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2024-04-09

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精选9篇)

篇1: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常回家看看”正式写入法律

如果你的儿子或女儿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来看你,你会不会心里不快活?6月17日,茅镇中心社区的不少老年居民被这一问题卡住了。当天,海门高新区老科协分会与茅镇中心社区共同邀请原市政法委副书记周振祥为老年居民解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关精神赡养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较前一版,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把“常回家看看”正式写入法律,明确规定不与父母共同居住的子女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周振祥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9章68条内容一一分析,重点就新修订的内容进行解读。

讲座现场,周振祥提出“如果子女很长时间不来看你,你会不会生气”后,引发热议。问题抛出后,会场气氛一度尴尬冷场,谁都不愿意表露心迹。心直口快的居民姜阿姨首先打破沉寂,她理直气壮地说:“我一定会不开心!不仅不开心,还会主动打电话把子女说一顿!百善孝为先,做人必须先对自己的父母好,特别是父母年老的时候,更要对他们好。”有了姜阿姨领头,大伙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居民倪阿姨显得温和一些:“肚里肯定不太高兴,但我不会做在脸上,顶多打个电话提醒孩子应该回家看看。”居民朱阿姨换位思考,认为子女不回家也有他们的理由,有的子女在外地不方便,本地的也有经常加班的,实在没有办法常回家的,打打电话也好的。腾达花园的陆阿姨笑着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一阵,儿子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电话也少得可怜。我就打电话告诉儿子,爸爸不开心了。中午,儿子就带着媳妇孩子回家吃饭了。其实他爸爸才不管他们回不回来,主要是我想念孩子们了。”老年居民的各种反应,让周振祥比较欣慰。他指出,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老年人遇到子女冷待,出于面子考虑,常常把苦涩往肚里吞咽。长久缺乏关爱会让他们精神空虚,身心疲惫,健康状况也受到影响。“我们老年人有了想法一定要勇敢地说出来,要努力和子女交流,一些老年居民担心自己说话太冲,可以找社区干部或选择可以信赖的人倾诉,借助第三方实现子女与长辈的沟通,从而解决老人和子女之间的矛盾。”据悉。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家庭赡养与抚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优待方面更加全面、具体,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权益保障和社会服务。

篇2: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一、“常回家看看”的法律释义

“常回家看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精神慰藉相关规定的代名词,故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结合法律规定,“常回家看看”是指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要,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给予老年人适当的精神慰藉。其义务主体是家庭成员,包括与老年人共同居住和分开居住的子女等亲属,义务内容是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给予老人适当的精神慰藉。

二、“常回家看看”的立法背景及意义

法律是法律,道德是道德,各有各的约束范围,一旦越位,不是事与愿违,就是得不偿失。[1]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立法者必须针对新出现的各种情况对法律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法律规范实施的成本,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法律规范变成整个社会公民自愿遵守的行为指南。

(一)立法背景介绍

1、空巢老人增加,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明显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2]空巢老人由于社会活动减少,更需要子女的关怀。

2、原有法律缺失,精神慰藉诉求遇困境

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该法虽然明确家庭成员应给以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但并未明确规定精神慰藉的内容。2009年人大常委会对该法进行了修订,但修订内容并未涉及规范充实精神慰藉的相关内容,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加,老年人要求子女探望的民事案件也呈现增长趋势,但在司法实践中,正是因为缺乏相关法律依据,法院判决支持精神赡养的案件极为少见,相关诉求得不到支持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予立案和驳回诉讼请求已经成为法院解决精神赡养案件的典型方式。[3]司法实践的这种处理方式也等于对子女漠视老年人精神慰藉表示默认。

(二)立法意义

1、明确“精神赡养”的范围

精神赡养指的是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包括三个维度,即人格尊重、成就安心和情感慰藉,法律是否需要明确精神赡养的范围,甚至进行量化,各国都有不同的做法。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的法律,将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量化到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等等,[4]子女与父母谈话的忌语都受到限制,最大限度地从立法上明确了精神赡养的义务范围。[5] 这种详尽的法律规定被理解为“陌生人社会”的法律救济。在过去中国是“熟人”社会,传统道德伦理有很强的强制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半熟人社会”,道德的强制性并未根本丧失,但却需要倡导性的法律规范对其进行补充和托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期,赡养老人的义务逐渐被淡化,甚至出现了只见“啃老”,不见尽孝的怪象,只靠社会道德规范、教育手段来约束赡养人已力不从心。2012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首次明确了精神赡养的范围包括看望和问候老年人,这就在法律上明确和强化了“孝”,使得今后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相关诉求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2、引导公众重视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不少人质疑“常回家看看”的可执行性,认为根据该条款并没有量化看望的频率,也没有明确问候的方式,援引该条款直接判决有可能强迫公民去实现他们不愿意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最终履行效果不佳,更会削弱法律的尊严。其实法律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在惩罚与制裁上,它的社会导向意义也同样不容小觑。[6]从微观层面来看,精神赡养更多的应体现为“父慈子孝”这种和谐的伦理关系,法律规定精神赡养的相关内容并明确其范围,不是为了让人们死板的履行法律规定,把“孝”当作一种纯粹的法律义务,其意义远不止法律强制“孝”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其目的更多的在于提醒公众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已属违法,引导公众重视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鼓励公众主动去履行道德义务。

三、“常回家看看”的司法应对

根据南宁市两级法院司法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赡养纠纷一审结案20件,2011年16件,2012年14件,2013年14件,随着各地法院精神赡养纠纷的相关裁判结果的陆续公布,在社会上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精神赡养纠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然可能呈现增长,司法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才能更好的实现“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下面仅对柳州市两级法院近年来受理的相关案例对“常回家看看”的司法处理进行探讨。

(一)运用审判技巧,化解双方矛盾

精神赡养注重的是精神交流,具有明显的身份性质,这决定了制定精神赡养的法规不难,难在落实。在以往精神赡养的诉讼中,多次出现老人赢了官司输了感情的案例。[7]为了不让司法程序成为亲情的终结者,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要根据义务人不履行义务原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审判技巧,才能真正化解双方的矛盾,挽回当事人正在流逝的亲情。

