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心得体会

2024-04-16

师道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师道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领导为我们全体教师推荐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借到这本书仔细看看封面,便勾起了我阅读与求知的欲望,为师有道,道在何方?

本书立足教师成长,荟萃一线教师精彩评论和教学随笔,审视教育本真,解读教师生命状态,分享教师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这也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通过细细的揣摩,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愿与大家一同分享:这本书在序言中说: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的实质在于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塑造心灵,培养自主性、创造力,我觉得要想给孩子们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健康的心灵,和我们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一个老师的师德是十分重要的,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本书为我今后如何更好地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指明了方向。

做为教师,应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地学习储备各种知识,时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首先得使我们的知识不老化,所以得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已有的那点滴学问。因为学生可以原谅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但不能原谅一个无知无能的老师。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的演变,是我们做为教师的知识追求的觉醒。只要还在教学岗位上,就要不断地追求。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人,读书仍然是必由之路。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书。

篇2:师道心得体会

(立志,高瞻远瞩)

纵观这些人物,很多受过私塾教育,出国留过学,有着精深的学问,但哪一个在求学成功后,不是为民族存亡考虑,不是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现状?他们从青年便找寻到目标,立下远大志向,人生就是为一大事而来的。竺可桢留学美国,教学中国;晏阳初曾立志不做官,不求财,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陶行知少年时挥笔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吕凤子弃文从武,18岁考入苏州武备学堂,精研武术,为的是“兴我中华”;叶圣陶作为一名作家,既是谋生的需要,更是出于学术责任的担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人士。爱国情怀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成为他们事业的不竭动力。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孜孜以求,执着追求)

自从立下志向开始,他们便没有了自我,只有忘我。梁启超一直忧国忧民,为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而寻找出路;胡适不喜欢做官,却答应了就任美国大使的职位,只是因为知识分子的骨子里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马相伯倾其家产竭尽全力护国,为了民族,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张伯苓;梅贻琦自19从美国学成归来,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华大学;晏阳初的一生因平民教育而备尝艰辛;梁漱溟投身于乡村教育,不断去农村办学,希望开发民智,消除文盲,唤醒民众的自觉;叶企孙终生未娶,以学生为伴,善待学生,唯独不考虑自己;吕凤子为了办学,家财散尽,将个人画展所得全部拿出来做办学资金。他们忘却自我,一心系着大众,对人世间充满着无限悲悯。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功到事成,豁然开朗)

凡事不为则已,为之必用全力,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在新式教育、国学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蔡元培兼容并包,有了北大的繁荣学术、锦绣文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的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让后人产生无限的尊重和敬畏;叶企孙作为“大师之师”,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中国的一大批科学家;陈鹤琴在开发儿童潜能,完善儿童人格,健全儿童体格等方面都建立了健全的体系;青年李叔同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兴起。他们在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服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个高贵的灵魂令后人敬仰不止。

篇3:师道新说

传、授、解, 俨然以师者为中心, 具有明显的灌输色彩。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代, 任何教师, 都不可能将人类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呼唤推陈出新的今天, 任何创造发明, 都几乎不可能靠别人的传、授、解, 而是靠自己的观、思、做, 获取成功。

道、业、惑, 在大力倡导自主学习的今天, 有些什么新的内涵?道, 乃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存之道;业, 乃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之业;惑, 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转化、自我创造之惑。当今的教育教学任务简直变了一个天!

