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2024-05-16

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通用9篇)

篇1: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兰教发〔2010〕92号

机关各处室,局直各单位:

现将《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日

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依法行政,保证政令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兰办发〔2010〕23号)、《兰州市行政效能建设考核办法(试行)》(兰办发〔2010〕3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局机关各处室及其公务员、直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行政效能监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务实、高效、精细、优质、廉洁的要求,加强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机关和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精神面貌明显变化,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为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条 行政效能监察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政策,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坚持依法监察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纠建并举、标本兼治原则,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原则,公开透明、民主监督原则。

第五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实行局长负责制,市教育局监察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监察室必须依法履行职责;监察对象必须自觉接受监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阻挠。

第六条 行政效能监察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执行力方面。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育局各项决策、决定、命令和工作部署,落实目标任务、领导重要批示的情况。

(二)工作作风和纪律方面。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情况以及执行机关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情况。

(三)工作行为方面。落实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的情况。

(四)依法行政方面。在工作运行中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五)制度建设方面。工作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情况。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效能监察事项。

第七条 行政效能监察的主要形式:

(一)适时对监察对象的行政效能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二)有计划地组织行政效能考核评议。

(三)受理和调查处理群众对行政效能问题的投诉。

(四)利用新闻媒体及聘请效能监督员、开通行政效能监察热线等形式加强对行政效能情况的监督。

第八条 监察室依据有关规定对监察对象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个人和单位对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的检举、控告;

(二)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公务员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三)总结推广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的经验和做法;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效能监察职责。

第九条 行政效能监察中发现问题时,按以下办法予以处理:

(一)对行政效能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实施告诫,并责成限期整改;

(二)对屡教不改或问题比较突出的,通过监督建议、监察决定等方式,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并通报批评;

(三)对违反《兰州市行政效能建设考核暂行办法》,扣减机关(单位)分值,给机关(单位)造成不良影响的,扣发当事人当年全部目标奖,并追究当事人和处室、单位负责人相应责任;

(四)对工作中明显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按失职、渎职行为予以问责。

第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篇2: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暂行办法》和《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风景区)管委会,有关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暂行办法》、《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已经区委十二届第49次常委会和区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33次区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勤政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重庆市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效能监察,是指区监察局依法对全区监察对象的工作效率、效果、效益等进行监督的活动,监察对象包括以下单位和人员:

(一)区政府各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单位、区政府各部门依法委托的单位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统称行政机关);

(二)前项规定的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

(三)区政府及各部门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

(四)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员。

第三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在区政府领导下和区监察局指导下进行,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

第四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依靠群众、标本兼治的原则。实行预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勤政与廉政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第五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职责:

(一)对区政府各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或接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单位的行政效能建设进行监督检查;

(二)受理和办理上述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的行政效能投诉;

(三)承办区政府实施行政首长问责及行政效能的有关事项;

(四)总结宣传推广行政管理先进经验,提高行政效能。

第六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在遵守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二)在依法履职、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中的问题;

(三)在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中的问题;

(四)在实施政务公开、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费用收取使用、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中的问题;

(五)在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运转、协调中的问题;

(六)在建立和执行内部规章制度中的问题;

(七)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中的问题;

(八)在落实上级交办的有关行政效能监督事项、行政效能投诉中的问题;

(九)有关行政效能方面的其他问题。

第七条 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主要方式:

(一)评议评估。组织社会各界对行政机关行政效能情况进行评议评估;

(二)受理投诉。畅通投诉渠道,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监察对象在工作中影响行政效能问题和行为的投诉,并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三)提前介入。对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的重大行政许可等事项提前介入监督,重点对实施方案的合法性予以审查;

(四)现场监督。对前项涉及事项的实施过程,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现场监督;

(五)跟踪督查。对监察对象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招商引资等项目推进中的行政效能情况跟踪督查;

(六)例行监察。对行政机关可能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例行监察,督促整改和建章立制;

(七)专项监察。根据市监察局和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中心工作或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对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等进行专项监察;

(八)随机监察。通过明察暗访、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监察对象的行政效能情况进行随机监察;

(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八条 行政效能监察的工作程序:

(一)确定事项。一般性监察事项的立项,应当报经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重要监察事项的立项,应当报经市监察局和区政府备案;

(二)制定方案。根据已确定的效能监察事项所涉及的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方案包括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组织领导以及其它需要明确的内容;

(三)组织实施。组成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组,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报告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或者确定具体处理意见,对重要监察事项的监察情况,向市监察局和区政府报告;

(五)作出处理。根据监察结果,经市监察局和区政府批准,作出监察决定或提出监察建议。

第九条 区监察局进行监察前,除不宜提前通知的外,应当向监察对象及监察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发出监察通知书。

第十条 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时,应当组成两人以上的检查组,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应当提交监察报告。监察人员在行政效能监察中,应当全面客观的了解情况、反映情况,并听取监察对象的陈述和申辩。

