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前言

2024-05-01

文集前言(共18篇)

篇1:文集前言

市农机学会优秀论文集前言

根据市科学技术协会和省农业机械学会关于开展“学术金秋”活动的安排,我会结合本市工作实际,精心策划,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机械化生产、现代农业装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线,以“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及可持续发展为课题,组织开展了农机学术论文征集活动。

本次活动共收集论文30篇,其中市农机推广站3篇、市农机管理(监理)站4篇、区县会员单位23篇。论文内容涉及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果园机械化生产、油菜生产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等农机实用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以及农机维修、管理、监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创建平安农机等新时期我市农机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论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为我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和对策。

现将本次活动征集的论文经过整理编印成册,以便交流,以便为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论文送省农业机械学会参加省农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市农机学会

篇2:文集前言

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经意间,就会留下一串串难忘的音符,值得我们玩味不已。我们把其中的酸甜苦辣通过日志、在博客里予以抒发和表达。也就在这敲打、点击、互动交流中,大家尽情享受着博客世界带给的幸福和快乐!

外出学习回来,都不忘把快乐与朋友分享;收到美好的手机短信,便及时发布与朋友分享祝愿;闲暇之际送上一首轻快的曲子,让大家在辛苦工作之余放松愉悦;季节转换或一些家务琐事的问题处理,朋友会送上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识和处理技巧。老师们还总是真情实感地抒发着对亲人、朋友的深情关爱和美好寄托……在这里,没有压抑,大家可以尽情述说感悟与情怀。无限的空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和意味。

篇3:前言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科技传播。

二十二年前, 学会成立之时, 学会创始者们就立志团结全国的科技新闻工作者和有志从事科技传播的同仁们, 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新闻学和中国科技新闻传播体系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才智。当时参加学会成立大会的敬爱的老科学家、老领导钱学森、张爱萍等也对这一宏愿寄予无限的期待。二十多年过去了, 回望学会走过的一个个足迹, 可以告慰先贤们的是, 我们从未背离过当时的初衷, 也从未放弃过这一努力, 应该说, 经过广大会员和全国科技传播业同仁们的拼搏, 我们已经奠定了中国科技新闻学大厦的基础, 探索了到达这一宏伟目标的路径, 进行了无以计数的科技传播实践。但同时也应承认, 我们尚未完成这一工程的全部, 中国科技新闻学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还需我们进一步不懈的求索。两年一届的学术年会便是这一努力的体现之一。

今天, 在构建中国科技传播学体系的征途中, 我们已经找到了它的灵魂和旗帜, 这就是统领中国复兴大业的最为重要的指南——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 引导我们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重要指导方针, 也是我们从事科技新闻传播和科技传媒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是的, 发展是硬道理, 对于传媒业特别是科技传媒业更是如此。一方面, 中国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13亿人民正释放着前所未有的强烈物质文化需求, 传播科学知识满足他们的求知求真的需要是媒体的天然职责, 中国的传媒需要大发展, 中国的媒体业远未达到发展的极致。另一方面, 中国乃至全球的媒体业正经历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重组。工业革命造就的传媒格局正受到新兴媒体的严峻挑战, 新旧媒体的博弈将出现洗牌效应, 这一媒体业的内生变量引发的各种媒介的融合、兼并、重组、震荡, 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在这空前繁复纷纭的态势下, 科学发展观将是我们在巨大变局中的定海神针, 使我们不会乱了阵脚和方寸。当我们在筹划发展, 应对挑战时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就会更理性, 更客观, 更科学, 从而使我们设计的措施、方式、方法、政策、方针是可持续的、协调的, 以人为本的。

可喜的是, 我们收到的论文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与之有关的新观点、新理念, 提示了新趋向、新动态。不少论文都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科技传播中所产生的难题和挑战进行实证性和理论性研究, 也提出了不少可操作性的、有见地的对策建议。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好的起点。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特别是与我们所从事的科技传播事业的结合上还远未完美而深刻, 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尚未完结。我们相信学会的会员和全国科技传播的同行们会继续前行。

