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安全培训工作计划

2024-05-24

学校教师安全培训工作计划(通用14篇)

篇1:学校教师安全培训工作计划

安全管理和平安创建业务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全校师生的责任意识、法规意识、安全意识,以安全技能为重点,以实现安全培训规模、质量、效益的综合提高为目标,建立健全教职工安全培训工程组织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师生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结合我校创建“平安先行学校”创建工作实际,现制定学校安全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

全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行政人员、班主任、安全巡逻员

三、培训内容

《学校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校园安全学校与学生共同的责任》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日常安全管理

四、方法步骤

1、统一规划、周密部署。学校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教职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并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应对不法侵害,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

2、落实责任、分级实施。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安全培训责任主体分悻层次组织对本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行政人员、班主任、安全巡逻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3、完善制度,确保质量。学校将建立全员安全培训档案台帐制度,台帐内容包括: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学校安全培训计划、安全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登记表。

4、认真督查,加强考核。学校将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实施情况列入各班安全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并作为教师考核及优秀班集体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组织不得力、表册上报不及时的,要给予批评教育。

上梅中心小学

2011.9

篇2:学校教师安全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县、镇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文件及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充分认识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根据学校安全教育的要求,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师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推动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增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安全教育与管理水平和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2、严防发生有学校责任的安全事故,杜绝群死群伤及恶性事故发。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学校要抓好安全管理员、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使安全管理员、广大教职工能掌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能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管理学校安全工作。

(1)安全教育培训要有层次性。对安全管理员、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层次的对象,要有不同的培训内容。对安全管理员、广大教师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具有知识性,而且要具有理论性与科学性,使安全管理员、教师能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

教育与管理方法。对学生及家长的培训,要注重直观,通过对身边的安全防护、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学生预防伤害和避免危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和家长的监护水平。

(2)安全培训内容要具有理论性。要充分发挥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在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全体教师要掌握有关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文件的有关知识,学会运用政策规范安全教育与管理。

(3)安全管理的方法指导要具有针对性。学校要根据平时的安全工作,分析总结学校安全工作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学校安全管理要突出制度的落实,突出教育与防范,突出细节管理,要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逐条细化,分解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之中。

2、注重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与管理要十分重视安全隐患的整改。平时,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确保防患于未然。

(1)提高警惕,预防校园侵害。一是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健全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加强夜间巡逻,严把校门关。切实作好双休日校内外车辆的出入管理工作。

(2)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严格制止小学生骑车上下学,教育学生不骑机动车,学校与家长做好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责任协议

书。

四、培训内容安排

二——三月:

1、交通安全知识培训。

2、劳动安全知识培训。

3、游戏安全知识培训。

四月:自救教育和用电安全教育工作安排:

1、学会保护自己

2、常用家电的安全使用知识培训。

3、触电自救知识培训。

五月

1、消化道疾病防治知识培训。

2、疏散安全知识培训。

3、法制副校长安全讲话

六月传染病预防教育

九月:秋季安全教育和疏散安全教育工作安排:

十月国庆假期安全知识培训。

十一月:交通安全再教育和防火教育工作安排:

1、乘车及自行车安全知识培训。

2、防暴知识培训。

3、简易灭火方法培训。

4、怎样预防火灾知识培训。

十二月:防寒保暖和寒假安全教育工作安排:

1、防寒保暖知识培训。

2、谨防玩游戏机和电脑上瘾

3、寒假安全知识培训。

2013.2学校安全培训工作总结

安全稳定工作,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矗没有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为此学校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并在安全教育基础上普遍开展了安全检查和建章立制工作。现将我校安全教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抓安全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学校对安全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常抓不懈。一是从平时的安全教育入手,消除思想上的隐患。每学期的开学典礼领导要讲安全;放假前,学校在给家长一封信也强调安全;各班级加强对学生平时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广播宣传安全常识;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讲安全。二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不留死角,防范于未然。今年开学初,学校领导到教室、学生活动场所,对全校的每一角落,每一个电源开头、灯头、插座,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对破损的电源开头、灯头及时更换。三是明确责任、建立规章,狠抓落实。学校的本文来源于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重点部门按区域划分了责任,对教室、图书馆、体育器材等学生经常聚集的场所,对实验室、微机房、电教室、库房等易发生火灾事故的部位,都明确了负责部门和责任人。并且学校花了几千元把教学楼一楼的北侧窗户加上了护栏,楼内的安全得到了基本保障。

二、扎实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

本学期学校组成由校长、少先队、总务处主任参加的安全检

查组,对全校各部位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尤其对用电、用火的设施,对剧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放射等危险品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学生聚集的场所进行应急疏散通道检查。检查后对发现的问题责成有关人员及时进行了处理和整改。

我们还进一步明确了各室、各重点部门和各专管人员的安全职责并签定了责任状,定期培训、规定职责。

我校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作为经常性工作来。一是强化工作领导,提高责任意识。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各科室、年级组、部分教师,形成安全信息报告工作网络。为落实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制,学校一把手与教师签订了责任书,进一步深化了“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工作意识。二是加强教育,健全制度,落实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制。为此,我校加强了学生日常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把安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中,强化了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学校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和大型活动申报、危险品管理、防火防灾等规章制度,并把安全工作的目标、责任和措施落实到部门、岗位和每个人。三是加大督导检查工作,加大整改措施。期末我校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并通报了结果,效果令人满意。

篇3:学校教师安全培训工作计划

关键词:职业学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职业教育的发展靠学校, 学校的发展靠教师, 师资队伍素质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那么对刚走出校门的由学生转型成为教师的一支生力军, 如何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工作让其更快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以下是笔者粗浅的看法。

1 加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过程中必须以实用为本, 贴近职业岗位需求, 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服务, 使学生按毕业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 学生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即教师在做中教, 学生在做中学, 实现“教、学、做”合一。

对刚走出校门的大门毕业生, 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 学习职业教育理论不仅可以加强新教师的理论素养,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指导新教师的教学,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教师认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偏离职业教育的要求与轨道, 对其教学工作起指导作用。

2 促进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是新教师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换, 应列入教师岗前培训计划, 如何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2.1 树立明确的角色转换意识

