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队伍自查报告

2024-05-14

小学教师队伍自查报告(通用8篇)

篇1:小学教师队伍自查报告

xxx教师队伍建设

查 报

xxx

2016年11月27日

xxx教师队伍建设

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改革任务落实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成立了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自查工作方案,对校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地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校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xxx名学生。现有教师xxx人,共有xxx个班。

二、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情况

(一)组织与领导建设。

长期以来,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摆 在 了突 出 的 地 位。从实际出发,本着建立一支数量足、专业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且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和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校里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标准,对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统筹管理和指导,使全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经费与保障建设

1.不断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我校在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保障教师经济待遇的同时,投入经费解决了全校教师业务进修费用。

2.努力完善教职工工资管理体制。我校按照“全校统筹,优先拨付”的原则,努力完善教师工资管理体制,确保工资落实到位,统一工资标准、统一发放时间,全校没有发生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工资发放的具体形式为:教职工工资通过银行按时足额直接拨入教师个人账户。这种工资管理体制,有效制止了基础学校随意克扣教师工资的现象。

3.不断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按上级要求把培训经费列入了地方财政预算。

4.积极推进教师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我校已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按规定为每位教师缴纳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三)、制度与管理建设

1.近年来,我校认真按照核定的教职工编制,从严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切实加强教师编制管理。目前,我校小学教师核定编制为xxx人。实有编制xxx人,依然存在教师不够用的状况,特别是双语数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

2.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根据我校《关于开展“强化师德教育,争做师德标兵”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校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和师德师风整顿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强化责任意识。同时,围绕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在新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小学校长培训等培训中都把师德师风作为必修科目,开展了一系列的师德师风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3.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有效途径,我校根据县教育局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审查小组,统一负责教师资格申请人的审查工作,切实加强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经过严格认真的教师资格认定,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与任教学校类别、层次均相一致。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的相关信息,已经按照省市要求,将教师资格认定的数据、信息进行了存储,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切实落实教师“持证上岗”制度。

4.我们在抓校长队伍管理的过程中,严格班主任任职资格标准和专业标准,完善班主任选拔任用制度,把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作为选拔班主任的主要方式,突出成绩、注重品德,增加了选拔校长的严肃性和透明性。在教师的管理和使用上,我校根据“按需设岗、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用”的原则,对现任教师进行公开招聘,聘期一般为3年,聘任期满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续聘、缓聘和解聘。5.健全激励教师奖惩机制。

近年来,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并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每年新学期前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大会,并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注重教师奖励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从2015年开始在全校小学开展课程改革“四名工程”评选活动,每两年一届评选一批“名师、名班主任”,被评上的人员校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网上“晒课”“评优”活动,并且制定了《西华校“一师一优课”实施方案》,设立“一师一课”活动专项奖励,把活动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以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6.加大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我校每年都利用暑期、寒假对全校小学教师进行轮流培训,包括新课改培训、多媒体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等。另外,还大力鼓励教师通过参加函授、自学、继续教育,进修等形式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有效地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四)、培训机构建设

我校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制定了《xxx教师培养计划建设发展规划》的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具体措施予以保障,并将其纳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为校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三、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还有不少问题存在。

一是农村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流失比较严重。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交通不便,导致农村教师人心思走,队伍不稳定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特别是偏远的乡镇学校,优秀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十分困难。

二是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主要原因是教师编制按学生数核定,整体不缺编,但农村学校班额较小,导致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师队伍整体呈现出结构性缺编。目前,双语数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专业缺编,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我校机构编制管理,争取做到规范合理。一是严格执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确保小学机构编制与审批的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人员和领导职数相对应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的落实。二是做好校直部分学校超编教师的转岗工作。三是加强小学教师的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教师有序流动,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下乡支教,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2.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对在农村边远的乡镇任教的中小学教师提高工资或者加大各项补贴倾斜政策,并且给予合理的生活补助,稳定农村教师队伍。3.进一步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更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教育强校,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我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改革力度、剔除弊端、与时俱进、振奋精神,切实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为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

Xxx小学 2016年11月27日

篇2:小学教师队伍自查报告

按照省教政府《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我校成立了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并认真开展了对全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师队伍管理方面 概要说明:

为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为了教师的成长,我校的管理工作还体现在大力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关注教师的继续教育发展方面。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专业学习的心得体会或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和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培训。学校的这些要求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教师专业水平。令人欣喜的是,老师们不但欣然接受了这些要求,还养成了自觉投稿,积极参加各项竞赛的良好习惯。

