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2024-04-15

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精选8篇)

篇1: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学院(部):姓名:

案例标题:

案例类型: □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心理辅导□帮困助学

□就业指导□学习指导

案例描述:(字数300-500字)

正文字体:仿宋小四,1.5倍行距

案例分析:(字数400-600字)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1.5倍行距

解决方案:(字数800-1000字)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1.5倍行距

理论提升:(字数500-900字)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其他□文化活动

篇2: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功能有哪些?

2、简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板书设计的步骤?

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一堂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关键性要素?

三、实作题(60分)

请你按照优质课竞赛的标准,自主选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任一框题的内容,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其中包括目标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根据现代教育论的基本观点与主张,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各主要要素(内容、学生等)的系统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创造一种教学活动模式,并形成有序的操作流程(包括反馈),其目的是指导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是指思想政治教师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及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分析思想政治教学各要素(包括教学对象、思想政治教师、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环境、时政热点等)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并分析评价其结果,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即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指,通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或标准。对这一定义的理解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其一,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其二,教学目标是教学预设。其三,教学目标是学习结果。

二、简述题

1、简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功能有哪些? 答:(1)指向功——课前教学设计;(2)调控功能——课中教学实施;(3)评价功能——教学课后评价。

2、简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板书设计的步骤? 答:(1)梳理关键词句;(2)理出逻辑关系;(3)选定板书形式;(4)细分板书步骤 ;(5)优化板书设计。

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一堂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关键性要素?(1)、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应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相统一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根本的目标,增强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需要和动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只把知识目标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做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等教学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知识、品德和能力的协调发展。(2)、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创设学习情境”起着导引教学过程的作用,对于整个教学设计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资源。

联系热点问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政热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鲜“活水”。时事材料的趣味性和时效性便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觉悟。联系热点问题,运用他们已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以提高他们的能力、觉悟和责任感。联系热点问题,让学生接触社会现实问题,实现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社会现象,不断从学习、工作、生活中捕捉与教材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通过语言、音像、挂图等创设情境的方式,通过情境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引用经典故事。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引用、借助中外经典故事,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颇为真实和生动,进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讲解有关汇率问题的时候,可以引用梁小民在《汇率与经济》一文中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游客在墨西哥的小镇上,用0.1比索买了一杯啤酒,他付了1比索,找回0.9比索。美国的小镇上美元和比索的汇率是1美元=0.9比索。他把剩下的0.9比索换了1美元,用0.1美元买了一杯啤酒,找回0.9美元。墨西哥小镇上比索和美元的汇率是1比索=0.9美元。于是,他又把0.9美元换为1比索买啤酒喝。他在两个小镇上喝来喝去,手里总有1美元或1比索。换言之,他喝到了免费啤酒。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适度型、开放型的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示例一: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到: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

请思考:(1)狄更斯评价“幸福”和“痛苦”的依据是什么?(2)同样是“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的人,获得“幸福”的程度也可能不同,为什么? 问题示例二: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今的都市里出现了被称为“月光族”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花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强的赚钱能力,有钱可花。可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请评价“月光族”的做法。放手发动学生。一位教师讲解“效率与公平问题”时,设计了一个“为探究活动设计评分标准”的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完成质量有差别的各组是否要给出同样的分数?怎样通过评分标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怎样保证同学之间的得分不至于过分悬殊?等等。同学们经过交流拿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大致内容是:不同质量的探究活动要给与不同的分数;得分高的小组要协助得分低的小组;对于特别优秀的小组要实行加分;等等。老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并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评分标准。学生们各抒己见:给不同的分数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加分是为了鼓励创新,帮助得分低的小组是为了平衡差距,共同进步等。而后,教师才将教学内容引人“经济生活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由于有了之前的活动作为铺垫,学生理解效率和公平问题变得非常容易,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掌握新知架设了台阶,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3)、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 2009年10月30日至3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基础二司巡视员朱慕菊说,“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告别过去那种话剧独白的授课模式,打破师生间的‘玻璃墙’,建立互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发每个孩子的创造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手段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作为政治教师,应抛弃那种为应付考试而教的思想,不要让学生记条条框框,不要老是靠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及一张嘴来讲课。考什么就教什么,老师绝对权威的“灌输”式教学是极不负责任的,彻底忽视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以德育为灵魂”这一根本宗旨,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这一权力。教师的放手,能收到更为好的效果,学生能更为自主、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构其良好的知识结构。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能促进学习更为高效,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总之,走进新课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升华思想觉悟,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实作题

请你按照优质课竞赛的标准,自主选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任一框题的内容,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其中包括目标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

第五课 第一框《企业的经营》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二章元第五课的第一框,第一单元介绍了“生活与消费”,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必须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因此,第二单元就应该研究、分析“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生产”。要了解生产及市场经济这个整体,就必需了解构成它的“细胞”——企业。它是生产和市场中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没有强大的公司和企业,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掌握有关企业、公司的知识,能对市场经济基本内容有一个轮廓性认识,对广大青少年今后从事经济建设有着启蒙性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

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点

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

2、公司的经营

四、教学难点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百度公司的创立发展史》

师:你们还知道中国有哪些知名企业?(学生回答)

师:我们身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必将孕育一批伟大的企业家,而每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身后必将有一个强大的公司。那么,什么是企业,什么是公司,企业与“公司”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的企业红红火火,而有的企业破产倒闭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自主探究,学案反馈

1、企业:

目的:营利 性质:经济组织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公司制企业(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合伙企业: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好,看来大家自主探究的不错,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中国成功企业家的创业财富故事,结合一个案例,应用一下这些创业知识,我的故事分三篇,首先看第一篇,公司的的创立)

第二部分:应用体验关于企业、公司的基本知识:

追梦故事一:创立篇 【情境一】故事的主人翁王某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自幼父母双亡,21岁大学毕业,24岁硕士毕业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主攻电池研究,毕业

后留院工作。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国有比格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年仅26岁的他成为公司总经理。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电池产业随着移动电话方兴未艾,一部普通“大哥大”2-3万元,一块电池卖到数百元。他准备大干一场。但受公司体制约束,他的设想始终得不到上级认同,经营才能也得不到充分施展。

【出谋划策】面对困境,他怎样才能更自由的飞翔? 如果你是王某,你该怎样选择?

学生:自己干或创业开公司。

师:但是创业需要知识,知识带来财富,那么什么是公司呢?成立公司的条件有哪些?

1、什么是公司?

2、成立公司需要什么条件?

