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茶艺师考试解说词

2024-05-08

高级茶艺师考试解说词(共6篇)

篇1:高级茶艺师考试解说词

茶念

表演者:李仕媛 指导老师:张瑞凌

主题思想:出生于茶香世家,自幼跟随父母打理农园,茶于我亦亲,亦友,实为物易取代之所向,父母多年经商在外,唯有这茶园里年年熬心精制的大红袍,以它特有的香馥与鲜润陪伴着我。一笔,一画如同我轻声的诉说,诉说着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寓念于笔,寓情于画伴着这茶香,浓浓茶味,挥舞的笔触,飘洒下千万种思绪,似远而近,抵挡不住的是一种渴望,一种期待。。茶

样:大红袍

主泡茶具:紫砂壶、公道杯、次泡茶具:品茗杯、闻香杯、随手泡、奉茶盘、茶荷、茶洗、茶道六君子、茶巾

乐:《美人吟》《牧羊曲》 服

饰:秀禾服

仪:中国传统茶艺礼仪

温杯洁具:滚烫的沸水落入杯中,洗净茶杯。恰似落入记忆里的那些年,那时常在院中为父母奉茶。谈笑眉宇间,难以言喻的舒畅与欢乐。赏

茶:茶荷里备着今春第一茗,绿褐鲜润的色泽和着它紧结的条索显得煞是可爱。

茶:还记得,他们从风霜里奔波到雨雪中,回来后一杯热茶便好似倦怠全消。

茶:热水遇茶,短暂的滋润触发初香这香如同漫起了回忆的雾,恍然是父亲母亲对坐闲谈,聊着我儿时的故事,未来的期许。冲

泡:茶叶伴随着热韵飘舞,灵动富有生机,水波渐停,茶舞不落。振飘香扑鼻而来,每每至此,父亲总会禁不住深吸一口气,嘴角的笑容久久荡漾不去。

汤:一盏香茶,三人围合而坐,细细品味的也不再只是茶味,时间似乎无比漫长,又转瞬即逝。

敬奉佳茗:看看静谧的窗外,只想把这温暖的、陪父母一起的假日茶时光永远珍藏。简简单单,一点也不纷繁冗杂。温暖馥郁的茶汤,是生活百味里纯净的赋予。愿此刻,您能体会此般情感,此中滋味。一盏茶香,一杯浓情,传递的是思念,是祝福,与他们此刻安好。品

茗:酌饮此杯,一口润喉,向远方的亲人寄予深深的思念;二饮,品滋味,苦涩甘甜,愿他们事事安好;三酌,品人生,回味无穷,期盼与家人早日相聚。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茶艺表演到此结束。愿这缕缕茶香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祝大家养生有道,福寿同存,心想事成。

篇2:高级茶艺师考试解说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为大家表演工夫茶茶艺,这道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我为大家表演,后九道则请大家和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大家的心会伴随着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无比高雅而神奇的境界。活煮甘泉即是煮沸这壶中之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借这道程序我向大家介绍今天我们冲泡乌龙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这是茶盘,也称为茶海。这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泡茶用的泡壶,也称母壶,另一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也称子壶,通常茶人们把这一对壶称为母子壶。闻香用的闻香杯。品茶用的品茗杯。这一套统称为茶道组合,它又细分为:茶匙,用来择取茶叶。茶镊,用来夹洗杯子或夹茶叶底。茶漏,用来增大壶口面积。茶导,用来拨取茶叶。茶通,用来疏通壶嘴。叶嘉酬宾是请各位嘉宾鉴赏今天所冲泡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大红袍主产于福建武夷山,它外形条索紧结粗壮、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具有乞丐的外形,菩萨的心肠,皇帝的身价之称。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沐淋是用开水烫洗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代茶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之为大彬壶。

今天我们冲泡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将茶叶导入壶中,称为乌龙入宫。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高山流水是通过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这样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冲泡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冲泡出来的头道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温杯,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重洗仙颜是指第二次向壶中冲入开水,再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将母壶中的茶汤注入子壶中,这好像母亲在哺育婴儿一样。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讲究温馨,这道程序反映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母子之情。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的注入闻香杯中,这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当改为点斟的手法时,称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各位嘉宾行礼致敬。

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 把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为夫妻和合,也称为龙凤呈祥,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福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和睦。

把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借助这道程序祝在座的各位嘉宾事业发达,前程辉煌。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通过传茶、敬茶能使大家的心贴得更紧,感情更加密切,气氛更融洽。第十道:喜闻高香;鉴赏汤色

喜闻高香是指第一次闻香,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请大家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清亮艳丽。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请大家在品茶前注意一下持杯手势,我们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女士舒展开兰花指,男士则将后两指收拢,这样持杯即稳当又雅观,三根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所以这种持杯手势称为“三龙护鼎”。初品奇茗是指第一次品茶,茶汤入口时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充分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充分接触,以便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这一次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指

