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组织机构

2024-05-09

卫生组织机构(精选8篇)

篇1:卫生组织机构

逸和酒店卫生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一、卫生管理组织构成: 组长:刘文

组员:宋玲 马银利 孟改萍

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及个人卫生制度(具体负责:刘文)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1、新上岗的服务员必须先体检后上岗,取得体检合格证后,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并经考核后才能上岗。

2、服务员必须每年体检一次,并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二)个人卫生管理

1、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2、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具体负责:宋玲)

1、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2、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3、清洗的饮具、盆桶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4、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5、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6、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7、宾馆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由单位负责人督导。

8、各种饮具、用具要放在固定位置,摆放整齐,清洁卫生,呈现本色。

9、上岗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上岗前必须先洗手和消毒。上班不准带戒指、手镯,也不能涂指甲油。操作时不许吸烟,不得随地吐痰。

10、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须使用工具,不得用手直接拿取食品;

四、卫生检查奖惩考核管理制度(具体负责:马银利)

1、自查由专职的卫生管理人员组织计划,每月不少于一次,定期对本宾馆从业人员开展卫生考核工作。

2、检查内容主要是服务过程中的卫生状况,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记录。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相应责任人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以后每次罚款20元并通报批评: 1)健康检查合格证明过期,进行卫生操作时未穿工作服或工作服不洁的;

2)客用饮具表面不光洁、有油渍、水渍和异味;

3)供顾客使用的一次性卫生用品超过有效期、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

4)卫生间有积水、积粪、有异味;

5)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损坏未及时报告的; 6)地面有果皮、痰迹和垃圾的;

7)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的。

五、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通风系统清扫管理制度(具体负责:孟改萍)

1、室外公共区域应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2、室内公共区域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台面、镜面等应保持清洁、无异味。

3、废弃物应每天清除一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4、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治,蟑螂密度、鼠密度应符合卫生要求。

5、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室内空气、用品用具等定期进行检测。

篇2:卫生组织机构

长:

卫生管理员(专职或兼职): 组

员:

机构人员职责:

组长: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卫生管理工作。

卫生管理员(专职或兼职):主持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

篇3:卫生组织机构

1 以学习为重点,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中的引领作用

要实现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的目标, 既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如何将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的理念转变为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行为, 贯穿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 学习是转变观念最重要的途径。我院党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重点强化了三方面措施:

1.1 学习目标明确化

围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谐卫生的积极促进者这一目标, 引导党员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加强理论学习。院党委把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作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 确定了科教兴院、人才立院、质量强院、安全建院、品牌办院、文化塑院的发展战略。今年结合侵权责任法的推出, 结合医院医疗业务实际, 重点学习其中有关医疗损害责任这一部分, 让医院的员工在行医过程中依法行医、依法维权、依法解决医患纷争。通过学习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 为实现医院科学发展、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奠定坚实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1.2 学习方式多样化

采用知识竞赛、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理论考试、优秀体会文章评选等多种方式学习。通过开展党员“读书周”活动, 掀起了读书学习热潮, 各支部党员除认真选读“读书周”重点推荐书目外, 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优秀书籍, 有110位党员写了读后感。

1.3 学习注重联系实际

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与“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文化建设相结合, 通过中医健康教育宣传、中医文化理念传播, 廉洁行医警言警句征集等, 促进医院的中医文化建设。另一方面确立了“中医文化如何与社区医疗服务相结合”的研究课题。在已开展的“中医药健康文化进社区”活动基础上, 通过开展健身养生讲座、教授各类健身操等方式, 不断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 进一步倡导“治未病”理论。

2 准确把握党组织的职能定位, 找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党组织在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中充分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 准确定位, 找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2.1 抓好班子建设, 为构建和谐卫生提供政治保证

领导班子的和谐, 是和谐卫生的政治基础。我院党委响应卫生局的要求开展了“创业创新好班子”建设活动。健全和完善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班子内部情况通报、班子成员谈心交心等制度;抓民主生活会质量, 党政正职带头严格坚持党政领导通气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 工作中互补互助, 遇事及时沟通, 日常加强交流。通过开展“两创”活动, 我院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职工队伍稳定、中医特色显现、专科建设顺利、业务收入增长, 医院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初步形成, 领导班子也被评为2009年度卫生系统“创新创业好班子”。

