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培训计划

2024-05-16

应急管理培训计划(通用12篇)

篇1:应急管理培训计划

应急预案培训计划

为切实做好预案落实工作,进一步突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员工充分认识突发事件的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科学有效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员工应急救援能力,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使员工能够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促进公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培训对象及时间、地点

1、培训对象:公司全体人员。

2、培训时间:2017年5月3日

3、培训地点:技术中心培训室

三、培训方法及内容:

1、培训方法:学习采用集中学习、部门(班组)学习和自学以及老师讲解ppt。

2、培训内容:应急预案发展史、应急预案编写要求、应急预案相关定义、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法等。

四、培训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工作,充分认识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培训,切实提高应急救援意识。

2、开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应急预案培训的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灵活多用,尽量采用员工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方式。

3、安全指挥中心负责培训内容的制定,培训结束后,写出培训总结,并将培训相关资料存档。

篇2:应急管理培训计划

一、培训计划安排

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主要通过集中学习、宣传教育、以干代训等多种方式组织,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应急培训工作计划。

(一)开展全区公务员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工作。对进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管理等内容培训,通过培训使公务员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法治建设、体制建设和机制建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管理、经济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的基本理论,工作计划《应急培训工作计划》。于6月中旬举办区直机关突发事件应对法骨干培训班,7月对各乡办、区直单位开展培训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10月中旬组织各乡办、区直各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统一考试。

(二)将《突发事件应对法》纳入“五五”普法规划学习内容及201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范畴,结合“一抓四进”、“防灾减灾知识日”宣传活动,突出学习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宣传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三)10月份对区直各部门和各乡镇办政府行政执法单位(垂直管理单位)的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及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综合法律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四)组织应急管理实务培训班。区应急办会同相关培训单位分批次轮训区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办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使其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的要求

(一)从实际出发,制定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计划。初步在全区建立应急管理培训机制,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加强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明确培训需求,确保培训效果。各培训单位要加强联系,做好培训中的协调工作,确保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三)重点抓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贯彻和学习培训工作。

篇3:应急管理培训计划

应急管理作为跨计算机科学、运筹与管理的交叉学科, 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PERT/CPM网络计划技术作为项目管理的计划编制技术, 应用到应急管理方案的制定中, 可以有效缩短应急方案的编制时间, 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2. 应急方案的编制

网络计划编制是反复修改完善的过程[1]。应急执行之前, 按WBS将应急预案划分为若干个应急执行任务和任务的彼此逻辑关系和执行顺序;计划编制阶段, 计算活动开始和结束时间, 找出整个计划的关键活动和路径。执行阶段, 控制进度, 对方案执行进行分析整理, 修改完善执行方案。

2.1 应急预案任务分解

以煤矿透水事故为例[2]。发生事故向指挥中心汇报, 班长带领、选择避灾路线, 尽快撤离事故区域。指挥中心接警后查找水害来源, 检查其他危险源情况, 确定事故的范围、级别。组织救援, 现场救援后就近送到医院治疗。关闭防水闸门和电源, 加强通风、排水。处理完毕后评估总结, 最后进行恢复工作。将煤矿水害事故处理流程进行任务分解, 得出其逻辑关系和执行顺序, 绘制成任务作业明细表。如表1所示:

2.2 计算网络时间参数

网络时间参数包括任务的作业时间, 最早开始、结束时间, 最迟开始、结束时间等。数学推导方法可减少估计的不确定性, 由任务乐观历时、任务最可能历时、任务悲观历时组成。研究发现活动预期历时估计具有启发性, 公式如下:

TE:活动的预期历时;a:完成活动的最乐观历时;m:完成活动的最可能历时, 即β分布中的最大值。b:完成活动的最悲观历时。

利用正推法计算各项任务的最早开始和结束时间, 逆推法得到每项任务的最迟开始和结束时间, 进而得到每项任务总时差并识别关键路径。

2.3 关键路径的选择

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是任务总时差为零的任务组成的路径。关键路径为A-B-C-G-H-L-M。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事故发生后应尽快组织营救被困及受伤人员, 同时迅速控制危险源, 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确定事故的危险区域范围、性质及程度, 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的过程中做好现场的清洁, 消除灾害后果, 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 做好事故危害的评估工作。

