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看看诗歌

2024-05-01

回家看看诗歌(精选8篇)

篇1:回家看看诗歌

我那年迈老父亲,我那苦命的老母亲

还有那些久违的小伙伴

在爷爷坟头烧注香

在庙堂里许个愿

给父亲点支烟

为母亲做顿饭

篇2:回家看看诗歌

那青青的山岗

那蓝蓝的高天

那静静的夜晚

那片蛙声不断的大池塘

那片捉过迷藏的芦苇荡

那袅袅升起得炊烟

那苦苦等待的泪眼

城市楼房

淹没了我的回忆

灯火辉煌

暗淡了我的向往

再热闹繁华也驱不散我心头的那丝孤单

再成就辉煌也抹不去我心中的那缕凄凉

和对家这深深的眷恋 清纯的思念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我常常依栏吟唱

把酒言欢

但怎能代替我回家的渴望?

我要回家 我要回家

我要回我的家

篇3:“常回家看看”亟待配套保障

记者调查发现, 目前我国对于“探亲假”的规定要追溯到1981年就施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然而, 这一规定32年不改, 不仅对职工的覆盖范围小, 操作困难, 缺乏相应的处罚规定和依据, 应与时俱进对这一休假权进行新的界定, 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根据规定, 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四类单位工作的职工才有资格享受这一休假。也就是说, 数量庞大的私企、外企劳动者被排除在休假人群之外。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沈宗汉指出, 在改革开放前, 由于国家政策规定不能开办私营企业, 也没有外企, 上世纪80年代初, 这一规定当时能够覆盖几乎所有的职工。但如今, 随着“体制外”工作的职工已经成为就业人员中的主流, 这一规定的实施显得有些尴尬。“事实上, 私企、外企应当参照规定给予员工探亲假, 但在现实中多数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

除了覆盖面小, 这一规定在现实中还存在操作困难、缺乏相配套的惩罚措施的问题。按照规定, “对于未婚职工探望父母, 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 假期为20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 每4年给假一次, 假期为20天。”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叶沈翔表示, “20天的探亲假”在32年后的今天操作可行性不大。“对于一些特殊工种和高新产业来说, 人才稀缺, 工作强度非常大, 他们每天工作日程紧凑, 要放一个20天的长假并不现实。”而即使是服务业从业人员, 离岗20天, 业务交接就会产生难题, 行使休假权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劳动者的未来职业发展。

规定同时指出, 享受这样规定的前提是“与父亲、母亲不住在一起, 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对于分居两地的家庭而言, 本身就能满足“与父亲、母亲不住在一起”的条件, 但是如何界定“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呢?专家认为, 这一规定并不明确, 也已颇为落后。

尽管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然而, 用人单位一旦违反这一规定又该有怎样的处罚措施却没有更多的解读。

“不可否认的是, 目前就业市场仍然是用人单位占据强势地位。仅仅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来约束用人单位是不够的, 这一法律更多的是倡导子女对老人进行赡养, 并不能强制用人单位实行探亲休假。”叶沈翔建议, 要真正把带薪休假、探亲假落到实处, 应在《劳动合同法》中明确休假的相关规定, 并且修订《劳动合同》的范本, 将休假的细则纳入进去。

篇4:“常回家看看”只是看看而已

关键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常回家看看;法经济学

2013年7月,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获通过,其中第18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规定被大家通俗地理解为:“常回家看看”。从传统来看,本来儿女们看望老人这种精神赡养是道德调整的范围,可是被强制进入到了法律当中,成为法律调整的范围,这一举动真的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吗?孩子们会经常回家吗?

