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

2024-04-28

学校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通用8篇)

篇1:学校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

学校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

一、教育科研工作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承担的子课题为《课程目标深化与教学内容细化研究》,正在研究阶段。

2、全国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与保障机制深化研究》实验课题,承担的子课题为“中学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与实践”。正在研究阶段。

3、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校本科研与教师发展研究》,列入省所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相关项目研究序列,正在研究阶段。

4、“十二五”吉林省电教科研重点课题《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承担的子课题为“基于‘班班通’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正在研究阶段。

5、组织参加 了“‘十二五’全国校本科研骨干培训暨2012基础教育质量论坛”和“以德治校深化研究”课题成果展示。

二、师资培训工作

1、完成了省、市各级培训部门组织的学校各级骨干教师参加的培训学习的组织工作

2、协助各年级组织免费师范生参加了国培计划免费师范生培训活动。

3、协助各年级组织教师参加了省级学校及市内各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教学活动。

4、组织新上岗教师参加了“吉林省人教社高中新课程教材跟进培训”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

6、组织教师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同步研修培训。

三、教学研究活动

1、组织完成了学校的“青年教师竞赛课”活动。通过青年教师竞赛课,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和相互学习、互相切磋的方便条件,使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为学校发现和培养教学新秀提供了良好机会。

2、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高效课堂研讨课。基本上都能按照高效课堂的模式完成授课任务,在实施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改革过程中起到了表率和示范作用,得到了领导、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3、开展了优秀备课组(高一地理、高二数学、高三生物)经验交流会和优秀班集体(高一李湘楠、高二白英明、高三王丹)经验交流会。、开展了高考教研会——如何做好高考复习(全体教师参加)。

5、我们组织完成了学校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和相互学习、互相切磋的方便条件,使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为学校发现和培养教学新秀提供了良好机会。

6、进行了衡水中学学习汇报会(高三各学科组长参观衡水中学后谈体会,全体任课教师参加。)

7、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9个学科的高效课堂研讨课(全市高中开放)。在自己本学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衡水中学、长春市实验等学校的教学优势,基本上都能按照高效课堂的模式完成授课任务,在实施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改革过程中起到了表率和示范作用,得到了领导、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篇2:学校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

在学校整体工作的基础上,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总结课程实施中形成的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深入开展以校级、市级研究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套路建设,努力营造英语教育教学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每一位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是重点和措施。

(一)掌握理论。

教研小组活动要改变听课、评课的单一形式,增加教研小组学习的新内容。本学期将继续学习《英语新课标》和《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体需求,关注学生情绪,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努力将新概念、新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用这些概念指导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学生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真正开展好活动,让教研组的活动发挥它的实际作用。

(二)掌握套路。

1、“教学常规”的学习与实施,组织这群教师学习常规,使常规的实施成为全体英语教师的自觉行动。

2.新课程和教材的培训使教研组成员更加明确了英语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3.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举措。因此,教研组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效果。集体备课的活动时间以确定时间和不确定时间相结合为基础。每个月在确定的时间集体备课时,我们通常利用不确定的时间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有效解决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进英语教学。

4.积极开展教研组讲座和评课活动,紧紧围绕教研组活动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人人有研活动。每位教师都应该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更好地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重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在评课说课中,学生要以主体为主体,注重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5.协助教导处不定期深入课堂,检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尤其是备课、批改作业、评课质量。

(3)注重质量。

1.组内每一位英语老师都要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思想,继续做好优秀学生培养和差生帮扶工作。

2.组织小组教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3.研究后进生

4.教研组制定一个学期研究主题,制定详尽的研究计划,并要求组内教师围绕这个研究主题每人制定一个学期研究专题。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主题研究学习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研究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本组教师人人受益,共同提高。

5.教研组的研究课题要完成几个“一”:制定一份学期研究计划,读一本相关专著,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写好一篇研究总结。

