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奶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

2024-04-25

巴氏奶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共12篇)

篇1:巴氏奶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

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一种学识,它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综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有人认为,凡是能体现为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定优势,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有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竞争优势。而我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是持续的利益。带不来利益的竞争力是空谈,带不来持续利益的竞争力是急功近利,企业的任何行为只不过是为了使企业实现持续的利益最大化。一种优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优势在不同时期也不同。因此,我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为企业创造带来持续利益最大化的优势的能力。它是一种创造优势的能力。那么如何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国家是一个整体,一个企业更是一个整体。人生观是人的灵魂,一个人要走向成功关键在于有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指导。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在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同样,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核心文化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的整合,它直接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使其最大化的利用。只要企业资源能持续最大化利用,那么企业就会产生连续不断的优势推动着企业发展。因此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构建良好企业文化、利用企业文化。

一是要树立雇主品牌。雇主品牌是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企业品牌。良好的雇主品牌使员工愿意来企业工作,使现有员工愿意留在企业工作,是人们心目中的满意的工作地。从而激发员工的忠诚奉献、刻苦奋斗的精神,将员工自身资源完全挖掘出来。二是要积极引导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将实现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统一。员工追求实现自我理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利用员工价值观的转变,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来,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大力倡导主流价值观,实现思想多样性与价值观念的统一。一个公司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核心是指该组织员工的整体价值观和精神风尚。由于价值观是指向人们心理层面的活动,具有趋同性和不同步性的双重特征。因此,组织和倡导尤为重要。引导员工在群体和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线员工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水平。

总之,人是企业的核心,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只能是人,而人受价值观的指导,因此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的统一。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无形的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指引着企业持续的发展。

篇2:巴氏奶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

物流0741班曾明金0707004046

21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拥有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能力,各指标的具体构成为。

1、人力资源。

人才堪称是新时代的最宝贵的资源,拥有人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根本。

(1)员工素质,该指标从核心员工的职业道德、工作经验、知识结构、创新意识等方面 来考察其具备的素质。

(2)员工层次与结构,该指标从员工年龄结构、知识水平结构来衡量员工的层次与结构是否合理

(3)员工文化程度,该指标涵义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企业人员总数的比例。

(4)员工的专业技能,该指标主要从员工创新能力以及在工作中能否熟练运用各种提高效率的工具和方法来考察其专业技能。

2、研究与开发能力——也是技术能力

一般而言,技术上的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离开了技术能力的支持,其他方面在有能力也是空中楼阁,是不能长久的。

(1)企业科技人员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科技力量和整体科技素质,比例越大,说明企业科技力量越强和整体科技素质越高。

(2)研究与开发人员占科技人员比重,该指标反映企业投入研究与开发人力状况,比例越大,研究与开发能力越强

(3)研究与开发经费比重,该指标反映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能力,比例越大,研究与开发能力越强。

(4)新产品开发周期,指产品从构思、设计到生产出来的平均时间,时间越短,研究与开发能力越强。

3、创新能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对产品的追求日益个性化。时代的变化,市场的变化从客观上要求企业要不断的创新包括产品与技术创新,观念与理念创新,战略创新等

(1)专利拥有比例,该指标反映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效果和科技水平领先程度。

(2)新产品产值率,该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开发的实绩。

(3)自主核心技术的拥有量,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拥有量为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数量。

(4)观念与理念创新,该指标反映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发展能力,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型企业中。

(5)战略创新,在指标反映企业管理者对未来市场与时代要求的反映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1)组织结构的优化程度,该指标反映企业组织层次的合理性及其管理幅度的合理性程 度。

(2)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该指标反映企业以生产、管理到技术研发整个流程运作控制系统有效性程度。

(3)经营理念和价值观,该指标反映员工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理想追求、是非标准以及企

业存在和发展目的、意义的认知程度,由专家评出。

(4)聚合力,指企业培育企业文化,使企业体建立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精神信念,从而形成企业内聚力。

(5)文化延展能力,该指标反映企业文化对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辐射作用程度。

5、市场能力。

(1)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该指标反映企业产品被公众认可的程度。

(2)产品市场占有率,该指标反映企业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

(3)产品销售增长率,该指标反映产品市场扩张程度和增长速度状况。

(4)产品市场销售区域覆盖率,该指标反映企业产品市场销售区域覆盖程度。

(5)顾客导向理念,该指标反映企业关注顾客的价值需求和重视顾客的程度。

篇3:巴氏奶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巴氏奶,常温奶,消费瓶颈,宣传引导

一、巴氏奶与常温奶

1. 定义对比

巴氏奶,是指使用63℃/30分钟或72℃/15分钟、89℃/1秒、90℃/0.5秒等低温杀菌方法进行处理的牛奶产品。由于其热处理条件温和,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

常温奶,指在135℃到150℃的温度下,进行3到7秒的瞬间灭菌处理,并用多层复合无菌膜灌装,保质期可达30天以上。

2. 营养价值对比

巴氏奶和常温奶,就好比“新鲜水果”和“水果罐头”。巴氏奶的维生素B1、维生素C、叶酸、蛋氨酸的损失率分别为10%、10%~25%、10%和10%,具有高度营养功能的乳清蛋白变性率仅仅为15%~20%,而常温奶对应的数据分别为20%、60%和34%,乳清蛋白变性率可达91%。所以,巴氏杀菌乳的营养最接近原乳,更适合于注重健康的消费者饮用。

