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制度

2024-04-24

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制度(精选6篇)

篇1: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制度

互联网金融成“反洗钱”重点领域

据媒体报道,反洗钱工作部际联会议在北京展开。会议中表示,当前国内恐怖融资和洗钱犯罪形势依然严峻,要加大力度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尤其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反洗钱”监管。

91快车理财专家:“互联网金融因其电子化交易程度高、受众广等特点,很容易成为洗钱的新模式。此前下发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要坚决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秩序。”

加强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

此次会议中指出,为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和分工配合;二是集中精力解决主要制度性问题;三是加大力度防范和打击重点领域洗钱犯罪,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反洗钱监管;四是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信息披露等制度有参考价值

据相关部门调查,近年来,洗钱犯罪的特征有传统支付工具向信息化支付工具转移。尤其是我国,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洗钱,已成常态。

91快车理财专家:“早在2013年,央行就发布相关通知,将虚拟货币定性为虚拟商品,要求防范比特币可能产生的洗钱风险。”

《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信息披露、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反洗钱和防范金融犯罪等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制度及秩序方面的指导,对类似比特币的行业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据有关部门表示:“互联网金融中的洗钱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利用网上银行实施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清算网络赌博、非法集资等犯罪资金;网络炒汇、炒金;网络传销;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银行卡犯罪;网上制假售假。”

这就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既要防范因互联网金融产生的洗钱行为,又要保证用户的互联网金融理念。91快车CEO邓图东先生认为:“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份子,我们有必要联合起来,做好用户服务的同时,杜绝金融各类犯罪,维护好金融市场秩序。”

91快车团队

篇2: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制度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一、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一)概念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金融机构根据其经营管理体制和自身经营特点,将国家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和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本单位相关的业务经营和管理中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

(二)特征 1.对象的特定性

反洗钱内部控制的对象仅仅指反洗钱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所规定的义务主体,只对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起到约束作用,因而其对象具有特定性。

2.内容的广泛性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反洗钱内部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反洗钱工作操作程序等,具体应包括反洗钱工作机构的设置,必要的反洗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交易报告员的配备,对内部反洗钱工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评估、考核、奖惩、培训等制度。通过建立内容广泛的内控制度,使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机制得以完善,从而更好地履行反洗钱义务。

3.执行的强制性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往往被作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中考核和评估、奖励和惩罚的标准和依据,因此具有执行上的强制性。由于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是对现行反洗钱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分解和细化,在发生洗钱案件时,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成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判断该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参考因数。

4.形式的完整性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从形式上讲不能是单一的某个制度规定,而必须是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既需要涉及各个相关部门、岗位和人员,还需要覆盖每一个业务环节和操作过程。该体系的健全,有赖于纵向及横向配套制度建设的完备程度。只有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才能更好地降低合规风险,做到合规经营。

(三)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制定应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金融机构应将反洗钱工作要求融入业务工作程序和管理系统,使反洗钱成为金融机构整体风险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维护自身机构信誉,防止本机构被洗钱犯罪分子利用的制度保证,从而避免或减少被动卷入洗钱活动而产生的法律风险、经济损失以及对自身信誉的损害。

2.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能够保证本金融机构通过客户身份识别等基本制度,有效发现、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协助反洗钱监管机关和其他执法部门发现和打击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3.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应与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并具有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变化和经营环境变化而不断修正、完善和创新的能力。

二、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集中体现了金融机构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和执行水准,也是监管部门评价该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金融机构应当本着风险为本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制定以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为基本的反洗钱内控制度体系;二是建立防范洗钱风险责任制,上至单位最高领导、每个部门分管负责人,下至每项具体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三是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考核制度,将反洗钱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奖惩紧密挂钩;四是建立反洗钱培训宣传制度,切实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和对客户及社会公众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反洗钱意识和预防监控水平;五是建立反洗钱的协查和保密制度,金融机构应当积极协助人民银行开展反洗钱调查,配合有权机关做好账户的查询、存款的冻结和扣划非法资金等工作,形成打击洗钱犯罪的合力。

(一)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是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制度之一。金融机构在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时,应将客户身份识别的要求渗透到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使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更好地与业务操作规程结合起来。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应当明确客户身份识别的要求、方法、程序和措施,具体包括不同业务类别客户身份识别的要求、客户风险分类方法、一般客户身份尽职调查措施、高风险客户特别调查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为做好客户身份识别工作,金融机构应逐步建立黑名单库、白名单库、政治敏感人物名单库和高风险客户识别系统等。

