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教案

2024-05-02

不求甚解教案(精选13篇)

篇1:不求甚解教案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指导学生整理文章的结构提纲

教学重点: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重点: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初步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介绍文体

1、从平常人们对“不求甚解”的看法导入。

2、题解:不求:不追求。甚解:比较深刻的理解。“不求甚解”是陶渊明的一句名言,作者以它为题意在要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本义。

3、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作者介绍

三、检查字词掌握状况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

②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作者为什么要说的这样委婉?

五、问题讨论

①“不求甚解”最早是谁说的?那些持批评态度的人是完整地来理解这句话吗?

②“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③想一下子完全读懂所有的书容易吗?那么真正的会意容易吗?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④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

六、小结

板书设计

不求甚解

马南村

作者:原名邓拓,笔名马南村,当代作家,著作有《燕山夜话》。

好读书DD(前提)DD不求甚解DD(要诀)DD会意

①要虚心

不求甚解

②不要固执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写作思路2、理清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所学资料。

二、问题讨论

1、列宁为什么要批评普列汉诺夫?这个事例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有什么关系?对马列主义著作我们就应抱什么态度?

2、这些著作我们读不懂的地方有很多,就要求我们不断努力学习,要怎样才能学得好?

3、诸葛亮是不是这样做的呢?这个事例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又有什么关系?

4、此处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这两个例子呢?

5、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6、引用陆象山的话有什么用意?

7、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主要讨论了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问题。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较论证和道理论证)

三、学生自主整理结构提纲

四、拓展延伸。

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②“班门弄斧”辩③“滥竽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状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能够翻出新意;根据实际状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能够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能够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五、作业1、复习:抄写字词。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结构提纲:

驳立

提出错误观点D引原文阐释关系D揭示正确含义D举例说明D引例子进一步说明

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篇2:不求甚解教案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4.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6.作业

① 完成《课程探究》的相关练习。

篇3:不求甚解与咬文嚼字

一、“不求甚解”之解读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不求甚解的策略包含很多要义:

1. 不求甚解是意境。

我们的母语———汉语言,属于表意系统的文字,一个字往往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文章,蕴含着太多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由一个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和短语在语言环境中,其所代表的图式表象则更丰富更多元,“不求甚解”的阅读策略,正对应着汉语作为表意文字特有的语意结构和叙事方式,体现了汉语的模糊性与意会性的特征。这种模糊性首先源自语言文字的多义隐喻,即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的临时意义。其次,是由于语言本身存在的模糊性,即在文本中,有许多语言材料意思无法定理,或者说外延不够明确,不能给出绝对的精确的定义,呈现出语义的交叠性、变异性和含混性。如我们都知道“青天”一词,这个词所讲的“青色”的天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恐怕难以获得公论。

语文课本中选入大量的文章,反映了复杂而又多元的现实生活,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精彩而又美丽的自然风光,但它终究是依靠语言文字来描述的,要依靠读者自己的阅读、揣摩、想象、构图,所以这种依靠想象、思考、揣摩出来的生活、情感、风景,都是间接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是相对独立的、封闭的,也是模糊的。在教学中,我们只能大体上把握这种间接的人生经验,包括情感,任何试图准确地描述、细致地刻画都是不恰当,也是不可能的。如苏教版课本《三袋麦子》,分别讲了小猴、小牛、小猪三个人物如何处理土地爷爷送给他们的三袋麦子,很多老师课文读完了,便得出一个结论,向小猴学习,既知道尊敬老人,也知道拿麦子去种。很难说这就是编者的真实意图。面对偏重事实性和科学性的文章,是不是就一定要精确呢?华伟中老师指出,“准确需要精确,但又不等于精确,‘准确性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容忍一定的模糊性。’为什么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呢?因为生活是复杂的,表达是艰难的,只要主要信息准确度很高,其余可以使用模糊语言,而且模糊语言的衬托,准确性显得更突出了”。

