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前言心得

2024-05-14

材料工程前言心得(精选4篇)

篇1:材料工程前言心得

HUNAN UNIVERSITY

课 程 论 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

科目: 姓名: 学号: 专业级班: 学 院:

材料前沿讲座心得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涉及到我们学科的各个方面,每一门课程都比本科阶段的要深入,每一门课都吸引着我们浓厚的兴趣。我们常常津津有味的听老师分析某些作用机理恍然大悟,犹如拨云见日,醍醐灌顶,令我们感受到求知无止境以及老师学识的博大精深。材料前沿讲座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它的专业性和尖端性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

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讲座为期十八周,它涉及到我们材料学科的各个领域纳米材料,金属材料等,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航天航空小到我们衣食住行。每一次讲座都是由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教授为我们开展的,每一次讲座老师都为我们清晰地详细的讲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为我们拿出其中一个研究为我们详细讲诉试验方法以及实验原理等。让我们感受到老师们兢兢业业的科研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知识积累。还让我们从每一位老师的讲座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发掘自己的潜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讲座无所不是精华,在知识不断更替的今天,了解材料的发展方向对于我们的科研具有莫大的指导意义。

在这十八周中每一次讲座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其中陈金华教授的讲座为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陈金华教授是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空心球等碳基纳米材料、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等)的制备、功能化及其在电化学传感、新型化学电源(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电池、高比能电池、超电容器)和电催化等方面的应用的研究。多次成功申请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湖南省青年基金项目。

陈金华教授在湖南大学“天马材料研究论坛”第48讲中所开展的讲座题目:“贵金属纳米颗粒在碳纳米管表面的小粒径、高分散沉积”陈建华老师首先为我们讲诉了利用普通方法得到的金属颗粒在碳纳米管上堆积不仅颗粒大小不均匀而且分散性也不是很好。后来经过启发和改进利用有机和电化学的方法相结合最终得到了在碳纳米管表面颗粒沉积粒径大小均匀以及分散性也很好的金属颗粒。陈老师的讲座幽默含蓄,采用循循渐进的方法,逐步为我们讲述了得到颗粒沉积粒径分布均匀以及粒径大小均匀的碳纳米管的方法。让我体会到很多知识。做科研想要得到理想的结果并不是都能一步做成,每一步细小的错误都会的导致实验的失败,但是我们不能灰心应当总结每一次失败的教

训,不断与老师交流经验和身边的同学相互学习。从中分析原因,不要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发现,因为那可能是我们实验成功的关键。此外科研不是儿戏即使步步为营也很难一次是研究得到理想的结果。我们应当坚守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不能轻易放弃。同时我们还应当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因为做好科研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做好实验,我们还需要了解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还有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这些知识都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了解。

另外杜勇老师的讲座也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杜勇老师是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很高的成就。杜勇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相图热力学、扩散及界面反应、材料性能测定及计算模拟、材料微结构演变模拟及梯度结构涂层技术及其它应用。相图热力学、扩散及界面反应、材料性能测定及计算模拟、材料微结构演变模拟、梯度结构涂层技术及其它应用等。