客户身份识别是指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业务关系存续期间或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根据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同时,了解客户的职业情况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等。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做好反洗钱工作的基础,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政策、程序、措施,是金融机构预防洗钱犯罪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是预防和控制洗钱风险的重要措施,是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的主要内容之一。大额交易报告是指金融机构对规定金额以上的资金交易应当依法报告。可疑交易报告是指金融机构按照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向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符合可疑特征的资金交易。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过程中,发现客户交易的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有异常情形,经分析认为涉嫌洗钱的,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报告。有理由认为与洗钱、恐怖主义活动或其他违法犯罪有关的,应同时报告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公安机关。

金融机构应明确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工作流程、涉嫌恐怖融资可疑交易报告的情形与流程、涉嫌洗钱案件线索的分析、监测与报告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应当建立大额和可疑交易报送系统,实现“总对总”联网对接报送。发挥反洗钱数据系统对监测异常资金流动、挖掘可疑交易线索方面的功能,由系统自动进行信息匹配以及关联分析,并提供预警信号,帮助反洗钱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

(三)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是指金融机构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保存客户的账户资料和交易记录,对发现、追踪并最终制裁洗钱犯罪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融机构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应当明确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的内容、期限、方式等具体要求。为实现客户身份资料的规范化、集中化管理,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客户身份资料管理系统,将经营活动过程中收集的客户身份信息及相关身份证明文件储存在系统中,有利于一线人员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有利于反洗钱协查工作中查阅相关资料。

(四)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制度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建立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制度,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风险等级。在同等条件下,来自于反洗钱、反恐融资监管薄弱国家(地区)客户的风险等级应高于来自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客户。

(五)反洗钱宣传培训制度

开展反洗钱宣传培训,是提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反洗钱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应当按照预防、监控洗钱的原则建立相应的宣传培训制度,明确反洗钱宣传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评估以及档案管理要求。应通过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内部员工的反洗钱意识和能力,使其掌握反洗钱的技术、方法,知悉自身反洗钱职责、权限和义务,以全面落实反洗钱内控制度。

(六)反洗钱协助调查制度

反洗钱调查,是指人民银行依法向有关的金融机构核实和查证特定可疑交易活动的行政行为。协助反洗钱调查,是指金融机构配合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进行反洗钱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的行为。反洗钱协助调查制度对规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反洗钱协查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反洗钱协助调查制度,明确反洗钱协查工作的组织管理、反洗钱协查的工作流程、协查账户的监控与冻结措施、保密规定、反洗钱协查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金融机构可考虑建立洗钱案件线索档案库,进一步加强涉嫌洗钱可疑交易线索的收集和处理。档案库中的线索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涉及的线索;二是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的线索。

(七)反洗钱保密制度

反洗钱工作具有涉密性,因此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反洗钱工作过程中应当自觉履行反洗钱保密义务。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报告可疑交易、配合人民银行调查可疑交易活动等有关反洗钱工作信息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客户和其他人员提供。

金融机构反洗钱保密制度应当明确反洗钱保密工作的组织管理、反洗钱保密文件和资料的保管、反洗钱泄密事件的处理以及反洗钱保密责任制等相关要求。

(八)反洗钱部门联系会议制度

金融机构应建立反洗钱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反洗钱工作会议,交流沟通反洗钱工作信息,分析本机构反洗钱工作形势,研究解决反洗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改进反洗钱工作措施。

金融机构反洗钱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应当明确反洗钱部门联系会议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责、会议制度、工作规则以及会议议定事项的执行要求等相关内容。

(九)反洗钱监督检查制度

反洗钱监督检查,是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和纠正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范反洗钱操作风险的有效手段和保障措施。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部门和相关业务操作部门应定期对本部以及下属分支机构贯彻执行反洗钱内控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跟踪整改和责任认定。金融机构应当明确反洗钱检查职责、检查方式、检查频率、检查内容、检查要求、检查报告制度等相关内容。

(十)反洗钱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和运行结果独立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列活动。金融机构应将反洗钱工作纳入本机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及其业务操作部门应对本机构相关部门以及辖属分支机构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应当明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等级、评价报告、评价结果运用等内容。

