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讲座致辞

2024-05-10

书法讲座致辞(通用10篇)

篇1:书法讲座致辞

书法讲座讲稿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感谢在座的各位方士同仁在百忙当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听我在这里胡扯,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敬意(鞠躬)。

因为书法现在在大学里也被专门列为一门课程,内容较多,一句话两句话讲不完。如果大家有兴趣,在这里建议工会给我们有这方面爱好的人多提供方便,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今天,我所讲有这样几个内容:一是什么是书法?二是我所认识到的如何欣赏书法?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带了一幅字供大家欣赏。下面我就从书法的定义开始讲起。

什么是书法?我在辞海中查到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宣、全章贯气等。以上是辞海中对书法的定义。(现在这个定义在学术界也基本被认可)

下面我就讲一讲我对上面这段话的浅显理解:为什么说这是中国传统的艺术之一,因为世界上把写字真正作为艺术上墙、研究,甚至让很多人一辈子都热衷称道的,只有中国书法。现在日本、韩国拿会写两个汉字引以为豪。音乐是艺术,书法也 1 是艺术,书法是无声、音乐是有声的。

书法单就定义上讲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大家知道毛笔是有弹性的,即可散开也可拢起。毛笔字与钢笔字有着相同的地方,即都是书写工具,在写字时都是通过线条来表达。不同的是,毛笔比钢笔在书写起来更为丰富。毛笔在写字时不仅靠线条变化来表示,而且还可在线条表达的同时加上精细(也就是书法上的提按)、飞白,使毛笔写的字更为丰富充实,驾驭起来的难度更大于钢笔字。正因为有这些特性,再加宣纸的特殊效应,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越发显得神秘。

书法是书写的法则,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等方法。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这是前人在书写过程中所总结的一些要领。实际在书法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执笔方法,据说苏东坡写字时就用两手指捏着写,另外还有龙眼法等。本人认为您用哪种方法写都无所谓,只要自己写字时舒服能把字写好即可。就执笔方法来说,我还是认为撅、押、钩、格、抵比较合理,因为在坐着或站着时这五字执笔法能让笔形成一种合力,达到五指齐力。但你要往地下写就不同了,抓笔比较合适。

书法在用笔过程中讲究使用中锋,中锋铺毫,用中锋的目的是使所写的笔划两边齐整,有序可挖,提按自如,不致于笔划写出来一边齐一边不齐,一边可挖,一边失控。笔划应追求点划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竖)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行 2 次、章法)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宣,全章贯气,这部分内容太多如有时间大家共同探讨。

下面我想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谈点个人看法。纵观汉字的演变从古仓颉接绳为字开始,大致经历刻划符号(以刀提笔)、甲骨文、大小篆(大篆商后战国前、小篆始于秦统一后,统一文字、度量衡,最著名的是李斯篆,现存岱庙)楷书等过程。但就书体也就是用笔写汉字。真草隶篆,这个顺序有点颠倒,应篆在前,真是楷,草(指草书、行书),隶就是以汉隶为代表,篆指大小篆,行书、草书的形成年代比较接近,应该是在东晋左右。有人说只有写好楷书才能写好行、草书的说法,我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从书法发展史上看,行、草书均早于楷书,如果按这种说法讲,前人就不会写字了。

现在人们常用的书体真草隶篆草书(包括行书),下面我着重讲讲我对楷书、行书、草书的书写认识。(隶和篆以后再讨论)

楷书的欣赏开始于晋,大家知道汉字的字型是方块字,字型或正方、偏方或长方,无论或正或偏或长落到纸面上都存在一个平衡问题,而汉字大多都是不对称。即使有对称的如一、二、三、中、里,通过您的书写也不能让它左右分毫不差,如果是那样这字会让您写的太呆板了。在这里追求3个什么东西呢?实际上追求的是不对称的平衡,追求的变化,这也是中国字完美的所在。毛篆字讲究的就是这种不对称的平衡,那么这种平衡在归结到每个汉字里就要通过篆划的粗细,结构的疏密 3 来表现。如:一般来说,一个字篆划少的一侧,应写重一些,多的则轻,也就是书法上疏可走马、密不通风,以求达到平衡。同时还讲究变化,避双、参差、互让、倚正(造势破势)承接、仰俯、相背、相向、紧守中宫、开合(稍展开)。避双就是在一个字中甚至在相近的一两个字之间,出现同一种笔划时,书写时应该两个笔划有所区别,如双立人、三等;参差:如林、被、多等。互让:辅、般、素等;倚正(造势破势)我、字、戈、钩、呼,通过笔划压过来;承接:如前一篆划和后一篆划的互让。心字的点、两横的第一横的收笔和第二横的起笔,仰俯:如三 相背:)(相向:();

紧守中宫:就是中间紧凑,外面稍放,特别是符合字,如“潍、趣、辅、势”等;开合:外面笔划稍方,在这里强调一下:

放的要适度,过了就太夸张。内笔划收敛,同上面前的紧守中宫。

以上是楷书中的一些讲究,但不是绝对的,什么规矩都是人创造出的被多数人认可,认可的就成了规矩,成了法则。这也或许是我们临习前人字帖的原因吧。在座的都是法官,最熟悉的就是法律,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最懂的如何应用规避法律,你不懂法也就不知为何规避如何应用,只有熟通法律才能 4 游刃有余,书法也是如此。

但在我们脑子里应该有前人的规矩,仅是一拐杖、一拐杖,最终我们还要从中走出来,成为“我”,真正的我。否则人们对你的评价仅仅局限于他像××× ×××。引用前人的一句话:“有法媚俗,无法 有法至极则无法”这里的法是指法则、方法,甚至包括习惯。

实际上大家在笔划结构布局上掌握了一定程度后,练习书法就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了,它有时像儿时摆积木,有使又觉得笔划与笔划之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在怄气逗趣。

行书的欣赏,行书与草书基本相同时,同隶书出现时候差不多,隶书起于汉,那么什么是行书?据刘熙载所著《艺概》中讲: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立就是站立,行即是走,草如走,这走字在古言上应该上应该是跑的意思。实际上行书就是简化字的交 过程,形成的一种主体。一般说来行书和草书是能表达人的情感的一种书体。被书法节评为:一二三帖都出于行书。一就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二是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三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寒食帖》。

