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

2024-05-09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精选8篇)

篇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

大学农学专业介绍:园林

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包括形态构成设计与表现技法)、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理论。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包括实验、教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中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同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

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开设院校:

按高校热度排序

[江苏]苏州大学 [重庆]西南大学

[四川]成都理工大学 [海南]海南大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山东]山东建筑大学

[河南]河南科技大学 [广东]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华南农业大学 [山东]山东农业大学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江苏]扬州大学

[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农业大学

[江苏]南京农业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山西]山西师范大学 [湖北]华中农业大学

[贵州]贵州大学 [新疆]石河子大学

[吉林]延边大学 [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

[湖南]湖南农业大学 [四川]四川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大学 [河南]河南农业大学

[江苏]南京林业大学 [山东]聊城大学

[江西]江西农业大学 [安徽]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天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沈阳大学

[湖南]吉首大学 [安徽]安徽农业大学

[河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广东]韶关学院

[浙江]浙江林学院 [天津]天津农学院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北京]北京农学院

[广东]嘉应学院 [吉林]吉林农业大学

[福建]漳州师范学院 [山西]山西农业大学

[广东]肇庆学院 [贵州]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云南农业大学 [江苏]徐州工程学院

[云南]西南林学院 [陕西]延安大学

篇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

(498人)

国家奖学金(81人)焦金媛 刘润梅 蒋金富 王科 余芬芬 张坤伦 罗正 陈刚 韩启彪 徐翔 王晓港 曹宝夷 张燕 杨志军 李艳红 郭寅魁 林桃生 杨亮 赵亮 傅隆生 赵路海 孙少卿 黄海涛 张静娴 夏传福 廖 丽文 潘君艳

伙食补助(123人)郑怀忠 曹琦 王素华 穆秋岩 易主均 向国美 宋志辉 王斌 张安治 方志洪 朱承文 宋会光 彭坤龙 邹飞龙 张大鹏 常培平阳国辉 王勇 孙茸茸 李玲 林雪梅 丁月红 吴春水 陈兵兵 杨新宇 王永春 裴瑞松 蒋晓鹤 刘凤珍 董新星 尹凤坤 张素萍 李春梅 王光磊 吕艳艳 占洪亮 侯鹏 夏传福 李清锋 李志强 张海峰 曾永明

黄胤英 王宇明 王瑞玲 马辉 朱方 叶华 姜凯 刘荣 钟良 于丽娜 王丽艳 闫哲 杨峰 孙少卿

王绍云 焦亚涛 邹志坚 郑义艳 张万举 陈信敏 李朝阳 刘飞 方小明 金小红 王巧玲 袁方强 程静 罗湘 欧富文 韩江江 丁金帮 李春竹 王帮喜 曹景华 李 娜

张剑波 刘胜文 张代爽 杜精卫 孙立飞 高小明 丁锡峰 王俊山 颜小飞 康亮 张文娟 段佳 苗维杰

张虎 谭东锐 田华坚 马涛 钟小根 彭彰念 廖跃辉 张彦军 刘先明 李红利 温永刚 郭泽旺 范永强 高国涛 闫向兵 岑娟娟 段寿林 赖女女 孙英俊 蔡红雨 从晓男

