学生登台演示, 对于分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认真做好记录, 填写实验报告,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 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 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通过实验, 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物理知识, 而且可以学到使用仪器进行实验的技能和物理研究方法,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 切实改变观念, 才能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计算机多媒体是实施素质教育, 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电脑为核心, 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象、图形、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 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CAI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且同时作用于学生各个感官的教学信息, 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形式多种多样, 应用比较普遍的是用大屏幕投影系统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边讲边操作;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展示事实、创设情景、呈现过程、提供示范, 必要时再辅以课堂实验等。

篇7:高中物理学习自信培养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信;情感投资;自我表扬;乐观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每个物理教师在每个班都会遇到一些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特别是现在普及高中,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大多学习物理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长时间不介入物理学习过程、物理学习活动、学习成绩不见提高,故而丧失了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如何加强课内有效技能训练,精心钻研课改、教改理论,提高教学质量有其必要性,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对物理学习成就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自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自信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自信心对一个人的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您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成功的机会。”美国的心理学家也曾对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三种优秀的品质,其中一种就是很有自信、不自卑。

这就提醒每一个有责任心的高中物理教师为了学生的一生应对学生自信的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走进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唤起他们对物理学习的自信,让自信扎根于他们的心灵,从而成功面对高考、人生”!

1.在物理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实施情感投资策略、宽容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之火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物理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实现温心、爱心、诚心的情感投资;要有正确地、宽容地、耐心地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及从内心里真正的爱他们的心态。其次,我们应对具体的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有意识地“偏爱”、宽容地对待他们,允许他们在学习上的态度存在反复。教师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宽容的爱,能鼓舞他们,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使他们有胆识面对自己的错误,有胆识的改正,有胆识尝试学习,从而点燃他们追求上进和成功的希望之火。

比如,我所带班级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多次找他们的父母交谈,指出孩子的未来也是他们的希望,而中学阶段对人的一生又是多么重要等,尽量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同时,我还注意了解每位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弃他们,了解他们的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的加以表扬,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2.在教学中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张扬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有意义的成功的喜悦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是人自我表现、张扬的活动过程,内潜双向对象化的过程。而人有联合他人的倾向,在和他人交往中有一种比个人更丰富的感觉,感到更能发展自我。学会用发现的眼光,金子就在您的身边。能发现千里马的人是百乐,能发现学生长处的老师是称职的老师。学习困难的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教学中多方面、多层次的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张扬的机会,体验有意义的成功的喜悦。

一方面,我加强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在课堂内互动,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有意地让学生结对子,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尖子生比一比谁带的“徒弟”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好,也让“徒弟”们比一比谁的学习用心、谁的进步大,激励小组间的竞争意识。通过这样互动、合作的学习,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其他学生融会在一起,使他们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力量,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在学生间的自我表现、张扬的机会,一定程度的体验到有意义的成功的喜悦。

另一方面,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个别参与的针对性。一方面,在课堂外,对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业、练习和考试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写错题笔记(包括错题、错处、错因、正确解答和应汲取的教训等);另一方面,在课堂中,无论是提问还是课堂练习,我多给他们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3.在自我评价和延时评价中,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养成乐观的态度、消除自卑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评價是从内到外逐步过渡、逐步内化的过程。虽然外在环境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令人难以捉摸的自我评价更不可忽视。在对每位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和他们一起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而且经常检查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不断纠正学习的自我评价形成逐步完善的学习自我评价;在课堂内、外我针对不同学生用激将式评语或实事求是评语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用赏识性评价语或希望式评语,如:“您其实很不错,再努力点就成功了。”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更看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老师的期待,相信自己、不自卑、不怨天忧人;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完后老师马上给出评价会让他们自信心受挫、感到学习无望,我根据物理学科特点采取过段时间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效果的办法来进行延时评价,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消除自卑。

参考文献

[1]卢勤.《把孩子培养成财富》[M].2008.7

篇8: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7io

第一, 教材上存在差异。中学物理教材在编写时, 其出发点是从感之到认知。因此要建立一个物理量、定理、定律, 往往是从生活经验、演示实验等引入, 并配有插图、表格, 力求直观、形象。教材每节配有练习, 每章有小结、习题、检测题等。大部分练习都可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求解。而大学教材注重理论上的分析、推理、论证, 故较抽象, 每章之后才配有习题。

