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班级质量分析

2024-05-01

八年级班级质量分析(精选8篇)

篇1:八年级班级质量分析

八年级五班期末考试班级质量分析

经过师生的努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就本次考试班级状况总结如下,便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往开来,迎头赶超,分析如下:

1、从整体情况分析(12个班):班级总评排第七,均分与第一相差34.7分。及格率差8%,优秀率差8%。

2、从各学科分析:语文全镇第三,英语第八,数学第三,物理第十一,思品第五,历史第八,地理第五,生物第十一。八科中除数学、思品、地理外,其余科目均在平均名次以下。

3、从学生层面分析:优秀生数量虽不差,但质量亟待提高,尖子生是软肋,无一人进入年级前10名,其中进步较为明显的有16人,尤其是马知遥、张智琦、佟卓、黄智超、张跃辉、徐战、王祯,分别在班内进步10-5个名次。有10人出现明显退步,特别是张义斌、鞠传正、田蕾、齐梦,成绩下降明显,班级整体成绩略微下降。

班级整体存在的问题

1.班级秩序虽稳定,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课上听讲、回答问题的思维不够积极、活跃,整体氛围较为沉闷、死气。

2.优等生竞争意识不是太强,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在班内起领头羊作用。

3.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复习,表现在自习课的利用率低下。

4、个别学生考前浮躁,有较重的厌学情绪。

5、少数学生在文明礼仪、一日常规方面起反作用。

下一步改进措施

1.结合优等生家长和各科任老师,分析优秀生不够优的原因,进一步为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提出更高要求,激活优等生,增强他们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培养班内领头羊,使其带动全班的学习氛围。

2.结合家长和各科任老师,帮助退步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差距。

3.挖掘后进生的潜力,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制定小目标

4.利用班会课,自习课, 英语课, 慢慢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讨论、学会展示与交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全班同学每人制定一张目标激励卡,放在自己的书桌上, 时时激励自己.目标激励卡

6、抓好细节,关注问题学生,以关爱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早恋生。

总之,期中考试已成为历史,全体师生要做的,就是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我们相信“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篇2:八年级班级质量分析

在开学初班级重温了《中学生行为规范》之后,学生们在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尊敬师长,见到老师主动问候;进出办公室说“报告”,俨然形成里一个有良好素质的集体。

初二(1)班的女生已成了整个年级一道靓丽的风景。班长王雪成熟稳重,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她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好帮手。班级有事发生是,她总能在班主任之前处理事情,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团支书兼副班长王蕊温文尔雅,办事认真细致,她也是我们的英语课代表,处事经常能得到英语老师的赞许。纪律委员余红梅严谨细致,为班级服务一丝不苟,在她的管理下,班级的上课纪律有了极大的改善,也确保了班级两操的尽然有序。还有我们的其他班干部,都是老师补课缺少的左膀右臂,有了她们,初二(1)班更加欣欣向荣了。

班级的主要问题出在几个男生身上,他们家长对他们没有很高的要求,导致学生不想学习,课间喜欢聚集在一起。希望在班委和老师的教育下,本学期能有一定的变化。希望他们在学习上也能有质的飞跃。

篇3:以读促写,提高八年级写作质量

1.从 “读”的主旨入手带动学生写作

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纳入都是精挑细选的, 每一篇文章的阅读和教学都不是单单让学生掌握一些字词句就可以, 其主旨或者是说文本中包含的思想情感态度也是其存在价值的体现。 在以读促写的过程中, 在挖掘读与写的结合点的过程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从阅读文本的主旨出发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 使学生在自主写作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 也为学生写作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阅读《背影》《我的母亲》这一群组时, 我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这群文本中的主旨, 即:体会亲情的伟大, 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 以及子女对父母的怀念之情。 为了让学生对这一主旨有更深刻的了解, 也为了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更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本中的中心思想, 也为了给学生的写作指明方向。 在群文阅读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对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自主思考, 并引导学生从这一主题出发, 自选角度进行写作。 这样的自主阅读、自主提炼主题的写作方式, 要比材料作文的效果好得多, 对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主题, 对学生写作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以读促写的过程中, 主旨的提炼与感受就成了读与写的“结合点”, 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2.从 “读”的写法入手带动学生写作

