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生作文的引路人

2024-04-09

做好学生作文的引路人(通用10篇)

篇1:做好学生作文的引路人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韩愈在《师说》里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了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让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那么怎样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爱学生,为学生成长铺路

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事物的判断力还不强。教师就就应该做好他们的引路人,不仅在学习上关爱他们,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理,在洞察学生心灵的基础上,应主动地有计划地向学生体和施加爱的滋润,不断优化他们的心理健康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开锦绣前程。教师应教给学生基础的较为系统的心理知识,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密切结合学生实际,立足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实用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如培养注意力、训练记忆力、发展思维力及激发兴趣、磨练意志力的基本方法;同时,要抓好典型引路,弘扬传统美德;此外,建立“心理信箱”。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解除学生烦忧,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学生对老师不敢或不便当面说的,在信中可以写。教师收信后要分类整理登记。对一般问题,可在课堂上集中解答,对特殊问题可找特定学生特别解决。还有一种方法,是“诗教法”。在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中,诗教在心理课上有独特的功效。笔者曾结合八年级心理课程教材分别为学生写上解决心理问题的几首小诗,让学生理解、记忆、背诵。学生喜闻乐见,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做受欢迎的人”一课时,写下了“人要受欢迎,真心对待人,友情宜珍惜,融入开心群”。言简意明的小诗点缀着学生的成功之路。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日记、周记、书信或者电话与家长联系,打开心灵窗户,传递真纯情感,也能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路搭桥,让他们在爱的滋润下,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教师具有规划能力,在课堂做好引路人。,新课程改革要求师生平等,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学习能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者主导者的作用,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导演,在课堂上当好导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会导,而且会演。导和演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种能力—规划能力。在作文中讲究谋篇布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这种规划能力。教师通过规划要让自己的学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都需要规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这也需要规划。为课堂规划节奏与布局,同理作为学生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引路人,要从认识孩子的第一天开始,在朝夕相处中了解孩子,明确孩子身上的优缺点,为孩子们规划现在和未来,规划未来的人生路该如何走,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这种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所益的。有了规划能力,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为自己谋划未来,他们学习或生活有了目的性,减少了盲目性,更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三.锻炼学生,为学生成才把关

学生的成长,外因是条件,内在是关键。教师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增强学生自身免疫力、抵抗力。为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有效活动,让学生将教师的外部激励内化为自身行动的动力。让学生在“知、情、意、行”的每个环节体验中。提高优化心理品质的效率。开展社会调查,激发上进心,演讲名人故事,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名人之所以成功,除了其他条件外,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关键。如张海迪的故事,洪战辉的故事,学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自信、自尊和自强。

总之,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要做好他们的引路人。

篇2:做好学生作文的引路人

曙光学校

以德感人,为人师表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为教师这一光辉职业做了一个详细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当下,我们作为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去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学会引导学生发现学生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正确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是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而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呢?我认为要时刻坚定“以德感人,为人师表。”的这一理想信念。为人师表,首先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时刻铭记“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在从教路上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为自己的教学生涯注入新鲜血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用丰富的知识来树立自己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以德感人,为人师表。不仅要求我们用丰富的学识和内涵维持自身的良好形象还要要求我们学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这更是以德感人,为人师的主要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学生才会向你倾吐心里话,教育才会成功。”只有用爱去关心我们的学生,用细心耐心为我们的学生的保驾护航,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铺好足下的每一步。以德感人为人师

表要求我们必须有一颗充满关爱的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篇3:教师要做好学生作文的引路人

一.创设情境氛围, 引导学生写作的欲望

良好的情境氛围, 往往能够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 要让学生进入情境, 通过用手去摸, 用眼去看, 用鼻子去闻, 用脑子去想, 学生往往就能够较为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 从中发现美, 感知美, 唤起表达的欲望, 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老师可以利用录像机拍下生活中的场景, 然后在作文时播放, 唤醒学生头脑中的记忆。例如, 可以拍摄下来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班队会活动、学校的大扫除、排队吃午饭的场景, 生活的村庄、上学放学的道路等内容, 这种方式, 很受学生的喜欢, 他们能够参与其中, 可以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写作面, 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如果能持之以恒地把学生生活中美好、精彩的一幕幕拍摄下来, 再现在屏幕上, 学生一定会感觉有趣、新鲜, 从而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学生写出的文章也一定精彩的多。