(4)抓活动

1、教研组要开展一些综合性的活动,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运用、在参与中体验。

篇3:学校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

田慧生:教研体制和教研队伍, 从其自身历史来看, 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而同步发展起来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身富有特色, 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各省陆续建立教研的相关机构, 至今有60多年的历程。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 各级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大国, 特别是在过去受教育人口众多、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而教育规模巨大的情况下, 我国能保证相对稳定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我国教育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与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所发挥的特殊的专业指导和服务作用分不开。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教研室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传播教育教学理论和理念、培训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在最近10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教研队伍作为不可替代的一支专业力量, 在支持、引领、服务新课改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保证了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够平稳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

我们称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 他们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指导和培训教师,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而且很多教研员本身就来自一线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群体。所以教研员可谓是最贴近一线、最贴近我们教学改革实践需求的一支专业队伍, 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现在我们支持、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专业机构力量多样化, 但是这么多年教研室和教研员能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 这与他们始终密切地贴近一线、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学校的工作定位是相关的, 而且形成了很好的传统。所以, 应该对我国教研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对其在未来能发挥的作用, 抱有乐观的期待。

《中国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组织全国教研部门召开工作与学术研讨会议, 是否中心已将组织、领导全国教研部门开展基础教育工作纳入中心职责之中?中心将如何推进全国的教研变革与发展?

田慧生:中心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一个单位, 一个国家课程教材教学的专业机构, 承担的职能是多方面的。例如, 服务于国家的课程教材改革、指导基层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研工作, 都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现在, 我们的课程改革正进入一个深化的阶段, 一个需要逐步常态化、制度化的发展阶段, 工作的重心在于把课改的目标、精神和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落实好。要完成这样的任务, 中心需要与广大教研机构、教研队伍一起, 共同合作, 全方位地服务课改的使命和需要。

为了抓好这项工作, 中心最近也在调整一些工作思路。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与全国教研机构的合作, 提升中心在全国教研战线方面的协调、组织和引领作用。2012年11月我们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首届全国教研机构负责人联席工作会议, 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亲自到会讲话, 对全国教研战线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同时对未来教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好, 对全国的教研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中心将来可能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团结组织全国的教研部门共同规划好全国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务、工作基本思路和工作基本布局, 形成全国教研工作一盘棋这样的局面, 大家共同努力。二是要创造条件, 对全国教研系统的骨干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2012年我们结合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实施, 对全国地市级教研部门负责人做了全员培训, 今后要继续开展一些专项的培训与指导。三是创造一些条件, 搭建一些平台, 加强教研队伍、教研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 使全国教研工作进一步形成合力, 聚焦在重点教研工作和任务上, 更好地为国家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力争将中心发展为全国教研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中心。

《中国教师》:您在原来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任职副所长多年, 管理的是教育科研, 现在负责中心的工作, 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研工作联系密切了。对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研与科研, 可否请您为大家谈谈您对这两者的看法?这两者有何异同呢?

田慧生:科研和教研都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离不开的专业保障。在基础教育中, 科研和教研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本任务是服务于人的培养。但是, 在具体工作重点、服务对象和工作方式上, 科研和教研有一定的差别。教育科研工作可能更关注于宏观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战略性问题, 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从理论、实践、政策上进行集中研究, 提出决策方面的专业意见。教研工作就是教学研究工作, 服务和研究对象相对更加集中, 主要是教师、学生和学校;研究的核心问题应是如何有效地教、如何有效地学, 就是要解决好教和学的问题, 从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最终达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专业服务。所以, 教研和科研从工作方式、研究手段和最后研究的成果来看, 有一定差别。科研可能最后形成了专著、报告、论文和决策建议等, 教研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让教师教得好, 学生学得好, 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切切实实地得到提高。

《中国教师》:曾经有人倡导教研工作科研化, 您认为这一观点可取否?

田慧生:这一提法, 不应该是把教研的服务和研究对象泛化。所谓教研工作科研化, 就是教研的工作要提高水平, 要借鉴科研的专业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教研工作, 不仅仅是对教师听听课、给教师提提建议、做点培训。要适应时代需求, 教研工作需要不断地更新其研究的手段和方法、研究的观念。从这一点上讲, 教研确实要向科研学习, 要把最新的、有效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借鉴到教研工作之中, 加大研究的力度。

《中国教师》:您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有很深入的研究, 著作丰硕。从教育学者的角度出发, 您认为我国当前的教研工作质量如何?在接下来的新课程教育实践中, 您认为各级教研室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何处?

