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2024-04-13

18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精选7篇)

篇1:18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方向和大小(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大胆猜想,小心验证,探究落体运动的影响因素(2)分析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习探索精神(2)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教学难点:

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理想条件下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运动。

4、媒体应用:ppt,flash动画

5、教学过程: 【引入】

师:在生活中大家有注意观察过落体运动吗?从生活经验出发,假设有一个苹果和一片叶子同时从同一个枝头下落,他们的下落情况会有什么区别呢?

预测

学生对物体下落的认识可能有以下几种:

1、苹果下落的快,树叶下落得慢

2、苹果下落的时候是竖直下落,叶子会飘飘飘的。„„

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大家能不能根据刚才的例子,猜测一下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物体的下落速度呢?

预测 学生分析的可能原因:

1、物体的面积

2、物体的质量

3、物体的体积

4、物体的密度 „„

师:大家说了很多因素,首先我们可以将它们归结成两个力。首先从我们的生活经验知道物体的面积越大,它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体积也相似的。再看看物体的质量,它和什么力有关呢?

生:物体所受重力。师:当物体的体积相同的时候,密度越大,质量越大,那么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那么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以及空气阻力对物体的下落是否有关系呢?接下来,大家试着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空气阻力和下落快慢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里老师提供几个实验器材,一本本子,我们还可以从本子中得到等大的纸张诺干,两个质量不同,但体积相同的球

预测 学生的可能实验方案:

1、用两张等大的纸,一张揉成纸团,一张不变,让它们从同一高度,一起下落。(用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下落快慢和重力无关,空气阻力阻碍物体向下运动)

2、用质量不同,但体积相同的球,从同一高度,一起下落;对比两张等面积,但厚度不同的纸片,从同一高度一起下落。(比较空气阻力比较大和空气阻力比较小时质量对物体下落情况是否有影响)

„„

师:从实验中,大家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预测 学生对现象思考后得到的答案:

1、空气阻力对物体的下落时有影响的

2、当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的下落情况还和物体重力有关系

3、当空气阻力和小时,物体的下落情况似乎和重力无关 „„

师:从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确有影响,而且较为复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重力都比空气阻力要大得多,可以忽略不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够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物体的下落——自由落体运动。【新课教学】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师:其实所谓的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忽略其他因素,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从定义中大家能不能发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呢?

生: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

师:很好,但有的同学问,老师那我们的生活中物体下落一定会受到空气阻力啊,那不是没有空气阻力了?其实不然,并不是没有空气阻力,而是忽略空气阻力,将这种运动看成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就像我们前面学到的质点,它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了研究,我们引入这么一个模型。这里所说的其他因素包括空气阻力,以后要学习的电场、磁场等等。所以只要生活中物体下落所受的空气阻力很小,远小于它的重力,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一起来判断几个例子,看看能不能将它们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呢?

1、成熟的苹果从高处下落(是)

2、从房檐上滴下的水(是)

3、跳伞运动员跳伞(不是)师:了解了自由落体的定义,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物体做自由落体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情况是否相同呢?

预测 部分学生认为相同,部分学生认为不同

教师通过牛顿管演示实验来验证在没有空气情况下,物体的下落情况是一样的。

【演示1】在牛顿管中放入一些形状和重力均不相同的小物体,如羽毛、纸片、纸团、橡皮等,按如下步骤演示:

1、保留牛顿管中的空气,将牛顿管倒立,观察物体下落情况

2、抽去牛顿管中的部分空气,将牛顿管倒立,观察物体下落情况

3、继续抽去牛顿管中空气,将牛顿管倒立,观察物体下落情况 师:从该实验中,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 预测 学生可能观察的现象和得到的可能结论:

1、牛顿管中的空气越少,物体下落速度越接近

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轻重物体下落情况可能相同

师:所以物体做自由落体,那么无论轻还是重,它们的下落情况应该是相同的。但是在遥远的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成正比,也就是重物比轻物先落地。而且这个观点统治了人们两千多年之久,直到16世纪,伽利略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用比萨斜塔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光是实验当然不够,还要有理论的支持:他做了一个巧妙的假设,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两个物体mA>mB分别由同一高度下落,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如果我们把两物体捆在一起仍从同一高度下落情况会是怎样呢?