2.4 方案执行监控

从三个方面对应急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分别是方案总进度监控、方案主要进度监控和方案详细进度监控[2]。监控里程碑事件、主要任务进度、详细进度等是进度控制的基础, 其能保证方案总进度。三方面监控循环整合, 在方案编制、执行、检查调整、分析总结的各阶段构成PDCA循环。保障循环的连续性和统一的运筹管理, 以网络图上的关键路径为重点, 监控执行情况, 保证方案如期顺利完成。

3. 信息化应用

通过现场反馈辅助应急指挥, 在应急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方案, 重新分配资源。采用B/S模式, 通过负载平衡, 支持大数据量访问, 开发使用C#语言和.Net平台, 实现系统的扩展性和实用性, 保证了系统稳定运行。同时系统以三层架构方式开发, 简化控制机制, 增强了系统的复用性, 提高代码标准化, 为系统的扩展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3]。

4. 结语

本文以应急方案的制定为重点, 并以煤矿水害应急处理为例, 介绍了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生成应急管理方案, 从而增强应急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大大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同时分析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应用, 为应急管理系统的实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利荣.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纵横, 2007, 5:56-58

[2]刘德民, 李亚东, 植炜.煤矿典型透水事故的应急预案研究[J].中州煤炭, 2006, 2:54-56

篇4:全球救市计划不能只为应急

与此相比,从绝对值上看,中国的4万亿救市计划规模小于欧盟。但是,如果从救市计划的规模在GDP中的占比来看,中国则明显高于欧美。

因此,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中国亮出了一项“谁也没见过的让一切相形见绌的计划”。

放下这些刺激经济的效果暂且不提,救市的资金从何而来?

各国救市资金来源(尤其是财政赤字的国家),无非三个途径:

其一,靠发行货币,这将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以美国为例,其人均存款量接近零,政府救市加印美钞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其二,发行债券(主要是国债)。比如,倘若美国通过发行国债救市,那么,就会导致几个问题:首先,增发国债将降低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使已经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受损。其次,与加印钞票一样,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另外,发行国债可能使那些更需要资金的地方,因失血更受资金短缺的困扰。

其三,增加税费征收。在消费低迷、内需不振的情况下,增加税费收入,不但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加快企业的倒闭速度,也会严重削弱民众的购买力。

而且,由政府主导的救市,中间掺杂着腐败、低效率、损耗、重复建设等难以克服的弊端。美国救市过程中,被其媒体披露出来的相关金融机构的腐败问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一,度假丑闻。美国国会议员在一次众议院听证会上披露,全球保险业巨头AIG于9月16日获政府提供的850亿美元“救命钱”数天后,其高层管理人员赴加利福尼亚州豪华海滩度假胜地疗养,花费超过44万美元。其二,高管奖金丑闻,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31日公布了一项分析报告,截至2007年年底,接受美国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首批9家银行共欠高级管理人员养老金和延期支付奖金超过400亿美元。这意味着政府旨在缓解银行流动性危机的部分资金可能直接流入高管腰包。

在有严格制约机制的国家尚且如此,其他国家的情况可想而知。

在我国,据媒体报道,自国务院公布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后的第二天,一天进出发改委的人起码超过300人。这些人大多风尘仆仆,不少人还拖着大号旅行箱,很明显是从外地过来的,除了少数能够进入发改委的申请者,更多的人仍拎着箱子在发改委门前徘徊。

司法、纪检部门应该重视这一现象,防止伴随着投资而滋生的腐败行为,吞噬国民财产,防止腐败侵袭发改委等国家要害部门。

除此之外,由于救市资金来源,基本是靠印钞和发债,很少用增税政策,这意味着,救市为下一轮严重通货膨胀的到来埋下巨大隐患。目前,油价已经跌到了60美元/桶以下,这种下跌与我此前的判断完全吻合。除此,像煤炭、有色金属等也在下跌。但是,随着新增的货币注入市场,资源类产品止跌回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为,一旦人们意识到通货膨胀将要到来,就会本能地选择通过买进资源产品来保值增值,国际热钱更是可能倾巢出动,玩抄底游戏。

