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关于印发《海域使用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管字〔2009〕140号)

2024-04-09

22.关于印发《海域使用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管字〔2009〕140号)(共3篇)

篇1:22.关于印发《海域使用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管字〔2009〕140号)

关于印发《海域使用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海管字〔2009〕140号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

为加强对海域使用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 细则和《国家海洋局统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海域使用统计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海域使用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国家海洋局

海域使用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海域使用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海洋局统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海域使用统计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海域使用统计管理工作。海域使用统计属于专项统计,是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反映海域使用权属管理、海域有偿使用等情况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活动。

第三条 海域使用统计的任务是建立和完善海域使用统计指标体系,准确、及时和全面反映海域使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提供和发布海域使用统计资料,开展海域使用统计分析,研究海域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海域使用统计的决策参考和监督作用。

第四条 海域使用统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及时;

(二)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科学、规范,不与其它统计制度中的同类指标矛盾;

(三)严格执行《海域使用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不得擅自修改、增减。

第五条 海域使用统计报表采用分级统计、逐级汇总上报的形式。

各省、市、县的本级统计数据(包括海域使用权证书本数、项目用海面积和海域使用金征收金额等)均不包括由上级政府审批的用海项目。

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计县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发证的项目用海情况,统计报表报送所在市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并抄送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市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计市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发证的项目用海情况,并汇总全市海域使用统计数据,将汇总报表报送所在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计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发证的项目用海情况,并汇总全省海域使用统计数据,将汇总报表报送国家海洋局,并抄送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所在海区分局。

国家海洋局负责统计国家海洋局登记发证的项目用海情况,并汇总全国海域使用统计数据。

第六条 国家海洋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海域使用统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全国海域使用统计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指标体系及标准,监督检查统计工作的实施情况;

(二)负责汇总全国海域使用统计数据,编制海域使用管理公报、海域使用统计年报和全国海域使用统计分析报告,检查、审定、管理、公布海域使用统计资料;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海域使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资料的审核、档案和保密等管理制度;

(四)负责海域使用统计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发维护海域使用统计系统;

(五)组织开展海域使用统计培训工作,对统计人员进行考核。

第七条 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海域使用统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实施本单位的海域使用统计工作计划,组织填报海域使用统计报表,编写海域使用统计分析报告;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海域使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资料的审核、档案和保密等管理制度。

(三)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海域使用统计培训工作,对统计人员进行考核。

第八条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是海域使用统计报表的填报单位。统计报表由本单位统计人员填写、统计负责人审核。审核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统计数据来源是否可靠;

(二)统计内容是否全面;

(三)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准确;

(四)统计数据有无重复;

(五)填报程序是否适当。

经审核的统计报表应加盖本单位公章,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报送上一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条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统计负责人,组织、领导和协调本单位的海域使用统计工作,审核海域使用统计报表,指定统计人员。

统计人员是海域使用统计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海域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如实填写统计报表,准确及时完成统计工作任务;

(二)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发现统计数据不准确应当及时进行核实和修正,并作文字说明;

(三)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间报送统计报表;

(四)编写海域使用统计分析报告。

第十条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的海域使用统计分析工作,编制海域使用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报告应及时报送上一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统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统计监督、统计科学理论研究,提高统计科学水平等方面有所创新,取得重要成绩的;

(二)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抵制和举报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违反统计法规行为,表现突出的;

(三)严守国家统计保密规定,同泄密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十二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领导或直接责任者应承担相应责任:

(一)对统计工作敷衍、不负责任者;

(二)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者;

(三)拒报或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者;

(四)侵犯统计人员行使本规定职权者;

(五)违反本办法,未经批准自行编发统计报表、发布统计资料者;

(六)违反有关保密规定者。

第十三条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加强对海域使用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海域使用统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海洋局负责解释。

篇2:22.关于印发《海域使用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管字〔2009〕140号)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全面落实海域物权制度的通知

国海管字〔2007〕208号(2007年4月28日)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计划单列市海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已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贯彻实施《物权法》,全面落实海域物权制度,切实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物权法》确立海域物权制度的重大意义

