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2024-04-30

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共16篇)

篇1: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The Beacon Of Life----Purpose

I think that purpose is very important in life for all of us,or our world won’t get better.The reason why Addison thought so is that he knew that purpose brought some advantages to everybody.We all know that there are many famous inventors in the world.For example:Edison had a purpose of inventing bulbs.Because he saw the disadvantages of living in the night by burning candles.He wanted to invent something bright to make people see something easily in the dark.After Edison invented bulbs, people could do many thingsat night as they did in theday.The Wright brothers had a purpose of making something to fly in the sky.Becausethey noticed that birds could fly in the sky by their wings.They invented the plane.So we can go any placeswe want quickly by plane instead of taking a carriage.CaiLunhad a purpose of producing something that couldreplace bamboo.Because he found that bamboo was too heavy to carry for ordinary persons.So we can write words on paper instead of onbamboo.Thus it can be seen, purpose is like a flame, sooner or later, it can be larger.It can make our society move forward.Purpose is important.However, if you just think, but not do it right now, all the things that you think will be gone.So if you have something great in your mind,just do it.Don’t wait.Do you want to wait until you are too old to follow your purpose?

The first thing of purpose is that you dare guess.Some people guess that there are alien in the space.Some people guess that there are ghosts in the world.Even Plato once guessed that people would become half robots.That’s really crazy.Purpose is a prediction of future.What we guess may become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near future.Maybe,we are flying in the space several years later.

篇2: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第十三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复赛作文题目(C组)

When we find that someone we admire has done something terribly wrong or behaved unexpectedly.we feel greatly disappointed.But constant discovery leads to our realization that great ideas and great deeds come from imperfect people like ourselves.Write an essay 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ith no less than 300 words, in which you develop your point of view on this issue, support your position with reasoning and example taken from your readings, studies experience ,or obersavations ,you can add a title by yourself.Do we benefit from learning about the flaws of people we admire and respect.

篇3: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七月南昌,热情似火。由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和全国中语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会于7月16日至18日在南昌市山水青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获奖师生和专家学者达250余人。颁奖会由《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编晓苏教授亲自主持。当一个欢快的歌舞拉开颁奖会的序幕之后,谭根稳社长代表主办方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欢迎辞。随后,杂志社常务副主编、诗人剑男宣读了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从北京发来的贺信。接下来,当红女作家、南昌大学教授阿袁在喜洋洋的乐曲中为特等奖获得者颁发了奖杯。接着,10位一等奖作文的作者和10位一等奖作文的指导教师也走上领奖台,陆续从南昌作家刘伟林和南昌诗人牧斯手中接过了奖牌与证书。获奖师生喜悦无限,兴奋异常,来自广西的唐毓亮老师、来自广东的徐荣木老师、来自湖北的殷国银老师、来自江苏的蒋玉成老师、来自江西的老师危娜和来自江苏的谢乐予同学等,他们争先恐后登台献艺,或跳舞,或唱歌,或即兴朗诵诗文,激起阵阵掌声。颁奖之后,著名作家阿袁教授和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教授分别为与会者作了题为《作家是一棵树》的演讲和《话风与文风》的学术报告,前者形象生动,后者深刻独到,均受到听众热烈而由衷的欢迎。在颁奖会期间,杂志社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游览了位于南昌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著名的滕王阁。

篇4: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一是投资开发了考试专用系统,首次采用闭卷机考。赛前,青岛石化高级技工学校投入7.8万元研究开发了考试专用系统,在理论考试时首次采用闭卷机考,由计算机在1000多道题库中随机组题。在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的同时,增加仿真操作环节,根据生产实际进行模拟操作,确保考核全面。

二是各工种参赛冷热不均,人员结构各异,女学生偏爱化学检验工。本次学生专场整体报名形势较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冷热不均。与此同时,参赛人员组成结构也呈现出较大差别,在128名参赛的女生中,有83名来自化学检验工。而热力司炉工、化工检修钳工参赛选手则为清一色的男子汉。

篇5: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来北京的高铁上,窗外不时闪过绿得惊人的田野,边际生长着高大而颇为典雅的白杨树。这番景象令我羡慕--所有的白杨,尽管隔着玻璃,也能令人感到他们傲于自己作为坚守的树之风度,却总是与同伴一起生长在城市孩子难以见到的开阔地带。

又一次拖着行李箱来到遥远的城市,新鲜感之中逐渐生出了一份不常见的冷静。想着,诚然,会有许多新的面孔,鲜活的未曾相识的灵魂。而一个人拖着箱子在车站寻找归属队伍时,日记中则写着,I think I will manage, but the shadow of loneliness is within sight.

