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

2024-05-07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精选6篇)

篇1: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

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从社会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发展过程,内涵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无论是作为一种信仰,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言,中国宗教都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宗教关系已成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度关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事实证明,在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共建和谐世界等方面,中国宗教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不断完善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科学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已经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扩展1,社会和谐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从社会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发展过程。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了社会和谐思想,但对社会和谐内涵的认识并没有深入展开,对实现社会和谐途径的探索也没有系统阐述。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政府领导人在一些列讲话3中,逐步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1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党建研究》2002年第10期。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2003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就能集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1

发展观。发展观的更新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至为重要,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有了和谐发展,才可能有社会和谐。这不仅为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指出了方向, 而且也成为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前奏。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社会和谐提升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治国安邦的目标、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的战略高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

民主法治,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和谐社会的建构,真正依赖的是对民主的追求和法律对民主的保障。只有当依法治国方略切实得到贯彻时,社会才能在一个共同的规则之上和谐运转,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切实的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利益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不同社会利益群本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只有加以有效地协调和解决,确保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构建有效的现代信用制度。因此必须从基本的道德建设做起,加强政府、公民、社会等各领域中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法制建设保障信用体系的效用。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历史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更需要全面顾及、通盘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最广泛、最充4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一版。

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组织机制尚不健全,社会管理仍有待完善,维护稳定仍是第一责任。这就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维护良好社会社会秩序,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5。中国作为 13 亿人口的大国,其快速发展需要极大的资源和能源供给,中国要保持持续增长,就必须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应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一时的发展。

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既要通过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支持,又要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参与其中

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社会共同建设。无论是作为一种信仰,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宗教都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宗教关系已成为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五大关系之一,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度关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宗教教义教规中无不蕴含崇尚和谐、追求和平的思想理念,加以深入的挖掘和积极的阐释,可以为构建社5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一版。同上。

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特别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作出贡献。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固然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也应该包括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和谐思想资源,而宗教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中国有一亿多信教群众,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既可能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也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冲突的消极因素。关键在于国家和社会怎样对待宗教,宗教自身向怎样的方向发展。全面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热情,积极引导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宗教关系作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五大关系”7之一,对于团结各种社会力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将继续长期存在,并影响大量的群众。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随着信教群众的增多、宗教社会影响的增大,宗教关系已经成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对于增强社会认同,凝聚各方面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努力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8。

三、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途径

近年来,中国宗教界积极探索促进社会和谐的方法和途径,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爱国爱教、参政议政,为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人士响应党的号召,7 胡锦涛在2006年第20次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大关系包括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

以主人翁精神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促进适应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新型政教关系的建立。通过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等途径,宗教界人士参与了国家大事的讨论和协商,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积极贡献力量。目前在中国各级人大和政协中,有近17000名宗教界人士担任代表、委员。他们提出的许多提案、议案和政策建议,不同程度上被各级党政机关采纳。各宗教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协助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关键时候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宗教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挖掘和谐理念、倡导和谐文化,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各宗教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中国宗教界努力挖掘各宗教中关于“和”的理念,努力对宗教经典、宗教教义作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中国佛教一直致力于“人间佛教”的实践,近年来举办的两届世界佛教论坛分别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在海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宗教又是一座文化资源宝库,有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博大精深的宗教哲学、异彩纷呈的宗教艺术、风景秀丽的宗教圣地、内涵丰富的宗教礼仪等。对宗教文化的研究,对宗教典籍的整理,对宗教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弘扬,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丰富了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竞争激烈、社会矛盾突出,宗教文化能够缓解信教群众的精神危机,消除不安定因素,减少社会震荡,强化信众对现行秩序的认同。

(三)服务社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宗教界努力发扬慈悲济世、服务社会、关爱人群的优良传统,根据各宗教的特点,发挥各宗教的优势,在解决自养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参与赈灾扶贫、助学助残、生态环保、医疗救助等工作,努力参与和兴办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尽自己的所能“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成为维护社会公信、保障社会稳定的一种积极的补充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国际及与台港澳的宗教交往,为“共建和谐世界”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宗教界广泛开展同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宗教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祖国统一、共建和谐世界的交流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定期召开的中韩日三国佛教会议正编织成牢固的新“黄金纽带”,促进了东亚的和平与繁荣;基督教圣经事工展先后在美国、德国成功举办,增进了西方对我宗教政策和宗教现状的了解;成功举办的两届世界佛教论坛、一届国际道德经论坛以及佛指舍利赴台、赴港供奉,大型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赴东南亚、韩国演出,道教音乐会演、中新佛教文化展等大型交流活动,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增强民族共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还探索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世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开展高层对话,以促进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话、沟通与和睦,为从深层次上解决国际社会的危机,促进社会和谐,共建和谐世界,发挥建设性作用。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宗教为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共建和谐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宗教发挥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大,中国政府和宗教界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都应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共同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篇2: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充分,经济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成绩显著。在经济与社会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区的宗教工作也在不断进步,成为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县区之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齐全。