学校还非常重视发挥制度对教师的激励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竞赛,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经验论文,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教师进修和培训,满足他们学习上的需要,组织工会活动,满足教师娱乐的需要。

对照自查:

(一)、教师的基本条件: 我校现有教职工28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13人,中专学历1人;职称结构为:中小学高级教师2人,中小学一级教师13人,中小学小学二级教师 13人。均具备合格学历和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教师健康,肢体健全。

(二)、教师的教育与培训。

1: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文化凝聚人心,用文化鼓舞士气。

2:教师培训有计划,效果好(1)、各项培训制度健全 为保证教师健康向上的成长,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各项制度。这些制度都激励教师参加各项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制定的,保证我校教师能够健康快速的成长。

(2)、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内容。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终身教育理念。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推进培养和培训的进程。同时,教师专业化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既要强调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同时也要努力满足教师个性发展、自我完善的价值需要。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教育素质的能力和水平。本学年的校本培训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是计算机全员培训。学校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题培训、技术指导。同时,老师们自觉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练,从而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所提高。学校还强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义、目的,要求所有的公开课都必须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否则,影响评价结果。平时上课能运用课件的内容要尽量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课后,进行教学反馈时,把课件的制作和运用当作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评议。

二是以各项竞赛和学习培训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年中,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竞赛和外出学习培训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坚持“一人参加,人人感悟;个人成长,全体获益”的原则,每一次组织教师参加竞赛和学习有意识,都要组织相应的教师成立支持小组,大家共同学习课标,新课程理念,共同策划、设计,解决有关问题等,活动结束后,还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进一步提高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外出学习培训归来后,不仅要写出书面的学习汇报,而且还要上培训学习的汇报课。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直接参与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带动了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学习,提高专业知识。

(三)教学管理方面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行政组统一要求,齐心协力,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按调整的《新课程设置方案》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教务处根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教师的常规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增强教师的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2、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教学工作。对于市级、县级组织的统一考试,我校教师认真分析,查找自身的不足,对“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形成了共识,因此,我校教师都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向课堂40分要质量。积极认真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现高效课堂。从备课上可以看出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由于课前准备得充分,课堂40分钟的教学得到了保障。在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得到较好的体现。

3、着力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训练抓起,抓纪律,抓常规,抓行为。全体教师都能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针,从文明礼仪、课堂纪律、学习习惯入手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等专业缺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下步打算、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我校将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着力造就一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推动全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全校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以法治教,从严治教的教育,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5-5-21

篇3:小学教师队伍自查报告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 湘政办发[2003]23号文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中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市州、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实施《湖南省2010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情况进行督导评估, 并作为衡量该地区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2006年9月30日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把“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列为了教育督导机构进行督导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贯彻落实相关教育法规、政策和文件会议精神, 笔者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效性开展了调查和思考。

一、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实效

我们年年在喊、年年在抓教师队伍建设, 按理说, 我们应该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今天的教师队伍应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可实事求是地说, 我们目前的师资队伍已经成为制约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瓶颈, 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实效,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表现更为明显。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指出,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贫困、学困、校困、师困, 前景贫困”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师困”。“师困”已成为农村教育中最危险的问题, 没有教师绝对办不了教育, 没有好的教师绝对办不了好的教育, 这是只要稍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人都应意识到的问题。笔者也对某县一个农村一类乡镇的师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教师数量隐性不足。全镇现有小学生3819人, 在编在岗小学教师195人, 平均每个教师不足20名学生;初中生2993人, 在编在岗初中教师202人, 平均每个教师不足15名学生。按国家编制标准衡量, 教师数量应略有盈余。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像做除法这么简单, 全镇共139个小学班级, 其中20人以下的班级有69个, 10人以下的班级有7个, 人数最少的班级只有7人, 而这些班级的课程一门也不能减少。加上国家新的课程计划,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 每周增设了两节外语课, 五年级到九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 这些工作也必须由老师来承担。因此, 教师数量显性看起来已经饱和, 但隐性不足依然存在。