二、巴氏奶的市场优势

尽管目前巴氏奶在中国经营惨淡,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巴氏奶仍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将是未来乳业的新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国际趋势的必然

在国外,至少90%国家的液态奶市场以巴氏奶为主。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加拿大、丹麦等国家基本是巴氏奶的消费市场。巴氏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消费已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全球乳品消费的主流。

2. 区域化经济的需要

在强调国际化的同时,关注区域化也非常重要。这种区域化的品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一些大型城市,均发展了本土化的乳品品牌,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和运输条件的改善,城市乳业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巴氏奶的消费瓶颈

目前掣肘中国奶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有两个:一是产奶水平;二是牛奶消费,而且其消费瓶颈远比产量瓶颈严重。我国虽是全球第三的产奶大国,但我国人年均牛奶消费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2000年之后,巴氏奶市场份额又一落千丈,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到常温奶、酸乳酸饮品等的市场挤压;二是受消费者多元性消费选择的影响,消费者听信广告,盲目跟风所谓的“时尚消费”。

消费者如此冷落巴氏奶的现象说明,人们尚未清楚地了解巴氏奶的“庐山真面目”。想要破解巴氏奶的消费瓶颈,宣传及其消费引导是关键。

四、如何打出“鲜”字招牌

巴氏奶与常温奶的区别就在一个“鲜”,而且“禁鲜令”又得以解除,巴氏奶企业应毫不犹豫地打出巴氏奶的“鲜”字招牌,重视宣传和引导,建立近距离接触巴氏奶的平台。

关于牛奶的消费引导和宣传,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例如,全球许多国家都会在每年盛夏到来之际,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国际牛奶日”。我国在1999年以后,开始组织这一牛奶宣传活动,实践证明反响很好。近年来,一些省市奶协或奶企还尝试了举办奶业文化论坛、产品展示会、“巴氏奶节”和“巴氏奶论坛”等较为新颖的牛奶宣传活动。此外,还可以建立全国性巴氏奶文化联盟,利用网络实现消费者与奶企、与专家的微博互动等。总而言之,一切有利于巴氏奶事业发展的宣传手段,都可尝试为我所用。

五、结语

尽管目前我国巴氏奶的复兴计划困难重重,但从全球消费趋势来看,巴氏奶仍是未来奶业发展的新方向。企业应该抓住巴氏奶“新鲜营养”的特点,大力普及健康饮奶知识,只有成功地打出“鲜”字招牌,巴氏奶才能尽占“鲜”机,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参考文献

[1]GB5408.1-1999, 巴氏杀菌乳.

[2]骆承库.喝牛奶还是喝巴氏杀菌奶比较好[J].中国乳业, 2003, 15 (3) :26-28.

[3]陆翔华.我国冷冻冷藏食品市场和冷藏链物流发展.物流频道, 2005. (5) :44-47.

篇4:浅谈如何构建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

【摘 要】企业构建财会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为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本文从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出发,探讨构建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财会制度的标准化;可行性建议;财会人员的筛选;财会负责人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多样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不断发展中的企业,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如何构建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带来财富上的巨大利益,将是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希望以下建议,能够对此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财会制度

财会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对于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是首要的。必须严格执行财会制度,降低不必要消耗,勤俭节约,增加积累,以提高企业经济利益,壮大经济实力。一个健全的标准的财务制度,是每个财务人员应遵守的工作规范,它促使人员的分工合作、资金的良好运营。保证企业资金在企业内正常流通,其他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可有效稳定地进行。所以首先要给企业建立一个财务制度,必须是健全的,能覆盖所有工作流程和人员;是标准的,作为每个财务人员所必须遵守的正确准则;是适合的,根据自己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财会制度。

二、财会管理

有了好的制度,还需好的管理。财务管理分为对内部的管理和对企业管理的协助。内部管理是财务部门的管理,包括人员分工及职权分离,员工业务知识的专业性和学习能力,人员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对企业管理的协助,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及时更新,资金运用状况的分析汇总,给予企业管理者最新的参考数据和企业发展可行性建议,使其在公司运营中得以弥补不足,真实认知企业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三、财会人员的提升

财会人员在专业胜任的基础之上,还需在企业对外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并总结经验,适应新理念,将缺漏之处完善。说到底,企业财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能力,财会人员素质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四、财会人员的筛选

财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遵守财会相关制度,爱岗敬业。2.业务素质。专业水平达到工作制度要求,熟练掌握整个工作流程。3.沟通协调。财会人员不仅要账务明确,还要和其他部门沟通协调,调度有序,使资金在整个公司的运行畅通。4.分析汇总。对于数据准确把握,按公司的规定及时上报汇总,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为公司决策提供合理依据。以上素质,体现在财会人员入职,日常工作,岗位轮换,升迁等各个环节中,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人员的筛选是贯穿始终的,需时时留意,处处观察,为企业保留更多竞争力强的人才。

五、财会人员的培育

公司制定人才培育计划,可以从专业,个人能力优势,思想观念,企业文化等方面,定期对财务人员展开培训。培育出企业需要的人才,适应市场竞争的人才,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储备人才库,将人才与资本放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企业发展预先打下坚实地基。

