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分数教案

2024-05-27

小数乘分数教案(精选7篇)

篇1:小数乘分数教案

1.5 小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灵活选择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不同方法计算小数乘分数的过程,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计算之前对小数和分数的分母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和方法。【教学难点】

灵活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的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五年级语文课上曾经学过《松鼠》一文,文中这样描写松鼠的尾巴的:“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作者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松鼠的尾巴。今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松鼠尾巴的长度问题。

师:松鼠尾巴的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如果一只松鼠的身体长2dm,这只松鼠的尾巴有多长?

生:2×3/4=3/2(dm)

师:很好。如果有一只名叫“欢欢”的松鼠的身体长2.1dm,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这道题中出现了小数,该如何计算呢?下面请大家自主探索。

二、学习新知

1.自主探索: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和帮助。2.小组讨论:小组长组织开展组内交流。

教师深入各个小组,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促进各个小组讨论活动有效开展;了解各个小组的解决方法,心中大致确定好哪些小组展示以及展示的顺序。

3.全班交流:教师选取部分小组展示解决方法,其它小组同学进行质疑,展示小组进行答疑,促进全班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解决上面的问题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2.1×3/4=2.1×3/4=6.3/4(dm)

对于这种方法,学生可能质疑,应该将最后结果6.3/4的分子6.3化成整数,将6.3/4化成63/40。

●2.1×3/4=21/10×3/4=63/40(dm)

这种方法,首先将小数化成分数,从而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如果转化成分数乘分数能约分,如:计算1.9×5/6时用这种方法要比第一种方法简便。

●2.1×3/4=2.1×0.75=1.575(dm)

对于这个小数的方法,是将小数乘分数转化成小数乘小数。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分数都可以转化为小数乘小数?学生能够发现有的分数是不能转化成有限小数的,如,1/3,2/7等,如果进行四舍五入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不准确。

教师强调,上面的三种方法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更具有普遍性。4.变换应用:学生独立完成课本8页例5中的第(2)问。师:同学们,还有一只名叫“乐乐”的松鼠的身体长2.4dm,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找学生展示。也会有的同学想到下面的方法: ●2.4×3/4=1.8(dm)

这时,没有想到这种方法的同学,会惊诧于这种方法的简便性。教师此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两道都是小数乘分数的计算题,计算方法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能够发现小数2.1×3/4的小数2.1与分数3/4的分母同时除以4,2.1除以4不容易口算;而2.4×3/4的小数2.4与分数3/4的分母同时除以4,2.4以4很容易口算。

教师强调,我们计算小数乘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小数除以分数的分母不容易口算的,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另一种是小数除以分数的分母很容易口算的,就将小数除以分数的分母,分数的分母变为1,用小数除以分数的分母所得的商乘分数的分子。

三、尝试应用

1.解决课本8页 “做一做”第1题。2.解决课本10页 “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回答选择的计算方法。然后找学生板演,其它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四、巩固练习

1.解决课本10页 “练习二”第1题。2.解决课本10页 “练习二”第2题。

五、总结反思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学会了小数乘分数的两种计算方法。

生:我知道了在计算小数乘分数前,要仔细观察小数和分数的分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师:同学们,表面上看似相同的计算,背后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希望同学们观察越来越深入,思维越来越灵活!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篇2:小数乘分数教案

预习单

评价台

难不住我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0.15

2.1

2.计算下面各题。

×3

×6

×

×

×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小数》

探究单

评价台

我会提问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我会计算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小数》

达标单

评价台

我会运用

1.对比练习。

×48

×4.8

2.基本练习。

3.美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1.3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美国的。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4.蜂蜜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以上。有一种蜂蜜,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如果有2.5

篇3:《小数乘小数》微课程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是课本第4~5页例3、“做一做”, 以及第8页练习二的第1~5题。这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 对小数乘小数首次进行算理与算法的探究。

教学内容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引入, 分为两个层次: (1) 探究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算理与算法。 (2) 探究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不需添0占位) 的算理与算法。例3让学生先尝试根据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结合以前学习的经验猜测是否可以把“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看作整数来计算, 在猜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分析算理;接着独立探究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算理与算法;在完成“做一做”之后, 引导学生对比归纳, 完成对算法的建构。学习活动线索为猜想、尝试、说明、验证, 学生在探究、交流活动中明晰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掌握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第一,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前, 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算理与算法, 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初步感悟了转化思想在小数乘法中的价值与应用, 学会了计算小数乘整数, 为探究小数乘小数做好了知识技能、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等准备。