田慧生:总体而言,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期间, 我国教研工作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教研工作大体上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保持了一定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但是, 现在教研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随着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和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全面实现, 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思路、工作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重点解决“有学上”的问题, 现在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主要标志的内涵发展阶段, 所以在这个时期, 如何提高和保障教学的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来看, 教研工作要满足这样的工作需求, 还有一定的距离。下一步, 要进一步创新教研工作, 无论是在进一步确立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方面, 还是队伍和机构的建设方面, 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关于未来的教研工作重点, 我有以下想法和建议:第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教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教研工作的重要作用。说到底, 提高质量要依靠我们教师水平的提升。而教师水平的提升, 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借力于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如何更好地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尚需教研战线的努力。第二是要坚持育人为本。教研队伍要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的精神, 以及深化基础教育课改的过程中, 发挥新的重要作用。教研员不能仅仅从各自学科的立场上去提供相关服务, 而是要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要把握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 要通过教研工作, 让学校、教师知道我们的改革应该向何处去, 我们的着力点在哪里, 从而发挥好方向引领作用。比如, 《纲要》提出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像这样一些根本性的要求, 就为下一步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教研工作也要把这些作为根本性的要求来加以把握, 这样教研员具体学科的教研工作才有了正确的方向, 研究怎样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我们从具体的教学、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创造什么样的条件, 而不能只关注在课堂的45分钟内如何完成教学任务, 不能只考虑到单纯的知识和技术的问题。教研员一定要知道把教师和学校带向何处。

第三是进一步健全教研工作机制, 保障教研工作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应该说, 几十年来教研工作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 而且也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完整的三级教研体系和很多有效的工作机制, 但从面向未来的角度来看, 我们尚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 教研员的专业标准应该如何?现在我国有教师的专业标准, 而教研员作为教师的教师, 还没有相应的专业标准规定, 这不利于教研员的选拔、评价等工作的开展。另外, 也缺乏教研员的培训机制、网络研修机制、教研机构和教研人员的评估机制等等。现在也有人提出, 教研人员是否也需要有一个准入、流动、退出的工作机制。这些都有待于工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第四是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 要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高水平的专业服务。下一步的工作可能要特别地聚焦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作为教研工作的核心。二是要始终把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 常抓不懈。人才的培养说到底还是要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课程实施关键还是看课堂如何, 课堂教学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 这个重点不能丢。三是把人才培养模式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及相关研究, 作为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例如, 现在处于推进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监测与评价, 还有中考改革、学生的日常评价, 这些都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这是《纲要》的要求、十八大的要求, 需要探寻多样化、有效的培养模式。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突破。四是加强农村地区的教研工作, 改进其薄弱的现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五是围绕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教研工作要展开一些集中的、专题的研究。例如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教研要研究如何科学地减负, 做到既负担合理, 又有利于学生成长。作业似乎是一个很具体的小问题, 其实有很大的学问, 直接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教研工作既要着眼于整体性工作, 还要像科研工作一样聚焦在一些关键性的热点问题上, 进行深入的研究, 切实地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告诉教师应该怎么做。

全国教研是一家。全国各地教研各具特色, 都有很多独特的好经验, 需要加强纵向的、横向的联系, 使得好经验能得到及时的传播。中心愿意牵这个头, 搭这个平台, 加强各地的交流, 提升教研专业水平和能力。

《中国教师》:对于教研员的专业标准您有何建议?

篇4:学校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

【关键词】体育教师;学校环境;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

【Abstract】Taking P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ses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PE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 variables.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environment on college PE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from the Angle of management,thus further optimizing the environment of school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arousing work enthusiasm.