再斟流霞是为大家斟第二道茶。现在请大家跟我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再用双手将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芙蓉出水。茶道精神最倡导茶人应出淤泥而不染。

二探兰芷是请大家第二次闻香。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而范仲淹认为这茶香比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二品云腴即请大家品第二道茶,这次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否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的珍品,后来常用于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三斟石乳是为大家斟第三道茶。请大家再次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这次我们用单手大幅度的将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白鹤亮翅,祝大家事业直上青云。

第三次闻香与前两次不同,这次我们用口腔大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缓缓从鼻腔呼出,我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茶韵 这次品茶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我们是吸气啜茶,而这一次我们是将茶汤含在嘴里慢慢的咀嚼,细细地回味。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这泡茶无比美妙的茶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杯白开水。喝这杯白开水时,也应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咀嚼,直到含不住时再咽下。这时您一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也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第十七道:茗茶探趣;游龙戏水

茗茶探趣重在参与,稍后请大家自己动手泡茶,感受茶事活动的无穷乐趣。游龙戏水是看茶叶底,我们夹一片泡后的茶叶放入杯中,接着冲入开水,茶叶在杯中漂浮游动,好像是游龙戏水。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叶低三分红七分绿俗称绿叶红镶边。第十八道: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清福”。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最后我以这杯茶敬在座的各位嘉宾,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花茶茶艺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它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有诗一样美的程序。花茶茶艺共有十道程序: 第一道:烫杯——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我们借助这句诗来描述烫杯,请看这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洁白如玉的茶杯就像一只只在春水中游动的小鸭。

第二道:赏茶——香花绿叶相扶持

赏茶也称为目品。现在请大家观赏我们今天冲泡的茉莉花茶,花茶的茶胚多为优质的绿茶,色泽嫩绿,茶中还有少许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第三道:投茶——落英缤纷玉杯里

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话源记》中描述的美景,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第四道:冲水——春潮带雨晚来急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一般用90℃左右的开水,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波上下翻滚,恰是春潮带雨晚来急。第五道:闷茶——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选用三才杯;这杯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第六道:敬茶—— 一盏香茗奉知己

请大家在品茶之前先注意持杯手势。我们用左手持杯,女士用食指、中指托杯,拇指扣住杯托,并舒展开兰花指,这种手法称为“彩凤双飞翼”;而男士则用三指托杯并收好小指,这种持杯手法称为“桃园三结义”。第七道:闻香——杯里清香浮清趣 闻香称为鼻品。品花茶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现在请您将杯盖的前沿翘起,后沿下压,从开缝中去闻香。闻香主要有三项指标:一闻香气的纯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鲜灵度。根据这三项指标细细的闻一闻这花茶的茶香,您会感到这茶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第八道程序:品茶——舌端甘苦入心底

这是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品茶时三才杯天地人不可分离,请您将杯盖前沿下压,后沿翘起,从开缝中去品茶。品茶时应该轻轻用口吸气,使茶汤在舌面流动,以便使茶汤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闭紧嘴巴,用鼻腔呼出,使茶汤直灌脑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到花茶所特有的“味轻醍醐,香薄兰芷”的花香与茶韵。第九道程序:回味——茶味人生细品悟 茶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有的人“啜苦可励志”,有的人“咽甘思报国”。无论这杯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从一杯茶中茶人们都会有很多的感悟与联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第十道程序:谢茶——饮罢两腋清风起

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一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受。他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轻风生”。

茶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使人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的灵物,现在让我们共同 再品一品杯中的花茶,去寻找卢仝七碗茶后“两腋习习清风起”的绝妙感受,最后祝大家多福多寿,常健常乐。

绿茶茶艺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并达到驱除妄念,心平气和的目的。第二道:冰心去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洁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第三道: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冲泡,会破坏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先将开水降至85℃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第四道: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的绿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宫迎佳人,即是用茶导将茶叶投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莲心”。甘露润莲心,即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第六道: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再三点头致意。第七道: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绿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的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

现将冲泡好的茶敬奉给大家,称为“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常捧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去病,救苦救难。借助这道程序祝各位嘉宾好人一生平安。第九道: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请大家仔细观察杯中的茶芽,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称为“针”,弯曲的称为“眉”,卷曲的称为“螺”。大家还可以轻轻地摇晃一下茶杯,杯中的茶芽随水波晃动好像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第十道:慧心悟茶香

绿茶的茶香清香幽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第十一道:淡中品至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不象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象乌龙茶那样茶韵醉人,但只要我们用心品,就能从淡淡的绿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纯,至真至美的韵味来。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

