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环境描写 突出中心

2024-05-18

第十三课 环境描写 突出中心(共9篇)

篇1:第十三课 环境描写 突出中心

小升初预备

第十三课

1、环境描写有社会环境:如时代背景,具体场所,自然环境写人物周围的景色。

2、描写环境中具体形象法:运用比喻语,象声词,形容句使描写更形象。

3、描写环境中回忆描写法:可回忆过去印象深刻的事件。

4、描写环境中想象增补法。

教学重点:

在环境描写中运用具体形象法,回忆描写法,想象增补法使得文章突出中心。

教学难点:

如何对环境描写进行衬托主题与中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故事:(5分钟)

捡来的“灾难”

1984年,在墨西哥一家铸造厂,老板接到一个死命令:火速追回最近运往美国的一批桌子的钢铁底座,不惜任何代价。

与此同时,在美国,一个建筑老板正满脸怒容地指挥工人们从刚刚建成的两幢楼房上拆下新进的一批钢筋,理由是:这些钢筋不能用。

与此同时,这种情况在墨西哥的其他四个城市也相继发生,大约有20至40幢已经建好的楼房被政府严令要求立即拆掉,然后再重建,原因也是这四个城市所购买的钢筋也不能用。

真是天大的怪事!建筑老板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也一个个非常愤怒。由于已经建好了那么多的楼房,现在要拆毁,重建,那他们的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要破产的。可是,当他们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往脉后,又不得不一切照办,不敢丝毫懈怠。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29岁的苏蒂洛,是墨西哥某家医院的电工,他是这件离奇事故的制造者和受害者。1983年11月的一天,电工苏蒂洛结束工作后,趁人不留意,从医院仓库里偷走了一只奶瓶大小、不锈钢制的金属罐。金属罐里的胶囊被摇摆破裂,破裂成成千上万的放射性小颗粒。放射性小颗粒撒落到废品收购站的院子里。很多小颗粒还被碰撞碾压成粉末,与一堆堆废铜烂铁混杂在一起。

两个月后,废品收购站的20名职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放射物的照射。其中两人接受的放射性剂量,相当于美国原子核工人全年所能接受的最高总量的100倍。这两位受害者,一个忽然得了牙疼病,整天牙疼不止。另一个经常不停地流鼻血。一位参加过调查的医生说:“这两个人癌变的机会相当高。”

事情到这儿并未结束。由于废品收购站将带有放射性的废铜烂铁分别运到了两个钢铁铸造厂,因而沿途上多个地区已经发现有放射性污染。

在其中一家铸造厂,他们将这些带有放射物的废物加工成了桌子的底座,运往美国。在另一家铸造厂,从废品站拉来的废旧材料被加工成新的钢筋,大约有500吨已经运往美国墨西哥州,至少有两幢楼房使用了这种带有放射物的钢筋。另外3500吨这类放射性钢筋,在墨西哥的4个城市,被用来建造了30到40幢楼房,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师:环境的问题愈演愈烈,也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因为保护环境的问题已经

不是一个空口号,而变成全民总动的一件事情。

师:环境的好坏之分依靠我们,成语中也有不少的词语将一个环境描写的生动有趣。就拿四季来说——P34

语文知识宝典(7、8、9、10四季成语)

二、成语典故(15分钟)春回大地:

【解释】: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自】: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盛夏三伏:

盛夏时节,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伏”是隐伏起来避暑的意思。三伏反映了中国盛夏时节变化的大概情况,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对农业生产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伏天一般都出现在小暑至立秋后,即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一个月里。三伏天气温最高,天气最热。根据中国各地多年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北京,长春7月中旬气温最高,南京,汉口7月下旬气温最高,南昌,长沙8月上旬气 温最高,而广州则以8月中旬为最高,差不多都在三伏天里。

三伏天最热,这是因为,地面的热量是逐级积聚起来的,气温而是逐级升高的。在北半球的大多数地方,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阳光照射最厉害,初看起来,好象夏至这天最热,其实不是。因为夏至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白天还是乁黑夜长,阳光照射仍然很强烈,地面收入的热量仍大于支出的,地面继续聚热增温。直到夏至后一个来月,地面积聚的热量达到最高峰,再加上来自太平洋上的副热带暖高压的影响,天气热就最热了,这是也正是三伏天。

层林尽染:

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见于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句子。

【出处】: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长沙》中的名句

沁园春 长沙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千里冰封:

千里冰封,通过夸张的手法描写北国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冰雪世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沁园春·雪》中的内容。“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原 文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 文 】: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三、文言文(30分钟)

朝三暮四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狙公损其家口粮而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释义】

狙(jū):猴子。

损:减,减少。

充:满足。

俄:俄顷,不久,表示时间短暂。

驯(xùn):驯服,顺从。

诳(kuáng):欺骗,瞒哄。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芧(xù):橡实,猴子的食物。

解:理解。

宋:宋国。

(朝)三:三颗。

众:所有的。

皆:都。

起而怒:一起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伏地:趴在地上。

皆喜而伏地:都很高兴而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朝三暮四:早上三个,晚上四个。

家口:家中的人

俄而:不久 匮:缺乏,贫乏 朝:早上

【译文】

宋国有一个因养猕猴而得名的人,他很喜欢猕猴,他家养了一大群猕猴,养猕猴的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猕猴们也能够懂得狙公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口粮,也要满足猕猴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实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猕猴说:“给你们的橡实,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足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足够吗?”猴子们听了都顺从了,感到很高兴。

操作方法:

1、师出示海报纸,生默读

2、全班齐读,将文章读通读顺

3、师圈出重难点字词,进行解释,生理解

4、生试着翻译,师辅导

5、读懂文章,理解文章大意,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并抄写

四、作文——环境描写(35分钟)

T:同学们,你们这个星期有没有去哪玩啊? S:没有,T:为什么啊?