2.“不求甚解”是为了更好地“求甚解”。

语文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不求甚解的。天下之书浩如烟海,一个人皓首穷经也难涉猎其万一。每读一书,必求甚解,谈何容易,何况人生苦短,逝者如斯,一味求解,能读完几本书?只有“不求甚解”,了解一个大概,方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如此说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读书中“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单看我们的教材,一个学期四、五个月的时间,一百多天的日子,师生面对的就是三十来篇课文,咬文嚼字,篇篇反复地读,深入地研究,还有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教材中的知识,一篇篇文章被层层分割,由词到句到段,还有语法分析、修辞分析、写法分析、表达方法分析,教师讲得繁琐,学生听得乏味。教师的这种过于求甚解会使学生慢慢失去了读书的乐趣。

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不求甚解,不是不管不问,也不是囫囵吞枣,而是留下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求“甚解”。教者所要努力做的,是积极引导和发展学生阅读的兴趣,而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天生就有,教师的责任就是强化和发展这种欲望、兴趣。

二、“咬文嚼字”之咀嚼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词句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已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阅读教学在词句方面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咬文嚼字”,只有细细揣摩品味这些关键词句,才能理解其“恰当意义”,也才能领会其“表达效果”。

针对文中重点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咬文嚼字”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文中妙言佳句要品,不品就少了一种厚度,失去了语言的味道和魅力,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得到落实。

1.“咬文嚼字”,嚼出意境。

学语文最本质的东西是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与语感有很大关系。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语感强的人,表情达意恰到好处,能准确地传递信息,且富有联想力,这是学语文应追求达到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的得来,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地揣摩品味语言的实践中形成的。

小学教材所选篇目很多都是名篇佳作,其中不乏值得“咬文嚼字”、品味玩赏的词句。如,《燕子》中“燕子斜着身子从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传神,于永正老师教学时,抓住“斜”“掠过”“唧”“圆晕”,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出了其中的滋味:既说明燕子飞行轻快,又说明了燕子飞行的姿态优美,叫声之美,“圆晕”说明不但燕子美,就连它沾水荡起的小圆晕也是美的。像这样一些重要词句,如果没有去品味,“语语悟其神”,也是“不求甚解”而过,学生将失去训练语感的好机会,语文丰富的内涵无法得到领会。因此,对那蕴含丰富情感的词句,用得准确传神的词语,寓意深刻的句子,不要轻易放过,还是要“咬文嚼字”,嚼出意境,嚼出精彩,提高语感能力。

2.“咬文嚼字”,嚼出情感。

《蜗牛学艺》教学片段

教师:轻声读一读员耀源小节,请你们评一评兔子和蜗牛,你们喜欢谁,为什么?(生答)

蜗牛第一句说:“您”会飞吗?而听了兔子回答“不会”之后却说,“你”并不是全才?为什么课文里先用“您”,后用“你”?

学生:因为兔子是老师,蜗牛尊敬它,所以用“您”。

学生:第二句里使用“你”,说明蜗牛听了兔子说不会,觉得它本领不大,只会一样本领,有点看不起它。

从以上教学来看,教师抓住了人物语言中的“您”和“你”的变化来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内涵。

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词,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言浅意深,让学生评评议议,或者进行角色换位,展开对话———“假如我是……,我会……”就会使学生感到角色具有了神韵,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活”人,课也上得有情有义、有理有据,真正体现了语文深邃博大的人文内涵。

篇4:读书的甚解、求甚解与不求甚解

甚解、求甚解、不求甚解,是三种不同的读书方法与追求,它们有着不同的内涵。甚解,是对学习内容的彻底理解,对问题和道理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论是字词句段,还是篇章的要旨,都应获得完全真正的理解。对“不求甚解”,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中师教材《阅读和写作》的注释是,“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这个注释,不仅从正面说明了“不求甚解”的大意和读书方法,还从反面界定了不过分下功夫的方面,可谓恰到好处。甚解,求甚解,不求甚解的重要区别在于一个“求”字上,这个“求”,就是苛求,过分追求。这个“求”,与《论语·学而》中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求”意思相同。孔子的意思不是不去吃饱,不享安逸,而是意在不要过分追求吃喝和安逸。如果过分追求吃喝安逸,就会改变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同样,读书如果过分追求一字一词一句的微小方面的理解,就可能钻进牛角尖难以出来,而失领会要旨之大。