(十一)反洗钱岗位职责制度

金融机构应制定反洗钱岗位职责制度,将各项反洗钱义务有效分解至各相关部门及其具体岗位,明确其反洗钱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以保证本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顺利开展。反洗钱岗位职责制度应当明确涉及的部门、指定的岗位,以及具体的职责规定、责任追究等方面内容。

(十二)反洗钱业务操作规程

篇3: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建议

1.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工作现状分析

1.1识别客户身份存在困难

在反洗钱监管工作中,识别客户身份属于基础内容,因此客户身份的准确识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互联网金融实际情况来看,仅需匿名的一个电子邮件便能够成为用户, 有些网站虽然需要实行实名认证,然而未能够实现有关部门有效审核,比如身份信息填写,当前未能够实现联网核查,因而客户信息填写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由于与客户之间无法实现真实接触,因此对于客户实际财务状况、经营范围以及客户交易对象等相关内容均无法准确判断,同时也无法鉴别业务可疑性,这些均导致反洗钱监管工作实际操作中增加难度。

1.2划分客户风险等级存在困难

在反洗钱监管工作过程中,划分客户风险等级是对客户身份进行有效识别及对可疑支付交易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及前提。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由于其起步比较晚,而发展速度却比较快,出现很多创新,因而相比于金融机构业务,其复杂性更强,当前等级划分制度已经无法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

1.3反洗钱监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

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其在业务模式创新及业务拓展方面均得到快速发展,在各类延伸服务也越来越多,比如招财宝、余额宝以及网络借贷等方面,对于反洗钱监管工作人员而言,这些新形式的出现及快速变化需要其业务能力及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其能够更好与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需求相适应。

2.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工作有效策略

2.1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严格落实

首先,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交易主体身份必须要严格审核及确认,从而将真实有效客户信息数据档案建立起来;其次, 对于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应当严格落实,对于客户一些重要资料、交易记录以及敏感信息,应当对其加强安全保护;第三,对于可疑信息增强报告质量,对于一些频繁且数额较大交易,应当重点进行关注,对于相关交易信息应当及时做好相关采集、 整理以及检测分析等有关工作。

2.2有效划分客户风险等级

首先,互联网企业应当依据客户特点或者账户属性,对交易对象、规模以及性质、频率、偏好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合理制定,对于客户等级至少应当分为三类,即高风险、低风险以及关注类风险;其次,人民银行可与执法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结合,将相关监控数据库建立起来,从而对洗钱高风险人员进行有效监测,从而在业务环节中使互联网金融能够进行有效监控;第三,划分客户风险等级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应当时刻进行关注,定期进行审核,依据实际需要进行有效调整。

2.3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养

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而言,由于其改变传统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分业经营模式,因而在反洗钱监管方面对于工作人员能力及水平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可选择讲座、培训以及实习与考核等多种手段及方式,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反洗钱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以及监管能力,对洗钱犯罪活动严厉打击;第二,在企业内部将反洗钱专业岗位建立起来,对于各个岗位职责应当保证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从而更好排查洗钱风险,使反洗钱监控能够取得刚好效果。

2.4积极创新反洗钱监管技术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当使信息化管理尽快实现, 通过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比如网络摄像技术及指纹识别技术等,从而使客户网络信息与执法部门身份信息能够保证一致,对于个人信用体系数据实行网络公开化,从而在反洗钱工作中能够尽快实现智能化管理,对于洗钱风险能够准确识别, 从而使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工作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结语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洗钱已经成为影响其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能够保证互联网金融能够得到较好发展,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必要任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当前反洗钱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分析,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策略提高反洗钱监管水平,进而保证互联网金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海霞.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问题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5(11)

[2]刘哲,荀雨杰,魏云良.强化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N].金融时报,2015(09)