S:因为在一直在下雨

T:是啊,这最近是怎样的天气啊? S:(天天下雨,阴雨绵绵,)

T:白天就像晚上一样黑,暴雨不断,路上行人很少,汽车飞驰的很快。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刚刚说的这段是跟什么有关啊? S:(天气/)

1、揭题板书:

T:跟环境有关。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环境描写

(边板书课题——环境描写)

T:老师刚刚提到这个雨,行人,是为了突出什么啊? S:天气

T:是的,是说明天气很恶劣,那么环境描写是为了突出中心。

(板书课题——突出中心)T:环境描写共有三种方法:具体形象法,回忆描写法,想象增补法。我们今天就来具体看

看学习这三种写法。

2、写作指导:

T:咱们来看看这段文字哪些是具体形象法:(景物)

当你步入校园,立刻会被这优美的环境所吸引,一排排小柏树像士兵一样挺立在干净整洁的甬道两旁;圆形的花坛进而百花怒放,蝴蝶翻飞;柳树柔嫩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摆,迎春花、紫丁香把醉人的芬芳撤满了校园。最吸引人的是操场四周那一排排白杨树,它们挺直了粗壮的身躯,汲取着大地的养料,茁壮成长着。(人物)

妈妈的两眼像枯井,眉头紧蹙,那清癯的脸痛苦地皱成一团。*他像一堆枯柴般地蜷曲在病榻上,脸上布满皱纹,两只凹陷的眼眶里盈满了浑浊的泪水,干裂的嘴唇微微翕动,有气无力的吐出“嗯嗯”的呻吟声。(事物)

当他拿着55分的考试卷,低头走着,深邃的夜空,把白日的熙攘覆盖了。一双冷漠的眼睛,一个年少孤独的背影,略带着些玩世不恭的味道,漫步于家附近的街道....几片叶子,随凄风的夹带下,在身旁悠然飘零,它辉映着悲伤徘徊了许久,飘去.....凉意更浓了,他颤抖着揪紧了单薄的衣服。蓦然回首,竟发现周围一片死寂,静的如一池秋水,瞬间撕裂了他的心弦。

S:(找出环境描写中具体形象描写的句子)T:你们觉得这个句子怎么样?好在哪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S:(比喻,拟人,排比)要说出具体哪些句子

T:这都是描写环境的,我们从„„看出这是具体形象法来描写。

作用是为了突出„„的中心。我们是通过周围的环境描写来突出文章中心。

(板书具体形象法)

T:好,你们想想看周围有些什么人,性格特征,也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说说看。

比如说清洁工:她们上班的性质是什么?帮人们美化环境,她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夏天在烈日炎炎下工作,豆大的汗珠一颗颗滴下来,小狗都热的吐舌头,马路仿佛晒出了油,可清洁工不顾太阳的炙烤任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冬天的时候,天还没亮,人们都还没起床,我们就可以看到清洁工的身影。不论风吹雨打咱们在大街上都可以看到清洁工辛苦工作的身影。

这都是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要突出清洁工的辛苦,尊岗敬业。

T:好,咱们再来看看这段文字(回忆描写法):

临近教师节,我又想到了您——敬爱的顾老师.瞬间,回忆起了您教我们学习时的情景.还记得吗 无论什么时候您总是以微笑的态度来面对我们.无论我们犯了多大的错误,您都是心平气和地在那儿给我们讲道理.还记得吗 那次,学校举行歌咏比赛,同学们都不辞辛劳地练歌.音乐课上在练,自休课上也在练.而您也时时刻刻站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指导我们.有

时,您还跟着我们一起唱了起来,您说这叫同甘共苦,当时我们都笑了,我们知道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唱其实也挺累人的,我们让您去休息吧您又不肯,总是在我们身边.终于到了比赛那天我们高高兴兴地唱完了歌,可结果,我们连预赛都没进去,同学们都哭了.您却大老远跑去给我们买了东西来鼓励我们…… 您就是这样一位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您的微笑,您的鼓励,一直陪伴我成长。

T:这段是采用什么方式来描写的?你从哪几个方面看出来的? S:(学生自由回答)

T:这种环境描写方式是回忆描写法,写文章,不只是写眼前发生的事,很多事可能都是过去很长时间了,但依然会在大脑中呈现。所以这种方式叫回忆描写法。T:咱们再看看下面一段文字(想象增补法):

她的眼睛很大,但绝谈不上漂亮,照相的时候还总是刻意的瞪着本就很夸张的眼睛,记得以前一个阿姨看<平原游击队>的时候看到里面的日本军官就有着那样的一双眼睛,那个阿姨叫它“牛蛋眼”.她有一个大夯头,脸蛋在冬天总是红红的,像两个大大的枣,让人有想捏的冲动, 她的鼻子也我们正常人不一样,我一开始真的怀疑她是一新疆人,可她就是不承认,到今天我都认为她一直在隐瞒真实的身份。

T:现在对环境描写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咱们来写写身边最熟悉的,每天都可能会看到她们,她们最辛苦也最可爱的人们——清洁工。

下水文:

我们的生活是讲究效率的,效率高要满足两点:一是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二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实,他们是很不起眼的一个职业――清洁工。

清洁工又名“城市的美容师”,他们为了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清新的环境中工作,不惜辛苦、不惜劳累地起早贪黑为我们卖力。您早上四五点一出门,就可以看见清洁工们正在忙碌着。他们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攥着扫把,用力摩擦着地面,尽量不要有“漏网之灰”,也尽量不要扬起灰尘来。进入六月中旬,我们就被夏天的热潮给包围住了!尤其是到了中午,往日热闹的小区,现在冷冷清清的!马路仿佛被晒出了油,小狗也直吐舌头,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里享受着凉爽。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中,唯一让我敬佩的是那些在街道上打扫卫生的、辛勤的清洁工。瞧!一颗颗晶莹的汗珠打湿了他们的衣服,火辣辣的太阳把他们的脸晒得通红通红的。

如此伟大的清洁工,还饱受着一些市民的唾骂,人们总看他们衣着朴素、黑不溜丢,都很讨厌他们,还说他们影响市容。那些讥笑清洁工的人啊,你们不知道,如果没有了这个“影响市容”的清洁工,你们将不会在一个天堂般的梦里水乡中工作生活了。

清洁工的心里和平常人一样有着酸甜苦辣,他们酸――人们瞧不起他们;他们甜――为人们做了贡献而感到高兴;他们苦――起早贪黑为我们卖力加油;他们辣――那么努力还要被别人骂……

清洁工,“城市的美容师”,你们为我们造福,使我们的生活幸福安康、使我们的地球年轻永远!