之后才发现自己遗忘了一个常识,即大多数人都是选择用一层光鲜而礼节性的冷淡装饰着自己,直到熟悉感像打开包装纸一样剥去这层外衣。我的洞察力还没有敏锐到一眼看穿灵魂--幸而我首先熟悉的室友们让我还来不及为孤独恐惧就迅速进入了她们整日充满了笑声与疯狂的圈子。几天里积攒的故事,往往伴随着没来由的笑点,就像零食包装纸一样越来越多--而所谓矜持而整洁的外壳其实也没有真正存在过。我记得进十强后的每次回寝室,她们都笑着指向逐渐不像话的垃圾桶:“冠军去倒垃圾!”也不考虑我这个时常记不起自己东西放哪里、每场比赛必然拖着同伴一起否则找不到路的室友究竟能进入比赛的哪一环节。她们以“冠军”的戏谑称呼和难以置信的高频率威胁恐吓:“你今晚出去睡地铺吧!”然后笑得像得到礼物的孩子。

我总是觉得每次给我的掌声里她们都占了一半的功劳,至少和我不熟悉的营员们应该不会发出戏剧性的歇斯底里尖叫。每次我内心的戏剧狂都在遗憾,为什么她们没有谁想起来在鼓掌时喊一句“垃圾还没有倒!”或是“今晚出去睡!”--那样效果该多好。

对所有给我的掌声自然是怀有感激的。然而真正在舞台聚光灯下,尤其是台下满是观众的场合,我的感情似乎总是被收进了抽屉里。在这种场合,只剩下极度的冷静。因而现在回忆起来,对真正重大的时刻--譬如颁奖、宣布淘汰名单,我反而没有多么动人心弦的`感触。真的提笔,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后台那些生辉的面庞与肆意年轻的声音。一直是这样,总是后台故事才让我记住,想笑也想哭。

记得第一轮情景演绎结束,韵澎问:“刚有谁看倒计时提示了吗?”我摇头,紫琪也说没有。“我也没看,我都入戏了。”韵澎说。

And that was the first great sensation...at that precise moment all the hours of hard, though somehow hilarious, work, paid off. Wild joy of dramatic art itself flooded through me. I did not care what the audience thought. The play was ours, and that was enough.

直至演完了我们还是无法习惯称呼彼此的名字。但是法定代号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颇为愉快地否定了这一点,用更加亲切的剧中称呼代替了父母赠予的严肃称呼。就在那一天以前我们还都互不相识,刚刚被告知第一轮的题目。天生戏剧狂的我居然没有见人就宣布自己的狂喜,也算是个奇迹。于是我们颇为严肃地讨论起演戏的主题,颇为严肃地定下了一个正经的家庭伦理小剧,颇为严肃地讨论好各自角色和性格,颇为严肃地准备去排练。

然后严肃的阶段就结束了。如果详细叙述排练时每一个疯狂花絮,简直可以再写一个我们演出时长十倍的剧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剧本,因而我们加台词删台词总是会招惹自己笑起来,有时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新内容,尽管综合考虑不适宜出现在赛场上,我们私底下还是没事就拿来说笑。自己最喜欢的一点在于我们五个演的是一家人,鑫渝是爸爸,我是Auntie,韵澎、紫琪和钟杰按年龄(或个头?)排序是表姐Isabelle、姐姐Jennifer和弟弟Jeff。我开心地发短信告诉朋友,在北京有了四个新的家人,虽说短信无法真正表达我们在一起度过的令人既狂笑不已又倍感温馨的时光。

第一晚排练时Jeff因为参加汇演两边跑,气喘吁吁回来后坐在墙边惨兮兮卖萌。我们对一直没睡好觉的鑫渝说“爸爸好辛苦”,而Jeff十分委屈地咕哝:“Jeff也很辛苦……”我们没心肝地笑了,我作为Auntie去拍了拍大侄子的头,然后接着笑。紫琪宣称自己要演一个招人厌的拉拉队长,穿起艳丽的服装摆出嚣张的架势,却总在应该对韵澎演的大表姐表示轻蔑时没完没了地笑场。(Auntie很有经验地指出这种笑简直跟犯花痴很接近。)韵澎和我在戏里处于家庭矛盾的核心之外,戏外却也始终卷进各种奇奇怪怪的笑料中。只有爸爸颇为淡定,不过似乎淡定得有些游离世外,其结果则是短短一天半的排练上演了十几集“爸爸去哪儿了”。