二.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 引导学生写作的兴趣

平时,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是不经意的, 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在大脑中留下什么印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探索;去当小记者, 采访身边的人和事;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展览和科技活动, 扩大他们的视野等。学生一定会欣喜若狂积极的投入进去, 像模像样地留心身边的人、景、事, 用眼睛去留意, 用心去体会。然后, 教师再让学生自己去回忆、记录、想象, 记录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样, 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中不仅能学会观察思考, 而且还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妈妈关心自己的作文, 就告诉学生留心观察妈妈一天生活中的细节。一周后, 学生交上来了作文。这次的作文很真实, 很多学生细致地写出了妈妈的不辞劳苦。在班级内读学生的作文时, 有的学生眼睛都湿润了。我看到孩子们长大了, 懂事了。这样在作文评比后, 学生就急急地问我们下次写什么作文, 可见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

三.让学生感受成功, 引导学生快乐的写作

要使学生真正爱上写作, 还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 在老师不断的激励刺激下逐步养成习惯, 满怀期待地去学习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用肯定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选一些学生的作文在班上作范文宣读, 此时, 小作者心里一定高兴。甚至可以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 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以此激发所有学生的表达的欲望, 写作兴趣。其次, 在作文批改中, 教师应看到学生写作的精彩之处, 有时是一个词用得生动、贴切, 有时是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 也要为其叫好, 或者一个比喻句用的恰当新鲜。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写好作文, 让学生从“我怕写”转变为“我想写”。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作文交流。把优秀的作文、小练笔、日记等收集起来, 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交流。另外, 我还鼓励学生在校园网上练笔、与其他年级的小朋友交流。让学生尽享写作的快乐, 由衷的爱上写作

实践证明, 作文教学是一项细致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科学得当则事半功倍;否则学生写作的“围城”则愈陷愈深。相信我们广大语文教师, 只要共同努力、不惧艰难、勤奋思考、勇于探索, 我们一定能做好学生写作的“引路人”, 带领学生走出作文困境, 迎来一片艳阳天!

摘要:学生作文写不好、不想写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入手;从课内课外的情景中进行训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写起, 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感受成功的喜悦等, 进行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些尝试, 收到良好效果。

篇4:做好学生习作的引路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老师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呢?我觉得首先应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一、指导学生寻找习作素材

目前学生的习作,存在着严重的“假、大、空、抄”的现象。学生无“事”可写,写作题材匮乏,写出来的文章与他们的生活内容、学习情况无关联,内容空洞,记叙简单,根本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习作除了编,就是抄,一模一样的妈妈,千篇一律的爸爸……

针对这一现象,我从指导学生寻找素材着手,提升学生习作效能。比如,快要期末测试了,我让学生写一写《测试前的我》,因为是孩子们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白,学生们有话可说写,写出了真情实感,测试前的跃跃欲试、紧张、着急……跃然纸上;测试结束后,我又让学生们写了《测试后的心情》,学生们写得有声有色,有的喜上眉梢,有的忐忑不安,有的则是垂头丧气……发下试卷后,我又布置学生写一写《看到试卷后》,学生们有的因为“蒙”对了一道题而喜悦,有的则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后悔不迭……

总之,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习作素材就在我们自己身边,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事情,不是生活中没有可写的事情,而是我们缺少发现。这样学生就能把习作与自己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

二、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正确理解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根本”和“源泉”,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但是,在习作中学生们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习作当中。

针对这一现象,我经常写下水文,在下水文中,我把学生学过的知识融入进来,目的是指导学生要学以致用。譬如,写《我的课余生活》,肯定有学生们会写到放风筝,我就把第10课《风筝》一课中的放风筝的过程,融入了进来,又把第4课《槐乡的孩子》的结尾做了修改,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样学生们就能学以致用了,也就会感觉到其实习作离他们并不遥远,就有了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了。