王羲之《兰亭序》是他们几个文人相约在兰亭这个地方的一条小溪喝酒,他们把酒杯放在小溪里,让它随水漂流,流到谁旁边谁喝,这样王羲之喝了不少,在酒至半酣时写的兰亭序。写完又喝至醉,第二天看到自己写的文章感到很好,又重复写了许多遍,结果都没有这篇好。所以他一直视这篇兰亭序为传 5 家宝。传其第7代孙子智永,他为了兰亭出家做了和尚,天天在阁楼上临习兰亭。经历30年,后至唐朝,李世民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经过千方百计把他弄到了手,以至于到死,带入到坟墓中。现在留下的有定武本兰亭序,神龙本兰亭,都是复制的。是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让其大臣临习的。真迹则被李世民带入坟墓。李世民聪明一世,这件事做的留下了一些遗憾,兰亭序一直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被称为第二行书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颜真卿唐朝人,在安史之乱时颜真卿是平原太守,在史思明攻打颜真卿镇守的城池时,久攻不下,后来抓住了颜真卿的侄子。将其杀害把他首季送给颜真卿。颜真卿看到自己侄子被杀,心里悲痛万分,在这种情况下写的《祭侄文稿》。宋代书法家米芾是一个非常狂妄的人,他曾称颜真卿和柳公权写的楷书是丑陋之袒,但对颜真卿写的《祭侄文稿》倍加推崇,称其为天下第二行书。由此给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确定了位臵。这件作品现在好象在北京故宫。被称为第三行书的是苏东坡的《寒食帖》这件作品现存于台湾故宫。

那么行书讲究什么呢?讲究的贯气,称为行气,重点不是在每一个字,竖称为行,横称为列,每行不管是1或5行,第一行是1,第二行也是1,第1行是S,第2行也是S型。但第1行和第2行相同位臵横行的列,气是不通的,拿王羲之兰亭为例。

草书: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等。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有隶书形式,字字区分,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风格多样,王羲之,王献之都擅长今草,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草书。狂草也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许多字都是一笔而成,如唐朝张旭、怀素,如今毛泽东草书习的就是怀素的狂草。

草书不但讲究行书行气、流畅,更有甚者。他更讲究整篇布局,计白当黑。计白当黑这是书画界一个专有名词,就是说,无论你画画、写字,在一张纸上不光把黑的作为画面,留出来的白的也应看成是一幅画面。就草书的每个字来讲,更看重体势,比如说,知去分长短。

当今有许多书法家将古今各书法家中的结体各取其特点变成自己之风格,这种书体常被称为“破草”。

草书比较难写,大家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随着书法知识的不断积累,会慢慢的掌握一二。

总之,楷书追求侧重个体字的平衡,行书追求侧重行气,草书侧重追求整篇。

讲完了,再次谢谢大家在百忙中听我胡扯,等我下台后愿意接受同志们的弹劾,谢谢。

篇2:书法讲座致辞

①大家好,非常感谢诸位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到我们盎然阁书法协会的讲座现场。我是本次讲座的主持人XXX。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更是人类艺术大花园中的精华所在。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书法讲座,拓展大家的书法知识,加深大家对书法的了解,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

现在我宣布,“弘扬传统文化,品读文化韵味”之《书法与礼仪》专题讲座正式开始。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书法家XXX老师,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请到X老师莅临现场,X老师是(PPT23介绍)XX老师的书法造诣非常高,老师的书法作品(PPT45)下面有请X老师上台与我们分享经验,掌声有请X老师{用时不超过

分钟}

②让我们以掌声再次感谢X老师,听完如此精彩的演讲,相信一定有许多同学想与老师进行交流。下面进入答疑环节,(PPT6)每位发言的同学,都能获得由协会赠送的纪念品一份。现在有想提问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麻烦工作人员把麦递一下,谢谢这位同学,请坐。麻烦老师就刚刚的问题做下解答,谢谢老师。还有同学需要提问的吗?1020分钟)由于时间有限,还有问题的同学我们可以稍后继续探讨,现在我们进入下一部分——挥毫环节(PPT7)

③让我们掌声有请X老师上台为土木工程学院题字。有请土木工程学院代表上台接受赠送。(麻烦工作人员过来帮忙合影留念。)(PPT8)

有请X老师为XXX书法协会题字。有请协会代表上台接受赠送。(麻烦工作人员过来帮忙合影留念。)(PPT9)30分钟

请X老师为图书馆题字(PPT10)

非常感谢XXX老师,麻烦老师这边就座。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眨眼间我们的讲座就进入尾声了!十分感谢X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次近距离接触书法的宝贵经历,让我们用掌声再次表达对XXX老师的谢意!本次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3:书法讲座致辞

刘金凯先生首先阐述了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指出它传承着华夏文明, 源远流长, 从三千六百年前的殷商时代至今,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有助于帮助我们认知每个时代的特点。紧接着, 他从多个角度总结出书法的定义:利用特殊材料对汉字按照一定法度进行书写的艺术作品, 是一种心灵语言和美的享受。

对书法的历史, 刘金凯先生娓娓道来。从各种字体的演化和发展, 到每个朝代的书法特点, 都如数家珍。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活动, 刘金凯先生有独特的感悟。他提倡“观、临、养、悟、创”, 以文化人, 在书法学习中要做到识形、赏质、寄情, 取法乎上, 字如其人。

从书法到各种艺术门类, 刘金凯先生认为, 艺术都是相通的, 通过改造内驱动力, 间接改造世界。诗歌、绘画、建筑、戏曲等莫不如是。艺术使人灵秀, 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 而是我们各行各业都需要追求的一种品位。把艺术的美感渗透入生活, 心灵就得以升华, 境界就得以提升。这是刘金凯先生在几十年的书法创作中总结出的人生真谛, 让人受益颇深。

篇4:书法讲座致辞

培训讲座邀请的主讲人是——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知名书法家、省直书协主席徐荣双。他自幼酷爱书法,七岁投师临帖,至今笔耕未辍。以隶书见长,其他诸体皆有精到之处,并已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主张继承传统,书体法度严谨、博采众长,其书法点画精到、舒展流畅、俊秀飘逸。徐荣双性格开朗,风趣幽默,讲课富有激情,为人谦和。课上,徐荣双对书法入门和怎么学习书法进行了深入讲解,加深了全体参培人员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和认识。其间不乏分享自身学习书法的心得和感悟,之后,在欣赏名人书法时与全体职工积极互动,徐荣双对作品的点评和指导让广大职工人员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他们学习书法的信心。培训课堂内容精彩丰富,氛围轻松活跃,使在座的全体人员真切品尝到了一场丰盛的书法文化大餐。

