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集体备课

2024-05-20

高二政治集体备课(通用8篇)

篇1:高二政治集体备课

高二政治集体备课 【实践〃探究】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育才高级中学:谢连胜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掌握两组关系--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和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着重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观点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通过对“贡献与索取”、“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教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从而自觉培养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难点 :二是如何正确看待精神贡献。

二、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教学(PowerPoint)制作

三、预习点拔——胸有成竹

1、哲学上讲的价值的含义什么是?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

2、人生价值包括那些方面,这些方面是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你怎样看待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四、高考能力析疑——有的放矢

(1)背景材料:当代先进代表人物的主要事迹

(2)经典回放:高频再现、重难结合【96全国和广东卷】2005感动中国人物 丛飞

近年来结合市场经济中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这些热点问题对重要考点考查(3)直击2008

以先进代表人物的主要事迹为核心和依托,考查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理解

(4)超强链接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五、教学实施——全面攻略 一【感知生活,理性思考】

视频资料: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青年歌手

丛飞

结合图片资料

结合价值的含义思考他们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生的价值?包括那些内容,是什么关系? 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①【小组讨论】

人生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那么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用谁来衡量人生价值呢?(通过课件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2003年11月7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向航天英雄杨利伟学习。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航天英雄”证书。这是英雄对祖国的忠诚奉献。这是祖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科技界的两位杰出代表吴文俊和袁隆平两位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奖金500万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评审委员会专家认为,吴文俊院士和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虽然吴文俊已经82岁高龄,袁隆平也已71岁,但他们至今都仍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

材料二: 杨利伟工程名就了,可那些为了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人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设问:

1、杨利伟和袁隆平为什么得到了国家那么多的奖励?向国家“索取”那多呢?

2、杨利伟成功了,出名了,那么那些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甚至牺牲生命的无名英雄呢?他们的人生就没有价值吗?又用什么来衡量他们的价值呢?

②【试当评判家】

你是怎么来衡量110米跨栏王刘翔和跳水王子田亮的人生价值的?

③【置身情景 角色转化】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大学生救老农的故事)

设问: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你会救老农吗?为什么?

三【自我训练 牛刀小试】

一 单项选择题

1.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即()

A个体和社会成员

B责任和贡献

C贡献和索取

D尊重和满足 2.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这表明()

A任何人活着都有价值,有意义

B欣赏自己的价值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C为社会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意义

3.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居于首位的是()

A 索取

B 贡献

C 尊重

D 满足 4.(2005.全国文综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是:()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 ③④ 5.先进的事迹.高尚的情操能够教育和激励有志者在自己的岗上奋发努力,开拓进取,创造出比先进人物本人多得多的物质贡献,这段话主要说明()A先进人物做出了很大的物质贡献 B先进人物做出了很大的精神贡献

C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D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根本.更重要 6.(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据报道,著名歌手丛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累计捐献款物达300多万元,而自已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住院费。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奉献出最后的爱心。丛飞的事迹之所以深深地感动国人,是因为他:()

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 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 简答题

(2006年广东高考)2005“感动中国”人物----从飞,一个普通的艺术工作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义演数百场,从事义工服务时间达到数千小时,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00多万元,无私帮助失学儿童、孤儿、残疾人近200人,而他和家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决定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了人间。

在丛飞病逝以后,某网站上的网民对他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颂扬。也有人认为,丛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是应大力颂扬的,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的角度限制,即“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其次要结合试题材料中丛飞的事迹对两种看法进行评析,丛飞正确处理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奉献于社会,实现了自己服务他人的理想,同时也获得了社会的尊重,所以两种看法一正确一错误,体现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要结合试题说明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或反对什么,即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参考答案:

⑴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首位的。“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赞扬”的说法,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

⑵丛飞在奉献于社会的同时,实现了自己服务他人的理想、个人也因此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其行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获得大力赞扬。

⑶两种看法体现了不同的荣辱观,这是由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要确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走进生活 拓展自我】

运用人生价值观有关知识,利用网络、图书馆来搜集材料,引用古文警句,写一篇至少800字的政治小论文,题目自拟。

篇2:高二政治集体备课

时间:2014年9月9日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一、传达市教研会议精神:对新老师的要求;工作作风的转变,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政治教师的特别要求;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2.重难点分析:哲学的产生;哲学的含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突破方法:以形象的事例来说明哲学的产生;以有神论和无神论为例分析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以进化论与马哲学的关系来分析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2.重难点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突破方法:用结构图来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课文中的古人的观点逐一进行分析点评,来分析唯物与唯心的基本形态。