刘佳 林刚 李惠惠 马建兵 王晓燕 李国庆 刘亚东 李适骏 胡宏伟 林小光 王锐利 王岩 王婧

芦玲 崔成哲 黄金肖 王宁 范洪莉 严奇 郑冬亮 郑登科 徐生良 金欣 黄新和 孙振国 刘春花 尔玉佳 宋丽莎 董丽华 阮睿 张国佳 孔凡辉 谭大海

李正旺 刘靖飙 薛影 闫向兵 周会平张峰 张洁 杨宇 宋森 郑有连 张国佳 杨亮 傅隆生

郭恒元 刘宝平张仲昌 许善雅 贺庆杰 朱宏伟 黄金让 王东升 陈信 周正君 罗祖勇 孟永禄 程宣辉 于娇一 赵红艳 向春林 付文 杨峰 李清锋 刘昱

曦之奖学金(12人)王燕燕 葛黄徐

“西部开发工程”助学金(9人)罗浩华 王 强 沈添天 修荣堃 刘荣 秦晶 李白 刘沁波 王颖 吴宇丹

罗佳华 韦贯举 李佳佳 田永强

新长城助学金(17人)赵芳姑 关亚静 郭森 林小飞 曾祥芳 刘嘉

学习奖学金(26人)王倩 李娟娟 张春梅 王云鹤 张伟 胡帅 刘静 吴占芬 邱天舒 王婧

大北农专项奖学金(2人)王玥 杨丽鑫

何康奖学金(3人)朱嘉灜 郝丽

安莉芳奖学金(1人)唐瑶

郑柱成助学金(11人)宋高钢 涂武斌 孙红玲 王慧

唐启远 杜飞 洪露 陈凤平向海英 曹茜 陈晋 石一 林金花

杨济美

佟立涛 高峰 王应海

廖云娇 汪树栋 周瑞波 张剑波 王世兴 傅颖 李佩佩

刘春花 高红强 陈金龙

马攀 刘世通 张宝轩 王燕燕 刘文涛 刘春娟 傅利平

阎维昭 赵霖林 郝文海

陈福东 陈兵兵

覃姣 许环榜 王莹莹 严莹鲜

陈奇钢 北美永新能源助学金(7人)康学辉 贺红川 蒋喻新

信德奖学金(2人)黄家兴 刘景文

感恩励志奖学金(5人)翟亚超 于娇一

嘉里粮油奖学金(4人)张竞竞 李倩怡

王妩蓉助学金(4人)郭广武 孙鹏

崇正奖学金(1人)黄胤英

社会工作奖(2人)陈攀 陈龙

个人资助(2人)秦显贵 潘惠庆

张纪光奖学金(1人)苗大雷

利群阳光助学金(4人)王碧红 刘永亮

先正达奖学金(2人)高春阳 王睿

未获得任何资助(179人)陈修森 陈诗宗 霍彦坤 刘善超 陈淑雯 陈霞

吴云天

刘凤珍 毛立科 姚寅初

严丽娟

沈健 遇奇 王志刚

谭建成 董新星 胡宇洁 金勇

曾为本

刘宇 高浩嵩 王楠

楚洪亮

尹彤

张鹏程 张淼洁 顾本国

高军

张庆伟何宛伦王薇薇

篇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广西大学农学院参加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主要以2006级、2007级全日制本科生和2007级、2008级全日制硕博生为主。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198份, 回收率为99%;有效问卷186份, 有效率为93%;其中, 本科生问卷117份, 占有效问卷的62.9%, 研究生69份 (其中硕士生48份, 占有效问卷的25.8%;博士生21人, 占有效问卷的11.3%) 。有效问卷中, 男生118人, 占63.4%;女生68人, 占36.6%。

(二) 调查方法及工具

本次调查采取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以问卷调查为主, 座谈、访谈和资料研究等为辅。本问卷主要根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设置问题, 力求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农学类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 统计分析

本研究主要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 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检验及相关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整合统计, 分析广西大学农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

二、问卷分析

(一)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

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调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 有利于了解他们参加活动的原因和动机, 对以后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人员的安排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广西大学农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目的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本科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具有多样性, 其中以支援农村建设 (25.6%) 、培养专业素养为工作做准备 (24.8%) 、锻炼能力与开拓视野 (23.9%) 为主 (表2-1) , 这与本科生想从多方面尝试生活, 磨练自己, 提高自己各种能力有一定关系。博士生参加社会实践目的主要以巩固书本知识为主, 占42.9%。

注:N代表频数, P代表百分比, 以下同。

进一步分析, 各学历层次学生对社会实践目的具有显著差异性 (X2=28.822, p=0.017**) ;学历越高, 巩固书本知识的需求越强烈;但为就业做准备的目的越来越弱。这与学历越高就业越容易的社会现实有一定关系。

(二)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

农学专业学生应结合专业特点, 以农村作为主战场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重点, 灵活多样地选择实践方式。调查显示, 农学院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农技下乡和开展社会调查为主, 占参与活动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表2-2) 。其中, 男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为农技下乡和社会调查, 女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为农技下乡和实验调查采样。在这些活动中, 30.1%的同学参加的是农技下乡活动, 仅4.8%的同学参加文艺下乡活动。

经t检验得知, 男女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类别选择上的差异明显 (t=0.361, p=0.012***) 。女生一般选择参与技术性、较轻松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在文艺下乡和实验调查采样这类技术型的活动中, 女生比重高于男生。而在义务帮困、农技下乡和社会调查这类体力型活动中, 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 (表2-2) 。

(三)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

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特点、阅历不同,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途径的调查, 可以反映学生参与社会交往的广度与深度, 有利于学院根据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要求有针对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问卷调查发现:有41.9%的本科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靠学校 (院) 组织, 靠自己联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仅占16.2%;47.6%的博士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靠自己联系。在全体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 参加学校 (院) 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占总人数37.6% (表2-3) 。

经X2检验, 不同学历层次学生自主性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方面具有明显差异 (X2=20.901, p=0.013**) , 进一步分析, 学历愈高, 靠自己联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越多;反之, 在途径选择上对学校和他人的依赖性越强。这也同时表明随着学历不断提高, 伴随知识增多和社会交往面扩大, 越容易获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表2-3) 。

(四) 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

一般而言, 态度决定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获得成就的程度。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调查, 一方面可以从中了解大学生对参加社会活动所持的心态, 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 有49.6%的本科生认为社会实践是必修课, 值得参加, 仅有7.7%的本科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价值, 对此活动不感兴趣。在不同学历层次中, 对社会实践活动不感兴趣比重最大的是博士生, 占到19.0%, 有42.9%的博士生认为虽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感兴趣, 但不愿意参加 (表2-4) 。

进一步对部分学生不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32.5%的学社认为活动时间太短, 无法真正进入角色, 对自己的锻炼作用不大;21.2%的学生认为活动的组织管理有待提高;25.3%的学生认为实践活动一味追求宣传效应, 活动不务实;11.3%的学生认为活动主题不鲜明, 缺乏新意、创新性不够。

经对各学历层次分析, 不同学历层次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X2=19.542, p=0.021**) , 有72.65%的本科生认为应该参加社会活动活动, 有33.3%的博士生认为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表2-4) 。

(五)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调查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可以反映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度和有效度。调查显示, 我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7天以内的占46.7%,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学生仅有6.5% (表2-5) 。这反映了该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时间较短, 实践活动不深入、流入形式等特点。