我现在想起这些还是会笑,不知道今后被时光打磨过的记忆会触动怎样的情感,但无论如何都发自于这些散碎记忆的美丽。

更加散碎的记忆包括的总是很多人很多事。说到底人类是孤独的动物,却时常无法抵御没有同伴的恐惧。每次出远门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那些同伴,而印象有时很幸运地寄托在固体的礼物和拍下的表情包中。这一瞬间我们都聚在一起,为新生的友谊与默契放声大笑,变成孩子;下一刻我们各自返回自己的旅程,或沉默或轰动地长大。

然后我踏上了归程。

但是故事才不愿意这么文艺地结束。

望着离别的大巴和带着行李的大家,我本来是想借机伤感一下的,却在上车之前就被迫放弃了这个不靠谱的念头。第一眼看到Jeff一脸憨笑作惊呆状站在等同一辆车的队伍里。几分钟后看到活蹦乱跳昵称狗狗的佩瑶,我知道这一路必定是要不由分说欢乐下去,假装文艺可是没机会了。“是朋友就用美颜相机拍照!”佩瑶(Jeff叫她包子)第无数次兴高采烈喊道,拿出手机拉着Jeff一起噼里啪啦自拍,拍了一整套系列表情。精力旺盛的佩瑶拥有一大堆表情迷人的自拍,估计都是先前拍宣传片时没机会用上的--有一次她跑来告诉我们提防摄影师,因为他拍下了她在一旁毫无防备的瞬间。总而言之我们三个在车上兴致勃勃计划要在北京逛一逛,互相吐槽,一路闹腾到北京南站。

故事也不愿意这么闹腾地结束。

估算失误的我们发现在北京一起逛的时间只剩下二十分钟了。匆匆赶地铁,联系Jeff的同学,在地铁站里我还抓紧时间和狗狗自拍留念,最后悠闲地走进南锣鼓巷,尝了大侄子请吃的冰淇淋,悠闲到二十分钟截止我便匆匆赶回了北京南站,在行李寄存处阿姨鄙夷的目光下赶上了回去的车。

过一会收到Jeff短信说他们也差点误了车。我差点觉得很感动,这说明大家真的是一家人。

高铁车厢窗外闪过摄人心魄的白杨树,同样的风景,因为树不像人这么善变。

我看着他们典雅而自由的绿色,回到了旅途开始的地方。故事在这里才平静地结束了。

篇6: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报名表整理成电子文件发送至engshow@sooxue.com。

2、电子表格内的学生信息务必正确填写,组委会将严格按照表格的信息来录入系统,报名信息一旦提交便无法修改,如因学校提供的信息错误造成考生无法

参赛,组委会概不负责。

篇7: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

(三年级复赛演讲稿)

宁乡县玉潭中心学小学部 指导老师:Miss Jiang 一. 敬队礼 二. 演讲

篇8: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七月南昌, 热情似火。由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和全国中语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会于7月16日至18日在南昌市山水青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 出席会议的获奖师生和专家学者达250余人。颁奖会由《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编晓苏教授亲自主持。当一个欢快的歌舞拉开颁奖会的序幕之后, 谭根稳社长代表主办方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欢迎辞。随后, 杂志社常务副主编、诗人剑男宣读了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从北京发来的贺信。接下来, 当红女作家、南昌大学教授阿袁在喜洋洋的乐曲中为特等奖获得者颁发了奖杯。接着, 10位一等奖作文的作者和10位一等奖作文的指导教师也走上领奖台, 陆续从南昌作家刘伟林和南昌诗人牧斯手中接过了奖牌与证书。获奖师生喜悦无限, 兴奋异常, 来自广西的唐毓亮老师、来自广东的徐荣木老师、来自湖北的殷国银老师、来自江苏的蒋玉成老师、来自江西的危娜老师和来自江苏的谢乐予同学等, 他们争先恐后登台献艺, 或跳舞, 或唱歌, 或即兴朗诵诗文, 激起阵阵掌声。颁奖之后, 著名作家阿袁教授和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教授分别为与会者作了题为《作家是一棵树》的演讲和《话风与文风》的学术报告, 前者形象生动, 后者深刻独到, 均受到听众热烈而由衷的欢迎。在颁奖会期间, 杂志社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游览了位于南昌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著名的滕王阁。

