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

2024-05-13

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共6篇)

篇1: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

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

地坛,一座废弃的园子,在史铁生的生命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他残疾之后,正如其本人所说,与地坛是缘分使然,地坛在他出生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他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他的祖母年轻时带着他父亲来到北京,它就一直住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的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待史铁生,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史铁生对于地坛的情感是深刻的。

一个频临绝望的年轻人与一个荒芜冷落的院子相遇了,一个在人生的青壮年时期失去了双腿与一个曾经玻璃珠瓦、玉砌雕栏、如今却朱红剥落、断壁残桓横陈,有过同样喧嚣的过去有着同样失落失意的现在,弥漫在我与地坛之间的是同样同病相怜,同样生生相惜的现在。不同的是,虽然有着同样的遭遇,但是有着同样不同内蕴的气质,一个烦躁,一个沉静,一个逃避,一个从容。由此注定这是一次最为倾心的相遇。如同步履艰辛、艰难疲惫的浪子,邂逅了优雅大度铅华殆尽的女性,心仪与欣赏紧跟着相遇的脚步不动声色的融入心中,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来到园中作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我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候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泽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且看到自己的影子。从此以轮椅为伴,与一个废弃的院子相依相伴。

地坛让他思考生命、思考命运,思考人生,回忆母亲,回忆母亲的情感,思考四季,思考上帝,一座废弃的古园,长年在此写作,思考,与史铁生就有了生生相息的情感,古园也似乎有了生命,一片落叶,一声鸟鸣,都是大自然中生命的召唤,如果说,作者的散文写的真实,写的感人,写的生动,如果说他的散文的写作秘诀则是因为地坛,这座废弃的古园给作者带来灵感和情感是深刻而又真实的。身体的残疾、宁静的思考、东西万物的思想、睿智的语言,这些既是上帝给予作者的礼物,同时也是上帝给予作者的悲惨。不知道这种悲惨的命运成就了作者的写作,还是写作本身就是作者的一部分人生阅历,总之,在众多的残疾人之中,史铁生那种对于生命的反思,既是在阅尽了人世繁华之后的宁静,也是在大灾大难之后的深思。

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园子,对于一般人来讲就是一个废弃的古院落,但是,在他的眼睛里确是那样的重要和富有灵气。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是可以带给作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来充实自己的写作。唱歌的歌唱家,玩耍的小女孩,一对中年夫妇都是作者写作的源泉。今后的那座园子也会是因为史铁生的作品而变得出名,变得让人们对于他肃然起敬,去寻找史铁生的身影。

我与地坛,似乎一个从始至终就与作者生生相惜的地点,这个地点的出现正是作者的生命源泉和写作源泉。地坛是自己的儿女,是自己的妻室,是自己的爱人,是与作者不离不弃的地方,他人上班的时候,作者就坐着轮椅去地坛,去思考,等到傍晚天黑的时候,作者又推着轮椅回家来,每天似乎是千篇 一律的生活,但是就是这样的重复和重复的生活里,作者的思想是在成熟和变化的,这种变化在文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是作者思想的成熟,还是文字的老练,是地坛带给作者的思考,还是作者对于地坛的挖掘和深思。两者是互为补充的。寂静的园子,一声鸟鸣和啼声都是可以引起作者的极大兴趣和好感。试想,如果没有地坛,如果没有那里的草木,能有今天作者的写作吗,也许作者的文字是存在的,只是带给今天的读者的内容不同。就没有了那样的寂静场合,甚至于是为了生存和生命带来的`另一种生命的解读。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不同的文学作品总是与作者的阅读和经历息息相关的,必然再充实的作者都要涉及到作者的思想本身的变化。天高云阔,草长莺飞,月圆月缺,都是一种生命的体现,只是自古以来这种对于万事万物的思想因人而异,有的看到花开花落而悲伤满怀,有的看到潮起潮落而思考满怀,地坛,今后是人们的一种纪念地点,是史铁生留给人们的一种思想空间的想像他的作品在苦难与救赎,宿命与超越,目的与过程等层面都表现了一种宗教意识,产生这种意识的根源是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在这种人文精神引导下独特人生体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扶轮问路》等佳作,可以说都是与那个院子分不开的,那个寂静的场所给了作者的空间是难以言说的,既然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能待我们去静静的体会,对于作者的文字也只能是带我们深刻的把玩之后才能了解那种细致入微的感情。