三、指导学生多动笔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丰富实践的经历,拓宽语文实践的天地。如在学习了《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就捕捉机会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当导游,可以用上文中的词语和积累的语言,先当导游介绍,再把导游稿写出来。这样学生就有了写作的基本素材和动力。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充盈丰富的语文实践,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篇5:敬业,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演讲

尊敬的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敬业,做好学生引路人”。出生平凡的我从小就在乡村长大,在孩童天真无邪的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也只是童年的纯真与欢乐,那时老师的谆谆教诲,如今已一抹不复存在,是什么支撑着我们一路走来,健康成长?我想,太多的言语中肯定有甘为人师的老师二字,是啊!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的发展,而人的本初就需要老师的点拨。身为人师,我们真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着想,良心做事,不辜负青春年华。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孩子,只有爱的深,才能更认真,只有爱的深,才能更细心。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十分需要教师的爱,教师的爱能照亮孩子的内心世界,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孩子振作起来,教师的爱能使孩子们健康地成长,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我们也曾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师德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

纵观现实,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众说纷纭。有表扬赞美之声,亦有批评谩骂之声,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如何满足学生心里需求?我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表露人生智慧,点亮他人。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也坚信,“千锤百炼,终将以智慧成就人生”。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那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是教师的敬业,成就了无数渴望知识的学子,是知识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每当看到孩子们在缠绵的细雨中早早地来到教室渴望求知的心;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批评引导下不但成长。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做老师真好,你的一言一行、一出一就,用无私的爱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这也是人生中一件幸福而有意义的事儿!

篇6:做好学生作文的引路人

——学习总书记第32个教师节前夕讲话心得体会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李英平

近日,根据学院安排,参加了部门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自学了总书记在第32个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发表的重要讲话。作为一个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深受教育,倍感鼓舞。

作为一国主席,一国元首,每年在教师节前夕,都会去一所学校进行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既表明了习总记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一代领袖人物的教育情怀。每一次讲话,总书记都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对全社会发展教育提出更高的期望。反复学习总书记近年来的教师节前夕讲话精神,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对教师职业的尊重。

作为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从国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能够切身体会到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教师成长进步环境的优化。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我们在办学实践中必须坚持中国的文化自信,坚持中国人在探索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成功经验与模式。既不走传统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立德教树人的中国教育道路。

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对全国教师提出做“四有”好老师,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今年第32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角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比照这两次讲话精神的内涵要求,同样是对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建设什么样的师资队伍提出的具体要求,但确各有侧重。如果说做“四有”好老师,是从教师职业角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那么今年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有针对性,即从培养什么人提出的具体要求。它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做“四有”好教师是做学生引路人的前提和基础,做学生的引路人是做“四有”好老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四有”好老师的试金石。因此,在今年的师德修炼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做“四有”好老师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人生不懈的追求,把做学生的引路人作为提升业务的重点。因为,一名教师是不是好老师,关键在于是否培养出了好学生。

因此,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自己定要从学院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高度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仅要有荣誉感,更重要的是要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担当,自觉作为,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总书记不仅对好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而且也对好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标准。显然,作为一名教师,理想信念是为师之魂。我们务必把强化自己的理想信念,放在学习的首要位置。在当下,就是要牢固坚持“四个自信”,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

二要锤炼自己的道德情操。这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从教标准。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对学生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方能以师为镜。

三要勤奋学习,扎实自己的学识。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况且,好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就必须有丰厚的知识基础,就必须有勇于创新的思维源泉活水。

四要培育仁爱之心。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充满阳光,塑造学生灵魂的职业。没有仁爱之心,没有博大的胸襟,就根本 不可能在学生心灵里播放“爱”的种籽,点燃学生心灵中的梦想正义之火。

篇7:立德树人,做好学生引路人

时代在变,观念也在更新,父母、老师管教孩子的方法当然也不可能不变通,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对自己负责,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以激励赏识和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能教出成功的孩子。以无私奉献的爱才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