读书应明确基础阶段与较高要求。“甚解”与“不求甚解”两种读书指导方法都没有错误,都需要。这样提并不矛盾,也不是折中主义。因为二者正像系统论中的母项目与子项目,既是和谐的统一,又是读书的不同阶段和追求。也可谓殊途同归,不过前者是从微观人手,后者是从宏观着眼;前者是基础,是读书与指导的初级阶段,后者是以前者为前提的较高要求、终极目的和理解追求。

我们提倡读书“不求甚解”,但不反对“甚解”,甚至说读书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从“甚解”到“不求甚解”,从而达到读书的至高境界。如果说没有甚至说不需要这个基础和过程,那么,这个领会要旨,体会思想感情的至高境界便真正成了空中楼阁。这个基础和过程是任何人都不能逾越的,包括陶渊明本人和一切古今大家。这样说,既符合语文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语文是由最小的单位字逐渐扩大到词句段篇的,学习语文,阅读文章,谁也不可能逾越这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即不学习理解字词句段而直接领会要旨。虽然人们对事物认识理解有快有慢,有深有浅,不尽相同,但认知规律是一样的,即都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因此,由“甚解”到“不求甚解”,正符合了人们的认知规律。再者,“甚解”,也并非只理解小的字词句,也要求领会要旨。“甚解”只不过强调了基础和过程,“不求甚解”则是淡化了基础和过程,直奔领会要旨的目标而已。“读书的目的全在‘会意”’,一语道破了读书的宗旨。这个“会意”,仍需一个基础和过程。试想,一个识字很少,对词义理解又很少的人,他能直达“会意”吗?

不同的人应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人的智力有高下,思维有敏钝,接受理解有快慢,认识有深浅,功力有厚薄。孔子称颜回“敏”,闻一而知十,说曾参“鲁”,闻一而知二。有的入学习毫不费力,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孔子称之为“学而知之”;而有些人,一学再学,反复学习,才能学会,孔子称之为“困而知之”。因此,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一种方法再好,也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人,只有适用于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再者,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它的好处,也有其局限性。我们提出阅读方法或进行阅读指导,应全面介绍其优劣,让读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加以选择,不应以个人的体验认识和名人大家的个别事例名言为标准,逼迫学生执行。如果过分强调某种方法的好处,而排除别的方法,至少是不全面的,甚至可能会走向另一种偏向,给人一种误导。如果一个人在没有“甚解”的基础上就要求他“不求甚解”的“会意”,显然是不可能的。近一个时期,学习理论上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不同的书、不同的读书目的应持不同的读书态度。书籍有通俗、科技之分,有浅显、深奥之别。对书籍如果不分类别,不管深浅,一概强调“甚解”或“不求甚解”,那是不够恰当的。对通俗读物和文字浅显易懂的文章,的确需“不求甚解”,而对那些科技读物和语言艰深的文章,用“不求甚解”是不够的,离开了“甚解”是很难奏效的。如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朱自清先生在《怎样学习国文》中有一段关于学习文言文和对“不求甚解”的理解,录此,借以说明。他说:“读文言最难的一步工作,是须查字典,找考证,死记忆。有一种人图省事,对这步工作疏忽,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还自号‘不求甚解’,这种态度,太错误了。假若我们模仿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那是有害无益的。他的不求甚解,是因为学问已经很渊博了,隐居时才自称‘不求甚解’的,这句话包含着他的人生观,青年人是万万不能从表面去模仿的。如果你以为他的不求甚解,就是马虎过去的意思,那你非但没有了解‘不求甚解’这句话的意义,对于你所读的书,就更无从了解。”

篇5:不求甚解教案

教学目的:了解陶渊明提出的“不求甚解”的含义,认真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张。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②理清本文的论证方式、论证思路,分析其驳论方法;

③对比阅读,比较《谈读书》和《不求甚解》在内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和语言方面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明确本文的论证方式、内容,理清本文的思路,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对比阅读,把握《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篇短文在内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和语言方面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

学习重点

1、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明确本文的内容;

2、对比阅读,把握《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篇短文的异同。

3、延伸拓展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名人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4、让学生结合两篇文章及自己的体会,用简练的文字自拟一条读书名言。

学习难点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文重点谈了读书的益处,那么,我们该怎样读书呢?读书,有千般乐趣,有万种读法。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 。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下面,我们看看马南邨是怎样理解的。

1、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

福州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1931年转入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从事中共地下活动。1961年在《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