篇2: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

一、浑融的结构与深邃的主题

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结构,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采用追忆回想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两部分内容看似不相关,其实贯穿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在第一部分中,“我”去地坛是为了逃避现实;“我”思考了三个问题:①关于死。②为什么出生。③怎样活。在第二部分中“我”去地坛则是为了感受亲情,追念母亲,因为这里处处都有关于母亲的回忆。在这里“我”也思考了两个问题:①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②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两部分于是在不同的层次上突出了相同的中心: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不仅如此,作者在结尾处还用这样的语句将文章两部分结构融成一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因而这篇文章尽管篇幅长、容量大,行文奔放洒脱,却不失严谨,充分显示了作者结构行文的功力。

二、细节化的景物与传神的虚写

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动、新奇、细腻。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来表现渺小生命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创造出生命的辉煌。作者笔下的景物完全细节化了,它们富有穿透力地体现着作者赋予它们的哲理或是情感。再如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写秋天经霜的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着微苦的味道”,将秋叶的凋零写得那样快乐自在、祥和安逸,表现了作者热爱眷恋生命、顽强乐观的生存意志。

有时作者还在自己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中穿插虚写来传神。如写“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加入了这样的联想、想象:“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借助这种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又如“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此中的虚写突出了生命的成熟凝重、从容刚毅、坚强不屈、执著忠诚。

更多语文经典试卷、教学图片(朗读)、精彩课件、教学实录(教案)、读本资料、文学欣赏尽在语文轩网站:(语文发发发)

其实,文章第二部分表现母亲对作者毫不张扬的爱,就运用了设想的方式(设身处地地想象母亲当时的心理),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写。这些虚写很好地突出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强以及儿子的懊悔与痛苦。

三、哲理性的语言和真挚动人的情感

文章语言极富哲理性。如“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它告诉人们“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应该乐观面对,而对当时还未走出残疾的阴影的作者来讲,死亡的来临无疑也是痛苦的解脱,就像节日。又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常人眼中衰败的落日、泥泞的沟坎,被作者描绘得如此壮丽,其中寄寓着这样的哲理:生命充满劫难,而苦难的人生也能够辉煌和灿烂。

作者对古园景色的描绘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激情。如“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又如“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片刻不息”,作者用拟人、用声响、用敏感的心在捕捉着生

命的律动,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激情的东西,作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真挚动人。

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眷恋之情更是感人肺腑。母亲已逝,依旧在老柏树旁,在草地上、颓墙边,思念母亲的儿子,从雾罩的清晨,一直呆呆地坐到鸟儿归巢的傍晚,直至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幻想着母亲还会像从前那样再来这园中找自己,此中景色描写成功地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把儿子思念母亲的痛苦写得如此深沉悲哀。

篇3: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点滴感悟

史铁生的让千万读者共鸣的《我与地坛》, 令众多评论者“笔耕不辍”——从各个角度挖掘它的内涵。有感于母爱的震撼、有感于灵魂的拷问、有感于终极的追寻、有感于生命的涅槃, 透视人文精神、透视宗教精神。从“懵懂者”的角度写下点滴感悟, 期冀有一丝新意。

一、感悟悲哀

史铁生正值21岁的青春年少,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其悲哀的, 他的心理产生强大甚至是悲壮的落差, 他想到用“死亡”来逃避这种落差, 这也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且不论他是缺乏勇气, 还是思考思索“死亡的办法”, 总之他用了15年。同时, 地坛曾经有着“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值得骄傲的“高墙”和让人望而生畏的“玉砌雕栏”, 现在“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他们有着共同的被“捉弄”的命运, 一个被上天忽地收回了双腿, 一个历尽四百多年繁华而被废弃的园子, 他们产生了共鸣。于是, “15年前的一个下午,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地坛静候着史铁生的赴约, 他是幸运的, 在园子里, 他思索、挣扎、绝望、焦灼、煎熬、追寻、透悟、超脱……他因而有了合适的空间和充实的时间, 从而获得了似乎比“双腿”宝贵的精神家园。他终于战胜了“自我”, 寻找到人类唯一具有终极意义的精神寄托, 揭示活着的真谛过程, 演绎生命和死亡的哲理。

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但并非都能如愿。正如史铁生所言, 上帝是公平的, “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呢?世界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的苦难给这人间……假如世界没有了苦难, 世界还能存在什么?要是没有愚钝, 机智还有什么光荣?要是没有丑陋, 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命运?”上帝给予我们健全的同时, 也给予了我们奔波、忙碌。人潮人海中, 我们拼搏、我们争取、我们努力、我们奋斗, 在无休无止的匆忙中, 我们无暇理会自己的情绪与感触, 无闲理顺自己的精神和灵魂, 对万事万物保持着近乎冷漠的态度。太多的物质享受, 我们似乎得到了许多, 然而我们却缺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因为我们很少驻足思考, 很少去理性地体验和把握生活与生命本身。史铁生似乎失去了很多, 却因此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产生共鸣的地坛, 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而我们呢?有人说这是生活给我们的两难, 而我说这是我们的悲哀, 人性的悲哀。