自X年以来,我区共恢复开放佛教活动场所X处,其中寺院X处,固定场所X处,场所总占地面积约X平方米,建筑面积约X平方米,教职人员X余人,拥有大量的信众。在区宗教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之下、在全区宗教教职人员、工作人员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宗教工作在我区正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宗教界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使命同在,宗教界理应发挥优势,同心共建和谐宗教,促进社会和谐共生。

建立和谐宗教是中国社会和中国宗教双方共同的愿望和任务,它的实现更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和谐宗教包括各宗教内部信徒之间的和睦、不同宗教间的和敬以及宗教与社会各领域的和谐,和谐的本质在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宗教要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宗教自身、宗教内部要和谐。

一个“和谐的宗教”而不是“冲突的宗教”,是宗教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消极作用的基础。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关键要实现宗教自身的和谐。要实现宗教的和谐,必须要重点抓好宗教的自身建设。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是宗教界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具体体现。

一座和谐的宗教活动场所,不仅本身是和谐宗教的最重要的具体体现,还能够带动和促进周围社区和信教群众的和谐。近几年来,我区宗教界响应宗教主管部门的号召,在宗教界持续开展了创“六好”文明宗教场所的活动。事实证明,开展这样的活动,使宗教界受益非浅,无论是环境设施还是人员素质都得到了加强,许多寺院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措施的推进,必将让每一个宗教活动场所成为和谐宗教建设的坚实基础。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是建设和谐宗教的有效载体,寺观教堂既是开展宗教活动的物质载体,也是表达宗教感情的重要载体,联系着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

建立和谐宗教不但可以促进宗教自身、宗教内部的和谐,而且可以促进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和谐以及宗教界与其他社会领域之间的和谐,在建立和谐宗教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和谐。

一、建立和谐宗教有利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宗教事务管理的建设。

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最广泛的民主政治,是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全体公民广泛参与的、真正体现民主的政治。我区宗教界人士担任的政协委员,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参加“两会”,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大胆建言献策,为不断推进全区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宗教界必须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在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把“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南。必须深入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并协助党和政府宣传和贯彻好《条例》,这对于促进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和谐宗教有利于密切宗教界及广大信教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建立和谐宗教,有利于吸引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只有深入学习有关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有关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学法、知法、守法,遵守宗教事务条例,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建立和谐的宗教,才能将广大信教群众与党和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密切起来,使党和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广大信教群众中去,也能够使党和政府能及时了解到群众的声音和愿望,作出正确的规划和决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除道教以外,其他宗教均是由外传入,与国外宗教有着历史渊源和不同的联系,宗教文化交流对促进各自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宗教方面存在着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大都与境外势力的插手和渗透有关联。

我国的宗教应当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要用实际行动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干涉,要秉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纽带与桥梁作用,积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政策法规和时事政策的宣传教育。

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全国人民要共同反对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三、建立和谐宗教有利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发展,为建设和谐宗教、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我区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宗教界要对信教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生产的能力,鼓励他们通过诚实劳动早日致富。通过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帮助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帮助信教群众走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道路;通过对宗教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使其造福于社会,把宗教文化与旅游产业、民族文化、生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宗教文化也自然会促进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创建和谐宗教对于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中国的各个宗教,由于其教规教义中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文化和思想,更由于长期陶熔于中国文化“和”的海洋,因此很早就形成了多元共存、和合共生的优良传统。

这些优良传统又使得宗教在文化道德建设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主张爱国爱教,建设人间净土;主张相亲相爱,培养兄弟友情;主张以德报怨,化解矛盾;主张关爱弱者,服务他人;主张与人为善,尊重自然等等。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富有朝气的国家,讲仁爱、尚和谐、倡中道,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又体现了我们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求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博大胸怀。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给人类带来福祉、让世界和平安宁。相信中国在这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将有益于世界。