篇3:茶艺解说的英文同声翻译技巧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意义深远, 生长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上, 又汲取了儒家、佛家以及道家思想的精髓, 具有丰富的哲学蕴意, 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伴侣和情感寄托。在茶文化之中, 又以茶艺表演最为生动、最为直观、最为明了, 于是自然成为了外国友人接触我国茶文化的首要对象。很多外国友人在极富传统特色的茶馆中观赏茶艺表演, 通过英文同声翻译学习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而翻译质量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茶道艺术的美感传达, 因此, 如何把握茶艺解说英文同声翻译的技巧, 让翻译再现原文的灵气, 就成为有关部门的研究重点。

1 茶文化与同声翻译

茶文化是与茶相关的一切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 包括语言、文字、思想、习俗、制度等内容。同声翻译与其它任何翻译活动一样, 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也是两种语言、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介入行为, 这种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 而是在审美理念、伦理观点、宗教文化、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下进行文本再现, 并会伴随着信息失落与变形等问题。在翻译理论界, 比较著名的学说在西方有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纽马克的功能对等理论, 在中国则以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最为著名。这些理论尽管在具体内涵上有所差异, 但就其根本而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它们都要求以原文的意义为核心, 同时将译文读者的感受与理解放在重要位置, 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 言语表达形式向译入语的语言结构靠拢, 对待文化元素的处理关键在于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特色, 形成一种能够为译文读者所接受及期待的文化冲击力。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儿女民族个性的有力彰显, 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在高度融合的当今社会,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国外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茶艺解说同声翻译的质量与数量需求也不断升级, 如何将茶文化特别是茶艺表演与同声翻译有机融合, 就成为了我国茶文化产业与翻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茶艺解说同声翻译的现有问题

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步登上了国际舞台, 其中又以集意美、形美、音美等多种美感形态于一体的茶艺表演最为出名, 翻译作为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乃至唯一途径, 肩负着重大的历史及现实意义。不过, 由于理解不够全面、不够透彻, 加之同声翻译时间较短, 不足以让译者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梳理, 因而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信息失落和变形的问题, 最终影响我国茶文化的国际推广。

具体而言, 我国当前茶艺解说同声翻译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 文化图式缺失。文化图示是指一个民族将所习得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分门别类而在人脑中所形成的系统有序的知识框架,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在翻译中若要避免文化图式缺失, 保留原有的民族辨识度, 就要尽量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本的语言文化特色, 彰显原文本的文化图式色彩。我国茶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韵, 茶艺解说词中的大部分篇章都会涉及到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历史、典故等, 文化图式极其丰富。目前, 由于我国茶艺解说翻译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 同声翻译更是最近十余年才纳入茶艺体系之中, 加之其需求量较之其他文化翻译形式而言微乎其微, 在市场上仍属小众产品, 翻译理论界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导致同声翻译人员仅仅将工作停留在字面意义而没有对其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完全丧失了原文本的历史美感,

例如, 我国茶艺表演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一个术语叫做“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其中, “关公巡城”是指冲泡好功夫茶以后, 为使各个小茶杯中的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色泽、香气、滋味等尽量接近, 从而做到平等待客、一视同仁, 冲茶者要将各个小茶杯以“一”字、“田”字或“品”字排开, 通过来回提壶洒茶的方法往茶杯中冲注茶汤。将这一步骤概括为“关公巡城”, 既形象生动, 又能表现出动作的连贯性。“韩信点兵”则是说茶壶中的最后几滴茶汤往往是最浓醇的, 也是茶叶精华最为醇厚的部分, 为了均匀分配这几滴茶汤, 冲茶者要将其一滴一杯地滴入每个茶杯之中, 以保证每杯茶汤浓淡相同, 故称“韩信点兵”。另外, “关公巡城”又有四项针对手法的要求, 即低、快、匀、尽, 是说斟茶时茶壶不可过高, 动作要快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茶的香味与热度, 各个茶杯之中的茶汤浓度要基本一致、均匀盛茶, 不可厚此薄彼, 斟茶时一定要将茶壶中的茶水倒空, 避免因茶单宁溶解造成茶汤苦涩。可以看出, 单单这一个简单的冲茶动作背后就暗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彰显出中华茶文化的悠久文化底蕴。在同声翻译中, 这一术语的译文为“pour the tea into every cup on order, we should bear these four words in mind, i.e.low, fast, even and end.When the tea is nearly ran out, pour the rest of the tea into every cup.Every drop of water should be distributed evenly”.译文完全遗漏了原文的文化历史积淀, 只是简单地根据字面意义对这个动作进行翻译, 原文的文化性与民族性色彩大打折扣, 不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其二, 原始美感缺失。二十世纪以来, 翻译美学理论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翻译美学》、《文化翻译美学》、《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等著作相继出版, 对我国新时期的翻译理论及实践活动都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翻译美学理论主张要重塑原文的音韵美和字句美, 抓住原文的文化美感精髓, 立足于目的语文化环境之中, 彰显出独特的异域风情。当前在茶艺解说的同声翻译中, 译者几乎无一例外地依靠直译手法, 忽略了茶艺表演本身的艺术文化美感。例如, 茶艺中常用的一句解说词“若琛出浴”是指用第一次泡的茶水烫杯或温杯时转动杯身, 如同飞轮旋转、繁花飞舞。若琛是清朝发明小杯饮茶之人, 后人以其名指代小茶杯, 出浴则将清洗茶杯的清丽脱俗娓娓道来, 飘逸动感十足。同声翻译为“use the tea to warm up the cup, in this process, we should turn the cup around”, 历史典故不复存在, 只是简单描述了温杯的动作, 未能体现出原文所带有的优雅感与动态美。

