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意生活有感

2024-04-09

读诗意生活有感(共9篇)

篇1:读诗意生活有感

读《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有感

在这个暑气逼人的假期里,有幸拜读肖川博士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犹如一阵清风吹过,带来了凉爽与希望,让躁动的心得以舒缓,思想得以净化。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屈指算来,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回想起来,在这二十多年中,有一开始的激情与梦想,也有若干年后经历的现实与困惑。也许用矛盾这个字眼最能表达出这几年的工作与生活。

随意翻几页竟发现这本书并不像以前看过的那些条条款款的说教书。在书中,作者更多的是谈自己对教师和教育事业的感悟所得,没有强加的意愿,更像是与你交流,他的主张、理念清晰明确乐于被人接受。同时又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方向,让我们体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诗意生活和成长。

一、学会寻找“诗意”

当看见作者在“生命的境界”中说到:“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这句话时我明白离我们远去的是一种叫“情怀”的东西,正是如此我们在教学上的努力不懈也似乎在变得麻木,工作变得毫无激情。我想这无疑是一种悲哀,因此在这样的生活中拥有“诗意”是多么可贵。现在我们首要去做的是学会寻找“诗意”,那样我们的“情怀”将会回归,不懈努力的教学工作将变得生动。而所谓的“诗意”并不是那如诗的意境和诗般的美丽她是我们生活的点滴,生活中接触的鲜活个体,入眼的画面和响之耳畔的声音。校园、走廊中一声声“老师好!”;奏响有序的铃声;课堂上学生机智的答案;学生发自内心的纯真笑脸;校园内春发冬睡的花、木┅┅原来,校园、学生、老师这些都是构成“诗意”的最佳材料,“诗意”与我们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就在我们的转身之间。让我们抓住这份“诗意”活出自己的情怀,用自己的激情面对生活,工作。我们并不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但求活得生动。

二、改变心态,享受生活

由于一些很现实的原因让我们不易真切的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成就感。而压抑感、挫败感、沮丧感,这些消极的体验往往让我们对教学产生倦怠感。生活倒是简单却没有享受。而书中在“诗意地生活”中所谈到几点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就如肖川教授所说的:“失眠都可以享受,那还有什么不能成为享受的呢!?”我们正是缺少“享受失眠”的这个心态。在我们工作受挫、沮丧时难道就只能愁眉苦脸,怨天尤人吗?这让我想到这样一件事:春天来时,学校有一棵树的树叶开始变黄,我觉得很可惜,长了这么久它是快死了吗?不免悲悯它的命运。前天,在楼上看见这树已快秃了,正想感叹几句时才发现树枝上已发出了许多新芽,饱满可爱,平时在树下没注意只在意树下的满地落叶了。从楼上看和楼下看所获得的感受如此不同,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楼下看树是悲悯而楼上所发现的景象却让我想赞美生命的神奇。树木在享受着自己树叶的掉落换来新的枝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不是最好的诠释吗?

当我们拥有了“享受失眠”的这种心态不就能克服教学的倦怠感,从而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了吗?并且这种心态会在我们的教学互动中给学生传递一种信息——积极地生活态度。这种潜移默化地感染时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而我们也可以好好的享受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教学生活。

原来“诗意生活”是一种心态,用我们的心去感受生活,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它。“诗意生活”更是一种生活状态,它在我们的不断体验中。肖川教授要与我们的不是“诗意的生活”而是“诗意地生活”。

篇2:读诗意生活有感

骨干教师培训开始,老师发给我们一本《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

成长》,我一看书名,就有些不屑,这肯定是哪个无病呻吟的作家瞎编的,教师如此苦、烦、累的生活,还能谈何诗意?可当我静下心品读书中的内容时,我却被肖川博士通俗而深刻的观点、精辟而简洁的语言深深吸引。尤其是第三章第九节的《给老师的建议》部分,对我很有启发。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不断追求幸

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

念,加强学习,提高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为只有丰富了文化底蕴,才能提高理解教材、驾驭教材、课程开发的能力,也才能创造真诚、深刻和丰富课堂,从而带给学生更广博的文化浸染,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正如“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

另外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教师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工

作,如果专业素养很高,就会举重若轻;反之专业素养差,就会感到非常吃力,别人干的很愉快的事情,自己则感到很吃力。而且如果你专业素养很高,你就更能够得到领导的信任,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正如肖教授说的那样“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诗意生的营造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也更有可

能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快乐地工作

态度决定成败,心情决定幸福。书中说:“人生就是一项自己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就决定了明天事业的成败。”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一切工作都会显得了无生趣、索然无味;那样的人生注定是黯淡无光的;反之,如果我们时时刻刻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那你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充满自信!这样一来,在教学工作中,即使疲惫写在脸上,我们也会感觉到幸福如午后的阳光懒散而宁静。只要带着爱心走进课堂,那么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是可爱的;只要带着快乐走进课堂,那么再枯燥的课堂也会变得快乐。

