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验总结

2024-05-19

科研经验总结(通用6篇)

篇1:科研经验总结

教科研一体化,共谋发展路

永安幼儿园陈翠莲

教科研工作是一所幼儿园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灵魂。“科教促教、科研兴园”是幼教发展的新理念。我园教科研工作以贯彻《规则》精神、《纲要》精神为指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我们是一所新园,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迷茫时期。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的科研与教研是分开的。这样不仅我们的教师感到很疲惫,教科研的水平与质量也并未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时代进步的潮流和社会变革的趋势中,我们不断的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新课题,在改革与竞争中探寻,在学习与反思中实践,我们视课改为发展契机,积极营造自我追求,自我加压的环境,不懈努力,全园上下积极地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以课改为契机,推进幼儿园自主发展。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本学期我们根据本园实际,开展了一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要推进幼儿园的不断先前发展,就要改变幼儿园以前的教科研管理模式。以科学的方法来建构我们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主人翁意识

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幼儿园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科研教研,教科研的主要成员是教师。为调动 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教师自愿申请成为科研主研人员,并拨已适当的经费补贴。建立合作教研模式,我们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教研氛围,广开言路,教研活动中将近阶段的工作重点、热点拿出来进行讨论,每个教师学习后有心得有体会,并倡仪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将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促进教师去主动学习、自我提高,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2、汲取知识与营养

每学期由教师自主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并书写学习笔记。再每周三组织教师参加园内的相关教科研主题培训活动。并且也让教师们相互交流与讨论最近遇到的教科研的瓶颈及解决办法。交流是一种社会的互动,也是一种信息的互动。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建立了“人人是主持者”的活动思路,让教师分享日常教研中的经典案例,以及自己的解读与教育建议,使教师之间获得不同信息的交流,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此让教师以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拓宽专题研究的思路。

3、常反思

“反思”是教师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一反,每周一反。在教师对自我行为的深度剖析中,促进教师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教育活动更趋于专业化,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获得提高和成长。

4、坚持教科研一体化

在管理体系上与任务分配上,我们更加的合理。大家不再是埋头自己苦干,而是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在科研课题下来之后,将会召集教研组长们确定各个年级组的教研主题。而这一主题就是本学期每个年级组的教研主题。而教师每周写的观察案例则是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来呈现的。这也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收集到了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再由科研室成员针对教师们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做相关培训或讨论,又反过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5、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自我提高意识。提高教师素质,关键就是要让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原则。我们多次安排年青教师外出学习,武装她们的教育理论思想,提高她们的教科研能力,并且在园内做二次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得到成长。

通过一系列的噶两个活动,我们的教科研活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年青教师较多,缺乏经验,在撰写教科研论文方面积极性不高。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会坚持做到教科研一体化,不断地探索,共同促进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发展。

篇2:科研经验总结

努力谱写教育科研特色学校新篇章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教科研经验总结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坐落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地的窗口性示范学校,在校学生2600余人。冠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和湖北省教改名校等殊荣,现有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级各类科研骨干80余名,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又建成了一栋集教学、科研、实验于一体的科教楼。校内建有校园网络中心和大型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教科研功能室(地)十余个以及完全开放的藏书4 万多册的图书阅览室,教学资源丰厚,设施齐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我校曾担任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和姜乐仁的 “启发式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极大的丰富了我校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经验,同时教科室结合学校科研实际,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立项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评价的研究》、《开设电影课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地方课程研究》、《小学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的研究》、《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的课题研究,教师袁金凤撰写的《利用电影课培养学生科研素质》侯晓红撰写的《让学生学会估算》等数千件科研作品在国家、省、市级科研部门获奖和各类刊物上发表,校园内外孕育着浓厚的教科研气息,学校先后被上级主管部门分别授予“湖北省现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堰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十堰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试点示范学校”、“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全国启发式教学试验基地”等数十项科研荣誉,这一块快奖牌、一张张证书、一件件奖品,无不展示着我校丰富的教科研成果,浸透着广大教师潜心于教科研的辛勤汗水,回顾近年来的教科研的历程,都是用我们的点滴体会与做法谱写着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特色,虽然称不上是什么成功经验,但在学校的发展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的体会和做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更新观念创科研