六、建设财会团队

个人再优秀,也只是个人的成功,一个企业的长足发展,财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有一个长足发展的强有力的财会团队。企业管理者应树立建设财会团队的意识,注重团队的成长,而不仅仅关注某个优秀的人。团队中的成员既要专业致胜,又要优势互补。每个人扬长避短的同时,又强强联手,在彼此契合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力量能够最大发挥。

七、财会负责人的重要性

财会负责人的个人风格直接影响整个部门人员的水平,他是领头羊,掌握发展方向;他是部门的灵魂,只要他在,部门就一直前行;他是部门的晴雨表,通过他可以折射部门的发展变化。所以企业管理者还得任用一名素质优秀拥有韧性的财会负责人,给企业财会部门注入强大的竞争力。

八、财会的学习创新能力

提高财会人员的学习创新能力,使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长久发展,而又不断突破,不断向前。当前互联网全球化,创造企业利润的资本由原来的物质性资本向知识性资本转化,知识已与物质走在同等地位,或更高的地位上。知识的增长与企业利润的增长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仅对财会人员传统专业技术的要求是难以适应竞争需要的,必须提高财会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广博的经济理论基础,能在资本创新趋势下,不断汲取新知识,又能在不同竞争环境下适应不同的发展要求。其重要性在于,财会的学习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最终在市场上竞争优势的强弱,是企业综合能力的试金石。

九、结束语

以上策略从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出发,发散到财会的各个方面,给企业管理者以思想上的参考。希望在借鉴的同时,能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合理选择,有效运用,构建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财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玲.探析构建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J]. 企业导报,2012,02:185.

[2]谢海源.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企业文化建设[J]. 現代经济信息,2011,01:232-234.

篇5:巴氏奶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

摘 要:当前很多企业希望不断提升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穷尽所能,寻求管理、技术上的进步,但往往效果并不明显。其实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企业价值观的提升,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建立创新、以人为本、客户导向、学习型团队、承担社会责任等要素组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 价值观 竞争力

“一家大型组织的活力并不在于大的组织结构形式或管理技巧的高明,而在于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因素以及这种信念对其职工的感染力。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有一整套的信念,作为他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 这是IBM公司总裁小托马斯?沃森的讲话,他所说的这种信念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它影响着企业战略、技能、人员、风格、系统等其他要素,进而通过企业的这些具体活动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想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构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1、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素

1.1、培育创新的价值观

首先,管理创新是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来自于管理创新,只有加强管理,培育适宜核心能力成长的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机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企业高层领导者应不断调整领导方式、管理制度,既保持公司与众不同的特点,又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适时改进管理,形成自己独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拥有关键技能和技术,这是整个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主导和中枢,是企业独具的超越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技术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培育核心技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二是扩散企业内部技术,实现技术创新规模经济。茌企业经营中,由技术创新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收益倍增”效应。三是获取外部技术资源,形成战略联盟。

1.2、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美国《财富》杂志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成功的关键:人,人,人”。企业发展离不开不断进取的人的努力。管理大师韦尔奇曾经说过:“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成功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尊重每个员工,靠人而不是仅仅靠产品与对手竞争。要做最好的公司就必须找到最好的人,这也是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的前提。企业要做到“以人为本”,应从对员工的“尊重、培育、重用、激励”等环节做起。

尊重员工,加强与员工的情感沟通,使员工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培育员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把员工能力的成长视为企业最大的财富;重用员工,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考试制度,让员工有多大能耐,企业就给多大舞台;激励员工,建立科学的员工绩效评估机制,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与待遇公平合理地联系起来。激励包括经济激励、荣誉激励、深造激励和成就激励等。

1.3、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

由于市场环境和竞争程度的不同,企业的战略思维也发生了变化,从以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以竞争为本的战略思维转化为以顾客为本的竞争战略思维。企业通过顾客导向的价值观的指引,可以使企业从市场角度出发,改善其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满意度。

以客户为导向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方面,对顾客的本能需求进行分析,这些需要不限于产品的形式、产品包装和目前现有产品发展阶段,而是要着眼于产品的内涵和外延,避免消费者偏好的局限性,满足顾客本能需求:另一方面,研究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变动趋势,把握顾客或特定顾客群的心理需求、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模式等本质特征,满足顾客更深层次需求。通过以顾客导向的两方面的综合,企业设计创造出面向未来的、全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引导顾客,赢得需求,获得新的发展。

1.4、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特别是学习型团队

团队精神把企业变成一个命运共同体,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崇高目标,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和共振。企业通过培育团队精神来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培养集体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团队。建立学习型团队,正是增强企业领导层管理和决策能力,提高员工科研和开发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和沟通能力,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先决条件。团队学习能使众多的智慧转化为团体的力量,实现知识的共享,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1.5、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要塑造良好的声誉,就必须得到以下的支持:雇员的承诺,顾客的忠诚,投资者的青睐,合作伙伴和行动主义者的认可,良好的规则和正面的新闻媒体报道。而这些具体的方面有根植于企业的文化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诚信经营,二是企业对社会的回报。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道德优势的企业,才能够在社会大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这种优势在持久性、主动性和制胜性上甚至超过了产品品种、成本、质量等优势的作用。

