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

2024-05-12

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通用10篇)

篇1: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

关于组织我校师生开展健康素养

网上学习系统测评的通知

根据江苏省公民健康素养监测要求,为进一步了解我校师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经研究,决定利用“健康素养网上学习系统”开展学习测评活动,请各年级组织学生和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测评时间

本周六、周日

二、测评对象

全校师生。

三、测评方法

测评对象自主登陆“健康素养网上学习系统”完成测试。具体登陆方法如下:

方法1:网址登陆http://218.94.1.85/KABP2011

方法2:百度“江苏省健康教育所”——进入“健康教育所”——健康素养网上学习系统(右侧)

该系统操作便捷,不记名,登陆后只需录入地区(统一填写不详县、不详乡镇)、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后即可参加测试,完成测试平均耗时约10分钟左右。

四、有关要求

1、学生将完成测试过程的图片传给班主任,班主任选择3~5张交学生处。各位学生将自己测试得分周一晨会时间交班主任汇总。

2、各年级组将老师完成测试过程的图片选择3~5张交学生处。

3、各班填写《健康素养网上学习系统测评统计表》交学生处。

4、以上下周一放晚学前必需完成。

篇2: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

29. 发现视力异常,您是否到街头眼镜摊店配眼镜?B A?是

B?否

提示:应该到正规医院检查和验光。

行为题 判断题

30. 如果您家的鸡鸭生病死亡,您是否会加工煮熟后再吃?B A?是

篇3: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

一、PISA环境因素的测评目的及研发设计原则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开发的国际教育评估项目,旨在从宏观层面为参与国/地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国际比较的视角和信息参考。其环境因素测评的目的在于:从学校校长、学生那里收集影响学生学习素养模式的信息,识别与学生学习素养相联系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1]

PISA主要通过学生问卷和学校问卷收集环境因素的相关信息。[2,3,4,5]相较学科测验,PISA环境因素测评问卷涉及的研究内容更为广泛,其工具开发汇集了多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如PISA管理委员会(PISA Governing Board,PGB)、OECD秘书处、问卷专家组、学科专家组等(具体研发流程请见右图)。[6]由于研发环境因素测评问卷的专家来自不同的领域,难免会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为保证环境因素的测查能有效指向政策关注的问题,PISA将问卷的最终审查和决策权交给了项目的决策机构———PGB。[7]其筛选问卷中与政策有关的题目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与政策关注点持续相关;(2)对于国际比较、国家层面的评估和分析来说,有一定的意义;(3)与以往测评保持一定的连贯性;(4)技术上适当、可行。[8]

二、PISA环境因素的测评框架

PISA借鉴特拉弗斯和韦斯特伯里(Travers&Westbury,1989)为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研究开发的环境因素框架,确定其环境因素测查的问卷框架,使项目关注的政策问题能够反映在PISA设计的工具上。它将环境系统划分为教育系统、教育机构、教学环境和受教育者四个层面,在每个层面内均包括前提和约束条件、环境和过程、结果和产出三个维度,这样就构成了PISA十二个方面的环境因素指标框架(具体内容请见表1)。[10,11,12]PISA对教育系统四个层面的划分不仅有助于确定相关环境因素的信息来源,更有助于厘清同样的环境因素在教育系统不同层面所发挥的不同作用;而它对每个层面的三维度划分则有助于分辨各环境因素是否可进行政策调控、或是否与教育结果相关。在这样的环境因素测评框架之下,PISA根据每轮测试的要求,拟定问卷的具体内容。[13,14,15]

三、PISA环境因素的测评内容

环境因素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任何一个教育测评项目都不可能测查所有的环境因素(PISA2000~2009环境因素测评的基本内容请见表2)。因此,PISA一方面会根据项目评价目的选择长期关注的问题或领域作为项目的综合评估内容,通过深入、持续考察这些内容的变化来分析其发展特征和趋势;另一方面,还会根据现实需求、政策导向需要、测量理论和技术的新进展等确定每轮测评的重点测查领域或专题问题,以保证测评内容的开放性及针对性。[17,18,19,20]