第二, 教法上存在差异。中学物理学习初中两年, 高中三年, 时间较长、内容较少、进度较慢, 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祥解内容, 分析内容。课堂上通过演示、提问、讨论、练题、检测等多种手段来引导、启发学生学习, 跟学生互动,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举一反三。而大学物理则不然, 内容多、时间少, 象我校只有一学期的物理课。教师基本上是滿堂讲授, 跟学生互动少, 与中学物理讲授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如果没有适应, 则对当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带来很大的困难。中学物理讲基本知识, 讲知识点, 以传授为主;大学物理教学, 以物理思想和知识整体结构为主, 讲授物理思想、方法;中学物理注重直观教学, 如演示等, 而大学物理注重推理、分析。

第三, 学习方法上存在差异。中学生学习一般不会主动出击, 对教材不会主动阅读、分析, 转为已有。对老师的依赖思想较重, 不是我要学什么, 而是老师让我学什么我就学什么。而做为大学生则要求加强自主学习, 主动出击, 深刻钻研教材, 课前预习, 将重难点问题带到课堂有目的去学。上课时做好笔记, 课后加强复习, 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第四, 内在动力上存在差异。在中学, 学生为了考上大学, 家长、学校、社会、同学之间的竞争等诸多因素对其构成压力, 也成为其动力。而一但进入大学, 这些压力也随之而消失, 内在动力也随之而减弱。另外, 学习的目的和今后的目标也不明了。只要拿到学分, 能够毕业即可, 是一些学生的思想。

第五, 对学习物理产生畏难情绪。一则考上大学后, 学生独自在外, 生活、学习均要自己解决, 有些学生自制能力较差, 家长对其鞭长莫及, 一开始对大学的学习内容、方法认识不足。二来中学物理学得不怎么好。由此在学习上出现了困难, 从而厌学。

对以上种种存在的问题如何加以解决, 使学生尽快从中学物理的学习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呢。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老师应把学习大学物理的目的、计划、内容、方法告之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在学习上的不同之处, 让学生明白老师要讲什么, 如何讲, 他们要学什么, 如何学。

第二, 在教学进度上应先缓后正常。中学生习惯于“慢节奏”的学习, 被动式的学习, 对同一知识, 反复练习, 做题, 做大量的题, 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一下扭转这种惯性方式还较难。所以应给他们一个缓冲的过程, 否则容易造成学生一知半解,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感到难, 产生畏难情绪, 反而事倍功半, 欲速则不达。

第三, 应将中学物理知识合理的过渡到大学物理知识。中学物理奠定了物理的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是在此基础之上加深和扩展。比如, 中学物理讲物体的运动, 直线运动从匀速直线到变速直线再到匀变速直线。曲线运动只讲了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描述物理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其定义式均用初等数学的标量表示。但大学物理中, 直线运动扩展到一般形式, 曲线运动中, 平抛运动扩展到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扩展到变速圆周运动。而位移、速度、加速度其定义式则用高等数学微积分表示, 且是矢量式。因此, 讲授时可用微积分方法推导出中学物理中的公式, 使学生认识到用高等数学处理问题更加深刻和明了。这样学生就愿意用更高级的方法和手段去进行今后的学习。

第四, 强调物理知识与专业课的联系。学习物理知识, 说到底, 还是为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尤其是为专业课奠定基础。这是学与用的关系。因此, 应当重视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与专业课相联系。

第五, 制作电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解决大学物理讲授内容多、信息量大、无演示实验等问题, 使学生能形象、直观的接受大学物理中的抽象、深奥问题。通过动与静的转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大信息量浓缩到屏幕上来加以展示。