篇9: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第十二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初赛第二阶段报名正火热进行中,据悉,报名人数又创新高。初赛第二阶段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为兼顾广大参赛选手,报名方式有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两种。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的最大亮点是,经复赛和决赛选出的“优胜者”,可获得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多所联办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考核资格,或其它部分非自主招生高校的相应录取优惠条件,经审查合格后,按该校自主招生办法录取。

初赛考试形式是提交网上作文,初赛第二阶段考试时间为205月1日到5月20日,届时每位考生均可以用准考证号加密码多次登录,既可在线完成作文及时提交,也可看过作文题目后线下完成,然后再登录提交,需要提醒各位参赛选手的是,作文一旦“确认提交”则不可修改。第一阶段的考试成绩已经于12月25日在大赛官网公布,考生可使用准考证号(或身份证号)加密码登陆大赛官网(www.engshow.cn)的“个人中心”,查询初赛考试成绩。本次考试进入复赛的同学请及时关注第一阶段的复赛报名;没有进入复赛的同学,还有机会免费参加正在进行的初赛第二阶段报名及考试。

大赛组委会的老师提醒各位报名初赛第二阶段的选手们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如果是以团报方式报名的,指导老师需要在报名成功后及时把准考证号和密码告诉学生,以便学生及早确认自己的信息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应当及时联系组委会,进行修正,以免耽误考试,相关信息应以官方网站的公告为准,若有变动确保及早知晓。其次,初赛第一阶段没有进入复赛的同学,还有机会参加正在进行的初赛第二阶段报名,无需再缴纳初赛费用,免费参加第二阶段的初赛考试。最后,如有已经缴费但还没有开通的情况则尽快联络组委会老师进行查询,以免错过报名时间及考试。

参加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经复赛和决赛选出的“优胜者”,可获得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多所联办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考核资格,或其它部分非自主招生高校相应录取优惠条件,经该校自主招生测试(审查)合格后,按该校自主招生办法录取(详情见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从创办至今已有十年,十年来数千名考生通过大赛搭建的平台步入自己理想的高等学府,我们将十年如一的秉承“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逐步改变以高考分数为惟一选才标准的模式,探索多元选拔优秀人才的机制,为在英语方面学有专长的同学提供向高校展示自己才能机会”的宗旨,为高校输送更多的有英语特长的人才。

集训营主要行程安排

日期时间主要安排08/12上午营员报道:所有营员报道完毕,抵达营地后整理内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六天五夜挑战之旅。下午开营仪式:参加“绚烂夏天 我爱英语”开营仪式并合影留念,拉启第十二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总决赛夏令营的序幕。晚上联欢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们在show场上施展才艺,以艺会友。08/13上午听力集训课程+结课小考下午口语集训课程+结课小考晚上排位赛:综合笔试,考查选手们英语基本功及应试能力。08/14上午阅读集训课程+结课小考下午写作集训课程+结课小考晚上准成人礼party:这是一场展示90后少年们怀抱理想、感恩尽责、关爱奉献、忠义担当的盛会,7080忆往昔、营员互赠礼物、释放青春、集体宣誓等主题活动将会见证营员们从孩童到青年的蜕变。在这里,十八而志;在这里,梦想启程;在这里,青春万岁。08/15上午观摩主题演讲:现场观看大赛全国20强选手的演讲比赛,亲眼见证全国10强选手的诞生。下午戏剧表演排练: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营员们为晚上的戏剧表演评选比赛做着充足准备。晚上献礼总决赛:参加总决赛晚会戏剧表演节目评选比赛08/16上午听君一席话:和来自京津地区985、211高校的学长学姐们交流中学时期的学习经验,以及向学长学姐们打探神秘且向往的大学生活。下午外教见面会:同外教面对面交流,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外教配合完成小组活动,结交异国师生情谊。晚上观摩总决赛晚会:亲临总决赛现场,体验英语高手间过招的刺激,见证第十二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冠亚季军的诞生。08/17上午营员离京