参加培训的全体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还加深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当下,创建学习型工作环境正是有利契机,今后会把更多的空闲时间用在研习书法上。

篇5:书法笔会讲座策划

活动主题:交流 沟通 发展 提高

活动目的:通过笔会和讲座切实提高同学们的书法修养和文化素养。主办单位:工学院美术协会,大同大学书法协会 嘉宾邀请:邀请相关嘉宾出席 活动流程:

(以下时间为暂定)

下午3:00-5:00 地点:学术报告厅

由****先生进行书法讲座。邀请****院长,党委***副书记,院团委***书记出席。

5:30-7:00 地点:招待所会议室

进行书法交流,各位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留下墨宝。并对书法部成员进行指导。

7:30-8:30 地点:待定 各位嘉宾就餐。

就餐结束,全天活动结束。前期准备: 1.嘉宾邀请:

由美协会长和常务副会长邀请各位嘉宾。2.讲座会场和交流会场的布置

讲座现场有传媒部负责会场的布置和秩序及后勤; 交流会场由办公室负责现场布置和秩序及后勤,涉及到书法比较专业的布置由书法部派出三到四人协调。3.物品购买

工作证,宣纸,毛笔,墨汁,毛毡,相机租赁。铁丝及夹子(悬挂书法作品)

篇6:书法讲座主持词

开场白:五千年华夏源远流长,九百六十万土地博大宽广。中华文化历经千载,是文字将它传承至今,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就是他的灵魂。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却是书法将他完美演绎。书法是我们了解体验一个民族文化、思想、情感的阶梯。它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为弘扬国粹,改善学校的文化氛围,提高同学们的审美素质,挖掘 同 学 们的 潜能,培 养 同 学 们 认 识 美、发 现 美、创 造 美 的 能力,增加同学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建 设 学 院 的 优 良 学 风,特 举 办 本 次 专 题 讲 座。旨 在 以 讲座的形式宣传书画知识,构造和谐文明校园。此次活动不仅是激发每位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平台,更是学子们培养自身素质的机遇。今日,我们汇聚在这里,将展示华夏文化,感受书法艺术之美。各位同学,家长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由明志教育举办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书法讲座现场,我是主持人黎丹。我们的书法讲座即将拉开帷幕,首先,请容许我隆重介绍莅临本次主题讲座的嘉宾——他是毕业于西南大学书法专业,从事书法教育12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著名书法家——何剑老师。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主题讲座进行的同时,也希望各位同学家长能遵守秩序,文明参与。下面,我宣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书法讲座正式开始。

结束语:书法线条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而且还是一种养生之道。书法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书法“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练习、创作、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就是感悟美、创造美和酝酿美的过程。相信大家今天都感受到了书法这门中国的艺术气息。今天我们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书法讲座现场就到此圆满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

篇7:书法讲座作文

今天下午,我们“梦园”文苑举行了一次以写毛笔字为主题的活动,邀请到了中年书法家王丹平老师做我们的嘉宾,

这次活动由陈老师

一个书法作家临摹一本字帖1800遍,才拿得出手。是啊, “梅花香自苦寒来”。王老师现在的成就和他的努力和坚持是分不开的!

接着,陈老师让我们向王老师请教问题,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老师叫了我,我快速走上前去,我心里有些激动,因为这是我

然后,陈老师叫我们上去和王老师一起写字,同学们蜂拥而上,跃跃欲试。只见几个同学拿好笔,看了一会儿字帖,便写了起来。旁边引来了一大群观看者,王老师也拿起笔,他蘸了墨汁,把纸铺平,然后开始挥毫拨墨,同学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都想目睹王老师的“庐山真面目”。没过多久,王老师就写好了“博学善思,尊道厚德”的隶书楷书作品。 “哇__!”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王老师的运笔是

篇8:书法讲座新闻稿

前法国总统希拉克说:“在中国,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6月3日下午,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肖粮根老师为学院的书法爱好者作“怪体书法”话题的讲座,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和肯定。

这次讲座,肖粮根老师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讲述书法的益处;

二、太极悬空书法的概述;

三、现场绝活展示;

四、现场提问。

在第一方面,肖粮根老师对中国现代书法的益处作了概述和分析。他说,书法作为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学书法对于一个人道德品

质的养成,是有极大裨益的。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威胁现代人健康的第一元凶不是别的,而是不尽的烦恼与浮躁。要把人们从这种情绪中解脱出来的最好方法是积极休息,而练习书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他还说:“书法是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好好的传承下去。”

其次,肖粮根老师对太极书法进行了概述。他说,太极讲究的是阴阳调和,书法也一样,且两者都注重心法。要求心神贯注,心领身为。手有定法,步有活规。练就“太极悬空书法”,肖老师把它归结为偶然。从14岁开始,肖老师研究怪体书法,经常通宵达旦,久而久之,患上了严重失眠症。为摆脱失眠困扰,肖老师练习打太极拳。一天,肖老师心血来潮,在自家拉起一根绳子,用夹子把宣纸两端夹起,就用毛笔在上面写了起来,“那感觉跟在桌上写字完全不一样,举重若轻”,后来又融进太极拳元素。

第三方面,肖粮根老师进行了绝活展示。绝活一:左手反写

把一张宣纸轻轻平铺在桌面上,肖粮根左手拿着毛笔,面对着观众反写起来。“写这字时,必须心静如水,不能有一丝杂念。”肖良根说。一会儿后,“天道酬勤”几个大字便跃然纸上。

绝活二:另类怪体书法

这种“怪体书法”把甲骨文、象形文、草书、篆书、隶书等字体结合起来再进行变体,形成一种既有欣赏价值,又不失传统风韵的另类字体,写出来的字忽肥忽瘦,是字又如画,他说,“怪体字”怪在字体的创新。

绝活三:边打太极边写字

肖粮根说,自己最爱的绝活是“太极悬空书法”,写这字难度大,用意不用力是诀窍所在。把书写的宣纸由两名观众悬空拿着,肖老师双手拿着饱蘸墨汁的毛笔,稳稳扎一个马步,一个深呼吸后,他的右手便在纸上飞快书写起来,而整个身体的动作竟像是打起了太极拳。左右手交替书写,一会儿,一首唐诗《山居秋暝》的狂草书法完成。

最后,肖粮根老师回答了同学们的一系列问题,并介绍自己的奇特的书法创作经历,他精彩的阐述和机智的答问,赢得了广大师生们热烈的掌声。

院团委社团部xx协会

2009年6月4日

附:书法讲座图片

肖粮根老师近照

肖粮根老师在展示反手书法绝活

肖粮根老师边打太极边在悬挂的宣纸上奋笔疾书

篇9:书法讲座讲话稿2

主讲人——邹李华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进修学校领导的邀请,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的小学老师,能够参加本次《中小学书法教育培训会》,我深感荣幸。今天,在这里见到各位,我心真是惊了一下,在座的很多都是书法高手,我真有点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下面我和大家一同探讨的是如何更好的学习软笔书法和分享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讲得不好或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书法?

