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安妮日记》有感叙事作文

2024-04-21

读《安妮日记》有感叙事作文(通用18篇)

篇1:读《安妮日记》有感叙事作文

有一本书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

。这本书就是――《安妮日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压迫日益加剧。安妮·弗兰克随家人躲藏到了父亲公司的秘密小屋里,同在的人还有父亲的朋友温达安一家人,随后又来了一位医生杜瑟尔。

一家人就开始了躲藏隐蔽的生活。8个人在秘密小屋里生活了长达25个月之久,

 

通过日记,我看到了安妮是一位心地善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因为战争,让这位有梦想的安妮死在了德国人手里,每人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而她在这样的困境下写出了这样一本书。

我永远不会忘记安妮,透过文字我所能感受到她的丝丝天真和甜美的

读《雷锋日记》有感作文

读《雷锋的日记》有感 在三月学雷锋月里,“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这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又响起来了。听着这首歌,不由自主的又拿起了那本《雷锋日记》。虽然看了多遍,但每次看都深有感触。从这本书中我知道雷锋出生在1940年简家村的一个冬天,他一生从事革命事业,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人民。他曾经说过: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叔叔多么伟大呀!我还知道了雷锋叔叔是那么的尽职尽责,他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可是他却做到了自己的本分,坚守着自己生活的岗位,彻底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光荣的,是有价值的。雷锋叔叔 艰苦朴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衣服破了,他会把它补好再穿,部队里发的日常用品也很少领,自己够用就行了。和他相比,我们实在惭愧,衣服破了就丢,鞋子旧了就换,书本脏了就扔,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不懂得珍惜,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想过这些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格外珍惜。雷锋叔叔那默默奉献,忘我劳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为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位英雄而自豪! 南京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五(二)班 袁馨雨

篇2:读《安妮日记》有感叙事作文

“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你能相信这是出于以为13岁女孩之手的文字么?如果是现在当然不相信,但请把时间调到二战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写出这样既忧郁又向上的文字应该是合乎情理的吧。

这就是安妮?弗兰克,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名闻遐迩.15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是的,安妮在她的日记里倾诉这一切:对母亲的不满,对父亲的敬佩,对彼得的爱意,对胜利的希望。有消极也有积极,有恐惧也有欢乐。日记里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安妮。常有人说小孩子怎么会有消极的一面,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常有人将自己的文章写的很假,并没有"我笔写我心”.而安妮的日记将一个少女的烦恼都实话说了出来,这让我不禁又许多共鸣之处,即使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年代里.

本书大致讲了安妮一家为了逃避德国人把犹太人送往集中营的惨剧,逃到了她父亲公司楼顶的密室里,在那里度过了2年多的时间.与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凡达一家和一位牙医.在那个密室里,白天不能说话因为下面是在工作的德国人,而且始终不能拉窗帘.晚上只能靠听收音机来了解外面的情况.炮声不断,随时都可能被德军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却在日记里仍表现出对战胜的希望,这是我所敬佩的!

同时安妮在日记里阐述着自己对彼得的爱意,这是每个少女都会有的青春期的懵懂.彼得是凡达夫妇的儿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在安妮受不了母亲的封建思想是就会去找彼得获得思想上的宽慰.

在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充满可怕的,因为日记搁笔的那一天就是安妮一家被发现送往集中营的那一天.不知道安妮在那里受了多少的虐待……总之从她在密室的日记中也大可看出战争的残忍.从此我比从前更迫切的渴望世界和平!哼,可恶的希特勒,那个连一只老鼠死了都会掉眼泪的人竟对自己对犹太人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感觉的人也配在这世界上存活过吗?如果当初隆美尔暗杀死了希特勒,那么百姓的苦难也会提前收尾!

“密室里一阵强烈的骚动,大家苦盼已久、谈了又谈但似乎美好得太像童话的解放,真的变成现实了吗?今年,1944年,会给我们带来胜利吗?我们还不知道。不过,希望已经在我们心中复活了,这股希望给了我们新的勇气,使我们再一次坚强起来。我们必须勇敢地忍受这所有的恐惧、穷困和苦难,现在我们关键是要保持镇静和坚定。现在比以往更需要咬紧牙关不叫苦。”这是安妮日记里的一小篇,让我看了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我想正如安妮面对困难那样,再坏的事情,再不安的过程也总有结束的时候.

安妮弗兰克,她给了我充满信心活下去的动力,给了我阳光,给了我少女的共鸣!