三、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更多真诚的鼓励

一个喜欢观察并擅长发现学生闪光点,给予更多真诚鼓励的老师

是快乐的,而他的学生也必定是幸福的。因为你在给予别人肯定和鼓励时,你的内心也充满着爱和希望,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活力的、美好的人生!而你的学生将在你的一次次鼓励中不断进步,走向成功,获

得幸福。回忆我们成功的经验,哪一次成功离得开别人的鼓励和支持?虽然说鼓励不能是所有人都成才,但每个成功人毫无疑问都离不开鼓励。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一个人信心的获得、价值观的确立,还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鼓励无疑都是非常重要。鼓励会使我们每一个人更多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提高一个人的自尊。当然要给予学生鼓励就需要对生活中的闪光点进行敏锐的捕捉,做生活的有心人。

篇3:读诗意生活有感

接下来, 小说安排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回乡中学生出场。他以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清晰的法律权属观念, 挑战乡村文明人情世界的模糊空间, 非要收回自家的老镢头。中学生的举动让周围的人紧张万分, 他们意欲掩盖, 却不料中学生有如断案的包公般聪明, 举出了无可辩驳的铁证。读到这里, 小说似乎又在说, 乡村文明虽好, 但现代文明也是无可阻挡, 就如同那初生牛犊的后生——世界的将来终究是他们的, 终究要按新的规则行事。不过无论如何, 那份诗意仍然值得我们留恋, 故其失败也带着些许悲壮和伤感。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便有些出人意料了。因为中学生的坚持, 本来根本不被村里人当回事的“老镢头门”愈演愈烈。虽然中学生的父亲, 事件的直接“受害者”销毁了自家孩子的证据, 但仍惹得老贺的女人跳井自杀。直到这以后, 外出打工避风头的中学生才渐渐明白事情的真相———老贺的女人跟谁家的男人有染, 他便将谁家的老镢头拿来自己用。老镢头拿在手里确实好用, 而那不得不买了新镢头的人家, “一个毛糙的家伙, 得耗去主人多少血汗呀”。

故事到此, 老贺的形象被彻底颠覆——这个乡村力量的体现者其实不过是个性无能的男人。女人被别人睡了, 他便要事后以强拿老镢头为补偿。且不说这种行为是否有点阿Q, 单就补偿方式来说, 以老婆交换老镢头, 尽管是事后的被动之举, 然而——感情被践踏了, 物质来补;老婆被别人用了, 便用别人的老镢头——这不是物化又是什么?所谓乡村情感的质朴在这里也算是大白于天下:对于那些与老贺妻子有染的人来说, 用老镢头实现了交换, 也称得上两清了。从这个乡村男女故事中, 你能看到一丝真情实感吗?“老镢头”的象征至此轰然倒塌——它不过是掩盖龌龊与暧昧, 实现心理虚假平衡的工具而已。

篇4:读诗意生活有感

余秋雨先生对夜雨的描述明明很抽象却是莫名的真实。我也喜欢雨,喜欢像余光中先生那样用眼睛、耳朵、鼻子,甚至用肌肤来感觉它。但余秋雨不同,他不需要实际的感觉,而是想象。鲁迅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余秋雨这里,浮想联翩,皆成文章,他从夜雨之中体味到诗意,而我从其中体味到美学。但相同的是,我和他都是一个旁观者,夜雨在窗外,而我們在窗里,仿佛错落了一个时空。

看哪,暗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远方的人儿啊,撑着惨遭风雨肆虐的伞,在黑夜之中“求索”,狼狈地冲过泥泞,溅起更密的涟漪……我不知道他们会否如余秋雨先生所言:突然憬悟到自己深陷僻远、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构成万里豪情的羁绊。只是我想哪怕万里豪情应该也化为想家的软弱了吧!他们与我们不同,夜雨在窗外,他们也在窗外,我们是旁观者,而他们却是行旅者,我能感受到的美好,于他们却是折磨。待他们冲出了夜雨的包围,在漫长的“征途”后平安归家,再看窗外之雨,或有一种劫后余生,妙不自寻的美感,殊不知此时的你正如而今的我。

这是什么原因呢?秋雨先生将其归结为自然所给予的暴力引起的,我颇为赞同。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美感似乎注定要与这种暴力相随,在对峙之中产生美学。我曾看过一部电影叫《奇幻森林》,主人公经历了危崖、怒海、莽林,在残酷的自然暴力之中求生,衬托出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惊心动魄。短短的一部电影如何能吸引观众,就是在短时间内呈现矛盾暴力的冲突,因而悲剧总是更有一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美感”。