角色转换意识即指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意识, 有教师意识, 就是要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师, 要明确并认真屡行教师职责, 以教师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以新的职教理念提醒自己做一名合格的职教人, 坚持在做中教, 做中学, 学中做,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尽快适应教师工作。

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 开始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如对上讲台感到羞怯, 缺乏自信, 怕其他老师听课等等。对此, 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要善于发现、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并要有明确的教师意识, 而且还要经常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教师意识越强, 就越能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就能够做到“言传身教”,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具有教师意识是成为合格教师的第一步。

2.2 要掌握好两方面的知识

古人云:“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就是道德, 是人类高尚的精神和品格, 要达成这一目标,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断学习教师职业道德, 自觉遵守师德师规。“业”就是学识, 作为教师必须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和渊博的学识, 教师只有知识面广, 专业知识深厚扎实, 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忍有余,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合理地利用、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 删减陈旧的过时的内容, 使教材资源更加合理, 课堂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只有具备了“道”和“业”, 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出“既高分, 又高能”的学生。

2.3 处理好三种关系

三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领导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要素, 两者的关系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处理好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 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对于新教师来说, 首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 这就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尊重、理解学生, 让他们感到你不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更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另一种较重要关系。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没有任何经验可言, 故首先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向老教师请教, 请教教学文书档案的书写、学习他们的丰富的教学经验、管理经验、为人处事的方法等;对于同自己资历、年龄相仿的教师, 应向他们学习怎样使自己尽快转变角色,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并尽快融入到教师队伍中。

教师与领导的关系既是上下级的关系, 也是平等的同事关系。首先教师应尊重领导, 服从他们关于自己任职、任课的安排, 尽心尽力地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教学任务。其次, 还应正确对待领导层制定的各种监督、检查及考评制度, 应该把它们作为激励自己的手段、进取向上的动力, 而不要把它视作领导整人的法宝,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修养,

2.4 具备四项基本素质

四项基本素质即高尚的品德、严谨治学的态度、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公正廉明的教师形象。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要为人师, 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先做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总结经验, 提高自身素养,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方能取得“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格。

严谨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和品德。对教师来说首先要求教师刻苦学习, 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 做到锲而不舍, 学而不厌;其次要严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坚持真理, 求真务实, 做到诲人不倦。

爱岗敬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更是一种责任。爱岗即指热爱自己的教师岗位;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事业, 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包括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教师只有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才能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的高素质的人才。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对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戴有色镜去看待学困生或差异生, 在学习、问题处理上要让学困生、差异生真正感觉到我们在关心他、帮助他。作为学生总有闪光的地方,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即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体验成功的喜悦。

3 指导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要想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必须指导新教师对自己的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在结合自身条件和所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 给自己制定一个可预期实现的发展目标, 然后根据自己的起点, 明确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或存在的困难, 并采取分阶段的形式拟定相应的发展措施。

篇4:教师培训学校

【关键词】高校 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培训学校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新形势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师培训, 又是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教师培训的政策措施, 但由于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并不是十分完善, 而且开展的仅仅是共性的教育培训, 没有针对高校的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的培训体系, 培训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必须建立适应高校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的教师培训体系,这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广大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高校内部专门成立一所教师培训学校,定期通过以培训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并存的在职轮训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长期、系统性培训。建立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提高培训效果,多角度,多层次,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一、教师培训学校的管理和组织形式。培训学校校长由高校校长担任

由校人事处负责培训学校的组织工作。每一期培训班都有相关工作人员担任班主任,具体负责培训课程的组织,以及对学员的管理和考核。真正像一所学校,有完善的管理和组织体系。

每一期培训班的学员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打破专业和学院界限,让不同专业和学术背景的教师可以在一个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增进了解。在每次培训课后,安排一定时间的小组讨论,在相互探讨的气氛中,分享培训的心得和感悟,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保证更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课程结束后,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结业证书和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可作为职务、职称晋升的一项参考条件。

二、教师培训学校的培训内容,要根据教师特点和需求来制定

高校教师群体从层次上可划分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从学科专业可划分为文科教师、理科教师、基础学科教师。通过向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和汇总教师的培训需求。同时每年由教务处、各院系针对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提出培训需求,教师培训学校在对各方面培训需求综合分析基础上系统设计、安排培训课程。

培训内容可涉及高校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培训、学科专业建设骨干培训、新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和执教艺术培训、师德教育、心理健康、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申报、职业生涯规划等。

三、教师培训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没有专门的培训师资队伍,培训质量难以保证。教师培训学校要组建师资培训专家库,专家库成员来自学校内、外各个领域,包括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企业或科研机构、教育主管部门,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师培训的需要。

四、培训形式和手段灵活多样

打破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面授与网络培训相结合。针对不同层次和学科专业的教师,定期组织主题培训班,以系列培训讲座的方式为主体。同时定期组织每一期培训班的优秀学员到国内外办学有特色的大学及知名企业实地参观考察。建立教师培训学校网站,将每一期培训课程的视频资料、电子课件上传到网站上,供全校教师学习参考,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大培训范围,满足更多教师的培训需要。教师还可以在线留言和交流,对培训内容提出建议和要求。

五、考核方式规范

传统的教师培训往往有些虎头蛇尾,考核方式单一,不能有效的检验教师培训的效果,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们往往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教师培训学校每一期培训班的结业成绩由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培训考勤情况;小组答辩成绩;结业论文成绩。

具体来说,首先强化培训管理,考勤不达标,取消参加结业考核资格,不能获得结业证书和继续教育学时,需参加后续的培训。

其次在培训课程结束后,举行小组答辩会。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培训内容向评审专家汇报学习收获与心得,同时回答专家提问。由评审专家评定小组答辩成绩。小组成员需要相互分工合作,完成小组答辩,同一小组的成员获得相同的小组答辩成绩。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最后要每一名学员要提交一篇结业论文,学员结业论文由两名相关专业背景的专家评审,综合评定结业论文成绩,并提出修改意见。优秀论文可在修改的基础上集辑出版。

通过实行规范严格的考核制度,参加培训的教师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改变了过去对学校培训的认识,对于教师培训不再流于形式,应付了事。而是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真正做到了身心投入,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对高校而言,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教师培训工作为高校建设、生存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和可靠的质量保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观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引导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同时进一步搞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教师培训学校是高校教师培训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化的培训平台。可以将高校各类教师培训纳入其中,集中资源和力量将教师培训工作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使高校教师在不断获得成长的源泉与动力,实现能动、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这必将进一步推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校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邵士权. 高等非学历教育及其发展问题初探[D]. 湖北大学,1999 :12-13