篇4: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制度

【关键词】 洗钱犯罪反洗钱对策研究

洗钱犯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等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通过存入金融机构、投资或者上市流通等手段使非法所得收入合法化的行为。我国的洗钱犯罪最近几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因此我国的金融机构要加强反洗钱的对策研究,维护我国金融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1. 我国洗钱犯罪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社会合作机会不断增加,这虽然给我国带来了技术、信息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国内外人员出入境也更加频繁,这给黑社会组织和犯罪集团提供了更方便的作案条件。几年来境内外犯罪组织利用各国银行的国际结算系统,不择手段的进行跨国洗钱。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犯罪分子的洗钱手段与技术也日益纷繁复杂。最近几年,就有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成功地“洗掉”了大量黑钱。由于其作案手段利用高新技术越来越快捷和隐蔽,而且它一出现就具有了很多国际性犯罪的特征,不仅犯罪组织严密性良好,而且行为手段多样化和专业性,这使我国的洗钱犯罪更加复杂、恶化。

境外黑社会组织通常通过投资房地产或投资娱乐业等途径来洗钱。其黑钱主要来源于境外走私、贩毒、诈骗等, 然后为掩人耳目,他们将其中小部分黑钱投资于舞厅、歌厅、夜总会、游乐场等娱乐服务性行业,再以营业利润的形式, 将大部分赃款通过地下钱庄汇往境外指定的国家或地区。我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资金。改革开放之后,洗钱分子无孔不入,他们利用我国鼓励吸收资金的政策,将其赃款通过一些“合法”的方式在境内外之间活动,导致我国的洗钱活动日益增多。在我国市场开放之机,他们把洗钱的触角几乎伸展到了每个角落,再加上我国不完善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国际流动资金流动较快的的客观背景,使我国日益成为洗钱犯罪的多发地。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洗钱犯罪的发生频率也因地区经济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通常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易出现洗钱犯罪。而且,经济落后的西北地区等,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有些地方对于外资的审查过程相当宽松,有时他们甚至保护外来资金。很显然,我国很多地区官员对于洗钱犯罪的认识不深,对外资的如饥似渴,再加上我国本身体制不很完备又不断吸纳外资的形势,导致了黑社会组织犯罪,走私犯罪及毒品犯罪通过洗钱而日益猖獗。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领域起步比较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很大。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反洗钱的力度,洗钱犯罪分子也看到我国金融监管比较薄弱、宽松的弱点,因此更多地利用我国的金融系统进行洗钱。组织洗钱的犯罪分子和犯罪集团对国际金融制度了解很深,这来源于拉拢的腐蚀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自己培养的专职洗钱人员。因此他们对金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比我国的专业人员还要熟练,以至于当其跨国进行大规模的洗钱活动时,我国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难以判断资金中有无黑钱,这给洗钱分子提供了很好的跨国洗钱机会。

随着国际经济飞速发展,金融界中也不断出现了新工具、新产品。洗钱分子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来不断研究和利用这些新型的金融工具,而我国的金融监管措施及相关规章制度却并不完善。因此洗钱分子利用这些新工具、新产品,在我国金融业频繁洗钱。

2. 加大对洗钱犯罪打击力度的重要性

跨国洗钱的日益频繁,使洗钱犯罪扩展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就美国来说,大约1000亿美元毒资进入了金融市场。而在其他一些欧美国家,如罗马尼亚,哥伦比亚等国家,黑社会组织犯罪,走私犯罪及毒品犯罪也愈演愈烈,他们利用走私,投资服务业以及通过洗钱中介机构等方式进行着洗钱活动。: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了反洗钱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洗钱犯罪率明显降低。随着发达国家银行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洗钱分子开始另辟蹊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又使这些洗钱犯罪分子嗅到了商机,他们利用这些发展中国家急需资金投入,而对外资监管力度不高的情况,在新加坡,泰国,韩国及其香港等地区无恶不作。由于发达国家多年来致力于洗钱犯罪的打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发展中国家应该向其借鉴。