进一步分析原因, 由于农学专业社会实践大多面向农业, 受动植物生长周期性、时间性的影响, 学生需要长期跟踪调查, 而暑期社会实践时间过短, 且集中统一, 不利于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六)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

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反映来看, 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都获得了在学校难以学到的知识。一方面, 通过参加活动, 增长了社会阅历和经验, 提升了理论知识水平和对认识社会的水准。另一方面,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了农村, 认识了国情, 同时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问卷调查发现, 有24.2%的学生认为,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对“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巩固专业知识、帮助自己就业、关注了解社会现实”等五项调查结果对比发现, 各项所占比重相差不大 (表2-6) 。说明由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具有多样性, 因此导致收获也具有多样性。值得注意的是, 20.4%的学生把获得生活补贴作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收获, 一方面说明学生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 另一方面可能与农学院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需靠自己在假期打工挣钱来维持或改善生活水平有一定关系。

(七)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困难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复杂、繁琐、细致的工作, 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 诸如活动经费不足、实践单位不热心、活动主题难确定、实践团队组建与管理困难、知识储备不够、方言不通等, 都可能成为每个团队或队员的棘手问题。调查表明:有33.3%本科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联系实践单位, 位列第一;有24.8%的本科生认为活动资金是最大困难, 位列第二。对博士生的调查发现, 有47.6%的博士生认为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 位列第一;14.3%的博士生认为联系实践单位是最困难的事 (表2-7) 。

进一步分析表明, 学历层次越高, 联系实践单位和确定实践项目越容易;学历层次越高, 对活动经费的需求越大, 越认为资金不足是主要困难, 同时, 团队的组织与管理也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困难。

三、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 农学类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同性别和学历层次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活动类别、参与途径、对活动态度和活动困难认可程度各不相同。学历越高, 活动的目的性越强, 参与活动的途径越多, 组建实践团队也越难。学生性别不同在活动类别选择上具有明显差异。二是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目的和内容具有多样性、临时性和零散性, 缺少系统的目标和制度保证, 以及教师的积极配合。三是活动经费的不足是制约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因素, 其中尤以博士生为最明显。四是实践活动技术性强、应用性广, 但对农民思想教育关注不够。部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挣钱为目的, 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性偏差。

针对上述特点, 对农学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应有效延长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根据农学专业操作性强、农作物生长等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可以根据学农学生的特点灵活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真正让学生从实践中有所收获, 切实杜绝有名无实的“形象工程”。

第二, 明确目标, 完善制度, 把社会实践和专业教师指导结合起来, 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应鼓励专任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应结合农村社会实践, 不断丰富活动主题。农类学生不仅仅要把实践主题定位在技术下乡上, 更要大胆创新内容和形式, 力求满足农村的实际需求。

第三, 完善实践体系, 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分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求, 逐步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分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 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有重点、有选择地参加, 避免盲从。

第四, 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以缓解农学类学生社会实践单位联系难、实践时间短等困难, 还可以借此解决贫困生生活问题。同时, 充分利用基地的便利条件, 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篇4:中国农业大学农学

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改革

一、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农业昆虫学是农学专业的基础课,兼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性质,在农学类专业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本课程主要讲授昆虫学的基础科学知识,内容包括各种害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方式、发生规律、种群动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护农作物获得丰产丰收的一门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型也发生了转变。目前,用人单位对农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化和社会需求,根据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和专业特点,加强农业昆虫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是农学类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出一流的高等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保证。

二、具体做法

1.注重教材选择,优化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本科专业设置由细化转向加强基础,缩短学时,拓宽口径的改革。因此,如何在较少的学时情况下保证农业昆虫学的教学质量,是农学类专业教学所面临的挑战。选好教材以及做好对教材课程体系的优化是农业昆虫学教学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农学专业的《农业昆虫学》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采用彩万志等主编的《普通昆虫学》和李云瑞主编的《农业昆虫学》两本教材,均为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材,内容多且深。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最全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点,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情况,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精心组织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地域特点对教材进行优化,达到知识的系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

首先,注重农业昆虫学基础科学部分的教学。由于农学专业没有昆虫学科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然,解决生产中害虫防治的实际问题,更多的则是依靠运用昆虫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因此,昆虫学基础科学部分的教学尤为重要。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的原则,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将《普通昆虫学》教材中的第一篇至第三篇合并为一个章节,即昆虫体躯构造与功能,授课时联系生产实践讲授昆虫的外部和内部构造与功能,力求将这部分内容讲细讲透彻。例如,不同类型口器的昆虫,其危害症状不同,应根据昆虫的危害症状有针对性的选择农药种类和施用方法;利用昆虫的触角,可区别害虫的雌雄,如果诱虫灯下诱到的害虫多是雌虫尚未达到产卵的程度,那么及时预报诱杀成虫就能减少产卵量,降低为害,这在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策略上是很有用处的。对于昆虫生物学特性的章节,有选择的讲授昆虫的生殖方法、生活史及习性;昆虫分类章节,重点讲授农业上常见昆虫的分类特征,包括对农作物有益和有害的种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农作物昆虫。对昆虫与环境的关系,重点掌握温度对昆虫的影响,了解其他因素对昆虫的影响,将农业昆虫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放在农业昆虫学各论中,结合具体的害虫进行讲授,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丰富。在农业害虫的防治原理和方法章节中,以害虫综合治理(IPM)理论为基础,引入害虫可持续治理理念,解决环境污染、农产品残留等安全问题,结合成功防治农业害虫的典范讲解农业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和生动性。

