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关于读书的话题作文

2024-05-06

小学生关于读书的话题作文(精选6篇)

篇1:小学生关于读书的话题作文

生命的一部分

黄鹂小学 王锦程

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我每天都会看书,我站着看,坐着看,上厕所时还要看。

有一次我在上厕所,看了50页后本想放下书的,可不知什么精神,让我想再看一页,我想着“算了,多看一页吧,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呢!”我自言自语着看起了下一页,一页又一页,每翻一页,都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大门,每翻一页,都像是发现了新的宝藏。

在旅行中,我的书是自然要带上的。古人都是在石头,泥巴,木板上看书。如今,我们丰衣足食,有着那么好的生活条件,那么充足的时间,为什么不去好好看书呢。

当然,也不是所有书都是好书,那些乱七八糟的没有营养的书籍,我们当然是要分辨的,特别是那些流行书,花言巧语,没有文学艺术可言,真是害人害已害社会。拿那些书翻翻还好,千万不能认真读。在选书时,我们也要更改选择。

有时,我看书时会轻轻微笑,因为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欢愉因子,我看书时也会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将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之后,书应是人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公众号:阳光小语工作室

篇2:小学生关于读书的话题作文

关于读书故事小学生话题作文1

生活中,有一种快乐叫做享受读书,书对我而言就是精神食粮。书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第一次接触到它是五年级暑假。当我捧着它,掀开第一页时,就被它诙谐的语言所痴迷。在这部书里,我感受到于谦的忠诚,王守仁的智慧,夏言的不屈,崇祯的无奈……它用幽默的语言诠释了大明王朝风雨飘摇的一生。它给我平淡的假期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艳丽。

一天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读《明朝那些事儿》,突然,妈妈对我说:“已经十点了,该睡觉了,你赶紧睡吧,我先睡了。”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了一声“哦”却没有放在心上,仍然沉浸在书本里。正当我看到王守仁和宁王的大决战时,忽然一丝睡意涌上来,我眨眨眼,却不舍得离开书本,离开激烈的鄱阳湖战场。又不知过了多久,客厅的闹钟竟无端地响起:“现在时刻:12点整,温度……”,12点了!我这才扔下书本,卷起被子,倒头便睡,“幸好没有被老妈发现,不然可就惨了!”

读书,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丰富的内涵,书是读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的。书,能陶冶情操。让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无疑是一件美妙的事。世界上的文学家、文豪,都是爱书如命之人。也正是因为读书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一生。

我嗜书如命,书自然也会给我回报。当我痴迷地读书时,不知不觉间就了解了大量的知识,丰富了我的生活。还记得一年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看元宵晚会,其中有一个活动“猜灯谜”。有一个谜面是:猜一国家,名字中有“乍”,是个非洲国家。我低头一想“乍……”,咦!我好像在哪里看过。“乍得!”我脱口而出。三秒后,当答案弹出时,我欢呼起来,“我猜对了!”爸爸立刻投来羡慕的眼光“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得意地说:“这是我看过的一本书上讲的,“乍得”是非洲的一个内陆国,首都是……”,老爸顿时崇拜地看着我说:“儿子读书真多,真棒”。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书给我的生活增添了光彩,丰富了我的知识,充实了我的生活,增加了我的生活体验,我爱书,书也会让我受益一生。

关于读书故事小学生话题作文2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什么?我会不加思考地回答说,读书。是的,我爱读书,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是个小书虫。每当我走进书店,挑选一本好书,孜孜不倦地读着;每当我手捧一本喜爱的书,跟同伴交流书中的精彩片段;每当我为自己准备一个书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我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爱读书,因为读书有无穷的乐趣。

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作为老师的母亲就用手指着小儿书,用标准的“aoe”把我领进了书的门槛;在我还不识字的时候,每天晚上,妈妈都给我讲故事,把我引入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我想像不出皮诺曹的鼻子有多长,我羡慕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我想坐着雪橇和圣诞老人一起,给小朋友送去礼物……后来,我得知妈妈讲的故事是从书上看来的。于是,我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小学后,我学会了拼音,妈妈给我买了一些带拼音的书。我开始自己读书,《人与自然》让我知道了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十万个为什么》让我知道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书告诉我许多以前我从不知道的故事。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当我打开一本好书的时候,马上就会听到许多声音:有智者娓娓的谈心,有勇士激昂的呐喊;有恬美如秋月的小夜曲,有壮烈如大潮的交响乐;有春花凋零的叹息,有小鸟归巢的啾啾……,走进浩瀚书海,呼吸那淡淡书香,世间千般乐,书香最迷人!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亲爱的同学们,快加入到爱读书的行列中来吧。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在书的墨香的浸染下,你的生活会更加的多姿多彩!