第三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哲学史上的变革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升华 2.重难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突破方法: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

第四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物质 运动 规律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重难点分析:

1、物质观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理解)

(2)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识记)

2、运动观

(1)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识记)(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

3、规律观

(1)规律的含义及其普遍性与客观性(理解)(2)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理解)

(3)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即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运用)3.突破方法: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例如,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辩,尊重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

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讨论: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包括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五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2.重难点分析:(1)意识的本质及特点(理解)

(2)意识的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理解)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及意识反作用原理(简单应用)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综合应用)

3.突破方法: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例如,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辩,尊重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

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讨论: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包括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六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实践 认识 真理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2.重难点分析:

1、实践观

(1)实践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理解)(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综合应用)

2、真理观

(1)真理的含义及特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及真理与谬误(理解并运用)(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及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运用)

3.突破方法: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例如,过去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历程,当前尚未破解的自然之谜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

讨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追求真理的信念与坚持实践标准相统一,就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撰文:《实践论》读后感。

第七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期中考试复习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期中考试复习范围第一二单元 2.重难点分析: 重点复习第二单元唯物论和认识论 3.突破方法:第一二单元训练及讲评

第八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联系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重难点分析: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特点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3.突破方法: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演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如生物链的存在,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环境之间的关系。

策划一个项目:如学习生活中的课程组合、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说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

第九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发展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重难点分析: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3.突破方法: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

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撰文:用哲学观点,阐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第十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发展 矛盾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九课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重难点分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3.突破方法: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祸福相倚”与“得失转化”的有关事例,揭示了对立统一关系。

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牵牛要牵牛鼻子”蕴涵着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对症下药” “因地制宜”等蕴涵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撰文:《矛盾论》读后感。

第十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矛盾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重难点分析: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特殊性原理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

3.突破方法: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祸福相倚”与“得失转化”的有关事例,揭示了对立统一关系。

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牵牛要牵牛鼻子”蕴涵着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对症下药” “因地制宜”等蕴涵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撰文:《矛盾论》读后感。

第十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重难点分析: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突破方法: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表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

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

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第十三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第三单元复习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三单元复习及测评

2.重难点分析: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 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3.突破方法:第三单元训练测试及讲评

第十四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认识社会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2.重难点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3.突破方法: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调查: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

从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言论中,探究影响其价值判断的因素。

以历史事实说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两大规律,形象的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第十五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2.重难点分析: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的表现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涵 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3.突破方法: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人们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以校训、班徽的制定为例,可说明价值判断在人们的行为选择中的作用。

讨论:报刊媒体中关于事实陈述和观点陈述的内容。

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 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例如,竞争与友情,关爱与惩罚,传统与时尚等。

讨论:选择解决某项公共问题的不同方案,应遵循的价值准则,可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讲评: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劳动者的生活轨迹。

讲演:面对人生旅途中挫折与成功、曲折与前进、机遇与挑战的选择。

人生理想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需要每个人去创造。

第十六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期末考试安排 期末考试安排:

一、时事政治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10月22日——10月23日在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于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强调,应对经济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经济一体化,打造亚太经济带,形成利益融合、开放型的亚太经济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3、2014年2月24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4、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

二、期末考试问答题

1、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

2、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事物。

3、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改革

篇3:高二政治集体备课

为了改变现状, 发挥集体备课的应有优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开展了《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转眼, 该课题已经进行了近两个学期。 时间的流逝见证着我们每个人及课题组的努力, 在过去的两学期中, 生物备课组全体成员, 扎实学习理论, 深入学习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并在学习中反思、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 进而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业务能力。两学期来, 我们做了大量实际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在此, 对我们一年的研究工作做以总结。

一、坚持业务学习, 理论指导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和交流在教学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讨论课改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 研究新对策, 提高实施水平,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 提高理论水平。 为此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学习, 在此择要叙述其中两项。

1.如何说课。 学校首先下发了学习资料, 先进行组内自学, 然后请专人系统讲解, 之后各备课组确定自己的说课内容, 上报教务处, 教务处负责安排各组的具体说课时间, 届时业务校长和教务处主任亲临各备课组说课现场, 进行倾听和现场指导。 生物组说课的题目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我们四位老师按抽签决定的顺序进行说课。 我们组的教师都是第一次说课,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总体效果不错, 并且得到了校长和主任的细心指导。 我还被推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说课展示。

