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老师外貌的作文

2024-05-03

写老师外貌的作文(通用11篇)

篇1:写老师外貌的作文

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这两颗大门牙“姿态”不一,形象各异,歪歪扭扭地向外龇着。说句实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心急如焚:有这两颗大门牙顶着,怎么教我们学语文呢?

没想到这两颗大歪牙还挺爱挑剔人呢。上课时,老师喜欢让同学们挨个儿朗读。而不管谁读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被“铲”出来,给予“斧”正。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朗读时吐字不清楚,含含糊糊的。这两颗大门牙可就对我大铲特铲了:“你这样不是朗读,而是说梦话。如果你长大当jú长,还是这样子给大家做报告,大家都会打呼噜的。”打他上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不得不对那两颗门牙刮目相看了。

背地里,我曾偷偷地问:“林老师,您的门牙怎么歪了?”他“嘿嘿”地笑着说:“我从小爱笑,不小心笑歪了。”开始我还半信半疑,后来我深信不疑了。

课堂上,这两颗门牙常常会蹦出一些使人忍俊不禁的话来,令我们开怀大笑。费超老是要在别人的催促下才写作业,林老师就对他说:“费超,你这种学习方式像挤牙膏,总要在屁股上挤一下才挤出一点点。你以后要不时地捏一捏自己的屁股。”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费超的老毛病从此就改掉了。

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不过门牙歪了好,你看我的心不是被这两颗大门牙死死地钳住了吗?

8我的老师

我有一位老师,她和蔼可亲,是一个值得个个人都敬佩的人,她就是我们六年级的的语文老师:吴老师。

她有着一头金黄的头发,弯弯的,特好看,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有着乌黑的眉毛,嘴巴保持着微笑,让我们看了觉得心里暖暖的。

她在我们心中一直都有这几种面孔,在上课时,她保持着严厉的面孔,一下课,她就不知怎么了,和同学们说说笑笑。

篇2:写老师外貌的作文

与众不同的张老师

张老师长得很普通。他今年30来岁,中等身材,稍微有点发胖。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但非常整洁,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他脸庞较长,下巴带圆,额头上有三条挺深的抬头纹。眼睛不算大,但看人时目光一闪一闪地放光,撒谎的学生最怕他这目光。不过更让学生敬畏的是张老师那张嘴,人们都说薄嘴唇的人能说会道,张老师却是两片厚嘴唇,冬天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儿,可是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

问题详细描述:如题 对于此问题现有4种方法来解决:

方法 1:X老师的眉毛黑黑的,圆圆的脸上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眼睛后面是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有时很严厉,有时又很温柔。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我最喜爱听她说话了,啥都晓得,她说的每一句都让我感到哪么神奇,让我明白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头上用蓝色的花扎了一条“马尾巴”,很美丽!总喜爱穿黑上衣白裤子,细细的高跟鞋,走在楼道里,发出“当当”的声音,真好听!她的手哪么细长,我总想啥时候摸摸它。老师就是用它,在黑板上给咱们写了许多许多的知识。老师,我真喜爱你!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是她滋润着咱们这些娇嫩的祖国之花,她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哺养咱们成长,传授咱们知识.她,中等身材,有一头棕色的卷发,洁白的瓜子脸,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罩着她哪双沉稳得来又明亮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纳嘴以及一对灵敏的耳朵。她平易进人,上课十分认真。讲课时,她常把难题用生活中的事例或者一些历史故事来琢磨给咱们听,让咱们一边听故事一边学知识,使我百听不厌。

有一次,有位同学在课堂上讲悄哪话,被她发现了。哪时她正面对着黑板写字,我不晓得她是如何发现的,可能是她的耳朵真的像顺风耳一样吧。哪位同学被她罚站了,可我看得出哪位同学很不甘愿站起来,是啊,有谁又想被老师批评呢!但面对着她,他仍然无奈地站了起来。

篇3:《藤野先生》是如何写老师的

《藤野先生》是中学语文的一篇传统课文, 我在五十年代初读中学时, 就读过。因此, 再要讲出新意, 恐怕并不容易。

我想从人教版教材的“研讨和练习”所出的一个题目说起———

“关于课文, 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 讨论一下,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 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 主要表现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 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 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在我看来, 《藤野先生》就是写自己的恩师的, 是《朝花夕拾》里“人物系列” (《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等) 中的一篇, 这一点不应有什么怀疑。之所以产生岐义, 是因为文章开头五段写的是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 当中又插入幻灯事件的叙述。且不说这些叙述都是和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别必有的交代, 更重要的是, 这正是鲁迅行文的特点:总是有许多的所谓“闲文”, 他的文笔有时荡得很开, 又能适时的收拢, 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还有一点, 则涉及本文的写法, 本文是通过自己和藤野先生的交往, 来写老师的;因此, 文章中显然有两个关注点, 一是“藤野先生”, 二是“我”, 更准确地说, 是在“我”和“藤野先生”的关系中来写他的这位老师的。