关于读书故事小学生话题作文3

在人生的旅途中,或有欢乐,或有悲伤,但这一切的情感一旦通过阅读的洗礼,一切情感都已全无,只剩读书之乐。

或许有人会说:“书是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品起来可真苦啊!”可是不然,你殊不知,口感越苦,越会使人振奋,口感越苦,越能使人体味深刻,正如钱钟书的那句:“真正的读书的快乐是不放糖的咖啡,在苦中能品出甜味来,苦才真正是读书的快乐的引诱。”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书中,我们可以重返《三国》的激烈战场,感受《水浒》英雄的英姿飒爽,身临《西游记》的神人怪鬼之界,垂怜《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在书中,从孔子的《论语》到的《诗词选》,从鲁迅的的《彷徨》《呐喊》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冰心的《小桔灯》《繁星?春水》到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四季轮回,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书令我们感受到了从古至今,由国内到国外,从老一辈到新一代的改变与不同,博览群书,生活是如此充实。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读书,才能为未来的蓝图染上光辉的色彩。是故有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邻光,更有程门立雪,囊萤映雪,燃糠自照,最终终成一代名人。因此,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可以造就一个人,何乐而不为呢?

在现在,多数同学只重视读课本,而不重视课外阅读,只重视考试成绩而不重视身心感悟,只重视表面意思而不重视深层涵意,这并不是真正的阅读,这样读书只会觉得乏味,枯槁,必会感到苦了,而只有用心,用爱去读书,读书之乐必会令你乐得合不拢嘴。

读书会有苦,但苦即为一种乐,读书会感到快乐,而必须是在经历苦的条件之后,是亦苦即是乐,乐必经苦,这便是读书的苦乐之境了。

关于读书故事小学生话题作文4

从古至今,多少人对“读书”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古时候与当代的人对“读书”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古时候的概念和理论也被后人所广为传诵。

“惜‘三上’珍‘三余’只为五车八斗,读‘四书’研‘四史’可拥千户万钟”这便是古人对“读书”的看法。据我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惜‘三上’珍‘三余’只为五车八斗”——是古人对读书治学之道的总结,使自己变得才华出众。而“读‘四书’研‘四史’可拥千户万钟”应该是——多读读和研究四书、四史等(古代应该是为了考举),便能得到优厚的俸禄。从上句诗看来,诗句简练短小精悍——应该就是古人写法的特色吧!

古今不同,古时虽如此,但我也要对“读书”的看法。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若不好好学习,便不能成大器。《礼记》里也曾有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材。”我爱读书,因为读书能使我增长知识;我爱读书,因为读书能使我开阔视野;我爱读书,因为读书能使我尽早跟上社会的脚步。读书,其实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但若不好好读,就会在关键时不知所措,那时,便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啊!回忆起往事,还曾记得有一次,放假了,老师要求我们看《三国演义》我便去书店买来看,看了几天,就觉得这本书十分无聊,大多数讲的都是打仗,烦!“反正老师也不知道,看不看都一样嘛。”

我心想。就这样,我没看几回便不看了。等到开学了,老师突发奇想,说要考《三国演义》里的知识。“啊?!不会吧!没搞错吧?!”我一听,吓了一跳。结果。就不用提了,唉!自此以后,我就“苦读”《三国演义》,仔细记下所有重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已事隔多年,但我如今仍在细读《三国演义》。诗人苏轼说得好:“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读书,我们应该学习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书,我们应该学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从现在开始,好好读书吧!