松江一中

篇3:读《安妮日记》有感叙事作文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就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者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单元”)

坚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的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玛丽。我相信,凡是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坚强、乐观的小姑娘安妮所感动。

《绿山墙的安妮》写的是主人公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人领养。她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了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敬重。然而,由于酷爱想象以及“爱美之心”,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下,安妮渐渐变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

坚强便是安妮骨子里折射出的光。高尔基说过:“生活愈艰难,我愈感觉到自己更艰强,甚至也更聪明。”确实如此,小安妮是个孤女,她很贫困,遇到了许多挫折,但她挺起弱小的身躯,坚强地面对。小安妮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她坚强乐观,纯真善良,她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现实生活中,像安妮这样坚强的人也有不少。约翰森出身贫寒,八年级毕业后,他母亲为整整50名工人洗衣、做饭才凑足了他上大学的学费。再后来约翰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了,他用家具贷款,创办了一份杂志,当他的经营陷入困境的时候,他在母亲的鼓励下渡过了难关,成了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

王军霞小时候发育得很慢,三四岁时瘦得皮包骨,弱不禁风,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但她每天跑着上学,一天下来整整跑16公里,练就了“飞毛腿”,她在一次田径选拔赛中夺了冠军,被王世忠教练选中,开始正规训练。终于在努力拼搏下,她打破了保持十三年之久的世界纪录,成为一代田径名将。

《绿山墙的安妮》告诉我:要热爱生活,坚强、乐观地去面对磨难;命运全在搏击,奋斗才有希望。

(指导教师:王纪金)

教师点评

篇4:读《狂人日记》有感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实在太令人毛骨悚然了。”在“狂人”臆想的世界里,他看到的是在封建礼教地束缚下,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残害,人吃人的恐怖世界,他认识到,原来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教给人们的实质,其实就是“吃人”二字。“狂人”所看到的“仁义道德”,是封建礼教下的道德,而他已经觉醒的民主意识让他看到封建思想中极力提倡与膜拜的道德,其实是活生生的“吃人”。

现在看来,“狂人”其实说的并不只是主人公本身,而是生活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里,在封建思想的压迫下,人性逐渐觉醒的国民。文章最后说:“救救孩子。”多么微弱、悲壮又无奈的呐喊,救救孩子,救救下一代吧,被侵蚀的思想和头脑,到你们就停止吧,让封建社会的假仁义、假道德侵害到你们这一代就停止吧,别让下一代的孩子们还像你们一样。

生存的意义是打破这种局面?还是苟且偷生,沦为这个年代的战利品?还是力挽狂澜,用生命的薄弱去挑战时代的高度?那无疑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被时代缴获,被命运折磨,忍受莫大的耻辱,最后酿造一幕幕悲剧!将灰色的天空染上鲜红的血迹,以唤醒支撑灵魂的血液,忘却坚持生命的理由。被灌以污水的幼苗,被摘取花瓣的蓓蕾,变得扭曲,变得丑陋。被侵蚀过的肉体,留下蛆的痕迹;被打碎过的内心,留下玻璃的足迹。

《狂人日记》让我明白了不要墨守成规,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我们应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的新规则。

篇5:读《安妮日记》有感

——和平的鸟儿

《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原来是一朵绽放在阳光下的小花,她终日享受阳光般的温暖和亲人、社会的呵护。可是没想到,她13岁那年,希特勒决定大肆屠杀犹太人。因为安妮一家也是犹太人,所以他们只好迁居到她爸爸公司的第三层去住。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环境中,没想到这一住就是两年多。

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在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她活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最柔软的那个角落,有她在,人类寒冷的时候会看见篝火,有她在,人类沮丧的时候会看见星光,有她在,人类绝望的时候会看见朝阳。

篇6:读《安妮日记》有感

读《安妮日记》有感1

我把《安妮日记》读完了,我今天不写希特勒和犹太人,而来写写里面的快乐小天使——安妮,读《安妮日记》有感300字。她实在令我无法忘怀,她那灿烂的笑让我难忘,她与母亲的吵闹令我难忘,她悲伤时的痛哭更加令我难忘......

我总觉得她跟我的脾气一摸一样,)都喜欢大吵大闹,(当然也跟我一样喜欢和爸爸妈妈顶嘴,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我每天快快乐乐的生活心情都能那么好。而她却每天都愁眉苦脸的一点也不快乐,我读书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她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的话那会不会是另一个我呢?这个问题我始终想不明白。可是我知道我就是我没有一个人可以代替。当然我不会为了这个问题而每天愁眉苦脸,你肯定仍然是会看到每天快乐的我哦!

每个人都是个天使只要做好真正的自己,不去为了学习而痛苦、不去为了问题而悲伤、不去为了亲人而长吁短叹,记住只有做好真正的自己,生命才会更加精彩!

读《安妮日记》有感2

一翻开书,读完前言,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的心里也特别酸楚。前言主要讲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全面推行独裁统治,猖狂迫害犹太人。安妮就是其中一个犹太人,于是他们一家在那一年夏天逃往荷兰,落脚于阿姆斯特丹,住在她爸爸公司里的秘密后屋。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写的就是在秘密后屋里的生活。(从第11篇到最后一篇)

看第三篇日记的时候,我就特别同情当时还活着的安妮。1938年那次大屠杀发生后,她年迈的外婆只好投奔她们家,两位舅舅逃亡美国。1940年5月以后,他们的好日子迅速消失了:先是德军杀向荷兰,然后是荷兰军队投降,接着是德国人占领,从此他们的苦难就真正临头了。迫害犹太人的法令一个接一个迅速出笼,什么犹太人必须戴一个黄星标记啊,犹太人一到晚上8点钟便禁止犹太人出门,甚至连坐在他们自家的花园里也不行。 1942年安妮的外婆去世了。虽然我的外公也去世了,但如果拿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去跟安妮那时的条件比的话,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可是在那种条件下,安妮依然坚强地活了两年。而我,一点点苦都承受不了,更何况在那种情况呢?我觉得我要向安妮学习,学习她的坚强,乐观……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读《安妮日记》有感3