其次,灵活讲授农业昆虫学各论部分的内容。由于农业昆虫学各论内容庞杂,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因此,我们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对有关章节进行调整,形成了以地区主体作物为特色的害虫群落系统。我们将某种作物害虫作为一个单元来讲授,先讲授某种作物害虫的种类,然后讲授重要害虫的群落特征,之后再阐述优势种种群的发生为害特点,最后在害虫为害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某种作物害虫的综合治理技术。这样授课的效果显著体现在两点:第一,使农田生态—害虫群落—害虫种群—综合治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非常便于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学生学习效果显著;第二,将害虫的发生为害与综合治理联系在一起,既符合现代害虫综合治理的理念,又可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因为,害虫的综合治理与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生物化学、作物学、栽培学、气象学、土壤学、耕作学等多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相联系,在课程授课中注重将上述学科的知识与昆虫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利用作物自身的外部形态、内部生理生化特点、作物栽培措施、栽培制度、农事操作等措施,来分析害虫—植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条件,减少害虫的危害。此外,授课时及时补充害虫变化的新动态,做到与时俱进。如搜集整理关于美洲斑潜蝇、烟粉虱、白粉虱等害虫的资料,补充到授课内容中,使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

2.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讲课是一种艺术,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要使教学效果好,就必须精心设计授课内容,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及讲稿,在语言表达上力求做到简练、准确、富有趣味性。改革之后的教学方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讲授昆虫学基础知识部分时,昆虫分类章节中,某些害虫的特征较繁杂,学生不易记忆,如在讲课过程中引用一些谚语、经典事例等,教学效果会很显著。例如,在讲到“弹尾虫”的特征时,我们引入了“善跳弹尾目,腹节不过六;基部有腹管,跳器在端部”的例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和记住。在讲授各论部分时,挑选2~3种重要虫害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其余的虫害安排学生自学,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制PPT课件讲解,最后由教师总结补充。如此,学生从一类害虫的危害症状特点到学习此类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从重点剖析此类害虫的发生危害原因到举一反三的學习其他类害虫的过程中,学会了自己查找文献和总结归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整个农业昆虫学授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媒体的授课形式,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实物、录像、电影等方式,利用其图像、声音和动画效果体现昆虫的各种形态及生命活动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物质依附和基础支撑,实验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整体科研能力,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社会和地方需求,农业昆虫学的实验教学逐渐向农业生产实践型转变,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利于毕业生的就业要求。首先,改变教学模式。以往的实验课教学,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完成实验项目内容,对作业以外的实验内容不重视,甚至不做,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出现应付现象。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则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学手段的革新。实验教学中,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弥补了板书、挂图、标本残缺、标本数量不足等方面的缺陷,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其三,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内容中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实验完成后,分析实验结果、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其四,为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牢固性,提升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我们在实验中增设了昆虫学教学实习。要求学生到温室、田间采集昆虫标本,室内鉴定,识别害虫危害症状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能亲身观察和掌握这些昆虫的基本形态、习性、危害状况等,弥补了以往单一室内实验教学的缺点。改革之后的实验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对农业昆虫学学习的兴趣,也训练了学生在农业昆虫学实验技术方面的扎实功底,为今后从事农业昆虫学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完善考核制度,提高综合素质

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能否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将平时成绩、实验、期末笔试成绩按照10%、20%、7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中,作为农业昆虫学课程的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自制理论PPT的质量和查阅资料的丰富度;实验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实验过程中对仪器的使用能力、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技巧、编制和使用检索表的能力、鉴别农业昆虫种类的能力、综合性实验设计的能力,一般采用开卷或实物考试法;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害虫综合治理方案的设计及害虫的防治措施等内容。改革之后的考试评分方法,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与展望

教改之后的農业昆虫学教学实践表明,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制度能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了学习激情,提高了自主、创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明显地提高和加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起到了初步的改革成效。相信通过我们今后不断改进和完善,并将新的教学模式试行和推广到其他农学类学科,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云瑞.农业昆虫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5.

[2]彩万志,庞雄飞,花保祯,等.普通昆虫学[M].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6):19-21.

[3]彩万志,花保祯,宋敦伦,等.昆虫学概论[M].3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6):1-3.

[4]陈鹏,李茹.农学类专业遗传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66-167.172.

[5]刘长仲,王国利.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教学方法探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0,35(4):477-479.

[6]周春花,黎敏,谢红龙,等.改革高校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2008(27):10-11.

[7]卢秀和,程方晓,侯云海,等.高校电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338-339.347.