课题研究,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工作,加强教科研领导与基础建设是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前提,我校在以校长饶克军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一是更新观念大胆探索“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师”之路,本着努力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把教育科研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管理,教科室相继建立了《教科研规划》、《目标管理》等一整套教科研管理制度,强化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督促职能。使得教科研工作损顺利地走向了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在教科研“一把手工程”建设中,校长饶克军亲自参与国家、省、市级立项的课题研究,组织教科研活动,特别是副校长袁金凤、侯晓红、方局兰、陈彦瑞等领导通过科研活动撰写的论文《科技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六种意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程教学》、《我与火星上来的圣诞老人》、《应用题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等在各级科研部门获奖和各类刊物发表。三是在全市率先创办了校园网络中心,配备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为广大师生积极实践教育科研活动,查阅资料提供方便等方面,狠抓了教科研硬件建设,加大了教育科研的投入。四是学校制定了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及奖励标准,在经费投入上优先向教科研倾斜,每学期对教师教科研成果按获奖级别进行奖励,同时,不定期组织外派科研骨干参加各级成果交流与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自觉地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正是在这健全、规范的教科研体制下我校教科研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立足现实,拓宽渠道,依靠培训促科研。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深化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战略目标指明了方向,为创建特色学校开创了更广阔的天地。为此,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深挖校本资源:一是重点围绕“新课程改革通识性培训”和“因特尔未来教育”内容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坚持自我研修——集中辅导——体验参与——检查测评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科研素质与能力培训,为保证教科研培训切实有效,我们主要以“评价”做保障,近年来我校通过教科研培训活动,广大教师人均写学习笔记数万字,心得体会十余篇,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通过培训,100%的教师取得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其中80%的教师已取得计算机高级等级证书,65%的教师能制作个人网页和电子

文本,有力的加强了师资培训

二是启动名师工程 要想办成一所具有特色的名校,必须有一支观念新、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科研队伍,我校通过集思广益,启动了以特级教师袁金凤、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侯晓红,丹江名师方局兰等为核心的“名师传帮带活动工程”,通过实施“名师传帮带”工程,使得一线教师赵永峰等一大批科研骨干脱颖而出。

三是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 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教科研活动这块阵地,因此我校除开展校内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研究课汇报等教科研活动外,还积极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等各类科研活动,特别是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骨干带头——层次推进——滚动辐射的方法,促使教科研活动在“稳”中求进,在“实”中求活,在“序”中发展,并做到时时有人问,项项有人抓,活动有记载,方案有落实,极大地增强了教科研的时效性。

三、确定龙头 立足主体 围绕课题抓科研

多年来学校教科研一致停留在以抓好常规性教学活动为科研目标上,已经完全不能体现和适应新时期教科研的要求,随着“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战略目标的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学校教育科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由传统办学理念向“科研兴校、科研强师、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转变的重要体现。为使我校教科研能有效地同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我们主要结合三个方面抓科研

(一)突出重点抓龙头 深化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们在抓好常规性教科研活动的同时,把立项的《基于网络环境下教教与学的研究》《开设电影课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等课题确定为科研“龙头”,通过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抓龙头课题的研究,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用龙头课题的研究来带动其它研究,形成了一种以工作促科研,以科研带工作的良好科研局面。

(二)围绕课堂抓课改 突出主体研究

伴随着教育事业向纵深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摆在教科研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我校提出了“抓住主旋律(课程改革),以教科研促课改,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口号,以教科研工作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整合各方面力量,以教科研带动课改,为课程改革实验在学校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围绕困惑抓课题 解决疑难研究

为了保证教育科研的广泛性,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在教师中深入了解教学疑难,从教学困惑出发,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的研究》,《小学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交流策略的研究》等以教学困惑为课题的问题化课题研究,充分挖掘了教师中焏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了“主从结合,多元互补”的课题研究群,切实做到了科科有实验,人人有课题,以科研促质量。校园内科研活动蓬勃发展,教育科研蔚然成风,科研兴校深入人心。

