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我的教育人生

2024-05-22

自我介绍我的教育人生(精选14篇)

篇1:自我介绍我的教育人生

分享以下一篇最有特色的人生成长历程中的自我介绍。

1986年1月8日那一刻,世界上就开始不安详了,我兴奋的哭了一声,告诉世界,我来了,世界又多了我一个小小的生命……

1986年3月那时,我终于学会了世界上最难叫出口的两个字“妈妈”我好高兴!^_^

1987年3月凭借我吃奶的力气,我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完成了有始以来最坚强的任务,心里甜甜的滋味弥漫在我的全身!呵呵,刚学会走路,不借吧!

1988年我好聪明,全家人的名字我都记住了,记性还不错吧!

1989年4月在爸爸的教导下,我学会了简单的算数题1+1=22+2=?

1991年9月我被送入了学前班(也就是You儿园啦)那时我还记得穿著叉档裤呢……好羞哦~~~~

1992年9月我的智商升了一级,正式成为一年级的一名学生了!

1993年3月我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戴上了红领巾,唱着中国国歌,站在红旗下面,多威风……羡慕吧……同年,我还获得了本班的一个进步奖,别提有多高兴!

1995年7月我转学了,临时还获得了本班的一个三好学生,哈哈,不错,可惜,眼睁睁的看着人家一年一年一拿一个三好学生奖回家,哎,感觉压力真的好大啊!

1996年9月到了中心小学,哎,人也成熟了一点点……居然喜欢上了一个女生,可惜,只是暗恋而以!

1997年7月我的成绩的一如至上,但每到期末都是一泄千里……恼火……

1998年刚上初中的我,还是像女生一样,比较内向,最烦的就是英语了,什幺也不懂,什幺I love you!I like you……就像口头禅一样,脱口而出,什幺社会!

1999年英语算了跟上了,最怕的就是生物了,那个老师就是要我硬背,而且还要留学,可恨啊,真恨不得了结了他!(不用我来,自有同学教训他)后来,那个老师骑摩托的时候,不小心摔死了……当时的心情我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2000年又是一个一千年,不知上一个一千年我在干什幺,马上就要毕业了,真高兴,干什幺去呢?

2001年7月终于初中毕业了,玩了两个月的暑假……郁闷又烦恼……

2001年9月上了一所中专学校,无所不为,无所不做,再也不是以前那内向的本人了,没有我什幺做不出的,也没有什幺我做不到的,只怕我没有什幺说出口的…。哼哼……

2001年9月-2004年7月这一段时间是我的高中生活了,之间有我的网络生涯,有我的游戏生涯,也有我的学习生涯……总之是开心+郁闷!不过,常记得跟朋友一起去打游戏,玩传奇,泡泡,无所不胜,差点成了游戏里面的人妖……

2004年9月我出来了,找了第一份工作,然而9月11号却成了我有始以来最为厉害的日子,我失恋了……感觉比9。11事件还要难过,不过,男人眼泪不轻弹,我没有哭,哈哈~!

2004年12月31号(农历)是她的生日,我没有打电话给她,也没有一句祝福的话语,可我还想着她!过年是在我表姐那里过的,好开心!

2005年一个新的开始,我会更加努力,无论在哪一方面,我都是坚强的,我说到的,我都要把它做到。

2005年以后的日子拼搏中……创作中……恋爱进行时……

…………

篇2:自我介绍我的教育人生

多一分耕耘,多一份收获。在将近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不仅很好的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也学习了计算机方面相关的知识,熟练地掌握常见的计算机办公软件,熟练掌握AUTOCD、SOLIDEDGE、CAXA、SOLIDWORKS绘图软件,短短四年我学会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生存,在瞬息万变的年代中,为了上进,我不懈的努力,不断地追求,因为我相信:成功属于勤劳的人。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是我的人生准则,复合型知识结构使我能够胜任社会上的多种工作。在莘莘学子中,我并非最好,但我用的不懈奋斗的意志,愈战愈强的精神和踏实肯干的作风,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叫***,今年**岁,***人。大学的生活中,是我思想、知识结构及心理、生长成熟的四年。在大学期间,我自己认真学习专业技能,所以我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期末总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三等各两次,荣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同时,我发扬团队精神,帮助其他同学,把自己好的学习经验无私的介绍给其他同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在思想上,我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思想上武装自己;另一方面,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终于在大三开始的时候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一年后顺利转正。

此外,我也在麦当劳做过兼职,很苦,很累,但那段时间也给了我很多快乐。学到很多东西。让我初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麦当劳作为一家世界一流的企业,它有着严格规范的员工培训机制和工作机制。在麦当劳工作,一方面让我学到了这样的大公司在产品促销、管理,团队合作、顾客服务、品质保证等方面值得借鉴的规章制度和成功经验,另一方面,通过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也增强了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此外,辛苦的工作也磨练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年的学习生活,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社会常识,亦或是为人处事,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可以说,这四年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我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在这段时间内得以确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了新的规划,生活也有了新的目标。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进步,走向成功!各位考官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参加面试,有机会向各位考官请教和学习,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希望通过这次面试能够把自己展示给大家。今年…岁。汉族,法学本科。我平时喜欢看书和上网浏览信息。我的性格比较开朗,随和。能关系周围的任何事,和亲人朋友能够和睦相处,并且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我以前在检察院实习过,所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外地求学的四年中,我养成了坚强的性格,这种性格使我克服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积极进去。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是我多年以来的强烈愿望。如果我有机会被录用的话,我想,我一定能够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我也认识到,人和工作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我认为我有能力也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公务员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它追求的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它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也是我对公务员认知的最好诠释。所以,这份工作能够实现我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希望大家能够认可我,给我这个机会!