可惜的是,这种暴力的美学往往只针对旁观者,如观影的你和观雨的我。若真让我身处其中,那夜幕雨帐笼罩下的恐怖氛围,别说有什么美感,或许会将我击垮。所以唯有冲破暴力才能体味美学。法显、玄奘、郑和、鉴真、徐霞客,他们最强的意志就是冲出了夜雨的包围,克服了自然的暴力,内心的暴力。但是那万里豪情的羁绊却不复了,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这真的如秋雨先生所言,是人类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吗?我持怀疑态度,这倒不如说是一种以暴制暴的手段,而当两股势力势均力敌时则更容易酿造美。狄德罗说:人类的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余秋雨说:这并非人类在抵拒现代,而是启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代。我说:这正是一种现代美学的表现形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社会已缺少自然“暴力”。这绝非一件坏事,人类的发展伴随着美学的发展,且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美感只产生于某时某刻某一瞬间。

夜已深,雨却未小,值得庆幸的是,远方的人儿都已归家,或许此刻正如我一般,对窗而立,欣赏这“暴力”中的美学。

篇5:读《诗意语文》有感

什么是文本细读?王崧舟老师在他的《诗意语文》一书中说道,文本细读就是引导学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在字里行间阅读。而慢下来,沉入词语,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文本细读的功夫,却非一日之功!王老师举了他讲《小珊迪》一课前进行文本细读的例子,他以自己对语言的敏感,从每个词语、每句话中窥斑见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可见他细读文本的功夫之深。然而,只有这样的文本细读,才能读出文本的味道和神韵来。

文本细读的功夫怎么练?首先在备课时,打开课文,先是干干净净地读。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在读中始终保持对文本的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保持一种高度敏感。其次,让自己走进文本,成为文本生活中的角色。你要不断问自己,这究竟在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只能这样写?用意何在?启示何在?在你千万次的问中,文本就被你掰开了,揉碎了,最后被你消化了,吸收了。当你真正练就了文本细读这一功夫,教材这一关才算通过,而此时驾驭课堂才会游刃有余。

读至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花大量时间备课,课堂效率却不高。那是因为我对文本细读得不够,对教材没有熟烂于心,就无法自如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要想课堂高效,必须静下心来进行文本细读。

篇6:读《教师的诗意生活》心得体会

从本学期初起,我在闲暇时间就开始读《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肖川那质朴的语言,那份忙碌,那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不让我为之钦佩。书中赞美教师的同时也给我们鞭策,使我们能够成熟的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富有诗意地活着。

诗意是一个教师来自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是教师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拥有一种“化繁为简,见素抱朴”的心态。教师的诗意在于关注和热爱教育。教师要学会从平凡的教育生活中看到人与人的交流,看到人性中的美好与丑恶,看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要,看到教师在促进人的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当教师以欣赏者的心态看着学生的生命之树神奇成长的时候,当教师把批改作业认真备课当成一项事业的时候,教师这一职业也便赐予我们诗意。要想有诗意地栖息于教育,我认为教师应从心理上修养自己。

作为教师,要有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要学会避开名利的束缚,才会找到“诗意”的栖息地,教师不是一个追逐权力的职业。权力属于政治,而教师属于教育。教育是相对独立的,他最为尊崇的应是知识和真理。一旦教师对权力的追求超过了对真理和知识的崇拜,那么教师将很快偏离这一职业的内涵,沦落为权力的奴隶,诗意也将荡然无存。

作为教师,还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这样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只有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待人、处事、接物都要懂得随缘,才会自在;才会获得精神的自由与快乐。才能富有诗意。古人说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就要有所取舍,选择与放弃是同时并存的。人生有太多让我们心动的东西,让我们想去追逐。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全部拥有它。假如我们偏偏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就必然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作教师,要懂得轻、重、缓、急。该放弃的就不要执着。这样你就会获得内心的一分宁静与平和,你会顿觉安详和自在,你的生活也就充满了几分诗意。

篇7:读诗意生活有感

诗意语文,就是“以情感为语文教学的主攻目标,以课堂是否感动人心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核心尺度”,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精神之所在。从2001年的《荷花》、2002年《圆明园的毁灭》到2009年的《普罗米修斯》、2010年的《与象共舞》,王老师一直致力于诗意语文课堂的创立。追随王老师的足迹,探寻诗意语文的道路,一课一课细细读来,诗意语文是如何建立的?怎样才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我想诗意语文的建立离不开言象意三个层次的建立。

言以尽象。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依托,阅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对语言的把握是对文章解读的第一步。在王崧舟老师之前,已经有多人阐释过《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段落分析的教学模式,王老师把语言的教学放在首位。针对文章的第一段,王老师紧紧抓住“不可估量”一词进行品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在自我情感中所生成的,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痛惜之情。“不可估量”的一唱三叹,声声蕴含着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千古悲歌!关键词语的品读带动着句子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生成有所依托。“宏伟”、“珍贵”、“举世闻名”“灰烬”王崧舟老师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又一个词语,为学生树立起圆明园之伟大与壮丽的形象,从而也为作者之悲情铺垫了基石,使我们踏迹而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言以尽象的方法。“同学们,打开课文,读到第一句话时,映入你眼帘的第一个词语是‘不可估量’,第二个词还是‘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别忘了,你读这段话的滋味,是痛惜,是痛恨,是悲哀!再读一遍——”情感是诗意语文课堂的精髓,也是王崧舟老师语文教学的追求。通过语言的体会,形象的确立,情感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在语言的朗读上,王老师也是下足功夫。对于语言的理解,王老师既有提问式的引导体会,也有总结式的理解阐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词语当中所包含着的感受和心情。