因此,为了应对次贷危机而出台的救市措施,不能单纯地从应急的角度去考虑,还应该看得更长远。中国目前应该严格禁止资源,包括以资源为依托的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在目前资源价格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出口,将给我国带来巨大损失。在通货膨胀隐患伴随着救市越积累越多的情况下,中国应该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未来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干扰我国经济的准备。

篇5: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应急办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和学习宣传,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应急演练,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完善各项制度,推动我委应急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明确职责,按照工作计划和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提高工作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保障工业经济安全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其基本内容是通过预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理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减少损失,转化危机,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一是做好应急预案的完善和修订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县委、县政府及应急办对本县应急管理工作实际要求,由委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已经发布的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完善修订《工信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XX县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同时,抓好预案各个环节的落实工作,确保预案的实效性。二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建立应急预案的评估管理、动态管理和备案管理办法,形成预案编制、报批、审核发布、备案、评估、修订的管理机制。

(四)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在调节技巧、运用法律法规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五)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一是加强危险隐患排查监管。二是健全和完善预测分析,总结评估机制。三是严格应急值班工作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信息报送和通报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加大对突发事件应对的学习宣传,加强监督检查落实相关责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六)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做好应急预案的解读,普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教活动。二是邀请专家及消防干警组织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篇6: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一是在实现人员、设施、办公场所三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办公经费。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管理队伍。二是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三是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配足配齐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二)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联动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电话、传真、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的作用,确保做到信息报送快速、真实、准确;加强信息报告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应急处置和应急管理中的信息传送、宣传教育作用。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中应急响应启动级别,准确无误地启动应急响应,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三)继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探索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考评制度,逐步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进一步分解落实应急管理任务和责任,切实做好重点危险源应急防范工作。

篇7:卫生应急培训计划、小结

为了规范有序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提高我院卫生应急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职工卫生应急意识,充实卫生应急知识,增强卫生应急综合处理能力,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此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2013年6月3日 培训地点:四楼大会议室 培训对象:全院职工 培训方式:短期集中培训 培训内容:

一、上级及本院发放的相关卫生应急文件:江卫发【2012】20号关于开展衢州市应急卫生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的通知、长政发【2012】103号关于印发《长台镇卫生应急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长卫发【2012】20号关于成立长台中心卫生卫生院应急小分队的通知。

二、学习相关预案:长台中心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预案、长台院重突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长台院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长台院救灾防病应急预案。

三、学习相关制度:长台镇应急管理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应急值班制度、人员应急培训制度。

四、现场个体防护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各种突发事件避险、逃生的原则与方法。

长台中心卫生院 2013年6月1日 长台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小结

根据上级卫生要求,我院于近日组织开展了卫生应急培训工作,现将该工作小结如下:

依照计划,于6月3日下午,我院利用召开全院职工会议的形式,进行了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全院共有41人参加了培训(缺席2人),本次采用集中宣讲的形式进行。由周益新主持,与全院职工共同学习了上级及本院发放的相关卫生应急文件、特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预案、相关卫生应急制度应急相关制度现场个体防护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各种突发事件避险、逃生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

通过培训,全员职工对对卫生应急方案、程序、卫生应急条例知识及个人防护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卫生应急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日常预防到疾病救治,有了更规范化的程序和操作过程,同志们对应急救助有了更规范化的程序,使应急救助有了更可靠的保障,从而提高职工卫生应急意识,充实卫生应急知识,增强卫生应急综合处理能力,我院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工作打下了良好地基础。

长台中心卫生院 2013年6月5日

篇8:应急管理培训计划

1 卫生应急行动仍缺乏运用科学手段来科学统筹和动态处理

通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比较分析,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卫生应急工作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受灾人员的救治与转移、灾害后的疾病预防与监测[3]、创伤后的心理干预与重建[4]。这三个方面表面上是属于不同的工作目标,但实际是整个卫生应急工作程序中衔接密切的重要工序,而且工作要求时间快速、效率显著、衔接流畅,才能把危险因素的释放含量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这种卫生应急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