2.学习 《考试大纲 》和 《考试说明 》。 学校组织了学习考纲和考试说明, 做三年的高考题, 并进行《说高考》活动。 生物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学习了2013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做了一遍三年高考试题。 通过认真研读考纲, 认真分析高考试题, 找出基础年段教学和高考的节点, 我们每个人写了一篇关于《说高考》的论文, 并参加了学校的统一活动, 我和王老师的论文获得了领导的认可。 这次学习和活动, 使我对于基础年段的教学又有了新思路。

二、注重实施过程, 提高教学水平

与学生一样, 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 教授同一节课的教师, 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 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 从而产生新思想, 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我们生物组的全体教师坚持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 每周二第一节由一名教师出公开课, 第二节大家坐下来评课。 首先, 出课教师先说自己设计的思路, 每一个步骤的目的, 达到的效果。 然后, 其他教师分别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 包括优点和缺点。 最后大家统一认识, 达成一致。 通过评课研讨,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大家都明确了自己该如何上好这节课。 就这样坚持了近一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 不只是青年教师受益, 就连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也获益匪浅。 我校的生物科教学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三、规范备课流程, 避免流于形式

“向备课要质量”是我们加强备课组建设的初衷, 扎实提高备课组工作实效须规范备课流程。 我们在学期初就制订出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按单元分配备课任务, 每单元有中心发言人。 集体备课的运作流程是: 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课后反思。

(1) 每周集体备课的最后一点时间要通知全组成员下一周的备课任务, 要求每个成员都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课标, 做相应单元的习题, 并确定好中心发言人。 (2) 组内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 各抒己见, 充分讨论, 统一认识, 实行“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训练内容。 除中心发言人作主要发言外, 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发言, 说出自己的设想, 经过讨论形成共案。 在研讨过程中, 要安排专人及时做好备课活动记录。 (3) 注重形成个案, 狠抓“二次备课”的落实。 备课组成员需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做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 要求教师在开展集体备课后, 根据拿到的共案, 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 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 对共案作深入推敲和斟酌, 形成符合自己实际的个案。 (4) 课后交流, 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 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 要进行交流, 对教学进行反思,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 以扬长避短, 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5) 保存资料, 供以后研究和参考。

四、阶段性成果

从2013年3月至今,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研究, 取得了初步成果。

1.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 备课组教师还很注重经验的总结, 先后撰写多篇论文。

2. 在2012 年期末联考时, 高一生物组在联考校的排名第二, 与第一名仅相差0.01分, 但这也比我校历史上同期的成绩好很多;在2013年暑期期末联考中, 我们组的成绩一跃排联考校第一名。 这样的成绩在我校十几年的历史中还没有过。

3.课题组十分重视通过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有的教师在教学反思、学生反思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其成果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并在课题组内及学校之内进行交流。

4.初步形成了一套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好方法。

摘要: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发挥集体备课的应有优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开展了《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篇4: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集体备课之我见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我校就提升学生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做了积极研究,认为:

一、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往往会在政治课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错误认识,觉得政治课的内容脱离现实生活,空洞抽象,高高在上,没有实际意义。事实上,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都有着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与优势。教师须在教学中寻找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把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感和亲切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思想政治课一旦与活生生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形象可感,亲切可信,有趣实用的学科,学生就自然会兴趣盎然,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设疑问难,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章回小说,讲到精彩之处,往往设置悬念,使读者欲罢不能。政治教学,若适时巧设悬念,可促使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的乐趣,提高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高中思想政治新编教材,文字量减少了,但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却增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将遇到许多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问题,教师须注意深入挖掘,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以疑促思,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入细致、扎实准确地理解教材知识点。

(2)巧用幽默、时政、乡土素材探究教学,激发学生心灵动力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政治教学用的幽默素材很多,笑话、相声、小品、格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广告、漫画等,无不妙趣横生,教师只要恰当运用,便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通过谐音、归谬、移植等方式来增强教学的幽默感。总之,幽默的方式多种多样,并无固定模式,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教师可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跃,关注国家社会热点问题这一特点,从现实生活出发,把时政材料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政治课焕发勃勃生机;还可以增加学生所熟悉的乡土材料,开发乡土教学资源,注入乡土气息,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3)余留空白,学会放手,激发创造力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合理的方式,尝试“留白”,学会放手,善于、敢于、乐于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回忆、品位、静思、自悟,自主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学生自己领悟、总结出来的,就不会轻易忘记了,这比老师直接告诉或灌输来得生动而持久。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填补,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个性。