去年暑假,我读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记》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安妮·弗兰克曾被世界人民称作——永远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十三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日记》这部电影,造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安妮·弗兰克在写完《安妮日记》这本书后,留下了一句话,她说:“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到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本书令人的泪水流个不停,但却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读《安妮日记》有感4

读《安妮日记》让人感到犹太人生存的艰苦,还能感到德国那个盖世太保当时抓犹太人的狠,我常想:这个盖世太保为什么要抓犹太人呢?难道犹太人对这个世界有害吗?

《安妮日记》主要讲了安妮一家因为盖世太保抓捕而逃到她们爸爸公司里,过起了密室生活,随后又有许多人加入了密室生活。读了这一本书我感触很深,安妮她们那个时代是艰苦的,同时让人们觉得那个盖世太保实在是太坏了,所以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安妮的一生也是痛苦的,没有在盖世太保的手下死亡,却在15岁时得了伤寒而死亡。不过在之前那些痛苦的经历,她还是乐观面对生活。不像我,有时候遇到一点困难就哭泣,而她竟然躲过了盖世太保的杀劫,她让我感到敬佩!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要乐观面对生活!

评:你含着真慎认真阅读,感悟了读物,因而有了真切的感受。把感受写丰满点,更理想。介绍读物紧扣人物的“苦”,反衬自己的生活“甜”,正反一对比,突出珍惜现在美好生活、乐观面对生活的中心。

读《安妮日记》有感5

宁静的盛午,我又一次翻阅起这本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安妮日记》。

这本书用日记反映生活,表达的却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安妮佛兰克是个犹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德国,她的父亲奥托佛兰克经营着一家公司。家中有姐姐玛戈和妈妈艾蒂丝。一家人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直到法西斯执政后对犹太人的残酷迫杀才使得安妮一家移居荷兰。1942年6月12日时,安妮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一本日记本,并取名吉蒂。这时,法西斯又侵占了荷兰,安妮一家被迫隐居在爸爸公司大楼后隐蔽房子里,(在这本书中称密室)开始了他们一家人的密室生活。

1944年8月4日,密室遭人举报而被逮捕,被关进了集中营。最后只有爸爸一个人活着走出了集中营,爸爸出营后,一直传扬女儿的日记,让全世界人共享!

安妮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她在心中永远呼吁着:“罪恶的战争,永远的安息吧!我们呼吁和平,我们渴望一个平静而美丽的`世界!”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何不呼吁世界永远停止战争呢?

读《安妮日记》有感6

《安妮日记》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犹太少女在战争中发生的事情。

安妮出生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德国已经侵占了荷兰,安妮一家和彼得一家还有杜瑟尔医生躲进了公司内的密室,来逃避危险,他们在密室的生活非常艰苦,为了不让警察发现,窗户全部钉上,白天不能有一点响声,他们的一点食品都是公司内部的员工偷偷提供的,他们的生活是极其的枯燥和烦闷的,这里没有阳光没有快乐只有饥饿、恐惧和病痛不断的折磨着他们,不停的轰炸也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他们的处境非常危险。他们居然能在这么艰苦、这么危险的条件下仍然敢于面对现实生活,对生活充满着信心。而我平时遇到一点困难就不敢面对了。

我应该好好学习学习他们这坚强不屈、敢于面对现实的精神。

读《安妮日记》有感7

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我受益匪浅。和安妮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安妮日记》是从犹太小女孩安妮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啊姆斯特母。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漫长的25个月内,她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面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问题,让她展现出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阅读和学习的人生态度,永远满怀着理想,身处逆境不气馁,不屈服。

看了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以前生活的艰辛和生活在战争时代孩子的心情,还让我懂得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好好的珍惜眼前这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学习安妮善于思考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这本书可以读到历史,战争,种族迫害,还可以读到期盼,成长与困惑。最重要的是:愿安妮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伴我们快乐的成长。

感谢安妮·弗兰克写的《安妮日记》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我真喜欢《安妮日记》这本书。

我合书沉思,不禁思绪万千。

读《安妮日记》有感8

一位坚强、乐观的犹太少女,她只享受了的花季少女时光,只有在这十三年里,她在享受着与别的女孩一样,分享着读书、交友、运动的乐趣。只有在这十三年里她是自由、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1933年德国开始疯狂的迫害人。安妮全家移民荷兰。不久德国占领了荷兰,无奈之下,安妮她们一家全部躲进父亲的工作的大楼旁边的密室里。就这样。安妮她度过了自己花季时光。不久后,凡·丹夫夫妇和他的儿子彼得一起也搬进了那间密室里。安妮她以纯真的笔墨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1944年,因被人出卖,密室里的八个人都被关进了集中营,安妮和玛戈因被染上斑疹伤寒而死亡。安妮的妈妈饥寒交迫而亡。凡·丹夫夫妇被送往毒气室而死亡。只有安妮的父亲活着走出了集中营。

一个花季少女,竟受到了这样的迫害。真是非常可怜!