在以往历次重大应急行动中,虽然我国重大卫生应急决策机制通过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检验已逐渐走向成熟和系统,但是从以往卫生应急处理的组织工作中如医疗物资设备的储备与供应、医护人员的调配与参与、现场抢救的指挥与协调、灾后疾病的防治与监测、受灾人员及家属的心理干预等问题暴露显示,卫生应急行动仍缺乏运用科学手段如计划管理来科学统筹和动态处理,目前国内外卫生应急救援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巨大灾害的卫生应急救援的需要[5],以致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仓促性、盲目性、经验性等特点[6],使应急工作整体效率受到影响。在卫生应急决策中,如何采用最好的办法保证应急工作高效化,是各国政府和学者近年来非常重视和研究的焦点。

2 建立在运筹学基础之上的计划管理,在决策中可确保应急工作高效化

为了解决卫生应急工作高效化,当前应急决策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如多主体理论等,并开始用于实践但效果并不明显。而建立在运筹学基础之上的计划管理理论应用于应急决策,可整体提高应急工作效率。究其原因,相比其他理论它另具备两个特点:运筹性,集中性。

2.1 运筹性

建立在运筹学基础之上的计划管理,是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并结合长远和当前的发展需要,合理地利用组织资源和筹谋组织活动,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计划管理现在目标管理中已广泛运用。在世界许多优秀企业中,为了保证订单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计划管理在计划执行、任务跟催、部门沟通、资源配置、目标滚进、应急处理等方面联动各部门、供应商工作起着关键作用[7],有效地保证订单顺利完成。它也运用于应急中,如美国标准的应急指挥体系ICS(Incident Command System,下简称“ICS”)中的组织结构已专门设立计划部,负责态势监控、预测分析、资源跟踪、计划方案制订,考虑相对中长期的应急行动,制订人员轮换计划以及与专家的沟通[8]。

2.2 集中性

为了保证计划的制订、执行与实现,管理者必须预测事情发展最糟糕的情形[9],把潜在不可控因素变为可控因素,才能使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集中运筹计划的目标、信息、时间、责任、资源等诸要素。(1)建立在运筹学基础之上的计划,仍是管理的主要职能,构成了所有其他职能的基础[10]。因此它也严格遵循计划的三个基本条件(量化的目标、具体的时间、明确的责任);但确保建立在运筹学基础之上的计划的制订与实现,必须通过整体优化设置组织机构、岗位职能、工作程序等来集中运筹计划的三个基本条件。(2)建立在运筹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计划制订定前、过程中、执行中以及计划执行过程中纠偏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行,也必须集中经过科学预测、全面分析、系统筹划:(1)确保组织活动目标的可行性、可预测性;(2)确保计划实施过程的有序性、可控性;(3)确保组织活动主题的统一性,为组织决策者和各执行单位提供工作指南及活动依据;(4)确保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

3 建立在运筹学基础之上的计划管理,在卫生应急决策中的应用理论构想

面对近年来全球日益严峻的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我国卫生应急救援组织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和地方实际情况,研究和运用建立在运筹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计划管理很有必要。因此,研究与运用其在卫生应急决策中的应用理论构想,必须考虑:(1)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呈现的特点和卫生应急处理的运筹性、集中性、有效性要求;(2)只有建立自救为主、受援为辅的卫生应急机制,才会尽可能降低将来卫生应急决策所带来的风险系数。基于此,研究与设计重大卫生应急决策理论模型应该从“六个一”模块展开。

3.1 模块一:一个功能强大的卫生应急部门总负责

为了有效保证卫生应急计划制订与执行,必须设立高效的卫生应急部门。我国各地卫生应急部门建议设立卫生应急计划部,并把它作为卫生应急部门的常设决策机构,或是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它能获当地卫生部门授权,受当地应急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负责当地卫生应急组织机构的临时组建,卫生应急计划或指令的制定、发布、跟催、沟通、协调和应急终止,统一调度当地卫生应急资源,统一传递与发布卫生应急信息。

