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2024-04-22

吕氏春秋(通用8篇)

篇1:吕氏春秋

经典古籍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徴。

著作概括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黄老道家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其书“基本上以道家为宗,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 。”是秦汉道家的代表作之一[1] 。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吕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昭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秦国丞相。

在战国时期,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多达三千人。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例如在相当全书总序的《序意篇》中就这样写道:“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 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当然,这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于战国时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吕氏春秋》以道为主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体现了道家的优点与特色。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刻舟求剑”的故事就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战国晚期的吕不韦,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人。他由商入政,扶立国君,进入政治高层。他志向宏大,主编《吕氏春秋》,留下了“一字千金”的典故。后人一般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在管理思想史上,这部书有着特殊的价值。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从学术角度观察,它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从管理角度观察,它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吕氏春秋》通过对先秦诸子的修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管理思想的全局性、整体性和深刻性上,都有自己的建树。从阴阳五行的理论架构,到经验主义的具体论证;从养生和贵己的“内圣”,到君臣之道和善治天下的“外王”;从个人和国家、社会和政权之间的关系调适,到自然之道支配下的生理、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互相配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吕氏春秋》总括先秦诸子,开启秦汉先声,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哲学意义上的自然主义,是对人类反省而形成的。反映在国家治理思维上,古希腊曾经诞生了自然法思想,以芝诺为代表的斯多葛派主张自然法,到古罗马的西塞罗,对自然法理论完整化体系化。自然法学说认为,人类社会的现存法律为人定的(包括制定法和习惯法),而超越于人定法之上的是自然法。所谓自然法,指存在于自然中的理性,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表现了自然的和谐和完美。人定法则由于人类的认识局限和私利屏蔽,肯定会有缺陷,因之,人定法必须服从于自然法。具体的法理,就是人定法自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不可能经由人定法来证明,而必须依赖于自然法来证明,不合于自然法的人定法没有合法性。合于自然法为“善法”,不合于自然法为“恶法”,恶法非法。在中国,老子的道,具有自然法的意义,但是,老子仅仅强调了“道法自然”,再没有细说。《吕氏春秋》则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通过十二纪,把人的行为与自然秩序一体化,在自然秩序中验证社会管理的正当性。

篇2:吕氏春秋

尽管是集体编写,但还是完美体现了吕不韦的政治理想和认知水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应天时,察人情,观地利,结合吕不韦及其门客丰富的从政经验和为官心得,博采诸子百家成一家之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和处世哲学。

推崇《吕氏春秋》的认为它集各家所长自成一派又青出于蓝。而反对的则认为不过是杂货铺,不足以成一家之言。

吕不韦是具有“立君建国”和以理一统天下的理想的伟大政治家;《吕氏春秋》也是以“理”为标准,兼容并蓄,融合各家学派之长的不朽著作,是先秦百家争鸣的完美收官之作。

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有金鼓所以一耳;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夫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者,其唯圣人矣乎!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习,不足以成也。

石之坚、丹之赤,本乎天然,“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并不是石和赤本身之选择。而人则不同,“豪士之自好者”,就看个人的志向和气节了。

韩非指出,君主不要显示自己的欲望,若君主显示出欲望,臣下将千方百计满足君主的欲望以献媚;君主不要暴露心意,若君主暴露心意,臣下将显示其异能以投其所好。所以君主能隐蔽好恶之情,臣下就能现出本质。君主要避免臣下伺察君主的欲望和好恶,投君主所好,设诱饵以钓君主。这样,君主才能根据臣下的`秉性委任不同的官职。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

要物为人用,不能人为物役。江南愤青陈宇曾开北京吉普与开路虎的朋友去西藏,陈宇十几万的车怎么舒服怎么开,返程时在半路跟一个小卖店老板谈妥等老板方便出藏时帮他开到成都,陈宇自己则乘机乘火车轻松走了。而他开路虎的朋友因为车只能加高标号油,而一路能加这种油的地方很少,再加上心疼豪车,因而一路上几乎因为伺候车子而生出大量烦恼。

李嘉诚戴300美元的西铁城表也是类似原因。尽管李也有百达翡丽等豪表,但戴那些表时要经常注意防磕防撞防汤水腐蚀,反而让人被物给束缚住了。而戴西铁城在磕碰下水洗澡时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不用费心考虑表的要求,这才是物为人用。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

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先知先觉,是因为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抓住了最关键的征兆表象,其实这并不是神奇也不是侥幸,而是体察出了事物必然的逻辑。