1、诉讼中尽量安排原被告当面接触,加强原被告的沟通

当事人若诉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如案例3双方关系僵化不愿接受诉前调解的案件,表明双方的矛盾已经升级,一般的调解方法已经无法奏效,但不能因此放弃调解,应在诉讼过程中应尽一切可能安排原、被告当面接触,要求当事人亲自参与诉讼全过程,防止代理人过多干涉妨碍当事人的直接沟通交流,询问被告童年的成长过程,引导老年人回忆被告童年时期的辛勤付出;询问双方产生矛盾的原因,引导双方表达长期压抑的感情;休庭时间为当事人讲述相关典型案例,引导当事人相互体谅。法庭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给足他们交流的时间,为他们解开“心结”这就等于给了亲情一个自动愈合的机会。

2、审慎判决,保证裁判的可履行性

对当事人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需要判决的案件,更应采取审慎态度,在充分了解被告的履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原告的诉求中的合理部分进行判决,以保证裁判内容切实可履行。由于目前法律并未对“经常”作出明确的定义,也未明确问候方式的具体范围,但原告的诉讼请求涉及到看望的频率或明确了问候的方式时,法院也应当就此部分内容进行判决,但如何进行“自由裁量”还得三思而行。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对一起赡养案件作出判决,其中涉及“常回家看看”的判决内容为:被告马某、朱某至少每两个月到老人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这是“常回家看看”生效后的国内首例判决,但各地的法官遇到此类案件并不能依葫芦画瓢,都把“经常”判为“至少两个月”,也不能单依照原告的请求或被告的答辩意见进行判决,应在庭审过程中充分了解被告“经常”看望原告的客观条件是否存在,被告能够接受的问候方式包括哪些,最后综合原、被告的意见进行判决,不能超过被告的底线,引起被告的抵触心理,也不能至原告的诉讼请求于不顾,剥夺老年人针对“常回家看看”的胜诉权。

3、做好判后答疑,鼓励被告积极履行裁判义务

判决之后,好的判后答疑,能够消除当事人对判决的疑问,对义务人积极履行裁判义务起到推动作用,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精神赡养案件的判决内容可以约束当事人的行为,但却不能约束当事人的内心,如果当事人只是依照判决内容“常回家看看”,虽然做到经常看望和问候,但却在履行的过程中给老年人脸色看,这不但没能让老年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反而会让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加重老年人的精神负担,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精神枷锁。所以此类案件更不能一判了之,应及时开展判后答疑工作,解释判决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并向义务人释明不履行法律文书的不良后果,引导义务人主动履行义务,当义务人对判决内容有明显抵触情绪时应向当事人详细解释作出裁判的前因后果,力求充分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二)结案后关注文书履行,避免文书成空文

虽然目前全国出现的“常回家看看”相关案件还算多,但很多专家学者都对这类案件有了执行难的预测,“常回家看看”的执行问题也是在立法之初反对之声的重要理由之一。如今面对“执行难”,司法者在工作中应如何避免此类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在进入执行程序后又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权利都值得探讨。

1、定期回访当事人,促进案件自动履行

由案件承办法官定期对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案件的履行情况并说明不履行的法律后果,这样既向当事人表明法院在结案之后仍然关注案件,又能让义务人明白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可以有效的促进义务人自动履行相关义务。对未能履行的义务人应要求其说明不履行的原因,因当事人之间关系僵化不愿主动接触的,法官可作为中间人,陪同义务人履行看望义务,逐步缓解双方的紧张关系;因客观原因导致义务人确实无法依法律文书履行相关义务的,法官可协调当事人双方再次协商达成新的协议。

2、及时采取有效执行措施

在进行定期回访时可能也会碰到一些“老赖”,他们表明态度不履行义务,或者已经“销声匿迹”,对于这部分义务人,承办法官应提醒原告申请执行,启动执行程序,以便于法院采取执行措施,保证法律文书的权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对“常回家看看”这种不可替代履行的行为可采取的执行措施包括:罚款、拘留,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等。对原告不愿意主动申请执行的,承办法官应向义务人发出履行建议书,再次说明不履行义务的严重性。

结语

“常回家看看”立法并不会让法律与道德失去应有的界限,反而更能强化道德,让“孝”变成了更具体更直观的存在。但司法救济不是挽回亲情的良方,它是那最后一道保护亲情的大门,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还是不要轻易打开,因为一旦打开了,多多少少都会有亲情从门缝流逝,也希望这道“庄严的大门”能让百忙之中的众多儿女重审审视自己是否尽到了“孝道”。

注释

篇3: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根据中国人口计生委的资料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 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一方面, 由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 “4-2-1”结构和“4-2-2”的家庭日渐增多, 家庭趋于小型化, 并且三代直系家庭中老年人的数量构成不断下降, [1]年轻人的赡养负担加重;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引起工作机会的地区间差异, 人口流动越来越普遍, 城乡“空巢家庭”和“留守老人”大幅增加。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全国空巢老人家庭占家庭户总数的31.77%。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空巢比例上升了8.94%。两方面的作用下老年人的经济扶养和亲情赡养在家庭内部得不到充分实现。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同时,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却建设滞后, 老年医疗和老年社保制度建设尚不完善,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尚未到达足以取代家庭养老的程度。这种背景下, 2013年7月我国修改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以下简称“新法”) 。

新法第13条将以前的“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依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前者即为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模式, 老年人住在自己或子女的家里, 自我照顾或由子女赡养服侍, 安度晚年, 这种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自然可以兼顾;后者即社区养老模式, 可能会扩大了老年人和子女的地理距离和情感距离。新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这一条对赡养人既提出了经济供养要求, 又提出了精神慰藉要求。为了防止今后社区养老扩大了老年人和子女的地理距离和情感距离, 新法第18条中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 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第14条和第18条都强调了子女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义务, 即俗话所说的“常回家看看”。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新法颁布的目的在于保护老年人在经济和亲情两个方面得到充足赡养, 法律强制性规定自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难以完全保障老年人得到家庭的精神慰藉和情感关怀。“你可以把牛牵到河边, 但不一定能让牛喝水”, 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赡养目的, 除了法律手段外, 还得依靠经济手段, 两者相互补充。