2.2 主动参与[1], 也是医院党组织在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途径

在院长负责制的前提下, 凡具方向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问题, 如办院方针、医院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经费预决算、重大基建项目和发展计划、医院机构的设置与调整、干部的任免、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及绩效分配方案等重大问题, 党组织均应参与决策。而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 决不仅仅停留在“点头”和“摇头”上, 而是应该自始至终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在我院中层管理人员的换届过程中, 医院党委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严格按照民主推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公开竞聘、全面考察、任用公示等程序及“四化”要求来选拔任用干部, 有35位年轻党员走上了医院的管理岗位, 目前中层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58.3%。

2.3 凝聚人心, 推进医院科学发展[2], 是医院党组织的根本任务, 也是党组织在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中发挥政治核心的根本所在

医护人员具有不同于其它一般群体的思想特点。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服务意识、经济意识。医院党组织必须抓住医护人员的这些思想特点, 结合医院特色凝聚人心。我院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 培养员工的凝聚力。一是充分利用老一辈中医人的文化资源, 建立了医院发展史展厅, 以历史发展为纲, 由图文、书籍、实物等展线铺开, 形象直观地反映了医院各个时期的中医药发展概貌和成就。使员工继承和发扬我院在50多年建设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对医院的发展具有认同感, 自觉维护中医人、中医院的形象, 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二是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和文明细胞的培育。开展病区“满意护士”、“文明窗口”、“窗口文明员工”评选等主题活动;举办学习型党组织的专题党课讲座;组织党员到革命根据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建“巾帼文明岗”。我院现有2个省级巾帼文明岗, 7个市级巾帼文明岗, 急诊室岗被评为“湖州市巾帼建功标兵岗”。

3 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 拓宽发挥作用的途径

3.1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

通过建立青年党支部的形式, 对大专院校学生党员及青年党员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阶段性管理。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工作热情,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青年党员在抗震救灾中冲锋在前, 先后有三名青年党员参加了四川的抗震救灾。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增强青年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业精神, 打造了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活力型、学习型”支部。

3.2 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

一是持续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用于党建管理。党委工作做到年有计划、季有重点, 以支部工作例会制的形式, 听取各支部上季度工作汇报及本季计划。党委进行点评, 并布置季度工作重点及当前重点工作。同时建立党建目标百分制考核量表,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党支部党建及先进性建设工程进行考核, 以促进党建目标的落实到位。二是抓特色党支部建设。根据各支部所在部门的特点和需要, 强化特色党支部建设。行政支部倾力打造“服务型支部”, 以人为本、优质高效、运转协调, 服务好科室、服务好临床、服务好党员群众。临床支部通过建设“创新型支部”, 精业务、重科研、强学科、充分发挥科室特色、自身专业及中医优势, 创新破难, 为增强我院建设助力。门急诊、医技支部创建“和谐型支部”, 以和谐共建为主线, 全面提升支部内管理、业务、服务水平。离退休支部努力塑造的“健康型”支部, 发挥老党员建言献策的作用, 使老党员们退而不休、老有所为。通过特色党支部创建, 使党务工作与医院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收到一定的效果。

3.3 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

一是开展“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 结合我院实际, 努力查找、破解在新医改中所遇到的难题, 并在活动中努力改善我院全体员工的工作作风, 全面提升员工敬业精神和医院整体实力。二是坚持纠、建、管并举, 建立反医药行业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实行医德档案和职工职业道德手册长效化管理, 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 并归入医德档案。健全和落实科主任年度工作述职制、谈心谈话制、内部审计制、重点岗位轮岗制度。三是落实文明单位创建长效管理。制定完善了《湖州市中医院文明细胞建设管理办法》, 进一步加强文明细胞建设管理。对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进行展示、考核, 营造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四实施党员关爱工程, 开展了“双千万结对”、爱心妈妈活动等;同时充分发挥信息与网络作用, 用短信进行廉洁自律提醒、开辟网络学习园地。五是院党委充分利用专业特点和中医特色, 以党支部为单位, 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进社区和送健康大篷车活动, 进行健康咨询、冬病夏治、冬季养生膏方滋补等健康保健服务。

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中, 活动空间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活动形式由单一型转向多样型, 党员作为活动的主体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 从而提高了党建整体水平, 使党务工作真正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服务, 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服务。

摘要:在新形势下,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中的作用, 必须以强化理论学习为基础, 准确把握党组织的职能定位, 找准基层党组织工作与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构建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采取多种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 拓宽发挥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构建卫生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周敬青.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路径选择[J].党政论坛, 2008, 1 (上) .