第二,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能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提取相关条件, 分析数量关系, 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同时, 他们已经历过多次计算方法的迁移、推理活动, 能够在大胆推测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算法的探究。

第三,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是难点, 需要多次转化、推理。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们需要借助估算、直观图式来判断积的范围, 借助直观、动态的演示活动理解算理, 借助范式的语言表达来说明算理与算法, 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与提升。在独立探究、交流对比中习得知识技能, 发展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并能正确估算小数乘小数的积的范围, 正确笔算小数乘小数 (积不需要添0占位) ;能够运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估算、笔算等探究算理与算法的活动;经历独立猜想与尝试、独立笔算与验证、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独立推理的活动, 感悟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良好的估算、计算习惯, 能够自觉地用估计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能够借助思维导图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会迁移算法以解决新的计算问题;学会独立反思总结知识之间的联系, 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环境与准备

本节课通过实物展台、PPT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 开展学习探究活动。根据班级规模大小,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将班级学生分成2~4人的学习小组, 以便他们进行讨论、分析和汇报。

教学过程

1.准备“乘”——复习回顾旧知

(1) 谈话引入:同学们已经知道乘法中有因数、因数、积;在上节课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那你们会计算4.08×5吗?学生独立笔算。

(2) 交流计算过程, 提醒注意小数点的位置、积末尾小数部分的0要化简。

信息技术支持:根据学生讲解的笔算过程和注意点, 利用PPT完整演示笔算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明晰旧知的过程, 直观演示到位。

师:如果两个因数分别是4.08和0.5, 又该怎样计算?今天, 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小数乘小数。

2.探索“乘”——探究形成新知

(1) 出示例题: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kg。给一个长2.4m、宽0.8m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 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教师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具备吗?可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 回答问题。

信息技术支持:PPT呈现一问一答的方式, 帮助学生根据问题线索圈出相应条件, 回答每个问题, 从而清晰地厘清数量关系。

(2) 学生列出:2.4×0.8=。课件演示:第一步, 估上限。0.8个2.4, 得数比2.4小。第二步, 接近估。两个因数分别看成最接近的整数:2×1=2。积大约是2。第三步, 借助每一小格是边长0.1米的正方形方格图演示直观算法 (如图1) 。

信息技术支持:根据学生猜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PPT随机呈现解决“2.4×0.8=”的方法, 以凸显算法的多样化, 帮助学生积累计算的经验, 为笔算做好铺垫。

(3) 教师提问:怎么笔算2.4×0.8?学生独立思考后, 明确:将两个因数同时转化成整数, 再计算。学生独立尝试算一算或请1~2名学生在投影下展示自己的算法, 进行算法与算理的说明。重点交流:积的小数点是怎样确定的。

课件完整演示借助“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如图2) 。

师:面对新的问题“小数乘小数”, 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生:将新知转化成旧知。

师:怎样才能知道计算结果一定正确?

生:可以验算。

师:怎样验算?

生:估算、再算一次都可以。

信息技术支持:整理学生的回答, 用PPT动态演示加直观讲解的方式, 演示转化的过程、积的小数点确定的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会表达算理。并且用提示语的方式, 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明确验算的需要和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4) 教师提问:怎样求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学生列出算式1.92×0.9=, 并独立尝试估算和笔算。课件演示:第一步, 估算。1.92接近2, 2个0.9千克大约是1.8千克;如果每平方米用1千克, 共需要1.92千克, 但是实际应小于1.92千克。第二步, 笔算 (如图3) 。

信息技术支持:在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的基础上, 整理学生的算法, PPT演示估算、笔算两种方法, 笔算的转化过程、积的小数点确定的过程, 进一步明晰算理和算法。

(5) 教师让学生回顾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总结先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计算中可以尝试估一估、画一画、算一算、验一验的方法。

3.试着“乘”——初步巩固运用

(1) 出示“做一做”:5.4×1.07=, 0.45×0.6=, 你能独立算一算吗?学生独立完成。

(2) 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如图4) , 学生校对答案, 然后同桌中的一人选择一道题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 教师提问:想一想, 有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学生思考后明确:0.45×0.6的积应该是三位小数, 整数部分添0来占位, 末尾的0要化简。

信息技术支持:在PPT中用不同色笔和动态演示的方式, 突出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

4.归纳“乘”——总结算理算法

(1) 出示已经完成的四道题:观察例3与上面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 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观察后明确: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总和。

(2) 组织小组讨论:小数乘法应该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 完整展示算法 (如图5) 。

(3) 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可以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数?学生思考后明确:依据积的变化规律来转化并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数。

信息技术支持:利用PPT直观提示, 帮助学生用范式的语言表达完整的算法。

5.我来“乘”——巩固形成技能

(1) 出示“闯关1”: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说一说理由。

(2) 出示“闯关2”:练习二第5题。

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 进行并列式解答, 并集体交流。

(3)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二第1题、第4题。

6.我会“学”——借助导图反思

师:同学们,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今天你是怎样学会的?有什么收获?