在1997年5月,OECD各成员国就通过参与国委员会(Board of Participating Countries,BPC)提出了PISA环境因素测查的重点关注内容。它们作为PISA的长期、综合评估内容在PISA的每轮测评中均会考察,其中通过学生问卷进行测查的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人口学信息、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对教育过程的描述等;通过学校问卷进行考查的主要包括:学校的人力和物质资源的质量、学校水平上教学环境方面的变量、学校的机构特点或类型等。[21]这些综合评估的内容在PISA已有的四轮测评中都进行了考查,只是个别内容在具体题目的文字表述上有调整或修订。[22,23,24,25]

在保证持续测查这些综合评估内容的同时,PISA每轮测评还提出了重点关注的领域或专门问题,这些专题评估的内容由项目的相关政策机构提出,保证项目有针对性地考察政策关注的热点问题。以PISA2009为例,其环境因素深入测查的内容包括:教育系统特征、学校效能和学校管理、教育公平性、投入的有效性。其中,“教育系统特征”主要探查教育分权、评估和问责、高中学校结构等对教育结果的影响;“学校效能和学校管理”主要用以了解不同的校长活动与行为、学校目标、教师特征、课程、教学、学校氛围和学生评价对学校效能产生的影响;“教育公平性”主要考察各类学生在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结果等方面是否处于公平的地位;“投入的有效性”则主要探讨教育分权、学校结构、学校选择、教师筛选、班级规模、教学策略、学校中的种族隔离等教育政策是否有效。[30]这些深入测查的环境因素与特定政策问题更直接关联,通过深入、具体地挖掘,可以为各参与国/地区提供相关的及时的和科学的信息。

四、PISA环境因素测评报告的政策影响

PISA结果报告除了描述各参与国/各地区学生总体学习素养水平外,还会探讨某些环境因素与学生学习素养的关系,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报告使用的语言均比较严谨和规范,以客观的数据描述为主,较少做出因果推断。尽管如此,PISA结果报告在国际比较层面上对环境因素的客观分析、对环境因素与学生学习素养之间关系的探讨及根据测评结果提出的教育政策建议,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各国/各地区教育政策制定者了解到本国/本地区学生的学业表现状况、影响学生学习素养的环境因素和本国/本地区在课程与教学、教师、学校管理等环境因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等,这些都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因此,PISA环境因素测评对各国/各地区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产生了较大影响。

例如,测评伊始,PISA就对德国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PISA2000的测评中,德国学生的阅读素养差强人意(德国在32个参与国中排第21位),[31]并表现出教育结果严重不均衡:其得分最高的学生(前10%)和最差的学生(末10%)的比例为1∶8,是参与国中差异最大的。[32]PISA对环境因素的分析发现,学生阅读素养与其学校中接受过学科专业教育的教师数量有关,学校中有与所教学科相关的大学文凭的教师数量每增加10%,该校学生的平均阅读素养分数则提高3.7分;教师在课程内容及课程选择上的权力与学生阅读表现关系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46和0.55……[33]根据PISA的结果,德国政府进行了包括统一教育标准、建立最低标准、加强教师培训、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力和责任等在内的一系列教育改革。[34,35]

同样,PISA环境因素测评也对美国教育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PISA2003结果发现,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其学校提供的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卷入的活动、学校教学资源、学校教师短缺等因素有关;且这些学校因素与学校的社会经济地位也有关,即社会经济状况好的学生会选择条件好的学校,而这样的学校往往会吸引最好的老师、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36]因此,PISA2003建议各国政府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重点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校改善以上环境因素。[37]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向国会递交的《迎击风暴———为了更辉煌的经济未来而激活并调动美国》(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Energizing and Employing America for a Brighter Economic Future)咨询报告即引用PISA2003的结果,说明美国教育所面临的危机(在PISA2003的测评中,美国学生的数学素养在39个参与国中,仅排在第27位),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政策建议。[38]根据这一报告,美国国会于2007年5月出台了《美国竞争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其在教育方面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拨款促进高需求学校(低收入或边远地区)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师数量的提高;组成专家小组,研究识别能够提高K-12年级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习质量的相关实践活动;拨款帮助有高需求的地方教育局(local education authority,LEA)实施基于研究的数学教学或创新活动,为学校校长和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和教学指导活动,识别学生在数学学习时需要帮助的内容领域;拨款支持各州,为那些处于不利处境的学生提供数学、技术、工程、问题解决方面的暑期课程等。[39,40]