其三, 译文可读性低。众所周知, 我国很多国际驰名的茶叶为了保留其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历史典故等而直接采用音译的方式来再现其名, 比如将龙井茶翻译为“Longjing Tea”, 将普洱茶翻译为“Pu’er tea”等等。在茶艺表演解说的翻译中, 有些译者为了充分体现中国古典历史文化底蕴, 便以拼音来代替翻译, 而听者由于不具备原文语言系统知识, 也不熟悉原文本所涉及的历史典故, 结果只能是不知其所云。例如, 功夫茶表演中有一个著名的持杯动作叫做“三龙护鼎”, 是指品茶者端杯时应当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拿起茶杯, 姿势典雅而稳固, 其中, 三龙是指三根手指, 护则有持之意, 鼎指代茶杯。很多同声翻译人员直接将其译为“three Long Huding”, 没有进行任何阐释, 令听者相当费解, 而在这种强调即时互动的翻译过程中, 这种翻译方式也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3 茶艺解说的同声翻译技巧

同声翻译是一种注重现场效果的形式, 它与笔译的根本区别在于, 译者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长篇阐释, 听者的理解过程也只是局限在听到解说词的一瞬间, 双方都无法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论证, 有译者指出, 同声翻译可谓是“成也在一句, 败也在一句”, 一旦听者的理解在某个关键环节卡壳, 那么后面的整个进程都将受到不可逆转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茶艺表演解说这种文化性、民族性、历时性比较强的文本。所以, 在同声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当把握如下技巧, 在有效传达原文内涵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美感, 并尽可能地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从而保证读者在字面理解层面不受阻碍。

首先, 要注重传达原文的文化图式。通常, 在翻译活动中, 处理文化图式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无限接近源语文化, 另一种则是无限接近目的语文化, 成功的译文并不专门局限于其中一种, 而是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 在透彻解析源语文化的基础上, 使用目的语读者所能接受的文化范式进行再现, 让译文在目的语读者中达到的社交效果等同于原文在源语读者中所达到的效果, 实现文化功能的等值, 这也就是翻译界所盛行的“功能对等”理论。针对茶艺解说的英文同声翻译, 更要注重文化的有效传达及其功能的等值再现, 译者在进行现场同声翻译之前, 应当提前对茶艺表演的全过程进行学习和理解, 对相关茶艺文化知识进行研究和积累, 熟悉与茶艺表演相关的历史文化典故, 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能够以简洁明了的字眼将原文意义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如此在译文中便不会出现文化底蕴单薄的情况了。另外, 茶艺表演是一种民族性、文化性非常强的艺术形式, 文化图式丰富多样,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再现原文中的文化图式, 努力维护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 同时在语言表达上应当使用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文字结构, 从而保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可行性。

其次, 要强调翻译的专业性。茶艺解说的同声翻译是一项难度颇高的工作, 需要有优秀的译者带领专业团队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经历四千余年历史的洗礼与中华民族并肩迈入当今社会, 其中所蕴含的哲学理念、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是其他文化形式所无可比拟的。特别是茶艺进入国际舞台以后, 逐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标签, 对我国意义重大, 因此, 茶艺的对外传播事务应当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翻译界的精英应当给予茶艺解说翻译所应有的关注。其实, 茶艺解说与政治经济会议解说一样, 都是贯穿在一个整体架构之内的, 这其中很多术语会反复出现, 成为固定翻译方式。所以, 相关部门可以将优秀译者召集起来, 共同编撰一部茶艺解说中英文对照本, 对茶艺表演中常用的典故、术语、表达等形成统一的英语译文, 同声翻译工作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套用这些翻译, 既减轻了译者的工作量, 也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 要协调运用多种翻译方法。译者应当跳出“以拼音翻译再现原文意境”的藩篱, 综合使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方法,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髓, 维系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让译文在目的语读者群体中彰显出独特的异域色彩, 另一方面则能够很容易地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促进茶艺文化的对外传播。

摘要:茶艺表演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底蕴深厚, 文化内涵丰富, 现已成为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形式, 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推崇。本文首先介绍了茶文化及其同声翻译的概念, 而后分析了当前茶艺解说的同声翻译领域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最后从文化及技术层面提出生成优秀译文的翻译技巧, 旨在为后续同声翻译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茶艺,解说,同声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刘宓庆.问题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2]刘士聪.关于汉英翻译过程中的变通[J].中国翻译, 2005 (5) :94-95.