总决赛夏令营主要行程安排

日期时间主要安排08/12上午营员报道:所有营员报道完毕,抵达营地后整理内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六天五夜挑战之旅。下午开营仪式:参加“绚烂夏天 我爱英语”开营仪式并合影留念,拉启第十二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总决赛夏令营的.序幕。晚上联欢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们在show场上施展才艺,以艺会友。08/13上午赛前培训:全国顶尖名师指导口语表达、思维等综合考试技能,轻松诙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选手们的灵感、拓展开阔其思维模式。下午故事接龙:随机分组分场比赛,旨在锻炼选手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考查选手们的随机反应能力。(比赛项目)晚上排位赛:综合笔试,考查选手们英语基本功及应试能力。(比赛项目)08/14上午模联准备:比赛分组、抽题以及资料准备。下午模联比赛:模拟联合国是时下风靡全球的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它不仅能开阔选手们的视野,激发其学习潜能,还能锻炼他们的领袖才能,是优秀选手间的真正较量。(比赛项目)晚上准成人礼party:这是一场展示90后少年们怀抱理想、感恩尽责、关爱奉献、忠义担当的盛会,7080忆往昔、营员互赠礼物、释放青春、集体宣誓等主题活动将会见证营员们从孩童到青年的蜕变。在这里,十八而志;在这里,梦想启程;在这里,青春万岁。08/15上午主题演讲:二十强选手将现场抽题准备比赛,争夺晋级全国十强的机会。(比赛项目)下午全国十强:十强选手配合拍摄宣传片,用于总决赛晚会现场播放。

其他营员:外教见面会,同外教面对面交流,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外教配合完成小组活动,结交异国师生情谊。

晚上台下十年功:营员们一起观看集训营、游学营为总决赛晚会准备的戏剧表演评选比赛。08/16上午听君一席话:和来自京津地区985、211高校的学长学姐们交流中学时期的学习经验,以及向学长学姐们打探神秘且向往的大学生活。下午全国十强:总决赛流程彩排准备

篇10: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7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总决赛顺利闭幕。

本届大赛无论在参赛人数还是获奖人数上都较往届更上一层楼,复赛更是在北京、石家庄、沈阳、长春、泰安、西安、太原、长沙、成都、重庆、南京、合肥、郑州、广州、大连十五个赛点同时开赛,这一喜人的成果与社会各界对大赛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尤其是奋战在教学前线的广大中学教师。他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还积极细心的组织学生们报名参赛,为参赛学生的`参赛作文提供耐心的辅导和精准的建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广大一线中学教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奉献的无私。

大赛组委会为了表彰广大高中教师积极组织、指导考生参赛,现将评选出的最佳组织老师、特级辅导老师、高级辅导老师、优秀辅导老师单公布如下,并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地感谢。

第十三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优秀辅导老师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篇11: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为进一步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学习、生活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友谊,促进团结,活跃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弘扬中华文化,展示华人学生的精神风貌,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快乐作文》杂志社共同主办了“第十三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于2011年11月1日开始征稿,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小学、初中学生。

二、大赛主题

1.快乐作文,快乐成长。快乐是永恒的话题,成长是不变的经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对快乐的追求与向往。你经历的每一件事情、心中每一个记忆,都可以成为最好的素材。

2.我读书,我快乐。读书,带给了你什么样快乐,写出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参赛文章要体现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展现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

三、投稿要求

1.小学生题材及体裁均不限;初中生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均可;题目自拟。

2.参赛作文一律用电脑打印。做到统一、规范,打印美观大方。

3.提倡写短文:小学一、二年级字数不限,三至六年级一般不超过600字,初中生一般不超过1000字。

4.根据课本各单元习作练习要求写作的课堂作文注明教材版本。

四、参赛办法

本次征文以学校为单位,(平时作文课的优秀学生作文可采用),各学校在组织征文初选的基础上,在小学、初中(不分年级)推荐出6篇能够代表本校最高水平的优秀作文,参加本次大赛。

各中小学、辅导教师要切实加强对辅导参赛学生的品质教育,使推荐作品真正代表学校水平,绝不允许对学生投机取巧,网上抄袭、下载、拼凑等,弄虚作假行为听之任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征文,关工委将组织评委认真审查,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将对学校、辅导教师、学生在胜利教育网上通报批评。并取消本校下一届参赛资格。

五、形式要求

所推荐的征文统一用A4纸打印,主标题用黑体2号字,内容用宋体4号字,并打印封面(见附件封面式样)。装订时要统一竖装、上下两订,一式二份,稿件不符合要求不能参赛,各单位寒假前可提前安排,并随时上报征文到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关工委办公室A102房间。

