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教育学练习

2024-04-27

西南大学教育学练习(精选6篇)

篇1:西南大学教育学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头大、躯干长,四肢短小,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几乎相等,是()。

初生儿 5岁儿童 2岁儿童 周岁儿

2、提出操作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对环境是进行“操作”,而不是简单地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班杜拉 斯金纳 华生 弗洛伊德

3、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认为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是()。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评价过程 注意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和反思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替代过程和动机过程 4、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每天4小时 每天3小时 每天2小时 每天1小时

5、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互相干扰,这是活动区之间的()。

转换性 相容性

界限性 规则性

6、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的是(梁启超 蔡元培 康有为

陶行知

7、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母育学校》

《理想国》 《爱弥儿》 《大教学论》

8、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小孩察物学堂 蒙养院

托儿所 幼稚园

。)

9、在教育史上()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皮亚杰

裴斯泰洛齐 洛克 福禄贝尔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容幼儿教师劳动的()。

引导性 长期性 方向性 艰巨性

11、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在小班进行 在大班进行

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在中班进行

12、下列提出著名的社会化课程论的教育家是()。

蔡元培 张宗麟 康有为 张雪门

13、社区教育起源于()。

法国

英国 丹麦

美国

14、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是(分科课程

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 领悟课程

15、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综合教学法 分科教学法 整个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

16、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4—5岁 6—10岁 2—3岁 出生的第一年

。)

17、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的是()。

大班幼儿 小班幼儿 中班幼儿 学前班幼儿

18、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

情感发展水平 身体发展水平 认识发展水平 社会性发展水平

19、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个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个别差异性 社会性 阶段性 规律性

20、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指的是家庭的()。

教育功能

休息娱乐功能 繁衍后代功能 经济功能

21、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社会本位儿童观 自然本位儿童观 家族本位儿童观 人本位儿童观

22、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是()。

E.注重知识教育 注重道德教育

德智体并重

注重身体锻炼

23、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24、下列属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操作学习理论 儿童发展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性心理理论

25、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方法是()。

教学做合一

整个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 自然教学法

26、高瞻课程(High /Scope)的理论基础是()。

认知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27、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接受教育的思想属于()。

终身教育

教育民主化 全民教育 教育现代化28、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张汉良 张之洞 张雪门

张宗麟

。)

29、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阶段性 方向性 规律性

个别差异性

30、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儿童发展可能之间的区域 儿童已有发展水平和儿童发展潜能之间的区域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儿童发展潜能之间的区域

儿童已有发展水平和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

31、以下文件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是()。

《幼儿园工作规程》

《3—6岁儿童发展指南》 《幼儿园管理条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2、学前教育的对象是()。

F.受精卵至8岁的儿童 分娩后至6、7岁的儿童 受精卵形成至6、7岁的儿童 3至6、7岁的儿童

33、“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生理成熟 遗传因素 社会环境和教育 自然环境

34、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

陶行知 陈鹤琴 张宗麟 张雪门

35、陈鹤琴制定的幼稚园教育内容包括()。

D.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活动 健康活动、社会活动、数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健康活动、社会活动、数学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活动 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36、卢梭所倡导的教育观是()。

大教育观 进步主义教育 爱的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 判断题37、1922年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改为幼稚园。

A.√ B.×

3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A.√ B.×

39、儿童最早出现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A.√ B.×

40、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A.√ B.×

41、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

A.√ B.×

42、原始情绪反应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儿童出生后,便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

A.√ B.×

43、华生认为有机体对环境是进行“操作”,而不是简单地对刺激作出反应。

A.√ B.× 主观题

44、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答案: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学前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不断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有关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等,是实现学前教师专业化的本质要求。

45、家庭教育

参考答案: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抚育、培养孩子,以促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逐渐

走向独立的教育活动。

46、幼儿园教学

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学,又称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纲要,有计划、有目的地

指导儿童的学习活动。

47、夸美纽斯编著的以图画教材的形式帮助儿童进行学习的书是()。参考答案: 《世界图解》

48、从对课程内容的处理情况来看,课程类型一般分为()、综合课程、整合课程等。参考答案: 分科课程

49、陈鹤琴提出的教学方法()旨在把幼儿所应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幼儿学习。参考答案: 整个教学法

50、()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参考答案: 洛克

51、福禄贝尔设计了一套玩具材料,他称为()。

参考答案: 恩物

52、陈鹤琴的“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参考答案: 做中教

53、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和教育。参考答案: 保育

54、依据儿童游戏的认知特点,可将游戏分为感觉机能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参考答案: 象征性游戏

55、儿童“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的。参考答案: 维果茨基

56、简述户外环境创设的一般要求。

参考答案:

1.户外环境的设置应与大自然接近,使幼儿能充分享受到自然田园风光,因此可以种植花草树木,饲养小动物等等。

2.保证幼儿有足够大的活动场所,每个幼儿至少又有2平方米的空间,以保证他们的机构有足够的运动。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设计良好的户外活动条件,应设置避寒避暑设备,保证 幼儿在任何时候都能活动;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户外活动材料:充分发觉户外活动材料来刺激幼儿开展体育活动;设置丰富、全面的大型玩具与其他活动器材、而且要坚固、安全。

57、幼儿家庭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

参考答案:

1.和谐的生活气氛: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坦诚、和蔼;文明行为、文明语言;生活内容丰富、高尚、多彩。

2.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整洁是指摆放有秩序;家庭环境装饰和布置应幽雅大

方;时有变化的环境。

3.安全的、无危险隐患的环境:电器设备的安置;门窗的安全;管理好煤气、煤火,防止漏气造成煤气中毒,或者烧烫事件的发生;家庭药品的管理;家具的安全;进行安全教育;有属于儿童的天地。

58、简述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受到家庭教育;(2分)2.家庭教育的全面性:家长关心儿童多方面的发展;(2分)

3.家庭教育的情感性:家庭教育“以情通情”,家长的情感对儿童有很强烈的作用;(2分)

4.家庭教育的灵活性:家庭教育针对个别孩子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很有灵活性;(2分)5.家庭教育的渗透性: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渗透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琐事中。(2分)

59、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内在需求。试结合教育理论和幼儿园教育实际阐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参考答案:

一、幼儿教师的自我促进

幼儿教师自觉、主动地对照新时期的教师职业形象和专业要求,在认同的基础上不断设计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教师置身于“我要发展”的环境之中,发挥主体作用,自我设定发展目标,把握获得发展的进程,对自我发展的结果负责。