2、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模型与效果

根据核心价值观构建要素,建立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模型如下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通过构建企业创新、以人为本、客户导向、学习型团队精神、承担社会责任等要素组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就可以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拥有专有的技术能力,获得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稳固现有市场并成功开拓新的渠道,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提升品牌优势,得到大众认可。通过构建核心价值观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质量优势、特色优势,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7.[2]唐拥军.战略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

篇6: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创造的GDP已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而民营企业90%以上是家族企业。可见,家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加入WTO 和融人全球经济,家族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家族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谋求长期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一、家族企业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概述

(一)家族企业的本质内涵

对于家族企业,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其名著《看得见的手》中对家族企业下的定义就是: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家族成员)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的选拔方面。甘德安等则将家族企业定义为:由一个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注重人际关系网络、两权没有完全分离、企业生命周期与创业者和家族周期息息相关、决策常以集中的方式由财产所有人作出、企业的重要职位通常由家族成员担任的,一个开放的、非稳定的系统。台湾学者叶银华根据以前学者的研究,提出以临界控制持股比率将个别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差异性与家族的控制程度纳入家族控股集团的认定认为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就可认定为家族企业:(1)、家族的持股比率大于临界持股比率;(2)、家族成员或其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3)、家族成员或其三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这个定义从股权和经营控制权的角度把家族企业看成是一个连续分布的状况,从家族全部拥有两权到拥有多数控制权再到临界控制权,都是家族企业。一旦突破了临界控制权,家族企业就演变为公众公司。

因此从学者们对家族企业的定义看,作者认为从企业资本所有权的角度界定家族企业更合理,对此家族企业大致具有以下主要内涵:(1)、家族企业的组织成员结构以血缘关系为核心;(2)、家族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家族利益最大化;(3)、家族企业所有权由家族成员掌握,企业控制权在家族成员中配置;(4)、家族企业的治理原则基本上都实行家长制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与其相对应,企业内部主要以人治方式进行管理。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竞争情报以来,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国外学者普拉哈拉德与哈默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多种技术流的知识。【1】美国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在总结了长期的实践经验后,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组织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我国包昌火等学者在分析各种观点后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的有机融合和独特优势,具有效益性、独特性、扩展性和企业占有性的特点。然现在大多数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

对此在结合其他学者的思想后我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可以包括:(1)、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组织中的人,而不在于技术或产品;(2)、核心竞争力在于人的知识和想象力,而知识和想象力的获取在于员工快速学习的能力:(3)、提供他人难以模仿的独占性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竞争的最有效武器;(4)、企业要获得明显优势的能力,就必须成为新思维模式的拓荒者。

二、家族企业发展中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上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制度转型没有对原有计划体制实行休克疗法,而是在计划体制外发展新的经济形式,为制度转型创造条件。这使得至今市场仍未在资源配置(特别是金融、土地等资源)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从而使发育中市场经济的新矛盾和原有体制转型中的老问题交织在一起,制约着家族企业的正常演化和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观念和认识上仍然滞后,对家族企业的发展持怀疑态度。二是对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私营企业政策环境仍然不平等,在市场准入、资源获得方面都受到程度不等的歧视,私营企业财产权得不到法律保护。企业家的人身安全和名誉安全得不到保障。三是政府没有建立起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目标的`管理体系,对私营经济的鼓励、支持、引导政策和规范工作还难以到位。四是家族企业发展缺乏外部资本市场的支持,家族企业向银行间接融资难。上市直接融资更难。

(二)微观上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明确的发展战略。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未来竞争中能够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因此,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我国许多家族企业的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学习能力不强,不具备企业家应有的素质。同时,这些创业者在企业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往往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固步自封,缺乏创新,造成整个企业学风不盛,这是制约我国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虽然具有明确的发展日标和行动方案,但这只是创业者个人经验的表现,缺乏长期规划和理性思考,随着企业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创业者逐渐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日标丧失准确的认识和判断。由于缺乏发展战略或制订战略失误,最终导致不少家族企业失败。

2、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科学决策。

我国家族企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产权结构单一,投资主体没有实现多元化,很难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与其相对应,家族企业基本上都实行家长制的集权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很少有人敢向老板的权威提出挑战,企业经营管理基本全凭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决策的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

3、人力资源限制。这是家族企业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人为企业之本,才为发展之源。企业要做大,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专业化和规范化,家族企业也不例外。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公司核心层是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但家族企业的关键岗位均由家族核心成员掌控,这就堵死了优秀人才加盟的通路。另外,家族企业的天然封闭特性本能地反对人力资本引进,其所独有的排外性又使得经理人员缺乏信任感,由此产生了企业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这样就很难同舟共济。

4、家族文化的局限性。

在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家族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亲情为基础、缺乏制度意识的文化。没有原则立场,赏罚不明,以人情代替制度,同时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这些局限性在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变成一种巨大的阻力,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矛盾以及经营者与员工的矛盾就会引发企业危机。

5、治理结构限制。

家族企业奉行集权化管理模式,权力过于集中、决策过于专断,导致企业对业主过分依赖。同时,企业内部主要以人治方式进行管理,人言大于制度,主观随意性大。这种治理结构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6、创业型企业主的能力与意识滞后于事业的发展。