本届年会收到论文共90多篇, 入选年会论文87篇, 其中因时间关系有个别入选论文未能收入论文集中, 但并不妨碍在本届年会上交流和参与论文评审。

本专集收入的论文均文责自负, 部分论文做了技术上的删改, 请予谅解。

篇4:《丁文江文集》前言

丁文江的一生(1887—1936)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的求学时期(1887—1911),从他幼年在私塾阅读中国传统经籍开始,到1902年赴日本留学,再到1904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司堡尔丁中学、剑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求学,在求学过程中,他逐渐确定了自己的治学志趣和专业选择——动物学、地质学。第二阶段是他的事业拓展时期(1912—1926),他先后担任南洋公学教师(1912年)、民国北京政府工商部地质科科长、地质研究所所长(1913年)、地质调查所所长(1916—1921)、热河北票煤矿公司总经理(1921—1925)、淞沪商埠督署总办(1926年5月—12月)等职。在地质研究和调查、煤矿经营、社会政治活动领域,他一显身手。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担任地质研究所所长、地质调查所所长期间所做的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奠定了基础。最受人非议的是他担任淞沪商埠督署总办一职,给他的政治前途蒙上了沉重的阴影。第三阶段是他的事业平稳发展时期(1927—1936),从他避居北京、大连,研究、整理《徐霞客游记》,到他重返地质调查所赴西南进行大规模的地质调查,再到接受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研究教授的聘任(1931—1934),最终倒在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岗位上(1934年5月—1936年1月)。他在经过短暂的人生低谷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学术岗位,受聘北大研究教授、中研院总干事,当选中研院评议会评议员,标志他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最高承认。就丁文江一生发展轨迹来看,地质学研究、调查、经营与教学是其主要的职业性工作,正是因为他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巨大努力和发挥的正确引导作用,中国地质学才很快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一席之地。政治则是丁文江不肯舍弃的追求,他常对朋友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最可怕的是一种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不肯向政治上努力。”〔1〕1927年6月9日丁文江致信胡适、徐新六,提到自己欲做一部分科学与政治,“发挥我等政见的根本”〔2〕。“科学与政治”可以说是丁文江一生的两大主题,科学是他的职业,政治是他的关爱,一主一辅,成为贯穿他生平事业的两条线索。

丁文江去世后,1936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由翁文灏倡议,决定设立“丁文江纪念基金”以奖励对地质工作有特殊贡献者。该奖从1940年至1948年间颁发过五次。1939年3月,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第四次年会经陶孟和、李四光、胡适等提议,决定设立丁文江奖金。根据丁文江奖金章程规定,此项奖金给予对自然科学研究作出新的贡献者〔3〕。1947年 6月,中央研究院院务会议决定,将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址更名为在君纪念馆。这些纪念基金、奖金的设立,既是科学界对丁文江科学成就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学术界同人对丁文江的深切怀念。

为缅怀丁文江的生平和志业,许多丁文江的朋友、学生陆续发表了悼念、追思性的文字,它们主要刊载在《独立评论》《地质论评》《国闻周报》《中国地质学会志》等刊,以及1956年出版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丁故总干事逝世廿周年纪念刊”,这些文字对丁文江作出了初步的评价。《丁文江这个人》(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9月出版)是这些文字的结集,收入其中的有三十九篇。胡适撰写的《丁文江的传记》是第一本丁文江传记(收入1956年12月出版的《“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约十万字,它是最早、也是迄今最有价值的丁文江传记,作者与传主之间本有亲密的私人关系,因而胡适可将自己多年与丁文江直接接触的“经验”带入这本传记。胡适一生只写作了这一部当代人物的传记,足见他非常重视与丁文江之间的情谊。美国学者夏诺蒂·弗思(另一中文名傅乐诗,Charlotte Furth)撰写的英文著作《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Ting Wen-chiang: Science and China’s New Culture)(哈佛大学出版社1970年出版)是外国学者第一本系统研究丁文江的著作〔4〕,它侧重于讨论丁文江的科学、文化思想、政治活动与中国新文化之间的关系。谷小水的《“少数人的责任”——丁文江的思想与实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一书,主要探讨丁文江政治思想及其活动。其他值得提到的相关著作还有:王仰之的《丁文江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这是第一本丁文江年谱,篇幅虽短,但大体勾勒了丁氏一生的轮廓;马思中、陈星灿编著的《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Magnus Fiskesj? and Chen Xingcan,China Before China: Johan Gunnar and Andersson ,Ding, and the Discovery of China’s Prehistory,中、英文对照本)〔5〕,主要展现安特生、丁文江在中国史前史的考古工作中的合作关系及其成就;丁琴海的《丁文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宋广波的《丁文江图传》(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林任申、林林的《丁文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至于零星地出现在一些报刊上有关纪念、研究丁文江的文字,可参见本人编辑的《丁文江先生学行录》(中华书局2008年1月出版)。可以说,现今已有的研究论著,在探讨丁文江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应承认,由于大家都是在没有一部《丁文江全集》,或者接近于全集的《丁文江文集》的情况下开展自己的工作,在资料占有上未免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胡适当年写作《丁文江的传记》时,即明确地承认这一点〔6〕。由此可见,编辑、出版一套《丁文江文集》,实属必要。正是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启动了《丁文江文集》这一文献整理工作。