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社会伦理分析

二千多年来, 历代统治者奉行“家天下”的治国理念, 皇帝视自己为君父, 向子民倡行忠孝节义, 把维护家长制的社会等级秩序作为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手段。在历代儒家学者不遗余力地的鼓吹下, 家族伦理主义成为儒家传统价值观之一。例如, 孔子认为搞好家庭内的“孝”“友”关系就是搞好了政治。“孝乎为孝, 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孟子认为“人人亲其亲, 长其长, 而天下平。”《孟子·离篓上》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政治纲领, 在理论上明确了以建设家族伦理作为王道政治的基石, 建立在这种伦理思想上的社会等级秩序, 也就成为了封建礼教。为了保证家庭伦理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基础地位, 儒家学者不惜借助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力量, 引礼入法。一方面用礼来对法律施加影响, 如汉代董仲舒的《春秋》决狱, 就是用儒家经典《春秋》的经义解释法律和指导司法实践。《后汉书·应邵传》中记载“董仲舒老病致仕, 朝廷每有政议, 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 问其得失, 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 言之详矣”。[2]另一方面用孝道来调节家庭伦理关系和社会等级关系, 如《孝经》由东汉至明清均被规定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历代儒家思想渲染下, 尽孝道成为中华民族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除了思想上宣扬孝道敬老外, 历代王朝还颁布实施了许多养老法令, 用法律来保证礼教秩序, “礼法并用, 德刑为辅”, 使得法律儒学化, 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在解决中国历史上的养老难题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历代法律条文中, 不孝是十恶之—, 父母若向官府控告, 子女要受到严厉惩处。如《唐律疏议》明确规定, 无论是子孙本人或者他人等, 只要触犯了封建统治者认定的孝行为, 一律加以严惩, 轻则处以笞、杖, 重则处以绞、斩。如规定:“‘恶逆’者, 常赦不免, 决不待时”。“闻父母丧, 匿不举哀, 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从者流;祝诅祖父母、父母者, 流。”[3]

在依法治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用法律的强制手段规定子女“常回家看看”, 以尽孝道, 体现了法治与德治的结合。用法律保障孝道伦理的实现, 是对传统孝道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也是在社会转型期维护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不得不用的手段。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维护家庭的养老功能, 除了法律的强制性义务要求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外, 还必须辅之以经济手段, 才能使公民有能力和有意愿践行孝道。

三、传统孝道伦理的经济学分析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个人和家庭的生存经常处于风险之中。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收成可以规避未来生存风险, 但传统中国社会科技进步缓慢, 特别是由元到明清, 人均收入水平长期陷入增长停滞 (麦迪逊, 2003) ;[4]通过个人之间的经济交易与精神交换实现互相帮助与资源共享, 也可以提升家庭和社会的风险规避能力。[6]后者发生的个人间经济交易需要契约制度做为保障保证交易顺利进行。在传统农业社会里,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商品经济和交通技术设施尚不发达, 生产经营和市场交易的地域范围有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纵向的关系为主, 社会横向的关系的程度处于不发达状态 (金日坤, 1991) , [5]与陌生人的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使得交易成本太高以致交易无法达成。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风险, 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主要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家庭内部和家族内部进行, 交易的进行不需要今天的合同法等调整横向社会关系的法律来调整, 而需要伦理秩序等调整社会纵向关系的道德来规范, 保证交易在家庭和家庭内部顺利进行的契约制度正是传统的封建宗法伦理制度。在这种制度下, 成年人为幼年子女提供生存的物质保障, 幼年子女成年后则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为了防止幼年子女长大成人后违约不赡养老人和虐待老人, 家族内部有族长运用家法主持家庭伦理秩序, 家族外部有州县官府运用国家机器维护宗法制度。所以说, 传统农业社会里家庭的功能首先是经济互助, 其次才是精神互助, 家庭内父母和子女缔结了隐性的社会伦理契约。

在这样的隐性契约关系下, 养儿防老就成为规避未来物质风险和精神风险的具体手段, 儿女是人格化了的金融品种, [6]相匹配的文化和制度则被先儒们设计出来降低这些隐形利益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易安全。所以, “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 自是没错。”[7]孝文化的首要作用在于维护“家”的经济功能, 其次才是亲情功能。[6]在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农业社会里, 为了实现“家”的这个交易制度下家庭成员间的经济利益交换, 子女的孝顺排在第一, 而当一个社会的温饱问题退居次要地位的时候, 家的经济功能将由该社会的其他制度安排所接替, 家的亲情功能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目前我国的人均收入已达中等发达国家程度, 但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比较大。从2002年到2010年, 中国整体上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年数在增加, 从2002年的城乡人均差距4年达到2010年的城乡差距11年, 而各省内的城乡差距, GDP大于3万亿元的京津沪苏浙蒙地区是7-9年, GDP小于2万亿元的藏陇云黔是14-15年。[8]沿海地区和城市的收入水平较高, 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率较高, 家庭的经济功能已经退化, 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血缘关系纽带下的亲情功能。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家庭和社会的收入水平比较低, 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不够大, 家庭仍然是老年人获得供养、子女获得投资的地方。在这些地区, 家庭既具有情感慰藉功能, 又残留有风险共担、利益交换的经济功能。考虑到我国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国家规在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 在第2章第14条既规定了家庭的经济功能, 又在第18条专门强调了家庭的亲情功能, 规定了年轻人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 否则有受到法律制裁的可能。然而, 用立法的手段强制年轻人履行对长辈的亲情义务, 延续中国的孝文化传统, 能达到目的么?