二、感悟女性

当众多的作家呼唤“女性”、“女权主义”, 倡导“女人要活得独立, 活出自我”的时候, 他们考虑的是“女性要摆脱男权的控制”, 然而不论是基于女性天生的细腻、包容、坚韧等品质, 还是基于女性承受、牺牲、奉献等的社会责任, 史铁生的母亲虽然没有“男权的控制”, 但她并没有“活出自我”。

“母亲的一生是短暂的, 她似乎是为了奉献才来到这个世界上, 走过49个年头, 而当儿子终于在精神上顽强地站立起来, 她却悄然逝去, 甚至没来得及看儿子获奖的笑容。”正如史铁生在文中写的:“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 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

“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可这事无法代替, 她想, 只要孩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 可她又能确信一个人不仅仅是活着, 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之路;而这条路, 没有谁能保证他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 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母亲很聪慧, 有过自己的梦想, 而且十分美丽。她不满10岁时作文比赛就获得了第一名, 她年轻的时候也爱文学, 也想过搞写作。可为了儿子, 她奉献了一切。当她发现儿子在写小说后, 也是像为儿子找大夫、找工作那样抱着希望, 默默地到处为儿子借书, 顶雨冒雪推儿子去看电影。儿子双腿瘫痪后, 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常常对生活陷入极度的绝望, 这些母亲都默默承受了, 她总是变着法儿地想让儿子快乐。在《秋天的怀念里》, 母亲忍受着剧烈的肝痛, 央求推儿子去北海看花, 当儿子答应时, 竟然高兴得“坐立不安”地絮絮叨叨。母亲大口大口吐着鲜血被送往医院, 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读完这样感人肺腑的话语, 我们大都感恩于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教化。然而从女性独立角度来讲, 史铁生49岁的母亲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儿子, 她并没有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 或许她会说, 她享受这种过程, 享受这种亲情的体验。难道这就是她原本想追求的吗?

三、感悟思考

地坛是大都市里被遗忘的一角, 史铁生怀揣着受伤的心灵, 正需要一个清静的思考空间, 地坛“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来到史铁生的身边, 爱抚着他, 尽管他来到这儿是为了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度日如年, 思考至极, 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 正如“我”的残疾但并不屈服。在苦苦思索了几年后, “我”终于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史铁生苦苦思考后对死的问题的超越,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很显然是一个更难的问题, 他不仅仅需要思考了, 还需要信心和勇气, 需要实践和锻炼。

随后, 他将视线越出自身的范围, 思考来到这园子的其他人, 园子里的自然生命、四季更迭, 从观察中思考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史铁生在这些人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也看到了命运的不公与无常, 从而实现了对苦难的超越甚至对欲望的超越。然而他并不止于此, 他致力于探究生命的本质, 将有限的个体生命置放在天地宇宙之间, 置放在人类生命永恒流转、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宇宙坐标中, 实现了对生命个体的超越, 进入无限的宇宙空间。从文中看, 他认为孩子、恋人、老人如同人生的三个阶段, 人们像孩子那样欢天喜地地来, 像恋人那样恋恋不舍地留, 像老人那样无可置疑地走。在人类生命永恒流转的长河中, 他既是孩子, 也是老人, 正如太阳, “她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 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在宇宙这一欲望不息的永恒长河中, 拥有人间姓名的生命个体大可忽略不计, 更何况个体的生命、苦难及欲望。他超越了个体生命有限的必然, 把对生命的沉思带入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中。这也是《我与地坛》的精华所在, 也是他思考的极致。

当我们遇到困难彷徨时、失落时, 我们也应该以博大、深邃的胸怀思考, 超越困难, 这对我们来说, 也是认识生命的本质、好好生活的最佳方式。

四、感悟追寻

我们“轻轻地”来到这个世界上, 不论健全与残疾, 不论贫穷与富贵,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不论聪慧还是愚钝……只要我们活着, 我们就在追寻, 或许有的人想否认, 认为自己“心如止水, 宠辱不惊”, 其实, 无论如何, 无论怎样, 你都在追寻着, 活在世上的人们都在追寻着。只不过追寻的目标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不同而已。谁又能否认这一点呢?