【Key words】PE teachers; school environment; job satisfaction; job performance

引言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上,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2014〕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者我国体育进入了“改革元年”,我国从“金牌体育”向全民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思维出发,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将进一步发挥其在体育强国中的意义,社会大众重新认识了体育的意义和综合效应,全社会对体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层次、更深一步的要求。无论是群众体育的发展,还是学校体育的提升,都和高校体育师资有分不开的关系,高校的体育教师作为专业培养体育人才的关键角色,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是体育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工作热情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培养好学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是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1〕。因此,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近些年来被学者逐渐重视,也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高校的学校环境差异很大,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都存在差异,高校的软硬件在体育学科上的投入也不同,造成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同〔2〕,因此把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作为研究内容是有必要的。本研究以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现状及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同时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学校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利于高校领导层、管理层等制定相应管理措施,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管理环境,为管理者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3〕、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62份,回收率为90.5%,其中剔除未完整作答和明显重复的无效问卷34份,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为82%,其中男176人,女152人;博士34人,硕士173人,本科121人;高级职称82人,中级职称133人,初级职称72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采用Hoy和Woolfolk编制的《学校环境量表》,该量表包括高校领导的影响、学校风气、工作所能提供的发展前景、人际关系和物质条件等五个维度,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4。

采用Tsuietal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对晋升机会是否满意,对同事关系是否满意,对和直接上级的关系是否满意,对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满意,对单位所给予的劳动报酬是否满意,以及总体是否满意。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4。

采用Motowidlo和Scotter编制的《工作绩效量表》,包括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工作奉献三个维度,共16道题目。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2结果与分析

2.1各量表描述性统计

2.1.1学校环境量表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1可知,高校体育教师在学校环境各维度的排序是: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校长影响、人际关系、物质条件、学校风气。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师对学校工作发展评价较高,对学校风气评价最低。

2.1.2工作满意度量表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满意水平。

2.1.3工作绩效量表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最小值为3.00,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2.2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2.2.1性别因素对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在性别因素上的Sig值为0.416,大于0.05,表示没有显著性差异,且高校男、女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平均值基本相等,差异不大;同样可以看出,性别因素对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亦没有显著差异,但男性教师工作绩效稍高于女性,差别不明显。

nlc202309012125

2.2.2学历对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在最高学历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ig值为0.177,大于0.05,表示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平均值上看,本科和硕士学历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稍高于博士学历的体育教师;相反的是,最高学历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ig值为0.010,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从平均值上可以看出,本科和硕士学历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稍高于博士学历的体育教师。

2.2.3职称对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在职称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ig值为0.628,大于0.05,差异性不明显;与此相反,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在职称上差异比较显著,初级和中级职称高于高级职称和其他教师。

2.3各量表的相关关系

2.3.1学校环境与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校环境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工作满意度与校长影响、工作发展的机会、学校风气、人际关系、物质条件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学校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2.3.2学校环境与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的相关分析

从表8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与校长的影响、工作发展的机会、学校风气、人际关系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而工作绩效与物质条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学校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其中学校物质条件并不影响其工作绩效。

2.3.3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相关分析

由表9得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54,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3结论

1)本研究通过对量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高校体育教师对学校环境的总体评价及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总体状况。在学校环境量表的各项指标中,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在学校环境各维度的排序是: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校长影响、人际关系、物质环境、学校风气。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师对学校工作发展评价较高,对学校风气评价最低。在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最小值为3.00,处于中等满意水平。在工作绩效量表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最小值为3.00,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2)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方法,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方面存在差异性。①性别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上没有明显差异,但男性工作绩效稍高于女性;②婚姻状况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上没有明显差异,但离异和恋爱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稍高于已婚和未婚;③最高学历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工作绩效上存在明显差异,最高学历为本科和硕士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高于博士学历教师;④职称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工作绩效上有明显差异,初、中级职称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高于高级职称体育教师。

3)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得出:①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校环境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工作满意度与校长影响、工作发展的机会、学校风气、人际关系、物质条件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②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绩效与校长的影响、工作发展的机会、学校风气、人际关系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而工作绩效与物质条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③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相关系数为0.254,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陈云英,孙绍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J〕.心理科学,1994,17(3):146-149.