二、幼儿教师间的合作交流

教师合作就是由两位或者更多教师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的目标而结成团队进行工作,共同发现、探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发展并形成新的技能促进专业发展的活动。教师通过各种组织性和非组织性的合作方式,与其他教师和研究者进行交流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合作的方式:有组织的教研组活动;教师之间非组织性交流讨论;新手教师与有经验教师结成的师徒模式。幼儿教师合作途径:本园内合作交流;

园外合作交流。

三、幼儿园的园本教研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作为教研基地,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立足于本职、本岗,立足于教师的专业要求,将教学研究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活动。开展园本教研需要:在幼儿园建立机制,健全园本教研制度;建立园本教研的长效机制,形成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自觉性。

四、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同时,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终生的、可持续的发展,因而必须从政策、制度层面构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教育体系。

60、学前儿童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试结合教育理论及幼儿园教育实际阐述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一、发展主体所处的时空场所

按照生态学理论的观点,儿童个体的身心发展在时间点上受到其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在连续的时间维度上又受制于社会历史的演化与变迁。

二、气质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气质是受个体生物组织制约,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而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一种在个体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天赋性”个体特征。气质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气质影响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气质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气质影响学前儿童的利他行为;气质影响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

三、家庭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导致儿童个体差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家庭结构影响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儿童人格和智力的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儿童发展。

四、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同伴交往是指儿童之间通过相互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同伴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

同伴交往影响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同伴交往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品德发展。

五、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积极、良好的师幼互动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幼儿在师幼互动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对其同伴交往、亲子交往等社会性发展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师幼互动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学业成就;师幼互动影响儿童的新环境适应能力;师幼互动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

六、学前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学前游戏有利于学前儿童智力的提高

学前期是奠定儿童智力发展基础的最佳时期,游戏过程是智力发展的特殊过程,判断力、知觉力、观察力、创造力、冒险精神等都可以在儿童游戏中渐渐养成。游戏能极大地提高儿童的想象力;游戏有助于克服儿童思维的片面性,促进儿童思维水平的提高。

(二)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做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中,游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在游戏中与其他同伴发生关系,逐渐发现自己,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行为结果和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并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被同伴接受。在游戏中,儿童作为集体成员,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游戏规则,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会技能。

七、社会文化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文化背景是个体的一种生活环境,按照生态学理论,文化背景通过家庭为中介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人们因为经济收入、教育水平和职业情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阶层家庭对自己子女的教养观念和行为会有所差异,影响着儿童的发展。

篇2:西南大学教育学练习

(一)一、名词解释

1、形成性评价:教育评价的一种,是指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揭示问题和反馈信息、以改进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评价,对改进工作质量很有帮助。

2、教育测量: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措施上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它主要用于对学生精神特性的测定。

3、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从广义上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4、教育评价: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从而做出价值判断。组成教育评价系统的要素包括价值目标、人员组织、实施程序、方法技术与质量保证,其中价值目标包括价值、目标、指标三个基本因素;人员组织是对评价构成的规定,包括机构、角色、职能等基本因素;实施程序是对基本过程的规定,包括评价的方式、步骤和分工;方法技术是对评价的认知过程与工作方式的规定,它包括方法论、具体方法与操作技术三个层次;质量保证是对评价科学性的规定。

5、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指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

6、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7、特朗普制:特朗普制是本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一种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由教育学教授伊德?特朗普创立。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首先,由优秀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大班进行集体教学,然后在15~20人组成的小班里开展研究讨论,最后由学生个人独立自学、研习、作业。这种形式把教学时间进行了划分,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人自学占40%。

8、《大教学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9、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10、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一是导向功能。教育的导向功能指的是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它为整个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二是选择功能。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目的决定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上的选择。

三是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是检验、衡量、评价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

四是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它立足现实并指向未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这决定了教育目的所具有的激励功能。

五是协调功能。在教育活动内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更呈现为一种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系统。为了在教育者身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素质,应该把如上各种因素统一协调起来,使之形成一种合力。

2、简述班主任的教育机智。

答:班主任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是具备教育机智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班主任教育水平与能力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在教育机智中,既包含了班主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含着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更包含了班主任对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准确的把握程度和科学程度。可以说教育机智是班主任能力和智慧的统一。

班主任教育机智的表现形式:观察问题,细致入微;调控局面,当机立断;有机联系,灵活变通;沉着理智,善于自控。

3、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答: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

(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4)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把学生民主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5)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4、简述如何理解“人的发展”。

答: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发展,其基本定义可以理解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和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指机体各种组织系统或器官(如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等)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指个体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前者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后者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5、简述当代中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1)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6、简述古代教育有哪些特点。答:⑴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⑵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⑶教育与生产实际的脱离和对立。

⑷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

⑸教育方法崇尚呆读死记、强迫体罚和棍棒纪律。

⑹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⑺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7、简述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答: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

前学科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著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

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多元化。

8、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答:教育属性的内容:教育属性是在教育本质基础上对”什么是教育”进一步认识,是对教育本质是什么的进一步阐述。根据对现有的研究材料总结发现,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

第一、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永恒性即指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会永远存在。教育是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只不过不同时期的教育其具体的形态结构、内容与方法手段有差异而已。

第二、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是指出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活动,它是关于人类智能与人类文化的再生产:一是把人类智能内化为受教者的智能,使受教者由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成为社会所期望的成熟成员;二是在教育过程中传递、传播、发展、交流与整合文化,实现人类文化的再生产,使得人类与动物的文化区别能够保持与延续下去。第三、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历史性是教育总是发生在具体时期的教育,在每一具体历史时期的教育有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表现,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第四、教育的继承性。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存在前后相继、后一历史教育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任何时期的教育都是对过去历史教育的继承、发展,是在前一阶段教育的基础上,继承其合理性,发展更为先进的教育。

第五、教育的相对性。综观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教育,一方面教育自身要受当时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法律道德的制约,同时教育又表现出相应的反作用;但同时,教育又表现一定的性,体现教育自身的规律性,特别是在关于客观事物的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手段、教学过程的认识规律等方面,具有极其强大的性,此即的教育的相对性。第六、教育的长期性。教育的长期性是指无论从一个教育活动的完成,还是一个个体的教育生长,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同时,由教育的长期性延出其超前性、迟效性。教育活动必须有预见性,应当是教育引导社会,而不是教育适应今天的社会;教育的长期性使得教育效果不能够“立竿见影”,教育活动应该有一个立足长远、系统艰巨、效果后发的准备。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教育的民族性即指教育都是在具体的民族或国家中进行的,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制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方法手段等都有其民族性的特征。在教育保持其民族性的同时,如何走向世界,使教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达到对立中的统一,是任何时期特别是现代教育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因为唯有如此,民族才不会趋同中丧失自我、保存人类文化教育的多元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9、简述合理的课程结构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答:(1)客观性: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者根据一定原理设计出来的,它属于一种人工结构。但课程结构并不是课程 设计者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具有客观性。