拾灯笼花的少女是何等美丽, 但是命运却使她先天弱智, 这又是何等的残酷。但是, 事物就是如此, 不可能平等、完美、划一。至于谁去充当那不幸的角色, 那是相当偶然的, “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生命是偶然的, 苦难是无常的, 只能接受, 只能豁达, “就命运而言, 休论公道”。不与命运讨公道, 不和上帝论公平, 看待世界就会淡泊, 就会心平气和。

那个拉板车的长跑的朋友, 运气不佳, 不断参与, 不断地失望, 虽然没有结果, 但依然不甘心地说:“先别去死, 再试着活一活看。”终于他以38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一位专业教练对他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这时他很平静。他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 但是他的过程不让你觉得精彩吗?他也在追寻自己所要追寻的。

还有让人羡慕的坚持在园中散步的一对夫妻, 每天清晨唱《货郎与小姐》的小伙子, 独一无二的喝酒的老头, 单等一种鸟的捕鸟汉子, 来去匆匆的女工程师。在这些人物身上, 我们看到了一种共同的东西, 那就是人是活在现实中的, 不管命运多么无常, 不管未来有没有希望, 也不管生活的结果会怎样, 人都应该积极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生命重要的价值意义不是生活得最好, 而是不断追寻着我们心中的某个角落里的希望, 要最大程度地获得我们追寻的自由、幸福、快乐……

如史铁生所说:“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 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 比如说爱情, 比如说价值之类, 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可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呢, 是的, 我们因“欲望”而活着, 我们因欲望而追寻, 那么, 我们何不积极些?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地坛, 史铁生的精神家园[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 .

[2]卢芝兰.超越生死感悟母爱[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4) .

[3]陈永清.地坛、生命、母爱[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5, (4) .

篇4: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自然与生命 诗与哲 经典性

我与地坛像一对恋人,一旦相遇,便再也无法长久地离开;一旦相遇,心中的躁动便两相着落。于是我热忱地享受生命,在我双腿永远无法着落的地坛上,至此,我与地坛彼此静默十五年。地坛于我,就像是安置心灵的容器。

这便是笔者眼中的史铁生与他的地坛。

《我与地坛》发表于1991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此时史铁生40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为一体的散文。

“他觉得文学不仅是回应现实,而且是在一个千变万化的社会里头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不变的、那个所谓的终极意义。这个寻找的过程是‘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1]

《我与地坛》正是这样一个对自然、生存、生命、苦难、命运这些哲学母题的寻找:探寻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追问苦难之于命运的价值,关注人类之于宇宙的存在。也正是这种寻找使史铁生的散文成为“美文”,同样的,对“自然”与“人生”两大母题的阐释也使《我与地坛》成为“经典”。

一.史铁生对自然的解读

《我与地坛》中的“自然”与我们平日说的“自然”不尽相同,它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自然概念。狭义地看,《我与地坛》中的自然指的就是地坛。然而从广义来说,文中论及的园中事物,如古殿檐头、草地颓墙、老树石门、蚂蚁瓢虫、古柏藤萝,文中涉及的园外意象,如满地月光、石门落日、雪地脚印、雨燕之歌、秋风早霜,文中关于四季的比喻,关于园神的臆想都应该属于自然范畴。

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来看史铁生对于自然的定位、态度及存在意义,就可以分别得出以下论断:狭义的自然对于作家来说是“家”之存在,而广义的自然则是作家的“审美”寄托,作者在对自然的书写过程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自然崇拜倾向并将万物赋予意志,带有一定的泛神论色彩。

1.“家”之存在

“地坛离我家很近。……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2]

对地坛的描写从一开始就带了明显的暗示性意味。史铁生运用了“宿命轮回”观念来影射我与地坛的关系,打破了地坛与真实的家的界限,树立了地坛“家”之存在地位。之后,作家又将地坛环境定位为一种“家的陈列”:“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使得作家的心灵得到了归属感,此心安处是吾乡,从而推出地坛是史铁生盛放心灵的容器,寄托怀抱的家乡,故而史铁生对地坛的定位也不言而喻即“家”。

然而,这个“家”与我们世俗世界的家的定义又有不同:世俗之家上演着人间悲喜,而地坛却是个“宁静的去处”;世俗之家常有误会猜忌,而地坛却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世俗之家有时让人贪恋,有时让人厌倦,而地坛却让我“再没长久地离开过”。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契合程度上,地坛都完全符合“我”的心意,“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所以,史铁生所描述的地坛,像家而不是“家”,明显地表露出作家的个人喜好倾向,是作家主观构建的微型“乌托邦”。

2.“审美”寄托

审美是对美的审视,既包括对美的探寻,又包括对美的理解。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通过自然与心灵的通感,严肃而又认真地思考“美是什么?”这一命题。而地坛在作家审美,追美的这一过程中充当了盛放“美”的具象化容器,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念。