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人之心隐匿难见,渊深难测,故圣人于事志焉。圣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先知必审征表,无征表而欲先知,尧、舜与众人同等。征虽易,表虽难,圣人则不可以飘矣,众人则无道至焉。无道至则以为神,以为幸。非神非幸,其数不得不然。郈成子、吴起近之矣。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渫过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郈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笑。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休,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之曰:“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今去西门而泣,何也?”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古之善相马者:寒风是相口齿,麻朝相颊,子女厉相目,卫忌相髭,许鄙相月尻,投伐褐相胸胁,管青相月贲月勿,陈悲相股脚,秦牙相前,赞君相后。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其所以相者不同,见马之一征也,而知节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坚脆,能这长短。非独相马然也,人亦有征,事与国皆有征。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非意之也,盖有自云也。绿图幡薄,从此生矣。

“不知而自以为知”,个人的困厄往往是弄不清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里,国家的乱局十之八九是由执政者自以为比市场比百姓比企业家更高明而随意指导决策的乱作为所致。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名不徙立,功不自成,国不虚存,必有贤者。贤者之道,牟而难知,妙而难见。故见贤者而不耸则不惕于心,不惕于心则知之不深。不深知贤者之所言,不祥莫大焉。

富、贵者和贫、贱者谁更有底线、更讲信誉,是判断时代、制度好坏的精准试纸。所谓“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人类有勇猛精进、好大喜功的本能冲动,但又往往高估自己的见识智慧,不知道不承认自己的愚昧无知。 人世间的大悲剧,十之八九是自大无知导致的,或少量别有用心的人裹挟愚昧无知的决策者造成的,例如乌托邦、计划生育、计划经济、大月进、火葬与殡改、住宅用地管制、难民移民问题等等。

篇3:《吕氏春秋》成语浅析

一、《吕氏春秋》成语的结构形式

《吕氏春秋》中出现的成语可以分为直接采用《吕氏春秋》原句的成语、调整原文语序、改动或增加少数字词的成语以及从《吕氏春秋》故事、寓言中加工提炼而成的成语等三类。下面分而述之:

(一) 直接采用《吕氏春秋》原句的成语

这类成语是指后世沿用原书文字, 保留原有语法功能而形成的成语。《吕氏春秋》作为杂家经典和中华文化名著, 世代相传, 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中一些富于深刻哲理、含义丰富、形象生动的词语, 为大家所熟知, 并直接转化为成语。如:

(1) 竭泽而渔———《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 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

“竭泽而渔”字面意义是说抽干池塘里的水, 以捕捉其中的鱼。比喻目光短浅, 只图眼前利益, 做事不留余地。亦作“涸泽而渔”、“竭泽涸渔”。如汉·刘安《淮南子·本训经》:“焚林而畋, 竭泽而渔”。又如晋·裴松之注引刘向新序:“覆巢破卵, 则凤皇不翔, 竭泽而渔, 则龟龙不见”。再如姚雪垠《李自成》:“请皇上勿再竭泽而渔, 杀鸡取卵, 为小民留一线生机”。

(2) 鸿鹄之志———《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 鸿鹄之志, 有谕乎人心者, 诚也。”

“鸿鹄”是指天鹅, 因它飞得很高, 故常用以比喻志向远大之人。“鸿鹄之志”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志向远大。如《史记·陈涉世家》:“庸者笑应曰:‘若为耕庸, 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又如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 据英杰之才”。

这样的成语在《吕氏春秋》中占大多数, 代表了主流, 不能一一详解, 类似的还有“亡戟得矛” (《离俗》) 、“博闻辩言” (《疑似》) 、“不教之教” (《君守》) 、“不偏不党” (《士容》) 、“殚智竭力” (《本味》) 、“道而不径” (《孝行》) 、“伐性之斧” (《本性》)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尽数》) 、“扬汤止沸” (《尽数》) 、“天下太平” (《大乐》) “五脏六腑” (《达郁》) 、“烟视媚行” (《不屈》) 、“言行相诡” (《淫辞》) 、“以利累行” (《审为》) 等。

经分析以上成语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吕氏春秋》里都只是一般的句子, 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表示某种具体的意义, 后来经过长期的使用转化为成语, 成为一个凝固的整体, 意义上也不再是词义的简单相加, 使用的时候相当于一个词。

(二) 调整原文语序、改动或增删少数字词而成的成语

这类成语是后人在《吕氏春秋》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简略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主要方法是删减、增加个别字词, 或是对原文语序稍加调整, 使原文语句凝固成四言成语, 以达到精简含蓄的表达效果。

(1) 东面而望, 不见西墙———《吕氏春秋·去尤》:“东面望者, 不见西墙;南乡视者, 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改造为成语“东面而望, 不见西墙”。该成语字面意思很简单, 是指向东面看, 看不到西面的墙。用来比喻主观片面, 顾此失彼。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会己则嗟讽, 异我则沮弃, 各执一隅之解, 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 不见西墙也”。

(2) 身在江湖, 心存魏阙———《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为詹子曰:‘身在江湖之上, 心居乎魏阙之下, 奈何?’”