读《安妮日记》有感9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这本书记叙了在荷兰被德国r占领的两年中,13岁的犹太少女安妮一家躲进狭小的密室中,他们犹如坐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脚下是滚烫的岩浆,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愤怒、恐惧、绝望、悲伤、甚至濒临崩溃,就是在这样一个极端与特殊的环境下,安妮从没有绝望!坚持学习写日记,记录了周围环境、人与事对自己的考验、磨砺和成长的经历。她盼望世界和平,自己能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她用她的坚强快乐去鼓舞身边那些绝望到极点的大人们,使他们重燃信心和勇气。

也许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而怨天尤人,安妮的故事会给我们启迪和激励。她那种历经磨难而乐观向上的态度,身处绝境却不放弃希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

读《安妮日记》有感10

有一本书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战争的残酷。这本书就是——《安妮日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纳粹对犹太人的压迫日益加剧。安妮·弗兰克随家人躲藏到了父亲公司的秘密小屋里,同在的人还有父亲的朋友温达安一家人,随后又来了一位医生杜瑟尔。

一家人就开始了躲藏隐蔽的生活。8个人在秘密小屋里生活了长达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有任何响动,包括上则所,否则就会被人发现,只有晚上才能偶尔打破禁忌。

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笔触、用她要做一个作家的梦想,记录下来了她狭小的秘密小屋每天所做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思考战争、历史和“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

通过日记,我看到了安妮是一位心地善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因为战争,让这位有梦想的安妮死在了德国人手里,每人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而她在这样的困境下写出了这样一本书。

我永远不会忘记安妮,透过文字我所能感受到她的丝丝天真和甜美的理想,她在黑暗之中的亮光、笑容,将一直温暖着我!

读《安妮日记》有感11

读了《安妮日记》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战争时候的事。人类花了大量的物资发起战争,可是让我不懂的是花那么多的钱,为什么不捐给医学研究者、艺术家和穷人?为什么有些人在挨饿,世界上其他的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

我们苦心建设的房子,精心栽培的植物都被摧毁、砍倒,然后又被侵略者又建起、种植。

战争有什么意义,战争让那些孩子的父亲,母亲的孩子,都因为战争让他们没有了亲人,使他们过上了不圆满的生活。

虽然现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平静了,但是在地球别的地方,仍有战争,使一个个圆满的家庭支离破散。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不想要战争,但是为什么还是会有战争呢!人类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呢?为什么要这样呢?

篇7:读《安妮日记》有感

坐在阳台上,暖暖的阳光和着徐徐的清风,伴我读完了这本书,一时心中感触万分„„

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邻居、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

1942年6月12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这一天中,她写道:“我对谁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无所不言,但我希望在这里能对你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我获得慰籍与支持的一个泉源。”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很少能见到阳光呢,因为阳光和实现并存。躲在秘密的阁楼里,就是为了让自己蒸发,起码在那些陌生人眼里。在密室度过了两三年的艰苦生活,她终于在16岁那年离开了,因为,盖世太保终于叩开了密室的门。读完之后,我十分同情他们,他们一家和凡丹一家、公司职员,真的好可怜,战争这样无情,伤害了许多无辜的人们,我好同情他们,我和安妮一样,渴望和平,全世界人们一起生活,从此不再有战争,让我们化敌为友,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金湖县外国语

初二(1)班:朱书亚

篇8:读《安妮日记》有感叙事作文

这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它曾陪我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夜晚,和我走过一段美好的成长之旅。因为它,让我分辨了善恶美丑、是非真假。

书中主人公安妮是个孤儿,她被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兄妹收养后,因相貌丑陋,爱幻想被别人讽刺;在学校,又因成绩不好,性格倔强遭到老师的唾弃。正因为这些外界因素的阻碍与影响,使安妮的内心愈加强大,她以她纯洁正直、真诚热情、奋发坚韧的品格战胜了世俗的目光,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当你梦想已经快要成真,但你却不得不放弃,你会放弃吗?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但安妮却在养母几乎失明的情况下,放弃了一直努力实现的梦想。其实她不一定要这么做,但她为了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不惜牺牲一切。人生道路上的这一选择,充分显示了她的美好心灵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这本书是我灵魂的知音,它帮助我战胜寂寞和孤独,指引我认识世人的善恶与美丑。

安妮,我为你骄傲!