首先,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来源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其次,课程内容各要素、各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反映的是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的结构关系以及不同学习活动间的结构关系。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学校课程结构的演变往往是科学结构演变的结果,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构成关系的改变也往往导致学校课程的结构性改变。

再次,人们在设计课程结构时必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规律,而这两者是一种客观存在物。不同历史时期儿童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因而,课程结构必然带上时代的特点。

(2)有序性:有序性是描述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范畴,指事物内部的要素和事物之间有规则的联系和转化。课程结构的有序性就是指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的有规则性。课程结构的有序性首先表现为“空间序”,即从横向上看,课程内部各成分的空间构成是有规则的。课程结构的有序性还表现为“时间序”。学校课程的展开和实施是一个依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内部各成分、各要素的呈现有一定的时间顺序。时间序和空间序结合在一起构成时空序,它们共同说明课程结构规则性和顺序性特点,是课程结构存在的基本方式。良好的课程结构都应具备一定的有序性。

(3)可转换性:课程结构具有转换性。这种转换性就是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能依地区、学校和学生等 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的属性,正是由于这种转换,中小学课程也能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4)可度量性: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课程结构有可度量性。分析学校课程的结构可以从考察以下几方面各种比例入手: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例关系;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c学科课程内部工具类课程、人文类课程、自然类课程和体艺课程之间及其内部各具体科目间的比例关系;d活动课程内各类活动项目间的数量关系等等。

10、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

答: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依靠教育科学指导教育实践,遵循规律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

三、论述题

1、论述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第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第二,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的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地投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既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这样就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三,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是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因而,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

第四,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教师通过有意识地鼓励神经类型弱、反应迟缓、胆怯、积极主动性差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回答提问,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变得活泼、主动。

第五,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它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因素。学校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以使他们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

2014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学练习

(二)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⑴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这种活动。⑵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⑶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教育制度依赖于一系列的规则。

3、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的教育和熏陶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个人的一生。根据年龄分期,社会化分为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和成人社会化。根据社会化的内容划分,它包括童年社会化和基本社会化。

4、教育美育:教育美育指的是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的资源。

5、教育的有限性: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即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条件的:一是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二是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三是学校能够有效地协调与社会、家庭的影响,发挥共同的育人作用。四是教育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6、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7、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8、科学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主的教育。它以发展学生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通过开发人的智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社会发展。

9、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10、教育目的:概括的说,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作出规定,以期培养出与一定社会需要相一致的人。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潜在课程的特点。

答:(1)影响因素的弥散性。潜在课程所涵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涉及学校内部正式课程之外的方方面面。

(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潜在课程的各种教育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不明显的、间接的。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某种影响,而且影响又是比较持久的,是潜移默化的。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潜在课程中的众多教育因素再不同学生的身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往往按照自己的兴趣、态度、爱好和学识,自觉自愿的接受某种因素的影响。

(4)学习结果的非学术性。潜在课程的学习结果更多的是兴趣动机的激发,情感意志的陶冶以及想象、直觉的发展等。这对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2、简述教学过程的规律。答:教学过程的规律是教学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或联系.现在人们忆经认识到的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教学认识过程简约的规律.

二.教学与发展相统一的规律.(1)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2)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3)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和学相统一的规律.

四.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进规律.

3、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1)劳动任务的综合性。首先教师需要同时完成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任务上。其次在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和指导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第三,教师要善于协调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影响,以指导学生良好发展。

(2)劳动对象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客观上影响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劳动手段的主体性。首先教师的劳动手段一方面是由人类智慧结晶的教材来充任,另一方面是由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人格来施行。其次教师必须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的传递人类文化的精华。再则其示范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4)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教师要有极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有效的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完善学生个体,帮助学生实现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都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其智力水平。

(5)教师劳动的长效性。首先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人才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次就学生某一具体、局部的发展来看,也往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4、简述新型课程管理的建构。

答:(1)课堂管理目标的确定,任何有效的课堂管理都是从明确目标开始的。

(2)课堂管理的环境建设,课堂管理的环境建设包括有形的物质环境建设和无形的心理环境建设两个方面。

(3)课堂管理手段的运用——沟通:沟通是信息的交换。良好的师生沟通是课堂管理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沟通这一管理手段,采用简单、有效的图像、符号等作为载体,使沟通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保持一种真诚、信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此外,教师还要主动积极地创造利于沟通的良好气氛,并对学生的沟通行为做出及时的反馈。

(4)课堂管理有效进展的保证——激励:激励的方式有利用物质剌激作为鼓励手段的物质激励;有利用精神因素作为鼓励手段的精神激励;也有利用人际间的情感联系作为鼓励。

5、简述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

答:现代教师的素质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三大方面的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我国人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表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勇于坚持真理等内容。

(2)教师的职业素养应主要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能力素养。教师应具备如下基本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6、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答:第一、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

布鲁纳主张在实际中帮助每一个儿童挖掘他们在校学习的全部潜力,使绝大多数学生学会所教授的大多数内容。布卢姆和他的助手及同事们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为掌握而教”和“为掌握而学”的学校教学思想。

为掌握而教的教学方法分五步:一是确定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二是制定实施教学计划;三是测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是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五是有针对性地再讲述有关内容。根据布鲁纳的主张,只要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结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反馈的经常评价测验,并且教师和学生两者都了解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那么,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的要求。

第二、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布鲁纳把教育目标分为6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第三、关于“人类特性”的独特见解

布鲁纳1964年曾将环境因素对人类特性的影响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报导说,被剥夺的儿童和在富裕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之间,就保守的估计而言,智商相差20。布鲁纳还指出,早期儿童的各种经验(社会的和智力的刺激作用)是与其后来的成功相一致的。

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答:第一,复杂性。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班主任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上。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构成班集体的数十名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

第二,动态适应性和创造性。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才达到培养人的目的,班主任组织的激发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和管理活动,必须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征,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情感性。教育对人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组织管理,更应该有对学生心灵的激励。班主任以育人为己任,应该重视情感作用。

第四,艰巨性。学生的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也不是直线前进,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第五,全面性。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我们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创新型人才。班主任的存在就是为了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统筹协调中得以实现。

第六,集体性与个别性。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但集体的存在也是为了个人能健康地成长,因此,班主任也不能忽视对每个学生个别教育。