改造为成语“身在江湖, 心存魏阙”。魏阙是指朝廷, 该成语比喻虽然不当官, 却关心朝政。如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余独坐一隅, 孤愤五蠹, 虽身在江湖, 而心驰魏阙。”

这样的成语还有“舍本事末” (《上农》) 、“因噎废食” (《荡兵》) 、“一夔已足” (《察传》) 、“按兵不动” (《恃君》) 、“贪小失大” (《权勋》) 、“物极必反” (《博志》) 、“泽及枯骨” (《异用》) 、“发指眦裂” (《必己》) 等。

(三) 从《吕氏春秋》故事、寓言中加工提炼而成的成语

此类成语是将《吕氏春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语句的意思加以概括, 摘取其中的主要成分或新加成分组合成的。

刻舟求剑———《察今》:“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刻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止, 从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概括为成语“刻舟求剑”, 本指在船上刻记号, 寻找失落水中的剑。后比喻方法不对头, 拘泥固执, 不知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如:唐·刘知几《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 而言无变革, 此所谓胶柱而调瑟, 刻船以求剑也。”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受人家国之托者慎无刻舟求剑, 托名为儒, 求治反之乱。”

这样的成语还有“罄竹难书” (《明理》) 、“尝鼎一脔” (《察今》) 、“掩耳盗钟” (《自知》) 、“分行同气” (《精通》) 、“射石饮羽” (《精通》) 、“癣疥之疾” (《直谏》) 、“宵鱼垂化” (《具备》) 、“丁公凿井” (《察传》) 、“鲁鱼亥豕” (《察传》) 、“良工巧匠” (《不广》) 等。

二、《吕氏春秋》成语意义的演变

见于《吕氏春秋》中的成语在后来使用过程中, 大部分保留了《吕氏春秋》中的原义, 但是, 还有一小部分的成语,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 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其含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与最初的意义稍有不同, 综观《吕氏春秋》一书中的成语, 最具特色的是该书中的成语在后世的演变中普遍产生了比喻义。

(一) 与原义保持一致的成语

(1)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 过卫, 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 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 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古今义都是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

(2) 博闻辩言———《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古今义都是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3) 不教之教———《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 不言之诏。”古今义都是不以直接的方式教育。指自然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熏陶。

此外出自本书的成语如“殚智竭力” (《本味》) 、“道而不径” (《孝行》) 、“烟视媚行” (《不屈》) 、“言行相诡” (《淫辞》) 、“按兵不动” (《召类》) 、“物极必反” (《博志》) 、“宵鱼垂化” (《具备》) 、“良工巧匠” (《不广》) 等均属此种情况, 其古今含义始终保持一致。

(二) 古今语义存在差别的成语

(1) 贪小失大———《吕氏春秋·权勋》:“燕人逐北入国, 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今贪于小利而失于大利者也。”原指因贪金而致失国, 现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

(2) 射石饮羽———《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 矢乃饮羽, 诚乎兕也。”原形容射出的箭力量很大, 后来泛指武艺高强。

(3) 舍本事末———《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不令则不可以守, 不可以战。”原指弃农从商, 古以农为本, 以商为末。后用来比喻做事情只在枝节上下功夫, 放弃了根本或轻重主次颠倒。

(三) 现在多用比喻义的成语

(1) 立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舆隶, 至贱也;无立锥之地, 至贫也;殇子, 至天也。”比喻能够容身的极小之地。

(2) 亡矛得戟———《吕氏春秋·离俗》:“矛非戟也, 戟非矛也, 亡戟得矛, 岂亢责也哉!”比喻有得有失或得失相当。

(3) 鸿鹄之志———《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 鸿鹄之志, 有谕乎人心者, 诚也。”比喻志向远大。