good morning, my name is jack, it is really a great honor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for a interview, i would like to answer whatever you may raise, and i hope i can make a good performance today, eventually enroll in this prestigious university in september.now i will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i am 21 years old,bor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of china,and i am curruently a senior student at beijing XX uni.my major is packaging engineering.and i will receive my bachelor degree after my graduation in june.in the past 4 years,i spend most of my time on study,i have passed CET4/6 with a ease.and i have acquired basic knowledge of packaging and publishing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besides, i have attend

several packaging exhibition hold in Beijing, this is our advantage study here, i have taken a tour to some big factory and company.through these i have a deeply understanding of domestic packaging industry.compared to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us, unfortunately, although we have made extraordinary progress since 1978,our

packaging industry are still underdeveloped, mess, unstable, the situation of employees in this field are awkard.but i have full confidence in a bright future if only our economy can keep the growth pace still.i guess you maybe interested in the reason itch to law, and what is my plan during graduate study life,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that pursue law is one of my lifelong goal,i like my major packaging and i wont give up,if i can pursue my master degree here i will combine law with my former education.i will work hard in thesefields ,patent ,trademark,copyright, on the base of my years study in department of p&p, my character? i cannot describe it well, but i know i am optimistic and confident.sometimes i prefer to stay alone, reading, listening to music, but i am not lonely, i like to chat with my classmates, almost talk everything ,my favorite pastime is valleyball,playing cards or surf online.through college life,i learn how to balance between study and entertainment.by the way, i was a actor of our amazing drama club.i had a few glorious memory on stage.that is my pride.英语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

MY BACKGROUND

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 of Shan Dong Province on April 4th, 1968.When I was you ng, my family was very poor, so I had to work to earn money to help my parents after class when I was in the middle school.In 1986 I was admitted by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or: UIBE)to pursue a

篇3:不断超越自我 完美教育人生

一、超越自我, 教师必须修炼良好的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担负着培育、塑造下一代道德品质的重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无小节, 处处皆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处处都对处在成长期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依法从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正直、兢兢业业, 这些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必须明确师德规范要求, 处处以师德规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 要能经受住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各种考验, 不被金钱和和社会不良风气所诱惑, 做到授业解惑、以德育人。

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教学艺术、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以情感人、以德服人,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人是要有理想和精神的, 我们应在优秀的师德精神的鼓舞下, 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 勇于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二、超越自我, 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在人类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 社会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 在这方面, 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教学, 就是教学生如何去学, 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职能。

长期以来,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我们的教学模式化、统一化的要求很多, 学生座位纵横一条线, 静坐如钟, 不得东张西望, 不得私下交流……争抢回答问题即是对老师不尊, 与老师观点有异即是不敬, “白眼”、指责随之而来, 久而久之, 一个个学生被训练成了“听话的机器”, 课堂没有了笑脸, 没有了话语, 小学生那充满生机活力的天性被泯灭了, 学生的个性何以发展?

教师必须走出“师道尊严”的陋俗, 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架, 融入学生当中, 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 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 由导师、权威、讲授者向合作者、促进者、学友转变, 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大胆思考, 大胆质疑, 让学生上讲台, 让学生当“老师”,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大胆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疑难、困惑……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学习, 生成更多的新问题走出课堂, 再结合生活进行学习探究, 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 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教师不能再以文化课的成绩为主导视角来衡量和评价学生, 应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 及时肯定、鼓励他们, 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 产生积极上进的动力, 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自信的人生。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还应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必须改变过去课本+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 要充分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整合多方教学资源, 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内容, 使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三、超越自我, 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平

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 业之未精, 有惑而不能解, 则非师矣。”广阔的知识视野和高超的师艺技能, 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现。教师不但要具备渊博的专业学科知识, 还应具备顺应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趋势下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现代社会,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教师如果仍旧停留在原有境地不思进取, 终究会使自己在教育发展、改革的大潮中落伍、淘汰。

作为立志终身从教的教师, 一定要给自己压担子, 在提升自身素质上要做到“不待扬鞭自奋蹄”。所以教师必须勤奋学习, 搞好自修, 不断地充实自己。除不断巩固更新学科知识外, 还应注重汲取益于开拓创新、破除陈旧的思想理念, 加强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交流研讨、信息收集、资源积累、调研考证等研究,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在教学中应积极参与教研教改, 与同行多学习、交流, 吸取他人之长, 创新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让教育教学工作从有效向高效发展。

教师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促进自己科研能力的提升。研究的问题一定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可行性, 并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教师要提高理论水平,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 广泛汲取教育名家、大师的教育思想, 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 并能在工作实践中运用他们的思想理论, 指导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在成功的路上, 阻碍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我们只有勇于超越自我, 才能在教坛立足脚跟, 才能在教育生涯书写辉煌篇章。

摘要:教师最需要什么?是金钱?名利?……其实教师最需要的是一种快乐, 是体验那种在自我认识, 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实现不断创新自我、塑造自我、完美自我、超越自我的快乐。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 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关键词:教师,教育,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魏力更.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教书育人水平[J].教育探索, 1997 (1) .

[2]王小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肩负重任, 自觉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J].师资建设, 2013 (11) .

[3]李秀伟.教师成长寻求自我超越[M].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9.

篇4:自我介绍我的教育人生

主演: 宋慧乔、姜东元

类型: 剧情

上映日期:9月3日(韩国)

本片改编自金爱兰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对年轻父母在年仅17岁时就育有一子,但他们的孩子却患有早衰症,最多只能活到17岁,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离别。如今17岁的孩子就已经有了80岁一样的衰老面孔,而这对恩爱如初的夫妻用爱和坚韧苦苦挽留这个正处花季的生命。原作小说受到众多读者喜爱,出版3个月就售出14万本,有亲情爱情,更有关怀与责任,这个残酷而温暖的故事感动了数万读者。

影片中,宋慧乔饰演的母亲美罗从年轻时起便梦想自己能够成为偶像登上舞台,却在十七岁时便早早担起了生活的重任,成为朴素且干练的母亲。患有先天性疾病苍老如长辈的儿子加上还不够成熟的顽童丈夫,美罗仿佛是抚养两个孩子般辛苦持家,为了替儿子筹住院费到处奔波打工,这个辛苦而爱意满满的母亲形象引人泪下。收起以往的女神光环,宋慧乔以一身简约装束和自然的发型示人,拥有细腻的表情以及动人的眼神,散发出“乔妹”动人的母性魅力。一部《一代宗师》让宋慧乔在韩国本土消失几年,本片是宋慧乔自2011年主演《今天》之后时隔多年再次担当女主角,而影迷们的急切心情也可想而知。