四、“常回家看看”的现实困境

我国人口分布已不同于三十多年前, 年轻人为了工作四处流动, 从乡村流向城市, 从内地流向沿海, 人口流动常态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我国总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己达到26139万,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1700万, 十年间增幅达到81.03%。[9]精神赡养对于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自然比较容易解决, 对于远离父母为生活和前程奔忙的年轻人来讲, 实现“常回家看看”的愿望却存在诸多困境。

困境之一是收入对于年轻人“回家看看”的制约。年轻人从参加工作到安身立命, 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因为工作的绝大部分收入用来支付住房、医疗、应酬交际、个人娱乐后, 可支配收入所剩无几, 对一部分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 不断增长的交通费用使得跨越遥远的距离从工作地返回家乡探望父母是一笔比较沉重的经济负担。虽然说孝道与亲情无价, 但收入水平不高确是活生生的现实, 即使有心尽孝, 也无力返乡。而对于另一部人来说, 由于出外打拼多在工作机会比较多及生活成本比较高的大中城市, 即使有把父母接来身边照顾的想法, 面对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也只能望而却步, 遑论那些身体不好不能长途旅行的年迈老人, 他们的亲情家园也只能是梦里落花而已。

为了支持子女对父母的尽孝行为, 国家于1981年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明确了“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 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 又不能在公体假日团聚的, 可以享受探亲待遇。根据实际需要, 单位还应当提供路程假, 而且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 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 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 由本人自理, 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除此之外, 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 单位还应当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然而, 这一规定不适用于非公有制企业。当前我国的企业所有制结构与三十多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非公有企业占据绝大多数, 非公有制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远远超过公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 从2008年到2012年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总数的比例在75.51%-78.53%之间[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年鉴的就业基本情况表计算], 但这部分劳动者并不在1981年《规定》的受益范围内, 探亲费用由个人支出。

困境之二是闲暇时间对于年轻人“回家看看”的制约。虽然国家早在2008年颁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但这一法律上的硬性规定在实践中却遇到软约束的困境。例如第五条中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 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 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 经职工本人同意, 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这条规定并不具有强制性, 留给用人单位灵活调整的余地比较大, 而用人单位又往往把薪资奖金、晋升考核与休假时间挂钩, 导致一方不愿放年假, 一方不敢请年假。此外, 2008年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在第17条中只是规定了劳动合同要有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条款, 对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如何计算则没有规定。也就是说, 在年假的执行上, 企业握有主动权, 条例的约束对企业来说是软的, 而软的约束在现实中是效果有限的。这样, 由于年轻人得不到年假时间, 法律上的“常回家看看”只能变成现实中的“想回家看看”。那么企业为什么不愿意主动安排职工的年休假呢, 原因自然在于职工离岗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产生经济损失。

五、解决“常回家看看”困境的经济手段

怎样才能把“常回家看看”的愿景变成现实呢?造成年轻人“不回家看看”的两个原因都与经济有关, 如果纯粹依靠法律手段,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尽孝的道德问题。法律自然有维护道德的功用, 所以先儒们将法律儒学化, 德刑相辅, 但如果只依赖法律来解决道德问题, 那就会变成“法律万能主义”。[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维护和弘扬儒家传统的孝道文化, 还需借助经济手段。

孝道文化的维护、家文化价值观的宣扬, 不仅是公民个人的道德义务, 也是政府的责任和企业的责任。公民个人是尽孝的行为主体, 也是尽孝行为的受益人;政府是公权机构, 负有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倡行传统孝道的责任;企业是社会的经济单位, 是大家庭文化的受益者, 也应负有社会责任。政府应建立一套维护孝道亲情文化的经济机制, 将劳动者个人、政府及企业纳入其中, 保证劳动者有能力尽孝心、企业有意愿帮助劳动者行孝, 引导尽孝的道德风尚。在这种机制下, 老年人权益也能得到维护与尊重。目前我国尚没有成熟的经济机制支持鼓励尽孝行为, 但可以借鉴儒家文化圈内其他国家的做法由政府设计出一套中国特色的尽孝机制, 这套机制的根本原则应该是让利于民。具体来讲, 政府可以利用财政税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在社会福利保障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借鉴新加坡的做法, 在住房方面为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共同生活提供方便。[11]在现在廉租房和保障房供给政策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增加保证三代人共同居住的大面积房屋的供给, 并优先分配给与老人共同生活的被保障家庭。在购买大面积的商品房而申请银行贷款时, 如商品房用来与老人共同生活, 政府提供贷款利息补贴。如遇有收入水平不足以支持购房贷款但又愿意与老人共同生活的, 政府担保机构可以考虑其他贷款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安排贷款担保。

二是所得税方面的调整。现在的个人所税以个人收入为基础进行征税已经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形势, 随着人口老年化趋势加剧, 税基人口比例越来越少, 税源也就越来越枯竭, 应该改为以家庭收入为基础进行征税。家庭收入以共同生活的整个家庭三代几口人的平均收入来计算, 这样那些与父母共同生活而父母又无社会保障基金可以领取的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负会大幅下降, 等于间接提高其可支配收入。销售旧有住房购买新住房是为了与老人共同生活的, 则免除旧住房的营业税与个人所得税。对于积极安排职工休探亲假的企业, 政府可以安排一定额度的企业所得税收减免。对于与父母共同生活的赡养者, 继承父母遗产时应予以减免遗产税。

三是补贴措施。对于与老人共同生活但家庭收入水平不能达到当地一定程度的, 政府可以每年提供一定金额的补贴, 缓解赡养者的经济负担。当前的地区经济差异使得大多数老年人居住地与子女工作地相隔遥远, 对于想回家探望父母又囊中羞涩的年轻人, 政府可以提供路费补贴, 哪怕是单程的路费补贴也能减轻劳动者的交通费用负担。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与老人共同生活, 或居住地不超过“一碗热汤”的地理距离的还应该给予老人护理补贴费用, 用于居家养老所需。

四是社保覆盖对象调整。社保基金的缴纳应以三代同堂的家庭收入水平为计算基准, 但社保户头分立, 有工作收入的子女应该为无工作收入的父母填补社保公积金空额, 家庭成员之间负连带缴纳责任。当赡养者失业时可按大家庭生活所需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 或延长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时间。