[2]赵清艳.我国高校师资培训问题的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4)

[3]戚万学. 高等教育学[M ]. 濟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篇5:学校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培训,使教师在思想政治、师德修养、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提高,以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年度的教师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

全校在职教师。

三、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为保障培训工作有效推行,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任发全

副组长:肖 俊 曾东财

成 员:宋小烽 胡高文 李绍华

四、培训内容

(一)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要求教师对自我进行综合的、切合实际的再认识。找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困难、困惑提出来,以及弥补不足的方法、途径,对自己准确定位。以便达到正确认识自己。加大教师与外界的交流能力,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争取做教育教学的“多面手”,老教师要在形式上进行仿效、在观念上进行更新、在行动上进行尝试、从点滴做起,逐步规范、完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师师德师风培训

集中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培训系统学习,平时利用每周一傍晚,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为人师表、乐意奉献的良好道德观,做到爱岗敬业、礼貌待人。在开展师德教育的基础上,集中开展一次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对照《教师行为规范》规定的内容,认真查找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写出自查自纠报告,对问题的具体体现、危害和产生问题的原因都要作出深入细致的剖析,明确今后整改和努力的方向。

五、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提升认识

由于条件限制,在一定程度存在困难,因此通过召开动员大会,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培训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2、加强考勤管理,实行培训学习签到制度

每次参加培训,进行签到考核,严格规范培训要求,遵守培训制度,并将参加培训考核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中。

3、提升培训水平,培训服务水平

要加大培训教师培训力度,培训人员既要积极参加市级培训,又要进行自学,提升自身素养,同时,还要在培训中兼顾不同年段教师,耐心、细致地给予辅导。

4、培训练习、作业的要求

开展各期培训的教师要完成培训任务,达到学习要求。完成培训老师布置的作业,培训老师进行检查。

六、培训形式及负责人

培训形式:短期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现场观摩培训。

校长是校本培训的责任人,负责协调、辅导工作,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是校本培训的负责人,负责组织管理好培训计划落实和检查工作。《教师专业知识培训》负 责 人:曾东财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培训负责人:肖俊

七、活动时间内容安排

2017年 9、10月:校本培训11、12月:教师全员远程培训 2018年1、2、3月:《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培训 4、5、6月:中小学毕业班各学科专题培训

2017年9月7日

篇6:学校教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学区将围绕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发展要求,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的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继续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结合县教体局“一年有突破、三年上台阶、五年争上游、十年创名县”的工作思路,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培训内容

(一)师德教育方面:

经常性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要求。引导教师在追求和享受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好职责和义务。加强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努力成为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真正做到“ 一言一行为人师表,一举一动堪称楷模 ”。

利用学校“师德标兵”评选、考核等平台,让先进教师的模范事迹成为师德培训的生动材料,典型引路,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增强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理念培训

开展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学区让每个学校定期选择相关教育理论书籍,指定教师阅读,增加理论素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论述和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增加文化修养。让教师写出研读心得,并纳入教师考核。

(三)业务培训

1.教材教法培训。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开展学科教材教法培训,帮助教师解读教材,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对优秀课堂实录、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材料的研读,增强教师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案、实施教学的水平,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教研能力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贴近教学实际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以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如何进行研究信息的搜集整理,并进行总结、深化和提升,使教研教科研真正成为教师提高自己的自觉行为。

3.教学基本功培训。继续做好学校名师评选活动,进行教师赛课、说课比赛,同时开展写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体艺技能、信息技术、等各项基本功培训,增强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感染力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三、培训措施:

(一)集中辅导

根据教师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辅导,或根据突发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即时辅导。分学科的或按不同的分工进行学习辅导,各学科带头人,负责本学科的集中辅导工作。每学年为新任的学科教师进行“入门”辅导。

(二)专家讲座

学区将安排校长、教师参加教体局邀请的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员进行理论讲座地培训,对教师进行方向引领,引导教师拓宽知识视野,厚实知识背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

(三)研讨交流

学区继续发挥各学校集体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等各种研讨交流的平台的基础作用,把研讨交流随时随地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使研讨交流成为校园内、办公室的主流话语。

其次,我们要利用集体备课构筑研讨交流的机制,引导教师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前的个体准备——吃透教材,优选教法,进而带着思想和问题参加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时要充分发挥研讨交流的优势,集思广益,让所有人都能提高备课质量。

此外,通过组织复式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研讨交流;要充分发挥电子备课室的作用,专人辅导,让全体教师受益。(四)加强名师队伍建设

名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带头人,名师是高质量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名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名师是教师群体发展的专业引领者,名师是教师发展学校的促进者。因此本学期我学区继续加强名师的队伍建设。主要从三方面做起:

1、加强管理保障名师队伍建设质量

本学期组织名师进一步加强学习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发展计划。由杨永平主任主抓这项工作,学校教导处、政教处紧密结合,成立名师考核小组,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2、搭建舞台充分发挥名师作用

要求名师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积极参与好各项教科研活动,乐于完成上级及学校指派的开课、听课、评课、讲座、师徒结对、新课程培训、科研指导等任务,广泛深入地参与新课程师资培训等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定目标、定任务定向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坚持参加学习名师论坛暨名师巡回讲学活动,提高教学点教师的整体素质。

3.坚持优秀教师开放课堂

篇7:学校教师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要求:1.通过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校教师新课程培训成果,确立利用新技术和网络环境实施教育教学的理念。2.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我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水平,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学习和讨论,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参加培训学习的收获提供给一线教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需要,努力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课堂教学实践,网上学习、交流,专题竞赛为主要形式。

三、培训对象:我镇全体在职教师(已参加省、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四、培训内容:

1、《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

2、《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

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4、《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

5、《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

五、培训形式和学时安排:结合我镇实际,采取集中培训、骨干、分学科和校本培训以及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采用集中培训形式;《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由进修学校对我镇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在骨干培训基础上,负责组织对全镇教师进行培训。《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由各学科分别进行培训。集中培训、骨干培训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进行校本培训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课程校本培训计划,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和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实践反思,精心组织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通过培训和实际操作对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