文本中的唢呐声无疑是一种象征,隐喻着“美的召唤”。我们一般认为,美无定则,而文中这样形容唢呐声的来由,作家说“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如果“唢呐声”是“美”的象征的话,那么“吹唢呐的人”则可以被认为是美的滥觞,美的本质,而美的本质是无法言说的,美的滥觞也是美学家一直追求而没有结论的谜题。史铁生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美学家,在追求美的道路中,他得出了“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这样的结论。

美有形态。美的本质无法界定,但世界上的美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这正是美的形态,美无常型。

美是永恒存在。无论时代历史如何变迁,无论审美倾向如何发展,人类思维中都会存在“美”的概念。它既具有共时性,又具有历时性。正如文中所说:“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在最后,作者写道:“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很多人下意识地会想到:这是生命终结的召唤,是迈向死亡之音。但笔者却认为,这正是史铁生的“皈依”,对美的皈依,他走向的是永恒的美的历史之流。这种“走向”,既是追求,亦是回归。

寄托审美,这是地坛之于作家的最重要意义。

二.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

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是其散文中一以贯之的命题,学界在此之前也颇多论述。本文主要以其轮回观、命运观、生死观三个维度来阐释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其轮回观主要体现在他在《我与地坛》文本中对“人生三态”的叙述;命运观则是以其对“苦难意义”的诠释为代表;至于生死观,更多的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以及面对生死两事的态度。三个方面并立而行,各抒己见,又互为表态,相互佐证,拼凑起史铁生完整的生命观。

1.“人生三态”与轮回观

“人生三态”指的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最后一节中描写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孩童阶段、情人阶段和老人阶段,亦是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三种状态:好奇状态、热恋状态、回归状态(抑或沉静状态)。

孩童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有无尽的精力与无数的念头,这可以看作人的青少年时期:人刚刚打开自由认识世界的大门,对一切都新奇,渴望尝试;情人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迷恋,他有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并且渴望享受世界、改变世界甚至创造世界,可以看作是人的成年期:人有能力去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对于固有的物质精神基础,或单方面享受以满足自我需求,或积极创造以期实现个人价值;而老人阶段的人则形成了对世界各自的独立的理解,走向生命的终结,回到世界的起源,这可以看作人的老年时期:人经历了好奇与热恋状态,开始回顾与思考,沉淀与升华,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走向死亡。

史铁生在这里对于死亡则称为“回去”,这一词是体现其轮回观的关键,他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种新生。他认为:“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我的死亡与孩子的诞生,正体现了生命不息,轮回不止的观念。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但是,那不是我吗?”是极其深刻的一问,其中表明了史铁生的轮回观:躯壳多样,但灵魂不灭。灵魂经历人生三态,再经过死亡的淬炼与出生的洗礼,复又重来,无止无息。正如他所说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欲望”,灵魂也是“欲望”。欲望不变,宇宙不灭,人类悲喜永恒上演。

2.“苦难意义”与命运观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无疑是他人生中的最大苦难之一;而他在明白母爱之前失去了母亲,这无疑又是他另一重大苦难。而命运的真正苦难其实在于其必然性与不可避免性。

生病贯穿了21岁之后的史铁生的生命全部。21岁史铁生大病,从此之后再也没能站立。他生前曾经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然而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却将生病视为别开生面的游历“由病悟理,妙语哲思挥洒于字里行间。”

然而,生病的苦难并不因其自嘲终结,在《我与地坛》中,我因苦难而暴躁,造成对我的母亲的伤害令作家再也无法挽回。作家在文中说:“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母亲对我的寻找,与我躲开母亲的寻找成为主要情节之一,而不幸的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体悟,母亲就先一步去了。“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寥寥几笔,便体现出丧母之痛与懊悔之意。

残疾、丧母、疾病都带给史铁生沉重的苦难,然而真正的苦难——命运的必然性才是最令作家感到绝望的。他在《病隙碎笔》中起笔便诠释命运与角色的独特解读:“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便调换。”[3]在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中有一段对于命运的绝佳阐述:“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之路。”[4]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于女教师O的塑造便是因袭了这样一种理念:“如果你站在四岁的O的位置展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

“命定之路”的反复出现充分佐证了史铁生对于命运的必然性的确定即定命论。定命论是史铁生命运观的最主要观点,也这种命运的不可琢磨性与不可改变性导致了史铁生的绝望,但同时当作家将自身投掷于宇宙万物之间,又将这“命定之途”看做是一种平衡,一种规律。