姜东元饰演的大洙曾经是一位前途光明的跆拳道选手,但因为一次错误而被逐出校门,17岁时邂逅了美罗,并有了他俩的孩子。大洙本是喜欢女子组合,爱跟儿子抢游戏机的顽童老爸,但是为了家庭生计,从出租车司机到输血、保安、搬砖工、烤肉店服务员,他身兼数职,通过默默苦干担负起父亲的责任,表现了一位兼具责任感与顽童心的“小爸爸”形象,为观众呈献欢乐和感动。

姜东元在《田禹治》、《义兄弟》、《超能力者》以及今年7月上映的《群盗:民乱的时代》中展现了多元化的角色形象和演技,这次演的角色虽然是不够成熟爱冲动的“小爸爸”,但面对儿子时就完全变成慈父样。与以往干练帅气的形象不同,姜东元在本片中通过自然的演技,展现出时而慵懒时而深沉的魅力,不仅大胆尝试了外形变化,更演绎出了小爸爸内在的冲动性格,最后又因为儿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大家长,这样接地气的角色相信会让姜东元的戏路越来越宽。

除了超强的演员阵容,该片的导演也是一大亮点。该片由韩国知名导演李在容执导,他之前曾执导过《情事》《丑闻》《女演员们》《镜头背后》等影片,也受到韩国电影界的广泛认可,此次也是李在容导演文艺片多年之后再次挑战商业片拍摄。

篇5:我的自我介绍

我喜欢画画,没事儿在家里时,我画上半天都不感觉累,母亲表明年要我到青少年宫学美术,我很想要,实际上现在我就想来学。

在家里因为我很听话,有美味的我都是让祖父、父亲、母亲先吃我再吃,有时候我都能帮父母做一些小事儿哪!父母常常夸我哩!

我还有许多好朋友,一到休息日,大家便会在住宅小区里的城市广场上玩,那边的小孩子都了解我,连她们的父母都很喜欢我,由于我不仅了解爱惜小弟弟妹妹,随处让着她们,连大哥哥姐姐有分歧了,我能帮着调处一下。

父母说我是个好动的小孩,确实,我授课有时候专注力不集中化,我明白那样不太好,我一定勤奋纠正。

篇6:我的自我介绍

我觉得博客一定要写最真实的自己,不能擅自捏制编造,否则就会失去个人的魅力,也没有阅读价值,所以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我刚毕业那会的最真实的自己吧。

XX年毕业于“广东国际金融学校”――是一所中专学校,现在这所学校已经不存在了,改为“中国银行培训中心”,当时XX年是以漳州市第二名的成绩考进去的定向委培生,也就是说毕业后是有分配到“中国银行”工作的,是个响当当的“铁饭碗”(唉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时值20xx毕业分配那年,刚好遇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学校不包分配了。我只好自己找工作了,后来在漳州的一家钟表企业上班了。当时工作很不好找,毕竟是刚毕业的学生,就更难了,没有像现在机会这么多,所以找了很久才找到的,所以我很珍惜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很勤勤恳恳。当时老板说:“即使你是大学生,进公司都得从工人做起!”于是我进厂当起了一名钟表计件组装工人,当工人真的是很累,加班加点,有时赶货还要通宵。一个月下来工资才领了400块不到,还不包吃和住。三个月后,我被老板调到包装部包装,不用计件了,工资也涨了一点点。再过2个月,老板就把我调到办公室当外贸跟单了。 跟了半年左右的单后,我转为业务员了,当了师傅,也带起了小徒弟。想想当时真的很累,很辛苦,但是在车间的日子里让我学到了很多技术,也结交了一些工人朋友,他们朴实、诚恳,这是一种很真诚,很真实的友谊。

篇7:我的自我介绍

我的身高是150厘米,我的爱好是上网,我的好朋友是陆诗夏。我的脾气不是很好,因为我是班长,所以脾气不是很好。

有一次,老师叫我领读,可是我不想去,因此我感到很烦,我就拖泥带水。

这就是我!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我有一双小眼睛,小小的鼻子下镶嵌着樱桃小嘴,下巴旁边有一颗痣。

我的身高是150厘米,我的爱好是上网,我的好朋友是陆诗夏。我的脾气不是很好,因为我是班长,所以脾气不是很好。

有一次,老师叫我领读,可是我不想去,因此我感到很烦,我就拖泥带水。

篇8:教育职业——我的美丽人生

一、等待花开

丽丽是我上一届的学生, 是一个文静秀气的小姑娘, 学习成绩也很好, 因此, 和其他同学相比, 我对她的要求自然要高一些。记得2010年“六·一”儿童节前, 学校要我们每个班排一个节目, 她当然是合适的人选。可是在教她们动作的时候, 却发现一向让我得意的她, 竟然反应迟钝, 一个简单的动作她却要领悟好久, 做出来还是那么生硬。忍不住, 我当即责备了她一番, 她显得有些局促, 有些慌张, 接下来的动作更叫人哭笑不得:左右脚不知该怎样换位, 英姿飒爽的正步走也走成了滑稽可笑的同手同脚。再仔细看她, 发现不长不短的头发让她显得那样没生气, 后背也不够挺, 总是弯着, 再加上慌乱的神色, 感觉她一片茫然, 她身上的所有优点在此时似乎已消逝的一干二净, 加之训练的疲惫和急切, 我心中不由怒火中烧, 不由分说狠狠地训斥了她一顿, 最后安排其他同学给她教动作……当我稳定了情绪, 缓和了态度, 我感觉到自己教育的态度生硬, 安慰了她几句, 让她回家再好好琢磨动作。第二天, 音乐再次响起时, 发现她已学会了所有动作, 猜得出这是她在家苦练的结果……

教育反思:教育需要等待, 等待是一种美丽, 更是一种修养。梅花斗雪凌寒, 独立寒枝, 那是在等待春天的阳光。孤云出岫, 一无所系, 那是在等待彩虹的出现。每个孩子又何尝不是那朵娇艳的月亮花呢?所以让我们学会等待, 不要去拍打, 静静地等待花开, 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吧。

二、爱, 让花儿更灿烂

王晓瑞是我这学期新收的一名留级学生, 第一次见面, 就能感觉出他是那种极调皮的孩子, 但绝对聪明。应该是有缘了, 我很痛快地接受了他。

刚开学没几天, 发现他作业写得很整齐, 也很认真, 人也乖。看来, 他应该是一个没有问题的孩子, 不会让我太操心。可没过几天, 问题来了:坐在他那一片的孩子上课时纪律有些差了, 前后左右, 男孩女孩, 竟然都被他的“闲言碎语”所惊扰;作业收不齐了, 查来查去, 缺少他的;数学老师也开始反映他的问题……唉, 我是高兴得太早, 这小家伙竟然也会迷惑我。

我开始对他的关注多了, 发现他身上的毛病还真不少, 每天对他的絮叨多了, 可却看不见他的丝毫改变。失望、生气、恼火、后悔, 一股脑涌上心头, 我叫来了家长, 家长也无奈。一气之下, 我告诉他:“下学期走吧, 回原来的学校!”

