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尖子生高考复习的15个技巧

2024-04-20

高三尖子生高考复习的15个技巧(精选3篇)

篇1:高三尖子生高考复习的15个技巧

高考状元:尖子生复习10大技巧

尖子生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优点,那就是聪明和爱做题。聪明体现在记忆力好和思维敏捷,只要经过他们做了的、老师讲解过的题目,他们很快地写出答案来,只要老师把将题目读完,就有了解决的思路,不需要老师太多的点拨。爱做题,是尖子生优秀的根本原因,有大量的实践练习,做题的速度飞快,中档题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除上述优点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还具有下列特点:

1、以学为先

一旦打开书本,尖子生绝大多数都能做到电视不看、电话不接、零食不吃。精力高度集中,有一种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的状态。他们目标高远,思想单纯,不胡思乱想。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分秒必争

尖子生学习十分自觉,有的在夜深人静时勤奋学习;有的鸡鸣即起刻苦用功;有的放学回家就趁热复习。能够闹中求静,不会太多地受环境干扰,他们坚持不懈,做事专一,始终如故。绝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上,显示出独特的处事方法。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

3、阅读有方

学会了速读和精读,阅读前先看目录、图表及插图,先有初步了解后再阅读正文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是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一有空时间,就广泛涉猎课外其他领域的知识。

4、合理安排

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做事有主见、有策略,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该做啥时就做啥,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比如坚持勤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总之做好学习、工作、生活的“司令员”,从容做事。

5、勇于提问

课堂上勇于提问是尖子生渴望和追求知识的表现,他们知道高分是来自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没有弄懂的问题通过提问,通过爱问,达到深入研究,仔细体会的目的。所以在学生群体中间,好问的学生占有老师大量的资源,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不爱问的学生,就主动放弃了别人的帮助,让自己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6、善做笔记

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在他的笔记本里都应该找到。有位尖子生在自己笔记中间画一条线,一边记老师的重点,一边写课文里的注释,复习一举两得。能及时整理自己平时细心积累的笔记本和错题集,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麼问题。

7、勤于思考

这一条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他们会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又如:学习时不仅将课本中各知识点记住,还通过思考,抓住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注意到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8、书写整洁

通常,书写整洁的解答比潦草乱画的得分高。大家都有体会,乳白的鲜牛奶装在脏兮兮的杯子里,谁喜欢喝?其实不是老师在试卷评判过程中有多大的随意性,工整地书写便于让老师判断解题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很好的书写习惯。尖子生作业规范,审题认真,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高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9、自我调整

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或者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摒弃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这样不断的积极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断上升,通过努力,去想了、去做了,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心情变得非常急躁时,就暂时停止学习,一个人静静地思索,进行心态的调整,不断地在告诫自己——“宁可不打仗,绝不打乱仗”。备考阶段与前期一样,每一天都努力学习,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

10、学习互助

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尖子生还有一条无密可言的“秘诀”,那就是:父母熏陶。他们的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不娇惯,使父母用以教育孩子的使命感,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延伸。许多尖子生从小就是在父母熏陶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对学习充满激情,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在学习中增长见识,在成功中充满自信。

获得高分最可靠的因素是懂得怎样开发本人的潜力。“尖子”生名列前茅的技巧,其他人并不难学到手。相信同学们通过规范习惯、调整心态、训练技巧、利用环境,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成为真正的尖子。

篇2:高三历史复习技巧的有效运用

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不仅是师生备考的重要依据,更是高考命题专家命题的基本依据。因此,要想搞好高三历史复习工作,更好地迎接高考,就必须在复习之前认真地研究考试大纲。通过研究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具体范围,考试内容的增减情况,尤其是要注意新的题型的变化,通过研究考试大纲,及时把握高考的最新动向,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二、系统复习,夯实知识基础

进入高三以后,第一轮的复习主要就是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可以说,系统复习阶段是整个高三复习活动的基石,如果系统复习阶段基础打得牢靠,会为接下来的整个复习工作取得成功发挥明显的作用。因此,在系统复习阶段,我们一定要舍得花大力气。在整个复习环节中,系统复习阶段往往是最为枯燥和乏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重复之前的知识点占据整个复习工作相当大的分量,由于都是一些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缺失学习新知识的新鲜感,自然容易产生沉闷乏味感。同时,与新课讲授相比,在复习课上,内容量往往比较大,学习的紧张感要高于新课讲授阶段。因此,对于学生来说,第一轮的系统复习往往是比较难熬的时光。虽然在系统复习中,复习旧知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们并不能把系统复习阶段简单地理解对旧知识的重复,否则将导致复习活动陷入误区。在系统复习阶段,除了传统的教学重难点是我们需要重点复习的部分外,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扫除一些之前教材中的学习盲区,使得复习更加全面。除了复习的全面性外,在系统复习阶段,还要注意对教材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第一轮的系统复习阶段,我们都是按照历史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活动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在每一单元复习结束以后进行单元总结。通过总结,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组合成一个个的模块,使得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更加明显,从而不但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更提高复习效率。