以上四种手段运用得当, 都能有效地激励年轻人对老人进行经济赡养和亲情赡养, 达到政府尊老敬老的公共政策目标, 维护老龄化社会的和谐稳定。但要完成孝道文化的宣扬和家文化价值观的继承推广, 最根本的还是破除现有的城乡壁垒, 消除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 使为当地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家庭融入当地社会, 使年轻人在当地工作照顾父母而不用背井离乡, 子女才有能力和意愿“常回家看看”。

六、结语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改变, 社会日益老龄化, 家庭的经济交换功能和亲情功能日益弱化, 儒家传统的家文化价值观和孝道文化正面临嬗变和解体, 为维护传统文化, 增强家庭凝聚力, 政府应担负起责任, 鼓励引导公民尽孝、企业支持职工行孝, 维护家庭情感功能的完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除了用立法手段将孝道入法倡导行孝外, 还应采取相配套的经济手段激励公民尽孝, 在住房、税收、补贴、社保方面提供优惠与减免, 缓解劳动者在行孝方面有心无力的困境, 引导公民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价值理念, 使《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所追求的亲情孝道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王跃生.三代直系家庭最新变动分析—以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J].人口研究, 2014 (1) :58.

[2]转引自俞根荣.俺家法思想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2:140-141.

[3]转引自徐慧娟.《唐律疏议》中的孝伦理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6) :43.

[4]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M].伍晓鹰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30.

[5]金日坤.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儒教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6]陈志武.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J].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7 (1) :1-17.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23.

[8]杨华磊, 周晓波.中国城乡及省际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数据中凸显的唯象法则[J].经济研究, 2012 (s1) :47.

[9]邹湘江.基于六普数据的我国人口流动与分布分析[J].人口与经济, 2011 (6) :24-26.

[10]范传贵.误读“常回家看看”淹没立法真实价值[N].法制日报, 2013-07-04.

篇4:法律该管“常回家看看”吗

自2013年7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该法首次将“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写入条文,也就是说即日起,老人可以因子女不常回家看看作为单独的诉讼请求将他们告上法庭。

克隆人据说已经呼之欲出,但在真正实现这个“孙猴子拔猴毛”的惊世戏法之前,人都是有父母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孔子跟弟子在一起自述人生理想时的夫子自道。读起来,令人安心。

从吴虞1917年的《家族制为专制主义之根源论》、傅斯年1919年控诉家庭的《万恶之源》,到此次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否则涉嫌违法,家庭观念的百年轮回,正是中国人命运多蹇的核心镜像。想起来,又令人感慨。

那场造成无数惨剧的“人伦革命”,是终于过去了。近百年后,网友们有了闲心大玩嘲讽接龙:“请假不准,老总犯法吗”;“回家买不到火车票,政府负责接送吗”;“一直跟老人居住,有奖金吗”……

其实,法律并没荒唐到这个地步。对那些没法常回家看看的人,立法者们留了个“或者经常问候老年人”的小窗口。央视前不久曾播过留守老人因没有电话半年未跟子女互通音信的节目,但在这个据说是“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时代,那毕竟还是少数吧。而且,父母不告,法院不理,相信也不至于有人按图索骥,去问罪于留守老人常年在外打工的子女。

有人说,这是用法律来规范道德,是公权力侵入了私领域。不完全是,因为老年人权益的确需要法律保护;但又何止是!和谐的家庭,不仅是中国人的道德,简直是多数中国人的宗教!每年春运涌动于神州大地的回家潮,便是倦鸟思归,是国人回归终极意义世界的朝圣之旅。(戴志勇)

篇5:写回家的作文:常回家看看

古人说的好:真是林子的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为什么这么说了呢?就因为一件稀奇古怪的事发生在我身边。你们听我慢慢道来。

这天,蜂窝煤厂对面的一栋房子中来了个陌生人身材矮小穿的衣服也不这么样。鬼鬼祟祟的在观望什么,忽然他眼前一亮像是有什么大阴谋,他跟着一个老太太上了楼。啊!难道,难道,【我相信读者跟我的想法一样】他要抢劫。过了好久,那个年轻人搀扶老人下了楼。哦原来不是抢劫。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但大阴谋就是大阴谋,好戏还在后面。过了一天,那个年轻人向老人说:我是乡镇里的党委书记,这一年那些人送给我好多土豆,大概千把斤,回头我给你送一口袋来。老人笑眯眯地望着年轻人,因为老人的儿子长年累月在外面工作,身边没有亲人,自己很孤独想找人聊天都没有,虽然与自己面对的人素不相识但自己也很高兴。这个年轻人又在老人家住了一晚,第三天这个心怀不轨的人开始实施大阴谋,他对老人说:我要去见一个朋友,顺便请他吃顿饭,可我出门仓促身上没带多少钱,我想向您借三百元钱,我一定双倍还给您。老人二话没说就把钱给了他…晚上他又回来了直接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这个年轻人有对老人说:大妈我今天要去看我一个受伤的朋友,这空手去好像不好意思,得买点东西,可我哎!老人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要多少!他迫不及待地说:两百。老人又给了他两百。他拿着钱飞快地跑出了门…可到了晚上老人也不见他再回来!老人带着恐慌的去睡觉,第二天老人把这事向邻居说了,邻居说老人受了骗,老人这才傻了眼……

在这里我要向这时没陪在自己母亲身边的呼吁:钱多的是,可母亲只有一个,多会家陪陪自己的父母吧!