写作手法的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影响学生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但是, 在以往的写法教学中, 我们仅是在简单地教学生基本的概念, 常常会使理论与实际写作脱离开, 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 也不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所以,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析“写作手法”, 在经典的文本的辅助下自主理解每种写作手法的特点, 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作, 这样的结合不仅能够改变以往简单灌输式的教带来的枯燥, 而且有助于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

例如:以教材中的《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这一单元的阅读为例, 由于这一单元主要是对“人物”的描写, 不同的人物描写的角度不同, 所以, 在阅读时, 我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每一篇文章, 自主揣摩他们都是用怎样的描写手法来表达一个人物形象的。 比如:《阿长与 《山海经》》中, 作者借助欲扬先抑的手法描写, 其中进行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揣摩、自主理解, 之后, 引导学生将这样的描写方式应用到写作活动之中, 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同时, 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从 “读”的内容入手带动学生写作

所谓的从“读”的内容入手是指让学生对内容进行阅读, 之后, 借助“扩写”“续写”“改写”等方式进行写作,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 而且对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写”的平台,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例如:阅读《芦花荡》时, 我组织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续写”, 引导学生以文本中的“老头子、小女孩”等角度进行描写,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而且能够减少学生写的盲目性,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文本中的好词好句入手、 从作者的表达方式入手等, 这些都能有效成为读与写之间的结合点, 也将成为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 选择多种活动为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

摘要:八年级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要为初中一年级写作具体生动的记叙文继续打牢夯实基础, 又要为初中三年级写作简单的议论文做好铺垫, 以适应初三中考的需要。但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不论是哪个阶段的写作教学都是师生比较头痛的, 导致写作质量不高。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有意识地挖掘读书结合点, 通过组织多种活动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确保学生在阅读的推动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以读促写,初中语文,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篇4:八年级班级质量分析

一、认真钻研教材,总结教学规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为八年级语文的教学带来了全然不同的新版教材。面对八年级教材的重整与改编,教师应当有所心理准备,也应当以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进行应对。作为八年级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新版教材,要认真钻研教材,要洞察教材中所蕴含的先进理念与科学思想,要以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学标准进行教材内容的剖析与内涵的挖掘,要认真钻研教材中的各章、各节,深挖其中的知识联系与贯穿特点,并在生活素材及其他学科资源之间的有效整合下为学生提供与众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八年级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二、创设教学情境,再现课文实景

语文知识是对生活场景与情感的一种锤炼,是对生活中各种情景境界的一种感悟。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处理好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衔接,要将语文知识寓于生活情境之中,通过生活中生动、形象的情境资源进行语文课本内容的真实展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言与文字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领悟到生活的美好。例如,在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性情境:在这个变化超速的时代,学生是想生活在这个繁忙热闹的大都市,还是希望居住在娴静怡然的世外乡村呢?请大家踊跃地谈谈自己的想法。通过此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探求课本知识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快速地融入课文之中,让学生将自身置于桃花源之中,感受作者所写文章的大意与主旨。

三、开展合作探究,激发学习情感

在八年级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互动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交流环境下自主探究语文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外界刺激下达成内在情感的激发与感化。

总之,针对于八年级语文的教学,教师要始终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好“度”,掌握好学生发展的“度”,掌握好新课程标准的“度”,以此提升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实际性提升。

篇5:八年级英语质量分析

八年级英语质量分析报告

木瓜九年制学校 王慧宏

一、考情分析

我所带的八年级

(三)班,本次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39人,其中10人及格,均分为58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本次考试失分严重的题目是完成句子和作文。完成句子共20分,均分6分左右,有些同学甚至只得了0分。完成句子主要考察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记和词汇知识的运用。由于我最近九年级花费时间较多,八年级相对有些松懈,没有严格督促学生记忆单词,所以学生在完成句子上十分较严重。

至于作文,我每个单元教完之后都进行了该单元的作文教学课,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课上,我首先教会学生审题,审题得出两点信息,写作时需要用到的人称和时态。之后帮助学生整理关键词汇和句型,然后师生共同合作口述完成一次作文,我顺便将作文办事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将作文整理在笔记本上。之后我询问了学生意见,好学生说他们现在写作文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盲目了,至少心里有底了,中等生说会写一点了,但是语言的组织能力还是不够强,所以本次考试由于时间紧,导致这部分学生没有时间仔细写作文,作文分数不理想。