在湖南大学“天马材料研究论坛”第53讲杜勇老师为我们开展了题目为“硬质合金及耐磨涂层的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的讲座。以前我总是认为实验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药品用量及浓度、纯度,试验温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只要这些有微小的偏差,就可能引起实验结果与预期中的相差甚远,在没有多次重复总结经验的条件下枉然设计新方案是很难得到合理的实验结果的。但是杜勇老师却用他的实验告诉我们,如何无需多次重复试验,来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杜勇老师利用计算机模拟结合实验数据库的方法,来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杜勇老师利用计算机,通过一系列数据库资料,对合金相成分进行分析,对耐磨涂层的结构、成分进行模拟、探究。通过对涂层严格的理论分析得到与预期相近的结果。杜勇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受启发在将来数据库信息十分完善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把很多过程复杂的实验,利用计算机模拟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来进行实验的创新。虽然这样也未必能一定成功,但是相比来说却可以减少许多失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同样我还明白了,在做研究时,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实验,我们可以依照前人大量的实验数据的来推断和分析我们的实验的产物的形态和性能。利用前人的实验结果来指导我们的实验,利用前人的实验步骤来指导我们的实验操作,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在这十八周的讲座里唯有李丹老师的讲座没有涉及科研实验,但是李丹老师的讲座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科研实验。李丹老师是湖南大学专利服务中心转化与运营部总顾问,多年从事专利相关事务,对专利法等相当熟悉,为我校师生专利申请、咨询等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在湖南大学“天马材料研究论坛”第50讲时李丹老师以题“专利转化与运营”为我们开展了一次难得的讲座。李丹老师在讲座中为我们提到如何申请专利,利用专利,以及如何写好专利。李丹老师给我们讲到“专利”即是指专有的利益和权利。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专利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不能擅自使用别人的专利牟利,也不允许别人不经允许使用我们的专利获取利益。同时李丹老师还告诉我们如何撰写专利才能更加吸引人。这次讲座让我学到了与科研息息相关的重要知识,与我们贴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知识,令我受益匪浅。当然还有从新加坡老师来的曾开阳老师为我们讲诉电镜方面的知识,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曾教授将自己的科研与生活融为一体,从生活中寻找科研的材料。当然还有肖汉宁老师等等的讲座都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让我们在科研的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经过这十八周的讲座,我发现自身的很多不足,我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做好科研。首先我发现自己英语水平十分有限,在讲座中很多老师从国外而来,都是用英语与我们交流,我能听懂的很有限。我要多多联系英语听力以及口头英语,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老师们交流。同时还要加强英语阅读的联系,因为很多优秀的文献都是用英文写作的,而大量的阅读文献对我们的实验具有极大的帮助。另外自学能力需要加强,在这学期的讲座中,我看到每一位老师都是博学多识,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很深刻的研究,而这些恰恰正是搞好科研所需要的,而且在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没有人能确保自己能够只做某一个行业而在社会立足。所以我想我要加强自学能力,在课余时间多了解一些与自己科研有关的知识,与自己专业相接近得知识。还要保持谦虚谨慎严谨的科研态度,在这学期的讲座里每一位老师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他们无不保持谦虚严谨。想到我常常取得一点小的成就就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这种态度在科研和以后的生活中都是不可取的。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断努力向身边的同学老师学习,以弥补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很感谢学院为我们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讲座,让我们学到很多前沿知识,还让我们学到各位老师的治学态度和科研精神,还为我们提供了与老师探讨科研的机会,并发现很多自身的不足。

篇2:材料工程前言心得

前言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工程材料课程的任务是从机械工程的应用角度出发,阐明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了解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介绍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合理选材及制定零件工艺路线的初步能力。由于能源、材料和信息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学习并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对于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已把“工程材料”(或称“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设置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编定,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工程材料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报考机械类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明新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1版(1983年)、第2版(1991年)、朱张校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3版(2001年)、朱张校、姚可夫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4版(2009年)共计出版发行约30万册。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采用了这本教材。其中《工程材料》第2版获机械部优秀教材2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3等奖;《工程材料》第3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2等奖。《工程材料》教材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的工程材料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为了适应材料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本次对工程材料教材进行了较大修订。由于本书主要供机械类专业学生使用,因此重点在于阐明各种工程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和应用,以及正确选材和用材的基本知识。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一些院校和研究单位把“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并把清华大学的《工程材料》教材作为重要参考书。因此本书加强了材料学方面的内容,以利于加强学生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同时重视材料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引入了大量工程应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工程材料》第5版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部分,由第1章、第2章组成,阐述了工程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其内容为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和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第二部分为工程材料知识部分,包括第3章至第7章,介绍了常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知识。同时对功能材料和其他新材料作了介绍,以扩展学生的材料知识面。第三部分为工程材料的应用部分,由第8章至第10章组成。介绍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知识以及工程材料在汽车、机床、仪器仪表、热能、化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其中“工程材料的应用”一章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选择地讲授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可由学生自学。书中引入了较多的新材料、新技术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书的重点是第2、3章和第9章。

本书中介绍的材料牌号采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考虑到读者对材料新牌号尚不熟悉,因此保留了部分材料的旧牌号,文中用括号表明。例如不锈钢牌号20Cr13(2Cr13)、铝合金牌号5A05(LF5),其中20Cr13、5A05为新牌号,2Cr13、LF5为旧牌号。

本教材力求体系更科学合理,内容更丰富新颖;尽量做到理论性强,概念清晰,语言简洁,条理性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例丰富。本书介绍的材料种类多,牌号新,材料知识面广。本教材适用面宽,可作为高等院校各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学习参考书。书末附有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及工程材料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可供读者阅读有关外文参考教材或文献时查阅。

配合本教材,作者另外编写了《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5版)》一书作为《工程材料(第5版)》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第5版)》各章重点、习题、课堂讨论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同时编写了《工程材料(第5版)教师参考书》,制作了《工程材料(第5版)多媒体教案》光盘,为工程材料课程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教学资源。以上教学资源都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资助下,作者研制了《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工程材料课程网站。《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已由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