假设你是王某的创业顾问,请告诉他开办公司必须做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设立要求、资金,技术,人员,法定程序,机构,名称

2、公司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 企业法人。

(2)成立公司的条件: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认可。

问题:法人、自然人与企业法人的关系: 法人[社会组织]

自然人[生命为特征的个人] 企业法人(营利组织):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3)、公司的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共同特征:“有限责任”、“共同出资” 最主要区别:是否能够发行股票

【情境二】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掀起下海经商的狂潮,深圳更是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可能性。国内电池产业随着移动电话方兴未艾,王某决定辞职下海,自办公司。

1995年他向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准备成立A公司:由包括他在内的58个股东一起作为公司的发起人,注册资本560万人民币,公司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希望今后能上市,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股份能自由转让。关于公司的组织机构他是这样安排的:由股东大会选出董事会,自己股份最多担任董事长,成立办公室、财务部、技术开发部和审计室这些执行机构。【探究】(1)甲公司是什么类型的公司?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学生:股份有限公司(过渡:同学们接着看)(2)对于组织机构的安排,你觉得是否完善?

学生:认为是不完善的,缺少一个经理也缺少监督的部门,监事会和总经理

(3)、公司的组织机构: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监督机构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公司三权分立,有什么优点?(4)公司制的优点、公司制的优点:权责明确,互相制衡,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第三部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过渡:经过一番努力,公司很快就成立了,但在经营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考验,进入故事第二集,经营篇)追梦故事二:经营篇--电池大王

【困境一】1997年,刚刚成立两年的A公司遭遇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到40%,利润大减。电池原材料钴却要高价从国外进口,因为国产钴的技术标准达不到。西方国家的电池生产都是采用价格昂贵的自动化生产线,公甲司买不起,但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利润是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王某该如何降低成本? 学生:要发挥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引进人才;可以跟外企合作。(充分肯定同学们的想法)【破解困境一】(王某的做法。国产钴的生产技术达不到,他提高自主创新,不在进口。国外自动化生产,成本高,那他一方面引进技术,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劳动力丰富的优势,走出半自动化加人工是结合符合中国国情在生产组织上的一种管理创新的办法,利用这两项法宝使得生产一块电池只需要1.3美元,而同样一块电池最大的竞争对手日本三洋公司却需要4美元,成本降低到日本企业的三分之一,如此低廉的价格吸引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跨国公司的大量订单,甲公司迅速占领了全球60%的电池市场,王董事长被誉为电池大王。【结论一】可见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过渡:就当电池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王某自己却要从这把交椅上走下来,由于市场的变化,他又有了新的想法,这时候公司发展又有了新的困境。)【困境二】2002年全球电池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公司发展后劲不足。但北京亚运村的轿车市场却出现排队购买风潮,风景这边独好!在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下,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的新潮流。陕西秦川汽车公司规模较大但技术落后,管理不善,濒临破产。

(教师:同学们猜猜王某的想法是什么?他的这一想法的一公开就为股市扔了一颗重磅炸弹,股票暴跌,王某看到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人倒不少,决定召开一个政策辩论会。

辩题就是:是否应该兼并陕西秦川,从而进军汽车产业?

【小组辩论,咱们也来辩一辩,帮王总出出主意,看他是否该进军汽车产业】 学生小组讨论:支持或者反对的理由

学生:支持。当时的情况电池价格下降利润下降,汽车是主流方向,打算要兼

并的集团濒临破产,价格低。

反对。没有品牌效应,要有很大的投入,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节能减排,中国跟其他国家差很远。

支持。生产电池代替汽油,电动汽车,崭新的市场,可以发展自己的行业,不仅对中国有利更有利于世界的发展,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破解困境二】二次创业 要造汽车

公司董事会最后认为,进军汽车产业,虽然没有制造技术,市场陌生,但是汽车市场尤其是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他们的决策是2003年1月,甲公司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 ,实施了战略转型兼并秦川。经过三年的奋斗,A公司在2006年的汽车销量突破10万,2007年突破20万,2008年,一款代表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电动汽车在深圳批量生产,上市销售。有很多中国公司都推出了电动汽车,但是有两大原因导致他们不能实现量产,一是价格贵二是跑不远,因为没有这么多的充电站,但是甲公司做到了,这一点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赞叹不已,他说“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同行已经远远走在了美国前列”。可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同样是2009年的六月份,美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却宣布破产了,那家公司?通用。美国媒体分析,通用破产的教训之一是放弃了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研发,却大量的生产不合时宜的高耗油汽车,比如悍马。甲公司的成功和通用的失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企业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结论二】正确认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兼并和破产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兼并秦川是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电池、生产电动汽车都是正确的战略。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反之,战略定位不准,就会遭遇挫折。

(过渡:短短十一年的时间,王某实现了从贫寒学子到电池大王再到汽车新秀的华丽转身,但是,他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司在发展中又遇到李新的困境)【困境三】2006年甲公司在营销过程中,经常接到消费者打来关于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投诉电话。

【小组合作探究】公司该如何防止消费者的信任危机?王董事长需要大家的支援

学生:抓好产品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售后服务要好。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破解困境二】同学们很有创业天赋。看一看公司的做法。甲公司以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市场,促进了企业的巨大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董事长和他的公司还积极回报社会,在甘肃玉树地震后,甲公司在第一时间捐款两千万人民币,这一做法在客观上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无形资产? 【结论三】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不仅要经营好公司,更要遵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不要见利忘义,损害公众的利益。

(过渡:从农民子弟到电池大王,从汽车新秀到慈善大使,这样的出身,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成就,确实让我们感慨万千,那这甲个公司,这个王某是到底是谁呢? PPT、视频:胡润百富榜 王传福成为内地新首富)

(感慨的同时,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总结比亚迪的经营发展措施?)找同学归纳三点,两大法宝 危中寻机 二次创业 进军汽车 精益求精 塑造品牌

影响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首要条件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根本方法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重要因素

(过渡:但是呢有花开就有花落,有成功就有衰退。比亚迪公司走向成功了,但是却有许多公司走向衰亡。公司衰亡就要面临什么结果呢?)学生: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3、企业的兼并、破产 企业的兼并

2003年1月BYD兼并了陕西秦川汽车;2009年7月BYD兼并湖南美的三湘客车

(1)企业兼并的含义

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处于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即优并劣)

(2)企业兼并的意义

第一、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第二、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兼并的核心是竞争。(对国家和社会)

兼并:优吞并劣 “强强联合”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破声一片:

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关门了!2008年12月中国三鹿集团倒闭了!

