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德·胡赛尼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2024-04-22

卡勒德·胡赛尼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共4篇)

篇1:卡勒德·胡赛尼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我哭了,是一种毫无顾忌的流泪,是一种毫不掩饰的啜泣,是一种来自心底的情感冲击。 灿烂千阳,很美的名字,犹如雪后红湖上出现的第一道太阳光的反射。并不耀眼,但却直直射进我的心,不偏不倚,正中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我来自一个小镇,虽然处于工业化与农耕文明的尴尬夹缝中,但我依然爱它。就如同玛丽雅姆出生的那个古尔德曼村一样,虽然贫穷、单调甚至乏味,但是玛丽雅姆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愉快的童年,有着美好的记忆。也许在许多年以后,玛丽雅姆心中最美的地方,应该还是她的那间充满花香的小泥屋。 一个本不应该来到世间的孩子,一个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父爱的孩子,一个内心情感丰富打着花蕾的孩子。因为种种无可奈何,走向了一条与她愿望相背离的道路,越走越远,甚至都没有办法回头。花朵还没开放,就已经凋谢,叫人如何释怀。 无论是政治也罢,宗教也罢,都无法阻挡人性的复苏。传统的习俗让玛丽雅姆无声的忍受着丈夫野蛮与粗鲁,让玛丽雅姆将自己的心埋藏起来,把自己沉浸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时间是最懂情的,它可以让一个还带着乳香味的黄毛丫头迅速成长为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

同时,时间也是最无情的,它可以让一朵正在绽放的花朵迅速的凋谢。正当莱拉享受着美好的青春时光与爱情时,玛丽雅姆却以相同的速度开始衰老,枯萎。 一个是大学教师的女儿,一个是佣人的私生女,俩个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女人,就在炮弹横飞,战火满天的废墟里走到了一起。也许从一开始,拉德西就心存不轨,目的不纯。但是,玛丽雅姆却无丝毫的恶意,面对被战争夺去双亲的莱拉,玛丽雅姆尽己所能的对其进行照顾,甚至不乏怜爱之心。当莱拉为了保住肚中的孩子而嫁给拉德西时,玛丽雅姆开始反抗。当然,这也只能是为自己的生存地位所做的挣扎而已。她并不是有心刁难莱拉,只是在努力争取那小的已经不能再小的生存空间罢了。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女人,拥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心存不同的人生梦想,不但无交集,甚至还会存在敌意。直至阿辽兹的出生,并不是所有的生过孩子的女人才会存在耀眼的母性的光辉。当玛丽雅姆的手指被阿辽兹湿润而又温暖的小手握住时,储存在她体内的母爱瞬间被唤醒,她那被压抑很久的人性也开始复苏。她开始与莱拉交朋友,悉心照顾阿辽兹,开始诉说自己心中的梦想,开始与莱拉分享最美好、最痛苦的记忆,开始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

尽管这些巨大的生活改变在我的眼中显得很微不足道,但是玛丽雅姆仍旧很开心,毕竟这是在战争时期。 两位女人相互帮助,相互搀扶,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忍着失去至亲之痛,失去至爱之痛,在一个男人的统治之下,战战兢兢地生活着。每一次的反抗与逃跑,都换来的是一次比一次更狠的毒打。政治环境的限制,宗教习俗的控制,让两个女人找不到生活的出口。就在我心灰意冷时,塔里克出现了,他的出现给莱拉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带来了灾难。莱拉知道拉德西的骗局,当然玛丽雅姆也清楚,莱拉开始最后一次的反抗,这也许是一次同归于尽式的反抗,但莱拉预料到了结局,却从没预料到过程。 我到现在也无法理解,当时是什么促使玛丽雅姆拿出如此大的勇气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友情?亲情?对梦想的渴望?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也许就根本不会有答案。但是,我知道,玛丽雅姆的选择是无怨无悔的,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自主的选择。她的自首,她的监狱生活,她的审判,她的执行,这一切让市草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玛丽雅姆,一个充满希望的玛丽雅姆,一个到现在都会让我痛哭流涕的玛丽雅姆。