开头五段写“我”与中国留学生的格格不入, 写我在仙台生活的不适应, 都揭示了我生存状态的困境。而藤野先生正是在“我”无法摆脱困境的绝望的情况下出现的, 他对“我”的毫不经意中的关怀, 对我孤寂的心灵无疑是巨大的慰藉。

而围绕所谓“漏题”事件, 以及“幻灯”事件所引起的风波, 则揭示了“我”的另一个困境:作为一个“弱国”的知识分子在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的民族主义的狂潮中, 所受到的屈辱, 所感到的巨大压力, 所激发起的反省。藤野先生又再一次地用他“为中国”、“为学术”的大心, 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让“我”看到了另一类型的日本人, 另一类型的知识分子, 这对再次处于绝望的黑洞里的“我”, 无疑是一线光明的曙光。

我们读者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我”的这样的生存的、精神的困境以后, 才能理解藤野先生对于“我”的意义。有意思的是, 所有“我”的这些困境, 藤野先生都不知道, 他也无法了然, 他仅仅是凭借着一个教师的职业责任感, 以及一个医学研究者对学术的热情、忠诚, 做他应该做的事, 他也并没有特别看上这位中国的留学生。但越是平常, 越是不经意, 就越是珍贵。这也是藤野先生绝对没有想到的:他的这些自然表现, 却在“我”的心灵中引起巨大波澜, 并且引发出崇高的敬意———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 他是最使我感激, 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每当夜间疲倦, 正想偷懒时, 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 而且增加勇气了”。

如果熟读鲁迅的文字, 就会注意到, 这样的严正的文字, 这样的崇高的评价, 在鲁迅文章中是并不多见的。鲁迅多次说过, 黑暗的现实, 常常“增长了我的坏脾气, ———老实说, 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因此, 他总要努力地去挖掘、寻找“理想的人性”, “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 “教我惭愧, 催我自新, 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件小事》) 。在某种程度上, 鲁迅在“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时, 要写这篇《藤野先生》, 其实是要从自己青年时代老师的记忆中, 发掘出“理想的人性”来和现实对抗, 也和自己内心的“坏脾气”对抗。

但有些读者仍会隐隐地感到, 这样的评价似乎有些“小题大做”:我们已经说过, 藤野不过是做了他的本分的工作。但如果放在“藤野先生”和“我”的关系, 在“我”的精神成长史中的作用来看, 就会懂得这些严正和崇高的评价的深意:“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精神困境, 是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困境的。

这样, 我们也终于懂得, 鲁迅的那些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的“闲文”, 其实是并非无关紧要的。

而且我们还因此而发现了这篇《藤野先生》的两种叙述语调:在写自己的生存境遇时, 用的是调侃的语调;而在写到藤野先生时, 如上文所说, 用笔就严正起来。我在上中学第一次读《藤野先生》时, 就记住而且至今不忘的, 除了前文所引述的对藤野先生的那几句评价 (老实说, 我当时并不理解) , 就是这样的调侃味十足的句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文章怎么这样没头没脑的开头;“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顺手牵来的奇特的比喻, 在我的感觉中, 真是神来之笔;“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这实在是妙极了, 让我这个中学生好生羡慕!

应该说, 这样的两种叙述语调的交替使用, 就形成了文章审美趣味上的丰富性。———我们甚至可以感到鲁迅先生笔端流泻出这些妙语时, 他自己也是得意极了的。

这里也还提供了一个写作经验:一篇文章, 总是要有几处让读者一读就记住的“亮点”。鲁迅的《藤野先生》, 除了上文引述的几句外, 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 还有对藤野先生“黑瘦”的外貌, “抑扬顿挫”的声调的描写和强调 (在文章中前后两次出现) 。这是表现了小说家的鲁迅的才华的:他总是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用最简括的笔触, 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 这种笔法, 有些近似于画家的“速写”。

(二)

在人教版的“研讨与练习”里, 还出了一道题———

“对于自己的老师, 鲁迅只写过三个人, 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 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中的章太炎, 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应该说, 这是很好的一道题, 这样的“扩展式的比较阅读”, 是值得提倡的。不过, 提示要求学生通过比较, 认识三位老师的不同特点, 着重点显然在作者“写什么”:这或许还有可斟酌之处。在我看来,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 应放在“怎么写”上, 更准确地说, 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琢磨作者“怎么写”来把握作者要“写什么”。