2009年6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了!企业破产

(1)企业破产的含义

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2)企业破产的意义

●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竞争力。(对企业)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对国家和社会)第四部分: 开展模拟创立公司活动: 假如你和你的三位朋友甲、乙、丙共四人准备分别出资30万(现金)、10万(现金)、20万(专利技术折价)、10万(老厂房折价)合办一家服装公司。

1、要想成立一家新的公司,需具备哪些条件?

2、为自己的公司选择一种组织形式,并写出公司的名称。

3、写出你的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分工,并阐明理由。

4、为了不断发展壮大,你将采取哪些措施?

五、板书设计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含义,地位,类型 2.公司:(1)含义

(2)权利、义务

(3)法定形式

(4)组织机构

(5)优点、意义

二、公司经营和发展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就会被兼并与破产

1、企业兼并的积极意义:

2、企业破产的影响:

篇3: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对于20世纪世界教育史上的璀璨明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思想的研究, 国内关注已久。自三校复员北返之后, 研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思想的工作就一直进行着。学者们对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思想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点: (1) 通才教育; (2) 教授治校; (3) 学术自由; (4) 爱国教育; (5) 社会理想。

李硕豪以《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为题, 探讨了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就是以培养通才为目的。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止于至善”, 社会所需要者, 通才为大, 专家次之。大学四年应该打下良好的知识面基础, 文理兼通, 融汇中西, 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服务。邵明峰以《西南联合大学办学奇迹背后的原因探析》为题撰写论文, 文中提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坚持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办学理念。教授与学校的教育息息相关, 教授治校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一个亮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的一句名言影响了大学的模式, 即“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也, 有大师之谓也”。周棉在《中国留学生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认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始终秉承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学者、学生自由地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 自由地研究知识, 敢于挑战权威, 学术方能进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坚持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 各派学者, 各派观点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 学生自由开拓学术视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思想异常活跃。李宗建、魏强阐述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把爱国教育作为第一教育理念。张伯苓把培育爱国精神, 陶冶爱国情操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原则, 并亲自制定“公能”校训, 把“爱国为公”作为“公”的不争内容。张伯苓的爱国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而深刻。李宗建、魏强详细提到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中的社会理想教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社会理想教育是建立在深刻的现实反思和强烈的责任应当的个体觉悟的基础之上。这种社会理想教育体现在, 一方面对于青年学生进行的立志教育, 这种志向不再是旧道德规范因袭下的为了“扬名声、显父母”, 而是现实国情下的为了国家之振兴、社会之进步和人民之幸福;另一方面, 希望诉诸教育之力量, 进行国民性的根本改造, 最终实现强国富民的美好愿望。

国外研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美国学者易社强为例。易社强教授的《Lianda: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 (《西南联合大学:战争与革命中的中国大学》) 是研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巨著。在著作中, 易教授主要研究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育内容, 抒发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的学术情怀和学术自由的氛围, 描绘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的精神面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一个有着优良学术风气、学术氛围和良好社会声誉的世界名校。虽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已经成为历史, 但是在当前教育思想的探索和完善中,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育思想对于当前学生的培养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 美术教学应首重基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讲究通才, 不过早地给学生定位, 美术教学也是这样。学生们的基础很重要, 在奠定基础的过程中, 不要过早地定位主攻方向是国画、素面、油画等。要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基础, 学生们一旦奠定好了基础, 成绩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第二, 重视品质教育, 美术教学也是有品德要求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重视爱国主义, 社会责任培养, 美术教学要注重品德教育。学好美术绝对不是为了一幅国画或一幅油画能卖多少钱, 学美术的初衷是为了反映美好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讲, 学美术的品质也是产生重视的, 这一点做到了, 广大学习美术的学生将会走得很远。

第三, 美术源自内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讲究学术自由, 其实学美术也与心境大有关系。一个人的一幅画往往反映这个人的内心世界。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心境的培养, 画自己内心深处的灵感, 找好自己对于生活的灵魂深处的定位, 这样的创作才是独一无二的。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34辑)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专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2]周本贞、高建国等著.守望大学精神[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

[3]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篇4: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教育;案例

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列入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 “互联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95后的大学生依赖网络,甚至是沉迷网络,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成为他们主要的社交工具。网络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网络凭借其所特有的匿名性、公开性以及高速的传播,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刃剑。以下介绍的案例即以网络为触发点的关于大一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所导致的学业类案例。

一、案例背景

适逢学院中外合作专业进入紧锣密鼓的宣传招生阶段,学院网站、贴吧、微博等的访问量都一直呈上涨态势,这些网络平台成为考生了解学校主要的途径与方法。某一天,学院的百度贴吧里出现了一则帖子,帖主小吴“痛陈”了某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不靠谱”之处,包括以下两点:1.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负担很重,没有想象中的“自由”;2.出国留学纯粹是“痴人说梦”。最后,还附上了一张较模糊的照片。

这则帖子在一晚就达到了上百的浏览量,底下有数十条留言,大多数来自于准备报名的考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帖子的浏览量在不断地增加,在贴吧里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二、案例分析

对于案例中所反映问题,本质为大一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认可度不高,缺少正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规划的学业类案例。而案例的关键点在于,发帖子的学生小吴不仅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将一直以来学业不佳的原因归咎到学校和教师身上,并且借由网络散播不实谣言,给学院的招生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小吴的了解,以及与其班主任的进一步沟通,小吴的行为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自身学习态度较差,行为习惯懒散

学生吴某家庭条件优渥,父母对其学业要求低,自身思想较为松懈。吴某以自我为中心,骄纵,抗压能力较差,爱出风头。入学之后,面对英语、专业课学习负担骤然加重,自感与 “自由”的大学生活相距甚远,于是心中产生怨怼情绪,一时找不到发泄的地方,因此决定通过在网络上发帖子,寻找存在感以宣泄情绪。

2.入学之前对专业了解欠缺

吴某进入学校之前,对所学专业并不是出于兴趣或者了解,完全是由其父母一手包办决定的。但是专业对学生的学业要求较高,课业负担也较为沉重,吴某一入学就感觉学业难以应付。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某学习专业课困难加大,越来越力不从心。虽然产生过转专业的念头,但是不符合学校规定,不具备资格条件。因此,心理压力不断增大,急需一个通道发泄。

三、解决思路及实施办法

针对吴某的具体情况与性格特点,解决思路及实施办法如下:

1.删帖

第一时间让吴某删除帖子,阻止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具体实施办法为辅导员在该帖子下留言,针对原贴的内容予以回击,并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吴某的真实相关信息却并未予以揭穿。这个做法不仅威慑吴某,也使浏览帖子的新报考的考生注意到吴某发布的内容的虚假性,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学院的声誉。回帖十五分钟后,吴某迅速地删除了帖子。

2.谈话

与其班主任共同找吴某谈话,向他分析在招生阶段发布不利于学院帖子的后果,指出若对学院有意见或者建议,要选择正确的渠道表达,而不是通过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来中伤污蔑学校。

3.帮扶

找到吴某的专业任课教师与同寝室的同学,对吴某进行学业帮扶,使吴某尽快进入学习的正常轨道,消除学业上的畏难情绪,树立起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与兴趣,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四、启示

1.辅导员的信息素质亟待提高

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网络已成为情感倾诉主要渠道。这让所有的辅导员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成为思政教育工具是大势所趋。

2.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必不可少

对专业认同感低、难以适应大学生活,成为了许多学生学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新生入学阶段,合理地开展新生适应教育,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业目标,并且进一步对大学生活进行科学的规划以及合理的安排。

3.构建一套完善的家校联动系统

有助于更加深刻地了解学生,及早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从而有效地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并且能够形成一股合力,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丁慧.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若干思考[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6):112-114.

篇5: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卷

一、论述题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及其对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二、试析题

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和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意义,以及对坚定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卷(含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一、简述题(每题20分)

1、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简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性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论述题(每题30分)

1、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论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2、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卷(复试笔试试题)

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3、联系实际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个人专业面试题目

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有哪些?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提到的“三个解放”是指什么?

篇6: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1.简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答: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就“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重在铸魂,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片面发展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教育,反对精英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反对以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反对重理论,轻实践。[单选题]1.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的战略步骤

A:两个阶段B:“三步走”C:一个中心D:四个现代化参考答案:B [单选题]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A: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参考答案:B

[单选题]3.党的十三大指出,百年大计,()�

A:教育为本B:育人为本C:质量第一D:安全至上参考答案:A [单选题]4.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的现代化 A:劳动生产力B:科学技术C:经济D:文化参考答案:B [单选题]5.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A:基础B:条件C:核心D:前提参考答案:C [单选题]6.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A:基础B:力量C:条件D:源泉参考答案:A

[单选题]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四个现代化参考答案:C [单选题]8.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A: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C:1992年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参考答案:D

[单选题]9.“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最早始于()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新中国成立问题参考答案:A [单选题]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有计划地组织生产C: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 参考答案:A [单选题]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当家作主C:生产资料公有制D:全体人民享有言论政治的权力参考答案:B

篇7: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监理单位承担了某工程的施工阶段监理任务,该工程由甲施工单位总承包。甲施工单位选择了经建设单位同意并经监理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合格的乙施工单位作为分包。

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在熟悉图纸时发现,基础工程部分设计内容不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标准和规范。总监理工程师随即致函设计单位要求改正并提出更改建议方案。设计单位研究后,口头同意了总监理工程师的更改方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将更改的内容写成监理指令通知甲施工单位执行。

问题:请指出总监理工程师上述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总监理工程师应如何正确处理?

事件2: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乙施工单位施工的分包工程部分存在质量隐患,为此,总监理工程师同时向甲、乙两施工单位发出了整改通知。甲施工单位回函称:乙施工单位施工的工程是经建设单位同意进行分包的,所以本单位不承担该部分工程的质量责任。

问题:甲施工单位的答复是否妥当?为什么?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整改通知是否妥当?为什么?

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时发现,甲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使用未经报验的建筑材料,若继续施工,该部位将被隐蔽。因此,立即向甲施工单位下达了暂停施工的指令(因甲施工单位的工作对乙施工单位有影响,乙施工单位也被迫停工)。同时,指示甲施工单位将该材料进行检验,并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对该工序停工予以确认,并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报告了建设单位。检验报告出来后,证实材料合格,可以使用,总监理工程师随即指令施工单位恢复了正常施工。

问题:专业监理工程师是否有权签发本次暂停令?为什么?下达工程暂停令的程序有无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事件4:乙施工单位就上述停工自身遭受的损失向甲施工单位提出补偿要求,而甲施工单位称:此次停工是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乙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问题:甲施工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乙施工单位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事件5:对上述施工单位的索赔建设单位称:本次停工是监理工程师失职造成,且事先未经过建设单位同意。因此,建设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由于停工造成施工单位的损失应由监理单位承担。问题:建设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事件1解答:总监理工程师不应直接致函设计单位。因为监理人员无权进行设计变更。

正确处理:发现问题应向建设单位报告,由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要求。

事件2解答:甲施工单位回函所称,不妥。因为分包单位的任何违约行为导致工程损害或给建设单位造成的损失,总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整改通知,不妥,因为整改通知应签发给甲施工单位,因乙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

事件3解答:专业监理工程师无权签发《工程暂停令》。因为这是总监理工程师的权力。

下达工程暂停令的程序有不妥之处。理由是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报告总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

事件4解答:甲施工单位的说法不正确。因为乙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乙施工单位的损失应由甲施工单位承担。事件5解答:建设单位的说法不正确。因为监理工程师在是合同授权内履行职责,施工单位所受的损失不应由监理单位承担。

案例二

某大型工程,由于技术难度大,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要求比较高,而且对工期的要求比较紧迫。业主在对有关单位和在建工程考察的基础上,邀请了3家特级施工企业投标,通过正规的开标评标后,择优选择了其中一家作为中标单位,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工作范围包括土建、机电安装和装修工程。该工程共45层,采用框剪结构,开工日期为2003年4月1日,合同工期为42个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1:2004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甲方提供的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注:此工序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问题:施工单位可否索赔?为什么?

解答:费用索赔成立,工期不予延长。因为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是承包商不可预见的,所以索赔成立; 从提供的背景资料看,因为事件一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所以工期不予延长。

事件2:2004年5月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扩大基础面积,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O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注:此工序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问题:施工单位可否索赔?为什么?

解答: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索赔不成立,该工作属于承包商自己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

事件3:2004年8月份,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天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注:此工序发生在关键线路上)

问题:施工单位可否索赔?为什么?

解答: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可以延长,因为异常的气候条件的变化承包商不应得到费用补偿;同时由于此工序发生在关键线路上,所以工期可延长。事件4:2005年2月,在主体砌筑工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2天。(注:此工序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问题:施工单位可否索赔?为什么?