除此之外,受到PISA测评结果的影响,其他各国/各地区也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来改善各类环境因素以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例如,爱尔兰对课程和教学的改革,瑞士为在国外出生的学生提供的语言和阅读课程,墨西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及评估的举措,澳大利亚对学生测验和评估的强化,波兰对新课程的开发等。[41]

五、总结和启示

从PISA国际经验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建设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系统必须高度重视对与学生发展相关的环境因素的测评。与学生学业成就测验相比,相关环境因素的测量范围更难以限定、测量内容似乎“不可预知”,因为从教育生态环境的任何一个子系统来看,它们都可以作为相关环境因素的部分进入测量设定的范围。而且,无论是哪个子系统,其测量内容都可以极尽“丰富”与“深入”。因此,进行相关环境因素测量指标研制和工具研发时,确定测量范围和框架是重要而困难的第一步,这是在教育质量评估工作起步阶段就会面临的难题,也是教育质量评估中环境因素测评无法回避的重点问题。从PISA相关经验的分析可以看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建立以清晰的评价目的为导向的环境因素测评框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这一框架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以寻求环境因素综合评估和为特定政策问题提供确凿证据需求间的平衡。

建设符合国情的教育质量评估系统,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测评框架、体系、指标和工具对于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者不是一句空话。尤其对基于教育质量评估的相关环境因素的测查,更需要立足于我国的现有国情,敏锐跟踪和分析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经济、学校、教育管理等环境因素,发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均衡与公平的关键环境及制度因素,从而真正为教育政策调整和制定提供切实可靠的证据。

参考文献

[1][2][6][7][9][10][13][16][17][22][26]OECD.PISA2006Technical Repor[t R].Paris:OECD,2009.50~61.

[3][11][14][18][21][23][27]OECD.PISA 2000 Techni-cal Report[R].Paris:OECD,2002.33~38.

[4][8][12][15][19][24][28]OECD.PISA 2003 TechnicalRepor[t R].Paris:OECD,2005.33~43.

[5][20][25][29][30]OECD.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R].Paris:OECD,2009.149~170.

[31][33]OECD.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Life-First Resultsfrom the OECD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2000[R].Paris:OECD,2001.209~210.

[32][34]陈剑琦“.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引发德国教改[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92~94.

[35][39][41]Laura Figazzolo.Impact of PISA 2006 on the E-ducation PolicyDebate[EB/OL].http://download.ei-ie.org/docs/IRISDocuments/Research%20Website%20Docu-ments/2009-00036-01-E.pdf.2012-01-11.

[36][37]OECD.Learningfor Tomorrow’s World:First ResultsfromPISA2003[R].Paris:OECD,2004.109-265.

[38]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Energizing and Employing America for aBrighter Economic Future[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 Press,2007.15,121,139.

篇4: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

一、知识题

(一)判断题(请将正确的答案选项填入右边的“()”内)

1.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有利于促进健康。()1.是 2.否

2.手的清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手是传染病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媒介之一。

()

1.是 2.否

3.每个人都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制备食物前、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必须用 清洁的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1.是 2.否

4.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时要控制用量,每次用量应不多于黄豆大小。()

1.是

2.否

5.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防止细菌、病毒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1.是

2.否

6.小朋友们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按次序行走,不要互相推挤。()

1.是

2.否

7.牙周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预防牙周疾病,要养成早晚刷牙和睡前不吃东西 的习惯。()

1.是

2.否

8.早餐可以不吃,但晚餐要吃得饱。()

1.是

2.否

9.每天要按时吃早餐。()