如上文所分析的, 我们是从琢磨《藤野先生》的特殊写法入手来读这篇文章的:当我们把握了鲁迅“怎么写”———在“我”的生存、精神困境与“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的对照中来展开他的描写的用心时, 我们也就同时理解了鲁迅要“写什么”———他要通过藤野先生在自己精神成长中的作用来表示他对这位老师的永远的敬意。

我们也应以这样的方法来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的描写。因为我已另写有专文, 这里只作简要说明。总体来说, 用的还是对比的写法, 具体运用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全篇结构上的对比:将寿老师任塾师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相对照:“百草园”是“我”儿童时代的“乐园”, 而“三味书屋”却是一个“只要读书”的地方, “我”是怀着恐惧、不安的心情来到三味书屋, 并且和寿老先生见面的。因此, 描述一开始用的就是调侃的语调:“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 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而首先进入记忆的, 却是因为“怪哉”一问, 而引得寿先生“很不高兴”:第一印象中的面带“怒色”的这位三味书屋里的老师, 是可畏的。但到了文章快结束时, 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概可以称得上语文教育史上最后的师塾教育的经典场面:“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 “人声鼎沸”以后, “我们的声音低下去, 静下去”的时候, 老师却还在独自“大声朗读”———

“铁如意, 指挥倜傥, 一座皆惊呢;金叵罗, 颠倒淋漓噫, 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因为读到这里,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

有研究者查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原稿发现, 这里所使用的几个拟声词, 最初用的是“呢”、“呢”和“嗳嗳”, 后来改为“呢”、“噫”、“嗬”, 又加上了表示声音颤动的波纹线, 这就更加传神地还原了老先生读书的声韵。而对其朗读时的神态的描述里, 最初只有“仰起”, 修改时, 又加上了“摇着”的动作, 那就更把先生读书时的陶醉之态写尽了。 (参看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

而且我们发现了叙述语调的变化:由无情的调侃变为有情的幽默。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精心书写的一笔, 寿老先生的形象, 在“我”, 也在我们读者的心目中, 发生了一个逆转:由“可畏”变成“可爱”, 而且还有些“可笑”, 而可爱与可笑正是一块钱币的两面。

我们再来读《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此文写于1936年10月9日, 写完以后, 鲁迅仍觉意犹未尽, 又于八天以后, 即1936年10月17日, 着手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但文章未写完, 就突然病倒, 二日之后,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遽然离世。因此, 我们可以说, 鲁迅一生的写作, 是结束在对老师的追怀上的。这一点, 我们大家都要永远记住。

鲁迅如此追怀章太炎先生绝不是偶然的。这些年随着鲁迅研究的深入, 章太炎对鲁迅人生道路和思想的深刻影响, 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当然也同时注意到,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 鲁迅和他的老师之间的分歧, 即文章所说, 太炎先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用自己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 和时代隔绝了”, 并且不免被一些封建复古势力所利用, 这就自然和坚持五四传统的鲁迅、周作人这些老学生发生冲突。但值得注意的, 却是周氏兄弟的不同反应方式。周作人写了《谢本师》一文, 指责章太炎“好作不大高明的政治活动”, “先生现在似乎已将四十余年所主张的光复大义抛诸脑后了”, “这样的也就不是我的师”。这其实也是模仿章太炎的, 当年他因参加革命而被自己的老师俞樾逐出时, 也是写了一篇《谢本师》。而鲁迅却以沉默对之, 多年以后,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 如此谈到自己的“师弟之道”:“古之师道, 实在也太尊, 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 不妨叛之, 但师如非罪而遭冤, 却不可乘机下石, 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 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 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 心窃非之, 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几间破屋, 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以后若相见, 仍当执礼甚恭 (而太炎先生对于弟子, 向来也绝无傲态, 和蔼若朋友然) , 自以为师弟之道, 如此已可以矣” (1933年6月18日《致曹聚仁书》) 。而在写此信时, 周作人因自己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而与老师重新接近, 章太炎也重新接纳了他, 因此, 鲁迅在本文中提到的, 太炎先生“粹然成为儒宗, 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 至于仓皇制《同门录》成册”时, 《同门录》中周作人“大名赫然在焉, 但并无鲁迅……诸人” (见钱玄同致周作人书, 收录于《知堂回忆录》) 。这或许说明, 章太炎仍不忘鲁迅的反叛, 并未接纳他。

弄清以上复杂的关系, 我们就会懂得, 鲁迅写这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必然具有某种诘难辩驳的性质, 从题目看, 似乎应是一篇叙事文, 但他的实际写法却更近于一篇杂文。这是和我们前面讨论的, 关于藤野先生和寿老先生的回忆完全不同的写法。