〔2〕周军红.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J〕.煤炭高等教育,1997,(4):108-109.

〔3〕周毅刚.基于管理心理学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10-21.

(责任编辑:李宏斌)

篇5:学校教师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加强教学调研,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教学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继续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加强新教师的培养,重视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重视信息技术、远程教育、体、音、美等学科的教研工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升理念。

1、继续加强关于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继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的精神;

(2)组织教师观看课改光盘,教法的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实录;

(3)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培训,到兄弟学校学习;

2、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及新学期课程内容,开展学习体会交流,积极撰写学习心得,推广学习经验。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编排及实施建议。

(2)在学习的基础上可围绕以下问题组织讨论:

a、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教师需要哪些工作方式?需要哪些技能?

b、如何体现学生发展为本?

c、如何从强化“双基”到“培养”四种能力(动手、实践操作、创新、合作交流)?

d、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e、如何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组织。

f、研究如何适应中考改革。

g、开展骨干教师创新课示范课研讨

3、鼓励教师相互听课、规定教师听课次数、课堂开放,互相学习;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承担各级研究课,起到示范和研究的效果。

4、建立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度。鼓励老教师主动培养、挂钩新教师,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实现以老带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加强与上级教研部门的联系,聘请有关教学专家、教研员,定期到学校进行教学调研和指导。二是走出去,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二)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教研重点:积极开展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能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力求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结论与过程的关系;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坚持以教研促教学,用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中问题为工作思路。教师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努力做研究型教师。

(三)加强管理,注重实效。

1、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监控管理。学校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进行监控管理,切实做到:

(1)加强对教师常规教学的指导和监控,坚持听课、评课、分析和指导,重点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指导。

(2)加强课程及常规工作管理,制定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按省颁《课程标准》开足课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严格实施,奖惩分明,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3)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定期对学校教学情况进行检测(重点期中、期末质量普查)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以课改、课题为中心继续抓好学校公开课、集体备课、说课等常规教研工作。

1、继续抓好公开课、集体备课、说课等工作。要求各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听课达20节以上。切实加强备课组活动。要求各教研组坚持集体备课。

2、努力上好汇报课、课改展示课、观摩课、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等,推动课程改革发展。组织多种形式的课改教研活动,如各学科集体备课、课改阶段性小结研讨会、课改实验观摩课、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课等。

3、继续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师要强化搞课改就是搞科研的意识,紧紧围绕课改深入研究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与研究能力,使教师在实践与理论的对接中逐渐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学校要通过调研,将课改的关键点、困难点纳入教育科研内容。在课改实验过程中解决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要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科研任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写出经验论文,积极撰写稿件。

4、继续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

(五)积极参加片区教研和县、市有关部门举办的教学比武活动。

1、积极配合县教研室组织并参加片际教研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

2、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学科研讨工作和教学比赛,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4、积极鼓励教师或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5、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根据学生爱好,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办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展示课外小组活动的成果,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六)积极推行“六模块”模式,努力打造“课堂教学全优工程”

1、努力推行“六模块”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容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将德育美育贯穿课堂全过程。

2、三年时间内,所有学科的所有课都要打磨成优课(备课)。

(七)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深化课程改革

1、课堂调研,现场指导

本学期将继续实行领导分组负责制,具体负责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

2、大力开展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

(1)要发挥好学校和县市两级教研网络的作用,认真要研究课程。要开发课程资源,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形成互动教研,教学反思,札记,课后案例分析的习惯。继续组织实验教师根据本校实际开展好“五个一”活动:每课时写一次教学反思;每周提供一个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月写一篇课改小结或运用教材的心得体会;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至少写一篇课改实验研究论文。

(2)搞好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时间要保证,要人人参与,讲究实效。集体备课主要解决老师们在钻研教材中的困惑和疑问,交流处理教材的方法,探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点滴问题。

(3)大力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的教研活动,研讨时要谈理念、谈观点、找问题、讲困惑、提建议。要加强专项研究,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区域性的或普遍性的问题形成专题,通过学习、研讨予以解决。