四、交流经验 共同成长 搭建平台话科研

一滴水只有融汇成奔腾不息的大海,才显示出它生命的活力;一个人只有凝聚在肝胆相照的良师益友之中,才会焕发出他搏击的情怀!因此,在教科研过程中,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不但拥有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体会与反思,而且也有各自发表、获奖的优秀论文和案例等科研成果。可以说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所谈,体会所述,都是他们的新发现,特别是那些获奖、发表的文章背后,都孕育着它精彩之处。为了让老师们能有一个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好条件,为能创设一个教育科研经验交流的平台,近年来我校教科研室积极总结收集各种教科研成果,把值得大家学习、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获奖论文、案例等编著成《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成果集》。下发到各教研组供教师交流学习,在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同成长。同时还利用由教科室主编的《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教科研简讯》,刊发教改信息、教科研动向以及教师教学随笔与片段,定期公布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教师投身教科研的积极性,促使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持续发展,收到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五、处室配合 统一管理 群策群力舞科研

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观念与策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竞争”为“竞和”,变“单干”为“配合”是新时期下开展工作的新观念、新策略,为了保证我校在龙头课题研究的质量,我校教科室把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的组织与落实,与学校电教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电教处的优势,由电教处牵头,负责落实该课题的各个研究进程和任务,组织开展各类研究活动,收交各种资料;把课题《开设电影课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组织与落实,与政教处、电教处、教导处配合,结合教导处、政教处安排的班队会时间和课余时间,有电教处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电影片目播放,正是由于各处室的相互配合,我们的龙头课题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学校教育科研是一项永无止尽的事业,在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努力使我校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教科室

二OO五年四月

篇3:科研经验总结

一、发达国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一) 美国

美国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竞争性项目和非竞争性项目, 非竞争性项目由联邦政府直接拨款, 竞争性项目由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经费管理机构通过科技计划和基金的方式下达。美国对科研经费实行预算管理。科研经费按照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类预算, 直接费用是指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员与设备等方面的直接支出, 具有明确特定的用途, 包括项目人员工资和福利费用、设备费、材料费用及办公费用等。间接费用指因承担联邦科研项目而发生的相关费用, 不是由某一特定项目直接产生的最终费用, 而是两个或多个项目的最终支出或中间费用, 主要包括设施和管理费, 因此也称作设施和管理成本。

(二) 英国

英国高校获取科研经费主要有两个渠道, 一是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下拨的学校经常费用中的科研拨款, 主要用于大学自身的科研投入, 包括人员费用、设施服务开支以及资助项目所需实验室的基建、设备和日常开支。二是国家各大研究理事会下达的科研项目拨款, 主要用于科研项目的直接开支, 但不包括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开支及所需设备的开支。科研经费的划拨都是在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组织评估的科研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 已结题项目的成果质量是高校今后能否获取更多项目和经费的重要依据。在科研经费管理上, 一般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经费预算进行使用, 但所有支出项目必须符合项目委托方的规定和高校财务管理规定。科研项目经费支出一般包括直接发生成本、直接分摊费用、间接费用和例外费用等四大部分。

(三) 日本

日本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和民间投资, 国家拨款主要由文部科学省负责管理。2001年, 日本进行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改革, 新政策提高了各机构在人员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灵活性, 改变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按年度详细规定研究机构工作计划和预算的做法。从经费使用的角度, 虽然也重预算但减少了对科研人员的束缚, 在加强科研机构考核的同时, 只要能够做好科研工作, 经费支出控制相对宽松。日本高校从政府获得的科研经费包括运营费交付金和竞争性研究资金。运营费交付金主要用于人员开支和业务开支。竞争性研究资金又包括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 直接经费是直接面向研究人员的科研费用, 只能用于与研究相关的开支, 如差旅费、材料费、酬谢金以及其它费用。间接经费是面向研究人员所属研究机构的科研补助, 研究人员在获得补助金后, 直接交给所属研究机构。

二、发达国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经验

(一) 以预算为依据

发达国家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面, 普遍以预算为依据, 严格执行合同进行经费管理。一般情况下, 政府或其委托机构在项目立项阶段就要求高校等研究机构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列入预算, 并明确规定了各类经费的用途。一旦立项, 预算就成为项目实施中各项经费支出的重要依据, 不得轻易调整, 必须进行调整的须提出申请并征得经费主管机构的批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经费主管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具体管理经费使用, 不能违规使用、挪用, 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