组织小组交流的同时, 通过课件演示思维导图 (如图6) 。

信息技术支持:PPT动态演示小数乘小数的算理与算法:从“旧”知到方法再到检验, 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 构建学习路径。

7.我会“学”——评价反思与拓展学习资源

(1) 师:这节课你的学习效果如何?请从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成果的喜悦、学习方法收获的程度四个方面做出评价吧!

学生独立评价后, 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互相说一说。

信息技术支持:PPT出示的活泼有趣的评价方式, 能激发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的兴趣, 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2) 师:课后大家还可以登录手机、计算机学习平台等, 进一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信息技术支持:利用PPT展示了更多的学习平台, 以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时空, 接近新的学习方式。

设计亮点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本节课的教学预设是运用网络教研的形式, 通过教研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微课程设计, 为学生开发自主学习的新平台和新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力求在明晰算理、掌握算法、提升计算技能等方面予以突破。

1.基于潜在学情, 为学而备

(1) 已有知识重沟通

新课开始, 从复习4.08×5这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开始, 唤起已有小数计算、探究小数计算算法的经验。

(2) 已有计算经验重迁移

在复习中, 提示学生:能不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推测, 再计算?重视已有计算经验的迁移。

(3) 已有解决问题经验重系统化

在新授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有序回答, 明确解决稍复杂的小数乘法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实现解决问题经验的系统化。

2.基于核心知识, 明辨算理

算理是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算法、数形结合的方式, 将算理予以明晰。

(1) 估计中明范围

每次计算之前都让学生估一估, 即可以估上限、下限, 估范围, 估大约是多少, 发展数感。

(2) 直观中明表征

借助方格图帮助学生理解2×0.8与0.4×0.8的积合起来表示的就是2.4×0.8的积。

(3) 转化中辨算理

课件中动态演示转化的过程和积的小数点位数确定的过程, 帮助学生明确怎样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将新知转化为旧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等难点。

(4) 归纳中明算法

在完成四道试题的计算之后, 组织学生对比确定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在讨论交流之后完成算法的归纳。

3.基于核心素养, 发展学力

学科知识只是获得学科能力、发展学科素养的载体, 在习得学科知识的过程中, 要注重发展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第一, 激发学习动力。练习环节用“闯关”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对新知的巩固练习。

第二, 培养持续学力。针对五年级学生学习新知的特点和思维的特点, 用课件演示本节课核心知识形成的思维导图, 帮助学生学会建构知识学习路径, 发展学力。

第三, 注重评价能力。能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反思与评价,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给出学生自我评价的维度与方式, 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篇4:“小数乘小数”教学纪实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试题。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他们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回归到小数乘法积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小明家最近换了新房子。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家书房、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生2:阳台的面积有多大?

生3:书房的面积有多大?

生4:房间和阳台一共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能列式求出书房的面积吗?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2.8×2的?

生:把2.8看成整数,先算出28×2=56,再点上一位小数。

师:如果要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

生5:3.6×2.8。(板书:3.6×2.8。)

师:仔细观察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6: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扶放结合,探索方法

(一)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1.估算,确定范围。

师:我们不妨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生7:把3.6看成4,2.8看成3,把两个数都看大了,准确得数比估计的数小,所以积小于12平方米。

生8:把3.6看成3,2.8看成3,3×3=9平方米,所以积在9平方米左右。

师:通过刚才的估计,我们知道“3.6×2.8”的积应该小于12平方米或是9平方米左右。

2.点拨引导,明确方向。

师:那么怎样才能求出准确得数呢?

生8: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师:对呀!根据我们以往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来算一算吗?

指明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3.尝试计算,突现矛盾。

投影两种不同的方法:

3.6                            3.6

×  2.8                        ×2.8

2 8 8                          2 8 8

7 2                             7 2

10 0.8                        1 0.0 8

( A)                          (B)

师:根据估算的结果,你觉得哪种算法可能是正确的?