(4)善用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科学“三观”

高中阶段的学生表现欲和好胜心都特别强,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想获得最优秀的成绩和荣誉,赢得别人的赞扬和喜欢。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竞争氛围,让每位同学都参与竞争,从而得到锻炼和提高。课堂上可以通过分小组讨论和小组轮流发言、分组比赛以及演讲比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中除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能力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理想。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可以进行理想教育的材料随处可见,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充分利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篇5: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与要求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xxxx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至五),并结合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确定的。

二、基本情况

1.教材使用情况:必修一至必修五,基本篇目30篇。

2.本学期周课时:每周5节,总18周,清明、五一、端午共1.5周放假,另外期中、期末考试、月考、高考、学考等,实际授课时间应15周。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教材为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5本书。学考规定篇目30篇,其中课内现代文11篇,课内文言文13篇,古诗6篇。加之相关的语言应用、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作文等内容的复习,根据备课组初步达成的意见,先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后进行古诗文,最后进行作文指导。

四、备考策略

策略:以学考标准为基础点,以课本材料为触发点,以高考说明为目标点,扎实落实“学科指导意见”相关要点。

1、要有高屋建瓴的意识

研究《学考标准》和《高考说明》,理清学考和高考之间的联系点,寻找学考复习中与高考相关的拓展点,设置由学考落实到高考渗透的提升点。

具体操作:将30篇学考基本篇目按照文体特征进行分类和复习;根据文体分类以及所占比重大小,安排复习的先后顺序和设置各个阶段的侧重点。

(古诗文的比重最大,共计19篇,占63%,其中文言文12篇(占40%),诗词7篇(占23%);文学类文本8篇,占27%,其中小说4篇(占13%),散文3篇(占10%);最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3篇,占10%。)

2、要有回归课本的意识

在学考复习中,重视课文的使用,用好用活教材,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着眼基本篇目,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古文复习,巧用作文素材。落实考点为重,基本能力为要,面向全体为本,铺垫高考为标。

关注课文注释,以学考基本篇目为本,扩展到其他讲读自读课文,收集教材中常用的易错的词语。

熟读文言文课文,不只是停留于学考篇目,要以高考考纲要求的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为本,逐篇落实,背诵默写。计划好每篇文言文着重讲的实词、虚词及句式,在每课课前学案、课堂复习和课后链接中与高考联系,有所侧重,有所拓展。

在学考篇目复习中设置“巧用素材”这一环节,可以从课文中一物一景、一人一事、一妙语一深意联系相应的写作话题;也可从一话题入手,梳理课文与之相关的素材。

3、要有适情适时适量的意识

有效进行学考复习,并让其成为高考复习中重要的环节和阶段。所以,要明确任务,适情制定计划;要掌控进度,适时选择内容;要优化复习,适度调整题量。

五、提高质量措施

1.梳理课内现代文的阅读,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落实学考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2.梳理课内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强化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文化内涵。

篇6:高二生物集体备课方案

高三生物备课组

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为了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大提升,特制定集体备课方案。

一、主要任务

1.对备课内容逐课时进行讨论和研究,要做到“七备”:

备课程标准和考纲:从三年一体化整体规划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备考题:分析本课内容在高考中的命题频率和命题特点,设定教学重点、难点。

备教材:明确课标和考纲对教材知识点的层次要求,从知识点的联系中构建知识网络,科学设置问题。

备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跟踪学生全程学习,发挥学生学习潜能,预测将面临的困难。

备教法:根据每章节的特点和学生认知实际,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手段,诱发学生思维,鼓励主动参与。

备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应重点围绕让学生学什么和如何让学生学会进行。备作业:每节课都要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课时作业,每周一次定时练、一次周测。

2.对上周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布置下周任务。3.修改完善个人教案。

二、时间安排及地点

时间:每周一下午1、2节备本周二、三的共两节课;

每周二下午1、2节备本周四、五及下周一的共三节课。

地点:生物教研组

三、备课程序

基本程序:单元规划、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上周教学情况反思、主备人说课、集体议课)、修改教案

1.单元规划

根据一轮复习计划,每章节讲授前一周,即上周集体备课时对本周的内容进 1

行规划,指定要研究的课程标准、考纲、考题的内容及范围,并指定每节课的主备人。

2.个人备课

每位教师在上周单元规划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备课,按要求写出各自的教案,为集体备课时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主备人要充分准备好说课内容。