评估一个重量级的历史人物,不仅需要我们具有一般的历史专业素养,而且要求我们谙熟研究对象从事的专业工作和知识背景。在历史专业素养中,除了通常所说的加强历史技艺的修养(如搜集历史材料、解析文本信息、提炼历史观点),以强化“历史的细腻”和学术的精致;我以为还应提倡“历史学家的厚道”,亦即陈寅恪先生所谓“同情之了解”,对历史人物作设身处地的考量。近代中国是一个历史转型的“大时代”,在“革命话语”占主导地位的年代,政治标准居于首位,学术的、职业的要求退居其次,这在使用人才、衡估历史时均是如此。当整个社会走上现代化道路,革命性的政治观念相对淡化,专业工作的评判越来越严格,由此在历史领域产生一个变化,人们对那些在专业工作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作家和从艺者重新予以认识,许多被湮没的专业工作者被挖掘出来,给予重新评价。与此同时,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文化含量,也成为我们衡量其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些备受争议的文化学术人物因其内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对我们的历史研究可能构成一大挑战,也为我们的研究预留了一定空间,成为考验学术研究走向成熟的必要素材。只有通过“百家争鸣”,我们才可能获得一种新的认识上的平衡、和谐。对丁文江的个案研究,正是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国近代科技史)领域这一新趋势的反映。

丁文江一生著述颇丰,涉及领域亦广。他生前单独发行的著作、编著即有:《动物学》(商务印书馆,1914年)、《矿政管见,附修改矿业条例书》(与翁文灏合著,地质调查所,1920年)、《民国军事近纪》(商务印书馆,1926年)、《中国官办矿业史略》(地质调查所,1928年)、《徐霞客游记》(商务印书馆,1928年)、《外资矿业史资料》(地质调查所,1929年)、《中国分省新图》(与翁文灏、曾世英合编,商务印书馆,1933年)、《中华民国新地图》(与翁文灏、曾世英合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爨文丛刻》(商务印书馆,1936年)等;在《地质汇报》《农商公报》《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会刊》《科学》《地质专报》《中国地质学会年报》、英文刊物《远东评论》(Far Eastern Review)、《亚细亚》(Asia)、《自然》(Nature)等刊发表了大量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努力周报》《独立评论》《国闻周报》等刊发表大量时评政论。他去世以后,经人整理的著作有:《丁文江先生地质调查报告》(黄汲清、尹赞勋等整理,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947年)、《漫游散记》和《苏俄旅行记》(收入《中央研究院院刊》第3辑,台北中央研究院,1956年)、《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世界书局,1958年)、《梁启超年谱长编》(与赵丰田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丁文江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游记两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丁文江文化学术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然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一套集成的《丁文江文集》或《丁文江全集》出版。

迄今有关丁文江著作目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张其昀辑录的《丁文江先生著作系年目录》(载1936年2月16日《独立评论》第188号),内收著作八十七种。第二种是湛义睿编辑的“List of Writings of Dr.V.K.Ting on Geology and Allied Science”(《丁文江地质和相关科学著作目录》,收入黄汲清、尹赞勋等编《丁文江先生地质调查报告》,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947年版),仅收著作五十八种。第三种是潘云唐编《丁文江学术著作系年目录》(收入黄汲清等编《丁文江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内收著作八十八种(有些著作目录系重复出现,未计入)。这三份目录选目各有侧重,篇目自然不尽相同。我们根据这三份目录,按图索骥,一篇一篇查找,一篇一篇核对。结果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经查个别文章显有疑误。至于丁文江发表或未刊的作品、遗稿、书信,尚未编入上述目录者,为数不少。