我们学习软笔书法,那这个软笔书法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软笔书法是指用中国式的圆锥形毛笔表现汉字的艺术和书写法则,在技法上强调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体貌风格等。在点线运转上力求美化,尤其讲究笔法,笔势、笔意。要求墨色有微妙的变化力求达到圆满。不瞒大家,这个我也刚知道。

在世界书法史上,以文字作为表现对象的独特艺术只有中国的书法。它源远流长、健丽多姿,在一串串闪光的艺术精品至今还激励着我们时代精神。对个人来说,学好书法、不仅可以拥有一计之长,立足社会,而且还可以提升文化素养有益身心健康。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思想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艺术修养,就拿我们赣州来说,教育的改革,从以前的应试教育改革成为素质教育,开设了各种体验性课程,现在小学试卷题量小,难度低,语文连作文都没有,没有分值,只有等级分,考试不叫考试叫随堂检测。一开始家长很不理解,后来也渐渐的明白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家长纷纷将自己的小孩在课余时间送去各培训机构培养艺术。当然纷纷加入练习书法行列的人也越多,呈现出盎然的雅趣和浓郁的氛围。

二、学习书法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整天对着电脑打字,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学生都沉醉于与时代同步的高科技的产品中,特别是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很多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已经失去兴趣了,其中书法也不例外。现在很多事情都可以上网做的到,效果还比起传统的方法要理想,使很多传统的文化和习惯都失去了他原有的功能。通过学习毛笔书法这门课,虽然我没有办法精通先者们底蕴深厚的艺术,但是让我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方面让我接触到了笔墨纸砚这些平时不怎么使用的书写工具,学习并且亲身体会了写毛笔字的坐姿执笔要领,各种笔画的写法。品尝到毛笔不听使唤的无奈,和写好一个字一个笔画的成就感,也让我懂得静下心来耐心的做事情。另一方面,我了解了历朝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书法的书体及特点还有她们的演变过程。看到了王羲之的温润和颜真卿的刚劲有力,懂得字如其人,字体现了文人气节。我相信,了解文化,体会人文精髓有时比学习某项技能更为重要。

(一)、我喜欢写字,最主要的有两点原因:

1、最基本的就是可以让自己的字变漂亮起来;

2、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书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因此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修心养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很有帮助。有人说“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这个方面的意思。

(二)、那我一直以来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

首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需要写字的时候,我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从一笔一划练起,因此渐渐地我的字也就好起来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名家书法。比如每个星期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毛笔字,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名家书法有很多,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的,柳公权的,等等我都挺喜欢,尽管写得不怎么好,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写字让我变得快乐。在写字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放松的,心无杂念,陶醉在字的海洋里。

(三)学习书法的几点感受。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还可以看网上名家视频教学如当代书法家田英章和田韵章两兄弟的书法教学视频非常值得一看。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灵魂注入到每一个字中,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三、开始学习软笔书法

(一)、要会挑选工具——介绍文房四宝

下面先介绍一下学习软笔书法的必备工具: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选好工具是写好字的前提。

1、如何选笔。毛笔柔软且富有弹性,写出来的线条变化无穷。毛笔是以各种兽毛或豪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毫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狼毫、羊毫、鸡毫、鼠须、兼毫等,从毛笔的性能来分有,硬毫和软毫。狼毫是黄鼠狼的毛制成的,较硬、弹性强,属于硬毫。羊毫是用羊毛制成的,弹性较小属于软毫。常用的兼毫笔是白云笔。有大中小号之分。是以黄鼠狼毛为尖、山羊毛为背制作而成的,弹性介于硬毫和软毫之间。初学者应选兼毫笔为宜。毛笔还有不同的型号。最大为楂笔,只有在写匾额或法书时使用。其次为提笔,分为大中小号,我们初学者选中或大号笔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小字可以用大笔些,但大字不可用小笔写。——选兼毫中或大号笔。具体型号到店里老板肯定会介绍。但选笔一定要注意,笔要尖、圆、齐、健。尖就是笔毛周围要饱满,不能凹凸不平,笔尖锋锐。圆:笔头周围饱满显圆锥状、不扁不瘦恰到好处;齐:就是不笔头掰开平扁后,笔毛看上去内外都很整齐。健:在书写时教有弹性。选笔不宜贪便宜,也不要太贵,在10块钱以上即可。墨:别买太差的,买一得阁、中华墨汁就可以。

纸:在书法中最要钱的就是纸。写字或题诗创作一般用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沾墨后容易渗透,适合些行草或画国画。熟宣是用矾加工过的,润墨后不易渗透,适合写小楷,或画工笔画。练习时可以用毛边纸,虽然较粗糙但价格便宜,最初写字最好选带格子的纸。砚:选用4寸或6寸的学生砚台即可。

(二)、懂得正确的书写姿势。

1、正确的执笔姿势。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2、运笔方法

3、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a、坐姿

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b、立姿

写比较大的大字必须站着,一则字大,笔画长,坐着写就够不着;二则坐着看大幅作品视线有偏差,不如站着居高临下准确,看得也全面。

(三)选择字帖

选择怎样的字帖比较合适呢?首先要自己喜欢。那我跟大家一起来了解各书法家碑帖的特点。

(四)学习书法的方法---临摹碑帖

临摹碑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程如何是取得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临摹法帖是传承书法艺术的必由之路。1摹帖的方法。

(1)描红发:a.在字帖上描红。B。在字帖的上面铺一张透明度较高的纸。

(2)双勾法。现在很流行网络淘宝,网上有现成的卖。但是一定要跟书法字帖上的字体一样。当然自己勾出来的效果会更好。我建议买一张水写布。把你要练的字勾出来。勾8遍左右,因为水写布干也要一个过程。