(二) 体现以人为本

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的科目设置和支出比较科学,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研究人员经费支出上, 美英日发达国家均采用了允许在经费预算中列支, 但严禁重复列支人员费用的做法。为了调动研究人员工作积极性, 这些国家一方面规定了较高的人员费用比例, 如英国的人员费用一般占项目经费支出的52%, 美国人员费一般占总经费的33%左右。另一方面通过推行岗位薪酬制, 保证科研人员在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同时, 这些发达国家还要求项目主持人在科研经费预算中对人员费用进行详细说明, 并接受期中检查、事后审计, 以杜绝从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人员经费的现象。

(三) 严格管理程序

发达国家政府对各类科研经费的使用有一套完整的程序, 并严格执行。 (1) 项目招标。科研项目面向全国科研机构公开招标。 (2) 提交计划。中标后由项目负责人向主管部门提交实施步骤和各项预算的详细计划。 (3) 签订合同。项目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 签署具有法律效应的执行合同。 (4) 拨付经费。科研经费一般分2-3次拨放到项目负责人单位, 由负责人单位的财务统一管理。 (5) 执行合同。项目负责人签字支出经费, 并定期向主管部门提交项目进展和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6) 评估审计。项目结题后, 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对经费支出进行审计。评估和审计结果对项目负责人的后续项目有影响。

(四) 注重监督评估

为确保预算的执行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防止经费的违规使用,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监督评估制度。从美英日的经费监管来看, 这些国家均采取了“政府宏观监督、主管部门日常监督、机构内部监督、审计部门事后监督”的四级监督模式。以日本为例,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不仅要接受本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 还要接受国家审计, 除此之外, 还必须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另外, 发达国家政府还十分注重对各种科研经费的资助方式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经费资助方式, 确保经费使用效益。

三、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经费预算比例不科学

目前, 许多高校对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不够重视, 在编制预算时存在许多问题, 如预算不能真实反映项目成本、预算编制粗放、虚列经费支出项目等, 成为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甚至违规使用的直接诱因。究其原因, 从主观上讲, 是项目申报人员的态度不够端正或对经费支出的判断不够精准;从客观上讲, 是国家对经费预算比例的限定不够科学合理。目前, 我国对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研究课题, 国家限定的经费预算比例是一样的, 而不同课题的不同经费支出比例可能相差巨大, 这也会导致本来合理的预算支出可能与现行的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相矛盾, 并产生“该花钱的地方不能报账, 能报账的项目可以多开票报销”或“有钱花不出”的现象。

(二) 经费科目设置不合理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对科研经费管理沿袭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思路, 重物不重人, 科研项目中没有人员费和间接费用科目, 如不允许正式在编人员在项目中列支人员费。众所周知, 科技创新中人才是最根本的核心要素。只有充分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才能保证科研项目高质量按期完成。但是, 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大多只有工资性收入, 知识和智力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经济认可, 工资待遇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和贡献。而尽职的高校科研人员为了更快、更好地出成果, 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甚至将整个假期都贡献给科研工作。因此, 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下, 科研人员的智力和时间投入很难得到补偿。甚至会导致承担项目越多, 经济上越吃亏的现象, 不仅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也是导致经费报销造假的深层次原因。

(三) 经费使用缺少有效控制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是一种综合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下, 由于科研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申报与进度管理, 财务部门负责经费管理, 导致部分高校的科研主管部门只注重多争取项目和管理项目进程, 而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较少关注。同时财务部门由于管理制度、人手不足等各种原因, 加上部分高校科研部门和课题组客观上存在“只要用在项目上不管什么费用都应该报销”的思想, 导致高校对经费使用控制不严。在一些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中, 有相当比例是招待费、日用品支出、办公用品、礼品支出, 甚至有利用科研经费买车、买房的现象。有的高校还存在使用票据不规范, 利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等现象。

(四) 经费支出缺少监督评估

当前, 我国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督力度还不够, 基本没有形成有效的多级监督机制。课题负责人和挂靠单位都是利益相关方, 学校虽有审计、监察部门等专职监督机构, 但往往因维护学校利益对科研经费使用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而代表国家的政府经费管理机构因管理事务繁多也难以实施监管。另外, 大多数科研项目完成以后, 结题报告中的经费使用情况往往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预算自行填制, 缺少财务、审计等部门的决算审查程序。这样, 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科学, 也缺乏有效的评估和认定。

四、发达国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一) 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