2、复习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见解或主张。常见的有三种方式:直接批驳论点;通过批驳论据来批驳对方的论点;通过批驳对方论证来批驳对方的论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组合作研读课文)默读课文。思考:

1、本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式?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驳论的论证方式。

批驳的观点是: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的观点是: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

明确:“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大意,不深入理解。

“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3、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第二段运用了道理论证。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有力地论证了陶渊明读书的本意是领会书中的要义,体会书中的乐趣,而不必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五段,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了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从反面有力地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要理解精神实质。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读书的态度)第六段,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了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例子,从正面有力地论证了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知识面会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读书的方法)第八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了陆象山的语录,有力地论证了“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首先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并树立了作者的观点;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

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先从反面否定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再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三、比较阅读,品味探究

比较《谈读书》和《不求甚解》在内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和语言方面的异同。(小组合作)

谈读书:论证内容: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重点)

论证方式:立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论证语言:精练、华美

不求甚解:论证内容:树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

论证方式:驳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论证语言:严谨、质朴

四、走进生活古往今来,名人学者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和故事以激励后人。

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和故事?名言

1)书到用时方恨少。——《警世贤文》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5)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高尔基

故事

五、我来体验

九年寒窗,我们于馥郁的书香中,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如果把它们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来,这也就成了读书名言。请大家结合两篇文章及自己的体会,自拟一条读书名言。

六、课堂小结教师寄语

王国维的一段话送给大家,让我们共勉: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境界:“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

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感情,提高自己的品味!

七、作业

读一篇课文时,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评判,这也是我们读书应具备的一项能力。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板书设计

不求甚解:论证内容:树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

论证方式:驳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论证语言:严谨、质朴

谈读书:论证内容: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重点)

论证方式:立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论证语言:精练、华美

教学反思

本节课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知道如何阅读驳论文,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论证方式、论证思路及驳论方法;通过对比阅读,把握《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篇短文在内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和语言方面的异同;延伸拓展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名人读书的名言和故事;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结合两篇文章及自己的体会,用简练的文字写读书名言。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

我们该如何阅读驳论文?我们该有怎样的读书观?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设计重小组合作探究,采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文字材料、问题和图片,让学生结合文字材料思考讨论,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师生合作融洽的良好课堂氛围。

篇6:不求甚解造句

2、考试时千万别做不求甚解事情,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想,更不能偷看别人的哦!

3、期望英语的资料实在是精彩,吸引着对英语不求甚解的我天天准时收看。

4、阅读练习的时候,我不求甚解马马虎虎地读了一下,结果被扣掉了冤枉的两分。

5、妈妈说:“你理解透彻了书里的一字一句了吗,不能不求甚解哟!”

6、今日,教师说:“哪些同学写作业是不求甚解的?”

7、今日午时的物理课讲的重力加速问题小明不求甚解的听完,此刻我问他这方面的问题他都答不上来了。

8、明明十分古怪,不会的题目只要知道答案就能够了,每次都不求甚解。

9、我复科都有些不求甚解,我回彻底了解。

10、我对轻的东西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不求甚解,结果还是好朋友上网查了之后才知道。

11、我们学习不要不求甚解自以为是,要虚心理解。

12、想要一个好的考试成绩,平时学习绝对不能不求甚解的学习,要彻底的理解所有知识才能够。

13、小红做事不求甚解,所以成绩不好。

14、我对地球为什么总是要绕着太阳转不求甚解,结果妈妈上网查了才告诉我是怎样回事。

15、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16、妈妈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我不求甚解地做完了,结果被妈妈批评了。

17、每次对小云姐姐公布的成语造句不求甚解,就不会有我的作品在深圳晚报上出现。

18、《水浒传》里的一字一句需要我们去刨根问底,不求甚解是读不懂的。

19、小明读书不死记硬背,也不会做不求甚解的事情,所以,他只要他理解本事很好。

20、我对这本书涉及的资料刨根问底,但他却一目十行,对资料不求甚解。

21、每当爸爸在叫小明做事的時候,小明總是不求甚解,做的時候就不知所措了。

22、这次考试成绩出来了,不求甚解的同学成绩都不是很梦想。

23、星期天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快速就做完了,之后被爸爸发现来严厉的批评了我。