从整体上分析:当把两个物体捆在一起时mC=mA+mB,因为新组成的物体比上述两个物体中的任一个都重从而下落的应最快。

如果从局部分析:A物体下落的快,受到一个下落得慢的物体B的作用,结果就像一个大人拉着小孩向前跑,比单独大人跑要慢,比小孩单独跑要快一样,他们的共同速度应介于A、B两物体之间即vA>vC>vB。伽利略用归谬法巧妙地否定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重物体不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伽利略做了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比萨斜塔实验,将一大一小两个物体同时从塔上放手,结果发现它们几乎同时着地。

所以实验和理论都验证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快慢和物体的重力无关。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究: 师: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它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而且初速度是零。联系这章的知识,大家很容易提出一个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不是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呢?我们要如何验证物体做得是自由落体运动呢?

生:相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师:那要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呢? 预测 学生设计实验的可能方法:

1、打点计时器来测量加速度

2、运用频闪照片来研究 „„

师:大家分析一下这几种办法,首先要肯定,它们在理论上时可以的,但是,如果我们测量的是一个纸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我们还可以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吗?

预测 部分学生认为可以,部分学生认为不可以

师:如果重力很小,这时候纸带和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力就不能忽略不计了,那么我们就不能把这个过程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了,所以我们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一定要选质量大一些的物体,但摩擦力造成的误差不可避免。

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一个动画,这是一个频闪照片的模拟„„我们将得到的频闪照片移到ppt上,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数据,我们发现间隔相同时间,物体的位移差是相同的,这是什么运动的特点啊?

生:匀加速直线运动

师:所以我们就可以验证出物体所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很好,那加速度是多少呢?我们可以运用上节课的纸带法来计算一下加速度a。大家动手算一下,加速度时多少啊?

生:约等于9.8m/s2

师:通过大家的实验结论,我们可以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时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大小为9.8m/s。当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是来自地球和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称为重力加速度,用符号g表示,即a=g, g的取值通常是9.8m/s2,粗略计算时可取10m/s2,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我们来看一下书本47页的信息窗,看看g是如何变化的呢?它和纬度间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我们总结一下g的变化规律:自由落体加速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量很小,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纬度越低,重力加速度越小。补充一个,重力加速度还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小。

这是有现代化武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用频闪照片,那如果没有这么东西,回到伽利略时代,连秒表都没有,我要如何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

2加速直线运动呢?

预测 学生如果没有看书,基本不会想到

师:首先伽利略根据比萨斜塔的实验,大胆提出猜想,他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他从数学推理出发,根据加速度为零的位移公式,推导出明比值

s1a,他就想,如果可以测出位移和时间,并且证t22s为恒量,那就说明加速度a也是恒量,就可以说明自由落体运动确实t2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了。

但是,伽利略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因为物体下落的速度非常快,在当时的年代要精确测量出物体下落的时间和位移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他就想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来“冲淡重力”。这一张图片展示了当时伽利略做实验的情景。他把直的变成斜的。这是一个打磨得非常光滑的斜面,让一个铜球从上面滚下来,那么所用的时间较之竖直下落就小了许多,当时人们用滴水法来测量时间。在斜槽的末端固定一个能够装水的玻璃圆桶,圆桶的直径恰好和小球的直径相同。当小球开始下滑的时候水就开始滴了,当小球刚好到达斜面的底部把管口遮住的时候,水就不滴了。人们就可以通过管中的水量来判断下滑的时间。通过这样一个时间,他就发现如果不断改变沿斜面下滑距离,比值断,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接着他让斜面的倾角增大一点,继续实验,发现

s比值还是保持不变,于t2s比值还2ts为恒量,由此就可以判t2是又再增大一点进行实验,结果还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就进行了大胆的外推:如果把斜面的倾角增加到90度,也就是让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是保持不变。所以,伽利略间接地证明了自由落体是匀变速运动。是不是很巧妙呢?这种方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一种科学方法。

(3)自由落体运动计算公式 师: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一种,所以应该也适用于前面学过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吧。大家先回顾一下,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如何求解的啊?

生:vtv0at

师:那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除速度是零,v00,带入,那么末速度应该是vtatgt。那位移公式呢?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什么?