3.2 模块二:一个机动高效的卫生应急机构相配备

该机构归属计划部领导,并为计划部服务。它具有临时性,只有在卫生应急发生时,经卫生应急计划部根据实际需要才临时成立,因卫生应急终止而解散。它是卫生应急计划坚定的执行者,共同完成卫生应急计划。卫生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权限在于当地卫生应急区域能力范围,如超出应由上级统一组织设置。若出现各省区联动卫生应急,由卫生部或各成员组成立临时机构负责统一调度。它的机构成员及其相应职能:

3.2.1 应急救援队

主要由卫生应急参与人员组成,包括直接参与人(医疗救治、预防与监测、心理干预人员)及相关辅助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物质保障人员、信息联络人员等)。坚决执行卫生应急计划部制订的应急计划,并及时加强同卫生应急计划部与当地政府或应急机构的沟通与协调,保证卫生应急计划的顺利完成。

3.2.2 技术支援部

3.2.2. 1 医疗技术组

负责卫生应急事件的调查、评估与预测;提供医疗救治、预防与监测、灾后心理干预的技术方案与拟定治疗路径;制定BOM(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单)和设备配置清单;同科研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并提供相应医疗救援咨询。

3.2.2. 2 设备维护组

负责卫生应急平台、设备仪器、通讯器材及生活设备等的维护与保管、操作程序和维护指南的编制,以及相关人员(如水电工)的培训和提供等。

3.2.2. 3 应急情报组

负责卫生应急的发生、处理、趋势及相关的气候、交通、水文、民情等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提供。

3.2.2. 4 应急IE组

估算卫生应急事件发生规模、发展速度和扩展范围,核算单位时间内卫生应急处理能力、投入规模,制定卫生应急路径图及相关应急参与人员出发时间、行进安全关键路线图与最低行进速度、制定伤员转移关键路线图和核算承接医院的能力需求等。

3.2.3 应急物控部

根据BOM和应急计划核算物资设备(包括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及生活必需品)需求,并负责物资设备的储备与需求计划的制订、实施,监控物资设备的储备、采购与配送。开发物资设备供应渠道,实施供应商资格认定和供应商应急储备。如出现能力所限,应委托机构或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应急采购。本部设物控组与采购组。

3.2.4 人力资源部

平时负责应急参与人员的区域组成规划、培训和人员储备建设;发生应急时,负责应急参与人员的调配、输送、轮换及相关事务。

3.2.5 生活保障部

负责应急参与人员的生活保障、家属稳定工作及相关事务。

3.2.6 卫生监督部

负责医疗救治、预防与监测、灾后心理干预的技术方案与治疗路径可行性监督,负责卫生应急和生活物质、设备、生活用水等的品质监督,负责卫生应急参与人员操作与人身安全监督,负责卫生应急救援场所和生活区域环境的监督管理,负责卫生应急计划阶段目标实现和应急终止善后工作监督。

3.2.7 应急外联部

是卫生应急部门对外窗口,负责与外部门(包括平级、上级政府部门、当地政府、辅助部门如电信、交通等)之间有关卫生应急联络与伤员转移等工作往来,和对外信息发布。

3.3 模块三:一整套卫生应急中长远规划建设作支撑

卫生应急计划部能够在卫生应急中立即制订应急计划并保证它贯彻执行、组建应急部门并使之高效开展工作,是同卫生应急计划部平时制定的一整套卫生应急中长远规划建设支撑相关。为了适应将来卫生应急变化与发展需要,这套卫生应急建设需及时更新与完善。它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卫生应急平台建设计划;(2)卫生应急组织机构与相关岗位职能建设计划;(3)卫生应急人员(咨询专家、各组织负责人和卫生应急参与人员)储备库(在册实名登记)建设计划;(4)卫生应急物资与设备(储备、调动、采购、输送)需求与储备控制建设计划;(5)卫生应急相关治疗方案、路径及有效治疗物资与设备清单数据库建设计划;(6)卫生应急物资设备供应商或研发机构储备库建设计划;(7)卫生应急信息支援机制建设计划;(8)卫生应急资金筹集、使用、结算建设计划;(9)卫生应急中医疗救援、伤员转移程序、承接医院的梯级建设计划;(10)卫生应急相应法规政策机制建设计划;(11)卫生应急发生时编制应急计划的原则、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建设计划。