《吕氏春秋》中具有比喻义的成语很多, 不能一一详解, 故列举如下:“竭泽而渔” (《义赏》) 、“鸿鹄之志” (《士容》) 、“满而不溢” (《察微》)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尽数》) 、“扬汤止沸” (《尽数》) 、“五脏六腑” (《达郁》) 、“舍本事末” (《上农》) 、“因噎废食” (《荡兵》) 、“罄竹难书” (《明理》) 、“尝鼎一脔” (《察今》) 、“掩耳盗钟” (《自知》) 、“丁公凿井” (《察传》) 、“鲁鱼亥豕” (《察传》) 等。

三、《吕氏春秋》成语中蕴含的儒学思想

《吕氏春秋》这本书是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一部著作, 它的内容庞大驳杂, 思想内容与先秦诸子百家的主张有着深厚的渊源。《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杂家”, (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对此书做出了较为公允的评价:“不韦固小人, 而是书较诸子之言独为醇正, 大抵以儒为主, 而参以道家、墨家, 故多引六籍之文与孔子、曾子之言。” (3)

中国传统文化, 其主流是儒学, 《吕氏春秋》中蕴含丰富的儒学思想, 它不仅是一部学术性著作, 它也是吕不韦“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 治理国家提供的思想武器”。 (4) 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 一般总是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 和词一样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以及功能整体性。 (5) 源自《吕氏春秋》中的成语, 其中大部分与原义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大部分能够反映出该书深邃的文化内涵。这些成语都显示了汉语大量吸收《吕氏春秋》思想学说的营养作为自己一部分的建筑材料, 涉及了《吕氏春秋》各个重要的思想文化领域。《吕氏春秋》所蕴含的儒学思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民本思想

《吕氏春秋》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儒家提出民本思想的目的是希望国君能够顺应老百姓的意愿, 关心民生问题, 解决老百姓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终实现政权的巩固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吕氏春秋》详细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政治理论思想, 并博采先秦诸子百家之长,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人为本思想理论体系。该书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成语主要有:

(1) 泽及枯骨———《吕氏春秋·异用》:“文王贤矣, 泽及髊骨, 又况于人乎!”

(2) 立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舆隶, 至贱也;无立锥之地, 至贫也;殇子, 至天也。”

(3) 舍本事末———《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不令则不可以守, 不可以战。”

(4) 竭泽而渔———《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 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

成语“泽及枯骨”指恩泽及于死人身上, 形容恩德深厚, 普遍。“立锥之地”指插下锥子的一点地方。比喻能够容身的极小的地方。“舍本事末”原指弃农从商, 古以农为本, 以商为末, 说明了该书对农业的重视, 对人民生存的担忧。“竭泽而渔”指抽干鱼塘里的水, 以捕捉其中的鱼, 这是一种只图眼前利益, 不够长远的做法, 是应当否定的。该成语恰恰反映了人们对农业生产方法的反思与认识。这些成语无不折射出了君主对人民的重视和关心, 正是民本思想之所在。

(二) “和”的目标与“教”的手段

“和”的目标, 即追求“和而不同”。《吕氏春秋》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 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向心力和包容性, 实际上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尚中”在先秦时期自觉地、较为成熟地体现。“教”的手段, 即重视教育及教化的积极功用。《吕氏春秋》以儒家尊师重教的思想为核心, 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思想, 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稳定和谐, 推动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提供了精神的动力与支持。例如成语:

(1) 伐性之斧———《吕氏春秋·本生》:“靡曼皓齿, 郑卫之音, 务以自乐, 命曰:‘伐性之斧’。”

(2) 不教之教———《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 无言之诏。”

(3) 宵鱼垂化———《吕氏春秋·具备》:“三年, 巫马旗短褐衣弊裘, 而往观于亶父, 见夜渔者, 得则舍之。”

成语“伐性之斧”指毁坏性命的斧头, 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吕氏春秋》将情欲与养生结合在一起, 明确提出了“节欲”的主张。“不教之教”指不以直接的方式进行教育, 在自然的言行中进行熏陶。这与孔子的教学理念相契合, 也正是我们当今教育所追求的。“宵鱼垂化”是形容地方官吏治理有方, 善于教化。这些成语正是《吕氏春秋》“和”的目标与“教”的手段的具体体现和有力的佐证。

(三) 认识事物的方法

《吕氏春秋》为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 在研究政事时十分注重认识事物的方法与途径, 并且运用儒家洞察社会的认识方法, 指出观察事物要察其秋毫。这种“察其秋毫”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仔细辨别传言。这样的例子在《吕氏春秋》成语中有明确的体现:

(1)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 过卫, 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 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 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是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