生:10.08是正确的。

4.激活旧知,引导推理。

师:通过巡视,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准确地算出整数相乘的积是1008,就是在点小数点时有点问题,看来小数乘小数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整数乘得的积与原来的积有什么关系。

师:(指着3.6×2.8的竖式)我们在计算3.6×2.8时是把它看成整数计算的。(板书:36×28的竖式。)

师:把3.6看成36,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第一个因数乘10。(板书:    ×10。 )

师:把2.8看成28,另一个因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另一个因数也乘10。(板书:    ×10。)

师: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积就乘100。

师: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生:要用1008除以100。 (    ÷100   )从1008的右边起数出2位点上小数点。endprint

师:指着分析图,谁能完整说说3.6×2.8=10.08的整个推理过程?

生:第一个箭头“×10”是把3.6看成36 是乘10;第二个箭头“×10”是把2.8看成28 是乘10;把两个因数都乘10,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最后一个箭头“÷ 100”表示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得到的整数积除以100。

师:(A)现在你们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生:两个因数都乘10,积也就乘了100我只把得到的积除以了10。

师: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008除以100,从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2.8的积是两位小数。通过推理,我们证明了3.6×2.8=10.08,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积确实小于12平方米或是9平方米左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估算的作用。

(二)独立推理,实现转化

师:刚才我们帮助小明求出了书房和房间的面积,小明很感激大家,俗话说好事做到底,你们能继续帮助小明求出阳台的面积吗?

(指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

1.15×2.8=

师:你是怎样得到1.15乘2.8的积的?

生:得到积3220后,用3220÷1000=3.22。

师:得到3220后为什么除以1000呢?

生: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3220除以1000,从3220的右边起数出3位,点上小数点。

师:答案写多少?

生:3.22。

师:根据是什么?

生:小数的性质。

(三) 引导比较,概括方法

师:到这里,老师有疑问了:小数乘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到底是怎样确定的呢?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请结合讨论提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小数与小数相乘,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也就是说,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要从乘得的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题,汇报略。)

师:我想大家对小数乘小数的方法都有比较清晰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好吗?

(学生交流。)

师:哪个小组能回报一下?

生: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计算法则。)

师:在计算法则中,你觉得哪几个词比较重要呢?

生:一共。

生:右边。

师:老师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概括成一变二算三数四点,你能理解这句话吗?

生:一变是把小数变成整数,二算是按整数算出积是多少,三数是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四点就是从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多维应用,发展思维

1.专项练习。

师: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想展示一下吗?

师:(出示“3.46×1.2”)如果老师告诉你哪一个算式和得数,你就能直接说出这道算式的得数?

学生回答后,再根据346×12=415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46×1.2=         34.6×1.2=

3.46×12=          12×0.346=

2.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解决问题。

小明为了装饰房间看中了一种窗帘,每米19.8元,买2.2米要多少元?(先估一估,再计算。)

四、交流反思,提升经验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来交流交流吧!

…………

师: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先点小数点,再化简。

生:不能点错小数点的位置。

师: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发现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还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转化”的力量。通过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数学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出色。祝同学们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同学们。

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小数”。如何让一堂计算课上得既有数学味又生动有趣、既具实效性又讲发展性呢?在教学中我主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适度调整教学重点

小数乘小数最关键的环节是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在教学中我把以往枯燥无味积的计算过程适当弱化,重点放在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上,使学生避免以往计算教学中重技能训练,轻算理,大搞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误区,保证思维的有效性。

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在学习小数乘整数时,学生初步有了两点体会: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乘;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这些初步的感受是学生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基础。根据以往的经验,大部分学生能够凭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独立试算,根据估算结果学生知道3.6×2.8=10.08,但又说不清到底为什么,此时我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放手让学生探索算法、表述算理。“扶”“放”结合,自主探索与有意义的接受互助互补,学生的学习在原有经验基础上一步步走向成功。同时,对自主探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给他们点拨思考方向,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是学生思维的困惑处,也是新知的滋生点。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理解示意图的意思、指名学生看着示意图完整地说出推理过程、同桌互说推理过程、教师适时小结等,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整个推理过程,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使学生体验了新知的形成过程。