致力于“学会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 给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观念, 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施教者的工作职能, 也应相应地随之转换。

师者, 为学生提供脚手架也。

如同引导婴儿学习站立与走路, 妈妈只用提供一辆学步车, 一张笑脸, 站在前面。孩子自会依着扶手, 靠着学步车, 一步一个脚印, 由好奇到体验, 由胆怯到勇敢, 由缓慢到熟练。学步车者, 婴儿学习走路的脚手架也。有了它, 小宝宝和妈妈, 都会有一张笑脸。

学习求知, 学习做人, 学习劳动, 学习生存, 学习健体, 学习审美, 学习生活, 学习合作, 学生仅需要教师为其提供脚手架即可。在学习旅途中, 他们自己会一路探索, 一路收获, 一路高歌, 一路欢乐。

实践中, 方法性脚手架, 最受学生欢迎。听课、读书、记笔记、做摘要和查资料方法, 常规学习最实用;比较、类比、归纳、概括、演绎和分类方法, 逻辑训练最流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搜集资料、进行论证、做出结论方法, 现实项目研究中, 学生最憧憬。

可惜, 我们的身边, 还有许多师者一直在姓“韩”。踏上了时代的教育列车, 头脑中却很少新的理念。

嗟乎!师道之盛传也慢矣!欲人之无惑也久矣!惜乎!

篇4:师道尊严?

不禁对它有点感冒,因为这种尊严除了做作,而且是建立在“师尊生卑”的等级基础之上的。说来我们素有尊师的传统,古有“天地君师亲”之说,又或谓“天地君亲师”。无论师在亲之前还是亲之后,总之是上了排行榜,这就了不得。与君相对的是臣,与亲(父)相对的是子,与师相对的就是生。在这样一种捉对关系中,后者服从前者,乃地位使然。因此,把师放在这样一个语境里,也就不难触到师道尊严的真谛。按照孔丘的逻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了这里,也只能是“师师生生”了。“师不师,生不生”,孔丘见了,会大喝一声“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为何?有违于礼也。

“礼”是个什么玩艺?我用玩艺来指“礼”,不免有点失敬。孔丘周游列国,劳其一生,为的不就是这一桩事“礼”么?在他眼中,礼是“悠悠万事,惟此为大”。但一旦说破,礼也不过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等级秩序。孔丘是鲁人,鲁之先祖,是为周公,这礼最早为周公所制,叫作周礼。周公制礼无非是把人安置在相应的位置上,不要动,一动就乱了纲常。故费孝通先生把它称为政治统治的“礼治秩序”和“差序格局”。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在礼的内部毫无平等可言。我们今日频频张扬“礼”,似已忘却了它的本义。看到的只是你和气,我和气,大家见面笑嘻嘻,学生一声“老师好”,这叫礼貌。甚至我们还为自己的民族是“礼仪之邦”而自豪。然而,一旦穿透这些表象,洞悉一下“礼”的实质性内容,哪怕只是稍微深入一点吧,我们也会止不住打寒噤的。

师道尊严的最后依凭正是这个礼,礼为它的成立提供了合法性的根据。少时鲁迅初进三味书屋,一进门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这跌跌冲冲又敷敷衍衍,究为哪般?原来他是学生,学生这个地位决定了他见到老师非行礼不可,否则无礼。尽管他内心又未必愿意,但不愿意也不行。礼貌礼貌,由礼决定貌。你处在什么样的礼位上,你就只能做出什么样的面貌。生之礼对乃师当持谦恭之貌,什么垂首而立,什么程门立雪,否则你就有违弟子之礼。因此,正像“君之仁”对应于“臣之忠”,“父之慈”对应于“子之孝”,“师尊严”对应的则是“生谦恭”。问题是“尊严”与“谦恭”虽然对等,但不平等。