篇9:读《女生日记》有感

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写了五年级升六年级的女生冉冬阳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少女的细小的心理变化。作者把女孩子渴望长大又害怕长大的这种矛盾的心情写得非常生动,充分真实地表现了现在的我们成长的快乐和烦恼。比如说:考试不打分数,只评等级A、B、C、D,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因为有些同学的家长会因为考试成绩来罚孩子。这本书还幽默地揭晓了女生心中的好多小秘密。

这本书让我脑海中反复出现了两部分内容:第一,我到底有没有能力自己生活呢?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就像《女生日记》里面的林淑媛,她在中国的学习是数一数二的,可到了美国,除了数学,其他都是倒数第一,这是因为美国学生都会用电脑查资料,还擅长手工操作。在中国,林淑媛都不太接触电脑,这些都是父母帮忙做的,如果我到了美国,说不定也是这样的。我听不懂电视上的英语频道,更别说用英语交流了。第二是我们小学生应不应该挣钱呢?我想应该可以挣钱,但不能在上课时想着怎么挣钱,上课就应该好好学习,要想就在课间想。《女生日记》里面的吴缅就在班上卖通讯录,一元一本,他挣钱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梅小雅。就像我们学校开展的“爱心义卖”活动就是一次挣钱的机会,我们把挣到的钱都捐给了希望小学,帮助他们改善了学习环境。

篇10:读《安妮日记》有感

起先,我觉得这是一本关于安妮成长历程的书,安妮以一位青春少女向我们表达了自己对成年人世界的看法,以孩童心理洞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她有花季少女热情活泼的天性,她用火一般的热情去渴望世界对她有同样的包容。随着自己的长大,她的心灵变得越发地细腻纯真,在向青春期的步入中,她比以前多了几分羞涩与成熟。同时,她对书籍也变得越来越爱不释手,对知识的汲取越来越广泛。与我们不同的是,成长中的安妮,对事物的认识却又更加深刻细微。她比一般孩子更用心地去看待这个世界,更用情地去感受自己的生活。

慢慢地,我发现了她那优美的而又不为人知的写作才华。她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的生活,让同龄的我们产生了共鸣。她将周围的阴郁与恐怖,自己的淘气与梦想,他人的争执与心理,一一展现了出来。全书的语言朴实而又精炼,使阅读中的我们在写作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她的语言可以使我们的心灵与她的思想融汇在一起,共同去感受她周围发生的点点滴滴。

后来,我领悟到,这又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和我们一样,安妮本该拥有一个充满阳光与自由的少年时期,然而,她却是在黑暗中度过的。战争扼杀了这个少女美好的生活,如同将来自由飞翔的蝴蝶禁锢在一个蚕茧里。对于冲破这坚韧的蚕茧,她无能为力,她只能默默承受上天给她注定的命运。但是,她对于自己的生活渐渐充满了满足,她最大的奢望就是安宁地度过每一天,让知识来活跃自己的头脑,给自己带来欢乐。处于黑暗中的她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她同样拥有自己的梦想,静静地等待生命机遇的到来。如今,拥有幸福生活的我们却不以为然,丝毫没有为自己拥有这一切而感到幸福、自豪。

落幕了!安妮带着未完成的梦想离开了人世。她的死亡结束了她黑暗的生活,同时也结束了她心中那份对自由深深的渴望。

人们呀!我们呼唤人性、安宁与和平,同时,我们也呼唤现代孩子的醒悟。

篇11:读《安妮日记》有感

《安妮日记》主要讲了安妮一家因为盖世太保抓捕而逃到她们爸爸公司里,过起了密室生活,随后又有许多人加入了密室生活。读了这一本书我感触很深,安妮她们那个时代是艰苦的,同时让人们觉得那个盖世太保实在是太坏了,所以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安妮的一生也是痛苦的,没有在盖世太保的手下死亡,却在15岁时得了伤寒而死亡。不过在之前那些痛苦的经历,她还是乐观面对生活。不像我,有时候遇到一点困难就哭泣,而她竟然躲过了盖世太保的杀劫,她让我感到敬佩!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要乐观面对生活!

篇12:读安妮日记有感

初三:春天的花开

只有人人平等,才能世界和平! 读了《安妮日记》有感550字

《安妮日记》,是一个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写的一本日记。她出生后几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了,纳粹警察在德国疯狂捕杀犹太人。不久,犹太人在德国几乎活不下去了,他们一家不得不搬到荷兰。可即使在荷兰,犹太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只能在规定的地方购物,学习;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出门;不能使用交通工具;不能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但不久后,犹太人连这点权利也没了,应为荷兰被德军占领了,纳粹警察开始在当地大肆屠杀犹太人。为了活下来,安妮一家和凡・丹一家和牙医阿・杜瑟尔住进了密室,终日不见阳光,就这样过了整整25个月。25个月后,由于遭人出卖,纳粹警察找到了密室并抓走了所有人。他们都被抓进了集中营,只有安妮爸爸一人生还。安妮爸爸找到了这本日记并发表了。

为什么犹太人就要“享受”这非人的生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分了高贵与低贱。高贵的人不把低贱的人当人看,这样下去,有两种结果:要么高贵的人觉得低贱的人不配活在世上,发起战争,杀光低贱的人;要么低贱的人不想再过这种非人的生活,发起战争,想反抗。看,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结果只有一个:战争!