3.集体研讨

(1)上周教学情况反思

对上周教学中做的好的地方、存在的问题、教师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2)主备人说课

①说课标和考纲要求,明确本课内容在高考中的要求和考查频率、方式 ②说教学的总体构想、明确教学内容在高中生物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说学情,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

④说教学的目标,明确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⑤说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措施,明确教学的主攻方向 ⑥说教法、学法,明确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策略

⑦说教学的程序,明确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明确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⑧说例题的选择意图和切入点,习题的选择理由和讲解方法等(3)集体议课

主备人说完课后,备课组长组织议课,集思广益。教师对照自己的教案积极发言,多提问题,认真讨论,大胆发言,积极主动参与整个研讨活动。

4.完善修改个人教案

集体讨论交流后,每位教师根据备课要求修订好自己的教案,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篇7:高二生物集体备课总结

一、认真备课

本学期课时量大,平均每周要准备4节新课,1节习题课,我基本在提前一周准备好要讲的内容,写好教案,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教研活动,以及海淀区的进修。高二生物课从今年教学进度与往年不一样,因为这一届是北京第x届从高一开始上生物课的学生,同时又是用着旧教材却要适应新考纲的唯一一届,对我们教师来说也存在着学习新考纲,新高考的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中存在有争议的地方,不断查阅资料,对新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及时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每一节课都要不断思考学科素养和课本知识的融合和切入点,与教研组同时进行及时充分讨论。在区教研的公开课中认真学习,研究进度、教法、学法,本学期也本年级也进行了两次公开课,在评课中大家畅听欲言,相互指出优缺点,并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中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应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学习选修课本时,主要内容涉及科学前沿的就要结合前沿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讨论热情,内容涉及实验技术的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进入一轮复习阶段,也是把老师讲授、课件展示相应模型和学生自我总结结合在一起,学和练统一在一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资源整合优势,建立课件库和题库。在课堂上多用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三、自我反思

在工作中我一直认为要不断反思才能进步,在教研组长罗莎的引领下,我们都不敢松懈,认真进行教学准备,通过区进修和教研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考试方向。在课前认真准备,课后一定要做到认真反思,因为每上完一堂课或多或少都会有感悟有体会,或是教法,或是知识,或是简单的一个提问的方式,或是一个模型的呈现。只要我们踏踏实实搞教学,认认真真做研究,一定会有丰硕的成果。

篇8:高二政治集体备课

1. 有利于统一教学思想, 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 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 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增大。集体备课不仅能够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增强搞好教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把教学理念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而且能够帮助大家认识到, 现阶段课程低效的症结是理论脱离实际, 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不能给予及时、准确的回答, 不能解决他们思想上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困惑, 从而使教师注重对现实社会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能驾驭高度概括的理论和广阔多变的社会实际的水平,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分析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2. 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业务素质

集体备课有利于整合教师群体性知识资源, 促使每个教师都能将其他教师的教学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资源, 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集体备课时, 通常是由学科负责人主讲, 其他教师听、思、议。听, 就是听主讲人阐述教育理念、讲解一节课的实施方案;思, 就是感悟主讲人的备课指导思想及方案的优缺点, 反思自己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存在的优缺点;议, 就是全体教师对主讲人备课方案的闪光点和不足进行讨论, 实现思维与智慧的相互交流, 进而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使每个教师都能学到教学经验, 经过筛选、移植和改造后形成自己的教学“绝招”, 最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的提升。

3. 有利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丰富, 涉及诸多学科和社会多个领域, 不同的教师, 知识面、思维方式也不同, 往往会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 因此, 在集体备课时, 不同教师的经验就能相互传授, 进而促使全体教师都深入思考, 获得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和有效方法, 不断完善和重建知识结构, 优化教育实践策略, 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1. 对教学过分强调统一, 忽视教师自主性的发挥

有些高校过分强调集体备课的统一性, 不仅对教学目标、进度、课时等要求统一, 而且对授课教案、课件、教学方式等也要求一致, 这就限制了教师个人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众师一面、众课一腔”的现象。