三、整改措施

一)、继续严格管理课堂。经常提调上课爱走神,说话的学生,要求他们认真做好笔记,跟上老师课程的进程。

篇6: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测试全班参考人数是32人,平均分为64分,合格人数是16人,占50%,不合格人数是.试题难度适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达到要求.但后进面较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代数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几何中要加强对看图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

二、改进措施:

1.抓好基础,搞好核心内容的教学

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能力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任何以过多的模仿练习为主要模式、剥夺学生自身的思考和活动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做法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学生的发展,对知识的掌握,经验的积累,乃至解题答题能力的提高,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身体力行之上,不做过多的模拟练习,应该有重点的做一些好的试卷,进行适度的联系。平时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3.继续加强几何证明问题的练习

几何教学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水平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八年级几何教学中,为了降低两极分化的严重性,我们应该从几何的入门工作做起,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画图、基本图形的性质、基本题型的做法,多做一些针对性强,知识容量丰富,开阔视野的题目,提高学生学习几何证明的兴趣,真正喜欢学习几何,变被动为主动,不要在几何部分丢分失分,或者少丢分失分,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篇7:一年级班级质量分析

一年级班级质量分析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人数一共9人,对于学校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大概都在五六岁左右,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全班学生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浪漫,喜欢玩,学习的能力,知识的接受能力程度也不一,有得孩子提前上学前班,有得孩子已经上过一年级了,已经初步认识了汉语拼音,会读拼音字母,能认读简单的汉字。有的学生对语文的了解不多,简单的加减法也存在难度。因此学生的只是程度也深浅不一。

篇8:八年级学生几何题目的错例分析

1选题缘由

本测试按照 《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 标准(2011年版)》将考查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3个维度,这3个维度所占比例约为5∶3.5∶1.5.由于3个地区所用教材版本不同,因此在选择考查内容时,综合了3个地区的相同知识点.试卷中共有15道图形与几何的题目,所考知识点依据表1.

从题目本身来说,有5道题目比较新颖,分别从生活实际、动态 变化、折叠等 角度出发,考查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情况.从数据中也发现,这5道题目的错误作答很有特点,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学习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因此,笔者选取下面5道题目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出改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2错例呈现与分析

例1某厂准备购进甲、乙两种颜色不同的布料生产一批形状如图1所示的桌布,其中阴影部分是 用甲布料,其余部分用 乙布料 (裁剪这两种布 料时,均不计余料).已知点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若生产这批桌布需要甲布料200m2,那么需要乙布料()m2.

(A)200(B)150(C)100(D)50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旨在让学生分析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的面积关系.学生只要掌握了中位线的性质,就能判断出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有80.3% 的学生选择正确选项A,有4.1% 的学生选择选项B,13.9% 的学生选择选项C,选择选项D的有1.3% ,还有0.4% 的学生未作答本题.从访谈可以看出,选择B和D的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及性质模糊不清,看到此题不会运用中位线的知识来进行解题.

错解C.

分析选项C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导致这个错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学生错误地将甲布料看做整块布料,将乙布料看成阴影部分,认为此题就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能正确判断出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但由于审题错误,得出100这个错误答案.

解决策略在访谈中可以发现,学生选C,多是因为粗心,未看清楚条件和结论.初中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形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如果所学 知识不系 统、不全面,就很容易在审题过程中因思维不周密而出现解题错误,也容易导致思维的片面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可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2如图2,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若重叠部分构成菱形,则重叠部分周长的最小值是___.

本题是一道体现图形转换思想的题目,综合考查了学生对菱形和正方形的区分与联系.周长的最小值为8,有45.7% 的学生得满分.有54.3% 的学生得0分.其中,有10.9%的学生答案是4,有38.1% 的为其他非典型错误答案,还有5.3% 的学生未作答本题.

错解4.

分析经访谈,该部分学生对于菱形和正方形的掌握比较到位,解题思路也比较清晰,但学生由于审题不清,将问题中重叠部分周长的最小值看作了重叠部分面积 的最小值.