跨国洗钱分子无孔不入,猖狂横行,给世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他们所走私的军火,毒品,无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就美国五角大楼的爆炸来说,它的发生完全依赖于洗钱分子的参与,而这些恐怖活动,给很多人的心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它不仅仅是美国的事,因为随着国际化,任何地方的恐怖活动,会牵连到几乎各个国家的公民。一些人偷税漏税,将全国人民的血汗钱据为己有,通过洗钱的方式使他们的违法所得“合法化”,将公共财产任意挥霍,为了追求个人物质生活的满足,炫耀个人地位,他们一掷千金,将国家的钱视如粪土,严重的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金融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它在极大地推动和促进金融服务手段现代化,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洗钱分子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洗钱条件。总之信息技术为洗钱犯罪提供了生存的沃土。电脑的迅速普及给犯罪分子也带来了更多的洗钱机会。因特网的发展为犯罪分子洗黑钱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如今一些网上赌场不断出现,它的发展为罪犯分子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的“洗钱天堂”, 因为网上银行完全逃避了各国的监管。洗钱犯罪的日益发展,已经变成一个有着高额利润的犯罪领域,世界各国金融领域深受其害,它不仅影响金融行业的健康运行,也不断滋生着其他犯罪形式的出现。由于其跨国犯罪的复杂性,只有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合作才能遏制它的发展。洗钱犯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的新型犯罪,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由于其严重危害到了整个世界的健康发展,所以面对这种严重危害国际社会经济安全的犯罪分子,我们必须对其加大打击力度,不能手软,且刻不容缓。

3. 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有关对策

我国金融行业起步晚,对跨国洗钱活动认识不深,专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普遍缺乏识别和处理有关洗钱交易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我国也缺少专业反洗钱人才,再加上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对金融业务接触较少,也较少处理和认定洗钱罪及其审判的洗钱案件,所以我们既要对金融机构职员进行培训教育,也要提高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处理洗钱犯罪的能力。

我国当今严峻的洗钱犯罪形势告诉我们,要迅速完善洗钱犯罪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立法。规章制度对跨国洗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其打击力度不是很强硬,留下了很多空白和漏洞,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无法有效地打击和预防洗钱犯罪。所以我们还要推进反洗钱立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同国际间的合作,通过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来打击洗钱犯罪。

结语

洗钱犯罪是当前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其危害性极大,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它向整个世界的安全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有效地遏制、打击洗钱犯罪显然已是迫在眉睫。当前,国际社会基本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共同合作,打击洗钱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 邢瑞 浅析加入WTO后我国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反洗钱对策 2004.

[2] 郑秀 洗钱犯罪研究 2001.

篇5: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制度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1号)、《中国人民银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财政部 工商总局 法制办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有权部门批准或者备案设立的,依法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以下简称从业机构)。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及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具体范围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和监管政策确定、调整并公布,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支付、网络借贷、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应当执行本办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业机构依法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职责。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在职责范围内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或者会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制定从业机构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的规章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负责从业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接收、分析和保存,并按照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分析结果,履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关于从业机构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的规定,协调其他行业自律组织,制定并发布各类从业机构执行本办法所适用的行业规则;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展线上和线下反洗钱相关工作,开展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发布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提示信息;组织推动各类从业机构制定并实施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方面的自律公约。其他行业自律组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对从业机构提出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的要求,配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推动从业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网络监测平台(以下简称网络监测平台),使用网络监测平台完善线上反洗钱监管机制、加强信息共享。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建设、运行和维护网络监测平台,确保网络监测平台及相关信息、数据和资料的安全、保密、完整。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在职责范围内使用网络监测平台。

第六条 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外的其他从业机构应当通过网络监测平台进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履职登记。

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根据反洗钱工作需要接入网络监测平台,参与基于该平台的工作信息交流、技术设施共享、风险评估等工作。

第七条 从业机构应当遵循风险为本方法,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建立健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合规管理,完善相关风险管理机制。

从业机构应当建立统一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合规管理政策,对其境内外附属机构、分支机构、事业部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从业机构应当按规定方式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报备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

第八条 从业机构应当明确机构董事、高级管理层及部门管理人员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职责。从业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对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负责。

从业机构应当设立专门部门或者指定内设部门牵头负责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工作。各业务条线(部门)应当承担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直接责任,并指定人员负责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从业机构应当确保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部门及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人员具备有效履职所需的授权、资源和独立性。第九条 从业机构及其员工对依法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从业机构及其员工应当对报告可疑交易、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展反洗钱调查等有关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信息予以保密,不得违反规定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第十条 从业机构应当勤勉尽责,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合理措施,了解建立业务关系的目的和意图,了解非自然人客户的受益所有人情况,了解自然人客户的交易是否为本人操作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从业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则,收集必备要素信息,利用从可靠途径、以可靠方式获取的信息或数据,采取合理措施识别、核验客户真实身份,确定并适时调整客户风险等级。对于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存疑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从业机构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审核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及时更新客户身份识别相关的证明文件、数据和信息,确保客户正在进行的交易与从业机构所掌握的客户资料、客户业务、风险状况等匹配。对于高风险客户,从业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资金来源,提高审核频率。