生:sv0t12at 2gt2师:我们一样将v00带入,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变成了h

2师:公式掌握了,我们还要学会运用,大家动手试试,做一下这道例题: 例题1、1991年5月15日《北京晚报》,报道了一位青年奋勇接住从15层高窗口跌出的孩子的动人事迹。设每层楼的高度是2.8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请你估算一下他要接住孩子,至少允许他有多长的反应时间。

参考解答:小孩下落的高度h=15×2.8m=42m,根据t2h,可以算出下落g的时间为2.9s,则至多允许他的反应时间为2.9s─1.3s=1.6s

师:1.6秒的反应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我们自己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进入我们今天的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测量反映时间】一个同学捏住尺子顶端,另一个同学伸出两个手指在尺子的零刻度处做好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指不能碰到尺子,随机放开尺子,另一个同学立即去捏,看捏到的刻度数是多少。(实验前先讲解反应时间的概念)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板书】第三章第三节 自由落体运动

* 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空气阻力、物体的质量„„

1、定义:物体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物体下落快慢和物体质量无关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2(1)、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9.8m/s

(2)、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a=g=9.8m/s2

3、重力加速度:(1)、g=9.8m/s(2)、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gt2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vtatgt

226、反思:本节课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完成新课内容后,回归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就在身边。

篇2:18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一、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1:铁片和大纸片,由同高度同时下落

实验2:大纸片和小纸片,且小纸片揉成团,由同高度同时下落

猜想:下落快慢不同可能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若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仅受重力作用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 实验:牛顿管实验

1、管内空气近似抽空时,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

2、管内充满空气时,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

猜想: 真空时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相同,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①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②特点:a、初速度为零 b、只受重力

(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理想化模型,实际生活中在重力比阻力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忽略阻力的影响。使学生了解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怎么证明你的猜想?

2、自由下落很快,怎样抓住它运动的轨迹?

(1)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相片

(2)重物自由下落时用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

3、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呢?

A、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差ΔX=aT2

B、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零时刻起,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X1∶X2∶X3∶„=1∶3∶5∶„)

C、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零时刻起,在ts内、2ts内、3ts内„的位移之比等于(XⅠ∶XⅡ∶XⅢ∶„=1∶22∶32∶„)D、位移与时间关系X= at2/2,建立X-t2图象,看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关系。E、根据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计算各点速度大小,再由V=at,看速度与时间是否是正比的关系„„

三、自由落体加速度

1、重锤和木块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由牛顿管实验所知的,不同物体在仅受重力作用时的下落快慢相同,既而得出不同物体下落时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g

2、g的变化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方向:竖直向下。

(2)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不同,从赤道到两极,重力加速度逐增大,(3)一般g取9.8m/s2或10m/s2。

四、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匀变速运动规律 Vt=g t V=V0+at h=11g t2 X=V0 t + a t2 22

V2=2gh V2 –V02=2aX

自我练习

一、选择题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

3.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

]

A.1m

B.5m

C.10m

D.不能确定

4.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5.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6.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

]

7.图1所示的各v-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

8.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

2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二、填空题

9.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t=_____,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物体落下 h/3时和落下全程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各自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______.10.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头ts内,头 2ts内和头 3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是______;在第 1个ts内、第2个ts内、第3个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又是______.11.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12.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______m,最后1s的初速度是______m/s,最后 1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三、计算题

13.一只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0.5s时,一颗子弹从其正上方向下射击,要使球在下落1.8m时被击中,则子弹发射的初速度是多大?

14.屋檐定时滴出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2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少m?(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15、一颗自由下落的小石头,经过某点时的速度是9.8m/s,经过另一点的时的速度是39.2m/s,求这两点间的距离和经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16、一物体从离地高80m初自由下落,求:(1)下落后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2)下落3s后还离地面多高?(3)继续下落还需几秒才能落地?

一、选择题 1.C 2.AC 3.C 4.BC 5.B 6.B 7.BD 8.C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13.17.5m/s 14.3.2m,0.2s

篇3: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仿真

幸运的是, 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这种曾经的遗憾, 已有望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加以弥补, 把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过程, 运用软件制作进行仿真成为了可能, 而且高效。我想以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仿真为例, 抛砖引玉。

一、程序的选择、结构和组织方案

Flash是一款动画制作软件。它几乎可以将自然界大部分事物都仿真成动画画面, 而且用Flash制作的课件常令人耳目一新。具体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特点与要求, 可以发现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便是实验步骤的减慢以及特定时刻的定格, Flash软件完全能胜任课件的制作。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仿真程序主要包括实验简介、实验原理、实验演示、数据处理四大部分, 实验演示是本程序的核心, 它有三个部分:仪器调整、演示过程、记录数据。

二、程序各主要部分设计

本程序共分两个场景设计, 分别用来导入标题、实现初速度为零的实验过程。设置场景属性, 背景色为黑色, 其他值默认。

1.“场景1”层设计

本场景用来产生一个实验标题、实验分组的仿真效果, 共分2层。

第1层, 命名为“yingyue”, 第一帧为关键帧, 在这一帧导入一段背景音乐。

第2层, 命名为“bj”, 第一帧为关键帧, 制作标题、课题, 放到适当位置, 新建两个按钮, 用来实现分支到初速度为零的实验过程和初始速度不为零的实验过程。

场景的Action script:

(1) 在第2层第一帧添加stop () ;

(2) 按钮“初速度为零”添加on (press) {gotoAndStop ("场景2", 1) ;}

(3) 按钮“初速度不为零”添加on (press) {gotoAndStop ("场景3", 1) ;}

2.“场景2”设计过程

本场景用来实现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的仿真过程, 本场景共13层。每层的第一帧用来显示进入状态, 2、3帧分别用来显示实验简介、实验原理, 4到6帧用来实现实验演示循环过程, 7到13帧用来实现数据处理过程。

第1层, 命名为“biaogetest”, 第1、4、6、7a、12a、13a帧为关键帧, 在第4帧、第5帧、第6帧加入如下的15个动态文本框。 (7a表示第7帧加入了Actionscript)

第12帧除加入第4帧动态文本框外, 另加入9个动态文本框。

第13帧, 在12帧的动态文本框基础上加入一个动态文本框textg。

它们用来记录小球到A门的高度h、小球下落时间、小球在B门处下落时间以及记录数据处理结果。

第2层, 命名为“biaoge”, 第1、4、6、12、13帧为关键帧, 用来框架第一层的动态文本。

第3层, 命名为“ball”, 制作一个小球电影短片拖放到舞台上, 第1、4a、5a、6a帧为关键帧。

第4层, 命名为“weizhi”, 第1、4帧为关键帧。加入test1、test2、test3这3个动态文本, 分别用来记录B门到顶部的高度h、小球运动时间, 以及小球在B门时的下落时间, 制作3个按钮, 用来控制记录高度h、时间t、控制再实验一次, 制作记录时间的计时器背景图形。

第5层, 命名为“zhezhaochen”, 第1、4帧为关键帧, 用来控制B门在拖动时上部不会显示, 遮蔽第6层和第7层。

第6层, 命名为“button”, 第1、4帧为关键帧, 先制作一个隐形按钮, 为在拖动B门区域内显示手势图形。

第7层, 命名为“Bm”, 第1、4、6帧为关键帧, 制作一个B门的电影短片, 拖到舞台命名为“bm”, 用来仿真光电门。

第8层, 命名为“kjbutton”, 第1、4帧为关键帧。用来放置一个在K键处的隐形按钮, 按下时控制电影短片“kj”能旋转。

第9层, 命名为“kj”, 第1、4帧为关键帧, 制作一个电影短片仿真开关K键。

第10层, 命名为“pm”, 第1、4帧为关键帧, 制作一个电影短片仿真P门。

第11层, 命名为“Kuanjia”, 第1、2、3、4a帧为关键帧, 用来放入实验装置图示, 第2帧、第3帧分别用来放置“实验简介”“实验原理”。

第12层, 命名为“mulu”, 第1、2、3、4、5、6、7、13帧为关键帧。制作五个按钮:“实验简介”“实验原理”“实验演示”“数据处理”“返回主页”, 用来实现实验控制。

第13层, 命名为“bj”, 第1、2、4、6、7、13帧为关键帧, 用来显示背景颜色。

场景的Action script: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采用Flash工具, 设计和编制了一套该实验的CAI仿真程序。使用表明, 本软件界面友好, 动画逼真、生动, 实验过程交互功能强, 内容丰富, 学生兴趣大, 有很大的实验辅助教学价值。不足处是立体感不是很强。

摘要:笔者分析了自由落体实验不易观察的困难, 采用Flash工具软件, 成功地设计和编制了一套测量物体自由落体过程的仿真程序。使用表明, 软件界面友好, 仿真度高, 互动功能强, 实验内容丰富, 可用于辅助教学。

关键词:自由落体运动,仿真,实验,多媒体,Flash

参考文献

[1]黄笃之, 等.普通物理实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2]郑佰鸿.Flash Action script语法参考辞典[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3]杨述武.普通物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篇4:浅议18世纪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1.自由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思想中的自由主义为后来的自由主义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参考,而文艺复兴又为自由主义发展贡献颇多,这其中主要是人文主义和个人主义两方面。自由主义的世界观其本质是人文主义,主要强调个人的尊严、幸福、欲望、意志等层面。自文艺复兴开始,神权的地位被逐渐弱化下来,而人权则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文艺复兴之后对宗教进行了改革,这对西方近代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兴起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西方的学术界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自由主义是一种新教,它只是没有上帝。新教对外主张和上帝直接进行沟通,通过与上帝直接联系这一说法,说是提高了上帝的地位,其本质是提高了人的地位,这样一来,人的意志就具有独立性和神圣性。