或问:为君者尚且仁,为父者亦见慈,为何这做师的却一板面孔、尊严当头呢?这可能是对传统中师的地位认识不足。师在血缘之外所以能厕入“天地君亲”的座次,正在于它的作用就是对这种血缘等第的维护。孔丘为维护那个“礼”,则炮制了一个“仁”,以仁的教化让礼深入人心,所谓“仁以辅礼”。如其字,仁所讨论的是两人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确定下来推广开去,以形成天下人之间的关系准则,这个准则当然是以礼的等第为转移。由于确立了这样一种价值尺度,那么人而无仁则非人,而一旦心中有仁,其行为也就自然合礼。两者配合得多好,一点血腥也没有。孔丘是把仁作为人之为人的必具品德施与教化的,因而他不愧为中国第一个“德育教授”。而中国的传统教育本质上也正是这种为礼服务的“德育”。你瞧“教”这个字,它的构形就足以说明问题。下面我不妨权宜性地就这个字来一次“说文”。教育是一种文化,这已由它的反文旁所表示,但这种文化的内容是什么呢?正是左边的“孝”。孝字的上半截是“老子”,下半截是“儿子”,因此孝的本义即儿子服从老子。看看历史,儒文化长期教育我们的不就是这个孝道吗?它甚至教导天下的儿子们在挨老子打时还要掌握尺度:“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后者为的是不陷其父于不慈,可谓孝之至矣。由于中国社会的伦理特性,家不过是国的缩影,而国也就是家的扩大,它们两者是同构的。因此,国家国家,对君主来说国就是他的家。家庭中父与子的关系推广到国家中也就转化为君与民或臣的关系。君不是称民为“子民”吗?臣对君不也自称为“臣子”吗?为子须尽孝,为臣则尽忠。此之谓忠孝两全。设若不能两全,当然也只能忠字当头,孝在其中了。由此说来,中国社会是一种伦理社会,中国政治是一种伦理政治,中国教育也是一种伦理教育。“礼”作为一个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系统,孔丘的学说就是要为它制定合法性及其伦理准则。这既是儒文化教育的实质,也是“师”的地位为后世统治者所看重的原因。孔丘后来果然被帝王们奉为“万世师表”,祖师爷如此,“师”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如果说连皇爷对师爷都要敬让三分,那么师爷自己又岂能“高开低走”。您再瞧孔丘,“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多大的架子呀,不摆白不摆。

摆什么摆?不就是个教育为政治服务吗?除此之外,你孔先生还会个啥,会种庄稼还是会植园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师表?再说,按现代的职业观点,师只是职业一种,作为谋生方式,它仅是一个饭碗,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资格。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摆谱恐怕还真轮不上师,原因很简单,生是师的衣食父母。你孔先生办的是私学,假如颜回不来,子贡去矣,你的“束脩”就无从保证。别说那割不正不食的大话,一旦无肉可割,就不是束脩而是束腹了,除非割股自啖。

当然这并非是说“风水轮流转”,学生反成了上帝,这,同样不平等。我的意思是,在追求现代平等的意义上,“尊严”这种传统的师道应当予以打破。说来这尊严也是纸糊的,别说打,只消用指头戳一下也就得了。孔丘不是私下对弟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吗?为了钱,不惜给人赶个驴车什么的,这为师的尊严又在哪里?子见南子时,身为学生的子路就很不高兴,搞得孔丘没办法,出来后,又是指天戳地又是赌咒发誓。想见孔丘当时的窘状,不禁让人莞尔。其实学生还是蛮厉害的,经常让为师者吃不了兜着走。不信我拉几个例子来瞧瞧。

都是旧事。

是说一位先生,眼瞧着某弟子的水平楞是不一般,尊严让他受不了,便想折学生的脸面,授课时,他给学生出了个上联:“眼珠子、鼻孔子、珠子反在孔子上。”什么意思?原来这是谐音,珠子谐指朱熹,孔子即孔丘。前者作为理学大宗师,素为后代皇帝所推重。宋代由于儒学至此一变而为理学,朱子的地位恍然似在孔子之上。其实不然,这先生不过是借此敲山震虎。如果朱子真在孔子之上,岂不乱了纲常。半是恫吓,半是指责,学生心知肚明,只得接招。怎么接呢?你就脸面上来,我亦不离脸面去,看谁最后没脸面,于是便对:“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却比先生长。”好对!那先生或许以为难倒了后生,正得意处,孰料后生机敏过人,不让辞锋。回敬的下联,顺其势却反其意,一不小心竟道出了宇宙社会的自然规律。妙不可言。