三、专题复习,深化理解和掌握

通过第一轮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把丢掉的知识重新捡回来,并进行一定的整理,从而使得基础知识更加扎实。然而,仅仅基础知识扎实还远远无法满足高考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往往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此,进入第二轮复习以后,就要注意对第一轮复习形成的知识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开展专题复习。很多时候,为了使得知识专题更加整体化,我们可以突破第一轮复习中的章节限制进行跨章节的整合。例如,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无论是古代历史还是近现代史,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在教材中都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民族、外交等方面进行阐述。在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可以跨章节,打破时空的限制,把每个部分进行纵向的总结,横向的比较,如分类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通过对原有知识模块的突破和重组,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综合复习,提高综合能力

如今的历史高考都是以文科综合的形式开展的,在考试的过程中,往往是同一个材料从政治、历史、地理这三个角度入手,因此,在历史复习的阶段,一定要注意综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一些跨学科的交叉点,教师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关注,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高考综合中最容易涉及的问题。通过综合性的复习,可以把政治、历史、地理这三门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迅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高考进行文综改革的重要目标。

五、关注社会热点,重新回归教材

高考是一个最具时代性的考试,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每一年都是结合当年的社会热点进行命题,这也是基于把课堂同社会连接起来的目的。因此,到了高三历史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就要注意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开展适当的训练活动。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对于那些涉及政治、历史、地理这三大学科的热点,教师尤其要重点关注,因为这就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到了临近高考阶段,除了要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外,重新回归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前面的几轮复习,很多学生可能已经很久没有碰过历史教材,这其实是一个复习误区。每年高考中,都会出现一些基础知识的失分重灾区,这就是忽视教材所造成的。因此,在最后阶段,一定要注意重新回归教材,进一步地扎实基本功。同时,在回归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复习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让教材复习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人们常常把高三复习阶段视为高考冲刺阶段,其实这个形容在我看来并不恰当,高三这个时间段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算短,如果进入高三以后,一味地蛮力冲刺,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在高三复习阶段,必须讲求一定的策略和技巧,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既要以高考为依据,又不能被高考所束缚,这样通过几轮的复习,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质的飞跃,收获高考成功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曾文锦.高三历史复习策略[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7(04).

[2]陈春云.历史复习要做到七结合[J].考试(高考文科版),2005(03).

篇3:高三尖子生高考复习的15个技巧

2.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一是本国的先进制度一定会战胜落后制度,如美国内战就是北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制度战胜了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制度。二是国与国之间制度先进的国家必然要战胜制度落后的国家。如英法对沙俄的克里木战争,英法是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发展快、实力强,而俄国是落后的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以致最终失败。

3.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如中国近代社会,外国向中国发动的六次侵略战争都是因为中国落后;近代欧洲列强对亚、非、拉美的侵略,也是因为这些地区和国家落后而导致的。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又决定了它的国际地位,国力弱小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如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地位;二战前夕,英、法、美纵容德、日、意法西斯对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及东欧国家的侵略,都说明了“弱国无外交”。

4.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我国古代教育发展良好,人才层出不穷,科技领先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力强盛。明朝中后期尤其是清朝后期,由于压制人才、大兴文字狱,导致科技不发展、经济落后、综合国力不强,这也是近代中国屡屡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

5.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际关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如英国在法国大革命时为维护其在欧洲的霸权,联合欧洲其他国家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在一战前却又与法国结盟,共同对付德国;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却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以抑制法国势力。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始终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又如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包围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苏争霸中因处于劣势地位,美国又调整了对华政策,使中美关系正常化。

6.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改革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我国的三大改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我国经济建设事业遭到极大损失。

7.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的爆发也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革命成功以后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或扫清了道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8.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如西汉的“编户制度”、隋唐的“均田制”、北宋“王安石变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地丁银”、清末的“洋务运动”“新政”“预备立宪”等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推行的政策。

9.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都带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是破坏性的,另一方面是建设性的。英国对中国、印度等发动的侵略战争,一方面造成中国、印度等的贫穷与屈辱;另一方面,因带来新的生产方式,使中国、印度等逐渐产生新的经济因素和先进的阶级,客观上加速了这些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

10.资本主义列强不仅不希望中国或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上富强道路,反而会极力破坏、阻挠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或改革以维护其利益。例如,洋务运动时期,列强对洋务企业的压制;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承认未果,反而是帝国主义帮助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1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兴起的根本条件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例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分别成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1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造成的。因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客观上造成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软弱性,即革命的不彻底性。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不敢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提不出彻底的土地纲领,结果变法失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轻易窃取。

13.近代农民小生产者的地位决定了农民是革命的阶级,但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因为小生产者的落后性决定了农民阶级提不出符合中国革命要求的纲领。例如,太平天国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都是既有正确的、革命性的一面,又有落后的、局限性的一面。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导致革命的夭折或不彻底。

14.整个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封建反侵略。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的新、旧民主革命主要是领导阶级、指导思想不同,而革命的性质是一致的。

上一篇:煤矿安全检查应做到下一篇:某小学简介及特色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