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

2024-04-27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通用5篇)

篇1: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

八年级上册冀少版生物提纲

一、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动物的分类

2、识别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常见动物

鱼类:中华鲟 海马 黄鳝

无脊椎动物:海葵 海蜇 章鱼 鱿鱼

3、鱼类的主要特征

① 靠鱼鳍和尾部摆动的协调作用游泳

② 能在水中呼吸。用腮呼吸

③ 鱼体表有鳞,外形呈梭形,能减少游泳阻力

④ 鱼体分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

4、鱼鳃为鲜红色,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经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陆地环境无水,无浮力,气态氧,不易隐蔽)

①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以便觅食和避敌。

③除蚯蚓外,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位于体内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

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

3、蚯蚓的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变温动物。

4、蚯蚓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5、大雨过后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呼吸。

6、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鸟也有)

7、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三)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可以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

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③胸肌发达。④胸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

⑤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快(提供充足的能量),排便及时。(减轻体重)

⑥循环系统发达: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有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运输营养和氧气的能力强。所以鸟体温高而恒定。

⑦呼吸系统发达:有气囊可辅助呼吸,与肺构成双重呼吸,可提供充足的氧气。

2、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分布广泛,是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3、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是3对足和2对翅。

4、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昆虫是用气管呼吸

6、节肢动物的特点是:

①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② 体表有外骨骼,

③ 足和触角分节。

蜘蛛、蜈蚣、虾、蟹等不是昆虫。但它们与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有足)

7、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为成体,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

8、爬行动物有:鳄鱼、乌龟、甲鱼、蛇等

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的行为:孔雀开屏 仙鹤起舞 大雁南飞 蜜蜂采蜜

不是动物的行为有:肠胃的蠕动 心脏的跳动 血液的流动

2、动物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一) 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每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课本P30 图V-1617)

4、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叫做脱臼。

5、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供应能量。

五、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如蜻蜓点水、孔雀开屏、青蛙冬眠等都是动物的行为;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幼蛙捕食昆虫、菜青虫总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等。

3、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动物学会绕道取食。

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5、有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有蚂蚁群体、狮子群体、狒狒群体、蜜蜂群体等

6、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蚂蚁是靠气味来传递信息,蜜蜂是靠跳舞来传递信息。

7、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诱杀农业害虫。

8、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的是:

① 找到菜青虫的卵后要进行隔离饲养,隔离饲养的原因。

② 选择含特殊挥发油的植物的叶片较好如:芹菜、莴苣、莴笋叶等,不要选择有毛或带刺的叶子如:玉米、甘蔗叶等

六、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生态系统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所以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4、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如“x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x以产生分泌出人们需要的某种物质”。可节省建厂房和买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6、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例如::宇航员穿的“抗荷服”(模仿长颈鹿)、冷光灯(模仿萤火虫)、雷达(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薄壳建筑(模仿乌龟的背甲)、智能机器人。

七、细菌和真菌 (它们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异养)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菌落 大小 颜色 形状

细菌 较小 白色 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霉菌 较大 有红、绿、黄、褐、等 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

2.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P56-57)

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7.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它的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8.细菌靠细胞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9.真菌既有单细胞(如酵母菌)的;又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木耳等),它们的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真菌是通过产生孢子繁殖的。

10.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细胞结构 细 菌 真 菌 植 物 动 物

细胞壁 √ √ √ ×

细胞膜 √ √ √ √

细胞质 √ √ √ √

细胞核 × √ √ √

叶绿体 × × √ ×

八、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1、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致人畜患病。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手足癣、小麦叶锈病 。

③与动植物共生。◇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帮助植物固氮,增加土壤肥力;◇草食动物与胃肠内分解植物纤维的细菌共生;

◇人的肠道中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2、制作发酵食品:

酵母菌(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可酿酒、制作馒头面包。

3、抗生素是一些真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如青霉菌可产生青霉素。(长有“绿毛”的浆糊可防止伤口发炎。)

九、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1、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分类的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植物分类主要观察形态结构。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3、动物分类依据外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5、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同种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6、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界当中的生物种类最多,共同特征最少。

7、生物多样性内涵: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8、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9、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我国是 “x植物的故乡”。是x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11、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

1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遭到破坏。

13、我国珍稀爬行动物“活化石”扬子鳄;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是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

1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5、我国已建立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如何快速背诵初中生物知识点

纲要记忆法

初中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联想记忆法

根据初中生物学科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怎么学习初中生物

会听课

听课的时候不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要做到眼到、耳到、脑到、手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老师讲课尤其是讲新课的时候,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

善阅读

读是学习最基本的一种学习方法,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阅读时可以用下面这几种方法:

借助提纲导读:可以将要学习的内容事先精心准备阅读提纲,这个提纲可以根据课后习题来列,然后以此有目的的阅读相关课文,以便抓住重点,使自己读有所得。

联系实际阅读:联系实际问题,阅读与思考相结合,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抓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级→高级、水生→陆生的进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果觉得以上内容不够详细,可以点击查看初中生物学习方法相关文章,了解更多!

篇2: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主要突破口,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以学生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四、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班的生物教学,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五、具体措施

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切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

5、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篇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1859年世界的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 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3) 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4) 由猿到人进化关键的第一步是直立行走,后由于语言的产生终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

5)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发生改变:臂行 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赤身x懂得御寒、遮羞。

2、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性器官)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3)一个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4)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睾丸 精子 输卵管 输卵管 子宫内膜 子宫 分娩

+ 受精卵 胚乳 胚胎 胎儿 婴儿

卵巢 卵细胞 结合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分化 继续发育

5)胚胎的营养: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8周成胎儿(出现人形)40周(280天)分娩

3、青春期——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3、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

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卫生保健:(课本16页)

4、计划生育的目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课本26页表2)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

维生素C: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能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无机盐: 如: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4)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通过乳化作用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 (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消化液的含量最多。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物质)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 毛的毛细血管吸收。被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

2)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2)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3)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初中生物必备学习方法

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对比记忆法

在初中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初一的生物应该怎样才能学好

1.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生物知识跟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喝完一包奶后,我便会想,其中的糖、脂肪、蛋白质都会在体内经过怎样的变化。看到花的叶子黄了,我会想想到底是缺少了哪种矿物质元素。如果忘记了,你便可以及时地看书回忆,这样又就巩固了知识。 学习生物科学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意义是事情。

2.先记忆,后理解

同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 X 和加减乘除运算,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既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3.离不开做题

篇4: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起源森林古猿。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用制造工具:不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4)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5、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篇5: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2008考点)

一、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2008考点)

1、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2008考点)

三、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2008考点)

一、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根的结构(2008考点)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水分的运输途径(2008考点)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叶片的结构(2008考点)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2008考点)

1、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上一篇: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下一篇:满意度调查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