第十一条 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可以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也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和社团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有关专家等参加。

第十二条

区监察局实施行政效能监察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监察部门和人员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包括财务帐目),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二)要求被监察部门和人员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三)有权对被调查人员进行询问,列席与监察事项有关会议,了解相关情况;

(四)对监察事项涉及的有关场所、物品和行为进行实地勘查、调查或者监督,根据工作需要提取现场的文字资料、图(照)片或者进行录像;

(五)责令被监察部门和人员停止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行为,没收或责令其上缴及退还非法收取的财物和费用,对违规行为造成损害的,责令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六)对不配合或阻挠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权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权追究责任;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三条 区监察局根据监察结果,发现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提出监察建议:

(一)拒不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命令,应当予以纠正的;

(二)本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命令、指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政策,应当予以纠正 或者撤销的;

(三)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工作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给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的;

(四)其他需要提出监察建议的情况。

第十四条 区监察局根据监察结果,发现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提出监察建议或者作出监察决定:

(一)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

(二)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依法应当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

第十五条 区监察局提出的重要监察建议和作出的重要监察决定,应当报市监察局和区政府同意。依法作出的监察决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执行;提出的监察建议,有关部门无正当理由的,应当采纳。

第十六条 被监察部门和人员应当自收到监察建议或者监察决定之日起30日内,将采纳监察建议和执行监察决定的情况报告区监察局。

第十七条 被监察部门和人员对监察建议有异议或者对监察决定不服,提请复审、复核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复审、复核期间,不停止监察决定的执行。

第十八条 被监察部门和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机关或区监察局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机关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转移、篡改、毁灭证据的;

(二)故意拖延或者拒绝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财务帐目及其他有关材料和其他必要情况的;

(三)拒绝就区监察局所提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的;

(四)拒不执行监察决定,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

(五)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投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报复陷害或监察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构成违纪的,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区监察局和监察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二十一条

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应当建立行政效能投诉制度及处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投诉的方式。对投诉处理情况应及时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第二十二条

行政效能监察和处理的结果,送组织、人事和综合目标考核管理部门备案,作为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和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奖惩和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区监察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提高行政效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影响行政效能的行为、能力、效率、效果、效益等方面问题的行政效能投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坚持分级负责、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实行教育与惩戒、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依法维护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合法权益。

第四条 区人民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以下简称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在区政府领导下和区监察局指导下开展工作,对全区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进行监 督、检查和指导,定期综合汇总全区受理和处理行政效能投诉的情况,研究、分析行政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第五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履行以下职责:

(一)受理投诉人对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关行政效率、服务质量、工作作风等情况的投诉;

(二)负责对全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属于受理范围的投诉进行调查处理;

(四)督促、指导、协调各有关单位处理各种投诉,办理投诉事项;

(五)办理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区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

第六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在处理投诉工作中行使以下列职权:

(一)要求被调查的单位和人员提供与调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二)要求被调查的单位和人员就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三)责令被调查单位和个人停止违反法律、法规、行政纪律的行为;责成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纠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并对其违纪行为造成的损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四)对经调查确有问题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给予诫勉谈话教育或通报批评。构成违纪的,由监察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负责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区政府各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或接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以下投诉:

(一)违法设立或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对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事项应当受理而不受理或在受理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的;

(三)违反市政府、区政府关于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有关规定的;

(四)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工作推诿、敷衍塞责、效率低下、延误工作或造成损失的;

(五)不履行公开承诺,或违反政务公开规定,不履行公开和告知义务的;

(六)假公济私、故意纵容或者庇护不正当竞争的;

(七)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

(八)违反规定强行指定购买商品或强行指定中介服务机构的;

(九)利用职权或借工作之机长期借用或无偿占用企业人、财、物的;

(十)不文明执行公务,工作作风生硬,态度蛮横粗暴,故意刁难的;

(十一)对群众的正当要求和合理意见置之不理等涉及行政效能的不当行为;

(十二)其他影响行政效能的行为。

第八条 投诉人可通过来信、来访、电话、传真、短信、媒体曝光、电子邮件、上级交办或转办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诉举报。投诉人进行投诉,提倡说明被投诉人的名称或工作人员的姓名、投诉的事项和理由等内容,以及投诉人的姓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提倡投诉人分级投诉。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举报电话:67810110,67822225,电子 邮箱:ybqjj110@163.com。

第九条

投诉人进行投诉,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不得干扰和影响工作秩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投诉人的投诉进行阻拦、压制,不得打击报复投诉人。对不属受理范围的,应当向投诉人说明,并指导其向有权机关反映。

第十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为投诉人保密,不得将投诉材料及投诉人有关情况转给被投诉人,确需转交被投诉人核实、解决的,应摘要转交。