二是小学教师年龄日趋老化。全镇小学教师195人, 最小的27岁1人, 28-30岁8人, 31至40岁42人, 41岁至50岁84人, 51岁以上60人, 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有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叫"爷爷奶奶教小学"。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接受生动活泼的教育。由于师生之间较大的年龄距离, 并且老教师的工作激情和追求、创新一般比不上年轻的教师, 加上相当一批优秀小学教师被选拔到初中任教, 小学教育的现状离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特别是一些教师的知识老化, 单论传授知识这一点, 也不是很合格的。

三是学科结构严重不合理。近几年, 教师的学历达标和提升应该是有成绩的, 全镇195名小学教师, 中师以上学历为192人, 其中大专104人, 学历合格率达98.5%, 高层次学历达53.3%;202名初中教师, 大专以上学历195人, 其中本科67人, 学历合格率达96.5%, 高层次学历达33.2%。这些数据表明教师的学历培训是上去了, 但通过分析一下教师的专业分布, 就会发现我们的学历培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全镇小学班级139个, 初中班级47个, 186个班要开音、体、美课, 而中师以上专业毕业的教师, 全镇体育3人, 美术1人, 音乐空缺;开英语的班级三至九年级全镇共137个班, 可中师以上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只有18人;全镇四所初中教学班级共47个 (七年级13个, 八年级16个, 九年级18个) , 而专科以上专业毕业的教师数学8人, 物理5人, 生化6人。这样的学科结构, 要全面落实国家的课程计划基本上只能落实在课表上, 学校必须动员相当多的老师放弃自己熟悉的专业, 去从事师资短缺学科的教学, 还会把有关课程作为搭料分摊给教师。虽然新课程倡导学科的整合, 但各学科有各自的特点, 整合也需要各学科一定的专业素养作为基础。据笔者了解, 许多课程名存实亡, 许多教师教学力不从心, 知识的灌输都很勉强, 更不用说培养个性特长了, 换句话说, “应试教育”都过不了关, 还说什么素质教育。

四是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如果正常的新陈代谢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笔者要谈的, 是那种削弱我们教师队伍的不稳定。首先表现在对事业的追求上, 笔者做过几次随机调查, 全镇只有近15%的教师把当老师当作一种事业来追求, 65%左右的教师把当老师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有20%左右的教师总在找机会跳槽, 通过考公务员、考研究生、找关系转行的途径与教师职业彻底拜拜。其次教师的身心健康很不乐观, 全镇不能正常上班的病号有近20人, 其中有5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再次表现在优秀教师的流失上, 近几年, 该镇每年有3-5名骨干老师被调走, 进入高中或城区初中学校, 这对于师资本来就很薄弱的单位来说, 犹如雪上加霜。

以上调查分析表明, 该镇的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基本上没什么实效, 从某个角度看, 还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窥一斑而见全豹, 这说明在教师队伍建设上, 该县缺乏科学发展观, 没有统筹好城乡之间、不同学段之间师资的协调发展, 依然在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二、增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效的思考与探索

教师永远是办好教育的最关键因素, 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事关教育振兴, 民族复兴, 事关“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基础教育要改革, 要持续发展, 必须走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这条内涵发展的道路。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城镇师资由于不断有农村优秀教师的加盟而日益优化。因此, 思考与探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 督导落实对农村的相关政策是增强实效的基础工程

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出台了许多好政策。国发[2003]1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 在核定编制时, 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 保证这些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各地要落实国家规定的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 应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地 (市) 、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教基[2005]9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也要求, 核定教师编制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 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 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 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湘发[2007]18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也指出, 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队伍薄弱状况。事实上, 湖南省已经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和特岗教师招聘录用工作, 等等。教育督导部门必须进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 确保这些惠农政策得以落实, 夯实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二) 唤起农村教师的工作激情是增强实效的根本保证

农村教师在我国教师群体中占着很大的比例, 他们中的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 体验着异乎寻常的艰辛和困难, 承受着异乎寻常的苦恼和困惑。工作的激情在这种状态下被消磨。没有激情就没有追求和创新。年龄老化并不可怕, 只要激情常在, 照样谱写人生辉煌。于漪老师70多岁高龄, 追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继续活跃在讲坛。霍懋征老师从教近60年, 做到了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 尽管现在已经80多岁, 但她每天依然工作近10个小时, 她要尽她所能, 继续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斯霞老师70多岁时, 还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帮孩子们甩长绳, 活出了94岁高龄的生命质量。