我们不说远的,我们说近的。日本曾经来攻打我们中国,为什么?无非是看不起我们中国人,觉得我们不配有那么大的国家;我们中国人觉得不公平,想反抗,才和日本打了起来。看,连我们中国与日本的战争也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看来,只有人人平等,才能世界和平!

篇13:我与《安妮日记》

时光荏苒,当年曾向安妮·弗兰克一家伸出援手、在其藏身岁月中坚持接济他们的米耶普·吉斯(安妮父亲的秘书),如今也已是高龄96的白发老妇。今年的6月7日,美国的安妮·弗兰克中心在曼哈顿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演出活动,以此纪念这位早逝的犹太少女的75岁诞辰。而吉斯亦接受了该中心执行董事伊丽莎白·费里克为《人物》杂志而做的专访,与之谈起了她的朋友安妮·弗兰克在那段非常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1941年,12岁的安妮应邀参加吉斯的婚礼,而当时纳粹的铁蹄已踏上了荷兰的土地。

“我结婚的那天安妮身穿公主裙,头戴相宜的帽子,看上去非常漂亮。她一头乌油油的秀发光泽亮丽,一看便知她为此颇费了一番心血。我们很快便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并暂时忘却了烦扰着我们的忧虑与不安。说实在的,我们中没有人真的相信事情会变得像后面那么糟。”吉斯如是回忆道。

1942年,安妮16岁的姐姐玛各被强令前往纳粹的劳动集中营,弗兰克一家被迫匆忙搬进父亲奥托工作之地的密室。在那里,吉斯已经为他们打点好了一切。

“恐惧与不安在他们的住所内蔓延开来,然而人人都尽可能对此避而不谈。为了给他们准备些生活必需品,我和汉克(吉斯的丈夫)还曾尝试着以雨衣为掩护,将成堆成堆的衣服和鞋子运往密室。第二天清早,我骑车来到弗兰克家的公寓,看到小安妮还穿着一身睡衣,站在那儿,睁大着眼睛,惊奇地面对着她人生中的重大变化。那天正好下雨,于我们而言却是有利的时机。我和玛各两人以平稳的速度蹬着自行车以防怀疑。当我们终于到达‘办公室’ 时,玛各因她眼前的景象而变得目瞪口呆。我于是领着她爬上了阶梯。”

在那些后来探访密室的日子里,吉斯常常与安妮促膝谈心。在吉斯的眼里,安妮的身上富有年轻人的特征——迅速成长、走向成熟。

安妮的身形之变化可谓是突飞猛进,没过多久她的鞋子就已不合穿了。有一天,吉斯偶然发现了一双虽是二手的却保养得不错的红色高跟女式无带浅口轻便鞋。吉斯把它们送给了安妮,后者对此表现出了掩饰不住的极大的兴奋。安妮正在迅速地长成一名年轻的女子,然而她却被迫藏身于这小小的密室之中,满怀着与她年龄不相称的忧虑与烦恼。除却战争,她也渴望能够与人谈论服装与时尚——和大多数的女孩子一样,她深深地喜爱着这些富有诱惑力的东西。吉斯是这样评价安妮的:“我相信安妮从不放弃希望,尽管她一直在忧虑。她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并且始终渴求着自由。”

显然,由于告密者提供的情报,1944年8月4日,纳粹军人包围了他们藏身的楼房,并将他们全部搜捕。

每当回忆起这可怕的一幕,吉斯仍心有余悸:“那一天我进城去代他们一家购物,我答应安妮我会尽快回来并和她好好谈一谈。11点钟左右时一个男人闯了进来。他手里攥着一把左轮手枪,并指向了我和我的合作伙伴们。我们全都吓呆了,身子动弹不得。我听到过道里传来了一个德国士兵尖锐的声音,他不停地咆哮和咒骂着,不断有可怕的字眼从他嘴里蹦出。我被他冠上了‘背叛者’的罪名。我还没有弄清楚我的朋友们出了什么事,就听见他们的脚步声沿着走廊和木制楼梯逐渐逼近。我只能用‘垂头丧气’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们当时的表情。”

尽管不知道德国兵们是否会返回,米耶普和她的丈夫及其伙伴们还是走进了那间惨遭洗劫的密室。

“在一片狼藉之中我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安妮的那本扎着桔红色布条的日记本。我知道对她而言这本日记本有多么珍贵。我让一位伙伴帮我拾起安妮所有的文稿,但我们非常害怕纳粹军官会回来抓我们。后来我把日记本藏到了我书桌的抽屉里。我从未受好奇心的引诱而试图翻看它,因为我明白它是属于安妮个人的秘密。我相信安妮一定会回来,到时我将把它归还给她。”

不幸的是,吉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能见过安妮;然而战后已是一名母亲的她却于欧洲胜利日后的一个月在她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奥托·弗兰克——安妮的父亲。