用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

东莞市虎门博爱幼儿园

陈金海

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教导。

老师,是传授真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从古到今,传道授业是老师的职责。在孩子懵懂摸索的阶段,本来就有很多事情不懂不会,作为孩子认知路上的引路人,要引领孩子步入知识的殿堂,幼儿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踏上幼师队伍的那一刻起,教师职责所属的神圣光辉便一直在我前进道路上照耀着我。从事幼师十多年,看着每个孩子在自己身边健康,快乐成长,并能在他们梦想中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我也同时在成长、成熟,更睿智了。

每个孩子都是用他本来空白的认知来探索世界,所以我们作为幼师,正确引导、鼓励孩子,才能点亮“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光芒。怎样才能让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呢?做好德育教育,我认为优秀的幼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智慧之花潜入孩子心灵深处。

作为一位老师的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我发觉在教育孩子认知世界的时候,对他大吼大叫,他压根就不会听你的,只会越来越叛逆,越来越没有礼貌。只有跟他平等的交流讲话、要求他,用爱心和耐心对待他,他才会听从于你。从儿子几个月开始,我已经开始在知识的道路上对他循循诱导,教他那些芝麻大点的小事,比如穿衣吃饭,刷牙洗脸;也教会他乐观开朗,与人分享,关心别人......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他还那么小,或许还听不懂我的话,肯定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突然到了儿子一岁大一点的时候,一天夜里,我发高烧,两母子在家,儿子在厅堂里看动画片。我怕他乱跑就在厅的沙发上躺躺,吃过药的原因,特别困,不小心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帮我盖被子,我睁开眼,看到儿子正在帮我盖被子!他说:“妈妈盖被子,肚肚冷”……瞬间满满的感动,他才一岁呀。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从自身做起,对孩子言传身教。每天宝贝的爸爸回到家,我都会为他递上一杯热茶;每天去上班之前,宝贝的爸爸都会向我传递“我爱你”这句话;父母累的时候帮他们捶捶背......我没有刻意去教孩子做这些,而孩子都看在了眼里。某一天下班回到家,宝贝屁颠屁颠地拿着拖鞋来到面前让我换的时候,我再一次被言传身教的智慧折服!孩子的点滴进步我都看在眼里,用智慧的心引导孩子学着去做好生活中看似无关重要的事情,才能够让孩子慢慢去体会关心别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幼儿园最大的魅力在于传递智慧的教育理念,作为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我,便是在这种理念之下引导家长了解正确、智慧的教育方法,带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塑造品行兼一的形象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必须内在德行与外在仪容相结合,才能是个文质彬彬的君子。

着装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无论是为师者与否,我向来不喜欢奇奇怪怪、非主流式的衣服,对我而言 简单、素净、整齐便好。每天都要与小孩接触,一身合适的衣服,会让我显得谦和,孩子也愿意亲近。我庆幸自己接受了这种思想,从小便懂得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也是与教师这个角色相符合的形象,自从做了幼师以来,良好的仪表和令孩子愉快的笑容,自然而然成为孩子们喜欢、家长尊重的其中一位老师。

做一个可爱可亲的老师,让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亲近。孩子们回到幼儿园,离开了父母,无论任何时候老师都是他们最愿意亲近的人。上课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出色,听话乖巧,便给他个大大的微笑;吃饭的时候,小馋嘴的孩子哔哩吧啦的把饭吃完,即使脸上残留饭粒如大花猫,也应该得到老师赞美的笑容;午睡的时候,恬静的孩子规规矩矩的躺着睡觉,不吵不闹,老师俯下身子轻点额头,是最适宜的表扬……

称赞孩子每一次点滴的小进步,善于微笑相迎,平心静气教育批评,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这才符合文质彬彬、品行兼一的君子形象。

三、启蒙孩子开启新导航

启蒙,是生命的开始。美国著名的残障教育家安妮·莎莉文把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凯勒培养成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作为海伦·凯勒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在她什么都不懂,生命是一张白纸的时 候,领着她迈开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步,对海伦的成长、成材至关重要,良好的启蒙教育让她走上了成功的航道。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有一两个是跌落在地上的天使,无论怎么顽劣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都是任由老师勾勒、定型、涂色的白纸。