四、建立和谐宗教有利于发挥宗教促进信教群众心理和谐,达到社会的团结和稳定的积极作用。

建立和谐宗教有利于坚持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强调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积极教育信教群众,发扬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疏导信教群众的心理情绪,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宗教的“入世”、道德劝诫和心理疏导等特殊作用,使宗教具有其他社会形态所不具有的特性,即宗教的不可消亡性。宗教的现实需求性,使之对社会稳定具有特殊的作用。宗教界要弘扬宗教教义中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扶贫济困等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贴近的积极内容。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观念和人民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宗教可以发挥其社会功能,为帮助调节和解决这类问题多工作。

为此,应当加强宗教理论研究,加强宗教与政府的沟通,坚决打击各类“邪教”组织,充分发挥宗教在社会稳定中的特殊作用,切实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群众对宗教活动的需求是客观现实的,正常的理性宗教(正教)活动不去占领,“X功”等邪教必然会趁机发展。理性宗教具有较大的先进文化性,如我国的佛、儒、道以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无论在文化、道德方面还是在社会稳定方面,都具有其特定的作用,应当通过非政府的途径,倡导、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对理性宗教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述和解释,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

对“X功”等此类邪教和犯罪分子,必须依照法律,给予严厉的打击和铲除,不给其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土壤,从而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确保理性宗教的正常活动得到健康发展。

五、建立和谐宗教有利于促进社会慈善事业,有利于扶贫济困、救灾、助学、募捐、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

积极引导和支持宗教界广泛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吸引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广泛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尊老、济贫、救灾、助学、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一有益作用,是宗教界人士与信教群众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和现实的途径。

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有深刻的信仰基础,有悠久的慈善传统,有较高的道德号召力和社会公信度。不仅为政府分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而且为民众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服务。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下,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形成稳定有效的机制,宗教界在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个和谐社会的形成,伴随着全社会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重视、关爱和救助程度的不断提高,伴随着对这些不幸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救助弱势群体的慈善事业机构还不健全,救助机构缺少,救助能力匮乏。

宗教历来都有乐善好施、扶贫济弱的优良传统,建立和谐的宗教,必将促进宗教界积极探索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方式和途径,在搞好自养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慈善事业作贡献。

六、建立和谐宗教有利于实现宗教内部、各宗教之间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建立和谐宗教有利于搞好宗教内部的关系、搞好不同宗教之间的关系、搞好与广大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彼此尊重对方的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宗教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和党政关系、民族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一起,共同构成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五个重大关系。

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理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建立和谐的宗教,而和谐的宗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只有建立和谐的宗教,才能使宗教在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我区则是X省宗教工作重点县区之一,宗教问题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处理好宗教问题,建设和谐的宗教,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不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而是非常重要的一大方面,没有宗教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

建立和谐的宗教,妥善处理好我国的宗教问题,切实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处理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把全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引导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

建设和谐宗教,同时对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创建和谐宗教的过程中,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需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履行职责,按照建设和谐宗教与和谐活动场所的具体标准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在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中加强自身建设,只有自身和谐。

篇3: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

关键词:宗教市场理论,排他性宗教,飞排他性宗教

1. 宗教形态中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

1.1 中国宗教与基督教有很多色彩明显的不同, 其中之一就是宗教是否否定其他宗教, 即宗教是否具有“排外性”。首先, 在西方世界基督教具有统治性地位, 而在中国则是佛、道、儒三教并存, 这一区别反驳了关于“悠久的历史使信仰趋于一神教”的命题, 究其错误原因就是因为其命题的基础是基督教中心主义。

1.2 在基督教, 人们通过朋友甚至亲属, 组织堂会相互见证宗教的可信程度, 同时为了使参加堂会的基督徒都能积极参加堂会活动, 宗教会通过严格的制度早就虔诚的信徒。通过一些严苛的规定使信徒具有宗教特点, 从而最终使宗教具有排外性。但是对于中国的宗教和信徒来说, 这些都不具有基础。比如, 中国宗教并不存在具有统治地位的教派, 同时宗教并不严格要求自己的信徒不能信仰其他宗教。中国宗教的非排外性, 使得信徒并不需要具有明显的教派色彩。这些都导致中国多宗教并存, 而且存在同一信徒, 同时信仰多个宗教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西方基督教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基督教的排外性, 造成信徒改教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人身份的事件, 使得信徒在改教时不得不严肃对待。而在中国, 即使是路人遇到庙堂, 进去烧香拜佛, 神职人员也不会考虑到他是否具备拜佛的资格。人们总是今天拜这个佛, 明天拜那个神, 以图最终找到“最好”的宗教。但是在中国人同时信仰多个宗教, 及随时随地能够改教现象的外表下, 有其深层的内容。人们信仰另一个宗教, 只能说是同时再增加一个信仰, 并没有取代原来的信仰。在增加信仰的同时, 人们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比如将两个宗教中的神进行类比, 找到宗教之间的共同点, 达到“可交替性”。于是改教并不影响信徒的世界观, 也不改变他们的社交网络, 因此, 改教无关轻重。