关于读书故事小学生话题作文5

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能走完整个世界的角角落落。但是,当你拥有了书,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题记

书,可是由来已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的书。但当时没有发明纸,人们就用龟甲和兽骨,这便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

从龟甲兽骨到木头、竹子,再到纸的普及,甚至现代的电子化。书伴随着历史的成长。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书也在伴随着我的成长。

对书的认识,是在我的孩提时代。那一本本迷幻神奇的连环画,绮丽的色彩、夸张的画面,常常使我陷入了对美好世界的遐想。“丑小鸭”饱经折磨,蜕变成美丽的天鹅。这时,我手舞足蹈,会让自己作天鹅样,幻想着飞上了湛蓝的天空。

年龄渐长,我开始钟情童话故事。想去金碧辉煌而又神秘的宫殿,寻找化成泡沫的美人鱼;去寻找飞上天空的丑小鸭,问问它如何成为白天鹅;去富丽堂皇吧的宫殿一览睡美人的芳泽;再到卖火柴的小女孩那里买下她所有火柴,让她开开心心地蹦跳着回家,过一个快乐的新年夜。

告别了如梦的童年,我来到了红领巾的时代,我迷上了四大名著。被《水浒传》中的武松的豪气而吸引;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而折服;为孙悟空的大闹天宫而拍手叫好;也为林妹妹的弱不禁风而唏嘘叹息……感受到罗贯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气慨恢弘,也聆听到曹雪芹笔下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忧伤……

走进初中,我开始阅读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但却没有自怨自艾,而选择自强不息、坚持信念。身残志坚的他用那惊人的毅力,手中的笔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读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他的精神激励了我要努力,不放弃;《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要勇于探索,勇于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要冷静,从理智中解决问题,不鲁莽不慌张,从容应对各种问题。

书,让我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书,让我了解了人体的组成奥秘;书,让我知道科学知识;书是我的良师,书是我的益友。因为有书为伴,我的成长路上春暖花开。

篇3:关于“读书”的话题

说实话, 我并不擅长做校长, 或者说行政管理并不是我的专长。因此, 我放手把学校的行政事务交给副校长们去做, 我集中精力引领教师专业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引领就是倡导读书的风气。我对教师们说:“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气息, 并非看墙上有没有标语口号, 或看校园有没有小桥流水、台榭亭阁, 或题词、绘画、雕塑, 而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可以流传下去的教育故事和学校是否有书香气。”

我校在学生读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比如我们实施了“晨诵、午读、暮省”课程, 每天有专门的阅读时间;又如我们在校园设置了几个开放式书吧, 将上千册书放在教学楼过道旁和休息区, 学生在课余只要想阅读, 随手便拿到书, 而不需任何借阅手续。关于教师的阅读, 却不十分理想。我找教师谈心, 问他们为什么不愿读书, 教师说了N多理由。我归纳出不读书的“理由”大致有几点:第一, 太忙, 没时间;第二, 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第三, 不知道读什么;第四, 有的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第五, 年龄大了, 读了记不住。