[8]赵奎军,樊东,王晓云,等.植物保护专业规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

篇5:“中国梦 农学梦 青春梦”征文

农学院 13级生态学1班 文芊予

城市的夜间。

霓虹灯,路灯,车灯,写字楼闪烁的招牌,划破夜空的一道道扫射灯光,这座城市的夜间似乎比白天更加富有活力,流光溢彩,映红了天空。

脚下依旧是一台过于明亮的光源,惨绿的光束依旧将我笼罩着,我依旧被迫作业,今晚依旧是一个不眠之夜。已经有多少天没有好好休息了呢,我记不清了。那种白日里努力生长,黑夜中静静地呼吸的静好岁月,由于遥远越来越模糊。简直像是生来便应如此一样。我疲惫不堪,却束手无策,也许这样的生活没有尽头,但是我依旧怀着梦想,我的梦想是有一日能回到宁静安适的夜间,在黑暗中静静地呼吸着。

乡间的农田。

一片片青葱油绿的稻田,和风掀起的麦浪,以及丰收的愿望下暗藏的病害的危机。

我们共同承担着风雷、寒潮和病痛;也分享着成长的欣慰。我和大家一起努力着。我知道就在这小小的水田里,有营养,有我最喜欢的水分,也有危机。我可能长不高,可能病倒,也可能抵御住所有危险,结出令人满意的成果。我怀着梦想生长着,我的梦想是我能拥有抗病害的体质,百毒不侵,茁壮成长,不,是我们大家都能茁壮成长,长成一片金黄。

海底。

珊瑚礁已经有一些发白,雌海龟艰难地找着伴侣,深蓝的上方略有些浑浊,漂浮着不明物体。

真是越来越热了呢。风暴却也越来越频繁了。今天我又看到了变白的珊瑚礁。我觉得我们的海洋越来越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想不明白。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我们家族成员越来越少了,也有很多家族经常被迫迁徙,甚至还有消失的。总之我们的家园越来越善变了。生存竟然已经是一件这么不易的事情了。不安在海洋内传递着,可是我们除了祈祷什么也做不了。以前在轻松的岁月里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没有什么愿望,可是现在我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梦想,我的梦想是让家园恢复平静,或者再简单一点,让大家都生存的容易一点。

林间的湖泊。

宁静的湖面泛着藻的绿光,依稀能看出以前的广域,而现在这可怜的一小片水域透着凄凉。

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不能阻止这些变化。我已经无力战斗了。大家一个个离开了我,我觉得也挺无聊的,当连伤感的力气都没有时,我就做做梦。也许终有一天我也会消失,连梦都做不了吧,那么在这之前,请让我仍怀有梦想,让我亲手重建这一切,让朋友们都回来,在我的努力下生存的梦想。

我是行道树的梦想,是水稻的梦想,是沙丁鱼的梦想,是湖泊的梦想。

篇6:湖南农业大学农学考研经验及方法

昨天看到拟录取名单上有我的名字,终于录取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10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组长要我写心得为后面的考研战友提供一点参考,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我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对考研迷惑不解,看着别人的经验一点点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生活。

我是去年3月份开始决定要考研的,于是马上就要面对的就是选学校的问题。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一个好的目标就是成功的一半。我在选学校上犯了大错误。我是农业院校的,当然就毫不犹豫的考虑农业院校。先看中农,看了看招生目录没有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就放弃了,然后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下倒是有了,于是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复习材料,历年考题(当然这个不是农学),教材,专业课笔记全部在两个星期内买齐,开始慢慢复习。但是上天却开了个巨大的玩笑,我在暑假的时候在网上无意搜了下那边学校老师的科研论文,发现做的方向并不是招生简章上写的,当时我感觉就是晴天霹雳,我觉得花这么多时间去准备一个不喜欢的东西不值得,还要放弃在湖南积累的各种资源,当时书都看了3遍。于是目标就放到了本校,恰好自己学校在这个方面做的很好,国家级平台,于是坚定信心考回本校,虽然一开始很鄙视考本校的。在这里说这么多,就是想提醒大家,读研需要多层次考虑,我看见很多人考研就是冲著名校去,但是费了很大功夫进去了后,发现做的东西不是自己最初的梦想,于是3年时间打酱油了。

下面就说说课程的复习。我考的是农学,除了公共科目,还有统考化学,外加一门本校自主命题的科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考植物生理生化,可能这个专业是学校自主设置的吧)。

先说英语,这是考研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很多专业课优秀的同学,因为英语的问题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首先要说明考研英语和大学四六级没有太大关系,我很多朋友四六级一次性通过,但考研英语却惨不忍睹,在这里提醒很多还在四六级挣扎的同学,不要因为四六级的成绩不理想就打退堂鼓,当然还有那些四六级成绩优秀的同学不要沾沾自喜。

英语就是阅读和作文。准备英语首先要过单词关,我每天都坚持记三个单元的单词,一直坚持到考研的前一天,后来同学开玩笑的说我把整本书记了15遍。阅读的话,我在准备考研之前就一直坚持每天做两篇阅读理解,算是锻炼出一定感觉吧。很多人都说阅读只要做真题就可以了。我不这么认为,首先算上从86年开始的,全部能买到的真题,也不过是80几篇。再者就算做完了全部真题,并且篇篇精通,还是要加上一定量的模拟阅读锻炼感觉,因为你不知道出题老师会出什么怪招,并且还可以借模拟阅读来保持单词的熟练度,出题的老师不会不知道真题中的那些核心词汇,他们会避开那些词汇。

作文我是从10月开始的,每天都抄一篇,然后总结自己的模版,这个很重要,网上的模版太多人用了,只有自己的模版才是独一无二的,阅卷老师才会发现亮点,才能拿高分。另外还要自己多写多练,进入11月后,我基本是每两天就写一篇文章,