本书的编写中引用了有关材料牌号方面的最新国家标准,参考了部分国内外有关教材、科技著作及论文,部分照片下载自互联网。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朱张校zhuzhx@tsinghua.edu.cn 姚可夫kfyao@tsinghua.edu.cn

2011年1月于清华大学

篇3:文化展室前言文字材料

丹青吐秀方寸地,墨彩飘香咫尺间。为了弘扬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传承岳飞忠孝两全的美德,提出了设置岳飞故事绘画展室的构想,随后东奔西走,寻找相关资料,筹备成立创作团队。校领导出谋划策,首先确定画作主题框架,精选有代表性的故事,由书画造诣颇深的李新来老师担当创作重任,孔凡华老师为画作加说明文字,再由李新来老师用小楷书写。从构思、创作,再到装裱整个过程历时将近一年。大家耳熟能详的(24个)故事,如《岳飞出世》《岳母刺字》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图文并茂呈现出来,既彰显了本校教师的才华,又弘扬了岳飞精神。后记

《岳飞书画展室》已于2016年12月跟大家见面了。本次展出的书画作品共有24幅,分为四个部分:岳飞出世、岳飞抗金、岳飞遇害、评价岳飞,用图文形式直观地诠释了岳飞的“忠、孝、勤、严、勇、廉”,为弘扬岳飞爱国精神,传承岳飞忠孝美德开创了先河。在展室布置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领导、专家以及学者的指导。特别感谢汤阴县教体局等单位提供的大量的宝贵资料;感谢本校名誉校长刘兰芳先生、王印权先生的指导;感谢仝家彬校长和学校领导、教师的辛勤付出。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展出作品难免有瑕疵,敬请各位来宾不吝赐教,我们将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步完善。

文化展室文字介绍材料

篇4:材料工程前言心得

2014年3月25日上午,肥城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共同体第一组第一轮第四次教研活动在安庄镇中心小学进行。

在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导下,实验小学与安庄镇中心小学、汶阳镇中心小学、汶阳镇砖舍小学、边院镇中心小学、边院镇过村小学、安庄镇坡庄小学结成教育发展共同体合作伙伴。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多方合作,充分开发、利用、共享六校的优势教育资源,促进四地六校在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质发展等方面更上一个层次,全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共同体第一组第一轮第四次教研活动在安庄镇中心小学顺利如期举行。

此次活动由市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冯彬现场调研指导,并提出了指导建议。教研室小学部副主任马广明主持会议,来自四地六校的180多位干部教师参加了活动,旨在通过教育思想的交流、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学校之间共享成果、共赢发展。首先各校教学干部围绕课堂改革、课程建设、校本研修、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工作交流,并观摩了安庄镇中心小学、坡庄小学及实验小学的各项教学常规资料,随即分学科进行了课堂观摩,由安庄镇中心小学的12名教师和实验小学的12名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堂展示,执教教师教学风格各异,呈现了24节精彩的高效课堂。与会人员从不同的视角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对24节课进行了课堂研讨。研讨认为,任何教育理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是学生。从学情入手、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才是可行的教育。活动最后,听取了安庄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恩福以《携手知行路·共享知行乐》为主题的改革交流汇报,实验小学副校长张翠玲围绕如何打造“绿色·幸福”高效课堂作了精彩的经验交流,整个活动达到了教研互助、共同发展的目的,实现了“特色发展”到“共同发展”的顺利承接,坚定不移的以“共同发展”向“优质发展”迈进。

教学改革发展共同体第一组第一轮第四次教研活动在安庄中心小学举行

市教研室冯彬主任和与会教师查阅资料

目录

1、肥城市教学研究室关于举行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共同体第一组第一轮第四次教研活动的通知„„„„„„„„„„„„„„„„„„„„„1

2、交流发言

携手知行路 共享知行乐(安庄镇中心小学 王恩福)„„„„„„„„7 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打造“绿色•幸福”课堂(实验小学 张翠玲)„„„„„„„„„„„„„„„„„„„„„„„„„„„„„13

3、学科材料„„„„„„„„„„„„„„„„„„„„„„„„„„20 语文

《灯光》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王英)„„„„„„„„„„„20 《灯光》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王英)„„„„„„„„„„„„23 《灯光》预习单(安庄镇中心小学 王英)„„„„„„„„„„„„„26 《灯光》评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李秀芬)„„„„„„„„„„„„29 《桥》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李红英)„„„„„„„„„„„„„„„29 《桥》说课稿(实验小学 李红英)„„„„„„„„„„„„„„„„32 《桥》预习单(实验小学 李红英)„„„„„„„„„„„„„„„„36 《桥》评课稿(实验小学 王翠霞)„„„„„„„„„„„„„„„„39 数学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张红)………………41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张红)………………44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导学案(安庄镇中心小学 张红)…………………45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评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雷莹莹)………………47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李爱华)…………………4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实验小学 李爱华)………………………5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实验小学 李爱华)………...…………5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评课稿(实验小学 尉娥)………………………58 英语