《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物权法》在“所有权”编第46条规定“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这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宪法》关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规定,而且有助于树立海域国家所有的意识,防止一些单位或者个人随意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海域,避免海域资源浪费和海域国有财产流失。《物权法》在“用益物权”编第122条专门规定“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进一步明确了海域使用权派生于海域的国家所有权,是基本的用益物权。《物权法》将海域的国家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相分离,有利于保护各类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在海域开发投资的信心,对于促进沿海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深入开展《物权法》和海域物权制度的学习宣传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物权法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该通知的要求,掀起一个学习宣传《物权法》和海域物权制度的高潮。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物权法》,深刻领会《物权法》的基本精神、主要规定以及确立海域物权制度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行使行政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增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在2007年5-8月期间开展一次《物权法》专题培训,使各级海洋管理干部深入了解《物权法》的基本知识和海域物权的基本制度。要广泛利用各种方式,深入宣传《物权法》,特别是《物权法》有关海域物权的规定,使广大用海单位和个人树立正确的财产权利观念,不断增强海域属于国家所有意识,澄清对海域所有权归属问题的模糊认识,纠正“祖宗海”、“门前海”等错误观念,在自觉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的前提下,学会运用《物权法》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扎实推进各类项目用海,尤其是养殖用海确权发证工作

根据《物权法》第122条的规定,海域使用权是指单位或个人依法取得对国家所有的特定海域排他性使用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申请审批和招标拍卖方式,加快渔业、交通运输、工矿、旅游娱乐、海底工程、填海造地等各类项目用海的确权发证工作。为了加快养殖用海确权发证工作,保护各类养殖用海者的合法权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从2007年5月开始,全面开展一次养殖用海专项普查、确权发证和登记工作,确保2007年底省(自治区、直辖市)养殖用海确权发证率达到90%以上。已经纳入海域使用管理百县示范活动的县(市、区),要确保2007年底前养殖用海确权发证率达到95%以上,低于95%的县(市、区)将实行动态管理,必要时取消示范县资格。这项工作将列入国家海洋局年终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

在推进养殖用海管理工作中,要立即停止向养殖用海者颁发“养殖使用证”的违法行为。2000年全国人大修改后的《渔业法》,已将原《渔业法》规定的“养殖使用证”中的“使用”二字删除,明确规定只能向养殖用海者发放“养殖证”。根据《物权法》第123条的规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编的《物权法释义》的说明,从事养殖的权利只是一种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行政许可权。将这种行政许可权称之为“渔业权”或“养殖使用权”,是混淆用益物权和行政许可权性质的错误做法,容易在养殖用海者中造成混乱,应予澄清。

四、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完善海域使用权收回补偿制度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港口码头、滨海旅游、油气开采、临海工业、围填海造地等海洋开发活动的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与养殖用海之间产生纠纷和矛盾。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制约海洋渔业等各类海洋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而且影响沿海地区的社会稳定。为切实维护养殖用海者,尤其是渔民使用海域从事养殖生产的合法权益,各地区在编制(修订)海洋功能区划时,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各有关行业用海,尽快划定管辖海域内的养殖用海区域,优先满足当地渔民养殖用海需求。海洋功能区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涉及养殖区调整为其他功能区的,必须按照海洋功能区划的审批权限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因公共利益、国防安全或者进行大型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调整养殖区范围的,应当给予原养殖用海者相应的补偿。涉及渔民养殖用海的,应当依法及时并足额支付补偿费用及其他补助资金,确保被收回海域使用权的渔民生活水平不因此而降低。为了使被收回海域使用权的渔民长远生计有保障,收回海域使用权的人民政府应当异地安排相应面积的养殖海域,或者经过转产转业培训后,为渔民再就业提供帮助。补偿安置不落实的,不得收回海域使用权,更不得批准其他用海者使用该养殖海域。为了切实维护养殖用海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用海补偿的公平、公正,对于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养殖用海单位和个人,在建设占用养殖海域时一律不予补偿。

五、按照《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规范海域使用权登记工作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海域使用权作为重要的用益物权,应当按照《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域使用权登记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海域使用权登记是指依法对海域的权属、面积、用途、位置、使用期限等情况以及海域使用权派生的他项权利(指出租、抵押海域使用权形成的承租权和抵押权)所作的登记,包括海域使用权初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在登记过程中,对海域使用权属争议尚未解决、违法行为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依法查封用海设施构筑物而限制海域使用权等情形,应当暂缓登记,待有关问题协商解决后再登记。对于登记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包括海域使用权登记册和原始登记资料,应当永久保存。各地区要对已经出让的海域使用权进行一次登记核查工作,凡未按规定进行登记的项目用海,要依据海域使用权出让过程中的原始材料及变更情况,进行初始登记或变更登记。对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海域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期限届满未申请续期或者续期申请未获批准的、填海造地项目已竣工验收并办理相关手续、海域使用权人放弃海域使用权的、海域使用权人死亡且无人继承的等情况,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六、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坚决制止各类搭车收费行为