要倡导读书, 必须扫除思想障碍。针对教师的“理由”, 我通过教工大会、各类座谈会、个别谈心、书信等, 给教师一一作了回答。

关于“太忙, 没时间”, 我告诉他们, 我们无论多忙, 每天都不会不洗脸、不刷牙、不吃饭, 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必需, 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只要把读书当成生活必需, 养成习惯, 那么无论怎么忙, 我们都会有时间读书。关于“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我认为, 教师的阅读分两类:一类“学以致用”的阅读, 如各类教参, 这类阅读是应该的, 甚至是必须的;另一类“无用”的阅读, 或叫“非功利阅读”, 如哲学、历史、文学、人物传记等, 这类阅读不为备课, 而是为了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我们作为“人”应有的精神世界。教师被称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应想想, 自己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而这取决于我们广博的阅读, 包括“非功利阅读”, 特别是读教育以外的书。那些“教育以外的书”, 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和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无用”的阅读, 关系着每一堂课的广度、深度和厚度, 关系着在学生眼里, 我们是否拥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关于“不知道读什么”, 我给教师推荐4类读物:一、教育报刊, 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教师博览》等, 让教师随时了解全国的教育同行在想什么、做什么;二、教育经典, 我重点推荐《陶行知教育文集》、《育人三部曲》、《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 让教师直接与教育大师进行精神对话, 感受最质朴最原本的教育真谛;三、儿童读物或校园文学, 包括写学生的书和学生写的书, 如杨红樱、秦文君、曹文轩的书, 还有韩寒、郭敬明的书。其目的是让教师能从文学的角度, 获得一种儿童的思维, 了解并走进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四、人文书籍, 如《历史深处的忧虑》、《民主的细节》、《书斋里的革命》、《一句顶一万句》、《野火集》等, 让教师有一种开阔的人文视野。关于“有些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 我从两方面回答, 一是比起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 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是平易近人的。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 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 真是一种享受;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他的教育著作深入浅出, 用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 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经典之所以是经典, 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 而“深刻”往往是通过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二是的确有不少教育理论晦涩难懂, 我也曾为读不懂这些书而自卑。后来我读博士时, 导师朱永新对我说, 读不懂, 不一定是你理解力有问题, 而是作者本身就没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懂, 因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好懂。朱老师说, 读不懂就别读好了。我如今也这样对教师解释, 有些译著我们读不懂, 不一定是理解力有问题, 很可能是作者没把理论表述清楚, 还有就是翻译的问题。关于“读了记不住”, 我对教师说, 记不住有什么要紧?没人叫你记呀!除非要考试, 平时的阅读不需要记的。记不住书中的句子, 不等于你没有收获。如果我问你, 这么多年你每顿饭都吃了些什么, 你能都回答吗?显然不能, 因为你没记着。但你吃的那些东西就没有营养吗?青年时, 我背了许多唐诗宋词, 现在好多都忘了, 然而这些诗词所蕴含的文学养料已化作我的血肉了。

对教师最有效的引导, 是我本人的阅读示范。当然, 所谓“示范”并非我刻意为之的举措, 而是一种客观效果。因为我当不当校长都很喜欢读书, 只是当了校长后, 我的这一爱好, 对教师来说就成了一种“示范” (其实说“感染”更准确) 。通过教工大会、网络博客、座谈交流、个别谈心……我情不自禁地给教师说我最近读的书, 不少教师被感染了, 随后会去买这些书, 如《孩子们你们好》、《南渡北归》、《八十年代访谈录》、《中国当代八种社会思潮》等书, 都是这样进入教师视野并放在案头的。有一年国庆大假期间, 我和几位教师自驾游, 随身带了一本《中国天机》。一路堵车, 我不急不恼拿出书看了起来。教师们大为感慨:“这就是我们和李校长的差距!”我可以自豪地说, 在我的感染下, 如今有不少教师已养成手不释卷的好习惯。去年春天, 我和几个教师去北京出差, 回成都的3小时飞行中, 刘朝升老师一直很投入地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的教育》, 还边读边拿笔勾画。

对于教师阅读, 我主张“倡导”, 反对“强制”。我常常收到全国各地教师的来信, 说他们校长定期给每位教师发书, 包括我的著作, 发后要求写读后感, 还要考试。若不交读后感或考试不通过, 将与期末考核甚至和年终绩效挂钩。我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

我最初到学校当校长时, 也曾要求教师读我推荐的书, 写读后感发到网上, 每月一篇, 写了有奖励。于是, 绝大多数教师能按时完成。但我很快发现, 有个别教师的读后感是网上下载的, 虽然是极个别的, 可我十分反感。但我反思后认识到, 这是我管理的问题。因为我的管理客观上是一种逼迫, 在逼教师阅读的同时, 也是在逼个别人作假。想想我自己的阅读体验, 读到好书, 自然想写点东西, 但更多的时候, 是边读边在书上勾画批注。如此读读写写、勾勾画画, 不正是阅读的常态吗?为何不把这种个人阅读的常态, 变成学校阅读的常态呢?于是我改变策略, 取消了原来的规定, 不要求教师必须写读后感, 即使写了也没有奖励, 而是不定期检查教师读过的书, 看上面的批注, 哪怕没批注也不要紧, 有勾画也行, 只要有阅读的痕迹就可以;甚至没批注勾画也不要紧, 因为我时不时组织读书沙龙, 让教师互相推荐所读的书, 或围绕同一本书谈各自的体会。慢慢地, 教师们渐渐习惯于阅读了, 而且是真阅读, 不是假阅读, 即没有强迫的读后感, 阅读成了一种心灵的飞翔。