8、简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答:首先,政治制约着教育的诸多方面。表现在:一是政治通过行政干预、教育经费限制、思想控制等手段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指导思想。二是政治通过对接班人规格的预设、限定来决定教育受教育的权力。三是政治要决定、影响教育的体制、体系、分布、设置。四是政治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手段等方面,其中特别是对教育目的的规定尤其明显。五是政治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支持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的规划、调控全国/地区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其次,教育又反作用于政治。表现在:一是教育可以宣传政治观点、制造政治舆论,直接服务于政治活动的需要。二是教育可以培养政治人才,为政治的继续提供人才贮备,间接地服务政治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政治变革、发展。

9、简述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处理“五育”的关系。

答:“五育”指的是全面发展教育所包括的几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教育中,我们应当做到五育并举、相互贯通。在认识五育的关系上,我们应注意如下两点:一是各育应有相对的独立性与侧重点,二是现实中的教育应当是一体的,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专门的各育的活动。

10、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答: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只有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在他看来,实践哲学即伦理学和心理学应是教育学的基础,他说:“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以及对教育成就的阻碍”。在他看来,教育目的可分为两部分,即“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又称“可能的目的”,它是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赫尔巴特认为,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能力和兴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试论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答:

(一)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首先是生产力制约教育:

(1)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

反过来,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

(二)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相互制约: 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表现在教育目的上;(2)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3)决定了受教育的权力。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1)主要是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的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某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学校教育还可以通过在校师生向社会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制造社会舆论,起着巩固现有政治经济制度,维护生产关系的作用。

2014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学练习

(三)一、名词解释

1、教育理论:是在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它把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2、”遗传决定论”:⑴“遗传决定论”是一种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教育思想。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我们反对“遗传决定论”的思想,认为它只看到了事情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3、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具有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等特点。

4、循序渐进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教学要按照教学内容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有次序,有步骤的进行,并且尽可能快速地促进学生身心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是指既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又要考虑合理性、可操作性。

5、校本管理:校本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的学校管理观: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学校管理目标和任务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的,而不是上级或外部强加的。校本管理系统实质上是自组织管理系统。校本管理理念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动态有序的结构,学校组织最初是处于无序态,通过学校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协同的作用形成有序的结构。学校组织具有自主和自控能力,它根据自身内部的需求主动同外界环境进行交换,使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校本管理的三种主要模式:行政控制模式——校长决策,专业控制模式——教师决策,社区控制模式——家长、社区成员决策。

6、潜在课程:是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教育政策,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7、主体性原则:是人作为主体时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体,其最基本成分是人的自信心、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核心的成分是创造性。

8、教师: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9、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一种正规的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高水平的标志和动力。

10、《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的内容极为丰富与深刻。在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论述。《学记》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产生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结构。

答:教育目的的结构即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目的,它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反映了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所做出的规定。具体言之即是规定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第二部分即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这部分指明了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当为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应当符合什么阶级的利益,也即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

2、简述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答:(1)找准原因,对症下药。要使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调查研究,掌握后进生的特点,找准导致他们暂时落后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2)寻找闪光点,增强自信心。自尊心的满足和自信心的树立对推动后进生的进步至关重要。老师要注意鼓励后进生,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表扬,让他们得到尊重,重拾信心。

(3)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师要主动亲近后进生,用爱感染他们。讲道理要深入浅出,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4)抓住时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要善于抓住转变时机。教师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勇敢冲击。

(5)注意反复,坚持不懈。后进生的个别转化教育是长期性的工作,进步过程也不会都是直线的,教师要有耐心和决心,帮助后进生不断进步。

3、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家庭教育的生活化; 第二,家庭教育的情感化; 第三,家庭教育的多样化。

4、简述如何认识惩罚的教育性。

答:惩罚作为一种消极的或负强化的教育方式,其教育作用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惩罚不符合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基本民主精神,另一方面也具有教育性。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如下基本问题: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惩罚应当合理公平与准确、惩罚应当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惩罚手段的灵活性。对教育中的惩罚,我们应报如下的态度,惩罚并不必然与教育性无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使用惩罚手段。

5、简述人对教育的需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人对教育的需要性表现为两个层次:个体与社会,具体言之有五个方面:

第一、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 第二、个体获得生存能力需要教育,要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更需要教育;

第三、人具有丰富的潜能,开发人的潜能离不开教育; 第四、人类社会也需要教育,以维系它的延续和发展; 第五、人类的文化传承也离不开教育。

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教育并不是一个仅仅为文化的支配控制的被动的文化要素,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与人类共始终的积极能力的文化要素。教育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教育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教育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7、简述如何理解“人的发展”。

答:“人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第一种是把人的发展和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及进化的过程。第二种是把人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看成是一个人从胚胎到身体死亡的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增进人的发展,因为教育的一切功能与价值都是通过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而得以实现和表征的。

8、简述当代中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⑴提出到本世纪末中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两基”、“两全”、“两重点”。

⑵在教育结构上,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

⑶在办学体制上,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现状,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⑷改革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⑸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

9、简述古代教育有哪些特点。答:⑴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⑵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⑶教育与生产实际的脱离和对立。

⑷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⑸教育方法崇尚呆读死记、强迫体罚和棍棒纪律。⑹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⑺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10、简述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答: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

前学科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著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

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

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多元化。

三、论述题

1、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答: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我们这里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存在没有教学(指学校教学)的发展,但是并不存在不包含发展因素的教学。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应围绕这一目的的实现来进行安排。

(2)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等普遍规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既具有共性又有个别差异,教学活动必须与之相适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活动才会有效和得到成功。(3)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程度及特点作为基础,并与之适应,但是教学不只是消极的去适应学生的发展,它还可以积极的促进和引导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良好的教学工作,对于人的发展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4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学练习

(四)一、名词解释

1、《大教学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2、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其中,建立适宜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衡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⑴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这种活动。⑵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⑶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5、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教育制度依赖于一系列的规则。

6、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的教育和熏陶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个人的一生。根据年龄分期,社会化分为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和成人社会化。根据社会化的内容划分,它包括童年社会化和基本社会化。

7、教育美育:教育美育指的是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的资源。

8、教育的有限性: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即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条件的:一是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二是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三是学校能够有效地协调与社会、家庭的影响,发挥共同的育人作用。四是教育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9、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通常是以单一的、典型的个体为具体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深入研究,了解其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并施行一些积极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

10、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答: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