正所谓成功的家庭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位出色的企业主。由于过去私营企业的进入成本较低,许多成功的企业主自身素质并不高,他们的成功主要是凭借胆识和毅力,敢于冒一定的风险.把握住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特殊机遇和市场缝隙,凭借内心里强烈的创业冲动把企业搞起来了,企业内没有也不必要设立更多的管理层次.而是企业主说了算或基本上个人说了算,个人承担一切责任和创业风险,其中不少的企业主具有相当专制和跋扈的性格。在这些企业里,权力大于制度,一切都是模糊的、未知的、易变的,必须看企业主脸色行事,这对企业的继续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篇7: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及作用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企业组织中长期积累所形成独有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具体包括科技价值创新、创新品类缔造品牌、构建独特的营销网络、抢占稀缺资源、实施战略管理、虚拟经营、区隔定位、整合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商业模式、灵活运用赢销之道、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等等能力的组合。

(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积累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协同运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而且核心竞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竞争和环境因素变化进行同步升级。

(三)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中小企业所拥有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者模仿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现象和主要问题以及中小企业的优点

(一)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现象和主要问题

1、企业缺乏战略规划、定位模糊,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比较明显。由于缺乏明确的战略意图和经营理念,多元化经营被很多中小企业认为是企业寻求规模扩张、利润增长、分散风险的策略。而事实上,盲目多元化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将有限的资源分散,跌入盲目多元化的陷阱。

2、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来源的渠道比较溃乏。

3、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用人唯亲“家族式”管理现象,组织结构设置很不合理。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陈旧,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产品质量不太稳定。

4、企业人员素质偏低,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小。

5、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科研开发投入较少。

(二)中小企业拥有大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两大优点:

1、产权明晰和利益主体分明。

2、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高度灵活的运营机制。

三、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途径和表现形式

(一)科技创新,研发高新技术。其核心竞争优势是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核心专利技术和拥有门槛很高的行业技术标准。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构建的灵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究,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独家买断科研技术成果,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创新应该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价值创新为基础。创新最忌讳企业闭门造门。

1、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例如:拥有生产牛奶包装设备的利乐公司在激烈的竞争市场能做到“高枕无忧”特牛,中国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的牛奶所用的利乐枕包装就是源自利乐公司。

2、拥有核心专利技术(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例如:英特尔公司就是靠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处理器而大获成功的。深圳朗科公司拥有闪存盘、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领域多项基础性及核心发明专利,朗科每年收取的专利使用费就达到上亿元。

3、拥有门槛很高的行业技术标准。例如:微软研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

(二)创新品类,缔造强势品牌;不做第一,就做唯一。

企业是把产品铺到货架上,而品牌是把产品铺到消费者心里。做销量解决的是企业目前吃饭的问题,而建设品牌解决的是企业将来吃饭的问题。企划鼻祖史蒂芬金说过:“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购买的东西。”缔造强势品牌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创新品类,不做第一就做唯一。例如:雅客V9开创了富含维生素糖果的品类先河,利郎商务休闲男装开创了“商务也休闲”的品类先河,从而使企业效益蒸蒸日上。

(三)构建独特的营销网络,渠道为王、终端致胜。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整合上、下游的资源或通过异业战略联盟)或者直营、特许经营连锁加盟的方式来独占稀缺的渠道资源,从而构建起排它性、独占的营销网络。渠道是受利益驱使的,而终端致胜就像战场最后拼刺刀一样显得尤为关键。

例如:娃哈哈公司通过与经销商利益捆绑形成“联销体”,并展开蜘蛛网式的营销网络布局,从而能达到在矿泉水、茶饮料、果汁饮料方面后发致人的市场效果。也可以通过异业联盟的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例如:苏泊尔和金龙鱼进行联合促销,用好锅为健康加油。合作双方签订排它性的协议来巩固双方的利益。

通过跑马圈地的直营或特许经营方式来抢占市场。在行业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跑马圈地抢地盘比企业“练内功”要重要的多。渠道有很强的排它性,先入为主。

例如:餐饮业的小肥羊和俏江南通过连锁加盟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国美、苏宁就是依托强大的分销能力,才能在家电连锁商超中独领风骚,成功源自背后的力量。

(四)获取稀缺性的资源或者用赢利模式来获取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资本运营,使企业焕发更旺盛的生命力。

拥有稀缺性的资源就像在游戏规则中拥有王牌一样,使企业无往不利。

例如:天威保变公司就是拥有新能源的原材料晶硅胶,在原材料晶硅胶水涨船高时,企业的赢利能力与日俱增。

原产地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和积极或消极的看法受原产地的影响。而企业若掌控了这种能产生原产地效应的稀缺资源,那么就能更好的统治市场。

例如:同样价格同样原材料的排毒养颜产品,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青藏或云南生产的,而不选上海生产的,原因就在于青藏或云南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土生土长的药材药用价值比较高,药材好药才好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

用良好的赢利模式来吸引风投注资,进行资本运作,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企业通过资本运做才会乘数效应,快速发展。

篇8:浅议如何构建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市场定位;执行效力;技术创新;以人为本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工程要求越来越严的今天,施工企业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关键是如何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长期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基础上形成的与企业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竞争合力,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适应于市场变化且不易被對手模仿的独特能力。那么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如何做到既适应市场变化又如何不易被同业模仿,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培育和提升:

一、明确目标,规划市场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带来发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只有方向把握准了,才能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它的经营活动就会陷入盲目性,随意性,因而必然会在经营活动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也很难取得持久的经济效益。