另一位先生气量更小,仅仅因为某后生的名字与他相同,便觉尊严受到了侵犯,自己的名字成天让学生挂在嘴边,叫过来喊过去,还有什么师道可言。于是他也用对子向学生发难:“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巧借古之人名来达己之意,不能说这先生是草包,而偏偏司马相如本名并非如是,他只是慕蔺相如的高风亮节刻意效改的。名虽相如,才干也的确差了一截,终生不过是个帮闲的文娼而已。这先生也许以为那学生听了会由人及己以至惭愧,不料那学生并非“呆鸟”,回他的居然是:“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这二位一是战国四君中的信陵君,一是唐时的功勋老臣。古人尚且如此,我又何惧之有。这后生不似上一位那么锋芒毕露,但劲道不弱。他用的是暗锋,而表现出来,却好像一款粤式派头“无所谓啦”。

更有意味的是当年梁启超接张之洞的对。那时梁还未出道,一个后生小子,而张属师长,又是朝廷命官。梁去拜访张,张却摆起了架子。其时,张大人正在湖北江夏,他便用地名入题考梁:“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为第一,谁为第二?”还用问吗,案底:老子天下第一。但小梁偏不,他不认这个账,张口道:“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表面上小梁一派谦恭,“岂敢在前”;但他既志在张扬“少年中国”,其行事做人的确又“岂敢在后”。由于面对的是师长,何况自己主动求见,因此他的回答不卑不亢,委婉得体。但对句之间,分明又流贯着一种崭新的现代精神。试问这不前不后是什么?不正好是个“平等”吗?尽管您张先生亦官亦师,而我未出茅庐,但是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此之谓“尊敬”其表,“尊严”其里。不过这里不是师道尊严,而是“生道尊严”。还有比这更漂亮的回答吗?好一个老夫张偏偏遇上了小子梁!

也有新事。

那就是现身说法了。笔者本人亦忝列教席,但却不曾以所谓的“尊严”武装过自己。为师者亦从为生者而来,我做学生时就不吃这个词,考试总是不好,答案总与先生不一样。又为什么要一样?结果连个区区大学都考不上。考不上就考不上。现在一旦为师,自不会媳妇成婆,反过来拿乔(“拿乔”是南京的口语,意即“拿一把”),记住的倒是孔丘的另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之中当然包括学生,而且恰恰是学生。记得有一次备散文课,文中说道孔丘先生连走路都“行不由径”,我暗自生疑,径者路也,走路居然不上路,莫非是飞?怎么办,上课便摊牌,把问题交给学生。于是就有一个学生指点我,“径”是小路,不是一般的路。她一语既出,我茅塞顿开。可不是吗?老先生一贯道貌岸然,席不正都不坐,路不正当然也不走。不过他老人家往往说到做不到,当初他困于陈蔡之间,厄于曹宋之野,又何尝行不由径?宋司马拔树示威,欲杀其人,弟子曰“可以速矣”,老先生率先狂奔,能顾上择路?他到达郑国时,已“与弟子相失”,可见奔之速也。话说回来,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真是“弟子不必不如师”。然而此刻到底我是师还是学生是师呢?其实两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与学生或学生与我做到了平等交流。

篇5:读《师道》心得

当我刚拿到《师道》这本书,心中就充满着欢喜,醒目的黄色封皮,上面排列着16位大师的名字,让人一下子就充满着敬畏感和崇拜感。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大师:百科全书梁启超、兼容并包蔡元培、容为智慧胡适之、唤醒国人马相伯、允公允能张伯苓、大师之谓梅贻琦、唯求其是竺可桢、平民情怀晏阳初、爱满天下陶行知、独立品格陈寅恪、一代大儒梁漱溟、大师之师叶企孙、美在艺术吕凤子、语文人生叶圣陶、儿童世界陈鹤琴、灵魂高度李叔同,这些名字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当你把这本书读完,你就会忍不住想站起来给他们鞠上一躬。这本书名为《师道》,“师”既是从师问学,也是大师的意思,“道”既是思想的光芒也是人格的典范,16位大师级人物影响了中国教育文化历史的进程。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立志,高瞻远瞩)