三、精心设计巩固练习

单纯的计算演练,往往单调枯燥,索然无味,一些计算策略也无法有效形成。在教学时我组织有层次、多形式、突出重点难点关键点的计算练习,分别设计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改错练习、拓展练习等,“专项练习”打破常规,出示“3.46×1.2”后,巧设一问:“如果老师告诉你哪一个算式和得数,你就能直接说出这道算式的得数?”,增添了思维的含量,让学生再次感受把小数乘法能转化成整数乘法的策略;“基本练习”和“纠错练习”从正反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技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发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矫正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有效形成计算的技能。

四、适时渗透教学思想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教学,并不是本节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这节课适时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

不足之处是我作为一名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学生说出正确的算理时,我应该进行适时的肯定并引导其他的学生强化这个算理,但我当时没有有效地引导,最终导致例题的时间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练习时间。

篇5:分数乘小数

测试题

一、把小数画成分数(每题1分,共5分)

0.6=()

1.8=()

0.45=()

0.125=()

2.5=()

二、把分数画成小数(每题1分,共11分)

12=()

14=()

34=()

125=()

5=()35=()

45=()

13578=()

8=()

8=()

8=(三、计算。(每空2分,共30分)0.8×34=

735×1.5= 8×2.4= 2.6×12=

3.5×537= 0.45×5= 0.625×415= 8.8×5522= 0.56×7=

25×0.15= 78×0.24= 2.6×1013=

5845=

5653=

3173=

二、判断(每题3分,共9分)

1、小数乘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但不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第 1 页 共 4 页))

2、小数乘分数,不能先约分再计算。()

3、小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每题9分,共45分)

1、一件短袖原价15.6元,现在售价是原件的2、小明身高

4,现在售价多少元? 51.8米,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5,小红比小明矮多少米? 63、买一条鲫鱼用了8.8元,买黄辣丁用的钱是鲫鱼的3,一共花了多少钱?

24、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公顷,8台拖拉机45分钟耕多少公顷? 75、一本书360页,第一天看了

12,第二天看了余下的,还有多少页没看完? 43

第 2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把小数画成分数(每题1分,共5分)

399150.6=()

1.8=()

0.45=()

0.125=()

2.5=()

55108

2二、把分数画成小数(每题1分,共11分)

11312=(0.5)

=(0.25)

=(0.75)

=(0.2)

=(0.4)24455341357=(0.6)

=(0.8)

=(0.125)

=(0.375)

=(0.625)

=(0.875)

558888

三、计算。(每空2分,共30分)0.8×2.6×373=0.6

×1.5= 2.1 ×2.4=0.9 458153= 1.3

3.5×=2.5 0.45×=2.7 2751554= 8.8×=2 0.56×=4 6227150.625×2710×0.15=0.06 ×0.24=0.21 2.6×=2 58***25=

=

=

73785406318

二、判断(每题3分,共9分)

1、小数乘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但不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2、小数乘分数,不能先约分再计算。(×)

3、小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每题9分,共45分)

1、一件短袖原价15.6元,现在售价是原件的4,现在售价多少元? 5第 3 页 共 4 页 15.6412.48(元)5答:现在售价12.48元。

2、小明身高1.8米,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5,小红比小明矮多少米? 651.8(1)611.860.(米)3

答:小红比小明矮0.3米。

3、买一条鲫鱼用了8.8元,买黄辣丁用的钱是鲫鱼的3,一共花了多少钱? 28.88.8328.813.222(元)

答:一共花了22元。

4、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公顷,8台拖拉机45分钟耕多少公顷? 7538744037430(公顷)7

30答:一共可以耕地公顷。75、一本书360页,第一天看了

12,第二天看了余下的,还有多少页没看完? 4312360(1)(1)4331360

篇6:《小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得出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和分母约分。再通过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练习,使程度不一的学生在巩固新知中发展能力,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总之,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数学思想,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学生在板演汇报各种算法时,教师未能引导学生说说小数和分数间的互化方法,未能及时关注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二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好。学生板演的次数多了些,浪费了些课堂时间,使最后一个变式练习未进行就小结了。

篇7:分数乘小数练习题

373

×1.5 ×2.4 4581532.6×

3.5× 0.45×

2754550.625× 8.8× 0.56×

152272710×0.15 ×0.24 2.6× 58130.8×

315455=

=

=

738563533×3 7× 5.4× 7761340.45× ×0.6

×1.1 2453.解决问题

(1)一件短袖原价15.6元,现在售价是原件的2)小明身高1.8米,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

上一篇: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下一篇:领导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