唤起教师的激情。一是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 决定了教师执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既然做了一位教师, 就要有一种崇高的育人使命感。二是要积极改善教师的生存环境。一些教师缺乏工作的激情, 主要问题是自己的生存环境太差。教师不是神, 更不是机器, 他们是人—平凡的普通的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的人, 他们同样需要享受、需要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说实话, 一些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和初中教师的生存环境太差。工作时间长, 压力大, 身体状况不佳, 福利待遇低, 居住条件差。一些老师一间几平方米的房间是五室合一, 要发挥办公室、卧室、厨房、餐厅、客厅的功能。而有些行业福利房换了一套又一套。教育不是创收单位, 教师生存环境的改造, 必须靠推行素质教育, 推行新课改, 必须靠政府加大投入。要使教师感到职业最光辉、无尚光荣, 永葆工作激情, 除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外, 还必须保证教师职业应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能够吸引全社会的人羡慕教师, 能够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中来, 而不是教师这山望着那山高。教师有了工作的激情, 一定会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境界, 而坚持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 推动校本培训是增强实效的主要渠道

校本培训是随着新课改热起来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教师的新方式, 它具有“为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等显著特征, 强调学校的自主培训和教师的主动自觉参与, 相对于传统单一的院校式教师培训具有便捷、经济、见效快、针对性强等特点。

农村学校实施校本培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调大办学规模。由于农村调整布局没到位, 相当一部分学校办学规模小, 班额不足, 全校只有1至5位老师, 基本上每人包一个班, 甚至一些老师包教2至3个年级, 互相听听课的时间都没有, 根本无法实施校本培训。因此, 县级区域必须花大力气、动真格统筹好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 调大学校的办学规模, 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首先保证教师有时间参加校本培训。

二要发挥“鲶鱼效应”。一个学校有了一定的办学规模, 有了足够数量的教师, 也并不完全能够启动校本培训。如果全体教师都像沙丁鱼一样甘于平庸, 满足现状, 学校就会像一潭死水一样平静, 教改的小涟漪都难得出现一个。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发挥"鲶鱼效应", 注意培养和配置一定数量的“鲶鱼”———学科带头人, 来带动和激活一个学校的教改工作。因此, 保证每个学校一定的优秀师资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要开发远程教育资源。目前, 农村大部分学校虽然配备了电脑, 但一般没加入互联网, 面对网上丰富的课程资源、教改资源、网上培训只能是望洋兴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各县级区域必须抓住有力时机, 加快现代远程教育步伐, 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平台。有些电影、电视剧如《阳光伙伴》《十八岁的天空》《恰同学少年》等就是活生生的教育学、心理学, 通过组织教师观看和讨论, 可以创新教师们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方法。

各县级区域和农村学校要为实施校本培训积极创造条件, 抓实抓到位, 让真正意义的校本培训在广大的农村学校安家落户, 开花结果。

(四) 注入新鲜血液是增强实效的有力手段

农村一些中小学, 由于学科结构不合理, 有些科目根本无法开课, 这些科目的师资也不是通过短期培训、强化培训能够解决的。这事关一代人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不能等, 不能拖, 必须向这些学校注入新鲜血液。

一是通过支教、示范性学校扶植薄弱学校等手段, 解决这些学校的短缺师资。二要适当招聘教师。不管县级财政再困难, 补充一定的师资是必要的。要千方百计把社会上拥有教师资格证、学历合格、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来, 要改变招聘的方式, 借鉴招考公务员的成功经验, 根据编制和学科结构情况, 把具体的招聘岗位安排到具体的学校, 改变过去那种招了老师但没有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的做法。

新鲜血液有可能挽救一个垂危病人的生命。补充的优秀师资可以迅速提升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的水平, 乃至提升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是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效的有力手段。

(五) 科学地引导学历提升等继续教育是增强实效的长效机制

学历合格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农村教师也非常重视自己的学历培训, 基本上具备了合格学历, 相当一部分老师取得了高层次学历。这是有目共睹的成绩, 但学历培训也存在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当多的农村教师有学历无学力, 有文凭没水平, 特别是与自己的学科教学没有多大关系和帮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速成式的学历培训含有不少的水份;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历培训缺乏引导, 学历培训纯粹是教师自己的事, 教师自己负担所有的培训费用, 可任意选择专业。教师一般不考虑教学需要, 哪些专业容易学一些, 就想当然选择哪些专业, 结果造成了有些科目专业教师过剩、有些科目专业教师严重短缺不合理、不协调的畸形学科结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国家和省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2010年, 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达80%。这意味着还有大量的学历培训工作要做。学历培训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 要以促进教师队伍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追求。师资培训单位要紧跟形势的发展, 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导好向, 学历培训和其他培训都要从教学需要出发, 培训之前, 要认真调查了解学校的需要和培训对象的需求, 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 先重点解决课程的操作性问题, 再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 各级政府必须保障相关的培训经费。让科学的学历培训等继续教育成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效的长效机制。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教育督导,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一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合格教师队伍不会遥远。