(2) 一夔已足———《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 信乎?’孔子曰:‘……若夔者, 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 非一足也。”夔相传为尧时的乐正。孔子答鲁哀公问, 说“足”是足够的意思, 表示有夔一人就可以制乐。后用成语“一夔已足”比喻只要是专门人才, 有一个就可以了。

(3) 丁公凿井———据《吕氏春秋·察传》记载, 春秋时, 宋人丁某家中挖了井, 不须外出汲水, 节省一人力, 于是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比喻语言辗转传误。

《吕氏春秋》为了适应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政治需要, 试图在意识形态上统一天下的思想, 吸收诸子百家之长, 并加以融会贯通, 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等多方面内容的杂家理论体系。特别是保存了大量的儒家思想言论片段, 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前期的思想基础, 也为后人研究先秦时期儒学思想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该书中的成语虽只有近五十条, 但是这些成语以它表意丰富, 结构缜密、功能完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等优点在汉语宝库中熠熠生辉, 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吕不韦著.高诱注.毕沅校.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2]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3]刘万国, 侯文富主编.中华成语辞海[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4.

[4]韩省之.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89.

[5]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篇4:吕氏校长 历城春秋

历城的冬夜,北国的寒风张狂肆虐。学校宿舍里几个男孩一边哆嗦一边“卧谈”。

“我盖了三层被子,脚还是两根冰棒,好冷呀!”“怎么办呀,这样下去,咱该给冻死了。”“要不,咱给强哥反映反映?”

漆黑中,一个平时被叫做“老大”的孩子正义凛然地拿出了手机,发短信跟“强哥”交流了起来。剩下的男孩抓紧被子,边竖着耳朵听动静,边迫不及待问“强哥说啥?”

老大“哒”一声关掉手机,神气得不行:“强哥叫咱们先睡,这个问题他会想办法的。”

几个孩子拥着一份寒冷中的期冀渐渐入梦。

第二年冬天,所有学生宿舍都安装了空调……

这几个男孩都是济南历城二职专的学生,而他们口里的“强哥”就是历城二职专的校长——吕学强。用手机短信和学生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也反作用于学校建设,这算是吕学强这位“80后”校长在学校管理举措上的首创。当然,执校四年,将历城二职专从落寞惨淡引向欣荣发展,“强哥”的制胜奇招绝非仅止于此。

你别无选择

2008年8月29日,吕学强永远记得这个日子,因为自己的人生轨迹至此折转。那时他还是历城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刚从震乱痛伤的汶川接护一批学生回来。

教育局开会,他就安安分分地端坐聆听,当领导在发言中提到“任命吕学强为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专校长”时,不知是否汶川之行带给他的惊惶疲惫尚未平息,他竟半天没有反应,直到身边的同事一再推搡提醒,他才慌乱地站起身,对着周围领导示以尴尬的微笑。

待到吕学强把整件事情从头到尾捋清之后,“请辞不做”是他的第一个想法,因为这是绝对的明智选择:

其一,历城二职专自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的工业经济潮短暂地“热”了一把之后,就一直处于冷寂的边缘,师资弱、环境差、生源短、关系杂。

其二,吕学强当时只有28岁,在教育局工作颇得同事信服领导赏识,自己也很享受带着几个年轻人一起做事的状态,快乐而有前途。但自己这样年纪轻轻,如果要去一个几乎“龙潭虎穴”的学校,管理那帮早已刀枪不入的老教师和快要上天入地的野孩子,如何招架?

这校长当不得!但领导只有一句话:你年轻,你不当谁当?

当天下午,吕学强就被教育局的领导推到了历城二职专大会议室的讲台上。在场的老师们多少有些傻眼:这么个小伙子就是我们的新校长?

这个别无选择的校长就此已成定局。

潜伏

吕学强告诉记者,最后学校能成功地转变,自己也没什么秘诀,就是性格里有一股劲儿,做一件事就把一件事做好的劲儿,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劲儿。

在历城二职专担任校长的第一学期,吕学强说自己没干什么正事,就只是演着正在热播的连续剧“潜伏”。

潜伏才能发现真实存在的问题。

汽修实训室里,王老师正在清理东西,准备锁门。吕学强乐呵呵走进来。“老王等会,我来看看。”老王有点慌张,殷勤地不住应承。吕学强发现很多机子都是坏的,有的还生锈了,问老王是怎么回事。老王有些支吾。吕学强拍拍他的肩,有什么情况说给我听吧,不怕问题大,就怕瞒着,瞒到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学校就毁了。老王叹了口气……