写到这里,我已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眼泪已经再一次止不住的开始决堤。喀布尔灿烂的阳光可以照在每个人身上,如果没有战争,没有纷争,没有……,一切都会好起来,阿富汗的人们已经经历太多太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了,市草不希望他们继续这样下去,相信所有人都不希望,玛丽雅姆也不会希望。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会流出眼泪,不是悲伤,不是绝望,不是无奈,而是明媚的眼泪,是希望的眼泪,是喜极而泣的眼泪。

篇2:卡勒德·胡赛尼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的弥补,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

2、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3、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4、可是人就是这样,总会活在某个时限内,那里的世界也许是几年之后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但这又是我们无法突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遍体鳞伤还是会义无反顾,也许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

5、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

6、世间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你剥夺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利。

7、我很高兴终于有人识破我的真面目,我装得太累了。()

8、我们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会曾不惜一切去追逐当下最执着的想要得到的事物,它也许只是爸爸的专宠、兄弟的情谊、对那个一直暗恋的王子抑或公主的爱慕……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那时心中的风筝,我们奔跑着,一直向前,眼中心里想的都是它。可是当时光滚滚向前,我们是否发现曾经执着追寻的、或为此放弃了的是否都是值得的呢?为了得到,我们曾选择放弃、背叛、谎言、隐忍……可是那短暂的得到又会怎样那,幸福和快乐只是慢慢的淹没在自责、愧疚和恐惧中!

篇3:卡勒德·胡赛尼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故事从一个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开始, 他们情同手足, 但两人之间有着身份、种族等种种差距。哈桑对阿米尔的是忠诚、友情, 更是亲情, 他带着哈桑式的微笑对阿米尔说:“为你, 千千万万遍。①”可在一次风筝比赛之后, 这段童年的美好友谊开始急转直下。这场比赛比得是谁的风筝可以摧毁别人的风筝, 最后的幸存者在追到最后一个被摧毁的风筝便胜利了。当阿米尔成为最后一个幸存者时, 追到那只风筝被他认为是打开父亲心扉的一把钥匙。当哈桑为了捍卫这只风筝, 而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在角落羞辱时, 阿米尔, 他最好的朋友, 咬破了手指, 泪流满面, 蜷缩在角落, 因为怕受到折磨, 因为他认为“为了赢回爸爸, 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②”。之后的阿米尔悔恨, 害怕直至最后他知道已无法再面对哈桑, 最终栽赃逼走了哈桑父子。多年之后, 已成为知名作家的阿米尔接到了父亲好友拉辛汗的电话, 告诉他哈桑已死, 希望阿米尔回到阿富汗, 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从战乱中带出来。

这部小说的魅力不止是他细腻的描写, 一幕幕动人又伤感的情节, 更是他所表达出的对战后的阿富汗文化及阿富汗人民的悲悯。令人瞩目的是他并不是通过描写战后人民生活的悲惨亦或直接描写阿富汗文化所受到的冲击, 而是通过一个儿童的成长故事, 体现出这样一个悲伤但又充满了希望的主旨。这是一部政治史诗, 也是一个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故事。因此, 笔者认为这个故事是以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展开, 经历了美好、痛苦, 最终完成救赎, 最后主人公成长为一个敢于负责有担当精神的男子汉。同时, 小说交织着成长小说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双重文化色彩以及这些文化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美好的童年

1. 小伙伴的相伴。

毫无疑问, 阿米尔的童年动人又让人羡慕。尽管阿米尔是普什图族人③, 而哈桑是哈扎拉族人④, “但我们是一起蹒跚学步的孩子, 这点也没有任何历史、种族、社会或者宗教能改变得了⑤。”这段时光是两个少年记忆中最美好、最纯净的日子。

2. 家园的美好。

不止如此, 此时的阿米尔生活在一个祥和的环境中。阿米尔的父亲受人尊敬, 事业兴旺, 乐善好施, 捐钱建了一间孤儿院。他的妈妈受过良好教育, 外貌、人品都很出色。这时的阿富汗是祥和、安宁的, 阿米尔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哈桑一同成长着。这样美好的环境, 不仅与后来战火纷飞的大环境形成对比, 更与后来人物性格的转变形成了对比。