篇4:小学教师队伍自查报告

《上海是如何做的?》指出,上海市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教育体系之一,因为上海将科学的教育政策转化为优异的学习成果。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体系支撑,上海市15岁中学生连续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蝉联榜首。

世界银行高级教育专家梁晓燕说道:“上海市教育体系最突出的方面在于教师培养、支持和管理方式。教师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教师这一职业之所以受人尊敬,不仅在于可获得合理稳定的收入,还在于其教学有方,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上海市教师需要参加严格的岗前培训,上岗后仍需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平均要将1/3的工作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其余时间用于备课、批改作业、听课和其他专业发展活动。此外,教师还要接受考核,经过1年试用期,有明确的奖励机制和晋升空间。

上海市为提高薄弱学校绩效所采取的方式很有借鉴意义。在教育财政支持方面,市政府预留部分教育税重新分配,面向贫困和绩效较差的区。“学校委托管理”模式对薄弱学校提升绩效作用也十分显著。“委托管理”是由绩效优异与薄弱学校结对,给薄弱学校提供管理和专业支持,进行联合管理和教学,市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并没有停留在已获得的成绩上沾沾自喜,而是正在思考迎接新的挑战,在儿童社会情感健康程度、全球公民教育、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这些都是21世纪职场需求度很高的重要技能,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尤为重要。

篇5: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自查报告

我校在xx县教育局和xx镇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上级要求,我校成立了教师队伍建设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自查和迎检工作方案,并认真开展了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师德建设和教师管理情况。

我校将师德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师德档案,每学期开展一次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每学期初教职工结合工作岗位向学校呈报师风师德承诺书,学期末提交自查报告,学校每学期报送师德师风自查报告,经查我校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我校教师学历、年龄、职称、学科等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学历专科及以上达标率100%,中级职称教师达到50%。

(二)教师培训及经费使用情况。

制定“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五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校长和班主任全员参加专项培训,建立并落实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定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公用经费5%用于教师培训,本学年教师公需学科培训9人,中层干部培训1人,部室管理员培训8人次,班班通应用培训1人,新教师培训1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修引领培训8人,教育信息化培训3人,参与校长课题和教师小课题研究5人。

(三)新任教师管理和培养情况。

我校20XX年9月分配新任教师1名,郭金妮同志按时参加了在西安文理学院举办的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四)特岗教师管理和使用情况。我校无特岗教师。

(五)临聘幼儿教师管理和使用情况。我校无幼儿教师。

(六)大学区教师交流轮岗情况。我校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杨xx同志参与大学区教师交流轮岗,为期一年。

(七)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教师绩效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

(八)班主任津贴实施情况。由于经费紧张,学校没有发放班主任津贴。

(九)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情况。学校积极配合上级教育部门,落实乡村学校教师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340元,一季度发放一次。

(十)教师补充及在册教师上岗情况。20XX年度我校2名教师退休,补充1名新任教师,现有在册教师16名均按时上岗。由于教师编制不足,严重制约学校发展。

XXX小学

篇6:小学教师队伍自查报告

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关于2011年黄陂区“教师队伍建设年”实施方案,从春季至今,在不同的时段分别组织实施了不同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

年初,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局的“教师队伍建设年”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参照局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学校工作方案,并针对方案的实施进行了具体部署,使其各负其责,事事落实到位。

二、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制定了师德建设的工作计划,在实施计划时,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并落实到行动上,倡导“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通过学习老师思想素质普遍提高,如许华诚老师被评为街“十佳共产党员”,熊玉山老师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王世雄老师也加入中国共产党,三、六年级分别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学校还建立了健全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中,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三、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制定了老师培训计划,并依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而且保障了教师培训经费合理使用,对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的:一是鼓励教师自学;二是积极组织教师搞好校内的教研活动及学片的集体备课;三是利用暑期搞好样本培训;四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培训,如何双凤、郭维忠、熊玉山等教师分别在暑期参加了省、市、区的各类培训。