而鲁迅首先要面对的, 是章太炎这位他最尊敬的老师的追悼会“在寂寞中闭幕”的现实。他的杂文式的悼念文也就由此而发。他敏锐地注意到, 太炎先生的追悼会是由“上海的官绅”主持的, 他们其实并不, 也不可能懂得太炎先生的真价值;而先生后来和时代的“隔绝”, 也注定了他“将为大多数所忘却”。这样, 鲁迅在文章一开始, 就写出了他所最敬爱的老师“寂寞”的, 可悲的命运。

作为一个深知老师的真价值的学生, 鲁迅必须为章太炎先生辩诬, 正名。他首先要和社会舆论论战。因而一论“先生的业绩, 留在革命史上的, 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 二辩先生后来“既离民众, 渐入颓唐”, “不过白圭之玷, 并非晚节不终”。由此而引出对其师的崇高评价:“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 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 后生的楷模”, 一切奚落, 攻击, 不过是“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但鲁迅的真正困难之处, 还在他的这一认识与评价并不为章太炎先生自己所认同, 因此, 他还需要和老师论战。太炎先生整理《章氏丛书》, 让学生选辑《章氏丛书续编》, 均“自藏其锋芒”, 不收“战斗的文章”。这是鲁迅最感痛心而又无可奈何的, 文章以“呜呼”一语戛然而止, 其中自有无限的感慨和悲凉。和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之间的这种既相通又相隔的心灵的, 情感的纠缠, 正是鲁迅一生中最后一个老师的记忆, 所具有的震撼力所在。

鲁迅也就此完成了他的教师记忆和书写———

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寿老先生, 是可畏, 又可爱、可笑的。

他的第一个外国老师藤野先生, 是可敬的。———其实, 他也有可爱、可笑的一面, 包括他的“抑扬顿挫”的声调, 他的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许多逸闻趣事, 以及总想知道中国缠脚女人“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的执拗———

真正影响他、纠缠他一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 则是最可敬, 也最可悲的。

这样的可敬, 可畏, 可爱, 可笑与可悲, 几乎是概括了“教师”的全部精神特质和他们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的。

而在鲁迅的笔下, 这一个个教师, 又是具体的, 活生生的;既有主导性的方面 (如寿老先生的可爱, 藤野先生的可敬, 太炎先生的可悲) , 因而形象鲜明, 又和其他精神特质相纠缠, 因而显得丰厚。

而且我们终于发现, 自己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可敬、可畏、可爱、可笑、可悲的老师。因此, 鲁迅的师弟观, 他的教师观察、记忆, 以及他书写教师所用的笔法, 都值得我们琢磨与借鉴, 并激发起我们“写写自己的老师”的冲动。

最后, 还有一点“闲笔”。除了这些回忆教师的实写的文章外, 鲁迅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写了几个虚构的教师形象。比如, 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里的“秃先生”, 就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先生又近视, 故唇几触书, 作欲啮状”;“字为鼻影所遮, 余也不之见, 但见《论语》之上, 载先生秃头, 灿然有光, 可照我面目”。“秃先生”可能有寿老先生的某些影子, 但鲁迅笔下已毫无敬意, 而有更多的嘲讽, 以至嘲弄的成分。

《野草》里的《立论》, 鲁迅也是用一个细节勾勒出一个教师的形象:“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 看着我, 说”, 但这位老师的“阿唷!哈哈!”, 就道出了他的圆滑, 世故, 这样的“人之师”是鲁迅所厌恶, 并要嘲讽、鞭挞的。

篇4:老师的外貌作文

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我最喜欢听她说话了,什么都知道,她说的每一句都让我感到那么神奇,让我明白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头上用蓝色的花扎了一条“马尾巴”,很漂亮!

总喜欢穿黑上衣白裤子,细细的高跟鞋,走在楼道里,发出“当当”的声音,真好听!她的手那么细长,我总想什么时候摸摸它。老师就是用它,在黑板上给我们写了很多很多的知识。

老师,我真喜欢你!

篇5:老师的外貌作文

两个小溶洞里却是多年未修剪的杂草,再往里面,就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垃圾、尘埃、蜘蛛网了。 沿着山脊往上,尽头是这座山岗核心——一对灰色的小眼睛。微微内陷,目光闪烁,在约3毫米的透明玻璃下审视着世间的一切。这对眸子神秘莫测,变化无常。做他的学生,要是你的表现够好,讨他喜欢,那对眼睛便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让你顿生如沐春风,熠熠生辉的感觉。

可要是你不幸被他划定为“后进生”,那对灰色小眼睛就会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冷酷、尖锐、犀利,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就好像被手术刀、X射线剥离得体无完肤…… 那对灰色的小眼睛上,也种着两块植被,不过显得茂盛了很多,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比这茂盛的是长在山顶的一堆草丛——一头柔软的黑发。

篇6:老师的外貌作文

我们的章老师眼睛很大,她生气或一直严厉的看着你时,你会觉得她的眼睛都快掉出来了。她的头发乌黑发亮,在金灿灿的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很漂亮。她的耳朵很长,像大佛。老师的脸型廋长,脸色红润,看起来很健康。她的皮肤嫩白嫩白的,一点儿都不粗糙。她经常说的一句话:“下不为例啊!