1.是

2.否

10.随地大小便会污染环境,造成苍蝇孳生繁殖,传播疾病。(1.是

2.否

11.应该一人一杯,不共用杯子喝水。()

1.是

2.否

12.不挑食、不偏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1.是

2.否

13.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有益身体健康。()

1.是

2.否))

14.家养犬不需要注射狂犬疫苗预防针。()

1.是

2.否

15.不要把手指或金属物插入电源插座中。()

1.是

2.否

(二)单选题

16.遇到下列哪些情况都需要洗手?()

1.接触钱币后

2.接触清洁物品、搂抱婴幼儿前

3.饭前便后、服药前 4.以上都是

17.预防沙眼的方法有哪些?()

1.经常洗手,不用脏手擦眼睛

2.经常洗晒手帕

3.不与别人共用洗脸毛巾 4.以上都是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蛀牙是因为牙齿里面有蛀虫

2.每天早上刷牙,饭后漱口就可以了

3.晚上睡前刷牙最重要

4.牙刷使用时间不少于半年

19.按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给孩子打预防针能够预防哪类疾病?()

1.传染病

2.慢性病

3.营养不良

4.遗传病

20.以下昆虫与其传播的疾病配对错误的是:()

1.苍蝇——痢疾、霍乱

2.蚊子——疟疾 3.蟑螂——丝虫病

4.老鼠——鼠疫

21.老鼠可传播哪些疾病?()

1.霍乱、伤寒、痢疾

2.乙脑、丝虫病、登革热

3.水痘、麻疹、结核病

4.鼠疫、出血热、钩体病

22.生活中,最好饮用下列哪种水?()

1.纯净水

2.离子水

3.自然冷却到20℃~25℃的温凉白开水

4.以上都是

23.口渴时,你认为喝哪种饮料好?()

1.白开水

2.可乐

3.果汁

4.奶茶

24.您认为消除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

1.经常开窗通风

2.喷洒消毒剂

3.喷洒空气清新剂

4.不知道

25.道路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是:()

1.超速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

2.超速驾驶、不系安全带、疲劳驾驶

3.酒后驾驶、疏忽大意、路况不好

4.夜间驾驶、侥幸心理、违章行驶

26.下列不正确的是?()

1.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

2.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

3.上车后看见车外有认识的同学,把头伸出窗外打招呼

4.不在车上打闹玩耍

27.我国免费医疗急救电话是:()

1.120 2.110 3.119 4.121 28.在通过120与急救中心或医院急诊科联系的时候,您需要说明的是:()

1.所处的具体地址和准确位置

2.报告人的联系方式

3.伤病人员的简要情况 4.以上都是

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小朋友燃放烟花爆竹要有大人现场监护

2.不燃放摔炮、拉炮、砸炮等危险性高的烟花爆竹

3.点燃烟花爆竹后要立即离开,返回到安全位置 4.燃放中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上前查看烟花是否熄灭

30.预防接种(打预防针)是为了:(1.增强体质

篇5: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

11春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学习

周期

02在线任务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共 12 道试题,共 60 分。)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满分:5 分

2.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C),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A.政企分开 B.打破铁饭碗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满分:5 分

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A)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依靠外援 C.开放我国市场

满分:5 分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满分:5 分

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C)所决定的。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 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满分:5 分

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A)。A.注重公平B.注重效率 C.注重发展

满分:5 分

7.人民通过(A)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满分:5 分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满分:5 分

9.人民政协履行智能的两大主题是(A)。A.团结、民主 B.团结、发展 C.民主、发展

满分:5 分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B)。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B.培育四有新人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满分:5 分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C)。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满分:5 分

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A.实现国家统一 B.增强人民凝聚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满分:5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AB)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引进来” B.“走出去” C.生产加工 D.转口贸易

满分:8 分

2.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满分:8 分

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ABCD)。A.政治思想 B.政治制度 C.行政管理 D.法制建设

满分:8 分

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ABCD)。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形成学习型社会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满分:8 分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ABCD)。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篇6:心理健康测评方案