2、临帖的法。

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3、读帖

大家知道,前人留下来的手迹,如今虽然是静静的躺在纸面上,但当时却都是由动的过程形成的。既然如此,读帖就必须对每一点,每一画,每一行以至通篇认真细致地读,对其中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不轻易地放过,怎样藏锋下笔,怎样换锋行笔,怎样回锋收笔,怎样翻转,怎样顺势连接,何处应提,何处应按,何处行笔快,何处慢,何处中锋,何处侧锋,联系手腕应如何地动作,把静的字迹逐渐演绎起来,象放电影一样,使他在你的脑际,眼前动起来。也就是说把前人由动而静的痕迹,再在正确的想象中回复到动。只有逐渐正确理解这些痕迹,是由何种动作形成的,再重复这种动作来临写,才有可能与字帖逐渐合拍。

4、学习软笔书法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要先专一,后博学。

例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俏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临帖还有个“入帖”和“出帖”的问题。《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竞似古人,何处着我。”应该说,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前提和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一旦过了河,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留在“桥”和“船”上。帖临的象了,即“入帖”了,怎样才能“出帖”呢?个人体会到,在“入帖”的基础上,多选几家名帖进行临习研究,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就是“出帖”了。刚开始练字的人,在选好一本字帖之后,就要专心致志练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随意更换字帖。

第二、以临为先,要认真读帖 读帖是临摹字帖的前提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既要临古人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但是,为主的应临古帖、名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在这方面先贤和当代大师们都论述得很清楚,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照着做就行了。启功大师在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也不知道是谁的话,因为他有理,就得听他的。这并不是我自己谦逊,因为咱们如果共同学习一些古代高手,岂不更好。学现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辈子脱不掉,以后悔之晚矣。我常教一些最初入门的青少年,索兴把我的字让他临,只一有些‘得劲’了,立刻停止。”又说:“写帖主要抓结构,结构对了,点划的姿态即使全都删除,人家也会说象某家、似某帖。”启功先生对临古、临今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读帖好比读书,为的是明其道理,而不仅仅是识字或抄书。只有读得懂、看得细,才会印象深、写得像、记得牢。第三、以勤为径 学习书法有“苦”、有“乐”,是苦中求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比较形象深刻地说出了勤学苦练的道理。书法家冯国语先生的名言“无情何必来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深刻地揭示了书法家的博大胸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可见,要想在书法艺术方面有所成就,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地体验醒悟是不可能的。但是,光靠“闷着头”苦练也是不行的,还有一个学练的方法、窍门问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说:字不是“练”好的,是“学”好的。学就是拿,拿就是学。要想着自己是“写字”的,而“字”写得最好的是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古人,如果不老老实实地向先贤们学习,不坚持到传统宝库中去拿宝,“字”是写不好的。又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就学习书法来说,“外财”就是向外人学习,向外人的优点学习,把外人的好东西都吸收甚至“抢”过来。不向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和造就自己。在“发外财”中,传统宝库里的外财最丰富,这个宝库对谁都是敞开大门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还是许多件,是拿一次还是经常拿。人,不从别人那里拿来宝物是富不了的!第四、以情为基

对书法艺术的喜欢和爱好,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种好的书法碑帖、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厌,百练不厌,爱不释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练一次有一次的提高。这就是感情所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没有这种爱好和感情,是无法学好书法艺术的。

书法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不仅在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中要倾注人们的情感,而且在书法创作中同样地表现出人们的强烈情感。元人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说:“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可见,情感因素在书法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你看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清的天下的二行书。第五、以美为风

在学习书法的实践活动中,常遇到有些书法作品写得美观大方、活泼生动,让人觉得很美,看起来很舒服,甚至有些字不认得,大家也觉得好看。有的作品写得古古怪怪的,看了就不舒服。对一幅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估有时存在分歧,甚至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欣赏者个人的爱好、水平和审美角度的差异。

学书法要不断提高个人欣赏和评估书法作品的水平和能力。马克思在《一九四四年经济——哲学手稿》中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清人叶横山说:“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生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可见提高欣赏和鉴赏水平,对于书法爱好者是必要的,对于从事书法艺术者更为重要。只有不断学习和丰富个人对书法艺术的知识,不断提高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才能提高我们的欣赏、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

四:现场学习体验

安排了2个半小时的讲座,说实话我有点压力山大。想跟你们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又不符合要求。我们还是一起现场练习几个字。我这里为老师们打印好了9个字。自己挑选其中的一个或俩个,对照我刚才讲的方法练习。

五、如何教学软笔书法。

(一)中小学生学习软笔书法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方法跟我们是一样的。我们要做的是:

1、把学习的方法传授给他。

2、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其实就是把学生的思想扭转过来,“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教学中小学生毛笔书法时都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

1、学生上书法课工具老带不齐。

2、上书法课太吵闹。

3、把教室甚至整个学校弄的非常脏。

这些问题都让上书法课的老师头痛。我就针对这些现象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关键就是转变学生思想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我爱学”因为下死命令,当时的一两次有用,当然很多人还是不情愿。只有让学生”爱学”,学生才会心甘情愿。

(二)如何转变学生思想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我爱学”?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对于中小学生,经常运用“发现式教学法”教学,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本身的奥秘,调动学生积极性,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发现欧体字中,哪些字的点写成短横,什么时候钩写成浮鹅钩。在课堂上控制孩子盲目练习。先分析清楚你所要练习的字的结构、笔顺、笔画的起笔、收笔、长度、粗细、主笔等细节问题。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分析、自己讲讲,学生讲笔老师讲效果更好的多。学生讲的同时、让其他孩子进行评价,如果错了,为什么?学生讲不到的知识点再老师补充。这样课堂上就不会死气沉沉。再加上老师的肯定评价,学生的积极性肯定高涨。

引导学生孜孜求索,使学生不断有所得,从学习的本身激起更强烈的求知欲,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身可以带上创造性的色彩。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1、用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素质感染学生