2.洛克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贡献

在西方学术界,一直将自由主义认定为一种理论、一种制度。英国是最早出现自由主义的国家,起点就是17世纪的英国革命。在那个时候,比较有名的是思想家洛克。人自然权利理论和政府必须基于被统治者同意的理论是自由主义的两大基础性理论。个人的自然权利一旦带入社会就形成了社会权利,社会权利里面又有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及自由构成的,社会权利具有法律保障,是基本的人权。其中,财产权的提出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最早对私人财产权利合法性进行的阐明,为后来的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同时,洛克认为每一个人对政府的认可都很重要,这也是对民主制度较早阐述。

3.“自由主义”一词的出现

现在都认为“自由主义”以一个名词的被使用是在19世纪,那个时候将其称为政治运动。(19世纪三大运动就是社会、自由和民族三大主义)

二、自由主义中的经济思想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18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当时是英国从手工业作坊转变到机器生产的时期,也就是工业革命发生时期。从思想上和经济学上说,亚当·斯密是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就是亚当·斯密,国民财富问题是亚当·斯密主要研究的方向,他致力于研究可以让国民的财富有序增长的制度。斯密的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分工,而有序公平的分工是由于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展的交换活動。之所以每个人都会努力地去付出,其经济活动的基础就是为了个人的私利。通过这一论断,足可以看出亚当·斯密当时就已经从更深层次阐明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个人的利己本能在起作用。

从斯密的理论可以看出,社会利益的总和是由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构成的。只有为他人尽心地服务才会换取自己想要获得的利益,通过这样的利益交换使得个人与公共之间的利益达到了和谐统一。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并没有主观想为公共利益服务,说实话,个人也不知道其潜在地为公共利益服务着,个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其实,每一个人都在受制于一个无形的手,这个无形的手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每一个人的经济活动,哪怕他只是为了自己利益。

每个人都受制的这个“无形的手”是什么呢?那就是市场。斯密的理论认为,复杂的市场其实是一种制度,它是最自然的制度。每个人在这种最自然的制度下,都在追逐着局部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会竭尽所能地来提高自己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数量,这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国民的财富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增多。

市场的巨大作用被斯密深刻地阐释出来,他指出,经济自由主义是一个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国家不应该对私营经济进行干扰,相反应该鼓励和支持的自由放任态度。经济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的经济发达与繁荣不能靠政府的干预,政府的行为对经济发展是无效的,改变和推动经济发展需要每一个经济行为来推动,政府的职能只是给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保障,而不是介入经济活动中去干预。斯密指出,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需要市场来分配,政府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他极力反对“重商主义”,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行为反倒会使经济发展误入歧途,应该废除特惠或限制制度,按照市场规律建立起“最单纯的自然的自由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他强烈反对政府“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同时,斯密也指出,市场并不是万能的,政府必须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控,政府向市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十分重要,他强调政府要给市场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公共职能:首先,政府要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确保不受另外社会侵扰;其次,政府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司法机关,保证社会上的每一个正常生产生活经营,但要注意,司法权与行政权一定要分开;再次,政府须保证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正常运行和使用,这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是为了社会整体的正常运行,因此,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不能由个人来经营,而应该由政府出面来经营,利润用于补充社会公共事业费用。

自由主义对国家的最典型理论就是由斯密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恰准确地说明了国家的功能和行动限度。其中,有几点论断是值得指出的,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自由主义反对的,国家的权力不能大过经济发展规律;自由主义强调只能有一个国家开展经济活动,一个国家能够确保社会秩序井然,及时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劳动价值理论首次被提出,重要的是阐明了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论断,商品的实际价值与使用价值存在差别,社会劳动创造了交换的价值,但是他把价值同生产费用亦即把劳动力和勞动混为一谈,掩盖了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剥削关系。