”老师很有个性,有很长时间她盯着一件衣服、一条裤子穿。她有时也会生气发火,但是她一会儿就会高兴起来我很喜欢我们的老师。

篇7:写老师外貌的作文

“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摹拟价值」

以上文字是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中的选段,虽然不足300字,但作者对蔡老师的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真诚实在,溢于言表。这一片段中,作者因事抒情,写蔡老师能“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而且处理得公平合理,读者很自然地就能认识到蔡芸芝老师确实太好了。也正因为如此,作者一想起蔡老师,就能清楚地回忆起她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对她的怀念心情油然而生也就合乎情理了。

这样的直接抒情,往往能使文章真切地打动读者。但在实际写作中,不少同学的抒情总给人“天马行空”或“无病呻吟”之感;有的同学虽然胸有真情,却不能很好地表达。这些同学应认真品味魏巍的《我的老师》,仔细揣摩文章的抒情方式,这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范本分析」

这段文字中,作者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直接抒发情感,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是排比式抒情;“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这是对比式抒情。作者还善于变换描述角度。例如写放假时自己对蔡老师的依依眷恋之情,先借助“默默地”“站”“看”等词,展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这样的波澜,至今还拍打着作者的心扉,使他终于忍不住变换了叙述的角度,把对蔡老师的称呼由“她”转换成“你”,变客观的讲述为直接面向蔡老师抒发满腔的感情。此外,作者还努力地挖掘标点符号的作用,灵活地借助标点符号来抒情。例如,选段中多处运用感叹号以表达难以言说的情意。

当然,该语段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是作者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它不是游离于记叙之外的,而是以事实作为铺垫。离开了具体、生动、形象的事实记叙,无论你堆砌多少富有情感的词藻,你的抒情,依然是苍白无力的。

「摹拟要求」

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写一段话, 抒情之前要有适当的记叙或描写。

「摹拟习作」

片段一 摹拟指数:★★

“哈哈,你的白衬衫成花衣服了……”身高比我高一头的同桌时常欺负我,那天,他又令我尴尬无比,甚至无地自容。顾老师及时出现并帮助了我。他不仅严肃地批评了我的同桌,还说我是“懂得宽容的好学生”。第二天,他又让我做了小组长。

一个老师帮助孩子主持了公道,这本是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可是如今想来,那时候的我却觉得拥有了无穷的动力!在一个处于弱势的孩子眼中,顾老师是多么公正而又伟大啊!

每逢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时候,我们就更喜欢他了。

还记得,班级排练舞蹈《青春舞曲》时,我只顾着看他给大家纠正动作,竟忘记了自己该做的动作。顾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有没有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崇拜!(缪慧语)

点评这段文字,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老师的崇拜和敬爱之情。缪慧语同学已经掌握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只是摹写的痕迹过于明显,没有与范本拉开距离。

片段二 摹拟指数:★★★

那天,我急着和伙伴去逛街,看见桌子上有一张50元的钞票,就顺手拿起来放进了口袋,也没和妈妈说。由于玩得尽兴,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妈妈问我,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妈妈毫不留情地训斥了我。从她那严峻的眼神中,我读懂了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必须为自己做错了的事承担相应的责任。

妈妈,您知道么?之后的几个周末,我都把一周的零花钱悄悄地放进您的抽屉,直到还清被我擅自拿走的50元钱。妈妈,您那如春风般细腻,如大海般宽容,如高山般严峻的母爱,让我从懵懂到明智,从幼稚到成熟,慢慢蜕变,慢慢长大。妈妈,成长的途中,有您做伴,我倍感幸福!(唐慧萍)

点评小作者首先叙写妈妈对“我”的严厉教导,然后改变人称,抒发“我”做错事后的内疚之情以及对妈妈的感激。这段文字,让人感受到了直接抒情所带来的感染力。但是,妈妈具体是怎样训斥“我”的?小作者没有进一步的描绘。“严峻的眼神”和下文中的“如春风般细腻,如大海般宽容”是否协调?也值得推敲。

片段三 摹拟指数:★★★★

夜色早已笼罩了世间的一切,而我依然在灯下默默地奋斗着。“快来吃橙子,热的。”客厅里传来母亲的催促声,我放下笔,走向客厅,心里却忍不住嘀咕:橙子怎么会是热的?