3、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观念转变的载体,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篇6:学校英语教师教研工作总结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以实现“四个结合”为最终目标,即: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英语是一个走在教改前头的科目,内容的更新和方法的改革使教师需要自己去创新,在尝试中成长。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努力落实新课程标准,渗透新教材倡导的课改思想。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养成好的课堂常规。

二、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教师从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发,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不断“调适”个人的教学习惯、行为方式、角色地位、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发展上。并落实常规。

进一步培训课程标准解读,倡导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精心设计教案。

每课教案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当的练习。授课后及时反思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总结经验,改进教法,不断提高。

在制定详尽有效的计划下,英语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很年轻,充满热情,素质好,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比赛。xx年x月,在萧山区第十届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评选活动中占建苗老师制作的英语课件获区一等奖,来海霞老师制作的英语课件获区二等奖。教研活动中,每位英语老师都能积极主动的提出意见和创新见解,在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英语学科蓝图紧靠教导处的指导思想,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条不紊,可操作性强。

三、重视课外活动。

外语的学习离不开气氛。本组老师有针对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英语社团和周六兴趣班,英语口语测试,3-6英语故事演讲比赛,四五六年级英语书写竞赛和制作贺卡比赛等。做到层次不同,既有针对提高部分学生的,也有面向全体学习英语技能的学生的。开拓视野,发挥特长,增强学生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

四、改进与发展方向。

回首xx年,脚踏实地,一学年的工作也留下一串足迹,忙碌中留下回味。

1.学习是我们的本钱,走群众路线是宗旨。每一位教师深信“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互相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别科组、别的老师学习,共同协作,取长补短;

2.不拘一格,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上课形式多样生动;并多落实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获益者。生动活泼的教学程序下能落实教学基本技能目标。力求全面提高。是每个老师的发展方向;

3.多开展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让学生增加对这门学科的爱好,更增强兴趣,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扎扎实实上完每一堂课,努力达到新教材PEP教材要求的一些小学英语的基本技能的落实,能面对期中一般检测,期末的萧山区教研室统一检测;

篇7:学校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升质量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用心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高效课堂,用心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潜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坚持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继续坚持超周备课。导学案要规范化,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要清晰。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导学案。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用心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主角,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用心、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导学案。教师共同探讨“和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

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学校2022年教师教研工作实施方案二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潜力和水平,促进教师成长,我们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数学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仍然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不断深入课改实验,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潜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

二、教研目标:

1、以党的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2、为教师们学习、交流、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带给一个和谐的研讨平台。

3、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构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4、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潜力。

5、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规范数学教学常规,督促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教研措施:

(一)扎实有效落实课改精神,以课改为核心开展教研活动。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提倡每位教师本学期在小组里讲一节公开课,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用心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透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细化课改过程管理。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加强教材研讨、坚持推行听课制度,加强数学常规课的常规考核,收集、整理优质课件资料,并及时总结课改经验,确保课改工作落在实处。

(二)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科学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研讨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4、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透过互相听课、说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潜力。

5、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教师博客、QQ群、UC论坛进行教学研讨,聆听专家讲座等活动。

四、教研组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学习教研组计划,布置任务;

2、观看教育碟片,观摩优质课件案例及评析。

三月份:

1、讲评一年级三个教学班的小组教研课。

2、课后分别点评每节课的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以促共同提高、进步。

四月份:

1、讲评二年级的小组教研课,课后点评。

2、复习整理以备期中考试。

五月份:

1、讲评三年级的小组教研课,课后且点评。

2、观摩学习优质资源课件、案例。

六月份:

1、整理总结教研组工作。

2、制订期终复习计划,迎接期终考试。

学校2022年教师教研工作实施方案二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用心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潜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善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用心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研促教强质量,培训培养促成长”的宗旨,围绕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课题研究、网络教研作为数学教研的两大特色。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教研形式,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教研工作做到“实、广、活、新”,得以有效落实。为此,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学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把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数学教学教研中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考核制度》等,努力做到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研工作真正地做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1、继续坚持每周三一个小时的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群众备课研讨、专题辅导、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进行量化考核,并记于教师个人教研积分。