[3]杨绍北, 唐述宗.论专业知识在英文翻译中的运用[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 (2) :35-40.

篇4:高级茶艺师考试解说词

这次的考试分成两个科目,一个科目是《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另一个科目是《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实务》。

一、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共出题100题,单项选择题45题,答案是四选一,每题一分;多项选择题10题,答案是五选二~五(即每题至少有两个答案),每题一分;判断题(即是非题)45题,每题一分,总共100分,60分合格。

试题涵盖了大纲和教材的所有内容和章节,但以一~六章为主。从考试的形式上看非常简单,没有主观题,不需要考生进行大量的背诵,主要考查考生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基本知识的掌握,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的能力。这些知识点作为一个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

比如有这么一道单项选择题:

8.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以FOB Stowed贸易术语的变形成交,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

A.货交承运人

B.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后

D.货物在装运港船边

答案是B。

FOB Stowed是FOB的变形,FOB的变形只牵涉到费用,不牵涉到风险的变化,所以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FOB Stowed和FOB一样的,这一题目考的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是试点考试,题目的难度上适当有所降低。我们知道在上述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三种形式上,一般比较难的是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分值一般是2分一题。这次考试将多项选择题的分值定为1分一题,相应增加了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各5题,虽然增加了题目,却降低了难度。

二、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实务试卷分析

本次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实务试卷一共有5道题目,2道计算题,2道合同制作题,1道案例分析题。题目不多,全部是技能题,没有需要考生花费大量时间背诵的内容,考核的是考生实际掌握技能的能力,符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

计算题一考的是在买断汇率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如何来计算利润,从而作出判断是否可以运作本笔业务。这道题目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代理买断制中的买断汇率的确定是极为关键的问题。对受托方而言,买断汇率有一个上限,即受托方的盈亏临界点。如高于上限受托方就没有利润。买断汇率的上限由银行外汇买入价和货物出口退税率两个因素决定。

通行的计算公式如下:

买断汇率的上限=银行外汇的买入价×(1+17%)÷(1+17%-出口退税率)

=银行外汇的买入价×1.17÷(1.17-出口退税率)

以前,汇率相对稳定,长期以来,汇率一直在1美元兑换8.26元人民币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在退税率为17%时,汇率在8.26的情况下,买断汇率的上限为9.6642。一般企业只要知道上限为9.6642即可,现在汇率变动比较频繁,企业必须掌握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随时进行测算。本考题就是具体计算在买断汇率情况下的内容,如何计算毛利,具体计算方法见《国际贸易业务员实务教程》P218。

计算题二就是算出出口FOB的报价。对外报价是外贸业务员最基本的技能,是每一个外贸业务员都必须掌握的,对于高级外贸业务员不但要掌握一般业务条件下如何确定对外报价,而且要掌握在比较复杂的条件下,正确的对外报价,如计费标准为“M/W”时如何计算运费、如何计算银行贷款利息、如何计算国外客户的佣金和预期利润等。

我们知道,对外报价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构成成本、费用和利润。成本计算的难点是要注意出口退税部分;费用则要注意计算运费、银行贷款利息、佣金和折扣等;利润计算时一般是在报价已经确定的基础上,再确定利润率,这就形成了难点,因为在报价时本身就考虑到利润因素,这些在本题考试中都有所体现。另外在报价中要注意的是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费用发生在单件数量和总体数量上要正确把握。

这次考试让考生缮制两份合同,一分是对外的合同,即售货确认书(SALES CONFIRMATION);另一份是缮制出口收购合同,是外贸公司与收购工厂所签定的合同。考生必须熟悉合同的基本条款,才能正确地缮制合同。对外的合同要用英语缮制,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英语知识。收购合同则要注意包括含税价和不含税价两部分,因为在国际贸易中税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

考试最后一题是案例分析题,考的是考生如何审核信用证,如何根据信用证安排出运,做到“单证相符”,“单单一致”。这在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本案例由于该外贸公司有关审证人员没有认真地审查信用证条款,误解信用证装运期规定,将不得早于5月31日的装运期当做不得晚于5月31日处理,致使交易无法履行,货款无法收回。这是非常深刻的教训。

综上所述,本次考试的试题和结构比较合理,比较能够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由于是初次考试,试题略显简单,比如计算题的第二题,如能在报出FOB价的同时,再要求报出CFR和CIF价就更能体现考生的能力。

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的考试,密切根据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注重职业技能的考核,课程设置合理,这些都可以在本次考试中略见一斑。

背景链接

作者介绍:陈文培

篇5:茶艺师的绿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绿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产量最高、消费面最广的茶类。这套茶艺师的绿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共有十一道程序:

1.冰心去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用开水再烫洗一遍茶杯,做到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2.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芽茶类,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则会破坏茶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将水温降至80摄氏度左右再进行冲泡,用这样的水泡出的茶才会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泡出的茶色、香、味俱佳.3.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的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宫迎佳人”即用茶匙将茶叶倾置入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4.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曾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即是在开泡前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5.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犹如凤凰向各位嘉宾点头致意。

6.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绿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沉入杯底,将这一景象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7.观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中传说观世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现将泡好的茶敬奉给各位,意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8.春波展旗枪

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千姿百态的茶芽在杯中随波晃动,栩栩如生宛如春兰初绽,又似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9.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了“春波展旗枪”之后,再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和乌龙茶有所不同,绿茶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所以必须要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纯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10.淡中品至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茶韵醉人。只要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这淡淡的绿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11.自斟乐无穷

篇6:茶艺解说词

泡茶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真正泡好一杯绿茶,还真要有一番工夫才行。绿茶冲泡的基本要义是要有“四好”,即好茶、好水、好器、好心情。

下面的绿茶茶艺共分九道程序。第一道:烫杯——玉骨冰肌候佳茗

冲泡绿茶,我们选用的是透明的玻璃杯,在泡茶之前,要先将泡茶器具烫洗一遍。

第二道:备水——活水还需活火烹

茶艺上讲,泡茶之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第三道:赏茶——嫩叶香茶喜迎客

你看茶荷中的茶叶纤柔而又韵致风华、隐翠又绿意恒情,宛如神话中的仙女,给人如梦如幻的美妙感觉。

第四道:投茶——随风飘落玉杯里

冲泡好的绿茶宜选用中投法,先向杯中注入约1/3容量的开水,再将茶叶轻置于杯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第五道:润茶——和风细雨润无声

润茶时,手轻摇茶杯,促使茶芽浸润吸水舒展,以便泡茶时茶质快速而充分溶入水中。茶芽经过温润后,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第六道:冲泡——高山流水遇知音

润茶约一分钟后,再将热水注入杯中至七成满。泡茶注水,悬壶高冲,恰似高山流水,好茶感遇知音。

第七道:敬茶——香茗一杯情意长 将冲泡好的香茶一一敬献给客人。

第八道:品茶——沁人心脾回味足

轻捧茶杯,茶香扑鼻,浓郁持久,再细细品啜,滋味又爽又浓,茶之韵味自在其间。

第九道:谢茶——芙蓉国里出新篇

醉翁之意不在酒,品茶之韵不在茶,茶中有道,品茶悟道,请各位慢慢细品。

乌龙茶艺

第一步:丝竹和鸣

准备茶具、演奏音乐、等待嘉宾。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的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的来临。

第二步:恭迎嘉宾

置杯就定位。学茶艺的目的在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泡茶要有顺序,动作要文雅。

第三步:临泉松风

水沸。陆羽《茶经》有水三沸之说。静坐炉边听水声,初沸如鱼目,水声淙淙似鸣泉,二沸、三沸声渐奔腾澎湃,如秋风萧飒扫过松林。

第四步:孟臣温暖

温壸。先温壸,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才不致冷热悬殊。明朝工艺大师惠孟臣制有孟臣壶,乃工夫茶四宝之一。

第五步:精品鉴赏

赏茶。评茶四步骤,首先在赏干茶。以好茶饷客,当请客人先观赏茶叶,油亮美观的茶叶,还未冲泡,已令人神往。

第六步:佳茗入宫

茶置壶中。宫者,室也。苏轼曾有诗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第七步:润泽香茗

温润泡。先温润泡,将紧结的茶叶泡松,可使未来每泡茶汤,汤色维持同样的浓淡。

第八步:荷塘飘香

温润泡的茶水,倒入茶海中。茶海虽然小,有茶汤注入则茶香拂面,能涤昏昧,清精神,破烦恼。

第九步:旋律高雅

泡茶时两手的动作以向内画圈为原则,如音乐的旋律,画出高雅的弧线,表现有韵律的动感。

第十步:沐淋瓯杯

温杯。主人将茶海中的温润泡茶水,平均倒入闻香杯中,再将香杯中的茶水用左手倒入品茗杯中,然后以右手将品茗杯中的茶水倒入水盂中。

第十一步:茶熟香温

斟茶。茶先斟入茶海中,使茶汤浓度相同,故茶海又名公道杯。

第十二步:茶海慈航

分茶入杯。主人将茶海中的茶,平均斟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中。主人斟茶时无富贵贫贱之分,每位客人皆斟七分满,斟的是同一把壶中泡出同浓淡的茶汤,如观音普渡,众生平等。

第十三步:敬奉佳茗

将冲泡好的香茗再敬奉给各位客人。

第十四步:热汤过桥

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斟入品茗杯。

第十五步:幽谷芬芳

闻香。高口的闻香杯底,如同开满百花的幽谷,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散发出不同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