2. 宗教市场理论与管制

宗教市场理论中关于宗教组织的变迁方面的理论基础是“教派—教会理论”, 同样, 该理论也不能很好的在中国得到适用。

2.1 在欧洲, 由于长时间没有强大的统一政权的出现, 使得教派力量始终能找到政治力量的承认与保护。

而中国政治上基本处于统一的局面, 使得教派始终处于强权世俗力量的统治下。一旦政权力量压制教派的发展, 将导致教派向教会方向发展的可能基本不再存在。而教派的如果不能建立起稳定的组织和更大的规模, 则教义的提升更无从谈起。由于政府的压制, 宗教组织难以出现严密的组织, 中国的宗教只能通过分香的方式增加其影响力。“教派-教会”理论是关于宗教组织的最主要理论, 但是在中国教会从来都没有成为主要的宗教组织。因此, 盲目的引用“教派-教会”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宗教组织是不合适的。

2.2 另一方面, 宗教市场理论认为只有竞争才能使宗教保持生命力, 而管制则造成宗教失去活力。

但是东西方管制的差别造成了宗教现状的差异。在西方, 基督教长期占绝对的主流地位, 世俗力量关于宗教的管制, 主要是针对异教徒的管制, 防止异端的出现, 从而保证基督教在宗教中的绝对垄断地位。而在古代的中国, 因宗教组织可能会影响政权的统治。因此, 世俗政权力量对宗教的管制, 不仅仅出于对宗教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要保持宗教之间的平衡, 避免出现超级教派力量影响政权的稳定性。最终造成中国多宗教并存, 西方一教独大的现象。这也解释了前面为何西方能够出现“排外性”的宗教, 而中国的宗教并不具有“排外性”。这说明宗教的发展不仅仅是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 也受到外在力量和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世俗政治力量的宗教管制。

3. 华人社会适用性分析

宗教市场理论发展至今, 完美的用于分析排他性宗教。而中国宗教的因历史, 文化等因素导致并不是“排外性”宗教, 而是温和的“非排外性”宗教。如果盲目地将具有局限性的宗教市场理论不假思索地就运用到华人社会的宗教, 必将导致出现错误的分析与指导。具体来说, 中国的宗教不强调信徒的宗教资格, 也不强求信徒只信仰一种宗教;中国的宗教也不适用“教派-教会”理论关于宗教组织发展的解说;世俗政权力量大小的不同, 造成了世俗力量关于对宗教管制的不同, 西方是世俗力量强化宗教的“一教独大”, 而古代的中国则是通过对宗教的管制, 使宗教力量处于平衡的状态, 避免出现垄断地位的宗教组织影响政权的稳定性。

结语:

总而言之, 中国宗教的研究具有“非排外性”, 这一与基督教鲜明的不同的特点, 使人们发现, 宗教市场理论不一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正确性。这为宗教市场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契机。研究中国“非排外性”宗教, 有助于宗教市场理论超越基督教社会学的狭隘范畴。

参考文献

[1]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沈之奇.大清律辑注 (上)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3]宋光宇.宗教与社会.台北东大书局.2012

篇4: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

摘 要:花梨岭教案和施南教案是清末发生在湖北恩施地区的著名天主教案,其宗教档案为现在正确处理宗教关系、民族关系提供历史借鉴,为保护宗教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支持,有利于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宗教档案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如下:有利于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维护民族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保护宗教文化和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关键词:宗教档案;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81-02