最后说一句,英语确实和运气有关,需要人品。我在上的时候,范超老师说过,每天的复习就是在攒人品,坚持越久,人品越多,考场上爆的人品就越多。

再说政治,这个一定要后面看,上辅导班的时候老师说政治在一开始就复习和在9月再开始的区别很小。我觉得政治复习时应该要边看书边做题,光看不做或者只做不看都是没有太大效果的.。我是边看序列一,边做老师发的练习册,我觉得效果很好,大题的后期开始,各种点题班,还有什么20天20题去看看然后就是背。当然这个过程有点纠结,要有心理准备,因为政治有多选题,一开始可能很多人会错很多,不要紧的,继续坚持,坚持一段时间就见效果了。

再说专业课。我选的是化学农。关于这门课,论坛里很多人都推荐赵仕多的无机化学和汪小兰的有机化学,其实我想说就大家本科上课的参考书就可以了,因为是自己上课用的,容易唤起回忆,加深印象。辅导资料推荐中农出的那本模拟题和复习指南。另外我还报了一个化学的辅导班,本校老师自己办的,效果很好,最重要是他们发的两本练习题册,我把它们复印了3本,反复做了5遍,到后来基本每一个题我都会做,甚至连前几次错在哪,怎么错的都知道。当然不能抱着上了辅导班就一定能拿好成绩的想法,去上辅导班只是为你的复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有朋友没有报班就自己看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还有一门专业课由于是自命题,就不多说了,却也花了我不少时间,因为有一本书是我没有学过的,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它背下来了。

篇7:中国农业大学农学

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如下: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G.哈定提出的相互联系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种群: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群落是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分布类型:

随机分布: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

他个体的分布。均匀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呈等距离的分布格局。如人工林。

成丛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呈块状或呈簇、成群分布。

原因是:①微地形的差异②繁殖特性所致③动物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生命表:可用来综合评定种群个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活多少年,还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例情况。

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生态型: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

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偏利作用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什么影响。(地衣附生在树皮上)

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在一起,彼此各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蟹与腔肠动物的合作)互利共生—是一种专性的、双方都有利并形成相互依赖和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共生关系。

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竞争---是指两个生物争夺同一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分为直接干涉型竞争和资源利用型竞争。捕食---是指一个物种的成员取食另一个物种成员的现象。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居于另一种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偏害作用两个物种在一起时,由于一个物种的存在,可以对另一物种起抑制作用,而自身无影响。竞争排斥原理:

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在同一生境中不能长期共存。具有相似要求的种群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各方都力求拟制对方,种间竞争的结果,一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到拟制甚至被消灭;二是两个物种占据不同的空间、吃不同的食物或其他生态习性上的分隔,这些统称生态分离。两个物种都可存在,形成一种共存的平衡局面。两个种群间的需求越相似,竞争就越激烈。耐性定律: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所包含的内容:1)同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一个因子耐性范围很广,而对另一因子的耐性范围可能很窄。2)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3)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4)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他一些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会缩小。5)同一生物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多个生态因子会形成有差异的耐性范围,即产生生态型的分化。农业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农业生态系统中辅助能的使用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培育和使用优良农业生物品种,提高产量与品质等;

2、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为农业生物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

3、使用农机具,投高劳动生产率;

4、使用化肥、农药等,创造有利于农业生物生长的内外环境;

5、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技投入,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高辅助能投入“石油农业”的困境:

1、过度依赖化石染料

2、食品安全问题3大气污染

4、水质恶化

5、土壤退化

6、农区生物多样性较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削弱

初级生产:是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的能量转化成有机体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初级生产者:又称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kg/m2)。以鲜重(FW)或干重(DW)表示。全球初级生产量概况及分布特点:1.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2.陆地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

逐渐降低的趋势3.海洋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4.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垂直变化5.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随群落的演替而变化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直接收获法、黑白瓶法、二氧化碳测定法、同位素标记法、叶绿素测定法、原料消耗测定法

作物生产力的估算模型:作物生产力的估算可以提供作物的理论产量,定量地表达在一定气候、土壤及农业技术水平下作物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预测农业发展前景,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还有助于揭示作物生育规律、产量形成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机制,是定量分析资源利用程度、生产潜力、产量限制因素等的有效手段。(光能、光温、气候、土地生产力)

次级生产: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的同化、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的过程。

作用:1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2、生产动物蛋白质,改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4、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1.生态系统始终伴随着能量的流动与转化。2.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具有单向性。3.能量的质量在能流过程中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因子和提高途径:

影响因子:1.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2.次级生产

力既受遗传特性和群落中的组合特征制约,也受食物来源及种类、物理环境等的影响。3.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所制约。针对我国的实际,次级生产力的提高途径:1.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生产体系,增加饲料来源,开发草山草坡,发展氨化秸秆养畜。全面使用配合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

2.培育、改良和推广优良畜禽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率,全面提高农业次级生产力。

3.适度集约养殖,加强畜禽渔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建设,减少维持能和其他消耗。

4.推广畜禽渔结合、种类加配套的综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

信息流:以物理形态、化学形态及生物形态出现的自然信息以及以图像、数据、文字、语言等形式出现的人工信息都有一个产生、传输、接收的过程,这样的信息传输转化过程称为信息流