遇到很难教的孩子是很头疼,但是也是有好处的。再顽劣的孩子也还只是个小孩,在我们可控可管的范围内。多鼓励少批评,尊重他的个性,毕竟我们不是培养几十个个性一样的孩子,对于这种个性突出的小孩,不能放弃他们,更重要的是不能放弃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一定要让这样子的小孩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完成事情,哪怕是哄着他去做,只要他完成了就大声表扬他,尽量上时他是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齐之以恒,他一定会有所改变。做好孩子文明礼貌的启蒙教育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孩子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教育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教育孩子在打扰到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而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不东张西望,不骂人。

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

四、让成功与失败来锻炼孩子的自信

每一间幼儿园之所以装饰得五彩六色,就是为了承载孩子们在成长路上的欢声笑语,当然还要承载孩子们的哭泣。

我记得在一个学期的课堂上,自己精心准备了活动课,在课堂上,大部分孩子都积极活泼的参与到我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中。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完成了一个个尝试,也得到了我的表扬与赞赏。当然不是所有孩子都一样。在课堂的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害羞而又文静的小男孩。他安静的坐在那里,我远远的看到他那明亮的大眼睛,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脸,浓浓的眉,小小的嘴,这就是后来整整三年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 一个学生——小雨。

与别的小孩不同,小雨的智力不是很正常。我走近他,别的学生就在旁边告诉我,“老师,他傻的,不用理他”。小雨看着老师走进更加害怕,一直低着头,不敢看我。我俯下身与他对话,你一遍两遍,三遍,„„十几遍,他还是一直低着头,那一节课下来,我与他的沟通失败。

每一个小孩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第二天我开始接触小雨。我不会以“小雨不正常”这种观点去看待他,我跟自己说:他只是比较内向,不善说话,不善表达,只要足够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他肯定能够与正常小孩无异。就是这种意志让我坚持在三年时间里,无数次的家访、谈心,每天只要我到课室去,我都会腾出时间,持续不间断的跟他沟通交流,称赞他每一次点滴的进步,用微笑与他相对,摒弃偏见,公平的对待他与其他小孩。当他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也会适当批评他,让他生活在更加真实的世界里。慢慢的,他开始不怕我,开始跟我说一两句话,但后来他终于能够大胆的站在我的面前,说说笑笑都自信乐观起来了。三年里,幼儿园那么多老师,他跟我相处的最多,他也愿意跟我待在一起,话也特别多了,老师长老师短的在耳边叫着,有时还会帮我做点小手工。对于小雨 的改变,又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

每一个小孩都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没有失败哪会有成功,这个世界上的阳光雨露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孩子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没有挫折,也无法锻炼他们的自信。

篇8:做好学生作文的引路人

一、初一新生产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从教材内容来看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 多为常规计算, 题型少而简单;初中数学学习一般、抽象的字母或含字母的代数式, 以及定理、公理、概念较复杂, 不仅注重计算, 而且注重理论分析, 综合程度较高, 难度相对加大, 解题方法更灵活, 造成部分学生不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2.从教学角度来看

小学生往往习惯于机械记忆, 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学时教师讲得细, 类型归纳得全, 练得熟, 考试时, 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 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而进入初中后, 记忆和思维就不能停留在机械记忆和直观形象思维上, 由于内容多时间少, 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 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 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 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 善于归纳总结规律,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3.从学习方法来看

刚入学的初一新生, 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学习, 完成教师布置作业就好了, 不预习也不复习.由于小学学习内容浅, 尽管学习方法不得法, 只要用功, 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进入初中后, 学生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习惯, 不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拓展和深化.导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思维常受阻, 解题速度慢, 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4.从学生心理素质来看

对初一新生来讲, 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 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 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有些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成绩不很理想, 成绩相对小学时落差很大就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了.初中数学课程一开始是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 如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等, 一些同学遇到难题就头痛, 不知如何下手, 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学习之中, 以后每次遇到难题都没有勇气去做, 因此没有兴趣学数学, 这些原因都严重影响了初一新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5.从课时的变化来看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少, 知识难度不大, 教学要求较低, 因而教学进度较慢, 对于某些重点、难点, 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 从而各个击破.而到初中, 由于知识点增多, 灵活性加大和新课时制实行, 使课时减少, 课容量增大, 进度加快, 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 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上课时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 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一部分初一新生开始不适应初中学习, 同时影响数学的学习成绩.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 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 自然感到学习吃力, 难以适应.随着教学内容的扩充、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 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从而造成一批学生的“分化”与“滑坡”.我们应该针对数学教学上的脱节状况, 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加强中小学衔接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关注数学衔接教学, 做好初一学生的引路人