篇9: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7io

此次网培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视频学习、参加活动及提交作业。视频学习分为十二个章节,其中第一、二和三章节是由东南大学陈美华教授和郭峰萍教师主讲的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探究与分析。其余的九章均是由东南大学李宵翔教授主讲的新教学模式与教改研究探索分析及教师角色定位等精彩内容。先介绍PBL大学英语教学,不得不说东南大学这所富有百年美誉的学府从上至下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支持和重视,不管是全校无线wifi的全面覆盖,还是多媒体教室、录播室、自主学习室、语音室、课程中心、实验室的全方位跟踪,无不体现高等学府跟国际语言教学接轨的步伐如此之接近。正是基于大学英语现状急需改变的需求,加之对目前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分析,从2006年开始东南大学开始项目式英语教学的试点工作,并于2009年在全校全面铺开此项工作。值得肯定的是东南大学的英语教学学时安排,每学年除了春秋学时外,他们在每年八九月开展为期四周的大学英语课程强化英语学习。项目式教学包括教学目标、主要特点、教学流程、个案分析、教学反馈和存在问题。因为项目式教学本身的目标就是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语言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的引导虽然是辅助性和管理性工作,但对于学生无论做interview还是reflection等都有决定性作用。这种项目式教学模式给我的体会是:第一,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第二,时间安排更个性化,教师的辅导可以见缝插针,可以是中午老师们下课后的时间,也可以是晚上下班后的时间,但又能保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第三,学生小组组长的领导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个别很有个性平时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在项目式活动中都成了领头羊。同时郭美华教授展示了每一周学生的任务,总共课时为16周,每一周教师工作任务和学生任务都很清晰地以图表形式体现出来。学完这几章后我的总结:第一,项目的话题比较能体现学生的心声。学生做此研究的积极性很高。第二,呈现方式比较独特,如电子杂志等。第三,研究方法比较全面,团队合作比较融洽。很多学生都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得到了锻炼。而教师虽然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精力,但其认知能力、文化能力和研究能力有了极大挑战和提高。

德国的哲学家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最复杂的事情。一件事是政府管理,另一件事就是,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工作,我开始慢慢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因为在自己工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疑惑和问题开始出现:(1)如何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地传授知识?(2)很多教师是否在弥补学生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缺失,如:语言语调的纠正,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3)现在很多大学的专业课程都用英语授课,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得到了真正体现,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听了李宵翔教授的课程讲座,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即“网络资源”、“教师角色”和“教师职业发展”。

网络资源。十年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运行环节如下:(1)基于网络平台,光盘的学习;(2)基于多媒体的教室面授和交互活动;(3)基于网络平台的自助学习;(4)基于小班的口语训练(依据不同学校执行)。以上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包括:(1)面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2)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3)师生互动与人机互动结合;(4)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资源说”的观点应该明确体现在英语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感觉花了学习时间对他今天、明天将会有更大启迪。在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养应该成为大学英语的终极培养目标,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非常高,也很完美,受各学院实际情况、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的限制,可能真的很难在短期内实践。

教师角色。现实中很多学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脱节,教学技能和方法滞后,教师职业技能发展乏力。而在教学管理方面,机制创新滞后,导向和激励功能衰减,人文环境创造和优化能力有限。实际上,教师更新了观念,创新了模式,设计安排好了教学课堂,保持了舒畅的心情,得到了同行和学生认可,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工作就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是不是老师的功能就是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提供标准答案呢?李教授反而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更灵活生动地设计和安排课程,引导学生探寻答案。老师一定要摆脱安全感的束缚,因为大量生动活泼的英语教训形式和语言交际实践,将会向学生提供有利于认知英语语言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英语从事交际的技能,形成和强化多元文化意识,促进个性和人格综合发展的条件和机遇。我想总结的是教师就应该是在课堂上和课外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生动活泼的高效的有意义的有社会实践体验的语言实践环节。学相伴,用相随,学以致用。

教师职业发展。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与灌输者,应变“我知故我教”为“我教故我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应该是当代教育的真谛。

此次培训的第二部分为参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版块完成。我选择资源分享、主题讨论、调查问卷、有奖征文和网络调查等环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分享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庆昌教授的教学心得。最后一部分是论文作业的完成。

上一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下一篇:学生学籍转入、转出学校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