一、花梨岭教案和施南教案概述

花梨岭教案又称利川教案,发生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当地人民因不满教堂以办育婴堂为名残害婴儿,怒而围攻教堂,赶走神父,烧毁房屋,发生了震惊一时的“花梨岭教案”。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荷兰籍梅立森神父和比利时籍武修士上书光绪皇帝幸蒙(敕建),清政府懦弱无能,“大府迫于西人之挟,不得不重惩吾民,以弥衅而修睦”,于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八日签定了《宜施教案议结条款》,按其规定,在利川由地方政府赔款“钦赐”重修教堂:“利川县城内,由地方官选择一官民相宜无妨地方,由官出款建造天主堂一座……造成之后交付本地天主堂永远管业。”

施南教案又称鄂西教案,发生于1904年7月17日,法国天主教主教德希圣、教士德希贤及洋奴教民等一行7人耀武扬威“游览”湖北省恩施沙地,欺压百姓,乡民向燮堂、向元新等激于义愤,与之发生冲突;7月19日,冲突升级,百名农民乱拳、刀棍打死德希圣等7人;事件发生后,清朝当局对法国的“抗议”大为恐慌,湖广总督张之洞派遣重兵逮捕当地农民50多人;9月15日,向燮堂等8人被杀害于县城东门外河滩;9月30日,中法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施南教案协议条款》,清政府以14.5万两白银来“赔偿损失”,并在一年之内再建两座教堂,以扩大法国在华势力范围。

二、宗教档案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1.有利于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维护民族地区和平稳定

花梨岭教案和施南教案是发生在鄂西地区著名的天主教教案,对当地的人民群众有着巨大的影响。花梨岭教案是因外国传教士和不法教民相互勾结,欺田霸产,谋财害命,导致利川人民抗议天主教堂神甫活焚育婴院病婴,赶走神甫,放火焚烧了花梨岭教堂;施南教案也是因为法国传教士及当地教民耀武扬威,欺压百姓,导致乡民向燮堂、向元新等激于义愤,与之发生冲突,杀死传教士和洋奴教民。在当时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下,外来宗教文化也随之传入鄂西地区,外来传教士利用列强势力强行传教,引起外来宗教与本地文化发生冲突,导致教案发生。天主教的一些教义和做法不仅与传统儒家文化有隔膜和冲突,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信鬼事道”的传统风俗也有冲突。当地居民认为天主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其核心价值与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背道而驰,是对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一种威胁。

在此同时,一些人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加入教会,利用教民身份掩护干一些不法勾当,欺压当地百姓,排斥异己,霸占田地。天主教教会为了充实教会实力,大量发展教民,导致教民总体素质下降,使得一些动机不纯的人借机入教。由于入教者大量增加,教会为了减轻自身负担,不惜利用一切手段甚至是暴力手段购田置地,经营商业,不仅危害到普通百姓的利益,也危害到当地士绅和官员的利益,导致社会整体反感教会,加深了教会和当地人民的矛盾。此外,清政府在处理花梨岭教案和施南教案中面对列强步步紧逼时不断退让,袒教抑民,向列强和洋人妥协,更加激化了教民和当地百姓的矛盾,增加了双方的敌对情绪,使得当地百姓不仅反教,也反清。

花梨岭教案和施南教案的史实说明了处理宗教关系和宗教问题的重要性。此类事件不仅仅是单纯的宗教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在信仰非一元化和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错综复杂,各种势力和文化都向民族地区进行渗透和传播,不同的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宗教需要和诉求。在处理宗教问题中,需要划清宗教和政治的界限,做到宗教回归自身,不干预政治;教徒不做违反宗教教义的事情,惩恶扬善,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管理部门要坚持公平正义,不偏不倚,使披着宗教外衣干违法事情的教徒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宗教信仰自由,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2.有利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

恩施的花梨岭教案和施南教案既是清末当地百姓反抗教会势力迫害的历史,也是土家儿女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1898年,施南教案失败后,具有革命传统的土家族人民继续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他们抵制洋货,自种棉花,纺纱织布,禁种鸦片,诋毁天主教教义,视施南教案的关键人物向燮堂为民族英雄。在反抗外来势力的斗争中,恩施各族人民紧密配合、万众同心,在抗争中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和谐。