篇14:读安妮日记有感

每当我拿起这本书,美丽的封面就吸引了我,黄色的封面上画着安妮和她的日记本。每当我打开它细细品味时,安妮的生活就仿佛展现在我的眼前―它就是《安妮日记》。《安妮日记》中的主人公安妮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商人,母亲是家庭主妇,家中还有比她大2岁的姐姐玛格特。1933年由于德国纳粹猖狂迫害犹太人,安妮一家被迫逃往荷兰。到1940年,德国入侵荷兰,更是将犹太人赶尽杀绝。安妮一家不得不东躲西藏,最终她们选择了藏在父亲公司的“秘密后屋”,除了她们藏在那里外,还有范达恩一家和牙医迪塞尔。在那段难熬岁月里,安妮写了许多有关她们生活的日记。好了!我已经介绍过安妮的情况了!现在开始讲讲安妮写得日记吧!,里面真实地记录了安妮的心情:有开心、有失落……从日记中我们能了解安妮她们生活的艰辛,她们曾因食物短缺,只能吃臭鸡蛋、坏葡萄干。从日记中我们还能看到安妮在一天天地成长,由一个调皮的小女孩长成美丽的花季少女。从日记中我们更能看到法西斯的残暴以及安妮对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在这本书中,今我最难以忘记的是安妮写得:“我希望即便自己死后仍然继续活着。”这句话。这说明安妮有很大的梦想,希望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当我读到最后一篇时,我泪流满面,因为再过几天,安她们就会被抓走了。此时我不禁会想:我们可比安妮幸福多了,生活在和平自由的环境,衣食无忧。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应该向安妮学习,学习她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安妮,你真棒!

篇15:读《安妮日记》有感优秀

刚开始读的时候,真的没什么感觉。唯一的感触也就是觉得,安妮是个很朴素很认真的女孩 ,她偶尔受了委屈,也能默默地忍着,但面对自己觉得不正确的现象就会勇敢地反驳。我认 为安妮是个很不错的少女。尽管她也有自己的小脾气,但也正好反映了一个花季少女的倔强 、纯真与可爱。而在搬进密室后,她变得更加成熟了。当然,这是后话。

后来继承自己奇怪的读书习惯,直接翻了结尾。看到“后记”,我简直是义愤填膺,气愤不 已。在当时纳粹的侵略下,住在密室里的8人,7人死于惨无人道的集中营、监狱等。而那几 位帮助密室住户的几个好心人,也被加害,或是心力交瘁而死去。安妮执着的立场,认真的 叙述,尽管只是一本普通的日记,但还是深深感动了我。

“生活最真实的就是背叛。”没有谁背叛了犹太人,他们却被命运所背弃。安妮心中所向往 的正义、公平之所以是一个奢望,终究在于这个满目疮痍的社会。在当时的世界,公平啦、正直啦,即使有人怀着这样的情感,但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犹太民族是个智慧的民族,可 惜智慧无法改变命运,这正可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既然如此,所谓的正直有从 何而来呢?因为血统而被杀,因为言行而被杀,因为反抗而被杀――这就是战争所带来的残 酷和无奈。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还是战争罢了,还是野心罢了。

篇16:读《安妮日记》有感精选

安妮弗兰克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是个犹太人。

希特勒上台之后,安妮一家流亡到荷兰阿姆斯特丹。“二战”后,德军占领了荷兰,为了避免纳粹的迫害,全家佯装失踪,躲进了父亲公司的大楼几间密室里。他们在密室里生活,必须绝对的保持安静,因为楼下的办公室和库房白天都有人工作。他们在这种名副其实暗无天日的情况下生活了两年多。小安妮就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成长起来的。1944年8月,纳粹警官抓走了藏在密室里的八个犹太人,几个月后,安娜因感染伤寒,在集中营静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确实,在秋天来临之前她真的离开了那里,但去的是一处集中营,1944年8月,盖世太保的魔爪终于伸到了他们身上,人们后来在盖世太保的狼藉中发现了按你那本真爱的日记,并把它交给了她的荷兰朋友。

每个著名人士都对安妮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比如法国著名女作家爱尔莎特里奥莱对她说:安妮弗兰克如果还活着,也许会成为作家、诗人。安妮弗兰克的日记透露出一种早熟的才能,一种勾魂摄魂的感染力。美国前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说:一步精彩绝伦的书,是我所读过的有关战争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的作品中最明智感人的。阅读此书实在是一段丰富而受益匪浅的体验。

篇17:读《安妮日记》有感叙事作文

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犹太少女,1942年6月12日,安妮13岁生日这天,父亲奥多·弗兰克送给她一个日记本,希望她能成为一名作家。安妮激动地对父亲说:“从今天开始,我会将所有看到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等战争结束出版后一定能成为畅销书。”

这年7月6日,随着纳粹迫害犹太人的风声日益甚紧,安妮一家躲到了一个废弃的工厂。他们将二楼改装成一个密室,全家躲在密室不敢外出,希望在此躲过惨绝人寰的世纪灾难。

在工厂大院里,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栗树,安妮十分向往树上那些啾啾私语的小鸟,安妮在日记中写道:“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的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的日子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当我们望着窗外的蓝天和那棵栗树,光秃的树枝上还滴着水珠,海鸥和其他的鸟俯冲飞过时,树看起来几乎呈银色。我们都被这幅景象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每天眺望栗树和树上的小鸟,成为安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她多次幻想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栗树的上空飞翔。