第十一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接到的投诉,对属于受理范围的,摘录主要投诉内容录入《行政效能投诉管理系统》,提出拟办意见,送区监察局分管领导审核,经区监察局 主要领导审签后进行自办、交办或转办;交办或转办的投诉,需要跟踪、掌握办理结果的,要求交办或转办单位限期办理,并将结果报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进行审查 或备案。

第十二条

移送投诉件须附《行政效能投诉交办函》或《行政效能投诉转办函》。需报送办理结果的,应当注明报送办理结果期限。移送投诉件,不宜转原件或原件复印件的,采用摘转;需要报送办理结果的,移送原件复印件,原件与办理结果一并归卷。

第十三条 受理的投诉事项实行分类处理:

(一)自办。投诉中心直接办理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的投诉事项,可当场予以解答释疑或处理解决;涉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或情节复杂的重要投诉事项,报请区监察局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批后进行调查核实。

(二)交办。对不能当即解决的一般投诉事项、涉及行政机关下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经区监察局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批后,以《行政效能投诉交办函》形式交办各有关单位查报情况,一般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予以上报。

(三)转办。对涉及违纪违法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投诉事项,以《行政效能投诉转办函》形式转交有关单位办理。

(四)协办。对具有一定影响、涉及面广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突发事件,由区监察局主要领导签批后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办理。

(五)督办。对交办或转办的投诉事项,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予以督办。

第十四条

受理的投诉事项,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一)对正在发生且影响较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投诉事项,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应立即派人或责成有关单位派人到现场控制事态,对问题的解决作出妥善安排。

(二)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自办的署名投诉案件,在3个工作日内告知投诉人案件办理情况,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向署名投诉人反馈办理结果。涉及问题严重、案情复杂的,经区监察局主要领导批准后适当延期予以处理答复。

(三)转办或交办的投诉案件应在受理次日转到有关单位,并告知投诉人转办、交办情况,各承办单位接到批转件后,一般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将调查和处理结果报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对涉及问题复杂的投诉,如需要延期办结,经区监察局主要 领导批准后,可延长30个工作日,但累计不得超过60个工作日。

(四)涉及移交的投诉案件,由接收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五条

调查处理投诉案件,要依法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对所取证据要认真鉴别,以防伪证、错证,切实做到客观、公正、严谨、正确。所投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被 投诉单位应立即纠正,并写出书面整改报告报区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所投诉问题经调查不属实的,由区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或被投诉单位向投诉人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投诉的问题如涉及多个部门、多方面原因,被投诉单位无法单独解决的,则向区政府写出专题报告,通过召开协调会予以及时解决。

第十六条 区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直接办理或交办的投诉,调查终结后,应当撰写调查报告,经区监察局分管副局长审核、局长审签后将调查情况回复投诉人,其调查情况及处理结果录入《行政效能投诉管理系统》。

第十七条 对调查发现的问题,经区监察局主要领导签批后,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可发出《行政效能告诫书》,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予以纠正。可分情况作以下处理:

(一)对被投诉人影响行政效能,但尚不构成政纪处分或被免予政纪处分的行政过错行为的人员,经区监察局主要领导签批后,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发出《行政效能告诫书》,通知被告诫人,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二)对有严重行政过错行为的人员,依照《重庆市渝北区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规定,追究责任;

(三)对有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人员,予以立案调查;

(四)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单位,经区监察局主要领导签批后,发出《监察建议书》,责令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将投诉人有关举报、检举、揭发的材料或情况透露给被举报、检举、揭发的单位或人员,打击报复投诉人、侵害投诉人利益,构成违纪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投诉人投诉的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有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属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自办的,由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提出处理建议,经区监察局研究同意后,责成其所在单位作出处理;交办或转办 的,由承办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备案;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发现确有处理不当的,有权责成重新调查处理或协调后作出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投诉事项推诿不办、查处不力或者纵容包庇,致使投诉人重复投诉,造成不良影响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承办单位或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或追究其行政责任。

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受到投诉,经受理并查证属实的,每件(次)酌情扣减该单位的部门服务社会评议得分1-10分,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

投诉事项的办理结果可通过适当形式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四条

对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的投诉,参照本办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

篇3: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的有关要求,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现将《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4月30日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范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体育运动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或组织参与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比赛, 以及学生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主开展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是指学校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人员身体损伤的风险。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是指体育运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身体损伤后果的事故。

第三条学校应当依法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应当加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

第四条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遵循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学校落实、社会参与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预防和避免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规避体育运动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作为教育管理与督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制订适合本地区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明确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指导并督促学校建立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进行督导检查, 检查结果作为对学校进行考核和问责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多部门协调配合、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制订风险防控制度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明确教务、后勤、学生管理、体育教学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组织和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行职责,落实要求。

第八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产品和质量标准选购体育器材设施,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安全检测及评估报告。应当建立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制度,记录采购负责人、采购时执行的标准、使用年限、安装验收、定期检查及维护情况。

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应当严格按照安装要求,由供应商负责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学校应当进行签收,签收结果记录在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中。