就这样,跟老教师“拉呱”,了解学校的教育生态,理解老师们的心理状态和形成因素。偷溜进教室听课,观察老师和学生的上课情况,分析总结他们的弊病。和学生及家长聊天,听他们谈对学校的看法和期望……

通过大半学期的调查,吕学强把清了历城二职专的“病脉”:往高处说是学校缺乏教育理念,老师缺乏发展方向,学生缺乏人生信心:说实在点就是风气不正,缺人情味。

迷途星光

和为根基,爱为灵魂。吕学强一直认为改变学校人心温度是改变学校整个风气,最终让学校获得发展的前提。

新学期开始,学校的老师们人人都收到一份神秘礼物,打开盒子一看,不觉讶异:一瓶鞋油,一把梳子,一面小镜子——以往很多老师在穿着形象上极为随意甚至邋遢,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不好示范。老师们领会了校长的关心和用心,以后便注意在着装仪态上“为人师表”。

学校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关系冷漠恶劣,见面形同陌路,背后闲话脏话。吕学强带头向每一个见面的学生、老师主动问好,一开始很多人都感到可笑或尴尬,但渐渐地有学生老师开始模仿,一年下来,配合“和爱”文化的渗透,学校人际关系变得舒畅和睦。

一件事情让吕学强触动很深。

他无意中翻看学生周记,发现内容不是秋天黑夜就是离别哀伤,基调悲凉。中职学生大多是所谓“输在了起跑线上”的孩子,不是按通常标准来看“智力迟钝”,就是“问题少年”。心理往往自卑、叛逆、冷漠、绝望。

“四心育人”德育管理机制是一种努力,希图用爱将孩子心灵的茧剥开。吕学强坚信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微笑面对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做朋友;班级管理实行专职班主任亲情化管理……

很多老师习惯了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与学生相对立的教师姿态,一时很难转变,吕学强就做给老师们看:和学生称兄道弟“拉呱”;和学生一起打篮球,体力不支时认输受罚;遇到上课捣乱的学生偷偷提醒,并和他达成好好学习就保证不告诉班主任的“秘密承诺”;开通“校长在线”短信通道,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心声,为他们解决问题……老师们慢慢跟着学,放下“先生”架子以后,突然觉得很轻松,孩子们不再是天兵神将牛鬼蛇神,再皮再野不过是个孩子。

学生把心打开了,还没有把人生打开,因为缺乏建设人生大厦的基石——自信。

“校园满天星”文化活动是吕学强一个用心良苦的愿望,他带领老师们几乎拿着放大镜在这群曾经被社会和自己放弃了的孩子身上找闪光点:歌唱之星、技能之星、勤学之星,甚至踢毽子之星、洗衣服之星……

nlc202309021300

一次颁奖典礼结束后,有位家长打电话给吕学强,几乎哭了半个小时,他言语笨拙,大致意思是以前每次被老师叫到学校都是批评孩子,这是第一次例外。

“双百方针”

学校学为本。

吕学强“偷听”一个老师讲课,发现老师教学刻板僵硬,底下学生三分之二在打瞌睡。有点憋不住火,冲进去把老师请到一边自己上起来——他在进教育局前当过老师,什么课都教,课堂有声有色,学生也来了精神。

这种情况在学校里不少见,也成为了吕学强的一块心病,直到他琢磨出教学改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双百方针”。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就是要把课堂弄得有趣,让孩子们喜欢、感兴趣,我要看到他们在教室里是切切实实学习而不是打瞌睡。”

校长“诏令”一下,老师们心领神会以后也都开始想方设法创新课堂。开头很难,但几经试验打磨之后,教学改革居然小有所成,老师们总结出了诸如“四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师生互换教学法”、“滚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其中尤以“滚动式教学法”最具特点。

滚动式教学法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项任务,所有小组的组合就是本堂课的全部内容;一个小组完成任务,下一个小组跟上,这就突破了教材、专业、场地的限制,使教学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让学生学习更有新鲜感,更有探知欲。目前,“滚动式教学法”已被确定为济南市职业学校重点研究课题,省内外有11个地市专程来观摩学习。

2012年历程二职专像经过了一季苦心耕耘的园丁一样,终于收获了她沉甸甸又甜蜜蜜的教育果实:

学生由08年不足800人发展到超过4000人,就业率四年保持100%,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单位……

在济南的冬天里,有残雪暖阳,记者跟着孙主任参观历城二职专校园。虽然寒气肃然,但校园里一些飘散着浓浓人文气和书卷香的建筑景观却让人心生温馨。弘毅楼,自强路,感恩亭。一面学生通往食堂会看到的墙壁上写着:梦开始的地方。孙主任指着一处有人物琴棋雕塑设计的“琴韵阁”说:当年这里还是一堆垃圾……记者感受着这些变化和时间,也想象着孩子们在这样润物无声的园地里慢慢舒展开来的微笑和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之路也恰如是语。吕学强说学校发展到今天算是度过了生存危机,但前路还是充满挑战:如何从规模扩张转战到内涵探索,学校的品牌价值如何提炼提升,老师因为学生膨胀而产生的发展瓶颈问题……这都是“强哥”接下来不得不应对的现实,问他是否“压力山大”,他憨实一笑,“还能怎么样呢,见招拆招呗!”