亚当·斯密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此后大批学者都以他的继承者而自居,在他的学术基础上进行解释,再结合自己的论述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学述论著。这里最为有名的则是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生于伦敦,卒于格罗塞斯特。此时工业革命已经发生,他是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其父是证券交易人。年轻时就表现出具有从事商业的才能。1817年写了《政治经济学和租税原理》一书,集中阐明了他的经济思想。他在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基础上又进行了诸多创新。大卫·李嘉图通过深入研究和调研,他在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上又拓展提出了商品价值的论述,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的时间,阐明了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劳动来决定的,地租、利润、工资都源于劳动。在那个时候,他就已深刻地认识到工人和资本家是对立的两个阶级,但他没有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归结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所以找不到剩余价值的来源与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全部采纳他的劳动价值论,而是批判地吸收了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即剩余价值论。

总的说来,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一直支配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转,到19世纪中叶,其弊端一点点显现出来,英国知识界逐渐认识到自由资本主义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工人阶级的劳动和他们所处的生活困境问题。当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英国工人阶级生活问题时,英国的知识界也对工业资本主义进行了持久的批评。开始考虑立法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开始用立法的方法调节经济生活。例如,19世纪30年代,工厂法被议会通过,规定了劳动的时间和条件。新的自由主义也在思想界出现,指出国家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传统的英国自由主义仍然是新的自由主义,他们想将国家主义引入自由主义之中,为的是用国家主义来拯救自由主义,绝对不是想用国家主义来取代自由主义。

篇5: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一 教材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这种常见的特殊的运动的研究,既能复习和巩固前面的知识,加强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能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讲授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研究更复杂的运动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2.过程与方法

教法:本节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实验、讲解、讨论、探究,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法辅助教学。

学法: 学生在我所创设的物理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以上教法与学法,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养成积极研究探索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互相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2).知道实践出真知,通过实验养成去伪存真的严谨科学态度。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性质、规律和重力加速度

教学难点: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的理解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过程

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又把它分为复习提问、新课引入、新课教学、课堂总结四个步骤 首先,复习提问,提问学生两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提问学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差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回忆以前的知识,得出

vv0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xv0tat2 2 v2v022ax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差;

接下来,新课引入

分四个同学为一组,给每一组提供面积相同的一枚硬币和一张纸片、轻的纸团,稍重

XaT 1 的两张纸片,让他们利用这些器材做以下三个实验,当他们每做完一个实验,我都会让他们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猜想的结论

a.让学生把面积相同的一枚硬币和一张纸片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现象:硬币先落地,纸片后落地

结论:中的物体先落地,轻的物体后落地

b.让学生把轻的纸团和一张稍重的纸片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现象:轻的纸团先落地了,稍重的纸片才落地 结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c.让学生把一张稍重的纸片揉成一团与另外一张完全相同的纸片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现象:揉成一团之后的纸片先落地

结论: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重要因素 下面进行新课引入

提问学生,为什么以上三个实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引入牛顿管实验,简单的向学生介绍一下牛顿管,牛顿管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有开关,通过这个开关就可以控制牛顿管里面空气的多少,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1)当没有抽掉空气的时候,轻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比重的物体慢

(2)当抽掉部分空气的时候,轻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加快,但仍然比重的物体满(3)当抽成真空的时候,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一样快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分析、让他们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不同,是由于受空气阻力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概念: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引导学生从概念中推出条件

条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从静止开始下落

进一步提出问题: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它的运动规律又是怎样的?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一个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两个特点

小球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竖直的直线 小球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越来越大

由这两个特点,引导学生推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 那究竟是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呢?

学生提出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时匀加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利用照片上的数据来进行验证,让他们自己分析处理数据 此时并不急于告诉他们结论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组、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以上的知识引出重力加速度

概念: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过程中,有一个相同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就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与维度有关,在一般的计算中取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取10m/s2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44页,了解地球上一些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 有以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特点:只受重力作用

初速度为零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我们刚刚推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规律: vgthgt2v22gh最后进行课堂总结 2 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的学习,设计了一道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对以上的知识进行巩固

一钢球离地面125米高处,从静止开始下落,求(1)钢球自由下落的时间

(2)钢球刚要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3)钢球落到离地面10米高处时的速度

五 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的过程设计,我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在理解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和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重要因素的时候有些困难,为了能够让他们理解并掌握这些难点,我设计了直观易懂的实验,让他们自己做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充分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篇6:教案: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现象+合力推理+实验验证 教学用具

用薄纸糊一纸袋、两小钢球、抽气机、牛顿管、有关知识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别是什么?