二、忧伤的成长

1. 哈桑的离开。

这段美好的童年很快就离开了阿米尔的成长轨迹, 因为幼小的阿米尔感到完整的父爱受到了侵犯, 幼小的阿米尔怕受伤害而没有在哈桑受欺负时挺身而出, 因他背叛了小伙伴哈桑, 悔恨内疚, 最终赶走了哈桑父子。此时阿米尔明白那种与生俱来的熟悉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论他是出于愧疚还是对父爱的渴望而逼走了哈桑, 他已经开始渐渐脱去单纯稚嫩, 学着脱离熟悉的环境。

2. 远离家乡, 逃亡美国。

战争来临。这时的喀布尔⑥正遭受着战火的洗礼。哈桑走了, 阿米尔也被迫与父亲逃向美国。在经历了一段迫为艰难的适应过程后, 他们开始了在美国的生活。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人物往往会开始改变自身去尽可能地适应变化。阿米尔开始逐渐学着承担起责任, 从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而学习写作可以看出他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 向着成熟迈进, 与之前胆小的少年形成了鲜明对比。

3. 父亲去世, 无法生育。

接踵而来的是父亲的去世, 阿米尔夫妇无法生育的事实。“也许在某个地方, 有某个人, 因为某件事, 决定剥夺我为人父的权利, 以报复我曾经的所作所为。也许这是我的报应, 也许这样是罪有应得。⑦”其实此时已经可以看出阿米尔仍然背负着对过去愧疚与负罪感。阿米尔此时的成长无疑是忧伤的, 充斥着让人揪心的情节。在重重的打击下, 阿米尔开始学会承担, 学会对父亲、对家庭、对自己、对过去的承担。

三、救赎之路

1.“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重回阿富汗。

拉辛汗在多年之后的电话像一颗小小的石子, 轻易地就打破了阿米尔多年的平静。他的话像是阿米尔多年来深藏在心底悔恨、内疚的一个宣泄口, 最终让他踏上了救赎之路。这是一个人物性格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点, 正是这一决定改变了人物之后的人生轨迹。

2. 艰难寻找哈桑之子。

回到阿富汗, 一切熟悉的景象都时过境迁, 阿米尔的心境是忧伤而复杂的。但这条道路很艰难, 当他最终把索拉博从宿敌的手中救出的时候, 想要把索拉博带回美国时, 阿米尔被迫违背了对索拉博的诺言, 导致索拉博企图自杀。阿米尔以一种惨痛的代价学会了承诺的重量。

3. 带回索拉博。

将索拉博从自杀中救回来后, 阿米尔带回了索拉博。这时的他已经有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可贵品质。他坦然的面对父亲的丑闻, 向岳父坦言了索拉博的来历。他积极地争取着索拉博的信任, 捍卫着索拉博的尊严, 想让他重拾笑容。至此, 通过一系列心路历程, 主人公捍卫着一切为弥补过错所做出的努力, 成长走向了一条不同的轨迹。

四、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1. 成长经历。

美好的童年到哈桑父子离开之前, 阿米尔是个单纯天真的孩子, 享受着安宁的生活, 与小伙伴共同快乐的成长着。从哈桑父子离开, 直至逃向美国到父亲去世, 阿米尔内心的愧疚悔恨成为他内心久久不能忘怀的伤痛。阿米尔从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明白了人生追求、开始学着承担责任的男人。这是阿米尔真正成长为一个男子汉的重要一步。

2. 内心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 阿米尔内心的成长是无法忽视的。他经历了从单纯到背叛、煎熬、悔恨、坚定、救赎的过程。幼年的阿米尔是单纯的, 在目睹小伙伴受辱, 自己懦弱的不敢挺身而出, 内心受到的煎熬让他直至中年都无法忘却。了解真相后, 他清醒了, 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他选择的坚定的踏上救赎之路, 经过艰难的过程, 随着索拉博浅浅的笑容, 意味着他终于完成了心灵上的救赎。