第一, 充分利用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兴趣, 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 是成功的源泉.要使学生学好数学, 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初中的学习对初一新生来说具有新鲜感, 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上进的愿望, 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 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听懂一节课, 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解出一道数学难题, 测验得到好成绩, 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 都能使自己从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在平时教学中, 要让学生多体会、多总结, 不断从成功中获得愉悦, 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于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自尊心强, 面子又薄, 更需要肯定.在处理数学问题时, 要再现问题的情境, 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 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 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 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 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 使他们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 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初一学生正确的听课方法.教师应培养学生上课时要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注意记, 做到耳、脑、手并用, 立体吸收教学信息, 从而紧密配合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听课要听思路, 听重点、难点分析, 了解、学习教师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 虽然书上只有6道不同类型的例题, 但其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这6道题, 而是通过这些例题的分析、讲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教师就应着重指导学生在听课时要听教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 注重教师解决问题时用到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初一学生还需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初一学生脑子灵、记忆力强, 但记得快也忘得快, 而根据艾宾浩斯提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因此指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复习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让学生养成对当天功课及时复习的习惯, 要改变初一学生不复习就做作业的坏毛病, 单元结束时要让学生及时对一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最后, 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总复习, 改掉为考试而复习的坏习惯.复习不应是机械的重复知识, 而是对旧知识再学习、再加工的过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 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觉自律意识, 使学生能正确地顺利地解决一个个习题和对概念等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深入全面了解每名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之能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针对学生中感到困难的地方, 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采取有效方法, 或放慢进度、或分散难点、或化难为易、或铺路搭桥, 因势利导, 充分揭示中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在联系, 使每一个新知识, 特别是上面提到的这些难点都有旧知识的基础, 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已学知识的扩大与延伸.这样学习起来既感到有新意又不感到陌生与困难, 学生易接受.

第四,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学习就应该是“双基”与“基本数学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统一体, 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 构成数学的丰富内涵.基本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 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的有效工具.

初一数学教学是一个新起点, 初一数学的新教材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数学思想内容.作为中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 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的认识, 把掌握知识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标, 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初一新教材教学思想的渗透, 要深入钻研教材, 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各种因素, 对于每一章每一节, 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应用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应用、应用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计, 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通过初一数学的起始教学, 逐步向学生渗透以下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整体思想, 换元思想, 分类思想等, 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的数学教养.

篇9: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关键词】班主任     不良心理    对策      原因

中学班主任是学校育人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的育人水平,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班主任,要能认同班主任这个角色,正确把握自我,真实感受情绪,并恰当控制情绪;要能了解学生,调节和管理好班级,与学生、科任教师、兄弟班级、领导、同事和睦相处,最大效能地民主管理班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班主任不良心理现状及危害

通过观察、座谈、调查、分析,笔者发现,中学班主任不良心理有以下几种:

1.自负。这类班主任常常因成绩优异、家长追捧、领导重用等优势而自命清高,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学生、家长的呼声,不接受领导、老师的建议,无法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法给予每一位学生尊重与爱护,无法民主化、人性化管理班级,最终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2.抑郁。这类班主任因无法掌控班级或家庭变故等问题而心理失衡,常常闷闷不乐,垂头丧气,整日唉声叹气,自我谴责,对班级事务缺乏兴趣,对前途失去希望。

3.多疑。怀疑他人,只信自己。怀疑学生的能力,怀疑他人的建议,怀疑同事的言语,整天活在怀疑之中,大小事情放不开,自己受累,却不能锻炼学生,发展学生的能力。

4.嫉妒。自己碌碌无为,平庸消极,嫉妒他人的成就,埋怨自己付出很大努力却受到不公平待遇,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工作中缺乏合作精神,甚至挑剔诽谤先进,弄得整个学校乌烟瘴气。