五、作业布置:1、2、3、小试卷——阅读

完成书上练习、整理笔记 抄背文学积累、翻译文言文

篇2:第十三课 环境描写 突出中心

一、教材60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一幅情景图、一个话题、一份资料、一段主题文组成。本板块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需要优美的环境。教材设置了话题“你生活的地方环境怎样”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我们喜欢的。接着呈现了一个自然和谐、整洁宜人的生活场景:大树下,两个老爷爷在悠然下棋;男孩看着绿油油的草地,心情愉悦;女孩看着花丛中的蝴蝶翩翩起舞,倾听着花丛里的青蛙、小鸟、知了的歌唱。情景图旨在让学生们感受到优美清新的环境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愉快的心情,并让他们体验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有的和谐与平衡,同时告诉学生这样的环境才是我们喜欢的。

资料:“我家周围有好多树,我喜欢听风从树丛穿过的声音,看小虫子从树洞爬进爬出。这些树带给我很多快乐!”是本板块内容的补充,引导和提醒学生什么样的环境才会让人生活快乐。

主题文:“绿绿的草地,盛开的小花,飞舞的蝴蝶……我们陶醉在优美的环境里。”采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旨在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环境令人陶醉,激发学生对美的环境的向往,这是对情景图内容和话题讨论内容的总结和升华。

本板块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和谐生活画面入手,旨在引导学生明白身边的环境对自己、对大家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教学本板块,教师可以采用欣赏风景图片或录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见过或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使其发自内心地热爱自然,萌发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唤起对大自然的关爱与责任。

如有条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郊游,或带学生在社区(校园)的绿化区域内闻闻花香、听听鸟鸣等,享受优美的环境带给大家的美好惬意。

二、教材61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两个话题、三幅情景图和一个主题文组成。本板块的主旨是让学生体验脏乱环境中的感受,知道我们生活不需要这样的环境。教材设置了话题“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什么感受”,接着呈现了三幅情景图:工厂废水大量流入小河,令鱼儿无法生存;农民焚烧桔杆,黑烟弥漫;公园绿草地上到处丢着果皮、饮料瓶等垃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行为会造成空气、水、土壤的污染,这样的环境会传播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话题“这些行为违法了吗”配有三幅情景图,从不同角度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路径,工厂任意排放废水、肆意焚烧秸秆、随手乱扔垃圾等行为违法吗?旨在唤醒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主题文“脸脏了可以洗一洗,桌子脏了可以擦一擦,小河脏了、空气脏了呢”,用反问的方式,使话题得以引申,让学生感受到乱扔的垃圾、浑浊的污水会污染空气、传播疾病,给自然和人类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及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遭到破坏的严重性。

本板块内容旨在让学生感悟到身边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减少环境污染,我能做些什么„„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以及环境受到污染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谁把这儿弄脏了?小河里的水为何变得这样臭不可闻?”

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内容制作成图文结合的小故事,通过展示一条小河被污染前、后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小河被污染,不仅水中的鱼儿,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教学前,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向小河倒脏水、扔垃圾的图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破坏小河、把环境弄脏的正是我们自己。

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结合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

三、教材62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一个活动组成。

本板块的主旨是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有没有污染,是否适合居住。教材设置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怎么样?去看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去看什么呢?教材呈现了四幅情景图: “水干净吗?”“空气清新吗?”“地面清洁吗?”“有噪声干扰吗?”给学生以实际引导。

学生作品中的表格,为学生记录身边生活环境的调查情况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更好地实践。

本板块用直观具体的画面,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环境,引发自己的思考,从而关注环保问题。

篇3:第十三课 尽忠-1

有忠才能诚,才不会轻易改变,尽忠就是我们始终用诚实的信念追寻真理。古往今来,许多仁义志士忠于自己的民族,忠于自己的国家,在历史上留下感人的一页。作为普通人,我们与人沟通交往、建立良好的信誉、得到真正的友谊,都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道义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因此,无论我们是做大事业的,还是在平凡职位上的,要想真正做好,片刻都不能离开“忠”字。

忠,心在中间,正直不偏,本来的意思是“敬”,古人以时时放在心中为敬;中还有不偏不倚的含义,忠是正直的德行。古人说:“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就是说: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能教育别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人信服。《大学》中言:格物致知,革除私欲后,才能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然后诚意、正心、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公生明,偏则暗,尽忠的人,一定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

《二规教言》中说:“直士正行护他人,情谊绵长如江河,狡者交友为私欲,虽予慈爱终成怨”,一个心正的人,会以正直的行为尽力护持他人,与朋友的情谊就象江河一样绵绵不断航;但狡诈的人交朋友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表面上关心慈爱,但最终会成为怨仇。忠贞不二的人绝对不会喜新厌旧,即使自己犯错了,也会自我反省,但假如一个人的心歪了,那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趋入正道。

曾子每日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别人托付的事情,是不是忠实且尽心尽力地办到了?”比如说,作为一名职员,领导交代办理的事情,尽心尽力地做圆满了吗?身为母亲,尽职、尽责地教养孩子了吗?作为父亲,为子女作榜样了吗?当学生的,功课认真努力了吗?如果能效法曾子每日反省,查找自己“忠诚”的程度,就一定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圆满自己的德行。

颂 词

一秉真诚 不被妄侵

事亲事物 了无二心

祗期尽分 不计人知

如是之人 堪为世仪

“一秉真诚,不被妄侵,事亲事物,了无二心”,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或待人接物上,都应该秉持真心诚意,不应该夹杂虚伪、狡诈的念头。这里的“真诚”就是“忠”——安于本位,不自私自利,真诚心待人处事。“忠”的反面就是“妄”,就是自私自利、虚伪狡诈。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学友;在家庭中,我们是父母的孩子,是弟弟妹妹们的哥哥姐姐;在社会上,我们是平等的公民。尽管身份角色不同,但只要尽忠了,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可以称为世人的典范。所以,我们要时常想一想:我们都尽心尽力了吗?作为一个孩子,我们对父母是不是尽心尽力地孝顺了?身为兄弟姐妹,我们有没有尽心尽力地遵守悌道?作为学生,我们对功课是不是尽心尽力、认真努力了?好朋友托付的事情,我是不是尽心尽力地办到了?作为社会公民,我们有没有尽心尽力遵守社会公德?经常反省之后,我们对人对事,自然就不敢马虎懈怠了。