五、培训安排

1、准备阶段(XX年4月-----XX年5月)。主要工作: A、针对我镇教师目前对信息技术掌握现状,确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制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全员培训课程培训计划。B、制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考核表。C、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全员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培训计划,并在XX年5月20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审核确认。D、选派《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校本培训骨干一名(曹益伦),在XX年5月20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审核确认。

2、实施阶段(XX年6月--XX年8月)。主要工作:A、组织骨干培训(进修学校)。(XX年5月底)时 间培训地点培训对象主 讲5月30日教师进修学校曹益伦郑国平;张 谊B、组织集中培训(进修学校)。(XX年6月底至7月初)时 间培训地点培训对象主 讲6月24日上午(8:00-11:00)骆驼中心学校报告厅我镇全体在职教师谢敏海;邬卫东;樊耀州C、组织校本培训。从XX年6月至8月,认真实施学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校本培训计划,精心组织两次校本培训活动,重点围绕《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联系各校实际进行交流研讨,重视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每位教师至少上交三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参考本培训计划中的附件三《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把培训教师的出勤和业情况及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核表。具体培训进程、内容:①、5月份制订专题培训实施计划;②、5月下旬辅导员(曹益伦)参加区级培训;③、6月上旬开展第一次校本培训,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培训内容:《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第一部分“理论篇”; 《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发放“教师按需培训学习调查表”;建立学困人员专人帮困机制;完成作业1;④、6月中旬开展第二次校本培训,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培训内容:《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第二部分“操作篇”(结合“教师按需培训学习调查表”统计情况调整培训内容);《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分学科培训);完成作业2;⑤、6月下旬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完成作业3;

⑥、7-8月实践操作,要求建立“个人工作室(BLOG)”;完成作业4;

⑦、9月份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写好个人学习体会,培训总结;复习迎考。

六、考核、评价

培训结束后,接受区教师进修学校对我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培训工作进行考评,对宣传发动、组织管理、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参训率、合格率、培训效果、档案管理等情况提出恰当的评估意见。

对每位参训教师实行过程考核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过程考核成绩40%记入总分,统一书面考试成绩以60%记入总分,两成绩之和为教师培训实际统考成绩。

1.过程考核。教师全员培训过程考核由区、校两级组织实施。以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自训自练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平时学习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的观察记录,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综合性评价。

2.书面考试。主要测试《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的基本理论知识、理念等。实践考核主要考察教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课堂教学实践,网上学习、交流,专题竞赛为主要评价依据。

3、考评阶段(XX年9月底)。

培训结束后,接受区教师进修学校

对我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培训工作进行考评,对宣传发动、组织管理、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参训率、合格率、培训效果、档案管理等情况提出恰当的评估意见。

对每位参训教师实行过程考核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过程考核成绩40%记入总分,统一书面考试成绩以60%记入总分,两成绩之和为教师培训实际统考成绩。

①过程考核。教师全员培训过程考核由区、校两级组织实施。以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自训自练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平时学习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的观察记录,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综合性评价。我镇在9月底完成课程培训考核表并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

②书面考试。9月底全市统考,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考试不合格(60分以下)的教师允许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考试作弊的教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记录在案。

③学分登记。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合格后,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相应学分。如考核不合格,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④总结评价。XX年9月底建立《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档案(包括校本培训计划、考核表、培训总结、每位教师的学习笔记、3次作业等资料),同时将《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总结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

七、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1、培训成绩和证书载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晋升、评优、评先和考核的必备条件。

篇8:学校教师安全培训工作计划

我校教学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有教学仪器设备室2间, 设备价值55万元, 现代语音室、美术室、风琴室、多媒体教室等, 其中的相关器材设备都基本配套, 能够满足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同时, 建有洞口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平台, 并实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 大大提升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近三年来, 洞口县国培计划主要有农村中小学教师脱产置换培训、短期培训、远程培训等项目。尽管全县部分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国培”和“省培”, 但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也参加了县级培训。而中小学教师县级培训由我校来承担。我校开展的县级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通过以教师需求为导向, 发挥“网络优质资源和土专家”作用, 以远程培训和体验式拓展培训为手段, 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培训的主要做法

1. 充分准备, 认真做好调研分析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项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因此, 我校在开展每一期培训班之前, 下乡调研, 摸清参培教师的基本情况,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为做好培训工作打好基础。一是针对参加培训的对象进行分析调研, 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然后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分析, 作为制定培训计划的依据。二是要求参训学员在参训之前上交一份培训需求调研问卷、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 由学校梳理好,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之间讨论、交流。

2. 精心设计具体的培训实施方案

目前, 我校培训模式主要是脱产、短训、远程培训三种形式, 教学工作始终围绕着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教育培训两条主线展开。特别是积极采用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 通过“洞口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及相关网络平台, 作为教师学习、交流的主要阵地。

在实施培训过程中, 我校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模式, 而形成以探索问题为中心, 以远程培训为载体, 紧扣新课标, 以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为核心来安排培训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还组织了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观摩教学、互动研讨、教学实践等活动, 建立了“专家引导—实践参与—反思总结”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远程培训为中小学教师创造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3. 精心组织培训师资, 优化师资结构

培训师资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通过精挑细选, 构建起一支素质较高的师资力量。首先, 要求培训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 还必须了解、熟悉中小学一线教学的相关工作, 并在相关的学科教学及教研中有所成就。其次, 以“请进来”的方式, 请一线很有名望的中小学教师和县内外的教育专家来扩充师资队伍。最后, 针对远程培训, 我们借鉴网上国内外著名的培训授课专家的视频课程, 筛选出优质课作为洞口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课程资源, 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专家型的教师培训团队。

4. 注重培训期间的管理工作

加强培训管理, 有助于提升培训质量, 主要分为对培训目标和培训过程的管理。培训过程管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控和指导, 确保各项工作按着计划不断推进。在培训中, 第一, 我校班主任经常下堂为培训学员作辅导工作;第二, 我们严格学员的管理工作, 如严格考勤制度、严格卫生制度、严格上课期间手机关机等制度;第三, 我们在培训结束后, 对培训情况报告给洞口县教育局, 洞口县教育局再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各乡镇, 在全县范围内通报, 学员培训情况与其年度评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以及教师资格再认定挂钩, 这样起到了培训的督促和激励作用。

此外, 对培训管理还要继续延伸到课堂培训之后。我们一般采取的后续管理有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建立完善学员信息库, 对培养对象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为他们创建交流学习平台, 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三是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 与之加强交流沟通;四是关注他们的专长成长, 以保证教师可持续发展。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湖南省洞口县教师进修学校 (以下简称“我校”) 承担着全县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2010年起实施“国培计划”以来, 我校对湖南省洞口县 (以下简称“洞口县”)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又有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和创新。那么, 如何抓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洞口县,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远程培训

参考文献

[1]况红.有效实施“国培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1) .