根据《物权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规定,国家是海域的所有者,而海域使用者则是成分多样的单位和个人,只有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对海域使用权引入市场机制,才有利于国家海域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才能实现国有海域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通过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也能促使海域使用权人,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避免盲目圈占海域,有效遏制因海域无偿使用引发的开发无度、利用无序的混乱状况,实现国有海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佳利用。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综[2007]10号)的规定和公布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确保海域使用金应收尽收,用海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足额缴纳海域使用金并提供有效缴款凭证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一律不予核发海域使用权证书。要按照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域使用管理百县示范活动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管理,不得随意减免。对于渔民(指以捕捞或者养殖为家庭生产经营主业、陆上无承包土地、户籍所在地为沿海渔业村的居民)使用海域从事养殖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行。在对养殖用海征收海域使用金的同时,要坚决防止以征收海域使用金为名义搭车收费等违法行为,特别是要坚决制止一些地区向养殖用海者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等违法行为,已经征收的要立即停止征收。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将《物权法》的贯彻实施和海域物权制度的全面落实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加强组织领导,配备专门的负责人员,并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方案。要加强与当地党委、人大和政府的沟通协调,通力协作、加强配合,共同推进《物权法》和海域物权制度的顺利实施。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以《物权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海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加强养殖用海管理和围填海管理,进一步完善海域有偿使用制度。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各类用海者的合法权益,推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篇3:22.关于印发《海域使用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管字〔2009〕140号)

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71号)和

附件: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财预[2015]230号)等制度规定,为规范中央财政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使用管理,财政部、水利部制定了《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水利部

2016年4月5日

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财预[2015]230号)等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江河湖库整治、水系连通等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财政部会同水利部负责管理。水利部负责组织专项资金支持的相关规划、实施方案的编制和项目审核,研究提出资金分配方案,指导地方做好项目管理和加快预算执行等相关工作。财政部负责复核资金分配方案并下达资金,指导地方加强资金管理等相关工作。

地方水利部门负责具体编制专项资金支持的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项目审核,研究提出资金分配方案,组织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实施等相关工作,督促专项资金使用部门(单位)加快预算执行,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地方财政部门参与专项资金支持的相关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及项目审核,会同同级水利部门分解下达资金,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具体项目,组织做好资金管理等相关工作。

第四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中小河流治理及重点县综合整治。主要用于中小河流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穿堤建筑物建设、拓宽整治及生态修复等。

(二)小型水库建设。主要用于列入相关规划的新建小型水库工程建设。

(三)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主要用于江河湖库调水引流、清淤疏浚、涵闸修建及改造、生态护坡护岸、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优先支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域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

(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主要用于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水量水质监测仪器设备购置等。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移民征地、城市景观、人员补贴、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购置,以及楼堂馆所建设等支出。

第五条专项资金主要采取因素法分配,对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任务以及部分通过项目法分配的支出采取定额补助,具体如下:

(一)用于中小河流治理及重点县综合整治、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支出部分,采取因素法分配。其中,建设任务的权重占50%,以水利部、财政部确定的规划建设任务为依据;绩效因素的权重占50%,以财政部、水利部绩效评价结果或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等为依据。

(二)用于小型水库建设的支出部分,按照全国抗旱规划及有关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定额安排补助资金。

(三)用于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的支出部分,按照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目标管理、注重绩效的原则,采用项目法分配。

第六条采用项目法分配的资金,由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发布申报通知,明确项目申报主体、申报范围和申报条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统称省)水利、财政部门联合向水利部、财政部报送项目申请文件,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专员办审核驻地省级水利、财政部门报送的申报材料,提出审核意见和建议报送财政部。水利部综合考虑专员办意见,通过专家评审、集体决策、向社会公示等程序,择优确定项目,并参照相关项目补助标准提出资金分配方案报财政部。

第七条财政部会同水利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

第八条专项资金预算由财政部商水利部按法定程序下达。财政部应当在上年10月31日前将专项资金预计数提前下达省级财政部门,并于当年在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后90日内下达完毕。

安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水利部直属单位的专项资金,分别纳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部预算,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结转结余的资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

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的项目,地方采用先建后补方式开展项目建设的,可按照财预[2015]230号文件第三十七条的有关规定进行资金归垫。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属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财政部、水利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参考。

专员办按照工作职责和财政部要求,开展专项资金有关预算监管工作,重点核查专项资金的分解和落实、按项目法分配资金的申报资料等,并按照相關要求及时报送审核意见和建议。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自觉接受审计部门、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骗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及个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水利部负责解释。各省财政、水利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2016年4月8日起施行。《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1]156号)、《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671号)中有关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的内容同时废止。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下一篇:2024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竞赛考试试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