除本办法和行业规则规定的必备要素信息外,从业机构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允许的范围内收集其他相关信息、数据和资料,合理运用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核验客户真实身份。

客户属于外国政要、国际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的,从业机构应当采取更为严格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从业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不得与明显具有非法目的的客户建立业务关系。

第十一条 从业机构应当定期或者在业务模式、交易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评估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予以完善。

第十二条 从业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开展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则规定的特定类型交易时,应当履行以下客户身份识别程序:

(一)了解并采取合理措施获取客户与其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进行交易的目的和意图。

(二)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或者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则要求客户提供资料并通过合法、安全、可信的渠道取得客户身份确认信息,识别客户、账户持有人及交易操作人员的身份。

(三)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则通过合法、安全且信息来源独立的外部渠道验证客户、账户持有人及交易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并确保外部渠道反馈的验证信息与被验证信息之间具有一致性和唯一对应性。

(四)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则登记并保存客户、账户持有人及交易操作人员的身份基本信息。

(五)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则保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影印件或者复印件,或者渠道反馈的客户身份确认信息。第十三条 从业机构应当提示客户如实披露他人代办业务或者员工经办业务的情况,确认代理关系或者授权经办业务指令的真实性,并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有关要求对代理人和业务经办人采取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第十四条 从业机构应当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制定报告操作规程,对本机构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做出统一要求。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外的其他从业机构应当由总部或者总部指定的一个机构通过网络监测平台提交全公司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发现从业机构报送的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内容要素不全或者存在错误的,可以向提交报告的从业机构发出补正通知,从业机构应当在接到补正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补正。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要素内容、报告格式和填写要求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从业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以客户为基本单位开展资金交易的监测分析,对客户及其所有业务、交易及其过程开展监测和分析。

第十六条客户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收支,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外的从业机构应当在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需要调整大额交易报告标准。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交大额交易报告的具体要求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第十七条 从业机构发现或者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及其行为、客户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客户的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相关的,不论所涉资金金额或者资产价值大小,应当按本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内部操作规程确认为可疑交易后,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第十八条 从业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和行业规则,建立交易监测标准和客户行为监测方案,定期或者在发生特定风险时评估交易监测标准和客户行为监测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予以完善。从业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则,结合对相关联的客户、账户持有人、交易操作人员的身份识别情况,对通过交易监测标准筛选出的交易进行分析判断,记录分析过程;不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的,应当记录分析排除的合理理由;确认为可疑交易的,应当在可疑交易报告理由中完整记录对客户身份特征、交易特征或者行为特征的分析过程。

第十九条 从业机构应当对下列恐怖组织和恐怖活动人员名单开展实时监测,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或者其交易对手、资金或者其他资产与名单相关的,应当立即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并依法对相关资金或者其他资产采取冻结措施:

(一)中国政府发布的或者承认执行的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

(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所列的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

(三)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要求关注的其他涉嫌恐怖活动的组织及人员名单。

对于新发布或者新调整的名单,从业机构应当立即开展回溯性调查,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对于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他有权部门要求纳入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控体系的名单,从业机构应当参照本办法相关规定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中国人民银行对上述名单的监控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十条 从业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规定的保存范围、保存期限、技术标准,妥善保存开展客户身份识别、交易监测分析、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所产生的信息、数据和资料,确保能够完整重现每笔交易,确保相关工作可追溯。从业机构终止业务活动时,应当按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处理前款所述信息、数据和资料。

第二十一条 从业机构应当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反洗钱调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数据和资料,对所提供的信息、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不得拒绝、阻挠、逃避监督检查和反洗钱调查,不得谎报、隐匿、销毁相关信息、数据和资料。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外的其他从业机构通过网络监测平台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报告、报表及相关信息、数据和资料。

从业机构应当依法配合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管理。第二十二条 从业机构违反本办法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予以处罚。

从业机构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本办法规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相关用语含义如下: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金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金融业务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贷款公司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公布的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是指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办理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网络支付业务的非银行机构。行业规则是指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协调其他行业自律组织,根据风险防控需要和业务发展状况,组织从业机构制定或调整,报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公布施行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规则及相关业务、技术标准。