纵观这些人物,很多受过私塾教育,出国留过学,有着精深的学问,但哪一个在求学成功后,不是为民族存亡考虑,不是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现状?他们从青年便找寻到目标,立下远大志向,人生就是为一大事而来的。竺可桢留学美国,教学中国;晏阳初曾立志不做官,不求财,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陶行知少年时挥笔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吕凤子弃文从武,18岁考入苏州武备学堂,精研武术,为的是“兴我中华”;叶圣陶作为一名作家,既是谋生的需要,更是出于学术责任的担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人士。爱国情怀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成为他们事业的不竭动力。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孜孜以求,执着追求)

自从立下志向开始,他们便没有了自我,只有忘我。梁启超一直忧国忧民,为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而寻找出路;胡适不喜欢做官,却答应了就任美国大使的职位,只是因为知识分子的骨子里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马相伯倾其家产竭尽全力护国,为了民族,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张伯苓;梅贻琦自1915年从美国学成归来,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华大学;晏阳初的一生因平民教育而备尝艰辛;梁漱溟投身于乡村教育,不断去农村办学,希望开发民智,消除文盲,唤醒民众的自觉;叶企孙终生未娶,以学生为伴,善待学生,唯独不考虑自己;吕凤子为了办学,家财散尽,将个人画展所得全部拿出来做办学资金。他们忘却自我,一心系着大众,对人世间充满着无限悲悯。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功到事成,豁然开朗)

凡事不为则已,为之必用全力,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在新式教育、国学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蔡元培兼容并包,有了北大的繁荣学术、锦绣文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的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让后人产生无限的尊重和敬畏;叶企孙作为“大师之师”,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中国的一大批科学家;陈鹤琴在开发儿童潜能,完善儿童人格,健全儿童体格等方面都建立了健全的体系;青年李叔同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兴起。他们在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服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个高贵的灵魂令后人敬仰不止。

篇6:师道心得体会

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可见,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需要读书。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作家祝勇说:“(读书)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读书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枪手之于打靶,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可耐”;那么,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暑假又到了,学校推荐了几本书,人要活到老就应学到老,我是一个只会买书,但是很少看书的人。把书买到家,总是心中想会有时间看的;直到今天,看的也很少。但是我要写作业的,于是,匆匆看过一些,并把一些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一些感悟写下来,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这本书中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思考,也使我感受到智慧的快乐,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思考自身现在的问题。

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

学习的动机和快乐:这篇文章给我的思考不是文章本身的哲理:“孩子之所以厌学,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和老师喜欢控制他,父母和老师太喜欢使用口头奖励,物质奖惩等外部因素控制孩子了,而不去想方法增强的内在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做什么都在乎外部的评价。”我思考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浮躁的,功利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我们的周围都是这样,我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利用外部动机?我又思考:我们有多少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又有多少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为什么我们都希望快乐的成长,可事实不是这样,是谁偷走我们的快乐?

教师,需要读书。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作家祝勇说:“(读书)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读书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枪手之于打靶,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可耐”;那么,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在生活中,读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当人们感到孤独的时候,读书变成了最大的乐趣。这时它既是人们丰富知识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娱乐品,当人们在这时看它时,会感到快乐、轻松;而在人们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从读书中获得的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是无穷尽的,多读一些好书,对自己是有利无害的,人的一生读书是不可缺少的,读书可以使人增长新知识、新学问,没有书读的日子长了,总会感到日常生活里有所欠缺,读好书实在是无可替代的乐趣。正如高尔基所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上一篇:忆·感动作文下一篇:索要绩效工资仲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