恩施沙地天主教堂山下保存着当年民族英雄向燮堂率众杀洋教士的小桥(今为“民英桥”)。2002年12月16日沙地天主教堂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规定沙地天主教堂保护范围为整个建筑及附属建筑,向燮堂墓保护范围为墓地周围10米。民间故事《沐抚妹子用向燮堂吓跑洋教士》则讲述了一位女子通过唱《十二月想起向燮堂》吓跑传教士的过程,“这年洋人传教很不顺利,四处碰壁,但他们觉得深山里的人好蒙,就决定到沐抚发展洋教,设立教堂。一个偶然的机会,洋教士们在狮子岍碰上这位妹子,便向她宣讲圣经故事……她说,蛮寨人都喜欢他,向大哥是条好汉,所以,在他被你们害死后,逢年过节,玩灯唱戏,蛮寨人都会想起他来,唱他,演他,呼唤这位有血性的好大哥的冤魂能踏上回乡之路……她说,我们和向大哥一样,都不会入洋教的。到此为止,故事完全明白了,向燮堂的庙堂是建在蛮寨人心里的,更是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他那盏‘天灯,将照亮中国历史。难怪在向燮堂家乡建起的教堂总是摇摇晃晃。”

花梨岭教案和施南教案是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天主教教案,具有独特的个案价值。这两起教案都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努力维护好民族团结稳定的局面,要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引导和保护好少数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共识,才能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稳定。

3.有利于保护宗教文化和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在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需要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力度,为民族地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而带动当地百姓致富,维护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恩施州的天主教教案有着丰富的档案信息,记载着天主教在鄂西地区的传播历程,是了解天主教文化的重要途径。天主教在湖北省西南部土家族苗族地区的发端和发展始于近代,即天主教在我国的第四次大规模传入,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据《利川文史资料》记载:天主教传入鄂西最早在1860年,后于1866年(即同治五年)传入利川,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自光绪五年以后,鄂西各县也都先后建有天主教堂,尤以利川境内最多。到民国末年,鄂西地区天主教堂达36座,信徒1.1万余人。新中国成立前夕,教友多达5000多人[1]。花梨岭教案后,光绪二十六年重修教堂,光绪帝新笔题匾“敕建天主堂”,经过重建后的教堂分男、女堂两部分,男堂坐西向东,修于小山坡上;女堂坐东向西修于山下坝上。二堂间以石板道路边接,道旁茂林修竹,一片葱茏。男堂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砖石结构,型制中里有西,文中有武。女堂距男堂约100米,木构四合院建筑,建筑平面呈矩形,四周石垣围护。

花梨岭天主教堂现为鄂西南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为利川乃至鄂西天主教活动中心,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天主教活动场所之一,先后有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的38位外国神父、17位中国神父和32位修女来此传教。沙地天主教堂位于恩施市沙地乡沙地镇一座小山上,是在施南教案后,天主教宜昌教区用“施南教案”中国政府赔偿白银14.5万两在1905年修建,1911年比利时籍传教士再度扩建,现占地面积1458.5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小山以河流溪沟自然为界,山上林木葱郁,环境幽静宜人。

恩施在天主教教案后重修和扩建了天主教教堂,为游客了解恩施地区的天主教文化提供了实物档案,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教堂,了解天主教在鄂西的传播情况,了解土家儿女抗击外来宗教势力压迫的历史,这些宗教文化资源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宗教文化旅游的繁荣为附近的少数民族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发展商业的机会,带动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向丽.鄂西南天主教传播及其现代变迁[J].世界宗教文化,2010,(5):63-64.

[2]张媚玲.民族关系视野下的近代西南边疆教案[J].思想战线,2010,(5):119-123.

[3]尹丽晶.谈宗教档案的管理[J].理论观察,2012,(5):109-110.

篇5: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

——盂县县委统战部 崔锦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适应新形势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时代前进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大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宗教的基本特征

(一)长期性。长期性是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他特征的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仍无法彻底地、合理地解决教育、就业、住房、婚姻、人口、家庭、卫生、环境等方面的社会问题,也不能完全摆脱各种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痛苦,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许多人至今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正是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个人工作能力、工作环境等限制,许多人在工作和生活、恋爱和婚姻、家庭等方面会遇到程度不同的挫折,在情感、心理方面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甚至遭受沉重的打击。在此情况下,宗教必然会象以往一样在许多人的心中唤起共鸣,他们会在宗教世界里寻找情感的归宿和心理的舒畅、愉悦。这也是目前人们信教的主要原因。

(二)历史性。我国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和宗教自身所具有的较强的传承史,使宗教在现阶段依然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宗教典籍、集中于名山胜景的寺塔建筑、神像雕塑以及以宗教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独特有趣的宗教礼仪和传教方式等,至今仍不断地向人们传递着宗教传统的信息,对