立象以尽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小学语文教学中形象确立是理解文本含义,体会文本情感的主要方法。那么怎样体会在形象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呢?同样是通过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的自读自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行为,也是文本情感体会的途径。王老师所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更是把这一点体现的淋淋尽致。此课中意象的生成主要在于“有”这一个关键字上:

在文中“有”字是体现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形象的关键字词,共出现了七次,王老师的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朗读出七个“有”字,如此以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了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多姿多彩的形象。但是区别与一般教师,王老师对于形象的确立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与文本处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的文本细读,使学生从一个“有”找到很多个“有”,从作者实写的“有”发现作者隐藏于笔端的无数个“有”,在实写的“有”与虚写的“有”中,圆明园的形象更加丰满,进而使这座博物馆和艺术馆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爱的深沉便恨的刻骨。当那么美丽的东西付之一炬的时候,英法联军的恶劣行径和丑陋嘴脸在学生的思想中被勾画出来,耻辱之情,愤恨之情便犹如在喉,不吐不快!立言以尽象,立象以尽言。在王崧舟老师所执教的每一课都充分体现了言是象的基础、象是意基石这一思想。言象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阐发的。对于文本情感和意象的理解,使学生在朗读包含着感情。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又使学生形象的建立更加充实,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言、象、意的层层推进,使诗意语文逐层建构起来,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也使文章更深刻的影响学生的生命,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我深深地感受到: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诗意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诗意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诗意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

在教了多年的中学之后,想要和小朋友去交朋友,当我有了这个打算之后,朋友们告诉我,这是一个与中学相差很远的天地,你准备好了吗?带着疑惑,我查阅了小学课本,发觉越是容易的知识越难以传授,怎样教才能让孩子们接受,理解呢?叶圣陶先生说,教本中的文章就是例子,我怎样把这些例子让孩子们明白呢?要是有一种方法能像白居易的诗歌一样简单如话,诗意如话该多好啊!带着这样的困惑,我走进了书店,翻阅了n本教育书籍而郁闷之时,《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让我眼睛一亮,我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直到全部阅读完毕,我都无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这本书,《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我感觉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听邻家大哥哥在与我谈古论今、谈天说地,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别致见解,无不让我为他的学识所折服,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文本细读的独到解读,更是让我“膜拜”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读后感《《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如《枫桥夜泊》,王老师从陈小奇《涛声依旧》歌词入手引出钟声,写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张继都写过这样的钟声。寒山寺的钟声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穿越时空,撞击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的诗的文化、诗的价值是什么呢?从“春风“这个自然意象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呢?„„几个文本的解读我们只有赞叹的份――大师就是大师。

行走在优美的文字内,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像一阵细雨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是的,《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甜蜜,“我满心欢喜”。因为前行的路上明灯高照!

〔《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如果说在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时给予了我精神,那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就是给予了我面包。在《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里的每一个课品,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更让我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荷花》一课,简简单单的教学设计,课路顺着文中。朗读、品味、写话,语文的味道十足,特别是对一个“冒”字的赏析,称得上是关键词教学的典范!另一方面,王老师又以美为主线,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去发现、感悟荷花的美,将荷花拟人化、生命化、情态化,进而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创造荷花的美。语言学习与审美熏陶,既相得益彰又水乳交融。王崧舟诗意语文的发轫,便是这一课中的这个“冒”字!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里,王老师带我们走进这万园之园,“漫步园内”,“流连其间”,又让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罪恶的大火把这“不可估量”的文明“化为灰烬”。他是把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捧给我们看,然后将它生生地摔碎在我们面前!于是,在“欢喜”与“悲痛”之外,我们没有任何转身的空间。在这一课里,学生所感悟的不仅仅是课文,而且是一段历史,面对圆明园,他们已接过了这份沉重,同时接过的还有民族崛起的信念。诗意语文,于“抑扬顿挫”的课堂节奏的建构中自觉寻求理想的情感解读模式。

王崧舟用他的《只有一个地球》把我们带入了这样一种境界:透过那些迭出不穷的精彩环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字——“人”!不论是初读课文后的感悟,还是交流中的随机点拨,王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并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理解学生的情感,他是那么坚定地与学生站在一起,惭愧着学生的惭愧,伤心着学生的伤心。在王老师的心中,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人,不是为老师的教学服务的机器。下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在竭力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自由。聆听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感受到,语文中的人性从来没有被这样理直气壮地张扬过,人性的语文从来没有被演绎得这样震撼人心过。我们的课堂呼唤人性,我们的语文需要人性。诗意语文充满人性。