解决策略根据上述错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做到不漏字、不添字,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仔细认真推敲,准确理解题意.

例3如图3,在一张三角形纸片ABC中,∠C=90°,∠B=45°,D,E分别是AC,AB的中点,现把纸片沿DE剪开.那么能拼成几种不同形状的四边形?()

(A)1(B)2(C)3(D)4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学生需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进行拼接,判断三角形ADE和四边形DEBC组合形成的图形中有几个是四边形.正确拼法如图4所示.

此外,还有学生拼成了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不符合题意.有54.8% 的学生此题得满分.错误选项中,选A的有4.2% ,选B的有37.3% ,3.6% 的学生选择D.

错解1B.

分析学生只拼出了两种图形,未把所有的找全.在访谈中发现一部分学生找出(2)和(3),忽视了(1).学生通过条件“D,E分别是AC,AB的中点”,拼出(2)和(3),但并未由此进一步得出DE是中位线,DE=DC,忽略了(1).一部分学生拼出(1)和(2),原因是(1)和(2)是对称图形,比较直观.还有少部分学生拼出(2)和(3).从这3种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不够熟练,在具体题目中不会灵活运用,遗漏一些重要的隐含信息.

解决策略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但知识与解题脱节的现象屡屡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习题以及实际问题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交流题目中的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隐含条件、判断考查知识点的能力.

错解2D.

分析有3.6% 的学生选 择错误选 项D,拼出了4种.访谈中存在一部分学生拼出4种或多于4种的情况,很明显学生忽略了题目中拼出四边形的限定条件.另外一部分学生做题取巧,认为正确答案往往是最多的一项.

解决策略这些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态度不认真的情况,他们对知识脉络比较清晰,能较好地运用知识来进行推理.但在解题过程中,忽略了题目中的限定条件.教师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数学态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产生.

例4在Rt△ABC中,∠ABC=90°,分别以3条边为斜边做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若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 别记为a,b,c,则a,b,c的关系是().

(A)a+b<c(B)a2+b2>c2

(C)a+b=c (D)a2+b2=c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进一步应用,有68.7% 的学生此 题得满分,有31.3% 的学生得0分.得0分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有4.2% 的学生选择了A,有19.3%的学生选择了B,有7.2% 的学生选择了C,有0.2% 的学生未作答本题.

错解1A.

分析学生混淆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

解决策略从本错例中可看出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对性质的本质差异模糊不清,对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不同性质的差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免在应用时出错.

错解2B.

分析经访谈,选择B选项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勾股定理求出3个外接等腰直角三角形各斜边的平方后,错误的将斜边的平方当作斜边来用.

解决策略该部分学生解题思路比较清晰,但存在不细致的问题,这与考生平常的做题习惯有关.在日常数学学习时,除了要让学生清楚习题本身所考察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做一做.因为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细致的品质.

错解3C.

分析经访谈,选择C选项的学生完全凭借其主观臆断,没有任何解题根据.

解决策略该部分学生对于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完全不清楚,思维混乱,只能主观猜测.针对这部分学生,要从最基础的部分———知识抓起,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其次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5如图6,第1个四边形为面积是1的筝形.依次连接该筝形各边中点得到第2个四边形,然后再依次连接这个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第3个四边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请回答下列各题:

(1)第2个四边形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

(2)第3个四边形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

(3)第10个、第11个四边形是什么图形?面积各是多少?

本题是在筝形的背景下,深入地考查了中位线的性质.筝形在课程标准中未作要求,学生在作答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题目中所给的筝形的定义,并结合中位线的性质,根据题目要求探索规律,才能正确解答题目.在分析学生的作答情况时发现,学生的错误答案主要表现为学生忽略所给筝形定义或对其理解错误、探索规律中出现问题等方面.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中位线性质判断图形并求出相应的面积.笔者对学生作答情况进行了编码、统计,约68.1% 的学生在第1、2问作答完全正确,而在错误作答中,约15.5% 的学生仅能正确判断图形,约3.9% 的学生只能正确求出面积.第3问完全回 答正确的 学生为38.8% .