五、故事中的文化色彩

1. 成长小说色彩。

首先, 本书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开始, 以主人公阿米尔从幼年到中年的成长经历为主线的。这种叙事风格可以被视为是典型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起始于18世纪末期的德国。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被认为是这一小说类型的原始模型, 还有他后来创作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世界上比较出色的成长小说还有很多。比如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这些成长小说的时代背景, 主人公的设定大相径庭, 但作为成长小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主人公往往是年幼稚嫩, 少不更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 经历沧桑, 开始明白人世的险恶亦或是开始追求人生的意义。

本书的主人公正是这样的成长典型人物。幼年的阿米尔稚嫩单纯, 与小伙伴哈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这种美好的童年被忽然打断后, 经历了流离失所、艰难的逃离、对梦想的选择、对爱情的追求等一系列的考验, 主人公开始慢慢的成长, 认识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实现必须通过自我救赎, 放下背负多年的内心负担, 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基于这样一个典型的成长小说的人物设定轨迹以及比较明显的成长文化色彩, 本书可以被认为是一本成长小说。

2. 伊斯兰文化色彩。

第一, 哈桑父子的忠诚。哈桑的父亲阿里与阿米尔的父亲从小一起长大, 是最为亲密的朋友, 就如同幼年的哈桑与阿米尔。阿里尽心尽力地服侍着阿米尔父子, 哈桑处处保护着阿米尔, 即使在最后阿米尔陷害哈桑时, 哈桑父子也没有拆穿, 只是默默离开。多年后, 哈桑为了守住阿米尔家的老房子, 放弃自己原本平静的生活回到喀布尔, 最终导致他被塔利班枪杀。哈桑父子倾其一生诠释了传统伊斯兰文化中的一个典型特征———忠诚、诚实。谈及这一点, 伊斯兰文化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信仰之子, 忠诚之友, 权利之源, 先知之智⑧。”哈桑父子作为阿富汗社会最为底层的仆人, 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 他们都以最为原始的方式———忠诚, 来维护着他们的主人、朋友。这个品质贯穿着他们的一生, 使得本文也被一种浓重的伊斯兰文化色彩所贯穿。

第二, 阿米尔父子的文化观。本文中关于阿米尔父子对伊斯兰传统文化观念的描写很值得品味。阿米尔的父亲是一个传统、受人尊敬的阿富汗人, 他的言行无疑是伊斯兰优秀文化的很好诠释。他慷慨大方, 自解腰包帮助别人。几乎小镇上所有的人都受到过他的帮助;他不顾别人的劝阻, 建了恤孤院。在持枪凶残, 咄咄逼人的俄国士兵面前, 他挺身而出解救出一位妇女免受侮辱。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传统阿富汗人, 在提及当时大家都很重视的传统信仰时, 他表现的及其轻蔑。而儿子阿米尔的情况则恰恰相反。阿米尔幼年就随父亲逃往了美国, 接受美国的教育, 显然他应该对伊斯兰传统文化并不重视。但是相反, 自他开始踏上救赎之路, 他也踏上了对过去的寻找之路, 他在一步一步的重拾对传统伊斯兰文化的坚守。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当索拉博自杀时, 他开始祷告、哀求。“真主真的存在, 他必须存在, 而我如今将祷告, 我会祈祷他原谅我这些年来对他的蓦然不觉, 原谅我曾经背叛, 说谎而未受惩罚, 只有在我的危难时刻才想起他⑨。”“我的手已经沾上哈桑的血, 我祈求真主, 别让它们也沾上这个小男孩的血⑩。”其实在最终, 他的救赎实际上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回归。