生态系统信息的基本特征1.生态系统的信息多样性2.信息通讯的复杂性3.信息类型多、贮存量大

人工信息:包括人类模仿自然、用于控制生物的信息和人类采集并供人类分析判断的信息。

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系统通过与外界的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流,会出现一种自组织现象,各组分产生协同作用,系统从无序变有序,系统熵不断减少。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 第一层次:从自然生态系统继承的非中心式调控机制第二层次:直接操作农业生态系统的农民或经营者充当调控中心的人工直接控制。

第三层次:社会间接调控。

地质大循环:物质和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有机体内,然后生物以死体、残体、排泄物等形式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的循环。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影响面广,具有全球性质,是闭合性循环。

生物小循环:是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命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分解者分解成无机态进入环境,再次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特点:在一个系统内进行,范围小、时间短、速度快,是开放式的循环。

地球碳循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碳水化合物,构成全球的初级生产。通过食物链,碳水化合物经过动物的消化和吸收转化为动物的次级生产。动物和植物同化的碳,一部分通过其呼吸作用返回到大气之中,另一部分通过动物排泄物或以动植物残体的形式回到环境中。环境中的这部分碳最终被微生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回到大气,成为可被植物再利用的状态。

2.地质大循环过程:一部分生物残体在地层中形成碳酸盐,沉积于海底,形成新的岩石,使这一部分碳较长时间储存在地层中,暂时退出碳循环。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碳酸盐矿物中的一部分碳又重新返回到大气层,参加生态系统的物质再循环。

温室气体: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

温室效应:1.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2.对作物品质的影响3.对农作物水分有效性的影响4.对土壤肥力的影响5.对农业病虫草害的影响6.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7.对农业耕作制度的影响8.对畜牧业的影响9.冰川融化和海平面升高对农业的影响

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宇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硝化作用: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N2或N2O的过程。

氮循环: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几个重要过程。人类对氮循环的干扰:1.氮氧化物废气排放2.氮肥施用及氮素的损失

氮污染问题:1.水体富营养化问题2.农作物品质与硝酸盐超标问题3.温室效应问题4.大气氮沉降与酸雨问题5.臭氧层破坏问题6.降低土壤质量问题

提高农田氮素利用效率的措施:1.大力推广包括生物固氮的耕作制度2.推广应用环境友好的新型氮肥肥料3.改进氮肥施用方法4.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利用

水循环过程:水循环三个基本环节:降水(P)、蒸发(E)、径流(R)。水在生物圈的循环从水域开始,再回到水域。1)水域中的水受太阳辐射而蒸发(E)进入大气2)大气中的水汽随气压变化而流动,并聚集为云3)云以雨、雪、雾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4)到达地表面的水,一部分直接形成地表面径流进入江河,汇入海洋。一部分渗入土壤内部:大部分通过地下径流而进入海洋,接近土壤部分为植物吸收。5)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散失到大气中,只有小部分为光合作用同化形成有机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机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最终被生物分解并返回环境。

原因:外因:水的重力梯度(R)和太阳辐射内因:其相变――P和E

田间灌溉节水:喷灌、滴灌、微灌、膜上灌、间歇灌;

农艺节水:节水栽培、地面覆盖、抗旱耕作、采用化学制剂等。

提高钾利用效率:1.尽量将作物秸秆还田寄施用草木灰,以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和供应作物钾素营养需要2.施用有机肥、种养绿肥3.因地制宜,改变钾肥的施用方法,合理施用化学钾肥和矿物钾肥。4.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建设,合理灌溉,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

食物链的浓缩作用: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处在高营养级的生物,其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组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的能物流的联系。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食物链结构,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的设计原则

1、以一种生物为主的原则

2、正确分析竞争与互补关系

3、增加初级生产者,提高光能利用率

4、注意社会经济因素

大农业定义:是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等密切联

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各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构的整体性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

发展模式: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一体化。

生态交错带:在景观中不同斑块连接之处的交错区域为生态交错带。

边缘效应 :在生态交错带中,由于生态环境的过渡性,不同斑块间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频繁,生物种类繁多,生产力较高。

杜能圈层:1)自由农作圈:紧靠城市,蔬菜、牛奶、鲜花。2)林业圈:生产林木,用量大3)轮作农业圈:马铃薯4)谷物农作圈:经营比较粗放5)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6)畜牧圈:以牲畜及乳制品供应市场7)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农业区位理论:1.生产集约度理论:越靠近中心城镇,生产集约程度越高。如果用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力来衡量生产的集约程度,则越靠近中心城镇,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力越多。2.生产结构理论:易腐烂变质、不耐贮藏和单位重量价格低的农产品在靠近城市的区域生产,反之亦然。3.生态经济区域理论:在经济高度发达阶段,交通、运输、保鲜、贮存、加工能力加强,销售网络健全,商品信息流通,相对自然环境引起的产量差异来说,运费的相对重要性下降,这样,逐步在最有利的自然条件下,按市场需求形成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垂直结构:又称为立体结构,是指农业生物之间在空间垂直方向上的配置组合,即在一定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域区域)上,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不同农业生物的特征、特性,在垂直方向上建立由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养殖等生态系统 优点:从而高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增进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物质产量,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林系统:是指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得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

优点:

1、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和综合生产途径;

2、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自然环境条件;

3、有助于减缓人们对珍稀自然资源的破坏速度。

食物链:是指生物成员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加环作用:1)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3)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遵循的原则:1.食物链加环并非越长越好,关键是要尽早从链中获取更多的产品2.食物链加环要讲究综合效益。