原指望这样的威胁能吓住他, 不料他依然我行我素, 每天我布置的作业, 都不能主动完成。多年和孩子们打交道, 我知道这样的孩子, 应该有他的故事, 无论是漠视他或对他太过激都不会是好事。于是, 在又一次陪他补作业时, 我让他讲讲他以前的学校老师……原来他在老家时,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他由爷爷奶奶带着, 所以从一年级就没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在原来的学校就是不写作业, 老师很反感, 经常批评他, 这次转到我班上学, 就是因为老师坚决不要他了。

了解了他的故事, 我知道这样的孩子, 他的内心还是充满期望的, 对他的关注, 如果充满爱和信任, 他一定会有变化。于是, 为了解决他的作业问题, 我按他的要求每天专门帮他记录作业, 他开始能完成作业了;为了解决他的纪律问题, 我让他担任劳动委员, 负责班级的卫生工作, 班干部的使命让他有了一种责任感, 他开始关爱班级了, 开始遵守纪律了。现在, 课堂上总能见到他高举的小手, 课间总能见到他管理班级的身影, 作业不用再叫人担心了, 也不再麻烦我给他记了。我想, 这一切的改变, 最重要的是因为他心中有爱!

三、教育反思

篇9:不断超越自我 完美教育人生

关键词:教师    教育    超越    自我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009

教师超越自我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一种责任。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肩负着培育国家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育者的这种责任,要求教师必须超越自我,胸怀大爱,用满腔热情、无限真诚教育学生,奉献教育事业;教师超越自我是一种职业规范要求,因为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应对日益加快的知识更新和时代进步,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超越自我是一种境界,是一个教师通过自觉追求可以达到的具体目标,也是引导教师不断前行的航标。

一、超越自我,教师必须修炼良好的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育、塑造下一代道德品质的重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处处都对处在成长期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依法从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正直、兢兢业业,这些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必须明确师德规范要求,处处以师德规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要能经受住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各种考验,不被金钱和和社会不良风气所诱惑,做到授业解惑、以德育人。

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教学艺术、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来感染和影响学生,以情感人、以德服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人是要有理想和精神的,我们应在优秀的师德精神的鼓舞下,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勇于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二、超越自我,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在人类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社会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在这方面,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去学,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职能。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学模式化、统一化的要求很多,学生座位纵横一条线,静坐如钟,不得东张西望,不得私下交流……争抢回答问题即是对老师不尊,与老师观点有异即是不敬,“白眼”、指责随之而来,久而久之,一个个学生被训练成了“听话的机器”,课堂没有了笑脸,没有了话语,小学生那充满生机活力的天性被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何以发展?

教师必须走出“师道尊严”的陋俗,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架,融入学生当中,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由导师、权威、讲授者向合作者、促进者、学友转变,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上讲台,让学生当“老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疑难、困惑……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学习,生成更多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再结合生活进行学习探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教师不能再以文化课的成绩为主导视角来衡量和评价学生,应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及时肯定、鼓励他们,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产生积极上进的动力,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自信的人生。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还应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必须改变过去课本+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内容,使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三、超越自我,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平

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广阔的知识视野和高超的师艺技能,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现。教师不但要具备渊博的专业学科知识,还应具备顺应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趋势下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如果仍旧停留在原有境地不思进取,终究会使自己在教育发展、改革的大潮中落伍、淘汰。

作为立志终身从教的教师,一定要给自己压担子,在提升自身素质上要做到“不待扬鞭自奋蹄”。所以教师必须勤奋学习,搞好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除不断巩固更新学科知识外,还应注重汲取益于开拓创新、破除陈旧的思想理念,加强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交流研讨、信息收集、资源积累、调研考证等研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在教学中应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与同行多学习、交流,吸取他人之长,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让教育教学工作从有效向高效发展。

教师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促进自己科研能力的提升。研究的问题一定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可行性,并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教师要提高理论水平,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广泛汲取教育名家、大师的教育思想,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并能在工作实践中运用他们的思想理论,指导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在成功的路上,阻碍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我们只有勇于超越自我,才能在教坛立足脚跟,才能在教育生涯书写辉煌篇章。

参考文献:

[1]魏力更.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教书育人水平[J].教育探索,1997(1).

[2]王小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肩负重任,自觉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J].师资建设,2013(11).

[3]李秀伟.教师成长寻求自我超越[M].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

篇10:我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杨撷鼎,我的名字是爸爸起的。杨是杨家将的杨。撷是采撷的撷,撷,就是摘的意思。鼎是一言九鼎的鼎。听爸爸讲,中国以前分为九州,一洲为一鼎,所以九鼎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代名词。起这个名字,是爸爸希望我长大后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岁我就会讲故事;5岁半我就进了一年级;7岁获得了四好少年的称号;就在去年满8岁时,期末考试,语文获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我热爱读书,喜欢写作,立志成为一名作家。我还喜欢足球、围棋,凡是男孩子喜欢的活动,我都爱。

这就是我,一个自信、阳光、进取的男孩。

篇11:我的小小自我介绍

另外,本人长期沉浸自Vae许嵩的歌声之中,如有狼狈为***的不妨来和我苟谈苟谈~(还有些笨蛋说许嵩出车祸死了?我只想说一句:人家是很红!嫉妒就直说!干吗用这种卑鄙的手段让爱他的粉丝伤心阿!更损害他的名声!遭共愤!!~~~)

说到许嵩,真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的心情:这样又帅有才又低调的人哪儿找去哦(太完美咯~~~)你说,他帅就帅嘛,还那么有才;那么有才就那么有才嘛,唱歌还那么好听;唱歌好听就好听嘛,人还那么低调!真是烦死了耶~~~据可靠消息报道,这个大牌可是我们安徽的耶!(沾光~~~~)真是爱死他了哟!