一、工作思路

(一)组建心理普测工作组:为加强对20xx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的组织与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成立20xx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领导小组、20xx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小组、遴选班级心理委员团队全程参与本次普测工作。

(二)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理普测实操培训:由心理专职教师对普测工作人员进行实操培训,包括兼职心理健康老师、新生辅导员、遴选后的班级心理委员。

(三)心理普测数据采集:由20xx级新生各班辅导员填写心理普测数据采集表(单独发放),填写完成后交由各二级学院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汇总,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将各自学院普测数据信息汇总后交由心理健康中心进行数据录入。

(四)心理普测数据录入:由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专职教师负责将20xx级新生数据录入测试系统。

(五)心理普测宣讲:由新生班级辅导员择优推荐班级心理委员负责面向新生班级进行心理健康普测知识宣讲,宣讲前由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宣讲内容包括普测目的、意义、操作流程等内容。

(六)组织新生进行心理普测:由辅导员推荐班级心理委员协助并指导测试班级进行手机扫码测试操作,包括与辅导员、班长对接,确认测试时间、人员。

(七)统计并反馈心理测试结果:普测工作小组整理测试数据、统计结果、形成报告,按要求进行反馈。

(八)普测相关材料存档:普测工作小组对测试所有材料进行归档,根据普测的反馈信息做好教育工作,做好分数较高学生的个体心理辅导工作。

二、工作安排

(一)20xx年心理健康普测工作组成员及职责

1.普测领导小组

(1)组长:陈吉胜(负责20xx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的统筹工作)

(2)副组长:

学工部部长、学工部分管心理健康工作副部长(负责布置20xx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整体工作,检查各二级学院工作落实情况)

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负责各二级学院20xx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普测领导小组下设普测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办公室。

2.普测工作小组

(1)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制定20xx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实施方案;调试心理测试系统、保障测试工作顺利进行;新生数据导入;安排测试时间,组织测试;组织测试结果异常学生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团队进行一对一访谈;向辅导员反馈测试数据;测试结束后向学院、各二级学院反馈学生测试结果;帮助需要入院治疗学生安排就医通道。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团队:整理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归类;对测试结果异常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为需要入院治疗学生开通绿色通道。

(3)遴选班级心理委员团队:协助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做好心理普测宣讲工作;协助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做好20xx级学生心理普测实施工作;及时向心理健康中心反馈测试完成情况。

(二)普测工具

重庆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测试系统。

(三)普测工作具体安排与步骤(如下表)

1.普测时间:20xx年10月11-17日

2.普测对象:20xx级全体学生

3.测试方法:手机扫码测试

4.普测具体工作安排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组织有力

要求相关人员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完成相关工作。测试前辅导员要向学生讲明心理健康测评的目的、意义及测试要求,使学生积极配合,以保证心理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辅导员要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督促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测试,配合做好学生心理测试的其他工作。20xx级学生心理测试原则上不能缺席,因特殊情况缺席者,要组织补测。

(二)做好可能有心理危机学生的约谈和心理辅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的主要目的是筛查心理危机学生并进行辅导和危机预防。对新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在测试后核查辅导小组会对测查出可能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约谈核查;另一方面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将测试结果反馈给辅导员,辅导员要积极关注身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可能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

(三)客观对待心理测试结果

心理测试结果仅能作为判断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助手段、参考依据。目前研制的心理测试量表仍有其局限性,心理测试结果又因受诸多因素影响,会出现“假阳性”、“错报”,“假阴性”、“漏报”等情况。得分高被筛查出来的学生,不一定都有心理健康问题,而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可能未被筛查出来。所以要客观对待测试结果。

(四)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篇7: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

●基于Web的自适应测评系统特点

基于Web的自适应学习是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我组织、制订并执行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交互不断取得反馈信息,积极主动地监控自己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并相应地调节学习过程各环节,以获得适应自己的最优化的个性发展的学习。

1. 自适应学习模式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灵活,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检测、能力拓展等,并且能根据系统出示的解答来反思自己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不断改进,最终达到同步、逐步提高的目的。