这些信息的好奇和探究很容易使那些具有潜在宗教方面需求的人投入宗教的怀抱。同时,现实生活中根深蒂固的宗教风俗习惯和饮食禁忌等使许多徒众愿意在同一宗教内通婚,他们的后代自然就成了准教徒。

(三)复杂性。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决定了由各种宗教内部产生的矛盾、由不同宗教之间产生的矛盾以及由宗教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宗教方面的矛盾从来不是孤立的,其呈现出的状况和特点是由国内外形势所决定的。从国内情况看,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更突出,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宗教领域中来。

(四)国际性。从国际情况看,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中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议导致的局部冲突仍此起彼伏,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相当活跃,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这都会对我国的宗教问题产生影响。

二、宗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谐”已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旋律,为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按照胡锦涛主席的讲话精神,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传统的宗教文化中所包含着诸多伦理道德思想,完全可以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一、宗教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历史进程的永恒前提。在这方面,宗教这支社会力量可以发挥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在当今社会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思想活跃、情绪不稳、因躁动不安、贪欲、嫉妒、烦恼、失望、愤恨、困难、挫折等引起的浮躁情绪和社会不稳定现象比较突出。宗教能在信仰者群体中通过宣传教义、举行仪式等活动,加强信众对现行秩序的认同,舒缓人的精神危机,减少社会震动。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为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提供支持。在我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和平、非暴力、自然、和谐、慈悲、中道、平等、均衡发展等观念,这些观念对今天生态恶化、冲突加剧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宗教具有维护和平促进祖国统一的明显作用。我国各宗教历来就有热爱祖国的光荣传统,历史上具有宗教信仰的爱国主义者层出不穷。佛教把“爱别离”作为人生8种痛苦之一,把消除离别分隔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阿含经》中就说:“有离别者,善为和合,使相亲敬”。佛教最讲平等、和合、圆融、圆满,大家都有“和”的精神;多年来,两岸四地佛教交流交往、自然亲切,佛指舍利赴台、赴港供奉,两岸佛乐联袂赴台港澳和美、加展演,大家都有“和”的行动。

第三、宗教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科技、政治、文明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人的道德素质的现代化。研究表明,宗教是道德教育最有效的力量之一。一方面宗教教义和宗教历史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容,长期以来已成为人的心理和精神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各宗教场所负责人一般都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信徒中有较高的道德威望,他们的榜样作用对信徒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第四、宗教具有很强的为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推动作用。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在宗教方面有三大主要特点:一是宗教信仰比较淡漠,真正信仰宗教的人始终是少数。二是在我国至今没有出现一种宗教可独霸天下的局面,从古至今,不同宗教在我国的土地上同时并存。三是我国传统宗教,也就是儒、释、道三教,都是一种提倡圆融、主张和平、注重道德、乐于兼容、善于互补的宗教。我国历史上各宗教之间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之间,基本没有极端化的冲突,总体上看,始终保持着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历史遗产,需要我们继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五、宗教具有独特的文化展示作用。我国宗教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方式发挥着积极作用,佛教与道教场所绝大多数都是在国家指定的旅游景区,每到节假日,吸引了众多的观光游客。一方面,宗教活动场所为人民群众的游览休闲提供了去处;另一方面,广大群众于游览中受到了宗教文化的熏陶;再一方面,地方政府和群众也因其获得经济效益。这是解释我国宗教发展原因的一个重要视角。

第六、宗教具有心理慰藉作用。宗教研究表明,宗教在与个人的关系上,它是心理健康甚至身体健康的一个可靠根源。它不分年龄、性别和种族、民族,对人们有着舒缓精神危机,宽慰人心,缓和情绪,化解矛盾的镇痛作用。

三、如何引导宗教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充分利用国家的宗教政策

胡锦涛同志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关键是要全面理解和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落实宗教事

务条例”。把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作为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两个关键,体现了党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上的与时俱进。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政府要大力支持宗教界加强对神学思想的研究,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并支持他们挖掘、加工、整理宗教传统文化,开发弘扬岭南宗教优秀文化资源,为文化强省建设服务,打造盂县特色的宗教文化品牌,促进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二)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以适应当代宗教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出一批人格高尚、知识丰富、爱国爱教和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宗教人才,既能弘法讲道讲经、释疑解惑,又能管理宗教场所、开展宗教仪活动,成为共同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要继续加强宗教的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影响,通过加强交流,对外展示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经济发展情况,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消除一些人的误解和偏见,以增进了解与沟通,为我国宗教健康发展营造外部环境。