篇12:我的自我介绍作文

我喜欢画画,那是因为我小的时候看了一部有趣的动画片《神笔马良》,我梦想有一天我也能成为神笔马良,为穷人画画,所以我迷上了画画。

我喜欢吃零食,当妈妈叫我吃饭的时候,我已经吃饱了。对此,妈妈总是想教育我一番,又送我一个外号“零食大王”。

我喜欢上学,因为在学校有许多小朋友和我一起玩,还能学到很多知识。这一弱点被妈妈抓住了,每当我惹她生气时,就威胁我不让学了,没办法,我只有乖乖听话了。

我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一到上学走的时候要零用钱,妈妈说:“你要钱做什么呀?”我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

我的学习成绩不稳定,语文好了,数学又不好;数学好了语文又一落千丈。

篇13:自我介绍我的教育人生

1995—1998年,我在华中师范大学读硕士,学习比较教育学,师从杨汉清先生。杨先生和福建师范大学吴文侃先生主编的《比较教育学》,是极有影响力的教材。

杨先生希望我研究比较教育学方法论,我正好困惑于其价值判断问题:研究者能否对所分析的跨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价值判断?譬如,能否判断一种教育比另一种更好?如何排除价值观介入可能带来的研究偏差?就这样,“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成为我的硕士论文选题。

从赵中建、顾建民选编的那本《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中,我得以概览诸多比较教育学前辈对方法论的思考。同时,跨学科视角为我打开一个更为广阔、有趣的世界。我沉浸在这个世界,在图书馆和书店广泛搜罗和阅读其他比较学科的著作:比较文学、比较人类学、比较文化学、比较宗教学、比较历史学。我探寻这些学科对价值判断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探索将这些理论迁移到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可能性。

对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价值判断,我看到“价值无涉论”与“价值有涉论”。

我将实证主义取向、持“价值中立”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归入“价值无涉论”。价值无涉论者将19世纪兴起的实证科学作为遵循的范式,崇尚客观实在性,强调“价值中立”,英国比较教育学者洛瓦利斯对此主张做了生动比喻:比较教育学正如航海学似的,航海学并不涉及船驶往何方,而只是教以风的方向、潮流状态、岩礁和海滩[1]。但“价值中立”的观点忽略了教育研究与文化价值观的密不可分。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分析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带有他的兴趣、情感、价值观念及知识结构的烙痕,并非“价值中立”;研究对象在获知研究者的意图、目的后,可改变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影响研究资料的客观性和理论预测的准确性;研究对象还会反作用于研究者,亦非“价值中立”[2]。

“价值有涉论”则包含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用“坐井观天”来隐喻普遍主义是恰当的,“井”的确是“观天”的视角之一,只不过不是“观天”的唯一视角罢了,应当承认还有其他“观天”的视角。我将比较教育学领域的从属理论归入普遍主义范式,乃在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拉丁美洲的从属理论有如此假设:从属社会将通过仿效欧美发达社会步入现代化。1984年第五届世界比较教育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即为教育的从属性问题。

在我独立阅读、思考和写作的初期,“文化相对主义”是我为之兴奋的范式,几乎要将它作为我思考比较教育学价值判断问题的答案了,对它那个无法逾越的理论悖论,我打算如鸵鸟般不予理会。“文化相对主义”范式一扫普遍主义定于一尊的霸权态度,提出每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主张对任何一种行为,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而没有理由用调查者自身所属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评价,适用于一切社会的绝对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3]。朱熹主张的“以他说观他说,以物观物,无以己观物”[4],简直就是中国式的注脚。英国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就是用这样的原则写作《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的。但是,相对主义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理论悖论:其口号“一切理论都是相对的”,是一个全称判断,本身是绝对的[5]。同时,相对主义发展到极端,易于构成逃避公约制约或制裁者的任性乃至专制的口实和依据[6]。

我就是将这种思路和困惑带到杨先生府上向先生请教的。先生照例坐在书房的靠椅上,闭目听我陈述思路和观点。待我陈述完毕,先生和我热烈地讨论他的三个主要商榷意见:首先,普遍主义固然不足取,可是它对世界可知和真理存在的观点,值得肯定;相对主义否认世界可知,否认人类历史存在共同的规律性和统一性,不可取。其次,既然相对主义理论本身便有先天不足,存此悖论,那么,“你怎样解释这个悖论?”最后,如果将相对主义范式用于比较教育研究,那是否意味着在一个研究论坛上,“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然后就结束了?真正的对话如何进行?”我是这样回应第一个问题的:世界的奥妙永远不可能完全由人类探知,绝对真理也不存在—即便存在绝对真理,如果人类永远无法企及、穷尽,它的意义何在?我们交流、论争了两个多小时,虽然没达成共识,但杨先生已然把我这只鸵鸟从沙堆里揪出来,直面相对主义的理论悖论,以及思虑“各说各话便结束”式的比较教育学研究是否恰当。

不固守先见,就会为其他的可能性打开大门,而且,似乎从相对主义往前再走一步,当我找到以阐明立足点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解释敞开时,就到达了文化多元主义。跨学科的概念、隐喻为我探究这个范式产生极大启发。

例如,引入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可以将教育问题视作有待解释和理解的文本,我提出比较教育学研究是视界的融合,阐明立足点便可以开展解释,做出价值判断,同时承认其他不同解释存在的可能和价值。在这一点,艾德勒、米达尔及比较宗教学家埃里克·夏普都有论述,与主题最切近的当属日本比较教育家冲原丰,他与同事曾就116个国家对学生的体罚问题做过比较分析,将之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基于严格的基督教人生观,允许学校对学生施行体罚,为“英美型”;二是基于人道主义和人权思想,禁止对学生施行体罚的“大陆型”;三是从重视自觉纪律的立场,禁止违反社会主义原则的体罚,这就是“社会主义型”。如果将立场确定为“尊重基本人权”,就可以做出价值判断—“大陆型”最妥善[7],同时为其他立足点、解释与价值判断敞开。立场,就类似于金克木先生隐喻的研究者在文化比较中戴的“镜片”。