此次整理、编辑《丁文江文集》,既是一次对丁文江中、外文著作、文章的全面收集,也是对其作品的一次重新整理、编辑。本套文集共七卷,各卷内容依次为:第一卷为科学评论、序跋、时评政论和英文作品,凡六十三篇,其中科学评论十一篇、序跋五篇、时评政论三十九篇、英文作品八篇,另有附录十一篇。第二卷收入《丁文江先生地质调查报告》。第三卷为新编的丁文江地质调查报告,其中矿业史四种,中文地质调查报告、序跋、演讲十八篇(另收附录十一篇),英文地质调查报告、序跋、演讲二十七篇(另附译文及摘要五篇)。第四卷收入《动物学》《民国军事近纪》《徐霞客先生年谱》和相关中、英文论文。第五卷收入《爨文丛刻》,另收附录相关书评三篇。第六卷收入《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系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4月影印出版《北京图书馆藏年谱珍本丛刊》(第193—196册)所收《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油印本”为底本,参照1972年10月台北世界书局再版的《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初稿本”)和1983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梁启超年谱长编》(“长编本”)整理而成。第七卷为游记、书信、诗歌和附编《丁文江先生年谱》《纪念、研究丁文江论著目录索引》。

搜集丁文江的作品实非易事。有些作品或书信虽有前人提示线索,亦不易查获。此次编辑《丁文江文集》,主要是将丁文江已经发表的文字加以汇编、整理、合集。整理丁文江文献,编辑《丁文江文集》,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其中之难度,除了其论著在专业上涉及跨学科这一问题外,还有在文字上涉及多语种和他本身行文的不规范诸难点。我们虽倾尽全力,其问题恐在所难免,希望学界同人对面世的这套《丁文江文集》批评指正。

研究一个历史人物,最基本的资料主要是三项:一是搜集研究对象的著作,按照作者的历史地位,根据需要,将其作品汇编成选集、文集或全集;二是将研究对象的生平事迹系年辑录,一一记述,编成年谱或编年事辑;三是将有关记述、评介、研究该对象的资料和文献编目汇集,或按类分目,或系年排列,辑成目录索引。完成这三项基础性的工作,是研究历史人物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我们依循这一常规,设计、编辑了这套七卷本《丁文江文集》。希望这套文集的问世,能引发海内外学界同仁进一步研究丁文江及其相关学术问题的兴趣。

(欧阳哲生主编:《丁文江文集》七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注释:

〔1〕朱家骅:《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载1956年12月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

〔2〕参见《丁文江致胡适、徐新六》,收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香港: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第436页。

〔3〕《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六年度至二十八年度总报告》,第102页。

〔4〕中译本有(美)费侠莉著,丁子霖、蒋毅坚、杨昭译:《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湖南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Magnus Fiskesj? and Chen Xingcan,China Before China: Johan Gunnar and Andersson ,Ding Wenjiang, and the Discovery of China’s Prehistory (《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Stockholm: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2004。

篇5:小学作文集前言

手捧新鲜出炉的文字我的优秀习作,心里洋溢着一种激动。每一张洁白的纸因为有了我的妙笔生花而色彩斑斓,每一个方块字因为有了我的潜心投入而神采飞扬。言为心声。一段段都倾吐着我的肺腑之言,一篇篇都脉动着我的少年气息。眼睛是关注,心灵是感受,兴奋、喜悦、纯真、善良……一一书写在碎思所想之中,描绘属于少年的画卷,浸润未来的美丽梦想。虽然没有力透纸背的语言,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然而,却一个个犹如旭日东升,跃跃欲试,蹦着、跳着,闪过地平线,迈开了升腾的步伐……好似花蕾初绽,芬芳四溢,笑着、唱着,装扮这季节,等待着蜜蜂的采摘……

这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期待。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文水品的`提高,固然不一定读万卷书,但只要多读书,思想便会丰盈;只要多笔耕,笔端便如泉涌。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感受,当你学会大大方方地投入大千世界广阔的怀抱,世界必将回馈给你更灵动的文字,让我们学会读万卷书的同时也学会行万里路吧!

篇6:作文集的前言

这些孩子,在漫长的小学学习路上,留下了一串串的小脚印,它陪孩子们踏过了小学六年的时光。在它们背后,留下了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一个个美丽的梦想。在这期间,有精彩课堂的再现,有师生之间的亲情、同学之间的友情,有童年的回忆、童年的欢唱,有时光爷爷的教诲,有梦想的点点滴滴。他们的哭哭笑笑,他们的懵懵懂懂,他们的奇思异想,他们的“英雄事迹”,都像一朵朵美丽的花,绽开在“汇贤”这片可爱的土地上。

这本《20**届毕业生作文集》是六年级的孩子们精心选编而成的作文册,它的内容丰富:有每日精彩课堂展示风采,有幼稚可笑的趣事乐翻天,有酸甜苦辣的成长脚印,有父母关怀的点滴,有老师的细心呵护,也有对生命的感悟。虽然他们的语言还很幼稚,笔墨还不够精彩,但确是他们的一段真实心路历程。这里,有欢笑、有眼泪、有欣喜、有感动。这里,留下了他们童年的记忆。