然而,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被人告密,并被逮捕。他们从此辗转于各个集中营之间,过着人间炼狱般的生活。最终,安妮与姐姐被转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15岁的安妮和姐姐因伤寒死于营中,而当时距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解放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为了完成女儿生前的夙愿,1947年,侥幸活下来的安妮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成书,以《安妮日记》为名予以出版,一度极为畅销,被誉为“《圣经》之外最多人阅读的作品”。而当年安妮全家的藏身之处也被建成了博物馆。

人们在为这位15岁花季就不幸去世的少女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毅力深深感动的同时,也忘不了《安妮日记》中所提到的那棵为安妮带来美好希望的栗树,它的命运一度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焦点。

这棵重27吨,已170岁高龄的栗树已垂垂老矣,树的主人担心哪一天它突然自行枯倒会伤到行人,便要求砍树。这个消息立即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虽然根据报告说栗树已有72%得了枯病,但它仍可存活。更重要的是,这棵树被一位饱受灾难的小女孩深深地愛过,并记载在了她那本不朽的日记里,它应该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即使它又病又老,人们仍希望它继续活下去。

最终,荷兰法院做出了判决:这棵被安妮爱过的栗树不能砍除!因为,安妮躲藏在密室的日子里,栗树是她当时唯一可见的庭院景物。这棵树不仅寄托了安妮的情怀,更寄托了她对未来的憧憬,作为后人,谁也没有权利去剥夺这位少女的美丽梦想。

【素材分析】一个日记本,激发了梦想;一棵树,持续了信念。当《安妮日记》成为畅销书时,那个叫“安妮”的女孩,已经去世两年。可至今,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不言弃,还激励、影响着我们。安妮的存在,让普通的栗树变得与众不同,保存的是一棵树,尊重的却是生命。

【速用名言】

1.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印度诗人 泰戈尔

2.幸福的人由希望援助。——古希腊新喜剧诗人 米南德

篇18:读《安妮日记》后有感

时光如果能倒流,我想目睹那座位于荷兰的密室。我想它可能毫无舒适可言。是一个天生的作家将它勾勒得那么美好。这里有过一位少女的欢笑,也葬送了这位少女的一生。

她,是安妮弗兰克,在她优美纯洁的文字下,诞生了《安妮日记》。关于战争,我想很少有书比这一本更令人感动和难忘。一位13岁的少女用细腻的感情,展现了二战时期犹太民族的惨状。我喜欢这本书的柔情与阳光,因为战争方面的著作更多的是刚毅和悲痛。我想,那些血腥的场面总敌不过带着阳光的文字。这本日记真实记录了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民族残酷的杀戮。在德国纳粹占领荷兰的两年里,安妮同家人躲藏在密室里,她生动地记录着密室里的变化。尽管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但安妮的快乐,依然不散。除了这些社会因素,安妮还要遭受四个大人神经质的教训与烦恼的发泄,但这一切在安妮看来都不值一提,她写到:“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蔚蓝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不幸福。”她总是那么快乐和无畏,在如同牢狱的密室里,她除了将感情寄托于日记便是读书。写下如精灵一般的文字,读那些充满热情的书。她幻想着秋天便能离开这充满死寂的囚室。的确,她离开了,但去的是集中营。15岁的豆蔻年华败落在里面。那个曾经在课堂上因为话太多,而被老师惩罚以“话匣子”为题写作文的的女孩,也带着她的微笑埋葬在了岁月里。她走了多远呢?1945年3月死在集中营,就荷兰解放在前的两个月,本该属于她16岁生日的前三个月。

手捧着书我为这位女孩流下同情的泪水。这是一个人的魅力,千年后我们依然能想起她的美丽。她是一位天使,即使在恐怖的集中营里也依然坚定勇敢。可是人的信念不能垮,一旦精神溃散了,一切都完了。我佩服安妮的乐观,比起她的痛楚,我们已经幸运得多。我们不用每天面对那些惨白的墙壁,不用变成一只囚鸟,可以自由快乐的放声歌唱。所以总有一个声音在我想放弃的.时候,告诫我“你没有理由言败”。我知道我们的信念薄弱得像一张纸,随时都会破碎。困难与挫折原本是没有的,可是当第一个人放弃时,它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借口依附于它们。我不能预测我的人生路是否会一帆风顺,如果真的会遇到巨大的困难,有一首心灵的歌会悄然响起:“我还幸福地活着,这是最重要的。”在那个动荡的日子里,安妮也是如此在心灵深处这样安慰自己吧“活下去,活下去……”社会欠她的不是幸福,是一位花季少女本该有的一切。一个灵魂能跨越两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天堂里。那首心灵深处的歌会飘向人间“看吧,你还不算太坏,好好活着,用你的快乐。”“即使死了,我也希望还活着”。是的,她还活着,她似一朵永远开不败的水仙长在人们心里。

上一篇:《刀锋》读后感500字下一篇:送外卖搞笑广告语录