由教育行政部门采购交由学校使用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当将采购安全台帐同期交付。

第九条学校应当按规定安排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按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纳入学籍档案管理。学生新入学,应当要求学生家长如实提供学生健康状况的真实信息。 转学应当转接学生健康档案。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学校负有保密义务。

对不适合参与体育课或统一规定的体育锻炼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应当减少或免除其体育活动。

第十条学校应当主动公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等信息,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第三章常规要求

第十一条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前,应当认真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中,应当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当按教学要求,详细分解、充分热身,并采取正确的保护与帮助。

第十二条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组织开展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应当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设置相应安全设施及标识;设置现场急救点,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值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跨地区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应当根据活动或比赛要求向学生及家长提供安全告知书,获得家长书面反馈意见。

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需要第三方提供交通、食品、饮水、医疗等服务的,应当选择有合格资质的服务机构,依法签订规范的服务合同。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具有安全风险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需要在教师指导和保护下才可使用的器材,使用结束后应当屏蔽保存或专门保管,不得处于学生可自由使用的状态;不便于屏蔽保存的,应当有安全提示。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材,应当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合格后方能使用。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对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使用安全情况进行巡查,定期进行维护,根据安全需要或相关规定及时更新和报废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利用开学教育、校园网络、家长会等进行体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体育安全知识,宣讲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要求和措施,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理解体育运动风险防范。

第四章事故处理

第十六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按照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要求及时实施或组织救助,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第十七条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结束,学校应当将处理结果书面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妥善处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

第十九条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可会同体育、医疗、司法等部门及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组建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仲裁小组,对事故进行公平、公正的调查,提出仲裁意见,为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第二十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通过购买校方责任保险、鼓励家长或者监护人自愿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方式,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和转移机制。

第五章附则

篇4: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国务院令第624号)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适应教育督导工作新形势的督学队伍,特制定《督学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督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加强督学队伍建设,促进督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提高教育督导工作质量和水平,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教育督导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督学是受教育督导机构指派实施教育督导工作的人员,包括专职督学和兼职督学。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教育督导机构对所任命或聘任的督学实施管理。

第二章 聘 任

第四条 专职督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程序任命,兼职督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教育督导工作需要聘任,并颁发聘书和督学证。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教育督导机构应配齐督学,建立督学动态更替和补充机制。国家督学数量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工作需要确定。省级、市级、县级督学数量由本级人民政府或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本区域内督导工作需要确定。

第六条 督学除符合《教育督导条例》第二章第七条的任职条件外,还应适应改革发展和教育督导工作需要,达到下列工作要求:

(一)热爱教育督导工作,能够深入一线、深入学校、深入师生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二)熟悉教育督导业务,掌握必要的检查指导、评估验收以及监测方面专业知识和技术。

(三)能够保证教育督导工作时间。

第七条 聘任程序:

(一)推荐:相关单位按要求向聘任单位推荐参聘人员。

(二)审核:聘任单位对参聘人员按程序进行审查、遴选。

(三)公示:聘任单位将拟聘督学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

(四)公布:聘任单位向督学颁发聘书,聘任结果向上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备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兼职督学每届任期3年,续聘一般不得超过3届。

第三章 责 权

第九条 督学按照《教育督导条例》规定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第十条 督学受教育督导机构指派,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

(二)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实施督导。

(三)对师生或群众反映的教育热点、难点等重大问题实施督导。

(四)对严重影响或损害师生安全、合法权益、教育教学秩序等的突发事件,及时督促处理并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教育督导部门。

(五)每次完成督导任务后,及时向本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告督导情况,提交督导报告。

(六)完成本级人民政府及教育督导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第十一条 督学受教育督导机构指派,实施教育督导时可行使以下权力:

(一)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进入相关部门和学校开展调查。

(二)查阅、复制与督导事项有关的文件、材料。

(三)要求被督导单位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四)采取约谈有关负责人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五)对被督导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教育督导机构负责为兼职督学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第十三条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督学晋升职级或职称,为督学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十四条 督学开展教育督导工作,须向被督导单位出示督学证。

第四章 监 管

第十五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对督学工作进行管理,主要包括:

(一)实施督导时遵守有关规定情况。

(二)督导报告撰写并向教育督导机构提交情况。

(三)督导意见反馈和督促整改情况。

(四)按要求接受培训情况。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本级督学进行登记管理,动态掌握督学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 督学与被督导对象的关系可能影响客观公正实施教育督导的,督学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督学应主动公开联系方式和督导事项等,方便社会了解督导工作情况,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九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受理对督学不当行为的举报,经查实后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对督学违法违规等受到处分的,及时向上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告。

第五章 培 训

第二十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按照职责负责组织督学的岗前及在岗培训,新聘督学上岗前应接受培训。

第二十一条 督学培训可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学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累积应不少于40学时。

第二十二条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一)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