篇7:作文集前言

多读多写并非两个孤立的概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辟论断,便是很好的说明。

所谓读,就应有“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与品质。可以读自然书籍,可以读历史书籍,可以读科技书籍,更应读同龄人的作文„„总之,须博览群书,既是为了获取知识,又是为了心灵的丰富。在这个过程中去品味、去享受阅读的快乐!你会变得更认真,也逐步深刻起来。

在会读、多读之后,即可写。写其实就是将心中的话语、情感真实又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要过多的虚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说大话”。特别是在表达情感时,不要一味地追求华丽词藻,而忽略根本。能力求题目新颖、选材新颖、思想新颖、语言新颖,不被常规所束缚,有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更好。

本作文集收录了20篇各式各样的佳作,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论是写人记事,不管是绘景状物,皆是作者熟悉的、亲自经历的,就像你周围的人物、生活一样。所以,你会感觉如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亲切、有真实。为了便于同学们通过阅读这些作文有所借鉴、提高,我们将每一篇作文都清楚地讲出推荐理由,更鼓励同学们动笔写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文字表达热情,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与决心,彻底消除大家对作文的“写不出”、“怎么写”、“写什么”的想法,让你真真切切感受到写作文实际上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就如玩耍一般,散步一般。

篇8:前言

以“科技传播与互联网社会”为主题的201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已于11月1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87篇。经过论坛学术组专家认真评审, 共评出一等奖8篇, 二等奖19篇, 三等奖33篇。本届 (即第二届) 论坛的论文作者, 来自全国各地, 包括媒体、高校、研究机构等各个方面。专家组成员在评审过程中一致认为, 论文的质量整体高于上届, 且展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特点:首先是, 本届论坛的筹备、召开, 正值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就此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建成强大实力新型媒体集团, 形成现代传播体系的大背景下, 相当一部分从事科技传播的新闻工作者、高校师生和研究人员, 敏锐地抓住媒体融合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围绕互联网思维, 新老媒体的融合发展路径, 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的规律、方式及创新等, 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探讨, 提出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见解、论述、观点和对实际工作颇具指导作用的建设性意见, 有着很强的启迪性和实用性。被评为一等奖的8篇论文, 均属于这一范畴。足见我国科技传播界紧跟时代步伐、对重大时代课题有着很强的敏感性、自觉性和主动进取精神。其二, 论文提交的范围从媒体迅速向高校和研究机构拓展, 说明论坛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大家还记得, 一年前, 首届科技传播论坛的论文主要来自新闻媒体, 特别是·艮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这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会员构成情况也是吻合的。本届论坛的情况则不同, 高等学校异军突起, 成了提交论文的主角。除获得论文一等奖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外, 积极投稿者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大学等十余所大学。众多高校与中国科普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踊跃参与, 表明中国科技传播论坛的社会影响力, 正在得到不断提升;本届论坛确定的“科技传播与互联网社会”主题受到了科技传播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 媒体形态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是传媒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只有融合发展, 才能春暖花开。“楓红银黄秋风爽, 粮丰杲硕喜气洋。”正值秋高气爽的金色季节, 我们收获了第二届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沉甸句的论文硕杲, 更期待2015年第三届中国科技传播论坛能有更大的收获。

篇9:蠃在淡季(前言)

记得有一年冬天,大街小巷的老少男女们人人都举着一根“黑玫瑰”(一种雪糕的名称,主要原料是巧克力),在寒风中大嚼。雪糕通体的黑褐色、浓郁的巧克力在严寒中给人充满热量的想象,而不是吃到嘴中冰凉的感觉。尤其在闹市区,场面颇有些壮观,街头小贩卖“黑玫瑰”卖到手软。

张瑞敏说,只有淡季观念,没有淡季市场。

什么是产品的淡季?

产品由于受到季节变化、消费周期、时间分配的影响,常常会集中在某一时段出现销售的明显下降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企业一般就将这个时间段称为产品的淡季。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此类原因造成的淡季只是销售终端需求量的减弱,而不代表产品本身存在问题。在以季节划分的淡旺季里,每个行业、每个产品都有短则3个月长则半年甚至3个季度的淡季。

淡季是否需要营销?