第一、教育的永恒性。第二、教育的生产性。第三、教育的历史性。第四、教育的继承性。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六、教育的长期性。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2、简述合理的课程结构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答:(1)客观性: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者根据一定原理设计出来的,它属于一种人工结构。但课程结构并不是课程 设计者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具有客观性。首先,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来源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其次,课程内容各要素、各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反映的是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的结构关系以及不同学习活动间的结构关系。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学校课程结构的演变往往是科学结构演变的结果,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构成关系的改变也往往导致学校课程的结构性改变。再次,人们在设计课程结构时必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规律,而这两者是一种客观存在物。不同历史时期儿童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因而,课程结构必然带上时代的特点。

(2)有序性:有序性是描述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范畴,指事物内部的要素和事物之间有规则的联系和转化。课程结构的有序性就是指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的有规则性。课程结构的有序性首先表现为“空间序”,即从横向上看,课程内部各成分的空间构成是有规则的。课程结构的有序性还表现为“时间序”。学校课程的展开和实施是一个依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内部各成分、各要素的呈现有一定的时间顺序。时间序和空间序结合在一起构成时空序,它们共同说明课程结构规则性和顺序性特点,是课程结构存在的基本方式。良好的课程结构都应具备一定的有序性。

(3)可转换性:课程结构具有转换性。这种转换性就是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能依地区、学校和学生等 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的属性,正是由于这种转换,中小学课程也能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4)可度量性: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课程结构有可度量性。分析学校课程的结构可以从考察以下几方面各种比例入手: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例关系;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c学科课程内部工具类课程、人文类课程、自然类课程和体艺课程之间及其内部各具体科目间的比例关系;d活动课程内各类活动项目间的数量关系等等。

3、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

答: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依靠教育科学指导教育实践,遵循规律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

4、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导向功能。教育的导向功能指的是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它为整个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2)选择功能。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目的决定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上的选择。

(3)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是检验、衡量、评价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

(4)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它立足现实并指向未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这决定了教育目的所具有的激励功能。

(5)协调功能。在教育活动内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更呈现为一种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系统。为了在教育者身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应该把如上各种因素统一协调起来,使之形成一种合力。

5、简述班主任的教育机智。

答: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理各种偶发事件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敏锐的观察力。(2)循循善诱,因势利导。(3)灵活果断,随机应变。(4)方式多样,对症下药。(5)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6、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答: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

(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4)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把学生民主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5)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7、简述《学记》中所涉及的教育教学原则。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其主要教学原则有:

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即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预防措施。

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即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适时而学,教师要适时而教。否则就会“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学”。

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

学习观摩原则:“相关而善之谓摩”,即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

长善救失原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学要注重启发,不能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

藏息相辅原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是说既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

8、简述新课程的主要特征。

答:新课程不仅在目标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人格的健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明确的强调,而且在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实施方式的安排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方面,作了很大的调整,为新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了实现的基本条件和现实可能性,其主要特征有:

(1)课程内容的生成性: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多方面进行了变革,随着课程制度由专注走向民主,课程内容也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

(2)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观念上有了重大突破,把教学看成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新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加强实际运用的训练等,教学场所由课堂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扩展。

(3)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在新改革中,首先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上从只考虑目标取向转变为强调过程取向。其次,评价方式的改变顺应了当前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4)课程资源的广泛性: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它不仅是教材,也不仅限于学校内部,它涉及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它弥散在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

9、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答:(1)诊断功能。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育者为调控进程必须通过教育评价找出问题关键只所在。

(2)指导功能。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指导,领导者对教师进行指导,其恰当的指导必须依据教育评价。

(3)通过教育评价可以使教育者知道自己的功过,使教育者和学生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上级领导了解学校的成绩和不足,所以教育评价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具有激励功能。

(4)导向功能。学校都要实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教育评价方案中的指标体系都有明确的指标项目和评价标准,指出了学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

10、简述古代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⑴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⑵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⑶教育与生产实际的脱离和对立。⑷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⑸教育方法崇尚呆读死记、强迫体罚和棍棒纪律。⑹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⑺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论述题

1、论述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人们都习惯应用网络来解决。比如查阅资料、遇到不动的题、去哪儿该怎么走等等,甚至现在学生们的作业也是通过网络来完成。根据这些,现在我们来谈一下网络教育应用的现实意义核对教育的影响。

现实意义:

(1)可以扩大人们的只是获取面,开放人们的视野

(2)方便快捷,节省时间,以前要获得知识要查阅书籍速度很慢,现在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来解决

(3)减轻学生负担,出现电子书和电子书包以后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不用承受肩膀上大书包的重量

(4)老师负担减轻,老师不用再辛苦的板书,也不用重复的讲解,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把一个枯燥的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网络教育应用对教育的影响:

(1)网络教育应用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

(2)网络教育自身也存在缺陷

(3)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使教育者角色发生转变

(4)网络教育促进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

篇3:西南大学教育学练习

《大学》:黄书记, 您好!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向了质量内涵提升阶段。您认为规模发展, 尤其是以高校合并为特征的外延式规模发展, 对今天的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黄蓉生书记 (以下简称黄书记) :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还是90年代的全国高校大规模的结构调整, 都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也为今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高校合并的热潮已过, 但那个以规模扩张为主的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年代, 不仅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提供了“量”的积累, 同时也为向“质”的飞跃提供了现实支撑。

高校合并的实质就是要优化学科内部结构, 把学科做强、做大, 以学科发展带动教学和科研, 这和今天高等教育强调提升整体实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结构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带来的资源结构的整合、学生入学机会的增多等, 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条件。从这个角度回过头来梳理一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合并之路, 对今天为什么要强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提高质量, 力推教育的公平, 都能够找到历史源头和经验启示。

《大学》:高校合并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提升空间?

黄书记:高校的合并行为尽管对高校的管理制度、育人理念、学科建设以及文化氛围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也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提升的空间。

第一, 高校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的办学层次, 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 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第二, 高校合并整合了学校的学科资源, 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学科背景和广阔的学科平台, 便于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形成新的学科优势群, 不断扩大优势学科覆盖面;第三, 高校合并拓宽了交流范围。不仅原校原学科内部之间加强了交流, 而且不同院校间、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也增加了, 获取的信息量更多, 参与的竞争项目增加;第四, 高校合并优化了组织结构, 提高了管理效率, 扩大了学校影响力;第五, 高校合并提高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质量, 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 增强了办学实力与水平。