(二)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校管理、应急处理与安全防范等相关理论和知识。

(三)评估与监测理论、问卷与量表等工具开发在教育督导工作中的应用。

(四)督导实施、督导规程和报告撰写等业务知识。

(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六)教育督导实践案例。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指导全国督学培训工作及组织相关培训,地方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负责本区域督学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建立本级督学培训档案,对参加培训的种类、内容和时间等情况进行记录备案。

第六章 考 核

第二十五条 督学考核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 督导工作完成情况。包括实施督导、督导报告、督促整改、任务完成和工作总结等情况。

(二) 参加培训情况。包括参加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等情况。

(三) 廉洁自律情况。包括遵守廉政规定、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等情况。

第二十六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负责本级督学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对专职督学、兼职督学进行分类考核,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考核标准,采取个人自评和督导部门考核相结合方式对督学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督学按相应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对督学考核后形成书面意见告知本人及所在单位并存档备案,作为对其使用、培养、聘任、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督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督导机构给予解聘:

(一)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教育督导工作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影响督导结果公平公正的。

(三)滥用职权,打击报复,干扰被督导单位正常工作的。

(四)受到行政处分、刑事处罚的。

(五)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第二十九 条 督学不能正常履行职责须书面请辞,聘任单位于30日内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各地教育督导机构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或本地督学管理办法,并报上一级教育督导机构备案。

篇5: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颁布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字号】榕政办〔2010〕113号

【颁布时间】2010-7-13

【实施时间】2010-7-13

【正文】

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榕政办〔2010〕1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0一0年七月十三日

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福州市行政处罚行为,保障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是集网上行政处罚、网上查询投诉和网上执法监察于一体的电子政务平台。该平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规范市直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行为,公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处罚结果和执法人员资格等有关信息,对行政处罚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促进行政处罚行为公开、公平、公正,从源头上预防行政处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第三条 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福州市规范行政权力运行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和管理。福州市规范行政权力运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市效能办开展工作。

第四条 市效能办、市法制办、市数字办应当分别履行如下职责:

(一)市效能办负责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对网上行政处罚工作进行全程监督,调查处理网上行政处罚工作中的违规行为,涉及党政纪处分的移送市纪委、监察局处理;

(二)市法制办负责网上行政处罚项目及自由裁量标准的审核工作;

(三)市数字办负责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的技术管理和维护。

第五条 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由“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服务大厅”、“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两部分组成。

第六条 “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服务大厅”依托“中国福州”门户网站()构建,在互联网上运行,是福州市行政执法部门为行政相对人提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行政处罚结果、执法人员资格查询及投诉服务的技术平台。

第七条 “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依托VPN网运行,是行政执法部门办理行政处罚事项和监督监察部门进行执法监察的技术平台。

第二章 网上行政处罚

第八条 除涉密项目外,所有行政处罚案件必须在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上办理。

第九条 市直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案件的流程一律从案源登记开始。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巡查发现、群众投诉、媒体报道、上级交办或部门转办等渠道获取的案源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录入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中的案源登记模块。

第十条 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及时对录入的案源进行初查,并根据初查情况,依法依规决定是否受理和立案,不予受理和不予立案的,必须在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中如实说明理由或原因。

第十一条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当场处罚,并在1个工作日内将案件基本情况和处罚决定如实录入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

第十二条 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应当按照网上行政处罚流程运行,及时、准确、详细填写相关信息,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第十三条 依法变更案由、撤销立案、变更处罚标准的,应当在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中如实说明理由或原因。

第十四条 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委或福建省颁发的行政执法证。

第十五条 案源初查、立案登记、调查取证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第十六条 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调整和执法实践,及时更新、优化处罚标准,经市法制办审核后在“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服务大厅”公布。第十七条 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根据行政处罚工作的新变化,结合实际依法简化、优化行政处罚流程。

第十八条 市直行政执法部门的处罚结果全部自动在“福州市网上行政处罚服务大厅”公布。

第三章 网上执法监察

第十九条 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办和驻市直行政执法部门的纪检组、监察室对网上行政处罚工作进行全过程实时监察。

第二十条 网上行政执法监察实行两级监察。驻部门纪检组、监察室负责对本部门的网上行政处罚工作进行全过程实时监察,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办负责对全部市直行政执法部门的处罚工作进行监督监察。

第二十一条 网上行政执法监察重点是对行政处罚过程中出现的不予受理、不予立案、变更案由、撤销立案、处罚标准违规、办理超时、群众投诉等异常情况进行监督监察。

第二十二条 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在网上处罚过程中出现不予受理、不予立案异常情况,执法监察系统会自动亮黄灯提醒,对不予受理、不予立案的理由和原因的真实性、合法性有疑义的,驻部门纪检组、监察室应当及时进行跟踪调查。第二十三条 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在网上处罚过程中出现变更案由、撤销立案、处罚标准违规、办理超时和群众投诉等异常情况的,执法监察系统会自动亮红灯提醒,驻部门纪检组、监察室应当及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理由和原因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跟踪调查。