3.“生命礼赞”与生死观

命运的不公并不能阻挡史铁生对生命的热忱,他热爱生命以及生命的活力。

这体现在他在地坛中所看到的芸芸众生相:十五年风雨无阻来院子里散步的夫妻,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独一无二的饮酒的老头,朴素优雅的中年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家朋友,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和爱她守护她的哥哥。他赞颂着夫妻对爱情的诠释,小伙子对梦想的执着,老头体现的对个性的坚持,女工程师的生活态度,长跑家朋友的坚持与放弃,兄妹间相守相偎的亲情,他赞颂,这些努力活着,存在着的人们,这些鲜活并有所坚持的生命。

史铁生认为,生是既定的,人类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定了“生”的权利,而死也是既定的,同样人类没有自主权,那么,人类就只能努力活着,这种活着,无论呈现出怎样的姿态,都值得礼赞,因为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所以,生亦不可喜,死亦不可悲。这便是史铁生的生死观。

面对未知的死亡,史铁生选择了观望:“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5];也有着本能的惧怕:“怕死的心理各式各样。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6]却更选择了淡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7]

面对已然的活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是写作为了活着。”而史铁生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呢?再明显不过,史铁生的欲望就是活着,有意义地活着。写作是他承载意义的体现其生命存在的形式载体。这种活着的欲望之强烈,让人震撼。

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说:“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8]我想这是作家设想的最好的活着的状态。他在死亡残疾的阴影下彰显了一种欲望之力,对死亡不畏惧,对生活不轻视,令人肃然起敬。

三.“自然”与“生命”中的“诗”与“哲”

《我与地坛》的构思十分巧妙,它将作家对审美、秩序、自然、宇宙、轮回、苦难、人生、命运等宏大母题的思考,寄托在地坛公园这一载体上,从而使概念的诠释摆脱了空洞、晦涩、抽象等理论解释的危险,合目的地将概念具象化、平易化、诗意化,体现了史铁生作为哲人的深刻与作为诗人的优雅,这也是史铁生散文在当代文坛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主要原因。

作家对“自然”的用情之深使《我与地坛》显出浓厚的诗意,而他对“生命”的思索追问又使《我与地坛》蕴藉着沉重的哲思。“我与地坛”正是对位“人”与“自然”、“生命”与“自然”,二者既相互寄寓,又相互补充,作家用诗歌的深情礼赞自然,用哲学的深思讴歌生命。

“史铁生以‘无我之问或无果之行,去‘发现什么的根本处境,发现什么的种种状态,发现历史所曾显现的奇异或者神秘的关联,从而去看一个亘古不变的题目:我们的心灵的前途和我们生命的终极价值终归是什么?

史铁生因此可以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9]

“比天空更博大的,是人的胸怀。”史铁生身处地坛,同时将地坛的一切内化于心,试图通过对自然的感应,对宇宙的观望,追问人类的终极价值。而在对“自然”与“生命”的诗性追问中找寻到了最理想的平衡状态:

人类活着如同自然般自由,自然与人类同享活着的自由。

史铁生散文中的“诗”与“哲”也是这样平衡的关系。我们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不仅可以得到审美的净化,更可以摄取思考的快乐。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有机融合了“诗”与“哲”的文本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更深层次亦更具持久,这也是我们论证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性的主要论据之一。

另一方面,就文本本身而言,史铁生散文所涉及的“自然”与“生命”这两大主题,不仅是文学创作不可绕开的母题,更是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终极”问题。史铁生的思考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的,这种思考既是其行文的开始,亦是其行文的终极目的,故而我们说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是主题内容上的,更是思想内涵上的。

除了内质的经典性,史铁生散文的艺术手法也是其“经典性”的重要成因之一。语言的诗意优雅与深邃隽永,段落长短、叙述详略及抒情节奏的恰到好处,文本情绪的跌宕起伏与收放自如使其散文既完整又完美。在艺术上,《我与地坛》更可比是现当代散文集大成之作。

“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对史铁生散文内核的精练概括,也是史铁生散文经典性的有力论证。

身负残缺而自强不息,身遭不公却厚德待物;生而笔耕不辍,如夏花之绚烂,死时平淡安详,如秋叶之静美;其文其人都为“经典”,其诗其思是当代文坛永恒的光耀,这才是哲诗人——史铁生。

参考文献

[1]史铁生.灵魂的事[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

[2]史铁生.史铁生散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3.

[3]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史铁生.世纪文学60家·史铁生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7.

[5]王尧,林建法主编.薛毅著.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荒凉的祈盼——史铁生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6.

[6]刘锡庆.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

[7]汪雨萌.史铁生研究综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60-169.

[8]汪雨萌.史铁生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2013(3):122-134.