见我来了,母亲赶忙端出水果盆。只见里面盛满了热水,几片橙瓣,就像黄色的小船,依偎在水的怀抱中,静静地诉说着母亲的辛劳。

我低着头,默默地咀嚼着橙子,眼前似乎浮现出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母亲啊,寒冬的夜晚,您就是一支火炬,给我以温暖;您就是一支蜡烛,给我以光明;您就是一只渡船,送我到达理想的彼岸。(丁可涵)

点评生活中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欣赏爱的心。丁可涵同学细腻地描绘了母亲在寒夜里为“我”剥橙子的小事,在描述的基础上直接抒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体谅和感恩。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增添了美感,也让这份母女深情更加打动人。

片段四 摹拟指数:★★★★

一天傍晚,我和妈妈散步回来,听到一阵阵“叮叮”的敲碗声。我循声望去,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他正用一根竹筷有节奏地敲打着瓷碗。我好生奇怪,他在干什么呢?

正在思索间,“喵喵”,几只小猫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围在老人身旁。只见老人用筷子在碗中搅拌了几下,把碗中的食物倒在了路边一个破旧的碗里。几只小猫走到碗边,美美地吃起来……

原来如此!看样子,老人应该是常来这里的,而且,每次他和小猫之间的交流,就是通过敲碗来进行的吧?我本来觉得这些流浪猫很脏,很讨厌,可是,看看老人的举动,我惭愧了。它们只需要一份真诚的关爱,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些吃剩的食物……

多么可亲又可敬的老人啊!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里,您的这份爱心怎能不让我感动?(顾汀)

篇8:描写老师外貌的作文

我有一个舞蹈老师,她的名字叫沈阳,她非常的优秀,平时对我可温柔了,可是上课的时候却非常的严厉,我既怕她又爱她。

她长着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一头又黑又长的头发,白净的皮肤,苗条又匀称的身材,说起话来干脆又利落。

老师很严格,每个动作她都要求完美,她严肃而美丽。优雅的舞姿,独特的气质,把所有的学生带进舞蹈的海洋里。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喜欢上她的舞蹈课,在她的影响下,我也深深的爱上了舞蹈。

记得有一次,我的舞蹈动作做得很好,老师笑眯眯的表扬了我,可别小看这个表扬,她的这个表扬挖掘出了我心中宝贵的自信。

篇9:描写老师外貌的作文

张老师的脸是典型瓜子脸,是西瓜子脸而且修长,呈小麦色。头发是黑白相间,虽然很短但是显的很有精神,很帅气。眉毛很黑,像两条蠕动毛毛虫一样。

眉头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紧锁的,玩手机的时候,看书的时候,就连拍照的时候也是紧锁。眼镜是黑框的,有厚镜片一直架在鼻梁上方,镜片的后面是细小有光泽的眼睛。像两颗小珍珠。

脸上还有又多又散的小痣,有的又大又黑的。张老师的耳朵又小又圆,像两只小贝壳。嘴唇又干又厚,还有点卷,不像我们小朋友,一点也不厚的。胡子又乱又有点白,像头发一样但是没有头发那么多。最后,嘴下还有个双下巴。

篇10:描写老师外貌的作文

小张老师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她穿了一身朴素的衣服,不大不小的眼睛上带着一副眼镜,个头也不高,可总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小张老师上课生动活泼,让我至今回味无穷。尤其是“开小火车”时,那一道道口算题让我们觉得特别有趣,好像是在学习中游戏,游戏中学习。下课时,她会跟我们讲有趣的事情,而我们会找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来难住她。如果她答不上来时,就会笑**地说:“哎呀,我认输了!”

小张老师就是这么平凡,她用心培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一份真心,一份收获。小张老师,我会时时把您想起!

篇11:写老师外貌的作文

苏教版的教材中, 现代散文大概有五十篇, 占所教篇目的百分之二十六七。《藤野先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散文在频繁更换的教科书中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证明它确实是名篇中的名篇, 可以称之为“经典之作”。

我依据郁达夫的“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 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里有表现出来的个性, 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的观点, 确定了这篇散文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藤野先生。

2.体会鲁迅先生个性化的言语表达。

3. 感受鲁迅先生独特的情感认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研读文章

一、背景资料

(一) 从鲁迅先生的著作中, 我们可以看出, 其学生时代的三位老师———寿镜吾先生、章太炎先生和藤野先生, 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让他铭记难忘。那位读书痴醉时只管自己尽情“拗过去, 拗过去”的寿镜吾先生, 大家并不陌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生动描述。章太炎先生是鲁迅的国学导师,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就是回忆章先生的, 那是鲁迅先生一篇没有完稿的绝笔之作, 是他逝世前忍着极度病痛写的。藤野先生则是鲁迅日本留学期间的一位日本医学教授, 一个异国的普通老师让鲁迅先生念念不忘并专门撰文纪念想必是有原因的。我们会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找到答案。

(二) 鲁迅去日本的时候, 日本的国力正逐渐强盛, 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 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了中国的北洋水师, 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气氛。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 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 因此, 他们 (指中国人) 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 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 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 就常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 (为什么不回去流血?还在这里读书做什么?) 鲁迅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 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鄙视和轻蔑中间, 请想一想, 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 怎么能忍受这样的侮辱?