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重视预算管理。因此, 必须加强我国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 要将预算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全程。一是在申请项目之前, 学校财务、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组编制预算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使其了解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 把握支出科目的内涵, 提高科研人员的预算执行认识, 掌握编制预算的技巧。二是在立项以后, 项目资助方要对预算进行科学评估, 不合理和缺乏执行性的预算不予拨付经费, 防止虚列开支、不合理开支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在经费划拨以后, 财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按预算控制经费支出;项目资助方要规范科研经费预算的调整, 不得轻易改变预算。

(二) 适度调整科研经费相关科目

科研经费相关科目的设置既要保证经费的高效使用, 还要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 同时也要防止经费的违规违纪使用。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性智力活动, 按照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在科研经费科目中应考虑人的智力活动报酬。建议适度增加科研人员人工费、加班补贴等费用科目, 或设立“智力补偿费”科目, 灵活调整不同项目不同科目经费限制比例。也可效仿发达国家尝试对科研人员实行阳光化的“年薪制”, 使劳动与智力投入与收入成正比。

(三) 加强科研经费实际支出审核

加强科研经费使用支出情况审核是对科研经费进行事中控制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支出的实时监控与严格审核, 及时纠正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明确经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审核监督职责, 严格按照经费预算报销票据, 严格审核科研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范围、经费支出是否超出使用标准及经费支出是否真实, 实现科研经费开支的规范控制;二是要创新科研经费审核方式和程序, 如按照项目不同开支数额、开支内容和开支范围, 制定相应的审批权限;设立科研经费管理专职岗位, 专门负责科研经费管理;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信息平台, 完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与实质审核。

(四) 加强经费监督, 完善内控制度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 让科研经费能在阳光下运行, 是促进科研经费规范使用并发挥效能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完善由学校科研管理、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参加的科研经费监督与检查制度、经费巡视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要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增加信息透明度, 让社会和媒体监督, 及时发现、处理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在项目最终验收后, 应由专家对项目完成效果进行评估, 由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参考文献

[1]邵积荣、郑惠芬:《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教育财会研究》2012年第4期。

[2]钟灿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深层原因与对策分析》,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第6期。

[3]周勇:《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设计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

[4]贺德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政府科研机构经费管理比较研究》, 《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篇4:科研经验总结

一、国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

(一)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市场需求

充足的市场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为了支持本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美国等国家每年都为其提供一定份额的市场需求,以此调动中小企业创新积极性,有效降低政府采购成本。小企业凭借其灵活的经营、迅速的市场反映,能够对新威胁、新技术、新能力的出现和发展快速做出反应,从而更快速地向市场推出产品;并且,在当前财政紧张条件下,小企业的参与也有利于促进竞争、降低采办成本。

(二)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结成联盟共同研发

科研成果要想实现转化前提是该项科技成果具有产业化的潜力,企业作为生产主体,相对科研机构更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与行业需求,但研发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借助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为其解决技术难题。为此,部分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结成联盟共同研发。如德国通过政策引导,推进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结成密切合作的“创新伙伴”,共同制定创新计划,承担相应的创新项目,从而使政界、科技界和经济界实现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搭建企业界和科技界之间的桥梁,推进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促使科研单位积极为企业创新服务,使其保持旺盛的创新热情。因此,科研机构选择科研项目,首先想到的是必须为将来的产业化服务。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和开发的整个过程,深入了解这一成果形成过程的设计思路、工程结构和工艺方法等全部细节,也为它的产业化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更有信心发展这一创新产品。

(三)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

为了调动科研人员参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提升科研与产业的合作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主要通过简化政府拨款程序、资金拨付向重在科研与产业合作的项目倾斜,出台鼓励科研人员与产业之间合作的新政,并为其提供总额1.27亿澳元资金支持。此外,还改革了大学研究水平的评价机制,把大学非学术性活动与产业合作作为评估的内容,出台清晰透明的衡量措施。

(四)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创新的主要力量,科研人员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从事科学研究,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不一定完全由科研人员来承担,应该交给更专业的人士完成,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基于上述理念,以色列等国本着支持科学家专心从事科学研究的原则,特地在该国主要公立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型医院里成立了技术转移公司,通过明确科学家与技术转移公司的关系、分工及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奖励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交给相关专业人士,使其转化为市场产品的效率大幅提高。