篇9:中职学校教师在职培训调查

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培训对象的期待

从调查结果来看,54%的教师认为此次培训提供的相对最多的是本专业的前沿理论,36%的教师则认为是职业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论知识。然而,希望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作为培训内容重点的教师却有66%,只有7%的教师希望将重点放在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上,24%的教师则更期待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面有所提高。同时,教师们普遍比较看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实际操作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培训内容的课程编排总体来说是合理且令人满意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参训教师原基础与知识专攻方向的不同,导致课程编排难度增加,从而使课程编排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要求。通过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统计,我们发现,此次培训的“入口”筛选不够合理,中职学校在对参训教师的筛选上,未能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下发的指导意见上报和选送参训教师。

半天理论半天实践最受欢迎

在前期培训过程中,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以“前半程集中理论培训,后半程集中实践培训”的方式开展培训,占72%,“前半天理论培训,后半天实践培训占15%,前半天集中实践培训后半天理论提高占8%”。而参训学员期望的最理想的培训模式主要集中在“前半天理论培训,后半天实践培训”的方式上。

此次调研的6所培训机构,3所设在理工类院校,2所设在综合性大学,1所设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根据走访意见,学员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在全国专业技能较强的对口学校或者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培训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专业知识提升与开阔眼界是最大收获

在培训中,29%的教师认为所学知识脱离实际,30%的教师觉得所学与期望存在偏差,同时39%的教师对培训当地日常生活不习惯。不过,他们对此次培训的总体评价,持满意态度的占到了55%,18%的教师给予了非常满意的评价。调查表明,他们承认经过此次培训得到的收获较多,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有所提高,79%的教师认为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篇10:学校教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紧扣“xx”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体目标,以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我校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二、领导小组

三、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四、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自我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培训内容

1.20xx年版新修订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学习培训。

2、课题实验工作培训。

六、培训时间

20xx年8月25日至28日。

25日上午:暑期培训动员、安排;

25日下午: 20xx年版新修订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学习

26日:新修订的《中小学课程标准》辅导;(多功能教室集中)

27日:如何进行课题实验辅导:(多功能教室集中)

28日上午:新修订的《中小学课程标准》辅导;(多功能教室集中)

28日下午:撰写暑假培训心得或个人总结。

七、培训要求

1、提高认识。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暑期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艺术,适应沣东新城关于教师合理流动的新要求,为自己的发展和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2、按时参训。每名教师要切实按照区教育局和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学习培训,珍惜专家辅导的机会,加强自我研修,记好笔记。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图书等多种途径对新课标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探讨课题实验研究的方法、步骤,使我们的暑期培训做到求实、有效。

篇11: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贴近实际,突出重点,创新思维,讲求实效”的原则,以新课改培训为重点,以和谐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全市广大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任务

根据[20xx]2号文《关于20xx年教师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的安排,我校20xx年主要承担以下教师教育培训任务:

1、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

举办我市初中、小学新任校长上岗培训,使我市初中、小学校长全部具备任职资格。

2、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培训

继续对全市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语音、语法和课堂用语等方面培训,整体提高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

3、班主任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按照省、市要求,推荐、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然后组织骨干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对我市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并组织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等级认证。

4、音乐、美术教师培训

对我市中小学的音乐、美术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我市音乐、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具体安排见20xx年教师教育培训活动配档表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教育培训基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师教育培训工作:

组长:zz

副组长:zzz

组员:zzzzz

2、物质保障

我校拥有一幢可容纳45个教学班的教学楼,一幢实验楼,一幢图书楼,一幢餐厅楼,两幢宿舍楼,3个大型实训车间, 3个多媒体教室,3个微机室,教学设施完善,可为教师教育培训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3、管理保障

篇12: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县局《关于2012—2013学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x政教发[2012]192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职责 :

1、制定培训计划、制度、考核办法等,并监督实施;

2、安排组织教师集中培训,督促教师训练作业的完成。

三、检查指导组:(下设两个小组)

(一)行政检查组:

组长:xx

成员:xx

职责:

1、收集汇总各类检查表册;

2、检查教师训练作业的数量,填写检查表。

3、按时收交各年级教师训练作业;

4、负责知识结构图的应用;

5、搜索八部电影,方便教师观看。

(二)业务指导组:

组长:xx

成员:xx

职责:

1、每人分管一项,为参训人员提供示范作业;

xx——知识结构图

xx——课后练习题

xx——错题积累与分析

xx——课堂教学技能设计

xx——八部电影观后启示、观后感

2、检查所负责专项作业的质量,填写检查表;

3、负责参训教师的集中培训。

四、训练目标

使教师熟悉并掌握学段内各个年级教材知识,从整个学段的教材知识体系上分析、把握任教年级教材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能够做到随时沟通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避免孤立地教授某一知识,为胜任大循环教学奠定基础。

五、参训对象

按上级文件精神,教材知识训练对象为所有在职学科专任教师,所属对象均必须无条件参与,希各同志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积极按时参加培训。

六、训练任务及要求

(一)教材知识训练任务

1.知识结构图:

(1)全册知识结构图(参照《知识结构图》书中范例,完成三/六年级)

(2)单元知识结构图(三/六年级)。

(3)各课知识结构图(任教年级)。

2、课后习题:

(1)内容为三/六年级

(2)45岁(含45)以上统一不做课后题,代之以分析今年毕业班试题,注意分析试题而不是分析试卷。

(3)英语教师不做,代之的是英语简笔画。

3.完成任教年级64道学生作业或考试中错题积累与分析。

(1)纠正方法:阅读教材、复习概念、看例题等。

(2)处理:作业纠正、单元考试再考等。

4.参加过2011--2012学年教法集中培训的英语、科学教师还要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1)全学年完成任教年级课程课堂教学技能设计40节,其中上册教材20节,下册教材20节,导课、讲课、提问、板书、结课分别8节,要求设计的类型与方式不重复。