一校一世界,一长一春秋,岁月与教育相逢,吕学强便依从了这缘分,认真前行,没有功夫苦思梦想几何,意义几多——“我就是盼着孩子们将来好”——而梦想、意义却早已真水无香,自居其中。

编辑 李丰池

篇5:《吕氏春秋》读书笔记

这就是说出千古一句”奇货可居“的战国奇人——吕不韦,令我们尊敬的,不仅仅是他一生的丰功伟业,更是他的绝笔作——《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一部战国末年类似百科全书的一部震世之作,号称古今万物万事、明物揭理的书,故号”吕氏春秋“。书中分篇160,数目繁多,仅此取其一篇表达感悟: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谓全德之人。

普天下,人、动物、植物,所有生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感受着天地所给予的,但是,天地所能给予的,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资源是有限度的,能源是有多少的,可用的物资是限量的。一万个人,共同向一个靶子射击,靶子肯定不会不被射中,这个例子就很好这证明了,寰宇之间,生命繁多茂盛,如果一起损害一个物体,那个物体肯定会受到伤害,如果这些生命一味向天地索取,那天地的有限资源,就不会不被耗尽了。

所以我们要想治理好天下,就要保全每个生命,不要因为他们是渺小的,而无顾忌的伤害他们,也不要因为他们是桀骜不驯的而放弃治理他,当他们的生命、天赋、性格、人品得到了爱护或者规范,那么天底下就不会有违背道义和理性的事情发生了,没有了这些不良的事情,那么我们生存的世界就会纯洁,我们的身体就会向好的地方发展。

篇6:吕氏春秋的名言

2) 夫乐有适,心亦有适

3) 乐之务在于心和,和心在于行之适

4)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5) 目之见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

6) 事师之犹事父也

7)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只谓也

8) 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

9) 尺之木必有节,寸之玉必有瑕疵

10) 君子反道以修德

11)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12) 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13)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

14)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15) 以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吕氏春秋翻译

★ 雷锋日记里的名言

★ 沧月小说里的经典名言

★ 国学里读书的名言警句

★ 适合用在作文里的名言

★ 中国古文里的励志名言警句

★ 从《吕氏春秋》的天人观看其存在哲学

★ 里成语

★ 单位里自我介绍范文

篇7:《吕氏春秋》阅读答案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日:“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以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 加: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2)感激

2、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3、对比论证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篇8:《吕氏春秋》之于企业

超脱

《吕氏春秋》认为, 音乐是人对实践生活的能动反映:“凡音者, 产乎人心者也。”人心是指对现实的感受。大禹治水时, 途中认识了涂山氏之女, 两个人情投意合, 大禹家人安排迎娶涂山氏之女。但大禹突然接到水灾险情报告, 在准备举行结婚典礼的那一天, 来不及与涂山氏之女告别就赶到南方巡视去了。涂山氏之女并没责怪大禹, 日夜等着他平安归来。涂山氏之女生了病出不了门, 就叫她的侍女在涂山南面等候大禹消息。她自己作了一首歌, 歌曰:“候人兮猗”, 感人至深。周召公时曾派人采风, 收集到了涂山氏之女这首歌, 称之为南风。后人把它编入《诗经》, 叫做“周南”、“召南”。

故事反映了文化起源的一般规律, 所谓“感於心则荡乎音, 音成於外而化乎内”, 即为文化。这种“化”有三层意思:一是心中有“化”的需要, 二是要外“化”为包括音乐在内的表达形式, 三是可以内化于心灵。说白了就是要“化”解现实冲突, 或促进现实冲突在心灵里得到解决。

企业管理难免会碰到冲突, 管理者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 有诸多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团队、员工及其亲友往往要在两难中做出选择。作为现实选择的平衡和补救, 用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企业文化的雏形, 就像涂山氏之女的吟唱一样。