二、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许多大专院校都陆续成立了专门负责科技成果的机构,企业也逐渐加强了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升。但经过我们对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调研,发现目前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一)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视不足

调研中发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热情并不高,多数科研人员更多地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并不关心科技成果是否能够转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与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尚未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纳入其中,致使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进状况不如人意。此外,在现行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仅仅依靠科研人员自己去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才从事该项工作,才能使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二)企业在科研项目设立方面的话语权较为有限

尽管在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建立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在国家有关科技计划中要能够反映企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并吸纳更多的企业同行参与项目评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科研项目设立中的话语权普遍不高,许多国家重点科技计划的设立并未充分反映企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部分重大科研项目并不切合企业、产业发展需求,成果根本不具有转化的潜力。

(三)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相对有限

当前,受经济增速减慢、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影响,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极度萎缩,尤其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并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企业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许多科技成果因缺乏市场需求而根本无用武之地,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更有力的措施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其创造必要的市场需求空间。

三、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一)打造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必须摒弃鼓励科研人员自己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传统观念,积极打造较为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业态,培养科技复合型人才,增设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师,并对其给予职称评定、人员落户等配套优惠政策,以此调动其成果转化积极性。要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职称评定与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给予其与论文发表、专利获取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此调动科技人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二)提升企业在重大课题研究计划中的话语权

要在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设计中广泛吸纳企业的意见,针对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通用性、关键性技术难题,组织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行业协会联合攻关,努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切实将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

(三)努力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篇5:济源四中教科研经验总结

---济源四中教科研工作经验材料介绍

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科研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近几年来,我校对教育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道路,求真务实,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教育科研措施,更新了教师教育科研观念,增强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完善科研机制,领导率先垂范

教育科研是先导,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强有力武器。教育科研对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素质发挥着重大作用。我校一直把教育科研纳入学校重要工作目标,在校长李东阳同志的领导下,学校教育科研事业蒸蒸日上。

1、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教科室,科学制定教育科研规划。早在02年,学校就成立了以李东阳校长亲自任组长,主抓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教科室,配备教科室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专兼职教研员4名。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济源四中教育科研工作规划》,提出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同时学校教科室每学期期初根据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期中根据计划督导检查,期末进行教科研工作总结。

2、建立网络型工作机制。学校把教育科研列为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加分管主抓的运行机制,构建了教科室、教研组、骨干教师、全体教师四级教科研组织,以教科室为中心,形成了中心幅射,四级互动的教科研网络。校长李东阳亲自主持并参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子课题和中国教育学会及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的研究。他深入科研第一线,搞调查、做研究,并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参与课题研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或交流。由于教科研成绩突出,08年11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总结表彰大会上,他被评为 “全国十佳校长”,教科室主任张国成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教师”。在李校长的带动下,学校全体教师都踊跃参于教育科学研究,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3、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我校规范了教育科研评价体系,制定了《济源四中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济源四中教育科研活动方案》、《济源四中教师论文奖励方案》、《济源四中课题奖励方案》、《济源四中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制度》、《济源四中教育科研骨干及学术带头人评选及管理制度》等,每年定期对教科室的工作进行专项评估。我校还通过开展教科研业务知识讲座、竞赛,主办教科研专栏、专刊和学校教育科研刊物以及评定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评选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积极评选推荐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等形式,在全校树立起“从事教育科研光荣”的主导方向。同时,对已获得的教育科研成果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教育科研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已经成为我校领导的共识。我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教育科研,确保教育科研有充足的活动经费。

二、开展学习培训,更新教师观念。

要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必须切实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提高参与教育科研实践的能力。为此,我们把对全体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常抓不懈。

1、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团队。

先是营造学习氛围,促成学习习惯:创造条件保证学习,强化需要自觉学习,下达任务促进学习,与实践联系研究学习。其次是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把学习与提升素质落到实处:利用寒暑假学习班进行专题学习;每年人手一份业务杂志促进专业学习;定期印发活页资料进行热点学习;全天候开放阅览室,保证博览学习;每学期为全体教师购买一本教育专著,进行系统学习。每学期一开学,学校就给每位教师发放了学习笔记本和剪贴本,要求教师每月至少写800字的读书笔记或教学心得,有课题的教师每月要有一份课题研究小结。为将学习落实到位,教科室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的方式(每双周集中学习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学习他人开展教科研的成功经验,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加强教学反思的落实,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并最终行成于文,交教科室存档,作为业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组织外出参观,进行经验学习。学校先后组织教师赴安丘四中、洋思中学、江苏怀仁中学、无锡堰桥中学、洛阳一高、新安二中、永威中学等学校考察学习。