从对阿米尔父子的文化观的描写中, 我们不难看出这实际是在突出文化对人的行为, 甚至是成长的影响。父亲虽对形式上的坚持不屑一顾, 但以自身的言行诠释着伊斯兰传统的优秀文化。阿米尔虽远离家乡, 但幼年所处的环境与父亲的教育, 对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伴随着他的成长, 最终他踏上救赎之路, 无疑也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这一点描绘出阿富汗移民在哀悼失去祖国、努力融入美国文化的同时, 也表明根深蒂固的本民族传统与文化依然是最终的情感归宿。

第三, 东西方文化色彩的调和。首先本文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是旅美作家的典型代表之一。旅美作家往往对本族的语言、文化有一定了解, 同时可能在西方国家学习、成长, 因此对其他语言、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因此旅美作家是东西文化碰撞的产物, 其作品往往具有本族文化的精髓又兼顾西方文化中追求自由、现实性等特征。仲跻昆先生曾对旅美作家做过一定的概括, 虽然是针对阿拉伯旅美作家, 但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旅美派作家直接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他们在生活中也历尽艰辛、坎坷, 深深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病和腐朽, 诸如人情冷漠、金钱万能、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等。然而, 他们又时刻深切地怀念灾难深重的祖国和阿拉伯、东方文化那种传统的古朴纯真的民风、习俗和精神价值观念 (11) 。”对旅美派文学的突出特点他则认为是“它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12) 。”其次, 卡勒德也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流亡作家。他与本书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经历:出生喀布尔, 因战乱逃亡美国。对这类作家, 爱德华·萨义德先生曾这样描述:“一批批的流亡者, 政治移民, 难民及侨民背井离乡, 他们必须设法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他们的创造性和悲伤之情反映在一切行动中, 并成为不同时代的作家撰写的主要经历之一。” (13) 在双重文化影响下, 主人公中和了东西方文化价值, 最后完成救赎, 尤其让人们看到了主人公身上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

纵观全书, 实际上这是一部作者以本身的文化和对祖国的挚爱为题材的小说。作者不仅怀着对往事的追忆, 也保留着自我主观特性。围绕着背叛与救赎、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带着明显的成长小说色彩, 描写了一个少年一段美好而又忧伤的成长故事。值得注意的是, 本书是以主人公完成救赎, 成长为真正的男人, 回归本民族文化而结束的。因此, 将它作为一本成长小说来看其文化色彩的话, 无论对一个个体, 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 文化影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选择、成长的轨迹, 同样影响着民族的价值。对个人而言, 在成长中, 有欢乐、有悲苦、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但本民族的文化在人的成长中, 会像血液一样自然地流淌在人的身体中, 并留下深深的烙印。

摘要: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围绕救赎与成长描写了一个少年如何完成救赎, 成长为一个男子汉的故事。小说的写作背景、情节、主人公的刻画都体现了成长小说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双重文化色彩等。小说探讨了这些文化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最终以主人公回归本民族文化向读者揭示出本民族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的深远影响。

篇4:卡勒德·胡赛尼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人性追寻 心灵救赎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 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一个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之间凄迷悱恻的故事。作者用缓慢凝重而又细致入微的笔法,以一种从容平和的静美心态,表达感情温婉含蓄,叙述笔调沉静中暗含忧伤,对人性的残缺和本质进行勾勒,淋漓尽致诠释关于战争、种族、宗教和文化等一系列问题。

一.“风筝”的文化和情感隐喻

《追风筝的人》中巧妙、自然地贯穿了“风筝”这一具有文化隐喻性意象和文化表征。“风筝”是阿富汗国家的文化表征,表征友情、亲情、正义、善良、诚实,以及勇敢、睿智等。“斗风筝”是阿富汗民族勇敢者的游戏,在斗风筝中赢得胜利,意味着一种至高荣誉,即获得赞许和尊重。对“风筝”的追寻,亦即对美好人性追索,“追风筝的人”隐喻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追随。[1]

《追风筝的人》中同样贯穿了“风筝”的情感隐喻性和浓郁的诗性行为。隐喻不再被认为只是一种修辞方法,而是一种基于情感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体验、想象、理解等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小说中意向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情感隐喻,阿富汗人民的勇敢和迷失,阿米尔对友情的背叛和救赎,哈桑对主人的忠诚和隐忍。整部小说中,风筝反复出现,营造了浓郁的背景,铺垫了阿米尔的生命的孤独体验和心灵自我成长,具有丰富的情感隐喻性。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来说风筝承载着不同的情感隐喻,它可以是亲情,友情,正义,觉醒,救赎,也可以是勇敢,善良,睿智。