2. 学生可以将错题标注上各种不同的标签,分章节、类别收藏,对于知识掌握上的欠缺、疏漏,及时弥补,重复认知;教师则可以及时调出经典、重点、易错等类型题应用于作业发布及各类测试中,不断重现,让学生达到熟练认知的目的。

3. 对于教师和学生,只要有条件上网,都可进行作业的布置与提交。教师通过每次作业情况能直观、方便地把握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提高。这些自动收集、处理信息的功能,对总结性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4.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我的短信”区进行交流互动,随时向学生、教师进行咨询、交流,及时解惑,共享智慧。教师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学生进行鼓励、督促,更方便快捷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实施分层作业,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由于作业的不同,大多数学生在所在层面上都有不同的收获,既培养了优等生,又保护了待进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自适应测评系统与作业的有效整合

基于Web的作业主要有两部分:分层发布作业与学生自适应学习。

1.分层发布作业

作业的完成过程与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掌控、反馈是促进作业信息化的关键。因此,作业的选择、布置、掌控、反馈显得尤为重要。

(一)作业的选择。

教师首先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对试题按难易程度进行分层编排,选择的题目要具有代表性,不能求多。题目来源可参考试题搜索,对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或者通过经典收藏,对问题进行重复认知。

(二)作业的布置。

根据学生学习的差距,在弹出的“家庭作业”对话框中选择相应层次的学生发布,特殊学生利用发布短消息进行鼓励、督促,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对作业情况注入更多情感因素。

(三)作业的掌控。

学生作业完成后进行提交,可以通过短信将感受与疑惑对教师反馈、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试题分析对学生的作业及自适应学习进行了解,通过关键词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各项检索,及时快捷的发现问题,为反馈与调整教学搜集准确资料。

(四)作业的反馈。

作业的反馈可以由教师进行调控,教师在发布作业时根据章节特点选择是否允许查看答案。学生提交作业后,根据程序自动出示答案,自我反思,并将错题及时收藏归类。

2.学生自适应学习

(一)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先对照相关章节知识体系进行梳理,随后选择同步测控进行自我检测,提交后程序进行自动判分,使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对于优秀生,可以再进行拓展练习,进一步提高。

(二)选择自适应测评系统提供的智能训练,能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自动调控,难易程度随着学情的不同而变化。使问题难度的设置主动适应于学生的学习变化,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达到了精练高效的目的。

(三)学生作业练习后,对于出错的题目程序都有明确的解答、分析。学生根据出错原因,分别标上标签收藏,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反思与再现。智能化的错题收藏模式,使更多有效信息,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能得以长久保留,便于以后的分析与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几点启示

1.自适应测评系统为作业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一个平台,但信息化只是一种手段,教师与学生对技术的使用还必须以“新课标”为依据,通过优化,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从而逐步完成从技术到理念的转变,真正使“作业信息化”不再仅仅是句口号,而是深入人心的理念。

2.自适应系统在学生评价、师生交流等方面相比较传统作业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对作业过程进行掌控、评价、指导、反馈,通过短信平台交流,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鼓励和信任,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使学生能更加自信地关注自己的学习、发展自己的潜能。

篇8:心理健康测评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 长:刘勇

副组长:张连刚

成 员:高 霞 姚光洁 王 磊 范新国

二、测评实施:

测评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测评方法:网上测评

测评工具: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

三、工作流程:

1、采集信息:20xx年2月18日

责任人:高霞 姚光洁 王磊 范新国

为了提高测评的效度,本学期更换测评工具,信息导入格式电子表格:班级加姓名,一个年级的所有信息可以在一个电子表格。为确保学生顺利登录,请认真核实学生所在班级。

2、设置账号密码:20xx年2月19日

责任人:高霞

账号密码设置完成后,连同登录方式和操作说明及时发回年级

3、测评时间:20xx年2月22日至2月28日

责任人:姚光洁 王磊 范新国

按照学校要求,心理健康测评不能遗漏一个学生。

4、测评总结:20xx年3月1日至3月5日

责任人:高霞

测评结束后,认真分析测评数据、筛查问题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将有关数据上报学校,反馈给年级。