以西南大学为例, 原西南师范大学 (以下简称西师) 主要是为教育战线培养人才, 以师范为主, 虽说从学科角度来讲比较综合, 但其培养的人才层次和适应面显得比较窄;原西南农业大学 (以下简称西农) 主要是为农业战线培养人才, 以农科为主, 学科面也比较窄, 两校在培养高质量、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高端人才方面, 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合校, 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内在的动力和活力, 同时, 也为提升人力资源的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改革学科专业结构、丰富学科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从整体上说, 目前发展的势头没有期望的那么好, 我认为不是合校本身造成的, 而是有其他原因。合校为学科的发展搭建了更大的平台, 如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获得就是一个例子, 它有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背景, 打破了原来较为狭窄的研究领域, 往生物方面延伸拓展, 不仅与其它生物学科结合, 实现了资源共享, 而且还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联合, 做成了“家蚕和丝绸文化”, 更凸显了它的优势。我相信, 到2020年, 也就是合校15年的时候, 西南大学会是一所特色更加鲜明的综合性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原西师和西农的合并是成功的举措。

●高校合并的本质就是学科之间的优化整合,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教育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 高校合并的真正意义在于有机融合。高校合并的基本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两者缺一不可。合并高校办学定位调整的过程, 就是对大学学科专业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 这就存在一种选择,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那就是有所为, 有所不为, 有所先为, 有所后为。同时, 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要提升自身地位, 发展独特优势, 进而带动整个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大学》:您认为高校合并的本质是什么?

黄书记:高校合并的本质就是学科之间的优化整合,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两次高校合并都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科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加强, 不仅顺应了社会对专业化人才向复合型人才需求转变的发展趋势, 而且与今天强调的提高教育质量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具有相通性和延续性。如果说, 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是为了满足国家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 将不同院校的相同、相近专业合并为专门的单科性行业性院校, 调整高校布局, 使之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专业化人才的话, 那么20世纪90年代的院校调整就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的需要, 体现学科交叉、互补和融合特色, 不仅将相同、相近专业归并, 还通过将不同学科的高校合并打造成综合性大学, 以改变单科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局限性, 形成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环境。今天高等教育走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其根本要求就是深化学科结构调整, 谋求质量发展、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换句话说, 高校合并之路为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渗透与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西南大学在原西师、西农学科基础上进行了规划和整合, 形成了新的学科群, 建立了教育学部、心理学部、农学部、材料与能源学部等, 下一步将推进工学部、理化学部和动物科学学部等建设, 力争以重点学科为龙头, 以重大科研为纽带, 优化学科结构, 实现优势互补。

《大学》:您认为高校成功合并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黄书记:我们首先区分一下合校与并校的区别。合校, 强调的是两个学校的基础地位、整体实力基本相当, 合在一起能够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按照惯用的说法是“强强联合”。并校, 指的是较强的学校或专业接收吸纳较弱的学校或专业, 成为较强学校的一个部分或一个领域, 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强弱合并”。我认为, 从教育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 高校合并的真正意义在于有机融合。

高校合并的基本条件应该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两者缺一不可。从外部条件来看,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办的院校不多, 不少是从旧社会接管过来、根据国家经济文化建设要求继续发展起来的。1952年, 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与合并, 这次院系调整是基于国家建设对大批专门人才的渴望, 走特色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 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世纪50年代院系大调整后所建立起来的适应计划经济的部门办学体制出现了越来越不适应现实需要的情况。因此, 我国又适时实施了教育体制改革, 调动了中央、地方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 建立中央和地方等管理的多元管理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8年5月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 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了新一轮的高校合并, 其特点是强强合并, 最典型的就是吉林大学和浙江大学, 分别通过合并打造了一批强势的院校和优势的学科。这一轮的合并, 更加强调科教兴国的要求, 关注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地域布局和学科布局, 努力把大学办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西南大学的合并, 就是这大潮中的一个。

这两次历史上较大规模的高校合并都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进行的, 政府的推动作用巨大, 其共通点都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形势, 满足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要说这两次高校合并行为有什么不完善的话, 就是考虑地域关系和国家需要多了些, 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而关注历史渊源、师生情怀, 尤其是各学校之间在学科上能否集中优势, 形成互补, 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弱了些, 而这恰恰是高校实现实质性合并不可或缺的内部条件所在。

西南大学合并组建具有的内外部优势条件在于:第一, 历史渊源因素。原西师和西农同根同源, 都始于1906年的川东师范学堂。1933年, 由川东师范学堂孕育的乡村师范专修科和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中心农事试验场组建四川乡村建设学院, 后改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 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为主体, 合并其他院校系科, 分别组建了西南师范学院和西南农学院。1985年, 西南师范学院和西南农学院分别改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第二, 地理位置因素。两校互为邻居, 仅一墙之隔, 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位置条件。第三, 精神和情感因素。合校过程中注重在原两校形成的大学精神基础上对大学精神进行凝练和总结, 注重提升两校师生对合校的共同愿望, 强调在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上形成共识。只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共同作用, 高校合并才能达到一种实质性的融合。

《大学》:合并行为给高校办学定位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黄书记:高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 是学校制定战略规划、实行有效管理、实现自身特色的基础和先导。高校合并是对大学学科专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这必然会涉及到学校办学定位的重新调整, 特别是对具有不同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的不同类型院校的合并。如何对学校的发展准确定位, 实现学科之间优势互补, 凸显办学特色,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为了向综合性大学迈进, 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西南大学对学校进行了整体的战略规划, 优化了两校原有的学科布局, 在2005年合校大会上, 明确提出了学校的发展定位是成为“立足重庆,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的高水平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两个学校走到一起不能走同质化的发展之路, 所以, 在学科建设方面, 对学科进行科学调整, 实现资源共享, 做大基础学科, 做强优势学科, 突出教育和农业特色学科。同时, 依据综合性大学的框架组建一些新型的学科或交叉学科。总之, 要给学校以准确的个性化的定位。

《大学》:那么, 在办学定位调整的过程中, 如何权衡不同学科的取舍及资源配置?

黄书记:高校合并, 对于大学中的每个方面都是一次重新选择和重新组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 如何使大学里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 是检验高校合并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点, 而学科的调整和组合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内容, 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使学科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但是各学科的基础、条件、水平及发展的前景与空间不尽相同, 加之受经费投入的局限, 所以不可能同步整齐发展, 必须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综合考量, 按照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来对学科进行资源配置。我认为, 在这个过程中就存在一种选择,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那就是有所为, 有所不为, 有所先为, 有所后为。如果某个学科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能够通过打造在短期内实现预定目标, 就要优先配置资源予以支持, 然后通过考核看其成效如何, 再决定是否进行奖励。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的整体发展, 如果某些学科比较弱, 也要给予一定的基础支持, 以保证它的基本发展, 做到既扶优扶强, 又兼顾一般。

《大学》:学科优化整合过程中如何处理突出优势与带动整体的关系?