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生态重建:指当生态平衡失调时,为了防止系统的逆向演变,人们根据生态失调的特征,通过相应的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使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并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以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

生态补偿:指人们从利用资源所得到的经济收益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并以物质和能量的方式归还生态系统,以维持其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

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步骤:1)系统分析待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2)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目标与方案

3)调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4)选择评价指标与方法5)综合分析与评判6)实施--反馈--再评价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步骤,因地制宜的设计、组装、调控和管理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特点:1.强调以提高第一性生产力作为活化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为此不但不排除,而且积极应用新技术和合理投入。2.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生态规划与生态技术实现扬长避短和系统优化、“接口”强化,而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单一作物产量或单一产业。3,部分实现稀缺资源的替代和弥补,一方面充分挖掘系统内部资源潜力,另一方高效利用购买型农业投入。4.通过改善各种结构,在不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5.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统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效益,降低成本,为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维护农民积极性。6.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等。

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目标的原因:1.确保失误安全,消除饥饿2.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3.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节水农业: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

篇8:大学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农学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很多专业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得到深入了解。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培训, 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操作能力, 增强综合素质的各种教学模式的统称。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提高学生专业认知, 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增强科研素质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不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而且还能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热爱“三农”, 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生产的纽带, 农学专业学生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无法达到的, 必须通过认知实践、生产实践、科研实践等环节的培养训练才能达到, 才能真正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目前, 农学专业学生普遍不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从而造成农村缺乏高素质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人才。只有通过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才能提高学生对农学专业的专业认知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当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认知不够。

实践教学部分培养目标已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 造成学生知识面窄, 综合素质不高, 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不少高校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只重视于理论教学, 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认为教学质量的高低, 主要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水平则无足轻重, 造成学生缺乏独立生产能力的培养, 而很难提高创新试验能力。

2. 实践教学计划有待完善, 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强。

农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往往按照课程计划进行安排, 而实践教学不仅受教学计划的影响, 还受各种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往往实践教学安排仅仅能让学生了解极少部分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 诸多其他内容只能借助图片、标本等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能掌握一些抽象的东西, 缺乏对作物生产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3. 实践教学基地基础设施差, 部分内容难以开展。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 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教学基础建设严重滞后, 实验设备条件跟不上, 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特别是实践教学基地缺少生产科研基本的实验仪器设备, 学生无法将毕业论文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4. 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毕业选题联系不紧密,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 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内容往往与学生毕业选题联系不大, 不能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设置教学内容, 难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致有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高, 进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做好农学专业实践教学采取的对策

1.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促进综合化、现代化建设。

实践教学应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 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有创新能力、能独自承担工作任务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由于农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所以在实践教学中, 老师应当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摒弃传统教学以理论学习为重的老观念, 应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本出发点, 不照本宣科, 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理论知识, 来明确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及学生所需掌握的技能。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应相互学习交流,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让学生了解不同作物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而不单单是本专业的学习。同时, 还应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在栽培、育种、种子生产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 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

2. 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应以“以人为本”和“能力本位”的思想为指导[2]。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 以学生为出发点, 能力培养为中心, 在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任务的可完成度, 内容上要确保通过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突显实践课程的特点。实践教学内容还需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 保证实践教学的内容能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由于农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 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农业生产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不能单一片面, 既要符合本专业的特点, 又要有一定的综合性。由于作物生长有很强的季节性, 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设置。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把课堂到实验室再到田间生产实践这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把科研项目融入其中, 介绍前沿的科学技术, 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参与田间生产, 增加社会实践内容, 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 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以促进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 包括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学生生产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完成实践任务情况、教师和学生对实践内容的建议等。

3. 增加经费投入, 改善实践教学场所。

随着学生的入学人数不断增加, 学校的实践教学场所的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严重滞后, 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实践基地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一个重要平台, 能提高学生的试验热情和动手能力。基地建设的起点应该高, 最好能具备一定的生产水平, 可以与有关单位展开长期的稳定的合作达到互利共赢, 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3]。因此, 学校应当加大对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投入, 以校内基地建设为主, 校外基地建设为辅。校内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可以同时进行, 同时也方便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在基地建设中应完善基本的基础设施, 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管理人员, 校外基地应解决学生的食宿问题, 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基本生活要求。学校对基地的建设还将有助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展开, 让学生参与其中,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个很好的提高。

4.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严格考核实践教学内容。

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学生的积极性越高, 参与程度也就越高。在实践教学时, 应该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包括改善教学内容与形式, 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紧密联系, 开展与实践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 改善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 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等, 其中, 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定期对学生进行生产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核, 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要点, 发现自己的不足。

5.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标。农学专业学生的优劣, 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实践能力强才能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与内容, 布置实践任务, 并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除了加强实践能力外, 实践课程还应当有社会实践的环节。社会在不断的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让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毕业能尽快地融入社会中, 促进农学专业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四、小结

总之, 在农学专业中,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当前社会的农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急需大批高素质农学专业的人才, 推动农业的发展。农学专业教学实践是学生了解、掌握、运用农业生产技术的一个重要机会, 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农学专业教学实践的特点, 明确教学实践的目标, 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不断地对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达到培养出新型农业人才的目的, 从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鑫华, 邹德堂, 王敬国, 宁海龙.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9) :106-109.

[2]叶素梅.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上一篇:网络舆情监控制度下一篇:会计电算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