许多企业选择了等待,居量压缩成本开支,盼望着下一个旺季的到来。

但这样做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竞争者正在冬天中挥汗大干,妄图一举吃掉残存的所有市场份额;除此外,市场上还奔腾着一股股的暗流,他们深挖洞、广积粮,为来年旺季积蓄着能量;而就在大家偃旗息鼓时,寂静的市场中突然一声枪响,不知又会吸引多少的眼球呢!也许,从此在消费者脑海中树立了深刻的品牌印象,这对冬眠中的熊们才是最可怕的。

如何在淡季中创新营销?

找到新的市场,增加新的诉求,开发新的产品或功能……其实我们可以做得很多。

解决难题,苦思冥想仍然不得其解,也许大多数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总是站在一个惯常的角度去看问题。

如果退一步就海阔天空,那么在淡季里,我们应该怎样做?在这里我们不是强调所有的企业都要做淡季营销,而是应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来具体应对。

篇10:班级作文集前言

——成长 我们同行

春风迎来了雏燕,夏荷正开得灿烂。

转眼,却又是一年毕业季……

庆幸能陪伴9班的孩子们度过小学生活的最后一个阶段。短短一年中,你们给了老师太多的精彩和记忆:带着夹板破校运会跳高记录的泓业;爱笑又思维敏捷的涛杰;淘气而又善良的佳怡;天天追着老师问为什么的忆斯;顽皮而又刚直的健基;默默为班级交晨检表、酷爱篮球的汶乐;热心为班级服务的嘉雯;机灵又快人快语的汪涵;课堂发言准确如教参的建宏;优秀却很害羞的立林、罗淇、炫民;多才多艺的议萱、诺澜、凯怡;淳朴而不张扬的晓梅、筠潼、嘉慧、许畅……童真绚烂的孩子们!

记得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时,我说自己是一个“骄傲”的老师。那其实是在向你们传递一种正能量,让你们对老师、对自己充满信心。一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做着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今天,老师可以“骄傲”地宣布:你们都是让老师感到骄傲的学生!

作为语文老师,让大家懂得阅读、爱上写作是我的责任。所以,无论是月考在即还是四校联考前的紧张复习,老师总会挤时间读文章给大家听。我们读自己的习作,品味自己的亮点;读《中学生满分作文》,知道了即使是中学满分作文也不是遥不可及;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狗牙雨》《丁丁当当》系列……作家精湛的描写、独特的想象总能带领我们进入那一个个动人的情境。同时故事的精彩更让我们深层次地体会到了人性的美好,也塑造着大家的悲悯情怀。

潜移默化中,你们启发了想象,习作中也渐渐有了独特的描写方式,真挚的情感表达:海琳生动贴切的环境烘托;少康不拘一格的悬念设置;菲阳精彩的文字叙述;博涵沉稳深刻的思想;俊毅充沛的情感宣泄;菁菁个性十足的跳跃性思维;滢竹对亲情的深刻诠释;诗乐对细微情感的敏锐捕捉;若桐深情细腻的文风;石亿灵动活泼的的笔触;锦雯、刘夏、欣晨文如其人的爽意;钰琪、世杰、智恒朴素无华的叙事……看着你们作文中渐渐有了一点自己的风格,实在令老师倍感欣慰。

编修作文集的工作尽管辛苦,但是老师却充满了动力。

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些:

给质地洁美的即将长大的你们留下童年中嬉笑欢闹的一幕幕,供以后成长的岁月里拿出来一读再读。

纯粹的童年它一直都在,我们用墨迹印证了它的曾经。

还有老师语重心长的叮咛:雏鹰们只有历经风雨,才能搏击长空!

袁永华

篇11:初中作文集的前言

也许她是稚嫩的,但是她显得非常纯真;也许她是青涩的,但让你咀嚼起来,定会充分地体味到她的甘甜。因为这里面的每篇作品都凝结着老师和同学们的汗水与智慧,是同学们情感的真挚流露和成长足迹的真实见证。

《星语》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产儿,她的面世,标着着我校语文作文教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新的起点上,我和老师们一样憧憬着未来,同时,有几点内心感慨想一吐为快。

形成序列,求变求新求高效。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师难以跨越的高山,高效的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解决这一矛盾,一个人的力量势单力薄,唯有华山一条路:团结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智慧,遵循作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加强研究,形成作文教学的序列化,探索和创新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切实达成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

批辅结合,以人为本。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还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可见,学生是作文教学课堂和写作的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时点拨和辅导,激发学生欲望,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星语》中的佳作,有好多篇是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几易其稿而成,这就很好地证明了好作文一定是“改”出来。