第十六步:杯里观色

观赏汤色。好茶的茶汤清澈明亮,从翠绿、蜜绿到金黄,令人观之赏心悦目。

第十七步:听味品趣

品茶,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用心体会茶的美。

第十八步:和敬清寂

静坐回味,品趣无穷。相聚品茶,是缘份,也是福份,以茶结缘,以福相托,清心、诚意,在和平、宁静的氛围中,进入无忧的禅境。

花茶茶艺

第一步:丝竹和鸣

准备茶具、演奏音乐、等待嘉宾。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的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的来临。

第二步:恭迎嘉宾

置杯就定位。学茶艺的目的在于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泡茶要有顺序,动作要文雅。

第三步:临泉松风

水沸。陆羽《茶经》有水三沸之说。静坐炉边听水声,初沸如鱼目,水声淙淙似鸣泉,二沸、三沸声渐奔腾澎湃,如秋风萧飒扫过松林。

第四步:温杯烫盏

盖碗是一组三件式的茶器,组成包括碗盖、茶碗和碗托三部分。花茶冲泡需特别留意勿使香气散失,冲水后要马上加盖,所以我们选择用盖碗冲泡花茶。

第五步:精品鉴赏

赏茶。评茶四步骤,首先在赏干茶。以好茶饷客,当请客人先观赏茶叶,油亮美观的茶叶,还未冲泡,已令人神往。

第六步:佳茗入宫

将茶叶投入茶碗中。茶叶用量需斟酌盖碗的大小,每碗约放2至3克。宫者,室也。苏轼曾有诗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第七步:旋律高雅

冲水。冲泡水温约85℃左右,向茶碗中冲水至七、八分满时,随即加盖,不使香气散失。沏泡花茶时,以维护香气和显示茶胚的特质美为原则。

第八步:敬奉佳茗

将盖碗双手捧起,面带微笑地奉给宾客,示意用茶。奉茶礼节,应长幼有序,由长而幼,依序进行。

第九步:喜闻幽香

右手将碗托端起交与左手,右手揭碗盖,旋转闻香。花茶的品饮特别注重闻香、品味。

第十步:听味品趣

右手持碗盖,将汤面浮茶轻轻拔去,将盖碗端至口处,以碗盖半掩茶碗。品饮花茶讲究轻柔静美,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用心听会茶之美。

第十一步:廉美和敬

静坐回味,品趣无穷。茶的真味,花的清芬,将人带入愉悦无忧的禅境。

红茶茶艺解说词

红茶,在六大茶类中,发酵最重,浓度最高,包容性最强。祁门红茶产于中国安徽省祁门县,清光绪年间开始仿照闽红试制生产。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宝光”初现

祁门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请来宾欣赏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红茶。

温热壶盏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为壶、杯升温。

“王子”入宫

祁门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用茶匙将或赏茶荷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

细水长流

冲泡祁门红茶的水温要在90摄氏度左右,细水长流可以让茶叶在水中充分浸润,更有利于其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分杯敬客

将壶中之茶注入公道杯中,再均匀的分入各个品茗杯中。

喜闻幽香

祁门红茶其香浓郁高长,香气甜润中蕴藏着一股蜜糖香。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

观赏汤色

祁门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再观叶底,嫩软红亮。

品味鲜爽

祁门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滋味醇厚,回味绵长。

三品得趣

祁门红茶通常可冲泡多次,每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细饮慢品,徐徐体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收杯谢客

感谢来宾的光临,愿所有的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事业红红火火,生活幸福美满。

君山银针解说词

帝子萧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地处江南水乡的君山,有着宜茶的环境,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就产于这里。

一、银针出山

君山银针需在每年的清明前后5天左右,采摘单一茶芽,经8道工序,历时72小时精制而成,每公斤君山银针大概需要5万个左右的茶芽。

二、银盘献瑞

看茶如观景,鉴茶如赏玉,各位茶友请欣赏:君山银针芽头壮实,紧结挺直,芽身黄似金,茸毫白如玉。

三、金玉满堂

将4至5克君山银针投入每个水晶玻璃杯中,金黄闪亮的茶芽徐徐降落杯底,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恰似洞庭湖中君山小岛的72座山峰,也寓意着各位茶友家庭幸福,生活甜美,金玉满堂。

四、凤凰三点头

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方法将水冲至七分满。

五、列队迎宾

茶芽整齐排列,悬浮水面,表示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茶友的到来。

六、仙女下凡

茶芽吸水,缓缓降落,恰似天女散花,又似天降伞兵。七、三起三落

茶芽沉入杯底,瞬间变化,忽升忽降,“三起三落”,能起落的芽头为数并不多,一个芽头落而复起三次,更属罕见,正是 “未饮清香涎欲滴,三浮三落见奇葩”。

八、春笋出土

这是银针最有观赏价值的一道景观,也是最后考验的一个阶段,茶芽竖立杯底,如雨后春笋。

九、敬奉佳茗

茶道即人道。观银针时上时下,品银针先苦后甜,倍感屈子情怀之难能,感叹范公境界之可贵,真可谓上下求索得福地,先忧后乐有洞天。

《盛世和谐·红与黑》

――茯砖茶茶艺表演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请欣赏我们为您带来的茯砖茶茶艺表演《盛世和谐·红与黑》。