征稿截至日期2012年2月20日前,过期不候。

(我校于2012年2月13日上交,每班上交3篇。)

附:封面式样

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关工委

篇12: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一、命题作文

1.平凡中的发现

2.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3.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

4遇见另一个自己

5.我的创意天地

6.罗素说:“最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创造活动的基础上。”请以“最好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二、半命题作文

7.我因____而与众不同

8.敢于质疑,使我_________

9.___________的另一面

10.永远别害怕新的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星际、网络、南极……)历险

12.因为创新,世界才__________

三、材料、话题作文

13.伯纳斯·李被认为是世界互联网的发明者,他于1989年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发明了互联网,使得数以亿计的人能够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但他并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地公开了他的发明成果,从而使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14.偶像崇拜现象古已有之,而自从近些年引进了“fans”的英文趣译“粉丝”之后,偶像崇拜愈演愈烈。从影视界到娱乐界,从体育界到文艺界,从时尚界到读书界,“粉丝”群体层出不穷。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2016年4月12日发出了第一条中文微博,引发轰动,仅几小时就“吸粉”90万。粉丝现象已成为当下文化领域里引人注目的新动向。

请以“粉丝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太空站,宇航员正想打盹。

突然,“咚咚咚”的急促敲门声响了起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以上面文段为开头,合理想象,续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高中组作文题(共15题)

一、命题作文

1.不走寻常路

2.灵感的土壤

3.“?”与“!”

4.谈“厚积薄发”

5.继承与创新

二、半命题作文

6.创新从_______(模仿、突破、勇气……)中来

7.给异想天开一点________(包容、鼓励、时间……)

8.令人惊异的________世界(数学、海底、色彩……)

9.当老规矩遇上__________

10.品读下面两句诗,并以“人在_____中书写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云霞在地平线上书写阳光的色彩

树枝在天空中书写风的形象

三、材料、话题作文

11.英国生物学家、作家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12.近年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不断翻新,有人称赞其“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同时也有出版社再版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追捧。

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13.高尔基说:“保守是舒服的产物。”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14.著名画家吴冠中在接受香港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曾经说:“如果画,就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感想?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15.澳大利亚悉尼一位老艺术家斯格,年过八旬还自己在家动手制作玻璃制品,他说:“我就是喜欢创造不同的东西,从玻璃吊坠到玻璃小碗,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我都尝试过。当把溶液倒出熔炉时,你从来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就像打开圣诞礼物前,你不知道礼物是什么样子。”

篇13: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小学组题目一:

从下列词语中挑选三个你喜欢的词语并把它写在试卷的第一行,然后围绕你选择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展开想象,完成一篇不少于 400 字的文章。

水杯、橡皮、彩虹、冰箱、月亮、手机、机器人、黑洞、公主

小学组题目二:

请以《我想的生活》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不少于 400 字的文章。

初中组题目一:

“曾经并肩往前的伙伴,在举杯祝福后都走散,只是那个夜晚,我深深的都留藏在心坎,长大以后,我只能奔跑,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明天你好,含着泪微笑.......”阅读上述材料,请以《明天以后》为题,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

初中组题目二:

“大师,什么是快乐的秘诀?”

“不要和愚者争论。”

“我完全不认为这样能使人快乐!”

“是的,你说的对。”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并完成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

高中组题目:

罗威纳有三只不同大小且没有刻度的水杯,容量分别是 3 升、5 升和 8 升。最大的那个杯子是满的。他如何使用这三个杯子将 8 升水平均分为 4 升?

篇14: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此次座谈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总结参赛经验、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校长谢国云、各教研室主任、各赛项指导教师和参赛同学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教务科长周爱军主持。

校长谢国云同志在座谈会上首先对参赛师生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感谢各位师生付出的辛勤努力,学生刻苦努力,老师任劳任怨。为学校赢得荣誉,为轻工技校树立形象。同时,肯定了各系主任和相关部门为参赛师生的教学指导、后勤保障取得丰硕成果。校长谢国云指出,在取得优秀成绩的同时,技能竞赛要进一步引领、融入和服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要认真思考如何将技能竞赛体现出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与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总结现有成绩的同时更要开拓创新,发扬优点,在之后的比赛中能够更进一步,争取能够取得更大光荣。