在《一夜的工作》一课里,王老师致力于营造气场。他认为没有气场的课,不是诗意语文的课,有气场的课,就有教学魅力,有精神吸引力,有浓浓的氛围和情调,它是一堂课的精神风貌和气质的集中诠释和高度表达,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濡染。不知不沉地投入,悄无声息地习得,自然而然地感染,深入骨髓地浸润,这一切,正是课堂气场对学生生命气场的诗意教化。

王老师《长相思》的教学被称为是古诗词教学中的奇迹。有人说:“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严格地说,应该是个艺术品才是。”作为一个老师,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教学一生已足矣!在这一课里,无论是文本的解读、教师的语言、语境的拓展、互文的印证、角色的置换,还是所选的音乐、所用的图片,没有一处不是恰到好处,没有一处不是动人心弦。真是诗意如水,缓缓流过,境界渐宽。

王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一反之前华丽的教学风格,在这一课里,听不到任何激情的语言,看不到任何精美的画面。甚至感受不到课境的层层铺陈、渲染,而是用成功的“游戏”风格来进一步诠释“诗意语文”。王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一课,当时被称为华丽的转身。王老师认为:诗意语文,绝不是某种风格语文,诗意语文不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类型、一种流派,它是语言教学乃到语文教育的一种理想、一种境界。

在执教《慈母情深》一课时,王老师用还原形象、创设意境、激活情感三大策略来感悟和理解三次“我的母亲”这一情感性语言,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王老师认为: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为什么这么写”是“话语意图”问题。“话语形式”涉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语法结构等问题,简言之就是关于语感的问题。而“话语意图”涉及言语动机、交际目的、语言环境、文体特征、语言风格等问题,概言之就是关于境感的问题。若光有语感没有境感,那是小语文;而光有境感没有语感,那叫空语文。所以,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应该既有良好的语感素养,又有良好的境感素养,既能够关注话语形式,又能够关注话语意图。只有这样,才是圆融的、完整的语文意识。

王老师《枫桥夜泊》一课是由文学到文化的探索,那寒山寺的钟声不仅温暖了张继的心灵,同样温暖了一代又一代跟张继一样的“愁眠”的心灵,温暖了课堂上学生的心灵,也温暖了中华民族一千二百多年来的文化历史。

王老师把《普罗米修斯》解读为爱的神话。在课堂上,他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平起:一串神的名字。

(二)蓄势:神与火。

(三)直面:神在受难。

(四)升华:爱是神唯一的语言。

(五)突转:永远的神话。没想到王老师会将课的情感与精神境界再往前推一步,推向“爱”的最高境界,推向一切“拯救”原是“自救”,并移情孩子自身的体验。就这样,在千回百转之间,总有一些感动令我们凝眸顾盼。

更让我惊讶的是王老师对《与象共舞》一课还进行了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他根据不同的课堂价值取向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了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在不同的两个班分别进行教学实践。我不仅沉浸于两种不同的诗意之中,更被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超越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从王老师的十个课品里走了出来,我深深地感受到:原来语文课是可以上得这么美,这么有诗意,真的可以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庆幸我是一位语文老师!

这学期初,我选了《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这本书。“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不是说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没有,根本没有那么一个东西存在。诗意语文只能成为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观照她,而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在王老师的《一夜的工作》这一课中,让我认识了一个形象饱满的总理形象。总理的人格,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齐寿。读《一夜的工作》,内心总有一种感动在激荡,总有一种崇敬在升腾,那是总理的人格力量。这简朴的一夜、这劳苦的一夜、这通宵达旦的一夜、这殚精竭虑的一夜,一再激起我们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怀和敬仰。在他的《枫桥夜泊》一课中,王老师绕过了一般执教者常常做足做实的“愁眠”二字,让我们站在时光前静静聆听,于是,那夜半的钟声就穿越时空,贴着水面,敲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在王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也只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在千载之下依然悠悠,舒缓、飘渺,敲打着历史的回声,让我们回味无穷。王老师从陈小奇《涛声依旧》歌词入手引出钟声,写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张继都写过这样的钟声。寒山寺的钟声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穿越时空,撞击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的诗的文化、诗的价值是什么呢?从“春风“这个自然意象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呢?„„几个文本的解读我们只有赞叹的份――大师就是大师。王老师的《普罗米修斯》,他用的教学策略是层层激活和引领学生的“文化想象”。第一用文化想象勾勒画面,让文本与情境联系起来。第二,用文化想象丰富内容,让内容催化文本理解。第三,用文化想象激发情感,让学生参与文本的再创作。第四,用文化想象促进思考,让学生走进文本精神的高处。想象神话,亦即想象新自我。这就是《普罗米修斯》这一神话文本在诗意语文、文化语文上的终极关怀。

是的,这些课,无疑是对诗意语文最生动、最具质感的诠释。但是,影响的焦虑并没有让他们失去自我。他们依然是他们,而我,也依然是我。诗意语文绝非某个人、某个团体的专利,我们行进在各自的朝圣路上,迎来各自的生命的精彩和诗意。让我眼睛一亮,我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直到全部阅读完毕,我都无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这本书。我感觉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听邻家大哥哥在与我谈古论今、谈天说地,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别致见解,无不让我为他的学识所折服,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文本细读的独到解读,更是让我“膜拜”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

行走在优美的文字内,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像一阵细雨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是的,《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甜蜜,“我满心欢喜”。因为前行的路上明灯高照!