例如,解释中的“先见”与“误读”,我借自比较文学领域。我很喜爱读乐黛云等主编的论文集《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方普遍性中的误读》,它不由分说将我拽入奇妙探险,那是浪漫奇异的历史、轶事、传说、神话与条分缕析的理性交织在一起的旅程。比较探究领域充满“先见”与“误读”,一个生动的例子是马可·波罗在游历东方的过程中寻找“独角兽”的故事。“独角兽”是欧洲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它看起来很温驯,像一只头上长着触角的白马。马可·波罗带着对发现“独角兽”的预期,在爪哇见到一种额头上长角的动物,他认为那就是他想象中的独角兽:它们不是白色,而是黑色的;它们长着野牛一样的毛,像一般的大足;触角是黑的,而非白色;舌头上满是刺,头看上去像野猪,简直奇丑无比!他还告诉读者:独角兽并不如想象中的温驯。事实上,波罗所看到的是犀牛!但当他本能地试图用他过去熟悉的想象(先见)来看待犀牛时,他没有能力指出他看到的是一个新动物(误读)[8]。比较教育学中也有先见与误读,而且误读既可能有消极意义,也可能有积极意义。例如,对科举制的利弊,我们比较熟悉,而伏尔泰、欧洲传教士笔下的科举制,不仅杂糅着异国情调的浪漫之美,还充分表达出评论者的崇敬之情——科举制不仅限制皇帝对权力的独揽专制,其从法律层面也可保障人民的生命、荣誉和福利。这里有误读,但这种对科举制的浪漫误读,成为欧洲改革文官制度的源泉,正如巴斯蒂在《中外比较教育史》中论述的:“在最初的17、18世纪传教时期,教育交流的潮流多由中国流向欧洲。经过书面考试的竞争再行录取文职人员,已是西方各国有关现代教育制度的设想的中心,追根溯源,这种制度就来自中华帝国。”[9]这是“误读”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对其“借鉴”目的的积极贡献。

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等著作展现了一个开放的世界。我将之借鉴到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提出:所有对跨文化教育的解释,宜被视作对问题提出的试探性假说,需要在严格的批判检验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但仍远非终极真理。研究者所能做的,不是去发现终极真理,而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以及消除现实问题中的错误来发现比较完善的解决之道。

我尝试将心理学的“同感”(empathy)概念引入比较教育学研究,意在通过研究者将自己置身于异文化情境,或通过对异文化政治、经济状况的深刻洞察,自觉使偏见最小化。

在建构比较教育学文化多元主义研究范式的过程里,我还尝试从中华文化中寻找对应概念,参与论述。例如,引述罗素对《庄子》浑沌之死的寓言说明比较研究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模式;以“择其善者而从之”作为比较教育研究借鉴的标准之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客文化可能由于长期沿袭,不易察觉自身的限定,而误读可能带来阐发新意的可能;以“濠梁之辩”讨论“同感”等。

基于这些核心探索,我提出比较教育学文化多元主义研究范式的主要特征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隐含着不可回避的价值判断;将比较研究视为对作为文本的教育问题的解释;肯定普遍主义对真理存在的认同,以及相对主义对异文化的尊重;通过阐明立足点,教育研究者可发表对异文化及其价值的评价,同时将之视为假说,而非唯一真理,并对其他解释怀抱开放。这种文化多元化主义也是我的人生哲学。

先生的学术生涯,在方彤老师、欧阳光华师兄和我合写的《建设有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探索者—杨汉清教授比较教育学术思想述要》[10]中有介绍。在此,我想说说我们的师生情谊。杨先生于我,是引导我的导师、关爱的长辈,还是相互信任的忘年之交。

第一学年末,填写完教科院发放的学习小结表后,我将表交给杨先生签字。第二天一早,杨先生让我去他家,说要与我谈谈。那份小结要求第一部分写政治思想和表现,第二部分写学习。我嫌通常写在第一部分的一堆“热爱”空洞虚饰,索性对那部分不着一字。我来学习和研究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思考教育问题乃至改进教育,这是我实实在在的“热爱”。因此,我将所有笔墨用于书写我对重要著作、课程内容所做的思考,以及我所写论文探讨的对教育问题的分析,以“我仍将埋头读书、抬头做人”作为结尾。在书房,先生说:“你没有写第一部分,我找你来,是要特地告诉你,我对你的做法没有意见,请你放心!”先生就我提及的著作和思考,和我讨论良久。末了,他论及以自己的专业“爱国”,乃至以李政道、杨振宁为例,论及基于全球视野的“爱国”与“爱人类”。先生的比较教育学研究,不仅是他致力的专业领域,也成为他对人生和事业生涯的视野,一国以内教育论题的比较、国际(international)的比较乃至以全球(global)为研究单位探索教育的共同特征,均是比较教育学研究的范畴。

先生与师母情深意笃,可谓相濡以沫的患难之交。先生出生于1928年,师母小一岁,两人于1949年年底结婚。1957年,先生被划为“右派”,师母单位的书记、主任动员她与先生离婚,划清界限。师母只回答了一句话:“党和政府都在对他进行挽救,都不放弃他,为什么我就要放弃?那我就更不应该嘛。”随后,夫妻双双去农场劳动。先生离休后,视力日减,终至不能阅读,师母每日为他朗读教育期刊、《环球时报》的文章。在家里,师母为先生准备了彩色杯垫,与白色瓷杯区分,先生倒水时方不致洒水在外。念及师母,先生往往自嘲“百无一用是书生”,对师母相伴、照料的感激与欣赏之情,溢于言表。我2001年博士毕业,于北师大任教以来,每年至少回武汉一次,除看望父母家人,定当拜望先生与师母。师母常悄悄地叮嘱我:“多跟他谈谈学术。”先生每每与我对谈,定要听我说新近的经历、思考,他亦思考不辍,2014年国庆节,我们讨论的是民主的优势和劣势。多年来,先生不忘鞭策我,敦促我尽早出版博士论文、访学……师母有时也会加入我们的对谈,有时在厨房做饭,我常午饭后漫谈一会儿,才告辞。