一个人不论拥有什么身份,不管处于何种地位,如果能做到不自私自利,能为别人着想,有了博爱之心,才有施爱于他人的可能,也才能为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所以,我们要想成为大器之才,必须从小就在心中播下爱的种子。有了这份“爱”,我们对人对事,才能一心一意,竭诚尽责,做到“尽忠”。

有个人名叫岳飞,是宋朝的抗金名将。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岳飞说: “当以国事为先,孩儿欲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从此,岳飞一直坚守着“精忠报国”的信念,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子发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将军。一次,他带兵与秦国作点,前线断了粮草,派人向楚王告急,使者顺便去看望子发的老母。老母问使者:“士兵们都好吗?”使者回答:“还有点豆子。只能一粒一粒分着吃。”“你们将军呢?”使者回答说:“将军每天都能吃到肉和米饭,身体很好。”

子发获胜归来,母亲紧闭大门不让他进家门,并派人去告诉子发说:“你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自己却有吃有喝,这样做将军,打了胜仗也不是你的功劳。”母亲又说:“越王勾践伐吴的时候,有人献给他一罐酒,越王让人把酒倒在江的上游,叫士兵们一起饮下游的水。虽然大家没尝到酒味,却鼓舞了全军的士气,提高了战斗力。现在你却只顾自己不顾士兵,你不是我儿子,你不要进我的门。子发听了母亲的批评,认识到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度不够,就向母亲认错忏悔,决心改正,才进了家门。

子发大将军的故事正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论拥有什么身份,不管处于何种地位,如果能做到不自私自利,能为别人着想,有了博爱之心,才有施爱于他人的可能,也才能为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所以,我们要想成为大器之才,必须从小就在心中播下爱的种子。有了这份“爱”,我们对人对事,才能一心一意,竭诚尽责,做到“尽忠”。

“祗期尽分,不计人知,如是之人,堪为世仪”,不论做什么事,都只希望能尽自己的本职、本分,不能怀有图报之心,也不是为了在人前表现,不计较别人是否知道,这样默默无闻、尽心尽力的人,堪为世人学习的榜样。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败于世的根本。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思想文化一度隐没,社会风气日趋败坏,现在,是该我们学习、传播、继承和实践的时候了!

2002年,李灵师范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一所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2009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李灵这样的颁奖词:“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北川县县长经大忠果断的组织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震后,北川县城大部分被埋,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全部遇难,他放下个人的悲伤,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5月14日下午,经大忠带领工作人员在废墟中救起了一个小女孩。当经大忠抱着孩子往担架跑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哭泣。经大忠摸着她的脸,安慰她:“别怕,孩子,爸爸救你来了!”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经大忠3天3夜没有合眼,他说,“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获救。”

2010年5月6日晚,济南空军飞行员冯思广和中队长张德山驾机,在连续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骤然停车。为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人口稠密地区,冯思广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和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自己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英勇牺牲。而飞机坠落地点与居民区直线距离仅为230米。当时,如果冯思广、张德山选择跳伞,两个人都能生还,但飞机就会坠毁于城区,机上800公升的剩余燃油和高达700多摄氏度的发动机机体,威力胜过重磅炸弹。如果不是两名飞行员临危不惧地正确处置,将会给省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最终,他用28岁的宝贵生命,书写了一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时代颂歌!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一直专注于慈善事业。早在1994年和1997年,他就先后创立了两个基金会。2001年,盖茨将这两个基金会合并为“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组织。2005年,盖茨在50岁生日时宣布,数百亿美元巨额财富将悉数捐献给社会,不会作为遗产留给子孙。在他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自己连“人”带“钱”全部投入慈善事业。他将把80%的时间用于慈善事业,并将总计市值为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悉数移交至“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账户名下。

被评为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人物中的黄来女,生于广西一个贫困家庭,4岁起就与父亲相依为命。2003年,黄来女以763分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靠每月120元的特困补助和勤工俭学维持着生计和学业。2005年元月,黄来女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右肢一度瘫痪,2006年初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身无分文,无依无靠的黄来女此时非常绝望,但她坚信绝不放弃自己相依为命的父亲,也绝不放弃自己的学业。她勇敢地挑起了照顾父亲、坚持学习的重担,用意志和行动挽救着父亲的生命,维系着生活和学业。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父亲洗脸刷牙、打针吃药。吃完饭后花半小时步行到学校上课,中午和下午课后连忙往家赶,替父亲做饭、熬药、打胰岛素。晚上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汉口做家教,深夜昏黄的灯光下,安顿好父亲睡下,她就打开书本开始学习。在黄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现在已能说话、下床走路,在女儿的鼓励下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可谓创造了医学奇迹。

同学们,从这些人物(经大忠、张德山、比尔盖茨、黄来女)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忠诚”。他们或者是“投身慈善,回馈社会,感恩众生”的名人;他们或者是“舍自己,顾大家。舍身为民,忠诚于党”的烈士;他们或者是“羊羔跪乳,回报亲恩,孝养父母”的孩子;他们或者是“扎根农村、倾心教育、坚守清贫”教师;他们或者是“双肩担起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的领导。但他们都是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领域里,竭诚尽责,倾力奉献。也许他们并不为人所知,但如同一首歌中所唱到那样:“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是啊,这些人也是平凡众生中的一员,但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一颗真诚、无私的心,尽心于社会、尽心于事业、尽心于父母、尽心于人民,所以,他们成为了平凡众生中的英雄,成为世人学习的榜样!