篇6: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及国际范围内的洗钱活动日趋猖獗,可以说,洗钱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大公害。因此,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对洗钱犯罪予以高度重视,纷纷通过立法等各种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打击。

一、我国金融业反洗钱的现状分析(一)洗钱的概念与特征 1.洗钱的概念。

关于洗钱的定义很多,巴塞尔银行条例则侧重于金融交易,将洗钱描述为: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可能无意间被利用作为犯罪资金转移或存储的中介;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账户向另一账户作支付和转移,以掩盖款项的真实来源和收益所有权关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统提供的安全保管服务存放款项。2.洗钱的特征。

(1)缺乏可识别的受害者。

洗钱犯罪没有可识别的受害者,其行为本身缺乏引人注目的可谴责性,所以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般说来,要想直接发现洗钱犯罪的发生是很困难的,只能依靠间接的申报资料或者一些其他的数据分析。即使这样,发现的洗钱犯罪数同实际犯罪数之比也是很低的。(2)复杂性。

洗钱的手段众多,几乎银行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有可能被洗钱者利用。另外,一项洗钱阴谋可以使黑钱在到达最终的目的地之前,通过众多的国内外的商业公司和金融机构,洗钱活动的复杂,有时连参与其中的专业人士,如银行家、律师、会计师都无法察觉。(3)专业性。

现在,洗钱已发展成为高度复杂的、高智能的、国际性的专门行业。由于洗钱要涉及国内外复杂的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一般犯罪分子很难做到,只有熟悉国内外金融、法律制度的专业人士才能胜任。所以现在一些犯罪分子愿意支付高额费用以换取专业人士的服务,而一些律师、金融机构人员、投资专家等为牟取暴利也愿意为犯罪分子提供洗钱服务。(4)国际性。

由于不同国家在洗钱的管制和制裁上存在差异,各国法律规定的不同以及其他方面原因,使得跨国间的反洗钱协作非常困难。另外,洗钱的国际性不仅仅指洗钱犯罪涉及的地域非常广泛,还包括犯罪技术的国际化,先进的犯罪手段会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5)资金的密集性。

犯罪集团获取的犯罪收益大部分为现金,尤其是毒品交易几乎百分之百采用现金交易,因为现金有利于伪装,也不容易留下交易痕迹。在金融市场与信用制度较发达的国家,其使用现金密集程度较低,如英国、美国等,其现金使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为3—4左右。而对于金融市场与信用制度不发达的国家,如中南美、东南亚等国家,其现金密集性高达20以上。这种国家很容易成为黑钱的集中地。如果一个地区的现金密集性在某个期间突然升高,很有可能是洗钱活动正在进行。

(二)我国洗钱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我国新《刑法》第19l条规定了涉嫌洗钱的五种行为形式:(1)提供资金账户。指以洗钱为目的,提供个人在银行的储蓄账户、单位在银行的存款账户、个人或单位在银行的信用卡账户、外汇账户、证券公司的股票交易账户、期货公司的期货交易账户等,供具有非法财物来源的单位或个人存取款或者进行其他金融交易。(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指协助将犯罪所得的动产、不动产等转变成本国货币或者外国货币,以及债券、国库券、汇票、支票、本票、股票、存单和存折等金融票据,以使犯罪非法收入具有合法形式。(3)通过转账或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一般是指利用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等金融票据,使用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以及电子资金划拨等结算方式,将违法所得从一个账户转入另一个账户,使犯罪收益与合法收益混淆,以掩饰、隐瞒其非法来源。(4)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指为了逃避国内司法机关对犯罪违法所得的追查和躲避国内金融机构对于非法资金的金融监管,以各种名义通过银行、邮局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将资金汇往境外,洗钱犯罪一般倾向于把非法资金汇往金融监管比较松、严格实行银行保密法的国家或地区。(5)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包括用赃款购买不动产,高利借贷,密藏于银行的保管箱中,投资于工商业,购买高档消费品等。