对引导教师读书, 我有一个做法的变化:变“赠”书为“借”书。过去, 我喜欢买书赠给教师, 有时甚至自掏腰包给教师买书。但后来我发现, 有的教师得到书并不读, 至少不急于读———反正是自己的书, 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 何必急呢?于是, 我现在更多时候不是赠书, 而是借书。教师到我办公室谈心结束时, 我请教师在我书橱里选一本喜欢的书, 写上借条, 我提出阅读期限和要求:一周内读完, 在书上批注勾画, 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上名字和阅读时间。我这样解释:“这样提要求, 你能够紧迫而认真地读完。以后, 我这本书将有不同读者不同笔迹的批注, 后面还有阅读者的姓名和阅读时间。等退休后, 我把这些书赠给图书室, 成为学校的藏书。设想一下, 100年以后, 我们都不在人世了, 可这些书还在学校图书室珍藏着, 那时学校师生捧读这些留着先辈笔迹的书, 会有怎样一番感慨?我们留给后人的, 不仅仅是图书, 而是一种精神, 一种文化。”

组织教师读书, 要避免“一刀切”。我们对学生讲究“因材施教”, 对教师为什么要“齐步走”?我校教师读书分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全校性的, 这个“要求”其实就是一种提倡而已, 没有行政命令。每学期或每年给大家推荐一些读物, 教师们买来读, 不作任何要求。有人若问:教师不读怎么办?我说, 不读就不读呗!全校两百多教师, 有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教师不读书, 有什么关系?真实的不阅读比虚假的阅读强百倍!何况全校大多数教师在读书。

第二个层次是“读书会”。我们学校的“读书会”, 由教师自愿加入, 已经有100多位成员了。定期聚集交流读书心得, 推荐读过的好书。有时我还把教师组织到野外读书, 或是在某个古镇幽幽的茶楼, 或是在某个垂柳依依的湖边, 我们分成几个小组, 每人带着一本书彼此推荐。一般是上午分组交流, 下午由各组推选出教师发言, 然后我给大家做一个读书讲座。记得有一次, 我的讲座题目是“读书使人幸福”。讲座中, 我给教师朗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片段, 大家听得非常专注, 我不时提问让大家思考。那一刻, 我仿佛回到了课堂, 面对的是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春风、阳光, 柳絮、花朵、湖水和书香一起包围着我们, 融进了胸怀, 陶醉心灵。

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教师沙龙”。我将入校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青年教师沙龙”, 人数在50人左右。我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引领他们成长。通常一月搞一次聚会, 选择空余时间, 有时是我给大家讲成长经历, 有时是大家围绕共读的一本书进行研讨, 有时是请优秀教师讲读书与成长的体会。那次, 郭继红老师为大家讲读书的时候, 青年教师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郭老师, 神情特别专注, 当时我很感动。在如今喧嚣和浮躁的社会, 有多少双年轻的眼睛能因读书而如此神采奕奕?在我的博客上, 曾以《与苏霍姆林斯基在春天重逢》为题目, 记录了我和青年教师搞的一次读书活动。我曾用稿费给沙龙的青年教师买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 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赠言:“永葆你的童心和热情。”那次沙龙活动, 青年教师们5人一组展开热烈讨论。我参加了其中一组的活动, 看到大家手中的书都有许多勾画和批注, 圈圈点点, 我很开心。王晓萍老师说, 她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 是3年前刚进入学校时在开放书吧读的。她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了第二次读《给教师的建议》的感受。雷敏、张蓉、雷莉、李娜等老师也纷纷发言, 她们说得最多的, 是书中这样一些观点:“对一个学生来说, 5分是成就的标志, 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 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如何才能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一刻, 看到大家因为谈读书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我感到了身为校长的幸福。

下面是我校青年教师范景文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的那次春天郊外的读书活动:

“在我工作的第6年, 正好到了职业的倦怠期, 似乎看起来一切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自我感觉工作也做得不错, 但就是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来, 没有了刚出道时的那种激情。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着, 也没有想要‘突破’的意思。可就在这个时候, 李校长组织了一个读书会, 第一次活动是在春光明媚的郊外。我首先觉得这个活动很特别, 其次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有一个李校长给大家读书的过程。当他读到《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那个小男孩的案例时, 不知道是加了什么‘润滑油’, 突然间, 我开始重新思考, 我的大脑进行运转, 想了许多方法要去帮助那位老师解决问题。在听李校长读书的过程中, 迫使我主动去思考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 这样做是否是对的?这样做是否符合教育的规律?那样做有没有压抑学生个性发展……这样的一些问题, 一层一层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本来第6个年头对于我来说, 正是处于迷茫、倦怠的时候, 那天就好像是针对我的一次主题班会课, 李校长的讲话有感染力、真诚、有激情, 善于找到谈话的切入口, 他用读书、讲故事的方式开始深入心灵……我想这都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技能。李校长以他真实的切身实践向我们讲述着。我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重新找到方向的感觉, 就好像迷雾中被人撕开了一个口子, 阳光照射了进来……”

篇4:本期话题:关于中学生出书热

指导教师:吴海霞

书虫李涵:1

对于中学生写书出书的这种“潮流”,我的观点是:是金子,就应该发光!

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把所见所闻所思用文字串成动听的音符:可以是对生活的遐想,可以是对未来的希望,可以撷取想象中最灿烂的一朵礼花,也可以吟唱我们心中最想说的话。谁说我们还乳臭未干?谁说我们还没有能力创造?韩寒、郭敬明就是我们的典范。他们给文坛带来了盎然的生机,让一些墨守成规的大人们目瞪口呆去吧!

只要自己是块金子,就该发光!

虫虫:好厉害哦,是个辣妹子吧!是金子,一定要发光,但也要注意那些虽发光却不是金子的事物哦。

书虫冯叶:

我还记得曾买过一本同龄人写的书,叫做《我爱阳光》。那时看了很感动,每一页纸里都散发出暖暖的阳光的味道。书中纯纯的年轻故事,一直难以忘怀。那个叫许佳的作者因此被北大破格录取,这对她本人自是光彩不过了,但对于更多热爱文学的学生来说,倒可能引导他们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出书=成名=高等院校。这个公式会不会就这样简单地成立呢?

现在的年轻的“作家”们,用我们想都想不到的华丽词藻,写他们心中虚幻的臆想,就像翻飞的蝴蝶一样,满天都飘着精灵一样的文字。但愿那美丽的光泽不是露珠对阳光的折射,而是他们自己在闪耀。

虫虫:最后一句话真是经典哦!

书虫任冰:

不可否认,中学生的作品确实能给文坛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但这些作品无论是内容、语言或者结构,都存在不少问题。虽然那些作者本身是些早慧的奇才,但他们毕竟是些涉世未深的学生。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这些少年现在或许可以凭天赋不断地写出新作品,但到一定时候,才思枯竭,那该怎么办?而且,如果他们把时间大量地花在不断创作新的作品上,那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在这一点上,韩寒成绩单上的六盏红灯完全能够说明问题。用牺牲学业来换取一些并没有多少价值、甚至是炒作出来的哗众取宠的作品,值得吗?

虫虫:六盏红灯应该让人警惕,但也未必能说明问题:小时候功课不好的大人物多的是啦——只要你以后肯努力,依然会有非凡的成就。

但我仍十分尊重任冰的观点。

书虫陈懿:

犀利的言词,明媚的青春,向上的张力,写书的同学为文学界注入了一股鲜活的血液,让书迷们在杂乱的书市中找到了令人惊喜的礼物。

我们不能盲目地反对中学生出书,要看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目的出书,有无能力写出一本有文学价值的书。如果是纯粹的赶集,为名为利,那我会举双手反对,揠苗助长不可取。但如果一棵好苗要破土而出,却被抑制住,那将是一大损失,更不可取。

虫虫:本期的书虫聊天活动又该跟你说再见了,我们把“最佳书虫”证书颁给谁呢?