第二十四条 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办对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在网上行政处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责令说明理由、网上督办、调阅案卷、现场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督查。

第二十五条 网上行政处罚执法监察主要采取网上督办、调阅案卷、现场调查、回访行政相对人等形式。

第二十六条 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办和驻部门纪检组、监察室的监督监察。

第四章 系统维护

第二十七条 本系统管理人员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对系统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及时了解网络安全状况,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第二十八条 当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系统管理人员应当及时通知市数字办并协助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系统中从事下列活动:

(一)拷贝、使用非工作用的游戏软件等;

(二)制作、复制、传播非法信息;

(三)非法入侵网上行政处罚系统,窃取信息资源;

(四)擅自对网上行政处罚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复制;

(五)未经授权查阅他人工作信息;

(六)冒用他人名义进行行政处罚操作和发送消息;

(七)从事其它危害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条 所有用户必须更改用户账号的初始密码,所设密码必须含英文和数字并定期修改。因密码遗失造成信息和系统安全问题的,追究相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 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网上行政处罚过程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

(一)通过巡查发现、群众投诉、媒体报道、上级交办或部门转办等渠道获取的案源,未及时或没有在网上处罚系统中录入登记,故意逃避监督的;

(二)无正当理由在网上行政处罚过程中出现不予受理、不予立案、变更案由、撤销立案、处罚标准违规、办理超时等违法违规情形,经查实系故意或经责令整改,拒不改正的;

(三)对群众投诉不及时受理并认真回复的;

(四)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五)在网上行政处罚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六)干扰、阻碍监察监督人员调查的;

(七)不遵守系统安全管理规定的;

(八)其它应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 根据行政执法部门及工作人员在网上行政处罚过程中违法违规的性质、情节、后果,分别采取如下方式追究相应责任:

(一)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二)效能告诫;

(三)离岗培训;

(四)调离工作岗位,取消行政执法资格;

(五)党政纪处分;

(六)扣除相关部门绩效评估相应分值;

(七)过错责任人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方式可以单独或合并适用。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福州市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篇6: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

关于印发《四川省节能监察办法(暂行)》的通知

各市州经济委员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及〘全国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的规定,为规范我省节能监察的管理,我委制定的〘四川省节能监察办法(暂行)〙,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论证修改,现印发各市州经委实施。在实施中有何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委。

附件:四川省节能监察办法(暂行)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节能 监察办法 通知 准印号:川府办文登第51号 附件:

四川省节能监察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等节能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规范节能监察行为,促进我省节约型社会建设,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节能监察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节能监察,是指政府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能源生产、经营、使用及相关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被监察单位)执行节能法律、法规及相关节能技术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其能源利用状况,督促、帮助被监察单位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并依法予以处理的活动。

第四条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济委员会)是全省节能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全省的节能监察工作。

节能监察机构是为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节能监查提供技术保证的专业技术机构,依法接受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体实施日常的节能监察工作。

其它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有关的节能监察工作。

第五条

节能监察应当遵循依法、公正、公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都有权向节能监察机构举报和投诉。

节能监察机构应当在接到举报和投诉后20日内组织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向举报人和投诉人反馈。

第七条

节能监察主要内容:

(一)用能单位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节能岗位和人员设置、节能教育培训等情况;

(二)执行国家明令淘汰的耗能产品、设备、工艺技术及材料的情况;

(三)用能项目和其它相关项目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执行节能设计规范和建成后合理用能的情况;

(四)耗能产品执行能效限值标准和有关能效标识、标志制度的情况。

(五)能源供应与能源利用质量及执行国家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情况;

(六)能源利用检验、测试、评估等机构开展节能服务的情况;

(七)节能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况。第八条

接受委托进行节能监察的节能监察机构,应当根据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工作实际,编制节能监察计划报送省经济委员会核准,并在监察工作完成后20天以内,将实施情况汇总上报省经济委员会。

第九条

节能监察采用节能监察机构现场监察、被监察单位书面自查相结合的方式,也可采用其他合理的方式进行。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节能监察机构应当实施现场监察:

(一)年综合能源消耗在150,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单位;

(二)被监察单位因技术改造或者其它原因,致使其主要耗能设备、生产工艺或者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影响节能的重大变化的;

(三)根据举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被监察单位涉嫌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

(四)需要现场确认被监察单位落实节能整改措施情况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况。

实施现场监察的,节能监察机构应当提前15天通知被监察单位。

第十一条

采用书面自查形式的,被监察单位应当按照节能监察机构规定的监察内容和时间要求,以书面形式如实报送有关材料。

第十二条

节能监察机构实施节能监察时,应当有两名以上节能监察人员共同进行,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并将实施节能监察的内容、方式和具体要求告知被监察单位。

第十三条

节能监察机构实施现场监察时,应当制作现场监察笔录。监察笔录应当如实记录实施节能监察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和现场监察的实际情况,并由节能监察人员和