[2]于占涛, 郑光凤, 于振萍.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增强凝聚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0, (8) .

篇4:卫生组织机构

简称世卫组织,是联合国负责协调有关医药卫生事务的一个专门机构,其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最高水平的健康”。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际卫生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协助各国加强卫生业务以及促进消灭流行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等。WHO的日常业务工作主要可概括为下述8个方面:①研究和制订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向会员国提供咨询和建议;②组织卫生工作的国际协作、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③根据会员国政府的申请,提供技术援助与技术协作,如派遣专家、顾问、培训卫生人员,建立医疗预防与科研机构,提供奖学金,帮助会员国派科技人员出国考察、进修或进行合作研究等等;④编辑、出版医药卫生书刊、情报信息和统计资料等,如《世界卫生》(World Health)杂志、《世卫组织汇报》(WHO Chronicle)、《世卫组织通报》(Bulletin of the WHO)、《疫情周报》(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以及《国际卫生立法》、《世界卫生统计年报》和其他各种医药卫生丛书、技术报告、专著等。所有这些书刊均与各国有关部门进行交换并广泛发行;⑤制订、修订有关疾病死因及公共卫生方面的国际命名,统一专业词汇名称;⑥进行传染病的国际监督和监测;⑦制订药品、生物制品等的相关国际标准,促进其质量的不断提高;⑧组织与协调各会员国医药卫生科学研究的国际协作。为了使各会员国便于活动,WHO除设在日内瓦的总部外,在全球又划分为6个地区办事处,它们是:①西太区办事处(设在马尼拉);②东南亚办事处(设在新德里);③东地中海区办事处(设在亚历山大);④非洲区办事处(设在布拉柴维尔);⑤欧洲区办事处(设在哥本哈根);⑥美洲办事处(设在华盛顿)。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于1948年6月,我国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当时在日内瓦举行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时,旧中国蒋介石政府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我外交部即致函该组织要求恢复我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但由于美国等少数国家的百般阻挠,直至1972年第25届世界卫生大会时才通过了驱蒋和恢复我合法席位的决议,因此1973年5月第26届世界卫生大会时,新中国的代表团在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树则的率领下出席了大会并被选入该组织在大会闭幕期间的执行机构“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board)”。在由此至今的30年中,我国不仅每年出席大会,而且在执行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最近举行的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03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着重讨论SARS肆虐全球及人类面临的其他卫生防病问题。出席本次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女士。WHO自1948年6月成立至2003年5月第56届大会时的55年中,会员国已由当时的55个增加到192个。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中文等6种语言均被规定为世界卫生大会和执委会的正式语言。

《国际卫生条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是WHO各成员国须共同遵守的、关于国境卫生检疫的一个正式协议。其中规定各成员国必须及时通报的3种检疫传染病(Quarantinable Infectious Diseases)鼠疫、霍乱、黄热病和6种监测传染病(Surveillance Infectious Diseases)斑疹伤寒、回归热、流感、脊髓灰质炎、疟疾和天花(天花1980年已正式宣布被消灭),其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尽早制止这些传染病的爆发(Outbreak)或流行(Epidemic),并尽可能确保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发生同样事件,使这些病对商贸、旅游、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等诸多方面造成的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2003年1月至今WHO对SARS所采取的要求与具体对策,基本上是按本条例有关条款的精神实施的,尽管SARS尚未正式列入该《条例》。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一词按其原意是一门涉及“Epidemic”的学科,而Epidemic可以译之为“时疫”、“疫病流行”或“流行病”,所以流行病学的传统定义应该是“一门研究有关疾病流行的科学”。由于人们都认可只有传染性疾病才能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流行,因此这里所讲的“疾病”自然是指那些能在人群中引起流行的传染病、特别是指急性传染病而言,甚至将其称之为瘟疫。但随着全球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在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下降,作为社会性极强的流行病学的研究领域则不仅扩大到传染病之外的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原因未明疾病,而且还涵盖到包括精神卫生、健康促进、伤害、中毒、甚至异常生理状态、卫生事业管理等在内的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去。所以现阶段所谓流行病学,应该是一门研究疾病、健康、卫生事件(Health Events)等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科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研究,提出合理的、针对性更强的预防、保健对策和措施,并评价它们的实际效果。可以认为,它既是一门方法学,又是一门从群体角度来研究疾病与健康关系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学模式向生物的-社会的-心理的模式转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超大型城市不断增加、人口爆炸性增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社会动荡、恐怖、毒品等现象日益突显,以及国际商贸、旅游、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现代化交通速度的日益增快,使流行病学在新形势下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等也随之与日俱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篇5:学校卫生组织机构领导小组