解答:费用索赔成立,工期不予延长。因为设计方案有误,所以费用索赔成立;又因为该工作未在关键线路上,所以工期不予延长。

事件5:外墙装修抹灰阶段,一抹灰工在五层贴抹灰用的分格条时,脚手板滑脱发生坠落事故,坠落过程中将首层兜网系结点冲开,撞在一层脚手架小横杆上,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发生的安全事故可定为哪种等级的重大事故?依据是什么?

解答:按照建设部《工程质量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事件五中发生的这起安全事故可定为四级重大事故。根据《工程质量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1)死亡2人以下;2)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事件6:室内装修进行墙面涂料粉刷前,在检查装饰面基层时,发现墙面抹灰有大面积空鼓现象。

问题:此质量事故的处理应遵循什么程序? 解答:应遵循的程序如下:

1)进行事故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2)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3)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要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4)事故处理;5)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6)事故处理结论;7)提交处理方案。

假设问题:如果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于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在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所发生的维修费用该如何处理

解答:所发生的维修费应从乙方保修金中扣取。

案例三

某建筑公司承建了某市开发区20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26000m2,建筑高度66.32m,全现浇钢砼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工程在外檐装修时采用的是可分段式整体提升脚手架,脚手架的全部安装升降作业,以工程分包的形式交给了该脚手架的设计单位进行。事件1:在进行降架作业时,突然两个机位的承重螺栓断裂,造成连续五个机位上的十条承重螺栓相继被剪切,楼南侧51m长的架体与支撑架脱离,自45m的高度坠落至地面,致使在架体上和地面上作业的20余名工人,除一人从架体上跳入室内幸免外,其余19人中有8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经调查,承重螺栓安装不合理,造成螺栓实际承受的载荷远远超过材料能够承受的载荷;脚手架整体超重,实际载荷是原设计载荷的2.7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施工队伍管理松驰。

问题1:请简要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此起重大事故可定为哪种等级的重大事故?依据是什么?

解答:承重螺栓安装不合理,造成螺栓实际承受的载荷远超过材料能够承受的载荷;脚手架整体超重,实际载荷是原设计载荷的2.7倍,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施工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落实,设计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盲目和擅自变更施工方案;发现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施工队伍管理松驰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可分段式整体提升脚手架这一专项技术本身存在重大缺陷。该脚手架没有完整的下坠安全装置;架体承重螺栓强度的安全强度不足,也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重要因素。按照建设部《工程质量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三级重大事故。因为规定中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1)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2)重伤20人以上;3)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事件2:该工程即将竣工验收前的某天凌晨两点左右,突然发生一起首层悬臂式雨篷根部突然断裂的恶性质量事故,雨篷悬挂在墙面上。幸好凌晨两点,未造成人员伤亡。经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发现造成该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队伍素质差。在施工时将受力钢筋位置错放在板底。

问题2:如在此起事故中实施了工程监理,监理单位是否应承担责任?悬臂雨篷的钢筋应放置在什么部位?为什么? 解答:监理单位应承担责任。因为监理单位接受了建设单位委托,并收取了监理费用,具备了承担责任的条件,而施工过程中,监理未能发现钢筋位置放错的质量问题,因此必须承担相应责任。钢筋应放置在雨篷板的板面,因为悬臂结构在均布荷载的作用下,上部是受拉区,钢筋应放在受拉区,混凝土在受压区。

问题3: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h内写出书面报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初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解答: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单位。问题4: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中对项目经理的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解答:项目经理对合同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1)在项目施工生产全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要求,严格履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2)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施工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交接验收使用制度;3)领导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研究分析合同项目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生产问题,并及时落实解决;4)发生事故,及时上报,保护好现场,做好抢救工作,积极配合调查,认真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认真吸取教训。

问题5:脚手架工程交底与验收的程序是什么?

解答:脚手架工程交底与验收的程序如下: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交底;2)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规定分段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3)对脚手架检查验收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马上进行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检测人员签字。案例四

某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某监理公司负责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目前该工程正在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了施工图纸的会审,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施工图的错误,造成承包商停工2天,承包商提出工期费用索赔报告。业主代表认为监理工程师对图纸会审监理不力,提出要扣监理费1000元。

问题1:监理工程师怎样处理索赔报告?监理工程师承担什么责任?设计院承担什么责任?承包商承担什么责任?业主承担什么责任?业主扣监理费对吗?

解答1:1)监理工程师批准工期费用索赔,图纸出问题是业主的责任。2)监理工程师不承担责任,监理工程师履行了图纸会审的职责,图纸的错误不是监理工程师造成的。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图纸的会审,不免除设计院对施工图纸的质量责任。3)设计院应当承担设计图纸的质量责任。4)承包商没有责任,是业主的原因。5)业主应当承担补偿承包商工期费用的责任。6)业主扣监理费不对,监理工程师对图纸的质量没有责任。

事件2: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准备阶段,审核了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批准实施,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组织设计有错误,造成停工一天,承包商认为: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已审核批准,现在出现错误是监理工程师的责任。承包商向监理工程师出工期费用索赔。业主代表认为监理工程师监理不力,提出要扣监理费1000元。

问题2:监理工程师怎样处理索赔报告?设计院承担什么责任?监理工程师承担什么责任?承包商承担什么责任?业主承担什么责任?业主扣监理费对吗?

解答2:1)监理工程师不批准工期费用索赔,施工组织设计有错误是承包商的责任。2)监理工程师不承担责任,监理工程师履行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职责,施工组织设计有错误不是监理工程师造成的。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批准,不免除承包商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责任。3)设计院没有责任,是承包商的原因。4)乘包商有责任,是承包商自己的原因。5)业主没有责任,是承包商的原因。6)业主扣监理费不对,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没有责任。事件3:由于承包商的错误造成了返工。承包商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费用索赔,业主代表认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监理不力。提出要扣监理费1000元。

问题3:监理工程师怎样处理索赔报告?监理工程师承担什么责任?设计院承担什么责任?承包商承担什么责任?业主承担什么责任。业主扣监理费对吗?