注 释

[1]王尧:《错落的时空·说史铁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55页。

[2]后文此字体不加特殊说明皆为引用原文。原文参照《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21页。

[4]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命若琴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348页。

[5]史铁生:《灵魂的事·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4页。

[6]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7]史铁生:《灵魂的事·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页。

[8]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43页。

[9]王尧:《错落的时空·说史铁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55页。

本论文系2015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0212895.

篇5:《我与地坛》(史铁生)教案

陷入人生困境

突然残废 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

显本真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 思考人生

生存还是死亡 生命自得其乐草木各显其美

永恒之景 生命永恒 太阳、雨燕

}得到启示

成为心灵家园之美 孩子的脚印、苍翠的古柏

夏雨的气息、秋叶的味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分析借鉴

1、珍爱生命、体验母爱

2、展现内心世界的“轮椅视角”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二、体味母亲的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三、依据以上示范分析,学生自己总结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讨论]

她是一位不幸的母亲;

她又是一位坚韧的母亲

本文刻画了一位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形象,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豪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本文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2.文章是怎样展现母亲的爱的?[讨论]

从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来写母亲对我的关爱。母亲理解我,她保证了我去地坛的权力;她甚至做好了一切母亲都不愿意做的最坏打算,“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独自承受着儿子残疾及由此带来的痛苦,她活得很苦,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母亲是苦难的,但很坚韧;“我”也是苦难的,那“我”该怎么办呢?然而母亲却早早地离去了,在“我”刚刚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无福享受我的一点快乐。看文章相关部分,齐读第14段。“又”想到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写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悲痛。母亲的死是我的至痛,至痛的心流淌出至情的语言。

[写母爱,并不是母亲直接表现的,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展开。这样写使文章尤为动人。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四、思维拓展

欣赏满文军的《懂你》,如果我们以史铁生的描写作为拍摄MTV的素材,你会选取哪几个镜头?体会亲情。[讨论]

今天听这首歌,和以往是否有点不一样。我们是否解读过自己的母亲,是否试着去解读母亲,是否去解读所有爱我们的人,是否为爱我们的人更好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不论是文字表达,还是表现手法,还是思想内容,都有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课后认真阅读的其他几部分(在《读本》上),请大家模仿本文通

篇6:史铁生《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这篇课文我读过、教过多次,但每一次与它接触,就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每当读到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时,总是让我难以释怀……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课文的最后。

(投影: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教师朗读投影的内容)

师:这一句话中有两个词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有谁能猜出吗?

生1:我认为可能是“车辙”和“脚印”。

师:为什么?

生:“车辙”代表我,“脚印”代表母亲。

师:(指名提问)你同意她的这个感觉吗?

生2:我也是选了这两个词。作者因为身体受到伤害之后,只能坐在轮椅上到地坛里度过他许多痛苦的日子,他母亲一直对儿子放心不下,远远地跟随着他。所以,这两个词实际上象征了母子俩的一段特殊的生命历程。

师:非常好。如果从全文的内容看,第一、二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怎么拟呢?

生3:我给第一部分用“我的车辙”,第二部分用“母亲的脚印”来做小标题。

(同学们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现在让我们沿着史铁生的车辙,走进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读了这篇散文以后,你觉得哪些文字直扑你的眼睛,打动你的心灵?

(给学生2分钟时间思考、整理)

生4:(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我认为这段文字写出了地坛的荒芜与衰败。这与作者残疾后的糟糕心情十分相符,让我看到了一个绝望的年轻人的内心。

师:他正是带着孤独而痛苦的心摇着轮椅走进地坛的。

生:所以他才会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多年。”“在人口聚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生5:(读)“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他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作者在地坛想了几年才想明白的一个道理,使我看到了一个人要穿越死亡是多么不容易,也更想知道他后面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师:事实上他想清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6:不管上帝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都应该坦然面对生死。

师:所以,当他进地坛的时候,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啊?

生7:孤独寂寞。

生8:淡淡的伤感。

生9:不应该是淡淡的,因为他有过死的念头。

师:一个人何以能把生死看淡?课文中有没有相关的文字?

生10:我觉得是在第五段。(读)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这一段是他在地坛里捕捉到的一些小生灵活动的画面。写得生气活泼,使人在面对生死选择时有一种生命诚可贵的感觉。

师:在荒芜的地坛看到了生命活力。但在你念的这段文字中,有一句话让我不解:“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一个空空的蝉蜕怎么能显示生命呢?