四、教师的规范管理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完成了老师岗位设置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城乡对口交流任务。

五、绩效工资落实

学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并依方案合理、公平、公正的核算出每个教师的绩效工资。保障并规范了教师的绩效工资的发放。

六、教师身心健康

学校落实了教师定期体检,并随时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并对特困教师进行了帮扶慰问,如对特困教师余香珍老师进行适当的帮扶和慰问。

七、教师队伍和谐发展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做好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引导

教师团结向上,并对教师提出了“信任、理解、支持”的六字要求,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八、创新管理机制和制度

篇7:XX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自查报告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成立了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自查和迎检工作方案,并认真开展了对全乡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情况

(一)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绩

1、统筹规划,合理配备教师资源。为促进我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在合理布局学校的基础上,截至目前,为我乡缺编学校补充特岗教师18人,基本上缓解了教师紧缺的问题。

2、强化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我们通过引进名师讲座、派出学习、“国培计划”培训,每年培训教师近百人次。通过学习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3、规范管理,严处违规违纪行为。为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县政府及教育和科技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对教师的日常管理、考勤、请假、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对教师小病大养、在编不在岗等现象进行了认真的清理。

(二)关于机构编制方面

我乡共有完全小学15所,点校3个,学生2369人,编制数189人,编内人员182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代课教师3人。

(三)关于教师福利待遇和培训经费方面

我乡小学岗位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设置,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由国家财政统一拨付,实行足额打卡发放。编内专任教师人均年平均工资约35920元,教师年均培训经费约56856元(生均公用经费的5%)。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第一学历偏低,师资力量薄弱,部分优秀教师被选拔到县城任教。

2、分布失衡,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主要原因是教师编制按学生数核定整体不缺编,但农村学校班额较小,有的学校每个班级不合一个教师,而且部分学科教师紧缺,导致结构性缺编。

3、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等专业缺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下步打算、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为加强我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我乡将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着力造就一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推动全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全乡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全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在全乡教师中开展以法治教,从严治教的教育,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8:小学教师队伍自查报告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是现今职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也是当今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概述

1.学习共同体含义解读

关于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人们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 “学习共同体是未来学校的理想状态”。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尚吕克·侬曦, 侬曦认为:共同体事实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共同体与其说是社会所冲刺或失手的固有有机关系, 不如说是社会建立以后所发生的问题”。 因此, 从哲学上说, 共同体只是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存在, 我们对学习共同体的追求是学校将来的发展取向。 第二, 有学者认为:“学习共同体就是为完成真实任务、问题, 学习者与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写作的一种学习方式。 ”此观点偏重教育学视角, 将学习共同体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 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 第三, “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的观点, 这是将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关系的主张, 其将共同体视为关系的结合, 从社会学视角考察学校的师生交往互动, 师生相互促成发展, 为共同的成长愿景而奋斗。 第四,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 (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 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这是将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组织的主张, 即学习共同体是教学的组织形式, 是传统班级组织的替代物, 尝试通过组织形式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这是以系统论为基础, 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角度进行阐释的。

2.学习共同体表现形式

根据共同体的内涵, 本文将学习共同体归纳为三种形态:一是学习的组织方式, 即组织结构, 如教师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项目组、博客圈。 作为教师主动研究的平台出现的学习共同体, 是由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构成的学研存在的组织。 二是学习的关系, 即精神的共同体, 如教师沙龙、协会 (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愿景) 等。 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一个必要特征就是要有共同愿景。 三是学习的理想理念, 即理想状态, 永恒追求, 如教师自我学习型团队。 团体学习的目的, 是让大家的思想和力量保持方向一致。 教师在自我学习团队中培养互相学习的风气, 团队成员共享并分析各自的经验、知识及观念。 教师团队是学校效能改善的核心, 是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平台①。

二、中职教师学习共同体现状分析

1.职业学校构建学习共同体意义

基于职业学校教师自愿参与下的专业学科教研共同体, 是解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术问题的组织, 它是非行政性的, 却又受学校行政支持的组织。 它是学校设定的教研组、备课组、学科中心组活动的有益补充, 与常态的基础性校本教研相辅相成。 建构企业专家、学校名师引领下的自主式的教研共同体, 旨在促进教研更加有的放矢。 在教研过程中, 教研共同体面对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 (教师面临的问题情境) 进行分析、探究, 通过对话、协商、合作解决问题, 产生与创造新知识、新理念。 因此它也是一种相互学习 (学会教学、学会研究、学会合作) 的过程, 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研共同体即“学习共同体”。