解答3:1)监理工程师不批准工期费用索赔,返工是承包商的责任。2)监理工程师不承担责任,监理工程师履行了检验职责,没有错误的决定。返工的原因不是监理工程师造成的。3)设计院没有责任,是承包商的原因。4)承包商有责任,是承包商自己的原因。5)业主没有责任,是承包商的原因。6)业主扣监理费不对,监理工程师对返工没有责任。

事件4:监理工程师检查了承包商的隐蔽工程,并按合格签证验收。但是事后再检查发现不合格。承包商认为:隐蔽工程监理工程师已按合格签证验收,现在却断为不合格,是监理工程师的责任造成的。承包商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费用索赔报告。业主代表认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监理不力,提出要扣监理费1000元。问题4:监理工程师怎样处理索赔报告?监理工程师承担什么责任?承包商承担什么责任?业主承担什么责任?

解答4:1)监理工程师不批准工期费用索赔,隐蔽工程不合格是承包商的责任。监理工程师即使已检查合格,事后检查又发现不合格,仍然是承包商的责任,承包商应当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返工修复,直到合格。2)监理工程师应当承担监理责任,监理工程师履行了检验职责,但是有错误的决定。但是返工的原因不是监理工程师造成的。是承包商的工程质量本身就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误判为合格,但是监理工程师及时的纠正了错误。3)设计院没有责任,是承包商的原因。4)承包商有责任,是承包商自己的原因。5)业主没有责任,是承包商的原因。6)业主扣监理费不对,监理工程师的失误不是故意的,监理工程师及时的纠正了错误,没有给业主造成直接经济,不应赔偿。

事件5:监理工程师检查了承包商的管材并签证了合格可以使用,事后发现承包商在施工中使用的管材不是送检的管材,重新检验后不合格,马上向承包商下达停工令,随后下达了监理通知书,指令承包商返工,把不合格的管材立即撤出工地,按第一次检验样品进货,并报监理工程师重新检验合格后才可用于工程。为此停工2天,承包商损失5万元。承包商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费用索赔报告。业主代表认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监理不力,提出要扣监理费1000元。

问题5:监理工程师怎样处理索赔报告?监理工程师承担什么责任?承包商承担什么责任?业主承担什么责任?

篇8: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大学》:黄书记, 您好!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向了质量内涵提升阶段。您认为规模发展, 尤其是以高校合并为特征的外延式规模发展, 对今天的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黄蓉生书记 (以下简称黄书记) :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还是90年代的全国高校大规模的结构调整, 都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也为今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高校合并的热潮已过, 但那个以规模扩张为主的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年代, 不仅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提供了“量”的积累, 同时也为向“质”的飞跃提供了现实支撑。

高校合并的实质就是要优化学科内部结构, 把学科做强、做大, 以学科发展带动教学和科研, 这和今天高等教育强调提升整体实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结构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带来的资源结构的整合、学生入学机会的增多等, 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条件。从这个角度回过头来梳理一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合并之路, 对今天为什么要强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提高质量, 力推教育的公平, 都能够找到历史源头和经验启示。

《大学》:高校合并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提升空间?

黄书记:高校的合并行为尽管对高校的管理制度、育人理念、学科建设以及文化氛围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也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提升的空间。

第一, 高校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的办学层次, 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 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第二, 高校合并整合了学校的学科资源, 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学科背景和广阔的学科平台, 便于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形成新的学科优势群, 不断扩大优势学科覆盖面;第三, 高校合并拓宽了交流范围。不仅原校原学科内部之间加强了交流, 而且不同院校间、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也增加了, 获取的信息量更多, 参与的竞争项目增加;第四, 高校合并优化了组织结构, 提高了管理效率, 扩大了学校影响力;第五, 高校合并提高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质量, 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 增强了办学实力与水平。

以西南大学为例, 原西南师范大学 (以下简称西师) 主要是为教育战线培养人才, 以师范为主, 虽说从学科角度来讲比较综合, 但其培养的人才层次和适应面显得比较窄;原西南农业大学 (以下简称西农) 主要是为农业战线培养人才, 以农科为主, 学科面也比较窄, 两校在培养高质量、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高端人才方面, 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合校, 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内在的动力和活力, 同时, 也为提升人力资源的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改革学科专业结构、丰富学科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从整体上说, 目前发展的势头没有期望的那么好, 我认为不是合校本身造成的, 而是有其他原因。合校为学科的发展搭建了更大的平台, 如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获得就是一个例子, 它有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背景, 打破了原来较为狭窄的研究领域, 往生物方面延伸拓展, 不仅与其它生物学科结合, 实现了资源共享, 而且还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联合, 做成了“家蚕和丝绸文化”, 更凸显了它的优势。我相信, 到2020年, 也就是合校15年的时候, 西南大学会是一所特色更加鲜明的综合性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原西师和西农的合并是成功的举措。

●高校合并的本质就是学科之间的优化整合,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教育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 高校合并的真正意义在于有机融合。高校合并的基本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两者缺一不可。合并高校办学定位调整的过程, 就是对大学学科专业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 这就存在一种选择,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那就是有所为, 有所不为, 有所先为, 有所后为。同时, 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要提升自身地位, 发展独特优势, 进而带动整个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大学》:您认为高校合并的本质是什么?

黄书记:高校合并的本质就是学科之间的优化整合,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两次高校合并都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科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加强, 不仅顺应了社会对专业化人才向复合型人才需求转变的发展趋势, 而且与今天强调的提高教育质量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具有相通性和延续性。如果说, 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是为了满足国家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 将不同院校的相同、相近专业合并为专门的单科性行业性院校, 调整高校布局, 使之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专业化人才的话, 那么20世纪90年代的院校调整就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的需要, 体现学科交叉、互补和融合特色, 不仅将相同、相近专业归并, 还通过将不同学科的高校合并打造成综合性大学, 以改变单科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局限性, 形成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环境。今天高等教育走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其根本要求就是深化学科结构调整, 谋求质量发展、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换句话说, 高校合并之路为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渗透与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西南大学在原西师、西农学科基础上进行了规划和整合, 形成了新的学科群, 建立了教育学部、心理学部、农学部、材料与能源学部等, 下一步将推进工学部、理化学部和动物科学学部等建设, 力争以重点学科为龙头, 以重大科研为纽带, 优化学科结构, 实现优势互补。

《大学》:您认为高校成功合并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黄书记:我们首先区分一下合校与并校的区别。合校, 强调的是两个学校的基础地位、整体实力基本相当, 合在一起能够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按照惯用的说法是“强强联合”。并校, 指的是较强的学校或专业接收吸纳较弱的学校或专业, 成为较强学校的一个部分或一个领域, 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强弱合并”。我认为, 从教育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 高校合并的真正意义在于有机融合。