一、“常回家看看”法经济学分析

不见得,因为任何行为的选择都有相应的成本与效益。从宏观角度讲,乍一看,“常回家看看”入法,由法律来强制保证,那么“不常回家看看”的成本提高了(不是道德的自责与谴责而是法律的制裁),价格提高了,那么买“不常回家看看”的人就少了,买“常回家看看”的人就多了,其实,不然。虽然“常回家看看”入法,但是因“不常回家看看”的诉讼少之又少,即使对薄公堂,大部分被告也会选择不出庭,法院最多判决被告履行“常回家看看”的义务,而被告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再由于法院判决的难执行性(法院不会派专门人员和被告一同去其父母家看看吧?即使有,看多长时间?说多少话?只看不说话行不行?如果有人不愿回家看老人,法律逼着他回家,即使回家见了老人,但给老人脸色看,或吵骂一顿,反倒增加了老人的不幸福感。),被告完全可以无所作为,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所以,仔细分析,其实“常回家看看”入法得到的强制性保证与难以执行基本抵消,成本、价格几乎不会发生大的变动,进而,“常回家看看”的销售量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即原来“不常回家看看”的孩子还是会“不常回家看看”。从微观角度讲,儿女们回家也有其精细的成本效益考量。第一,成本。“常回家看看”需要你有时间、精力、交通工具等等。首先,一般需要常回家看看的儿女们都是在外地,那么在外地回来,就需要时间,要有时间就需要请假或者等到节假日,请假的话,因为是要经常回家,必须要经常请假,而这是你所在的工作单位所不允许的,如果严重的话还可能把工作丢掉,而那些成为了房奴、孩奴和车奴的白领,一旦丢了工作,哪怕仅仅是几个月,月供就断流了,那将是不可堪负的成本。其次,你需要有精力。在外地工作,你需要搞好各种人际关系,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会放在人脉的培养方面,即使不放在这方面,你还可能面临加班、照顾孩子、买衣服、副业、出差等等事情,让有限的精力几乎精疲力尽,如果这时再经常跑到远离自己住所的父母那,更是不堪重负。最后,你需要交通工具。如果你经常回家的话,交通费也是不小的一笔,如果自己没车,又在节假日,实在是一票难求,即使自己有车,还要面临油费、高速费、堵车的风险、长期驾驶出车祸的风险,即使见到了父母,也不一定会高兴。而“不常回家看看”的成本就是不会零距离的接触父母,作出拥抱等亲密的动作,而这种成本是我们可以忍受的。第二,效益。如果常回家看看,除了父母心情会愉悦,儿女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心理的安慰之外,几乎没什么别的效益了。所以,基于人的理性、自利的本性,当然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基于现实情况的观照

事实上,此条文的社会效果也是甚微,济南市历下区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公寓住着80多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公寓负责人祝梅说,新法出台后没有看到很大的变化。济南市第一老年公寓管理科的护士长李文萍告诉记者,该公寓现有70多位老人,子女一两天来看望一次的大约有三分之一,每周来看望一次的约三分之一,剩下的情况都比较特殊,有的子女出国,或者在外地工作,大约半年来看望一次。她认为,新法出台后变化不大。在法律刚颁布不久,也许会有一部分人基于社会关注、社会舆论的压力而做出一些调整,等到公众视线转移了,人们还是会恢复原有的生活状态与轨迹。从司法实践中也可看出,实际情况与以上的分析是相因应的,记者咨询山东省高院获悉,新法实施以后,各地陆续出现了几例老人状告子女要求精神赡养的案件。但总体上说,案件没有大幅增加。

其实,“常回家看看”这种孝文化在现代社会再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已经变得很昂贵了,成本过高。传统的孝文化已经被其他的工具所取代,儿女们虽然不能经常回家,但是可以通过打电话、视频通话,可以通过互联网给父母买衣服,可以给父母投医保、失业保险等等方式来实现孝文化的传承,没必要非得恪守老的标准,那样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不一定会获得好的回报,也不利于社会财富的最大化。

三、法经济学视野下的人性考量

篇5:回家看看诗歌

2013年7月1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后第一案,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法院判某不孝子女“平时至少要保证两个月看望一次,重大传统节日至少看望两次”。法律处罚下的“回家看看”能有多少亲情?当然“常回家看看”本来就不归法律管、法律也管不了。

中国60岁以上老人两年后将达2亿人,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办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农村“空巢家庭”比例也达38.3%。一项调查显示,89.0%的受访者感觉当下空巢老人情感寄托缺失的情况严重,71.5%的受访者呼吁子女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关键是立法能逼人“常回家看看”吗?