2、继续坚持群众备课、周前备课。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教案的设计要在群众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潜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用心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并坚持群众备课研讨制度,真正体现出每节备课都是大家研讨的结晶。学期结束对教师的备课量化打分、评比奖励。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教师的重点工作。严禁教师无准备上课,无教案上课,努力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对教师们的教学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用心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知识及时更新,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本学期把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运用程度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全面熟悉新教材的特点,以便更好得用好新教材。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篇8:学校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

吉小梅:总体上来看, 海淀区的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在课标的引领下,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领会和理解课标要求, 将其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我向大家介绍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第一, 发挥群体力量, 发挥教研工作的引领作用。对于新课程并没有什么现成的东西可以拿来就用, 有人说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也许有些时候我们连石头都摸不着, 也要过河, 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力,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 他们既是课程的执行者, 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教研员要给教师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 从这个观念出发, 教研工作的定位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 在这个过程中, 教研员与一线教师要共同学习、互相促进, 并不断总结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 促进交流, 更快地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研员不可能只通过上岗前集中两三天时间, 请教授、专家给我们做几次生动的报告就能让教师们深刻理解课程标准, 把握教材的指导思想, 而必须是在亲身实践后, 才能发现问题。教师需要做不间断的中期培训,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使广大教师得到锻炼与提高, 是当前教研员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的指导思想下, 积极开展活动, 重视教师的个性发展。

第二, 积极开展多种模式的研究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 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重视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发挥。通过组织研究课, 给全体教师创造交流、研究的机会。在研究内容上, 不仅要选择地理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 还要将新课程理念的研究作为研究课的重要方面, 让教师不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特长, 更需要他们不断探究, 摸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此外, 上课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一进教室就会发现, 学生的桌椅摆放不再像从前那样横平竖直, 整整齐齐, 一律面向讲台。教师将桌椅重新摆放,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散围坐在教室里。这样教师就可以轻松、随意地走到每个学生的面前, 每个学生可以与自己所在的小组的同学方便地交谈。这不仅仅是桌椅摆放的变化, 而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 表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关系, 那种整堂课由教师一个人“满堂灌”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了。

教师们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问题, 恰如其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甚至出现争论, 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他们不仅体会到了科学的真谛, 更感到了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环节, 使严肃的课堂变成学生利用科学方法构建科学知识的场所, 教师与学生是在共同探讨、交流, 是在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当教师轻轻走到学生跟前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的时候, 学生会觉得我们的教师多么可亲可爱, 他就像是学生的知心朋友。通过这些细微之处的改进, 孩子们不仅仅学到了科学知识, 更是在这种人与人的交流中使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 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感染学生的心灵。

课程标准的理念需要通过教师在平时的每一节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也正是在这样的具体行动当中, 我们会更加理解和领会新的教育理念。

第三, 评价激励学生发展。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本着这一要求, 我们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机制, 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强调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淡化对结果的评价, 关注对过程的评价;改变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的倾向, 重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改变只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 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 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第四, 积极发挥社会力量, 开发具有海淀区特色的课程资源。海淀区地处北京市文化发达地区, 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著名的文化教育区, 这里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它们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便利条件。我们先后组织教师或学生参观了北京市节水办公室、海淀区气象站、北京市气象台、国家气象局、北京天文馆、北京地震馆等, 并邀请中科院老教授报告团和海淀区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到学校去给学生进行科普讲座, 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些都成为我们重要的课程资源。

当然, 我们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初中地理没有中考要求, 加上教师的工作量大, 有些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产生倦怠, 这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不断鼓励和推动。

《中国教师》:结合海淀区的实际情况, 您认为在2011年版课标理念与目标的贯彻与实施过程中, 会遇到哪些问题?