(2)全学年完成任教年级教材8个单元知识内容分析,其中上册4个,下册4个。

5.参加过2010--2011学年教法集中培训的中小学语文、数学教师除了要完成上述教材知识与教育理念训练任务外,重点运用知识结构图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1)积极参加省市以“说课标、说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围绕2011年修订版新课标,画出两份本学科新课标知识结构图,其中一份为自选某一专题知识结构图,一份为全课标知识结构图。

(2)应用知识结构图改进课堂教学,选取任教年级三篇课文,每篇课文分别选取一种知识结构图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三篇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材料(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图作品)。

(二)教育理念训练任务及要求

1.组织教师观看八部反映教育题材的电影,上学期:即《孩子不坏》、《为了霍洛维茨》、《叫我第一名》、《三傻大闹宝莱坞》,下学期:即《我和我的小鬼们》、《蒙娜丽莎的微笑》、《尘封日记本》、《为生命奠基(讲座)》。

2.教师观看电影后,针对每部电影各填写一份观后启示,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观后感。

3.八部电影单周周三、四下午在多媒体教室轮流放映,每月一部来时签名。

七、训练形式

集体培训、完成专项作业、集体研讨、课堂教学实践、观看教育电影。

八、训练时段

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

1、坚持周查月结制度,对教师训练作业进行登记检查。

2、12月份围绕训练作业开展一次展评活动。

3、2013年4、5月组织开展应用知识结构图的观摩研讨和成果征评活动。

4、2013年8月继续组织全县教材知识全员过关笔试考核。

周次

时间

活动内容

周次

时间

活动内容

18.31---9.2学生开学

111.12--11.16

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研讨会、学科组校本教研活动

29.3---9.7

完成计划、制度

211.19--11.2

3课程标准学习考试

39.10---9.1

4校本教研安排、学习启动、个人课题确立

311.26--11.30

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

49.17---9.21学科组校本教研活动、小班额有效教学推进会

412.3--12.7

学科组校本教研活动、校本培训作业检查小结

59.24---9.28

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课程标准培训学习。

512.10--12.1

4个人课题小结(论文、叙事、案例)

610.8---10.1

2校本教研月小结、新课标教育教学能力远程培训、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12.17--12.21优秀教科研成果评比

710.15---10.19

有效教学专题调研、学科组校本教研活动

12.24--12.28

学科组校本教研活动、校本培训作业展评

810.22---10.26

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作文教学观摩活动、“阳光师训”活动

12.31--1.4校本培训作业检查学期总结

910.29---11.2校本培训作业检查小结、知识结构图学习、研讨、交流

1.7---1.1

1个人研修材料的收集上交

11.5--11.9

各学科教学观摩活动、期中考试

1.14--1.18

篇13:学校教师安全培训工作计划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

体态律动在幼儿园作为一种基本训练, 常常为舞蹈或音乐游戏中的某些新动作做准备, 有时也作为一种组织教学活动的手段, 在进出活动室的时候用进行曲走步或作为某种舞步。由于体态律动和律动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以形象思维和动作记忆为特点的幼儿, 特别容易在体态律动中享受到表现和创造的快乐。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对具体动作的掌握, 或者说是对优秀体态律动教师的教学模仿。由此, 在自我教学中容易出现“生搬硬套”“消化不良”的现象。最后使得幼儿虽然对体态律动感兴趣, 但是却对体态律动教学产生了厌倦。这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教师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原理的不熟悉。

这次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幼儿体态律动教学培训, 笔者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法主要特点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节奏向学生介绍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 使他们能够掌握一种音乐和表演的即兴性, 并且带有一种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在此次国培过程中, 来自各地区学前的音乐教师亲身参与了大量的体态律动, 我们学员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音乐的呼吸和情绪起伏的律动, 充分体验到每一个身体的动作都不是机械的动作, 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律动的体态。

二、从最简单的步态开始, 引领幼儿走进音乐

体态律动教学法不对体态的身体姿态或者外表形式作要求。因此, 即便是一个音乐资质非常普通的幼儿, 都可以用他所认为的最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而达尔克洛兹将这种最简单的动作还原成步态, 并设计了一系列步态练习, 达到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而这样的步态绝不给幼儿造成音乐学习的负担, 恰恰相反, 这些步态都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做到的, 它包括行进、走、跳、跑、跃、单脚跳、摇摆、奔腾等自然的体态动作。

当幼儿的步态与所听到的音乐逐渐协调, 那么这两方面相互协调所产生的舒适感会逐步引起他的注意。随着这种特别经验的积累, 幼儿慢慢会产生追求这种经验的意识。随着这种意识的逐步积累, 幼儿开始渴望挑战更高难度的步态练习。因此, 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步态练习的进一步拓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步态与空间的关系

不同的步态对应不同的空间设定。“人的知觉结构与外部世界物理结构的一致, 使得人对自身心理的高低体验与外部物理世界的空间高低体验相同步。所以音乐的频率变化———我们称之为音高变化也带给人以空间位置的变化。”[1]当幼儿步态与音乐达到和谐时,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步态与空间关系的体验需要。教师要清楚的是幼儿这种体验是由简单到复杂的, 教师不宜一开始就选择兴奋度高、幅度大的步态来让幼儿感受空间上的变化, 这样容易使幼儿因过度兴奋而游离于空间之外, 也存在着潜在的人身伤害的危险。教师应当在幼儿可以达到在行走中做出对空间反应的能力时, 才选择将这种能力迁移到跑、连步跳、奔腾、摇摆与之相对应的空间体验中去。教师在使用音乐时可以改变音乐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 如节奏、音区、速度、力度等, 以锻炼幼儿的应变能力。