(三)全面提高宗教事务部门的综合管理能力。宗教领域的矛盾错综复杂,宗教事务面广量大,能否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宗教事务部门人员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提高能力主要包括:提高全面贯彻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把握宗教工作正确方向的能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的能力;提高掌握新形势下宗教工作规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等等。要提高这些能力,就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特别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有关宗教工作的论述,不断总结处理宗教矛盾、从事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和掌握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

问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水平,努力开创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篇6: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级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这是十六大报告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的阐述中,所包含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它常被称为“四句话”,其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是正确地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宗教问题。理论和实践证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非常合理的、重要的、必要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由我国宗教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我国宗教具有“三性”的特点,这“三性”正是叶小文同志在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中所概括总结的。它们是:

1、宗教的长期性

宗教自从产生后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和规律,还将伴随着人类走向社会主义阶段。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因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所以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仍然有长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

2、宗教的群众性

从我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数、比例及影响来看,对宗教不可轻视。泽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说:“我国信仰各种宗教的群众有一亿多,他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广大信仰群众看作积极力量和与党有着血肉联系,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上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1世纪,时代要求我们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去。正确处理党同信教群众的关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他们当中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他们,群策群力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宗教的特殊复杂性

宗教是一种信仰,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实体,与社会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它往往同政治问题、社会经济制度等相联系,涉及到群众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尤其是在现在宗教越来越同复杂的社会政治斗争、民族关系甚至有的冲突、战争在一起。如何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这是一个很敏感、复杂的课题,我们需要认真和慎重对待。还有不容忽略的是,冷战结束后,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妄图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好地认识宗教的特殊复杂性,明辨深思,对渗透要提高警惕,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积级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来看,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必然的是理所当然的,这是由宗教自身的特征决定的,既然宗教与社会主义时期长期存在,既然信仰宗教的有不少群众,既然宗教是特殊复杂的,那么,我们就要使宗教成为社会中一个和谐因素、各级力量,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宗教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与所处的社会处境相适应的问题。从历史上来看,各种宗教的存在和向更高层次发展,事实上都是与所处的社会不断适应,不断进行整合。宗教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不断要调整自己,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还做些改革,如基督教历史上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就是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任何一个社会的宗教都必然遵从并服务于它所处的国家的社会制度。例如中国汉地佛教就是这样,东晋时代的佛教领袖道安曾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高僧传释道安传》),明确指出佛教必然对国家和社会采取的适应态度。同时这也不违背宗教经典和信仰。中国各宗教具有爱国爱教的传统,特别是宗教中的伦理道德,是可以在伦理道德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徒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宗教徒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相适应不仅包括宗教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文化方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且还包括努力挖掘宗教思想的优秀成份。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共同愿望,宗教界理所当然地应和全国人民一道通过自己的方式投身于这一事业。这要求宗教徒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思想中有

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容,发挥宗教文化道德的功能。用教义教规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引导信教群众面向现实,服务社会。

从实践上来看,中国宗教就一直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举例来说,解决后天主教、基督教发起了爱国运动,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操纵和控制,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我国宗教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我国宗教界迈出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一步。尽管宗教徒的信仰与别人不一样,但他们仍然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热爱人生、热爱社会主义,并且实践教义不断行善,服务众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如基督教倡导“作光作盐、荣神益人 ”,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天主教倡导“爱国是天主的戒命”,主张民主办教;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伊斯兰教倡导“两世吉庆”;道教提倡“和光同尘,济世利人”等。这些入世主张促进了教徒积极参加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宗教界积极参与抗洪救灾,济贫扶困,开展慈善公益事业,发起了“宗教反邪”(即反对邪教“法轮功”)活动,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体现了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实践证明:宗教是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和动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际上,我国的宗教事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宗教事业是不可忽视的,也要建设好。因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十分重要的,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宗教问题处理得好,可以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关键在于积极引导和有效管理。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一直注意努力做好宗教工作,尊重和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并且努力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有的宗教界人士还参与国家的政治协商,成为政协委员,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这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具有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机制,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引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把他们的意志和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中来,万众一心搞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虽然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不同,但这种差异是次要的,而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若双方“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 是完全可以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上一篇:解读处方管理办法2下一篇:大班体育活动不怕黑的孩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