吉小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 海淀区的教师情况比较复杂。教师数量大, 多层次。年龄、教龄、学历、学校学生等不同层次, 组合复杂, 若统一要求难度很大, 而且不符合新课程理念, 所以鼓励个性发展。其次, 正像在前面的问题中谈到的由于初中地理没有中考要求, 加上教师的工作量大, 有些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产生倦怠。再次, 教师流失的问题。有部分教师成长起来后, 就进入了高中教学, 这使得初中教师水平相对较弱。最后, 非专业教师问题。海淀区初中地理教师队伍中也存在非专业的教师, 但数量很少, 也就没有专门针对这部分教师的课程培训, 这就使得这部分教师的专业性成长受到阻碍。

《中国教师》:为了保障新课标理念与目标的顺利实施, 面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海淀区具体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吉小梅:首先, 鼓励个性发展, 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除了常规教研活动, 还开展气象小组、天文小组、环保社团等。

其次, 分区域教研, 协助学校之间建立研究小组。海淀区面积426平方千米, 拥有中学上百所, 每个年级地理教师100多人, 每次集体活动只有3个小时, 如果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时间上显然是无法保障的。另外, 在学校中, 地理学科课时比较少, 几乎每个教师都单独担任整个年级的教学任务, 甚至需要跨越两个年级, 其他年级的教师几乎无法再有精力与他们一起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所以, 需要教研员帮助教师建立起自己的教学研究小组, 自由结合, 随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这样一来, 每位教师都有充分“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 使每个研究小组都能够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 教研员要不辞辛苦, 乐于奉献。研究小组的活动地点方便了各位教师分散到不同的学校, 活动形式和内容各具特色。教研员深入学校参加活动, 有时一个上午要去两个学校, 增加了工作量, 但是却使最广泛的教师有所收获。

《中国教师》:“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课标的修订过程中, 相对改动较大一些, 新标准将原有8项精简为6项, 并重新进行了表述和梳理。对于这部分教学, 吉老师请您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及海淀区的实施情况?

吉小梅: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课程标准在“说明”中规定, “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目的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课程标准中的这段话包含有四层意思。

首先, 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虽然乡土地理讲的是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也许是学生熟识的, 但是, 这并不等于学生已认识和理解了家乡的地理环境, 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知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乡土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 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 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其次, 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乡土是学生观察、了解祖国的“窗口”, 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对祖国有更深切的感受, 从而有助于学生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 课程标准把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作为乡土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

再次,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乡土地理”的教学安排在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的最后部分, 并作为综合学习的载体, 是因为这时学生通过学习“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而有可能将所学得的地理方法运用于乡土地理的学习;同时, 由于“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 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因而便于学生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因此, 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乡土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 对于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 也不排除把“乡土地理”有关的教学内容分散、融合到“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去学习。

最后, 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 因此, 只通过从书本到书本, 从理论到理论, 是难以真正树立起来的;而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 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 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联系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才能逐步确立。换句话说,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而乡土地理的学习又能较好地体现这种实践。因此, 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乡土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

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 我们把开发乡土地理课程和完成课程标准中有关乡土地理的内容标准结合起来, 强化了必学内容的学习, 使易被忽视的乡土地理教学得到落实。我们编写了《海淀区地理》教材, 将乡土地理作为一门地方课程加以实施, 安排在初二年级学习, 共8课时。学习方式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 既可以单独学习, 也可以在学习北京这节内容后面。将国家地理课程、乡土地理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及部分校本课程进行整合。通过课程整合, 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初步树立建设家乡情感提供了优秀教材, 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乡土地理的兴趣普遍增强, 教学成绩明显提高, 有效落实了国家三级课程的开发, 促进了地方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例如:中关村是海淀区的区域特色之一, 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调查, 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效果良好。

《中国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2011年版地理课标的目标与理念, 是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接下去要努力和奋斗的, 对此, 您还有哪些建议和希望要寄予广大初中地理教师的?谢谢!

吉小梅:我觉得作为一名地理教师, 我们应该明确目标, 不懈努力。

首先, 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 成为学习者。了解地理学的发展变化, 在此基础上的地理课程的发展变化, 给学生鲜活的地理信息。

上一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下一篇:小学创建书香校园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