用好资源,落地生花。《星语》作文集,精选了各年级各班的优秀作品,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作为范文,发挥这些佳作的最大值。让身边可见可感的典型激励周围更多的学生,希望它们像种子一样能落地生花。

篇12:小学毕业作文集——前言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却再也回不来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娃娃,变成了一个活泼向上的少年。是老师教导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成长。

翻开自己小学时的作文本、小练笔本,读了读以前的文章,觉得有些句子、段落还是很有意思的。读着读着,我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想了想,觉得这么好的文章可不能丢弃,于是,也算是为留下自己在小学的时光吧,我特意编写此作文集,作为纪念。

望好好保管此作文集,在自己长大后,再看一看,就能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知道我小时候还有怎样有趣的事。就让时间定格在这一瞬间吧!

篇13:前言

北京国际快速印刷技术与产品展览会于2012年4月17日在北京开幕, 办公自动化学会在展览会上主持召开了“OA国际快印技术与产品高峰论坛”。邀请了行业内30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对快印发展、产品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论坛活动内容丰富, 有资深专家的学术报告、企业的新产品研制和新技术的介绍及快印标准的建议等, 并有产品的应用与演示。

论坛取得了完满的成功, 是业内一次具有影响的技术交流、学术讨论活动。

本刊特开辟专栏, 介绍部分报告, 供读者共享。

篇14:郑汉农书展前言

近日,友人寄来一件书法家的资料,是山东书法家郑汉农先生的书法作品复印件和艺术简介。我对郑汉农久有所闻,对其作品也极为赞赏。友人嘱我为他的书展写几句话,我当然乐于从命,以作为引玉之砖。

郑汉农是山东省兰陵(原山东苍山)人,书圣王羲之是山东临沂人,两地相距仅几十里。郑汉农出生于书香门第,8岁习书,首先从二王入手。他青少年时期,经常去书圣故里瞻仰前贤遗迹和追寻英气遗风。研贴二王之后,他又精研颜真卿诸贴,并兼及汉隶《曹全碑》。他的书体,学习、继承、研究、发展比较全面,正、行、隶、篆诸体皆能俊迈有逸气,结构严整,笔力遒劲,意态精密俊爽,颇得张芝、钟繇的气象。他循基二王,旁及颜柳,再融汉隶、魏碑,扎实推进,触类旁通,全面开花。他用篆书笔意写楷书,婉丽清爽,用笔厚重雄劲,庄而不拘,正而不板,丰伟遒劲,笔势刚劲多姿,自然超逸;他的行书笔致圆融遒逸,外柔内刚,自开面貌;他的隶书亦结构谨严,点画俯仰变化自如,令人玩味不尽。

郑汉农所取得的可喜成就已在同道中引起了积极反响。他多次获得很有影响的书画大赛的一等奖,并到韩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台湾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其作品被多国收藏机构及个人收藏。

郑汉农为人谦虚、诚实、低调。他以“与世无争,诚实低调”为座右铭砥砺自己,并与大家共勉。

Zheng Hannong was born in Lanling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in 1945 and graduated from Shandong University with the major of archaeology. He is a member both of China Archaeology Association and Chinese Museums Association, President of Shanghai Haner International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Research Institute, Director of Shanghai Creation Center of China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Research Institute, specially invited professor of Shanghai Grading Test of Chinese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etc. 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the creation and education of archaeology for many years, and various media have ever reported his story.

郑汉农,1945年生,山东兰陵人,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80年代初,先后在中央美院、故宫博物院、北京荣宝斋、国家文物局学习中国古书画鉴定和文物保护等相关专业。中国考古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汉尔国际书画研究院院长、《书法报》上海书法创作中心主任、中国书画院上海创作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考级中心特聘教授、古书画鉴定家。长期从事教育和文物工作。

山东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书法家朱绍阳曾写诗赞誉他:“亦书亦画亦诗文,知古知今知假真。恰如岸边观流水,清澈见底有几人。”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其艺术做过多次专题报道。

篇15:小学生作文集前言

中学生的写作存在着这样的怪现状:一方面是众多的少年作家一个一个地涌现并走红;一方面是在高考的重压下写作的灵感日益逼仄并对写作完全丧失信心进而恐惧。但是,在这样两种状况之外,还有一些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他们的文字水平无疑要高出同龄人,但是又还没有达到少年作家的高度。或者很多时候他们是受了这些少年作家的影响才对写作感兴趣从而走上写作的道路。如果你要问这些同学读了些什么书,或者是怎样喜欢上写作的,很多人会提到郭敬明,更早的还有韩寒。这带来一个很不好的后果,那么就是写作个性的一致,或者还不如说个性的泯灭。