5.冷淡。得过且过,对待工作应付了事或拖拖拉拉,缺乏激情,情绪低落,对学生的表现听之任之,冷漠麻木,疏于管理,在学生心目中无班主任威望。长久之后,班级正气得不到弘扬,歪风邪气不断滋长。

6.焦虑、急躁。遇到学生突发事件或违纪现象等问题时,心烦气躁、惴惴不安,继而狂躁动怒,缺乏恒心与耐心,处理问题时往往简单、粗暴,甚至违规,学生惶惶不可终日。

7.偏执。以自我为中心、小心眼,言语处世偏激,死盯学生的不足不放,对学生“一棍子打死”,后进生在他手中永远无法转变。

二、班主任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

极少数班主任因为先天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不适合班主任岗位。但大多数班主任的不良心理病因是社会的影响、工作的压力和自身的调节。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生的素质、班级的管理、上级的检查、班级的评估、学生的安全等工作让班主任焦头烂额,班主任还要接受社会、学校评价,其工作成果大大影响着奖金、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在各种压力下,很多班主任的焦虑、急躁、偏执等不良心理随之产生。

学生道德品质每况愈下,违纪现象日益增多,导致班主任必须全天跟班,加上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应付上级检查、学校检查、学生活动、主题班会、学生考评、家访电访、参加会议等,事务多如牛毛,身心疲惫,难免抑郁、急躁、偏执。

2009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但所有学校几乎没有落实此项待遇,只发放班主任工作补贴200元不等。工作繁重,压力大,工作待遇低,导致有些班主任责任感不强,对班级工作冷淡,敷衍塞责。在现行职称制度下,承担班主任工作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只要达到评聘职称的基本要求,有些班主任就辞去职务,导致班主任队伍不稳定。如果班主任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就看不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就必然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对职业的倦怠,产生失落、自卑和冷淡的不良心理。

工作压力、社会影响等外界因素让班主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但是,由于班主任自身缺乏心理保健和心理调适能力,无法及时调整心态和情绪,造成班主任对职业倦怠。

三、转化班主任不良心理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班主任的不良心理现状、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对策与措施转化:

1.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应增强服务意识,设身处地为班主任着想,关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深入班主任,帮助班主任解决实际困难,消除顾虑,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尊重的氛围。学校各项检查评比、会议活动等应删繁就简,尽量为班主任减负,注重工作效率,多换位思考,多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处理问题。积极引导,平等交流,维护班主任的合法权益。

学校还应多引导班主任加强学习,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及管理经验,学习业务理论;多组织班主任进行经验交流,鼓励班主任大胆进行管理改革。

2.教育主管部门。提高班主任津贴,落实好班主任待遇,健全激励机制,多开展与班主任相关的评优评先活动,切实调动和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地位。

3.班主任自身。教育是助人的职业,助人者更应该学会自助。班主任要加强自我调适,提高承受能力,这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要弄清自己是否有不良心理,充分利用課余时间,通过各种兴趣爱好,愉悦身心,乐于合群,善于交往。其次,班主任要学会忙里偷闲,保持良好心态,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泰然处之。工作中遇到不顺时,要学会自我安慰,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取舍,改变工作方式,调整目标。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至关重要。能尊重领导和同事,就能获得学校的帮助和支持。把陈腐的师道尊严摒弃掉,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勤走访,多沟通,当班主任也就其乐融融。

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在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克服各种不良心理,带着自信,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做好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导师、提升精神品质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篇10:喜迎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总结