因此施工企业首先要根据经济形势,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市场定位和具体开拓目标。只有定位明确、目标合理,才能制定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落实具体的保障措施,实现预定的市场目标。制定经营目标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市场情况以及本企业的资源条件,在透彻分析内外条件的基础上制定自己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目标定位一定要符合本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即一定要量身订做,切勿抄袭或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目标定位应该思路清晰,方向明了,定位准确。制定适合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前提;企业有了准确的经营方向、市场定位,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强化管控,加强精细管理

企业是一个由各种有形、无形资源组成的系统,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将这些资源整合成一个完整、互补的整体,实现其效率与效益,才能形成对手无法仿效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应通过加强管理,精细管理,在实现利润上下功夫。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内部控制体系,逐步推行生产经营各环节全面预算管理,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工作。不断加强预算管理的严肃性、预见性,加大经营管理考核力度,确保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列支,切实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在工程项目管理上,要深入开展项目生产经营策划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各项目部要落实专人负责审批甲供材料供应计划;周转材料在工程结束后要及时退还至仓库,严禁将周转材料挪作他用,防止造成财产的流失和损失。同时抓好收尾工程的结算,各项目部加快已结算项目资金回收和债务清理,缩小应付和应收工程款数额,降低经营风险。工程款的支付要严格把关,坚持同比例付款,确保企业资金账户安全。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通过主体资格审查,细化合同条款,杜绝合同漏项,降低合同管理风险。企业在劳务分包队伍选择使用上要慎重,逐步推行劳务分包队伍的比价竞争,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从队伍的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信誉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使其能达到项目管理的各项要求,从而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

三、技术创新,突出技术优势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发展,就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发展,要加大科技的资金投入。特别是中小施工企业更要高度重视技术领先的重要性。中小建筑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施工工艺和技术相对落后,机械装备较差,工程技术人员匮乏。在这些问题上,已远远不能与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相媲美。因此施工企业要发展就要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考虑,树立依靠技术进步发展企业的理念。建筑企业要从建筑市场需求和发展出发,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开发直用的投入,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大力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要改变企业的施工生产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程度,加快提高企业的机械化施工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研究和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施工工艺,改进或提高工程服务的效率。提高建筑企业机械化、工业化施工水平,努力使企业的生产方式向社会化、专业化生产方式转换。

四、以人为本,整合人力资源

一些施工企业既没有雄厚的资金,又没有是强大的技术装备,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唯有人才才是企业的竞争之本。市场竞争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发展和规划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才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没有人才的企业也必然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也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发展得越快就越是需要人才,因此企业要想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即: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能工巧匠人才的三支队伍建设。要改进用人机制,尊重人才、激励人才,认真研究如何妥善解决“凝聚员工、吸引人才”的问题。注意从企业的社会地位、员工的发展空间、和谐的工作氛围、公平的价值分配和有效的精神激励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人才资源的新型机制。抓好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抓好职工教育培训,要针对本企业实际制定职工教育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级领导干部、项目经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职工进行执业资格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优化职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

篇9:论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工商管理 >> 企业文化 >> 论文正文→论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论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作者:丁华伟发布时间:2007-1-

论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入WTO取决于有无核心竞争力,而是取决于企业文化,通过阐述核心竞争力起源与特征、从而揭示企业文为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做理论基础。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构建

1.1 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能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他把

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具体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的宝贵的战略资源。

1.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也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

(2)是当前的而且包括潜在的需要。

(3),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是基于企业独特的历史、文化、技能等产生的,具有稀有性。

(4)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价值和稀有,而且必须具有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或者一时具备不了的独特优势和能力,是企业的价值核心,它根植于良好的企业文化。这种不可模仿性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企业占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5)不可替代性。即使企业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能力,但如果竞争者能够找到替代能力,还是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一种能力是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能够适用于各种市场,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能对消费者利益做出重大贡献,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效仿,即使效仿,也是公司最擅长的。

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消费趋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不再仅仅重视商品的质量优劣与价格的高低,由此决定了企业界,使之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96大门类15 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发展之迅速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售后服务相当好,消费者信得过,是同行业不可比拟的。它的品牌名言“真诚到永远”,也给消费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本文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相关文章列表: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国有企业更需培育新型企业文化

孝感农行试论农发行企业文化架构及建设举措提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分析浅议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浅谈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匹配

我国家族企业文化渊源探讨

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民营企业文化特征探讨

试论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本篇论文关键词

篇10:巴氏奶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

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研究

作者:毛 骏 吕殿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年第01期

篇11:论我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单位: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姓名:苏华 摘 要: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类货物运输和物流服务市场的开放,物流企业应紧紧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中心,从物流企业的战略策划、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化推进现代物流一体化进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物流;竞争力;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我国加入WTO后,各类货物运输及与之相关的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中转等物流服务市场,将完全对外开放,中国物流已逐步融入市场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面对物流竞争格局的急剧变化,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和当前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煤、电、油运紧张的情况,物流企业应围绕“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中心,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立足物流企业,超越客户需求,认真分析市场,在公司的优势领域做到最好;通过健全企业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体系,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通过全方位完善一体化管理,实现优势扩展,占据现代物流的主导地位。

1、提高物流企业的战略管理

物流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别的行业不同,要在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并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领域和方向,确定科学的物流发展战略。