黄书记:高校合并之后, 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要努力提升自身地位, 发展自己的独特优势。一定意义上来说, 这也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 并以此确立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 通过一流学科来辐射其他学科, 进而带动整个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第一, 要树立“特色立校”的学科发展战略。保持原有学校经数十年的办学积累而形成的独有的学科特色, 如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 有厚重的学术基础, 经过建设, 使之努力成为同类学科中最好的, 并以此带动其他学科。

第二, 要处理好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等关系, 组建合理的学科群。

第三, 要注重交叉和边缘学科的建设, 这是科学研究新的增长点的来源。学校要在政策措施、学科机制和物质条件等方面为交叉学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四, 要加强精品专业和课程建设。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加强学科建设需要打造专业课程精品。应该在课程历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环节上下功夫, 努力建设有代表性的精品专业课程。

《大学》:课程教学如何跟上学科调整的步伐?

黄书记:高校合并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使学校真正成为认识未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而落实到学校内部就是要提高各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 这是检验高校合并成效的关键。

客观上原各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的传统、重点、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合并后就需要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导下, 保持并弘扬各自的教学优点和特色, 以确保合并后的教学质量。其实我们两校在合校之前, 为了增进校际之间的交流, 促进优势互补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就已经实现了两校互派教师上课, 在一些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中互选课程, 如外语、人文学科的课程等, 并互认成绩。进入新世纪之后, 两校针对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等又进行过专门的讨论。这为合校之后准确把握教学方向、融合课程与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学科调整过程必然会涉及利益再调整和人事的重新组合, 这便会受到来自学术骨干的反向力量。教师队伍作为大学人力资源的主体, 其融合与提高程度是高校合并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引进团队式优秀人才、打造优势学科平台、挖掘学术专长成为提升现有教师队伍水平, 吸收优秀新生力量,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在合校的过程中, 只有在观念上达成一种共识, 讲究一种情怀, 才能促成两校实质性的融合。同时, 采取行政手段对机构进行调整也是很有必要的。

《大学》:学科调整过程必然会触及教师的利益。如何看待一些来自教师对学校学科调整行为的反向力量?

黄书记:这种反向力量主要集中于学科的学术骨干。高校合并牵涉到的面相当广泛, 由此带来的利益再调整和人事的重新组合, 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学术教学科研骨干都有自己的研究阵地, 如实验室、团队等, 如果进行调整, 就会触及资源和利益, 因此, 有抵抗情绪是很自然的。实实在在讲, 合校的阻力, 我认为, 说得形而上一点, 就是观念和意识的问题, 说得笼统一点, 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说得具体一点, 就是个人利益问题。学科的调整会打破原有的格局, 触及到个人利益。因此, 要有智慧和技巧处理好这些关系, 正确引导, 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

《大学》:如何从人力资源整体配置角度处理好学科教师的结构化问题, 包括引进人力资源和原有人力资源的整合?

黄书记:高等学校合并是学校扩大规模, 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 归根结底是通过合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产生合并的协同效应。然而, 合并后的高等学校能否必然产生协同效应, 取决于合并后的大学资源能否实现整合以及大学资源的整合程度, 尤其是人力资源的整合程度。

教师队伍作为大学人力资源的主体, 其融合与提高程度是高校合并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 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三个矛盾:第一, 教师队伍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急功近利是培养不出来的, 而经济建设的发展又急需高素质人才;第二, 合校前的师资队伍结构和水平不均衡, 合校后如何扬长避短,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第三, 如何解决学术科研骨干流失与一般教师过剩的现象。以上三方面的问题, 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那么, 学校如何才能提升现有教师队伍水平, 吸收优秀新生力量,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水平?首先, 人才引进应根据需要加大团队式引进力度, 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带动现有的学术力量;其次, 人才培养要和学科建设结合在一起, 以特色学科建设为纽带, 汇聚引进的人才和现有专业人才的力量, 打造优势学科平台;最后,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培养, 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特长。在此过程中, 要做到既要充分尊重教师们的意见, 又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既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 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责任和压力。只有这样, 才能将引进的人才和原有人才进行有效的整合,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增强学校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能力, 进而打造新的平台和团队, 研制出高新的科研成果, 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学科整体实力。

《大学》:作为大学持续前进的动力, 如何处理高校合并后的观念和文化冲突?

黄书记:在合校的过程中, 始终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 看上去是发展历史、学科背景的差异带来的, 但实际上就是一种观念和文化的冲突。只有在观念上达成一种共识, 讲究一种情怀, 才能促成两校实质性的融合, 而不是貌合神离。要想达到实质性的融合, 采取行政手段对机构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如在合校之初, 我们从机关职能部门到直属单位, 到附属单位, 到学院学部二级组织都进行重组设置, 只有在组织上有了这样的“搅合”, 才能在观念上融合, 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是第一;第二, 要研究合并前原学校的文化和观念, 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 建立共同的人才培养、学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价值体系与认同感, 构建信息沟通的平台和桥梁;第三, 为保障学校依法办学和自主管理, 制定大学章程是必要的, 这也是全校师生员工观念碰撞、求得共识的具体体现。合校之后, 我们提出了“加强团结、维护稳定、促进融合、推动发展”的方针, 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制度机制创新和顶层设计, 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 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等四个规划, 全面实施各项改革措施, 引领全校师生员工达成思想共识, 认同西南大学的文化和价值追求。

●合并高校的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人才培养为重点, 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但在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建设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 要在人才培养、评估标准、学科建设等方面做一定的风险评估来规避风险。高校合并已经进入到后合并时代, 要对学科进行合理规划, 形成学科发展有梯次、有层级、有渐进的布局, 形成由学科群主导的部、院、所的格局, 走突出优势特色与综合性并举的道路, 实现合并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大学》:高校合并或学科调整的效果要受到地区环境、科技发展乃至社会变迁等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何防范学科调整活动自身具有的发展风险?