我们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能力。

我来赣州的教书的第一年就遇上了一位很了不起得老师。她的名字叫谢文婷,英文名叫seven,学生都叫她seven老师,她现在在文清路小学腊肠校区任教,应该这里有些老师认识她。我记得跟她同事的那两年,每到过节的时候,她的办公桌上尽是学生或家长送的礼物。可见她是多么受人爱戴。她和同事也相处的相当融洽。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喜欢她呢?第一,她长得非常漂亮。简直是逆生长,具体年龄不便透入。第二,做人做事非常圆滑周到,能说会道,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需帮助的人。第三,她的行为习惯很好,能感染到身边所有的人。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她会把办公室的老师的办公座椅抹干净。在办公室组织各种活动,如烧烤、火锅、爬山。反正就是该做的时候认真做,该玩的时候疯狂玩。

四、她上课非常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模式,也就是善于总结,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肢体语言、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非常投入,再加上她高水平的管理能力,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一致好评。我跟她同事两年她对学生没有发过一次脾气。听她课的老师都能被她感染,想变成班上的小学生跟她一起学英语。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尊重,荣获了全国英语教学竞赛一等奖。也就是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2、用爱导其行

当时还有另一位教师也很优秀。同样跟我一个办公室。她的名字叫黄淑媛,这里又滨江一校的老师也应该认识她。刚来我们学校时,我们都认为她很不好相处,因为,她上岗不需要考试,老公是军官,二炮团长。也就是官太太。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发现她比一般老师都要好,都善良。看到她一次次真心为学生,真心对待同事。我由衷的佩服。她对人都是诚心诚意的,没有一丝杂念非常纯净。虽说她教学技能一般,但学生就喜欢听她的课,就服她。老师有一点微妙的表情变化学生能查觉到,老师的一个眼神,学生能领会到。学生都叫她黄妈妈,很多孩子在家都享受不到这么多的爱。她却给了很多孩子想要的。这不用多说,孩子自然而然就喜欢你所教的课程。成绩自然好。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上两位老师都是我的好榜样,在这我向她们致敬。

3、在教学中多利用鼓励性评价方式,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

我遇到这样一个同事,她对待工作很认真,但是呢,所教的学生90%都不喜欢她。为什么呢?(1)她用班主任专用表情用得太过了。平均每节课都有20分钟时间都是拉着个脸。(2)她在开课前基本上是先批评学生的不足,把学生批评的狗屎都不是。(3)下了课还穷追猛批,还把家长叫来再批。多大点事呀,有必要吗?人都是情感动物,没有哪个人不好面子的。你这样是不给学生台阶下。这不就是强行逼迫吗?你看到学生烦、学生看到你想吐。何必呢?多大点事呀。如果你能转变一下观念,换位思考。如,有个学生没写作业,你可以跟他这样讲。昨天XXX,忘记写作业了,我想你肯定是,身体不舒服,或家里有事耽误了。如果学生这时会承认错误,你可以说,你真是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但是你竟然犯了错误就必须接受惩罚。老师这样做即给了孩子台阶下,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孩子甘愿接受惩罚。并且认真听取你的教诲。所以我们当老师的要把心情放平和,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别太和孩子计较。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我们尽量去发现它的闪光点,如:学生的字写得并不漂亮,但有些笔画写得好,你可以挑出她好的地方,你这个捺写得就像关羽手中得青龙偃月刀,非常有气势,其他笔画再好好练练、仔细琢磨一定会更加好看的。你想呀!学生听了这话,肯定乐开了花。会更加用心练习。再者,我们的数学家华应龙曾经这样做过,给只考了50多分的孩子都打上了及格,并带上一句话,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更好!给了孩子鼓励的分数,结果下一次考试,都把老师的鼓励分给挣回来了,还多考了十几分。这就是鼓励的作用。给孩子带上一顶高帽子,他会朝着高处努力。所以千万别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这样会使他讨厌你。

4、多利用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上,先分析清楚你所要教学字的特点,及笔画的写法。再让孩子练习。这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字的笔顺、笔画、结果等各个细节的处理。千万别让孩子在班上盲目练习。

5、加强班风建设

(1)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正。这是让学生服你的前提。(2)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有竞争才更有进步。

如:建立班级或小组评比制度。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把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制定评价体系。认真听课者,加几分,积极发言发几份,书法作业写得好的加几分,书法作品有进步的加几分。不叫作品的扣几分,作业不认真的扣几分等等,两个礼拜或1个月总结一次,做的好的组长给予奖励,个人得分前几名的给予奖励,小组得总分最高的给予奖励。奖励可以是抽奖的形式。这样组长、组员就会相互监督。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模式。这样做很有助于增强学生间的感情,及班级凝聚力。学生积极性高,效果自然好。

6、家校配合

应该说大多数家长都会支持学校老师的工作。建议家长能再家里留一块适合练习书法的空间。各类工具买全,营造一个练习书法的氛围。

家长做到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练字习惯。

7、与其他搭班老师的相互配合

我们一个班就1节书法课,对班级很难管理。要形成独特的班风学风,只有和其他老师相互配合。特别是要和学生比较佩服的老师配合。每天养成练字的好习惯,学生佩服的老师能监督或说说,孩子会更认真。

8、认真备好课

大家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上课前要设定好教学目标,任务环节。还要根据学生好玩的天性,收集孩子喜欢的相关资料。如,我们可以收集一些书法家的故事,讲一讲你所要教学字的演变等等。

总之这做的一切都是让孩子先喜欢你,喜欢你的同时爱上书法。这就能成功的将“要我学”转变成“我爱学”我要学”

明天的讲座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讲座,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胡克龙老师。真正的书法家。我和他的差别就好比乡镇队对决国家队。能听他的讲座,真的很幸运,希望大家好好珍惜。

篇10:田蕴章书法讲座目录

法讲座

01_绪论 02_楷书流派 03_行揩 04_行书(一)05_行书(二)06_行草 07_草书(一)08_草书(二)09_草书(三)10_文房四宝 11_界格的用途 12_五合五乖 13_书法与文字内容 14_欲书先散怀抱 15_临摹中的误区 16_楹联(一)17_楹联(二)18_条屏 19_扇面 20_榜书

21_楷书发展与欧体形成 22_欧阳询生平略谈 23_选帖 24_选笔 25_执笔 26_临帖 27_永字八法 28_八法引申(一)29_八法引申(二)30_笔法 31_笔画的虚实 32_与少年儿童谈书法 33_笔顺(一)34_笔顺(二)35_结构(一)_独体 36_结构(二)_主笔与终笔 37_结构(三)_偏旁部首(一)38_结构(四)_偏旁部首(二)39_结构(五)_笔画间距 40_结构(六)_让右与让下 41_结构(七)_三合 42_章法(一)_行气 43_章法(二)_布局 44_欧书小楷 45_大楷与榜书 46_九成宫碑略谈 47_化度寺碑略谈 48_皇甫诞碑略谈