24、我在英语书上遇到了难题,我就不求甚解的让它过去,结果考试时傻眼了。

25、班长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他平时学习绝不会不求甚解,都是认真的学习。

26、我班才女丘盈盈的学习很认真,她从来都不会不求甚解。

27、教师语重心长地说:“不求甚解读书的人,犹如在沙滩上建高楼一样,不堪一击。”

28、爸爸说我虽然天天看书,但从不做笔记,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

29、我对这道复杂的题目不求甚解,妈妈并没有批评我,而是耐心地跟我解释。

30、遇到难题的时候,要认真思考,不要不求甚解。

31、我考试时不要不求甚解,要认认真真地读题。

32、每当爸爸在叫小明做事的时候,小明总是不求甚解,做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罗雪茵)

33、考试检查的时候不求甚解的人是永远考不出好成绩的!

34、我们学习不要不求甚解自以为是,要虚心理解。

35、读书不求甚解,做事只求敷衍了事的人,将来会受到社会的淘汰。

36、教师说:“你们上课心不在焉,作业马虎了事,不求甚解的话,考试就会吃尽苦头。”

37、小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

38、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要不求甚解,要细心和耐心地学习写作。

39、我们要认真读书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千万要问,不要不求甚解。

40、妈妈说:“如果一个人对不懂的地方不刻苦钻研,而不求甚解那他就不会成功。

41、刘教师天天盼望我们班的同学不要不求甚解,必须要做到不懂就问。

42、小明不求甚解,胡乱把这道题解决了,结果受到教师的批评。

43、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懂不能不求甚解,要刨根问底。

44、我们做事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要不求甚解。

45、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46、我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总以为看一遍就读完了。

47、小兰各科都彻底了解,从不求甚解。

48、刘教师对不求甚解的同学很不喜欢。

49、小明对语文书不求甚解,考的自然就不好。

50、小民学习从来都不会不求甚解,果然他这次考试得了一百分。

篇7:不求甚解造句

2、我对地球为什么总是要绕着太阳转不求甚解,结果妈妈上网查了才告诉我是怎样回事。

3、对待学习应采取认真的态度,那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4、他这种对问题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篇8:不求甚解教案

杜甫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倘若读万卷书时,为了追求所谓的严谨精神而咬文嚼字,那么,该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量啊!堪比南水北调工程哩!可见,咬文嚼字万万不可。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咬文嚼字说明这个人爱钻牛角尖,不求甚解说明这个人有大局观

在字面上,“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是相对的,是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词,但实际上这两个词却是不矛盾的。

首先,“咬文嚼字”讲究的是文字的意境,并非以“套板反应”来读书,因为这种方法不仅是“不求甚解”所反对的,也是“咬文嚼字”所不允许的。文字的改变,可以改变一个句子的意境,因此要讲究咬文嚼字,这是用在做文章上的。而“不求甚解”是指不要死扣字眼,要放开眼睛去看,死盯住一点,会使自己因小失大。所以要求读书不求甚解。因此这两个词所要达到的。前者是作者,后者是读者,这完全不矛盾。

其次,“不求甚解”是马南邨先生在根据古人的`例子之后得出的结论。古人的文章有部分是不错的,但有部分是华而不实的,没有太多内涵的东西,所以只需“不求甚解”的阅读它们。否则会使自己局限于思维的定势中无法自拔。而现在有部分书是只要“不求甚解”的阅读的,但是有大部分书都需要认真的去研究一下,特别是作者的意境。所以“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是并列的,对所有的书抓住重点,运用正确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它们之间是不矛盾的。

两个词所反对的其实是相同的,应该准确的说是相关的,它们之间不存在矛盾问题,所以合理的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读书,是读好书的关键。

篇9:《不求甚解》说课稿

师:(放《孙悟空大闹天宫》电视剧的一个片断)同学们曾经喜欢看《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吗?(连问三个学生)

生1:曾经喜欢看,但现在我更喜欢看一些情感丰富的作品。

生2:这个电视剧可以说百看不厌,我现在还喜欢。

生3:我小时候喜欢过。

师:喜欢看是应该的。我们来听唐僧念的一段佛经:(投影)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无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请一个学生读一遍)

师:读懂了吗?