年暑假细细地读了一本好书,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里面记述了他有关语文教育方面的七次讲座,细细地读来,字字珠玑,妙语频出,实为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王崧舟老师是教小学语文的,却是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全国29个省份160多个城市开观摩课近千节,讲座300多场次。用他的话说,“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噱头,而是实干派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这本书的每一讲里,都能有不同的收获,或是教学意识,或是教育方法,或是专业成长,或是备课研究,丰厚的实例,精深的理念,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灵魂的震撼。

他推崇的“诗意语文”,是在课堂上通过种种手段,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的、情感的、人文的东西,让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够有效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既是诗意的,也是高效的。

他用六个词来表述诗意语文: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但语言只是苍白的符号,如何让学生从这些苍白的符号里,读出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形象、文化的内涵,这都需要教师在课堂里搭建桥梁,让学生从语言走向诗意。

可以通过举例、想象或是联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去触摸词语背后的深意。

可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原有的情境和意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对作者的情感体会就深刻。

可以扣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挖掘文本的深意和真意,一如戴老师以前所说的“拔出萝卜带出泥”。

可以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意境,很多东西是能读出来的,而且很多东西只能靠朗读去悟,去感受,比如诗歌。

可以通过旁征博引,拓展延伸,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让学生感受人文的、文化的东西。

……

这些仅仅是我第一讲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在后面的六讲里,他给我们讲述了他自己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他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读书,还要钻研,不仅要学习理论的知识,更要敢于实践。他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告诉我们读书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修行,为了自己灵魂的给养。他告诉我们,上课有很多境界,最高的境界应当是生命的对话。他通过自己开公开课的“精神三变”,告诉我们一堂好课要经历三个过程,前期丰富的资料准备,细致精深的文本细读,淘金般的取舍和创新,才能有精彩的课堂。他讲述了该如何文本细读,讲述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和学生进行对话的技巧,讲述了语文教学感性认知的教学理念……

对我来说,这本书就是一次丰厚的文化大餐,一次语文的视觉盛宴,一次诗意的精神回归之旅!

欲罢不能之下,在网上搜索了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视频,一堂《枫桥夜泊》读出了千年的钟声,千年的孤独;一堂《长相思》读出了纳兰性德的深意和中国人几千年的故园之思;一堂《一夜的工作》在朴素的文字里用朴素的朗读读出了深情和感动……他的每一堂课都在给我们以鲜明的感受——他的课堂里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条分缕析的剖析,没有一棒子打死的教师话语权威,有的是感性的理解,灵魂的触碰,生命的对话,诗性的教学!

深受余映潮老师的版块教学的熏陶,读过于永正,读过支玉恒,读过程红兵,但今年读了王崧舟,最对我脾胃的当属这《诗意语文》,他让我有了追寻语文教学的新动力。用王崧舟老师的话说,每一堂课都是由时间组成,时间就是生命,这些课既是我们的生命,也是我们学生的生命,每一节课都是生命与生命的邂逅。追寻诗意的语文,就是追寻诗意的人生!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多次看到对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的介绍,非常崇拜,但也对其中的“诗意语文”感到有些模糊,感觉无法效仿,有点玄乎。所以拿到王老师的《诗意语文》这本书,我就迫切地开始寻找着“诗意语文”的答案,慢慢咀嚼着“诗意”的内涵。行走在王老师那诗意般的文字里,默默地感受着大师的智慧与灵性,倾听着大师的精辟见解。阅读之际,似乎点燃了我教学的激情和欲望。

王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高贵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什么是诗意语文?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一种超越风格、超越流派的教学现象。“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可以有着不同的阐释。他分别从哲学的认识论、存在论的视角,从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的视角来解释诗意不同内涵。如果将“诗意”置于每个读者的主体视野,那么对于阅读文本的体验意义却又是无限的。他认为如果一旦将诗意语文框定为某种教学流派,那么,诗意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什么时候将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读完全书,再欣赏王老师的语文课,我似乎明白了:

一、“诗意”便是“多情”于读。王老师的课堂,可以说“读”贯穿始终。课堂中既有饱含深情的读,也有多元感悟的读,且是个性飞扬的读;既有融会贯通的读,也有出神入化的读。读中融合了阅读主体的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王老师的课堂让学生也让我真正走近了诗意语文、诗意人生的殿堂。人课合一、融为一体,带给了我精神上的震撼。想想自己的课堂,缺少了一双发现诗意的眼睛,因而失落了一份品味诗意的心情。