我一直被冯叶同学纯美的文字打动着,就让我们为他(或许是她)戴上这顶桂冠吧!在我们的书虫聊天室里,永远不求全责备,只要你有一个方面让虫虫的心跳上几跳,虫虫就晕啦,就要给你颁奖啦!冯叶同学将获得“最佳书虫”证书和由本虫虫亲笔签名的《中学生规范词典》一部,其他同学也将获得稿酬和样刊。怎么样?赶快行动起来吧,不要等到别人摘下成功的鲜花的时候,你才流着泪说:曾经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人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它说三个字:抓住你。如果非要让我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每个月……

篇5:关于读书的话题作文800字

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进步。书中有优雅的语句;有前卫、深沉的思想;有未来的畅想;有学无止境的知识……掐指算来,我已度过了8年的读书生涯。我以为,有书相随的日子总是快乐的,因为读书可以让我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可以和同学聊更多的话题,让我感到满足、充实。当然,读书更是交友的延长,朋友的数量毕竟有限,但是靠书籍,我们可以广交朋友。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最好的朋友和老师。

儿时,当我翻开五彩的画卷,我爱看美丽的《白雪公主》,白雪公主的善良、纯洁、真诚,坏皇后那美丽的面孔下阴险毒辣的手段,使我认清了善恶,明白了善恶到头终有报。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尽管有些情节我并不太懂,但从中我也知道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玩弄权势,陷正义之士于危难中,这等卑鄙下流的手段简直叫人愤怒。《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童话故事让我置身在另一个世界里,畅想未来,畅想着美丽的梦,让我的想象力大增……

书,还是我的一面镜子,是一面能教我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镜子,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明白了应以坚强来面对困难,从此,对于困难我从不轻言放弃;读《爱的教育》让我懂得了应以真心来对待他人,从此,我学会了把关爱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读《论语》让我知道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从此,在学习上,我总能虚心向人求教,从而取得不断的进步。书对我的成长太重要了,我无法想象,离开了书,我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

现在,除了四大名著等课外书籍外,我还爱上了厚厚的作文书和我心爱的语文课本。我在语文书上结识了一些爱国志士。我看到了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他那种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精神;了解到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手甘为孺子牛”;__的七言、五律;周恩来的经典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_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无时不在激励着我。

打开我的书柜,有的书使我开怀大笑,我在伤心的时候看;有的书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我在生气的时候看;有的书使我自信心大增,我在失落的时候看;有的书使我知道了学无止境,我在骄傲自满的时候看……

书是我人生的伴侣,正所谓“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离开书,我的人生就毫无情趣。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有了书的哺育,我简直如虎添翼。有了书的相伴,我快乐!快乐于那凝练深奥的文化典籍,快乐于吸取知识的畅快淋漓,快乐于久逢甘露的生机盎然。

篇6:关于读书的话题作文600字

上车后不久,我就从背包中翻出一本大部头小说,爬上二层,津津有味地读着。吃饭时,我匆匆吃完一碗泡面,又爬上去看书,就这样过了好几个钟头。晚上睡觉时,我还对那本书念念不忘,等其他人睡着后又打开床头灯,借着微弱的灯光慢慢地读,一页,两页,我像一个饿了十天的人一样扑在这本“精神食粮”上,故事中的情节不断吸引着我,各种各样的神秘事件,都被大侦探一一__,我每看到这些案件时,由于黑暗,背上冒出了冷汗,直到谜底揭晓时,我又长吁一口气,被大侦探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折服,被这些不可思议的事件和结果震撼。当列车一声长鸣,飞快地蹿进山洞时,手表打了12点,这时我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盖上被子,脑子里依然是那些故事情节。

隔天早上,我的手表打了5点,我被奇特的梦惊醒了。我望了一下窗外,冉冉红日已从天边升起,打破了黑夜的寂静,铁路旁的农家屋顶飘出白烟,月亮西沉,星星也随之而去,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望着火红的太阳,我毫无倦意,下了床,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后又拿出了书,在走廊上认真地读着,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越来越高,手表打了7点,这时,父亲突然走出房间,见我正在阅读,就没有打扰,我那时已经完全忘记了时间,完全沉浸在故事中。当列车到站时,书从手中滑落,我这才感觉到了肚子在叫。原来我已经读了四小时。

上一篇:曹县博宇中学文明校园申报自查报告下一篇:绿化培训班讲话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