之后各个代表队师生就竞赛事项和今后应该如何更进一步作出深入交流。学生代表黄娜指出,比赛不仅是技能方面的角逐,对于各个选手来说,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在比赛过程中遇到困难更得坚持,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有希望,生动讲述了自己和队友们在比赛过程中的心里路程。学生代表周雨芬指出,在比赛中自信也是非常关键,对于每一位参加省赛的同学来讲,都是各个地市的高手,都体现了不凡的表现,在比赛过程中正是因为相信自己,才让我能够更加有信心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将最真实、最平常的一面表现出来,才不失误。教师代表邱勇根指出,机遇与挑战并存,比赛过程中状况是瞬息万变,同学们比的不仅是技能水平,对于应对突发事件也是一项重要考量,并讲述机电一体化队在比赛中“一根线”的故事。教师代表胡蓉指出,作为沙盘比赛这个项目来说,团队精神非常重要,团队的刻苦对于每一位成员来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宝贵财富。教师代表吴漫指出,我们在总结比赛经验的同时,也在思考教学的延续性和比赛的延续性,怎样体现出更多更大的成果。教师代表宗丽指出,在幼儿教育五项全能这个项目来说,不能简单的以累和苦来形容同学们平常的训练了,虽然与我们竞赛的同学们很多是从小练就的,但是我们学生能够不畏艰苦,平衡发展,实在难能可贵。

篇15: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邵生明诗歌《冬之玉女——雪花》作者:邵生明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5获诗歌组 一等奖。《乡村年味》作者:邵生明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8。获诗歌组二等奖 作者:虞姬文学网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0日 点击数: 75 第十三届虞姬杯征文全国大赛获奖名单

散文小说组

一等奖

《鹰的辉煌》作者:龙远彬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01

《古州元宵节赋》作者:张允宾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02

《进城奇遇》作者:刘邦琨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03

《囚墨》作者:胡闪闪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04

《天鹅湖即景》作者:熊英阁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05

《威宁,威宁》作者:刘军林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06

《我的培训故事》作者:赵付友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07

《心赋》作者:杨月春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08

《心结》作者:苏建华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09

《一滴眼泪》作者:王枣燕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0

《一曲赞歌送给可爱的人》作者:彻文君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1 领取证书办法

二等奖

《捡不回来的羽翼》作者:风儿沙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2

《“双东”十年焕异彩》作者:吴中联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3

《憨福》作者:赵付友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4

《回忆回不去》作者:陈顺军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5

《米易之缘》作者:韦溢伟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6

《难忘故乡情》作者:蔡玉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7

《让思绪飞》作者:蔡玉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8

《探望故乡》作者:戴忆湘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19

《夜深千丈灯》作者:胡闪闪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0

《一个固执的老头》作者:张双艳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1

《回家》作者:张双艳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2

领取证书办法

三等奖

《残忍的缠绵》作者:沈鹏娇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3

《奋斗改变命运》作者:郭雅洁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4 《快乐如风常伴君左右》作者:陈洁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5 《山的那边就有梦》作者:张娇娇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6 《童年游戏》作者:陈书扬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7

《我家的车》作者:刘鑫洋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8

《喧嚣春节独我寂寞》作者:龙远彬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29 《一生之水》作者:胡闪闪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30

《咏故乡》作者:戴忆湘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31

《有一种真情叫做友谊》作者:陈艳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32 《时代梁邹》作者:白乐敏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33

领取证书办法

优秀作品奖

《时间都去哪儿了》作者:沈鹏娇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34 《春节思念父亲》作者:王霞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35

《忽然,没有了勇气》作者:风儿沙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36 《阳光》作者:陈瑞丽 证书编号:YJSX20140310037

领取证书办法

诗歌组

一等奖

《永恒的家园(七首)》作者:林蓝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1 《【鹧鸪天】母爱》作者:刘页新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2 《一个人的城堡》作者:李清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3 《也许》作者:卫俊华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4

《冬之玉女——雪花》作者:邵生明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5 《活在向往里》作者:曹志杰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6

《减字碎花香·泪后宫》作者:小生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7 《烛影摇红》作者:李清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8

《七绝,新年》作者:刘页新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09

《鸟语花香迎新年》作者:李清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0 《五律。咏马》作者:刘页新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1

《声声呼唤牛郎哥》作者:王金才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2

《我是春天》作者:王金才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3

《哪怕你有一滴泪(组诗)》作者:风儿沙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4 《情人节赋五首》作者:李清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5 领取证书办法