(1)健全研究机构,加强企业战略的研究。成立物流战略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企业战略的调研、落实和调整工作。在对国外市场环境、物流业发展状况、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进行详尽调研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情况,发挥比较优势,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①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协调能力,占据现代物流产业的主导地位;②致力于成为国际及国内、省内知名大中型企业的战略伙伴;③以现代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确立在物流领域中的战略领先地位。

(2)明确战略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优势和自身比较优势,迅速切入未来在物流市场属于重要地位的资源建设(如铁水中转港、内陆口岸中转港等),形成支持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有力支撑,逐步完善基于先进信息网络技术、拥有强大服务能力的综合物流体系;建立具有一流水准的高质量服务体系,最大限度进行企业资源整合、优化物流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提升客户价值。

(3)制定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①强化物流节点建设。投资或参股具有独特经营优势或物流基础资源建设或项目。②强化协调能力建设。通过综合物流服务信息系统建立项目的科学管理制度、物流资源管理体系、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服务中心。③强化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建设。以资源整合为重要途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追求卓越的综合物流方案策划能力和运作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综合物流信息网络技术优势,优化物流操作、规范服务标准,逐步形成满足客户需求、响应及时、运作灵活、规范统一、质量稳定的综合服务体系。

2、设计物流企业的组织机构

(1)保持组织结构与物流战略环境的动态适应。根据企业所处物流环境,拟用适当战略,使企业组织结构与物流环境保持高度适应,从而确保企业对外界信息的快速反应,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适应机制如图1所示。

图1物流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机制图

(2)采用矩阵制和两级管理相结合的三维组织结构。物流企业的三维组织结构由专业职能部门、地区管理机构和物流服务事业部三重指挥链构成。围绕物流项目的开发、规划及供应链的设计、组织等重大问题,高效协调3个方面的力量,克服了职能部门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不仅使资源保持了较高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各种专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同一项任务共同努力,培养了公司员工的合作精神和全局观念,且在工作中不同角度相互激发,相得益彰。

(3)分支机构日常运作管理的组织结构。分支机构行使部分物流职能,设置订单处理人员或需求预测人员,这部分人员实行矩阵式管理,业务上受总部指导,而行政上由分支机构管理。区域物流中心和分支机构物流部门处于同一个级别,统一由总部管理。分支机构处理订单为有效订单后,由信息系统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安排发货指令传递到区域配送中心。总部主要负责除日常订单处理以外的物流管理,对特殊需要审批和协调的订单则由总部处理。

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兼职培训师制度。把各部门的物流业务骨干联合起来组成兼职培训师队伍,使员工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知识得到更新。培训和受训员工都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实现公司“更专业、更全面”的业务要求。

(2)与高校手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或和物流实验室。利用院校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为物流企业需要解决的市场分析,、发展战略、资源优化、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绩效评价和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其在教学、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物流企业输送专门人才,建设一支物流职业经理人队伍,培训一批在交通运输、仓储、包装、港口、海关、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物流信息平台等不同物流领域的专业管理人才与专业工程人才。

(3)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直接引进专业物流人才。

4、完善现代物流一体化管理

(1)抓好物流信息整合,用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物流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内部流程改造,积极探索物流立体式、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在信息流的引导下,物流企业能为客户设计最合理、最优化的物流链,通过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全天候实时跟踪控制,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使 公司的服务质量得到充分保证,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优化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应始终以提供一流的供应链管理作为自己的基本要求,采用条码技术对货物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采用先

进的物料搬运设备和识别系统,提高搬运效率,降低货损货差等,并通过实施分销资源规划、制造资源规划、企业资源规划、顾客关系管理、准时制(JIT-Just-in-Time)、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为整条供应链上的制造、存货、运输、选址等活动做有序安排,统筹考虑,从而提供优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3)满足客户个性化物流需求。物流企业要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如针对某钢厂铁矿粉用量稳步上升,铁路运输需求量日益扩张的情况,考虑到钢厂矿粉堆场小、卸车速度慢且卸车成本高,为保证铁矿粉的供应,为客户独一无二地、特别定制了特种铁路运输工具,大大提高了卸车速度,加快了车辆的周转,年节省装卸成本达300多万元,并减少了矿粉转场费用。

(4)以精品式物流服务吸引客户。对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客户企业,物流企业应构筑最符合客户要求的精品物流体系,向客户提供能产生最大效益的组合方案,并建立互利互益的合作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如浙江某知名物流公司得知某电厂或某钢厂要修建,当项目还处于可行性研究论证的阶段时,就为其提供免费的物流咨询、策划、优化供应链设计等服务,通过提供前期服务,厂方肯定会优先考虑将物流服务外包给该公司。

(5)不断增强物流服务功能,开展大集成。物流企业要充分利用公路、铁路、内河、海运、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为客户提供仓储、加工、包装、中转、代理、连锁销售、城市配送、分销、国际货代等各种方式的物流服务,并为客户在物流规划、模式设计、运输管理仓库管理、信息技术支持和管理方面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并与不同的物流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战略大联盟,提供最优的物流链,完成一条龙、一站式的综合物流服务。