施甸县保场中学

杨红丽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喜迎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总结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庆祝2017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教师对人的影响是永恒的,更因如此,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要把学生引导更光亮、更开阔的地带去。事实上,教师在孩子成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一个人一生中遇到一个负责任的老师,这是其一辈子的幸福。“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于个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于国家,师者,是百年大计的基石。”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想要兴旺发达,就需要从心底尊重每一位教师。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如何修心养性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首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立德树人成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人一辈子只有择高处立,才能向宽处行。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毕竟,一个孩子的成长,大多数时间都与老师在一起。立德树人,就是要我们的学生从思想品德入手,勇于担当,成为民族发展的未来,而不是陷入庸俗主义之中,成为急功近利的享受者。教师一切为了学生,始终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如果偏离了这一重点目标,就有可能培养出高智商的野蛮人。教师以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就需要从自我做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公平正义成为生活的行为准则。许多孩子之所以存在成长的烦恼,说到底就在于没有一个像样的精神导师在前面指引。是非不清,人往往会处于混乱之中。我们不能成为语言的巨人,行为的矮子,而是致力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孩子们才能从教师身上获取能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德树人之目标就在于老师是否拥有高尚的品格,自古以来,凡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在为人处世上肯定站得更高,行得更远。“忧国忧民”,教师只有把教育与国家的兴旺联系在一起,才能怀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胸襟,让教育事业真正发扬光大,成为孩子们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其次,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幸福读书成为自己的快乐源泉。教师如果不读书,就像一个人在荒漠中跋涉缺乏水源一般,灵魂随时都会枯竭。许多孩子之所以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问题还在与家长和老师到底能不能读书。社会上浮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你没有一颗读书之心,说不动就会在花花绿绿的世界中迷失。读书使人明智,生活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教师只有学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尽可能地读点书,才能给广大孩子心中种上一粒粒读书的种子。孔子为什么能成为世人仰慕的大儒,我想与其终身读书有直接关系。韦编三绝,在读书问题上,老先生从来不敢马虎,如此,培养学生才能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韩愈为什么能够孜孜不倦的读书,乃至于“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不就是希望通过读书来培养自己的心性,不会因为遭遇的不平忘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做的一切吗?教师只有把读书作为一辈子幸福的事儿,才能在生活中“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真正做到乐以忘忧的至高境界。教师读书了,品位高了,孩子们自然跟在后面学习模仿,久而久之,世上读书人多了,社会不就自然而然的进步了。放眼全世界,凡是有竞争力的民族,十之八九都是喜欢读书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师有必要身先士卒,成为实实在在的读书人。教师读书了,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才变得有底气,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科学探究成为自己的生活常态。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探究是一个人走向实践的最佳途径,如果一辈子都在死读书,而不是从生活中获取能源,人类又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翻阅世界科学史,我们就会发现,科学精神之所在,就在于科学家们敢于怀疑,不屈服于权威,而是从实际出发,用一个个实验来揭穿荒谬的理论。科学探究是勇敢者的游戏,只有教师主动与科学探究走在一起,我们的民族才能在探究中创造一个个的奇迹。“五四运动”,旗帜鲜明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从教育的角度分析,就是说,影响历史进程的就是科学与民主。科学探究本来是孩子们创造世界的天性,君不见,一个姗姗学步的孩子,面临着全新的世界,会问这问那。只不过大人们特别的忙,老是避而不谈。在学校里,教师们为了赶进度,往往会纸上谈兵,忽略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天地间,科学探究是人类进步的能源,是触摸上帝胡须的最佳途径。什么是真理,我认为来自于科学探究,而不是钻进故纸堆里不能自拔。时下,许多学校,一些本来可以静心科学实验的课堂,完全被传授书本知识所代替。试问,知识与生活脱节,真理与科学探究分离,又何谈人类历史之进步? 最后,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创造想象成为自己的进步动力。一个人,一辈子,可以读天下书,掌握许多知识,但缺乏创造与想象,恐怕读再多的书,掌握再多的知识,都不过是“四脚书橱”罢了。课堂想要保持勃勃生机,我想需要教师在创造与想象上下功夫。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来驾驭,说不定就会天壤之别,说到底,到底有没有让课堂充满创造与想象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一般在课堂上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用心经营,让课堂时刻都处于创造与想象之中。一些学习滞后者,为啥会对学习与生活失去了兴趣,就在于我们的课堂组织者没有引领其创造与想象。人的思维力从何处来,我认为就在于创造与想象,一旦课堂被创造与想象包围,可以肯定智慧的火花才会点燃生命,许多孩子在挖掘潜能的同时,让普通的课堂变得精彩无比。

上一篇:期货年度优秀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如何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