篇6:常回家看看

前几天,我回了一趟家。上一个月没回家,妈妈就在电话里头埋怨起我来,担心我在学校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回到家中,看到家里的境况,和以往都还一样。只是妈妈渐渐上了年纪,记性也就变差了。常常还会将我和我弟弟的名字弄错。

篇7:常回家看看

金秋十月,夕阳西下,一老农坐在自家的田埂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浮想联翩……

在老农家里,有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大儿子去城里做生意,成了大款后,和家里的联系越来越少;二女儿嫁到外地,也很少见面;三儿子在外地打工,没时间回来;小女儿还在重点大学读书……

热闹的一个六口家庭,只剩下了他和老伴儿……

篇8:“常回家看看”亟待配套保障

记者调查发现, 目前我国对于“探亲假”的规定要追溯到1981年就施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然而, 这一规定32年不改, 不仅对职工的覆盖范围小, 操作困难, 缺乏相应的处罚规定和依据, 应与时俱进对这一休假权进行新的界定, 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根据规定, 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四类单位工作的职工才有资格享受这一休假。也就是说, 数量庞大的私企、外企劳动者被排除在休假人群之外。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沈宗汉指出, 在改革开放前, 由于国家政策规定不能开办私营企业, 也没有外企, 上世纪80年代初, 这一规定当时能够覆盖几乎所有的职工。但如今, 随着“体制外”工作的职工已经成为就业人员中的主流, 这一规定的实施显得有些尴尬。“事实上, 私企、外企应当参照规定给予员工探亲假, 但在现实中多数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

除了覆盖面小, 这一规定在现实中还存在操作困难、缺乏相配套的惩罚措施的问题。按照规定, “对于未婚职工探望父母, 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 假期为20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 每4年给假一次, 假期为20天。”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叶沈翔表示, “20天的探亲假”在32年后的今天操作可行性不大。“对于一些特殊工种和高新产业来说, 人才稀缺, 工作强度非常大, 他们每天工作日程紧凑, 要放一个20天的长假并不现实。”而即使是服务业从业人员, 离岗20天, 业务交接就会产生难题, 行使休假权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劳动者的未来职业发展。

规定同时指出, 享受这样规定的前提是“与父亲、母亲不住在一起, 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对于分居两地的家庭而言, 本身就能满足“与父亲、母亲不住在一起”的条件, 但是如何界定“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呢?专家认为, 这一规定并不明确, 也已颇为落后。

尽管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然而, 用人单位一旦违反这一规定又该有怎样的处罚措施却没有更多的解读。

“不可否认的是, 目前就业市场仍然是用人单位占据强势地位。仅仅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来约束用人单位是不够的, 这一法律更多的是倡导子女对老人进行赡养, 并不能强制用人单位实行探亲休假。”叶沈翔建议, 要真正把带薪休假、探亲假落到实处, 应在《劳动合同法》中明确休假的相关规定, 并且修订《劳动合同》的范本, 将休假的细则纳入进去。

篇9: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当今社会,成年子女远离父母的情况非常普遍,“孩子常回家看看”,是空巢父母们的殷切期盼,然而由于诸多现实问题,有些子女即便想“经常回家”也很难做到,比如工作忙,没时间,比如因交通原因出行困难或经济困顿难以成行,等等,致使父母缺乏亲情抚慰,寂寞孤独。前不久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对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权益给予了关注,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假如该条款正式成为法律,今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起诉,法院会立案审理。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应是子女基于血缘亲情、不附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行为,如今却要用法律来保障,有没有必要?法律又能否保障孝道?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我们的优良传统继续传承?

一次心灵震撼

“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的消息首次在网上公开时,在武汉工作的张健正跟远在深圳的女友通过QQ聊天,憧憬着即将到来的约会——张健计划趁春节假期去深圳看望女友,火车票都订好了。就在两人聊得火热时,一条腾讯新闻映入张健的眼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子女“常回家看看”被写入修正草案。张健立即点击查看详情,看罢先是一愣,接着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在东北老家的父母。就在一个月前,父亲打电话问张健春节如何打算,他想都没想便说要去深圳看女朋友。父亲迟疑地问:“不能带她回家一趟?”他有些不耐烦地说:“我们还没到那个程度呢!再说,我们早就约好了去深圳欢乐谷游玩。”父亲似乎有些失落,但还是爽朗地说:“那你们去玩吧,开心就好!”

挂断电话张健就上网跟女友聊天去了。女友纯子是他在网上认识的,很谈得来,网聊了三个月,张健请年休假去深圳跟纯子见面,竟一见如故。分别后他们彼此思念,相互牵挂,便策划了春节的相聚。

如今,“常回家看看”可能被写入法律,张健不觉心头一颤:是啊,自己有多久没“回家看看”了?粗略一算,将近两年了。最近一次回去,是前年春节。去年因为公司赶工全员加班,回不去,那么今年呢?他突然有些愧疚。对话框里女友不停地问他怎么不说话,他回复:有点不舒服……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起诉……”草案条文让张健触目惊心,他不是害怕被法律制裁,他知道视他为心肝宝贝的父母不可能告他,他只是突然间有种特别的愧疚:“常回家看看”都写进法律了,说明如今子女不常回家的现象已经很普遍,那可是不孝啊!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百善孝为先,当子女的怎么可以不孝呢!就在这种反省和自责中,张健对父母的思念也格外深切。他连忙拿起电话往家打,告诉父亲他打算回家过年,没想到父亲竟激动得大喊:“健儿他妈,健儿要回家过年啦!”接着就是父母你一言我一语地嘱咐他路上要小心。整个过程中,父亲的笑声一直不断,仿佛买彩票中了大奖一般。放下电话,张健才发现自己已经落泪了,不知是愧疚、感动,还是高兴。

“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的消息,同样也触动了“京漂”余洋。余洋当年是放弃家乡悠闲的工作进京闯荡的,理由是家乡的小城太闭塞、太落后,连家像样的电影院都没有。相比之下,京城是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让她眼花缭乱。很快,她融入了京城的生活,一遇节假日就跟同龄的哥们儿姐们儿玩得不亦乐乎。每次接到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父母叫她回家看看的电话,她总有说“不”的理由,比如单位加班,比如节假日票不好买,比如手头紧,不想把钱扔在路上,等等。当网上热议“常回家看看”的话题时,余洋心里咯噔一下,悄悄在心里反省:真的有那么多理由不回家吗?不!那全是借口,真正的理由是自己太贪玩,心里没有父母。她觉得如果说她的这种行为违法,似乎有些过,但说她不孝,她很认同,毕竟父母对她有养育之恩,如今日渐衰老,需要她。这么想着,余洋心里一阵难受,几天后便找个机会跟同事调休,回了一趟家。她还决定,以后每年都要挤时间回家一趟。