高校合并的基本条件应该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两者缺一不可。从外部条件来看,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办的院校不多, 不少是从旧社会接管过来、根据国家经济文化建设要求继续发展起来的。1952年, 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与合并, 这次院系调整是基于国家建设对大批专门人才的渴望, 走特色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 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世纪50年代院系大调整后所建立起来的适应计划经济的部门办学体制出现了越来越不适应现实需要的情况。因此, 我国又适时实施了教育体制改革, 调动了中央、地方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 建立中央和地方等管理的多元管理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8年5月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 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了新一轮的高校合并, 其特点是强强合并, 最典型的就是吉林大学和浙江大学, 分别通过合并打造了一批强势的院校和优势的学科。这一轮的合并, 更加强调科教兴国的要求, 关注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地域布局和学科布局, 努力把大学办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西南大学的合并, 就是这大潮中的一个。

这两次历史上较大规模的高校合并都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进行的, 政府的推动作用巨大, 其共通点都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形势, 满足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要说这两次高校合并行为有什么不完善的话, 就是考虑地域关系和国家需要多了些, 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而关注历史渊源、师生情怀, 尤其是各学校之间在学科上能否集中优势, 形成互补, 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弱了些, 而这恰恰是高校实现实质性合并不可或缺的内部条件所在。

西南大学合并组建具有的内外部优势条件在于:第一, 历史渊源因素。原西师和西农同根同源, 都始于1906年的川东师范学堂。1933年, 由川东师范学堂孕育的乡村师范专修科和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中心农事试验场组建四川乡村建设学院, 后改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 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为主体, 合并其他院校系科, 分别组建了西南师范学院和西南农学院。1985年, 西南师范学院和西南农学院分别改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第二, 地理位置因素。两校互为邻居, 仅一墙之隔, 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位置条件。第三, 精神和情感因素。合校过程中注重在原两校形成的大学精神基础上对大学精神进行凝练和总结, 注重提升两校师生对合校的共同愿望, 强调在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上形成共识。只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共同作用, 高校合并才能达到一种实质性的融合。

《大学》:合并行为给高校办学定位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黄书记:高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 是学校制定战略规划、实行有效管理、实现自身特色的基础和先导。高校合并是对大学学科专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这必然会涉及到学校办学定位的重新调整, 特别是对具有不同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的不同类型院校的合并。如何对学校的发展准确定位, 实现学科之间优势互补, 凸显办学特色,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为了向综合性大学迈进, 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西南大学对学校进行了整体的战略规划, 优化了两校原有的学科布局, 在2005年合校大会上, 明确提出了学校的发展定位是成为“立足重庆,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的高水平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两个学校走到一起不能走同质化的发展之路, 所以, 在学科建设方面, 对学科进行科学调整, 实现资源共享, 做大基础学科, 做强优势学科, 突出教育和农业特色学科。同时, 依据综合性大学的框架组建一些新型的学科或交叉学科。总之, 要给学校以准确的个性化的定位。

《大学》:那么, 在办学定位调整的过程中, 如何权衡不同学科的取舍及资源配置?

黄书记:高校合并, 对于大学中的每个方面都是一次重新选择和重新组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 如何使大学里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 是检验高校合并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点, 而学科的调整和组合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内容, 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使学科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但是各学科的基础、条件、水平及发展的前景与空间不尽相同, 加之受经费投入的局限, 所以不可能同步整齐发展, 必须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综合考量, 按照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来对学科进行资源配置。我认为, 在这个过程中就存在一种选择,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那就是有所为, 有所不为, 有所先为, 有所后为。如果某个学科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能够通过打造在短期内实现预定目标, 就要优先配置资源予以支持, 然后通过考核看其成效如何, 再决定是否进行奖励。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的整体发展, 如果某些学科比较弱, 也要给予一定的基础支持, 以保证它的基本发展, 做到既扶优扶强, 又兼顾一般。

《大学》:学科优化整合过程中如何处理突出优势与带动整体的关系?

黄书记:高校合并之后, 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要努力提升自身地位, 发展自己的独特优势。一定意义上来说, 这也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 并以此确立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 通过一流学科来辐射其他学科, 进而带动整个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第一, 要树立“特色立校”的学科发展战略。保持原有学校经数十年的办学积累而形成的独有的学科特色, 如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 有厚重的学术基础, 经过建设, 使之努力成为同类学科中最好的, 并以此带动其他学科。

第二, 要处理好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等关系, 组建合理的学科群。

第三, 要注重交叉和边缘学科的建设, 这是科学研究新的增长点的来源。学校要在政策措施、学科机制和物质条件等方面为交叉学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四, 要加强精品专业和课程建设。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加强学科建设需要打造专业课程精品。应该在课程历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环节上下功夫, 努力建设有代表性的精品专业课程。

《大学》:课程教学如何跟上学科调整的步伐?

黄书记:高校合并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使学校真正成为认识未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而落实到学校内部就是要提高各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 这是检验高校合并成效的关键。

客观上原各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的传统、重点、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合并后就需要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导下, 保持并弘扬各自的教学优点和特色, 以确保合并后的教学质量。其实我们两校在合校之前, 为了增进校际之间的交流, 促进优势互补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就已经实现了两校互派教师上课, 在一些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中互选课程, 如外语、人文学科的课程等, 并互认成绩。进入新世纪之后, 两校针对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等又进行过专门的讨论。这为合校之后准确把握教学方向、融合课程与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学科调整过程必然会涉及利益再调整和人事的重新组合, 这便会受到来自学术骨干的反向力量。教师队伍作为大学人力资源的主体, 其融合与提高程度是高校合并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引进团队式优秀人才、打造优势学科平台、挖掘学术专长成为提升现有教师队伍水平, 吸收优秀新生力量,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在合校的过程中, 只有在观念上达成一种共识, 讲究一种情怀, 才能促成两校实质性的融合。同时, 采取行政手段对机构进行调整也是很有必要的。

《大学》:学科调整过程必然会触及教师的利益。如何看待一些来自教师对学校学科调整行为的反向力量?

黄书记:这种反向力量主要集中于学科的学术骨干。高校合并牵涉到的面相当广泛, 由此带来的利益再调整和人事的重新组合, 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学术教学科研骨干都有自己的研究阵地, 如实验室、团队等, 如果进行调整, 就会触及资源和利益, 因此, 有抵抗情绪是很自然的。实实在在讲, 合校的阻力, 我认为, 说得形而上一点, 就是观念和意识的问题, 说得笼统一点, 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说得具体一点, 就是个人利益问题。学科的调整会打破原有的格局, 触及到个人利益。因此, 要有智慧和技巧处理好这些关系, 正确引导, 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

《大学》:如何从人力资源整体配置角度处理好学科教师的结构化问题, 包括引进人力资源和原有人力资源的整合?