四、操作说明:

1、电脑端:在浏览器中输入地址xxx,进入升学e网通首页。

(1)输入学校统一发放的学生账号密码,登录升学e网通。

(2)登陆账号点击“我的任务”,点击“心理测评”完成。

2、手机端:应用商店下载升学e网通APP

(1)输入学校统一发放的学生账号密码,登录升学e网通。

(2)登陆账号“首页”中“学校任务”,点击“心理测评”完成。

篇9: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

()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5.以下不是XX“互联网+教育”特色应用的是()分值5分  名师工作室  云校家  腾讯文档 回答正确 +5分 6.云校家最终实现的是()三位一体协调教育。

分值5分  学 校  家 庭  社 会  个 人 回答正确 +5分 7.未来教育是实体学校和()相结合的新形态。

分值5分  A.虚拟学校  B.社会  C.家庭 回答正确 +5分 8.PowerPoint演示文档的扩展名是()。

分值5分  ppt  pwt  xls 回答正确 +5分 9.希沃白板中在什么地方插入音视频()分值5分  点击多媒体  点击云课件  点击学科工具 回答正确 +5分 10.教学助手中同步备课制作的课件的扩展名是()分值5分  ppt  edux  seewo 回答正确 +5分 11.网络学习空间用户既是优质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优质资源的制作者。()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12.线上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录课为主的一种形式。()分值5分 +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3.人工智能的缩写为()分值5分  AI  AR  VR 回答正确 +5分 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分值5分  2015  2019  2016 回答正确 +5分 15.“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网、端。()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6.”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7.”互联网+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8.通过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账号同步时,看到“宁夏地图”就算同步成功?()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9.“互联网+减负”指的是()分值5分  学校减负  教师减负  学生减负 回答正确 +5分 1.基于XX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创建的网络学习空间不能为以下哪种学习提供支持()分值5分  A、网络学习 B、传统教学  C、移动学习 回答正确 +5分 2.网络学习空间不包括以下哪个模块()分值5分  A、互动交流  B.休闲娱乐  C.信息与通知  D.分享信息 回答正确 +5分 3.在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中,()为主体,()为主导 分值5分  A、教师;

学生  B、教师;

教师  C、学生;

学生  D、学生;

教师 回答正确 +5分 4.希沃白板中关于课件分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值5分  A、手机号分享  B、链接分享  C、二维码分享  D、随机代码分享 回答正确 +5分 5.当你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的图库数据时,你可选择将数据存储于下列哪种存储器中?()分值5分  A、软盘  B、U盘  C、硬盘  D、主存储器 回答正确 6.微博、微信、QQ等软件平台都属于那类网络平台?()分值5分 +5分  A、网络课程平台  B、网络资源平台  C、网络互动平台  D、网络教学平台 回答正确 +5分 7.对课本拍照后照片颜色大小不合适时,利用PPT工具软件进行的处理是什么?()分值5分  A、转换为灰度,加强对比度  B、调整分辨率  C、图片裁剪  D、自由旋转 回答正确 +5分 8.以下不是学习评价方法有()分值5分  A、表现性评价  B、自我评价  C、学习档案评价  D、随意性评价 回答正确 +5分 9.下面哪一个是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 分值5分  A、鸿合  B、Photoshop  C、PPT  D、希沃5 回答正确 +5分 10.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主要运用网络的以下哪个特点()分值5分  A.共享和交流  B.开放性  C.信息容量大  D.信息传播交互性 回答正确 +5分 11.一体机可以直接拔掉电源进行关机。()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2.在教学中,多种媒体的交互使用可以显著优化教学效果 分值5分  对  错 +0分 13.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小组学习决定成败。

篇10: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

【参考答案】对 2.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要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变革转型、引领跨越、安全有序这五个原则。

【参考答案】对 3.下列关于“互联网+”发展趋势表述正确吗?“互联网+”时代,线上的机会,在线下线下的希望在线上,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融合,才有机会打造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商业生态。