49_虞恭公碑兰亭记石刻略谈 50_阴符经碑荐福寺碑略谈

每日一题.每日一字

001_永_永字八法 002_火_火字与笔顺 003_必_必字与书法 004_右_右字与书法 005_有_有字与执笔 006_无_无字与捻管 007_飞_飞字与入门 008_耳_耳字与入门 009_之_偏锋与中锋 010_乎_方笔与圆笔 011_者_藏锋与露锋 012_也_临帖主要方法 013_哉_临帖三忌

014_不_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015_方_欧题字笨拙怎么办 016_为_楷行草之间的联系 017_岂_书法研究生报考方式 018_君_今人难以超越古人 019_臣_师古而不泥古 020_日_高科技与学习书法 021_月_行草字形大小 022_雨_书法界文化品位低 023_竹_书法家的标准 024_鱼_风格和面目 025_马_字外功

026_龙_今人与古人临帖 027_风_书法协会(一)028_鸟_书法协会(二)029_山_评委(一)030_心_评委(二)031_其_书法评选过程 032_虎_流行书风 033_气_学院派书法 034_良_正书展 035_能_正书展评委 036_而_投稿作弊

037_处_学者型书法家 038_门_异体字 039_安_书法的变化

040_孝_读书与书法关系

041_自_当今书法家不写自己的诗 042_高_现代书法 043_武_个人书展

044_每_书法有益于健康吗 045_寿_雅俗共赏 046_东_力透纸背

047_西_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 048_南_书法保守派 049_北_字因人贵(一)050_中_字因人贵(二)051_多_少年儿童学书法 052_世_书法天赋问题

053_此_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 054_曾_书法作品润格计算 055_年_书法可以速成吗

056_史_书法与笔迹学的关系 057_事_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 058_是_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 059_寺_酒与书法的关系 060_言_书法是艺术吗(一)061_登_书法是艺术吗(二)062_知_什么是艺术书法

063_家_书法水平与学历的关系 064_寒_笔会话题

065_云_“呼吁大师出现”话题 066_当_书展评选话题

067_笔_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关系(一)068_张_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关系(二)069_笑_书法家的诗词功力

070_第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颜真卿 071_筑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赵孟頫 072_细_评电视书法大赛

073_终_为什么敢于直面批评书协 074_孙_什么是书法语言

075_学_王羲之书法总体评价 076_即_书法作品的错字 077_部_魏碑为何被淘汰 078_德_魏碑又得以复兴 079_斌_论吴丈蜀 080_泽_馆阁体

081_难_诗对书法的影响 082_道_词对书法的影响 083_读_继承与创新

084_观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一)085_明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二)086_爱_怎样欣赏李叔同书法 087_得_论启功书法 088_义_评文人墨迹 089_独_论******书法 090_桥_再谈错字问题 091_头_论刘炳森书法 092_集_论欧阳中石书法 093_鬼_论日本书法 094_故_丑书横行 095_夜_媒体的误导

096_疾_收藏今人书法作品危险性 097_福_当代书法名人悲哀 098_醉_书画与国剧的关系 099_花_谈假字赝品的问题 100_器_评田氏家族书法

101_各_与网友探讨书艺

102_青_我与中国书协的关系 103_矣_写好名字是首要 104_相_胡适的胸怀

105_今_书展水平下降的原因 106_思_学习古典书论

107_于_关于书法术语的探讨 108_台_宋四家书论有矛盾处

109_憐_苏轼论书有相互矛盾之处 110_流_欧阳修以书为乐

111_交_可敬的女书家卫夫人 112_国_可敬的女书家曹妙清

113_乡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一)114_亭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二)115_物_现代女书家

116_真_启功为我题写展标过程 117_品_启功--书法界一代宗师 118_冠_启功的多此一举 119_衣_书林大隐余明善 120_所_一面之交魏启后 121_万_容易混淆的繁简字

122_新_书法与美术有本质区别 123_旧_书法家朴素中见高华 124_野_父子书家

125_如_书法教育应立法立项 126_前_书法宗匠潘龄皋

127_后_作假只为取笑不取利 128_迅_再读国学与书法的关系 129_滔_书法与西方美学的冲突 130_岛_莫用小笔写大字 131_琴_书法界山头林立

132_然_当代国画家缺少什么 133_竟_书展枪手无法防范

134_华_阴柔与阳刚的对立统一

135_兴_临帖是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手段 136_定_难以沟通的审美差异 137_我_海选的意义

138_阳_难以沟通的审美差异 139_出_范曾诗辞与书法(一)140_要_范曾诗辞与书法(二)141_宝_书法家审美的局限性 142_善_颜真卿书法讨论

143_恶_书家自身风格亦难统一 144_书_展厅效应的弊端 145_微_墨法质疑

146_老_书谱精要讲解(一)147_声_书谱精要讲解(二)148_谷_书谱精要讲解(三)149_差_书谱精要讲解(四)150_章_书谱精要讲解(五)151_添_书谱精要讲解(六)152_州_书谱精要讲解(七)153_掘_书谱精要讲解(八)154_丽_书谱精要讲解(九)155_非_书谱精要讲解(十)156_启_书法家的道义 157_劳_楷书的地位和意义 158_皆_今人字帖良莠不齐 159_激_傅山

160_府_批评赝品引发争论 161_岁_于右任其人其书

162_将_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意义 163_区_以书展行骗五花八门 164_桃_书画拍卖会骗局多多 165_舜_书作文义内容杂谈 166_熊_谈书论法

167_双_与朱家溍先生商榷 168_齐_书法创新邹议 169_题_闲话心理障碍 170_起_匠气匪气俗气 171_初_王逸少为艺所 172_对_书家争座位

173_春_浅谈书法作品文字内容出处 174_夏_落款常识(一)175_秋_落款常识(二)176_敬_落款常识(三)177_光_书法报刊应该百家争鸣 178_若_孙伯翔书法 179_以_一场选拔闹剧 180_哀_书写楹联的常识 181_会_皇甫君碑研究 182_喜_多宝塔碑研究 183_戏_麟游朝圣(一)184_惊_麟游朝圣(二)185_楼_楼碑林研讨会 186_貌_草诀百韵