二.苦难中的追寻、心灵煎熬与自我救赎

小说中主人公阿米尔经历了阿富汗童年生活、美国流亡生涯以及重返祖国三段成长经历。分析小说中主人公成长与救赎这一主题,可分为人性偏离、人性觉醒和完成救赎三个阶段。这种内在的成长历程,是从天真到背叛,从内心的巨大煎熬到勇敢救赎。

1.青春期的焦虑与放逐灵魂的流浪

小说描写了处于寻找的焦虑之中阿米尔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描写了阿米尔内心生活中的躁动不安和怀疑、无奈的情绪,急欲冲破旧观念,对封闭、僵化的传统秩序不满。阿米尔具有青春期男子忧郁、苦闷、孤独和叛逆的情绪,这种情绪由于缺乏岁月沉淀后的反思,更像是一种青春期的宣泄。

在走向青春期认同的关键时期,主人公阿米尔失去了母亲,他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缺乏母爱的他渴望父爱。可是,天性懦弱的他无法成为父亲心目中那样铮铮铁骨的男子汉而被父亲所轻视。父亲的漠视丝毫不能抑制阿米尔对父爱渴望,整个童年时代阿米尔都在苦苦追寻。这些成长的伤痕使阿米尔的心态长久未能摆脱青春期成长的阴影,阿米尔过于敏感自尊,不愿与人分享关爱。他重要的精神痛苦源于人际交往的困难,人与世俗的抵牾,与父亲在感情上相疏离,不被父亲认可所产生的消沉和恐惧,却始终笼罩着他的心灵,使他所希翼的认同难以达成。[2]而在成长中认同感的匮乏使阿米尔不可避免地出现焦虑情绪,充满了一种青春期的孤独情绪和迷惘心情的宣泄,他试图通过寻求认同来确立与外界的关系,从与他人的关联中获得自身存在的意义,寻找真实自我。

当阿米尔离开阿富汗而移居美国时,其人性和自我心灵中的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日趋强烈,其自我同一性和人性受到双重文化冲击。一方面,美国社会文化大熔炉不断使他美国化,构型了他的美国人性和心智结构;另一方面,由于他从小生活在阿富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他心灵深处有潜移默化影响,其潜意识中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穆斯林文化情结和精神结构。这种长期生活在文化夹缝中的处境和边际人的自我迷失心理,使阿米尔处于自我文化身份认同和心灵焦虑,其民族身份在其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2.生命的孤独体验与心灵煎熬

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和阿桑主仆两人之间横亘着阶级,种族和宗教的隔阂,阿米尔一直以来都无法摆脱阶级的差异,从不把这个哈扎拉人视为自己的兄弟,更不会承认自己对哈桑的依赖,反而常常捉弄甚至侮辱哈桑来“提醒”自己他和哈桑的不同。

在1975年的那次盛大的冬季风筝大会上,阿米尔为了得到更多的父爱和赞许,一心想赢得比赛,带回风筝,阿米尔的风筝如愿地割断了其他的所有风筝,勇敢忠诚的哈桑为了帮阿米尔追逐风筝,更为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承诺,置性命于不顾,奋力去追那只象征胜利的“蓝风筝”。为了守护这个战利品,他却被不良少年阿塞夫和他的哥们儿强暴。阿米尔面对哈桑的被侮辱的处境,置若罔闻,不惜牺牲哈桑。当他从哈桑的手中接过那只蓝风筝时,当他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赞许之时,罪恶感也包裹了他的心灵。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不敢面对哈桑那绝望而真诚的目光。