3.4 模块四:一个信息共享的卫生应急平台作互动

卫生应急平台应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网络等。通过这个平台,各部门能够分工负责工作任务,各部门工作信息可以互动、共享,能够随时了解卫生应急计划内容、进展、变动及其他的部门遇到的问题,以便迅速及时调整本部门工作。卫生应急计划部也通过这个平台获取数据、了解与指导工作进展,加强同各部门沟通和作出相应决策。

3.5 模块五:一项目标明确的卫生应急行动计划作轴心

这项卫生应急计划是针对突发事件而由计划部制订的随机计划。它是计划部和其他部门工作指南和目标,是各部门工作实施依据和路径,是各部门工作联动的轴心。它可以通过文字数值、图形表格来表达工作计划。它准确地标明阶段工作量、责任单位、完成时间等具体要求。卫生应急计划部通过卫生应急计划的实施、跟催、沟通、协调和终止,来最终保证卫生应急计划的高效完成。

3.6 模块六:一套切实可行的卫生应急计划编制程序作保证

卫生应急计划的编制主体、依据、原则,计划的表现形式、具体内容、相关标准表格,计划执行主体、效果保证(跟催、沟通、偏差纠正)、计划终止等,都必须通过卫生应急编制程序来实现。这些程序还必须明确规定:

3.6.1卫生应急处理的分级

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

3.6.2 卫生应急计划制订与实施的目的

为了使卫生应急计划在制订、执行或终止等方面能够有程序可依,能够集中当地卫生应急资源并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处理卫生应急,使人民生命与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

3.6.3 卫生应急计划制订与实施的原则

3.6.3. 1 集中与区域原则

由计划部统一制订、发布、跟催和计划偏差调整,联动各部门依计划统一行动,统一调配卫生应急资源。各部门必须依工作区域使用卫生应急资源和完成卫生应急计划。若本区域内卫生应急资源不够,由卫生应急计划部统一上报、调配或申请支援。

3.6.3. 2 时间与系统原则

卫生应急计划必须由多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以计划时间为准则统筹推进。

3.6.3. 3 科学与可行原则

卫生应急计划的制订与执行中的偏差调整,应根据科学数据与实际应急能力为依据统筹规划。这些依据包括:卫生应急产生或扩散的原因、规模、时间等,卫生应急的人员组成、执行路径、部门沟通、物资供应等。

3.6.3. 4 明确与沟通原则

卫生应急计划内容(完成目标、时间、执行者、应急终止等)、部门争议处理原则、工作奖惩方式、部门沟通平台和通用格式等需明确规定。各部门在执行卫生计划中若产生争执,应以沟通为主,否则通过计划部统筹解决。

4 结论

研究与设计建立在运筹学基础之上的计划管理在重大卫生应急决策理论模型,就是明确责任归属:要求各责任部门在卫生应急任务中,围绕卫生应急主导计划通过科学系统共同作业,积极灵活地承担本部肩负的责任,并据此快速提供和实施问题解决的关键方案,达到卫生应急计划的最终目标。

这个决策模型的构想,为卫生应急决策效果评估提供了依据,为我国卫生应急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学栋.论我国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J].软科学杂志,2004,18(3):47-51.

[2]马巧焕,褚洪.我国应急预案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杂志,2009,5(4):202-205.

[3]黄永昌.中国卫生防病实用大全[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1):163-166.

[4]马奔.汶川大地震”后心理重建的重要性与政策建议[J].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008(10).

[5]沈骥.汶川地震四川省卫生应急救援成效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3):301-306.

[6]孟庆普.卫生应急路还很远[N].健康报,2008.07.18.

[7]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7版:183-184.