2、导入:同学们,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物体下落的速度到底与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生目标

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同一地点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相同。都是重力加速度g,方向竖直向下。

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为h12gt,vt=gt,vt2=2gh,会应用这些公式解自由落2体的有关问题。

(二)学生目标问题过程

演示实验:让一个纸袋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钢球落得快。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也是公元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这个观点使人们在错误的结论下走的2000多年。同学们听说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吗?伽利略做过大量的由静止下落的实验,并且还用归谬法、数学图利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同学下去看课后阅读材料,伽利略为了证明亚里斯多德观点的错误,他就拿了一个质量是另一个质量10倍的铁球站在比萨斜塔上,使两铁球同时下落,结果两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且再看实验: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同学再观察:

学生:几乎同时落地。

师:同一个纸袋,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其下落时间就不一样呢?

学生: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把纸袋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袋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

老师:如果真的把质量、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在真空中,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和伽利略的结论一样吗?

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气相当稀薄)的牛顿管拿出来,让牛顿管中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从静止一起下落。

学生:同时落下。

演示:把小钢球装进纸袋,与另一个小钢球同时下落。

现象:同时落地。

老师: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同学们根据这些过程、结论,给其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

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很小,和物体重力相比可忽略的条件下,物体从静止竖直下落。

1、自由落体运动

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距我们三百多年前的伽利略经过大量的实验、严密的数学推理、得出:自由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后来人们采用先进的实验手段测得: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同学们请阅读材料P37页内容,能得到什么知识?

总结:地球上不同的纬度、g值不同。其方向为竖直向下。通常的计算,g值取9.8m/s2,粗略计算:g=10m/s2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因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推出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以及位移——速度公式。

学生推导得出:

vtgt;v0at12sgt22vt2gs

(1)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甲从H米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米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过程中,下落1s末时,它们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第n秒通过的位移比第1秒内通过的位移多少米?g=10m/s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出了运动规律的三个公式,要求学生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灵活地运用。

四、作业

1、P383、4

P43

五、板书设计:

篇7:自由落体运动教案4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一个具体应用。重点放在科学探究过程的实践、科学方法的运用和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上,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本节内容所需准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有:(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会用dis实验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将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分成若干个子课题,学生分组,并认领探究的课题。

通过子课题1,引出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所受重力无关,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通过子课题2和专题3,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重力加速度。

通过实例分析,掌握自由落体的规律,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简单问题。

本节内容采用学习包的形式编写,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做到“资料自己找,实验自己做,问题自己答,小结自己写,效果自己评”,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认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感悟科学方法的应用和科学态度对探究的成功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意义。

(4)知道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单位以及不同地点重力加速度略有不同。

(5)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规律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获取、搜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在运用网络、多媒体和dis等手段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对探究活动的支撑作用。

(3)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实际意义的分析,认识理想模型这一科学方法。

(4)通过用频闪照片研究落体运动的性质、实验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以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的比较等过程,经历动手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分析等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落体运动快慢争论的物理学史介绍,领略伽利略对科学严谨执着的态度和敢于对前人,尤其是权威大胆质疑的精神,激发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通过对伽利略落体运动研究过程的物理学史介绍,体验和学习“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感悟科学方法在人类认识自然和应用中的作用。

(3)通过小组成员间根据子课题研究内容,明确各自担任的角色和任务,在探究的过程,体验具体分工、合作的愉悦和经验,增强责任感,乐于与人合作,并善于与人合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无关。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g。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四、教学资源

1、器材:五分硬币和纸片,钱毛管和抽气机,频闪照片,dis多种传感器,书签,反应时间尺,计算器,其他器材等。

2、internet网络、图书资料等。

3、自制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二是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三是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四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学生组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总课题自由落体运动提出系列性问题或子课题,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交流讨论、探究实验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小结、交流和评价。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无关;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g。方法是:通过专题1,纸片和硬币实验、钱毛管实验、月球实验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关于落体运动快慢的争论的介绍,引出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所受重力无关;通过专题2和专题3,让学生通过初步观察、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等过程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g。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方法是:通过制作反应时间尺测量反应时间和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等实例分析,掌握用规律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简单问题。

本设计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形成过程的科学方法和物理学史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获取、搜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完成本设计的教学任务需2~3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景 实验和设问

通过演示实验,以“马路边夹钱骗术”创设情景,指出落体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提出“落体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和规律”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i和活动ii 学生分组和探索研究

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子课题及研究内容、明确角色和任务分工。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和书籍资料,自主研究、制定课题计划书和进度表,并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分析、整合,初步做成ppt、网页、作品等形式。然后,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和观看成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件或作品。

活动iii 子课题展示

通过学生分组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运动性质和重力加速度,引入理想模型、“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等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