篇16:中学生的作文集前言

一路走来,感觉时光短暂而又珍贵,有多少幸福和甜蜜的故事降临在孩子们的身旁;有多少妙趣横生、刻苦铭心的往事发生在孩子们的身上;又有多少老师的谆谆教诲让孩子们铭记于心……正当孩子们还沉浸在美好时光的幸福里,即将成为毕业班学生的他们,也在不断地追忆自己的童年、回想自己成长道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转眼之间,童年的那段美好时光已不再逗留,它,将要悄悄地走远了……

回首过去,童年的生活给孩子们留下了“太多太多”,这“太多太多”,不管用多聪慧的脑子都是记不住的。他们中间,有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一个个美丽的梦想,有五彩仙子的欢唱,有时光爷爷的教诲,有梦想的泡泡装点,有父母的点滴关怀,总会有那么一些往事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孩子们的哭哭笑笑、懵懵懂懂、奇思异想、英雄事迹,都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绽放在“生活”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展望未来,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前方的道路注定不会那么平坦,生活中的荆棘在等待着他们,但我相信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去迎接属于他们的春天。

生活就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每天都有,什么可以让我们能时刻嗅出记忆深处的芳香?一本同学录还是一本相册?也许记录成长的作文选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篇17:小学发展性评价论文集前言

近几年来,我校有幸参加了“小学生发展性评价”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为坚持以“爱”与“理解”为主题的教师文化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为努力建设“创新、合作、学习、智慧”为核心的教师文化生态搭建了一方平台。

日复一日的舌耕笔耘,年复一年的默默奉献,我们的教师以自己“认真、务实、创新”的作风,阐释着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操守和智慧人生。

她们是睿智的,在平淡无奇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教书,默默的育人,默默的撰写着对教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成败与得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一种追求。

她们是务实的,始终将学生的健康成长摆在生命的第一位,在执着的坚守与不懈的努力中,用贮满爱意的目光,守望着孩子们慢慢长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一种境界。

她们是幸福的,用生命唤醒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爱心滋养爱心,把真善美的种子撒播到孩子的心田,尽情享受着成功的乐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一种魅力。

将评价的种子用爱心灌溉,结出丰硕的果实,老师们在乐此不疲地进行评价研究的时候,会给自己的执着于不懈做一个怎样的自我评价呢?

篇18:写作前言:写信吧

在征求本期选题的意见过程中,我的朋友赵书苑对我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铭记的话,“办杂志的初衷也有一部分是为了加强交流和对话,人与书的沟通,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这句话似乎正是这五年的意义之源——《读读书》把大家的阅读美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在这种分享过程实现对话、交流和融通。《读读书》已然成为少部分读者的秘密“通道”(这种“通道”正是藉由对话、交流和融通筑成),这个通道既可以通往那些饱含智慧的书籍“矿场”,又可以通往那些漂浮着阅读美妙体验的涓涓细流。当然我们更希望读者能和《读读书》建立某种西川所言的“精神上的私人关系”。

这种对话和交流的愿望自然结合到了这期《读读书》(五周年纪念刊)的选题中。我们寄希望于写信这种“古老”的对话手艺,能够再次书写下那种可以和他人秘密分享的“读思”——我们设想当你面对一个你最为“信任”、最能勾起你倾诉的对象时,那些你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所读所思是不是会以一种更为清澈、更为轻盈之势呈现呢?

在苏姗.桑塔格的《致博尔赫斯的一封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博尔赫斯已经去世四年)中,桑塔格说到“书籍现在被认为正濒临灭亡。我说到书籍叫还泛指使文学成为可能和给灵魂带来影响的阅读条件。”桑塔格用这样的书写完成了和博尔赫斯跨越时空的对话,完成她对“阅读”忧郁式的倾述——“而如果不和你发牢骚,我还可以向谁去抱怨书籍的命运——以及有关阅读本身的命运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文集前言】相关文章:

前言前言04-08

前言前言范文05-17

书法前言05-05

展会前言范文05-18

个人介绍前言04-14

校本教材前言04-26

摘要及前言05-06

校史馆前言05-06

八大心态前言05-08

师生画展前言05-17

上一篇:游旗峰公园日记400字下一篇:自建房买卖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