2. 步态与同伴的关系

幼儿一开始的步态练习以自我为中心, 还无法考虑到自己的步态对他人的影响。然而随着步态练习的深入, 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幼儿提供机会, 使他们逐步学会与其他同伴的相互配合, 同时能够学会改变动作的姿态、幅度以及行进的方向或速度来避免相互干扰。例如, 在这次体态律动培训过程中, 导师选用了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主题与变奏》主题和肖邦的《前奏曲》第四首带领学员进行步态练习。导师选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队形图, 这就需要每个学员之间都要考虑到自己的步态、空间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员之间不能用语言提醒对方, 而是要靠眼神交流来一起完成直线、对角线、方形、圆形等不同队形的变化。当然, 导师提醒我们, 在实际操作中要随时观察幼儿的配合情况, 当幼儿在同伴配合过程中, 显得手足无措、紧张且毫无乐趣感时, 那么教师应立刻降低活动难度, 以保证幼儿始终处于大脑的最佳唤醒状态。

三、将抽象的音乐要素转化成具象的身体运动

长期以来, 我们把审美价值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 并将审美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幼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是的, “艺术教育之所以存在和必须存在, 就在于其审美的本质与特征, 就在于其审美的价值和作用。这一点, 我们不能怀疑, 也不要动摇”。[2]然而, 一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将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重任主要托付给了音乐听赏活动, 而忽略了幼儿身体对音乐的感受。另一方面, 在人们的思维中, 身体充其量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些模糊、混沌的感觉, 知觉或其他感性经验, 而不能给人以理性的秩序和清晰的信息, 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对人复杂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这种思维定势禁锢了教师, 不敢承认音乐带给幼儿感官的快适和满足。

然而, 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理论重视通过动作对音乐进行体验和感受。身体的运动和表现使得抽象的音乐要素成为了可以看得见的身体活动。可以说, 用身体来感觉音乐中的动态和变化, 也是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引向音感的学习的。在此次国培过程中, 导师便让学员利用身体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节奏和韵律、动作的协调平衡以及即兴创造。下面概要地介绍一个培训案例———舞动我们的丝巾。

第一步:导师强调丝巾不仅仅是道具, 更应是我们身体的延伸。学员手持丝巾, 站成圆圈。导师边做动作边说:“我的丝巾可以这样飘动……还可以这样飘动……”导师示范了一两个动作后, 对学员说:“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舞动丝巾。”各学员丝巾在舞动中有的有力, 有的飘荡, 有的舒展, 有的急促。导师鼓励学员创造出不同的感觉。第二步:导师在钢琴上弹奏不同的音乐, 要求学员的即兴表演既要保持稳定的律动, 又要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情绪和奏法 (例如断奏、连奏等) , 通过动作寻找并适应音乐的感觉和特点。整个过程中导师没有使用过多的语言, 而是让学员自己感受音乐中不仅有稳定的音乐恒拍, 同时也有很多细微、细致的节奏运动。学员要随时根据这些音乐中的变化, 来调整自己身体律动的稳定与协调。

因此, 导师强调, 动作促进了幼儿对抽象的音乐要素的理解, 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开始与结束, 也为幼儿的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提升幼儿体态律动的表现性与创造性, 关键在于钢琴的有效运用

此次体态律动培训过程中, 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 那就是导师出色的钢琴即兴弹奏, 可以使幼儿始终处于新鲜的音乐感受之中, 那些出其不意的变化更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享受, 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听觉注意和敏锐反应。培训中导师通过琴声的渲染, 使整个体态律动教学充满了音乐的气氛。导师对音色的控制以及对演奏技巧的变化处理, 都让学员的体态律动变得自然而富有美感。下面我们以一个培训案例予以呈现。

“感知三拍子的音乐”———第一步:学员10人一组, 地上摆着5个有一定间距的呼啦圈。导师要求学员根据音乐的变化选择自己经过这5个呼啦圈的行进方式。第二步:导师开始弹奏三拍子的音乐, 每一个学员要仔细听着音乐选择行走、跑、连步跳、跑跳步中的一种。当然, 学员的行进方式同时还要跟着导师弹奏音乐的力度、音量的变化迅速作出调整。当音乐中出现某种信号, 如规定出现一串颤音或静止时, 下一个学员迅速做好准备, 开始进行。第三步:导师开始时的音乐是一拍一音, 学员熟悉和适应了以后, 导师的即兴弹奏逐渐增加了新的变化, 音乐可以时而快速, 时而慢速;时而在高音区, 时而在低音区;还可以有不规则的停顿等。学员需要跟着导师在钢琴上的变化做出在圈内或者圈外的行进改变。在导师弹奏出很短促的声音或是跳跃的声音时, 学员应是脚尖触地且也是短促有力或是轻快跳跃;导师弹奏的音乐连贯舒缓时, 学员应是脚跟触地且应该缓慢柔和。第四步:导师进一步让学员在三拍子音乐和四拍子音乐的比较中练习。导师不间断地即兴弹奏三拍子音乐和四拍子音乐, 请学员认真听辨, 迅速反应。如果想增加一些难度, 导师的弹奏可以取消左手的伴奏音型, 让学员只凭导师右手弹奏的单旋律听辨三拍子或四拍子的变化, 这需要教学双方都要有很好的音乐感觉。

这个培训案例说明, 体态律动教学中钢琴的即兴演奏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钢琴即兴演奏, 它必须与律动教学互通, 通过有特征的琴声来刺激幼儿的身心, 并激发他们做出相应的反应, 从而获得音乐感受。

此次, 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承办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骨干教师培训”, 其培训理念是力图将达尔克洛兹、奥尔夫、柯达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相融合, 形成适合于我们当下音乐教学的新体系。因此, 它给我们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传递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我们不是要模仿培训导师的每一个教学细节, 而是要将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的音乐体验与感受牢记于心,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生发、创造。

参考文献

[1]周海宏.音乐何需“懂”——面对审美困惑的思辨历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1.