活动iv 师生评价

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课题评审团,一方面对学生开题研究方案进行评审,另一方面以投票方式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根据成果交流情况评出创意奖、特别奖等各奖项,进行表彰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评奖面可适当大一些,主要起鼓励作用。

活动v、活动vi和活动vii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通过“大家谈”的方式,让学生小结自由落体规律。然后,教师通过实例1和实例2的分析,进一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 设计方案

通过设置课后思考题,鼓励学生制作反应尺测量反应时间,测量不同人群的反应时间(性别,年龄,职业等),研究采集到的数据,总结反应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实现“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教学设计意图。

七、教学案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方面所做的准备

? 学生分组:以自愿结合为原则,每4~6人分为一组。

? 角色和任务分工:根据自身的特点,学生自主选择和承担对应子课题的各项任务。每组可设资料搜集员,整理员、展示员,实验员、制作发明员、组长(兼)等。

? 课题选题:包括教师指定选题和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可以提供一系列可操作的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能操作的课题,然后填写选题意向表。“

? 其他课题:需由指导老师主持开题评审会对学生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评审。

2、教师方面所做的准备

? 创设学习的情境:从本节课的生活背景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兴趣。

? 编写课前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应考虑时间的合理性,高中生课后作业较多,为了让学生有宽裕的课前自主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根据具体要求,编写了“课前导学”,在“课前导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学法指导,针对所学内容,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方法(尽量实用、丰富些)让学生参考,重在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思考,发现疑点,提高学习效率。

? 教师搜集选题意向表:按照学生的意向分组,最后宣布分组名单。

? 各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鼓励学生把发现的问题和别人交流讨论,并认真填写研究过程的记录表格。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等辅助手段去解决问题(学会搜集信息,与人的终身学习休戚相关)。实再解决不了的(包括学生课前自学时发现的其它问题),由每组的组长把问题反馈给教师,然后汇总给课代表(作简单统计),再反馈给任科老师。通过反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畅所欲言,尊重其权利。

? 成立课题评审团:由每个课题组的一名代表和指导老师组成评审团,一方面对学生开题研究方案进行评审,另一方面以投票方式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根据成果交流情况评出创意奖、特别奖等各奖项,进行表彰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评奖面可适当大一些,主要起鼓励作用。

(二)主要教学过程

1、学生分组交流各自专题的研究结果(以下课题供参考)

子课题1:关于落体运动快慢的争论

? 问题: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吗?

? 实验:

a.纸片和硬币。

b.纸片揉成团和硬币。

c.钱毛管实验。

d.月球实验介绍。

e.物理学史: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和伽利略的巧妙反驳。

? 小结: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本身所受重力大小无关,从而得出自由落体的定义。

? 教师进一步指出:

(1)自由的含义: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

(2)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初速为0(从静止开始下落),只受重力作用。

(3)实际意义: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果落体运动的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与所受的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则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这种为了突出问题的本质,采取抓住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方法成为理想模型法。

子课题2: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

? 初步观察落体运动的特点:得出其是初速为0的加速运动。

? 提出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吗?

? 设计方案。

? 实验验证。

? 展示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介绍研究方法。

? 物理学史:介绍伽利略对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过程(提出假设-数学推理-斜面实验)。

? 小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

子课题3: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重力加速度的定义:教师可指出当我们学完牛顿第二定律后,再回过头来推导为什么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g。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设计方案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物体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例如称重法,滴水法,dis实验(光电门,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等。

(4)通过表格比较不同地方的重力加速度,找出规律,指出标准值的含义。

(其他子课题)略

2、师生评价

对学生开题研究方案进行评审,并以投票方式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根据成果交流情况评出创意奖、特别奖等各奖项,进行表彰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评奖面可适当大一些,主要起鼓励作用。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

(1)学生小结自由落体的规律,得出计算公式。

(2)实例1分析:破解“夹钱”骗术。

? 模拟实验:夹书签。教师指出这个实验可以检验人反应的灵敏程度,引出反应时间概念。

? 教师拿出一根神秘的尺子检测学生,直接得出反应时间,让学生猜一猜这把尺子的奥秘。引导学生分析测量方法,布置课后继续研究工作。

(3)实例2分析: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我们先在水龙头下放一个盘子,调节水龙头阀门,使第一个水滴到盆子的瞬间,第二个水滴正好从阀门处开始下落(边听水滴碰盘子的响声边注视阀门处的水滴),问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就可以测出重力加速度,并写出计算公式。

4、课后研究

上一篇:副职上任表态发言稿下一篇: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