黄书记:高校的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人才培养为重点, 如果学科是分散的, 就等于还是各自为政, 并没有真正实现1+1>2的整合。但学科专业的调整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 对学科进行调整优化建设的时候, 要做一定的风险评估, 把握住几个着力点:第一, 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 体现学校的贡献力;第二, 要提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基本要求的指标及标准, 反映学科的影响力;第三, 要明确有“特色”的评估要求, 表现专业的个性力;第四, 要基于学校的发展定位, 发掘学科的优势力。比如原西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在全国评估排名靠前, 但就国家重点学科来看, 还只有二级重点学科, 没有一级重点学科;从发展平台来看, 虽然有一些研究中心, 但还缺少拔尖的人才队伍和高精尖的成果, 所以, 为了突出优势和便于学科评估, 学校分别成立了教育学部和心理学部。原来在教育学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教师和资源, 与原心理学院组合, 调整成立了心理学部;原学校五个从事教育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机构, 合并为教育学部, 教育学部下设三个单位, 一是教育科学研究所, 专门搞教学研究, 出高精尖的研究成果;二是教育学院, 专门从事职前教师和幼儿小教免费师范生培养和硕士博士等高端教师教育研究人才培养;三是教师教育学院, 专门从事职后教师教育、大学教师教育、免费师范生通识教育等, 并专门做实践研究。通过这三个方面, 我们不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 优化了机构的设置, 而且还有效地规避了学科建设的风险。

《大学》:您如何看待已进入后合并发展阶段的合并高校的发展前景?

黄书记:高校合并已经进入到后合并时代, 不能就合并看合并本身, 要从战略的高度对合并后的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凸显合并高校的特色,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后合并时代的要求是突出专业性、时代化, 因此, 必须根据合并高校的资源特点进行再调整, 特别是组织结构、学术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西南大学正在做一个2020年的顶层设计远景, 即学科发展纲要。在组织架构方面, 已经设立了教育学部、心理学部、农学部和材料与能源学部等,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将学术机构塑造成由学科群主导的部、院、所的格局。其中“部”是一个实体, 除了教学, 还做研究, 为了和地方接轨, 还搞科研成果转化开发;“院”既包括科学研究, 又包括教学任务, 主要是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主;“所”是专门的研究机构, 如柑桔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 总之, 部、院主管教学, 所室主抓科研, 两个构层都以学科发展为龙头, 进一步明确了部、院、所之间的权、责、利, 最终形成学科发展有梯次、有层级、有渐进的布局。同时,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围绕学校的发展, 根据现有的12个学科门类及学科结构与优势, 将对学科专业做进一步的调整。从学科的发展综合化和人才培养的普适性来看, 以大的学科群组建学院, 为组织跨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创造条件,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也是学院制发展的主流。

合校之后的西南大学并没有照搬仿效其它综合化大学的多学科并举发展模式, 而是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特色, 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与农业科学等方面的优势, 力促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 扎扎实实地把握住社会前进的需求方向, 贴住学校的实际谋划发展, 开创了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局面。我们在今后会继续坚持走突出优势特色与综合性并举的道路, 时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篇4:天府学林四川大学西南大学

川大之美,非一般高楼大厦、亭台水榭所能替代。川大之美,美在其百年名校的人文气息,美在其无处不在的文化底蕴,更美在其海纳百川的宏大气魄。华西老校区的古典气息,望江老校区的宏伟气息与新校区的现代气息,相互融合便形成了川大这种独特的美。

川大有三馆最具特色。其中图书馆藏书250万册,有不少国内罕见珍本和孤本,是国内41家中心图书馆之一,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文出版物收藏中心、国家教委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和科技查新中心之一。川大的博物馆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其建立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初,迄今为止历经了百年的风雨沧桑与文化洗礼,如今已经成为一座蕴涵深厚价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在我国高等学府中首所该类型的博物馆。博物馆有藏品5万多件,以汉唐文物及石刻、明清书画、少数民族文物、道教文物和民间工艺品最具特色。另外,川大的档案馆也是国内高校馆藏丰富的著名大馆之一,是研究所现代中国高教史和四川史的重要信息库。其中动植物标本馆有58万多份藏品,被列入世界植物学会编选的《世界植物标本室名录》中,是我国入选的几个标本室之一。

四川最具特色的还有火锅,川大依靠地理位置优越和学生人数众多,吸引了很多火锅店开在这里。川大北门一带火锅店云集,主要集中于红瓦寺附近。

国内最美大学同处在西南的还有一所西南大学,2005年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曾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的:“重大的牌子,重师的妹子,西师的园子。”其实不单是在重庆,在整个西南地区,西师的校园都是出了名的美。作为西师园子的继承者,西南大学当然也很美。

碧绿的崇德湖水、宏伟的地理学院大楼、夕阳中的鲁迅先生像、夜幕下的校园星空……西南大学的角角落落都美得让人陶醉。曾有摄影师拍摄了一组西南大学的图片发到网上,立刻掀起了一股“西大风”,就连重庆的官方微博也自豪地给自己土地上的大学打起了广告:“这不是风景名胜,这不是厦门大学,这是咱们重庆的西南大学,西大的同学们,你们在哪里?同学们快来转发围观母校。”

篇5:西南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

西南大学教育学考试时全国统考,我整理了西南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希望可以帮助到考西南大学教育学的同学,今天我们分享的是2014年西南大学教育学考研的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

2.学记

3.课程标准

4.教育目的5.班级授课制

6.教育评价

二、简答题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2.教育的社会功能

3.全面发展教育及其关系

4.学校管理发展趋势

5.教师劳动的特点

6.三、论述题

1.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性

2.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3.如何处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

篇6:西南大学教育学练习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博仁考研

2018年西南大学教育学考研科目

西南大学设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想要报考西南大学的同学需要提前了解考研科目及考研内容,为了能够针对性进行复习以免造成复习偏差,博仁考研老师整理了西南大学2018年教育学考研科目便于同学们了解信息。

一、西南大学简介

西南大学,简称“西大”,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与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

西南大学由原教育部直属西南师范大学与原农业部直属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均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师范、农学相关系科分别与1940年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文法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此后,重庆轻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相继并入

二、西南大学教育学(学硕)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100分 ③666教育学基础综合,300分

三、666教育学基础综合参考书

西南大学教育学考研为自主命题,院校有给出参考书,博仁考研老师整理出西南大学666教育学基础综合参考书目,备考同学可参考:

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2.《外国教育史》,王天一

3.《教育研究方法》,朱德全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教育学原理》,叶澜著

5.《现代教育学》,靳玉乐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教育概论》,靳玉乐主编,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第1页 博仁十周年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博仁考研 7.《教育学概论》,朱德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德育原理》,易连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以上是博仁考研老师整理的西南大学教育学考研科目信息同学们参考复习,知道了考研科目以后就要根据相对应的考研科目整理相对应的参考书,那么参考书应该如何看?西南大学教育学考研666教育基础综合的参考书是什么?每本参考书有复习重点吗?每本书应该花多长时间学习呢?复习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呢?需要制定复习计划吗?请不要让这些障碍成为你复习的拦路虎,博仁考研老师给你帮助。无论你在考研路上有任可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考研路上博仁是你不离不弃的伙伴。

上一篇:野兔教学反思下一篇:优秀考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