二、“诗意”便是“举象”中品。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引领着孩子们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转换。这种引领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鲜活的形象,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情境和感触,从而触摸到文本蕴含的真情。文字与举象之间的转换才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篇8:读诗意生活有感

《工作向左,生活向右》的作者埃丽卡·奥尔洛夫、凯西·莱文森,直言不讳地指出,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描述一个能让读者保持基本平衡且始终前进的生活蓝图。

工作和生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两件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现代社会,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人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 导致“两败俱伤”。而《工作向左, 生活向右》作为一本指导书, 简明扼要地告诉人们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 让你在工作之余, 惬意地感受书中的平衡之道。

篇9:读诗意生活有感

人们说王玉明是“院士诗人”,或许多看到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那似乎高不可攀的头衔上的光辉。而当我走进他的办公室时,我立刻体会到了“院士诗人”的另一种意味。王玉明的和蔼、平易与质朴,跟文人身上常有的那副“派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文人诗”之外,我们能感受到另一脉清芬隽永的诗风流动在王玉明身上。不独我有这样的感受,郑伯农先生(中华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便用了三个“清”来评价王玉明的诗:清新、清秀、清幽。诗如其人,文如其人!

一本高中教材

一份文学讲义

王玉明是1956年入高中的,这一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一种高中语文教材。这本教材借鉴苏联“分科型”的经验,把高中语文课分成“汉语”和“文学”两科,编写了两套相对独立的教材,其主导思想是加强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尽管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这本教材在推行两年后便夭折了,它却在少年王玉明身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6年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部分是按照中国文学史的顺序来编排的,从《诗经》的“关关雎鸠”一直讲到明清小说。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古代文学巨子作品中的优美令王玉明陶醉,他由此对文学生起了那注定终身相伴的情愫。高中毕业时,王玉明甚至有了报考中文系的想法,可是父亲不赞同,认为他将来的主业应是理工科,文学只能当作业余爱好,不宜作为主业。于是王玉明从县城中学毕业后考进了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回顾这段经历,王玉明打趣地说:“如果真选了读中文的话,当时政治运动很多,弄不好就成了‘运动员了”。

1962年,大学三年级的王玉明开始尝试自己写诗填词。处女作是一首叫做《调笑令·水木清华》的词:

杨柳,杨柳,细雨斜风浴就。

鹅黄淡绿新装,轻歌曼舞艳阳。

艳阳,艳阳,水木清华眷念。

1962年暑假王玉明到清华大学三堡休养所(北京京郊一座山谷中)消暑,有感于谷中林木葱葱、幽风习习,作律诗《幽谷临风》一首:

初浴晚风凉似水,

一天暑气顿时消。

泉声清朗云亭寂,

山影苍茫星汉高。

袅袅幽香神邈邈,

飘飘萤火夜迢迢。

更深露重归犹恋,

九曲溪流入梦遥。

这首诗后来发表在《中华诗词》杂志,成为王玉明诗性天赋的力证。

如何看待新诗

王玉明不反对新诗,而且自己也写新诗,他总是以开放的态度接受新事物。五四以后发展起来的新诗,像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的作品,他都是很喜欢的。包括一些现代派的诗人,如卞之琳、戴望舒等等,他都抱着欣赏的态度去读他们的诗作。

但是如果走向极端了,完全抛弃中华诗词的传统,跟随国外的诗风走,还能让人如此欣悦地接受吗?比如说现在出现的一种流派叫做“汉诗”,完全抛弃了传统诗词的审美观点,只是文字还使用汉字。“为什么要叫汉诗呢?我觉得奇怪。完全抛弃了中华诗词的传统,却还要自称为‘汉诗,我觉得这是一种讽刺。”王玉明质疑道。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学习外国诗,最好的方式是读原文,翻译过来的作品,无论好坏,都会大大变味。王玉明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有一些现代派诗人实际上是在模仿外国的翻译诗,其中的问题不言而喻。

追求美感,是诗的共同目的,也是王玉明所坚持的原则。如若把诗写得没有了“诗味”,比如所谓的“梨花体”,那还叫诗吗?“我不认为那是诗。真的,真的不是诗。”事关原则,王玉明棱角分明,直话直说,不怕得罪谁。他说,这种极端的现象是对传统的背叛、反叛,自己是不赞成的。

王玉明曾为《天津日报》写过一篇文章《求索诗的灵魂》,文中提到:“如果离开了情,抛弃了美,诗是不能感动人和给人予审美乐趣的。”而在面对那些味如嚼蜡的“新”诗时,他只得摇头叹息:“靠‘拙来‘玩儿深沉,来掩人耳目,竟然骗过了许多专家评委的慧眼,实在是遗憾得很!”