黄书记:高等学校合并是学校扩大规模, 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 归根结底是通过合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产生合并的协同效应。然而, 合并后的高等学校能否必然产生协同效应, 取决于合并后的大学资源能否实现整合以及大学资源的整合程度, 尤其是人力资源的整合程度。

教师队伍作为大学人力资源的主体, 其融合与提高程度是高校合并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 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三个矛盾:第一, 教师队伍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急功近利是培养不出来的, 而经济建设的发展又急需高素质人才;第二, 合校前的师资队伍结构和水平不均衡, 合校后如何扬长避短,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第三, 如何解决学术科研骨干流失与一般教师过剩的现象。以上三方面的问题, 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那么, 学校如何才能提升现有教师队伍水平, 吸收优秀新生力量,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水平?首先, 人才引进应根据需要加大团队式引进力度, 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带动现有的学术力量;其次, 人才培养要和学科建设结合在一起, 以特色学科建设为纽带, 汇聚引进的人才和现有专业人才的力量, 打造优势学科平台;最后,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培养, 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特长。在此过程中, 要做到既要充分尊重教师们的意见, 又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既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 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责任和压力。只有这样, 才能将引进的人才和原有人才进行有效的整合,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增强学校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能力, 进而打造新的平台和团队, 研制出高新的科研成果, 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学科整体实力。

《大学》:作为大学持续前进的动力, 如何处理高校合并后的观念和文化冲突?

黄书记:在合校的过程中, 始终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 看上去是发展历史、学科背景的差异带来的, 但实际上就是一种观念和文化的冲突。只有在观念上达成一种共识, 讲究一种情怀, 才能促成两校实质性的融合, 而不是貌合神离。要想达到实质性的融合, 采取行政手段对机构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如在合校之初, 我们从机关职能部门到直属单位, 到附属单位, 到学院学部二级组织都进行重组设置, 只有在组织上有了这样的“搅合”, 才能在观念上融合, 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是第一;第二, 要研究合并前原学校的文化和观念, 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 建立共同的人才培养、学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价值体系与认同感, 构建信息沟通的平台和桥梁;第三, 为保障学校依法办学和自主管理, 制定大学章程是必要的, 这也是全校师生员工观念碰撞、求得共识的具体体现。合校之后, 我们提出了“加强团结、维护稳定、促进融合、推动发展”的方针, 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制度机制创新和顶层设计, 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 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等四个规划, 全面实施各项改革措施, 引领全校师生员工达成思想共识, 认同西南大学的文化和价值追求。

●合并高校的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人才培养为重点, 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但在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建设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 要在人才培养、评估标准、学科建设等方面做一定的风险评估来规避风险。高校合并已经进入到后合并时代, 要对学科进行合理规划, 形成学科发展有梯次、有层级、有渐进的布局, 形成由学科群主导的部、院、所的格局, 走突出优势特色与综合性并举的道路, 实现合并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大学》:高校合并或学科调整的效果要受到地区环境、科技发展乃至社会变迁等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何防范学科调整活动自身具有的发展风险?

黄书记:高校的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人才培养为重点, 如果学科是分散的, 就等于还是各自为政, 并没有真正实现1+1>2的整合。但学科专业的调整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 对学科进行调整优化建设的时候, 要做一定的风险评估, 把握住几个着力点:第一, 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 体现学校的贡献力;第二, 要提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基本要求的指标及标准, 反映学科的影响力;第三, 要明确有“特色”的评估要求, 表现专业的个性力;第四, 要基于学校的发展定位, 发掘学科的优势力。比如原西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在全国评估排名靠前, 但就国家重点学科来看, 还只有二级重点学科, 没有一级重点学科;从发展平台来看, 虽然有一些研究中心, 但还缺少拔尖的人才队伍和高精尖的成果, 所以, 为了突出优势和便于学科评估, 学校分别成立了教育学部和心理学部。原来在教育学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教师和资源, 与原心理学院组合, 调整成立了心理学部;原学校五个从事教育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机构, 合并为教育学部, 教育学部下设三个单位, 一是教育科学研究所, 专门搞教学研究, 出高精尖的研究成果;二是教育学院, 专门从事职前教师和幼儿小教免费师范生培养和硕士博士等高端教师教育研究人才培养;三是教师教育学院, 专门从事职后教师教育、大学教师教育、免费师范生通识教育等, 并专门做实践研究。通过这三个方面, 我们不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 优化了机构的设置, 而且还有效地规避了学科建设的风险。

《大学》:您如何看待已进入后合并发展阶段的合并高校的发展前景?

黄书记:高校合并已经进入到后合并时代, 不能就合并看合并本身, 要从战略的高度对合并后的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凸显合并高校的特色,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后合并时代的要求是突出专业性、时代化, 因此, 必须根据合并高校的资源特点进行再调整, 特别是组织结构、学术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西南大学正在做一个2020年的顶层设计远景, 即学科发展纲要。在组织架构方面, 已经设立了教育学部、心理学部、农学部和材料与能源学部等,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将学术机构塑造成由学科群主导的部、院、所的格局。其中“部”是一个实体, 除了教学, 还做研究, 为了和地方接轨, 还搞科研成果转化开发;“院”既包括科学研究, 又包括教学任务, 主要是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主;“所”是专门的研究机构, 如柑桔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 总之, 部、院主管教学, 所室主抓科研, 两个构层都以学科发展为龙头, 进一步明确了部、院、所之间的权、责、利, 最终形成学科发展有梯次、有层级、有渐进的布局。同时,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围绕学校的发展, 根据现有的12个学科门类及学科结构与优势, 将对学科专业做进一步的调整。从学科的发展综合化和人才培养的普适性来看, 以大的学科群组建学院, 为组织跨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创造条件,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也是学院制发展的主流。

合校之后的西南大学并没有照搬仿效其它综合化大学的多学科并举发展模式, 而是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特色, 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与农业科学等方面的优势, 力促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 扎扎实实地把握住社会前进的需求方向, 贴住学校的实际谋划发展, 开创了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局面。我们在今后会继续坚持走突出优势特色与综合性并举的道路, 时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上一篇:西柯中心小学排球传统项目总结下一篇:昊天有成命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