“江南自古多佳境,潇湘处处溢茶香;问君能有几回醉,清茶一盏奉知己”。益阳茶业有着辉煌的历史,益阳是中国黑茶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南方“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享有“中国黑茶之乡”的美誉。益阳茯砖茶则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至今仍流传着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如今,在祖国大陆,在港澳台,在东南亚,有着悠远历史的茯茶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们用“盛世和谐·红与黑”作为这一场茶艺主题。“红”是中国的红,象征着兴旺,昌盛,和谐;“黑”是健康的黑,寓意神秘、庄重、信任。选用产自醴陵的中国红瓷茶具来冲泡益阳茯砖茶,更能烘托出湖南的兴旺昌盛,文明和谐,茶香四溢的魅力;湖南的红瓷与黑茶文明世界,世界闻名。请欣赏仙女般的茶艺师给我们带来的茶艺表演: 第一道:琴瑟声声青烟起(点香净手)

茶需静品,香可通灵,点一柱香,使心平静下来,以营造空灵虚静、祥和安定的气氛。空气中音乐回荡,似从天边滑落,此时,茶艺师将纤纤玉指放入水中,使其更加洁净。第二道:白云红霞展新姿(展具涤器)

红瓷承载着吉祥、尊贵、自古就成为皇室追求的珍品。以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享誉世界,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欣赏双重价值,是收藏与赠友的珍品。第三道:锦衣御却金花笑(鉴赏干茶)

切开茯砖,中间有金黄色的星星点点,如同散落的沙金,故称为“金花”,它是茯茶中的一种曲霉类菌体,叫做“冠突散囊菌”,这种“金花”,只有灵芝里面有,具有神奇的医药功效,极有益于人体健康。“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第四道:千山入壶万水归(投茶醒茶)

湖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加上山高林茂,生态环境优越,培育出了纯天然无污染的茯砖茶,她采雨露之空灵,蕴翡翠之秀色,成就了超然卓越的品质:她色泽油润,金花满披,恰似一位幽居山谷的佳人,她踩着秋的韵律, 带着秋天里的喜悦,穿过山色空蒙,行山涉水而来,那金子般的色泽在倾诉着秋的收获,那紧结油润、金花满披的芽叶谱写了湖南茶人的深情厚意。第五道:泉声叠荡满空谷(冲茶摇香)

当水直泄而下,宛若空谷幽鸣,其声高亢激扬,而茶在水的冲击下优雅从容地舞动,在起伏动荡中散发着独特的芬芳,水则渐渐由苍白单调变成了秋意盎然,似岳麓书院的枫叶,又似洞庭湖的湖水,此景此情,如诗、似画,勾画出一幅秋满人间的山水画。第六道:腾云驾雾还香魂(提壶出汤)

魂牵梦绕的湖南茯茶呦,在沉睡了大半个世纪后,因有了这山涧之水热情的浸润与温存,滋润与抚慰,她才得以重生,迫不及待地,就像一位远从天边来的仙女,腾云驾雾来到了人间,再次的重生让她容光焕发,光芒四射,绚丽多姿······ 第七道:天降甘霖满人间(循杯斟茶)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茯砖茶中的冠突散囊菌的活动及其分泌的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和促消化等功能,长期饮用茯茶对人体的血脂、血糖、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体重、体形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并可显著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第八道:清友杯杯奉知己(敬茶奉茶)

以茶待客,礼为先,长幼有序,敬茶表情。现在将冲泡好的茯茶敬奉给各位嘉宾,用这一杯清茶,迎接远方的朋友!借这一杯清茶,表达湖南人们纯朴的情意,愿她能成为您一生的清友,为您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第九道:荷香陈韵美如梦(目品鼻品)

此时,杯中茶汤红黄明亮,陈香悠长,轻饮一口,细细品味。太和之气,弥沦齿颊。微苦而后甘甜的滋味令人深省:生命虽弱却自强不息;生命虽短但唯求奉献。人生如茶,淡而有味,人生如茶,苦后回甘!

在淡淡的茶香中,人性得到净化;在隽永的茶味里,生命的真谛豁然开朗;茶心、人心、道心相互交融,充满着清淡、静雅的意趣。临风一啜心自省,湖南黑茶回味长。第十道:天地人和盛世来(品茶得道)

上一篇:《追踪小绿人》读后感300字下一篇:在全市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动员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