5、推进物流企业的文化建设

物流企业文化要有利于供应链的管理,有利于提供最优的物流方案,使物流链的每个环节从整体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核心价值观要以顾客为中心(顾客友好型、灵活性)。永远不对客户就“不”是物流服务的基本价值观念。物流体系运行的目标是为了服务于顾客,其存在的惟一目的也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世界级企业的优势也在于此,它们利用快捷而富有弹性的物流系统,去满足不断变化中的顾客需求。

(2)服务观要体现速度性、责任感、供应链的整合性等。如联邦快递的“使命必达”;TNT的“我们不断致力在物流和快件等方面提供一应俱全的产品和服务,矢志让业务长足发展。”

(3)创新观方面要体现不断进取和完善。物流企业在发展中会不断面对 新技术、新需求、新情况,因此,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开发并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如UPS根据商业发展及顾客需求的最新趋势,提出“致力于资本与电子商务服务的领导性的提供者”。

(4)市场观要体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产品的竞争力,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最终共同成长。

(5)合作观要体现多赢合作无极限,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战略伙伴。

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人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物流企业就应当责无旁贷地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

摘要:甘肃省是我国主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但是甘肃省的中医药产业竞争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研究,提出构建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为陇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药材;竞争力;陇药企业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特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在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企业竞争力内在要素的研究。该理论最早由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提出,二人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归纳起来,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主要有: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为代表的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以巴顿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以拉法和佐罗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和康特为代表的基于组合观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观点虽然对核心竞争力的演技角度不同,但是归纳起来,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整合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技能、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虽然不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不尽相同,但是这种要素所体现出来的外在作用是综合性的,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能够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而不是某一方面的能力。

(二)异质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在资源的有机组合,这种相互作用会受到企业组织结构、部门规模、资源规模和组合、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不大可能在其他企业重复出现,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一定差异。

(三)软实力性。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企业硬实力的软实力化,即由各种独特的资源优势)而形成的独特技术、知识产权以及文化等。因此,核心竞争力不是简单的资源要素的组合,二是对这些资源要素的升级和优化组合。

(四)难以替代性。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被其他竞争力所替代。难以替代性的程度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持续的周期。这一特征要求在进行核心竞争力分析时应关注企业产品或技术的周期和更新速度,加强对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

(五)难以模仿性。由于核心竞争力是单个技术和生产技能经过复杂的协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靠简单地模仿他人来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因此,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以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内外部环境为依托,来自我形成和发展。

(六)效益性。由于企業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的一种独特资源和能力,往往能够给企业带来持久而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追求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二、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核心竞争力要素通常由企业外部要素和企业内部要素组成。外部要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地理位置带来的资源便捷优势等,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对现有资源优势进行消化、创新和组合而形成的能力。因此,外在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内在资源整合和运用是核心竞争形成的关键。

(一)外部要素分析。陇药企业目前面临的外部资源和政策优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和甘肃省对中药产业的大力扶植和中药原产地的地域优势两个方面。

政策方面,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以及《甘肃省“十二五”陇药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推进陇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陇药的发展勾画了明确的蓝图,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资源优势方面,甘肃省现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是全国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

(二)内部要素分析。甘肃省现在主要有兰州生物所、兰州兽研所、兰州佛慈、奇正藏药、甘肃扶正等42家制剂(原料药)企业和93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陇药工业已形初步成了集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生物制药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这些陇药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但是整体而言,陇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比较弱,与国家规划的战略目标和甘肃省重要药材基地的优势资源地位差距较大。

三、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

陇药企业目前面临着政策扶植和优势资源的良好外部条件,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乏。建立陇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就是要将外部的有利条件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竞争能力。

通常而言,企业通过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会形成包括战略决策和应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多种能力构成的核心竞争力。陇药企业应从上述各种能力的构建着手来构建其核心竞争力。

(一)战略决策和反应能力构建。战略决策和反应能力是指企业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洞悉行业发展的前景,据此对企业的未来做出清晰而长远的规划,并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力。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医疗卫生支出达到人均GDP的5%以上,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3%。中药作为我国的医药特色,国家寄予了很大希望,作为陇药企业而言,借助于国家发展中药的良好机遇,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是构建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步骤。

(二)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发能力、产品和工艺创新能力。技术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由于地处偏远的西部地区,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陇药企业整体而言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这是构建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瓶颈和短板所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引进技术,更应注重引进人才,开发专有技术,形成技术创新的持久优势。

(三)生产制造能力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通过产品来展现,因此生产制造能力就显得非常关键。由于陇药企业在人力成本、资源成本方面具有地域优势,因此相对而言,陇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会较低,大技术投入,必然会使陇药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优势发挥出来,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创造重要条件。

(四)市场营销能力构建。市场营销能力是将技术和生产能力转化为外在的效益的必要途径。目前,部分陇药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销售体系并确立了品牌优势,为营销能力的构建创造了表较好的条件,在这方面,更应借鉴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作法,逐步构建营销能力。

(五)组织管理能力构建。组织管理能力涉及企业组织结构、信息传递、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等诸多要素,它是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重要保证。这方面,陇药企业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目前一些上市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但还有一些企业则管理比较落后,制约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概括而言,由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陇药企业应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分析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应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从而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钟鸣. 甘肃陇药现状及发展路径对策研究[J].甘肃医药,2014(33)

[3]王海燕.促进陇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J].中国经验研究,2014(4)

上一篇:中旭-西点执行力培训心得下一篇:有灵性的猪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