一、学校卫生工作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_________(第一责任人)。副组长:_________

组 员:__________________及各班班主任。组长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总体布置。

副组长负责督促落实检查卫生工作的实施情况。组员负责各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学校各部门卫生工作分工情况

1.总务处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

(2)负责开展好“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为中心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3)按照饮食、饮水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学校食堂、饮水卫生管理工作。

2.教务处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

(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3)负责定期组织对教师、学生体格检查,建立师生体质健康卡,纳入师生档案。

(4)负责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等教学用房和教师办公室的室内卫生管理工作。

3.班主任主要卫生工作

(1)每天加强晨检,发现学生缺课,及时与家长联系,确认学生缺课原因并向医务室汇报。

(2)一旦发现班级内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医务室汇报,并与家长联系,做好教室消毒工作。

(3)每天到校后提醒学生开窗通风。

篇6:XX学校卫生应急组织机构

一、工作原则

1、以防为主:有效预防学校、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应急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学校安全周报、月排查等综合信息支持,准确预警,得力防范,防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以人为本: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应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师生伤亡。

3、依法处置: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确立统一领导、责任到人、决策科学、反应及时的处置方式。

4、分级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基层先行、逐级抬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模式。

5、快速反应: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确保在学校发生卫生事件后,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一)成立土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领导小组是全校紧急应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和指挥全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1.办公室:负责综合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事件动态,传达上级部门和领导的精神,协调各专业应急单位、专家、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工作;及时记录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置情况,组织起草公告、通报、简报等文字材料,按规定向县应急指挥中心报送。

2.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应当立即将相关信息以电话等方式向属地卫生、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小时内做出书面报告。

篇7:1.卫生管理组织

一、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劝阻吸烟人员:

二、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

遵守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督促单位从业人员定期预防性健康检查,认真做好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强化监督检查,保证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并对吸烟的顾客进行劝阻。

篇8:卫生组织机构

1 材料与方法

调查采用全市普查的方法,通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原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向全市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发放通知,要求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以电子数据及纸质调查表的形式同时进行上报。调查时间为2013 年7—8 月,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为2013 年6 月30 日。调查表回收率为100%。为保证调查数据质量,由专人负责逻辑校对,完成资料审核与输入,并通过电话回访核实数据,确保调查数据真实有效。为分析监督员结构趋势变化情况,课题组同时收集2004—2012 年上海市卫生监督员历史普查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07 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全市卫生监督员数量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2.1.1全市卫生监督员数量及区域分布情况

全市卫生监督员数量及区域分布情况见表1。全市卫生监督队伍共有1 260人,具有执法资格的卫生监督员有1 145人,其中市所168人、区(县)977人。全市每万常住人口平均拥有0.47名卫生监督员。其中,静安区、黄浦区卫生监督员密度相对较高,浦东新区、宝山区密度较低,每万常住人口尚不足0.30名卫生监督员。全市每百管理相对人平均拥有1.36名卫生监督员。其中浦东新区、宝山区、长宁区和崇明县每百管理相对人卫生监督员密度较低,小于1。

*:数据来源于2014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来源于上海卫生监督综合业务平台2013年有效监督对象数量

2.1.2近十年卫生监督员数量发展变化情况

近十年卫生监督员数量发展变化情况见表2。结合2004—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04—2013年上海市每万常住人口卫生监督员数量情况。由于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职能平移至食药监所,2005年全市卫生监督员人数大幅减少。随后,全市卫生监督队伍从2006年的1 001人增加到2013年的1 145人。但相对于全市常住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卫生监督员数量的增加微乎其微,每万常住人口卫生监督员数从2006年的0.51人降到2013年的0.47人,导致卫生监督员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不断增大。