从自然本性来看,阿米尔敏感而好学,但是却柔弱胆怯,而哈桑却勇敢正直、身手矫健。阿米尔得不到勇武刚直的父亲的重视,就本能的想要保护好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因此十分嫉恨父亲对哈桑表现出来的爱,甚至希望将哈桑赶走,独占父亲的宠爱。狭隘的阿米尔制造了盗窃假象“诬陷”哈桑,逼走了哈桑,阿米尔从此陷入了罪恶和良心上的折磨,无法自拔,这成了他成长的梦魇,从此,阿米尔一直承受着对朋友背叛的心灵煎熬。

3.在黑暗中寻找绽放生命的方式

故事在苦难和心灵煎熬中继续,阿富汗被俄国占领之后,在枪炮和硝烟中,美丽闲适的家园满目疮痍。阿米尔随父亲流亡美国。拉辛汗揭开了哈桑的身世之谜,原来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阿米尔这才意识到,除了自己过去那些未曾赎还的罪行,还有父亲未偿还的孽债,他和父亲都背叛了愿意为他们付出生命的人。

为了曾经的罪孽,为了真正完成成长的洗礼,他必须经历一次心灵的救赎,而救出哈桑儿子的过程,就是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也就是内在成长的过程。为拯救哈桑的孩子,阿米尔不顾生命安危,重新踏上了那片水深火热的土地。营救的场面,处处充满着血腥。而阿米尔正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才完成救赎的。在小说的高潮处,阿米尔为了救索拉博,和阿塞夫进行了一场决斗。阿米尔被打倒在地,这时候血流满地,这种流血的场景代表着牺牲精神。[3]而小说正是通过选择流血这种救赎的的仪式,使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成长。而正是在这场决斗中,阿米尔的内心才真正的获得了解脱。到阿米尔救回索拉博,并将他带回美国过全新的生活,这对带罪的父子,才真正得到了心灵的救赎。到危险地喀布尔去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是阿米尔的责任,也是他为自己和父亲赎罪必须付出的代价。

小说主人公的自救过程是灵与肉的双重历险过程,阿米尔通过救赎最终长大成人。很多年前,哈桑去为他追风筝,而很多年后,他又为哈桑的孩子追风筝,完成那句永恒的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两次追风筝的经历对主人公阿米尔来说包含着背叛和救赎,受挫和新生的情感隐喻。第一次放风筝时,阿米尔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赞许,不惜牺牲哈桑最终取回了最后的那只风筝。然而阿米尔的内心一直被自私、懦弱和背叛折磨了26年。26年后,阿米尔冒着生命的危险从阿富汗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带着索拉博一起第二次放起了风筝。当他们的风筝割断别人的风筝时,长期困扰阿米尔内心的背叛和自责最终释然,他的内心得到了救赎。[4]哈桑对风筝的追寻象征哈桑的美好品质与对无情现实的抗争,蕴含着作者对人性回归和阿富汗新生的期待。

三.《追风筝的人》带给我们的思考

《追风筝的人》关注亲情、友情与爱情,正义、善良和诚实,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从放逐灵魂的流浪到寻回生命的风筝,从生命的孤独体验到自我心灵救赎。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描写主人公人性成长、自我对话和心灵救赎过程,对人性和自我救赎进行了剖析,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起到了深刻的启迪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要勇于包容那些伤害。振作精神,人性追寻与自我救赎,从过去的创伤和痛苦煎熬中走出来,面对一种积极有意义的健康生活。在这部小说中,风筝象征着生命中所蕴含的高贵的品质,表征着友情、亲情、正义、善良、诚实,以及勇敢、睿智等。而对风筝的追寻,就是对美好人性的大胆追寻和勇敢救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而那漂浮于空中的风筝则是我们无法释怀的情感,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终究会寻找到自己人生正确的方向,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也就是内在成长的过程。阿米尔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人性可以经由环境改变,可以获致自我救赎。

参考文献

[1](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雅琴.人性的挣扎——《追风筝的人》的成长主题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3]林晓彬.浅析《追风筝的男孩》中的人生救赎[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7).

[4]李玉霞.论《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上一篇:安达驾校教练名单下一篇:五云镇2011年纪检监察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