错解1

分析部分学生将第2个四边形判断为平行四边形,这些学生仅利用了中位线的性质,未运用题目中所给筝形的概念得出进一步的结论.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考不深入、不全面,浅尝辄止,因此造成解答错误或答案不全面.然而,该部分学生在第2问中的解答是正确的,即将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连线形成的四边形判断为菱形,显然这些学生的推断是不合理的.访谈发现有些学生仅凭直观的题目图形呈现(题目的图形显示的更像是菱形),继而判断图形是菱形.他们在得出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存 在主观臆断、思维不严密的问题.

解决策略对题目的充分认识需要学生具有敏锐的数学眼光,识别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细致耐心的作题态度.此外,教师应培 养学生有 理有据地 思考,而非对题目进行主观臆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错解2

分析对于特殊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学生虽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接触,但转化为数学语言后学生就经常会混淆部分特殊四边形及其性质.在对图形作出加工后,学生如果思考不充分则很容易主观地增添或忽视部分条件和性质,从而做出错误判断.该题以学生不熟悉的筝形为背景,借助中位线,又涉及到矩形、菱形,因此对概念及性质理解掌握不到位的学生就会出现错误判断.类似的错解如学生在第1问中回答矩形、但在2问中回答为平行四边形,或在第1问中回答矩形、在第2问中回答为正方形等.

解决策略特殊四边形的特点、性质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虽然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特殊四边形,但教师仍要注重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帮助学生区分各图形,从而能灵活运用四边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错解3

分析该类学生在第1问中作答为正方形.由题目中的条件仅能推理得到第2个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邻边垂直的结论,这些学生却由此判断图形为正方形.一种原因是学生混淆了正方形与矩形的判定,另一种原因是学生对筝形的理解有误,只有当筝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相等时,该筝形的四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才会是正方形,然而这种筝形是筝形中的一个特例、没有代表性,学生可能误解了题目中给出的概念,有意或无意地添加了“筝形两对角线相等”的错误的条件,导致得出该类型错误.从学生作答可看出,该部分学生在第2问中仍作出了正确答案,而由正方形各边中点连接形成的四边形仍是正方形.经访谈,一些学生表示在此题中作出的第3个四边形形似菱形,因此得出图形为菱形.

解决策略该题目涉及到了学生比较陌生的概念,对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目造成了障碍.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会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应怀抱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妄加论断.

错解4

分析一些学生在第1问中答案为菱形,面积是1/4.通过统计发现这部分学生在第2问中的作答几乎均为矩形,面积是1/8,在第3问中回答为菱形与矩形.显然,这些学生忽略了或是误解了题目中“第1个图形是面积为1的筝形,依次连接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第2个四边形,然后再依次连接第2个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第3个四边形”的条件,错将第2个图形理解为第3个图形,导致在所有小问中都出现了错误.但是,由学生作答也可推断出该部分学生对筝形定义的理解及对中位线的掌握十分到位.

解决策略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题目所给条件,但对项数与项之间的对应比较混乱,从而造成答案错位.在探索此类题目中,找出对应关系是学生的一个易错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强调.

错解5

分析在本题的3个问题中,前两问学生要具体的求解出图形面积,第3问可根据对前两问的求解分析归纳出规律,以避免繁复的计算.在上面两种错误作答中,前者在归纳规律中出现错误,后者则在第2问中就省略了计算,而主观地对题目的规律进行猜想.两者均反映了学生未能透彻地理解题目中暗含的规律,对题目作出了浅显地主观猜测.

解决策略探索规律的题目需要有假设猜想,但首先要理解其中蕴含的变化趋势.在这类题目中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对 题目的分析,教师应提醒学生着重分析已知信息,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构思和猜想.

错解6

分析在错例中,还存在少数非典型的错误答案,如上例.该生能够判断出筝形四边中点连线形成的四边形为矩形、矩形四边中点连线形成的四边形为菱形,但他未正确理解题意,认为题目中要判断的图形就是几个图形相加,面积也用类似方法求出.

解决策略在数学学习中,每个人因不同的理解方式而选择不同的解题策略,从而得到不同的结论.理解方式是主观的,即使如此,教师仍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和转化数学语言的能力,进行合理的逻辑思考.

上一篇:小学生四年级的收获的作文600字左右下一篇:县关工委个人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