2. 忽视教师独立备课环节的落实

集体备课只有建立在教师独立备课的基础之上, 才能形成主讲人与其他教师互动互助的关系, 以便全体教师互相交流自己的个性化教学经验, 从而获得最佳的效果。有鉴于此, 高校必须做好集体备课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既要求主讲人做好准备, 又要求其他教师搞好独立备课。然而, 目前一些高校却忽视独立备课环节的落实, 使集体备课成为主讲人的“一言堂”, 讨论时其他教师一言不发, 这不仅使主讲人的经验得不到大家的响应和内化, 而且使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特色难以得到交流, 导致集体备课的效果大打折扣。

3. 教师合作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 教师以典型的孤立方式开展工作, 相互之间的沟通几乎不存在;评选优秀教师、职称评定等与教学质量评比挂钩的举措, 又在客观上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态势, 使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有的教师为了在各类评比中发挥优势胜过他人, 参与集体备课的热情不高, 业务上采取自我封闭的态度, 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与同事分享, 造成集体备课因大家发言不积极而流于形式。

4. 只有刚性管理制度或尚未建立集体备课相关制度

有些高校对教师人性化关怀不够, 有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集体备课相关制度, 有些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 但没有建立鼓励教师参与的奖励制度和有利于集体备课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制度, 其表现是:即使是建立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优质课大奖赛, 学校也是只奖励个人而不奖励集体, 忽视鼓励教师树立合作意识;重视个人的绩效考核, 忽视教研室集体备课的绩效考核。另外, 对以教研室、学科组为单位的教学团队建设也不重视, 多数学校都只重视其行政指令功能, 而对其课程研究中心职能重视不够, 忽视以集体备课为抓手对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作用。

三、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效果的对策

1. 贯彻统一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上级规定, 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开展教学。集体备课要求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等达到统一, 以确保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武装大学生, 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个性化是创新的基石, 教师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前提。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与教师个性化教学特长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自己的个体经验、教育理念来处理教学内容, 采用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并且重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 实施因材施教, 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方法。因此, 集体备课应在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注重发挥教师个人的自主性, 给教师充分的自由支配权, 为其个性化教学发展提供空间。

2. 贯彻集体备课与个人独立备课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备课既要求主讲人做好准备, 又要求全体教师认真搞好独立备课。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使集体备课建立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 才能在研讨阶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参与民主讨论的积极性, 使教师对主讲人和其他教师的经验认真思考、体验、顿悟、总结和内化, 将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 借助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的不足, 加速学习和实践的创造进程, 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达到教师群体共同提高的目的。

3. 贯彻分工与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备课是一个将个体经验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的过程。为了形成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而团结奋斗的良好合作机制, 防止出现仅由课程负责人说了算而广大教师失声的现象, 集体备课不仅需要教师相互信任和支持, 而且需要教师之间建立起个体付出努力促进共同进步的合作关系, 正确处理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分工给每个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提供了机会, 是实现集体备课成果共享的前提;合作则为相互学习教学经验创造了条件, 为实现教学共赢打下了基础。因此, 要对共同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 按照各成员的不同教学特长进行分工, 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 使教师通过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而密切合作, 以确保集体备课良好运行。

4. 贯彻人性化管理与集体备课规章制度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集体备课的习惯根植于充满人性化关怀的学校环境, 高校如果只靠硬性制度来要求, 就难以调动教师参加集体备课的积极性。因此, 高校要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 充分尊重教师, 给他们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让他们参与教学管理和决策, 增强他们的民主参与意识, 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引导他们把集体备课制度的约束转化为自觉行动。此外, 还要建立健全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相关制度。一是建立集体备课工作制度。学校应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评体系, 营造考核公平、分配公平的良性竞争环境基础上, 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这种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团队合作的方式是全体教师自我发展的抓手和切入点。二是建立评价和奖励制度。评价指标应有助于集体备课可持续发展和教师合作, 实现由重视个人绩效考核向重视集体备课绩效考核转变, 重视奖励集体而不仅仅是个人, 引导教师树立合作意识。三是加强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高校要淡化教研室的行政指令功能, 强化教研室的课程研究中心职能, 以集体备课为依托, 以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为目标, 组织教师加强教学研究, 引导教师把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技能,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摘要: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普遍存在对教学过分强调统一, 忽视教师自主性的发挥, 忽视教师独立备课环节的落实, 教师合作意识不强, 只有刚性管理制度或尚未建立集体备课相关制度等问题。因此, 高校应贯彻“统一性与自主性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人独立备课相结合、分工与合作相结合、人性化管理与集体备课规章制度相结合”的原则, 使集体备课制度健康发展, 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上一篇:最初的自己抒情散文下一篇:播音与主持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