想一想

1、为什么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篇4:第十三课 白鹅讲义

(一)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1 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好在哪里? 答:形象地突出了鹅傲慢的特点。这段话从(鹅的步态)和(见人不让还咬你一口)两个方面写了鹅(傲慢)的特点。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鸭)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鹅的(傲慢)。5 作者还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生动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示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作者在课文中重点表现白鹅的性格特点是(高傲),主要采取了(对比、反语)等修辞方法。“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又是(过渡)句,不仅承接上一句,还引起下文对鹅的描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7 词语解释:

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不安宁的样子,课文指鸭子的不太急速,很不自然。

大模大样:形容骄傲、满不在乎的样子。

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课文指鹅的吃法固定,从不改变。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课文里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个样,一点儿也不马虎。

从容不迫: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架子十足:形容鹅自高自大的样子。写鹅的步态的一段话中,概括这一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是“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围绕这个句子,作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介绍鹅的傲慢:1是步调从容,大模大样2是傲然地站着。

(二)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1、短文中的“大鸟”指___白鹅_____,双引号的作用是__特定称谓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左顾右盼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写一首咏鹅的古诗:

篇5:第十三课 小小音乐家

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小动物的基本形态。

2、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教学重点:

表现小动物们的不同形态,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教学准备:

小鸟、小鸡、小兔、小猫的胸饰若干,四间小房子、食物、文字与图象标记、录音机,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学做小动物引导幼儿听着音乐和老师的提示语言,边念儿歌边自由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的 不同形态。

1、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看!蹦蹦跳跳的是谁呀?我 们一起来做小白兔吧!

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 爱,跳、跳、跳;小小鸡,叽叽叽,找到虫儿叽叽叽……小花猫,喵喵喵,走起路来静悄悄,抓到老鼠喵喵喵,啊呜!谁会飞?鸟会飞!小鸟怎样飞?扑扑翅膀飞呀飞,飞到东,飞到西,转个圆圈飞呀飞。

(二)找家、自由选择不同的动物角色

1、师:哎呀,你们看!这么漂亮的小房子,这是谁的家呀?你是怎么知道 的?(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师生一起观察讲述:这是小白兔的家、这里是小鸟的家……

小结:黄色的房子是小兔的家……小动物家的房子真漂亮!

2、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呢?

师:找一个好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或讲述)

师:现在宝宝想好了,你想做哪个动物宝宝,等会儿你到它的家里找一样好东西戴在身上。

(三)分角色表演和游戏

1、音乐游戏:什么动物出来玩?

(1)师:动物宝宝,现在你们都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 不好?宝宝一定要先仔细看一看,记好我是什么动物宝宝,然后还要听清楚,是谁出来玩了!它是怎么样出来的?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小小兔子出来玩,跳呀跳、跳呀跳,小小兔子出来玩,跳呀跳呀跳……

游戏规则:唱到哪种动物出来玩,幼儿就自由地模仿小动物的形象从小房子后面跳出来、走出来、飞出来……

师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和分辨歌词,能根据歌词内容表演和游戏。

引导幼儿:这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玩,真开心。我们来和好朋友问声好,说说好听的话吧!

(3)最爱吃的食物

师:宝宝玩得真开心,你们的肚子一定也饿了吧?说说看你最喜欢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能完整连贯地说出: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吃萝卜……)

师:快来看!这里有好多好吃的东西,找一找有没有你最喜欢吃的东西呀?

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一边找,一边说说: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吃萝卜……

(四)回家

1、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哎呀!天黑了,宝宝们都要回家啦!大家一定要先看仔细,你的家到底在哪里,千万别走错了!

2、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小动物的样子回家去(小兔小兔跳回家,小鸡小鸡跑回家,小猫小猫走回家,小鸟小鸟飞回家)教学反思:

篇6:第十三课 环境描写 突出中心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4.1平等待人 教学设计

课题平等待人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自己被平等对待和不平等对待时的感受进行反思等活动,真正树立平等待人的观念,做到尊重他人、不凌弱欺生、不歧视他人。

能力目标:通过开展体验和讨论活动,结合生活中的人和事,能够体会平等的可贵;能够与他人平等相处,在交往中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知识目标:通过具有对比性质的事例感悟、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平等的内涵,认识平等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重点

平等待人,从我做起 难点平等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副总经理买梨,鄙视农民。

抛出问题:如何评价视频中董事长、副总经理和老农的行为?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予以引导和点拨,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如何评价视频中董事长、副总经理和老农的行为?

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奔驰男鄙视农民、董事长与副总的截然不同态度,引发学生思考:人与人在法律地位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从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板块一平等,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 展示文本材料及相关图片: 进城务工人员小李上了公交车,看到 有个空位,就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担心 身上的污渍会弄脏座位,他只坐了半个身 子。尽管小李如此小心地行动,也没能躲 过身边一位老太太的指责。老太太紧皱眉 头,满脸厌恶,先将身体向窗外倾斜,然 后大声说道:“你身上这么脏,就不应该 坐公交车,你应该走路回家!”这话引起 了小李的不满:“你没有权利要求我这么做!”

对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点拨和指正。

课件展示漫画:分析问题,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这类行为?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课件展示视频:老领导打伞,中学生冒雨上操。图片展示:习主席自己打伞、自己亲自排队买饭。

正反两面的相关材料后,教师抛出问题: “学生冒雨做操,领导打伞观看”的图片得到社会的质疑,说明了什么?2 对比视频中的“老领导”和习主席的不同行为,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予以总结: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为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有尊严,都需要获得同样的尊重;在法律地位上,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都平等地履行法定义务。

课件展示我国法律对公民权利义务的相关规定。

在我国,公民不分民族、性别、出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职务高低,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根据上述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观察生活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教师过渡语,过度至第二板块:平等的意义。板块二

平等,与人友好交往的基础

课件展示图片,换位思考,作为老农面对不同的对待,心情会有怎样的差别?

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拨引导。

展示文本材料:学生实际生活中交往事例

中学生小华家境优越,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他自感高高在上,从不主动和同学打招呼,即使交谈起来也常常炫耀自己的学习成绩,对一些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更是不屑一顾。同学向他请教问题,他却说:“你也真够笨的,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班里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小华总是嘲笑他土气。渐渐地,小华和同学们的关系变得“水火不容”。1 为什么小华与同学们的关系会变得“水火不容”? 2 在交往中你受到过不平等的对待吗?当时你的感受怎样? 教师点拨引导。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分析身边的老师。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予以点拨引导,并总结相关知识要点:

平等待人是友好交往的基础。没有平等,便没有真正的交往。平等待人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平等待人传递的是友爱,带来的是温暖,能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教师过渡语:如何从我做起,践行平等 板块三平等待人,从我做起 视频展示:让座**

抛出问题:

视频中的女演员与农民工在个人修养上存在什么差别? 其他乘客的言行,与农民工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平等待人,需要做到尊重他人。

课件展示校园欺凌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针对频发的校园欺凌现象,你如何评价欺凌者的行为?对此给我们哪些启示?