被监察单位负责人或者被监察单位负责人的委托人签字确认;拒绝签字的,节能监察人员应当在监察笔录中如实注明。

第十四条

节能监察人员实施节能监察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监察单位提供与节能监察内容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材料,并进行查阅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监察单位就监察事项所涉及的问题如实作出解释和说明;

(三)经被监察单位同意,可以对有关设备、设施和工艺流程等进行录像或者拍照;

(四)根据需要对被监察单位的能源利用情况进行监测。第十五条

现场监察结束后,节能监察机构应当在14日内向被监察单位出具书面的节能监察报告,并抄报省经济委员会。节能监察报告应当包括实施节能监察的时间、内容、方式、改进或整改意见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等。

第十六条

节能监察中发现被监察单位有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违反节能规定行为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一)被监察单位存在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强制性标准行为的,依法进行处罚并制作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被监察单位限期改正;

(二)被监察单位存在明显不合理用能行为或者严重浪费能源行为,但尚未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制作节能监察意见书,要求被监察单位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三)被监察单位存在其他不合理用能行为的,制作节能

监察建议书,提出节能建议或者节能措施。

(四)被监察单位的违法行为超过节能监察机构处理权限的,应当移送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七条

被监察单位对节能监察机构出具的监测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要求复测。

被监察单位要求复测的,节能监察机构应当在15日内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能源利用监测机构重新进行监测。复测结论证明被监察单位的异议成立的,复测费用由节能监察机构承担;不成立的,复测费用由被监察单位承担。

被监察单位对节能监察机构作出的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同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第十八条

被监察单位应当配合节能监察人员依法实施节能监察,不得拒绝或者妨碍节能监察工作的正常进行。被监察单位拒绝依法实施的节能监察的,由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依法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阻碍依法实施的节能监察、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非法进行的节能监察,被监察单位有权拒绝,并可向当地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举报。

第十九条

节能监察机构和节能监察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规定,不得泄露被监察单位

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或从事有其他影响公正执法的行为。

第二十条

节能监察人员与被监察单位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监察的,应当回避。

被监察单位认为节能监察人员应当回避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向节能监察机构提出。

节能监察人员的回避,由节能监察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一条

节能监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泄露被监察单位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

(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

(三)向被监测单位强制提供服务和/或者强制扩大服务项目;

(四)与被监察单位存在利益关系或者从事影响节能执法工作的经营性活动的;

(五)有其他违法行为并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的。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篇7: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教育局以及履行行政职能的二级单位各科室公务员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对市教育局和二级单位公务员和工作人员行政效能监察内容包括下列事项:

(一)各科室公务员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廉洁从政情况;

(二)各科室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完成市、局及科室重点工作目标情况;

(三)机关和各单位科室及公务员、工作人员履行行政审批职责的情况;

(四)机关和各单位科室公务员、工作人员管理与队伍建设情况。

第四条:机关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的工作要求为:

(一)机关和单位各科室应对依法从政、政务公开、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廉洁从政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管理制度,并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二)机关和单位各科室要按照局机关目标考核的有关要求,明确任务、责任,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所承担的工作;

(三)履行行政审批职责的科室,应严格按照政务和行政审批事项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四)机关和单位各科室要按《国家公务员条例》和有关局机关工作人员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公务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促进科室及公务员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

第五条: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监督机制。由局机关领导和有关科室组成呼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评估考核小组,对科室及公务员履行行政职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通过下列办法实施对机关和单位各科室及公务员、工作人员进行监察:

(一)、在市教育局党办、行政办公室和监察室设立机关作风、行政效能反馈电话(********、********);

(二)、实行基层单位、服务对象,对机关和单位科室及公务员、工作人员行政效能评议制度和意见反馈制度。每年年终由局党办、行政办公室和监察室组织评议;

(三)建立监督档案。主要包括评议情况、投诉情况及其他情况。

第六条:接投诉后,由市教育局监察室会同党办、行政办等有关科室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第七条:对机关和单位各科室及公务员、工作人员行政效能的监督,以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为基本要求,以上级部门、基层单位、社会群众评价为重要依据。

按照《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细则(试行)》,凡被投诉,经查实有以下情形之一或虽无投诉,但经认定有以下情形之一者,追究有关科室责任,并按规定视情节给予有关责任人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一)违反廉洁从政规定,以权谋私、营私舞弊的;

(二)工作态度冷淡、生硬、蛮横及擅离职守的;

(三)对基层单位、社会群众提出的正当要求和意见置之不理,工作推倭、扯皮或者故意拖延的;

(四)办事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及行为不文明,影响机关形象的;

(五)上级部门、基层单位、社会群众认为工作态度不好和行政效能不高的;

(六)因工作失职,致使行政审批工作出现问题,造成影响的。

第八条:行政效能监察评估考核结果将作为对科室及公务员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履行行政职能的各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样执行本办法。