生1:有些读不懂。

生2:曲折的情节,神奇的想像。

生3: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猪八戒的憨厚可爱都值得欣赏。

生4:还有唐僧的可怜兮兮。

师:这些正是《西游记》的精华。只要我们略过我们不想看且不必要看的部分,我们仍然能够把整本《西游记》读得津津有味。这中间包含着一种读书方法,这就是“不求甚解”。(板书)

师:“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人查过字典?

生: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

师:这个词在这篇课文中是“原指”的意思还是“现指”的意思?

(学生有的说是“原指”,有的说是“现指”)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快速阅读文章,为文章标上段落号,并找到这个词最早的出处。

师:请同学们读出自己找到的句子。

(学生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重其前提

师: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是好(hǎo)读书还是好(hào)读书?

生:应当是好(hào)读书。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下文不是有吗?

师:那请你读一读好吗?

生:“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师:你读的这一段话说的是喜不喜欢读书的问题,于是你推断“好读书”中的“好”字读hào,是吧。这一段是强调“好读书”很重要,文章说“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同学能根据本段内容作出解释吗?

生:因为“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师:你找得很准确。这几句话都是从反面来说的,用的是“如果不……,就……”。有没有同学能从正面来说,即用“只有喜欢读书,才……”(投影)句式来说呢?

(学生思考了大约2分钟)

生1:只有喜欢读书,才能用心去理解书中的道理,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才能去理解一篇文章,才能谈“甚解”,才能谈是否读每一篇文章都要全面深刻理解。

师:还有没有人补充?

生2:只有喜欢读书,才能谈读书的方法。所以作者说“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3、学其方法

篇10:《不求甚解》说课稿

分析问题

好读书——基础

求会意——目的

讲道理

摆事实

引语录

虚心求学

不求甚解—方法

篇11:不求甚解课堂反思

1、比较教学,引领学生突破重点,在体验分析中明确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避免了先入为主的议论文知识的机械传递,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形成能力。

篇12:不求甚解课后反思

在第二个班上《不求甚解》时,对于教学作出了较大的调整。首先引导学生意识到陶渊明的原文是作者驳论与立论的关键,是本文的基础。然后在黑板上写下“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接着擦去“便欣然忘食”这句修饰性的语言。只保留下“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突出关键部分,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世人对于陶渊明原文中“不求甚解”的理解与作者的理解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能够很快的意识到关键不在于“不求甚解”,而在于世人忽略“好读书”与“会意”,世人所犯的是断章取义的错误。再以此为基础梳理文章第三段,学生能够很快明白第三段作者阐释“好读书”与“会意”的看似脱离的“不求甚解”,其实正是紧扣了矛盾的关键(不同的关键在此二者而不在“不求甚解”)。

引导学生领悟“好读书”、“会意”之所以成为“不求甚解”的关键(即解读课文第二段与第三段)后。请学生思考“好读书”、“不求甚解”、“会意”之间的关系,明确“好读书”是前提,“不求甚解”是方法,“会意”是目的。从而也就明白了世人因为断章取义而导致误将手段当成了目的,而作者经过正本清源后,还原了“不求甚解”在上下文中的实际意义,准确把握了“不求甚解”的精神内涵,从而将之提炼为“虚心”与“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也就顺理成章了。文章之后的解读可以顺流而下。

第二个班虽然程度相较第一个班弱不少,但因为教学思路做了更合理的调整,课堂的效果远比在第一个班上时来得好。也算是亡羊补牢的一丝慰藉。

篇13:《不求甚解》阅读答案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如何读书,作者主要谈了哪些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段中的两处加粗成分叫插入语,它们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如何证明“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这一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期以来,对于读书就有“博览”与“精通”的争论,你持什么观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关读书,你还知道哪些名言,试写出一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3.开头的插入成分表明下面的观点是引用别人的,不代表自己的意见;结尾处表明下面的结论是自己通过实践而得出的,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

4.此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同意。因为读书的目的就在于领会书中的真意,形成人生的感悟。”

5.先由列宁对普列汉诺夫的批评引出自己的观点,接着举三国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为例证明这一观点,最后又补充说明“活读”并不是不认真读,而是着眼于全局。

6.此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赞同‘博览’,因为只有博,才能见多识广,才能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上一篇:高能物理下一篇:李伟先生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