[8]陈涛.美国应急指挥简介.河南省安全生产应急信息网,2009.10.27.

[9]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面向SCM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模型[J].高技术通讯杂志,2000(09):74-76.

篇9:应急计划中公司和你的角色

With the coming of the Olympic gamesand the truck attack incident in Kashgar,Xinjiang, the local authorities haveheightened its security controls to checkthe passenger baggage on the busesand identification on the road. We arerequesting all the managers to report allbusiness travels to Xinjiang with names,itinerary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to theABC local security contact, Wang Jinat Jin Wang/China/Contr/ABC. All ABCtravellers to the region will be briefed onthe necessary precaution and the trip willbe traced until its end.

邮件的内容大意是:“兄弟姐妹们,随着周一的喀什爆炸, 形势看起来有点紧张, 下面是ABC 发给所有员工的邮件提醒, 请参考。同时请再次检查在近期(10 月) 前发生在新疆的出差是否必需,以及提供必要的信息。”当然,ABC 是我们起的化名。

伟大的公司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在如以往一样制订和复查自己的业务持续性策略的同时, 还有大量计划来应对各类紧急事件, 保护自己的员工, 为了自己和客户不中断业务的运行。

我们常常会在电视和新闻中了解到有关灾难和自然灾害方面的新闻报道,这使我们逐渐意识到应急计划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员工, 在预防紧急事件过程中,应同样慎重对待自己所处的角色。在壁橱里放一把雨伞, 并不意味着明天要下雨。这只意味着, 你已经准备好了。

为了在应急计划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ABC 公司在邮件中提到这样一些措施供参考:

· 制订一份家庭计划。

· 了解紧急事件,不要听信谣言,关于公司方面的问题, 请倾听主管、公司网络以及其他权威的信息源。

· 了解撤退计划、路线以及针对你所在工作地点而指定的集合点。

· 与主管讨论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系列合理通知。

· 向主管提供紧急联系信息, 确保你在公司档案系统中的信息没有过时。

· 如果长时间不在工作地点, 遵照公司的密码保护策略,记录你所有的密码。

· 制订备用计划, 以防你无法乘交通工具到达工作地点。

· 了解如何联系你的主管。

· 即使是个人旅行, 也要向你的家人和主管提供旅行计划, 包括详细的路线以及计划的变更。

· 查看公司旅行、世界卫生组织(WHO) 以及相应国家或地区的 Web 站点, 例如美国国务院关于旅行方面的建议或禁令。

此外, 这家公司也正集中精力制订禽流感的紧急计划,公司还设有全球流行性疾病战略的副总裁,许多内容已经就位。该计划采纳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其他一些权威公共卫生机构的一些推荐和指导方针。

定期评审各类应急计划应该是任何公司正常工作的一部分。

篇10:镇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省、市、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为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主线,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快应急平台、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应急物质保障体系,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深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我镇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镇、村(居)、企业、学校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确定责任人,承担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并把应急管理纳入村(居)委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组织动员群众共同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在全镇进一步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二是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围绕实施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的需要,抓好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管理和训练,积极推进联动机制建设,为预案的落实提供人力支撑。建立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积极抓好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二)深入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一是加快预案编制进度。对现有预案进行全面梳理,加快编制修订本级总体预案和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专项预案,实现与上级预案的逐一对应衔接;要大力推进应急预案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开展镇、村(居)委会、学校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预案编制工作。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大对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协调力度,使各类预案符合实际、简明扼要、好记管用。二是全面加强预案管理。提高预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确保预案之间的有机衔接。加强对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三是加大应急预案演练力度。建立应急管理与部队、民兵、企业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三)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设。一是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建立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针对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建立村村之间、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检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加强基层应急信息报告工作,按信息分级标准报送规范和时限要求,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各村(居)和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基层单位确定一名信息报告员。三是建立应急管理督促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工作督促检查考核机制。