关于洗钱行为形式的规定只是对洗钱活动表象的规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洗钱活动往往表现为个别不同的形态,分析总结归纳国内发生的有关涉嫌洗钱犯罪的案例,我国洗钱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立空壳公司洗钱。这是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洗钱模式,犯罪分子在非法收入来源地开设酒楼、夜总会、歌舞厅等营业机构,将非法所得转入营业机构,在依法纳税的外衣下,将多数非法收入转变为营业机构的合法收入。我国查处的许多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案例表明,这种洗钱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化名存款或购置金融票证洗钱。犯罪分子获取非法收益后,和金融机构非法工作人员串通,由金融机构提供非真实姓名的个人存款账户,或以他人名义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或从金融机构购置金融票证。政府官员受贿、索贿收入往往采取这种方式清洗。为了使受贿、索贿等非法收入可以为自己控制和使用,同时逃避有关制度如收入申报制度的约束,将资金交由自己的远房亲友,或指定亲信开立存款账户或开立公司账户存放,或用于购置国库券、债券、股票等各种有价证券。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现被查处的政府官员家中或其亲属家中藏有大量的存单或有价证券。

3.违规转账洗钱。在国内通过签发不具有商品交易关系的银行承兑汇票或银行汇票将非法资金转移到异地具有关联关系的个人或单位,反复转账,直到资金不能明显地和资金来源地发生关联为止,由非法人员提出用于支付违规违法活动,开始下一轮资金循环;或利用三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所得可以自由汇出的规定,通过金融机构将非法资金混入合法资金,以汇票的形式转移到国外。

4.利用进出口贸易洗钱。利用进出口双方变异价格达到在异地支付洗钱的目的,进口时,如果想将资金转移到国外,则双方协议将非法资金混入贸易资金以异常高的价格实际支付,在国外,由出口商将非法资金分离出来存入指定的交易账户;如果想从国外向国内转移资金洗钱,则协议实际支付异常低的价格,在国外,用违法资金向出口商补足差价,在国内,由进口商将差价资金打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出口时采取逆向操作的方法。这种洗钱方式也是我国一些腐败的高层官员向国外转移赃款常用的方法。

5.成立外资公司或利用外汇黑市跨国洗钱。由于我国未立法对于外资来源及性质予以审查,据有关专家推定,在我国引入的外资中,有相当部分“洗钱投资”混杂其中,我国境内开立的少数外资公司在跨国洗钱活动中充任了不光彩的角色。国内一些腐败分子在任职期间大肆侵吞、挪用公款,受贿、行贿、渎职犯罪,获得非法所得后,指使亲信或亲属将其在外汇黑市上兑换成外汇后转移境外,在境外取得合法资金地位后,又以合法资金的形式转移到国内开立外资公司,形成具有政府权力背景的、内外联动的洗钱活动链条。6.骗税洗钱。为了骗税,成立假企业,搞假出口,骗制出口报关单,和外贸公司联手,编制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手续健全后,由财税所担保取得封闭贷款,从国库部门骗取退税,在不需要任何资金的情况下,获取大额非法收入,归还银行贷款后,将非法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分散转款,在不同地区转款以转移视线,最后将款项集中转账到国外或香港。在汕头查处的骗税案中,犯罪分子就是大肆采用这种方法洗钱的。7.利用关联单位洗钱。证券监管部门在对某上市公司的调查中发现,该上市公司与另一家关联公司私下协议,将部分资金打入该关联公司账户非法炒作自己的股票,严重违背有关证券投资管理规定,为了回笼非法资金,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假装销售给关联公司,通过关联公司以销售款的形式转回款项。在关联公司实现对产品的再次销售后,存入股票账户再循环炒作自己的股票。

8.异地大额套取现金洗钱。在制假地和银行职工串通,将违法所得化整为零,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或银行汇票将资金分散转移到多个地方,在异地利用金融机构套出现金,回到制假地用于制假。

9.通过“地下钱庄”洗钱。“地下钱庄”一般是专为跨境洗“黑钱”设立的,在我国,主要用于在内地和香港之间转移“黑钱”。最近在汕头暴露出的涉嫌洗钱千亿元资金的大案中,地下钱庄为洗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犯罪分子将在国内获取的人民币非法收入以现金或汇票的形式直接交给地下钱庄或存入其指定账户,地下钱庄按当日外汇黑市价算出应支付的港币或美金数量,通知其在香港的合伙人,由香港合伙人从香港的银行账户中支付外汇到客户指定的账号。反之亦然。

上一篇:新农村驻村指导员工作总结下一篇:玉田综合管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