1995年1月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后,4月8日接到先生寄至我家的一封信:

蓓莉同学:

现在可以同学称呼了。今下午开过录取工作会议,你已被初取。按研究生处统一规定:4月21日至22日为复试时间,其内容为:(1)同等学历非教育专业毕业生,加试教育学、教育史(含中、外),决定不考心理学,这也是为考生着想;(2)英语(笔试或口试未定);(3)综合口试(提一些问题,当场口答)。请你做好准备,安排好工作,但不必为此辞去工作,你还得为今后三年的清苦生活攒点零花钱。

理解你心情迫切,特及时预告,一切以正式通知为准。

杨汉清 匆此

四月七日 晚

1998年,我去北师大念博士前,来先生家辞行。临别之际,握着先生、师母之手,不禁泪眼涟涟。老人送我一个信封,说那是给我的奖学金,叮嘱我专心读书,那里装着2 000元。在北京读书、生活多年,每次给先生和师母打电话,老人都对北京的天气了如指掌,最初我还询问缘故,老人说,当然是因为有我这个傻丫头在北京。先生和师母记得我在武汉时,冬天常感冒,因此常叮嘱我保暖。2002年夏,我回武汉生孩子,先生有一次来电话,说要给我寄些学术资料,让我把家庭地址告诉他。9月,孩子满月那天,家里门铃响起,我父母去开门,我听到他们惊呼:“杨老师!”两位老人捧着鲜花,站在门前。老人没有资料要寄,他们把自己寄来。那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大修,道路极其拥堵,难以想象两位老人花了多少时间从武昌过长江摸索到汉阳,看望我和满月的女儿,他们稍坐片刻,便起身回家。

篇14:我的教育人生

——生于教育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老师。从小到踏入社会前,我一直生活在学校大院里,受着知识的教育与熏陶,目睹了老师的成就与艰辛,分享着老师的喜悦与忧愁。

由于有父母的呵护,我的童年是甜蜜幸福的。尽管当时父母的收入不高,物资也很匮乏,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孩提时并没有受过什么苦,哪怕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那场历时三年的自然灾害中,虽然日子过得紧一点,吃的是粗粮,而且吃不饱,但父母也没舍得让我吃观音土和树根,我对母亲在雨后去学校后面的山坡上采摘“地菇”的印象非常深刻。长大后,我还曾想过,在那个年代爸爸妈妈肯定为我吃了不少苦,只不过没让我知道罢了。

由于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母亲又是搞教育的,多少懂得一些儿童心理和教育方法,对我的教育方式多为引导教育。在我的记忆中,我从未挨过父母的打,家里没有粗口和粗手。但从小家教很严,父亲不许我在外面惹是生非,母亲则要求我在家听话孝顺。父亲是个典型的严面慈心的人,他平日里表情严肃,从未当面表扬我,但常常背后在母亲面前赞许我。我记得还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侯,有一次父亲让我练习写毛笔字,我当时心不在焉,练字也不认真。父亲站在我后面不言语,猛的把毛笔从我手中抽走,墨汁从我手缝里滴滴答答地落在纸上,我眼泪立刻流了出来,等着父亲的训斥。但父亲只是轻声的说了一句:把手洗干净,重新写。母亲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对我的疼爱常常流露在言语之间,让我感觉特别温暖。我成年之后,母亲依然呼唤我“忠儿”。这一声呼唤体现出母亲骨子里对儿子的爱意。但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在我儿时对我的一句教诲:每天要先完成自己该做的事,然后才能去玩。

儿时的玩伴基本上都是大院内的教师子弟,与社会联系很少。那时的社会民风也比较正,鲜闻“打家劫舍”之事,社会比较安宁,因而我们受社会负面的影响也小。那时的学习压力远不及现在这样大,作业三下五去二就能做完,似乎玩的时间挺多。那时的娱乐项目也很少,远不及现在这样五花八门,邀上三五好友玩玩躲猫猫或踢踢足球便是开心之事。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那每天晚饭时刻,端着饭碗在树下看老师和伙伴们下围棋,虽没“废寝”,但常常“忘食”。后来有了电视,娱乐生活一下子有了凝固点,每天晚饭后,全院的孩子早早摆起凳子围坐在唯一的一台九寸黑白电视机旁,收看仅有的一套电视节目,直到“雪花”飘起。

那时候,每个老师承担的工作量还是挺重的,但母亲从未抱怨过,每天在外忙工作,在家忙家务,琐琐碎碎的事都一个人扛着。现在想起母亲当时的情形,感觉母亲真累。母亲最高兴的事是毕业了的学生回校来看她,虽然那时候既无鲜花又无礼品,但学生的一声问候,足以让母亲开怀。我能感觉到,那是母亲由心底里发出的喜悦。

由于年龄小,我没能体会到“四清运动”对学校的冲击,但“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摧残,我是有深刻体会的。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生都停课“大串联”,红卫兵“闹革命”,校园内大字报满天飞,学生对老师任意地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挂牌批斗,凡是能与“封资修”挂上边的东西都被砸,似乎“知识越多越反动”。我们家也在那场浩劫中受到了冲击。同时,父亲也因病痛折磨离我们而去。那段时间也是母亲最伤心和最难过的日子。

文化大革命终结了我美好的童年岁月。

磨砺

——特殊教育

1968年末,我离开了校园,由学生身份变成了“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年,我16岁。由于图离家近一点,好探视体弱多病的母亲,我选择了“投亲靠友”的政策,只身来到了近郊的一个小山村,开始了三年思想和生活的磨砺过程。由于没有与集体知青在一起,所以没能享受到知青政策,因而对我的安置条件极差,孤身一人住在一个老乡家里的真正意义上的牛棚里,生活完全自理。首先遇到的是精神的磨砺,由于远离母亲和同学,情感极度失落,又无人与你交流,一个人承受着孤独的折磨,只能对着星星述说对母亲的思念。知青的生活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农田耕作、烧火做饭、浆衣洗裳和缝补衣被等,我从来都没有做过。因而遇到的困难自然不少,也可以说吃的苦也多。现在想起那段生活,连我自己都不敢想象那三年是怎么挺过来的。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几年过去了,但知青那段生活的画面清晰地印在脑海里:牛栏边思家的哭泣;磨破双肩而揭不下的血染的衣服;有一餐没一顿的饥腹;深夜池塘畔唯一的洗衣声;山脊雪地上一串打松果时留下的孤独的脚印。