那些千篇一律的、没有节奏、没有韵脚的诗作,有什么意思呢?遗憾之际,王玉明开了个玩笑,说网上有种“恶搞”的软件,随便输入你想说的话,不也能自动编出好多的“诗”嘛,真是一种讽刺,一种嘲笑,把“皇冠上的明珠”庸俗化了。在万般无奈之下,或许玩笑是最严正的呐喊呢。

王玉明对“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将中国传统格律诗都打下诗坛的做法颇持疑议。他说实际上很多人已经开始发现,比如鲁迅的传统诗词,有些是写得非常深刻的,像“万家墨面没蒿菜,敢有歌吟动地哀”、“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等。

文学、科学与教育

《礼记》中说“诗教”使人“温柔敦厚”。谈到诗与教育的关系,王玉明认为不用去刻意寻找它们之间的直接联系。一个人需要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素质,诗强调的就是培养人的审美与情趣。人如果能够始终保持对于诗歌的爱好,能使其心灵和情操得到美化,这是美育。人有智商,有情商,诗对于培养人的情商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能使人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对生活的热爱。人不能完全被功利所束缚,一个人除了自己的主业外,还应有业余爱好,有使自己陶醉的东西。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是有情趣的人,就是有诗意的人。

诗还应培养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要看得那山那水都有无穷的生趣。王玉明喜欢旅游,迷恋山水,写过许多的山水诗,全是这份情趣的表现。

王玉明在清华上学时,学的是动力机械系燃气轮机专业。该专业共出了七位院士,成绩斐然。吴仲华先生在清华任教期间,特别强调物理概念,而不光是重视公式推导。通过对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加以工程实践,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这当中不一定全是逻辑思维的推导,而是凭一种直觉,就预估了前景、结果、方向和趋势等。这种直觉是概念、逻辑和实践结合而培养出来的,使人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少走弯路,王玉明的老师倪维斗院士将其总结为“物理直觉”。

钱学森先生曾指出,人的思维有三种模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王玉明认为“物理直觉”与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是有联系的。他自己的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工程实践中,许多技术和实验中的难题,经常冥思苦想不得其解,反而在不经意间突然灵机一动,便找到了解决方案。这般体验正如辛弃疾的词中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应了王国维先生所谓的“治学的第三种境界”。

诗的熏陶与“物理直觉”有没有联系呢?王玉明认为,当然是有的。人对于事物保持一种新鲜感、好奇感,保持一份童心,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在科学、技术、工程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去冥思苦想,调动自己的直觉去感受,去体验。诗使人保持对生活的审美,对生活的趣味,看到周遭的世界不是死寂的、冷冰冰的,才能调动起自己的热情去拥抱它、认识它、感受它。科学研究需要理性,也离不开这份热情。

反过来说,科学的训练对于文学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王玉明问我:“诗为什么要反复推敲?”他说有些诗写了以后,反反复复推敲几十遍,那完全是需要逻辑思维的。读贾岛的诗,“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哪个更准确?这其中就要讲逻辑,而不仅仅是凭灵感的一时绽放。谈到自己创作上的经历,他更是深有体会。比如,在平仄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既符合格律,又不失表达的准确,就需要费一番脑筋。有一些现代诗完全不讲逻辑,驴唇不对马嘴,怎么读?说到头来还是那个问题:“这是诗吗?”所以,写诗不仅要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也同样需要逻辑思维。

清华的诗传统与荷塘诗社

讲起清华诗的传统,王玉明可谓如数家珍:以前国学院四大导师中,王国维、陈寅恪,包括梁启超都有诗作;闻一多也有古典诗词,虽然和他的新诗相比不是特别出色;朱自清是讲解古典文学,他的散文中也充满了诗意;华罗庚是数学家,可格律诗也写得非常好的;林徽因、朱湘……他一一道来,乐趣无穷。

诗是个人体验之事,组织成立诗社则是公益的需求。2008年4月26日,清华大学荷塘诗社宣布成立。成立诗社的目的无疑是为了更好地继承清华优良的诗歌传统,将其发扬光大。目前诗社成员都是清华教职工和清华校友,有自己的一份内部刊物《荷塘月色》。王玉明表示,诗社下一步发展,也将吸收对传统诗词感兴趣的清华学子参加,争取创建诗词的“清华派”,为清华诗文化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全国诗坛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采访刚刚才结束,王玉明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了。我默默地从他的办公室中退出来,回味着刚才的谈话。两天后,我收到了他发来的信,是一首新作的律诗《秋思》:

竹影森森莲影残,

清凉月色满荷园。

冰轮移过孤枝际,

觉悟萌生逝水前。

宇宙零源何物有?

菩提非树岂尘缘?

奇葩一瞬存生命,

小小寰宇运九天。

从秋后的零落悟到逝水,再从中看到生命,其趣味迥异于一般咏秋辞章的悲凉。似有一缕生意的虬丝贯透萧瑟的冬,系在了来年早春初发的新芽上,其中的生命力是那样的充沛,命意是如此可爱,充满“禅意”和“宇宙意识”。我不禁回想起诗人的和蔼与平易。王玉明曰:“感悟生活的诗意,寻求诗意的生活。”诗如其人,信乎此言不虚。

上一篇:卢纶写的塞下曲下一篇:护理pdca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