《Unit 3 My birthday》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肖芝)………………6

《Unit 3 My birthday 》第五课时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肖芝)…65 《Unit 3 My birthday》导学案(安庄镇中心小学 肖芝)…………………6

《Unit 3 My birthday》评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宋海燕)……………71 《Unit3 Part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汪霞)…………72 《Unit3 Part A Let’s learn》说课稿(实验小学 汪霞)……………74 《Unit3 Part A Let’s learn》导学案(实验小学 汪霞)……………78 《Unit3 Part A Let’s learn》评课稿(实验小学 李霜)……80 品德与社会

《我是绿色小天使》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王琰)……………………8

《我是绿色小天使》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王琰)………………………8

《我是绿色小天使》导学案(安庄镇中心小学王琰)………………………9

0

《我是绿色小天使》评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王 丽)……………………9

《我是绿色小天使》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孟春梅)……………………95 《我是绿色小天使》说课稿(实验小学 孟春梅)…………………99 《我是绿色小天使》导学案(实验小学 孟春梅)…………………101 《我是绿色小天使》评课稿(实验小学 李文娟)………………………………1科学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陈建平)………105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陈建平)…………………1

0

0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导学案(安庄镇中心小学 陈建平)………………109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评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赵文静)………………112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王伟超)……………113 《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说课稿(实验小学 王伟超)………………116 《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导学案(实验小学 王伟超)……………118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评课稿(实验小学 李海鹏)……………120 综合实践

《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张婷婷)……………………122 《早餐的学问》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张婷婷)………………………125 《早餐的学问》评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郭燕)…………………………127 《早餐与健康》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于朋)………………………………129 《早餐与健康》说课稿(实验小学 于朋)…………………………………131 《早餐与健康》评课稿(实验小学 田延伟)………………………………135 地方课程

《地震时如何逃生》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赵玲玲)………………137 《地震时如何逃生》导学案(安庄镇中心小学 赵玲玲)…………………140 《地震时如何逃生》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赵玲玲)…………………141 《地震时如何逃生》评课稿(安庄镇北石小学 刘春晓)……………143 《废旧电池危害大》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吕明军)………………………146 《废旧电池危害大》说课稿(实验小学 吕明军)…………………………149 《废旧电池危害大》导学案(实验小学 吕明军)……………153 《废旧电池危害大》评课稿(实验小学 邵运祺)…………………………154 学校课程

《编本小书送母校》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张春)………………158 《编本小书送母校》导学案(安庄镇中心小学 张春)……………………159 《编本小书送母校》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张春)……………………161 《编本小书送母校》评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辛秀芹)…………………164 《创意水果拼盘》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宋真真)……………………165 《创意水果拼盘》说课稿(实验小学 宋真真)………………………169 《创意水果拼盘》导学案(实验小学 宋真真)………………171 《创意水果拼盘》磨课评课(肥城市实验小学 宗娟)……………173 信息技术

《做个热心小读者》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李志刚)………………177 《做个热心小读者》导学案(安庄镇中心小学 李志刚)………………179 《做个热心的小读者》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李志刚)………………180 《做个热心的小读者》评课稿(安庄镇坡庄小学 梁新)…………………183 《你方唱罢我登台》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杨红波)………………………184 《你方唱罢我登台》导学案(实验小学 杨红波)…………………………189 《你方唱罢我登台》说课稿(实验小学 杨红波)………………191 《你方唱罢我登台》评课稿(实验小学 王洋)…………………………193 音乐

《冬瓜和南瓜》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 孙菊)………………………194 《冬瓜和南瓜》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孙菊)…………………………197 《冬瓜和南瓜》评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范婷婷)………………………199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张娜)…………………………………201 《动物说话》说课稿(实验小学 张娜)……………………………………203 《动物说话》评课稿(实验小学 单珊)……………………………………206 体育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安庄中心小学 汪和平)…………………………209 《立定跳远》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 汪和平)…………………………211 《立定跳远》评课稿(安庄坡庄小学 明国庆)…………………………213 《快速跑》教学设计(实验小学 肖 奇)…………………………………215 《快速跑》说课稿(实验小学 肖奇)………………………………………218 《快速跑》评课稿(实验小学 王晓东)……………………………………223 美术

上一篇:如何发展学生质疑能力下一篇:假如我是赵云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