【参考答案】对 4.下列关于“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表述正确吗?“互联网+教育”是指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实现对现有教育的增强与优化,提高教育的公平质量和效率,推动教育变革,创造和发展教育新生态。

【参考答案】对 5.下列说法正确吗? “互联网+教育”核心在于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因此,一是要发展“互联网+教育”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创新,二是要将信息化内化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源动力。

【参考答案】对 6.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治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对 7.智慧校园的主要应用系统包含:智慧学习管理系统、智慧资产管理系统、智慧档案管理系统、智慧图书管理系统、智慧平安校园管理系统、智慧教学管理系统、智慧科研管理系统、智慧教务管理系统,其中,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包含:教学资源、集体备课、在线研讨等功能能。

【参考答案】对 8.有人说,未来学校包含虚拟学校和实体学校两种形式。

【参考答案】对 9.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评价对象,社会各个阶层也将更容易通过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互联网+教学”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正朝着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大步迈进。

【参考答案】对 10.成长画像是指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成长过程中。以学生多来源多维度数据为基础,描绘学生成长轨迹。通过数据分析技术生成全方位的学生画像,既包含过程性描述,也包含总结性描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答案】对 11.“互联网+教研”是指将教研需求与网络技术、互联网思维进行有效融合,在教研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典型的、示范的、稳定的教研组织形式和操作流程。

【参考答案】对 12.以下关于“互联网+教研”模式基本要素的表述正确吗?参与角色由个体变为共同体,教研内容由单一学科变为多学科融合,资源供给模式由统一供给转变为按需供给,技术支持方式由低技术环境转变为智能技术环境,评价方式由经验型转变为精准型。

【参考答案】对 13.以下表述对吗?互联网+助力学前教育的重点,一是用传统方式无法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二是更加优化学前教育,提高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

【参考答案】对 14.以下表述对吗?“互联网+职业教育”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我要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向学习者以及教育者提供一种网络化环境,实现信息化环境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优化和统筹部署,为教育教学及管理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最终实现智慧教育。

【参考答案】对 15.“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实施途径有以下方面:互联网+专业建设,互联网+课程整合,互联网+教学模式,互联网+学习方式,互联网+评价体系,互联网+产教融合,互联网+生产实训,互联网+顶岗实习,互联网+就业指导,互联网+教育管理,互联网+科研管理,互联网+资源库建设,互联网+双师建设。

【参考答案】对 16.“互联网+党建”是“互联网+”在党建领域运用的新课题。

【参考答案】对 17.“互联网+党建”本质在于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克服党建工作瓶颈,更好的服务党员群众。

【参考答案】对 18.“互联网+德育”是探索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型,教育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在智慧环境教学支持下推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

【参考答案】对 19.“互联网+德育”创新发展的成效关键在于德育工作者。

【参考答案】对 20.宁夏围绕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时在宁夏教育平台上衍生出很多基于大平台建设的特色应用和契合各学校特色的应用。

【参考答案】对 21.“云校家”是一款基于教育云平台实名制的社交网络教育应用移动app。能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教育。

【参考答案】对 22.“教学助手”是汇集了海量优质教育资源的云教学应用工具,集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为一体,为学校提供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常态化和个性化的一站式云智慧教学服务。

【参考答案】对 “智慧校园”就是依托教育云平台,实现用户、资源、应用互联互通一站式使用教育云平台所汇集的精品资源和精品应用,深入到教学过程,同时与管理深度融合,实现校园招生迎新、教学安排、选排课、课堂教学、成绩分析、家校互动等教学与管理业务互联互通。同时,覆盖学生在校学习、消费、课堂表现、社团活动、奖惩等全流程。

【参考答案】对 24.数字化校园是指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建立的一种数字化教育环境。

【参考答案】对 25.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能够将学校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衔接,提供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

【参考答案】对 26.智慧教室。通过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结合,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和泛在学习。

【参考答案】对 27.数字化实验室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构成的测量、采集、处理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实验仪器、装备组成的实验室。

上一篇:我好想拥有一双翅膀五年级作文250字下一篇: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