2.2 全市卫生监督员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2.2.1全市卫生监督员结构情况

全市卫生监督员中男性共545人(占47.60%),女性共600人(占52.40%)。年龄方面,队伍平均年龄为39.10岁,20~35岁年龄段共483人(占42.18%),36~45岁年龄段共381人(占33.28%),46~55岁年龄段共196人(占17.12%),56~60岁年龄段共85人(占7.42%)。学历方面,本科学历人员居多,共922人(占80.52%);其次为专科及以下学历,共137人(占11.97%);研究生学历人员较少,共86人(占7.51%)。职称方面,高级职称84人(占7.34%),中级职称364人(占31.79%),初级职称322人(占28.12%),375人无职称(占32.75%)。职称类别方面,以公卫类和临床类居多,分别为493人(占43.06%)和227人(占19.83%),经济类17人(占1.48%),工程类12人(占1.05%),其它类别21人(占1.83%)。

2.2.2近十年全市卫生监督员结构发展变化情况

近十年全市卫生监督员结构发展变化情况见表3。年龄方面,2004年以来,全市45岁及以下人员比例有所提升,从65.96%提高至75.46%,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学历方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增长较为明显,从28.00%提高到目前的88.03%,但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较为缺乏,2013年仅占7.51%。职称方面,具有职称人员比例有所降低,无职称人员从0.00%增加到32.75%。专业方面,在监督所刚成立时,卫生监督员专业背景多与卫生防疫有关,如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毒理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监督所成立后,根据监管需求,招录面逐步拓宽,专业背景跳出了医学院校的范围,卫生监督员中有法学专业、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化工专业、统计专业、思想政治专业等专业背景的人员,但其比例仍然偏低,与卫生监督工作所需要的多方面能力还不相适应。

3 讨论与建议

3.1 全市每万常住人口拥有的监督员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工作压力较大

本研究表明,全市平均每0.47 名卫生监督员担任着1 万常住人口的卫生监督工作,平均每1.36 名卫生监督员负责100 个管理相对人的监管工作。根据《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 年—2020 年)》中“2015 年每万人口卫生监督员数达到0.60,2020 年达到0.75”的要求,目前上海市卫生监督员数量尚不能达到该标准,部分区(县)如浦东新区、宝山区差距较大。但考虑到2013 年职业卫生监管职能的调整,可能导致卫生监督员需求数量酌情减少。同时,相比2012 年全国调查的数据,全国平均每万常住人口配备0.43 名卫生监督员[2],可以认为,上海市卫生监督员配备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卫生监督的管理对象也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监管对象数量快速增长,监管领域不断扩大,社会要求日益提高,使得卫生监督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不断增大。因此,卫生监督员需要不断提升监管能力,与时俱进,实现卫生监督服务提供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3.2 全市卫生监督员整体素质较高,但结构有待优化

全市卫生监督员平均年龄为39.10 岁,35 岁以下人员占42.1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8.03%,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占39.13%,学历已达到了上海卫生“十二五”规划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5%的标准。

横向来看,相比全国卫生监督机构调查数据[3],2012 年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平均年龄为41.46 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8.65%,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占37.03%,上海市卫生监督队伍较为年轻,学历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职称水平持平。

纵向来看,全市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深化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迪斯尼乐园的建设和开园等,卫生监督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上海城市发展定位要求相比,卫生监督队伍年龄结构偏大,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队伍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需要吸引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同时要激励中青年卫生监督员,特别是2006 年起大部分卫生监督机构停止人员职称的评审和聘用后,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卫生监督队伍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年轻人员的专业技术发展和进步,为卫生监督队伍保持持续活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文链接]http://doi.org/10.13688/j.cnki.chr.2016.15296

参考文献

[1]陈刚,崔欣,孙肖潇,等.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现状研究课题概述与结果简介[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18(5):406-409.

[2]曹文妹,周保松,解凤民,等.《我国卫生监督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简介[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5,22(3):210-214.

上一篇:社区禁毒宣传方案下一篇:好朋友小学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