(三)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选择学医的, 因此1904 年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呐喊〉自序》中, 他谈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历程。他说:“我的梦很美满, 预备卒业回来, 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 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是两年后他决定弃医从文, 这是由于那次课堂上看幻灯片的经历。他说:“从那一回以后,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四) 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 年, 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 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 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 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 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 《鲁迅选集》出版, 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 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 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五)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 又过了相当的年数, 很可悲的是, 当时的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所以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 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 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 另眼看待。我少年的时候, 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 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 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 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 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 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选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二、自主阅读

(一) 请给文章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 阅读本文至少三遍, 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你读书的感受, 做批注。

(三) 本文的叙述结构是比较清晰的, 按在东京 (与藤野先生相识前) ——在仙台 (与藤野先生相识处) ———归国后 (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 的线索自然行文, 围绕藤野先生的“为人行事”把诸多材料有机组织起来, 丰富而不紊乱, 可谓“形散而神聚”。

1.课文的主体故事就发生在仙台, 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 整体感知课文。

(1) -段, 在___, 表达对______的厌恶;

(2) -段, 在___, 回忆与_______的交往;

(3) _-段, 在___, 表达____对的怀念。

2.速读课文, 练习一下概括能力, 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另外, 本文还延展开来, 写了两个“事件”, 一个可以称作“匿名信事件”, 你能说出另一个吗?

3.作者这样选材, 这样安排结构, 这样表达语言, 有什么效果, 如果是合理的, 是富于表现力的, 合理在哪里?表现力在哪里?

(四) 我想从人教版教材“研讨和练习”的一个题目说起:关于课文, 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 讨论一下,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 标题是“藤野先生”, 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 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 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 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 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第二课时———学写文章

《藤野先生》是一篇记人叙事性散文。文章笔法有致, 去粉饰, 剔雕琢, 朴实自然, 给人以清新之感, 表现了鲁迅散文质朴洗练的风格。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散”而“不散”的结构

(一) 形散:

第一部分:鲁迅写了在东京“清国留学生”白天黑夜不务正业, 寻欢作乐的生活。他们在“樱花烂漫”的大好春光里, 不知勤奋学习, 而是溜达闲逛, 以致使富有爱国主义的作者决定:“去别的地方看看, 如何呢?”这样的起笔似乎离题太远, 与标题”藤野先生“关系不大。

第二部分:

(1) 写了去仙台的路上, 看见“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时的感受, 以及对仙台的介绍:规模小, 冬天冷, 没有中国留学生;

(2) 初到仙台时受到的优待:学校不收费, “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一位先生三番动员自己搬到一家离监狱很远的客点里去;

(3) “漏题事件”和“电影风波”。

这三处是节外生枝的闲笔, 也与标题“藤野先生”不符。

第三部分:

惜别藤野先生后, “总还时时记起他”以及后面“点上一支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一段文字, 表面上看来仍没有紧扣藤野先生, 似乎“结尾不圆”。

(二) 神不散:

(1) 作者写东京环境的污浊以及“我”的憎恶, 无非是从侧面揭示:东京无可恋, 交代作者去仙台学医, 从而结识藤野先生的起因, 为以后突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伏笔。正如欲画花红, 先画绿叶一样, 这些“闲笔”起到了“烘云托月”, 很好地为中心服务的作用。

(2) 日暮里:林贤治在《人间鲁迅》一书中介绍:就怕见“日暮里”三字, 当时想起《离骚》里的“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的句子, 竟升起一种被放逐的感觉。黎孟德在《黎教授教你读鲁迅散文》一书中介绍:实际是写作者耳闻“日暮”之名联想到祖国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 也如日暮一般的情况而增的忧国之愤。

(3) 水户:“水户”是明末思想家朱舜水因反清事败长住日本讲学客死的地方。作者写水户, 增强对爱国者的景仰, 平添救国之志。这两处点染交代了作者和藤野先生结识的思想基础。

(4)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以“物以稀为贵”的好奇心来关心自己, 正好与藤野先生在科学上帮助自己以“平等待我”的崇高品格形成对照, 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5) “漏题事件”和“电影风波”有三个作用:

A.成功地凸现了“我”的形象。

四件往事:我与藤野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

漏题事件:我与日本青年之间———是歧视与被歧视的关系。

电影风波:我与中国看客 (充当示众的材料) 之间———是鄙夷与被鄙夷的关系。

B. 受军国主义毒害, 怀着民族偏见的日本青年也与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 认真教学形成对比, 再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C.交代了作者弃医从文, 离开藤野先生的原因。

(6) 文章的结尾从“我”的角度写出了藤野先生的巨大影响。即透过学生这面多棱镜, 折射出老师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 从而突出老师的伟大。这种艺术折射法写足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能反衬出藤野先生品格的高尚!