一般说来, 企业文化功能的表现形式为:第一, 工间娱乐。在紧张的劳作之余, 使人们心身得到放松。《吕氏春秋》中举的例子是, 人们在劳作之余, 拿着牛尾巴边歌边舞, 叫“牛尾巴”舞。虽有消遣的意思, 但和媚俗、单纯的寻欢作乐不同。第二、诉求沟通, 类似于老板、员工、亲友之间的联谊活动。《吕氏春秋》里讲, 炎帝生活的年代天下多风而热, 往往收不到果实, 炎帝就指定一个叫士达的大臣制作出五弦瑟, 祈求阴气。这实际上是向当时的人们做出一种姿态, 希望人们能相互体谅。第三、自觉敬畏。《吕氏春秋》里常提到的祭祀音乐就和人们的信仰密切相关。

企业文化有助于管理冲突的解决, 以相对“超脱”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果管理者不知怎样创建企业文化, 那是说他无暇顾及解决冲突的“超脱”形式, 没有去“采风”, 更没将其推广开来。“克隆”外来的企业文化并非没可能, 只不过其成败取决于能否发挥上面提到的功能。

愉悦

企业文化的“土生土长”并非自流放任;《吕氏春秋》所提到的采风是一个加工提高的过程, 如葛天氏之乐中的“八阕”就囊括了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载民”是指对民众的爱戴, 表现重民思想。“玄鸟”就是燕子, 是那个时代的母系图腾, 是对祖先的歌颂。“遂草木”之遂在古汉语中是顺从、成功的意思。“遂草木”就是让草木得以繁荣茂盛地生长。“奋五谷”即奋力争取五谷丰收。“敬天常”就是希望上天按常规进行, 不要出现灾变。“达帝功”是向祖先宣誓要达到祖先那样的成就。“依地德”表现的是对土地的崇拜和歌颂。“总万物之极”表现了对“大同”的憧憬⋯⋯从八个乐章的篇名可看出, 那时的“牛尾巴”舞绝非率意而为, 反映了葛天氏为帝的时代政治的谋篇布局。

在《吕氏春秋》对乐律内在结构的阐述中, 可看出乐律与社会生活节奏的共振。也许我们很难理解那种将十二个音律与十二个月的节气、政事对应起来的做法, 但可受到启示。企业文化须和经营规律合拍, 企业家不是音乐家, 即使是儒商也不能以文化大师自居, 企业文化是经营活动的精神支撑。企业文化的开展要有整体规划, 规划于“律”, 即据创业周期、产品周期、产业周期统筹安排, 提供备份, 到什么节律点唱什么“歌”, 实现文化与经营规律的共振。

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规划于“律”, 需要上升到制度层面, 但企业文化的制度安排是为了让人们乐于接受, 理想的状态是愉悦。一般管理制度的执行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而企业文化的制度安排应弱化其强制性, 使其更像一套默认、识别系统, 如看到红灯要停, 听到起床号要起床一样。虽依托的是制度的强制性, 但其直接表现是提醒和铺陈, 不乏善意。员工的愉悦同样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关, 即产生“乐于”奉献的动力, 甚至“乐于”做出各种形式的牺牲。制度的强制性虽可获得当下的执行, 却易产生逆反心理, 还会出现“按倒葫芦浮起瓢”的尴尬情况。所以, 让员工愉悦地接受管理制度, 使愉悦的执行蔚然成风, 就能充分体现一种管理智慧, 在管理者不在场的情况下, 员工也会习惯性地按制度要求去做, 当然, 这与管理者能奖勤罚懒、不分亲疏、言而有信的作风密切相关。

至治

《吕氏春秋》结构严谨, 但在谈到最美的音乐——制乐 (至乐) 时却文不对题, 讲了一个“至治”的故事:宋景公上任不久, 发现天上有代表灾变的“荧惑”星出现在宋的分野, 非常恐惧, 把太史官子韦叫来想一个避灾的点子。子韦说:“可设法将降临于君的灾祸转移到宰相身上。”景公说:“宰相承担着治国重任, 我不能害他。”子韦说:“可把灾祸转移到老百姓身上。”景公说:“没有老百姓, 我给谁当国君?这更不行。”子韦说:“把灾祸转移到今年的收成上也可。”景公曰:“那不等于去害老百姓吗?你别说了, 还是让我独自承担。”子韦拜倒在地说:“君上有如此胸怀, 上天有知, 一定能逢凶化吉。”这天晚上, 荧惑灾星果然远远离开了宋的分野。

上一篇:房产析产协议下一篇:门与墙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