2、狠抓教师培训,建设研究型队伍

主要采用分层定标,分层培训的原则。首先对全体教师分级认定,分为“合格教师、特色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教师、名师”五个层次,以此激励教师、导向教师,并为分层培训打下基础。其次,组织开展“以教学为中心,以三级课(常规课、特色课、创新课)过关为载体,以教研、科研为支柱,以相关制度为保障”的多元校本培训。推行新教师“强化”培训,青年教师“深化”培训,骨干教师“优化”培训,名优特教师“精化培训”。努力实现教师的“四个转化”,促进“名优教师当模范,骨干教师做示范,青年教师讲规范”多层次、立体式教师队伍的形成。

对青年教师实施“13579”系列培训,即一年站稳脚跟,三年达到合格,五年创出特色,七年成为骨干,九年能做学科带头人,继而力争成为在省、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为此,学校强化常规教研和集体备课,开展每期三轮听评课活动,组织上研讨课、优质课,做观摩课。最有效的是以“结对帮带”为主要内容的青蓝工程。学校每学年举行“结对帮带”仪式,用签协议的形式把帮带双方联系起来,把帮带目标和要求明确下来。此外坚持要求青年教师先听后上,先学后教,骨干教师及时指导。长期实行“结对帮带”双方教学质量捆绑式评价,强化帮带的责任。近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结对帮带教师数百人次,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曹艳丽、段艳伟、水艳粉、吴丽娟、郭冬丽、卫庄元、胡芳、王洁丽、段济平、卫小利等一批青年教师在短短数年内迅速成长为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我校共有研究生8人(其中在职研究生7人),省学科带头人3人,省骨干教师14人,市学科带头人17人,市骨干教师15人,市十佳教师1人,市百佳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50余人。

三、开展科研活动,发挥骨干作用。

1、常规教研活动常抓不懈

在四中,教研也是常规教学的一个环节,每周的集体教研活动更是定时、定点、定题雷打不动。学校规定的教研任务是: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分析学科教学形势;介绍先进教学思想,交流教学体会,推广教学经验;统一教学认识和行动。学校从培养骨干建立制度入手,加强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校级领导每人深入一个教研组,全程参与集体教研活动。拟定的《教研活动常规》和《集体备课常规》,保证了教研活动每周规范进行。现在,济源四中的教研已因长期坚持而演变成习惯和风气,已经成为教师的需求和期望,因为他们从教研中获得了太多的收益和满足。

2、坚持组织每期三轮听评课活动

第一轮为教研组内普遍听评(人人听,人人评),以常规课呈现;第二轮为部分听评(部分上,全员听,全员评),以研讨课或特色课呈现;第三轮依然是部分听评,以观摩课或公开课呈现。

3、每学期开展好“一书一题一文“活动

“一书、一题、一文”活动中的“一书”是指每学期学校出资为每位教师配备一本好书,认真研读;“一题”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题目加以研究,这题目不要求太大,以解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好;“一文”即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形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要求教师坚持进阅览室阅览、上网查询的学习制度。教科室在平时要加强督导检查,每学期末要进行优秀论文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评选和优秀剪贴本评选。

四、立足课题研究,深化科研水平

学校的课题研究有三类:一是全员参与的短期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一个学期,最长不超过一个学年,主要通过学校开展的教师每人每期 “一书、一题、一文”活动来实现。其主要目的是:推进全员的“学习、实践、研究”一体化进程;增强把问题(或优势)转化为课题、把课题转化为成果、把成果转化为方法、把方法转化为质量的能力。二是结合实际承接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下达的课题。近三年来,共承接课题10项,分别有中国教育学会及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子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中学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研究”等。其中有四项课题已经结题,分别是国家级“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省级课题《英语个性教学法》获二等奖、省基础教研课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策略研究》获一等奖、省级课题《高中学生地理试图能力的培养》获二等奖。三是学校根据办学过程中带有全局性的现实问题转化成的中长期课题。现正在研究的有《中学生常规活动自主管理探究》、《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研究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高中学生挖潜转化、低进高出”的实践与研究》。其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和《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已上升为省级课题,提升了研究的层次,加大了研究的力度。