常回家看看对于子女来说,是一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在当今工作节奏繁忙,节假日一票难求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常回家看看也许真的是一个奢侈的愿望。

黄先生来杭州打拼已经七年了,他2007年大学毕业,在此期间他只回家过了五个春节。

“我的老家在陕西,由于多方原因,目前在杭州我虽然已经算是事业

小成。但是还是无法将父母接到身边,这是一个普遍情况。”黄先生说,“现在我用得最多的是QQ视频,去年我装了浙江电信的20M光宽带,将工作闲置下来的电脑给了父母,这样我趁晚饭之后,一般就通过视频同父母闲聊一会。”

新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关键在这个“精神赡养”。如果你不能保证“平时至少两个月看望一次,一年传统节日至少看望两次”,那么你第一件事就是教会爸妈使用QQ视频聊天,这样每天大家都可以挂在一起了„„

篇6:写回家的作文:常回家看看

双休日快到了,我的耳边又响起了“双休日你去哪玩?”“你们双休日去吃肯德基吗?”而我则是随着妈妈去外婆家玩,东门口,人流络绎不绝,都来丹城感受双休日的热闹。只听妈妈对阿姨、舅舅说:“每到双休日都有很多人来逛街,这东西便宜吗?”阿姨说:“就是,还不如去乡下,爬爬山看看海,看看爸爸妈妈!”

说笑声中,到了外婆家。外婆早已做好了饭菜在门口等候多时了,一见到我们,赶忙跑过来说:“可把我等急了,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谈笑间,只见太婆颤颤巍巍地移着小步走来了,说:“终于等到你们了,再不来我都不认识哪个是蝶蝶哪个是鸽鸽了。(鸽鸽全名夏梦鸽,是我阿姨的女儿)你们不来,这屋子就显得冷清了,一点儿也没有生气了,今天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太婆已有九十岁了,耳不聋眼不花,就会唠叨着几句。就在这时,隔壁的一个与太婆同年龄的阿太走了过来,看到我们一家谈笑个没完,羡慕的禁不住老泪纵横,说:“你家的儿孙会回来看你们,已经够好了。像我们家,只会买这买那托人捎来,从不见人影,我又吃不了那么多,想见他们总说没空!唉,真想他们啊!”我看着太婆,禁不住同情起这些老人,他们其实都儿孙满堂,可是没有一个来嘘寒问暖,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回来吵吵架也好。

篇7:常回家看看

前几天,我回了一趟家。上一个月没回家,妈妈就在电话里头埋怨起我来,担心我在学校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回到家中,看到家里的境况,和以往都还一样。只是妈妈渐渐上了年纪,记性也就变差了。常常还会将我和我弟弟的名字弄错。

篇8:“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之我见

自从老年法着手修改开始以来, 关于“常回家看看”条款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纵观社会各界, 争论最激烈的部分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常回家看看”是由道德调整还是靠法律规范

受中国传统理念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人们误认为“常回家看看”应当属于道德规范调整的范畴, 法律不应该过分介入。如果强行把道德上升为法律, 让“常回家看看”入法, 只会适得其反, 伤害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而且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并不是主观上不愿意回家陪父母, 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他们常回家看看。

首先, 我们应该全面认识和准确理解“常回家看看”条款, 毋庸置疑, 这一条款确实充满了浓厚的道德色彩。但在社会转型期,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人们的价值观也日趋多元化, 赡养老人的义务逐渐被淡化, 甚至出现了只见“啃老”, 不见尽孝的怪象。显而易见, 只靠社会道德规范、教育手段来约束赡养人已力不从心。因此, 通过“常回家看看”入法来规范与督促每一位公民遵循社会公德, 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也是法治进步的必然选择, 更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的民生诉求。“常回家看看”入法恰恰是用法律的力量来推动道德的进展, 让关爱老人心理需求这种社会意识深入人心。

其次,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是对子女的基本要求。不能在父母身边陪伴, 就尽可能的给予她们更多的物质补偿, 是现在大多数子女孝敬父母的主要方式。然而, 他们却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赡养。与肉体上的伤害相比, 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则是更巨大的伤害, 这些老人往往会有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危机。近年来, 有关媒体报道“空巢老人”孤独抑郁自杀的事件也明显增多。因此要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 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是非常必要的。“常回家看看”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 如果条件允许, 应当常回家看望陪伴老人, 但是如果客观条件有限制, 则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和渠道多给老人一些关心和问候, 比如可以快递一张贺卡, 空闲时打一个电话, 通过网络视频见面, 帮父母安排一次旅行, 让孙子外孙在放假时与老人做伴等等, 这样就不至于因为空间和距离阻断亲情, 使老人感受到温暖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不是孤立的问题, 精神状态关系着身体的机能, 关系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甚至是生命安全, 由此可见“常回家看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常回家看看”条款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从该条款的具体操作上进行分析, 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 第一种观点认为:“常回家看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无法履行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很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在外打工, 生活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 假期稀少的同时被加班、被全勤也成为常事, 休年假更是一种奢望, 如果离家远, 可能本来就少的假期会有大半浪费在旅途上, 高昂的交通费也让很多人觉得得不偿失。所以, 很多人认为虽然法律规定了“常回家看看”, 但是子女们受到时间和财力的限制, 该法规无法实际履行。