2.职业学校学习共同体现状调查

本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以××市4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主要采用问卷方法, 利用学校组织教师集体教研时发放的, 共发放问卷300份, 目前收回合格问卷270份, 有效率为90%。 对有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情况、教师的教学教研合作情况、学校的价值期待状况问题、 学校的成员相互支持状况及学校的成员共享实践情况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以便评估中职学校中建立学习共同体特征的程度, 每一个项目都划分了A-E的维度 (A=很少, B=较少, C=一般, D=较多, E=很多) :

关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情况: (1) 教师可以通过教代会或其他途径参与制定管理制度A25.19% , B25.93% , C28.52% , D16 . 67 , E3 . 7 % ; ( 2 ) 教师的建议会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A11.99%, B18.73%, C39.7%, D22.47%, E7.12%; (3) 学校专门召开教师会议对学校教育问题进行诊断和改进A10.74%, B19.26%, C28.15%, D27.04%, E14.81%; (4) 学校很重视教研组的制度建设和业务会议A6.3% , B17.41% , C28.52% , D34.44%, E13.33%; (5) 教师了解学校办学现状和重大改革政策A8.18%, B13.38%, C24.54%, D37.55%, E16.36%。 具体见图一:

关于教师的教学教研合作情况: (1) 教师所在的教研组就业务学习、 课堂教学和研究项目展开讨论A8.18%, B14.13%, C29.39%, D37.55%, E10.78%; (2) 学校有针对性安排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指导与培养A5.95% , B17.84% , C29.74% , D31.97%, E14.5%; (3) 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并纳入教师培养计划A18.22%, B21.19%, C29.39%, D22.68%, E8.55%; (4) 教师共同开发专业校本教材或精品课程建设A20.37% , B27.04%, C32.22%, D15.19%, E5.19%; (5) 学校领导是否有主持或共同参与教学教研课题A15.24% , B28.99% , C30.48% , D15.61%, E9.67%。 具体见图二:

关于学校的价值期待状况问题: (1) 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信心有归属感A11.44% , B14.39% , C31.37% , D33.21% , E9 . 59 % ; ( 2 ) 学校领导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A4 . 09 % , B14.13%, C21.14%, D34.94%, E19.7%; (3) 教师之间具有交流的渠道和交流的机会A5.93%, B16.3%, C30%, D35.93%, E11.85%; (4) 学生家长关心学校的发展A23.79%, B17.1%, C29%, D22.3%, E7.81% ; ( 5 ) 教师对学校发展规划积极建言献策A8.15% , B17.04%, C35.56%, D30.37%, E8.89%。 具体见图三:

关于学校的成员相互支持状况: (1) 教师和领导有足够的时间见面和讨论事务A9.96%, B21.77%, C32.84%, D25.83%, E9.59%; (2) 学校具有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和协调教师的组织和计划A18.66%, B23.88%, C33.58%, D18.28%, E5.6%; (3) 任课教师与班主任配合参与班级与学生管理A5.24%, B20.97%, C34.08%, D26.97%, E12.73%; (4) 教师有专门教研活动会议和论坛A6.34%, B20.9%, C26.49%, D35.07%, E11.19%; (5) 教师、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普遍的信任与尊重A4.89% , B17.29% , C31.2%, D33.08%, E13.53%。 具体见图四:

关于学校的成员共享实践情况: (1)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和相关企业实践交流A13.01%, B22.3%, C32.71%, D21.19%, E10.78%; (2) 教师有机会确定专业发展活动的主题A10.08%, B22.76%, C42.16%, D16.79%, E8.21%; (3) 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进行教师在职培训事宜A12.69% , B16.79% , C35.82%, D25.37%, E9.33%; (4) 学校建立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共享A15.67%, B26.12%, C29.85%, D19.78%, E8.58%; (5) 教师定期开设公开课和教研活动A7.46% , B4.85% , C14.93% , D50.75%, E22.01%。 具体见图五:

3.职业学校学习共同体状况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 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存在一系列问题, 诸如教师共同体的理念难以落实, 学校管理科层化、制度建设形式化、学校愿景虚无化、合作形式表面化、合作实践简单化、考核评价自由化, 等等, 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实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