一个两难抉择

吉鹏是广州一家进出口公司的业务主管,当“常回家看看”的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时,他和办公室的同事们也自发地热烈讨论了一番。有的同事说:“什么世道!看自己的亲娘老子还需要法律约束吗?”另一个同事似乎很担心:“天哪!以后要是不常回家,岂不要犯法?”吉鹏则愤愤地骂了一句粗话:“扯淡!”他之所以愤怒,是有原因的——几个月前他回了一趟家,就因为耽搁了一天,给他带来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

那是几个月前的中秋节,适逢父亲六十大寿,吉鹏利用三天法定假期回家给父亲做寿。在吉鹏的老家,老人过六十大寿一般都非常隆重,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不回家操办寿宴是说不过去的。父亲的寿宴办得热热闹闹,老人家的脸上乐开了花。吉鹏回家这一趟,连路费带给父亲买礼物、办酒席,花了近万元,差不多是他两个月的工资,但他觉得很值,因为父母都很开心,他心里也很自豪,觉得父母没有白养他。可回公司上班后他就开始懊恼了,因为他没能及时买到返程票,耽误了一天行程,上班晚了一天,就因为晚了这一天,他损失了1万元钱——按公司规定,每位员工年终有全勤奖1万元,缺勤一次全勤奖就没有了,这是公司规定,没道理可讲。新年伊始,看到同事们都拿到了1万元全勤奖,吉鹏气得干瞪眼。远在家乡的父亲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连忙嘱咐他:“过年你就别回来了,票难买!”

2011年春节吉鹏真的没有回家过年,因为公司临时要加班,过年只有四天假,他怕万一不能及时赶回来上班,2011年的1万元全勤奖金又要泡汤。他一年才挣几个1万元啊,想想就心疼。除夕之夜,孤零零待在宿舍里的吉鹏愤愤地骂着公司不合理的土政策:“凭什么说加班就加班,说扣钱就扣钱啊?烦了老子炒你的鱿鱼!”可骂归骂,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也只能委屈自己那颗思乡的心了。自己委屈还不当紧,让吉鹏心痛不已的是,已经年迈的父母也跟着他受委屈。常言道,养儿防老。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上了大学,实指望能靠他过上好日子,可现在一家人连过个团圆年的愿望都实现不了。想起这个,吉鹏就忍不住骂娘。

跟吉鹏相比,“常回家看看”对于在浙江义乌打工的肖露来说更加两难。肖露是家中独女,家在广西,中专毕业后她在义乌找到了工作,后来与同事许严——来自甘肃的小伙子相爱、结婚,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小日子虽不宽裕,但小两口恩爱和睦。可双方父母对他们的婚姻并不认同,原因是两人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都希望他们回家相亲,将来可以绊住脚步,踏踏实实在家陪伴父母。可老人的旨意最终敌不过爱情的力量,两人还是在异地他乡安下了“营寨”,平常小两口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可一到逢年过节,特别是过春节,就会出现不和谐音符。

2010年春节是两人婚后第一个春节,许严当然想带新媳妇回家见公婆,可肖露也想带新姑爷回家拜见自己的父母。两人争执不下,后来为了公平起见,决定先回肖露家再回许严家。那个春节他们休假7天,在路上走了5天,在各自家中仅待了一天,疲惫不堪,还花掉了一年的全部积蓄。2011年春节前夕,两人很早就开始为回去看望父母做打算,可想来想去,也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方案。他们发现,要想省钱省时,必须做出牺牲。许严提出,干脆各回各家,肖露却不干,说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她不想跟老公分开。还有个选择就是俩人一块儿,一年回一个地方,轮流。这样两个年轻人倒是不用忍受分离之苦了,可双方父母却要两年才能见他们一面。因此,如今只要一提起“回家”二字,肖露就会觉得心酸。

尽孝之路千万条

干了一辈子新闻工作、从报社退休的张双林是位开明豁达的老人。他的独生儿子毕业后在家乡和天津同时找到了工作,张双林手一挥,说:“你去闯自己的吧,不要考虑我们!”他知道儿子在天津工作更有前景,不愿拖儿子的后腿。

儿子张谦果然出息,几年后干到了一家私立医院的外科主任,成了外科“一把刀”,并很快在天津娶了媳妇买了房买了车,只是非常忙,几乎没什么假,即使休假,一有疑难病人需要他,一个电话他就得立即上岗。没有休假就不能回家看父母,这让孝顺的张谦非常为难。为了弥补心理上的愧疚,他不断地给父母寄钱寄物,但还是难抑愧疚之情。

2011年春节前夕,“常回家看看”的话题在网上引发大讨论,张谦自责地给父母打电话,说:“现在‘常回家看看’都要被写进法律了,像我这样天天忙工作回不了家的,将来可能要违法了。”张双林老人听罢,爽朗一笑说:“你都想哪儿去了!当父母的哪个不希望孩子有出息?但有出息的孩子肯定事务缠身,什么事都很难两全其美呀!不过,你不能‘常回家看看’,我们不是可以常去你那看看嘛,反正现在我和你妈也没事,身体也不错,就当去旅游了!”张谦一听高兴得不得了:“我也正这么想呢,就怕你们不乐意,既然你们愿意来,我现在就给你们订机票!”

今年春节,张双林夫妇早早收到了儿子给他们订的飞机票。他们大包小包买了家乡的土特产到天津看儿子。有老伙计笑话他:“过去是儿子看老子,现在是老子看儿子,这世道真是变了!”张双林老人乐呵呵地说:“不管世道怎么变,孩子的孝心没有变!”