二等奖

《命运三首》作者:李清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6

《笃别》作者:刘逸群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7

《故乡》作者:李世超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8

《大爱无疆感动中国的人》作者:王金才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19 《春雪》作者:李清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0

《栀子花开》作者:李世超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1

《天是爹来地是娘》作者:王金才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2 《春梅》作者:李清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3

《大功告成笑开颜》作者:王金才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4 《江南春雪》作者:李清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5

《让爱盛行在大地神州》作者:王金才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6 《童谣三首》作者:田容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7

《乡村年味》作者:邵生明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8

《虚构一场久别重逢》陈书扬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29

《烟雨》作者:张宇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0

《忆江南【过年】》作者:李清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1 《站在黄昏的道口听风》贾录会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2

《月涌春江水,夜市故乡美》作者:陈开伟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3 领取证书办法

三等奖

《2月》作者:韩垂庆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4

《2014除夕春节》作者:杨月春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5 《天地之爱》作者:王金才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6

《沉迷你的清丽》作者:杨月春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7 《苍天情满怀》作者:王金才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8

《亲爱的,你们会想起我吗》作者:沈鹏娇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39 《春天的愿望》作者:王冬娥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0

《村野》作者:杨建国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1

《故土多年》作者:饶佳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2

《关于“晒”》作者:胡闪闪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3 《老娘辛酸多凄凉》作者:王金才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4 《盼春》作者:白恩杰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5

《【破阵子】春忆》作者:刘页新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6 《献仙音》作者:魏金同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7

《【眼儿媚】惜春》作者:刘页新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8 《午夜盛开的芳华》作者:刘翠娥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49 《诱惑》作者:戴忆湘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50

领取证书办法

优秀作品奖

《白话是辞——予母亲》作者:董超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51 《风》作者:陈顺军 证书编号:YJSG20140310052

篇16:第十三届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

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河北赛区活动方案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组织单位:河北省教育发展研究与信息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河北省ITAT管理中心

一、活动综述

本届课件大赛将在全省范围内面向各级各类院校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征集参赛课件,邀请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和各学科知名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通过省内评审,遴选出一批好的作品上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经复审后,由大赛组委会通知决赛参赛者,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现场决赛及获奖作品的交流、颁奖活动。

二、时间安排

征集时间:2013年5月15日—9月10日(省内征集)

初审时间:

2013年9月10日—9月20日(省内评审)

2013年9月21日—9月30日(教育部信息中心初审)

复审时间:

2013年10月1日—10月15日(教育部信息中心复审)

决赛时间:

2013年10月25日—10月28日(高教、职教组现场决赛)2013年11月6日(普教组公布结果)

三、分组方式

根据提交课件的适用对象,将普教参赛课件分为高中、初中、小学、幼教四个组;将高教(本科)参赛课件分为高教文科组、高教理科组、高教医科组、高教工科组四个组;职教参赛课件分为高职组、中职组两个组;本届大赛新增微课程组(详细情况见参赛方案)。

四、评审标准

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课件教学内容

150%以上为作者原创,课件引用的图文资料应注明来源,如由此引起知识产权争议,应由作者承担责任。每件参赛课件的制作者原则上不超过8人。凡参赛的课件应为非正式出版物。评审标准详见附件。

五、奖励办法

(一)教育部奖项

各组均设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二十名。以上各奖项(奖

项设置将根据各组参赛人数进行调整)获奖者可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获奖证书及奖品(高教、职教组须参加现场决赛)。

各组均设最佳创意奖、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技术实现奖、最佳艺

术效果奖各一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奖者将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获奖证书。

(二)省内奖项

省内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具体数量将视参赛

总人数决定,并且将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农村教师参赛;报送参赛课件数量达到10件以上的组织单位可获组织奖,并可提名1人获先进组织者称号,获奖单位和个人将获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河北省教育发展研究与信息管理中心表彰。

六、参赛办法

(一)报送

1.参赛单位填写《组织单位回执表》、参赛者填写《参赛回执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课件光盘提交至河北省教育发展研究与信息管理中心。《组织单位回执表》、《参赛回执表》可通过河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河北赛区承办单位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合作路328号

邮政编码:050000

办公电话:0311-870600030311-690398780311-69039879

联 系 人: 寇鹏燕 毛艳丽

上一篇:写表扬信范文下一篇:设计师协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