展示目前国家和社会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重视和相关措施。教师总结学生应如何平等待人中的这一部分知识点:

平等待人,反对凌弱欺生。既不能因为别人弱小而欺侮别人,也不能因为对方是“生面孔”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而故意排斥他。

展示文本材料:

体育课上,大家围成一个圈做游戏。体育委员负责清点人数,当他把目光移动到刚转学来的林东身上时说“怎么多出了一个人?”然后他指着林东说:”你出去,自己一边玩去吧,游戏你不用做了,用不着这么多人参加!“林东只好退到一旁。1 如果你是林东,当时会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是参与游戏的一位同学,你想对体育委员说些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肯定、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列举事例

对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并作出总结。平等待人,就要一视同仁,不歧视他人。

教师寄语部分:

音乐背景下,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倡议。

思考问题: 你如何评价老太太的言行?

2分析讨论:小李为什么说“你没有权利让我这么做”? 学生思考,派小组成员回答。

分析身边的不平等现象。学生举例回答,剖析生活。学生观看视频及图片。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思考问题: “学生冒雨做操,领导打伞观看”的图片得到社会的质疑,说明了什么?2 对比视频中的“老领导”和习主席的不同行为,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派小组成员回答。

观察生活: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待人不平等的言行,试举一例与大家分享?

换位思考:面对董事长与副总经理,如果你是这位老农,你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差别?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分析同学间的交往问题。并派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分析问题:

在对待成绩差异的问题上,我们的哪位教师做到了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试举一例与大家分享?

观看视频,结合视频材料分析当事人的行为,体会“尊重,是一种优秀的品格”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

针对频发的校园欺凌现象,你如何评价欺凌者的行为?对此给我们哪些启示? 小组探究,派代表回答。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分析问题,探究回答。

列举事例,分析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从社会现实出发,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材料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身边的不平等现象。

老领导打伞,学生冒雨上操的视频与习主席的表现形成截然对比,引发学生反思。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正反两面角度对比,学生分析平等的含义。

呈现知识点::平等的含义。

利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展示对公民权利义务的相关规定,以此说明我国公民的法律地位平等。将上述知识点应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分析问题。

换位思考,作为老农会有怎样的心情差别,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平等待人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从学校生活的实际交往事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

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既能体现本板块相关知识点,又是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时机。

视频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析问题,感悟尊重即是平等的要求,又是个人修养的提现。

以当下备受关注的校园暴力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要求做到不仗势欺人、倚强凌弱

通过国家在行动的相关图片,警示学生。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以学生体育课的现实材料为背景,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

贴近学生实际,围绕校园生活展开,达到知行统一。

本节课的情感升华部分,对学生提出相关倡议。巩固提高

以时政材料为背景,展示问题:

2016年5月9日中新网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1欺凌事件中的肇事者在对待受害者时,缺乏人际交往中的哪些品质? 2你认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分析问题,回答问题。

以当下的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生活,夯实本节所学内容。课堂小结

首先展示本节课题,然后根据多个学生回答所学知识,逐步展示本节课知识板块、知识网络 根据课件提示,回答本节知识结构。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和板块结构。郑城一中

郑城一中

板书

做相应的课堂笔记

总体把握本节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做需掌握的整体知识框架。

篇7:千字文第十三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认识生字,理解大意,并能够背诵。2.知道回声的原理和应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3.根据汉字大变脸中“宝”的样子,了解宝字的演变过程并认识。4.了解灯的演变过程。

5、能听《凿壁借光》的故事,回答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对诗文的理解背诵

2.根据汉字大变脸中“宝”的样子,了解宝字的演变过程并认识。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PPT、古典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九龙壁或者爬山,是不是到山顶上大喊一声,声音会传得很远,在九龙壁的两端说话的两个人也都能听见,这是为什么呢?相信在今天的课堂上你会找到答案。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课堂吧!

二、原文注释

【原文】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注释】虚堂:空旷的厅堂。

习听:回声引起的重听。习,重复。

祸:灾祸。

缘:由于。

庆:回报。

竞:追逐,抓住。

【译文】空旷的山谷中能将声音传得很远,空荡的厅堂里说话有回声。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即使是一尺长的美玉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而即便是片刻时光也是值得珍惜的。

1、老师配合音乐,播放幻灯片有感情范读(或提前录好声音),小朋友们仔细聆听、观看。

2、老师领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3、老师引领孩子认识每一句话的意思。

(1)空谷传声

空谷:空旷的山谷。(幽静的山谷中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声。)声:声音。(空旷的山谷中能将声音传得很远)

(2)虚堂习听

虚堂:空旷的厅堂。(宽敞的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习听:回声引起的重听。习,重复。(空荡的厅堂里说话有回声。)

(3)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祸:灾祸。缘:由于。庆:回报。(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所以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善良的心。

(4)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尺璧:一尺长的美玉。(1尺=33.333333333333厘米 ;

1寸=3.3333333333333厘米)(壁:1.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2.美玉的通称:~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月。)竞:追逐,抓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即使是一尺长的美玉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而即便是片刻时光也是值得珍惜的。

4、生跟随背景音乐齐声读一遍。

5、左边右边学生合作读。

6、老师再读,学生尝试背诵。老师读一句译文,学生展开想象,背一句诗文。

7、齐声背诵,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来增加记忆。

虚堂习听,空旷的厅堂里说话有回声,回声可以引起重听,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回声它 的应用吧。

二、知识积累

回声及回声的应用

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

(金近《小白鹅在这里》:“牧羊孩子就大声喊起来:„小白鹅!你在哪儿啦?‟只有山那边起着回声。”)可以播放类似的声音,让孩子们联系实际感受一下。应用:

关于回声的应用,声呐装置可谓典型。用回声测海深、测冰山的距离和敌方潜艇的方位,都是由不同功能的声呐装置完成的。(声呐全称为:声音导航与测距,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它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类型,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

回声在地质勘探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收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的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在封闭的空间里产生声音后,声波就在四壁上不断反射,即使在声源停止辐射后,声音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混响时间太长,会干扰有用的声音。但是混响太短也不好,给人以单调、不丰满的感觉。所以设计师们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厅堂的内部形状、结构、吸声、隔声等,以获得适量的混响,提高室内的音质。神奇吗?看来小小的回声作用原来这么大。

三、汉字大变脸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尺璧非宝,今天的汉字大变脸我们就来看看它,出示甲骨文宝,甲骨文字形(宀,房屋)

(贝,珠贝)

(朋,玉串),分开逐步观察,让学生

将玉串“朋”

基本说,教师适当提醒。造字本义:藏在家里的珠贝玉石等奇珍。有的甲骨文简化为“玉”。金文加“缶”(瓦罐),表示将玉贝等藏在家里的瓦罐中。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宝字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演变而来变成我们现在宝字的样子。我们中国的汉子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说到了学习,老师想到了一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他是谁呢?他叫匡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四、故事链接

《凿壁借光》

1、教师绘声绘色朗读《凿壁借光》,学生带着问题来听故事。

2、讨论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而领居家很富有,他是怎么做的?邻居又是怎么回应的?((1)匡衡鼓起勇气,对邻居说他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邻居家的一寸之地呢?(2)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很气愤,他更加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3、后来匡衡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读书呢?(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借来的书全都读完了。)

4、匡衡读完后,为了读更多的书,是怎么做的?(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就这样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

5、匡衡为什么给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因为他想阅读那位大户人家的书籍来增长知识。)

6、想一想: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通过《凿壁借光》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下我们都应该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匡衡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只是为了能读书,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匡衡人穷志坚,发奋读书,而现在我们在大都市,父母保障我们生活,无忧无虑,更应该好好学习,多读书,不怕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7、说了这么多,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讲这个故事吗?

五、课外拓展

匡衡为什么不用电灯和台灯看书呢?因为古时候还没有灯泡。从最初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出现过火把、动物油灯、植物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白炽灯、日光灯,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装饰灯、节能灯等,可以说一部照明的历史正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

古代灯的演变过程

火把——油灯——煤油灯——电灯

火把:火把是用杉树皮制作的柱状体,手持部分和燃烧部分是一体的。其中杉树皮要用刀具不断的纵向切割,根据各部分要求细化成丝状和条状,中间可以稍微夹杂一些杉树油脂粉末有松树油的更好,然后把这些处理过杉树皮卷起来捆扎。在行进过程中,火把使用者用特定力道甩几下,火把就能熄灭,而且火焰熄灭好长时间却里面还能保留火种,要用的时候再甩两下,火把又能起火。油灯:灯芯一般是动物的毛发撮合而成 灯油一般用菜籽油 桐树油 有的也用动物的油脂 如秦龚皇的陵墓中据记载就是用了鱼脂点灯 整个陵墓一片通亮。

蜡烛:有一种虫,寄生在一种树的树干和粗枝上,这种虫叫“白蜡虫”,这种树也因此得名“白蜡树”,这是中国的特产。白蜡虫在这种树上,寄生在表面上,连成一片,吃的是树汁,分泌的就是白蜡。到了该收获的时候,连片割下,稍微加热,白蜡就分离出来。

中国古 3 代就是用的这样的白蜡,这种白蜡是天然产品。

煤油灯:煤油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

电灯:电灯(Electric lamp),是电流把灯丝加热到白炽状态而用来发光的灯。电灯泡外壳用玻璃制成,把灯丝保持在真空,或低压的惰性气体之下,作用是防止灯丝在高温之下氧化。它只有7~8%的电能变成可见光,90%以上的电能转化成了热,电灯的发光效率很低,然而,它却是电灯世界的开路先锋。现代的电灯一般寿命为1000小时左右。电灯是根据电产生热的原理制成的。现在的灯泡一般都选用钨丝做灯丝。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各种各样的灯越来越漂亮,我们生活中今天真的好幸福啊,今天这节课上到这里我们就要下课了,这节课你们收获到了什么呢?

六、教学总结。1.学生自主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2.老师小结。

3、齐背原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原文。

篇8:第十三课 环境描写 突出中心

湖北省罗田县实验中学 周新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作者抓住具有夏天季节性特点的景物展开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品味句子(从炼字、修辞、句式角度),体会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体会作者对劳动的热爱,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由衷赞美。

教学重点:体会感情,品味语句,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夏的赞美,表达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农民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春游芳草地,夏赏碧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虽然夏天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秋的凉爽或许还没有抹去夏天留给我们的独特记忆。

如果要你用画一幅画来表现“夏天”,你会画上哪些景物?对于这些景物你有哪些感受?

请展开你的想象说说你要画的内容,并用两三句话谈谈你用这些景物表现夏天的原因。

(点名两三名学生交流谈感受。)

是的,每一个人对于夏天的感受可能各不相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散文就叫《夏感》,让我们一起走近当代著名作家梁衡,体会他对夏季独有的钟情。

二、交流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关键词句回答下列问题:

1、夏天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怎样的?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

3、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什么感情? 听读课文后,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在班上交流:

1、夏天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紧张、热烈、急促。

2、从三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感受:

夏天的自然景色(调动各种感官实写和虚写)

夏天的色彩(以春天和秋天作对比描写夏季旺盛的生命力)夏天的旋律(写农民的辛苦和忙碌来烘托夏天紧张的旋律)

3、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夏天赞美之情。

(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点名朗读课文第二段。

课前,我要求同学们熟读课文,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大家注意听,等一会儿请你从重音、节奏、语调和感情这些方面进行点评。

点名学生读。学生评价。点名学生读一遍“朗读要求”:

这篇课文要大声朗读,读出“磅礴”之势,读出“升腾”之调,读出“赞美”之情。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 方法提示:

1、动词和突出景物特点的修饰语一般要重读。

2、情感递进的句子,每句最后的部分要连读,语调逐渐上升。

3、句式短小的句子,节奏明朗,语调高亢。

4、具有对称性的句子要读出旋律感。例如:

1、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划线词语要重读)

2、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后两句要连读,读出逐渐上升的语调。“夏天到了”要读得斩截,响亮)

3、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语调高亢,声音响亮)

4、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读出旋律感)

2、请同学们从文章三、四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注意重读、连读、语调和节奏等,要读出感情。

点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下面我们一起把文章最后一段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三)合作学习,探究主旨。

我们能欣赏到如此精彩的散文,得益于作家的那支生花妙笔,写出了夏天蓬蓬勃发的生命力,写出了农民紧张忙碌的气氛,写出了赞美之情。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作者到底为什么要赞美夏季呢?他仅仅是在描写这些景象吗?还有什么内心的感觉、体验要表达?