文章的主题应该是:歌颂藤野, 怀念藤野, 激励自己。为了表现这一思想, 鲁迅把对藤野先生的歌颂、怀念和自己的思想发展交织起来, 相互辉映, 即透过学生这面多棱镜, 折射出老师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 从而突出了老师的伟大!这种艺术的折射法, 写足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能反衬出藤野先生品格的高尚!

二、白描与对比的人物描写

(一) 白描:原指国画中那种纯用墨线勾勒, 不着颜色来表现物象的技法, 文学上借用过来, 就是指那种不多加渲染而用精炼的笔墨,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鲁迅笔下藤野先生外貌、声调和生活方面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他俭朴、勤苦的作风。

1. 外貌: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黑瘦”是藤野肖像特征;“八字须”是日本人蓄胡子的习惯;“眼镜”是潜心于学术研究者所用之物。文中删去了原稿“高身材”和与学者无必然联系的“大眼镜”的“大”字。这样, 文章就极俭省地刻画出了藤野先生的学者形象。

2. 声调: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这种声调正表现出藤野先生是胸有成竹, 不慌不忙的饱学之士。

3. 衣饰: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一方面突出了藤野先生专心致力于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当时日本的地位。藤野先生是属于当时日本下层知识分子。所以他的生活作风正是他低下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反映。

1901 年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师;

1915 年由于没有学位, 不能在大学任教而离职, 在慈善医院工作一年;

1916 年回乡自设诊所。

(二) 对比:就是在正和反、美和丑的比较中描写人物。

1.受军国主义毒害, 怀着民族偏见的日本青年 (学生会干事的上窜下跳和后面日本学生欢呼“万岁”) 也与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 认真教学形成对比, 再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2.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以“物以稀为贵”的好奇心来关心自己, 正好与藤野先生在科学上帮助自己以“平等待我”的崇高品格形成对照, 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3.文章通过“我”在东京以及去仙台路上的见闻和对仙台恶劣环境的迅速适应与清国留学生的对比, 表现了“我”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 把全部心血投入的心理。

4.在漏题事件中, 弱国子民鲁迅在强国留学受人歧视, 日本学生对藤野先生精心辅导异国的“闯入者”表示嫉妒和不满也是必然的, 但是鲁迅毕竟可以去斗争。比较之下表现出日本学生器量狭小。

5.在电影风波中, 鲁迅看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 人民不觉醒是民族落后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啊!你作为人类的价值何在?难道只是为了充当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吗?比较之下, 一个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灵魂”, 还有一群是面无表情的“躯壳”。

在文章里, 鲁迅熟练运用白描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成功地刻画了藤野先生和“我”的形象。

第三课时———学改文章

一、文章究竟该怎样修改

(一) 鲁迅先生的经验: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 毫不可惜。”“我写完之后, 总要看两遍, 自己觉得拗口的, 就增删几字, 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 宁可引古语, 希望总会有人懂, 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 是不大用的。”

(二) 惠列赛耶夫的经验:

应该这么写, 必须从大作家们完成了的作品中去领会。那么, 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 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 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 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 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 这要改作, 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 还得加些渲染, 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黄庭坚就从宋祁修《新唐书》的一本手稿中受到过教育。

鲁迅自己的手稿也正是我们学习修改文章的一种很好的教材。仔细研究鲁迅的手稿, 研究他的每一处删改, 就可以得到更多有益的启发, 得到学习写作的门径。

二、细读研讨

(一) 为什么要这样改?

(二) 改过之后好在什么地方?

(三) 不这样改行不行?

(四) 是不是还有别的改法?

(五) 可以去找找鲁迅先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列举几处鲁迅先生的修改实例, 出自《跟鲁迅先生学改文章》, 朱正著, 岳麓书社。

三、拓展学习

(一) 找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连同本文做点比较阅读和研究, 以《鲁迅和他的老师》为题写本周的作文。

(二) 课余收集鲁迅先生的手稿, 继续学习揣摩鲁迅先生的文章修改艺术。推荐书目: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我的老师的初中作文800字下一篇:物业保洁领班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