五、多出成果,提高教学水平

实践证明,努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深化立项课题研究,为我校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我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80余篇,在国家、省、市级交流中奖获300余篇。学校先后有教科室主任张国成等4位教师被评为“济源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有3位教师被评为“济源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近三年来在市教育局举行的优质课、观摩课、公开课大赛中,我校教师宋艳兵等6人获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学生学术竞赛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9项,市级奖25项。我校的高考成绩连续10几年位居济源市同类普高之首,会考各科一次性通过率据保持在95%以上,位居同类普高前列。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了学校其他工作,创出了学校工作特色。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创出了特色,创出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心理健康方面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济源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济源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等。08年10月,济源市教育系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的做法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学校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先后获得“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先进单位”、“河南省心理健康实验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中实验室建设示范性学校”、“济源市示范性高中”、“济源市德育示范校”、“济源市环保先进单位”、“济源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济源市高考突出贡献奖”、“济源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济源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济源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20余项荣誉称号。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教师的研究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调动,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的成果推广还没有起很明显的效果。

篇6:科研经验总结

一、常规工作务实完成 1.课堂教学方面

各位青年教师能积极投入课改实践,潜心课堂教学研究,能认真完成实践课任务,累计上公开实践课50多节(含“青蓝工程”内实践课),其中片级以上6节。能认真完成听课任务,累计听课达200多节。

2.科研反思方面

大多教师能自觉审视和思考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提升反思能力,共收到教学月反思42篇.能积极撰写各类文章,共有11篇在外获奖或发表。

3.备课作业方面

能按学校要求完成备课,无缺备现象,能认真布置与批改学生作业。(具体情况有待检查)

二、专题活动蓬勃开展

1.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基本功比赛:学校所有35周岁以下老师参加了第一轮比赛,选拔了4名教师参加片级第二轮比赛.2.“三会教育”征文比赛:这次活动得到了青年教师的

积极响应,共收到征文18篇,多篇获奖.3.宝岩生态园户外娱乐拓展活动:为庆祝“五四”青年节而举行的本次活动给了参与教师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活动气氛紧张活泼,热烈和谐,锻炼了大家团结合作的意识,充分展示青年教师的热情与活力。

4.外出借班上课活动:多位老师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5.书法作品征集活动:此项活动配合“百年校庆”纪念活动,绝大多数教师均在规定时间内上交了作品,有的老师还每天坚持练习,表现出了令人感动的参与态度。

三、各项评优竞展风采

本学期,在各级各项评比竞赛中,“青研中心”成员展示了专业风采,获得了可喜成绩。

1.上课、教学设计、基本功评比方面:共计获奖22人次。小学教科研活动总结与工作经验交流

2.文章方面:共计获奖12篇

3.辅导学生方面:共计5名学生获奖。4.其他荣誉

四、需要努力的方面

1.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学校成立“青

研中心”这个组织,布置一些任务,搭建一些平台,开展一些活动,其目的是要给青年教师一点压力,一点动力,鼓励青年教师不甘平庸,积极进取,做一个思考着的前行者,做一个拾级而上的攀登者。但有的教师对自身约束、要求还少严,完成任务有时较为被动。如“教学反思”的上传有个别教师至今未传一篇,也有的只传了

一、两篇。

2.要进一步加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教师是一份极其特殊的工作,是一门极富艺术的育人工作。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一需要热爱的情感和敬业的态度,二需要实践的历练和思考的习惯。说白了,就是三个字,就是“勤”、“钻”和“细”,既要实干,又要细干,还应巧干。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年轻是优势,但也是劣势;对于参加工作多年的老教师,经验是财富,但也是包袱。青年教师在发展的道路上走一点弯路、犯一点错误、经一点失败是正常之事,但应该善于把教训转化为成长的资源。但从实际情况看,不管是学科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青年教师值得学习和努力的还有很多。

五、暑期作业安排

上一篇:关于2011—2012学年度我校国家奖助学金及超越助学金发放工作安排的通知下一篇:工学院首届班级篮球赛比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