请同学们思考:

1、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作者到底为什么要赞美夏季? 方法提示:结合第四段分析

同学们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明确: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作者赞美夏天,其实表现了对劳动的热爱,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赞美。

三、感悟、运用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教师:源于对劳动的热爱,对农民的赞美,作者对夏天景色的描写也就充满了激情。

文中有很多写得很精彩的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最好?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方法提示: 从修辞、炼字、句式、描写方法等角度品味。

用“我喜欢„„这句话(或者这个词),因为„„”的形式说一段话。示例一:

我喜欢“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 “绿烟”、“长墙”来比喻“林带的变化”,描写了一个郁郁葱 3 葱、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形象生动。

示例二:

我喜欢“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中的 “匍匐”字,因为这个词写出了瓜秧伏地生长的情态,把瓜秧旺盛的生命力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点名学生读示例。

师:同学们仔细读一读就会发现,这两个句子都是先说自己喜欢的词或者句子,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即这个词或这个句子写出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作用等。如果是修辞句,要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用黑板上的句式进行交流。学生赏析交流。教师适当点评。

适当总结赏析语言的方法。

四、总结

教师:同学们的发言太精彩了,对喜欢的句子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读到这里,我们还是意犹未尽,这就是一篇好文章的魅力。

作者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赞美了辛勤劳动的农民,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夏季。

(大屏幕显示如下 片13)

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同样能发现,夏,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秋的收获来自夏的耕耘,人生之秋的丰硕同样来源于夏的积累。希望我们每个人经过夏的积淀,能够获得一个沉甸甸的人生之秋!

五、板书设计

紧张 热烈 急促

景物——充满活力(多角度描写)

夏感(梁衡)色彩——金黄(对比)赞美

篇9:软笔书法第十三课独体字

第十三节 独体字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间距均等,布白匀称”的结体规则。

2、体会在横格中书写词语的方法。

3、写好书上几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渗透“欲速则不达”的书写理念。

教学重点:掌握独体字“间距均等,布白匀称”的结体规则。教学难点:在横格中书写词语。课前准备:黑板准备 幻灯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家作品,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

这些作品出自古代、近现代名家之手的毛笔、钢笔的名作,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2、这些作品让我也想起了上学期学的一篇课文《赞汉字》中的一段文字:“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3、过渡:任何一位书法家的书法艺术都是经过长期的精心练习而形成的,也都是从一笔一画的临习开始的。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还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把字写得清楚、美观、大方是我们现在的目标。虽然中国的汉字千千万,但它们还是有一定的书写规律的,只要我们学会分析比较,慢慢书写,慢慢总结和体会,在动手的同时学会用脑子去写字,把字写漂亮实在不难。今天我们要从结构的角度来学习字的书写。让我们先从独体字开始研究。(出示课题)

二、学习结字规律

1、(出示“自、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先从笔画上来分析你发现了什么?(横画比较多)

2、先观察第一个字“自”,(出示写得不好的“自”)进行两个字正误比较,你觉得哪个字美观?要写好横画多的字有什么规律呢?

3、小结:横画之间间距要均等。例如“白、直、百”等等,同时注意一般方框中的横画是不横到边的,要留一些空白,同时横折收笔处要适当的顿笔,呈钩状,比左边稍长。(板书:间距均等)

4、练写“自”先描再写一个。写好的,请仔细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字,注意他们横画之间的关系。

5、学习“串”:想想串和自的异同之处。(串字横画之间也要均等分配,这个有一笔主笔竖要直。)

6、比较两个书写的串字,分析写字要领:两个口字要扁窄,中间有竖的独体字竖画分割留下的空白要匀称。(板书:布白匀称)

7、练写“串”先描再写一个。写好的,请仔细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字,注意他们竖画的分割。

三、描描写写

1、小组讨论练习中的各字写字要点

2、全班交流写字要点(直:第一笔稍短,末横稍长,几个横向笔画之间的间距要均等。丑:三个横向笔画之间距离均等,末横稍长,竖略向左下行笔,与横折的平行协调,并平均分割空间。甩:第一笔为竖撇,稍长,横折钩的横与框内两横间距均等,折钩稍短,竖弯钩的竖要居中,平均分割空间,弯钩部分要写得舒展大方。曲:短竖与横折组成的框呈倒梯形,三个向笔画之间距离均等,两竖分割空白要匀称,左右竖的起笔,左低右高。)

3、学生书写,(强调写字姿势和拿笔姿势,注意折的写法)

4、老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分析:A、这几个字你能来分析一下他的优缺点;B、看看自己的字和同桌讨论一下有些什么不足的地方?C、讨论好后,练一练“面”“甘”。

四、认识横格,学习在横格中写字

1、低年级时,为了更好把握字的结构,我们把字写在田字格里,大了后,因为把握字结构上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就把字写在了方格里,现在我们还要学习把字更好地写在横格里,看黑板,这是横格。因为是刚开始学习在横格中书写,所以编者先让我们先在短横格中写词语,还设计了中间的虚线,为了帮助我们把握字在横格中的位置,免得掌握不好字的距离和位置。

2、学习要领,读读小博士信箱,说说他的意思

3、自己练习(配乐)

4、学生作品展示: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书写作品。

五、总结全课

上一篇:精美古风的恋爱句子下一篇:社区文明实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