篇8: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计划单 列市财政 厅 ( 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我部制定了《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 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5 年 5 月 12 日

附件:

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是指通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节能减排方面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专项管理。

第四条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重点支持范围:

( 一) 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创新;

( 二) 节能减排基础能力及公共平台建设;

( 三)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

( 四) 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节能减排;

( 五) 重点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和改造升级;

( 六) 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关事项。

第五条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分配结合节能减排工作性质、目标、投资成本、节能减排效果以及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因素,主要采用补助、以奖代补、贴息和据实结算等方式。以奖代补主要根据节能减排工作绩效分配; 据实结算项目主要采用先预拨、后清算的资金拨付方式。

第六条财政部根据项目任务、特点等情况, 将资金下达地方或纳入中央部门预算。

第七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实施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时,应按规定程序上报财政部和有关部门,经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资金支付应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涉及政府采购的,应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制度规定执行。

第九条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第十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对违反规定,骗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篇9:关于印发兰州市教育局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江监发„2010‟3号

江安县监察局

关于印发《2010年江安县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县级各部门:

《2010年江安县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已经县政府领导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印发 2010年 行政效能监察 工作要点 通知江安县监察局办公室2010年3月22日 印发(共印3份)

2010年江安县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

2010年,我县行政效能监察要紧扣“奋力拓展,放手发展”工作主调,落实“三风建设”要求,稳固载体,强化措施,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务环境,着力解决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勤政、廉政、优政,确保效能建设取得新实效。

一、稳固载体,推行“三个一工程”

加强效能监察,促进政务中心、便民服务站载体建设更加稳固、更加深化,强力推行“三个一工程”,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务必做到:

一个中心审批:推进“两集中、两到位”,严格执行“三项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理制、责任追究制),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工作,全部进入服务中心。

一个工作日完成:坚持《四川省行政机关限时办结制度》,凡上级机关和领导作出的决定、交办的事项要坚决执行与落实,严格在要求时限内办结。单位之间在征求意见或会签文件等方面,协办单位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在政务审批服务中,要最大限度提高即办件比例,实现政务服务全面提速。凡是本级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均应马上办理,并在一个工作日完成。不能马上办理的要说明理由,告知办结时限,杜绝推诿、扯皮、误导现象的发生。

一个联络员包干:要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并联审批”的内容和

方式,认真落实《江安县企业审批事项联络员代办制度》,建立“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代办。

二、夯实基础,强化“两个建设”

(一)加强干部队伍“三风”建设。大兴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团队。深入开展“干部进夜校”活动,坚持每月一次。组织干部学习上级相关文件和方针政策、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兴亲民之风,建设服务型团队。创新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切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发展。大兴效能之风,建设务实型团队。继续深化便民服务“三五制”,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建立权力阳光运行机制。

(二)加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进一步清理可在政务中心办公的事项,全部纳入政务中心办公,统一进行电子监察。进一步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运用视频监察、数据监察、回访监察和群众监察等有效手段开展电子监察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行政效能建设规定的问题,同步实施问责。

三、服务大局,狠抓“三项监察”

(一)狠抓机关作风的专项监察。建立《机关作风监督员制度》,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上下班签到制、请销假制度、工作去向公示制度,健全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各单位工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窜岗、无故脱岗、擅离职守,严禁在上班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采取随机抽查与明查暗访的方式,对各单位进行督查,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并责令限期整改,同时纳入目标考核。

(二)狠抓重点工作项目的专项监察。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2010年“7+10”重点工作、项目任务,建立《江安县重点工作项目效能监察“蓝、黄、红”提醒督促制度》,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以查问题、抓落实为主,督查项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要求,进行督查督办,狠抓落实。对工程推进建设进度快,协调配合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及时予以通报表扬;对不作为、慢作为、效能低下、直接影响县重点项目建设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在年终绩效考核时给予扣分,情节严重的,严格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江安县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三)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专项监察。各单位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效能监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组织协调,畅通诉求渠道,建立工作机制。加大检查力度,对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政令不畅、执行不力、行动迟缓、效率低下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要依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定严肃查处,严格问责。县行政效能监察室除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重点检查外,还将不定期开展检查督促。

四、确保实效,跟进“四大举措”

(一)完善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效能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针对效能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和建立增强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落实好已经建立的有效的制度,用制度管事管人,使效能建设走上透明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加强效能问责。各单位要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广泛征集基层和群众对效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典型或突出问题及苗头,直接向县纪委效能监察室反映,并负责各类要求上报的报表,案件投诉受理,信息的收集上报。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把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对不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作风漂浮、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贻误政府工作,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坚决查处,严格问责。

(三)严肃查处效能案件。坚持“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的原则,努力解决群众的各项投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反效能建设的各类案件。利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对严重违反行政效能规定的典型案件,通过新闻媒体等进行公开曝光,达到“查处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上一篇:小学部管理理念下一篇:我们吃什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