(四)全面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一是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为突破口,以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的工作机制为重点,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二是积极做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特别是水利设施、公路桥梁、电力通信、供电矿山、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易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等重要设施。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普查备案,隐患排查结果定期上报,并形成统一登记汇总、定期检查监控的机制。三是建立完善应急资源登记台帐,并扎实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界定分类,扩大普查范围,提高普查质量,尽快形成应急救援物资变动上报、普查机制,为应急平台体系相关数据库的建立做好准备。四是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把应急知识纳入农民培训内容,提高农村人口应急防范能力。将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作为镇、村(居)、企事业干部职工培训的重点内容。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把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进一步充实应急办的工作人员,确保指挥责任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强化应急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网络,各村(居)、各部门也相应成立应急领导机构。

2、加强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镇应急管理总体预案,引导和指导各村(居)、企事业单位、学校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落实好应急管理预案;要求各村各单位落实好人员和经费,把处置突发事件作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3、加强资源整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提高处置应急事件能力。

4、加强科普宣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力度,宣传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做到横向到边(各部门、各村(居)委会和各学校)不漏单位,纵向到底(家庭和群众)不漏个人,营造人人关心公共安全、家家知晓应急防护知识的氛围,倡导通过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荷香桥镇人民政府

篇11:社区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管理责任

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组织开展预防工作演练,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领导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基层组织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应急知识宣传力度,完善应急培训体系

创新应急管理宣教形式。利用广播、横幅、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加大应急管理知识宣教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各行政村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不仅要加强镇应急方案实施人员的应急能力培训,同时也要针对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员工岗前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在生产过程中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工作实效

按照简便易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针对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分工、核心任务、处置程序、响应时间和善后工作等环节,对已编制完成的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同时编制预案简本,实现预案的全覆盖。要针对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四、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规范应急队伍建设

篇12:镇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荷香桥镇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省、市、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为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主线,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快应急平台、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应急物质保障体系,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深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我镇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镇、村(居)、企业、学校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确定责任人,承担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并把应急管理纳入村(居)委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组织动员群众共同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在全镇进一步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二是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围绕实施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的需要,抓好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管理和训练,积极推进联动机制建设,为预案的落实提供人力支撑。建立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积极抓好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二)深入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一是加快预案编制进度。对现有预案进行全面梳理,加快编制修订本级总体预案和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专项预案,实现与上级预案的逐一对应衔接;要大力推进应急预案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开展镇、村(居)委会、学校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预案编制工作。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大对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协调力度,使各类预案符合实际、简明扼要、好记管用。()二是全面加强预案管理。提高预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确保预案之间的有机衔接。加强对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三是加大应急预案演练力度。建立应急管理与部队、民兵、企业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三)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设。一是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建立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针对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建立村村之间、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检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加强基层应急信息报告工作,按信息分级标准报送规范和时限要求,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各村(居)和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基层单位确定一名信息报告员。三是建立应急管理督促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工作督促检查考核机制。

(四)全面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一是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为突破口,以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的工作机制为重点,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二是积极做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特别是水利设施、公路桥梁、电力通信、供电矿山、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易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等重要设施。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普查备案,隐患排查结果定期上报,并形成统一登记汇总、定期检查监控的.机制。三是建立完善应急资源登记台帐,并扎实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界定分类,扩大普查范围,提高普查质量,尽快形成应急救援物资变动上报、年度普查机制,为应急平台体系相关数据库的建立做好准备。四是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把应急知识纳入农民培训内容,提高农村人口应急防范能力。将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作为镇、村(居)、企事业干部职工培训的重点内容。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把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进一步充实应急办的工作人员,确保指挥责任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强化应急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网络,各村(居)、各部门也相应成立应急领导机构。

2、加强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镇应急管理总体预案,引导和指导各村(居)、企事业单位、学校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落实好应急管理预案;要求各村各单位落实好人员和经费,把处置突发事件作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3、加强资源整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提高处置应急事件能力。

4、加强科普宣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力度,宣传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做到横向到边(各部门、各村(居)委会和各学校)不漏单位,纵向到底(家庭和群众)不漏个人,营造人人关心公共安全、家家知晓应急防护知识的氛围,倡导通过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荷香桥镇人民政府

上一篇:洁净厂房消防施工方案下一篇:大队长调研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