知青返城的政策实施后,我看到集体户的同学们陆续回城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心里羡慕极了,同时,失落感也倍增。我是在知青返城工作即将结束时,被母亲所在的教育系统“拾遗”回城的,安排在郊区的一所学校工作。回顾知青生活,像做了一场梦。但这三年的磨砺却使我意志格外坚强,有这三年所吃的苦垫底,后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就真的不算什么了。我想,这应该算是广阔天地特殊教育的成果吧。

从学校出发,岁月携着我在天地之间划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学校,然而身份变了:由学生变成了老师。

姻缘

——感谢教育

我和太太的相识缘于教育,那时我已是郊区一所学校的公办老师,她当时还是知青,是附近一所乡村小学的民办老师。那时候教育刚刚开始恢复正轨,当时的公社,也就是现在的乡文教组每周都要将所有的公、民办老师集中进行政治学习和培训。在为数不多的“城里人”中,我们相识了,但相互的爱意都在“潜伏”中。直到几年后,我们都相继回城,恋爱关系才逐渐明朗化。我受益于一位老校长的关怀,调回到了母亲身边的一所省重点中学工作,她也知青回城到了一家国营企业工作,后来又辗转调到了与我同一所学校工作。经过了七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在母亲离世前结成了姻缘。后来添丁加口,有了我们的宝贝儿子,从此便平添了欢乐少了忧愁。

由于我们夫妻俩都是搞教育的,耳濡目染地知晓了一些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因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保持着高度的同一性,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儿子的意志品质、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学习习惯进行教育和引导,我也通过教育的方式把母亲对我的母训传导给了儿子。儿子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是我们一直非常欣慰的,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脚印都让我们惊喜。他曾获得区十佳学生、区中考状元,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四年后又被留校当老师,并被保送本校研究生。我笑称家门口可以挂一牌匾:教师之家。

教育似乎有遗传密码,一个基因繁衍成一个教育世家。

创业

——享受教育

在省重点中学工作的经历告诉我,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是难以在学校立足的,由知青政策回城,只经过大学短期培训的我,在工作上和精神上都感到压力很大。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抓住了机遇,有幸坐上了头班车,跨进了师范学院的大门,实现了儿时就憧憬的大学梦。四年大学生活,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像一块干海绵,极力地去吸取知识的营养。因为我深深地知道知识匮乏的恶果,也看到了国家已拉开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序幕。

大学毕业后,毕业生都挤破脑袋想去机关工作,我却主动放弃了人事部门经过挑选并安排的去市直机关工作的机会,要求回到原来的教育战线,继续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后来,市委组织部的同志听说此事,还专门到学校找我了解为何放弃从政的原因,我也不知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里,而对社会有一种惧怕的心理,还是缘于内心里对教育的热爱。我绝没有他们想象的那种高尚的思想觉悟,然而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知识给了我翅膀,让我在校园里自由翱翔,工作起来也踏实,激情也高涨,事业也顺利。几年光景,便从教学一线走上了学校中层管理岗位。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顿时改革开放风生水起,南国大潮汹涌澎湃。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末挤在南下的人流中来到了深圳,开始了我的特区之路。我当时并没有抱着支援特区建设的崇高思想境界,而是揣着改善家庭生活境遇的愿望来特区的,在改革开放的起点——蛇口立了身安了家。

由于当时广东的普教事业比较差,所以起步的特区教育还比较弱,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不尽人意,我特别怀念内地学生的求学精神和质朴情操,至今情感依然如此。特区的老师身份一般分为代课老师、临聘老师和正编老师,待遇各不相同。只有正编老师才真正能从心理上和待遇上感觉到是“深圳人”。我刚来特区时,在一所企业子弟学校当代课老师,当时心理落差很大,在内地是公办老师,职业有保障,而在特区却一下子处在动荡中,随时有被“炒鱿鱼”的危机。思想上不免质疑当初南下深圳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初始的月薪只有三百元,仅比内地工资多一百多元,生活相当拮据。学校的规模也不大,自己承担高中三个年级的单班教学,课时量不多,但备课量挺大。后来,我又慕名前往另外一所享有市重点中学称号的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子弟学校工作,由于这所学校有内部管理的自主权,实行的是临聘老师与正编老师同工同酬的政策,我的月薪一下涨到1400多元,几乎是原来内地工资的十倍,真正体会到了“深圳速度”, 心情格外舒畅,似乎天天都是艳阳天,工作激情也大增。然而所承担的工作量也大,每周要上24节课,除了备课就是上课,吃饭和休息时间较少,更谈不上娱乐时间了,几乎成了“上课机器”。记得有一次,不小心磕破了头,鲜血流满脸颊,自己只用手按住伤口止血,而坚持走进教室上课,为的是表现上进,争取早日转为正编教师的机会。后来,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深圳人”。几年后,我又走上了学校中层管理岗位,重操旧业,但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是全新的。现在,我已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责任更大了,视野也更开阔了,对教育真谛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特区教育的腾飞得益于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来北往的老师带来了各地成熟的教育思路和管理经验,在鼓励改革创新的体制下,迸发出教育的内在活力,加上政府财政的大力扶持,特区的教育事业才一步步迈向辉煌。特区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把教师当成人人羡慕和向往的职业来打造,特区教师的待遇逐年提高,工资成倍的增长,我的小家也随着深圳的发展而迈进了小康行列,实现了我来特区的初衷。近几年来,深圳又承担了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重任,学校都在施行新的课程标准,并围绕新课标进行着实验与探索,虽然有值得商榷与完善的地方,但新的航程终于起航了,而我在这航船上。

我感谢教育,因为教育给了我一切,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工作,给了我家庭,给了我生活,给了我未来。

回顾我的教育人生,不乏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但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一步一步走向辉煌。而这正是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史在我身上的体现;我们家逐年走向富裕,也正是祖国日益迈向繁荣富强的写照。

上一篇:申请科室公章的请示下一篇: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