学校科层化管理过于注重统一性和服从性, 过于突出行政领导的权威, 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其结果只能是引发和激化行政人员与教师队伍的摩擦。 在课题组走访的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校本教研这个学习共同体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以“生源是学校生命线”为指导思想, 工作重心在于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对于致力于校本研究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大多数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垂范作用仍感不足,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还不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不同角色、履行各种职责, 却难以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 也常困扰职业学校教师的价值观, 因而没有归属感。 由于工作中个人主义倾向、集体中人际关系淡漠, 没有共同愿景, 因此实施合作教研就形成表面化。

三、中职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重建

1.学习共同体学校领导角色变革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班子, 有什么样的班子就有什么样的教师”, 这些都是校长在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软实力的提升中起着思想引领作用的形象表述②。 学校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之一就是扁平化的组织设计, 这意味着决策权的下移, 即领导方式的转变。 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和决策者对教师团队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职学校领导应该充分注意时代对组织管理者做出的新要求, 及时转变领导方式和观念, 实行分布式领导和实施道德为本的管理, 建立教师共同愿景, 实现教师有效沟通, 实行教师人性关怀。

2.学习共同体学校教研方式变革

教师教研方式变革中专业引领是先导, 同伴互助是关键, 自我反思是基础。 专业引领的实质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榜样的引领, 其主体可以是教育专家, 也可以是有经验的教师、有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等。 即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专家 (研究人员、教研人员、专家教师) 给予必要的引领与协作, 教师与专家之间构成协作共同体,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伴互助是同学科、同年级、同学校、同区域 (地域) 的同伴之间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的机制。 学校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 通过在校本教研中的对话、交流、协作及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等形式, 实现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共同发展, 并实现学校的知识管理, 提高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 自我反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检讨”, 它是对观念、行为、目标设定、实施、教育智慧等方面内容的反思。 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即将难以明确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诀窍、直觉、灵感、心智模式等外显, 成为有价值的教学实践知识, 这在传统教研中很少提及。 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研究性学习之路的重要学习方式, 是教师由经验丰富的教书匠走向研究型教师乃至教学专家必须经历的基础环节。

3.学习共同体学校保障机制变革

学校行政保障机制变革应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资源保障、组织机制、激励机制、运作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校长作为学校学习共同体的保障者, 是指校长要督建学校学习共同体的内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构, 明确学校教研室的职能、工作流程和主要工作任务, 促进学校科研与教研的整合, 加强教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为学校学习共同体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从而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 学校要成为一个整合分散资源的共同体, 一个真正以教学为中心, 全体教师为之奋斗的学习共同体③。 学校至少要从人、财、物、三方面提供资源保障。 教师学习共同体必须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 有效的组织形式必须改进教研组, 把那种过于行政式的、强调教学规范的组织内涵转化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 即“教师团队”。 健全学校制度, 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制定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比方案等。 通过这些制度实施于教师学习共同体, 充分体现其导向性和激励性, 使教师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乃至自我超越, 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包括教师之间的合作叙事、课例研究、网络教研等。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是以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以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 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注重教师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充分联系教师的工作实际, 使教师有话可说, 并使其在与同事交流、共享经验的过程之中, 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学习共同体”移植到学习研究领域的时间并不长, 但它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主要内容, 在实践中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 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总结了许多优秀的培育和维持方法, 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它的教育价值已凸显, 作用范围日益广泛。 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反映了我们对教育认识的更深入的变化。 在学习共同体中, 一个核心的观念是提高共同体的集体认识, 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效率, 这种文化观念强调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培养型的事业, 就这种意义而言, 学习正在变成一个实践共同体④。

总之, 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模式, 对整个学校内教师间合作,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益处。 只有转变观念, 并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明确要求, 才能真正形成共同体, 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促进教师迅速提高专业能力。

摘要:随着中央一系列大力扶持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角已吹响。职业学校要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实行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所在。本文从分析调查问卷入手, 阐述了现今职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从而指出了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

[3]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4]李梦卿, 张碧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年2月下.

[5]全守杰.“学习共同体”研究述评[J].现代企业教育, 2007年7月下期.

[6]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7]谌启标.有效学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73-174.

[8]尚茹.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新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1) .

上一篇:赴外地学校听课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医学生的个人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