篇14:基于学校的小学教师培训研究

受现行体制的制约,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课程学习与将来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基本脱节,他们从学生角色走向教师角色,可以说是从头开始。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更新知识结构与理念,故步自封,也会影响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职后培训势在必行。

认真分析,不难发现目前小学教师所接受的培训实在令人担忧:就学校而言,在职培训就如同空中楼阁,没有“接地气”。一是教师中真正能接受培训的人少之又少;二是所谓的继续教育,采用网上学习的方式,大家为了拿个分数,下载软件,“时间动人不动”,效果等于零;三是教研部门组织的培训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四是90%的教师没有明确的成长目标与发展规划,缺乏自我培训的内部动力。教师的在职培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但各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一年搞不了几次教研活动,有的话也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

近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诉求的不断提升,教师培训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如何走出教师职后培训的困境,提高培训的质量?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教师讨厌培训的原因

培训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什么不受教师欢迎呢?我们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走访广大一线教师,找到了教师“厌训”的真正原因:

第一,工学之间的矛盾。教师所能接受到的短期培训,大部分都在工作期间。外出培训时段,学校安排代课教师来管理班级或讲授课程。培训回来,教师还得“补作业”——批改因外出期间所落下的作业以及学生知识方面的欠缺,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受训教师的负担,使他们不想去参加培训。

第二,培训效果不明显,教师不乐意参加培训。

1.培训课程设置不合“口味”。培训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课程过于“理想化”,甚至是一厢情愿,不了解教师真正的培训需求,有时就是绣花枕头——好看不中用,这也就是教师不愿参训的主要原因。

2.培训师资过于“高大上”。一些专家脱离实际,讲起理论来滔滔不绝,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不能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这样的培训不“接地气”,教师感觉收获不大,不想去接受培训。

3.培训的形式过于单一。教师获得的培训和教研服务大多遵循相对单一的“传授——接受”范式进行,例如专家报告、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师徒结对以及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开展的信息服务。这样的培训,受训教师只有被动地“接收”,完全没有了主动性,因此更没有了积极性,“人在曹营心在汉”,玩手机的、聊天的、看杂志的大有人在,这样的培训,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二、提高培训质量的策略

“基于学校的小学教师培训的研究”课题开展两年来,我们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成人学习的心理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调动了广大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与内驱力,激活了他们内在的参训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培训的实效。

1.准确定位

培训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一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均是教师。因此,培训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要站在参培者的角度来设计与实施培训工作,一切以教师的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来制定培训方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校依据教师自己制定的专业成长近远期规划与培训愿景,分层次、分批次地组织培训。培训前,进行充分的学情调研是关键。学校通过交流、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初步设计培训方案,之后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最终确定具有针对性、务实性的教师感兴趣的培训课程。

2.行为跟进

(1)课程设置“要务实”。对于受训教师来说,课程就像是菜肴,应该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努力做到“因需施培,因师施培”。2014年12月30日,我承担了两天的甘肃特岗教师的培训任务。因为缺乏前期的调研准备,我只能根据自己地区青年教师的愿望与水平,进行课程安排。内容包括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流程;如何说课;完整的教学展示;学会观课、议课等。等到了会场,经过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我才意识到我的“课程”实在是遥不可及,严重地脱离实际。因为,所谓的特岗教师,大多身处条件相当艰苦的偏远山区,往往一个学校就一两位教师,既是校长,又是后勤主任;既是语文教师又是音乐、美术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保教员。那样的环境,怎么进行学科教研?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又该去哪里观课、议课?说课又有谁会听?面对这样的学员,我及时调整了培训目标,重构培训课程,如改原来的“教师职业规范与道德修养”为讲述“我的教育故事”,授课教师与学员互动交流,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在故事中达成教学目标。培训中,我的任务更多的是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研修氛围。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我的教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这也正是“教学相长”的道理。正是因为我及时调整了课程内容,才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2)培训师资“有水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广大一线教师最喜欢的培训师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他们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榜样就在身边更容易学;排在第二位的是高校的学科专家,他们站位很高,拥有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能打开教师的视野,带给教师最新的理念;最不受欢迎的就是领导,所谓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教师喜欢“有水平”的人为自己授课,不会觉得浪费时间,而且“听着过瘾”。我们在安排教师培训时,充分考虑教师的感受,聘请的培训教师一定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

(3)培训形式“多样化”。谁都不喜欢墨守成规与一成不变,培训亦是如此。如何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培训就是通过“外在的有限的给予激发教师内在的无限生长”。培训的终极目的不是教给教师多少现成的知识、多少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看学员是否习得了自主研修与合作研修的思想与方法,是否获得了自我反思与自我超越的理念与精神,是否产生了持续改进与专业成长的动力与愿望。从这个目标出发,培训时就会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

3.及时反馈

很多的培训,就是“一锤子买卖”,讲完完事,效果如何不去评价。离开了及时的反馈,组织者心中无数,授课教师心中无数,培训效果也就无从考评了。在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后,每次培训结束,我们都会跟踪进行回访或是对培训的满意度做个问卷调查,以便后期改进,实现了培训工作成效的螺旋式上升。

三、教师喜欢的校本培训模式

自主学习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自学教材,教师自学教程,然后反思实践,写出学习体会,最后接受评议。这种培训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且自由度较大,最终的评议也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有自评、有同伴互评、学校领导评议及专家评议。

专题讲授式:聘请专家就教师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培训,一般以讲座的形式来进行。例如,“教师职业规范与道德修养”,请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使受训教师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案例研讨式:学校里的培训,教师比较喜欢以案例的形式来进行。某位教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大家以此为靶子,进行研讨,之后提出修改意见,授课教师进行二轮、三轮执教。这种培训模式中,专家的作用尤其重要。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力器。离开了专家的引领,教师有可能就在原地打转。

课前研讨式:根据“木桶”原理,努力克服年级教师中的“短板”,加强课前研究,强化把“课本教厚”的理念,确立“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的三段式教学思路,实现了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呈现上升趋势。在几次全区统一测试中,我校成绩都遥遥领先,这些都得益于课前研讨。

访问式的培训:目的性强,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门全天向教师开放;“推门课”及时了解教师教研教改现状,真实可信;“过关课”给年轻教师压担子,促其尽快成长;“汇报课”交流听课学习成果,推广经验,全体受益;“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教师提供可供借鉴的样板;“研讨课”倾听不同的声音,最终达成共识。

菜单式的培训:这种培训模式类似于“自助餐”,教师各取所需,针对性强,因此,实效性也最高。这样的培训对培训师要求很多,也很高,唯有如此,方能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

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可谓任重而道远。实践证明,基于学校的教师培训,起点低、易操作、效果好。它可以大大弥补上级相关部门所组织培训的不足,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培训的模式也一定是更为多元的、高效的。

(作者单位: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工业街小学

上一篇: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下一篇:有效降低员工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