187_恐_学习行书的方法 188_驿_如何写好欧楷大字 189_鄙_学习书法要保持低调 190_成_自述攻书历程(一)191_几_自述攻书历程(二)192_殇_田氏二贤碑(一)193_黄_田氏二贤碑(二)194_翠_楷书作品演示 195_许_行草作品演示 196_典_草书作品演示 197_写_灵飞经略谈

198_宁_与沈尹默先生商榷悬肘之说 199_动_沈尹默其人其书

200_兼_自述学书与教书历程

201_藏_书法家的判断标准 202_上_窦娘子墓志考

203_下_窦娘子墓志对欧书的警示 204_确_欧阳询父亲是猿猴吗 205_钱_行楷 206_音_行草 207_变_楷行草三下锅 208_齿_板书的重要性 209_漢_板书讲解与演示

210_翁_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一)集字需要才能

211_圣_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二)何谓读帖 212_继_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三)技法问题 213_念_柳公权其人其书 214_昌_柳体书法特色

215_归_历史书家名次排列的依据 216_解_欧颜柳赵大同小异 217_教_今楷是什么货色 218_轻_旭宇与卢中南 219_须_板书讲解与演示 220_既_吴冠中的惊人之语 221_族_拜师需要行大礼吗 222_郎_榜书 223_庐_小楷

224_盈_春联(一)225_博_春联(二)226_觉_春联(三)227_徐_诗词入门(一)228_柳_诗词入门(二)229_虑_阳光书画展的得失 230_阴_为什么总是自序 231_草_王学仲误判葡萄作 232_敢_刘艺错评减字联 233_曺_人心思归

234_切_碑帖中的警言妙句

235_改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一)236_紫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二)237_色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三)238_兆_简评九届国展

239_建_书法协会的选举方式 240_唐_国学大师与假洋鬼子_ 241_贵_书法研究生的专业考核 242_作_书丹与刻石的关系

243_尽_简评《广艺舟双楫》(一)244_饮_简评《广艺舟双楫》(二)245_弃_简评《广艺舟双楫》(三)246_职_简评《广艺舟双楫》(四)247_肃_简评《广艺舟双楫》(五)248_墨_简评《广艺舟双楫》(六)249_壶_简评《广艺舟双楫》(七)250_乐_简评《广艺舟双楫》(八)251_魄_简评《广艺舟双楫》(九)252_足_简评《广艺舟双楫》(十)253_满_碑帖结合论

254_坟_欧阳询艺综南北 255_审_论当代明星书法

256_带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一)257_辰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二)258_祭_书论亦能误人(一)259_窗_书论亦能误人(二)260_神_书论亦能误人(三)261_承_大器免成

262_天_书家应有谦虚态度

263_断_韩国书艺申遗令我羞恼 264_看_从铁凝写错字谈起 265_居_钱钟书的自知之明 266_常_闲话书奴

267_四_手札在书法史的重要地位 268_和_帝王书家_唐太宗 269_鹏_帝王书家_宋徽宗

270_孟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一)271_繁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二)272_民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一)273_佛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二)274_贤_“国展”法宝--会员证书 275_尧_书法与“文革”_ 276_报_国展培训班的内幕 277_众_书法个展少则精

278_最_书法新名词使人困惑 279_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一)280_從_褚遂良其人其书(二)281_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三)282_希_记述年月的常识 283_到_私塾与高校教育 284_何_手札常识(一)285_空_手札常识(二)286_梦_漆书

287_延_扬州八怪 288_扁_浅谈郑板桥

289_吾_书法家的烦恼(一)290_詹_书法家的烦恼(二)291_好_有职业书法家吗 292_快_印泥颜色也讲究

293_李_集字联与嵌名联(一)294_顿_集字联与嵌名联(二)295_壇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一)296_急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二)297_卫_闲话笔墨润格 298_庆_书家的名字号

299_幽_从京剧进入小学课题说起 300_景_普及书法需要政令

301_仑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楷书讲解 302_密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楷书演示 303_感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行草演示 304_谓_神奇的伯远帖 305_龟_再论苏黄米蔡

306_鬓_米芾论书疑问多(一)307_瞿_米芾论书疑问多(二)308_倉_书家说梦

309_卷_一个不可轻信的故事

310_绳_且把金针度与人

(一)掘墓 311_司_且把金针度与人(二)疑点 312_妻_且把金针度与人(三)笔论 313_面_且把金针度与人(四)九势 314_铁_文人的清狂 315_暖_文人的谦虚(一)316_爵_文人的谦虚(二)317_赢_崇拜的得失(一)自述 318_烟_崇拜的得失(二)吴玉如 319_次_书林大隐道周公(一)闻名 320_留_书林大隐道周公(二)拜谒 321_眼_书林大隐道周公(三)拜读 322_秀_年龄与书龄

323_摇_笔墨情深何寂寥(一)324_驰_笔墨情深何寂寥(二)自强 325_业_书法教学中遇到的几点困惑 326_范_纸墨相发的解读 327_英_纸墨相发的演示 328_務_书法与美女 329_般_说起胡长青

330_渊_湖南书协润格表说明了什么 331_乾_书家相重莫相轻

332_修_学习碑帖应注意的两种倾向 333_少_从心所欲不愈矩 334_餐_民主与权威

335_称_再谈落款常识(一)336_泥_再谈落款常识(二)337_還_浅谈诗词格律(一)338_某_浅谈诗词格律(二)339_爽_浅谈诗词格律(三)辙韵 340_始_浅谈诗词格律(四)对偶

341_金_浅谈诗词格律(五)孤平与失粘 342_斜_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一)343_釣_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二)344_救_诗词与书法的共性 345_旁_穷诗富字

346_菊_使用书法字典应注意的问题 347_蘭_今楷是无知者的恶搞 348_梅_今楷与行楷

349_商_新闻调整现行汉字有感 350_分_书法作品为何不用标点符 351_泉_寄语青年书法爱好者 352_飘_兄弟合写(一)相知 353_边_兄弟合写(二)楷书 354_焉_兄弟合写(三)行草书 355_礴_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一)356_检_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二)357_鸡_张旭 怀素 王铎 358_猎_书体 风格 水平359_本_台湾书法近况 360_美_楷书欧阳莫学田 361_義_王铎其书其论(一)362_農_王铎其书其论(二)363_辱_赵朴初其人其书

上一篇:媒体宣传活动 大纲下一篇:二年级平安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