是的,只要那份孝心在,是不是“常回家看看”并不重要。远在美国纽约的张云也用自己独特方式证明,“常回家看看”并不是唯一的尽孝方式。

当初张云为追随爱情远渡重洋时,父母哭红了眼睛,张云也哭成了泪人儿——如此远隔重洋,见一面该有多难?去美国第一年,张云控制不住对亲人的思念,不顾一切地回了一次家,旅途劳顿,耗资巨大。后来哥哥教会了父母上网,她就开始在网上跟父母聊天、视频。因两地有时差,她保持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经常早晨5点起床,打开电脑就能看到远在家乡的父母,向他们嘘寒问暖,跟他们唠唠生活中的琐事趣事,彼此分享着快乐,分担着烦恼。她还办了一个电话套餐,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花费跟在国内打市话差不多。现代科技让张云深切地体会到了“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千山万水也无法阻拦她那颗孝顺的心和那份浓浓的情。

今年春节,大年三十晚上6点,在隆隆的鞭炮声中,张云远在湖北武汉的家里摆上了年夜饭。在摆满各色佳肴的圆桌对面,放着一台张云从美国寄回来的大屏幕笔记本电脑。通过网络,一家人可以跟大洋彼岸的张云“面对面”。张云也可以通过视频看到欢聚一堂的亲人们,分享浓浓的年味。“Cheers!(干怀)”一片欢腾的举杯声中,远隔重洋的一家人吃了一顿别样的年夜饭。

张云因为空间的原因不能常回家看看,通过网络她找到了尽孝之道。而与父母同住一城的民营企业家秦学林,却是因为时间关系也不能“常回家看看”,他又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孝心呢?

秦学林在市郊开了一家化工厂,厂里要争取项目,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太多太多的事要他操心,所以他天天有会,三天两头出差,几乎没有时间陪伴住在市区只相距十几公里的父母,甚至和父母难得见上一面,两位老人常常抱怨,他也心怀愧疚。

去年重阳节前夕,他无意中看到一家旅行社打出“银发游”的广告,马上打电话去咨询。“老人们退休在家比较寂寞,又舍不得自己花钱出游,子女不如送上一份旅游做礼物,比送钱、送补品更能让父母开心。子女没时间陪伴没关系,让老人自己结伴出游会有更多的快乐,况且我们有专业的护理、保健医生全程陪同……”接待小姐的话一下子打动了秦学林,他当即给父母报了“千名老人下江南”华东五市十二日游。父母收到儿子百忙之中送来的节日礼物,心里十分安慰,特别是那趟旅程让二老非常开心,他们渐渐爱上了这种融入社会的养老方式,不再唠叨儿子不陪自己。而秦学林更是为找到了一种别样的尽孝方式而惊喜。不久,他又在市里的老年大学给父母报了名,还在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给他们办了会员卡。尽管没花多少钱,父母却心疼得不行,母亲还专门给他打电话:“别再为我们乱花钱,心里有我们就行。有时候抱怨你不回来,也是担心你、牵挂你,并不是想让你给我们花多少钱……你也多关心关心自己,别太累了……”秦学林潸然泪下,他明白,父母想让子女常回家看看,其实更多的是对子女的牵挂,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啊!

亲情才是根本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世事如何变幻,子女“常回家看看”都是天经地义的。但如今,“常回家看看”要被写进法律,进行“强制执行”,不能不让人深思。这至少说明,如今大多数做子女的回家不够“经常”,老人们生活很孤单。

据统计,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全国老龄办曾发布《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指出,空巢老人最需要的是精神慰藉,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且不论媒体上报道的《老人死在家中多日才被发现》的新闻是不是特例,就看我们身边的一些“空巢老人”,其生活之孤单、对亲情的渴望之殷切,便令人动容。一位黄姓老太太,被人称为“晒核桃的老人”。她有儿有女,但都不在身边,逢年过节也都给她寄钱寄物,却极少回家看她。人们经常看到老人孤零零地搬出子女们寄给她的核桃翻晒,然后坐在成堆的核桃中迷离地望着远方。还有更过分的,一位姓张的老太太,女儿经常在她居住的小区跟别人打牌,却一连数月不去看她一眼,老人气得要告女儿。

其实,还真有起诉子女不看望自己的父母。前不久江苏某市就有一位80岁的老教师把小儿子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小儿子总借口太忙不回家看望他。最终,双方在法官的调解下达成协议:小儿子每周探望父亲不少于一次,每次陪护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可赢了官司的父亲真的就赢了吗?还真不好说。你想啊,小儿子即使严格按照判决来执行,亲情还是原来的味道吗?不过,尽管法律保障的亲情可能会变味,但最起码能够通过法律判决引导社会舆论,倡导行孝风尚。著名作家、中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阎真便认为,“常回家看看”是一个道德问题,子女看望父母是一种情感需求,即便诉诸法律,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但它是一个道德要求,为一部分老人提供了最后的办法——实在走投无路时可以诉诸法律,所以,这个法律可能最主要是想达到一种道德引导效果。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都是一心一意为孩子着想的,不会轻易拿起法律武器。所以,法律只是为孝道画了一条底线,真正对孝道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情,是血缘之亲。时评作者熊传东说,除了用法律保障老年人权益,更应该在全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唤醒年轻一代的“尽孝”意识,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但子女尽孝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无法回避。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因就业困难、竞争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人想“常回家看看”,却有心无力,如果一刀切地以法律手段强制他们必须“回家”,似乎也不妥当。所以,不断开拓创新,找到新形势下适合自己的尽孝方式尤为重要。

广东中泽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玉忠说,满足父母真正的精神需求,才是孝道,不能简单地用一年回家几次来衡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姜向群教授则说,现在对老人的孝,应该改变形式,更注重尊重与沟通。孝心只有一个,但孝道却有千万条,比如经常打电话、写信、发邮件或者网聊,比如让有行动能力的父母到子女身边……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用心行孝,假如每个人都能用心、用情、用爱来孝敬父母,以法律形式强制规定子女一年必须回家几次也就没有必要了。

上一篇:泰道控制系统硬件开发笔试题下一篇:纸和纸品的标准检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