该条款里明确写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此前, 我国法律虽也有规定, 员工有探亲休假的权利, 但并没有很好地落实, 很多人都是到春节才能得以回家。现在,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再次把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列明, 就是要强调探亲休假权利的重要性, 要求包括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用人单位根据条款规定, 努力创造条件, 落实好、保障好赡养人的此项权利, 这也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赋予用人单位的一项社会责任。而且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这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常回家看看”。此外,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 现在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独生子女较多, 父母们更多的将儿女视为晚年最重要的精神寄托, 而且随着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 能够见到子女们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 俗语说“尽孝不能等”, 所以, 只要有时间, 即使是长途跋涉回去陪伴父母, 辛苦一些也是值得。如果实在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则可以通过上文提到过的其他方式多关心和问候老年人。因此, 我认为, 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常回家看看”是可以履行的。

(二) 第二种观点认为:“常回家看看”没有规定惩罚措施, 难以制裁

在大众看来, 法律具有制裁性, 违法就要受到惩罚, 而对于不常回家看看的行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惩罚措施, 因此此行为难以实施制裁。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 法律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在惩罚与制裁上, 它的社会导向意义也同样不容小觑。就像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这样的法律法规, 其中更多的是倡导性、鼓励性和保障性的条款, 有针对性的回应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常回家看看”条款更多的是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它在现在社会对老年人精神慰藉这个问题比较忽视的大背景下, 既表明立法者鼓励子女关注老人精神需求的态度, 又呼吁广大群众在为自己及子女奔波忙碌的同时也要重视自己父母的生活状态, 能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让子女们履行这一义务, 让“常回家看看”给予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在现实中得以实现, 有利于弘扬尊老敬老精神, 让我们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三) 第三种观点认为:“常回家看看”诉讼可能性小且判决执行困难

实际上, 很少有父母真的会因为自己的孩子回家少而把子女推上被告席, 就算是父母和子女真正的会对簿公堂, 对于那些触犯本条款而被责令改正的子女来说, 法院应该如何处罚, 强制手段不能让子女心甘情愿的去看望老人, 经济处罚对于老人的精神抚慰毫无作用, 刑事处罚则更是违背了老人进行诉讼的本意, 所以, 罚还是不罚, 如何处罚, 法院又如何保证判决的执行,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人们都觉得此条款的诉讼可能性并不大, 而且通过诉讼得到的结果难以执行。

我们应该理智的看待诉讼, 进行诉讼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父母选择用这种方式解决与子女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不必然导致更加紧张的家庭关系, 对于几经劝诫还是不愿意尽孝的子女, 这种方法反而更值得提倡, 相反, 如果老年人连诉讼都不愿意进行, 对于子女的不尊不孝持放任无奈的态度, 最终只能导致形同陌路的结果。积极的解决问题总是要比漠然放任得到的社会效果更好。在实际的司法操作中, 判决并不是法院结案的唯一方法, 一旦老年人提起诉讼, 社会舆论的压力、法庭的威严、法官的劝导可能会使赡养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主动履行赡养义务。也可能开庭后, 在法官的主持下, 调解结案。法院还有可能对相关行为进行有效判决、裁判和强制执行。对此类案件的调查取证以及日后的执行, 父母、亲属、邻居和工作单位等都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并且在执行时进行督促与监督。针对情节恶劣的不孝子女, 法院可以强制其履行赡养义务, 依法处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惩罚。在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的指导下, 采取较温和的方式。毕竟法律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惩罚, 而是通过惩罚对行为人的不适当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考虑将罚金补偿与社会养老保险、政府救助相结合, 更有效的发挥法律的作用。

上一篇:厂房设计规范标准下一篇:中国梦的演讲稿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