生:蝉蜕壳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它有生命的痕迹。

师:正是看到了这些生灵,才会让作者燃起生命之火,才会有对死的超越。

师:这样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生11:主要是描写景物,但它又能委婉地表达感情和思想。

师:所以,在阅读散文时,我们的目光总是被这样的描写性语言(板书)吸引。我也找了一段。(投影)请同学们齐读一下。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

师:这段文字给人什么感觉?

生12:这一段描写给人幽静寂寞的感觉。

师:它们能表现心情吗?请注意我有意省略了三句话,为什么?

生13:如果只看这段描写,只给人孤独与寂寞感,但是加上原文中的三句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就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魂牵梦萦的怀念。

生14:三句话都是“母亲已经不在了”的意思,作者反复这样说,渲染了内心的那种伤痛,强烈地打动我的心。

师:这些描写性的语言,生动形象,营造氛围,烘托心境(板书)。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应该关注另一种表达形式的语句。如(投影):“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第一句刚才有同学已经分析过,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说说第二句?

生15:这一句是作者在经历人生的巨大的打击之后,陷入了沉默的低谷、自卑的深渊,心情极度沮丧和颓废,殊不知母亲却比他更加颓废沮丧,但这份痛楚却不能在儿子面前有丝毫的流露,所以,母亲活得很艰难,是心的艰难。

生16:我以为母亲心中最大的担忧是生怕儿子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而想不开去寻死,所以看到儿子的孤独,母亲的心备受煎熬。

师:当时的“我”能不能体察到母亲的痛苦的心境?

生:不完全能。

师:所以,多少年之后,当作者把这段人生经历写出来时,我想他内心深处应是百感交集的,作者用这样凝练而蕴含哲理的话含蓄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我们在阅读散文时,要学会抓住这样的议论性语言(板书),品味其意蕴。

师:一篇好的叙事散文,不应该只是描写性语言和议论性语言最能打动读者的。同学们再看一看,读了这篇散文后,真正拨动你心弦的是什么呢?先听我念一段文字:(教师深情地朗读)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师:这段文字与前面所讲的有什么不同?它又有怎样的表现力?

生17:老师读的这一段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的第二部分基本上是这种委婉的叙述,但正是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情感。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这样的文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第二部分的第三自然段,注意读慢些,体味作者的情感。

(生齐读)

师:读了这篇文章,假如让我来写一篇叙述散文,我可能有大段的描述,也可能有精彩的经典话语,但我更多的会用平实的叙述来表达思想感情,在平实的叙述性语言的背后,贮满的是真情。

师:在生活中,在与亲人、同学、朋友的相处过程中,那份关爱、友情、亲情应该说是无处不在的,读了此文后,是否勾起你曾经的故事?是否让你想起中考的那段日子?给你们两分钟酝酿一下,然后即席叙述。

(同学们在沉思,两分钟后一女生举手)

生18:中考那段灰暗而苦涩的日子至今还在不时地咬着我的心。我未能如愿地考上省重点,我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枯坐发呆,我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我不忍对视父母那曾经期待的目光,不忍承受他们像往常一样给我的悉心呵护,我不想看他们的白发,白发刺着我的眼睛,更刺着我的心,我多希望自己能让黑暗吞没(生哽咽)……直到有一天晚上,当我从黑暗的房间走出来的时候,发现父母就在我的房门口,妈妈的一句话让我终生难忘:“女儿,把灯打开吧,你是你爸和我的灯。”(生泣。教室响起轻轻的掌声)

师:(沉静了一会儿)这是一段用心灵发出的声音,无须多加评述,掌声里有共鸣。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作者在地坛中摇着轮椅循环往复,他有没有走出地坛呢?是什么让他走出了地坛?

生19:我以为史铁生走出了地坛,他用创作实现了人生。

生20:我觉得地坛更像是一个生命的怪圈,作者没有被它吞没,而是超越了生死,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师:比喻太形象了。他成功的动力是什么?

生21:是他在地坛里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生22:除了他对生命的认识外,还有母亲的支持,母亲是他生命的航标,是他生命的支柱,这种无言的爱才使他最终走出地坛。

师:我想说的不仅是母爱,人间亲情都将会滋润着我们的一生。所以,当史铁生走出地坛时已经是一个新“我”了,生命与亲情(板书)是他前行的强大动力。

(投影,史铁生肖像及一段文字):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要走,这路不能再用腿去蹚,便用笔去找。”——史铁生

(生凝视)

师:看到这样一句话,看到作者在沉静思考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史铁生说句什么话呢?

生23:你夹在生与死的漩涡中用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你对生命的思考。

生24:谢谢您,您使我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

生25:你伟大的母亲并未死,她只是化作你精神的双腿,让你重新站起来,走出去。(掌声)

上一篇:我的家乡五年级优秀作文300字下一篇:学籍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